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什么是“全媒体”

什么是“全媒体”

什么是“全媒体”
什么是“全媒体”

什么是?全媒体?

《中国记者》供稿作者:罗鑫

2010年03月22日15:03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全媒体?是近年在业界出现频率很高a的一个词,不同时期定义也有不同的提法,本文试图厘清?全媒体?这一关键词。

2008年以来,各类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中频频出现一个名为?全媒体?的关键词,其中包括?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战略??全媒体报道??全媒体记者??全媒体出版??全媒体广告?等。然而,何谓?全媒体?,学界至今还没有人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国外对?全媒体?的提及

?全媒体?在英文中为?omnimedia?,为前缀omni和单词media的合成词。经过搜索国外的Elsevier(SDOL)数据库、EBSCO全文数据库以及Springer外文期刊,笔者发现omnimedia只以专有名词形式出现,即一个名为Martha Stewart Living Omnimedia(MSO)的公司。作为一个新闻传

播学术语的?全媒体?并未为国外新闻传播学界所提及。

1999年10月19日,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公司成立。这个公司拥有并管理多种媒体,包括四种核心杂志、34种书籍、一栏荣获艾美奖的艺术电视节目、一栏在CBS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周刊节目This Morning。不仅如此,MSO还管理一个名为AskMartha的报纸专栏(其内容提供给230多家报纸)、一个在美国330多家广播台播出的节目、一个拥有17万注册用户的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db17007784.html,。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公司是美国当时最有名的家政公司之一,它通过旗下的?全媒体?传播自身的家政服务和产品。

回顾1999年,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得到长足发展,互联网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起步发展。媒介内容通过报纸、杂志、电视节目、网站等不同的媒介形态得以表现。然而,囿于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公司并没有实现如今所有的媒介形态如手机电视、户外电视等。当时的?全媒体?只停留在扩张阶段,只求拓展新的媒介形态,而没有注重?全媒体?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问题。

国内对?全媒体?的提及

经过搜索国内的万方数据、维普期刊以及中经专网,笔者发现国内也同期出现了?全媒体?这一关键词。1999年6月,《中国经济时报》中的一篇文章《消费真无热点?》上写到:?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即将成为家用电器行业的新潮流,也将是消费者新的消费追求热点,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必将造就一片新的市场空间。重享受的发烧友追求全媒体、全数字的声音和图象效果。?显然,文中提到的发烧友追求的全媒体的声音和图像效果,只局限于传播形式中的声音和图像,从受众全方位的体验感受来说,这种?全媒体?的说法是不全面的。

而1999年至2007年间,各行各业对于?全媒体?的提及都是在文章中点到为止,可见这个时期人们对全媒体的认识是直观而片面的。笔者认为此时的国内?全媒体?同国外一样都囿于技术方面的限制,没有得到正确认识。

从2007年开始,?全媒体?出现在文章中的频率越来越高。2007年11月12日《投资中国项目精选》上的一篇《Xtel 统一通信平台项目招商》对?全媒体?的认识有所突破:?Xtel 统一通信平台具有以下功能:全媒体通信,支持音频、视频、即时消息、手机短信、应用共享等各种媒体形式。?文中的?全媒体通信?,包括了当今各种媒介形态。这种对?全媒

体?认识上的进步与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全媒体?在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现状

2008年,?全媒体?开始在新闻传播领域崭露头角。许多媒体从业者纷纷提出?全媒体战略?或?全媒体定位?。报纸、电视、广播、出版、广告等行业的?全媒体?发展呈现出两种方式:一是?扩张式?的全媒体,即注重手段的丰富和扩展,如新兴的?全媒体出版??全媒体广告?;二是?融合式?的全媒体,即在拓展新媒体手段的同时,注重多种媒体手段的有机结合,如已经探索一年多的?全媒体新闻中心??全媒体电视??全媒体广播?。烟台日报传媒集团2008年3月在全国首开先河,整合集团所有媒体记者,组建了?全媒体新闻中心?,开始了从传统报业到?全媒体?的运作方式、生产流程以及各种运营平台的探索。一方面单一的印刷报纸分化成多种产品形态,如手机报纸、数字报纸等;另一方面媒介生产流程进一步细分、专业化。

2008年2月,《TD广电对决手机电视国标》一文中提到,在当年的北京奥运会期间,手机电视将成为重要的传播形式,中央电视台的转播也将采取?全媒体?对外传播。而中

央电视台从2009年7月2日开播的《世界周刊》,其定位就明确提出?全媒地带,信息就是选择?。该栏目负责人认为,对于《世界周刊》来说,新闻只是起点。启动强大的信息搜索及整合能力,打破不同媒体间隔,开辟独具特色的全媒体地带,给观众丰富的信息?选择?可能,展示一周世界重大新闻事件背后的世界和新闻所引发的关注,是《世界周刊》的价值及意义所在。

在广播行业,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广播网实现了中央电台所有奥运报道广播信号同步网上直播,创新了图文并茂、音视频同步多点互动直播报道新模式,尝试广播频率、门户网站、有线数字广播电视、手机广播电视、平面媒体五大终端的融合。2009年,国家广电总局成立了中广卫星移动广播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全国移动多媒体广播传输覆盖网络。

在出版行业,2008年年底,贺岁电影《非诚勿扰》的同名长篇小说《非诚勿扰》在北京以?全媒体出版?方式首发。国内自此掀起了一股?全媒体?出版热潮,《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我的兄弟叫顺溜》等图书都宣布采用全媒体方式出版。2009年在济南举行的?全媒体出版整合营销沙龙?上,中文在线总裁童之磊这样介绍全媒体的含义,?全媒体出版

就是同一个内容同时发布在纸质媒体、互联网、手机和手持阅读器等媒体上。??中文在线所提的‘全媒体出版整合营销’,即是利用各种媒体和各种渠道发行阅读产品,同时尽可能覆盖所有读者?。

在广告行业,2009年10月19日,《中国计算机报》上的《全媒体:指点网络大市场》一文中,作者肖庆飞指出,将网络广告与传统广告形式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形成?全媒体?。笔者认为,?融合式?全媒体发展才能真正发掘出?全媒体?的价值,更符合?全媒体?的内涵。

在?全媒体?语境下,多种媒体形式要打破传统的单一模式,提供不同的表达方式。面对不同的状态,要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果各种手段只是同一角度的重复或者只是不同媒体的简单堆积,那么,就很难产生增值的效果。

?全媒体?在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现状

尽管全媒体在国外新闻传播学界未被提及,但在近几年经常被我国新闻传播学者提及或研究。我国新闻传播学者对全媒体的定义分为两类,一类是?营运理念(模式)说?,另一类是?传播形态说?。前者的代表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

学院教授彭兰;后者的代表是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的周洋。

2009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的《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中明确提出了?全媒体?的概念。她指出,全媒体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她强调,从总体上看,全媒体不再是单落点、单形态、单平台的,而是在多平台上进行多落点、多形态的传播。报纸、广播、电视与网络是这个报道体系的共同组成部分。

2009年11月,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的周洋则认为?全媒体?的概念来自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是媒体走向融合后?跨媒介?的产物。

具体来说,是指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笔者认为?传播形态说?更符合?全媒体?的内涵。全媒体在发展中往往受到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限制。它并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单一模式,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当互联网日益普及,博客、播客等媒介形态大行其道;而当手机逐渐普

及,手机报、手机小说、手机电视又风靡全球。?全媒体?就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兼容并蓄的传播形态,随着3G网络的成熟,4G网络的开发成功,又将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传播形态加入其中,丰富受众的媒体体验。

综上所述,?全媒体?是信息、通讯及网络技术条件下各种媒介实现深度融合的结果,是媒介形态大变革中最为崭新的传播形态。

?全媒体?是在具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表现手段基础之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之间的融合,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全媒体通过提供多种方式和多种层次的各种传播形态来满足受众的细分需求,使得受众获得更及时、更多角度、更多听觉和视觉满足的媒体体验。(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新闻系)

[文章来源:《中国记者》2010年第三期]

浅谈全媒体时代

浅谈全媒体时代 媒介环境不但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媒介与人的关系,更改变了媒介环境中为之运作的人。随着传媒业的迅猛发展,新媒体、自媒体等媒介形态迅速兴起,成为除了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之外占据中国媒体舞台的新兴力量。 "全媒体"――omnimedia,它最初源于一家成立于1999年的名为"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的美国家政服务公司。这是一家同时包含报纸专栏、书籍、杂志、广播、电视、网站等多种媒体形式在内,并统一进行管理,进而宣传和推广自己的家政服务和产品的所谓"全媒体"公司。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受限,这家家政公司涵盖的"全媒体"显然不够全面,也没有手机电视、户外电视等媒介形态,因而更倾向于"multimedia多媒体"的概念。多媒体,指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全媒体的其实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全",而是一种概念上的方向和趋势,全媒体是一种以全"为理想化目标的多媒体,多媒体与全媒体在某种意义上具有近义词的关系。然而,这家家政公司自己可能都没有预料到,这种具有一定超前意识的全媒体思路竟无意间道破了传媒业巨变的天机。 全媒体不仅仅是一种传播手段、一种媒介形态,更是一种传播理念和新的信息生产方式。我们需要弄清全媒体时代传播的基本特征,这些媒介环境的特征变化是节目主持人在新时期进行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全媒体不排斥任何单一媒体的行为,单一媒体的价值优势还能带动整个媒体联盟的发展融合,与此同时,它覆盖面广,几乎无孔不入的渗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当中,信息接受面覆盖程度高。例如网络技术就将传统媒介的单一属性向试听全媒体的终端进化,存在于传统意义当中的媒介界限正在日渐消失。原有的时空和

浅谈新媒体时代公众的媒介素养

浅谈新媒体时代公众的媒介素养

————————————————————————————————作者:————————————————————————————————日期:

浅谈新媒体时代公众的媒介素养-新闻学 浅谈新媒体时代公众的媒介素养 范妍妍 【摘要】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媒体的普及带动了传播媒介形态及传播模式的转型,传统主流媒体与社会化媒体共存是新媒体传播时代的主要特点。媒介内容的生产也从单纯的由专业新闻工作者通过传统传播渠道发布,到现在由每个屏幕后的人在网络上发送信息,引起广泛关注与转发,进而引起传统媒体报道及再次传播。本文从新媒体时代公民在使用新媒体过程中的表现入手,从公民在使用新媒体过程中所担负的各个角色,阐述新媒体时代公民应当具备的媒介素养。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公域私域 英国学者汤普森和李维斯在80 余年前首次提出“媒介素养”这一概念。随着媒介形态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媒介素养这一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完善。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与传播形态的变化,媒介素养的概念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以往媒介素养的研究往往研究受众或传媒人或官员这样单一群体的媒介素养问题,进入21 世纪的新媒体时代之后也有研究公众在参与传播过程中的表现所带来了各种问题,进而提出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研究院彭兰教授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一文,从系统的角度看待三者的关系,从制度层面更深刻地理解媒介素养的意义及媒介素养科学体系的形成。探究在新媒体时代,公民在与媒体发生关系的过程中所担负的各种角色,所面临的不同的责任与义务,素质与能力,阐述新媒体时代公民应当具备的媒介素养,这也是本文所要追寻的答案。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点

浅谈全媒体时代

浅谈全媒体时代 媒介环境不但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媒介与人的关系,更改变了媒介环境中为之运作的人。随着传媒业的迅猛发展,新媒体、自媒体等媒介形态迅速兴起,成为除了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之外占据中国媒体舞台的新兴力量。 "全媒体"――omnimedia,它最初源于一家成立于1999年的名为"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的美国家政服务公司。这就是一家同时包含报纸专栏、书籍、杂志、广播、电视、网站等多种媒体形式在内,并统一进行管理,进而宣传与推广自己的家政服务与产品的所谓"全媒体"公司。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受限,这家家政公司涵盖的"全媒体"显然不够全面,也没有手机电视、户外电视等媒介形态,因而更倾向于"multimedia多媒体"的概念。多媒体,指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与传播媒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全媒体的其实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全",而就是一种概念上的方向与趋势,全媒体就是一种以全"为理想化目标的多媒体,多媒体与全媒体在某种意义上具有近义词的关系。然而,这家家政公司自己可能都没有预料到,这种具有一定超前意识的全媒体思路竟无意间道破了传媒业巨变的天机。 全媒体不仅仅就是一种传播手段、一种媒介形态,更就是一种传播理念与新的信息生产方式。我们需要弄清全媒体时代传播的基本特征,这些媒介环境的特征变化就是节目主持人在新时期进行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全媒体不排斥任何单一媒体的行为,单一媒体的价值优势还能带动整个媒体联盟的发展融合,与此同时,它覆盖面广,几乎无孔不入的渗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当中,信息接受面覆盖程度高。例如网络技术就将传统媒介的单一属性向试听全媒体的终端进化,存在于传统意义当中的媒介界限正在日渐消失。原有的时空与地

浅谈全媒体时代终审稿)

浅谈全媒体时代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浅谈全媒体时代 媒介环境不但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媒介与人的关系,更改变了媒介环境中为之运作的人。随着传媒业的迅猛发展,新媒体、自媒体等媒介形态迅速兴起,成为除了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之外占据中国媒体舞台的新兴力量。 "全媒体"―― omnimedia,它最初源于一家成立于1999年的名为"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的美国家政服务公司。这是一家同时包含报纸专栏、书籍、杂志、广播、电视、网站等多种媒体形式在内,并统一进行管理,进而宣传和推广自己的家政服务和产品的所谓"全媒体"公司。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受限,这家家政公司涵盖的"全媒体"显然不够全面,也没有手机电视、户外电视等媒介形态,因而更倾向于"multimedia多媒体"的概念。多媒体,指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全媒体的其实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全",而是一种概念上的方向和趋势,全媒体是一种以全"为理想化目标的多媒体,多媒体与全媒体在某种意义上具有近义词的关系。然而,这家家政公司自己可能都没有预料到,这种具有一定超前意识的全媒体思路竟无意间道破了传媒业巨变的天机。 全媒体不仅仅是一种传播手段、一种媒介形态,更是一种传播理念和新的信息生产方式。我们需要弄清全媒体时代传播的基本特征,这些媒介环境的特征变化是节目主持人在新时期进行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全媒体不排斥任何单一媒体的行为,单一媒体的价值优势还能带动整个媒体联盟的发展融合,与此同时,它覆盖面广,几乎无孔不入的渗

全媒体时代媒体应对与舆论引导

全媒体时代媒体应对与舆论引导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学习,随着近几年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对媒体生态和舆论格局带来的变化和挑战,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下全媒体时代媒体应对与舆论引导方面我的一些看法。 我先谈一谈变化,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当今社会已毫无疑问地成为自媒体社会。微博、微信、人人、QQ、快手、YY直播平台等载体,它们区别于电视、报纸等传统大众媒介的移动社交软件,以其方便快捷的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传播发送方式,受到众多网民的青睐,并逐渐在话语传播的各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优势。由此,原本处于弱势地位的民众获得了巨大的话语力量,并与支撑着政府话语权的传统媒体分庭抗礼,考验着政府的执政水平和执政策略。现在状况是人人都可以是记者,自媒体时代的发展颠覆了以往大众传媒或者是政府机构和企业机构垄断新闻源的局面,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发布者。下面,我从四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学习一下媒体应对与舆论引导: 一、新媒体对政府舆论引导带来的影响与挑战 案例:下面先给大家还原一下青岛大虾事件,2015年10月4日,南京的朱先生和四川的肖先生,在青岛一家名为

善德烧烤用餐时,各自都点了一份虾,点餐时菜单上标价38元,结账时,店老板却按每只虾38元的价格收费,经过多方协商后,最后两人分别给了烧烤店老板2000元和800元的餐费后离开。之后,肖先生和朱先生结束了旅游,都各自返回了家乡,他们把各自的遭遇发到了网上,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各方反应: 事件发生后,青岛市北区物价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旅游局等部门,对涉事烧烤店下达了罚款9万元,责令停业整顿并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告知。青岛市市北区物价局一名女工作人员就物价局未及时积极处理“天价虾事件”,以及对他及家人造成的伤害表示道歉 青岛市消保委发布《关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声明》,对近日发生的青岛市市北区善德成烧烤店宰客行为作出严 厉谴责,表示将配合有关行政部门和行业组织,对消费者关心的消费领域开展监督检查,并公布投诉监督电话,欢迎消费者和游客对消费侵权行为进行投诉。 青岛市旅游局、青岛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青岛市物价局、青岛市公安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治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通告》,进一步加强全市旅游市场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 青岛市北区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被停职检查,市政府有关部门对该区物价旅游等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

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论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裂变式发展,中国媒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产生了新媒体,出现了二者的冲突与竞争。如何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竞争中融合并共同发展是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指出要沿着正确方向,推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发展,形成现代化的传播体系。“融合发展”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方向。 1传统媒体和新媒体 1.1传统媒体,是相对于新媒体而言的,以传统的大众传媒方式进行运作,主要形式有电视、报刊、广播等 1.1.1专业化 传统媒体发展时间长,已经具备了专业化团队。每一本书和期刊的出版,从搜集资料、筛选内容、编纂文章到制作成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的人员把关,岗位职责明确,因此创造了许多一流的作品。同时传统媒体在其长期的专业化运营过程中,积累了广泛的人脉,形成了品牌效应,公信度较高。 1.1.2深度化 传统媒体创造的作品内容具有较强的剖析力度,有深度。每一种图书、期刊都有相对应的研究领域,同时他们还根据受众的需求,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撰写,创造了很多学术水平极高的作品。传统媒体注重科研创新、开拓新的研究高度,推动了学术发展和科研进步,这是一般的网络期刊所不能比拟的。 1.1.3价值高

传统媒体既要创作满足大众口味的通俗读物,也要出版具有社会价值、经济效益低的学术著作;既要有娱乐节目,还要有科教节目,价值比较高。但新媒体考虑更多的是利润。 1.2新媒体是指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科技的产物,主要包括互联网、网络电视、数字报刊、手机信息等 1.2.1个性化 传统媒体基本上是大众化的,但是新媒体面对受众可以做到更加精细,更加具体个性化,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的需求。每一位个体可以通过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信息内容、电视音频和节目内容。 1.2.2多样化 新媒体具有多样化的形式,既有文字、画面还有音频,还可以把三者融为一体,从而把抽象变成形象,做到即时的扩展信息内容。同时用户还可以一边看文字图片,一边欣赏音乐。功能多样化使受众可以自由选择。 1.2.3互动性 传统媒体是单向线性的,缺少互动。而新媒体是双向的,互动性很高。在网络上出现新的信息,受众可以评论,也可以转发,实现即时交流。 2河北省传媒发展现状 河北省作为传媒大省,其中报业、期刊、图书、广播、电影、电视以及网络传媒等构成河北省传媒产业集团,它们各自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媒体已经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虽然传统媒体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也面临着众多新媒体的干扰和冲击。1)近几年报纸发行量减少,千人拥有量仍然偏低,优秀报纸数量偏少。发行量最多的是由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主

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的发展路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b17007784.html, 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的发展路径思考 作者:胡静 来源:《今传媒》2017年第02期 摘要:微博、微信、APP、小程序的层出不穷让新技术不断充斥互联网,这些新技术新应用已经深刻影响和改变信息传播的模式和途径。新兴媒体发展之快、覆盖之广超乎想象,对传统媒体带来很大冲击,一个行业面临变革的时候,也往往是最能触动反思的时候。如果不自我革新,就可能被推向边缘,因此,传统媒体如何在全媒体时代寻找生存和出路是传统媒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融合;互联网思维;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2-0129-02 微信、APP、小程序的层出不穷让新技术不断充斥互联网,这些新技术新应用的,已经深刻影响和改变信息传播的模式和途径。新媒体发展和裂变的速度,对传统媒体带来沉重的打击。2014年我国就提出了“媒体融合”,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让各大主流媒体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增强信息的传播、影响力度,更好的满足人民的信息需求。媒体融合是国家战略的重要部署,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宣传文化阵地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的大幕已经拉开,媒体融合任务艰巨。当下,传统媒体已经面临不转型就要被淘汰的境地,只有和新兴媒体互相弥补,共同进步,才符合客观的传播规律。 一、目前媒体发展状况 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它是指人借助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或技术手段。当下从媒体发展情况来看,传统媒体受众面和发展规模逐年递减,市场占有率下降,新媒体走进人们生活,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获取一切信息。尤其年轻人,新媒体已经成为他们衣食住行获取信息和帮助的重要途径。从媒体属性上来看,已经从自上而下的信息发布变化为人人拿起麦克风成为发言者,大量的信息、话题通过网络迅速传播、扩散和发酵。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越来越弱化。 当前,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取新闻、知识、信息交流、娱乐,支付,甚至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截止2015年末,我国有6.88亿互联网网民,其中,使用手机上网已有6.2亿之多,在全球网民排行首位。网络信息传播的物理通道已经发生本质性的改变。一是客户端使用。丰富的各类客户端提供了人们吃行玩住多元化的个人平台,让各类人群社会需求得到无限满足和延伸,而且今天全球智能手机总量中,我国智能手机已经占到四分之一;二是云计算服务。以大数据为基础推进人类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服务共享,提高社会的运行效率,使生活更加智能化。

全媒体时代下的媒体融合

49融合与发展·研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的传播和接受方式正在发生深度变革,面对网络、手机、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的渗透,依靠传统理念和方式进行传播的广电媒体面临严峻挑战。在这个人人可成记者的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传播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动化、个性化、细分化、多样化的传播方式,改变着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给传统媒体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 1.互联网改变媒介生态,广电媒体面临挑战 全媒体时代,电视广播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单向的线性传播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当下受众对信息传播的选择与表达需求,很多地方电视台只能按照“规定动作”生产制作,鲜活、灵动的“自选动作”被大大限制,直接导致了观众的日渐流失。与此相反,以网络为载体,以实时互动方式传播信息的新媒体,其方便快捷、多向传播、渠道广泛、全民参与、多点互动的特点,大大满足了受众的个性化选择和需求。 随着智能电子产品的出现,面对新媒体的凌厉攻势,广电媒体的优势几乎荡然无存。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在改变,广告投放的策略在改变,资本和人力资源也开始向新媒体倾斜。面对行业困境,是创新还是观望,是融合还是坚守,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广电传统媒体从业者来说,必须明确方向、理清思路。 2.城市广电向全媒体转型迫在眉睫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无疑推动了全媒体时代的开启。以受众为中心、内容为主导,通过转型升级和内容优化,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有机融合,更有利于传媒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目前,很多电台、电视台都在建设新媒体、发展新媒体,但融入互联网的方式并未收到太大成效。究其原因,其最大的失误在于简单将电视和报纸的内容改个标题就搬到网站和手机上,虽具备某些推广和检索价值,却并无多少实际效用。事实上,当下某些电视台、电台与新媒体间的合作,只是一种基于在双方意愿基础上的复制与粘贴。虽然大家对媒体融合和媒体转型的认知都很重视,但对于实现战略的途径,以及怎么转型、怎么融合,怎么突破体制机制禁锢,从内容整理、分发、呈现上去考虑等等问题,并不是十分清楚,这也就是所谓的“战略清晰,落地乏力”。“一块牌子,两套班子”的内部运作以及内容的物理位移,只是形式上的多媒体集群,这种“两张皮”现象并非真正的融合,也没有为传统媒体带来什么新的效益。 3.补齐媒体融合短板,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投身新媒体战场,走媒体融合之路,要变为现实挑战巨大。从“简单相加”迈向“深度相融”,仅仅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不够的,更要完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升华转化。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当前最重要的,就是积极行动、掌握新兴媒体的传播规律,在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的基础上,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内容、渠道、市场的融合,实现平台、经营、管理一体化发展,重构广播电视的业务流程和运行机制,走出一条“1+1>2”的融合发展新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战略。 目前,很多地方电视台已经开始以“供给侧”改革的思维,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通过整合、联合、融合实现跨媒体发展,实现从体制机制到生产、传播、营运的全系统深刻变革。2017年,昆明广播电视台全台组建成立全媒体新闻中心、全媒体营销中心、融媒体发展中心,将分散在各个频道、频率和网站、微博、微信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布局新的传播渠道和终端,启用“全媒体融合发布中心”“融媒发布云系统”,升级上线官方网站、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优化采编播流程,推进组织架构、采编队伍、传播机制、内容产品和技术服务转型,打造 “全媒体汇聚、共平台生产、多渠道分发,全媒体整合营销”的新型区域媒体融合集团。 比起传统的新闻生产和播报方式,整合后的全媒体平台优势要明显得多,这在2017年的昆明市两会报道上尤为凸显。由于创新了理念和思路,所有采访由全媒体新闻中心统一策划、统一调度,融媒体发展中心协同、技术部门配合,打通平台资源,实现视频、音频、图文、H5等多形式报道,建立电视、广播、网站、客户端、微信、微博多渠道立体联动发布的报道体系。在云技术支持下,昆明广播电视台实现 全媒体时代下的媒体融合 摘 要:在新媒体和“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媒介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成为大势所趋。新媒体思维下,传统媒体如何在夹缝中突围,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这对于全媒体时代下的广电传统媒体来说,是需要认真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全媒体时代;融合发展;“供给侧”改革思维;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 G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7)10-049-02DOI:10.19483/https://www.doczj.com/doc/db17007784.html,ki.11-4653/n.2017.10.017 文/马静怡

“全媒体时代”的态势与路向

南方论坛 South China forum / 2009 NO.02 007 文⊙张惠建 综观当今媒体所处的发展阶段,我们已经迎来了一个由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全新发展阶段——“全媒体时代”。在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全媒体”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复杂的概念。从传播载体形态上,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讯等等的总和;从传播内容形式上,则涵盖了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信息的全部感官;从信息传输渠道上来看,包括了传统的纸质、频率、局域网(如有线电视网、数字电视、IPTV、地铁电视等)、国际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WiFi等等。 更进一步,如果从受众的感知也就是互联网行业俗称的“用户体验”来讲,“全媒体”事实上已经不是一个媒体的概念,而是一个媒介的概念。因为在“全媒体时代”,受众已经不再是一个信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一个参与者,而媒体往往成为这些信息交汇的平台。 必须指出的是,“全媒体”在中国似乎很新潮,但事实上在国外,全媒体早已不是一个什么新的概念了。默多克新闻集团已拥有电视、报纸、杂志、出版社、互联网等等各个不同的媒体形态,事实上早就是一个全媒体了。2006年我接待了一家南非媒体,叫Naspers,它当时就已包括了涵盖互联网、传统电视、付费电视、纸质等媒体,并在纳斯达克和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同时上市,2005年营业收入22.6亿美元,市值40多亿美元。而当时我们拥有国家垄断性资源的CCTV的收入折合美元也不过是10多亿而已。这说明“全媒体”不仅仅是媒体发展的趋势,而且已经是大型现代媒体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也说明,中国的传媒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一、“全媒体时代”媒体产业的发展趋势 “全媒体时代”受众对媒体的主导作用将会越来越凸显。受众对信息获取的方式、渠道,以及对信息内容的要求也会更加多样化,进而使得媒体产业将会产生一股新的、更大的变革。 首先,传统媒体将从大众媒体寻求多元,“长尾效应”将在传统媒体中显现。据统计,2000年6月至今,全美国就有7万多报纸、杂志和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从业人员失业,CNN曾经在一天当中裁员400人,NBC在2007年9月的一天之内裁员高达700人,时代杂志今年裁员250人,费城市区的报纸记者和编辑数量原有500多人,现已跌至220人,减少了一半以上;NBC、Fox等电视台的收视率曾跌至历史的最低点,减少了200多万观众⑴。有人据此就说,传统媒体已经开始步入末路。传统媒体是否真的步入末路?如今我们还看不清楚,但我认为, 在未来信息碎片化、个性化的时代里,媒体将会变得所谓“细众化”、“个性化”和“便捷化”。不论未来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