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保险法》中不可抗辩条款对保险业的影响分析

新《保险法》中不可抗辩条款对保险业的影响分析

新《保险法》中不可抗辩条款对保险业的影响分析
新《保险法》中不可抗辩条款对保险业的影响分析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新《保险法》中不可抗辩条款对保险业

的影响分析

学生姓名 :

号 : 系

部 : 保险 专业 : 保险(保险实务) 指导教师 : 丁继锋 讲师

提交日期 : 2013年4月3日

毕业论文基本要求

1.毕业论文的撰写应结合专业学习,选取具有创新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论题。

2.论文篇幅一般为8000字以上,最多不超过15000字。

3.论文应观点明确,中心突出,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逻辑清楚,文字流畅,结构严谨。

4.论文字体规范按《广东金融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和“论文样板”执行。

5.论文应书写工整,标点正确,用微机打印后,装订成册。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生签名:时间:年月日

关于论文(设计)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东金融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1.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2.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在校园网上提供服务;

3.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本人同意上述规定。

学生签名:时间:年月日

不可抗辩条款是新《保险法》的一大亮点,该条款的增修对促进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与我国旧《保险法》相关条款和国外不可抗辩条款进行对比研究后,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该条款对投保人、保险代理人和保险公司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为了真正维护投保人的合法权益和保证保险公司经营稳定,应从立法角度加强司法解释,将不可抗辩条款加入人身保险合同中,列举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例外情况,不同情况下抗辩期的起算等方面不断完善。

关键词:新《保险法》;如实告知;不可抗辩条款

Incontestable clause is one of the highlights in Law of Insurance. The constitutional amendment of this clause is magnificent and profound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s of Chinese insurance industry. After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relative clauses of Chinese old Law of Insurance and foreign incontestable clauses,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analyse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s incontestable clauses have on insurance applicants, insurance agent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afeguard the lawful rights of insurance applicants and to ensure the stable management of insurance companies, possible improvement measures are as follows: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shall be reinforced from a legislative perspective, incontestable clause shall be implemented in the personal insurance contracts, exceptional circumstances of the period of defense shall be clarified.

Key words:The new insurance law;Truthfully inform;

Incontestable clause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一、我国引入不可抗辩条款的背景 (1)

(一)从立法的角度看 (1)

(二)从实践的角度看 (1)

二、不可抗辩条款的内容比较分析 (2)

(一)新旧《保险法》关于不可抗辩条款的规定和区别 (2)

(二)新《保险法》不可抗辩条款与国外的区别 (3)

三、不可抗辩条款对不同保险主体的影响分析 (4)

(一)对投保人的影响 (5)

(二)对保险代理人的影响 (5)

(三)对保险公司的影响 (6)

四、完善不可抗辩条款的措施 (7)

(一)加快制定司法解释的步伐 (7)

(二)限制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范围,仅适用人身保险 (7)

(三)规定两年内出险无论何时报案均属可抗辩 (8)

(四)明确适用范围,增强实践可操作性 (8)

(五)列举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例外情况 (8)

(六)明确不同情况下抗辩期的起算日 (10)

五、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新《保险法》中不可抗辩条款对保险业的影响分析

一、我国引入不可抗辩条款的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从制定之初到多次增修、完善,法律体系逐步得到完善,有力地维护了保险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由于我国保险业起步较晚,导致保险在立法方面存在诸多不足。2009年10月1日我国颁布的新《保险法》,弥补了旧《保险法》的缺陷。此次《保险法》最大的变化是更加倾向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保护,尤其在十六条中加入了不可抗辩条款,成为了新《保险法》的一大亮点。

从立法的角度看,在国际保险发展史上,不可抗辩条款是在保险业拒付过多,出现行业诚信危机,为了重塑行业诚信形象,增加投保人投保信心的背景下提出的。不可抗辩条款最早出现在1848年英国伦敦不可争寿险公司出售的保险产品的保险条款中,之后1930年美国纽约保险监督管理部门在该州的保险法例中加入了不可抗辩条款,不可抗辩条款首次成为法定条款。所有的寿险产品被要求必须将该条款加入其中,以保护投保人的信赖利益和限制保险公司滥用合同解除权。发展至今,该条款已为大部分国家寿险业所引用,成为保险业界的惯例,并写入保险法中,成为正式的法律条文。而我国旧《保险法》仅仅是从年龄误告上限制保险人的合同解除权,没有涉及到如实告知的其他方面,如工作环境等。即使在理赔纠纷中最多的健康状况,也没有在保险法中规定,只能在保险合同中特别规定。

从实践的角度看,我国保险业正全面向国外开放,与国际保险业接轨,越来越多的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将不可抗辩条款这一国际保险惯例排除在立法之外,不符合我国保险法律体系的规范化和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保险市场飞速发展,被国外保险界称为“全世界最大的保险市场”。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今年1月24日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中通报了2012年保险市场保费收入达到1.55万亿,如此巨大的市场吸引了更多的外资保险公司进入我国市场。由于我国保险市场存在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保险代理人素质低下,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不健全,投保人逆向选择严重等问题,致使我国保险市场得不到健康发展。目前我国保险公司不重视保单的质量,几乎都没有经过严格的核保就承保,明知被保险人不符合投保标准,甚至是不保体,保险公司也承保,以致在理赔过程中投保人与保险人的争议日益增多。因为保险公司

具有新《保险法》赋予的合同解除权,可以在理赔时以投保人投保时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为由解除保险合同,并退还保险费。这样会打击了公众对投保的信心,加剧了保险公司的信任危机。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我国保险市场健康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保护投保人合法利益的角度出发,引入不可抗辩条款势在必行。但不可抗辩条款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以平衡保险人和投保人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也限制了保险人滥用因投保人投保时违反如实告知义务而产生的合同解除权,以保障被保险人的合理期待和信赖利益,另一方面增加了保险公司经营难度和管理成本,也增加了保险公司核保理赔的风险,更是增加了监管机构对保险市场的风险管控难度。

二、不可抗辩条款的内容比较分析

(一)新旧《保险法》关于不可抗辩条款的规定和区别

与旧《保险法》相比,不可抗辩条款在新《保险法》中有了更为明晰的规定。新《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前款规定的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保险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投保人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应当退还保险费。保险人在合同订立时已经知道投保人未如实告知的情况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旧《保险法》对不可抗辩条款没有专门较为详细的规定,只是略有涉及。1995年《保险法》第五十三条与2002年《保险法》第一次修订版第五十四条规定:“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并且其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保险人可以解除合同,并在扣除手续费后,向投保人退还保险费,但是自合同成立之日起逾二年的除外”。

根据新《保险法》的规定,投保人在投保时无论是故意或重大过失等原因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保险合同期满两年后,保险人不得再以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为

由解除保险合同。发生保险事故,投保人提出索赔,保险人必须赔偿。而根据旧《保险法》的规定,投保人除年龄以外,不如实告知其他真实信息,即使保险合同期满两年,保险人也有权解除保险合同,向投保人退还保险费。可见新《保险法》扩展了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范围,由旧《保险法》规定仅年龄误告延伸到所有的告知内容。同一保险理赔,所依据的新旧《保险法》不同,会产生两个不同的理赔结果,新《保险法》“不可抗辩”第一案正好体现这一点。

2002年9、10月,昆明王某分别在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和昆明分公司投保了“康宁终身寿险”。在06年10月,王某被医院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并进行了换肾手术。康复之后向中国人寿提出索赔,但两家保险公司均以保险合同规定了“被保险人发现慢性肾功能不全15年,在投保时应如实告知保险人。但在两次投保时没有告知这一病情”为由拒绝赔付。按照1995年保险法和2002年保险法第一次修订版,依照保险合同的规定,保险人可以以“未如实告知”为由不予给付,解除保险合同,退还保险费。新《保险法》出台后,王某将两保险公司告上人民法院。依照新《保险法》的不可抗辩条款,王某即使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并且达到“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承保或者以何种费率承保”的严重程度,保险合同期满两年后,保险公司不行使合同解除权而丧失了这项权利,必须给付保险金。

(二)新《保险法》不可抗辩条款与国外的区别

国外保险业对不可抗辩条款的规定,基本原理都是大同小异的。我国不可抗辩条款与国外的相比,仍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

1.没有明确如何解决可抗辩期内出险不可抗辩期内报案的情况

“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两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保险合同”。即保险合同成立满两年后,无论期间发生什么,保险人都不得解除保险合同,即使投保人以欺诈方式投保,故意出险骗取保费,在此期间身故或者自杀身亡,保险人不得解除保险合同。而在两年抗辩期自杀是属于除外责任,被保险人在可抗辩期内出险,两年后再索赔,保险人也不能对此进行抗辩,因此导致了更多保险争议和纠纷的发生。在台湾地区曾发生过一起纠纷,有投保人在投保时违反了如实告知义务,并在两年内死亡,其亲属拖延至两年期满后再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拒赔,结果双方诉诸法院。

2.抗辩期的起算日有争议

国内保险的不可抗辩期是以保险合同成立之日为起点的,而国外的则以保险合同

生效之日为起点。在我国实务操作中,保险合同生效是附带条件或期限的,例如缴纳首期保费后或到第二天零时起保,合同才生效,所以生效之日往往滞后于成立之日。不可抗辩期间的起算在保险合同成立和生效时间不一致的情况下就容易产生争议。如果保险合同存在复效问题时,是否适用不可抗辩条款的相关规定,我国新《保险法》对此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保险合同的复效是指保险合同的效力在中止以后又重新开始(魏华林、林宝清)。对于复效的保险合同,抗辩期的起算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抗辩期是重新计算,还是接着以前的抗辩期继续计算;二是投保人在保险合同复效时重新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时,是否需要设置新的抗辩期。

3.适用范围较笼统,没有规定只适用于人身保险

新《保险法》将不可抗辩条款置于保险合同总则中,则视为不可抗辩条款适用所有的保险合同,包括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投保人不管投保何种险种,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财产保险涉及的是财产及其相关的利益,不涉及人的生命价值,采取补偿性原则,而且期限较短,一般在一年以内,达不到不可抗辩条款规定的两年期限。即使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内解除保险合同,投保人也可以向其他保险公司投保,得到同样的保险保障,而人身保险采取的是定额给付原则,涉及到了人的生存价值,期限一般较长。投保多年以后,保险人解除保险合同,被保险人的身体状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日渐衰退,难以在其他保险公司投保,即使能投保,缴纳的保费也高乎常人,因此投保人的利益就会受到严重损害。

4.没有规定适用例外情况

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不可抗辩条款均规定适用例外情况,例如美国规定的不可抗辩条款设有两个前提,其中一个前提规定:“两年抗辩期限届满时,被保险人必须存活”。也就是说如果被保险人在可抗辩期死亡的话,无论何时报案,保险人都可提出抗辩,解除合同,拒绝赔付。新《保险法》虽然引入了不可抗辩条款,但却没有规定不可抗辩条款适用的任何例外情况,只要合同期满两年后,保险人就丧失了解除合同的权利,即使投保人在投保时不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在某些情况下,不可抗辩条款会成为投保人恶意欺诈的投机工具,导致保险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失衡,保险人处于不利地位。

三、不可抗辩条款对不同保险主体的影响

(一)对投保人的影响

不可抗辩条款平衡了保险合同当事人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约束了保险人的合同解除权,增强了对投保人的保护,使投保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对未来的理赔纠纷和争议中自己的信赖利益得到保证增强了信心。不可抗辩条款之目的在于保护人之生存价值,使得被保险人之亲属在被保险人死亡,生命不至于没着落(刘学生)。新《保险法》颁布后,保险合同期满两年后,保险人不能以投保人在投保时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为由单方面解除保险合同了,被保险人一旦发生保险事故,其获得赔偿的权利得到保证。不可抗辩条款还对保险人得知投保人未如实告知行使合同解除的主观时间进行限制,即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

不可抗辩条款容易引发投保人的投机心理和逆向选择。保险合同当事人双方信息不对称,投保人拥有保险标的风险状况的信息优势,保险人获得投保人的真实信息只能通过询问方式,处于不利地位,而保险人在实务中面对大量的保险标的时,不愿意也无法花费高额成本对每一保险标的风险状况进行调查。投保人投保之后,发生保险事故,必然希望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以弥补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投保人往往不愿意如实告知。符合保险公司投保标准的投保人(即标准体)往往抱有侥幸心理,不愿意投保,而往往不符合投保要求的投保人(即次标准体或不保体)更迫切希望得到保险保障。目前国内保险市场发展不完善,存在制度漏洞。不符合投保要求的投保人更会选择不如实告知。引入不可抗辩条款后,保险人只有两年的抗辩期,投保人在投保时更偏向于逆向选择——隐瞒重要事实。由于保险公司核保经营成本提高,必然会导致未来赔款数额增加和盈利减少,保险公司只能对现有在售保险产品进行清理和整改,对于利润少,成本高的产品提高售价或者缩减保障范围,从而保险公司把部分成本转嫁给投保人,投保人缴纳的保费也高于正常保费。

(二)对保险代理人的影响

目前保险市场上代理人职业道德素质参差不齐。代理人作为保险公司最主要的营销渠道之一,代表公司直接面对客户,熟悉保险公司内部的经营和核保核赔漏洞,代理人素质和责任感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保单的质量。对于遵守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行业口碑的代理人来说,会得到更好的展业环境,得到保险公司更多的后勤资源支持。保险公司对优质代理人放松核保手续,缩减核保时间,或者提高佣金比率。优质代理人就能赢得更好的市场口碑,吸引更多的客户,累计大量的客户人脉。保险赔案的减少,使保险公司的信誉得到提升,主动投保的客户会越来越多,客户对于代理人的态

度也会由排斥、怀疑变为信任、接受的。保险代理人市场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素质低下、一味追求业绩而不择手段的代理人只会被市场淘汰出去,留下优质代理人,保险市场就能得到健康发展,保险也能深入民心,从生活选购品变为生活必需品。

在现行保险公司“高收入、高提成”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下,代理人的薪酬待遇、晋升机制与业绩量挂钩,加剧了部分素质低下的代理人的投机行为。在一定的程度上,短时间内不可抗辩条款为素质低下的代理人招揽“问题保单”打开了一道方便之门。部分代理人为了招揽客户,增加业务量,赚取佣金,有时会刻意错误引导投保人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提供错误信息,以避开保险公司内部核保漏洞,或者与投保人合作,故意制造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更甚者在医院对已患病的病人进行展业,销售重大疾病等保险产品。这些行为致使代理人市场陷入恶性竞争的困境中,给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三)对保险人的影响

保险公司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要维持一定的承保能力和经济收益,会开发或者引进更为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更为严格地审核投保人提出的投保申请,规范经营管理制度,改变保险公司的核保核赔中“宽进严出”的态势,引导保险公司诚信经营,改变“投保容易,理赔难”的行业弊端,使得公众解除对保险的误解,增强公众的保险意识,促使保险公司的诚信形象获得公众认可。保险公司信誉越高,投保的人越多,大数法则发挥的作用也越大,更大程度满足了投保人的保险需求,保险业也能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保险公司开始重视代理人的学历、素质和资质管理等问题,要求从事保险销售的人员必须符合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资格条件,取得大专学历才能从事保险销售,考取保险监督管理机构颁发的从业资格证书。

不可抗辩条款的引入,将会促使了保险公司由监督角色转变为服务角色。我国保险人将自己定位为监督者,监督投保人在保险期限内的履行义务情况,期待抓住投保人未如实告知的证据,当作拒赔的依据,特别是对高出险率高赔付率的险种,以此降低赔付率,提高公司的盈利。保险人应加快社会定位转变的步伐,才能更好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保险公司经营管理难度会加大,面临巨大的赔付风险,经营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引入不可抗辩条款,可能会导致保险欺诈案件增多,诱使职业道德低下的代理人为了增加业绩,误导投保人,甚至唆使不符合投保标准的投保人为了顺利投保,进行错误

的陈述,以规避核保规则,导致了保险人承保了数量众多的“问题保单”,加剧了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的纠纷与争议,既破坏了保险公司既定的精算假设,最终影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也损坏了正常投保人的合理期望和既得利益。医疗机构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缺失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不健全也导致保险公司承保时面临更大风险。如在我国一些医疗机构没有实行门诊实名制,被保险人可自行到医院体检,保险公司很难掌握投保人的真实、全面的医疗信息。同时保险人为了控制承保风险,会提高核保要求,采取更为严格的核保程序,例如提高生存契约调查的保险责任范围,将更多的投保申请列入契约调查范围;提高被保险人体检比例,使更多的投保申请纳入到体检范围等会导致保险人的经营成本提高。

四、完善不可抗辩条款的措施

(一)加快出台司法解释的步伐

一部法律的欠缺性是不可避免的,总存有一些漏洞。法律规章和条文不能网罗一切的行为准则,也不能覆盖一切具体的案件。国际上一贯都是颁布相关的司法解释去完善法律,以弥补法律漏洞。新《保险法》虽然引入了不可抗辩条款,并进行明确的规定,然而规定过于笼统,不够细致,存在诸多漏洞,在保险实务操作中不易操作,也给保险人的经营管理带来更多的风险。这就需要最高人民法院在深度剖析不可抗辩条款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制定更为详细和严谨的司法解释。比如,明确列举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例外情况,使我国的保险法体系更周全和完善,指导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为我国新《保险法》中关于不可抗辩条款的规定与国际惯例接轨提供契机。

(二)限制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范围,仅适用人身保险

财产保险一般为短期性保险,达不到该条款的期间要求(两年),采取的补偿性原则保证了投保人既不会从中受益,也不会对其获得的保障有所影响。不可抗辩条款设计之初是为了保护被保险人的生命价值,避免投保人缴纳了多年的保费过后,因投保时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而遭到保险人解除保险合同或者拒赔。投保人在投保多年之后得不到赔偿或给付,会严重损害了投保人的利益,更是损坏了保险公司的诚信形象。保险公司收取多年的保费,不用履行相应的义务,导致了保险合同双方权利义务严重失衡。因此只有通过不可抗辩条款对此进行限制,应将不可抗辩条款置于人身保险合同的专门规定中。

(三)规定两年内出险无论何时报案均属可抗辩

针对可抗辩期内出险不可抗辩期内报案的情况,国内可借鉴美国关于不可抗辩的规定与做法,颁布相关的司法解释,规定出现此情况,保险人永远可以提出抗辩,不因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美国大多数寿险公司都规定:“在被保险人在世期间,自保单签发之日起至保单生效期满两年后,我将不会对本保单那提出抗辩”。即被保险人在两年抗辩期满时还生存。如果在此期间身故,无论何时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都可提出抗辩。在实务操作中,我们可以统一规定:被保险人在抗辩期内发生保险事故,无论何时报案,提出索赔,保险人对于投保人因不履行如实告示义务而行使的合同解除权不因抗辩期满而终止,永远可以行使合同解除权。

(四)明确适用范围,增强实践可操作性

修订后的保险法虽然大范围拓宽了适用范围,不再局限于年龄误告的不可抗辩,但适用范围仍较笼统,没有将“有关情况”细则化和详细化。因此应该尽快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将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健康状况、工作环境、年龄、家族病史等加以说明,促使保险人在投保人投保时尽到注意义务,将询问事项更加具体化和细则化,相应地,投保人也应清楚本身应尽到的如实告知义务和事项,了解未履行如实告知的后果,遵守最大诚信原则。

(五)列举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例外情况

新《保险法》第16条第三款提到:“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两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保险合同。”这种规定过于绝对,没有列举适用例外情况,会给保险人带来无法弥补的经营风险。在实务操作中,特别是人身保险,期限一般较长,投保人可能由于经济原因无法继续缴纳保险费,或投保目的不纯,恶意骗保的。不可抗辩条款的滥用,就无法体现新《保险法》引入不可抗辩条款的价值。因此需要列举一些适用例外的常见情况,防止投保人滥用不可抗辩条款,指导保险人对投保人的不如实告知进行抗辩。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例外情况应罗列下面四个方面:

1.保险合同未成立、生效或者无效

(1)新《保险法》第十三条规定:“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保险合同成立。依法成立的保险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投保人和保险人可以对合同的效力约定附条件或者附期限。”如果保险合同双方没有完成保险合同生效条件,保险合同不成立,也就不存在可抗辩的问题

(2)不可抗辩条款是建立在保险合同有效的基础上的。如果保险合同一开始就不存在,保险单中的不可抗辩条款自然就不能获得履行(张怡超)。新《保险法》第三十一条第三款规定:“订立合同时,投保人对被保险人不具有保险利益的,合同无效。”无效的保险合同自始至终不发生法律效力,合同双方不需要履行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也就是没有牵涉到不可抗辩条款。

2.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的事项

保险合同一般会明确列明保险责任范围,保险人只需承担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保险事故。如果发生保险合同双方约定的保险事故,则由保险人履行赔偿责任,相反则拒绝赔偿。我国新《保险法》规定的不可抗辩条款限制了保险人的合同解除权,对于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保险责任的抗辩,是不受不可抗辩条款的限制的。

3.投保人未缴纳保险费

我国新《保险法》人身保险合同第三十七条规定:“合同效力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止的,经保险人与投保人协商并达成协议,合同效力恢复。但是自合同效力中止之日起满二年双方未达成协议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投保人不履行缴纳保费的义务,却要求保险人在发生保险事故后承担赔付的义务,是不符合我国法律所提倡的“对价与衡平”原则。不管是保险人因投保人未缴纳保险费而主张解除合同,还是拒绝赔付,都不属于投保人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范畴,所以不适用不可抗辩条款。

4.投保人未如实告知构成欺诈

根据新《保险法》的规定,并没有明确将投保人的欺诈行为列入不可抗辩条款中,更没有区分为一般还是严重,变相容忍投保人的欺诈行为,给保险人的承保带来风险。由于目前我国保险发展处于初步阶段和保险法律体系不完善,对一般与严重欺诈难以区分,也没有标准可以参照,全靠保险人的经验去辨别,不具有科学性,对于保险严重欺诈的界定,可以制定一些标准:(1)性质恶劣,影响极大。本身已患有疾病,为了顺利投保,故意隐瞒病情;由他人冒名顶替被保险人去体检,取得合格的体检报告,使合同生效;篡改年龄,以达到保险人规定的承保年龄等。如果将这些严重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承保或者以何种保险费率承保的欺诈行为列入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范围,将会扰乱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2)利用保险合同诈取的保险金额较大。诈取数额的大小,是衡量投保人其行为是否构成严重欺诈行为的基础,只有诈取数额达到一定程度,才可以认定为犯罪或严重欺诈行为。

(六)明确不同情况下抗辩期的起算日

1.保险合同成立之日与生效之日不一致时,可抗辩期的起算日

在实务操作中,不可抗辩条款抗辩期起算时间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保险合同成立之日起计算可抗辩期,则对投保人有力;而以保险合同生效之日为起点计算,则对保险人有力。众所周知,保险合同成立之日一般与生效之日同步或早于生效之日,新《保险法》引入不可抗辩条款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投保人的既得利益和合理期待,限制保险人的合同解除权。因此,可抗辩期应该以成立之日为起点。

2.在保险合同存在复效的情况下,可抗辩期的起算日

保险合同的复效,是处于中止状态的原保险合同恢复法律效力,是对中止前的原保险合同在法律效力和内容上的延续,并不是法律效力的终止或者产生新的保险合同的效力和内容。因此,在失效的保险合同恢复效力时,可抗辩期应该从原保险合同失效前经历的时间起算,但仅仅是针对投保人投保时所提供的信息。在国外,保险合同复效会设置一个新的抗辩期,但新的抗辩期只是针对投保人在合同复效时提供的新信息的,对于投保时的信息,则仍参照原有的抗辩期。最高人民法院在出台司法解释时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

五、结语

新《保险法》引入不可抗辩条款,可能会带来保险公司经营放宽投保和理赔的局面,但其引入是保险法律体系的一大进步,可以重塑保险行业诚信形象,增强公众对保险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促使我国保险业的健康长远发展。然而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很多,我们在正确理解和应用的同时,也应对不可抗辩条款进行增修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晓安,孙蓉: 国际不可抗辩条款对保险业的影响及我国的选择[J].保险研究,2011,(03).

[2]程琦, 夏黎:《保险法》不可抗辩条款的风险影响与应对策略[J]. 武汉金融, 2010,(03).

[3]黄曼妮:关于新《保险法》不可抗辩条款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10).

[4]刘子操:不可抗辩条款存在的缺陷与弥补措施[J]. 上海保险,2010,(7).

[5]李婷:论新《保险法》不可抗辩条款的进步与不足[J].现代商贸工业,2010,(2).

[6]刘学生:论不可抗辩规则[J].《保险法评论》(第3卷),法律出版社,2010.

[7]李莎,张建刚:不可抗辩条款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展望[J].当代经济,2009,(04).

[8]刘玉焕,方荣军:论新《保险法》的不可抗辩条款[J].金融发展研究,2010,(5).

[9]任以顺,刘宝琳:新《保险法》不可抗辩条款之立法不足与完善建议[J].《上海保险》,2010,(05).

[10]宋亚洋:浅谈新保险法中的不可抗辩条款[J].法制与社会, 2010,(07).

[11]隋炘原,卢婷:浅议保险代理人的道德风险[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05).

[12]魏华林、林宝清:《保险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3]文娟:论保险合同中的不可抗辩条款[D].山西大学,2010.

[14]姚泓冰:“不可抗辩条款”到底能走多远?.法学之窗,2010,(04).

[15]张莹:不可抗辩条款的理论与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0.

[16]张兆新:论人身保险合同的不可抗辩条款[D].山东大学,2009.

[17]张怡超:论我国〈保险法〉中的不可抗辩条款及其适用[J].法域群儒,2011,(01).

致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借着这个致谢机会,向我的导师丁继锋讲师致以衷心的感谢,在我大学的最后学习阶段——毕业论文给自己的指导,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为了指导我的毕业论文,丁老师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特别是星期六下午,特意抽出时间指导我们,他的这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在此我向他表示我诚挚的谢意。同时,感谢所有任课老师和所有同学在这四年来给自己的指导和帮助,是他们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教会了我如何学习,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正是由于他们,我才能在各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在此向他们表示我由衷的谢意,并祝所有的老师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

另外,我必须感谢我的父母。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作为他们的孩子,我秉承了他们朴实、坚韧的性格,也因此我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战胜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也因为他们的日夜辛劳,我才有机会如愿完成自己的大学学业,进而取得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我的毕业论文即将完成了,这意味着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大学阶段,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这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与父母、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保险法不可抗辩条款分析及改进建议

一、定义: 我国新修订的2009年《保险法》第16 条规定:“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前款规定的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从历史上看,不可抗辩条款是为了度过“诚信危机”,重塑保险公司的诚信形象而出现的。为了重塑保险公司的诚信形象,1848年英国伦敦寿险公司出售的产品中首次应用了不可抗辩条款。即合同生效一定时期之后,保险公司就不得以投保人误告、漏告等为理由拒绝赔付。这一条款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投保人的普遍欢迎,极大地改善了该公司与消费者的关系。二、适用性: (一)不可抗辩条款适用的险种范围 在我国,关于财产保险是否可以适用不可抗辩条款,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 否定说,认为不可抗辩条款仅适用于人身保险,不适用财产保险,其理由包括包括:1、财产保险合同期限通常为 1 年,而不可抗辩条款主要目的是保障人寿保险中被保险人的长期期待;2、相对于人身保险的被保险人而言,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更容易举证。3、不可抗辩条款的目的,在于保护人之生存价值,而财产保险,只关注保险标的的财产上价值损益变动的补偿,不涉及对人的生存价值保障。 我们认为不可抗辩条款不仅适用人寿保险,而且同样适用财产保险: 第一,从立法目的来看,不可抗辩条款主要是为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及受益人的信赖利益。 第二,不可抗辩条款是发展变化的。大陆法系的不可抗辩条款,其理论基础是合同法,在采用不可抗辩条款的时候,将其适用到财产保险领域,并无不可。 第三,适用不可抗辩条款的基本条件是保险合同的期限必须是 2 年以上。理论上,财产保险合同并非固定为短期保险,就像人身保险合同并非一律为长期合同一样,如果当事人将财产保险合同期限确定为 2 年或者 2 年以上,财产保险就有适用的余地。 第四,否定说的观点经不起推敲。首先,就举证问题而言,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并无实质区别,保险合同在订立 2 年之后,保险合同当事人死亡的概率并非很高;其次,那种认

保险法案例答案

1. 甲公司通过电视发布广告称其有100辆某型号汽车每辆价格15万元广告有效期10天乙公司于该则广告发布第5天自带汇票去甲公司买车此时车已全部售完无货供下列哪选项正确 A.甲构成违约 B.甲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C.甲应承担侵权责任 D.甲应承担民事责任 答案:A解析:《合同法》第14条规定要约希望和人订立合同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内容具体确定;(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第15条规定要约邀请希望人向自己发出要约意思表示寄送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要约邀请商业广告内容符合要约规定视要约本题甲公司发布广告内容具体明确符合要约规定视要约;而乙行也构成承诺因此购车合同成立有效甲公司无货供应构成违约 2. 3、1997年7月20日,香港甲公司给厦门乙公司发出要约称:“鳗鱼饲料数量180吨,单价CIF厦门980美元,总值176,400美元,合同订立后三个月装船,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付款,请电复”。厦门乙公司还盘:“接受你方发盘,在订立合同后请立即装船”。对此香港甲公司没有回音,也一直没有装船。厦门乙公司认为香港甲公司违约。在此情形下,下列选项哪个是正确的? A、甲公司应于订立合同后立即装船 B、甲公司应于订立合同后三个月装船 C、甲公司一直未装船是违约行为 D、该合同没有成立 答案:D 解析: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当事人之间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它是通过一方提出要约,另一方对要约表示承诺后成立的。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订立合同为目的向对方所做的意思表示。承诺是受要约人按照要约所规定的方式,对要约的内容表示同意的一种意思表示。有效的承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承诺须由受要约人做出;(2)承诺必须在要约规定的有效期间内做出;(3)承诺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本题中,厦门乙公司还盘要求合同订立后立即装船,对香港甲公司的要约作出了实质性的变更,所以该还盘是一个新要约,而不是承诺,由于香港公司没有回音,合同没有成立,答案选D。 3. 案情简介 1996年8月15日,深圳平安人寿保险公司接业务员报案,称被保险人于8月8日晚被杀,现该案正在侦破过程中。因双方对保险合同的标的有分歧,公司于9月3日发出“撤保通知”,受益人之监护人不服,于1997年1月17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付保险金四十

保险案例分析标准答案要点

保险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作者:————————————————————————————————日期: 2

保险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第四章 一.CASE 3带病投保时无意未告知,该不该赔? 案情简介: 2000年1月,陈先生因患肌肉无力症在家修养,有一天,与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梁某聊起了保险的事,陈先生心想,自己身体不好,不如投一份保险,也好有个保障。于是,便委托业务员填写了投保书,投保书的健康状况栏的询问事项为:0——健康;1——残疾;2——低能;3——癌症、肝硬化、癫痫病、严重脑振荡、精神病、心脏病、高血压。 业务员在代填投保书时,觉得这几项都与陈先生的状况不符,因此便在该栏留下了空白。陈先生也没有提出异议就亲笔签名,投保了一份养老保险及住院医疗保险。 保险公司核保时也未注意就进行了承保,并签发了保险单。2002年6月,陈先生因病情恶化身故,他的儿子作为受益人向保险公司申请给付保险金。 保险公司在审核时,发现陈先生在投保时已患有严重的肌肉无力症,在填写投保单时未将真实病情告知保险公司,因此拒绝给付保险金。 陈先生的儿子多次向保险公司索要未果,于是诉诸法院,法院经审理判决保险公司败诉。Questions: 1.投保人履行法定的告知义务了吗? 2,保险公司的责任在哪? 3.本案例还涉及到保险立法上的弃权问题(弃权是保险合同一方当事人放弃在合同中的某项权利) 答案要点: 1.履行了; 2.投保书的设计问题、业务员的问题、保险公司核保的问题等等。 二.Case4:2001年12月,李先生为自己投保了10份泰康松鹤相伴养老年金保险。2003年3月,李先生酒后驾车,车毁人亡。李先生的继承人以李先生与保险公司所签保险除外责任条款中并没有不准酒后驾车的明示,诉诸法院,要求保险公司理赔。保险公司以李先生是酒后驾车死亡不承担赔付责任。 Questions:保险公司拒赔合理吗?如果合理,说出理由? 答案要点: 合理;酒后醉驾:默示为除外责任(本身酒后醉驾就是坏事,被保险人自己的责任) 三.Case5:房屋保单规定:房屋无人居住连续达60天时,保单失效.投保人声称该房屋已三个月无人居住,保险人仍愿意继续承保.问:房屋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人要承担赔偿责任吗? 答案要点:要;放弃抗辩权。

新保险法中不可抗辩条款的缺陷与局限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2月28日通过,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此次《保险法》修订,一大亮点就是引入了“不可抗辩条款”。作为国际保险业惯例,不可抗辩条款对于保护投保方利益,规范保险人行为和推动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此次不可抗辩条款的引入,赢得了一片喝彩。业内学者普遍认为此举将在防止国内保险公司滥用合同解除权、保护保险消费者对长期人寿保险合同的期待利益和信赖利益以及解决投保人“投保易,理赔难”等方面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在称赞声不断的同时,不少学者指出,新增订的不可抗辩条款存在着一些缺陷。 新《保险法》关于不可抗辩条款的有关规定见于第十六条,内容为:“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 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前款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 前款规定的合同解除权,自保险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三十日不行使而消灭。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二年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

投保人因重大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应当退还保险费。 保险人在合同订立时已经知道投保人未如实告知的情况的,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发生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应当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保险事故是指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 关于不可抗辩条款,有学者指出了以下几点缺陷。 首先,作为人寿保险合同的特有条款,不可抗辩条款并不适用于所有保险。新《保险法》将不可抗辩条款的规定置于保险合同一般规定部分,可以理解为是承认所有保险合同都适用于不可抗辩条款。这与国际保险业的一般惯例不符。比如说,不可抗辩条款就不适用于财产保险。其不适用之原因大致为:其一,财产保险多为短期保险,保险期限达不到不可抗辩条款要求的两年;其二,财产保险在发生保险事故之后的举证较之人身保险更为容易;其三,不可抗辩条款设置的目的,在于保护人之生存价值,使被保险人之亲属在被保险人死亡之后生活不致没有着落。 第二,不可抗辩条款两年期限的起算日期不应当为保险合同成立之日。保险合同成立的日期,虽然《保险法》明定为保险人承诺承保之时,但实务中这个日期并不容易确定。特别是,当人身保险合同须经体检等核保程序时,这个承诺日更是难以确定,以这个日期作为两年不可

保险学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 1.有一承租人向房东租借房屋,租期10个月。租房合同中写明,承租人在租借期内应对房屋损坏负责,承租人为此而以所租借房屋投保火灾保险一年。租期满后,租户按时退房。退房后半个月,房屋毁于火灾。于是承租人以被保险人身份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人是否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 如果承租人在退房时,将保单转让给房东,房东是否能以被保险人身份向保险公司索赔赔为什么 2.某企业投保企业财产保险综合险,保险金额80万元,保险有效期间从199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若: (1)该企业于2月12日发生火灾,损失金额为40万元,保险事故发生时的实际价值为100万元,则保险公司应赔偿多少为什么 (2)5月18日因发生地震而造成财产损失60万元,保险事故发生时的实际价值为100万元,则保险公司应赔偿多少为什么 (3)12月18日因下暴雨,仓库进水而造成存货损失70万元,保险事故发生时的企业财产实际价值为70万元,则保险公司应赔偿多少为什么 3.某甲车主将其所有的车辆向A保险公司投保了保险金额为40万元的车辆损失险、向B 保险公司投保了赔偿限额为100万元第三者责任险,乙车没有投保。后造成交通事故,导致乙车辆财产损失32万元和人身伤害8万元,甲车辆损失28元和人身伤害2万元。经交通管理部门裁定,甲车主负主要责任,为80%;乙车主负次要责任,为20%,按照保险公司免赔规定(负主要责任免赔15%,负次要责任免赔5%),则: (1)A保险公司应赔偿多少

(2)B保险公司应赔偿多少 1.(1)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承租人对该房屋已经没有保险利益。(3分) (2)房东不能以被保险人的身份索赔。因为保单转让没有经过保险人办理批单手续,房东与保险人没有保险关系。(3分) 2.(1)保险公司赔偿金额=损失金额×保险保障程度=40×80/100=32万元。因为该保险为不足额保险,所以采用比例赔偿方式。(2分) (2)由于地震属于企业财产保险综合险的责任免除,所以保险公司可以拒赔。(2分) (3)保险公司赔偿金额=保险价值=损失金额=70万元。因为该保险为超额保险,保险金额超过保险价值的部分,无效,所以按保险价值赔偿。(2分) 3.(1)A保险公司应赔偿金额=甲车车辆损失×甲车的责任比例×(1-免赔率) =28×80%×(1-15%)=万元(3分) (2)B保险公司应赔偿金额=乙车车辆损失和人身伤害×甲车的责任比例×(1-免赔率) =(32+8)×80%×(1-15%)=万元(3分) 年8月,王某为丈夫投保了5万元人寿保险,受益人是王某的儿子。1999年3月,王某与丈夫因感情破裂离婚,经法院判决,儿子由王某抚养。离婚后,王某与前夫各自都建立了新的家庭。2000年12月,王某的前夫因意外事故去世,王某得知后向保险公司提出了给付保险金的申请。保险公司认为王某离婚后对前夫已不再具有保险利益,保险合同失效,因此拒赔。

保险法案例分析——企业财产保险案

案件简介:祸起大风惹纠纷 某年5月,濮阳某玻璃制品厂向濮阳某保险公司投保财产保险综合险,保险项目为固定资产和存货,总保险金额为1635万元。次年2月9日晚风雪交加,被保险人厂外35000V高压专供线刮断,致使厂房和玻璃溶液等受损。次日,濮阳市气象局出具证明事发当晚最大风速为9米/秒(属5级风),保险公司以事故构不成暴风为由拒赔,被保险人不服诉至濮阳县人民法院,索赔58万余元。 被保险人认为,保险条款对暴风没有注释,保险代理人未尽说明条款义务,致使没有专业知识的被保险人认为,能造成保险标的损毁的大风即为暴风。理由有三:1.保险条款中出现的“暴风、台风、龙卷风”等专业术语的意思内涵和外延没有注释。签订保险合同时,由于保险代理人对专业术语不懂,因此也没有向被保险人说明条款内容。致使没有专业知识的被保险人认为,能造成保险标的损毁的大风即为暴风。如果订立合同前保险公司告知暴风就是11级风,风速为31米/秒,被保险人不会投保。2.在保险合同责任免除条款里,也没有约定哪些风给投保人造成的损失保险人免责。3.保险合同是保险公司提供的格式合同,条款印在保险单反面、字体小、专业术语多,一般人很难读懂,发生争议时法院应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因此,保险公司应予赔偿。 被保险人又提供了一份濮阳市气象局重新出具的气象证明,证明事发当晚瞬时最大风速18米/秒,并证明据中国气象局设定的气象记录表格,有“大风”栏目,无“暴风”栏目。 保险公司一审时指出,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条款保险公司无权修改,达不到暴风按条款约定理应拒赔,不能一发生争议就作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 保险公司认为:1.《财产保险综合险条款》是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并颁布的,并不是保险公司制定的,条款的内容保险公司、被保险人都要遵照执行,保险公司没有权力修改。因此,被保险人将本保险合同定性为霸王合同无事实依据。2.就本案而言,事发当晚濮阳县最大风速为9米/秒,不属于暴风范围。因此,保险公司不应赔偿。3.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应从公平原则出发,综合考虑合同的性质。依据保险立法本意,并不是说一旦保险合同发生争议,就应当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解释,这样做容易使被保险人产生侥幸心理,找理由图取非法利益。本保险合同条款规定清楚、明确,不存在语义含混不清或一词多义,故不适用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另外,被保险人主张的损失不真实,证人不具有资质能力,且未出庭作证。 法院判决:暴风界定不明,保险公司赔付45万元 一审法院认定:保险条款对暴风没有注释,被保险人在未理解条款下签订合同,出现了保险合同约定之外的风力,除免责条款外保险公司均应赔偿。 濮阳县法院认为,保险条款关于风的约定没有注释,订立合同时保险公司也没有说明,致使被保险人认为能造成保险标的损失之风即为暴风。自1954年至今,50多年濮阳市最大风级均未达到暴风,这就使被保险人因风得到保险公司赔偿的希望微乎其微,保险条款免责部分对暴风、台风、龙卷风以外的风造的损失,保险公司是否免责没有约定,造成保险标的损失是属于保险公司免责还是承担责任约定不清,鉴于合同系格式合同,故保险公司不能免责。由于被保险人提交的证明损失的证据不足,保险公司应赔偿被保险人45万余元。 随后,保险公司提出上诉至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出:除有保险合同免责条款外,保险公司均应赔偿是错误的,气象证明的真实性未审查,保险合同并无《合同法》第40条规定之情形。理由如下:1.若按原审法院的结果,只要有风、有雨、保险期内财产发生了损失,保险公司都应赔偿。这样的认定,显然与《合同法》的诚实信用原则及《保险法》的公平互利原则相违背。2.濮阳市气象局前后出具了两份不同的风力证明,从字迹上看是同一人书写,望二审法院重新审查证明的真实性。3.中国人民银行银发(1996)18号文件规定,对《财产保险综合条款》中暴风责任做出了扩大至八级风的解释,并非只有风力达到11级保险公司才赔偿。4.双方是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了合同,并无《合同法》第40条规定的情形。5.投保单的左上角用黑体标注了“请认真阅读所附条款”,并用黑线圈了起来,另在该保单下半部用黑体字提示说明了对免责条款等内容的告知义务等。该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对双方均具有约束力。请二审法院驳回被保险人的诉讼请求。 二审法院认定:保险条款对暴风没有注释,保险公司未履行明确告知义务,致使被保险人将暴风理解为能够造成保险标的损害的大风即为暴风。 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保险公司虽在投保单上以黑体字提示投保人应认真阅读所附条款,但由于暴雨、暴风等专业术语的含义并非一般人在认真阅读后都能正确理解,在此情况下保险公司应将该专业术语向投保人作详细说明,而保险公司并未履行明确告知说明义务,被保险人则将暴风理解为能够造成保险标的损害的大风即为暴风,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作出不利于保险公司的解释,且根据气象证明事发当天的最大瞬时风速已达到风力8级,故保险公司以当天风力并未达到暴风而拒绝赔偿的理由不能成立。 笔者观点:企财险条款亟须修改 企业财产保险本来是效益险种,但由于条款漏洞太多加上保险市场竞争激烈,致使保险公司赔了很多冤枉钱,该险种已濒临损边缘。我国的《保险法》都已修改2次了,但我国现行的企业财产保险条款是1996年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并颁布的,至今已10年有余未作任何修改,已不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的保险市场的需求。因此,笔者建议保险监管部门尽快对企财险条款进行修改。 【案情介绍】 1995年11月,广西柳州市一制衣厂,与某保险公司签订了一份《企业财产保险》综合险保险合同。1996年7月,柳州突降暴雨,24小时雨量平均达到300多毫米,7天降雨1689毫米。而该企业的位置正处在柳东洪口不远处,7月19日21时,柳州洪峰水位92.43米,洪峰流量3.38万立方米/秒,为20世纪以来的最大洪水,百年一遇。7月17日,制衣厂所在的地县防汛指挥部曾下达了进入防汛紧急状态的通告,通告称:预计7月19日柳江水位将达到历史最高水位,经上级政府批准,实施《应急转移方案》。该方案要求所有非防讯人员转移,其财产也一律就近转移到安全地区。第二天,保险公司根据上述方案,对制衣厂发出了《隐患整改遇知书》,该遇知书规定了该制衣厂必须尽快转移财产,并强调如果不按整改意见办理,保险公司将依《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规定解除保险合同,并对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在将整改通知书送达制衣厂的当天,就派人对制衣厂需要转移的设备、原料及存货进行了清点、登记,制衣厂随后雇车将这些财产转运到了安全地区。后来,由于制衣公司转移及时并未遭受损失。讯期过后,制衣厂随即向保险公司索赔在其转移财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13万元,保险公司则认为这笔财产转移费用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所以保险公司不应该予以赔偿,双方协商未果,制衣厂于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理赔焦点】

保险案例分析题

保险案例分析题 ——金融保险协会 一、保险理赔要正确理解近因原则 [案情简介] 王某于2001年10月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份生死两全保险,被保险人为本人,受益人为其妻李某。 2003年1月,王某被医院诊断为突发性精神分裂症。治疗期间,王某病情进一步恶化,终日意识模糊,狂躁不止,最终自杀身亡。事发之后,妻子李某以保险合同中列明“被保险人因疾病而身故,保险人给付死亡保险金,为由向保险公司提出给付死亡保险金的索赔要求,而保险公司则依据《保险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以死者系自杀身亡,且自杀行为发生在订立合同之后的两年之内为由,拒绝了周某的索赔要求,只同意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 此案有以下不同观点: 观点一:保险公司认为死者系自杀身亡,且自杀行为发生在订立合同后的两年以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被保险人自杀的,除本条第二款规定外,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对投保人已支付的保险费,保险人应按照保险单退还其现金价值。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自成立之曰起满二年后,如果被保险人自杀的,保险人可以按照合同给付保险金。”保险公司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观点二:受益人认为,被保险人死亡的原因不是自杀而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导致被保险人死亡,这一保险事故属于保险合同的保险责任,保险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案情分析及结论] 如果仅仅从《保险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字面上理解,似乎对于所有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成立之口起两年内的自杀身亡行为,保险人均可引用此条拒赔。然而,本案应从立法目的上来理解和适用此条规定。 从表面来看,保险公司似乎拒赔有理,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千某死因和《保险法》第六十六条的立法初衷,保险公日司则应承担给付死亡保险金的赔偿责任。 首先,王某死亡的近因应为突发性精神分裂症,而非自杀行为。近因原则是保险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含义为只有在导致保险事故的近因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时,保险人才应承担保险责任。也就是说,保险人承担赔偿或给付责任的范围应限于以承保风险为近因造成的损失。我国现行保险法虽未直接规定近因原则,但在司法实践中,近因原则已成为判断保险人是否应承担保险责任的一个重要标准。对于单一原因造成的损失,单一原网即为近因;对于多种原因造成的损失,持续地起决定或有效作用的原因为近冈。如果该近因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保险人就应当承担保险责任。 本案王某的死亡与两个原凶有关,突发性精神分裂症和自杀行为。据王某的邻居和同事反映,王某生前性格开朗,乐观豁达,家庭和睦,从未流露过悲观情绪。王某的医生介绍,王某所患的这种精神分裂症比较特殊.患者极易产生臆想-导致自残行为。由此可以判断,突发性精神分裂症才是持续起决定作用的、有效的原因.即近因。因此,本案中保险公司应当承担给付死亡保险金的义务。 其次,从《保险法》第六十六条的立法初衷来看,该条款主要是为了预防人身保险中有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防止一些保险诈骗分子为骗取保险金而故意实施自杀行为。但王某生前从未有轻生之念,皆因患病后意识模糊不能自控而自杀,本意上并非利用保险骗取保险金,应当不属于道德风险之列。因此。对于此条规定应当做出日的件缩限解释,即只有当被保险人在意识清楚的情形下,明知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死亡可能导致保险人给付保险金而实施自杀行为的,才属于本条法规的范围。

不可抗辩条款详细解析

摘要:不可抗辩条款是国际寿险标准条款的组成部分,是保险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在维护投保人利益、约束保险人的道德风险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中国目前保险法和寿险合同条款中均未有不可抗辩条款的规定。在中国《保险法》修订之际,依法确定不可抗辩条款,有利于加强对保险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确保中国保险市场的良性运行,提升保业的社会信用度,增强中国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不可抗辩条款;含义;作用 2008年8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修订草案)》。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在修订草案(送审稿)中,保险合同法首次纳入了“不可抗辩”条款的内容,抗辩期为两年,具体内容为:“投保人不如实履行告知义务,即使其后果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但经过两年期限后,保险公司不得据此解除合同。”[1]究竟什么是“不可抗辩”条款?“不可抗辩”条款首进保险法会起到什么作用呢? 一、“不可抗辩”条款的含义及其法理分析 (一)“不可抗辩”条款的含义 不可抗辩条款,又称不可争议条款,是指保险合同订立生效经过一段时间(又称可争议期间)后,既使保险人知道投保人在订立合同时,有违反告知义务的事实,也不得再行使合同解除权,这段时间一旦经过,保险合同行为便创设了一个没有争议的法律关系。 不可抗辩条款首先出现在人寿保险单中,为保护被保险方的正当利益,吸引更多的客户购买本公司的保险产品,一些保险公司在19世纪后期在保险条款中列入了不可抗辩条款[2]。不可抗辩条款现已为大部分国家保险法所吸收,成为强制性法律规范。有关不可抗辩条款的立法,最早见于1906年的纽约州《阿姆斯特朗法案》(Armstrong Act)。1906年美国纽约州《阿姆斯特朗法案》将不可抗辩条款上升到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的法律规范的高度,明确规定了不可抗辩条款为人寿保险合同的法定条款,其后相继为其他州所采用。美国大多数州议会均制定专门法律,强制要求保险人在寿险和健康险等长期保险合同中必须要有不可抗辩条款[3]。《阿姆斯特朗法案》对现代各国保险立法产生的重大影响,体现在:《日本商法典》第644条、《中国澳门商法典》第1041条、中国台湾地区《保险法》第64条等,且均为强制性规定。 (二)“不可抗辩”条款的法理分析 中国现行《保险法》第17条第1款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并可以就保险标的或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该条要求订立保险合同时,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应将有关保险标的之重要事实如实告知保险人,不得有任何隐瞒、遗漏、错误或欺诈。这种义务是法定的,不受保险合同是否有明确约定的影响。 而不可抗辩条款实质上限制了保险人的保险合同解除权:即使投保人在签订合同时有欺诈行为,但经过法定期限后,合同也当然继续有效。表面看来,这项规则与“欺诈会使合同无效”的合同法基本原则相悖,但不可抗辩条款之所以被法律承认,根本原因在于其存在的合理性:首先,保险作为一种社会保障工具,须保护保险金受益人的利益,尽可能地维系保险关系的存在。订立人寿保险合同时,投保人一般都指定其家属或其他受扶助的人为受益人,这些受益人对将来支付的保险金有期待权,因此,人寿保险常涉及这些人的生计安排,若不规定一个抗辩权丧失期间,使得受益人无反证的机会,从而丧失怜恤之道。而且人寿保险合同为长期合同,若已成立多年,保险人因投保人违反告知义务而行使解除权,致使被保险人

人身保险中英对照

人身保险合同的常见条款 1、不可抗辩条款Incontestable provision 2、宽限期条款Grace period provision 3、复效条款Reinstatement provision 4、年龄误告条款Misstatement of age provision 5、自杀条款Suicide clause 6、贷款条款Policy loan provision 7、自动垫缴保费条款Automatic premium loan provision 8、不丧失的现金价值条款Non-forfeiture provision 9、保单转让条款Policy assignment clause ——绝对转让absolute assignment ——抵押转让collateral assignment 10、受益人条款Beneficiary clause 人身保险合同的选择权条款 一、不丧失权益选择权条款Non-forfeiture benefits option clause 1、退保金不丧失选择权Cash surrender value nonforfeiture option 2、减额缴清保险不丧失选择权Reduced paid-up insurance nonforfeiture option 3、展期保险不丧失选择权Extended term insurance nonforfeiture option 二、红利选择权条款Dividend option clause 1、现金红利选择权Cash dividend option 2、抵减保费红利选择权Primium reduction dividend option 3、累计利息红利选择权Accumulation at interest dividend option 4、增额缴清保费红利选择权Paid-up additional insurance dividend option 5、增额定期保险红利选择权Additional term insurance dividend option 三、保险金给付选择权条款Settlement option provision 四、保费交付选择权条款Premium payment option clause 保障型人寿保险 一、定期寿险Term life insurance 1、定额定期寿险Level term life insurance 2、减额定期寿险Decreasing term life insurance 3、增额定期寿险Increasing term life insurance 二、终身寿险Whole life insurance 三、两全保险Endowment insurance ●补充残疾给付——免缴保费Waiver of premium (WP) 1、残疾免缴保费给付Waiver of premium for disability benefit 2、投保人免缴保费给付Waiver of premium for payor benefit 3、残疾收入给付Disability income benefit ●寿险提前给付附约Accelerated death benefit riders 1、终末疾病给付Terminal illness benefit 2、重大疾病给付Dread disease benefit 3、长期护理给付Long-term care benefit

寿险合同不可抗辩条款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寿险合同不可抗辩条款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现行的《保险法》对不可抗辩条款规定的较为粗疏与模糊,与国外寿险也通行的做法也存有差别。因此,完善不可抗辩条款的有关法律规定,对我国寿险业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否引入不可抗辩条款也成为保险法二次修改的焦点。 一、不可抗辩条款的内容及其产生原因 不可抗辩条款是寿险合同标准条款中 保障保单持有人权益的条款,是国际寿险业常用条款。不可抗辩条款又称不可争辩条款,此条款内容是:在被保险人生存期间,自保险合同生效之日或合同复效之日起,经过一 定时期后,除非投保人不再履行缴纳保险费义务,保险人不得以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投保时的误告、漏告和隐瞒等为理由,来否定合同的有效性,解除保险合同或拒绝给付保险金。 根据该条款规定,自保险合同生效之日开始,保险人就合同的法律有效性提出质疑的法律有效期间是两年之内,该期间为可抗辩期。在可抗辩期内,保险人通过核保或调查方式,若发现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违反最大诚信原则,保险人具有抗辩权,可以解除保险合同。在两年抗辩期之后,保险人不得行使抗辩权,即使保险人查明投保人违反

诚信原则,也不能解除合同或拒绝给付保险金。不可抗辩条款从法律上讲是一种抗辩权的除斥期间,是对最大诚信原则的修正和限制,其产生的原因在于: 第一,寿险合同的期限一般长达十年或十几年,如在订立合同多年后保险人才主张解除合同,而此时被保险人可能因健康状况的变化成为不可保体,或因年龄较大重新投保需缴付较多的保险费,损害了投保方的正当权益。还可能在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人借口投保人告知不实,不愿承担责任,故意为难,拒付保险金等,都会使被保险人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另外,寿险合同多为第三方利益所订立,当投保人作为当事人已经身故或被保险人也已死亡,受益人不是合同一方当事人,往往很难对有关合同的争议进行举证,如果保险人拒绝给付,实质上是让受益人承担被保险人的错误责任,这也很不合理,第二,如果保险法没有不可抗辩条款的一般规定,就有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即保险人明知投保人在投保时未能进到如实告知义务,合同效力存在缺陷,但仍然予以承保,如不发生保险事故,则按期收缴保险费,如发生了保险事故,则解除合同,拒不履行给付义务。这种情况

保险法案例

【案情简介】 2009年年初,张某变造某国建筑公司的委托书,委托国内某服务公司招收赴该国的劳务人员,王某在该服务公司报名。之后,该服务公司以张某作为投保人、王某为被保险人,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险公司签发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单。在该保险单中,投保人与被保险人关系栏为“雇用”;工种为“木工”;保险期限自2009年2月11日零时起至2010年2月10日24时止;保险金额为12万元。在该保险单所附条款第3条规定的保险责任中载明,因意外事故以致双目永久完全失明或两肢永久完全残疾,给付保险金额全数。随后,张某组织王某等劳务人员出境去该国非法打工。2009年8月,王某等人被该国边防部门罚款后遣返回国。王某回国后,与他人一起至某市打工,从事建筑装潢业务。2009年11月6日凌晨2时许,王某在睡眠中不慎从所睡的上床铺跌至地面受伤,随后被同室人员送至该市第一人民医院抢救,经诊断为C4/5脱位伴高位截瘫,经住院治疗,于同年12月3日出院。事故发生后,王某家人向保险公司报险,双方就保险理赔问题发生争议,引起诉讼。 雇佣关系(2009年8月终止) ↑ (投保人)张某???王某(被保险人)——2009年11月6日受伤 ▏ ▏ 意外伤害险←↓→2009年2月11日-2010年2月10日 保险公司 【法条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第十二条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对被保险人应当具有保险利益。 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 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财产保险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 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或者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可以为被保险人。

人身保险合同常见的条款

人身保险合同常见的条款 (1)不可抗辩条款。不可抗辩条款又称不可争议条款。所谓不可抗辩,就是说当保险人放弃了可以主张的权利,以后不可以再主张。该条款规定,保单生效一定时期(通常为2年)后,就成为不可争议的文件,保险人不能以投保人在投保时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没有履行告知义务等为由,否定保单的有效性。保险人的可抗辩期一般为2年,保险人只能在2年内以投保人误告、漏告、隐瞒等为由解除合同或拒付保险金。该条款旨在保护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正当权益,同时约束保险人滥用诚实信用原则。 (2)年龄误告条款。年龄误告条款通常规定了投保人在投保时误报被保险人?年龄情况下的处理方法。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年龄不实影响合同效力的情况。被保险人的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的,保险合同为无效合同,保险人可解除保险合同,但向投保人退还保费。二是年龄不实影响保费及保险金额的情况。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真实,致使投保人支付的保费少于应付保费或多于应付保费,保险金额根据真实年龄进行调整。调整的原因在于年龄是寿险估计风险与计算保险费率的主要因素。调整的方法是:误报年龄导致实缴保费少于应缴保费的,投保人可以补缴过去少缴保费的本利,或按已缴的保费核减保险金额;误报年龄导致实缴的保费大于应缴保费的,无息退还多收的保费。 (3)宽限期条款。宽限期条款是分期缴费的寿险合同中关于在宽限期内保险合同不因投保人延迟缴费而失效的规定。其基本内容通常是对到期没缴费的投保人给予一定的宽限期,投保人只要在宽限期内缴纳保费,保单继续有效。在宽限期内,保险合同有效,如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仍给付保险金,但要从保险金中扣回所欠的保费及利息。《保险法》规定的宽限期为60天,自应缴纳保费之日起计算。宽限期条款是考虑到人身保单的长期性,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可能会出现一些因素影响投保人如期缴费,例如,经济条件的变化、投保人的疏忽等。宽限期的规定可在一定程度上使被保险人得到方便,避免保单失效,从而失去保障,也避免了保单失效给保险人造成业务损失。 (4)保费自动垫缴条款。保费自动垫缴条款规定,投保人未能在宽限期内缴付保费,而此时保单已具有现金价值,同时该现金价值足够缴付所欠缴的保费时,除非投保人有反对声明,保险人应自动垫缴其所欠的保费,使保单继续有效。如果第一次垫缴后,再次发现保费仍未在规定的期间缴付,垫缴须继续进行,直到累计的垫缴款本息达到保单上的现金价值的数额为止。此后投保人如果再不缴费,则保单失效。在垫缴期间,如果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应从保险金内扣除保费的本息后再给付。 保险人自动垫缴保费实际上是保险人对投保人的贷款,其目的是避免非故意的保单失效。为了防止投保人过度使用该规定,有些保险公司会限制其使用次数。 (5)复效条款。复效条款规定,保险合同单纯因投保人不按期缴纳保费而失效后,投保人保有一定时间申请复效权。复效是对原合同效力的恢复,并不改变原合同的各项权利和义务。可申请复效的期间一般为2年,投保人在此期间内有权申请合同复效。 复效的条件是:通常必须在规定的复效期限内填写复效申请书,提出复效申请;必须提供可保证明书,以说明被保险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付清欠缴的保费及利息;付清保单贷款的本金及利息。 复效可分为体检复效和简易复效两种。体检复效是针对失效时间较长的保单,在申请复效时,被保险人需要提供体检证明与可保证明,保险人据此考虑是否同意复效。简易复效是针对失效时间较短的保单,在申请复效时,保险人只要求被保险人填写健康声明书,说明身体健康在保险失效以后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即可。由于大多数保单的失效是非故意的,所以保险人对更短时间内(如宽限期满后31天内)提出复效申请的被保险人采取宽容的态度,无须被保险人提出可保性证明。

“不可抗辩条款”的作用及其例外作用及

“不可抗辩条款”的作用及其例外 摘要:不可抗辩条款是国际寿险标准条款的组成部分,是保险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在维护投保人利益、约束保险人的道德风险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中国目前保险法和寿险合同条款中均未有不可抗辩条款的规定。在中国《保险法》修订之际,依法确定不可抗辩条款,有利于加强对保险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确保中国保险市场的良性运行,提升保业的社会信用度,增强中国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不可抗辩条款;含义;作用 2008年8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修订草案)》。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在修订草案(送审稿)中,保险合同法首次纳入了“不可抗辩”条款的内容,抗辩期为两年,具体内容为:“投保人不如实履行告知义务,即使其后果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但经过两年期限后,保险公司不得据此解除合同。”[1]究竟什么是“不可抗辩”条款?“不可抗辩”条款首进保险法会起到什么作用呢? 一、“不可抗辩”条款的含义及其法理分析 (一)“不可抗辩”条款的含义 不可抗辩条款,又称不可争议条款,是指保险合同订立生效经过一段时间(又称可争议期间)后,既使保险人知道投保人在订立合同时,有违反告知义务的事实,也不得再行使合同解除权,这段时间一旦经过,保险合同行为便创设了一个没有争议的法律关系。 不可抗辩条款首先出现在人寿保险单中,为保护被保险方的正当利益,吸引更多的客户购买本公司的保险产品,一些保险公司在19世纪后期在保险条款中列入了不可抗辩条款[2]。不可抗辩条款现已为大部分国家保险法所吸收,成为强制性法律规范。有关不可抗辩条款的立法,最早见于1906年的纽约州《阿姆斯特朗法案》(Armstrong Act)。1906年美国纽约州《阿姆斯特朗法案》 将不可抗辩条款上升到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的法律规范的高度,明确规定了不可抗辩条款为人寿保险合同的法定条款,其后相继为其他州所采用。美国大多数州议会均制定专门法律,强制要求保险人在寿险和健康险等长期保险合同中必须要有不可抗辩条款[3]。《阿姆斯特朗法案》对现代各国保险立法产生的重大影响,体现在:《日本商法典》第644条、《中国澳门商法典》第1041条、中国台湾地区《保险法》第64条等,且均为强制性规定。 (二)“不可抗辩”条款的法理分析 中国现行《保险法》第17条第1款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并可以就保险标的或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该条要求订立保险合同时,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应将有关保险标的之重要事实如实告知保险人,不得有任何隐瞒、遗漏、错误或欺诈。这种义务是法定的,不受保险合同是否有明确约定的影响。 而不可抗辩条款实质上限制了保险人的保险合同解除权:即使投保人在签

保险法案例分析

浅析车险“高保低赔”保险欺诈 案情简介: 案例一、 北京车主高先生于2003年购买一辆轿车,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10年其购买的汽车保险中车损险和盗抢险金额差距太大。其中车损险保额19万元,盗抢险保额10万元。高先生认为,不按照新车购置价投保,被认定是不足额投保;按照新车购置价投保,出险后只能按车辆实际价值理赔,有失公平。于是将投保的保险公司告上法庭。法院认定,根据《保险法》超过保险标的价值所对应的保费不应收取,判决保险公司退回多收的保费。高先生的委托代理人认为,按照新车购置价19万投保,如果发生损失,保险公司最多只能赔给车主旧车的价值即10万元,多出来的9万元保额保险公司是不承担赔偿责任的,对应的保费算是白交。 案例二 宁波车主周定海于2001年以14万元的价格购买一辆新车并连续9年投保,每年都按新车购置价14万元投保,并依据14万元的保额缴纳保费,其中车头部分以新车价8.89万元计算保额。一次事故后,宁波价格中心评估车头部分损失3.6万元。在索赔时,保险公司依据保险条款和车辆实际价值赔付周定海2.09万元,与实际修理费相差1.6万元。车主周定海认为,投保时按照新车,理赔时没有按照新车处理,明显不合理,于是将保险公司起诉到法院,要求按照实际修理费用赔偿。一审和二审法院均判定周定海按照实际修理费用索赔败诉。法院判决的理由是,《保险法》规定,保险金额不得超过保险价值,超过保险价值保费无效。这就说明,按照新车购置价确定的保险金额超过保险价值的部分无效。周定海的代理律师据此对现行保险行业执行的车险条款提出质疑。 案例分析: “高保低赔”是指保险公司在承保时,按照新车购置价确定车损险保额,并根据这一保额收取保费,但是一旦车辆出险造成全损时,保险公司按照车辆出险前的实际价值赔付,而不是根据投保时所确认的新车购置价赔付。.那么“高保低赔”是否属于保险欺诈呢? 反对者认为车险属于不定值保险,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由于折旧,市场价格起伏等原因不断变化。实际损失小于保险金额,仅赔偿实际损失;实际损失大于保险金额,以保险金额为赔偿限额。之所以采取就低不就高。一方面它符合财产保险的基本原则补偿性原则,另一方面可以防止道德风险和不当得利,比如投保人在车辆降价,老旧后,通过恶意毁车来牟利。除此之外,这也是国际上财产险的通用规则。对于仅需换件的车主而言,以新车价格承保较为方便;对于车辆全损的车主而言,按新车承保,旧车赔偿不公平。反对者指出车辆全损在车险理赔中不超过1%。“高保低赔“的实质未能兼顾99%和1%车主的利益。为了保全99%车主的利益而牺牲1%车主的利益无可厚非,认为“高保低赔”不属于保险欺诈。 而我认为事实并非如此,貌似是1%车主的利益,其实落实到1%车主身上那就是100%的利益。法律的价值标准是人人享有公平与正义,不能为了多数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