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程序

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程序

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程序
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程序

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进行控制,使其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我公

司一体化管理体系在工程施工中有效运行,并满足设计和合同规定的

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我公司产品生产(工程施工)全过程控制。

3术语

采用GB/T19000-2008/ISO

9000:2005、GB/T28001—2001、GB/T24001—

2004/ ISO 14001:2004标准中的定义。

4 职责

4.1公司技术中心负责本程序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的归口管理。按

公司管理规定,海外工程由海外事业部协管,非水电工程由基础设施

事业部协管。

4.2公司分局、项目部负责执行本程序。

5 措施与方法

5.1施工准备

5.1.1根据投标文件、合同、法律法规、公司对在建项目技术管理

文件要求及工程实际情况,由项目部经理组织、项目部总工程师主持、项目部工程技术部门负责编制工程实施阶段的施工技术文件。

5.1.2在编制工程实施阶段的施工技术文件前应认真熟悉设计图纸,明确设计意图,充分考虑合同履约条款的规定包括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的要求。对图纸中需澄清或变更的问题,应以书面形式提出确认或更改申请,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确认或更改。

5.1.3项目部应依据合同要求和产品(工程)施工过程控制情况,编制年度、季、月、周(旬)计划,计划应充分反应工期、资源配置、质量、安全及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5.1.4施工技术文件、施工计划编制完成后,按管理职责,有序地进入审批程序。审批分为校核、审查、核定和批准。按公司管理规定,公司技术中心负责除海外工程及铁路工程项目外施工技术文件的审查;海外工程项目施工技术文件有公司海外事业部审查,非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技术文件由公司基础设施事业部审查。

5.1.5项目部应按批准的施工技术文件、施工计划确定的施工设备总配置方案,提出施工设备需求计划。按公司有关管理规定执行。

5.1.6项目部应根据施工组织机构设置要求,配备相关人力资源,提出分期需求计划。

5.1.7项目部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及工程实际,提供满足工程施工的场地和辅属设施。

5.1.8项目部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及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生产(施工)性试验,选择确定适合的技术参数及工艺标准。

5.1.9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后,经业主、监理确认具备开工条件后,方可转入正式施工。

5.2项目部应根据工程施工实际,进行分级工程施工技术文件交底。

5.2.1设计交底。项目部应根据合同文件要求,在工程主要单位工程项目施工前或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需要,书面致函监理工程师,要求设计单位的相关设计人员对项目部相关人员进行设计交底,以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5.2.2项目部内部交底

a一级交底。施工总组织设计、阶段性施工组织设计、重大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交底,由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技术、质量、安全、生产(调度)、计划、经营管理、设备物资管理等有关部门人员及工区(队、厂

、分包队伍)的主管领导和技术负责人参加,填写“技术交底记录表”,并归档保存备查。

——

对于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部工程部负责组织,项目部总工程师参加,对项目部机关部门、施工工区(队、厂、分包队伍)的主管领导和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填写“技术交底记录表”,并归档保存备查。

b二级交底。工区(队、厂、分包队伍)的技术负责人,应根据

工程施工技术文件,负责向班组长、生产技术骨干、作业人员进行详

细的技术、质量、安全、环境保证措施的技术交底,填写“技术交底记录表”,并归档保存备查。

5.2.3技术交底主要内容

a由设计单位的相关人员对项目部总工程师及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

进行设计交底的主要内容: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工程地

质及水文气象、地下工程的安全支护、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

等设计意图、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等。

b项目部总工程师、工程部负责人,对项目部有关的管理人员及

工区(队、厂、分包队伍)的主管领导和技术负责人技术交底的内容主

要包括:工程概况、施工布置、施工方法、关键工序的控制要求、工

程施工质量、安全、环境保护、工期控制要求等,具体实施按一级技

术交底记录表填写。

c.工区(队、厂、分包队伍)的技术负责人对班组长、生产技术骨

干或作业人员的技术交底的内容,主要包括:施工方案中的具体技术

、质量、安全、环保措施、施工方法、操作要点以及所执行的规程、

规范和标准。

5.2.4技术交底记录的管理

a设计技术交底记录的管理,项目部要形成一套完整设计技术交底

记录,由工程技术管理部门统一归档管理。

b一级技术交底记录,交底人与被交底人各执一份交底记录,工程技术管理部门备案保存。

c.二级技术交底记录,交底人应妥善保管交底记录,并且报项目部工程技术管理部门备案保存。

5.3施工过程控制

5.3.1项目部应按批准的施工技术文件、施工计划组织施工,严格遵守有关规范、规程和工艺标准。

5.3.2与施工过程有关的人员应经过培训后上岗,具体按《人力资源控制程序》要求执行。

5.3.3与产品生产(工程施工)有关的施工机具、辅助设施、监视和测量装置应满足产品生产(工程施工)过程控制需要,具体按《施工机具设备控制程序》、《辅助生产设施控制程序》、《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要求执行。

5.3.4对构成产品(工程)的主要材料、设备必须经过检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检验试验按《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进行。如发现不符合应按《“不符合”控制程序》处置,并作好记录。

5.3.5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参数进行监控,通过监控获取相关的数据,运用统计处理的方法来预测或判断总体的质量状况,为分析问题、控制工序质量、及时调整参数提供依据。

5.3.6产品(半成品)检验和试验,应按《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要求进行,施工过程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施工。5.3.7特殊过程按《特殊过程控制程序》要求执行。

5.3.8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控制。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安全生

产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对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进行全过程

控制,应做到 :

a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项目部总工程师,按照《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和《环境因素辩识、影响评价与控制程序》的规定,组织相关人员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危险源、环境因素进行充分的辩识和风险评价,确定影响较大的危险、危害因素(源),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其防范措施应按照审批程序经审批后组织实施。

b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制度,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岗位职责,确保必需的安全操作规程有效使用和管理,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控制目标与指标,并进行层层分解,项目经理进行督促落实。

c必须按照《安全生产法》合同规定和公司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满足安全生产、环境过程控制的管理人员。

d满足生产施工过程所需的的人力资源,通过培训教育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岗位能力,提高安全生产、环境意识,特种作业人员和特殊工作岗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做到培训教育工作有计划、有实施。

e针对施工过程中和客观存在的重大危险、危害因素(源),制定专项防范措施,进行有效的监控管理,项目经理负责督促措施和过程监控的有效实施。

f严格执行合同技术规范《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及时落实安全防护设施,项目经理应督促检查安全防护设施的有效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进行监督管理。

g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要按照《施工机具控制程序》规定严格进行安全管理,特种设备要按照合同要求及国家有关规定依法管理使用。

h对爆破作业、起重吊装作业、电气施工、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脚手架和排架搭设使用、模板工程等项目的施工,在施工前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必要时,组织专家论证审查。安全、技术管理部门应对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效果进行督促检查,必要时,现场专人负责管理。

i对危险、爆炸物品要严格管理,做到专人管理,定期检查。

j不断改善工作环境,控制职业病危害岗位危害因素的影响,及时采取有效的劳动防护措施,保障从事职业病危害岗位作业人员的健康。

k遵守合同规定及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产生尘、毒、噪危害因素(源)进行控制,按照业主(设计)规定,对工程施工垃圾、废水等按规定进行弃(排)放。施工过程中不对周边造成安全和环境影响。

l采购(租赁)、使用的设备、物资要满足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要求,如发现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环境规定的问题,应及时向供方提出,并满足要求。

m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有效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进行整改效果的验证。

n项目经理必须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需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有关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投入。

o严格执行公司有关工程分包和临时性用工人员的管理规定,对工程分包和临时性用工人员严格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做到职能部门和作业层面责任人明确,职责、任务明确,项目经理负责督促检查落实。

p项目经理应组织编制生产安全施工应急救援预案,并结合工程项目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始终保持其有效性。

5.3.9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应按规定进行技术鉴定、工艺评定、工艺试验,经验证符合产品技术要求和职业健康安全、

环境保护要求后方可正式应用。

5.3.10对金属结构产品和机电设备安装,项目部应编写调试大纲,按规定程序审批。项目部组织人员按批准的调试大纲逐项进行调试,直到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5.3.11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召开生产会,检查落实生产计划实施情况,研究、分析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并作好会议记录。

5.3.12项目部工程技术部门应建立大事记制度,负责落实施工日志的填写,施工日志的填写内容应详细、能起到追溯的作用。

5.3.13项目部应按实施阶段施工组织设计,视工程施工进展的实际

情况,适时编制单项工程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措施)、

特殊施工专项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施工技术组织措施等。工程施工技术

文件审批权限、审批程序,按公司有关施工技术文件审批制度执行。

需上报公司审批的施工技术文件,公司直接经营项目部,应在项

目施工前按公司机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报公司技术中心或海外事

业部或基础设施事业部审批;公司施工分局序列单位项目部,应将经

项目部总工核定、项目经理部经理批准的施工技术文件,先报送分局,

经分局审查,并提出初审意见后,由分局报公司技术中心或海外事业

部或基础设施事业部审批。公司直接经营项目部、分局,应及时根据

审批意见,对施工技术文件有关内容进行调整、修改、补充完善后组

织实施,合同文件规定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的施工技术文件,按合

同要求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5.3.14工程竣工检查、验收和移交及交付后的服务,应按《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工程防护与交付程序》及《顾客满意度测评程序》要求进行。

6 相关文件

6.1《产品实现策划控制程序》

6.2《顾客满意度测评程序》

6.3《“不符合”控制程序》

6.4《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6.5《环境因素辨识、影响评价与控制程序》6.6《记录控制程序》

6.7《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6.8《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6.9《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6.10《工程防护与交付程序》

6.11《水电七局在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办法》6.12《水电七局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7 记录

7.1技术交底记录

7.2 生产计划(年计划、月计划)

7.3 月生产计划会议记录

7.4 施工大事记记录

7.5施工日志

8 附录

8.1《一级技术交底记录表》(格式)

8.2《二级技术交底记录表》(格式)

8.3《施工日志》(格式)

一级技术交底记录表

记 录号:SDQ-B-19-01

使用编号:

项目名称:

交接地点时间

交底单位接受单位

主持人主讲人(签字)

接受人(签字):

技术交底主要内容:

一、简要说明施工布置、主要施工方法、关键施工技术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二、特殊工程部位的施工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技术要求与实施方法:

四、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和安全技术,安全操作规程:

五、工期要求、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文明施工要求及环境保护

措施:

审查人: (签字) 年 月日

二级技术交底记录表

记录号:SDQ-B-19-02

使用编号:

项目名称:

交接地点时 间

交底单位接受单位

主持人主讲人(签字)

接受人(签字):

术交底主要内容:

一、施工方案(技术措施)中的具体施工方法、工序技术措施、操作要点:二:规范、规程要求、质量标准、安全要求:

三、质量通病的预防方法:

四、工序交接要求:

五、质量安全保证措施、环境保护措施:

六、成品保护方法:

审查人: (签字) 年 月 日

施 工 日志

记录号:SDQ-B-19-03 使用编号:

部位 年月日班次气温

施工部位天气情况

施 工内 容

一、施工部位简述(如高程、桩号等):

二、进度要求及实际完成情况:

三、资源投入(如人员、设备等):

四、质量控制情况(如砼验仓、土石方建基面验收、当班质量异常情况等):

五、安全、环境保护控制情况:

六、大事记(如:开工时间、导截流、机组发电、下闸、桥梁架设等阶段性目标实现时间;汛期流量及高程;上级领导检查指导工作等):

七、需整改的问题及上一天存在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工程技术部门负责人记录员

说明:本表施工单位留存。本表按班次填写,由项目部工程技术部门保存。

施工过程控制程序

施工过程控制程序 编制:版本号:B -1 审核:分发号: 批准:受控状态: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目录 目录---------------------------------------------------------------------------------------1 施工过程工作流程图------------------------------------------------------------------2 1、目的----------------------------------------------------------------------------------3 2、适用范围----------------------------------------------------------------------------3 3、相关文件----------------------------------------------------------------------------3 4、术语和定义-------------------------------------------------------------------------3 5、职责----------------------------------------------------------------------------------3 6、工作流程----------------------------------------------------------------------------5 7、工作程序----------------------------------------------------------------------------5 8、竣工后的服务工作-----------------------------------------------------------------14 9、程序实施情况检查----------------------------------------------------------------15 10、记录---------------------------------------------------------------------------------16 11、修订记录表-----------------------------------------------------------------------26

施工过程管理控制程序(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施工过程管理控制程序(新编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施工过程管理控制程序(新编版) 1.目的 对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施工管理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满足合同要求。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承建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控制。 3.职责 3.1投标管理部负责工程合同交底; 3.2项目中心负责施工准备、施工过程、项目组建与收尾的检查、监督、组织、协调工作。 3.3项目监察部负责工程质量、环境安全、文明施工现场管理的检查与监督; 3.4劳务管理部负责劳务分包方的考评;

3.5采购管理部负责供应商、专业分包的考评; 3.6项目经理负责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的组织实施工作以及对分包方的管理。 4.工作程序 工作流程图:详见流程图一 4.1范围管理 4.1.1项目中标后按照公司招标文件、投标报价、投标承诺的内容进行项目交底,明确施工范围。 4.1.2项目部依据交底范围进行核对,识别投标范围与施工现场状况的不同,并及时进行沟通,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补充或明确。 4.1.3项目部就施工范围进行分解,并制定范围控制措施,责任到人。 4.1.4项目部要进行范围变更管理。 4.2项目规划管理 4.2.1项目规划大纲由项目中心总经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编写。祥见项目管理手册《项目规划管理程序》

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工期及保证措施 为了保证优质、快速、安全地完成本合同段的施工任务,特制定以下措施确保工期: (1)加强施工前期资金的投入 为了确保工程如期完工,我公司进场后立即抽调资金作为对本工程前期周转奖金,随着工程的进展,考虑到业主支付周期与我公司对本工程施工计划进展情况,我们还准备好足够的流动周转资金,随时投入本工程的资金运转,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充分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工程环境及条件作详细调查,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对本合同段的地质状况、水电、道路分布情况做出一个全面的评价和分析,对工程所需地方材料的供应以及机械设备,人员进入施工现场的途径做出详尽的计划和必要的落实,并与沿线地方单位或政府建立联系,以获得地方各部门在工程所需的材料供应方面及一些交通设施的使用方面的全力支持,从而确保本工程开工后,即可迅速投入现场的前期准备工作,及早建立和开辟施工场区。 (3)加强人员、机械设各的投入 我们保证按投标书的承诺投入足够数量与素质优良的技术、管理人员以及施工机械、测量、质检设备,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并加强机械设备养护及操作,加强维修人员的管理,以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促进工程进度。 (4)在创造施工条件方面给予必要的投入

如修建畅通的临时道路、配备足够的设备,创造个良好的施工环境,从而确保整个施工生产能力高效率运转。 (5)加强工程科学计划管理 1)充分分析工程的环境因素,把握工程重点、难点,详细计算劳动生产率,综合考虑气候因素,严密编制季、月度各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提出年、季、月生产指标,全面逐级落实生产任务,树立超前生产计划意识。对计划进度实行奖惩制度,关键工序不能按时完成实行重罚。同时在编制计划时充分分析施工方法、工艺生产流程,合理编制有序生产计划,对自然的突发性因素影响生产,提前有思想准备,在物资、资金、机械、人力方面做好充分保证应变突发性阻碍生产的措施。 2)在施工总体安排上,考虑雨季等的影响,制定必要的季节性施工措施,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争取延长有效工作时间。 3)合理安排和充分利用好有效作业日外的每一个作业天,合理安排不利季节的施工项目,变不利施工日为有效施工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工程施工顺利进展。 4)采用平行交叉流水作业法,使各工序紧密连接。 5)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对工程实行目标管理,层层落实承包制。 6)尊重科学,依靠科学进步,快筑路、筑好路。 施工过程中尽量运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结合工程实际,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活动,人人动脑筋,在应用和研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方面要有重大突破,为优质快速建设本合同工程服

工程质量管理操作办法流程

工程质量管理操作办法 流程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2016年04月

工程质量管理操作办法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质量检查分为:日常抽检、节点检查和专项检查。 第二条质量检查依据:现行国家及地方或行业规范标准,有效的设计资料、工程合同及相关补充协议,批准的监理规划、监理 细则、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各种专项方案。 第二节质量检查标准 第三条日常抽检标准:每月要求对工程、材料、设备检查不少于2000点,按楼盘项目均衡分布。检查点数分布依据:各楼盘的点数=该盘工程项目数量占公司在建总项目数量的百分比×2000。 第四条日常抽检必须有针对性地确定检查内容和检查重点,并按子分部工程、分项分类要求,制定检查计划。检查部位必须随机选定,并按工程进度所涉及的分项均衡分布,以使检查结果趋向正态分布,减少主观影响。 第五条节点检查是对各项目工程重要实体质量的必检内容,按各专业质量节点内容对关键工序、重要部位的质量进行重点抽查。节点检查贯穿于日常检查过程中。节点检查内容详见附件一。 第六条专项检查是对影响工程实体安全、使用功能及观感较大的重点部位进行检查以及公司指派的专项调查。 第三节质量检查办法 第七条在质量检查过程中,质量监督部按照发现质量问题的严重程度,分别采取下发《恒大地产集团质量安全问题整改通知单》(附件二)、《恒大地产集团质量安全问题整改函》(附件三)、

《恒大地产集团质量问题砸掉返工通知单》(附件四)等形式进行处理,对于重大质量问题、事故,必须及时形成专题报告上报集团公司领导。 第八条质量工程师在发现质量问题后,应当时下发《恒大地产集团质量安全问题整改通知单》,经现场责任工程师确认归档,并在整改期限内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对于比较重要的质量问题在现场签发《恒大地产集团质量安全问题整改通知单》后,还需另外正式下发《恒大地产集团质量安全问题整改函》并抄送公司相关部门和抄报公司领导。 第九条质量工程师在发现需砸掉返工的质量问题后,应现场签发《恒大地产集团质量问题砸掉返工通知单》,并由责任工程师签字确认后,对不合格项实体进行现场砸掉或返工处理,需砸掉的不合格实体,由保安负责实施,返工完成后,工程部需通知质量监督部进行复查;对于重大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质量监督部应及时上报集团公司领导,经集团公司研究后处理。 第十条为维护公司利益,当发现需砸掉返工的严重质量问题和可能会引发工程纠纷的质量安全问题后,质量工程师应及时进行有效取证,取证方式可采取拍照、复印相关资料、施工责任方书面确认等合法手段。 第十一条质量监督部每一个月将本月发现需砸掉返工的质量问题汇总形成《月度砸掉返工情况通报》,并分发各相关部门及抄报公司领导;对于本月需砸掉返工的质量问题中比较严重的问题另外汇总,报请主管工程的公司领导批示,按公司的问责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19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程序

标题: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09年4月30日 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进行控制,使其处于受控状态,确保我公 司一体化管理体系在工程施工中有效运行,并满足设计和合同规定的 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我公司产品生产(工程施工)全过程控制。 3 术语 采用GB/T19000-2008/ ISO 9000:2005、GB/T28001—2001、 GB/T24001—2004/ ISO 14001:2004标准中的定义。 4 职责 4.1公司技术中心负责本程序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的归口管理。按公 司管理规定,海外工程由海外事业部协管,非水电工程由基础设施事 业部协管。 4.2公司分局、项目部负责执行本程序。 5 措施与方法 5.1施工准备 5.1.1根据投标文件、合同、法律法规、公司对在建项目技术管理文 件要求及工程实际情况,由项目部经理组织、项目部总工程师主持、 项目部工程技术部门负责编制工程实施阶段的施工技术文件。 5.1.2在编制工程实施阶段的施工技术文件前应认真熟悉设计图纸,明确设计意图,充分考虑合同履约条款的规定包括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的要求。对图纸中需澄清或变更的问题,应以书面形式提出确认或更

标题: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09年4月30日 改申请,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确认或更改。 5.1.3项目部应依据合同要求和产品(工程)施工过程控制情况,编制年度、季、月、周(旬)计划,计划应充分反应工期、资源配置、质量、安全及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5.1.4施工技术文件、施工计划编制完成后,按管理职责,有序地进入审批程序。审批分为校核、审查、核定和批准。按公司管理规定,公司技术中心负责除海外工程及铁路工程项目外施工技术文件的审查;海外工程项目施工技术文件有公司海外事业部审查,非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技术文件由公司基础设施事业部审查。 5.1.5项目部应按批准的施工技术文件、施工计划确定的施工设备总配置方案,提出施工设备需求计划。按公司有关管理规定执行。 5.1.6项目部应根据施工组织机构设置要求,配备相关人力资源,提出分期需求计划。 5.1.7项目部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及工程实际,提供满足工程施工的场地和辅属设施。 5.1.8项目部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及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生产(施工)性试验,选择确定适合的技术参数及工艺标准。 5.1.9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后,经业主、监理确认具备开工条件后,方可转入正式施工。 5.2项目部应根据工程施工实际,进行分级工程施工技术文件交底。 5.2.1设计交底。项目部应根据合同文件要求,在工程主要单位工程项目施工前或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需要,书面致函监理工程师,要求设计单位的相关设计人员对项目部相关人员进行设计交底,以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5.2.2项目部内部交底

桥梁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要点

桥梁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桩基施工 1.工艺流程图

2.质量验收规范标准 钢筋笼质量验收标准(mm) 混凝土灌注桩质量验收标准(mm)

3.工序质量控制要点及要求 ①埋设护筒质量控制:埋设护筒时,护筒中心轴线对正测定的桩位中心,严格保持护筒的垂直度。护筒固定在正确位置后,护筒周边进行夯实,以保证其垂直度及防止泥浆流失及位移、掉落。护筒上口应绑扎木方对称吊紧,防止下窜。所用钢护筒大小要求至少比设计桩径大20cm才可进行施钻,冲击钻钢护筒至少比设计桩径大40cm,钢护筒偏差在10cm范围内才可钻进。 ②钻机就位质量控制:钻机就位前,须将路基垫平填实,钻机按指定位置就位,并须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调整钻杆的角度。钻机安装就位之后,应精心调平,确保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位。 ③钻进成孔过程质量控制:在施工不同区段的第一根桩时,钻机要慢速运转,掌握地层对钻机的影响情况,以确定在该地层条件下的钻进参数。在钻进过程中,不可进尺太快,由于采取泥浆护壁,因此,要给一定的护壁时间。在钻进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泥浆面,不得低于护筒顶40cm。在提钻时,须及时向孔内补浆,以保证泥浆高度。在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钻斗尺寸。(可根据试钻情况决定其大小)。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地质情况与原钻探资料不符应立即通知技术部门及时处理。 泥浆池根据现场实际条件设置,此外自备两个用钢板焊制的40m3泥浆池,泥浆性能参数如下表: 注:施工时根据具体地层条件而定 钻孔深度比设计深度超深不小于5cm、桩基嵌岩深度和岩层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才可终孔。

④钢筋笼制作与安装质量控制:根据设计,计算好箍筋用料长度、主筋分布段长度,将盘条钢筋调直后再用圆盘制作螺旋箍筋。将支撑架按2~3m的间距摆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对准中心线,然后将配好定长的主筋平直摆放在焊接支撑架上。将加强箍筋按设计要求套入主筋并保持与主筋垂直,进行焊接。加强箍筋与主筋焊好后,将螺旋箍筋按规定间距绕于其上并间隔点焊固定。制作好的钢筋笼稳固垫高放置在平整的地面上,防止变形。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应对准孔位,保持垂直,轻放、慢放入孔,不得左右旋转。若遇阻碍应停止下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严禁高提猛落和强制下入。下放钢筋笼时,要求有技术人员在场,记录好测护筒顶标高,准确计算吊筋长度,以控制钢筋笼的桩顶标高。钢筋笼制作和安装的质量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作,主筋间距、箍筋间距、外径、保护层厚度、中心平面位置、顶端高程、底面高程应符合规范验收标准,钢筋接头搭接焊满足单面焊10d,双面焊5d,焊接要饱满、平顺、焊渣及时清理干净的要求。声测管安装位置和长度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接头连接必须紧固,管内灌水必须采用清水。 ⑤下导管清孔灌注水下砼质量控制:成孔和清孔质量检验合格后,开始灌注混凝土。导管下入长度和实际孔深必须做严格丈量,使导管底口与孔底的距离能保持在0.3~0.5m左右。导管下入必须居中。灌注混凝土,首浇混凝土必须保证埋管深度不小于1米,由于在该工程中使用的漏斗容积不算大,在实际操作中,漏斗中放入锥塞,当砼灌满漏斗,立即拔起塞子,同时继续向漏斗补加砼,使砼连续浇注。在完成首浇后,灌注砼要连续从漏斗口边侧溜滑入导管内,不可一次放满,以避免产生气囊。拔管时,要准确测量砼灌注深度和计算导管埋深后,方可拔管。导管埋深不得大于6m,也不得小于2m。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加灌 1.0m。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砼柱高度减少,超压力降低。如出现砼顶升困难时,可适当减小导管埋深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在拔出最后一节长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避免孔内上部泥浆压入桩中。钢护筒在灌注结束,砼初凝前拔出,起吊护筒时要保持其垂直性。当桩顶标高很低时,砼灌不到地面,砼初凝后,回填钻孔。

施工过程管理控制程序(标准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施工过程管理控制程序(标准版)

施工过程管理控制程序(标准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目的 对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施工管理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满足合同要求。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承建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控制。 3.职责 3.1投标管理部负责工程合同交底; 3.2项目中心负责施工准备、施工过程、项目组建与收尾的检查、监督、组织、协调工作。 3.3项目监察部负责工程质量、环境安全、文明施工现场管理的检查与监督; 3.4劳务管理部负责劳务分包方的考评; 3.5采购管理部负责供应商、专业分包的考评;

3.6项目经理负责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的组织实施工作以及对分包方的管理。 4.工作程序 工作流程图:详见流程图一 4.1范围管理 4.1.1项目中标后按照公司招标文件、投标报价、投标承诺的内容进行项目交底,明确施工范围。 4.1.2项目部依据交底范围进行核对,识别投标范围与施工现场状况的不同,并及时进行沟通,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补充或明确。 4.1.3项目部就施工范围进行分解,并制定范围控制措施,责任到人。 4.1.4项目部要进行范围变更管理。 4.2项目规划管理 4.2.1项目规划大纲由项目中心总经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编写。祥见项目管理手册《项目规划管理程序》 4.2.2项目实施规划是依据项目规划大纲要求进行编写,主要内容有:工程概况、项目组织、施工目标、经营管理规划、文明施工及临设布置、进度管理策划、技术质量策划、物质管理策划、安全管理策

施工过程和服务控制程序

十、施工过程和服务控制程序 盐城市水利建筑工程处 施工过程和服务控制程序 (依据GB/T19001—2000 idt 9001:2000标准编制) 编号:YSJ/CX-10-2000 版本/修订: B/0 编制: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2005年1月26日发布 2005年2月1日实施

文件修改控制页 序号修改通知单 编号 修改页 码 修改条款 号 批准人日期修改人

盐城市水利建筑工程 处 程序文件 编号YSJ/CX-10-2000版/修B/0 施工过程和服务控制 程序 页次1/5 1.目的 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控制,使其处于受控状态,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对交付后服务进行控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处工程项目施工及服务的全过程。 3.相关文件 《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 4.职责 4.1总工程师 负责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批准。 4.2质量安全科 (1)负责本程序的编制、更改、换版、监督检查; (2)负责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的归口管理,负责质量实施的监督、抽查和指导,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督、检查; (3)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管理 。 4.3工程科 负责年度回访计划的编制,组织回访工作和对质量缺陷进行研究,明确责任,提出维修方案。 4.4财务材料科 负责组织采购大宗材料。 4.5设备科 负责施工机械设备的配置、管理。 4.6项目部负责本程序的实施。 5.工作程序 5.1施工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施工和服务提供,直接影响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质量,必须在受控条件下进行。 5.1.1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 5.1.1.1技术文件资料收集 项目部依据施工合同要求,做好文件资料的收集和发放工作,包括:设计图纸、施工图集、施工规范、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适用的法律法规等。 5.1.1.2项目部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掌握现场的环境条件,研究确定需要解决问题的处置方案,及时记录在施工日记中。 5.1.1.3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查找图纸有疑问、不明确及矛盾甚至错误部分进行汇总,参加由顾客主持的图纸会审,项目部填写《图纸会审记录表》,经会审单位负责人或代表签字认可。以上均应执行《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 5.1.2过程策划 5.1.2.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部工程施工方案 项目部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技术负责人审核,项目经理审批后,报处总 工程师批准,具体执行《产品实现策划控制程序》。在分部工程开工前,项目部编制详细的分部工程施工方案,报总监批准后实施。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程序文件

ZS/CX/GC02 施工过程控制程序,2003年9月26日生效 0 目的 对集团公司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管理,确保产品满足顾客期望和规定要求。 1 适用围 适用于集团公司工程项目。 2 术语和定义 2.1本程序中的术语采用GB/T19000-2000标准、GB/T24001-1996标准、GB/T28001-2001标准中的术语。 2.2 工作业绩:指有关部门对项目部工区所从事工程项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3 职责 3.1 总工程师批准实施性施组; 3.2 工程部负责审核实施性施组及公布“合格工程分包方名录”; 3.3 项目经理部负责编制实施性施组并审批工程分包报告; 3.4 项目经理部负责收集整理“合格工程分包方名录”与“不合格工程分包方名录”,并报工程部; 3.5 项目部工区负责工程项目的实施; 3.6 项目部工区负责提出“工程分包报告”,并负责签定工程分包合同; 3.7 项目经理部负责实施性施组的编制和送审。 4 工作程序 4.1 组建项目经理部 4.1.1经营部根据中标通知书,提出组建项目经理部的初步意见; 4.1.2总经理确定项目经理部的组织机构和定员,公司机构编制委员会行文公布; 4.1.3人事部调配项目经理部所需的人力资源。 4.2 总经理组织确定工程任务分配及工区划分。 4.3 项目部工区/劳务协作方管理 4.3.1项目部工区评价执行《项目评价办法》。 4.3.2工程分包方评价 a)项目部工区依据实施性施组并结合本单位资源配置实际情况,确定工程分包项目,并填写“工程分包报告”送项目经理部; b)项目经理部经理审批“工程分包报告”; c)批准后的工程分包项目,由项目部工区对参与投标的工程分包方进行调查、评价,填写“工程分包方调查及评定记录”,报项目经理部; d)项目经理部核实确认后,项目部工区实施; e)项目经理部每季度收集整理管辖围相关合格工程分包方名录,送工程部; f)工程部于每年元月和七月公布集团公司“合格工程分包方名录”,并发至各项目经理部。 4.3.3 工程分包合同的签订及实施 a) 项目部工区依据《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与合格工程分包方签订工程分包合同,并实施有效控制; b)项目部工区每季度对签订合同的工程分包方进行跟踪考核,并形成“工程分包方履约情况跟踪报告”。 c)项目部工区依据“工程分包方履约情况跟踪报告”对工程分包方进行验证评价: 1)重合同、讲信誉的工程分包方将继续保持其合格资格; 2)不讲信誉和施工能力不满足要求的工程分包方,则报项目经理部取消其合格工程分包方资格,并由项目经理部将其纳入“不合格工程分包方名录”,送工程部。 4.3.4 项目经理部每半年对管辖围工程分包管理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并形成“工程分包管理检查记录”,通报检查结果,并送工程部。

甲方项目施工过程管理办法

甲方项目施工过程管理流程 1. 目的:确保项目的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监督和协调监理、施工单位履行合约 义务,协调与项目有关的外部周边关系及公司各职能部门关于本项目的工作,完 成公司的关于项目的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协助成本管理部完成成本控制目标。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开发的所有项目在施工准备及施工阶段的质量、进 度、成本、安全及现场协调等的管理和控制。 3. 职责:工程部经理全面负责相应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协调和安全文明施工 以及与监理单位的配合、监控等工作。工程部专业工程师、材料工程师等,分别负责进度、质量、成本(协助成本部)及甲供材料等工作,并记录《项目施工日 。。 记》 4. 内容: 4.1. 施工准备管理 4.1.1 完成勘察、施工、监理单位的考察、招投标和合同签定。完成试桩单位招投标和 试桩的施工。 4.1.2 场地“三通一平”的实施,施工临时排水、施工路口手续的办理及各种施工许可证 的报批报建工程开工之前,工程部负责监督施工单位进行现场前的“三通一平” (水通、电通、路通、场地平整),办理场地临时排水及施工路口手续的工作,同时,根据项目发展计划并按照政府有关之规定及程序办理各项施工许可证的报批报建手续。协助相关部门的其他工程报建工作。 4.1.3 施工组织设计审查。详见《施工组织设计审查要点》在施工单位中标后,工程部 应要求中标单位在进一步熟悉施工图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完善投标时报的《施工组织设计》,并一式二份报工程部及监理单位审查。双方审查完 ,,将审查意见表交施工单位,由施工单位对施工成后形成《施工组织设计审查意见表》 组织设计进行修改和补充,并需总经理最终批准。 4.1.4 开工报告的审批主体工程开工前,工程部应要求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提出开工申请 报告,具备下列条件方可批准开工:

施工安装过程控制程序

1目的 确保工程施工、安装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使工程满足施工规范、法律、法规及合同要求。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承建工程全部现场施工过程(包括开工准备、施工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等各项质量活动)的控制。 3职责 3.1生产副段长负责对生产过程质量进行控制;负责审批工程项目《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 3.2安全监察室负责检查、监督施工过程安全文明施工,生产工具、设备的安全使用情况。 3.3技术管理部负责审核项目《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参加顾客组织的设计交底会议;负责在施工中对项目经理部施工进度、施工运作的监督、检查。 3.4材料室负责施工材料的供应采购管理及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3.5项目部经理负责施工的实际运作,对所负责的工程项目产品质量负责。 3.6项目部负责施工现场的施工全过程管理,编制工程《质量计划》,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进度计划,材料整体计划及月度计划,施工技术交底,进行施工运作。负责编制所需的施工机械设备、检测仪器需求计划及设备使用中的日常维修、保养、使用。负责对劳务/外包工

程供方/外委实验、等管理、控制。 4工作程序 4.1 施工安装过程控制程序流程图: 4.2 开工前准备 4.2.1 工程合同签订后,技术管理部对项目部进行合同交底,由项目经理部负责开始执行合同,组织安排生产。 4.2.2 项目经理部进行现场勘察和施工条件调研,办理正式开工所需的事项。 4.2.3 工程具备开工条件后和顾客主持的设计图纸技术交底前,由项目技术主管组织各专业工程师内部进行图纸会审,并将图纸会审结果报技术管理部审核,生产副段长审批。由技术管理部参加顾客主持的监

工程项目质量的全过程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的全过程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是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使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工程项目质量主要包含了功能和使用价值质量、工程实体质量。从功能和使用价值来看,工程项目质量体现在适用性、可靠性、耐久性、外观质量、环境协调性等方面,它是相对于业主的需要而言的,没有固定统一的标准。从工程实体质量来看,工程项目质量包含工序质量、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 我国多年来的工程建设实践和发达国家成功的建设项目管理经 验都证明,工程项目质量是按照项目建设程序,经过工程建设系统各个阶段而逐步形成的。工程项目质量问题贯穿于建筑项目的整个寿命进程,从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勘察设计、建筑施工、竣工验收直至使用维修阶段,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影响工程项目功能和使用价值质量,甚至可能会酿成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这就是所谓的“99+1=0”。只有切实遵循客观规律,重视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督与控制,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全面实现,从根本上铲除工程质量的诸多缺陷与隐患。

1 投资决策阶段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是工程建设三大控制目标之一,应当受到工程建设各方的高度重视。当前,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主要集中在项目建设实施阶段,主要重视对工程实体质量形成的控制,国家已颁布实施了大量的工程建设标准、法规、规范等,实行了监理制、招标投标制、项目经理负责制、质量监督制、检测制、质量保修制等项制度,对工程实体质量的形成进行控制。这使得我国工程建设领域较为严重的质量现状正在得到逐渐的改善,工程实体质量正在不断提高。 然而,当前我国对投资决策阶段的质量控制却重视不足,对投资决策阶段质量控制的必要性认识不足。我们重视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认为质量控制主要是项目实施中的工作,我们忽视投资决策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体现在忽视对项目功能和使用价值质量的控制。因此,我国当前工程项目功能和使用价值质量问题较为严重。大量的工程建设项目自决策开始就存在质量定位不准,质量目标难以满足业主的需要,质量目标与业主投资目标失衡,项目功能和使用价值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功能折旧快等现象,这对国家、对项目业主均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是进行可行性研究与投资决策,以决定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

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就是生产和 检验、材料、零部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是企业中最经常、最大量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实现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the construction processes concludes the phases of production, testing, materials, parts, divisions, sub-project. the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is the management activity of the most frequency and largest amount of enterprise, and is the basic guarantee to realize the quality objectives by the enterprise. key word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h16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 件的控制和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两个方面。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主要是指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 工序质量的各因素进行控制。又可分为施工准备方面控制和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控制。施工准备方面控制,应从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控制程序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控制程序 1、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规范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HSE风险的控制,特制订本程序。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的QHSE 管理活动, 2、依据的标准及条款 Q/SY1002.1-2007标准中 5.5.1,5.5.6,5.5.7,5.4.5条款, GB/T GB/T28001-2001标准和24001-2004标准 4.4.6,4.4.3条款。GB/T50430标准10.4,10.5,13.1,13.2条款,GB/T19001标准7.5,6.3,6.4条款, 3、职责 3.1技术发展部负责组织对施工方案的审核及过程的确认等管理工作3.2.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组织对项目HSE作业计划书的审核报批管理工作. 3.3项目管理中心负责项目地方关系的协调及工程进度的管理工作。 3.4公司各业务管理部门负责本专业管理范围内对工程项目施工准备及施工过程中的协调、服务及资源提供工作。 3.4公司各生产单位及项目部具体负责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控制管理工作。 4程序内容

4.1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4.1.1技术准备 ●开工前,项目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计划书必 须编制完毕,并得到工程监理和发包方的审批,对审批中的问题已经完成了整改,并经监理或发包方确认。 ●获得了所需的工程施工的设计图纸和文件,设计图纸经会审确认。 ●获得了施工所需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 ●获得了公司制定的与该项目施工相关的管理制度及规程。 4.1.2施工总平面布置 依据施工组织设计,项目部必须在开工前,完成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场地、临时设施、供、排水、供电设施、消防设施的施工,并经验收合格。 4.1.3施工机具的准备 依据施工阶段及进度的要求,项目部在开工前组织所需的机具设备进场,并经检查(或验收)合格,特种设备的检验合格证必须在有效期内,检测器具设备的检定、校准证书在有效期内。 4.1.4施工所需物资、器材的准备 依据施工进度要求,项目部必须组织开工所需的物资器材进场,进场的物资器材必须经检查(或验收)合格。 4.1.5施工人员(含分包队伍)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 第一节质量措施 1、贯彻执行ISO9000质量保证标准,规范我们的全部质量活动,严格按我公司程序文件进行施工管理,通过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质量分目标的完成,从而确保我公司质量方针的贯彻执行和质量目标的实现,确保用户满意。为了确保该工程的顺利施工,贯彻我公司的质量方针,实现确定的质量目标,我们配备了较高素质的管理、施工、技术、安质、物质、预算、试验方面的人员。特别是技术、安质人员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经验丰富是质量得以保证的主要因素。 2、现场成立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包括工程技术组、质量安全组、物资设备组、试验室等部门负责人及技术、管理人员及分包单位负责人组成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设计图纸施工,保证本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3、认真审图,将影响质量的问题消灭在施工前。确定防水工程、装饰细部为施工的重点,我们将组织专门人员组成质量攻关小组,认真研究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制定专项技术措施,并负责具体落实。单项工程施工前应编写专项施工措施、作业指导书等,并向操作人员进行交底。 4、加强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尤其是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要从材料采购、进场检验、施工过程检查、重点难点的技术攻关、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所用机械设备的能力鉴定、工序验收等各个环节予以全过程控制,保证工程质量。

5、在工程施工中,做到防患于未然。加强施工的过程监督、检查,严格实行“三检制”,工序交接必须经质量检查员的检验合格后由有关人员的签字方可进行。 6、赋予质量检查员质量否决权。 7、实行样板标准制,优质优价,对于存在质量缺陷较多的施工单位限令整改,否则,要坚决清除出场。 8、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项目经理部要严格按照我公司的《采购》程序、《进货检验和试验》程序及《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执行,确保只有检验和试验合格的原材料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要有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进场后要对需要检验和试验的材料按批量进行有见证抽检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9、路基土方施工前必须清除表层草皮、树根、杂物;对不良地基应制订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所有地基验槽、隐蔽工程必须有相应记录,经监理工程师、设计、质量站等有关人员查验签证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10、严格把好材料质量关。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均应有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水泥、钢筋等重要材料必须按有关标准规定经抽样复检合格后才能使用。 11、认真做好各项技术质量指标的检测工作。回填土最佳含水量、路基路面的密实度、回弹模量、抗压强度、沥青砼压实度、机动车道表层设计弯沉值、接地电阻测试、试通电等施工技术质量指标必须符

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一、工序质量控制的意义 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质量是基础,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要控制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首先必须控制工序的质量。工序质量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二是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从质量控制的角度来看,这两者是互为关联的,一方面要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即每道工序投入品的质量(即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另一方面又要控制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即每道工序施工完成的工程产品是否达到有关质量标准。 工序质量的控制,就是对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制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控制,据此来达到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工序质量控制的原理是,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工序一部分(子样)检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判断整道工序的质量是否稳定,正常;若不稳定,产生异常情况须及时采取对策和措施予以改善,从而实现对工序质量的控制。其控制步骤如下: 1、实测:采用必要的检测工具和手段,对抽出的工序子样进行质量检验。 2、分析:对检验所得的数据通过直方图法、排列图法或管理图法等进行分析,了解这些数据所遵循的规律。 3、判断:根据数据分布规律分析的结果,如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曲线;是否再上下控制线之间;是否在公差(质量标准)规定的

范围内;是属正常状态或异常状态;是偶然性因素引起的质量变异,还是系统性因素引起的质量变异等,对整个工序的质量予以判断,从而确定该道工序是否达到质量标准。若出现异常情况,即可寻找原因,采取对策和措施加以预防,这样便可达到控制工序质量的目的。 二、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 进行工序质量控制时,应着重于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严格遵守工艺规程 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是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任何人都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2.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 工序活动条件包括的内容较多,主要是指影响质量的五大因素:即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等。只要将这些因素切实有效地控制起来,使它们处于被控制状态,确保工序投入品的质量,避免系统性因素变异发生,就能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 3.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 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工序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为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随即研究处理,自始至终使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满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4.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 控制点是指为了保证工序质量而需要进行控制的重点、或关键部位、

关键工序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工序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 第一节隧道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集中专家编制科学、合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以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及一系列先进手段、先进工艺,保证隧道工程质量优良。 (一)认真操作,保证测量准确 采用电脑全站仪、精密水准仪、激光准直仪、激光断面仪和收敛仪等精测仪器,确保围岩监控测量信息准确、及时地反馈用以指导施工;确保隧道中线、标高和结构尺寸正确。 (二)采用光面爆破技术,保证开挖质量 1、根据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方法、掘进循环进尺、钻眼机具和爆破器材进行钻爆设计,审定批准后,据此严格施工。并根据爆破效果,及时调整有关参数。采用微震光面爆破,非电起爆技术,使硬岩、中硬岩、软岩残眼率分别达到90%、80%、60%以上,比规范分别提高十个百分点。越是软岩地段,越是要搞好光面爆破。 2、采用断面仪快速、准确测量洞室开挖轮廓线,数据及时反馈到施工中,提高开挖质量。 3、实行定人、定位、定责的岗位责任制,确保隧道开挖轮廓线平顺,线性超挖控制在10cm以内,无欠挖现象。 (三)一丝不苟,保证施工支护质量 本合同段的隧道工程施工支护设计采用素喷、网喷、钢筋网和系统锚杆,并视围岩情况相应采用了超前锚杆、超前小导管超前预支护

辅助措施和钢架加强支护。无论哪种支护方式,施工时:一是初期支护严格按设计要求的施工顺序紧随开挖,及时施作,以充分发挥围岩自承能力;二要喷射砼与围岩、钢件之间密实无隙,融为一体,消灭空洞现象;三要保证支护的厚度且大面平整,这对复合衬砌结构消灭初期支护与岩面之间、与防水板之间不密贴的质量通病打下基础,也是实施新奥法的必然要求。同时,对于二次衬砌,除不良地质地段要紧跟外,对于较好的围岩,开挖面与二衬间的距离不得超过200m。 1、超前预支护是保证隧道软弱围岩地段施工质量、安全的关键之一,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进行施工。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环向布置间距、孔位偏差不得大于5cm;?纵向搭接长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外插角范围,可根据地质情况科学进行调整,必须报请批准方可进行;?注浆施工应有效止浆,防止漏浆。超前灌浆锚杆采用孔口止浆塞止浆,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用喷砼封闭岩面;?注浆采用注浆压力控制,注浆压力控制采用逐级升压法;?必须在注浆效果达到预期目的后,方准进入下步工序施工。 2、系统锚杆的材质、密度、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浆液饱满。锚杆钻孔保持直线,并与所在部位的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锚杆安装前,除去油污锈蚀并将钻孔吹洗干净;所有锚杆必须安装垫板,当锚杆不垂直岩面时可用垫片调整,使垫板与岩面密贴。锚杆安装后外露长度不得超过10cm。每根锚杆的锚固力不得低于设计要求,每300根抽样一组进行抗拔试验,每组不少于3根。 3、钢筋网不得扎制成片,必须单根现场绑扎或焊接,起伏铺设

论述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论述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建设中,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就是生产和检验、材料、 零部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是企业中 最经常、最大量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实现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文章就新形 势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工序;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和建 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两个方面。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 的控制主要是指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各因素进行控制。又可分为施工 准备方面控制和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控制。施工准备方面控制,应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因素进行控制。例如:监理工程师对施工 单位的技术装备、人员素质进行了解,以便制定相应措施。又例如:对现场材料 必须进行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控制,主要抓好对投入物监控,对施工操作和工艺过程控制以及其它相关方面控制;另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效果控制 主在实施步骤上为:实测—分析—判断—纠正或认可。实测:也就是采用检测手段。如看、摸、敲、照、靠、吊、量、套或见证取样,通过试验室测定其质量特 性指标。分析:根据实测数据进行整理,达到与标准对比条件。判断:与标准对 比判断该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产品是否达到规定质量标准。纠正或认可:若发现质 量不符合规定标准,应采取措施进行整改;若符合给予认可签认。 一、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要点 监理工程师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 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 首先,确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 划要明确质量控制工作程序和质量检查制度。 其次,要设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控制点设置原则,主要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大小、危害程度以及质量保证的难度大小而定。建 筑工程施工工序就是生产和检验、材料、零部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是企业中最经常、最大量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 实现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 二、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现实分析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主要特点是施工周期较短,工程项目涉及的范围较广,项目多、杂,这些给工程管理和工程质量控制带来一定难度。然而,一个施工项 目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是保证该项目的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最根本的保证,也是我 们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施工项目业务服务的先决条件,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 量是直接制约着企业自身一些业务发展的。所有这些给从事施工项目项目建设及 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更加尖锐的问题,如何把我们负责建设的工程质量与 企业的命运相联系,如何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是我们在新的建设现状下面 临的新课题。实践证明,有效的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一)质量控制与投资控制、进度控制的关系 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是进行建设项目管理的三大重要控制目标, 这三个管理目标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 最终目标是:以较少的投资,在预定的工期内,完成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