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美术_家乡古建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家乡古建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家乡古建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家乡古建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五年级美术湘教版

第二课家乡的古建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古建筑,了解古建筑的常见类型、一般特征。

2、过程与方法:用线条描绘古建筑,体验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线条描绘古建筑,体验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难点:突出古建筑的结构特征,运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作品的疏密关系。

教学准备:

教具:ppt课件、勾线笔、曲阜的古建筑图片

学具:彩色卡纸、勾线笔

教学过程:

一、初次欣赏感受古建筑类型,导入课题。

1、简单了解古建筑类型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跟魏老师一起欣赏一些名胜古迹。请看大屏幕。

师:亭,湖南长沙爱晚亭,亭子一般在公园中常见到是供人休息的场所;台,武灵丛台,战国赵王检阅军队所用;楼,岳阳楼,古建筑中高于两层的被称为楼;阁,滕王阁,与楼不同,阁的四周有回廊,供人环阁漫步、观景眺望;寺塔,纯木建筑,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塔。还有民居,园林,宫殿,(音乐停,北京故宫气势磅礴)

师:这些古建筑令人肃然起敬,我们曲阜也有古建筑你知道哪些家乡的古建筑吗?

生:三孔(是啊,三孔可以说是我们曲阜的标志。)

师:咱们曲阜以三孔闻名于世,真是名副其实的古建筑之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二课《家乡的古建筑》。

二、进一步了解古建筑的材料及造型特点

师:家乡的古建筑让我们既亲切又自豪,让我们欣赏家乡的古建筑,感受他们的美。欣赏时思考以下问题:a、你发现古建筑一般有哪些材料建造。b、古建筑在造型上有哪些独特的地方?你觉得古建筑美在哪?

万仞宫墙—大成殿—杏坛—碑亭—鼓楼—翘檐—门窗—屋脊—雕梁画栋—(定格图片一组图:大成殿、翘檐、雕梁画栋、屋脊)教师旁白:从万仞宫墙走过,看到大成殿,杏壇,碑亭,孔府重光门,让我们走进一些,独特的双层屋顶,翘起的屋檐,屋脊上的吻兽,圆形的瓦当和流水用的滴水,威武的石狮,古香古色的门窗,当我们抬起头来,你会看到木架结构的秩序美,层层叠叠的斗拱,让我们走进去,感受它昔日的繁华。

师:请小组讨论后回答这两个问题。(课件展示问题)

a、你发现古建筑一般有哪些材料建造?

b、古建筑在造型上有哪些独特的地方?你觉得古建筑美在哪?

生:回答

1、古建筑的建造材料

生:古建筑我多用砖、石、木等材料建造。

2、造型特征

生:屋顶、(课件展示翘檐)

师:屋顶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生:上翘

师:上翘的屋檐,称为翘檐,翘檐是古建筑的一大特色

师:翘起的屋檐你觉得像什么?

生:像鸟的翅膀

师:是的,像鸟的翅膀向上延伸,在造型上让厚重的屋顶变得轻巧了许多。

师:在造型上还有那些独特的地方?

(生:斗拱。两个屋顶

师:斗拱的结构体现了渐变的秩序美。两个或者多个屋檐叫做“重檐”。)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造型特点:(课件展示图片杏坛,对称轴)古建筑是什么图形?生:对称。

小结:对称的形式美、有飞檐、重檐。

师:(课件框架结构)它的框架结构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一般以柱、梁(横在柱之间)、枋和檩(承担屋顶的重量)、斗拱(将屋顶重量分担给柱)合理构建。

师:除了这些,你还喜欢哪些地方?

生:古建筑的花纹很美,

师:装饰精巧别致。

生:屋檐上的小动物,门窗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

小结:古建筑的细节很精致,极具装饰性(吻兽、古香古色的门窗、梁柱上的花纹)。三、绘画解析

师:美好的事物总会引来人们的描绘,老师带来了一幅作品(课件展示线描古建筑)知道这是什么绘画方式吗?

生:线描

师:(课件上展示线描作品图)线描:以线造型的传统绘画方式。以杏壇为例,第一步我们该做什么呢?

1、画外轮廓(几何形概括法搭积木法)

生:外轮廓,(教师板书:外轮廓)

师:其实在画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观察,请同学们看杏壇,在图中从上到下,你看到哪些你认识的简单图形?(课件展示杏壇,教师引导学生说形状依次是:三角形、倒梯形、长方形(牌匾)、长方形(牌匾下)、大梯形(这个梯形对比上面的要大)、倒梯形、长方形(的梁)、圆柱(古建筑是对称图形,所以柱子先画里面的再画外面的)。

师:观察之后我们再来画外轮廓,哪位同学们愿意上来试一试?

生画

教师纠正(红色粉笔)屋檐的线条和梯形一样是直的吗?

生:不是

师:是什么线

生:弧线

师:看来要想画出生动的外轮廓还要注意线条的曲直变化。

2、添画细节(以最有特色的屋顶为例)

师:(课件展示外轮廓图)画完外轮廓我们该做什么?

生:添画细节。

师:同学们,你们每个组都有一幅画有杏坛外轮廓的画。为它添画细节时间为2分钟。(投影仪)展示学生的小训练。或者,在添画时你觉得哪比较难?

画屋檐也有小诀窍,老师这就分享给大家。古建筑是对称图形,我们从中间往两边添画,注意线和线之间的距离不要太近或太远。添画瓦当瓦片。屋檐瓦片我们可以用波浪线表现。(课件)看不清的地方可以理解添画,(像屋檐下太照不到的地方)或者用密密的线条表现

出它的明暗关系就可以。这就是画细节的方法了。

3、对比欣赏学法指导:

师:老师还准备了几张作品大家来欣赏一下。

出示课件:

A.对比两幅画:哪一幅线条流畅

生:第二幅

师:线条要流畅肯定,尽可能的用长线画。

B.这两幅作品哪一幅的线条更丰富?为什么

第二幅线条有粗细变化,有疏密变化。

师:粗细、疏密的线条变化让画面更加生动。

师:这些方面我们在创作时也要注意。

七、学生创作

师:现在你学会怎么画了吗?

生:会了

师:告诉你们,咱们曲阜正在举行家乡的古建筑线描大赛,想不想参加?

请看参赛要求:1、选择家乡的古建筑,在观察欣赏的基础上用线描的方式画下来。

2、注意构图饱满,线条流畅,疏密有致。

师:同学们,你们每人都有一张曲阜的古建筑照片,请同学们根据照片进行创作。

八、作业展评

自评:

师:同学们猜猜这个古建筑叫什么?让小作者给我们揭晓答案。

这幅线条疏密关系不错的作品是谁的,(放到投影仪)请说说你画的什么地方?屋檐用了什么样的线条表现。

生评:上面这些作品你喜欢哪一幅?看不清的可以上前面来说一说。

师评:线条流畅,构图饱满,疏密有致,对称,造型

九、拓展

师:同学们,我们用心感悟、用画笔描绘了家乡的古建筑,

(课件展示古建筑和家乡古建筑)其实,古建筑和历史文物一样是不可再造的,一经破坏就无法挽回,老师这有些古建筑你们从未见过,让我们在照片中再看看它原本的模样,(被拆除的北京古建筑)这些古建筑因为城市的扩建,道路的扩宽,而被拆除,你有没有为此感到

惋惜。但还有一些现象更让我心痛,(课件展示被破坏的古建筑)也许你太喜欢它总想多摸几下,可这样你却伤害了它让它的模样变得模糊,也许你太喜欢它总想留下些什么,可希望你留下的不是伤害(课件刻字,景区垃圾)

我希望的是:我们作为曲阜人,文明旅行。爱护家乡的古建筑,更爱中国的古建筑。

师:同学们你们和老师的希望一样吗?让我们齐读我们的希望

师:你们能做到吗?生:能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家乡古建筑》学情分析

五年级隶属第三学段,在美术素养方面是有美术基础的,对线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并可以运用线条描绘事物和立体造型的方法;在思维方式上是有所转变的,由理论的初步阶段转为理性认识阶段。但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是有所下降的,一方面的原因是部分学生美术基础不扎实,对新知识无法接受,另一方面是有些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在绘画方面的专业技能不足。导致一是上课注意一力的分散,二是作业完成情况的差异。所以教师根据学生学情在教学上面向全体学生。对于个别学生在创作时也要有特别的辅导。

《家乡古建筑》效果分析

从学生方面,学生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了古建筑的类型,知道古建筑的建筑材料一般以砖、石、木等材料建筑。初步认识古建筑的结构,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古建筑的美。学会了运用线描的方式表现家乡的古建筑,从学生最后完成的作品效果看,学生是掌握了绘画方法。

从课堂教学方面,教师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训练法,有效的让学生掌握了本课教学目标。

《家乡古建筑》教材分析

《家乡古建筑》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以线描的方式表现古建筑;教材中一半篇幅精选了历史年代不同、地域不同、种类不同的著名古建筑图片,力图通过这些图片将学生的视线引向关注祖国的古建筑,去了解一些古建筑的相关知识,教材小知识点,总结出古

建筑的建筑从材料及木架结构,教材图片感受到古建筑的优美,感受到祖国灿烂的文明,受到人文精神的浸染。教材的另一半展示“爱晚亭”及其外轮廓和学生的线描作品为主,这篇幅教材主要讲解线描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通过教材图片及文字资料主要内容是了解古建筑的特点、类型引导学生养成对古文化遗产的美好情感,培养对家乡古建筑的持久热爱之情。了解建筑的艺术特点并能用线描的方式表现古建筑。课题直指家乡,所以是一个因地制宜的教材,曲阜有闻名于世的“三孔”古建筑群,所以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应去发掘曲阜本土古建筑进行教学。

《家乡古建筑》评测练习

一、你发现古建筑一般有哪些材料建造?

二、古建筑在造型上有哪些独特的地方?你觉得古建筑美在哪?

三、请同学们根据杏坛图片挑战2分钟添画古建筑细节

《家乡古建筑》课后反思

《家乡古建筑》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以线描的方式表现古建筑;曲阜“三孔”古建筑群闻名于世,所以我以家乡——曲阜古建筑为主要欣赏。通过教材的分析我把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古建筑类型、古建筑结构、古建筑线描表现方法、情感升华。整体课堂效果还是不错的。

一、由整体到细节,逐渐深入

我以欣赏导入课题,从中国古建筑到家乡古建筑,欣赏不同种类的古建筑,感受中国古建筑的宏伟,再到家乡的古建筑,拉近学生和古建筑的距离,并渗透对家乡古建筑的自豪感。欣赏家乡古建筑时,由整体外观到精致细节,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古建筑的美,并初步感知古建筑的结构,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

二、重难点的解决

在绘画指导上,我以“杏壇”为例,以概括法、讲练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描绘古建筑的方法。在概括古建筑时,让学生上台尝试话外轮廓,我再改画学生外轮廓,让学生指导观察的重要性和灵活运用简单图形概括;在细节的处理上,先尝试再讲解,有目的的学习更为有效。

三、作业展评

展评作业时,让学生找找有哪些“家乡的古建筑”,并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去评价作业。多以鼓励的语言进行鼓励。

四、德育渗透

说到古建筑,让我想到每年的旅游旺季时人为迫害环境,所以在拓展上我从消失的古建筑,到人为的破坏古建筑,再到我们该如何保护古建筑进行德育教育。

有优点也有缺陷,现在我就说说自己感受到的不足:

学生尝试2分钟添画细节上,应适当展示小训练作业,有的学生有完成的屋檐瓦当添画方式,也有出现的问题:屋檐的线条太拥挤、没有疏密关系,展示后再说说自己遇到的困难会更好。在展示环节,可以让学生自己多说一些,他们的作品有很多自己满意的地方,有的立体,有的线条疏密关系很好,还有的是梁上的花纹添画很有想法。这些在展示环节都没有展示出来,感到可惜。

《家乡古建筑》课标分析

五年级属于第三个学段,第三学段中关于“造型?表现”目标要求: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能力。

结合课程内容,本课具体的三维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欣赏古建筑,了解古建筑的常见类型、一般特征。

2、过程与方法:用线条描绘古建筑,体验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热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