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述影响蔬菜品质与安全的因素及调控措施

论述影响蔬菜品质与安全的因素及调控措施

论述影响蔬菜品质与安全的因素及调控措施
论述影响蔬菜品质与安全的因素及调控措施

论述影响蔬菜品质与安全的因素及调控措施摘要:蔬菜的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是蔬菜重要品质,影响蔬菜的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因素很多,蔬菜的育种,生长发育,栽培管理,收获储藏,市场需求等方面都对蔬菜的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有着影响。影响蔬菜的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主要有:温度,光,水,二氧化碳,遗传特性,品种特性,管理措施蔬菜耕作与栽培,科学技术,蔬菜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与应用及市场因素。只有合理的利用蔬菜的生物学特性才能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提高蔬菜品质。

关键词:营养品质,安全品质,生物学特性

正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对物质需求要求愈来愈高,在食品方面要求也随之提高,如今人们不仅仅只是注意蔬菜的外形、鲜嫩度、口感、色泽、香味等外在的品质,更多的是注重蔬菜内的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因为蔬菜的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一蔬菜的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

1蔬菜的营养品质

维生素、芳香物质、蛋白质、矿物质以及粗纤维等,蔬菜主要营养品质含量越高,蔬菜的营养价值也越高。此外,蔬菜水分和纤维素含量也是重要的营养品质指标。各种蔬菜的营养品质不尽相同。判断蔬菜营养价值的高低,主要是看其所含维生素B、C、胡萝卜素量的多少。根据科学分析,颜色越深的蔬菜,所含维生素B、C与胡萝卜素越多,因此蔬菜营养价值的就越高。但是维生素B、C、胡萝卜素量的多少,并非蔬菜唯一的标准。其中无机盐等也是重要标准。

2蔬菜的安全品质

蔬菜的安全品质也称卫生品质,主要指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的程度。在蔬菜生长期间,大量施用人粪尿时,蔬菜的卫生品质主要是生物污染,如病菌、寄生虫卵等;在使用化肥、农药和污水灌溉时,蔬菜的卫生品质主要是硝酸盐累积、重金属富集和农药残留等,对此各国均有相应的标准或指标。

二影响蔬菜的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主要因素

影响蔬菜的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因素很多,蔬菜的育种,生长发育,栽培管理,收获储藏,市场需求等方面都对蔬菜的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有着影响。影响蔬菜的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主要有:温度,光,水,二氧化碳,遗传特性,品种特性,管理措施蔬菜耕作与栽培,科学技术,蔬菜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与应用及市场因素。但是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一)人为因素

影响蔬菜的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主要人为因素包括:蔬菜耕作与栽培及管理措施,科学技术及蔬菜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与应用和市场因素。

1.蔬菜耕作与栽培及管理措施

1.整地施基肥

整地是作物播种或移栽前进行的一系列土壤耕作措施的总称其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土壤耕层构造和表面状态,协调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因素,提高土壤肥力,为播种和作物生长、田间管理提供良好条件。

基肥是一般叫底肥,是在播种或移植前施用的肥料。它主要是供给植物整个生长期中所需要的养分,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也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

2.由露地栽培转向保护地栽培

各地主要栽培措施有:(1)露地栽培:受早春气候影响大,产量不稳定,投资少,易种

好管理,栽培面积大。(2)春提早促成栽培:利用大中小拱棚促成栽培,上市期比春露地栽培提早1个月以上,效益明显提高,为目前主要设施栽培方式。(3)越夏栽培:采用遮阴降温,防雨,防虫栽培,可减少高温,强光照,暴雨和病虫危害,提高夏季蔬菜生产的成功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此栽培面积逐渐扩大。(4)秋及秋延后栽培:利用大棚前期遮阳降温后期保温防寒。(5)越冬栽培:利用加温温室进行越冬栽培,技术含量较高,投资大,可增加栽培产量。(6)软化栽培:在蔬菜长到一定程度时,设置半暗或黑暗环境,并保持适当的温湿度,在少见和不见光的条件下生长(7)。无土栽培:在保护设施中用营养液栽培。常用的方法有水栽培法、营养液膜法和岩棉法。无土栽培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生产快、无公害、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3.由单季栽培转向周年栽培

以往为解决早春或晚秋蔬菜市场淡季,常常用一些早熟或极早熟品种,在短期内生产出蔬菜,并在短期内应市,度春淡和夏秋淡季,这些品种往往抗性,品质教差,产量较底,生长期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如何延长生产季节,或进行周年生产,使产品上市期长,品质好,产量高,已成市场趋势。

4.由单一种植转向多层次种植栽培

充分利用现有耕地和保护地内的空间,常根据蔬菜生产情况进行间作,套种,多茬次,多品种,多层次栽培以求获得稳定的高效益。由分散的小农经营转向集中连片规模种植,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和产品的大批量加工,储运和经销。

5.轮作

轮作可均衡利用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把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轮作可以改变农田生态条件,改善土壤理化特性。轮作可以促进土壤中对病原物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的活动,可以抑制后茬作物上病害的发生。

轮作时要注意吸收土壤营养不同,根系深度不同的作物互相轮作。互不传染病虫害的作物互相轮作。改进土壤结构的作物互相轮作。注意不同蔬菜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考虑前作对杂草的抑制作用。考虑作物化感作用。适当休闲种植牧草、鱼草等作物。适当休闲种植牧草、鱼草等作物。发展冬季农业,提高复种指数,增加菜农收入。要注意兼顾前后作,不误农时。

6.常用氮素化肥施肥方法及注意事项

氮素化肥是蔬菜生产上应用范围最广,施用数量最大的一类化学肥料,对提高蔬菜产量,改善蔬菜品质与营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氮肥的品种很多,大体上可以分四类,即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铵态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其中在蔬菜生产上最常用的氮肥有4种,即硫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和尿素

2科学技术及蔬菜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与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蔬菜的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作用愈来愈重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蔬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所以蔬菜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与应用显得愈来愈重要。其检测技术要求包括:

1检测技术体系的要求:(1)满足有关标准对检测方法及设备的要求;(2)操作简便,稳定度高;(3)检测结果能够与其它分析机构比对。

2目前全国最大的检测体系:由农业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和农业部药检所创建,并常年进行检测,具有技术成熟以及结果可靠等特点。

设备:电子天平、电热恒温水浴锅、调速多用振荡器、TU1800/18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要求:同时对蔬菜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和农药残留量进行检测,需要时检验吊白块。

3市场因素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因素对蔬菜的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作用也有一定作用。当市场对某种蔬菜需求过大时,菜农就大量生产这种蔬菜。第一,批量生产必然引起质量下降。第二,产量过大一时无法售出,储存过程必然造成质量下降。第三,需求过大会引起巨大利益,因此不法商贩就会从中作梗。

(二)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作用于蔬菜生长发育过程的温度,光,水,二氧化碳等。此外还包括:育种,品种特性,遗传特性等。

1.温度

蔬菜生长发育过程是一个酶促过程,通过酶的作用使得蔬菜的得以正常生长。而酶促反应需要合适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者温度过低都会引起酶促反应的不正常,只有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蔬菜才能正常生长。

2光

光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影响蔬菜的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而且也会通过光受体(光敏色素)作用。光主要通过光强,光质和光照时间对蔬菜的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进行影响。同时光照也会引起温度的变化,影响蔬菜。

3水分

水是植物细胞的组成成分,参与植物体内生理生化反应,是植物体内生理生化反应的介质,维持植物的蒸腾作用的平衡等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有两类:自由水和束缚水。自由水含量越高植物体内代谢越旺盛,束缚水含量越高植物的抗性越强。

4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植物利用二氧化碳,水和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含量越高越是有利于光合作用。

5品种特性,遗传特性及育种过程

在选育新品种是要选择优良品种,可以利用多种育种方式,培育出符合人们要求的品种。利用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合理育种与引种。

参考文献:1.蔬菜栽培学总论.山东农业大学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中国蔬菜栽培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编.农业出版社.

3.蔬菜栽培学概论,陈贵林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

4.蔬菜学概论(北方本).葛晓光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蔬菜生产质量安全与管理措施

蔬菜生产质量安全与管理措施 蔬菜菜产品安全--概念 广义:主要有3个方面,即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产安全。 狭义:强调的是质量安全,主要指生产出来的蔬菜产品及其在消费过程中对人体健康没有直接或潜在的不良影响。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蔬菜产品的营养价值和质量是否符合各项营养指标或是否变质; 第二,蔬菜产品在生产、运输、贮藏及销售过程中是否受到污染,对人体健康不利的污染物是否超过相关的标准。 保障蔬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问题的战略性意义: 第一,它是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第二,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 第三,是与国际接轨和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一、影响蔬菜生产安全的主要因素 农业生产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根据来源不同,影响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的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农业种植过程可能产生的危害、产品保鲜包装贮运过程可能产生的危害、产品自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农业生产中新技术应用带来的潜在危害等四个方面。 (1)蔬菜种植过程可能产生的危害。包括因投入品不合格使用或非法使用造成的农药、硝酸盐、生长调节剂、添加剂等有毒有害残留物,产地环境带来的铅、镉、汞、砷等重金属元素,石油烃、多环芳烃、氟化物等有机污染物,以及六六六、滴滴涕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2)产品保鲜包装贮运过程可能产生的危害。包括贮存过程中不合理或非法使用的保鲜剂、催化剂和包装运输材料中有害化学物等产生的污染。

(3)产品自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如黄曲霉毒素、沙门氏菌、禽流感病毒等。 (4)农业生产中新技术应用带来的潜在危害。如外来物种侵入、非法转基因品种等。 二、如何保障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从产地到餐桌的多个环节。根据生产过程先后,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应当通过产地环境清洁、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测、包装储运过程可靠、产品履历可追溯、法规标准认证有保障,以及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和风险评估等方面来实现。 (1)产地环境清洁。土壤质量、圈舍条件、水源、空气等环境质量因子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或认证要求。 (2)生产过程控制。在生产过程采取的农节措施和农业投入品要符合有关标准和要求。 (3)产品质量检测。农产品上市流通前应进行定期、不定期抽样检测。 (4)包装贮运过程可靠。农产品采用的包装物、初级加工措施、贮藏和运输条件应符合有关法规标准要求。 (5)产品履历可追溯。建立农产品生产和流通履历记录,为产品质量追溯提供依据。 (6)法规标准认证有保障。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推广农产品“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为农产品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蔬菜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编号:AQ-Lw-05191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蔬菜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 展对策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vegetable safety production

蔬菜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 策 备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 摘要:通过对当前蔬菜产品安全生产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全面发展的对策,以期为蔬菜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蔬菜安全生产;现状;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蔬菜等农产品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以及上海世博会,大量的外国游客涌入至国内,对蔬菜生产提出了更高的安全要求。但最近,国内许多地方又曝出不少有毒蔬菜的报道,使得人们更多的注意到蔬菜的安全品质上,而蔬菜安全品质作为蔬菜品质的最基本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消费者对蔬菜产品的第一要求。由于过去在农业生产中的一些不良生产方式和

其他各种因素造成当前蔬菜安全生产中存在着种种问题,为了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通过对当前我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1蔬菜产品的安全现状 最近几年,蔬菜产品的安全品质得到了很大重视。首先就是政府部门的重视,国家农业部对无公害农产品的品质要求、操作过程以及产地要求都进行了一系列的规范,制定了相应的一些标准,其中包括对各种农产品生产的产地标准、农药化肥使用标准、农产品品质标准等,各个省、市、自治区也都根据自己的条件制定了一些省级标准,同时对一些主要蔬菜品种的生产技术进行规范,从而大大加强了标准的可操作性[1-2]。其次是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等的生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目前,全国各地都建立了各式各样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其中基本包括各种蔬菜品种,在一些大城市,基本上都能实现无公害蔬菜的周年供应。 2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但当前蔬菜生产中仍面临着许多威胁蔬菜产品安全品质的问题,

蔬菜品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蔬菜品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李会合, 田秀英, 季天委 作者单位:李会合,田秀英(重庆文理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重庆,402168), 季天委(浙江省农业厅土肥站,浙江杭州,310020) 刊名: 安徽农业科学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37(13) 参考文献(24条) https://www.doczj.com/doc/db16162449.html,WLESS H T;王栋;李崎;华兆哲美国现代食品系列(2)--食品感官评价原理与技术 2001 2.李会合蔬菜品质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北方园艺 2006(04) 3.ROSENFELD H J Quality improvement of vegetables by cultural practices-A literature review[外文期刊] 1999(483) 4.TIJSKENS L M M Quality modeling 2003 5.SCHREINER M Vegetable crop management strategies to increase the quantity of phytochemicals[外文期刊] 2005(02) 6.田世龙;袁丽卿甘肃几种蔬菜不同品种营养成分分析 1997(04) 7.陶月良;邱君正;林华芜菁、萝卜和大头菜块根品质及营养价值比较研究[期刊论文]-特产研究 2002(01) 8.张宏志;管正学;李家永农产品品质评价体系的研究[期刊论文]-江西科学 2002(03) 9.庄舜尧氮肥对蔬菜品质的影响 1997 10.刘宜生;杨梅芳关于蔬菜的营养评价对指导生产怍用的探讨 1990(05) 11.葛晓光蔬菜的营养产出及其评价指标的研究 1993(03) 12.葛晓光;张智敏蔬菜营养产出及其评价指标研究 1992(03) 13.何晓明;林毓娥;陈清华不同类型黄瓜的营养成分分析及初步评价[期刊论文]-广东农业科学 2002(04) 14.沈兵;李艳;姜涛加工番茄品质分析评价 1997(04) 15.李继淑;杨瑞;眭晓蕾不同基因型萝卜品质指标的评价分析[期刊论文]-华北农学报 2008(z1) 16.王绍辉;杨瑞;赵金芳不同萝卜品种几个品质性状的评价分析[期刊论文]-中国蔬菜 2006(04) 17.张郭昌;袁华玲;刘才字安徽萝卜种质资源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 1999(02) 18.程智慧;杜慧芳;孟焕文大蒜不同品种蒜薹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 1996(04) 19.刘建辉;张春莲;肖永贤番茄不同品种的品质分析[期刊论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20.李宝树;于斌采用两种方法评价中国蔬菜营养价值的结果与意见 1999(05) 21.庄建平综合评估蔬菜营养价值的两种方法 1992(04) 22.张慎好;王学东;轩兴栓芥蓝不同品种营养成分含量评价[期刊论文]-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4(02) 23.金同铭;武兴德;刘玲北京地区大白菜营养品质评价的研究 1995(05) 24.李会合;贺方云氮钾对蔬菜营养品质效应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db16162449.html,/Periodical_ahnykx200913044.aspx

蔬菜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蔬菜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及发展对策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蔬菜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摘要:通过对当前蔬菜产品安全生产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全面发展的对策,以期为蔬菜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蔬菜安全生产;现状;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蔬菜等农产品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以及上海世博会,大量的外国游客涌入至国内,对蔬菜生产提出了更高的安全要求。但最近,国内许多地方又曝出不少有毒蔬菜的报道,使得人们更多的注意到蔬菜的安全品质上,而蔬菜安全品质作为蔬菜品质的最基本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消费者对蔬菜产品的第一要求。由于过去在农业生产中的一些不良生产方式和其他各种因素造成当前蔬菜安全生产中存在着种种问题,为了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通过对当前我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1蔬菜产品的安全现状 最近几年,蔬菜产品的安全品质得到了很大重视。首先就是政府部门的重视,国家农业部对无公害农产品的品质要求、操作过程以及产地要求

都进行了一系列的规范,制定了相应的一些标准,其中包括对各种农产品生产的产地标准、农药化肥使用标准、农产品品质标准等,各个省、市、自治区也都根据自己的条件制定了一些省级标准,同时对一些主要蔬菜品种的生产技术进行规范,从而大大加强了标准的可操作性[1-2]。其次是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等的生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目前,全国各地都建立了各式各样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其中基本包括各种蔬菜品种,在一些大城市,基本上都能实现无公害蔬菜的周年供应。 2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但当前蔬菜生产中仍面临着许多威胁蔬菜产品安全品质的问题,主要包括:由于工农业的发展和前些年人们环保意识的缺乏,农业生产所依赖的农业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工业“三废”和生活污物排放及农用化学品大量施用造成农田土壤、农区水系及大气质量严重退化;大棚蔬菜由于连年耕作,造成土壤盐渍化严重,大棚蔬菜生产条件不断恶化,连作障碍显着。由于不科学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管理以及蔬菜产品产后分级和加工等缺乏,造成蔬菜商品的安全品质不能满足无公害食品的要求,导致许多产品供过于求,但是优良的产品不足,特别是符合绿色农产品要求的商品蔬菜还远远不能满足民众的生活需要。 2.1生产环境的恶化导致的安全性问题

蔬菜质量安全工作总结

蔬菜质量安全工作总结 2011年蔬菜质量安全工作总结 2011年蔬菜质量安全工作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2011年我办紧紧围绕“蔬菜生产上规模,产品安全提水平”的工作思路展开工作,在基地生产、市场准入,日常抽样检测三个环节下狠功夫,时刻牢记“安全”二字,确保了市民吃上安全放心蔬菜,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一、全年质量安全任务完成情况 全市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面积3.19万亩,早白菜苔、黄花菜已发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石竹蔬菜基地、利民蔬菜基地、裕民蔬菜生产合作社、经正蔬菜生产合作社的近十个蔬菜品种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评正在审定中,荆紫峰广菜已发绿色蔬菜产品认证,全年抽检蔬菜农残样品1202批次,合格1180批次,合格率98.2%,检出不合格蔬菜400多公斤,全部进行销毁处理,举办技术培训班12期,培训6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600份,新发放《无公害蔬菜销售证》236个,全年未发生食菜中毒事件,确保了人民群众的食菜安全。 二、具体措施 1、强化宣传,力保形成共识

我们一方面利用培训、送科技下乡等形式,对蔬菜基地菜农开展多种方式的宣传。举办技术培训班12期,培训6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600份,使菜农和规模基地掌握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知识,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逐步自觉形成蔬菜安全生产的共识。另一方面通过电视、墙报、张贴宣传资料等手段对全社会进行宣传。湘乡电视台每日公布我办的蔬菜检测结果报告。我们还在几个农贸市场悬挂横幅10多条进行宣传和警示。通过多途径多方式的宣传,强化了全社会对蔬菜质量安全的认识。 2、强化监管,力推市场准入 一是开展蔬菜农残自律性速测。今年,我们要求了市内的东风农贸市场、壶天巷农贸市场、南门农贸市场、步步高超市、振兴超市开展农残自律速测,指定专职的检测员,并完善蔬菜进货台帐登记册,蔬菜基地要搞好生产记载台帐,对超市上柜蔬菜一律先检测后销售,检测不合格的一律销毁。二是推广市场准入制度,实行挂牌销售,发放《无公害蔬菜销售证》236个,对未挂牌的不准入市场销售。 3、强化检测,力保市场安全 我办确定了两名专职检测员每日对基地、市场的蔬菜进行抽检。特别对重点区域(基地、超市、市场)、重点时节(五一、国庆、元旦、春节和夏秋季)、重点品种(豆类、叶类蔬菜)加强了监测。全年抽检1202批次,合格1180批次,

绿色蔬菜安全生产(作业)

绿色蔬菜安全生产 院系名称: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有机(1)班 学生姓名:郭羽丰 学号:201105050042 2012年12月15日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环保意识、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蔬菜产品的安全、卫生、营养、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对蔬菜商品安全性的呼声愈来愈强烈。但是,在蔬菜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重茬种植、施肥不规范、用药不合理、污水灌溉等问题,导致蔬菜产品中农药残留、毒害盐类、重金属含量等严重超标,致使蔬菜产品的内在品质、标准、规格等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国外消费者的需求,不仅影响了国内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也对我国蔬菜出口创汇造成了严重障碍。为了提高蔬菜产品的商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确保我国蔬菜出口业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安全、优质、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蔬菜。因此,开展绿色蔬菜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开发已是当务之急。一、绿色蔬菜的概念 绿色蔬菜是指没受有害物质污染的蔬菜,有的称其为绿色蔬菜或洁净蔬菜。实际上是指商品蔬菜中不含有某些规定不准含有的有毒物质或把其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以内,即农药残留不超标;硝酸盐含量不超标;“三废”等有害物质不超标;病原微生物等有害微生物不超标;避免环境污染的危害。达到以上标准的,即可称其为绿色蔬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对膳食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当今国内外对生产、供应无公害蔬菜和绿色食品十分关注。在蔬菜生产中,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提高,普遍注意到工业污染、农药、化肥中的硝酸盐,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甚至危及到生命,为此人们对食品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生产绿色食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绿色蔬菜的生产和供应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群众的欢迎。因此,采用科学的方法,生产绿色蔬菜不仅是满足城乡人民对洁净菜篮子的需要,而且也成为关系到千家万户乃至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为此,我们在这里为大家讲述绿色蔬菜载配技术知识。 二、发展绿色蔬菜食品的意义 1、有利于消费者身心健康农药可引起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急性中毒:轻则头痛、头昏、恶心、倦怠、腹痛;重则痉挛、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昏迷甚至死亡,全世界每年死亡数万人。慢性中毒:指人们长期从环境和食品中摄取微量残留农药,在体内累积到一定数量时表现的中毒症状。有机汞、有机氯对神经、肾、肝有损伤作用,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会抑制人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有机砷可引起贫血、脱皮神经炎等。还有一些农药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如:乙酰杀螨醇(致癌)、敌敌畏(可能致癌、致突变)、敌百虫(致遗传突变)、乐果(致癌、致遗传突变)、克菌丹(致癌、致畸、致突变)、托布津(致遗传突变)、五氯硝基苯(致癌、致畸)、二溴氯丙烷(致癌、致遗传突变)等。 2、有利于农产品的出口和外销。 3、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4、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5、有利于树立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形象。 三、病虫害综合防治 1.农业防治。根据蔬菜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其所需条件,通过分期控制温、光、水、气等环境因素,以及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等一系列措施,提高蔬菜抗逆性,可减轻病虫为害。包括:(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虫品种;(2)种子处理和苗床消毒;(3)适时播种,根据当地气象预报和蔬菜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播种期;(4)采用温室或营养钵育苗,高温促根及早炼苗,防止苗徒长,可减轻苗期

蔬菜质量标准与生产操作规范

第一部分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及质量标准 一、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 5010—200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蔬菜产地选择要求、环境空气质量要求、灌溉水质量要求、土壤环境质量要求、试验方法及采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蔬菜产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 6920 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T 746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7468 水质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75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85 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 7487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第二部分氰化物的测定 GB/T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T 15262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GB/T 15264 环境空气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5432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GB/T 15434 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16488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 GB/T 17134 土壤质量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6 土壤质量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7 土壤质量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41 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影响作物高产因素

一)遗传因素作物的主要经济性状包括蛋白质、淀粉、脂肪、维生素的含量的食味等品质都受遗传基因的控制,因此,作物的产品品质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同时作物之间和品种之间都存在品质的差异。另一方面,作物的品质性状在遗传上一般都是数量性状,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培育选用品质优良的品种是提高产品品质最根本的途径。 (二)环境因素 1.地理因素。同一作物产品品质的优劣,因种植的地理环境条件不同有很大差异,如小麦从北向南,籽粒变大、皮厚、灰分多,而籽粒的硬度、蛋白质和出粉率降低,品质下降。这样就形成了一些优质种植区。如新疆的棉花、吐鲁番的葡萄、中牟的大蒜和西瓜等。调整作物布局是改善作物品质的重要途径。把作物调整到它最适宜生长的地区,可有效提高品质。 2.光照由于光合作用是形成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基础,因此光照不足会严重影响作物的品质。例如,南方麦区的小麦品质差,其原因之一就是春季多阴雨,光照不足引起的籽粒不饱满,籽粒容重低。 3.温度对禾谷类作物来说,灌浆结实期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降低粒重,影响品质。例如,水稻遇到15C以下的低温,会降低籽粒灌浆速度;超过35C的高温,又会造成高温逼熟,影响品质。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抽穗至成熟期的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日平均气温在30C以下,随着温度升高,面团强度随之增强,面包烘烤品质得到改良。气候冷凉和温差较大的地区有利于大豆油分的积累;亚麻和油菜籽的含油量则在较低温度(10C)时最高(分别为46.6%和51.8%),并随着温度增加而降低;向日葵和蓖麻对温度呈曲线反应,在21C含泊量最高(40.4%和51.2%),而在较高和较低温度下的含油量较低。 4.水分作物品质的形成期大多处于作物生长发育旺盛期,因此需水量大、耗水量多。如果此时遭遇水分胁迫,一般都会明显降低品质。我国北方小麦灌浆后期常遇干热风天气,如果供水不足,就会严重影响粒重。相反,水分过多,则会抑制根系的生理功能,从而影响地上部的物质积累和代谢,降低品质。 5.土壤通常肥力高的土壤和有利于作物吸收矿质营养的土壤,常能使作物形成优良的品质。如酸性土壤施用石灰改土,可起到明显提高作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营养元素中,硝态氮和硫酸钾对烟叶的产量和品质有良好作用,铵态氮和氯化钾有提高烟叶中蛋白质含量和降低燃烧性的不利影响。土壤的盐碱含量不但会影响作物产量,而且还会影响作物的品质。 6.大气污染随着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大气污染不仅会对作物产量造成巨大损失,对作物品质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臭氧和二氧化碳会降低大豆种子中油酸的含量,而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则会增加油酸的含量;种子蛋白质含量不受臭氧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三)栽培措施 1.种植密度和播种期对于大多数作物而言,适当稀植可以改善个体营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作物品质。在禾谷类作物制种时,一般种植密度较高产田稀一些,以提高粒重、改善外观品质。当前,生产上最大的问题是由于种植密度过大、群体过于繁茂,引起后期倒伏,导致品质严重下降。但是,对于收获韧皮部纤维的麻类作物而言,在不造成倒伏的前提下,适当密植可以抑制分枝生长、促进主茎伸长,从而起到改善品质的效果。播种期不同,植株生育和物质形成所遇到的温、光、水等条件也不同,这些条件的变化会对作物的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 2.施肥一般认为施用较多有机肥时,作物品质较好,过量施用化肥作物品质较差,而且会因化肥中有毒物质的残留影响人们的健康。 从肥料种类来看,适量施用有机肥或化肥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作物品质。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有利于作物高产优质。实践证明,大豆单施有机肥可使籽粒的含油量下降,而在施有

运输过程中振动对蔬菜品质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b16162449.html, 运输过程中振动对蔬菜品质的影响 作者:赵芸马少博胡云峰王奎超 来源:《天津农业科学》2018年第05期 摘要:为了减少果疏采后运输中因振动产生机械伤害而造成的损耗,选择豆芽、茄子、 藕3种蔬菜为原料,采用全筐与半筐包装方式,在同一频率下分别进行1,2,3 h的振动,振动过后进行贮藏,定期测定腐败率、失水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结果表明,振动对蔬菜的品质及营养成分有较大的影响,振动时间越长对蔬菜的品质影响越大,包装的紧密程度也影响蔬菜运输的品质,半筐装运加大了蔬菜的振动幅度,增加了机械损伤,加快了蔬菜的腐败;不同的蔬菜对振动的敏感性和耐受度不同,在振动时间相同的条件下,豆芽、茄子外观严重受损,质地变软,汁液流失严重,对碰撞及摩擦耐力较弱,而藕仅色泽上有褐变,其为耐摩擦品种。因此,蔬菜在运输过程中应减少振动,并且装筐时尽量装满,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蔬菜贮藏品质的影响。 关键词:运输;振动;机械损伤;品质 中图分类号:S377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8.05.019 Abstract: This paper took bean sprouts, eggplant and lotus root as research objects to study the losses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caused by mechanical vibration in the transportation. Packing methods were full-basket and half-basket. The vegetables were vibrated for 1, 2, 3 h,respectively at the same vibration frequency. After the vibration, these vegetables were determinated indicators including corruption rate, water loss, hardness and soluble solids during storag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vibration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and nutritional components of vegetables. The longer the vibration time was, the more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of vegetables was. The qualities of vegetables also were affected by the tightness of packaging transportation. The half-basket shipment increased the vibrations of the vegetables, mechanical damage and the corruption of the vegetables. Different vegetables had different vibration sensitivity and tolerance. The appearance of bean sprouts and eggplant were seriously damaged, and the texture become soft, as well as the drip loss was serious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of vibration time. The result reflected that bean sprouts were not resistant to friction varieties. Comperaed to bean sprouts, the lotus only showed browning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of vibration time, so lotus were resistant to friction varieties. Therefore, vegetables should be filled with as much as possible to reduce vibration and minimize the impact on the storage quality of vegetable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portation. Key words: transport; vibration; mechanical damage; quality 我国作为果蔬的生产大国,在近年来果蔬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但由于收获后技术设施和贮藏方法不完善,加上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高达50%的果蔬异地流通,落后的物流方

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及其提高品质的的途径

河西学院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课程:作物栽培学 考试方式: 课程论文 系别: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班级:08级1班 姓名:陈银辉 学号:0815102 得分:

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及其提高品质的途径 陈银辉 指导老师:肖占文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08(1)班张掖 734000 摘要:本文对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及其提高品质的的途径做了详细分析与讨论。作物的品质的内因是遗传因素;外因主要有:地理条件、季节条件、温光条件、水分条件、营养条件。提高作物品质的途径有:一、通过育种手段改善品质形成的遗传因素,培育优良新品种;二、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为优质产品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在作物栽培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作物品质的影响,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与之相应对措施,以保证作物的品质。 关键词:影响、品质、因素、提高、途径 作物品质(crop quality)是指收获目标产品达到某种用途要求的适合度。作物品质的评价标准,即所要求的品质内容因产品用途而异。作为食用的产品,其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更重要,作为衣着原料的产品,其纤维品质是人们所重视的。评价作物产品品质,一般采用两种指标,一是化学成分,以及有害物质如化学农药、有毒金属元素的含量等;二是物理指标,如产品的形状、大小、滋味、香气、色泽、种皮厚薄、整齐度、纤维长度和强度等。作物品质的优劣不仅关系到产品的经济价值高低,而且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因此,分析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及其提高品质的途径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 1.1遗传因素 作物产品品质性状,包括蛋白质、淀粉、脂肪、维生素、食味和蒸煮品质等,一般受遗传基因的控制;例如稻米香味(受一个隐性基因控制)、籽粒长度、垩白率等性状,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淀粉及支链淀粉含量受主效基因和多基因的控制,正因为如此,作物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产品品质的差异;另一方面作物品种性状在遗传上一般都是数量性状,就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了。 1.2环境因素 1.2.1地理条件 禾谷类作物籽粒(小麦、水稻、玉米、大麦、黑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逐渐提高;而大豆是南高北低;同时小麦的

三种干燥方法对蔬菜干制品品质的影响研究

三种干燥方法对蔬菜干制品品质的影响研究 以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三种方式制得的菠菜、水菜及胡萝卜干制产品为对象,对其复水性、色泽、营养指标等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的产品质地疏松、复水性好、色泽保存好;热风干燥的产品密度大、复水性差、颜色有显著变化;胡萝卜干制品的品质优于菠菜和水菜干制品。 干制品需经过复水以后食用,所以其复水性是衡量干燥工艺技术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复水性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干燥方式和参数对于制品的质量影响很大。 近年来国内外对干制品的品质研究有较多相关报道。研究表明,用3%的盐和6%的蔗糖的混合溶液对蔬菜原料进行渗透性预处理,将显著提高产品的复水性同时减少产品皱折的产生;热风干燥在处理过程中因为容易引起蔬菜表面硬化和皱折收缩,因此热风干燥得到的产品难于复水。 有学者以三种干制方法制得的胡萝卜、菠菜、水菜干制品为对象,研究它们的产品复水性以及色泽、质地、营养成分等指标差异。研究发现:(以下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制得的干制品分别简称为HD、VD和FD) 复水性 菠菜干制品:用沸水和冷水进行复水试验时复水比都随复水时间的延长而上升。HD、VD 和FD用沸水的最大复水比分别为3.27、4.68和4.78,用冷水的最大复水比分别为2.47、3.29、3.97;100℃的复水比均高于25℃的复水比;在100℃复水时间约为8min,8min以后复水比变化很小,25℃下大约需45min。相同温度下,复水比最高的是FD,在25℃和100℃时分别为3.97和4.78,而相应的HD只有2.4和3.37。 水菜干制品:用沸水和冷水进行复水试验时复水比都随复水时间的延长而上升。HD、VD 和FD用沸水的最大复水比分别为5.37、5.16和5.90,用冷水的最大复水比分别为3.01、2.76和4.0;FD和VD菠菜比HD复水比高,复水比最高的是FD,在25℃和100℃时分别为4.0和5.90;100℃的复水比均高于25℃的复水比;在100℃复水时间约为8min,8min以后复

蔬菜品质的研究进展

北方园艺2006(4):55~56?专题综述? 蔬菜品质的研究进展 李会合 (四川省重庆文理学院生命科学系,永川402168) 摘要:蔬菜是人们日常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剐食品。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的品质引起广大科研工作者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现重点论述蔬菜品质的内涵及影响因素,探讨 蔬菜品质成分问的关系、蔬菜品质的评价方法。提出蔬菜品质今后研究工作的主攻方向,为提高蔬菜品质 和生产无污染、安全、优质的无公害蔬菜提供参考。 关键词:蔬菜;品质 中圈分类号:S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一o009(2006)04一0055—02 蔬菜作为人类不可缺少的重要食物,是人体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而且能刺激食欲,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促进肠的蠕动帮助消化,总之,对人体的血液循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都有调节功能,因而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和增进健康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营养价值,尤其是对中国人民以素食为主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结构而言,蔬菜的地位尤为重要。20世纪70年代以前。园艺学家、育种家和广大的蔬菜工作者、生产者都把提高产量作为蔬菜生产和消费领域的中心课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境意识和保健意识的提高,人们从色、香、味、形、营养等品质特性上对蔬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家和生产者也开始把注意力从提高产量转移到改善品质上来,成立了世界范围内的蔬菜品质工作小组,并多次召开了蔬菜品质专题讨论会,就蔬菜品质的概念、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影响蔬菜品质的产前、产后因素;优良品种的选育及蔬菜合理施肥等方面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1“],提高蔬菜品质,生产高产优质的蔬菜成为广大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1蔬菜品质的内涵 品质是一个内含复杂而外延广阔的清晰概念,容易领会其含义而又难以准确讲清楚。欧iIfi质量监督组织认为“品质是满足人们需要的各种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包括了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客观因素是指和消费者嗜好无关的关于产品感官、营养卫生、工艺特征的中性描述,而主观因素则涉及到产地、成本、价格、市场、流通、消费者等从生产到消费整个过程所产生的调节因素[5]。《农业大词典》中对蔬菜的品质描述为蔬菜内在和外在的质量。内在品质为营养品质,外在品质为商品品质。前者主要是指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特殊芳香物质、蛋白质、脂肪及有机酸等的含量,以及有害物质残留量的有无和高低等,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后者则侧重于外观的商品性状,如大小、形状、色泽、质地等,是商品分级的主要依据[6]。 有的学者认为,应该把蔬菜的品质根据农产品理化性 第一作者简介:李会舍,1977年生,博士,现 在重庆文理学院生命科学系工作。主要从事 植物生理学、城市环境生态学的教学工作及 植物营养生理与品质、植物营养与环境等科 研工作,主持和参加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 作。在多种刊物上发表论文15篇。 收稿日期:2006一01—14质、结构学特点、产品用途、工艺流程、贮藏保鲜特点5个大方面分为14种类型,即物理品质、化学品质、外观品质、内含品质、食用品质(包括营养、烹调、蒸煮和卫生品质)、饮食加工品质(包括食品加工、酿造加工品质)、饮用品质、工业用品质、商品品质(销售、市场品质)、医用品质、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品质、保鲜品质和贮藏品质[7一]。这是到目前为止对蔬菜品质最为全面的描述。 综合大量研究结果来看,蔬菜品质包括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卫生品质和贮藏加工品质等方面[9J…,其中感官品质包括蔬菜产品的大小、形状、味道、色泽、口感、质地、风味等,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欲的直接因素,决定蔬菜的商品价值;营养品质指标包括矿质营养元素、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的含量;卫生品质也叫安全品质,主要包括蔬菜中的生物污染如病菌、寄生虫卵和化学污染如硝酸盐累积、重金属富集、农药残留等;贮藏加工品质指蔬菜的耐贮存性和适合于各种特殊用途的属性。其中。蔬菜的营养品质和卫生品质对人体的营养和健康息息相关。同时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及保健意识的增强,广大消费者和食品专家对蔬菜的营养和安全品质更加重视。因此,安全、优质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成为科学研究工作者研究的重点。 2蔬菜品质的影响因素 蔬菜品质既受遗传因素的制约,也受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具体可分为二个方面[9Jh”]:遗传因素——即作物的品种特性,它是农作物品质的决定因子;业已证明,植物品质的诸多性状,例如形状、大小、色泽、厚薄等形态品质,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含量及氨基酸组成等理化品质,都受到遗传因素的控制。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因子(温度、光照、降雨等)和土壤因子(水分、养分状况等)。 由于遗传因素对品质性状的影响大多数是多基因控制的和累加性的,很多品质性状都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这是人们通过改善生态因子或改进栽培技术提高植物品质的理论基础。改变蔬菜的生长环境条件,必然能够影响蔬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通过协调和改善蔬菜的营养构成,创造蔬菜优生优育的生态环境。控制蔬菜体内营养物质的新陈代谢平衡和库一源关系,可以提高蔬菜的适应性,有效地调节蔬菜品质的改善和保持优质。其中,不同品种蔬菜品质问存在基因型差异,这是筛选和培育高品质蔬菜品种的基础,在蔬菜品种一定的情况下,施肥在作物品质调控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蔬菜的品质有显著影响,表现在单一肥料的专一调 55 万方数据

作物品质分析汇总

A 作物品质概念:是指人类所需要农作物目标产品的质量优劣. 作物品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是由多个品质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的“复 合体” B 作物的化学品质指作物产品的的化学特点, 包括营养物质的含量、成分及其平衡状 ^态0 D 作物营养品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粮食作物子粒中蛋白质及必需氨基酸含量 2、 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及脂肪酸组成 3、 蔬菜、果品的糖分及维生素含量 4、 饲料作物的营养成分含量、各种营养成分的消化率、利用率等 E 作物的蒸煮品质 作物的蒸煮品质表示米、面等制作各种主食品的适宜性和其质量的好坏。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大米、小米的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出饭率、糊化温度等 2、 小麦粉蒸馒头、制面条、包饺子等的品质 F 品质性状: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 以品质性状分类为依据有利于形成较为完整作物品质分析知识体系 品质性状分类 1、根据理化性质 物理品质(作物产品物理性状的好坏) 化学特点,包括营养物质的含量、成分及平衡状态。) 2、 根据结构特征 外观品质 内含品质 3、 根据产品用途 食用品品质:营养品质 (目标器官营养成分的含量、成分结构 及其对对人畜的营养价值)、烹饪品质、蒸煮品质(米、面等制作各种主食品的适 4、 根据工艺流程一次加工品质二次加工品质 5、 根据贮藏保鲜特点 保鲜品质 贮藏品质 思考:作物品质分析课程设置的目的与意义。 作物品质分析的主要指标和分类。 第一部分大豆品质及分析 一、大豆籽粒外观品质 1.1大豆籽粒外观品质的组成 粒形、粒色、脐色、种皮光泽、整齐度、 饱满度、紫斑粒率、褐斑粒率、虫食粒率 基因型(栽培、野生)一内因 土壤、气候、病虫害、重迎茬一外因 C 作物营养品质主要是指目标器官营养成分的含量、 成分结构及其对人畜的营养价值 化学品质(作物产品的 宜性和其质量的好坏)、卫生品质 用品质 饮用品加工品质 工业用品质 商用品质 医 1.2大豆籽粒外观品质影响因素

果蔬分类及化学特性

第二章果蔬的分类、品质及化学特性第一节果蔬的分类 果蔬的分类方法很多: 生产上一般是根据栽培及食用部位来分 一、果品的分类 1、仁果类: 苹果,梨,枇杷,山楂,沙果等 2、核果类: xx,xx,枣,xxxx,芒果,橄榄等 3、浆果类: xx,草莓,猕猴桃,香蕉,无花果 4、坚果类: 核桃,板栗,白果,椰子,腰果等 5、柑桔类: xx,橙,柚,柠檬,佛手等 6、复果类: 菠萝,树莓,xx(shèn) 7、瓜果类: xx,甜瓜,xx,xx 二、蔬菜的分类: 1、白菜类:

以叶球为食用部分,如白菜,甘兰等,质高价廉,可鲜食,腌制,酸渍,干制等 2、绿叶菜: 菠菜,莴苣,香菜,鲜,干,腌,速冻 3、葱蒜类: 调味,腌制,及干制 4、茄果类: 茄子,番茄,辣椒,鲜,腌,酱,脱水,速冻 5、瓜类: 南、黄,冬,丝,苦,风味鲜嫩,生食及加工,腌,干,等 6、豆类: 菜,豇,扁,蚕,豌,鲜食,干,腌,速冻等 7、薯芋类: 马铃薯,山药,芋,姜等为根及茎,鲜,罐,糖制 8、多年生蔬菜: 竹笋、黄花菜、石刁柏,鲜,干,罐 9、水生菜类: 藕、xx、荸荠等,鲜,糖,罐 10、食用菌: 包括野生和人工,鲜,罐,干1第二节果蔬的品质 主要涉及色泽、香味、味道、质地等与化学组成有关,见食品化学,

二、果蔬的组织结构与加工的关系 组织由细胞构成,细胞的大小、形状与果蔬种类和组织结构,而不同细胞由细胞液及内部的原生质体组成 1、细胞壁与细胞膜 细胞壁为纤维素构成为全透性,而细胞膜半透性膜,影响渗透压,易形成膨压造成质壁分离。这些与干制、糖制及腌制、速冻等有关。 2、细胞液: 内有盐类、糖类、植物碱、单宁、花色素等,与果蔬品质的酸、甜、苦、涩等有关。 3、原生质体: 细胞质、线粒体、质体及高尔基体等 质体有白色体(可转化为淀粉、)叶绿体(叶绿素)、有色体(黄与部分红色的来源) 4、细胞可形成组织如分生组织、薄壁、保护、机械及输导组织其中分生、薄壁及输导组织可用于加工;而保护与机械组织的细胞常角质化、木栓化,食用品质低下在加工中一般应去除,但对贮藏有利。 第三节果蔬的化学特性 果蔬的化学组成及特性直接影响到果蔬的贮藏性及加工性,果蔬加工除了防止腐败变质外,还要尽可能地保护果蔬制品的营养成分、风味、色泽、质地,即控制果蔬化学成分的变化,故应了解果2蔬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基本性质及其加工特性,化学成分根据功能不同可以分为四大类即色素物质、营养物质、风味物质和质构物质,主要有水、碳水化物、有机酸、维生素、含氮物质、色素、单宁、糖苷、矿物质、芳香物、脂类及酶等 一、水分和无机盐 1、水分

作物品质分析汇总

A作物品质概念:是指人类所需要农作物目标产品的质量优劣. 作物品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是由多个品质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的“复合体” B作物的化学品质指作物产品的的化学特点,包括营养物质的含量、成分及其平衡状态。 C作物营养品质主要是指目标器官营养成分的含量、成分结构及其对人畜的营养价值 D作物营养品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粮食作物子粒中蛋白质及必需氨基酸含量 2、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及脂肪酸组成 3、蔬菜、果品的糖分及维生素含量 4、饲料作物的营养成分含量、各种营养成分的消化率、利用率等 E作物的蒸煮品质 作物的蒸煮品质表示米、面等制作各种主食品的适宜性和其质量的好坏。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米、小米的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出饭率、糊化温度等 2、小麦粉蒸馒头、制面条、包饺子等的品质 F品质性状: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 以品质性状分类为依据有利于形成较为完整作物品质分析知识体系。 品质性状分类 1、根据理化性质物理品质(作物产品物理性状的好坏)、化学品质(作物产品的化学特点,包括营养物质的含量、成分及平衡状态。) 2、根据结构特征外观品质内含品质 3、根据产品用途食用品品质:营养品质(目标器官营养成分的含量、成分结构及其对对人畜的营养价值)、烹饪品质、蒸煮品质(米、面等制作各种主食品的适宜性和其质量的好坏)、卫生品质。饮用品加工品质工业用品质商用品质医用品质 4、根据工艺流程一次加工品质二次加工品质 5、根据贮藏保鲜特点保鲜品质贮藏品质 思考:作物品质分析课程设置的目的与意义。 作物品质分析的主要指标和分类。 第一部分大豆品质及分析 一、大豆籽粒外观品质 1.1 大豆籽粒外观品质的组成粒形、粒色、脐色、种皮光泽、整齐度、 饱满度、紫斑粒率、褐斑粒率、虫食粒率 1.2 大豆籽粒外观品质影响因素基因型(栽培、野生)—内因 土壤、气候、病虫害、重迎茬—外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