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诊治

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诊治

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诊治
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诊治

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诊治

摘要:艾滋病是以特异性免疫功能受损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传染病,随着疾病的进展和免疫功能的下降,以前不会感染正常人的细菌、病毒、原虫和真菌都会感染艾滋病患者,并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瘤。

艾滋病患者机会型感染出现的时间与患者肌体的免疫力有关,免疫力越低下,机会性感染的性质就越严重。最常出现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和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为四大症状:发热、腹泻、口腔溃疡和皮疹。诊断可根据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确定,治疗可依据CD4细胞数进行抗病毒治疗,合并机会性感染则可对症常规药物治疗。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主要侵犯辅助T淋巴细胞,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部份或完全丧失,继而发生条件致病菌感染、恶性肿瘤等的疾病。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自发现以来,现已流行到世界各地,由于其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且目前尚无治愈该病的方法,而我国艾滋病的传播已进入快

速增长期。因此,加强对艾滋病的认识,防治和管理措施。及时控制蔓延非常必要。

艾滋病是以特异性免疫功能受损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疾病,免疫损害和免疫功能不全是其主要特点。随着疾病的进展和免疫功能的下降,以前不会感染正常人的细菌、病毒、原虫、真菌都会感染艾滋病患者,并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瘤。

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出现的时间与患者机体的免疫水平有关,而外周血CD4细胞的水平则是机体免疫状态的最好体现,血液中CD4细胞在不同的水平时,患者机会性感染的性质和种类是不一样的。当免疫功能还好时(CD4细胞数在500以上),机体一般不会出现机会性感染。但随着免疫功能的下降,当CD4细胞数在200-500时就会出现结核病和带状疱疹等机会性感染。当CD4细胞少于200时,患者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严重机会型感染。免疫功能越低下,机会型感染的性质就越严重。

艾滋病患者的机会性感染最常出现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和神经系统,有时也有机会性肿瘤的出现。临床表现为四大症状:发热、腹泻、口腔霉菌感染(口腔溃疡)和皮疹。

在呼吸系统中,以结核病和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最为常见,这两种机会性感染占整个肺部感染的绝大部份。因此,艾滋病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首先考虑到可能是结核病或卡氏肺孢子肺炎,然后再考虑其他细菌和真菌感染,卡氏肺

孢子肺炎一般多出现于晚期的艾滋病患者,治疗以口服复方新诺明为主。结核病在艾滋病的中晚期均可出现,多见于肺外结核和播散型肺结核,一旦证实患者合并结核病,应进行正规的抗痨治疗,并且时间要尽可能长。

消化系统中以口腔霉菌感染(口腔溃疡)和腹泻较为常见,口腔霉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并常常合并口腔溃疡。腹泻是中晚期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以无痛水样性腹泻为主,感染的病原菌有细菌、病麦、原虫和真菌等,其中以原虫(隐孢子虫)和真菌多见。治疗以制霉菌素、氧康唑或伊曲康唑为主。

皮疹也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急性HIV皮疹大约30-50%伴有皮疹和粘膜疹,多为斑丘疹,可为多个或数百个,2-5cm大小,不融合,伴瘙痒,常见于躯干、面部及上肢。20%的艾滋病患者伴发口腔毛状粘膜白斑,表现为稍隆起的白膜,表面呈毛状。脂溢性皮炎为HIV感染最初表现,发生率20%-80%,较正常人严重。银屑病发生率为5%,可作为HIV感染首发体征,也是预后差的标志之一。而毛细血管扩张症在几乎所有HIV感染者都可见到。卡波西肉瘤常见于躯干、四肢、鼻炎、口腔粘膜等处,皮损开始为粉红色斑疹,常与皮纹方向一致,以后颜色变暗,形成淡紫色或棕色的斑疹或斑块,最后变为出血性皮损和结节。带状疱疹多见于艾滋病的早中期患者。皮疹可在护理的情况下,通过观察到的症状和相应的检验作出诊断,但治疗较困难。

神经系统的机会性感染以隐球菌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和弓

形体脑病多见。中枢神经系统的机会性感染是晚期最为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死亡率较高。因此要特别注意预防。

艾滋病合并的机会性感染肿瘤以淋巴病和卡波因肉瘤多见,女性患者以宫颈癌多见。治疗以放射治疗和联合化疗为主。

艾滋病患者怎样才能有效预防机会性感染的发生呢?有条件的患者,最好每3-6个月检测一次免疫功能。当发现CD4细胞下降到350左右时,就应注意,这时候可以进行抗病毒治疗,也可以服用能提高免疫力的中药再观察一段时间,但若在这段时间出现机会型感染,则应立即进行抗病毒治疗。当CD4细胞下降到200左右时,应立即进行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后,机体免疫可以逐渐恢复,可防治机会性感染的发生。

另外,进行抗病毒治疗不是任何时候都能适合的,要选择适当的时机。感染HIV病毒后,会经历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期、持续性淋巴结肿大期和症状期,即艾滋病四个期。一般的治疗应选择在无症状期的中后期。各种并发的机会性感染则可对症常规药物治疗。

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研制出能彻底治愈艾滋病和有效预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药物和疫苗。但是,在十九年与艾滋病的斗争中,人们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知道了HIV传播的预防方法,而且研制出了一些能够有效地抑制HIV病毒在体内复制的药物。这些药物已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延长病人的生命和提高其生活质量。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艰苦的努力,

人类一定会战胜艾滋病。

第三章 艾滋病

第三章病毒感染性疾病 第十五节艾滋病 一、学习要点 ㈠掌握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艾滋病(AIDS)的传染源是艾滋病人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通过性接触、注射途径、母婴及器官移植等医疗行为进行传播;男同性恋者性乱交者、静脉药瘾者、血友病和多次输血者为高发人群。 ㈡掌握艾滋病的临床特征 艾滋病毒(HIV)感染人体后经2~10年潜伏期发展为艾滋病,在临床上分为四期: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期、艾滋病期。在艾滋病期临床谱十分广泛,主要表现有①体质性疾病;②神经系统表现;③机会性感染;④继发肿瘤;⑤免疫缺陷并发的其它疾病,如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 ㈢掌握HI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主要依靠检查抗-HIV来建立实验室诊断,常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做初筛试验,而以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做确诊试验。在某些情况下可用检测P 24抗原、用Northern blot 或RT-PCR法检测HIVRNA来明确HIV感染。 ㈣熟悉艾滋病的发病机制 艾滋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CD4+T细胞在HIV直接和间接作用下,细胞功能受损和大量破坏,导致细胞免疫缺陷,由于其他免疫细胞均不同程度受损,因而促使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发生。

二、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母婴传播 2.肺孢子虫肺炎 3.卡波氏肉瘤 名词解释答案: 1.母婴传播:已感染HIV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产程中及产后血性分泌物或喂奶等将HIV传播给婴儿,此称之为母婴传播。 2.肺孢子虫肺炎(PCP):由肺孢子虫引起的肺炎,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及短期发热,呼吸急促和紫绀,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肺部少有罗音,X线胸片表现为间质性肺炎,痰或支气管灌洗液等检出肺孢子虫可作出诊断。 3.卡波氏肉瘤(Kaposi’s sarcoma)是HIV与人庖疹病毒8型共同感染所导致的恶性肿瘤,常侵犯皮肤或黏膜。 (二)填空题 1. HIV感染后使人体CD4+T细胞的受损的方式及表现有①-------------------------②----------------------------------③-------------------------------------④------------------------------- 2. 艾滋病患者常见临床表现的受累系统和器官通常是①----------------②---------------- ③-------------------④------------------⑤------------------ 3. 目前抗HIV的药物可分为三大类①-----------------②-------------------③----------------- 填空题答案: 1.HIV感染后使人体CD4+T细胞的受损的方式及表现有①病毒直接损伤②非感染的CD4+细胞受累③HIV感染干细胞④免疫损伤。 2. 艾滋滋病患者常见临床表现的受累系统和器官通常是①肺部②胃肠系统③神

艾滋病知识竞答题

艾滋病知识问答 一、选择题 1、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B) A、HIV B、AIDS C、HBV D、SARS 2、艾滋病病毒的英文缩写是(A) A、HIV B、AIDS C、HAV D、HBV 3、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B) A、免疫缺陷综合征 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C、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继发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4、艾滋病是由下列哪种病毒引起的?( C ) A、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毒 B、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 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D、动物免疫缺陷病毒 5、我市目前艾滋病传播方式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A) A、性接触 B、母婴传播 C、输血 D、共用针具注射毒品 6、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会通过什么途径将病毒传染给婴儿(C) A、妊娠,分娩,亲吻 B、哺乳,亲吻,妊娠 C、妊娠,分娩,哺乳 D、搂抱,亲吻,呼吸 7、下例哪项预防艾滋病的方法是不正确的?( D ) A、性关系专一 B、对被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污染的物品及时消毒 C、感染的妇女不怀孕可防止后代感染 D、将艾滋病人隔离起来保护大家 8、以下哪种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A) A、共用餐饮具,共同进餐 B、同性性行为 C、共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器 D、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制品 9、综合防治艾滋病都有哪些措施(D) A、宣传教育 B、行为干预 C、关怀救助 D、以上都是 10、下列哪项是预防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A )

A、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 B、拒绝毒品 C、到正规医院拔牙 D、不与人共用牙刷 11、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D) A、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而且已经出现AIDS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人 B、接触过艾滋病病人的人 C、接触过艾滋病病毒的人 D、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还没出现AIDS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人 12、以下哪种情况会感染艾滋病(C) A、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餐饮具,共同进餐 B、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上班 C、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 D、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游泳 13、请说出艾滋病发病后的典型症状( D ) A、长期低热,咳嗽 B、体重下降 C、慢性腹泻 D、以上都是 14、当HI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为( B )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窗口期 D、艾滋病期 15、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到血液中能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的这段时间,称为什么期( D ) A、急性感染期 B、无症状感染期 C、临床症状前期 D、窗口期 16、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D ) A、性传播 B、母婴垂直传播 C、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 D、蚊虫叮咬 17、HIV传播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 D ) A、有大量的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排出 B、排出的病毒要经过一定方式传递给他人 C、有足量的病毒进入体内 D、以上都是

一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感染患者用药分析

一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感染患者用药分析 【摘要】新型隐球菌为条件致病菌,接触鸽子排泄物等是发生新型隐球菌病的主要原因,但只有当宿主免疫力低下时才会致病。该病常见于全身性免疫缺陷性疾病、慢性衰竭性疾病,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淋巴肉瘤、结核病等。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由新型隐球菌感染所致,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真菌感染。典型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头痛、呕吐及不规则低热,常见脑膜刺激征,可见意识障碍、癫痫发作及精神障碍等。该病发病率低,但病情重,病死率高,且临床表现与结核性脑膜炎颇为相似,常易误诊。现感染科收治一名HIV伴隐球菌感染患者,临床药师现在对其用药进行监护,希望对该类患者的治疗有所帮助。 【关键词】艾滋病;隐球菌;患者;用药分析 新型隐球菌为条件致病菌,接触鸽子排泄物等是发生新型隐球菌病的主要原因,但只有当宿主免疫力低下时才会致病。该病常见于全身性免疫缺陷性疾病、慢性衰竭性疾病,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淋巴肉瘤、结核病等。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由新型隐球菌感染所致,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真菌感染。典型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头痛、呕吐及不规则低热,常见脑膜刺激征,可见意识障碍、癫痫发作及精神障碍等。该病发病率低,但病情重,病死率高,且临床表现与结核性脑膜炎颇为相似,常易误诊。现感染科收治一名HIV伴隐球菌感染患者,临床药师现在对其用药进行监护,希望对该类患者的治疗有所帮助。 1病例 患者26岁青年男性,因“反复头痛,发热10天”入院10天前,患者受凉后发热,体温最高38.5℃,伴寒颤,搏动性头痛,头昏,无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复视,咳嗽,咳痰,气紧,心悸,胸痛,腹痛等症状。予以退烧药治疗(具体不详)后热退,但头痛仍反复发作,自述加快呼吸频率后有所缓解。6天前患者体温再次升高,头昏,头痛加剧,伴眼球胀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进食即引发,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无呕血,便血,腹痛腹胀等症状。遂收入成都市六医院就诊,予以抗炎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体温仍波动于38-39℃,头痛无明显缓解,遂急诊收入我科继续治疗。自患病以来,患者精神可,食欲差、睡眠差,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入院查体:T:37.9℃,P:88次/分,R:20次/分,BP:113/72mmHg。神志清楚,急性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颈静脉正常。颈阻(+),胸廓未见异常,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1.23)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3.38x109/L,N% 76.3%,淋巴细胞绝对值0.59*109/L↓,生化:白蛋白29.5 g/L,G 15.78 mmol/L,钠132.0 mmol/L,钾3.38 mmol/L,钙 1.63 mmol/L。血培养示新型隐球菌。脑脊液细菌培养:新型隐球菌。输血前全套:表面抗体(+),高精度HIV-I病毒载量 3.16E+05

结缔组织病题库6-1-8

结缔组织病题库6-1-8

问题: [单选,A2型题]女性,57岁,反复低热5月余,伴四肢大小关节肿痛。血白细胞8.7×10L,血红蛋白89gL,ANA(-),RF(+),拟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提示疾病处于活动期最有价值的表现是() A.晨僵 B.关节肿胀 C.类风湿结节 D.贫血 E.抗角蛋白抗体阳性

问题: [单选,A2型题]女性,54岁,反复低热1年,伴双手小关节肿痛。血白细胞7.8×10L,血红蛋白97gL,血沉88mmh,ANA(-),RF(+),经多种抗生素正规治疗无效,拟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应给予的治疗措施是() A.服用甲氨蝶呤 B.服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C.服用环磷酰胺 D.关节穿刺给药 E.滑膜切除术

问题: [单选,A2型题]女性,47岁,反复低热半年余,伴双手腕关节及掌指关节肿痛,晨起关节有胶黏着样感觉,症状加重时脚踝部可见大小不一、无压痛的皮下结节,伴口干,查血白细胞9.3×10L,血红蛋白93gL,血沉83mmh,ANA(-),RF(+),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风湿关节炎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干燥综合征 D.类风湿关节炎 E.痛风性关节炎 (森林舞会游戏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db18173158.html,)

问题: [单选,A2型题]女性,35岁,反复低热半年余,伴双手腕关节及掌指关节肿痛,晨起关节有胶黏着样感觉,近日症状加重脚踝部可见大小不一、无压痛的皮下结节,伴心包炎及肺间质病变,查血白细胞8.9×10L,血红蛋白84gL,血沉98mmh,ANA(-),RF(+),已应用布洛芬、甲氨蝶呤、雷公藤多苷等药物规范治疗,进一步治疗措施是() A.加用糖皮质激素 B.加用环磷酰胺 C.滑膜切除术 D.关节置换术 E.增加布洛芬用量

艾滋病的常见机会性感染与防治

艾滋病的常见机会性感染与防治 发表时间:2016-05-09T10:18:32.67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2期作者:刘洁 [导读] 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案,临床病死率非常高,实际治疗时可采取抗病毒、增加免疫功能等方法,同时对该类疾病及时进行防控,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刘洁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 475100 【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的常见机会性感染临床表现与防治措施。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312例设置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进行临床诊断与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的感染类型包括消化系统感染、口腔霉菌感染、皮疹等;艾滋病的感染途径包括单纯静脉吸毒、静脉吸毒与性乱、性传播、母婴传播、采集血浆或者输血等因素。结论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患者多集中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皮肤等部位,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案,临床病死率非常高,实际治疗时可采取抗病毒、增加免疫功能等方法,同时对该类疾病及时进行防控,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关键词】机会性感染;艾滋病;防治 艾滋病是临床上一类全身性传染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免疫损害、免疫功能不全等[1],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与免疫功能的下降,将引发各种各样的机会性感染与机会性肿瘤。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12例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并将相关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择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患者312例设置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中病程最长的13年,最短的7年,男性患者162例,所占百分比为51.92%,女性患者150例,所占百分比为48.08%。 1.2 方法 采用统计学构成比方法对近三年艾滋病患者感染途径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3 数据分析 将本次研究所需数据均严格记录至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 2.1 感染途径 分析近三年艾滋病患者的感染途径 2012年:共出现65例艾滋病患者,其中单纯静脉吸毒患者有40例(61.54%),静脉吸毒与性乱有2例(3.08%),性传播有8例(12.31%),母婴传播有1例(1.54%),采集血浆或者输血有4例(6.15%),原因不明有10例(15.38%)。 2013年:共出现110例艾滋病患者,其中单纯静脉吸毒患者有71例(64.55%),静脉吸毒与性乱有3例(2.73%),性传播有13例(11.82%),母婴传播有2例(1.82%),采集血浆或者输血有9例(8.18%),原因不明有12例(10.91%)。 2014年:共出现137例艾滋病患者,其中单纯静脉吸毒患者有84例(61.31%),静脉吸毒与性乱有7例(5.11%),性传播有19例(13.87%),母婴传播有2例(1.46%),采集血浆或者输血有11例(8.03%),原因不明有14例(10.22%)。 由此可知,2012年1月-2014年12月艾滋病感染患者中,主要集中于静脉吸毒患者,而母婴传播的概率较小,究其原因可能与医院对艾滋病的宣传与预防措施的逐步完善相关。 2.2 临床表现 312例患者中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消瘦、皮疹、腹泻、贫血、鹅口疮、胸痛、腹痛等,其中主要受累部位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皮肤黏膜系统等部位。 2.3 CD4+T(μL)细胞计数情况分析 2012年:65例艾滋病患者中当其水平在6~时的例数有15例,所占百分比为23.08%,50~时的例数有16例,所占百分比为24.62%,100~的例数有17例,所占百分比为26.15%,200-390时的例数有17例,所占百分比为26.15%;2013年:110例艾滋病患者中当其水平在6~时的例数有25例,所占百分比为22.73%,50~时的例数有28例,所占百分比为25.45%,100~的例数有28例,所占百分比为25.45%,200-390时的例数有29例,所占百分比为26.36%;2014年:137例艾滋病患者中当其水平在6~时的例数有33例,所占百分比为24.09%,50~时的例数有35例,所占百分比为25.55%,100~的例数有34例,所占百分比为24.82%,200-390时的例数有35例,所占百分比为25.55%。 3 讨论 临床研究[2]指出,艾滋病患者中最为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与最主要的致死因素为艾滋病患者至少出现过一次机会性PCP,且一度估计感染PCP的危险值将近90%,若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当发生第一次PCP后其一年内的疾病复发率将达到60%左右,其中大致有50%左右的患者致死因素为PCP[3]。 对艾滋病患者来说,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究其可能因素为耶氏肺泡子虫肺炎,其次为细菌与真菌感染。通常情况下,卡氏肺袍子虫肺炎主要出现在CD4+T晚期艾滋病患者中,临床上主要采取复方新若明口服治疗,而结核疾病主要出现在艾滋病患者的中期或者晚期,主要表现为播散型肺结核与肺外结核,若临床上证实艾滋病患者出现结核疾病应即刻进行对症治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312例患者中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消瘦、皮疹、腹泻、贫血、鹅口疮、胸痛、腹痛等,其中主要受累部位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皮肤黏膜系统等部位;艾滋病的感染途径包括单纯静脉吸毒、静脉吸毒与性乱、性传播、母婴传播、采集血浆或者输血等因素,其中主要的感染途径为单纯静脉吸毒,而母婴传播的概率较小,究其原因可能与医院对艾滋病的宣传与预防措施的逐步完善相关。 综上可知,对艾滋病患者加强临床预防与控制可减少机会性感染情况,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艾滋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艾滋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艾滋病常见的并发症 贫血、宫颈癌、生殖器疱疹、带状疱疹、脉络膜炎、淋巴瘤 艾滋病有什么并发症 一、并发病症 艾滋病并发症发生部位多系统受累者达86.6%,以消化、呼吸、血液和淋巴系统为主。并发症依次为细菌性肺炎、口腔毛状粘膜白斑、鹅口疮、各种感染性腹泻、贫血和消耗综合症。机会性感染占所有并发症的80.6%。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弓形虫、隐孢子虫、巨细胞病毒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均较低。我国AIDS并发症和机会性感染病原体与国外报告相差较大,应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预防和及时治疗并发症。 1.机会性感染 (1)原虫感染: A)弓形体病:常有头痛、发热、脑膜脑炎、视网膜脉络膜炎等,诊断主要靠检测血中抗弓形体IgM抗体(+)或头颅CT见典型环圈状病变。艾滋病人得弓形体感染主要引起神经系统弓形体病,其发生率为26%。临床表现为偏瘫,局灶性神经异常,抽搐、意识障碍及发热等。CT检查可见单个或多个局灶性病变。依据组织病理切片或脑脊液检查可见弓形体。极少数弓形体累及肺部(1%)。该病是由寄生性原虫动物鼠弓浆虫所致的一种动物传染病。人的感染途径,先天性感染是由母亲经胎盘传给胎儿。后天性感染是因吃了含有组织囊虫的生肉或未煮熟的肉而感染。 B)隐孢子虫肠炎:主要有腹泻,为水样便,有时量很多,可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孢子虫是寄生于家畜和野生动物的小原虫,人感染后,附于小肠和大肠上皮,主要引起吸收不良性腹泻,病人表现为难以控制的大量水样便,每日5~10次以上,每天失水3~10升,病死率可高达50%以上。诊断靠肠镜活检或粪便中查到原虫的卵囊。 C)卡氏肺囊虫性肺炎:主要发生于肺部,可导致呼吸困难、持续的咳嗽,发热等。卡氏肺囊虫是一种专在人的肺内造穴打洞的小原虫。人的肉眼看不见,而且用一般的生物培养方法也找不到。卡氏肺囊虫肺炎主要通过空气与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健康人在感染艾滋病毒后,免疫功能受到破坏,这时卡氏肺囊虫便乘虚而入,在病人体内大量繁殖,使肺泡中充满渗出液和各种形态的肺囊虫,造成肺部的严重破坏。卡氏肺囊虫肺炎在艾滋病流行前是一种不常见的感染,过去仅发现于战争、饥饿时期的婴幼儿,或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白血病患儿。卡氏肺囊虫肺炎是艾滋病患者的一个常见死因,在60%以上的艾滋病患者中属于最严重的机会感染,约有80%的艾滋病患者至少要发生一次卡氏肺囊虫肺炎。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时,首先有进行性营养不良、发热、全身不适、体重减轻、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以后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病程4~6周。发热(89%)和呼吸急促(66%)为肺部最常见的体征。某些人肺部还可听到罗音。卡氏肺囊虫肺炎常复发,病情严重,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致死原因。卡氏肺囊虫肺炎病

HIV感染者合并慢性肾病的治疗指南

HIV/AIDS合并慢性肾病者的治疗指南(一) (美国感染病学会推荐方案) (译自: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5; 40:1559–85) 201508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中心 凌云唐荣综述卢洪洲审校 通信作者:凌云(1977—),男(汉族),上海市人,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住院医师,主要研究方向:感染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 指南概要: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肾功能损害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一个重要并发症。在HIV感染者中近30%将出现肾功能异常,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相关肾病已成为终末期肾病(ESRD)的常见原因,并与疾病进展及死亡相关。艾滋病专科医生通常要负责病人的全面治疗,因而这些医生应警惕HIV感染者患肾病的危险,选择可能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故了解HIV感染者患慢性肾病(CKD)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监测方法以及治疗策略是非常重要的。本指南包括对成人和儿童HIV相关肾病的诊治,普遍适用于所有的HIV感染者,但临床医生可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对指南进行调整。 我们推荐对所有HIV肾病患者予以检测尿蛋白和肌酐清除率(GFR)、肾小球滤过率以评估肾功能,临床医生可根据肾功能对各种治疗药物等进行适当调整。CKD的高危人群有:黑人、CD4+ 细胞数< 200个/ μL、HIV-RNA 水平> 14000拷贝/mL、糖尿病、高血压或合并丙型肝炎者,上述患者每年均应接受肾功能监测。镜检尿蛋白积分≥1+及肾功能减低 (GFR<60mL/min/)者应咨询肾病专家,并进行尿蛋白定量与肾脏超声检查,必要时可行肾活检。HIV相关肾病(HIVAN)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肾脏组织学特征而个体化对待。对有尿蛋白的患者开始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s)以控制血压。接受蛋白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钙通道阻滞剂。一旦诊断为HIVAN,患者应接受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并避免因肾功能恶化而停用HAART。单用HAART不能改善肾功能者,则无论成人还是儿童均应考虑应用ACEI和ARBs。尽管对于儿

结缔组织病的原因和症状

结缔组织病的原因和症状 结缔组织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类型,严重的可以导致骨骼出现畸形,甚至是严重威胁到人体的生命安全。所以结缔组织病一定要积极预防才行,本文将讲一下结缔组织病那些事。 一、结缔组织病的原因 结缔组织病的病因尚无定论,可能是在遗传免疫调节功能失调的基础上,对自身组织损坏、退化和变异的成分出现自身抗体,从而引起免疫病理过程。 结缔组织病的病因尚无定论。由于结缔组织病合并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和系统性硬化症的混合表现,所以对本病到底是一种独立疾病还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亚型,都还存在着争议。不过总的说来以自身免疫学说为公认,即可能是在遗传免疫调节功能失调的基础上,对自身组织损坏、退化和变异的成分出现自身抗体,从而引起免疫病理过程。 具体原因为: 1、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 遗传家族分析证明,凡是带有人白细胞抗原-B8(HLA-B8)者,均容易发生混合性胶原病,而且其抑制性T淋巴细胞(T8细胞)功能低下。有人认为B8可能是免疫反应控制失调的标志。抑制性T淋巴细胞与免疫反应基因控制有关,当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时,免疫反应基因即失去控制,结果导致体内免疫失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失调)。当抑制性T淋巴细胞功能低下时,可引起体液免疫亢进,细胞免疫低下。T8细胞还可抑制自身免疫的反应性,它的功能一旦缺损,就可出现自身抗原抗体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抗原过剩形成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又可随血液循环而到达身体其他脏器,并在那里沉淀和引起组织损伤。 2、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导致自身免疫功能障碍的机制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1)受病毒感染的T细胞细胞毒作用增强,导致组织细胞破坏。 (2)病毒感染的T细胞功能受抑制,导致增强的B细胞产生抗体。 二、结缔组织病的症状 患上结缔组织病患者的皮肤可以被捏起数厘米,但放开后恢复正常。5%的患者出现脊柱后侧凸,20%有胸部畸形。 结缔组织病的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很大,取决于突变基因的特异性和核型的表现。 1、皮肤可以被捏起数厘米,但放开后恢复正常。宽大的纸样瘢痕常覆盖在骨的突起部分,尤其是肘,膝和胫骨处。关节活动过度的程度不同,但都相当明显。只有在少部分患者中有麻烦的出血倾向。在瘢痕顶部和受压部位常形成肉赘疣(软疣状假瘤)。皮下的钙化结节可以扪出或经放射诊断。 2、轻微的创口可引起较大的开裂性伤口,但出血少,由于缝合时易于撕裂脆弱的组织,伤口愈合困难。 3、25%的患者出现脊柱后侧凸,20%有胸部畸形,5%有马蹄内翻足,1%有先天性髋脱位。90%的成人患者有平足症。常见有胃肠道疝和憩室。很少发生胃肠道的自发性出血和部分穿孔,同样主动脉动脉瘤的破裂和大动脉的自发性破裂也少见。少数有髓状海绵肾。 4、结缔组织病并发症很重。可引起心、肝、脾、肾、肺等多脏器损伤,可引起呼吸困难、心力衰竭、肾衰竭等危机生命。 三、结缔组织病的预防 结缔组织病与自身免疫功能失调有关,因此必须加强身体锻炼,具有合理生活规律,保持愉快的心情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具体预防措施: 1、注意保暖:首先不能让孩子们生活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房屋温度、湿度适宜,被褥衣物要干燥保暖,避免受风寒侵袭。

艾滋病试题及答案

艾滋病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A型题】 1。艾滋病病毒(HIV)不能通过下列哪种途径传播( ) A.性接触 B.输血C.母婴D.握手E.共用注射器注射 2.HI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消毒( ) A.高压湿热消毒法 B.7 5%乙醇C.0.2%的次氯酸钠D.焚烧 E.紫外线 3.据估计,我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4‘,已死于艾滋病的病人超过( ) A.1万 B 5万C.10万 D.20万E.25 【X型题】 4.下列哪些消毒方法可以用于对HIV的消毒( ) A.56℃,30分钟 B.0.2%的次氯酸钠C.0.1%的甲醛 D.γ射线E.紫外线 5.感染HIV后,下列哪些物质可能具有传染性( ) A.精液B血液C.乳汁D.艾滋病病人的骨灰E.眼泪 6.HIV的传播途径有( ) A.性接触B注射C.母婴D.人工授精E.与感染者握手 7.HIV感染的高危人群有( ) A。同性恋者B性乱交者C.静脉吸毒者 D.医务工作者 E.住同一宿舍者 8.目前抗HIV的药物有( ) A.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B.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C.博来霉素D.蛋白酶抑制剂E.戊烷脒 9.按照我国现行规定应在哪些种类的学校中组织学生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 ) A.高等院校B中等职业学校C.普通中学D.普通小学 E.军队院校 10.世界卫生组织将HIV感染分为A、B、C三大类,C类包括( ) A.严重机会性感染B.淋巴结肿大C.神经系统症状D.肿瘤 E.消化系统症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AIDS是由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 2.AIDs的传染源为、。 3.是艾滋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4.目前治疗HIV感染的抗病毒药有、和三大类。 5.艾滋病的潜伏期为年。 6.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4期,包括、、、 。 7.艾滋病病人在艾滋病期的5种主要表现是、、、、。 8.艾滋病血液传播的具体途径包括、、。

艾滋病的主要症状及常见机会性感染

艾滋病的主要症状 人体感染HIV 后到发展为艾滋病,可以分为4 个临床期,但不是每个感染HIV 的人都一定出现4 个临床期。部分人( 60%-70%)感染HIV 的初期尚未出现症状,即无症状携带者,月25%-30%在3-5 年内,表现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 (ARC),以后约10%—25%再发展为典型的艾滋病,大概在10年内,50%—75% 将发展为艾滋病。 急性感染期多发生于感染后2—6 周,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发热、头痛、肌关节痛、咽痛、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有的像单核细胞增多征。有10%出现脑膜炎症状,脑脊液中单核细胞增多,蛋白质中度增多。有的病人此期症状轻微,常易忽略。一般持续3-14 天,然后大 ;白搭你'1部分病人进入无症状期,而部分病人则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消瘦。此时一般血象正常,或血细胞轻度增高,淋巴细胞减少,血液中可HIV 抗原,但出现血清HIV 抗体阳性时间延迟,一般为输血感染后2-8 周,性交感染后2—3 个月。 潜伏期为无症状感染期,本期除HIV 抗体阳性外,无自觉症状和阳性体征。潜伏期长短不一,半年到10年不等,少数可达15年。 艾滋病相关综合症(AIDS-related complex,ARC),有的称为持续性泛发性淋巴结病,本期实际属于艾滋病的前期或早期,已出现艾滋病的基本特征但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多见于头颈部淋巴结、胸腺乳突肌后缘淋巴结,一般至少有2 处,可有胀痛或压迫神经痛。50%的病人出现低热、盗汗、消瘦、腹泻,酷似结核病,或有瘙痒性皮疹,消瘦不能以发热或营养不良解释, 1 /3的病人的体重减轻在10%以上。有的病人出现神经紊乱、头痛、抑郁或焦虑。3/4 的病人脾肿大,出现不名原因的贫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T4 细胞数 <400mm3,T4/T8<1, HIV 抗体阳性,部分患者经常或反复出现条件性感染,如脚癣、念珠菌感染、湿疹、疱疹等,虽然不很严重,但常使病人感到痛苦。典型的艾滋病(full blown AIDS )主要表现为获得性免役缺陷所引起的条件性感染(或称机会性感染) 、恶性病变和多系统损害。条件性感染常见的有: ( 1)卡氏肺囊虫肺炎( pnenmocystsis carinii pneumonia,PCP) 50%-60%的病人并发此病。卡氏肺囊虫广泛分布于自然界,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正常人因有抵抗力,感染后不构成威胁,但对有免疫缺陷的的艾滋病病人确是主要的病死原因。卡氏肺囊虫肺寄生于肺泡及小支气管,阻碍气体交换,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紫绀。诊断主要依据肺部X 线检查、痰和免役学检测。在寄生虫感染中,出PCP外还有弓浆虫病(toxoplasmesisK艾滋病妇女感染此虫后可胎传给胎儿,引起流产、死产或胎儿的脑月眼的损害、小脑畸形和视网膜炎等;成年人感染后则出现脑膜炎、癫痫等。隐孢子虫病也是艾滋病发生肠道感染的常见病之一,引起严重的霍乱样水泻便、每日5—10次不等。 ( 2)真菌性感染其中以口、咽、肠道的白色念球菌常见,但比一般念球菌感染较重,出现口咽白膜,剥脱后灼痛,流涎,吞咽困难,腹泻大便呈绿色或黏液便。此外还有肥、脑的隐球菌病,肺部曲菌病,组织胞菌病( histoplasmosis)。 (3)细菌性感染最常见的是肺结核,其次是淋巴结核、肠结核。因治疗效果欠佳,易早期死亡。与结核类似的鸟结合分支杆菌感染,症状与结核类似,因对常用抗菌药有耐药性,也常导致艾滋病病人死亡。

艾滋病知识试卷

艾滋病知识试卷 一、单选题 1、当hl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之为: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窗口期 2、艾滋病病毒,是一种能生存于人的血液中并攻击的病毒。 a、免疫系统 b、神经系统 c、骨酪系统 d、肌肉系统 3、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概率,大约是%。a、40 b、60 c、80 d、100 4、对艾滋病病毒易感的人群是: a、静脉吸毒者 b、性乱者 c、同性恋者 d、每个人 5、对于hiv/aids的诊断最重要的是根据: a、临床表现 b、经确认hiv抗体阳性 c、具有高危行为 6、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性接触 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 c、蚊虫叮咬

d、母婴垂直传播 7、下例哪项不是急性hiv感染的临床表现: a、发热 b、咽痛 c、淋巴结肿大 d、口腔真菌感染 8、艾滋病常见合并症有: a、pcpp b、隐球菌脑膜炎 c、弓形体感染 d、以上都是 9、hiv感染的确证实验是: a、免疫印迹法查hiv抗体 b、酶联免疫法查htv抗体 c、pdr法检测hiv rna d、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数 10、pcp首选治疗是: a、氟康唑 b、复万新诺明 c、戊烷脒 d、乙胺嘧啶 11、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损害: a、消化系统 b、免疫系统 c、循环系统 d、骨胳系统 12、hl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杀灭: a、37度,10%漂白粉处理30分钟

b、56度,30分钟 c、焚烧 d、温室,3天 13、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14、下列哪项检查能够最终确定病人感染了艾滋病毒: a、血常规 b、尿常规 c、hiv抗体筛查试验 d、hiv抗体确诊试验 15、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肿瘤是 a、霍奇金病 b、淋巴肉瘤 c、卡波济肉瘤 d、非霍奇金淋巴瘤 16、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a、同性恋者 b、性乱交者 c、静脉吸毒者 d、医护人员 二、是非题 1、初筛检测结果为hiv阳性并伴有临床症状,可以诊断为hiv感染者,( ) 2、于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不会感染艾滋病。() 3、一般用于乙型肝炎的消毒药物,完全可以用于艾滋病病毒的消毒。() 4、性交时只要使用安全套就可以预防艾滋病。()

什么是机会性感染

什么是机会性感染?由于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难以抵抗传染病和恶性肿瘤,这被称作“机会性感染”,因为这些感染利用了脆弱的免疫系统提供的机会。下表中是部分全球最常见的与艾滋病相关的机会性感染和疾病,包括:-诸如肺结核、鸟复合分支杆菌、细菌性肺炎和败血病(血中毒)之类的细菌性疾病;-如卡氏肺囊虫肺炎(PCP)、弓形体病、微孢子虫病、隐孢子虫病、牛皮癣和利什曼病等原虫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如念珠菌病、隐球菌病和马尔尼菲青霉病等;-由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引起的病毒类疾病; -艾滋病病毒相关的肿瘤如卡波氏肉瘤、淋巴瘤和扁平细胞癌。在艾滋病不同的阶段会出现不同典型症状。在艾滋病早期,人们会患结核、疟疾、细菌性肺炎、疱疹、葡萄球菌皮肤感染和白血病。这是人们即使在拥有正常的免疫系统下也会患的疾病,但是由于艾滋病病毒的缘故,在他们中发生的比率会更高,并且与有健康的免疫系统的人相比,艾滋病携带者恢复的时间会更长。当免疫系统由于之前感染的艾滋病病毒或者艾滋病变得功能低下时,就会患上如卡式肺囊虫肺炎、弓形体病、隐球菌病等机会性感染。一些感染会扩散到一些不同的器官中去,这种现象被称作“发散性”或“系统性”疾病。在最后阶段出现的许多机会性感染可能是致命的。那么为什么还要预防和治疗机会性感染呢?抗逆转录病毒联合治疗可以减少一个人体内艾滋病病毒的数量并且重建其免疫系统。抗逆转录病毒联合治疗的引入已经大幅度降低服药的感染者发生机会性感染机会,但是对于机会性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仍然是必要的。世界上资源匮乏的地区,尚有数百万艾滋病感染者接受不到抗逆转录病毒联合治疗。

甚至在一些可以获得药物的地区,也不能更早满足他们治疗和预防机会性感染的需求。有时候建议对急性感染期的感染者采取抗逆转录联合治疗,尤其是如果这种感染很难治疗。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延迟抗逆转录联合治疗开始的时间更好,而是仅仅对机会性感染进行治疗,尤其是在涉及到药物相互作用或积累药物毒素的时候。已经开始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其它的药物。特别是有一些机会性感染会在开始采用抗逆转录病毒联合治疗之后因为免疫系统的恢复而很快好转,这就需要特殊的治疗。如果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因为依从性不好或者是抗药性及其他原因而失效的话,预防和治疗机会性感染的措施就会变得非常必要。预防和治疗机会性感染不仅可以帮助感染者能够存活更长的时间,而且还可以帮助预防结核病及其它有传染性的机会性感染传播给其它人。预防与艾滋病相关的机会性感染? 艾滋病感染者可以减少他们对一些威胁他们健康的病毒的暴露。他们应当尤其注意未经加工的肉类、家禽、人类排泄物、湖水或河水。当然对于导致念珠菌病、鸟分支杆菌病、细菌性肺炎等疾病的细菌减少暴露没有有效的方法,因为它们普遍存在在环境之中。几种与艾滋病病毒有关的感染(包括肺结核、细菌性肺炎、疟疾、白血病和卡式肺囊虫肺炎)可以通过药物预防。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药物预防。有一种药物叫做复方新诺明(也称为septra, bactrim和TMP-SMX),对于预防多种机会性感染非常有效。这种药物便宜而且易获得。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在资源匮乏地区的下列人群应当开始使用复方新诺明:-暴露于艾滋病病毒的婴儿和儿童,在出生4-6周之后可以开始使用,或在开始时与卫生保

艾滋病防治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艾滋病防治知识测试题 一、单选题 1、艾滋病是 A、一种肿瘤B一种血液病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D同性恋病 2、当Hl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为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窗口期 3、对于HIV/AIDS的诊断最重要的是根据 A、临床表现 B、经确认HIV抗体阳性 C、具有高危行为 4、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性接触 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 C、蚊虫叮咬 D、母婴垂直传播 5、下例哪项不是急性HIV感染的临床表现 A、发热 B、咽痛 C、淋巴结肿大 D、口腔真菌感染 6、HIV感染的确证实验是: A、免疫印迹法查HIV抗体 B、酶联免疫法查HTV抗体 C、PDR法检测HIV RNA D、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数 7、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损害: A、消化系统 B、免疫系统 C、循环系统 D、骨胳系统 8、Hl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杀灭: A、37度,10%漂白粉处理30分钟 B、56度,30分钟 C、焚烧 D、温室,3天

9、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10、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为: A、1—2年B、2—3年C、3—4年 D、7—10年11、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肿瘤是 A、霍奇金病 B、淋巴肉瘤 C、卡波济肉瘤 D、非霍奇金淋巴瘤 12、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A、同性恋者 B、性乱交者 C、静脉吸毒者 D、医护人员 二、是非题 1、初筛检测结果为HIV阳性并伴有临床症状,可以诊断为HIV感染者,( ) 2、与HIV感染者及AIDS病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不会感染艾滋病。() 3、一般用于乙型肝炎的消毒药物,完全可以用于艾滋病病毒的消毒。() 4、性交时只要使用安全套就可以预防艾滋病。() 5、保护HIV/AIDS患者的合法权益,是做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内容之一。( ) 6、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瘤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7、HIV感染的确诊需病原学检查,如两次初筛试验抗体阳性即可确诊HIV感染。() 8、如母亲为艾滋病人,其新生儿血中HIV抗体阳性,即可确诊是感染了HIV。() 9、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可以感染艾滋病毒( ) 10、HIV急性感染期中,患者不具备传染性,无任何症状()

内科学风湿及结缔组织病习题及答案

1.雷诺现象的皮肤颜色变化顺序为 a.红→白→紫 b.紫→红→白 c.紫→白→红 d.红→紫→白 e.白→紫→红 答案:e 2.schober试验:患者直立,在背部正中线髂嵴水平作标记为零,向下_____厘米作标记,向上_____厘米再作标记,然后让患者弯腰,测量上下两个标记间的距离,若增加小于4厘米为阳性_____. a.向下3厘米作标记,向上6厘米再作标记, b.向下5厘米作标记,向上5厘米再作标记, c.向下5厘米作标记,向上10厘米再作标记, d.向下10厘米作标记,向上5厘米再作标记, e.向下5厘米作标记,向上15厘米再作标记, 答案:c 3.关于类风湿结节的特点那一项错误 a.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 b.质硬 c.有压痛 d.常出现在关节伸侧受压部位的皮下组织 e.对称性 答案:c 4.类风湿关节炎的遗传易感基因是 a.hla-b27 b.hla-dr2 c.hla-dr3 d.hla-dr4 答案:d e.hla-dr5 5.关于nsaids类药物的副作用哪一项错误 a.胃出血 b.胃穿孔 c.肾间质性损害转自学易网https://www.doczj.com/doc/db18173158.html, d.肌肉溶解 e.胃溃疡 答案:d 6.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中关于x线表现的最低要求是 a.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变窄 b.滑膜炎 c.血管翳 d.骨质疏松 e.骨性强直

7.关于狼疮带试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b.取腕上方伸侧的正常皮肤 c.取红斑皮损部位的皮肤 d.真皮与表皮交界处可见igg沉积带 e.真皮与表皮交界处可见igm沉积带 答案:a 8.抗磷脂抗体与以下哪些病症有关 a.血小板减少 b.血栓 c.习惯性流产 d.狼疮脑病 e.以上都是 答案:e 9.关于a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见于正常人 b.>1∶20即有诊断意义 c.可见于sle d.可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 e.其效价与病情活动程度不平行 答案:b 10.sle可检测到的自身抗体中与习惯性流产有关的是 a.抗rnp抗体 b.抗sm抗体转自学易网https://www.doczj.com/doc/db18173158.html, c.抗ssa抗体 d.抗acl抗体 e.抗ds-dna抗体 答案:d 11.sle可检测到的自身抗体中与新生儿狼疮有关 a.抗ssa抗体 b.抗ssb抗体 c.抗acl抗体 d.抗sm抗体 e.抗rnp抗体 答案:a 12.用乳胶凝集法测定的rf是哪一种类型 a.igm-rf b.igg-rf c.iga-rf d.igd-rf e.ige-rf 答案:a 1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现颈痛、双手感觉异常和力量减弱、腱反射亢进、hoffman征阳

常见机会性感染的症状

常见机会性感染---带状疱疹 常先有轻度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以及患处皮肤灼热感或神经痛等前驱症状 初起时,患处出现红斑,接着出现成群的绿豆大的疱疹,各个水疱群之间的皮肤正常。数群水疱常沿一侧皮神经呈带状排列,一般不超过体表中线 特征为:神经痛 应及时就诊 好发部位:前胸后背;四肢;头面部 特点:以身体中线为界;顺神经走形分布; 初期不易引起重视,泛发严重; 常发生在cd4 300左右;通常有诱发 因素(劳累) 阿西洛韦、更西洛韦抗病毒治疗宜早。 常见机会性感染---咳嗽 观察是否伴有咳痰 痰的性状及量:粘液性,浆液性,脓性,血性 是否伴有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咯血(肺结核)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特点:起病隐匿,发热,呼吸急促,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常伴有心动过速,鼻翼扇动,紫绀等症状 预防:CD4低于200者,复方新诺明 1片,每日一次 肺结核 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咳痰,胸闷气短,低热,血痰,咯血 全身表现:发热,盗汗,疲倦,食欲不振,体重减

含义:指排便次数增加,粪便稀薄并带有粘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 一般慢性腹泻每日超过4~5次,3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10%,提示进入发病期 腹泻时注意观察 每日大便次数 粪便性质(水样,粘液,血便,脓血便) 是否伴有腹痛(部位,便后是否减轻或缓解) 发热 腹部包块 生活中注意 腹泻伴腹痛发热时及时看医生 腹泻带脓血时及时看医生 易消化饮食 适当补充电解质(盐)及水分特别注意食品卫生 尽量避免吃生海鲜以及未煮熟的鸡蛋、肉类等食物 对有习惯性腹泻的感染者或病人应给予口服补液或每日喝盐水加以补充,以维持其体内电解质的平衡

结缔组织病考点总结

结缔组织病 类风湿关节炎 概述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病情评估 治疗 概述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是慢性、进行性、侵蚀性疾病,如未适当治疗,病情逐渐加重,可引起手等其他部位的残疾。本病呈全球性分布,是造成人类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RA的患病率略低于0.5%~1%的世界平均水平,为0.32%~0.36%。多发生于中年女性,男女之比为1:3。 病因与发病机制 RA是遗传易感因素、环境因素及免疫系统失调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一种抗原驱动、T 淋巴细胞介导及与遗传相关的自身免疫病。 1.环境因素目前认为某些细菌、支原体和病毒感染通过某些途径影响RA的发病和病情进展。 2.遗传易感性 RA的发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家系调查发现RA先症者的一级亲属发生RA的概率为11%。许多国家和地区研究发现HLA-DR4单倍型与RA的发病相关。 3.免疫功能紊乱免疫功能紊乱被认为是RA的主要发病机制,是以活化的CD4+T淋巴细胞和MHC-II 型阳性的抗原递呈细胞浸润关节滑膜为特点。活化的CD4+T淋巴细胞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导致相应的关节炎症状。 病理 基本病理改变为滑膜炎 急性期滑膜表现为渗出性和细胞浸润性; 慢性期,滑膜肥厚,形成绒毛样突起,突向关节腔内或侵入到软骨和软骨下的骨质,称为血管翳,具有很强的破坏性,是导致关节破坏、畸形、功能障碍的病理基础。 滑膜下层有大量淋巴细胞,呈弥漫状分布或聚集成结节状,另外尚出现新生血管和大量被激活的纤维母样细胞以及随后形成的纤维组织。 血管炎可发生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外的任何组织,累及中、小动脉和(或)静脉,管壁有淋巴细胞浸润、纤维素沉着,内膜有增生,导致血管腔的狹窄或堵塞。类风湿结节是血管炎的一种表现,常见于关节伸侧受压部位的皮下组织,也可发生于任何内脏器官。 临床表现 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80%发生于35~50岁。多以缓慢、隐匿方式发病。RA病情和病程有个体差异,从短暂、轻微的部分小关节炎到急剧进行性加重的多关节炎均可出现,多伴有晨僵。 关节表现 ·1.晨僵:晨起受累关节僵硬、胶黏着样感觉,一般持续1小时以上。晨僵出现在95%以上的RA 患者。晨僵持续时间和关节炎症的程度呈正比,它常被作为观察本病活动指标之一。 2.关节痛与压痛关节痛是最早出现的症状,最常出现的部位为腕关节、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其次是足趾、膝、踝、肘、肩等关节。多呈对称性、持续性,但时轻时重,疼痛的关节往往伴有压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