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塑胶管道行业市场营销分析

中国塑胶管道行业市场营销分析

中国塑胶管道行业市场营销分析
中国塑胶管道行业市场营销分析

中国塑胶管道行业市场营销分析(一)

塑胶管道行业发展趋势

房产开发、各地建设力度的加大对塑胶管道行业将带来强劲有力的拉动作用,其无论在需求量、需求的品质要求、还是服务质量上都要提高一个层次。这就需要我们生产企业要打营销品牌牌,而不能以粗放的营销方式来经营,要对市场精耕细作。只有以优质、合适的价格、优良的服务、强劲的市场渗透力才能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管道市场。

1、WTO后,国外资本会大量涌入本土。现在不少国内企业也都是中外合资,但是真正的国外管道企业尚没有资本介入,但这并不代表以后他就永远不介入,事实上国外品牌对中国管道市场觊觎已久,目前他们以独资的方式介入可能性不大,毕竟目前中国市场对于管道的消费整体层次还是比较低,他们最有可能的就是“借鸡生蛋”方式,以合资或者收购中方的某个企业的资产注入方式进行,从而也来瓜分这块诱人的蛋糕。,这就要求中国的管道企业特别是处于第一集团的管道企业要将本土企业的优势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采用适合本土发展的营销战略,以主人的姿态来痛击外来入侵者。

2、国外建材超市的涌入以及本土的建材超市发展必将给管道行业的传统营销模式带来强大的冲击。像国外的百安居、家得宝、以强势介入,他们雄厚的资本,相对先进的管理模式,良好的购物环境,优质的服务,以及强大的品牌效应都给传统渠道带来强大的冲击,而且国内近几年建材超市的发展也方兴未艾,像本土的“百居”、“好益家”、“家润多””好美家””红星美凯龙””家世界”等也都向传统渠道磨刀霍霍,而且很多全国50强为领军的房产大腕由于其房产开发遍及全国,管道消费量相当惊人,其直接向厂家要挟,要厂家直接向其供货,而把传统渠道商晾在一边了,全国的大型家装公司也都挟天子以令诸侯了,手伸向厂家而渐渐把渠道商推向一边,以及大型的市政工程项目也都愿意直接跟厂家合作,这些团购大客户都把“刀”削向渠道商的心口,渠道商眼睁睁的看着属于自己的那份蛋糕被瓜分的越来越小。

3、以上这些也都加剧了行业洗牌的速度。当然目前管道行业还不具备洗牌的条件,管道毕竟属于工业品,不像快速日用品或者家电,行业“洗牌”会比较彻底。但是这并不是说管道行业目前军阀混战局面依然混乱下去,这会引起想入行者深刻思索,再不会因为前几年那样的投机心理而仓促上阵了,一方面,这些转变会给想入行者带来发展上的壁垒,增高了入行的门槛,阻止了一批不够实力的投机者加入这个游戏圈;另一方面也对那些有实力、具备高超游戏技巧的从业者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这种只有高超游戏技巧的企业才能长足发展的游戏规则,也会慢慢发展出像TCL家电巨头这样的管道巨

头,谁能成为未来的管道巨头?是“联塑”?“顾地”?“中财”?“金德”让我们翘首以待吧。

4、传统的渠道销售也将面临着重新调整。以前的省总代理,省级总经销只能说告别历史了,现在地区级“总代理”,地区级“总经销”也饱受考验了,因为现在的管道销售的发展越来越表明,“总”这个词在渠道发展里越发的不合适宜,渠道的深度分销理念就要遗弃“总”字,渠道的扁平化将是大势所趋,以前的老“总”们只怕欲哭无泪了,但光哭不行还是要痛定思痛,要在目前这个大趋势下,怎么样的发挥自己的渠道运作优势,做出渠道中的口碑良好的品牌,那时候跟厂家谈判的主动权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5、传统的夫妻店、坐商都将一去不复返了。现在需要的是有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有高效的销售团,需要走出去甚至说是攻出去做销售,要有良好的销售规划和自己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要具备对目前营销革命深刻认识观念的商家,否则只能固步自封,永守“夫妻店”。

6、管道行业的发展越来越要求厂家要真正做品牌而非做形象。要将质量、价格、服务、宣传广告等综合运作,要做营销差异化而非单一的产品差异化,进而塑造出行业品牌优势。

7、越发的要求厂家在固守既定的营销战略前提下,销售模式不可单一,要灵活机动,要多样化,营造出营销模式多元化,从而应对目前纷繁复杂的市场营销环境。

中国塑胶管道行业市场营销分析(二)

塑胶管道企业营销模式

1、“滚雪球”:以某个区域市场作为自己的大本营将其做“大”做“强”,然后再向邻近的市场或者适合自己发展的市场拓展,等吃透后再去向下一个市场拓展。适合中小企业发展。

2、“采蘑菇”:企业开拓市场的策略是一种跳跃性的拓展策略,按照先优后劣的顺序,先采肥美的大“蘑菇”,其次再采第二大的,依次到最小的,其不以地域邻近的法则开拓市场,而是采用跳跃式。此种方式适合中小企业发展。

3、“地毯式搜索法:就是整合企业的资源,对全国市场同时进行攻击,以在最短最快的时间内在全国市场提高市场份额、获得绝对市场优势。这需要企业有充足的营销资源,这种市场拓展策略一般都是成熟企业或者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的企业采用的策略。

4、“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在全国市场中所有的省城可以看作是“城市”,地级市可以看作是“农村”,在一个省的市场中,地市可以看作是“城市”,县城、乡镇区域市场可以看作是“农村”。现阶段管道营销中,所有的城市市场已经被地方优势品牌占据着领先地位,而且“城市”历来都是各厂家必争之地,竞争尤为激烈,相对而言“农村”市场争夺较弱,但是现在塑胶管道在“农村”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都较大。从营销竞争难度来讲,农村也相对较低,与其在“城市”与竞争对手短兵相接,还不如集中兵力在“农村”市场,当“农村”市场有了稳固的根据地,为“城市暴动”积蓄了充分的资源后,再形成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局面来开始城市争夺战,从而对竞争对手形成四面楚歌的良好局面。这种策略既可适用中小企业也可适用大型企业在区域市场的拓展。

中国塑胶管道行业市场营销分析(三)

塑胶管道企业渠道运作模式

前几年在销售业界有个观点就是“渠道为王”,谁掌握了渠道谁就在某个产品行业占据王者地位,尽管这个观点对于现在某些行业略显落后,但是对于管道行业,我认为目前尚不落后,很多企业在渠道建设上尚不完备,而且目前管道行业中取得市场领先地位的企业大多都是渠道建设相对完善、健全的,对于新形势下的管道企业渠道运作来讲,一方面在现有渠道的基础上增强深度分销,现有的渠道要精耕细作;另一方面要增强渠道的多元化,增强开发、兴建新的渠道模式力度。

现阶段,随着人民消费观念的转变,特别是住房装修消费水平的提高,塑胶管道产品已不单单只具备工业品的特性,同时又兼备家居用品的特性,决定了现阶段的管道营销渠道不再是单一的渠道模式,也只有迎合现阶段渠道消费发展的要求,企业才能真正掌控渠道,也才能将企业的发展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管道营销渠道从售卖方式可分为民品渠道、工程渠道,工程渠道可分为房屋建筑工程渠道、家装渠道和市政工程渠道,从消费群体可分为房地产商渠道、施工企业渠道、家装公司渠道、市政公司渠道、教育系统渠道(教育系统的房屋建筑工程)、政府单位住房开发建设渠道、自来水系统渠道、水利系统渠道、污水系统渠道、工程建设监督系统渠道、设计系统渠道等。由于民品渠道采用的都是传统的网络批发模式,销售形式上相对稳定,而工程渠道相对复杂和不可测,随机性大,但是工程销售在管道销售里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其实在很多企业里民品渠道和工程渠道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的。面对众多的渠道,作为企业该如何抉择渠道组合,又该如何拓展渠道呢?那就是以传统的民品渠道网络为基础,大力拓展工程渠道,让民品渠道作为自己的渠道“后方根据地”,将工程渠道作为自己提高市场占有、实现销售利润、塑造品牌形象的“生力军”。

目前管道行业中,民品渠道与工程渠道常常采用“寄生”或者“共生”方式,也就是说通常一个企业在某个区域的渠道尚没有能力同时运作民品渠道和工程渠道,基本上还是一个区域拥有一个渠道,但是在业务范围上民品和工程都有涉及,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塑胶管道行业,“深度分销”“渠道扁平化”已是大势所趋,一个市场区域同时出现民品渠道和工程渠道,甚至更为细分的渠道组合才能在渠道竞争中拥有优势。

中国塑胶管道行业市场营销分析(四)

加强民用品渠道建设

民品分销渠道应该考虑建设速度、覆盖面、覆盖密度等多种因素。由于民用塑胶管道市场的快速发展,各管道企业都争先恐后抢市场,所以,民品分销渠道建设速度要快,覆盖面要广,覆盖密度要适中。才能在新一轮渠道之战中占据有利地位。但由于不同发展规模的企业对分销渠道的建设策略也是不尽相同,但无论是大企业全国的市场分销体系还是中小企业的区域市场分销体系都要注意渠道网络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以形成区域分销优势。

1.1转变经销商职能,和经销商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在传统渠道和现代渠道并存的今天,经销商似乎逐渐被边缘化了,其实经销商只要转变职能,完全可以在塑胶管道新的渠道模式下找到自己的适当位置。利用经销商对当地市场比较了解,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和经营理念,同时经销商在区域政府公共关系上面都占有绝对优势,将经销商改造成为公司的配送中心、品牌展示中心、市场开发和维护基地、维修和服务基地、客户培训基地、区域市场政府公共关系拓展维护基地。公司向经销商提供经营指导、销售培训、同时如果有可能厂家可在分销网络上、业务订单的开拓上进行掌控,其他物流配送、基本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市场开拓等都转嫁给经销商,以增强经销商的服务功能,这样形成厂家能致力于销售宏观掌控、商家致力于销售服务功能的销售一体化模式,这样一方面简化了厂商相互混杂分工不明确的销售管理局面,另一方面实现了厂商资源的合理配置,由于厂家对市场的定位以及宏观掌控能力肯定远远优于商家,而商家在具体区域市场的销售优势也比厂家“直营”要有优势,这样的组合应该是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模式。同时,这也符合“大营销”“深度分销”“营销分工细化”“厂商共赢”的观念。经销商的利润来自于厂家的返利,可以把返利分成若干个项目,如销量返利和服务(配送、维修等)返利等,还有一部分利润来自于自有专卖店(为了鼓励经销商在好的地段开设大面积、精装修的专卖店的积极性,可以由厂家承担一部分费用)。经销商的支出成本主要是物流费用、人员工资、维修服务费用(这部分费用可以交厂家报销)、店面租金和其他杂费。公司派驻商务机构,负责经销商的管理和各渠道的开发,并协助经销商维护好渠道。形成厂商合作的公用渠道。

1.2加强分销体系建设力度,具体民品分销渠道组建方法步骤为:

1.2.1渠道扁平化。一概改变过去的省级总经销或者总代理制度,经销区域和代理区域要重新规划,缩小原来总经销或者总代理的经营区域,将这些老“总”所在的省城

或者地级市辖区作为他们的经营区域,慢慢淡化“总”的概念,在合同上的“经销

权”“代理权”中明确承认他们是某个区域的经销商或者代理商,让“总”字在合同上不具备法律争议的土壤,从而为将来的市场进一步的扁平化策略提供合作基础。其他区域市场以“地级市”为单位,发展地区一级经销商或者代理商,如果有条件的,根据自己的产品大类,可在一个地区建立多个一级渠道商,但在经营产品划分上要根据一级经销商经营能力合理划分,否则将会由于“一山难容二虎”而发生渠道恶性争斗,甚至自相残杀。同时以各个县城为单位建立县城级二级分销商,所有的二级分销商由所属区域的一级商管理支持,厂家负责监管,同时在经济条件良好的县城可设置以县城为单位的一级商,将渠道扁平化的触角伸向县城乃至乡镇,从而实现厂家对于渠道精耕细作的策略。

1.2.2建立完善的分销体系管理办法,以监控整个区域的分销渠道建设。以每个地区为单位,厂家与一级商一起制订分销渠道拓展、管理办法。对于分销渠道建设指标要从定量和定性上要求,比如,某个地区拥有10个县城市场,定量就是,一年内在地级市开发建立5个二级分销商,开发建立10个县级二级商,同时要有5个二级分销商的年销售能力要达到50万3个达到30万,该地区分销商实现年销售额500万,定性就是要从各个分销商经营观念、经营实力、市场占有情况、分销体系健全程度、目标项目合作的比例等。通过完善的管理办法以及监控体系指导和矫正分销体系的健康发展。

1.2.3进入建材市场、五金店等、水暖店,架设传统零售终端渠道。

由于这些零售终端渠道,分布比较分散,数量众多,分布密而广一方面将其作为厂家在终端用户方面的一个强有力的广告宣传展示,这就需要所有的零售卖店要有标准的服务流程,统一的店招,建立统一的CI形象,另一方面,将零售终端的发展规模作为各级分销商渠道建设的一个考核指标,同时,传统的零售终端确实可为企业或者商家带来销售的突破。

1.2.4顺应渠道发展趋势,改变原来单一粗放的渠道模式,发展新型的渠道模式(KA 渠道),形成竞争有序的渠道格局。区域市场类KA渠道管道企业以前多在建材批发市场等地租用场地搞批发,对经销商的资信、实力、维修服务、价格等都无法掌控。新型渠道注重终端建设,而且也便于企业掌握市场状况,及时采取措施。对于地方的KA卖场,由当地经销商将其作为自己的分销商进行拓展管理。

工程渠道

工程渠道占整个管道销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的建筑工程和市政管道工程都可以归于工程渠道。工程渠道采购量大,相对于民品渠道来讲,工程渠道影响决策的群体比较多,技术含量要求比较高,配套服务要能跟上。工程渠道有众多的参与者:除了厂家和经销商以外,还有各房地产开发商、装饰装修公司、工程公司、建筑设计院、招投标公司、监理公司、政府主管

部门(建委等)。

目前工程渠道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对全国市场缺乏系统的规划;工程渠道的细分还不够;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不强;客户关系管理还比较薄弱;公关能力还有待加强。

2.1如何加强工程渠道建设?

实行工程经销商分级管理。经销商分级管理的目标是重点经销商要得到重点支持,鼓励经销商取得更高绩效。经销商的级别制定通过综合评估经销商的以前业绩、资金实力、维修服务能力、人员数量、与公司的配合程度等来评定,并规定一定期限评估一次,对经销商的级别做调整。经销商分级完成以后,公司要具体在技术支持、业务开拓、管理培训等上给予倾斜。

成立技术支持部门。公司可以成立专门的技术支持部门规划调度全国的项目小组,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增加投标命中率。技术支持部门针对招标方案和具体客户的要求,在经销商和区域经理的配合下,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技术支持部门还有一个功能是对经销商进行技术培训,指导经销商的技术人员对客户的管道设施开展维修等售后服务。

与其他渠道成员和用户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分公司或者办事处的职责之一就是辅助经销商,与客户建立直接的沟通,这样的好处有两点:可以掌握第一手资料,监督和评估经销商的工作;避免经销商跳槽后客户资源完全流失。

2.2工程渠道的推进步骤:

2.2.1寻找市场竞争优势突破口。由于工程渠道竞争激烈,具有竞争优势的厂家才能胜出,这里的竞争优势是指:品牌优势、价格优势、质量优势、服务优势、关系优势等,几乎没有厂家会同时拥有所有优势,找准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优势,同时寻找市场空白点,更能寻求市场突破。

2.2.2以地级市为单位建立地区工程经销商。在选择工程经销商时候,要注意工程经销商的标准:有良好的政府公共关系(与设计院、建委、财政、银行、工商税务、自来水公司、水利厅局等方面),有良好的运作资金、有良好的工程运作经验、有上佳的资信、有当地的客户资源等。工程经销商不象民品经销商主要立足于做网络批发,工程商主要是开发当地的建筑工程或者市政工程,靠自己的关系网络和良好的工程运作信誉实现产品的销售。

2.2.3公司自主成立工程拓展部,大力开拓团购类业务。目标团购客户是全国五十强房产公司、全国大型的家装公司、全国水利系统、自来水系统、电力系统、电信系统、排污系统等,团购客户的特点就是,地域的跨度很大,工程区域不以某个区域限制,同

时拥有集中的总部,很多大宗物资都是集团统一招标采购,分公司集中使用某个或几个品牌,而且其使用量相当大,团购客户就是要形成规模性采购后以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其拥有和供应商谈判的优势筹码。生产企业掌握这种团购类客户的物资采购运作方式后,发挥好现有工程渠道商的政府关系优势,同时设置专门的部门来负责团购业务的发展。当然要说明的是:团购类业务有时会与工程经销商业务发生摩擦,这就需要明确界定项目的操作操作是属于团购范畴还是工程经销范畴,如果针对某个区域工程项目,厂商同时有操作,在此情况下应遵循“谁最有利于项目的成功合作”原则,若是工程商能够有很好的优势,能够跟客户顺利合作,厂家的工程拓展部门当然无条件支持工程商运作。但大多情况下,由于团购类客户的需求量很大,而且其业务范围大都遍及全国,工程经销商单靠个人的实力尚不能足以来操作工程,这个时候,厂家的工程拓展部就要发挥威力了,要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关系优势,成功与以上部门进行合作,同时分公司或者办事处要正增强对渠道之间的协调工作。

2.2.4建立不同品牌管道渠道商之间密切的关系网络,以实现“夹缝”中销售的目的。目前管道行业不同品牌渠道商之间关系可以用“敌我分明”来揭示,竞争对手之间、品牌之间、大都认为是对方在不断瓜分本属于自己的那份可怜的蛋糕,大多以敌视的眼光来向敌人示威。事实上对于厂家来将在维护渠道健康发展的同时,维护现有渠道商的正当发展和权益之外,还要加强与同行品牌渠道商的联系,如果与他们很坦诚的交流,更多的从他们的通病—“自己企业发展规划不清”,这个方向去帮他们,去向他们阐述企业的规划对于迫切需要发展的企业的重要性,以“顾问式朋友”身份同他们交往,由于不同品牌的管道经销商在某个区域来讲也都有他们各自的关系群体,而且各个品牌的产品也都互有优劣,在有了良好的关系网络的基础上,如果在他的关系群体里,他可以承揽到工程业务,但其自身经营的产品却满足不了这个工程需求的时候,那我方自然可以趁虚而入,在品牌竞争的夹缝中找到销售的突破口。

2.2.5开发维护良好的政府关系渠道。比如: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建委、房产局、国土局等),建筑工程监督部门(各地的质量技术监督局、检测部门、监理咨询机构、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心),建筑工程设计等技术部门(各类建筑工程设计院)、工商税务、银行金融系统。这些部门尽管不是直接消费管道,但是,由于他们特殊的职能设置,一方面可为我们提供大量的大型工程招投标信息、行业资讯、国家对管道产品发展的方针政策,另一方面,这些部门可以为我们提供资质论证,可以协助我们作好品牌产品的推广,而且这些部门还可以为我们掌握国家宏观投资方向、某区域工程项目的资金流向提供帮助。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为我们在指明工程开拓的方向,也间接的帮我们实现了管道产品在工程行业的销售。

国塑胶管道行业市场营销分析(五)

开发新兴的KA渠道

这里说的KA渠道不是只在地方上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中小型卖场,我这里指的是全国连锁的大型建材超市等卖场。

建材超市在中国的全面扩张阶段即将开始,国内建材市场的整体状况却还处在无序竞争、盲目扩张、粗放式经营状态,此种情况在北京的建材市场最为明显。据北京市市场协会统计,截至2002年年底,北京有1/3的建材家居市场出现亏损,其中一些市场濒临倒闭;1/3勉强维持,步履维艰;即使目前经营较好的,仍具影响力的市场较以往相比,其利润空间也大幅下降。而另一方面,国内的上海好美家、江苏红星美凯龙、天津家世界,国外的英国百安居、德国、法国乐华梅兰等建材连锁零售商们却纷纷强势进入。

欧洲最大、世界第三的仓储式家居装饰建材连锁超市B&Q(百安居)已宣布,到2005年,他们将在中国的30多个城市拥有58家分店;到2010年,将增至126家。与百安居齐头并进的是德国最大、世界第四的欧培德,她的第一步计划是到2004年在中国开出15家连锁店,而到2012年,欧培德连锁店将开到100家。按照家居装饰建材人均消费量来计算,每100万人口容纳一家百安居或欧培德连锁店,再过10年,仅此两家国际建材连锁零售商在中国开出的店面即可覆盖我国40%的城镇人口。这还不包括正打算进入中国,世界第一家居装饰建材零售商美国的佳得宝Home Deport公司。

随着跨国连锁建材超市企业的进入,国内建材超市也日益崛起,尽管关于管道产品是否进KA尚有争论,争论的焦点是管道产品的工业品特性更为浓厚,中国的普通消费者尚未形成一种习惯在建材超市购买家居建材用品,而不象日用消费品,顾客在那里需要找到的是“DIY”感觉,这些KA渠道的快速发展,令管道企业不得不进入。由于在零散建材消费上传统的渠道发展已经不能够满足,如果不会操作KA渠道,企业将失去份额很大的渠道市场。只有尽早开拓KA渠道,与这些建材超市大腕们成功合作,才能够在未来的管道营销渠道中占据优势。

资源整合

管道企业的渠道已经开始向多元化、层次丰富、成员众多方向发展。渠道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将加剧,渠道面临整合。

4.1民品渠道和工程渠道的整合

4.1.1分产品整合:各类别管道等有各自的消费特点。小口径给水管和排水管进入民品渠道,而大口径给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电力管道、电信管道、排污管道一般进入工程渠道。

4.1.2分品牌整合:进入民品渠道和销售渠道的产品可以采取不同的品牌。

4.1.3分销商整合:评估经销商实力,有实力的经销商成立民品部和工程部,一般来讲,内部整合要比外部整合容易。

4.1.4渠道成员整合以经销商管理为主轴,对渠道成员,如:区域的KA卖场、新出现的BDS、各加分销商等实行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统一形象、统一配送。

4.2渠道管理模式的整合

市场部对渠道模式进行规划设计,销售部负责渠道模式的实施。

经销商是联系各个渠道模式的主要纽带。

成立分公司或办事处,由区域经理负责对各渠道模式的协调。

4.3销售分公司或者办事处在渠道管理中的作用

现在有些有实力的管道企业在重要城市设立办事处或分公司,派驻区域经理,来加强地区市场的开拓,销售分公司和办事处的职责主要有:

代表公司在当地区域进行市场管理,贯彻执行公司的营销政策,制定区域市场发展规划、渠道发展战略、将各个渠道成员凝聚在公司的营销大旗之下。

发展和培植经销商,对经销商的作用进行定位和管理:经销商是配送中心,形象展示窗口,并承担地区市场开发和维护,维修和培训。

考察终端零售店的铺货和市场维护情况,监督经销商保证一定的铺货率。

保持同当地KA卖场的良好关系。

协助经销商发展和管理、健全完善完备的分销体系。

保持同装饰装修公司,工程公司,房地产开发商,招标公司,政府主管部门(如建委)等的良好关系。跟踪市政工程等大的招投标项目,协助技术

支持部门设计方案,直接参与投标。

国塑胶管道行业市场营销分析(六)

塑胶管道行业中渠道管理中常出现的问题

1.经销商定位问题。

经销商能否转变职能,接受这样的定位,关系到渠道策略能否实现。这需要市场部的渠道策略切实可行,销售部能够拿出具体实施步骤,分公司或者办事处在执行中能够很好贯彻,经销商的理念能够跟上渠道发展趋势。

2.经销商管理问题

现在很多厂家对经销商的管理大多还是“放鸭”式,市场划分给经销商,配备一名商务代表,然后,装模作样做做广告促销,基本一个市场的开发和拓展思路就成型了。这远远不够,目前经销商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经销商管理缺乏明确的计划。目前在经销商管理上,很多厂家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帮助商家盲目扩大业务上,着眼于单个业务的争取上,当然,这些做法在中小规模企业身上发生无可厚非,因为这些小企业连生存都没解决怎么发展呢,但是很多大企业也一样定位不明晰,整个经销商管理上缺乏明确的规划,就是要将经销商如何改造成为企业忠实的伙伴,这个规划要从开发经销商开始,帮经销商量体裁衣,要让经销商很明确在为企业销售过程中如何实现销售利润,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要让经销商明确在跟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其自身企业能够得到如何的发展。

2.2经销商管理上缺乏“苦口婆心”式的深入交流。很多企业的商务人员在与经销商沟通上仅仅局限于开发市场前的巧舌如簧、出现质量问题后的无理争三分、饭桌上的粗俗玩笑、几个月见一次面的宾客寒暄,这都弱化了一个品牌的渗透力,损害了一个厂家的品牌形象,而且将本来没什么思路的经销商引向混沌世界,经销商甚至连公司的最基本的销售方针、政策、策略都不知道,更不用讲他能否根据公司政策制定他所在区域的市场拓展计划了,他的观念里只有两个字“买卖”,经销商迫切需要交流的内容是:公司最近的方针政策、厂家对区域市场的规划、拓展方案、他个人企业的发展中长期规划,他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经营思路才能扩大销量和提高利润?这些都需要商务人员用苦口婆心式的交流才能够凑效。

2.3缺乏明确的经销商企业发展规划,不能够给经销商企业发展带来实质性和前瞻性的规划。由于管道从业经销商相当大部门都是当年水暖零售店、五金店起家,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经营理念相对陈旧、经验主义浓厚、对自己企业的长远发展缺少详实明确的规划、投机性经营心态依然存在等。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应该将如何灌输先进实效的营销理念、如何帮经销商企业做

联想的营销渠道分析

联想电脑营销渠道的研究 目前,我国一些计算机企业在营销渠道上还存在着不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营销渠道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如何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下提升计算机企业的营销渠道能力,不仅影响到我国计算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提高整个计算机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促使计算机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联想作为国内计算机行业的佼佼者,其营销渠道必有可借鉴之处。本篇论文从营销渠道这个角度来观察联想,分析了联想的市场营销环境,营销渠道的发展过程,营销策略以及其营销渠道的优缺点,希望能对联想下一步的营销计划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希望联想的成功营销渠道,对我国的企业营销能够有所帮助。 1.4 主要营销渠道模式 任何企业要想在市场销售方面取得成功,必须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营销渠道策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目前主要的营销渠道有四种:代理制渠道模式、经销制渠道模式、直营式渠道模式和直销式渠道模式。

1.4.1 代理制渠道模式 代理制渠道模式是指委托人授予独立的代理商以销售代理权,代理商在销售代理权限内代表委托人搜集订单、销售商品及办理其他与销售有关的事务,并在销售完成后从委托人处领取一定的佣金。【5】采用代理制渠道模式对委托方企业来讲,可以减轻企业的库存压力,拓宽销售面。但是代理商不注重品牌形象的市场培育和开拓,忽视市场的长期建设开发,还有市场信息的反馈不及时全面等问题。这些都会使委托方企业的负担和风险加重。 1.4.2 经销制渠道模式 经销制渠道模式是指经销商将产品从上级厂商处买断以后,以自己的名义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销售,销售行为服从经销协议的约束。【6】这种模式下经销商的收入不是佣金,而是商品销售价格减去购入价格后的销售差价。这种渠道模式的经营风险比代理制要小,对经销商和市场的控制能力都要强一些。但是厂家和经销商容易存在目标和观点不一致、期望不同等多方面的矛盾,导致一些冲突难以解决和协调。 1.4.3 直营式渠道模式

中国移动市场营销策略

中国移动市场营销策略 伴随着全球移动通信需求的飞速增长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国移动也加快了自 身发展的步伐,一方面不断推出新业务,创建新品牌;另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吸引、留住用户,积累客户资本,打造核心营销能力,因此针对移动通信市场的营销活动显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移动在短短几年能够取得快速的发展,关键在于其赢得了客户的心,在产品、服 务、客户关系、营销传播等层面不断创新。 今天的电信业存在着前所未有的创造价值的机会,但是许多尝试利用这些机会的公司正 在遇到很大的挑战。 中国移动一直在实施整合营销传播,强调“沟通从心开始,强化自身“移动通信专家的定位。 如分布在各城市的户外广告牌;电视、电台、网络、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上的形象传播、促销和产品传播;形象广告与软文相互配合;以大客户经理和终端营业员为代表的个人 营销传播,以直邮与短信为代表的直接营销传播,围绕重大节日或事件的事件营销等等集中 突出在企业形象、服务质量、社会公益等诸多方面的良好形象,以赢得广大用户和社会公众 的认知与支持。 同时根据不同目标客户的特定展开相应的针对性传播,如校园营销计划,主要是通过一 些校园内的相关活动或举办相应的全国大型赛事,如街舞大赛、彩信暗语大赛等等;全球通高端论坛;VIP卡计划,针对商务人士的活动特点,与一些高尔夫俱乐部、机场、高档休闲场 所等联合促销;事件营销,通过赞助2015年奥运会、与世界杯、央视等合作来提升品牌的 影响力、认知度和美誉度等等。 一、移动通信行业发展概况与趋势近几年,中国移动通信市增长迅速。 截止11月,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1.98亿户,年增长超过6000万户。 2002年5月,中国移动的GPRS正式商用,并于10月推出彩信服务。 中国的3G频谱划定,国家第三、第四张移动牌照颁发在即,TD-SCDMA产业联盟宣布 成立,移动支付等新增值业务发展迅速,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据移动公司统计数据表明,到目前为止,中国移动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已跃居世界第 二,仅次于美国。 1、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已揭开新的一页虽然话音业务仍是目前我国移动通信业务中的主 要业务,但以短消息、WAP业务为代表的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则已进入了起步阶段。 据有关人士预测,今年年底,全国移动数据用户将达到80万户,2004年将达到4300万户左右,其中手机上网用户数将占手机用户数的30%。 2、预付费业务迅速发展随着今年我国移动市场竞争格局的初步形成,我国移动运营商的 竞争也日趋激烈。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营销策略分析报告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营销策略分析 作为全球客户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为进一步提高竞争力,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必须详细的分析市场环境,结合自身的有利条件,确定出独特而完整的营销策略;同时继续积累客户资本,打造核心营销能力,以保证未来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结合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理论,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应具体如下: 1、产品/服务策略(product/service policy) 2、价格策略(price policy) 3、分销渠道策略(place policy) 4、促销策略(promotion policy)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已经成为实力最为雄厚、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市场占有率居首位的运营商。国移动客户市场份额约占70%,国通信市场收入份额约占40%。伴随着全球移动通信需求的飞速增长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国移动也加快了自身发展的步伐,一方面不断推出新业务,创建新品牌;另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吸引、留住用户,积累客户资本,打造核心营销能力,因此针对移动通信市场的营销活动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移动通信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2004年中国移动全年纯利润为420亿元,同比增长18.1%,营业收入为1923.81亿元,同比增长21.3%。公司这两项经营指标在四大运营商中都处于领先地位。公司2004年每股收益达到2.14元,在四大运营商中排名第一,同时在股市也处于领先地位。 从公司的主业来看,中国移动去年市场占有率保持稳定,为64.3%,移动用户总数达2.04亿户,比2003年增长44.3%。中移动去年签约用户的ARPU值由168人元下降至167元,预付费用户ARPU 值由57元降至56元。 令人高兴的是,中移动去年新业务收入显著增长,成为公司业绩

市场营销渠道策略分析

市场营销渠道策略分析 伴随着全球移动通信需求的飞速增长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国移动也加快了自身发展的步伐,一方面不断推出新业务,创建新品牌;另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吸引、留住用户,积累客户资本,打造核心营销能力,因此针对移动通信市场的营销活动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移动通信行业发展概况与趋势 亿户,年增长超过6000万户。2002年5月,中国移动的GPRS正式商用,并于10月推出彩信服务。中国的3G频谱划定,国家第三、第四张移动牌照颁发在即,TD-ScDmA 产业联盟宣布成立,移动支付等新增值业务发展迅速,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据移动公司统计数据表明,到目前为止,中国移动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虽然话音业务仍是目前我国移动通信业务中的主要业务,但以短消息、wAP业务为代表的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则已进入了起步阶段。据有关人士预测,今年年底,全国移动数据用户将达到80万户,2004年将达到4300万户左右,其中手机上网用户数将占手机用户数的30%。 随着今年我国移动市场竞争格局的初步形成,我国移动运营商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激烈的竞争中,新技术已经成

为移动通信发展的驱动力,在这个驱动力下,今年移动通信市场的业务层面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特别是基于智能网技术的预付费业务发展迅速,成为新的亮点。今年年初以来,基于智能网的预付费业务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不仅使这一针对低端用户的业务成为移动市场上的新亮点,同时使新业务成为移动用户增长的强劲动力。2000年前5个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的”神州行”用户已达到270万户。特别是自2000年3月份以来,”神州行”用户数突飞猛进,仅3个月就新增用户二百六十多万户,月均增长近百万户。中国联通的”如意通”预付费业务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动感地带”是中国移动通信针对年轻一族的生活特点和消费习惯推出的全新品牌,是国内第一个专门为年轻人设计的移动通信客户品牌。在动感地带里,年轻一族可以找到够酷够炫的图片和铃声可以找到够新够奇的海量资讯,可以自主地选择更加自由的资费组合。以创新的短信套餐形式营造现代文化理念,搭建生活沟通的新方式,开辟获取信息的新渠道。 中国移动目前营销策略优点有: 营销战略方面:很早就树立起“争创世界一流通信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坚持秉承“沟通从心开始”的服务理念,以客户细分为基础,针对目标客户群,不断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和优良的客户服务,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当前,中

中国移动营销策略分析

(一)中国移动目前营销策略优点有: 1、营销策略的系统性较强,表现在营销政策有着较强的主动性、连续性和对不同用户的营销政策平衡较好等; 2、较为注重社会公共关系管理,不惜大量运用赠机方式增强对重要党政机构的影响力,力图形成“示范效应”和“口碑效应”; 3、新业务渐成气候,如短信、动感地带、无线上网等既有很高的认知度,其收入份额也占据相对优势; 4、大量借助“外脑”,依托社会咨询机构、广告商来提高营销策划和管理水平; 5、较为注重市场情报的收集和对对手状况的准确掌握,在内部运营支撑系统上加大投资力度,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6、努力构建对中高端客户的战略性防御体系,力图通过服务差异化来提高中高端客户的忠诚度。 (二)中国移动营销策略的不足表现为: 1、业务推广受网络技术条件限制; 2、挽留中高端用户的措施更多地偏离通信本业,不利于核心竞争力的巩固和发挥; 3、保持高利润率的愿望和良好的市场优越感可能会导致对其他竞争者(如中国联通)的战略性防御措施准备不足; 4、营销理念有待深化:现有的营销理念仍带有很强的“推销”色彩,交易营销而非关系营销的特点仍很突出; 5、营销对象有待细化,移动运营商还缺少清晰的用户定位或区域定位;营销管理尤其是战略性市场规划、消费者行为研究、渠道整合以及情报信息系统的完善等都还比较薄弱,对促销活动的事后分析和评估也重视不足; 6、营销组织的整合有待强化,尤其是对社会代理渠道中的形象店面的规范和管理有待增强; 三、中国移动新营销策略,提升客户资本的核心营销能力 (一)中国移动基于客户资本的核心营销能力分析 (1)价值创造:服务与业务领先 企业创造市场,获得客户资本增量有两种常用的方法,即“领先用户法和”导向“客户法”。“领先用户”是指假设一个产品或服务将在未来的市场上流行,现在就对其有强烈需求,并能从解决方案中获益的厂商或用户。“导向客户法”就是要超越客户的需求导向。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一般主张生产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但在很多情况下,大众不知道哪些新产品具有可行性。所以真正优秀的现代企业不是征询他们需要什么产品,而是引导他们接受符合市场规律的新产品。通过对消费者行为和心理的分析,根据移动通信技术和业务发展的特点,不断推进创造市场价值的实践。 (2)可延展:营销网络的建设 营销网络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企业要使资源逐步转化为能力,必须加强对营销渠道和网络的管理。通过营销渠道和网络选择、激励、控制、评估、动态优化和维护等,来保证营销网络的有效运转和不断延伸。 (3)难以模仿:赢得客户忠诚 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从不同角度积极将潜在客户转变为现实客户,进而建立与客户长久的良好关系,将满意客户转变为忠诚客户。 a、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实现客户忠诚奠定基础。客户忠诚的基础是优秀的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市场营销案例分析案例主体: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 市场地位:市场霸主 市场意义:凭借其品牌战略和市场细分战略,将中国电信市场从资源竞争带入 了营销竞争时代。 市场效果:动感地带的用户已远远超出一千万,并成为移动通信中预付费用户 的主流。 案例背景:中国移动作为国内专注于移动通信发展的通信运营公司,曾成功推 出了“全球通”、“神州行”两大子品牌,成为中国移动通信领域的市场霸主。但 市场的进一步饱和、联通的反击、小灵通的搅局,使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弥漫着价格 战的狼烟,如何吸引更多的客户资源、提升客户品牌忠诚度、充分挖掘客户的价值,成为运营商成功突围的关键。 作为霸主,中移动如何保持自己的市场优势? “动感地带”2003年营销事件回放: 2003年3月,中国移动推出子品牌“动感地带”,宣布正式为年龄在15岁-25 岁的年轻人提供一种特制的电信服务和区别性的资费套餐; 2003年4月,中国移动举行"动感地带"(M-ZONE)形象代言人新闻发布会暨媒 体推广会,台湾新锐歌星周杰伦携手“动感地带”; 2003年5月-8月,中国移动各地市场利用报纸、电视、网络、户外、杂志、 公关活动等开始了对新品牌的精彩演绎;

2003年9月&12月,中国移动在全国举办"2003动感地带M-ZONE中国大学生 街舞挑战赛",携600万大学生掀起街舞狂潮; 2003年9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M-Zone网上活动作品在新加坡举办的著名亚洲直效行销大会(DM Asia)上,获得本届大会授予的最高荣誉--"最佳互动行销活动"金奖, 同时囊括了"最佳美术指导"银奖及最佳活动奖; 2003年11月,中国移动旗下"动感地带"(M-ZONE)与麦当劳宣布结成合作联盟,此前由动感地带客户投票自主选择的本季度"动感套餐"也同时揭晓; 2003年12月,中国移动以“动感地带”品牌全力赞助由Channel [V]联袂中 央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新闻传媒集团主办的"未来音乐国度--U and Me!第十届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评选活动。 “动感地带”策略解析 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普通沟通工具,伴随着3G浪潮的到来,手机将凭借运营网络的支持,实现从语音到数据业务的延伸,服务内容更将多样化,同时更孕育着巨大的市场商机。 而同其它运营商一样,中国移动旗下的全球通、神州行两大子品牌缺少差异化的市场定位,目标群体粗放,大小通吃。一方面是移动通信市场黄金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是服务、业务内容上的同质化,面对“移动牌照”这个资源蛋糕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分食的状况,在众多的消费群体中进行窄众化细分,更有效的锁住目标客户,以新的服务方式提升客户品牌忠诚度、以新的业务形式吸引客户,是运营商成功突围的关键。 一.精确的市场细分,圈住消费新生代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营销渠道模式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营销渠道模式分析 武汉大学高科技研究与发展中心尚韬 Shang Tao 渠道解决的是产品或服务在什么地方提供给顾客,消费者在什么地方能够找到销售者。按照经典的营销学定义,营销渠道是促使产品或服务顺利的被使用和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移动通信作为一个科技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在竞争空间日趋激烈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下,必须重视营销渠道体系建设,根据市场需求的趋势调整战略,制定计划,合理有效的配置资源。 移动通信企业营销渠道的特点 移动通信业属于服务性的行业,服务可以分为两大类:注册性服务和通信服务。目前在移动通信企业里讲到的渠道通常是指为了满足前一种服务的渠道,即移动通信公司千方百计的劝说人们成为他们的用户或者开始使用某项业务。而像打电话这一类的服务来说,不需要什么渠道,只要某人已经成为移动通信企业的用户,他就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使用已经注册过的任何业务,在这个过程中并不需要第三方的干预。因此对于移动通信企业渠道的研究就停留在劝说人们成为他们的用户或开始使用某项业务。但是营销渠道所起到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因为注册性服务不能直接为公司带来多少收益,特别是入网费取消后更是如此。渠道应更多的为周期性业务服务,如通信、交费、业务变更、咨询投诉,这些业务可以直接或间接带来收入。移动通信企业渠道的功能在于使那些能让公司赢利的服务持久的被用户使用,通过给用户良好的服务来提高用户满意度。这才是移动通信企业乃至整个通信行业营销渠道的真正作用。 移动通信企业现有的渠道模式分析 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的移动通信企业渠道模式形成了多样化,建立多种渠道形式满足不同业务需求。基本上遵守高价值客户对应高成本渠道,低价值客户对应低成本渠道的原则,如图所示。

可口可乐营销渠道分析

可口可乐营销渠道分析

一可口可乐公司的基本情况 (一)可口可乐的产生 可口可乐这风行世界一百余年的奇妙液体是在1886年由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药剂师约翰·彭伯顿博士(John S. Pemberton)在家中后院将碳酸水和糖以及其它原料混合在一个三角壶中发明的。 (二)可口可乐公司的现状 可口可乐公司,总部设在美国乔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又是全球软饮料销售市场的领袖和先锋,独自拥有世界最著名五大软饮料品牌中的四个:可口可乐、健怡可口可乐、芬达及雪碧。全世界共有20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消费者可以在当地享用这个公司提供的各种饮料。可口可乐已经连续成为中国最著名商标之一,根据1999年在中国进行的盖洛普调查显示,81%中国消费者认识可口可乐牌号,并且连续11年被权威机构评选为“最受欢迎饮料”。 可口可乐主要的产品线是:可乐(可口可乐、健怡可口可乐)、汽水(雪碧、醒目、芬达)、饮用纯净水(水森活)、果汁饮料(酷儿、美汁源)、茶饮料(茶研工坊:与雀巢合资)产品深度即各产品线中没一产品所包含的不同规格。如可口可乐有3种配方(香草味可乐、无糖可乐、经典可乐),5种规格(355ML、600ML、1.5L、2.5L、2L)、则产品深度为3*5=15。 (三)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 根据2010年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发布结果可口可乐当之无愧的成为了软饮料行业冠军。 排名升 降 品牌 英文 名 中 文 名 企业 英文 名 中 文 名 价 值 变 化 品 牌 贡 品 牌 动 1 = Coca -Cola 可 口 可 The Coca -Col 可 口 可 54 52 3 2% 5 6

中国移动营销策划

中国移动销售策划书

一、前言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二、产品介绍 动感地带 神州行 卡和“神州行”本地营销案两大部分。

全球通 G3 动力100 创新,信息动力将推动政府效能,助力大客户创新和中小企业成长,协同伙伴共赢;“100”代表着百分百动力,百倍效能,是我们为客户创造效能、实践价值的承诺。 三、市场分析 1.SWOT分析 优势 1:物力财力技术优势强大。移动用户全球第一,公司资本,人 力技术方面相当成熟。 2:企业基础设施健全,网站,营业终端遍及全国。 3:集中管理的管理模式,广阔的营销渠道。 4:另外,优质的客户服务业使得移动公司赢得了大量用户的好评,良好的口碑让移动公司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慌不乱,为公司业务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更为公司推广其4G业务铸造了良好的平台。 劣势

因低端机运用的是安卓系统,安卓系统安全性不高,各种非法应用充分利用! 机遇 1、对于中老人来说高端机价钱较贵,而且使用不了那么多的功能,他们更喜欢低端机。 2、低端机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是用于在校刷卡吃饭,消费方便,不需要使用其他的。威胁 1.低端机随着时代的进步,迟早会被淘汰掉的。 2.现在大部分人群越来越接收高端智能产品。使用的是ios系统。 3. 4.消费者偏好的改变。没有一个品牌可以保证自己永远立于第一的位置。虽然移动在过去一家独大,但由于3G时代的来临,面临的竞争环境也不同了,随着时光的流逝和竞争对手的不断壮大,很难保证消费者对移动的品牌忠诚度始终如一。 5.竞争机制的完善使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即中国电信、连通、网通等竞争对手将日益强大。且政府不会允许行业垄断过度,移动作为目前中国通信领域最为强大的巨头,随着不断的发展壮大,将有可能面临被拆分的威胁。 2、市场细分 通过市场细分可以更精致地分析市场推销机会,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发挥更好的推销效果,增加企业的利润 市场细分的条件: (一)可衡量性:划分不同的消费群体,并对消费者的特点和需求给予衡量。 (二)足量行:根据细分市场的大小和利润确定单独营销的程度。 (三)可接近性:对细分市场进行有效促销和分销的程度。 (四)独特性:不同的细分市场对公司采用不同的营销组合所具由的不同反应程度。 (五)稳定性:细分出市场所具有的需求和欲望的差别应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得以保持。 因此该公司校园产品的目标市场人群是:青年人群

中国移动市场营销

浅议中国移动市场营销 二十几年来,移动通信产品在我国从奢侈品、商务政务工具,逐步转变为今天普通人的生活必需品。一方面,技术进步、竞争引入导致产品价格的降低;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期,公众更渴望私密的伴随性的个人信息交流。伴随着行业市场的极速成长,中国移动也在快速发展,顾客对产品的品质、价格、个性化等的要求越来越高。更深层次的市场细分、更贴近顾客符合顾客需求的营销策略是必不可少。 一、中国移动的发展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于2000年成立,根据国家关于电信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原中国邮电电信总局移动通讯资产总体剥离的基础上组建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中国移动的注册资本为518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4000亿元。中国移动通讯集团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集团,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和纽约上市。中国移动与所属子公司是既以资本为纽带,又以网络和业务为链条的母子公司关系。目前,中国移动是我国在境外上市公司中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也是亚洲市值最大的电信运营公司。 中国移动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去和国际业务经营权。除了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信息点播、手机银行、全球通WAP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神州行”“全球通”“移动梦网”等著名服务品牌。网号“139,138,137,136,135”已家喻户晓。

中国移动在我国移动通讯大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并在国际移动通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国移动已建立了一个覆盖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综合通信网络。网络已覆盖全国绝大多数市(县),主要交通干线实现连续覆盖,城市重点地区基本实现室覆盖,GSM移动交换容量达到1.37亿户,客户总数超过9900万户,与70多个国家的130多家移动通信网开通了国际漫游业务,网络规模和客户规模列全球第一。 二、对中国移动的实地考察 14年的夏天,我曾作为暑假工在中国移动营业厅工作过3个月,以下是我对当时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情况的总结。 我的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帮助顾客使用自助缴费机交费,推销手机;二是管理资料架,向顾客介绍相关业务套餐;三是暗访管区移动下设业务点,监督他们是否遵守移动有关规定。 总的来说营业厅的运作有条不紊,但其中也有一些小问题。比如:制度上对于新员工比较苛刻,新老员工福利差距太大;服务上,人多的时候难免有些差错,对于一些顾客在耐心和包容心上稍有不足;工作上,相关硬件总有些不尽如人意,硬性工作指标不切实际,造成员工压力太大。(相关情况在下面问题和解决部分介绍) 三、对中国移动的分析 (一)中国移动的市场细分及营销策略 1.市场细分 电信改组后,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继承了原中国电信的绝大部分客户资源和移

(客户管理)中国移动集团客户营销体系

(客户管理)中国移动集团客户营销体系

中国移动集团客户营销体系 从移动通信市场运营经验探索的意义上解析小灵通,它对中国电信的意义就绝不仅仅限于于“3G’之前找到壹个新增点,解决中国电信收入增长率的问题。中国电信的运营者,也提前意识到小灵通的战略意义,因此,于壹些小灵通发展较早的电信公司,于完成“用户规模积累”阶段后,开始于小灵通客户群的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尝试:例如成均电信,于小灵通用户规模达到130万户后,成立了专门的小灵通客户部,负责用户尤其是高端用户的服务和保有;浙江电信则全省统壹于10000号建立专门的小灵通班组。 从这些刚刚开始进行的探索中,中国电信已经感受到对移动客户尤其是高值移动客户关注的重要性。以成均电信为例,2005年,实行客户经理负责的近8万小灵通高端客户,全年流失率仅为2%,大大低于小灵通客户平均30%的流失率水平。 中国电信和其从头开始探索移动客户群的服务之路,不如“站于领先者的肩上”,研究壹下中国移动于客户服务尤其是高值客户服务方面的发展历程,作为中国电信思考的参照。 基于这壹初衷,我们于收集大量关联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移动集团客户体系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及思路进行了梳理,且提出了结合中国电信调整和改善市场营销体系的建议。 中国移动集团客户体系的发展沿革及简介 2000年,中国移动从中国电信剥离后,这壹批当初的电信人很快意识到移动客户群的运营和服务和固定客户群有着迥然不同的特征,其中最明显的区别于于移动客户强烈的个人性。我们能够见到,

中国移动早期正是针对移动客户个人性的特点,对不同客户群进行分级服务,且大力打造俩大服务品牌:针对普通客户服务的1860品牌和针对高端客户的全球通VIP服务品牌。 可是,值得重视的是,从2002年以后,中国移动开始低调但快速地把客户服务体系的重心转向另壹方面:集团客户。和中国电信的大客户体系相比,移动的集团客户体系能够说是后来者,而且由于移动客户的个人性,集团体系的建设面临许多的困难。为此,中国移动不得不借用电力系统“网格化”管理的方面,通过网格化管理,逐步收集和建立集团客户档案。经过四年的努力,中国移动的集团客户的覆盖率已经达到近30%,集团客户对于高值用户群的稳定、移动数据及增值业务的推广、行业应用等方面,已经具有相当的战略地位。中国移动是如何于短短四年内建立和健全这壹体系的?我们首先简单回顾移动集团客户体系的发展历程。 2002年是中国移动集团客户体系建设的试点推广年。这壹年移动主要于以下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成立项目组、产品模块化、典型项目推广、建立工作流程。 2003年是移动集团客户体系建设的全面促进年。他们明确提出“集团客户工作不能再是业余爱好,要打正规战役。”这壹年他们于集团客户体系建设方面的主要进展是:建立工作体系、健全客户资料、建设平台支撑系统、大力推广标准化应用产品、创新商务模式、建立营销渠道。为此,各级移动主要开展了四项工程:摸底工程,主要是地毯式清查,健全数据;圈地工程,以四川移动为例,他们要求当年

安防营销策略分析:市场渠道

安防营销策略分析:市场渠道 营销渠道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直接影响企业的营销绩效和经营稳定性,从而影响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确立和保持。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单纯依托技术领先和创新保持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已变得越来越难,而营销渠道系统创造的资源对制造商的发展有弥补作用,因此企业越来越重视营销渠道在整个营销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将营销渠道的建设与管理从策略层面上升到营销战略高度来认识,把渠道运作能力视为最重要的营销能力。 营销渠道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直接影响企业的营销绩效和经营稳定性,从而影响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确立和保持。然而,目前安防企业的渠道建设还不完善、不系统,如果想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能够长期屹立不倒,渠道建设势在必行。 安防企业渠道建设的作用 安防行业涉及的产品相对于传统的快消品、民品而言,有专业性较强、购买者人数较少、购买数量较大、购买金额较大、购买频率较低以及需要较强的技术支持与服务等特点。其在渠道营销模式上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渠道尽量扁平化、渠道层次短以及直销和分销方式组合。由于我国大多数安防生产企业在资金、品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都不突出,所以大多会选择“渠道代理经销”的销售模式,即分销模式。 在整个销售过程中,渠道主要起到以下几点作用: 所有权转移。原本厂家直接销售给终端用户的产品,现在由渠道商接管; 沟通桥梁。厂家和终端用户沟通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售后服务质量以及产品的品牌形象,而渠道商在此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信息平台。厂家发布新产品要依托渠道商进行市场推广,而竞争对手信息的反馈也可以从渠道商获得; 交易订货平台。渠道成员可向生产商进行有购买意向的反向沟通行为; 商务关系解决。由于渠道商在当地人脉资源广泛,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助力商务标上取得市场; 融资平台。渠道成员收集并分配资金,用以支付渠道工作所需费用,包括:渠道的建设、运转、职工工资支付、渠道成员之间贷款划转、消费信贷实施等等。 如何与渠道商进行合作: 直销模式主要依托企业自身的实力,而分销主要依托企业授权的代理商的市场拓展能力。目前安防企业主要采取“渠道代理经销”模式,所以,以渠道代理经销模式为主的企业对代理商、分销商的合理选择对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 厂商在选择代理商、分销商的时候,不能仅仅看其公司规模的大小,而最重要的是要看是否适合公司的定位和发展,这一点也至关重要。目前厂家对代理商的选择主要是通过行业信息、展会、业内人士介绍等,在企业品牌影响力还不够大的情况下,很多企业会主观地认为找到当地大而强的经销商来代理产品,就能快速地将公司产品推向当地市场,从而在当地市场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正因为是当地最大、最强的代

中国移动的营销策略分析

中国移动的营销策略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通信集团公司是一家基于GSM网络的移动运营商,简称中国移动。它根据国家关于电信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原中国移动移动通信资产总体剥离的基础上组建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由中央政府管理。中国移动是中国唯一专注于移动通信运营的运营商,拥有全球第一的网络和客户规模。它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同时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还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和2010上海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由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三部分构成,文化理念体系的核心内涵是“责任”和“卓越”,也就是说中国移动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将以成为“负责任”和“最优秀”的企业和个人作为自己的追求。中国移动人在集团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领导下,全集团人凝集一心,同心同德共同实现中国移动新的跨越“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同时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领导下他们保持对网络、服务、业务的高品质追求,引领行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信息社会的蓬勃繁荣。 中国移动通信是国内唯一一家专注于移动通信发展的通信运营公司,在我国移动通信大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并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其实移动通信是服务性行业,它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这些年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移动用户数和业务量均呈加快发展的态势。但在市场越来越细分的环境下,人们对移动通信服务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移动通信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移动通信的营销渠道体系也随着市场的变化而越来越完善。 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的移动通信企业渠道模式形成了多样化,建立多种渠道形式满足不同业务需求。而中国移动的渠道模式只要包括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一)直接渠道模式简称直销模式,也就是企业可以直接向客户销售电子业务和提供服务的销售模式,直接渠道模式包括店铺式销售和非店铺式销售,其中10086客服服务中心,网上营业中心和短信营业中心就是属于非店铺式销售,而

中国移动案例分析

中国移动公司案例分析 中国移动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CMCC )的简称,是根据国家关于电信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资产总体剥离的基础上组建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注册资本518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8,000亿元人民币,网络规模和客户规模均居世界首位的目前全球市值最大的电信运营公司。 中国移动已连续六年入选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表1.1),并跻身于全球电信运营商的第一梯队,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在英国《金融时报》最新“全球最强势100品牌”排名榜中,中国移动以品牌价值392亿美元高居第四;中国移动还是连续三年入榜《福布斯》“全球400家A级最佳大公司”的唯一中国企业。 中国移动商业模式 在启动3G后,全行业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在3G时代,运营商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尽管同2G相比3G的带宽有了很大提高,可是如果没有相应的业务,3G只能沦落为简单的互联网接入通道,而不能给运营商带来与成本相匹配的收益。移动支付,逐渐成为中国3G没有大吸引力的最大障碍物。 全球手机移动支付业务发展迅猛进入21 世纪,日韩、欧美等地区,通过采用 RFID 技术,大力开展手机移动支付业务。经过几年发展,手机移动支付业务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和接受,2008 年全球手机移动支付额约为 550 亿美元。据英国调研公司Juniper Research 预测,2013 年全球手机移动支付额将达6000 亿美元,增长近 10 倍。 中国移动手机移动支付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业务实现的佣金提取以及合作商户接入的比例分成。为此,中国移动建立了两级移动支付业务中心。其中,全国级中心,主要处理清算及结算业务,运营商可根据业务实现情况,提取佣金。相比银行卡刷卡佣金分配环节,手机移动支付佣金分配环节少,可由运营商直接控制,佣金比例比银联更具优势。运营商可通过具竞争力的佣金比例,以及更便捷的T+n 资金划拨周期,获得盈利;省级中心,主要处理各省商户接入管理与运作等事宜。与提供运营平台的合作商,按交易流量,比例分成,实现收益。 普遍分析观点分析认为,手机移动支付业务将给中国移动带来三重收益:其一,应对联通和电信的竞争:通过在 SIM 卡附加增值服务,增强用户体验,能帮助中国移动加快预付费用户群向后付费用户群的转移,捆绑用户;其二,降低发展用户成本:该项业务能够显著降低中国移动在新增用户与留住已有客户方面的支出;其三,引领移动支付市场:在手机移动支付行业中抢占先机,并从行业快速增长中获利。 新的商业模式是中国移动的最大增长驱动力 据媒体报道,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做客人民网时表示,三新和两新成为中国移动增长的驱动力。“三新”指“新用户”、“新话务”、“新业务”,“过去那么多年来一直是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两新”指“新领域”和“新模式”,“比如手机支付、手机金融、手机游戏等,都需要不断进入新的领域,开拓新的模式”。 在这些创新中,商业模式的创新更是中国移动未来发展的必须。简单的说,商业模式的创新大概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从收费到免费。在现在这个社会中,虽然赚钱是必须的,但收费却并不是必须的,一直在涨价的银行、铁路、电力、有线,其实都是外表强悍内心虚弱,而一直免费的谷歌、淘宝等却是无往而不利。中国的通信行业资费水平在持续下降,未来“打电话不要钱”可期,运营商必须探索适合免费经营的商业模式。

中国移动公司服务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 本文从中国电信业的现状出发,首先分析了电信行业的市场竞争情况,接着本文基于中国移动在中国电信行业的重要影响,重点分析了中国移动的服务营销策略,提出了中国移动在服务营销方面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国电信业及中国移动的概况。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移动的营销环境分析,包括宏观环境分析和微观环境分析。 第三部分介绍了中国移动服务营销策略分析,首先介绍了服务营销的概念,然后再分析了中国移动服务营销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移动实行的新政策来提升服务营销能力,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 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论部分。 关键词:中国移动;服务营销;环境分析;策略分析。

目录 前言 一、中国电信业 (1) (一)中国电信业的概况 (1) (二)中国移动的概况 (1) 二、中国移动的营销环境分析 (1) (一)宏观环境分析 (1) (二)微观环境分析 (2) 三、中国移动服务营销策略分析 (2) (一)服务营销的概念 (2) (二)中国移动服务营销的现状 (3) 1. 中国移动业绩出色 (3) 2.资本投资强劲与3G动向明显 (3) 3.向移动媒体加速前进 (3) 4.农村市场快速增长并仍具潜力 (3) (三)中国移动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 (4) 1.服务内容缺乏明显的细化差异化 (4) 2.缺乏对社会渠道的有效管理 (4) 3对服务一线的员工缺乏系统的服务意识培训 (4) 4.缺乏从后台到前台的服务过程管理 (4) 四、中国移动服务营销问题的解决对策 (5) (一)发展优质增值业务 (5) (二)重视对新客户的服务 (5) (三)发展服务区域营销的产品 (5) (四)进行组合营销 (6)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中国移动五力模型分析以及SWOT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五力模型、SWOT模型分析 (一)五力模型分析 1.竞争对手分析 在基础电信业务领域,目前电信市场上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参与竞争。由于管制政策上仍然存在不对称,以及相关运营商的违规和恶性竞争,使移动通信市场竞争处在非常激烈的阶段。 2.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一方面,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经过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一重组,已经逐步渗透到了大部分通信的主要业务,中国的通信行业,尤其是3G业务,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趋势。另一方面,入世后发达国家的电信通讯公司也将陆续进入中国,成为中国电信业的潜在进入者。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以及服务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优势,因此也将成为中国移动发展的一个潜在的有力的竞争对手。以上这些,将给中国移动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冲击。 3.替代品的威胁 作为当今社会人们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通讯手段,移动通信业务在短时间内很难有完善的替代品。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未来诸如网络通信等通讯手段,很可能成为潜在的替代品,对现行的移动通信技术构成威胁。此外,中国联通和中国电

信也很有可能成为替代品,从而使中国移动无用武之地。 4.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由于中国政府的管制政策和中国特定的市场现状,供应商只能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等公司选择,所以这种相对集中的买家格局决定了中国移动的主导地位,卖方侃价空间非常有限。 5消费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素质的提高,更多的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意识行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对通信业务的逐步渗透,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国移动的垄断地位,消费者如今已经有了更多的选择,因此有了初步的侃价能力,并且在逐步提高。 (二)SWOT分析 1.优势 (1)随着3G业务的扩大,中国移动的发展向各个经济领域渗透,各项新业务、新应用层出不穷,使移动用户逐渐摆脱了电话用户的单一角色,带给最终用户的是全新体验,带给整个移动通信业的则是产业格局的重新塑造。 (2)中国移动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完善产品体系,面向集团客户或行业客户较早的推出了完备的集团标准化产品和行业应用,并且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推出不同的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使得移动公司在市场已占有一定份额,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质。

中国移动社会渠道管理现状分析及简要对策

中国移动社会渠道管理现状分析及简要对策 为适应中国移动通信市场渠道研究的发展变化,结合几年来对于渠道方面研究的经验和心得,最近准备写一系列的专题文章,初步命名为“里应外合、上山下乡、网内网外、线上线下、厅内厅外、左邻右舍、瞻前顾后”,希望通过一个系列的探讨逐步形成清晰的思路,也能对各位实际从事渠道管理工作的朋友有所借鉴。 渠道研究七步曲之一:里应外合 -----中国移动社会渠道管理现状分析及 简要对策 营销渠道是中国移动市场竞争的焦点之一,是各地移动公司市场工作的一个重点,面对即将到来的电信重组和全业务竞争与3G时代,渠道管理工作更成为重重之重。在实体渠道中,自办渠道通过长期的内部管理加强与服务提升,各方面运营水平提高很快,相对来说,社会渠道因为结构复杂、控制力弱以及各种历史形成的因素制约,与自办渠道的运营管理水平相差很大,成为渠道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提高社会渠道的管控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社会渠道的现有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准确翔实的掌握社会渠道的资源情况及变动规律,包括合作厅、专营店和代办点的选址、内部管理结构及运营模式、营业员管理,设备拥有量及完好率、基础经营情况等,还要了解目前社会渠道对当地移动公司的管理评价、经营信心以及合作期望,判断社会渠道对移动公司管理压力的可能对策及承受能力。 通过大面积的调查和定期的监测,掌握社会渠道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移动公司的管理制度和发展规划,制定符合当地移动市场实际的社会渠道管理方案,包括在对社会渠道分类评价基础上的分级划线标准制定、结合本地实际的考核办法等等。 对于社会渠道的研究主要按照社会渠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合作厅、专营店、代办点等)进行分类调研,重点考察与社会渠道发生重要联系的五方面信息资源,包括某市移动渠道管理部门、客户、竞争对手、合作商以及社会环境。 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挖掘,通过深入的分析,从社会渠道系统的不同纬度入手进行系统研究,包括:网点布局、渠道级数、服务压力、商业控制、运营成本、渠道调整、合作商能力、合作商策略、竞争对手影响等十几个方面,发现社会渠道运营和管理中存在的关键问题,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和解决方案建议。

中国移动通信目前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随着全国通信运营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中国移动通信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形势更加严峻。为进一步提高竞争力,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必须详细的分析市场环境,结合自身的有利条件,确定出独特而完整的营销策略;同时继续积累客户资本,打造核心营销能力,以保证未来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结合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理论,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应具体如下: 1、产品/服务策略(product/service policy) 2、价格策略(price policy) 3、分销渠道策略(place policy) 4、促销策略(promotion policy) 经过近几年中国电信业连续的分割重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已经成为实力最为雄厚、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市场占有率居首位的运营商。伴随着全球移动通信需求的飞速增长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中国移动也加快了自身发展的步伐,一方面不断推出新业务,

创建新品牌;另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吸引、留住用户,积累客户资本,打造核心营销能力,因此针对移动通信市场的营销活动显得越来越重要。 波士顿咨询公司在一份报告中所指出:今天的电信业存在着前所未有的创造价值的机会,但是许多尝试利用这些机会的公司正在遇到很大的挑战。一些公司在追寻新机会时,试图从它们已有的市场地位和业务组合中获取最大价值。另一些公司在集中优势创造强劲增长方面取得初步成功,并转化为长期竞争优势。这两类公司都发现,为了在激烈动荡的环境中取得成功,它们必须做到攻守俱佳。事实上,今日移动通信市场的营销策略,正与此判断相契合。未来营销策略的设计与实施,也因该朝此方向全面展开。 一、移动通信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一)移动通信行业发展简况与趋势 2002年,中国移动通信市增长迅速。截止11月,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1.98亿户,年增长超过6000万户。2002年5月,中国移动的GPRS正式商用,并于10月推出彩信服务。中国的3G频谱划定,国家第三、第四张移动牌照颁发在即,TD-SCDMA产业联盟宣布成立,移动支付等新增值业务发展迅速,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据移动公司统计数据表明,到目前为止,中国移动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1、数据业务露出尖尖角 虽然话音业务仍是目前我国移动通信业务中的主要业务,但以短消息、WAP业务为代表的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则已进入了起步阶段。 从目前看来,移动数据基础网络正在建设之中,移动数据业务运作的商业模式尚未出台,限制移动数据应用的速率瓶颈还未打破,无线互联应用仍欠丰富,这一切意味着,移动数据市场尚未成熟。然而,移动运营商全面拓展数据业务、向移动IP进军的努力正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