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才队伍建设论文

人才队伍建设论文

人才队伍建设论文
人才队伍建设论文

人才队伍建设论文

人才队伍建设论文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挥船检主力军作用

中国船级社承担着为行业提供先进、安全、绿色、适用的规范标准,运用新技术、新标准推动我国航运、造船和配套产业实现升级换代,促进我国航运业和造船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任务,是维护国家海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大军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海洋强国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船级社不仅要做船检工作中技术发展的引领者、规范标准的制定者、海上安全的守护者,还要在海洋管控力、国际海事组织中拥有更多话语权方面主动作为,充分发挥船检主力军作用。

党的十八大“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为中国船级社船检主力军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按照交通运输部领导对我们提出的“技术是核心、服务是根本、人才是关键”的要求,中国船级社只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在人才引进、考核评价、激励保障等机制上不断创新,并保持人才队伍与事业发展总体需求相适应,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满足我社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才能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真正发挥好国家船检主力军的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已不可替代地成为了决定中国船级社事业发展、能否发挥好国家船检主力军作用的关键。

一、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一是识别人才要客观、全面。识别人才切忌主观成见,浓厚的主观色彩往往造成情感上的误差,遮掩或扭曲人才的真实形象。“疑人偷斧”使无辜者遭嫌,而“情人眼里”的西施并非绝对是绝代佳人。识别人才切不可像“盲人摸象”,把局部当成了整体,犯片面性的错误。看才识才要顾及德、能、勤、绩、廉各个方面,而且各个方面要坚持一分为二。

二是识别人才要用发展的眼光。世上没有常胜将军,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能凭一时一事定终生。现在犯了错误,要看过去的一贯表现;过去犯过错误,更要看重现实表现。人才总是在变化,特别是正在成长发育的青年人才可塑性强、变化潜能大,更不能一看到底。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大诗人白居易将其概括为:“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需待七年期”。人才的优劣,要看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态度,要坚持以德为先。

三是识别人才要看本质和长处。识别人才不仅要用眼和耳,重要的是用脑,透过表面现象,认真分析,去伪存真,才能识别“庐山真面目”。“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才都有优点和缺点,而优点和缺点又具有“共向性”,二者往往相伴而行,峰高谷深,峰谷并存。认识人才要从两方面看,特别要抓住人的长处,安排适合他们特点的工作,以发挥他们的专长。

二、要从机制上谋求人才成长

一是建立以竞争上岗和岗位交流为主体的人才成长机制。曾经我们在干部的选拨任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标准模糊及决策过程不规范等问题,限制了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和事业的长远发展。随着知识、人力资本价值和地位的提高,我们逐步建立了以竞争上岗和岗位交流为主要形式的多元化人才成长机制,从而挖掘内部人才的优势。我们在全系统建立了验船师正常的岗位交流制度,既有利于丰富人才的工作经验,挖掘人才潜能

企业培训论文一稿

我国企业员工培训问题探究 第一章概述 企业培训,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涌入中国,国内企业与国际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加剧。美国在这方面,把培训作为投资,其回报也是可以计量的。培训不单是一种知识的传递或技能的传授的手段。它是一剑双雕的多重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个人追求的多元化,培训必将起到更大的作用,所以请珍惜每次企业提供的培训机会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提升自己发挥企业培训真正的意义。 1.1企业培训的概念 企业培训是企业或针对企业开展的一种提高人员素质、能力、工作绩效和对组织的贡献,而实施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活动。随着国际经济的影响,企业培训已不同于往日一次终身的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化、全球化、知识化的发展趋势要求企业员工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技能。这样会让企业的知识技术随着更新,而且在某些领域内知识与技术更新的速度还要更快。同时,新的发展趋势也要求企业员工能更积极主动地回应环境挑战和参与企业变革,有赖于培养员工善于思考、沟通、处理不确定性问题和主动参与变革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应变和从事新的、多变性的工作。因此,更广泛、更具有理论性、综合性、适应书生和更有利于创新的培训也就成为先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努力的方向。 在目前国际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作为一个企业,面临来自内部外部的各种挑战和机遇,企业要发展的更好,就要不断去适应这种变化。企业中职员的素质就是制约提升企业整体战斗力的主要因素,而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企业通过培训不仅要提高每个人的管理知识、管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全体员工和整个组织按照统一的方法去应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组织效率而不仅是个人的效率。 1.2企业培训的方式 现代的培训活动按其性质可划分为五个方式:知识培训、技能培训、态度培

以人才为话题的议论文高中范文

以人才为话题的议论文高中范文【篇一】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智商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而现代研究表明,人才成功的决定因素不仅仅是智商,还有情商。 美国一家很有名的研究机构调查了188个公司,测试了每个公司高级主管的智商和情商,并将每位主管的测试结果和该主管在工作上的表现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对来说,情商的影响力是智商的9倍。智商略逊的人如果拥有更高的情商指数,也一样能成功。 李开复说,情商意味着: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可以克服的挑战、有足够的度量接受不可克服的挑战、有足够的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他十分认同“要建立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情商不是靠背书、考试能学到的。在中国传统背考模式的影响下,情商的培养受到了长期的忽视甚至忽略。应试心态造成了不少中国学生每天拼命地读书,把追求好成绩当做惟一人生目标,没时间交朋友,忽略了人际关系的培养。而中国学校的“名次”造成了一种“零和”心态(每班只有一个第一名,学生都彼此当作竞争对手)。这样的教育模式可能逐渐把学生培养成为情商很低的人。 总而言之,良好的教育中藏着巨大的情商因素培养空间。如果教师在整个家庭教育过程中始终以塑造孩子的心灵为本,从情感上关心孩子,从人格上尊重孩子,从日常行为规范上教育孩子,让孩子从高层次的教育中领悟其中的道理。那么,这些接受情感教育的孩子不会只成为学习的机器。 智商是用以表示智力水平的工具,智商的高低反映着智力水平的高低。情商是表示认识、控制和调节自身情感的能力,情商的高低反映着情感品质的差异。情商对于人的成功起着比智商更加重要的作用。智商和情商,都是人的重要的心理品质,都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所以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人士,不但应该学习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也应不断的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情商水平,它可以影响其他能力的充分发挥。 【篇二】

大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论文

大企业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大企业通常都经历了较长的发展时期,经历了创业期的艰难,步入了稳定发展阶段,对人才的渴求从一将难求的阶段步入了如何建设更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队伍阶段。大企业必须克服大企业症状,坚持以人为本,用企业文化和制度指导,构建与企业同步和谐发展的人才队伍。同时要加强企业与员工,部门与员工,领导和员工,员工之间的沟通体系建设,建设沟通型的人才队伍实现企业运行的效率提升。 关键词:大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人力资源管理 abstract: the big enterprise usually has a long period, and experience the entrepreneurship issue of the difficult, marched into the stable development stage, the desire of talents from a hard to get into the stage will be more suitable for how to construct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eam of talent stage. big enterprise must overcome big enterprise symptoms, adhere to the people-oriented, with the enterprise culture and the guidance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synchronization with the enterprise personnel. and at the same time strengthen enterprise and employee, departments and employees, leadership and staff, the staff of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system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f communication talent team achieve enterprise

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汇报提纲

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汇报提纲 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汇报提纲 近几年来,我县通过开展“营造良好人才环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教育实践等活动,不断加大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力度,围绕市委组织部工作会议关于加强全市人才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县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不断加强管理,完善机制,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为全县经济跨跃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现将工作情 况汇报如下:一、全县人才队伍的现状及结构 2005年底,全县干部7386人,其中:党政人才1566人,占21.2%;专业技术人才5539人,占74.9%;企业管理人才281人,占3.8%。 1、党政人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1566人中, 大学本科309人,占19.7,大专704人,占44.9,中专355人,占22.6,高中及以下198人,占12.6; 35岁以下550人,占35.1%;36--45岁614人,占39.2%;46--54岁369人,占23.5%;55以上33人,占2。1%。 2、专业技术人才5539人中,其中: 大学本科837人,占15.1%;大专2109人,占38%;中专2387人,占43%;高中及以下205人,占3.7%; 35岁以下766人,占13.8%;36--45岁3326人,占60%;46--54岁1265人,占22.8%;55岁以上182人,占3.2%。 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92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5.4%,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341人,占43.8%,初级专业技术人员4063人,占76.1%。 3、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281人,其中大学本科19人,占6.7%,专科80人,占28.4%,中专85人,占30.2%,高中及以下97人,占34.5%;35岁以下89人,占31.6%,36--45岁70人,占24.9%,46--54岁59人,占20.9%,55--59岁63人,占22.4%。 二、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一)加强执政能力,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选准人。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在干部选任工作中,坚持把好“政治关”,选政治上“靠得住”的人,把能否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选拔任用干部最重要、最根本的要求;坚持把好“能力关”,选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中“有本事”的人,注重选拔思想解放、素质过硬、实绩突出、能力较强、有魄力、有闯劲的干部;坚持把好“作风关”,选在思想、工作、生活中“作风正”的人,确保把一些既干事、又廉洁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年初以来,结合县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工作和县直机构改革,我们严格遵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央办公厅《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条例》,认真落实广大干部群众对干部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扩大民主渠道,增强干部工作透明度。一是在县委全委(扩大)会议上,对若干名政府部门缺职“一把手”和县处级后备干部人选进行民主推荐,同时,在全委会上再次进行推荐,为组织选拔任用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二是结合机构改革(更名),调整(或重新任职)43名领导干部,其中提拔11名,改任非领导职务13名,重新任职8名。在调整干部中我们严格按照领导职数配备干部。同时在调整中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是对班子不团结,群众威信差的果断进行了调整。二是对于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工作思路清,创新能力强的干部予以提拔使用。三是对搞个人主义,工作作风不实,完不成工作任务的干部降职使用。四是结合本人工作经历和所学专业特点,从有利于培养锻炼干部角度进行交流任职。五是对年龄偏大,工作力不从心的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六是采取“一推

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论文

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创新性型人才 面对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时代,面对提高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不得不令我们深思。培养富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目前高校自身发展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不能算是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此,我们应立足于现实,着眼未来,纷纷建构具有本单位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也顺应时代要求,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的优势,积极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多种措施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 一、适应形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不断改变,而且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也需要根据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地变革和优化。我们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突破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学校以育人为本、育人以教学为先、教学以质量为重”的思想,以及“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观念,把全面素质教育放在突出位置,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面向社会培养既能从事科学研究,又能直接参加社会工作,“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是我们21世纪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发挥优秀教师作用,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促进课堂提质工程 我院坚持培养教学研究型教师,促进师资队伍素质从教学型或科研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形成了一支以学院6位“136”人才为核心,以一大批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中坚的师资队伍。广大教师既重科研,又重教学,他们通过科研站在学科发展前沿,通过教学向学生传授先进的科技知识。学院鼓励和组织“136”人才、教授、博士、教学名师主讲本科生主干专业课程,举办学科发展动态讲座,并要求以上每位教师每年至少做一次学术报告,每年暑假期间学院组织一次学科研讨会,要求所有教师都要准备“精彩一课”的演讲,随即抽讲,几年来,学院产生了3位省级教学名师,学院结合学校每年举办的“我爱我师”活动,组织广大学生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评选出一名“我心中最喜爱的老师”进行表彰,通过活动,大大提高了师资队伍素质,使大部分老师既是学术骨干,又是教学骨干。在促进课堂提质工程上,一是学院依托学科优势,完善专业建设。按学科类型设置基础课平台,按“少而精,少而优”的原则扩展新知识。今几年,学院根据专业设置,结合社会人才需求,调整新编教材10多项。二是转化科研成果,打造精品课程。学校充分发挥车辆、交通控制、热能动力等领域的科研优势,深化教学改革,推进课程建设,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目前建设了汽车电子和汽车车身设计2门核心课程实验创新平台,车辆工程专业教师队伍获国家级教学团队;车辆工程实验室被确定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三是改革实践教学,加强实践环节。学院从公共基础实践、学科专业实践、研究创新实践三个层次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之关于员工培训毕业论文

引言 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变幻莫测,公司倒闭、破产的事情时有发生。许多管理者在面对问题时会选择裁员、降低投资、降价等办法以应对形势恶化的市场。但如果这样做,就会把企业逼上万劫不复的深渊。因为你丢失了作为公司最宝贵财富的你的员工;你错过了扩大员工培训、加大研发投资的最佳机会;你也因为降价丧失了品牌的良好形象。现代的企业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来讲,也是企业培训的竞争,重视培训,重视员工全面素质的提升和企业文化的认同,把企业建成学习型组织,通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是企业获得发展的最根本手段。 本文以我国员工培训的相关理论和现状为背景,对某某某有限公司的员工培训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员工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期望可以加强员工培训的有效性。

1.培训的含义 1.1培训含义 所谓培训是指一定组织为开展业务及培育人才的需要,采用各种方式对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的管理活动,其目标是使员工不断的更新知识,开拓技能,改进员工的动机、态度和行为,是企业适应新的要求,更好的胜任现职工作或担负更高级别的职务,从而促进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是组织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一项职能,培训就是给新员工或现有员工传授其完成未来工作或目前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以及态度。组织通过培训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与工作热情,以达成组织的经营目标。 1.2培训的意义 首先,从企业角度来说,培训可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战斗力。在众多的人力资源调查中,“较多的培训机会”越来越成为吸引好员工加入和留住好员工的重要因素,甚至是仅次于薪酬的留才要素。 其次,从企业经营管理者角度来说,培训可以减少事故发生、改善工作质量、降低损耗。研究发现,企业事故80%是员工不懂安全知识和违规操作造成的。员工通过培训,学到了安全知识,掌握了操作规程和正确的工作方法,纠正错误和不良的工作习惯,自然就会减少事故的发生,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培训后的员工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就会自觉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主人,主动服从和参与企业的管理。 最后,从员工的角度来说,培训可以让自己更具竞争力。未来的职场将是充满了竞争的职场,随着人才机制的创新,每年都有大量的新的人才加入到竞争的队伍中,让您每时每刻都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就业危机已经来临,只有那些可能成为不可替代的员工的人,才可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企业裁员正在进行,只有那些不可替代的员工才不会被裁掉,才能升职加薪与公司一起成长。[1]面对竞争,要想成为不可替代的员工,避免被淘汰的命运,只有不断学习,而培训则是最好、最快的学习方式。 总之,培训可以让员工自强,可以让企业的血液不断得到更新,让企业永远保持旺盛的活力,永远具有竞争力,这就是企业进行培训的最大意义。

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浅析

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浅析

毕业论文 题目: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浅析作者:杨瑞雪

班级:13春行政管理 目录 一、建立健全人才保障制度,是留得住人才的关键 (3) 二、人才队伍配备合理,是企业得以健康发展的保障 (4) 三、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 (4) 四、搞活企业文化,努力营造适宜人才学习和工作环境 (5) 五、加强基层党组织对人才队伍建设的作用 (5) 六、开展多样的人才培养方式,确保人才结构合理 (6) 七、实施多层次激励人才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7)

参考资料 (8)

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浅析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已由产业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的竞争演变成了企业人才的竞争,企业人才成为了应对国际、国内市场激烈竞争,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人才是企业的骨干力量,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间的竞争已经转化为人才竞争。人才队伍建设合理,是企业得以健康发展的保障,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吸引一批优秀人才,只有用好、培养好现有人才,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战斗力。在现代企业管理下,盘活现有人才,实施人才引进战略,减少人才浪费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企业得以发展的重要的保证。 [关键词]企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 众所周知,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队伍的竞争,人的因素在市场竞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说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健全和完善用人机制,维护员工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是企业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也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量保障。现就现代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谈几点看法。 一、建立健全人才保障制度,是留得住人才的关键 企业要得到发展首先是要有人才,而重点是要有留得住人才的措施。有的单位人才是引进来了,可是没有强有力的措施保障

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范本

XXX公司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一、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公司是由原国有企业XXX公司重组而成的民营股份制企业,员工都是从原国有企业职工转变身份而来,现有员工xxx人,其中:中高层管理人员xx人,专业技术人员xx 人,技术工人xx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公司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日趋激烈,归根到底是人才队伍的竞争。我公司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建立和完善制度,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力度,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为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开辟干事创业的广阔平台。公司从完善《XXX公司劳资人事制度》、制定《XXX公司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办法》、《XXX公司技工管理办法》和《XXX公司学习培训制度》着手,健全培训教育设施,加大员工培训投入,提高管理人、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激励员工学知识、学技术,组织员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安排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到高校学习管理和专业知识,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培养一支懂经营、会管理的管理队伍和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为公司今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二、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方面 为了适应公司生产需要,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制度,也为了积极稳妥地使我公司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工作转入正常化,全面地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工作,建立健全了专业技术人员聘用档案,制定了专业技术人员聘用细则。通过对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的聘用,对本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工作职责履行情况、个人工作技能等方面的进行综合评估,客观、全面、有效的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全年工作业绩,了解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状态,并根据聘用结果给予相应的待遇,激励专业技术人员钻研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来,创造性地开展专业技术工作,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骨干作用,进行技术创新,全面推进公司的技术装备水平。 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工作,由各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专业技术人员年度和平时考核结果择优提出推荐,报公司专业技术考核聘用小组考评,考评合格者报总经理聘用。各单位考核要坚持实事、公正合理的原则,单位领导和员工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对照不同专业系列、岗位的职责,确定各类人员的考核容和细则。考核结果要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档次,作为聘用、续聘、缓聘、低聘和解聘的主要依据,要充分体现奖优罚劣、鼓励竞争、优上劣下和按劳分配原则。

浅谈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企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课程名称:人力资源管理 任课教师:仝玲玲 专业: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 班级:S13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 学号:133209030012 姓名:邱琴 年月日:2014/12/20

浅谈企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一、企业人才培养概述 (一) 人才培养的概念 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和技术能力的人通常被称作为人才,人才源于人力资源又高于人力资源,是人力中出类拔萃的资源。在现代社会中,各行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人才成为一个企业能够走向成功的重要标志,所以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一个企业最为核心的竞争力。因此,现代社会许多的跨国企业和外资企业都更加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就是为了保证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进入正常的轨道蓬勃发展,企业的领导会抓住每个人的性格和擅长,利用积极有效的措施,引导、教育、锻炼、以使其尽快成长、经展、成熟。会将人才先进行选拔,然后再进行培训、教育和储备的完整过程,让他们汲取最为基础的知识之后,再结合实际进行应用训练,培养最扎实、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最灵活的实践动手应用的综合创造性能力,最后将他们培养成符合企业中各个岗位要求的专门人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对重视对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希望能够发展的更为长远、更为强大。人才的培养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各行各业的大小企业为求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竞争中能够争得不败之地,不仅在招聘职工的时候精挑细选优秀的人才,也高度重视内部高素质人才的发掘与培养。 (二) 企业与人才的关系 企业和人才的关系,相当于如果把企业比喻成一颗树苗的话,那么人才就是让企业枝繁叶茂成长的肥料。企业作为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实体,通过合法的手段去追求利益是其最终的目的,企业利益价值的实现、在现代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的关键的就是大力挖掘和培养企业岗位所需要的、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提高企业的经济活力。无论是国内各个行业和各个企业之间的经济竞争,还是国际上各大企业大打争夺战,人才都是企业最为核心的竞争力。企业离不开人才,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只有在清澈的水里鱼儿才能自由自在的游,人才的力量是无穷的,是持久的,是深远的。 二、企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在招聘与选拔工作中存在误区 1.重显能,清潜能。 很多单位在招聘时主要通过面试、考试等途径了解应聘者的工作经验、所掌握的工作知识与技能,据此推断工作能力,而现有的工作经验与技能只是反映应聘者的“显能”。结果就可能出现录用的新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与业绩达不到岗位上的要求,尤其是当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与原来工作岗位等级差异性较大时。 2.重优秀有人才,轻适岗人才

某央企集团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

某集团20XX―20XX年人才队伍 建设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XX-2020年)》(国资党委干一[20XX]198号)精神,围绕集团公司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内一流企业的核心目标,着眼于推动集团公司更好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结合企业人才需求实际,根据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制定本规划。 一、总则 总书记指出: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中央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骨干和中坚,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力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因此中央企业必须在

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带头作用。而人才是企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推动力。因此我们必须切实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使企业的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人才素质提升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 某集团作为中央企业,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进入20XX年以来,集团公司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坚持转型发展,用战略管理引领企业发展,积极推动集团公司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集团公司人才总量适度增长,人才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年递增;人才使用效能持续改善,人均营业收入从2013年的1469万元提高到20XX万元(预算数),年均递增37%,人才市场化配置步伐明显加快,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方式选聘经营管理人才;人才开发投入大幅增加,员工培训费用年递增293%。这些成绩的取得,为集团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虽然我们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集团公司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与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目标要求相差较远。主要表现为:人才的专业化、国际化水平亟待提高,尤其是战略型企业家、创新型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较为短缺;人才市场化选用力度还不够,现有薪酬制度阻碍了人才市场化的进程;正常的干部退出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人员年龄结构偏大;人才评价的科

企业人才培养与使用研究本科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题目: 企业人才培养与使用研究 ——楚天印务总公司为例

摘要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的采购管理是现代企业资源决策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大多数的企业没有把采购管理纳入供应链管理的视角下。基于此,如何把采购管理有效融合到企业的整体供应链管理系统中,成了很多企业的现实课题。 本文首先通过系统的阐述供应链和采购管理的基本内容,从而构筑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继而对传统的企业采购管理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模型和特点加以分析;接着提出了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在实施采购管理过程中需要注重的环节;最后以亚新科南岳(衡阳)有限公司为案例进行研究,结合前述的理论框架,通过对其采购管理现状的分析,找出其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和设想。 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供应链管理是经济全球化下的一种新兴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的各项采购管理要基于供应链来进行。企业要建立完善的采购信息管理系统,实施诸如准时化采购等先进的采购管理模式并密切加强供应商关系管理。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

Title Study on Purchasing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 in the Supply Chain Environment ——Take ASIMCO Nanyue Enterprise As a Case Abstrac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s an integrated managerial theory and method. For modern enterprises, the purchase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making resources decisions and enhancing its core competitive capacity. However, most enterprises do not take procurement management into structure of SCM. Hence, how input procurement management into structure of enterprise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ystem is becoming a very realistic topic. Firstly,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exposition of the content of supply chain and procurement management.Secondly, it analyses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in traditional purchasing management and supply chain environment.Thirdly, it introduces some links that should be taken attention in the implement of purchasing management in the supply chain environment. At the last of the paper, taking ASIMCO Nanyue(Hengyang) Co., Ltd as a case, analysis the condition of its purchasing management, it puts forward some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in the light of the above theoretical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study of the paper, we can summarize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s a new enterprise management models under economy globalization, each activity about purchasing management should conduct based on supply chain. Enterprises should establish a superb purchas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nd implement advanced purchasing management models, such as JIT purchase and the rest. Moreover, the close management of supplier is also important. Keywords Supply Cha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urchasing Management

关于人才工作的经验文章三篇

关于人才工作的经验文章三篇 【篇一】 **市围绕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找准人才和产业发展契合点,促进人才集聚与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了人才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创建聚才平台。围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大与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全力打造创新载体,创建了中科院**稀土研发中心、上海交大**材料研究院、北大**创新研究院、浙大**工研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柔性引进院士、海外高层次人才等领军人才30名,成功研制并转化了世界首条稀土硫化物着色剂连续化隧道窑中试生产线等一批创新项目。 创新聚才模式。坚持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平台,精准引进院士和博士后科研团队,推进高层次人才与本土科研院所、企业对接合作,把科研成果转换为企业生产力,推动科研院所核心技术研究和企业科技创新有效衔接。全市现已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46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家,涉及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柔性引进院士46名,先后开展项目研究231个,取得授权发明专利234项,为**市成功解决了包钢贝氏体钢轨性能波动等技术难题38项,联合培养硕博371人。 搭建聚才桥梁。积极发挥牵头组织作用,通过举办高层次领军人才**行、海外博士**行等品牌活动,近两年来以项目合作的

方式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16人、引进海外博士27人。通过定期组织重点企业赴国内重点高校开展招才引智活动,近两年为企业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954名,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192名。科研创新人才的引进集聚,有效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中核北方公司建成了世界首条工业规模高温气冷堆核电燃料元件生产线等一批国际领先产业项目。 【篇二】 **市****坚持“人才向脱贫攻坚一线汇集,力量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的思路,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激发人才活力,积极引导各类人才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搭建平台”优化发展环境聚合力。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政策》,涵盖了人才培养、引进、激励等五大部分26条政策举措,优化了人才政策环境,有效激发了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建立了《****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实施办法》,发放“人才服务卡”,为42名优秀人才提供健康医疗、文化旅游、子女入学等13项优惠政策和便利服务。在锡尼镇民乐社区打造“****人才驿站”,举办人才沙龙系列活动,搭建人才对话交流平台,人才通过分享经验、做法,从而使观点、思维碰撞,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进一步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人才服务窗口”,实行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为各类人才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办理等一

针对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针对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 报告 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十五”期未,xx市编制了《xx市人事人才“xxx”计划和发展规划》,确定了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开发的发展目标。截止到XX年底,xx市人才总量目标达到了万人,增长约%。各类型单位人才队伍的发展呈现不同趋势:国有企业人才总量逐年递减,党政人才和事业单位人才总量基本保持稳定,乡土人才开发步入正规,非公经济领域人才总量较快增长,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展较快,对推动全市科技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快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成为xx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特征如下: 近年来,xx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职务结构逐步优化,到XX年底,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万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成为xx市人才队伍的主要力量。 1、专业技术人才总量逐年递增 自XX年底至XX年底,xx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由万增长到万人,总量增长万人,年均增长约为%。其中,非公企业

专业技术人才由万人增长到万人,在全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占有主体地位。 2、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学历逐年提升 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全市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比例逐年递增,从XX年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增长到XX年的%。其中,研究生学历人数从1103人增加到1717人,占总数的%。 3、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成为主力军 在全市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才占%,已经成为该市专业技术队伍的主力军。 4、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专业技术能级结构不断优化 xx市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担任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数逐年递增,专业技术职务能级结构不断优化,XX年初,xx市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有6847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聘任中级职务的有42945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高、中专业技术职务的能级比例是1 : 。到XX年底,全市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有12090人,增长了%,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聘任中级职务的有63352人,增长了%,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能级比例调整到1:。 5、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xx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论文:浅谈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浅谈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一、中国高等教育形成良好发展形势 从总体上看,中国高等教育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和发展以后,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高等教育已初步形成一个能够基本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明确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其已形成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井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新的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的分布结构也进一步趋于合理。 2.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进而能够比较主动地规划和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经过这些年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经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各项改革和高等教育扩招的经验.我们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就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规律,这一实践和研究的成果现在已经越来越进一步的实践和现实所证明。 3.中国高等教育在经过大规模扩招以后,已进入了一个比较稳定和更加有序的发展阶段,这对于高等教育的协调健康发展走非常有利的。特别是对于整体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进一步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以及高等学校本身的学科与专业结构,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机会和时期。由于没有了更多的规模和数量上的压力,学校在办学条件和某些硬件方面的建设也就能够按部就班地有计划地进行,进而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考虑学校本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及如何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需求的人才呢?根据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我认为可分三步来进行: 一、积极进行课程体制的改革,优化教学质量。现行的教学内容存在着过于形式化的弊端。诚然,教学内容适当形式化是必要的,但如果只重视概念与原理的教学,强调逻辑上的严密,追求全面、系统的演绎推理,就会走向反面。教学忽视观察与检验,忽视从实际出发,忽视掌握科学事实与现象,使学生不知如何对科学事实、现象、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综合、概括,形成科学的概念与原理,也不知如何应用这些概念与原理,去认识和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这种形式化的课程体系,必然忽视学生的认识规律,脱离学生所处的环境和实际经验。这样的课程体系,缺乏启发性和趣味性,不能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一个外语教师,我就深切的感受到目前我国的外语课程体系就是需要改革的,它以语法知识为中心,以文字翻译为主体的重理论,轻实践;重书面表达,轻语言交际的课程体系。即重视了理论性的逻辑性的常识性的语法知识,而严重忽略了外语是作为人们彼此相互进行交流的语言工具。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创造语言交流的环境,开展各种语言交流活动。如生活中的情境对话,某种特定场合下的交谈,讲述小故事,朗诵短诗、儿歌和童谣;编排各类游戏和小型话剧、舞蹈,组织

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党管人才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来源:指导小组作者:发布时间:2005-07-16 200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向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的重要一年,也是集团公司战略结构调整和昊华公司初创发展十分关键的一年。最近,中央组织工作会议提出了“党管人才”的新要求,这对党的工作提出的要求更高了,工作的范围更大了,任务也更艰巨了。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要想抓好人才队伍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就必须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努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形成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企业中来。下面就大安山矿党委在加强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上的一些做法向大家做一汇报。 一、认清形势、抓住机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在充分认识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优劣势的基础上,大安山矿党委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狠抓人才开发工作中的龙头——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用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去建设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初步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在选人用人方式上,改变单一的任用模式,加大市场化配置力度。通过引进竞争机制,拓宽视野,积极探索新的选人用人方式,把组织提名、民主推荐、个人自荐结合起来。改变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传统做法,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仅去年我矿就对9名矿级管理人员,49名行政中级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并重新续聘,新选拔聘用副总以上管理人员5名,平均年龄36岁,其中4名有高级工程师职称。同时,我们还对5名中级管理人员进行了“诫免谈话”,对1名中级管理人员予以解聘,对中层行政副职的11个岗位进行公开竞聘。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推进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为激励引导人才实现预定的奋斗目标,充分把握并深入挖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大安山矿党委在人才政策上,坚持“先安居、后乐业”的原则,力所能及地为人才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近年来,我们一方面坚持做到从生活上关心,解决了优秀管理人才家属农转非7户,夫妻两地分居9户,协调、安置随迁子女入学入托及随迁家属就业12人。对优秀经营管理人才进行购房贴息贷款,共发放无息贷款

企业人才培养论文

企业人才培养论文:企业政工人才的培养途径探究 摘要:对于企业来说,政工人才的培养并不是单方面的培养,而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整体谋划,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各种矛盾和关系,以各环节各要素的和谐发展促进政工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本文就企业政工人才的培养进行论述。 关键词:企业政工人才培养 0 引言 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人才队伍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只有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思想政治人才,才能让企业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如今的高速发展的新世纪,社会给予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那么政工队伍建设也自然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让企业适应这样的生存环境,只有企业上下万众一心,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才能培养出一支适应性强、应变性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政工队伍。 1 培养政工人才的主要途径 1.1 政工人员的观念、知识的更新是前提要想建设出一支稳定的复合型政工人才队伍,首先必须对其观念、知识等进行结构调整和更新,确保他们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要对企业中现存的政工干部缺乏、知识陈旧、观念腐朽、思维定势等等现象进行必要的改善和更新,为实现这些,企业必须做到:首先,要对一些较为先进的知识经济观念进行总结,如知识资源观念、知识产品观念、知识再生产观念、新社会组织形式观念、新知识经济人才观念等等,并对每一位政工人才进行培训,从而使企业的干部带头实现创新思想新飞跃。其次,要加快实现政工干部的知识更新,一方面要钻研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专业知识,扩充自身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要关注高新管理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本行业的最新工艺应用技术等等,从而让自己形成纵横逆向比较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框架,具备各方面的本领,另外要培养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管理创造能力,对自己的个人修养进行必要的武装和完善,争取超越自我。最后,知识结构的调整要通过加强职工“继续教育”体系建设来实现,让企业中不同层次、不同知识层面和不同等级的干部人才进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最优结构组合,从而让企业的这个团队更具有智慧。 1.2 对政工人才进行合理且富有弹性的价值定位在新经济体系中,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企业最重要的生产因素是人,而不是机器,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因此,人自然也就成了企业之间的核心竞争力。胡主席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正式是“以人为本”,这里强调的就是把人才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要想培养出杰出的政工人才,这就需要考虑人才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然后尽可能的去满足他,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同时,鼓励和协助人才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