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上好一节班会课

如何上好一节班会课

如何上好一节班会课
如何上好一节班会课

如何上好一节班会课

一、班会课的现状

班会课的检查让我觉得,现在的班会课已经不算是一堂班会课了。现例举:

1、班情学情了解不足,班会课没有针对性。

2、只做任务简单布置,学生没有参与性。

3、没有主题重点,班会课存在盲目性。

4、班会课方式年旧,学生没有活跃性。

5、时间不足,或完全被挤占,班会课没有实效性。

6、只顾自我发挥发泄,班会课没有人文性。

7、没有教案不做预设,班会课有很大的随意性。

8、班会课之间没有生成、承接,缺乏系统性

二、班会课的作用

1、通过班会课,学生能及时了解学校的各项活动安排,布置好下一周的工作。

2、通过班会课,学生能了解班上发生的事,知道自己的近斯目标和任务。

3、通过班会课,学生传达近段时间的思想状态,处理有情感问题,学生学会应对必然经历的情感波动。

4、通过班会课、肯定班上的成绩,让学生得到鞭策与鼓励,提出缺点与不足。合理处理违纪学生,对违纪学生进

行思想引导。

5、通过班会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弘扬正气。

总得来说,班会课是学校管理的终端;是班主任带班的主战场;是学生交流情感的后花园;是班风、学风、凝聚力全面提升的根据地;是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制高点。

三、班会课的准备

1、学校的近期工作安排

认真开好教工例会,做好会议记录,了解班级在学校近期工作中的角色。

2、了解班情、学情

深入班级、学生中,及时了解班上发生的事情,准确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多于任课教师沟通,把握学生学习情况。有无厌学、逃学、上网玩游戏、作业解答情况等。

3、班务工作安排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班情、学情、制定好班务工作安排。务必细化任务、责任到人、人人参与,各司职守。

4、主题确定

确定班会的重点任务,即主题确立。根据主题,设定情景、方式等。主题应明确、精炼,切不可求全求快。一般有情感类、任务完成类、探索类、动员类、学习类等。

5、情景设置

根据主题,设置的情景,渲染气氛,调动学生情绪。可借助学生发言、家长来信、音乐等道具,人员也可以到校园的图书馆、花园、国旗下等地方,甚至是走出校园。

6、确定模式

应确定一种方式,如演讲、讲故事、小品表演、家长与学生座谈会、辨论会等形式。形式忌单一、老旧,更不能是班主任的一言堂。

7、形成教案

将班会课的整个流程通过文字的方式做好教案,设计好各个环节。还要在心里预演几次,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准备。坚决不打无准备之战。

8、其他准备

主要是涉及大型班会时应准备的方面,如车辆医药用品、消防用品、大型布置,听课凳子等。

四、班会课的控制

班会课一定要做好整堂课的控制。决不能东拉西扯,也不能任意发挥。更不能让学生恣意而为。我们需要有即兴的、创造性的,也需要申意外的惊喜,但是这种种变化不能偏离正确的道德观和班会主题,班主任一定要有对的驾驭力。

1、控制观点

当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由学生发挥时,往往会出现失锐地观点,这些观点有时与正确的价值相悖,却客观存在。

班主任要灵活处理,将学生的思想引到正确的方向。假如的确难以说服、则尽力转移话题,改变五环节,观点一定要清晰明确。

2、控制情绪

在情景教学中容易激发情怒,也容易造成学生(家长)情绪失控,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应对。首先控制好自身情绪不慌、不乱、稳住阵脚,再控制好场面,个别学生(家长),有必要时请学生回避、退场。

3、控制参与度

参与度的高低是一节班会课成功的基础。首先要摒弃一个观点,满堂活跃满堂问答不等于参与度高,反之亦然。应该细心观察学生是否动脑、动情、认可!不允许学生做与班会课无关的事。

4、控制时间

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5分钟,稍不注意就把握不好时间。我们应该根据容的多寡,活动方式、控制的流程,从而控制好时间。

五、班会课的流程

常规的班会课流程可分为、班情小结、任务安排、宣布主题方式、主体容,小结班会。

1、班情小结

这一步骤较好处理,但应急变为批评发泄,自个儿过隐,

也可由学生小结或提出问题,注意不要引发矛盾冲突。

2、任务安排

这一步骤也好处理,可由班主任安排,也可由班委会决定。

3、宣布主题和方式

主题讲清楚,方式安排好,尤其是具体步骤要讲清楚,才能为主体容的顺利进行铺平道路。

4、主体容

根据形式具体安排

5、小结班会,撰写课堂实录

疏理班会过程,明确工作目标,注意升华主题思想。争取精炼而又直达灵魂深处。可以布置学生写反思,感想等课后作业。也要为下一节班会课做好铺垫。

六、班会课的反馈

一节班会课上的好不好,有没有效,可以从学生反馈、任课教师反馈、自我观察三个方面求证。

1、学生反馈

学生反馈的重要渠道有:周记、班务日志、找学生谈话、学生的报告、班级QQ群等。与学生交谈效果最好,也最消耗精力;在班级QQ群潜水最省力,却往往有意外的惊喜。

2、任课教师反馈

有任课教师的积极反馈是肯定班会效果的最直接证据。

班主任应当多与任课教师常沟通、常讨论,互相印证想法的落实,填补相互掌握班情的空白。

3、自我观察

多观察勤观察是了解班情、学情的不二法门。从早读到午休、从课堂到课间:从做操、到放学。每个时段每个细节都能看出很多问题。例如早读迟到人数,午休纪律,属科纪委,放学瞬间,最是能看出班级的现状。

有了各种反馈做保证,指导我们为后面的班会课中修正、调整、提供、班情、学情基础.

王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