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灭火器配置维护管理标准

灭火器配置维护管理标准

灭火器配置维护管理标准

1 定义

1.1灭火器:是一种可由人力移动的轻便灭火器具。

1.2灭火器配置场所:存在可燃的气体、液体、固定等物质,需要配置灭火器的场所。

1.3 计算单元:灭火器配置的计算区域。

1.4 保护距离:灭火器配置场所内,灭火器设置点到最不利点的直线行走距离。

1.5 灭火级别:表示灭火器能够扑灭不同种类火灾的效能。由表示灭火效能的数字和灭火种类的字母组成。

1.6 维修:为确保灭火器安全使用和有效灭火而对灭火器进行的检查、再充装和必要的部件更换。

2 灭火器的配置

2.1 火灾种类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应根据该场所内的物质及其燃烧特性进行分类,可划分为五类。

2.1.1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2.1.2 B类火灾:液体火灾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2.1.3 C类火灾:气体火灾。

2014年5月22日发布2014年5月22日实施

共15页第1 页

2.1.4 D类火灾:金属火灾。

2.1.5 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2.2 灭火器配置场所危险等级

2.2.1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危险等级

2.2.1.1 严重危险级: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扑救困难,容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场所。

2.2.1.2 中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扑救较难的场所。

2.2.1.3轻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缓慢,扑救较易的场所。

2.2.2 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危险等级。

2.2.2.1 严重危险级:使用性质重要,人员密集,用电用火多,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扑救困难,容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人员群死群伤的场所。

2.2.2.2中危险级:使用性质较重要,人员较密集,用电用火较多,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扑救较难的场所;

2.2.2.3轻危险级:使用性质一般,人员不密集,用电用火较少,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较缓慢,扑救较易的场所。

2.3 灭火器的选择

2.3.1 一般规定

2.3.1.1 灭火器的选择应考虑下列因素:

共15页第2 页

2.3.1.1.1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的种类;

2.3.1.1.2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

2.3.1.1.3 灭火器的灭火效能和通用性;

2.3.1.1.4 灭火剂对保护物品的污损程度;

2.3.1.1.5 灭火器设置点的环境温度;

2.3.1.1.6 使用灭火器人员的体能。

2.3.1.2 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宜选用相同类型和操作方法的灭火器。当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存在不同火灾种类时,应选用通用型灭火器。

2.3.1.3 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当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灭火器时,应采用灭火剂相容的灭火器。

2.3.2 灭火器的类型选择

2.3.2.1 A类火灾场所应选择水型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ABC干粉)、泡沫灭火器。

2.3.2.2 B类火灾场所应选择泡沫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BC干粉)、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ABC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灭B类火灾的水型灭火器。

2.3.2.3 C类火灾场所应选择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ABC 干粉)、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BC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

2.3.2.4 D类火灾场所应选择扑灭金属火灾的专用灭火器。

共15页第3 页

2.3.2.5 E类火灾场所应选择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ABC 干粉)、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BC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但不得选用装有金属喇叭喷筒的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2.4 灭火器的设置

2.4.1 一般规定

2.4.1.1 灭火器不应设置在不易被发现和黑暗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2.4.1.2 对有视线障碍的灭火器设置点,应设置指示其位置的发光标志。

2.4.1.3 灭火器的摆放应稳固,其铭牌应朝外。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50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08m。灭火器箱不应上锁。

2.4.1.4 灭火器不应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当必须设置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灭火器设置在室外时,亦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2.4.1.5 灭火器不得设置在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的地点。

2.4.2 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

2.4.2.1 设置在A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其最大保护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A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m)

共15页第4 页

2.4.2.2 设置在B、C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其最大保护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B、C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m)

2.4.2.3 D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其最大保护距离应根据具体情况研究确定。

2.4.2.4 E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其最大保护距离不应低于该场所内A类或B类火灾的规定。

2.5 灭火器的配置

2.5.1 一般规定

2.5.1.1 一个计算单元内的灭火器数量不应少于2具。

2.5.1.2 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5具。

2.5.2 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

2.5.2.1 A类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应符合下表

共15页第5 页

共 15页 第 6 页

的规定。

A 类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

2.5.2.2 B 、C 类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B 、

C 类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

2.5.2.3 D 类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应根据金属的种类、物态及其特性等研究确定。

2.5.2.4 E

类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不应低于该场所内A 类或B 类火灾的规定。

2.6 建筑灭火器配置类型、规格和灭火级别基本参数举例。

手提式灭火器类型、规格和灭火级别

推车式灭火器类型、规格和灭火级别

共15页第7 页

2.7 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

共15页第8 页

共15页第9 页

2.8 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节选)

共15页第10 页

2.9 不相容的灭火剂举例。

共15页第11 页

3 灭火器的检查与维护

3.1 灭火器的检查应纳入班组日常工作管理,由班组长具体组织实施,厂(部)安全室实施监督管理。

3.2 每个灭火器设置点应设有灭火器点检卡。(见附件)

3.3 配置在一、二级防火重点部位的灭火器每日至少检查一次;其他场所每周至少检查一次,并在点检卡上做好记录。

3.4灭火器的检查主要检查下列内容:

3.4.1 检查灭火器箱(挂件)是否完好。

3.4.2 检查灭火器、灭火器箱是否整洁。

3.4.3 检查灭火器铅封是否完好。

3.4.4 检查压力表指针是否在绿色区域。

3.4.5 检查可见瓶体部位防腐层的完好程度。

3.4.6 检查灭火器可见零部件是否完整;有无变形、松动、锈蚀(如压杆)和损坏,装配是否合理。

3.4.7 检查推车式灭火器行走机构是否灵活可靠,及时在转动部分加润滑油;

3.4.8 检查喷嘴是否通畅,如有堵塞应及时疏通。

3.5 灭火器的维修与更换

灭火器的维修与更换标准

共15页第12 页

3.5.1 为降低灭火器采购成本,各厂(部)可根据本单位灭火器配置实际,在消防器材年度采购计划中适当安排过期灭火器进行充装维修。

3.5.2 废、旧灭火器瓶由各厂(部)安全管理室统一收集保管,安全保卫部根据充装维修计划,安排落实充装维修。无法充装维修的灭火器由维修公司进行报废处理,出具报废证明材料。

3.6 灭火器有下列情形应予报废

3.6.1 筒体严重锈蚀,锈蚀面积≥筒体总面积的1/3,表面有凹坑。

3.6.2 筒体明显变形,机械损伤严重。

3.6.3 器头存在裂纹、无泄压机构。

共15页第13 页

3.6.4 筒体为平底等结构不合理。

3.6.5 没有间歇喷射机构的手提式。

3.6.6 没有生产厂名称和出厂年月,包括铭牌脱落,或虽有铭牌,但已看不清生产厂名称,或出厂年月钢印无法识别。

3.6.7 筒体有锡焊、铜焊或补缀等修补痕迹。

附件

###单位灭火器点检卡(年月)部位:灭火器类型:

注:1、“部位”指灭火器放置点、部位名称;“灭火器类型”指ABC 干粉、二氧化碳、泡沫灭火器等。

2、双面印制,一点一卡。

3、各单位根据本格式自行印制。

共15页第14 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