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家鑫案件的反思

药家鑫案件的反思

药家鑫案件的反思
药家鑫案件的反思

药家鑫案件的反思

摘要:药家鑫案件已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然而该案所折射出的教育机制的缺失、人性道德的缺失、法制环境的缺失、社会氛围的缺失,值得我们进行深刻地反思,以促使我们深挖社会的病根,检讨教育的病源,治理滋生幽暗心理的土壤,改良传染病毒的气候。非但如此,不足以保护更多的张妙,也不足以挽救更多的药家鑫。

关键词:药家鑫案件;教育机制;人性道德;法制环境;社会氛围

abstract: we are really a forgetful ethnic. yao jiaxin’s case has been gradually fade out of people’s vision. however, this case reflects the lack of humanity education mechanism, lack of ethics, legal environment, the lack of social atmosphere of deletion, which is worth our deep reflection. above all urge us to seek for social causes, review education cause, manage the darkness in our psychological soil, improve infectious virus climate. not only that, we couldn’t protect more zhang miao, and also save more yao jiaxin.

key words: yao jiaxin’s case; educational mechanism; ethics; legal environment; social atmosphere

2012年6月7日,是成百上千万莘莘学子踌躇满志地步入考场的

时候。然而,一年前的今天,一个充满活力、才华横溢而又缺乏不忍之心的在校大三学生走了,而且是永远的走了……他走的是那样的轰动,那样的使父母悲伤,那样的使人不忍,但又是那样的令人无奈。一个穿着普通、待人和气、很守纪律、极少旷课、从不惹事、学习高雅艺术的学生,犯下如此严重的罪行,并为此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是他个人的悲哀。他的死是在为自己的罪行买单,是用他那充满艺术细胞的大脑、是用他那能弹奏出美妙琴声的双手、是用他那洋溢着青春活力的生命,为青年农妇张妙的惨死偿付生命之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将一名犯有严重罪行的在校大学生处以极刑,总会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其警戒意义显然超过了这件事件本身。如果两个年轻生命的消失,可以唤醒人间的真情,可以让冷漠、残忍减少,可以让道德良知回归正途,那么,这个案件就足以载入史册。

2010年11月20日晚上,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驾驶私车撞倒了青年农妇张妙之后,不但不予施救,反而向张连捅八刀,致其失血过多死亡。三天后,药家鑫在父母的陪同下投案自首。这一案件引起了社会舆论强烈对峙与离奇喧嚣……

根据药家鑫的邻居所说: 他是个没有污点、学习成绩优秀、得过各种奖励的孩子。我们相信这是真的,至少可以肯定,他来到世间,不是为了杀人。他的人生目标,也不是做一个杀人犯。但他确实杀人了,而且,穷凶极恶,暴力血腥,令人发指。那么,是什么让这

个天之骄子,一夜之间变成了国人共愤的恶魔,是心灵有病,是教育使然,还是社会出了问题?我们有必要深挖社会的病根,检讨教育的病源,治理滋生幽暗心理的土壤,改良传染病毒的气候。非但如此,不足以保护更多的张妙,也不足以挽救更多的药家鑫。药家鑫案件折射出了现实社会的诸多缺失。

一、教育机制的缺失

教育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遵循人们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采用一定的方法,把本来就潜藏于人体内部的某种素质引导出来,从潜质转变为现实的活动。它包括陶冶人们思想情操的活动,增进人们知识技能的活动,发展人们身体素质的活动等等。一个时期以来,教育只注重灌输知识,不注重培养人性;只注重培养技能,不注重升华人格;只注重突出功利,不注重塑造品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教育普遍地“望子成龙”,至少也得“成才”、“成器”。既然是“成才”、“成器”,自然不讲成人[1]。“我曾经旁观过学校的干部们做事,与教育和世俗标准下少年得志的成功者打过交道,他们毫无障碍地接受学校给予的一切价值观念,自诩主流,一百年不动摇,一百年不怀疑;他们青出于蓝地运用官场技巧与规则,成者为王,败者为寇[2]。”一句“成王败寇”,令人不寒而栗!当成王败寇的思维渗透到一切社会领域的时候,人们必然陷入只有利害,没有是非的泥潭之中,必然奉行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思维方式。令人担忧的现实是,一些大学生已经

泯灭了基本的人性,他们唯利是图,我撞了你,你要记我的车牌,我就要捅死你。只有利害,没有是非,这是个人的伦理悲剧,还是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沦陷。从药家鑫的撞人杀人,到李颖的“要是我,我也捅”。折射出了中国教育最危险的信号。这种重外在技能、轻心灵塑造的教育模式造就了普遍意义上的社会投机心态。使我们的学校能够培养出一个成绩优异的大学生,能够培养出一个手法娴熟的琴童,却无法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公民。他们不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没有尊重生命的朴素情感,缺乏基本的人性善意,不具备起码的不忍之心,仅凭“乡下人难缠”的愚钝想法,就可以持刀杀人。由此可见,我们的学校和家长在为孩子植入艺术细胞的同时,并没有为他们种下道德和法制的基因。一些家长数十年如一日,顶风冒雪,不惜重金,陪同自己的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苦苦作舟,甚至为了望子成龙而放弃自己的事业。但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在付出这些辛劳的时候,已经为孩子的未来埋下了危险的隐患:德育缺失。德育缺失,无法让一个才华横溢的孩子兼备社会责任情感,也难以让孩子感悟人间的美好真情。离开道德的支撑,艺术就可能变成瘸腿的恶魔[3]。现代教育是制造机器人的教育,灌输知识,培养技能,没有灵魂。缺乏把一个人教育成好人和会做事的人的社会条件。人类经过三百五十万年的进化,才和动物区别开来。其最大的收获是:通过教育,使人有修养。平时的教化相当于电路里面的保险丝,当电流出了问题的时候,跳闸,就可以挽救一条生命。教化的

保险丝在关键的时候会提醒你,不能这么干。现在,人们的脑子里没有保险丝了,想怎么干就怎么干[4]。当人们没有生活底线的时候,就变成了动物,现实社会教育人们拼命地往动物方向靠拢,这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

有艺术而缺乏人性,有技能而缺乏情感,有智商而缺乏情商,是当代某些大学生的通病。一个普通的常识是所有的知识、技能、艺术,都要使孩子具有人性的时候,才有价值。在当今只有“材”和“器”,缺乏“人”的教育机制中,药家鑫没成“大器”,倒成了“凶器”,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当代教育机制的检讨。

药家鑫案件应该像一块耻辱的疤痕深深的烙印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心理,时时去拷问他们:在这个男孩犯下如此骇人听闻的罪行,并因此毁灭了他自己的过程中,你们难到真的毫无过错?以至于可以心安理得地看着这个孩子走上刑场,内心窃喜于社会正义的实现?[5]

二、人性道德的缺失

人性就是人的性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人的

本性。人性是目的与智慧的统一体,是运用自身智慧实现自身目的的过程。东方云曰:“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西方云语:“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在人性基础上形成的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工作的行为准则。社会道德

代表着社会正面的价值取向,发挥着判断社会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社会道德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在后天的生产关系和社会氛围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道德是引领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是催人奋进的益友,是公平正义的裁判,是社会矛盾的调解器。然而,一个时期以来,传统的道德堤坝伤痕累累,社会的道德体系备受质疑。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大行其道,坚守道德情操者往往被人嘲笑,不择手段牟取功名利禄的人,反而成了世人眼里的英雄。道德教育之路越来越窄,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有些家长本身都有可能超越道德底线,如何指望他们对孩子进行道德熏陶?那么,道德教育就成了学校某些教师的事情,在教育商品化趋势日渐严重的今天,学校虽然专门配备了班主任,开设了思想品德课程,而道德教育并未真正贯穿于课堂和日常生活之中。这种非常脆弱的道德教育,并不是为了提升人们的自身素质,而是为了接人待物的需要,这种功利性的道德教育无疑是十分脆弱的。一遇突发事件,这种脆弱的道德防线瞬间就会轰然倒塌。药家鑫案件就是这种道德教育缺陷的一个很好的例证。道德是学来生活的,关乎自身的内在素养,而不仅仅是为了留给别人一些好的印象。[6]直到目前,我们的社会并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考核体系。当我们每一次投机获得回报的时候,当我们每一次抛开道义获得名誉的时候,当我们每一次放弃尊严获得利益的时候,当我们每一次犯下过错逃避承

担责任的时候,都会给“药家鑫”的心里藏进一把刀,适当的时候,他们就会举起这把刀伤害无辜的人们。[7]

人是一个复杂奇妙的生灵,往往不是绝对的好,也不是绝对的坏,中间者居多。在中国文化里,儒家强调中庸,佛家推崇中道,做事留有余地,不走极端,这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是折中妥协,而是恰到好处。传统文化中慎独、良心、不忍等道德元素在现代教育中十分不足。比如:对生命的尊重,对弱者的怜悯,对公平的渴望,对正义的呼唤,这是人们灵魂中最核心的东西。传统文化的传承、熏陶、潜移默化能够使人产生抗体,抵御邪恶。如果药家鑫面对地上痛苦呻吟的张妙时,内心能够闪过一丝不忍,也许这一丝不忍,就能够挽救两个人的生命,维护三个家庭的幸福。

药家鑫在走上刑场之前告诉父母:我没坐过飞机,也没坐过轮船,你们以后带上我的骨灰,去坐一次飞机,坐一次轮船吧。然后,把我的骨灰撒到大海里。还有西安世园会开了,去看一次,也把我带上。[8]从上述话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多么自我的孩子!在犯下如此严重罪行之后,在走上刑场之前,他都没有仔细的考虑过父母的感受,没有涉身处地的替父母想过,他的父母才是世界上受伤最深、最悲痛的人呀,这种瞬间从天堂坠入地狱的感觉谁人能够承受得了!从药家鑫的身上,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当代中国独生子女人性道德的缺失。

每个人的血液里都应该流淌着人性道德的因子。这是振聋发聩的

呐喊!这声呐喊,不只是喊给不良商人和不良老板的,也是喊给我们每一个人的![3]

三、法制环境的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在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指导下,基本建立起了社会法律体系。做到了有法可依,维护了社会政治稳定,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保障了人民安居乐业。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日益增强,通过法律制度维护自身权益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某些执法人员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不高,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时有发生,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制度不落实、执法行为不公正等情况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以致在某些个案中,引起了人们对司法公正的质疑,对权钱勾兑的焦虑,对社会丛林法则的恐惧。

药家鑫案件中的这一问题就显得格外引人瞩目,2011年3月23日药家鑫案件开庭审理,当晚,公安大学某教授在央视点评时称:药之所以会在瞬间完成连轧8刀的动作,和他长期以来的钢琴训练有关。随即该教授的说法被网友称为“钢琴强迫杀人法”,是在为药开脱罪行。个人简介一度被修改成了“著名犯罪漂白家,对于犯罪漂白有相当的经验”。显然,这是一种误解。这种误解主要来自于一种长期以来形成的心理定势,司法由于受到权利的左右而丧失公正,专家却常常为司法不公做“合理化”的辩解。[9]在4月11日

再次开庭审理前,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向500名旁听者发放调查问卷,征求量刑意见。这更被认为是有“幕后黑手”,“居心何在”?辩护人“爆料”出:药是“富二代、军二代、官二代”的传闻,则犹如一瓢热油,加剧了众怒之焰。药配合看守所工作,在联欢会上唱了一首歌,视频传到网上,被愤怒的网友认为:药有特殊待遇,可以上台去唱《传奇》!药被公布判处死刑之后,有人发出质疑:为什么不是“死刑立即执行”,更有以讹传讹者认为背后可能玩弄“死缓”的猫腻。还有网友说:法院做出死刑判决,是顺应民意,是舆论的胜利。看似在赞扬法院,其实质是对司法公正的嘲弄。“对于某些人来说,只要他身上有了污处,就不再有一丝清白了。”这是怎样的一种尴尬现状呀!这样的尴尬自然有个体不够理性的原因。但是,又必须承认:个体理性是存在于制度理性与权力理性之中的。如果制度不够理性,权力暴力嚣张,出现太过严重的执法不公。这时再去追求个体理性,那将是十分奢侈的事情。[10]频繁发生的暴力拆迁事件,导致公民的不理性行为,背后暴露出个别地方政府不能依法行政,严重损害公民权益的行为。杭州的“富二代”胡斌超速驾驶改装车辆撞死浙江大学毕业生谭卓,警方最初公布的车速只有70码,这个事件让我们记住了网络名词“欺实码”。河北大学“官二代”李启铭酒后驾车撞死该校学生陈晓风,让我们记住的是网络经典“我爸是李刚”。

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为人性,或者把所有的问题都指向制度,都

是不客观的。阻止坏的东西更坏,并阻止其无限蔓延的办法是修补破损,而不是将其诅咒得更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承担维稳重任的司法机关必须时刻牢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断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积极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与支持,努力营造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法治环境。

四、社会氛围的缺失

从药家鑫案件中可以透视出我们这个社会有些事情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弱者貌似会变成强者,强者似乎会变成弱者。一个时期以来,在社会舆论的喧嚣中,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强调这样的观点:撞伤一个人麻烦,撞死一个人简单。无论被撞者是个什么样的人,撞人者都害怕自己撞到的是一个无赖。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借助一点小事敲诈勒索者,不是农民难缠,很多人都很难缠。但是,我们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都是有正义感的。势利的社会和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已经联手把弱者妖魔化了。药家鑫正是在这种社会潜意识或者集体无意识的强烈暗示支配下,做出了这种灭绝人性的行为。这是社会的恶性循环,也是佛家所说的社会的报应。

一个良性的社会应该是付出了多少努力就会得到多少回报,犯了多大的错误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但是,现在这些规矩似乎都被打破了,“只要有个好爸爸,高官厚禄任你拿”;“只要有个好爸爸,撞死谁都不怕”。药家鑫孤僻、自私、残忍,他“惧赖”的复杂心理,他扭曲的价值观念,正是当今社会各种光怪陆离现象的折射。

金钱至上的误导、人性道德的缺失、世风日下的熏染,在药家鑫自身缺陷的支配下,当发生车祸需要承担责任时,他瞬间的举动足以毁灭一切。

药家鑫案件的舆论嘈杂声音,是社会心理的一种正常反映,权利的不受制约,社会不安全感的弥漫,人性的冷漠与恐惧,都促使着更多的人在借助此案发言。有多少人在发言中倾注了对社会不公的反感,对贫富差距悬殊的愤恨,对“官二代”、“富二代”的不满。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老愚一语中的:“公众害怕这个社会真的被丛林法则主宰,弱者彻底丧失法律的庇护。[11]”药家鑫案件中的被害者走了,杀人者也尝了命,悲剧似乎划上了句号,但其背后的纠结远远没有解开。因为在这些人中,无论是杀人者还是被害者,都是当今社会的牺牲品,凶手杀害的大多是无辜者,强烈报复的是我们这个社会。[12]

药家鑫的走向死亡不仅是个人的悲哀,而且是一个母亲的悲哀,是当今教育制度的悲哀,是时下法治精神的悲哀,更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悲哀。

一年前的今天,药家鑫走了,12天后张妙也安葬了,这是一件不值得任何人高兴的事情。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夺去了两个鲜活的生命,酿成了三个家庭的悲剧。一个丈夫失去了妻子,孩子失去了母亲,留下无尽悲伤的残缺家庭;一个父亲失去了女儿,陷入了无尽的悲痛纠结之中;一个青年抛开了年迈的父母,毕业歌还未来得

及唱就永远定格在青春残酷的尾巴上。此时,民意沸腾之下的法律

之剑仿佛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挺。药罪恶滔天,确实该惩。但我仍

心存不忍,毕竟青春年少。但愿类似的悲剧以后不要再发生了。

用死刑送走一个才华横溢本有着大好前程的青年,毕竟不是我们

这个社会的本意。药家鑫之死,应该开启整个社会反思的闸门,让

今后不再有青年因为自私、愚蠢、无知、丧失基本的做人底线,而

残酷的陨落在母亲的面前[13]。

药庆卫凄惨的声音响在了我的耳边:“儿子,回来吧!已到子夜时分,你是否找到了回家的路,妈妈在等着你。”90多年前,鲁迅呼

吁“救救孩子!”今天我们要呼吁的是:改革功利的教育模式,完

善中国的法制现状,改变令人担忧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易中天.谁把药家鑫变成了凶手[db/ol].中国经济网,(2011- 06-09)[2012-04-25].http://view https://www.doczj.com/doc/db5314509.html,/a/20110609/000- 052,htm.

[2]蒋方舟.给清华大学的一封信[db/ol].(2011-04-06)[2012- 04-25].https://www.doczj.com/doc/db5314509.html,/blog/more.asp?name=xilei&i= 41541.

[3]金涛.听药家鑫唱歌,为特长教育担忧[n].重庆晨报,2011- 05-11.

[4]兰西.对话净因法师:是谁制造了药家鑫[n].瞭望东方周刊,

2011-07-05.

[5]明月.不能忘却的药家鑫[n].广州日报,2011-07-27.

[6]赵玉成,韩方奕.药家鑫的双面道德[n].京华时报,2011-05-16.

[7]武雪梅.关注药家鑫案件的“破窗效应”[db/ol].人民网,(2011- 04-12)[2012-04-25].http:

//https://www.doczj.com/doc/db5314509.html,/gb/143729- 65.html.

[8]周华蕾,赵蕾.药家鑫身后事魂归何处?[n]南方周末,2011- 08-06.

[9]陈学超,姜雪.因药家鑫“弹钢琴强迫杀人法”被骂,李玫瑾

教授回应[n].山东商报,2011-04-11.

[10]单士兵.药家鑫案后的制度软肋[n].中国经营报,2011-06-10.

[11]晓德.药家鑫案件的背后:公众害怕的是弱者彻底丧失法律

的庇护[db/ol].凤凰网,(2011-04-20)[2012-04-25].http:// https://www.doczj.com/doc/db5314509.html,/mainland/special/yaojiaxin/content-0/detai

l_ 2011_0.

[12]孙大午.反思“药家鑫案”[n].中国经营报,2011-04-23.

[13]陈小二.但愿药家鑫之死开启反思的闸门[db/ol].凤凰网,(2011 -06-08)[2012-04-25].http:

//https://www.doczj.com/doc/db5314509.html,/society/special/

yaojiaxin/content-0/detail_2011_06/08/6880448_0.shtml.

药家鑫案辩护词

药家鑫案辩护词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各位人民陪审: 我接受律师事务所的委派,接受药家鑫本人及其家属委托,为药家鑫一案进行辩护,接受委托后,辩护人查阅了卷宗,会见了被告,并作了必须的调查,因而对本案事实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了解,又经过刚刚的庭审调查和质证,使辩护人对药家鑫一案有了一个更为全面,客观的认识,现发表以下辩护意见,望合议庭采纳: 首先本辩护人向受害人表示非常的理解和尊重,并代表被告人以及家属对受害人家属进行最诚挚的道歉!虽然药家鑫案引发了诸多的民愤,但是我们在严厉的谴责被告人和对受害人家属慰问和同情的同时,在媒体和网友们的舆论暴力中我们同样不要忘了,我们今天是在对被告人所犯下的罪行进行依法审判,既然是依法审判,那么被告人在接受审判的同时也拥有自我辩护和请律师为自己辩护的权利,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使被告接受真正的公平的审判。法院和审判员能够顶住舆论造成的压力,理性的公正的给予我当事人以公平的评判! 就药家鑫本辩护人发表四点辩护意见: 第一个问题,我想探究一下被告人为什么会因为一件极小极普通的交通事故案件而去决定伤害被害人致死的原因,以便进行正确的定罪量刑。 本案被告人药家鑫是西安音乐学院学钢琴的学生,能够考入西安音乐学院,不难想象药家鑫他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岁月是怎样度过的,这样的孩子,在学校往往成绩优秀在社会上处理问题往往一无是处,不会处理最简单的问题,网上不断传出研究生毕业后自杀的消息,真让人心痛和悲哀。既然开车,发生交通事故,是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事件,但对于被告人来说,无异于大祸临头,家庭严格甚至严酷的教育使他产生极为沉重的负担,在惊恐和无助中,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我们应当反思,而不要只是一味的去谴责被告人药家鑫,药家鑫是直接的罪人,我们社会和畸形的教育体制确是他犯罪的土壤和根源。 第二个问题,本案的的定性问题。 本案公诉人指控的是故意杀人罪,似乎从表面上看,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通过我们认真的梳理案件的细节,还是会发现许多问题,故意杀人罪的定性很明显是有问题的。在本案案发到新闻报道,都在转述一个基本事实,被告人开车撞伤人后,因害怕被害人记车号找自己麻烦,遂从车里拿出刀子,猛刺数刀至被害人死亡。不仅是社会各界,就连专业法律人士也能在纳闷,这样一起轻微的普通的交通事故,本来可能最多几千块钱上万元了事的的案子,何至于被告人竟然动了伤害被害人的念头?根据普通人最基本的判断,这样的一个交通事故无论如何也不值得去杀人,那么被告人当时真的动了杀人的念头?我认为也是不是的,被告人没有杀人的故意。 首先,被告人停车后看见受害人在记自己的车号,他真实的心态是,阻止受害人记自己的车号,以免给自己带来他认为的无穷无尽的麻烦,他所要做的目的仅此而已,他根本没有必要为这么一点事情去杀害受害人; 其次,被告人事实加害受害人的行为没有预谋,完全是临时起意,没有一个准备预谋的过程; 再次,被告人与受害人素不行时往日无冤近日无仇近日无仇,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去杀害被害人。当然本案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被告人的口供,被告人的口供声称自己当时是拿刀杀人,但是他辩解拿刀杀人的理由是害怕受害人记住自己车号找自己麻烦,如果我们把拿刀杀人和他的这个理由放在一起斟酌的话,就会发现这个行为和理由之间是多么的不相称,甚至是可笑的,不符合最基本的经验法则,就好像说飞机没有按时到达我就要把飞机炸毁一样,完全是站不住脚的,唯一的解释是,受害人不懂法,自己的行为造成了受害人的死亡,搞不懂法律上故意伤害致死和故意杀人的关系,所以就承认自己是故意杀人了,承认

对药家鑫事件的反思和评论

对药家鑫事件的反思和评论 个人介绍: 药家鑫,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家境殷实,所驾车辆为私家车。其父亲药庆卫曾经是总后西安军事代表局驻该厂军代表(军方派驻军工企业负责监督、验收工作的人);母亲是西安北方华山机械有限公司职工(西安北方华山机电公司是中国兵器北方公司下设一军工厂)。 事件简介: 药家鑫,2010年10月20日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时再次撞伤行人,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后被公安机关释放。2010年10 月23日,被告人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投案。2011年1月11日,西安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药家鑫提起了公诉。同年4 月22日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45498.5元。5月20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药家鑫案二审维持一审死刑判决。2011年6月7日上午,药家鑫被执行死刑。反思和评论: 药家鑫事件发生后,引起了社会的震惊和关注,尤其是陕西高校都掀起了以药家鑫事件为反面教材的学习活动,大学生的法律道德教育被进一步高度重视,但是药家鑫事件毕竟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它并不能代表整体大学生的法律道德素质状况,更

不能说明大学生都非常缺乏法律常识,并且道德素质低下。然而药家鑫事件却也给了我们一个警示,那就是要注重大学生的法律道德素质教育,尤其要注重大学生日常的道德素质教育。道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而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相对来说,其道德素质要比一般人高很多,至少大学生的身份也要求大学生必须要有较高的道德素质,这就是标签的作用。所以一旦标签与实际不符合,就会使人们非常震惊,这也就是为什么药家鑫事件会引起社会震惊和关注的最重要原因,如果大学生的法律常识和道德素质都是如此低下,那么其他人的道德素质又该是什么样子呢?作为一个社会人,一个有基本道德素质的人,不管他有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至少应该明白开车撞了人,应该把人送到医院,即便是不送人去医院,至少不会再次伤害被撞者,更不会拿刀去捅被撞者,而且还捅了八刀,使被撞者丧命。开车撞了人,还把人杀了,这于情于法于理都说不过去。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开展,大学生数量不断增长,但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也在不断下降,这必须引起相关部门,尤其是教育部门的关注,当然大学生素质整体下降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并不能完全归结为学生的原因,如果有很多学生连基本的道德素质都不具备,这也不能不说是教育在某些方面的失效,甚至是失败,更反映出社会大环境可能存在很大问题。当前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缺失主要表现在这样几方面:一是很多大学生不懂尊老爱幼和关爱弱势群体,比如很多大学生出去坐公交车不会给老年人、

论药家鑫案

论药家鑫案 摘要: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也极大地败坏了我省高校和大学生的声誉。药家鑫事件虽属偶发个案,但教训是深刻的,所反映出大学生思想道德及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 关键词:教训,人性善,道德意识,法律平等 引言 前段时间,李启铭肇事之后撂出的“我爸是李刚”,这句极端嚣张之言,曾激起公众舆论的喧嚣;而今,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撞伤女服务员,过度荒诞的“撞人补8刀”的恶劣行径,则超越了公众容忍的底线,“飞扬跋扈”、“惨无人道”,每一顶帽子扣在这位大三学生身上,都恰如其分。眼下的众人,不单是义愤填膺,而是恨不能“群起而攻之”了。 我们似乎又见到了导致人性极度扭曲的权钱附体或护佑。肇事者所驾驶的车辆系其私家车,其家境殷实。是什么让一个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对鲜活的生命如此漠然?又是什么让一个心智健全的成人,丧失了起码的道德水准和对法律的敬畏感?难道仅仅是“财富”和“权力”吗?当然不是。甚嚣尘上的权钱崇拜与无视法律的尊严难逃干系。 一定意义上讲,恰恰是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助长了如此“富二代”或“官二代”,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适宜其生长的土壤。比如,是银行VIP,就可以插队没商量;是官员子女,招聘条件就可能“看人下菜碟儿”……“用钱摆平”和“用权摆平”的事件你方唱罢我登场。可糟糕的是,众人不仅是审丑疲劳、见怪不怪,甚至也在向“丑”靠近,期冀靠“钱”与“权”拥有法外特权。不得不承认,一种社会心理真正相信什么,崇尚什么,一个拥有了“流行因素”的个体就会应验什么。“撞人补8刀”案中的肇事者,正是如此。 而我们的执法者,面对权贵阶层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也常显得底气不足。回首以往诸多公共事件,真正激怒众人的,也许并非是顾名思义的案件本身,也不一定是当事人悲惨的命运。而是一个权贵人员凭借金钱或权力为所欲为,凌驾于法律与规则之上,敢想也敢做,东窗事发后竟能冠冕堂皇地使出若干招数,或“出钱私了”、或“声明道歉”,来逃避或减轻法律制裁,而且最终成功了。

药家鑫事件的反思药家鑫事件评论

药家鑫事件的反思药家鑫事件评论 由于这次交通事故案对我们产生了极大的反向,因此我们不得不对药家鑫事件进行多次反思,大家一起来进行药家鑫事件评论,希望对你有帮助! 药家鑫故意杀人案对我们产生了极大的反响,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大家对药家鑫事件的反思和药家鑫事件评论。 一、药家鑫事件回顾 2010年10月20日夜晚,在陕西省西安市大学城的学府大道上,发生了一起很平常的交通事故,但是这起交通事故却产生了极大的反响,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起交通事故本身并不严重,而肇事者却用刀将被撞者连捅8刀,致其丧命,更可悲的是,肇事者竟然是一位在校大学生。本来是一起很平常的交通事故,因为肇事者过激的处理方式,最终导致两个家庭不能正常生活下去,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极大反思。虽然事情发生后,陕西各个高校都掀起了以药家鑫事件为反面教材的学习活动,可是这就能解决问题吗?现在我们可能犯了这样一个错误,那就是将事件的原因归结为药家鑫本人,或者说是教育的失败。但是我们是否考虑过,导致药家鑫这样过激举动的原因是单纯的吗?难道就没有社会原因吗?为什么他会这样不计后果而将被撞者捅死?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分析一下迫使他这样做的社会原因。当记者问药家鑫为什么要捅死被撞者,药家鑫说害怕农村人难缠,也许很多人都认为他说这样的话理由太不充分,但是他的话并不是一点也没有道理,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社会上的确存在一些不和谐问题和因素。这些不和谐问题和因素可能对药家鑫曾经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所以他才会这样做。一般出了交通事故,可能会出现这三种情况:一是被撞者可能会无理取闹,得寸进尺,甚至没什么问题都会赖在医院不走,或者过一段时间就会找肇事者的麻烦;二是处理交通事故的有关部门可能对于事故的处理不到位,使事故留下后遗症;三是肇事者不负责任,甚至对被撞者害上加害,比如药家鑫。因为现在这三种情况在交通事故发生后经常会出现,所以这也说明了我们的社会现在还存在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和问题,有些人不仅缺乏法律常识,更缺乏道德素质。因此,通过药家鑫事件要进行深刻反思,不仅要关注大学生的法律道德素质教育,同时也要做好社会环境的建设工作,使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健康良好,只有社会环境健康良好,生活在在其中的人也才能健康成长和发展。 二、对药家鑫事件的反思和评论 药家鑫事件发生后,引起了社会的震惊和关注,尤其是陕西高校都掀起了以药家鑫事件为反面教材的学习活动,大学生的法律道德教育被进一步高度重视,但是药家鑫事件毕竟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它并不能代表整体大学生的法律道德素质状况,更不能说明大学生都非常缺乏法律常识,并且道德素质低下。然而药家鑫事件却也给了我们一个警示,那就是要注重大学生的法律道德素质教育,尤其要注重大学生日常的道德素质教育。道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而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相对来说,其道德素质要比一般人高很多,至少大学生的身份也要求大学生必须要有较高的道德素质,这就是标签的作用。所以一旦标签与实际不符合,就会使人们非常震惊,这也就是为什么药家鑫事件会引起社会震惊和关注的最重要原因,如果大学生的法律常识和道德素质都是如此低下,那么其他人的道德素质又该是什么样子呢?作为一个社会人,一个有基本道德素质的人,不管他有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至少应该明白开车撞了人,应该把人送到医院,即便是不送人去医院,至少不会再次伤害被撞者,更不会拿刀去捅被撞者,而且还捅了八刀,使被撞者丧命。开车撞了人,还把人杀了,这于情于法于理都说不过去。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开展,大学生数量不断增长,但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也在不断下降,这必须引起相关部门,尤其是教育部门的关注,当然大学生素质整体下降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并不能完全归结为学生的原因,如果有很多学生连基本的道德素质都不具备,这也不能不说是教育在某些方面的失效,甚至是失败,更反映出社会大环境可能存在很大问题。当前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缺失主要表现在这样几方面:一是很多大学生不懂尊老爱幼和关爱弱势群体,比如很多大学生出去坐公交车不会给老年人、孕妇和带小孩的人让座,尽管公交车上不断提示要给这些人让座,但是很多大学生就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二是很多大学生不注重自己的言行,很多大学生无论是在说话方式,还是在做事方面,都显得不够成熟和欠妥当,俨然不像一个大学生的所言和所行,比如说粗话,做事不考虑后果,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做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而且很多高校大学生学生会和班上的负责人也是如此,没有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做负责人只是为了得到学校和院里的好处,而不愿意为学校、院里、班集体和同学们服务。三是很多大学生没有公德意识,比如上卫生间不冲水,打饭不排队,上自习说话,

药家鑫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

药家鑫事件带给我们的思考 【摘要】药家鑫恶意杀人事件带来了大量社会舆论,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应该就此事件进行深刻的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一起恶意杀人事件呢?我们不仅应该反思最基本的思想道德政治教育,也应该反思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教育和生命价值观教育,这些问题关系到我们生活的状态,也关系到社会生活的安定,应当引起重视。 【关键词】社会舆论;思想道德政治教育;生命价值观教育 一、药家鑫事件 2010年10月20日晚,26岁的女服务员张某下班途中,被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驾驶雪佛兰科鲁兹小轿车撞倒。药家鑫恐张某记住车牌号找其麻烦,即持尖刀在张某胸、腹、背等处捅刺数刀,将张某杀死。后警方现场勘查,受害人张某被撞倒之后,当时只是左腿骨折、颅脑轻度受损,并未有生命危险,药家鑫只需承担一些医药费,也不会涉及刑事责任。这起恶性事件被媒体曝光后,网友们纷纷跟帖,对药家鑫的举动表示震惊,更是发出强烈声讨和谴责。 有网友说,“一个要去约会女友的人,一个大学生,一个音乐学习者,后面跟着的词,应该是爱情、教养、艺术,这些词都没有指向残忍、冷酷、嗜血。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一位山东网友发帖:“交通事故总是难以避免,事情出现后就得冷静对待,接受处理。可是有些人根本就不当一回事,到了持刀刺人的程度,并非是一时性起,而是一种习惯使然,自以为‘家庭背景殷实’,就认为高人一等,似乎有了‘家庭背景殷实’,就能网开一面。”搜狐一位网友更直截了当说:药家鑫的行为已涉嫌构成故意杀人,出事时他不仅没有救人,反而持刀相向,太恶劣了,不管他的家庭有什么背景,司法部门一定要严惩犯罪嫌疑人。药家鑫交通肇事不仅不救助伤者,反而凶残将其杀死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也极大地败坏了当代大学生的声誉。 二、就药家鑫事件反思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教育问题 药家鑫恶意杀人事件突出反应了思想道德政治教育的问题,为了从中吸取教训,很多学校以药家鑫事件为反面教材在全省大学生中集中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和思想道德教育。为了增强高校师生员工的法律法规意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12月3日晚下发了《关于以药家鑫事件为反面教材在全省大学生中集中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紧急通知》,要求全省大学生集中一个月时间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和思想道德专项教育。 (一)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政治教育虽然整体态势良好,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冲击等造成了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政治教育存在

药家鑫中院判决

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 (2011)西刑一初字第68号 公诉机关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检察院。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思宇,男,2008年6月19日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汉族,住西安市长安区兴隆乡宫子村西村116号。系被害人张妙之子。 法定代理人暨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辉,男,1981年10月4日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汉族,小学文化,农民,住址同上。系被害人张妙之夫,王思宇之父。诉讼代理人张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师。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张平选,男,1955年6月19日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汉族,小学文化,农民,住西安市长安区兴隆乡北雷村南村184号。系被害人张妙之父。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刘小欠,女,1956年2月27日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汉族,小学文化,农民,住址同上。系被害人张妙之母。 共同诉讼代理人许涛,陕西同顺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人药家鑫,男,1989年11月7日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汉族,大学文化,西安音乐学院学生,住西安市新城区公园南路二十街坊付7号1门5层10号。2010年10月23日因涉嫌犯故意杀人罪被刑事拘留,同年11月24日被逮捕。现羁押于西安市看守所。 辩护人暨诉讼代理人路刚,杨建花,陕西克利律师事务所律师。 西安市人民检察院以西检诉一刑诉(2011)19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与2011年1月12日向本院提起公诉。在诉讼过程中,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思宇,王辉,张平选,刘小欠向本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合并审理。西安市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李援民,郑莉出庭支持公诉,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辉,张平选,王辉的诉讼代理人张显及各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共同诉讼代理人许涛,被告人药家鑫及其辩护人暨诉讼代理人路刚,杨建花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 西安市人民检察院指控:2010年10月20日23时许,被告人药家鑫驾驶陕 A419NO红色雪佛兰小轿车从西安外国语学院长安校区返回西安市区,当行驶至西北大学长安校区西围墙外时,撞上前方同方向骑电动车的张妙,药家鑫下车查看,发现张妙倒地呻吟,因怕张妙看到其车牌号,以后找麻烦,便产生杀人灭口恶念,遂从随身背包中取出一把尖刀,上前对倒地的张妙连捅数刀,致张妙当场死忙。杀人后,被告人药家鑫驾车逃离现场,当车行至翰林路郭南村口时再次将两行人撞伤,后交警大队郭杜中队长将肇事车辆暂扣待处理。同月23日,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经法医鉴定:死者张妙系胸部锐器刺创致主动脉,上腔静脉破裂大出血而死亡。 针对上述指控,检察机关作案工具尖刀,证人证言,尸体鉴定结论,DNA鉴定结论,现场勘验,检查笔录和被告人药家鑫的供述等证据。 检察机关认为,被告人药家鑫开车撞人后,又持刀故意非法夺他人生命,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之规定,应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思宇,王辉,张平选,刘小欠要求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药家鑫死刑,并诉请判令药家鑫赔偿死亡赔偿金82100元,丧葬费15146.5元,抚

社会负面事件 反思录

药家鑫事件反思论文 一、基本情况 2010年10月20日晚,西安音乐学院2008级学生药家鑫,深夜驾着私家车雪佛兰克鲁兹小轿车看望女友,途中撞倒骑电动自行车的女服务员张萌(化名),下车后发现张萌在看自己的车牌号,药家鑫拿出刀子,对张萌连捅8刀,致其死亡。药家鑫交通肇事不仅不救助伤者,反而凶残将其杀死的事件,经媒体连续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也极大地败坏了我省高校和大学生的声誉。药家鑫事件虽属偶发个案,但教训是深刻的,所反映出大学生思想道德及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 为总结教训,增强高校师生员工的法律法规意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12月3日晚下发了《关于以药家鑫事件为反面教材在全省大学生中集中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紧急通知》,要求全省大学生集中一个月时间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和思想道德专项教育。《紧急通知》要求,从2010年12月6日至2011年1月6日开展一次法律道德的专项教育。陕西各高校要向学生全面通报药家鑫交通肇事行凶杀人事件,组织师生展开讨论。各高校要组织大学生集中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和宣传,举办思想道德教育专题报告会。各学校及院系领导要带头走入学生中间、走上讲台作报告,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谈心。还要通过法律法规专题报告、组织大学生开展法律法规、思想道德知识答题竞赛等多种方式,增强广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和道德观念,结合校纪校规、大学生行为规范等内容,加大教育引导的力度。 二、社会反响

这起恶性事件被媒体曝光后,网友们纷纷跟帖,除了对药家鑫的举动表示震惊外,更是一片声讨和谴责声,网友跟帖已经超过3万多条。 网友“foye”说,“一个要去约会女友的人,一个大学生,一个音乐学习者,后面跟着的词,应该是爱情、教养、艺术,这些词都没有指向残忍、冷酷、嗜血。而事实却并非如上所述。”一位山东网友发帖:“交通事故总是难以避免,事情出现后就得冷静对待,接受处理。可是有些人根本就不当一回事,到了持刀刺人的程度,并非是一时性起,而是一种习惯使然,自以为‘家庭背景殷实’,就认为高人一等,似乎有了‘家庭背景殷实’,就能网开一面。” 搜狐一位网友更直截了当:药家鑫的行为已涉嫌构成故意杀人,出事时他不仅没有救人,反而持刀相向,太恶劣了,不管他的家庭有什么背景,司法部门一定要严惩犯罪嫌疑人。 三、专家访谈 1、加强校园人性善的教育,肇事后救治伤者也是保护自己。 陕西博硕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富俊讲,他代理过的无数案件中,有肇事后将伤者扔到荒地里致人死亡的,有再次倒车碾压致人死亡的,却从未有过这种大学生撞人后将人刺死的。“原本只是个普通的交通肇事,他本不需要负刑事责任,现在却面临着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张律师说,从这一案件来说,药家鑫后面的行为已经与之前的交通肇事完全分离,且后者造成的后果远远大于肇事,是典型的刑事犯罪,涉嫌故意伤害致死或者故意杀人,量刑至少是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甚至死刑。他再次提醒广大驾驶员,在交通肇事后一定要及时救治伤者,这不仅是驾驶员在道德和法律上应承担的义务,也是对

多角度分析药家鑫案件

多角度分析药家鑫案件 虽然药家鑫已经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他的罪孽也从他执行死刑的那一刻起被清除了。但这件事件对我们社会大众的影响却是持久深刻的。很多人会想,为什么一名在老师眼中成绩优秀、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会作出这么残忍的事情,是什么因素造就了这场人间悲剧的发生。 一、从个人身心健康角度分析 根据教育学的有关原理,一个人某种行为的产生与他的身心健康程度有关。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在面对不同的生活、学习情境时,能够做出理性、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在自己道德观念的支配下从事活动。即使有时候人们在遇到刺激情境使,会出现紧张、慌张、不知所措,但也会因为出于内心的基本道德规范,而做出在情理之中的行为,而不会像药家鑫那样做出杀人的偏激行为。一些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的产生,如药家鑫残忍地捅死张妙,可以推导出在这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身心的某一些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尽管这些问题可能不会影响到正常的日常生活,但在出现意外的强烈的刺激条件时,就会被激发。 过去我们关心的健康是身体的健康,但现在健康不仅涉及身体健康,还有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道德健康。这些统统构成了评价人的健康标准。人的身心健康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一个人的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两者的相互作用有关。内外因相互作用时,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药家鑫的疯狂的行为,与他自身的内在因素有很大关系。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他的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一个人如果缺失了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观念,就会做出一些违背社会道德准则的行为,会危害到社会的健康发展。药家鑫在面对一个被他撞伤的妇女时,不是及时对其施救,反而拿出随身携带的刀,把受害者捅死。可见,作为一名正常的人的基本道德观念、思想,在他身上没有很好地形成。他的道德判断水平相当于科尔伯格提到的前习俗阶段的相对功利的取向阶段。不仅如此,药家鑫是一名大学生,他的心理发展处于青年期,青年期的道德品德一般趋于成熟,为什么药家鑫却没有形成较成熟的伦理品德呢?这可能个人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有关。人的心理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到达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药家鑫虽然年龄上到达一个青年人的标准,但他的心理发展上并没有达到。也可以说他的心智年龄不成熟。这让他面对交通事故时,面对受害人时,采取极端方法,一心只顾自己。 二、从家庭教育角度分析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在家庭中,父母以及成年人对未成年的孩子进行教育,使孩子学会一些日常知识、学会基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家庭教育贯穿一个人的始终,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庭对孩子影响最为关键的时期是幼儿和童年时期。它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人格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发展心理学将关键期概念引入儿童行为学习的研究领域,儿童心理的发展同样存在关键期。童年的一些事件,一些人对一个人的成长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为关键的。一般而言,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相反,不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

西安药家鑫案件

西安药家鑫案件 海军少将123 发表于1天前 标签:今年2月17日,西安市看守所组织羁押人员举行了一场元宵聚会。犯罪嫌疑人药家鑫弹电子琴和唱歌为他赢得了掌声,但当在场羁押人员得知:就是这个孩子用他弹琴的手,连刺受害者7刀致其死亡时,所有人都投去了异样的目光。2月17日下午,在管教民警陪同下,本报记者和药家鑫进行了对话。当时,药家鑫穿着羁押服,光头,没戴眼镜,也没戴手铐、脚镣。 “我跟爸妈说了实话,他们顿时嚎啕痛哭” 《华商报》:你为什么会随身携带刀子? 药家鑫:一把长约20厘米的尖刀,是我在超市买的,用来切水果的。 《华商报》:第二次肇事被警方控制后,你并未说实话。 药家鑫:当晚杀人后,我极度恐慌驾车飞奔,但过了没多久就撞上了一男一女两个行人。我再次驾车逃跑,被附近村民围了起来。直到交警赶到,我才被带上警车。到了交警队,我只交代了第二次撞人的事实,之后车辆就被暂扣了。去年10月21日凌晨,我离开交警队,和父母分头赶到高新医院,去探望第二次被撞伤的两个行人,替人家交了5000元医药费。当天凌晨回到家里一直没睡着,21日当天我还去学校上课了。直到23日清晨,我的内心非常煎熬,这才跟我妈说了实话。我爸妈知道后,他们顿时嚎啕痛哭。23日,他们把我送到了公安机关。“我不太和父母沟通自己的生活,我的朋友很少” 《华商报》:你家里的经济情况怎么样? 药家鑫:不怎么样,父亲复员后,一直没固定职业,母亲2008年下岗,下岗工资只有六七百块,家里没什么积蓄。 《华商报》:你父母奋斗多年都没有自己的车,你只是一个在校学生,父母为什么要花14万元为你买车? 药家鑫:我上大一时就学了驾照,由于家教地点最远的到了三原县,而且上课时间很多是在夜间,为了我的安全,我父母给我买了这辆车。 《华商报》:谈一谈你所受的家庭教育。 药家鑫:我爸对我这个独生子要求非常严厉,不允许我出错,要求我凡事做到超过别人甚至尽善尽美。我妈就是个普通的母亲,对我非常疼爱。我从四岁开始学钢琴,之后成长中的生活模子,都是父母为我设计好了的。学校、家庭、家教地点,中间由车辆连成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我不太和父母沟通自己的生活,我的朋友很少,也没有人愿意和我交朋友,因此我的内心世界一直是封闭的。 《华商报》:进看守所之后和父母见过面没? 药家鑫:一次都没见过。刚进来时,心里非常恐惧,整日以泪洗面,也非常懊悔。想和爸爸妈妈说话,想找个依靠的对象,但已经不现实了。管教民警多次劝解我,并鼓励我给父母写信,我就写了三封。每次父母都回信了,在信里,他们劝我调整心态,坦然担起自己的责任,配合司法机关调查。 《华商报》:你和你父母的道歉信,我们都看到了。 药家鑫:要说写道歉信,我觉得是很无力很苍白的。但是,我确实有无限的愧疚,

大学生杀人案件反思

大学生杀人案件反思 药家鑫恶意杀人事件带来了大量社会舆论,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应该就此事件进行深刻的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一起恶意杀人事件呢?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大学生杀人案件反思,欢迎参考。 大学生杀人案件反思篇一 014年5月7日,复旦大学177名学生联合签名的《关于不要判林森浩同学“死刑”请求信》寄往上海高院,与请求信一块寄出的还有一份《声明书》,建议给林森浩一条生路,让他洗心革面,并在将来照顾受害人黄洋的父母。这封请求信和《声明书》让一年前的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再起波澜。想到近几年发生的多起大学生杀害室友、同学案,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大学生(包括研究生)怎么了?正是青春好年华,本为同路逐梦人,何以相煎如斯、相残至此? 事发后,在人们一致讨伐凶手残忍的同时,以复旦为首的高校成为了大家指责的对象。很多人认为出现这样的事情是高校教育的失败。诚然,高校对于类似案件的发生难辞其咎,但静心考量,这又岂是高校一家之过?我们的大学生不是生活在高校的真空,而是与社会密切联系的活生生的人,尤其是在网络、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上发生的一切都对大学生的言行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联系近期社会频发的无端伤人案,似乎整个社会都充满着急躁,这种风气又怎

能不影响大学生的心态?大学生投毒案发生在高校,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却是社会心态的一种弥漫。青年的教育问题绝非高校一方之责,在类似案件发生后对高校的过分指责本身就是在以一种片面、过激的言论影响青年学子对事件的全面认知。我们应该做的不止是让青年人发现问题,更应该让他们学会如何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包括青年本人多方联动,才能为青年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才能让他们在和谐的环境中成才。 其实从绝对比例上来说,无论是社会上的无端伤人案还是学校的学生投毒案,从发生几率上来看都是小概率时间,他们在整个群体中所占的比例也微乎其微。但是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除了案件本身的恶劣性质之外,媒体的宣传报道同样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传播学的角度讲,传播者对传播信息具有筛选和过滤的把关功能。我们的媒体在传播各类新闻时,如何把握新闻传播的度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以复旦投毒案为例,各类新闻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一方面使民众对案件有了详细的了解,一方面却又对社会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事发后,多家媒体公布了尚未定罪的嫌疑人的各种信息、毒物及其来源和投毒过程的细节。就有专家认为这种在警方尚未定罪的情况下肆意揣测投毒物质和毒物来源就可能涉嫌“传授犯罪方法罪”。同时,这种对各类犯罪信息的过度报道甚至可以使某些有类似想法的人受到某

药家鑫案件有感

药家鑫案件有感 案件回顾: 2010年10月20日23时许,被告人药家鑫驾驶红色雪佛兰小轿车从西安长安送完女朋友返回西安,当行驶至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外西北角学府大道时,撞上前方同向骑电动车的张妙,后药家鑫下车查看,发现张妙倒地呻吟,因怕张妙看到其车牌号,以后找麻烦,便产生杀人灭口之恶念,遂转身从车内取出一把尖刀,上前对倒地的被害人张妙连捅数刀,致张妙当场死亡。杀人后,被告人药家鑫驾车逃离现场,当车行至郭杜十字时再次将两情侣撞伤,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后被公安机关释放。2010年10月23日,被告人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经法医鉴定:死者张妙系胸部锐器刺创致主动脉、上腔静脉破裂大出血而死亡。药家鑫表示后悔,其律师路钢辩称为激情杀人。他的律师辩护说,这是一起交通肇事转型的故意杀人案件,药家鑫是一念之差,属于激情杀人。他的成长道路没有污点,学习优秀、得过各种奖励,且有自首情节。希望法庭从宽量刑,给他一条改过自新的路。药家鑫案受害人张妙家人的代理律师许涛表示,关于民事赔偿,两家仍未达成协议,庭审中,本案原告当庭向法官提出附带民事诉讼请求。许涛也曾表示,张妙家人不在乎赔偿数额,但是认为对方的态度不积极,很难接受。 同学请愿: 庭审现场辩护人律师向法庭提交3份材料,包括报纸对药家鑫主动递交悔过书的报道,上学期间的13份奖励,被告人校友、同学、邻居的4份请愿书,请求法庭给被告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在一审判决中,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然而药家鑫的家人似乎不满这样的判决结果,2011年5月20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药家鑫故意杀人一案进行了二审公开开庭审理并宣判,依法裁定驳回药家鑫上诉,维持原判。2011年4月22日,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药家鑫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药家鑫不服,以其罪行并非极其严重,系初犯、偶犯,且有自首情节,应依法从轻处罚为由提出上诉。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认为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药家鑫故意杀人犯罪的动机极其卑劣,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罪行极其严重,其上诉理由和辩护人的辩护意见均不能成立,建议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一审认定药家鑫故意杀人犯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药家鑫开车撞倒被害人张妙后,为逃避责任将张妙杀死,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药家鑫在作案后第四天由其父母带领到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构成自首,但药家鑫开车将被害人撞倒后,为逃避责任杀人灭口,持尖刀朝被害人胸、腹、背部等处连续捅刺,将被害人当场杀死,其犯罪动机极其卑劣,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属罪行极其严重,虽系初犯、偶犯,并有自首情节,亦不足以对其从轻处罚。对其上诉理由及辩护人的辩护意见不予采纳。陕西省人民检

未经审查的人生没有价值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看见》读后感这个数据时代,最不缺的就是新闻;在这个名人效益的社会,最不缺的就是自传。不可否认,商业化的气息已经蔓延到了书籍文化,很书数只是打着励志的名号,矫揉着陈腔滥调,虚无吹捧。一本《看见》,让我看到了新闻采访背后的故事,一段段真实、讲述人性的故事。它们远比新闻更精彩,更能打动人心。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见我们想看见的故事,比如药家鑫案,他十恶不赦,草菅人命,符合大众宣扬正义的心情。舆论大众希望这样的恶人判死刑,来表明自己是站在正义的一方,自己为了社会的公平秩序,为了道德,为了良心。可是,我们真的有看见所有的事实吗?药家鑫杀人事件的背后到底反射怎么样的社会问题呢?在柴静的叙述中,我们看见了另外一面,事实的另一面不是愤怒,而是惋惜,是反思,是教育,是给人的警醒。而这些,比案件震撼人心。《看见》给了我们另一个视角,给了我们更多反思的空间。 书中也有很多柴静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以及自己的反思和内省。她用坦诚的语言陈述着自己的十年之路,在剖析自己中成长,在正视不足中进步。而这,不正是应该学习的地方吗。柴静在书中写到“采访是什么?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愈深,反之亦然。”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一个人的进步是由自我反省诞生的。也许昨日的工作很顺利,就沉浸在顺利的愉悦感中,但是必须得明白,昨日的工作未必能拿满分,而总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我们不是为着完美而苛刻自己而是为了更好来鞭策自己。及时无法做到每天自省,也要保持一定的时间,想想自己这段时间的心路历程,想想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可以让我们最大限度地减少我们因为忽略而犯下的错误,减少生活和工作中的错误,就会不断取得进步。 苏格拉底也曾说过:“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我们反省着自己的生活,想想自己是否还在追求着当初的梦想的路程上。 如北岛所言,“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而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如果生活只能为了果腹之欲而挣扎,得过且过,这样的人生有何价值?学习别人的失败经验,反思自我的错误之处,朝着更好的自己的方向,朝着当初的梦想,下一段路上有更美的风景等着我们。

犯罪构成分析药家鑫案例

犯罪构成分析药家鑫案例 药家鑫案例回顾: 2010年10月20日23时许,被告人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药家鑫,驾驶红色雪佛兰小轿车从西安外国语学院长安校区返回西安,当行驶至西北大学长安校区西围墙外时,撞上前方同向骑电动车的张妙,后药家鑫下车查看,发现张妙倒地呻吟,因怕张妙看到其车牌号,以后找麻烦,便产生杀人灭口之恶念,遂从随身背包中取出一把尖刀,上前对倒地的被害人张妙 连捅数刀,致张妙当场死亡。 杀人后,被告人药家鑫驾车逃离现场,途中再次将两行人撞伤,后交警大队郭杜中队将肇事车辆暂扣待处理。2010年10月23日,被告人药家鑫在其父母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经法医鉴定:死者张妙系胸部锐器刺创致主动脉、上腔静脉破裂大出血而死亡。 药家鑫案犯罪构成: 1、犯罪客体:侵犯了公民的健康权、生命权。药家鑫将张妙撞伤,并对倒地的张妙连捅数刀致张妙当场死亡,侵犯了张妙的生命权,剥夺了她的生命。在逃离现场后又将两行人撞伤,侵犯了公民的健康权。 2、犯罪的客观方面:药家鑫将张妙撞到下车又连捅数刀,其残忍的行为致张妙当场死亡,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构成犯罪。 3、犯罪主体:自然人。药家鑫已年满14周岁,现在年纪为21岁,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精神正常,具有自主判断能力,在学校里表现较好。 4、主观方面:故意,可能是直接故意或是间接故意。药家鑫属于直接故意,撞上前方同向骑电动车的张妙,后药家鑫下车查看,发现张妙倒地呻吟,因怕张妙看到其车牌号,以后找麻烦,便产生杀人灭口之恶念,拿出刀连捅数刀使张妙死亡。可见其明知自己行为一定会造成他人死亡仍去实施自己的行为,追求结果的发生,以逃避自己的责任,所以药家鑫行为属于故意杀人罪。

震惊国内的十大学生杀人恶性案件

震惊国内的十大学生杀人恶性案件 1、马加爵连杀四人。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4名同学的一起刑事案件。此案件由于作案者为大学生,出身卑微,手段残忍而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马加爵曾被预评为“省三好学生”;2000年至2004年就读于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4年2月13日晚杀一人,2月14日晚杀一人,2月15日再杀两人后从昆明火车站出逃。2004年3月15日被公安部列A级通缉犯;2004年6月17日被执行死刑。杀人事件的起因是因为打牌争执。2004年寒假马加爵因为打工没有回家,留在学校住宿。邵瑞杰和唐学李提早回到了学校。唐学李原本是住在校外的出租房的,只是因为那几天还是假期,校内宿舍的床位空置率较高而入住邵瑞杰和马加爵的317室。案发前几天,马加爵和邵瑞杰等几个同学打牌时,因邵瑞杰怀疑马加爵出牌作弊两人发生争执。曾被马认为与其关系较好的邵瑞杰说“没想到连打牌你都玩假,你为人太差了,难怪龚博过生日都不请你……”,马认为他的这番话伤害了自己的自尊心,转而动了杀机。 2、44刀惨案。紫溪中学学生宿舍3栋401室,李国阳刺了舍友徐振宇19刀,汪磊25刀。2010年12月11日7时20分,犯罪嫌疑人小阳在楚雄市紫溪中学401宿舍持刀对同宿舍睡觉的同班同学小宇进行刺杀。同宿舍同班同学小磊发现后起床,小阳又持刀在宿舍内将小磊刺伤并致其倒在地上。小阳作案后企图跳楼,被其他宿舍的同学发现后制止,随后小阳持刀割腕自杀。其他同学见状后找到学校宿

舍管理员报告了情况,随后拨打了120急救电话。120急救医生将小磊、小宇和小阳3人立即送到楚雄州人民医院抢救,小磊、小宇经抢救无效死亡,小阳经救治后现无生命危险。 3、残杀女友。2011年5月8日下午15时许,中南大学南校区升华公寓15栋、16栋宿舍下发生一起命案。一男子持刀将该校一女生杀死,随后自杀。警方初步查明,嫌疑人王某,因追求女生被女生拒绝将其杀害。 4、美女杀手。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女大学生张超伙同男友抢劫杀人碎尸案日前尘埃落定:最高法院改判张超为死缓。17日上午,其男友谢宏在丽江被执行枪决。张超于2007年6月与被害人木鸿章在丽江市某夜总会相识,木鸿章常约张超吃饭会友,并先后送了价值2万多元的财物。张超遂与男友谢宏商议暴力劫取木鸿章财物。之后,谢宏的好友陈光吕接到谢宏电话,也赶到丽江,并与谢宏购买了尼龙绳、橡胶手套等作案工具。12月19日,张超将木鸿章骗至自己租住的房屋,谢宏、陈光吕对其实施抢劫、套取银行卡密码后,用尼龙绳将其勒死,将尸体肢解为260多份,包装后抛入玉龙新县城护城河内。随后3人相继在丽江、昆明被公安机关抓获。 5、深夜刀杀。被告人郭力维因觉得被害人赵研打呼噜影响其休息,曾将赵研晚上打呼噜视频传到校内网上,二人因此不和。被告人郭力维认为赵研多次对其进行辱骂,伤害了其自尊心,遂于2009年11月14日凌晨3时30分左右,用事先准备好的尖刀扎熟睡的被害人赵研胸部、背部数下,致使赵研因左胸部刺创致心脏破裂造成失血

药家鑫事件论文

、基本情况 2010年10月20日晚,西安音乐学院2008级学生药家鑫,深夜驾着私家车雪佛兰克鲁兹小轿车看望女友,途中撞倒骑电动自行车的女服务员张萌(化名),下车后发现张萌在看自己的车牌号,药家鑫拿出刀子,对张萌连捅8刀,致其死亡。药家鑫交通肇事不仅不救助伤者,反而凶残将其杀死的事件,经媒体连续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也极大地败坏了我省高校和大学生的声誉。药家鑫事件虽属偶发个案,但教训是深刻的,所反映出大学生思想道德及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 为总结教训,增强高校师生员工的法律法规意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12月3日晚下发了《关于以药家鑫事件为反面教材在全省大学生中集中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紧急通知》,要求全省大学生 集中一个月时间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和思想道德专项教育。《紧急通知》要求,从2010年12月6日至2011年1月6日开展一次法律道德的专项教育。陕西各高校要向学生全面通报药家鑫交通肇事行凶杀人事件,组织师生展开讨论。各高校 要组织大学生集中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和宣传,举办思想道德教育专题报告会。各学校及院系领导要带头走入学生中间、走上讲台作报告,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谈心。还要通过法律法规专题报告、组织大学生开展法律法规、思想道德知识答题竞赛等多种方式,增强广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和道德观念,结合校纪校规、大学生行为规范等内容,加大教育引导的力度。 、社会反响这起恶性事件被媒体曝光后,网友们纷纷跟帖,除了对药家鑫的举动表示震惊外, 更是一片声讨和谴责声,网友跟帖已经超过3万多条。 网友“foye ”说,“一个要去约会女友的人,一个大学生,一个音乐学习者,后面跟着的词,应该是爱情、教养、艺术,这些词都没有指向残忍、冷酷、嗜血。而事实却并非如上所述。” 一位山东网友发帖:“交通事故总是难以避免,事情 出现后就得冷静对待,接受处理。可是有些人根本就不当一回事,到了持刀刺人的程度,并非是一时性起,而是一种习惯使然,自以为‘家庭背景殷实’,就认为高人一等,似乎有了‘家庭背景殷实’,就能网开一面。” 搜狐一位网友更直截了当:药家鑫的行为已涉嫌构成故意杀人,出事时他不仅没有救人,反而持刀相向,太恶劣了,不管他的家庭有什么背景,司法部门一定要严惩犯罪嫌疑人。 、专家访谈1、加强校园人性善的教育,肇事后救治伤者也是保护自己。 陕西博硕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富俊讲,他代理过的无数案件中,有肇事后将伤者扔到荒地里致人死亡的,有再次倒车碾压致人死亡的,却从未有过这种大学生撞人 后将人刺死的。“原本只是个普通的交通肇事,他本不需要负刑事责任,现在却面临着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张律师说,从这一案件来说,药家鑫后面的行为已经与之前的交通肇事完全分离,且后者造成的后果远远大于肇事,是典型的刑事犯

药家鑫案件的反思

药家鑫案件的反思 药家鑫是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2010年年10月20日,其所驾驶的车辆系其私家车。在西安大学城学府大道上,26岁的女服务员张萌(化名)下班途中,被一辆需弗兰克鲁兹小轿车撞倒。肇事车逃逸后,警方勘查现场意外发现在受害人张萌的身上,除撞伤外还有8处刀伤。而肇事者嫌疑人药家鑫,驾车逃逸至郭杜十字时再次撞伤行人,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警方确认后被抓获的肇事逃逸者就是撞伤张萌又持刀行凶者。 媒体对药家鑫案件尤为关注,记得在12月13号的时候一些法律频道上已经开始有这个专题节目了,在这案件开庭以后,这件事就成了社会媒体关注的焦点,新闻频道会频繁的播出与案件有点的新闻,媒体把这件案件推向了人们关注的顶峰,媒体在这个案件中起了很多效果,有些媒体回去调查受害者和犯罪嫌人的家境,都没有真实求证事情的来龙去脉,目的是为了引起观众的同情心了,让人的感性超过理性,如果媒体不是这么密切的关注这个案件,法院的压力不会这么大,从而可能不会让判决的这么迅速,如果媒体没有这么密切的关注并报道真假新闻,观众们也不会议论纷纷,嫌疑人和受害者的家人也不会有严重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管药家鑫是否有意无意杀人,他都有接受法律的制裁,否则,社会将会变得混乱,下一个遭遇的可能会变成我们,对于该案的判决结果,相信很多人也并非一定希望药家鑫被判死

刑立即执行。而从以往的案件来看,死缓和无期是最有可能的判决结果,这一点很多网友也已做了预测。我们所关注的是,法院的判决是否能够实事求是,是否受到了各种因素包括媒体的影响。 在案件审理的过程中,包括央视在内的媒体报道呈现出一种反常。通常,如果出现类似案件时,包括媒体在内的人们总是将目光更多的关注到受害人及其家属身上,至少在报道时是不带有任何倾向性的报道犯罪嫌疑人及其受害人。但是在药家鑫案件中,媒体几乎将80%的镜头和关注度投向了犯罪嫌疑人,而且带有明显的倾向性,一再强调外部因素影响而淡化其主观恶性。 新闻中说,他家境殷实,所驾车辆为私家车。他在朋友眼中是个柔顺却又倔强的年轻人。他喜欢弹钢琴,很在意自己的外表,想要去整容。他在同学的眼里是个“乖同学”,学习优秀,内向,还带了几份钢琴家教。他是一个不带任何标签的普通人,他身上令人胆寒的狼性和反人性行为只是一个特例,所引发的恐慌也就不会扩大化。但很不幸,愤怒之余,人们还是看到了他的身份——大学生,而这个群体中的很多人,无论良善、丑恶,也因此注定再一次成为人们批判和攻击的对象。 大学生是很多人关注的话题之一,这几年,大学生一系列的丑闻很多,有很多人认为现在大学生素质很差,不能吃苦,不顾正业,荒废时间等等,我只是想说,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是这样,药家鑫事件毕竟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它并不能代表整体大学生的法律道德素质状况,更不能说明大学生都非常缺乏法律常识,并且道德素质低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