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文史先秦文学考试复习资料

古代文史先秦文学考试复习资料

古代文史先秦文学考试复习资料
古代文史先秦文学考试复习资料

古代文史先秦文学考试

复习资料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文学考试复习资料

——由佛山大学马允岐整理

概说

1.先秦文学:指我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三个时期的文

学。

2.原始文学的特点:集体性、口头性、综合性、功利性和无阶级性。

3.商代文献:甲骨卜辞、《易经》、《尚书》中的《商书》。

4.周公制乐作礼:分封制、嫡长制、井田制、礼乐制。

5.《尚书》:《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6.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7.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加乐经即为六艺)

第一章上古文学

一、文学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

最早的文学艺术形式——诗歌,它是人类在从事集体劳动中依照劳动时的节奏,因袭劳动呼声的样式而产生的。原始人劳动中带有节奏的呼声一旦被语言所代替,便产生了诗歌

二、原始歌谣的特点

1.从内容上看,它是对劳动生活的描绘和歌颂,也有一部分是宗教性的咒语。

2.从形式上看,一般篇幅较为短小。

3.诗歌与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

三、散文产生于既有文字之后

四、古代神话

1.神话: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2. 神话产生原因:原始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面对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有一种神秘和敬畏的感情,而一些特殊的灾害性的自然现象,如地震、洪水、人的生老病死等,尤其引起惊奇和恐慌,人们由此膜拜幻想出世界上存在着种种超自然的神灵和魔力,因此神话就如此产生。(是原始社会人类处于生产力低下的时期,只好通过幻想来征服自然力的表现。)

3.神话分类:按内容可分为三类:

反映原始社会人类的生活与斗争: 鲧禹治水,羿射十日

探索天体和人类起源的奥秘: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

反映原始部落之间的战争:黄帝擒蚩尤,炎黄之战

歌颂女性: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精卫填海。

歌颂男性:夸父逐日,羿射十日,鲧禹治水。

探索自然:女娲造人,共工怒触不周山,夸父逐日

征服自然:羿射十日,鲧禹治水

社会斗争:黄帝擒蚩尤,炎黄之战

4. 神话的意义:

【1】.神话是远古客观显示和生活斗争的反映,反映了原始人在实际生活中同自然作斗争的坚决意志。

【2】.神话创造了不少伟大的英雄人物形象,把各种发明创造归功于他们身上,再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使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3】.神话是后代文学的浪漫主义源头。

5.记载中国古代神话的典籍:《山海经》、《庄子》、《楚辞》、《淮南子》、《博物志》。《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诗三百篇”,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即声诗,有声无辞,后《诗经》全部乐谱失传),有目无辞。《诗经》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或认为其中《商颂》五篇为殷商时期所作)。

第二章诗经

一.诗经的概说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诗三百篇”,共有305篇,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2.《诗经》的分类:

风:十五国风(160)【各地民间的曲调】

雅:大雅(31)小雅(74)【周王统治区域的曲调】

颂:周颂(31)鲁颂(4)商颂(5)【宗庙祭祀配合舞蹈的曲调】3.《诗经》的基本手法:赋比兴

4.《诗经》的收集和整理:采诗和献诗,孔子删诗说(后来学者一般认为,真正整理的是周朝的太师和乐工)

5. 《诗经》的流传: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合称“四家诗”。齐诗、鲁诗、韩诗、合称“三家诗”

鲁诗出自:鲁人申培,

齐诗出自:齐人辕固 , 今文经学

韩诗出自:燕人韩婴,

毛诗相传为: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 }古文经学

6. 《诗经》的思想内容:

1)描写爱情与婚姻的诗篇:凡属恋爱生活中的忧喜得失,离合变化都在这些诗歌里得到了表现,洋溢着真挚、热烈、纯朴、健康的感情,比如《关雎》,《邶风·静女》,《卫风?氓》等。

2)反映劳动和生产的诗篇:《周南·芣苡》,《周南·葛覃》,《豳风·七月》。

3)反映剥削和压迫的诗篇:如《王凤·葛藟》,《邶风·北风》,《魏风·硕鼠》,《小雅·苕之华》等。

4)反映征战,徭役和离乱的诗篇:《豳风·东山》,《秦风·小戎》,《秦风·无衣》,《小雅·采薇》,《小雅·六月》等。

5)反映社会黑暗腐朽的政治讽刺诗篇:讽刺当时政治的腐朽和黑暗,揭露统治者的荒淫无耻。如《小雅·正月》等。

6)古老的祭歌与颂扬祖先创业功绩的史诗:《周颂·振鹭》,《周颂·有客》等。

7.《诗经》的艺术成就:

1)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的创始。

3)纯朴优美的语言。

4)复迭的章法,整齐灵活的句式,重章叠句,一咏三叹,四言句式及押韵的作用。

8.《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诗经》,特别是其中民歌部分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最大。

【2】《诗经》有力地启发和推动了后世作家去重视民歌,向民歌学习,从而使他们的创作有了新的进展。

【3】《诗经》中的庙堂文学和宫庭文学对后代文人用文学来歌功颂德、献媚求宠有不良影响。

二.国风

·《国风》保存了不少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国风》的思想内容:《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鲜明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处境,表达了他们对剥削、压迫的不平、以及厌恶战争、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国最早的现实主义诗篇。

【1】反映当时奴隶充满血泪生活的诗篇:

《豳风?七月》

1、农事诗,诗篇描述了三千年前劳苦大众一年到头从事农业生产悲惨生活的情况,“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七月食瓜,八月断壶”等描

述,传达了劳动者的啼饥号寒的声音;同时,“为公子裘”也揭示了他们悲惨命运背后是剥削压迫的存在。

2、是《国风》中最长的一篇。叙事按时间顺序铺陈排比,属于“赋”的表现手法。按月铺陈对后世民歌有重要影响。

3、前六段是重点,力求背诵。

【2】反映人民反对战争的诗篇:

《邶风?式微》《邶风?击鼓》《卫伯?兮风》《王风?君子于役》

《豳风?东山》《小雅?采薇》等反映了劳动人民在沉重的徭役、兵役负担下所遭受的痛苦和折磨

【3】反映爱情和婚姻的诗篇:

《关睢》

婚恋诗。写一位男子对女子的爱慕、思念和追求;

2、运用叠句、叠字、双声、叠韵的手法;

《卫风?氓》

1、弃妇诗。本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迫害。

2、归纳各段主旨,把握弃妇形象。

3、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蒹葭》

1、恋爱诗。写对意中人追求的痴迷执着与追求未得的哀婉惆怅;

2、通过景物描写,渲染凄清气氛,为人物凄婉惆怅的情感和活动提供背景,构成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

3、以兴为主的表现手法;

4、重章对表现主人公长时间追求不懈的作用及一唱三叹的效果。

《魏风·伐檀》《魏风·硕鼠》

【4】讽刺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诗篇:

《鄘风·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揭露了当时政治的腐朽和黑暗,讽刺贵族统治者的种种丑行,具有较强的战斗性。

【5】反映劳动生活的诗篇:

《魏风·伐檀》,《豳风?七月》。

《周南?芣苡》

是古代妇女在田野中采集车前子时所唱得歌,诗篇文字简净,节奏明快,再现了当时劳动的情景,传达了劳动时的欢快气氛。

·《国风》的艺术特点:

1.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深刻真实、全面反映周代社会生活及其本质。①运用了素描手法,客观地描写社会生活。②《国风》中更多的诗篇则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突出生活的一个侧面或人物特征来表现作者对社会的认识和批判。

2.在形象塑造上《国风》也表现了现实主义艺术的特色。①通过抒情主人公内心直接倾吐来表现他们的不同面貌及性格。②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善于抓住富有特征的行动,用精彩的语言加以刻画。③景物描写对人物也起烘托的作用

·《国风》的形式特点

1.多数是四言一句,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富于变化,也有杂言诗。

2.章节的复沓,增加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3.语言准确优美,富于形象性,作者根据汉语音韵配合的特点,运用了

双声、叠韵的词语来描摹细致曲折的感情和自然景象的特征,因而收到

了较大的艺术效果。双声词:参差、玄黄叠韵词:妖娆、窈窕、辗转叠

字词:灼灼、关关、依依

4.赋比兴的大量运用

三、雅诗

1.雅有大小之分:大雅即会朝之乐,小雅即燕亨之乐

2.雅诗注重对社会生活的描写,篇幅加长了,分了章。

3.雅诗中除极力宣扬神权君权外,还常常含有教训规谏的意思,如《大雅·文王》中提出“天命靡常”。

4.周初天命观的主要内容:天命是伟大的,天命是无常的;天命的变与

不变,在于人民的安与不安;要保住天命,王者就必须清明政治,安定

人民,以德配天。

5.雅诗中的“周民族史诗”集中在“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緜》、《皇矣》、《大明》等中,这些诗叙述了自周始祖后稷建国至

武王灭商的全部历史。其中《生民》记载了周人始祖后稷的传奇性的生

涯以及他精通稼樯、教子孙种植百谷、祭祀鬼神、祈求丰年的故事。

四、颂诗

1.周颂三十一篇,全部是西周初年的作品,它们是周王朝祭祀宗庙的舞曲,具有很浓厚的宗教气氛。

2.鲁颂四篇和商颂五篇是春秋前期鲁国和宋国用于朝廷、宗庙的乐章,庙堂文学。

五、赋比兴

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它是一种主要的表现手法,能直接说出诗的本事,揭示诗的内容,对写景叙事抒情都适用。如《豳风?七月》《邶风·静女》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打比方,它通过比喻以突出被比事物的本质和表达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如《魏风?硕鼠》以贪婪的统治者比喻剥削者,《新台》把乱伦的卫宣公比作丑陋的癞蛤蟆。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指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引起下文,使诗歌曲折委婉,而不给人以突兀的感觉。触物兴感,如《周南?关雎》《周南?桃夭》《秦风?蒹葭》等。

第三章历史散文

散文萌芽:甲骨卜辞:是殷商时代王室占卜的记录

《易经》:占卜之书

《尚书》:意即上古之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散文总集。先秦称《书》,汉始称《尚书》或《书经》。本是历史文献,后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尚书》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注重记言。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由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注重记事,它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至哀公十四年(前481),以鲁国年号纪年,记事也以鲁国为主,兼及周王室和其他诸侯。另:春秋笔法:以君臣父子的伦理大义为标准,通过斟酌文辞的方法来褒贬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达到微言大义,暗喻褒贬的效果,这种写法称为春秋笔法。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历史散文:

《左传》

1.《左传》:相传鲁国史官左丘明为传述孔子所编《春秋》而作,故名《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记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比《春秋》多十三年。《春秋》仅仅是最简括的历史大事记,《左传》则记载其本来及有关佚闻琐事。

2.《左传》的思想内容:主要内容是春秋列国的政治、外交、军事各方面的活动及有关人物的言论。

3.《左传》的进步思想:

①民本思想

②爱国思想

③揭露统治者的残暴和荒淫无耻

4.《左传》的文学特点:

【1】、叙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有紧张动人的情节。

【2】、善于写战争。①写出战争的始末,给人以完整的印象。②常常着眼于政治,把军事和政治结合起来写,让人看出战争性质及胜负原因。③叙述战斗过程中,情节曲折细致,细节生动传神。

【3】、行人辞令之美:《左传》能用简炼的语言描写出各种场景、形象,简洁凝练而蕴藉含蓄。行人辞令即外交辞令,有的委曲婉转,陈述厉害,有的辞气激切,语挟风霜。能够紧紧抓住矛盾的焦点,从分析厉害入手,说理透辟,用词雅正,是这些辞令的共同特点。

5.《左传》的思想

【1】、站在儒家的立场以崇德尚礼为尺度评价人事,鞭挞暴虐,歌颂仁德。

【2】、其进步性表现为:在天人关系上强调人的作用;在君民关系上重视民的作用,具有人本、民本思想;

6.《左传》的叙事成就

【1】、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为完整的叙事散文,通过历史事件的叙述和人物言行的描写以及直接议论作出评价,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体制的成熟。

【2】、善于描写复杂的战争,注重交待战争的因果过程和双方的对比变化。

【3】、叙事富有故事性、戏剧性,细节描写有虚构因素,情节曲折生动,用顺叙、倒叙、预叙等叙事方法,结构、布局严谨条理。

【4】、人物的言行描写,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5】、叙述语言词约意丰,外交辞令优美动听。

7.《左传》的部分作品鉴赏:《晋楚城濮之战》

《国语》

1.《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着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作者不明。

2.《国语》与《左传》异同:两者的思想相同,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的观念;但《国语》侧重记言,《左传》侧重记事。《国语》的原始资料多,艺术加工少,文学成就不如《左传》。后人称《左传》为《春秋内传》,《国语》为《春秋外传》。

3.《国语》的记言特点:记各国贵族之言,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思想深刻,生动形象。

4.《国语》的部分作品鉴赏:

《战国策》

1.《战国策》:为战国时期史料的汇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2.《战国策》基本内容是:

【1】.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它保存不少的纵横家的着作或言论。

【2】.义侠高士的反抗强暴、蔑视王侯。

【3】.统治阶级中开明人物的进步思想。

【4】.从侧面揭露了统治阶级女性固宠的斗争和宫闱丑行。

3.《战国策》文章特点:

【1】、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夸张渲染,充分发挥,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描写人物形象极为生动。

【3】、书中说事,常常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以增强说服力,节省文笔。

4.《战国策》的纵横家思想:政治上崇尚谋略,人生观上追求功名显达,历史观上肯定策士的重要作用,思想价值是反映了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崛起和士人精神的张扬,赞赏爱国思想、民本思想、亲贤纳谏、不畏强暴。

5.《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1】、通过夸张想象描写生动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苏秦、张仪等)

【2】、铺张扬厉的语言

【3】、继承和发展了《国语》的体制,记叙人物的言行形象、生动,为以记人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散文开创了先河。

6.《战国策》部分作品鉴赏:

第四章诸子散文

第一节:诸子散文概说

1.先秦诸子散文发展三阶段:

·第一阶段:春秋末期:《论语》《墨子》语录体为主;《论语》:主要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由孔子弟子所记。语言接近口语(师生谈话录),没有过多修饰;《墨子》:也是墨子弟子所记.文章质朴,较少文采,但逻辑性强,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说理,是说理文的一大进步.

·第二阶段: 战国中期:《孟子》《庄子》语录体向专题论文发展阶段。《孟子》:实则仍为语录体,但《孟子》是当场纪录,作者就是孟子及弟子,.是一本集体着作,其中大量采取对话,双方都有所辩驳,大大促进了散文向论文体发展;《庄子》:有的仍含有辩驳的影子,但有些篇章带有驳论,论辩,对答,正面阐明自己的观点.开始演变为专题论文,中国的论文真正地确立了.

·第三阶段:战国末期:《荀子》《韩非子》专题论文,《荀子》:其文多长篇大论,大抵论点明确,层次清楚,句法精练,词汇丰富;《韩非子》:其散文特点锋芒锐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

2.先秦诸子具有鲜明的特点:

·思想上,它们都坚持独立思考,各抒己见,放言无惮。如孔子提倡仁义礼乐,墨子主张兼爱尚贤,庄子主张自然无为,韩非子则大倡法术势。与之相应,文风上也各具个性和风格。如《论语》简括平易、迂徐含蓄,《墨子》质朴明快、善于类推,《孟子》气势恢宏、辞锋雄辩,《庄子》汪洋恣肆、文思奇幻,《荀子》浑厚缜密、比喻繁

富,《韩非子》严峻峭拔、论辩透辟。

·语言上,它们都善用比兴,深于取象。如《庄子》“寓言十九”,引物连类,取象之深厚,为诸子之最。在文体发展上,先秦诸子散文首先确立了论说文的体制。从语录体的有观点无论证,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专题论说文,显示了我国论说文发展的大致风貌。此外,先秦诸子散文中一些故事叙述,颇类小说,为后世的叙事文学提供了营养。先秦诸子散文,在思想和创作上,对我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等都产生了极为深远影响。

第二节孔子与《论语》

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

人,儒家鼻祖,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也是我国第一个开办私学教育的人。他自幼好学执礼,青年从政,仕途不显,后聚徒讲学。堕三都失败后,周游列国。晚年返鲁,讲学着述,整理典籍。相传《诗》、《书》、《易》、《礼》、《乐》、《春秋》等古籍都经他整理。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与“礼”。在教学上,他主张“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创行了许多宝贵的教学方法。

2.《论语》:《论语》主要记录孔子言论的语录体散文着作,由其弟子

及再传弟子篡录。成书于战国初年。全书20篇492章,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文艺等方面,为简短语录体散文。

3.《论语》的文学特点

①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迂徐含蓄的风格。

②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了具体生动的人物形象。

如《侍坐》,它通过孔子问志、学生言志、孔子评志,将孔子的和蔼平易、子路的坦直、自信而鲁莽、冉求的怯懦谨慎、公西华的察言观色、外谨内恃、曾皙的恬淡洒脱的思想性格,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其次,《论语》言简意赅,朴素生动,富有哲理和情感色彩,形成一种平易雅正、隽永含蓄地语言风格。有不少警句成为后人生活、学习、工作的座右铭。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等等。另外,作为语录体,《论语》旨在记言,多用口语,通俗浅显。但孔子强调“文质彬彬”,故师徒问语答言皆有物有文,虽润色而似出自然。

第三节墨子与《墨子》

1.墨子:墨子(前480?——前420?),名翟,是墨家学派创始人。鲁

国人,一说宋国人。手工业者出身,曾做过宋国大夫。其学与儒学对立,同为当时显学。所创墨者集团,既是学术团体,又是生活刻苦、纪律严明的政治团体。他提倡“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非命”等。其思想反映了当时中下阶层的愿望。

2.《墨子》:是墨子弟子所着,包括了墨子以及墨家各派的思想。兼爱

和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

3.《墨子》的文章特点:A: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B:质朴无

华,造句遣辞口语化。《墨子》文章重理性轻感性,质实不求文采,文学价值并不大。

4.《墨子》思想:尚贤、尚同、兼爱、非攻为政治思想,节用、节葬、

非乐为经济思想,非命、天志、明鬼为哲学思想。

5.《墨子》文学特点:

文章质朴、较少文采,但逻辑性强,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进行说理,从具体问题的斗争进而为概括性的辩难,这是说理文的一大进展。注重推理,提出“三表”原则。

第四节孟子与《孟子》

1. 孟子:即孟轲,邹人。主张行“王道”,施“仁政”,是对孔子思想正统的承袭和发展,后世称为“亚圣”。

2.《孟子》:《孟子》是继《论语》之后儒家学派的一部经典着作,主要记录孟子的政治主张和当时人的辩论。共7篇,是孟子及其弟子合着。成书于战国中期。

3.孟子的思想与个性:孟子在哲学上倡导性善论,以尽心养性召唤良知;在治理社会方面主张“王道”“仁政”,在伦理上主张君臣对等、民贵君轻。正因他藐视权贵,淡薄名利,故其性格刚直不阿,大胆泼辣。

4.《孟子》散文的文学特色:

①《孟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

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充分反映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

②善设机巧,引人入谷,先纵后擒,使人无法躲避。

③常用比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加强了说

服力。

④语气极为逼真,大多接近口语,十分生动而有风趣。

5.《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

·雄辩色彩A. 把握对方心理,引导对方投入到自己设置的机彀中来。B. 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被纳入机彀,便步步紧逼,不给对方辩

驳的机会。(例《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二。善于以

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典型事例,如《齐桓晋文之事章》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实。

·比喻,如为了说明舍生取义的道理,以舍鱼而取熊掌为喻。《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寓言故事,着名的如“五十步笑百步”(《梁惠王上》)、“揠苗

助长”(《公孙丑上》)等。

6.《孟子》的文学价值:首先表现在它再现了孟子作为儒家学者济世救

民的形象和他作为普通人刚直而富于情感的个性特点。他藐视帝王,有

时近于狷介;鄙夷奸佞,有时近乎偏狭;争论文艺,有时近于偏颇;待

人诚恳率直,有时近于天真。

第五节庄子与《庄子》

1.庄子:即庄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后世将庄子和老子并称“老

庄”,但庄子否定一切事物的存在,齐同万物的差别,与老子颇有不同。

2.《庄子》:是庄子及庄子弟子和其后学的文集,是继《老子》之后的

又一道家典籍,全书今存共33篇,分内、外、杂三部分,一般认为内7篇为庄周作,外篇、杂篇为其门人后学所作,是较成熟的哲学、社会学论文集,在诸子散文中其成就最高。

3.《庄子》寓言特色:

·奇幻谲诡的想象,如: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去以六月息者也。

(《逍遥游》)。

·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画,如: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逍遥游》)。

·细腻逼真的描写。如《齐物论》写风之千变万化的声音,无不穷形尽相,极尽描摹之能事。

·谐趣和讥刺横生。如《秋水》“鸱得腐鼠”。

4.《庄子》的思想:在哲学观方面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形而上的本体论;在人生观上追求精神自由,以无待、逍遥、体道为最高人生境界;在社会观上抨击纷乱的社会现实,希望人们复返上古的淳朴社会。其愤世嫉俗、蔑视礼法权贵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

5.《庄子》散文的特色成就: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三上)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三上) 一、填空题。 1、王安石晚年曾隐居在南京城东钟山,又称紫金山,这座山向西距南京城7里,向东距钟山山顶也是约7里,因此称半山,这期间他的诗以七绝形式描写自然风光,注重炼字炼意,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受到历代诗论家的赞赏,世称半山体。又称“王荆公体”、半山绝句、半山诗。 2、《春江花月夜》,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仅存的一首名诗,描绘春天夜晚江畔的景色,词句优美,被称为是“孤篇盖全唐”的杰作,闻一多称之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3、北宋处士林逋(和靖先生),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 4、扬州慢,词牌名,是南宋词人、音乐家姜夔的自度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即故国之悲)也”而以此调创作的词中最著名的就是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 5、文章四友指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 6、柳永,北宋婉约派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二、选择题。 1、初唐四杰指: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唐P185 2、通俗诗派,又称“元白诗派”,是中唐时期,以元稹(《织妇词》、《田家词》)、白居易(组诗《秦中吟》 10首、《新乐府》50首,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一个诗派,诗歌多用写实手法,多用“新乐府”诗,语言通俗易懂和浅显,重要作家还有张籍(《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王建(《田家行》)、李坤等。唐P277 3、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苏门六君子: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 4、陈子昂论诗提倡汉魏风骨,主张诗要有兴寄,强调文学的社会意义,反对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 他自己的创作,如《登幽州台歌》、《感遇》等共三十八首诗,风格朴质而明朗,格调苍凉激越,标志

高考必考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高考必考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导读:中国古代文学 (一).先秦文学 1.上古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尤 2.先秦散文 A.儒家经典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B.历史散文 《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国语》(国别体)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 ①老子,李耳,字聃,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③墨子名翟,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 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 ⑦韩非子,法家。著《韩非子》。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③先秦诗歌 A.《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二).两汉文学 两汉散文 ①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贾太傅。著《新书》十卷。《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②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著《史记》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整理

填空: 1.诗经是西周至春秋的诗歌总集。 2.现今所见《诗经》共305篇 3.诗经的流传:(三家诗)汉代鲁人申培所传的《鲁诗》,齐人辕固生所传的《齐诗》和燕人韩婴所传的《韩诗》古文学派毛亨传的《毛诗》,流传至今的为《毛诗》。 4.《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5.西周前期的作品最值得重视的是五篇歌咏周族始祖和先公先王的诗:《大雅》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6.《国语》以记言为主。 7.《孟子》为语录体散文。其文学成分表现在叙事和抒情两个方面。 8.《赋篇》的作者是荀子. 宋玉有《九辩》一篇 9.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 10.九歌的篇目和祭祀的对象:《东皇太一》(天神)、《云中君》(云神)、《湘君》、《湘夫人》(湘水之神)、《东君》(日神)、《大司命》(掌管寿命的神)、《少司命》(掌握子嗣的神)、《河伯》(河神)、《山鬼》(山中之鬼)、《国殇》(阵亡将士之魂)和《礼魂》(送神总曲)。 11.五四运动以后的研究者常称这些西周以前的诗为周族的史诗. 12.《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统称“春秋三传” 13.汉代文学领域得到了大规模拓展,最引人注目的是赋。赋分为抒情小赋和体物大赋两类 14.司马相如《上林赋》《子虚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15.汉代文学在诗歌上的进展最重要的是五言诗的兴起和叙事诗的产生、发展 16.现存汉代最早的抒情赋是贾谊的《吊屈原赋》 17.汉武帝的《秋风辞》是第一篇中国文学史上抒写人生的本然情绪 18.枚乘《七发》大赋的开始 19.西汉中期的体物大赋作家除了司马相如外,最值得注意的是王褒。他的《洞箫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专写音乐的作品 20.贾谊最著名的是《过秦论》和《论治安策》 21.晁乘的政论文《论贵粟疏》 2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到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总共一百三十篇。本纪是全书的大纲。指导思想是黄老思想《史记》的写作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中国古代文学期末考试先秦文学试题1

一、文学史名词解释(20分) 赋比兴春秋笔法楚辞《山海经》 二、填空题(5分) 1.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2.《论语》一书属于————体散文。 3.“揠苗助长”的寓言出自————。(书名) 4.“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诗经·小雅·采薇》) 5.“——,——。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卫风·氓》) 三、词语解释(5分) 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经·卫风·氓》)爽:过错,差错 2.穹窒熏鼠,塞向墐户。(《诗经·豳风·七月》)向:朝北的窗户 3.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老:士气不旺盛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传·僖公三十年》)鄙:边境 5.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孟子·梁惠王上》)赡:充足,足够 四、简答题(30分) 1.简述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过程。 1、甲骨文、金文为萌芽时期。《尚书》是第一部散文集子,政府文告性质,具有文学色彩。《春秋》是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国语》为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左传》《战国策》标志着历史散文达到了新的阶段,写人、叙事均有独特的成就。 2.《庄子》在艺术上有哪些成就? 2、《庄子》的艺术成就有:大量用寓言说理;夸张想象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境界奇异;善于用比喻;语言如行云流水。 3.中国古代神话有哪些主要特征? 3、内容方面:具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思维方面:以己观物、以己感物、具体形象、隐喻象征;形式方面:零散片段、浪漫主义。 五、分析作品题(20分) 分析《离骚》的艺术特点。 要点: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独特的艺术结构(两条线索、抒情诗中有故事情节等);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夸张想象等);香草美人为代表的比兴象征手法;诗歌体制的新发展(变四言为六、七言)。 六、论述题(20分) 试论《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 要点:反映阶级剥削与压迫,反映生产劳动,反映婚姻爱情,反映战争徭役,贵族宴飨,揭露弊政,还有周族的发展历史等。

古代文学考试资料

1上官体就是指以初唐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诗体。其诗以“以绮错婉媚为本”,追求形式的工偶精对。因其官居显位,时人争相效仿,称为“上官体”。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归纳了六朝以来诗中的对偶方法,加以程式化,提出了“六对”、“八对”之说。为后人写作律诗的对仗作了规范,对律诗形式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 “初唐四杰”是指高宗武后时期出现在文坛上“以文章名天下”的四位“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的作家,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有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在诗歌的题材、风格、形式上都有新的开拓和贡献,为唐诗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盛唐边塞诗派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王之涣等众多作家。边塞诗的内容主要是: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以及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边塞诗的主要艺术特点是: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边塞诗的佳作以乐府歌行和五、七言绝句居多。边塞诗在题材的开拓和意境的创造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4大历诗风P247大历诗风指的是大历到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由于安史之乱引发的近十年的战乱,使大历诗人的心态产生明显的变化。失去了盛唐诗人的昂扬精神风貌。他们的诗,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这使诗歌创作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转向细致省净的意象创造,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遂露出中唐面目。 5大历十才子P249 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十才子”齐名的重要原因是,因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而为世人所瞩目,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他们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歌颂升平、吟咏山水和称道隐逸成为基本主题;擅长写送别诗和隐居的诗歌。诗歌艺术:讲究格律辞藻,追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写景。 6韩孟诗派中唐时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诗人群体,其主要诗歌理论为“不平则鸣”、“笔补造化”,在艺术上创新求异,崇尚雄奇怪异之美。他们另辟蹊径的诗作对丰富诗歌的艺术风格有一定积极作用,并开宋诗先河,但过分追求晦词抑调,亦破坏诗的形象性和音乐性。7新乐府运动是中唐出现的一次文学运动。“新乐府”是以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在艺术表现上,以平易浅切的语言、自然流畅的意脉来增加诗歌的可读性,包括张籍、王建、元稹、白居易、李绅等人 8古文运动中唐时,藩镇割据,佛道盛行,宦官专权,韩愈等人试图通过提倡古文和复兴儒学来振兴唐王朝。因此,他们以复兴儒学为旗号而进行了文体、文风、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要求恢复秦汉时的单行散句的“古文”,史称“古文运动”。这是中唐时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领袖、有广泛参加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韩、柳是“古文运动”的主帅。唐代的这次散文改革是和政治形势密切相关的,与强烈的中兴愿望相联系,赋予文以强烈的政治色彩和鲜明的现实性格。 9唐传奇唐代传奇是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逸事。“传奇”之名似起于裴铏小说集《传奇》,是在六朝志怪小说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新的小说文体。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它的发展与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大致同步,中唐达到极盛,至晚唐而稍衰。 10花间派五代时,后蜀赵崇祚选编十八家词人的词五百首为《花间集》,这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选集。十八名作者,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外,均为西蜀词人。他们的词风大体一致,后世因称他们为“花间词人”和“花间派”。花间派尊温庭筠为鼻祖。特点是多写闺阁情事,情致缠绵,辞藻富丽。代表作家除温庭筠、韦庄外,还有欧阳炯、李珣、牛希济等

盘点先秦文学常识

盘点先秦文学常识 导读:1、上古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刘安《淮南子》等。 2、先秦散文 A、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乐》) B、历史散文。《左传》(编年体) 《战国策》(国别体) 《国语》(国别体)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 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季氏》《荷》)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庖丁解牛》) 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

⑦韩非子,法家。著《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3、先秦诗歌 A、《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盘点先秦文学常识】 1.先秦文学常识 2.先秦文学常识积累 3.先秦文学文学常识总结 4.2016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先秦文学 5.语文文学常识大盘点 6.文学常识巧记忆盘点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2_期末复习重点

1建安风骨:是人们对建安大时期美学风格的概括。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指作品内在的“雅好慷慨”的品格,和语言表达上简练刚健的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艺术风貌。代表人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2建安七子: 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其中以王粲陈旧最高 3宫体诗: 盛行于南朝梁陈时期的诗体,宫体之称始于梁简文帝萧纲时,作为永明新体诗的“新变”,内容,内容上不独以“止乎衽席之间”“恩极闺房之内”为主。形式上也有“清辞巧制”“雕琢蔓藻”代表人物萧氏父子,庾信等 4初唐四杰:初唐时期诗坛上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四位杰出诗人,他们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又称“王杨卢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大大扩大了诗歌创作领域与题材,并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从京都引向边塞荒漠。在艺术上有博大之象。对唐诗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他们有着相同的审美追求,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他们的诗文各有特点,王杨擅于五言律诗,卢骆长于七言歌行 5竹林七贤:识见于世说新语。任诞。魏晋之际的文学七个代表作家,常集于竹林之下,故名竹林七贤。以阮籍嵇康文学成就最高,七人分别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6大历十才子:十才子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的极玄集。其中包括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其主要创作诗风相像,他们或寄情山水景物或写羁旅之情。 7元和体:是指元、白在元和年间写的次韵相酬的,穷极声韵的长篇排律,以及杯酒光景间感叹自身遭遇的小碎篇章,再加之艳体诗在内统称为元和体。形成诗到元和体是体裁变新的局面。 8象外之象: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提出的文论诗主张。诗歌创作具有象外之象。其中第一象是诗歌中具体,鲜明所感可言的形象画面。第二象指形象画面中所蕴含的无穷韵味,是无象之象。 9玄言诗:东晋时期出现的一种诗风,代表人物有孙卓,许洵等。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 10骈文:齐梁时期,骈文是文章的代表。骈偶平整,声韵谐美,用典繁复,辞藻华美,四六句型是其最基本的文体要素。骈文在两汉时期孕育而出。在齐梁时期确立体势,并进入鼎盛期。 11永明体: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发现诗歌韵律,以晋宋以来诗歌中对偶形式相结合出现的新诗体,注重对偶,讲求音律,守护四声八病之说,对篇短小,是我国诗歌由古体向近体的过渡诗体,反映了诗歌创作由较为自由发展到讲求格律的必然趋势,代表人物有沈约,谢朓,王融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神魔(怪)小说:出现于明代后期的白话章回小说。它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参照现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比附性的编织了神怪形象系列,将一些零散片段的故事系统化、完整化。风格上尚“奇”贵“幻”。它是在“三教合一”思想主导下,接受了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传奇、宋元话本的影响和道教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产生的。代表作品有《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历史演义: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战争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这种独特的文字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民的喜爱,所以明代“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汪洋百馀回,为世所尚,嗣是效颦日众,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两汉》《唐书》《残唐》《南北宋》诸刻,其浩瀚几与正史分签并架”形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而《三国志演义》是我国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前七子:也叫弘正七子。它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一个复古主义文学流派,其成员有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借助复古手段而欲达到变革的目的,这是前七子文学复古的实质所在。

临川派:以临川剧作家汤显祖为首的戏曲流派,又叫“玉茗堂派”。此派创作主才情,不拘音律,常以男女至情反对封建礼教,以奇幻情节承载浪漫风格,以绮词丽语体体现优美文采。成员有吴炳、阮大铖、孟称舜等人。 清初古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三人。魏禧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汪琬写人状物笔墨生动,侯方域的影响最大,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屈详尽。 “四声猿”:“四声猿”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是一组杂剧,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1折)《玉禅师翠乡一梦》(2折)《雌木兰替父从军》(2折)《女状元辞凰得凤》(5折)四本短戏。创作活泼畅快、汪洋恣肆,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价值的世俗观念和相对进步的市民精神,带有甚为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徐渭欲借此剧,呼喊久积于胸的牢骚,张扬狂放不羁的个性,表现愤世嫉俗的精神。 公安派:中国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文学主张主要有以下3点:①反对剿袭,主张通变。他们猛烈抨击前后七子的句拟字摹、食古不化的倾向,主张文学应随时代而发展变化,应冲破一切束缚文学创作的藩篱。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他们认为“出自性灵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晚明小品文是指体制短小、轻君灵巧、真情流露的“小文小说”,以区别于以往庄重古板的“高文大册”。题材上则不拘一格,尺牍、游记、传记、日记、序跋、铭、赞等文体都可适用。显著特点是趋于生活化、个人化,不少作家喜欢在文章中反映自己日常生活状貌及趣味,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尚。 晚明小品文的另一个特点是率真直露,注重真情实感,不论是描写个人日常生活,表达审美感受,还是评议时政,抨击秽俗,时有胸臆直露之作。 2 “肌理说”中国清代翁方纲提出的诗论主张。肌理本来是指肌肉的纹理。翁方纲借用肌理论诗,理是指义理和文理,肌理是指儒家的经术和学问,有时也兼指文理。他把儒家经籍和学问看作诗歌的根本。要求作诗以学问为根底,以考据入诗,是清代大力提倡经学和乾嘉学派盛行下的产物。 翁方纲的肌理说实际上是王士禛神韵说和沈德潜格调说的调和与修正。他用肌理给神韵、格调以新的解释,目的在于使复古诗论重振旗鼓,与袁枚的性灵说相抗衡。 3《浣纱记》《浣纱记》是明代中、晚期作家梁伯龙的代表作,是以吴越战争为题材的大型传奇作品,是第一次以改革后的昆山腔进行舞台演唱的典型之作。它的影响很大,曾流传海外,在戏曲历史上它与李开先的《宝剑记》、王世贞的《鸣凤记》是代表传奇繁兴的三部著名的政治戏。它打破才子佳人的俗套,开拓了新的题材领域,是了解中国古典戏曲的必读名著。 4《四声猿》 《四声猿》是一组杂剧短剧,共四本: 《狂鼓史渔阳三弄》(1折)《玉禅师翠乡一梦》(2折) 《雌木兰替父从军》(2折)《女状元辞凰得凤》(5折) “四声猿”作为这组短剧的名称,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鸣叫四声当更加凄惨哀愁,令人肠断。从这命名可见,徐渭是想通过这组剧,大声呼喊久积于胸的牢骚不平,表现自己狂放不羁的个性和愤世嫉俗的精神。 5“性灵说”中国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的主张,以清代袁枚倡导最力。它与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并为清代前期四大诗歌理论派别之一。一般把性灵说作为袁枚的诗论,实际上它是对明代以公安派为代表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袁宏道《序小修诗》)诗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性灵说的核心是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情实感,认为诗歌的本质即是表达感情的,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学常识

[基础知识]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学常识 (一.先秦文学 1. 上古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 女娲(wā补天、后羿(yì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刘安:《淮南子》等。 2. 先秦散文 A、儒家经典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乐》。 B.历史散文。 《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国语》(国别体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 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庖丁解牛》 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 ⑦韩非子,法家。著《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③先秦诗歌 A.《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二.两汉文学 两汉散文 ①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贾太傅。著《新书》十卷。《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

一、传统神话对我们民族共同心理的作用与思维特征 (一)、共同心理作用 1、深沉的忧患意识 2、厚生爱民意识 3、先民的反抗精神 (二)、思维特征:象征性、隐喻性 1、以己观物,以己感物 2、具体而形象 3、浓厚的情感体验 二、采诗的目的 “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三、赋诗言志 “赋诗言志”是春秋外交仪式上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当时真正的职业性外交专家是行人,在传统上是由史官充任的,并有采集诗歌的职责。行人采集诗歌的目的是用于朝廷或其他正式场合的礼仪中。诗歌为巫史行人的职业性修养,“赋诗言志”正反映了这一文化背景。诗歌可用于仪式和谣占,被认为具有神秘启示性,所以,可以通过赋诗来观察个人的意志或命运。 四、断章取义 只截取《诗经》中的某一篇章的诗句来表带自己的意见,而不顾及所引诗篇的原意,或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后来比喻征引别人的文章,言论时,只取与自己意见相合的部分。 五、流传:四家诗 齐之辕固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苌 六、变风变雅 诗经学名词。原出自《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盖指《风》、《雅》中周政衰乱时期的作品,以与“正风”、“正雅”相对。“正”、“变”的划分,不是以时间为界,而是以“政教得失”来分的。凡讥刺时政者皆属“变风”、“变雅”。 七、《诗经》的艺术成就 1、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2、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3、复沓的章法和以四言为主的句式 4、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

八、春秋笔法 《春秋》语言之凝练含蓄,历来为人叹赏。所谓“一字见义”的语言特点,其叙事之“微显瘅幽,婉而成章”(《史通·叙事》)也主要得力于此。较之《尚书》,《春秋》已明显地由“佶屈聱牙”一变而为简明含蓄,意味着历史散文的发展和进步。“不虚美,不隐恶,以一字寓褒贬”的语言特点,后世誉之为“《春秋》笔法”。 九、《左传》的文学成就 (1)善于写矛盾冲突,文章有不少富于故事性、戏剧性的情节。 (2)《左传》最突出的成就是长于叙事。其叙事虽尚简,但“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 《左传》记事精妙优美,达到了微而显、婉而辩、简而奥的辩证统一。刘熙所指出:“《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艺概·文概》)。 (3)善于写战事。《左传》之写战争,结构完整,情节精采,运笔灵活,并不局限于正面的战斗场面描写,而能着眼于战争的前后左右;重在描述战争的来龙去脉和胜败的内外因素,以历史家的卓越识见,揭示其前因后果、经验教训,因而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并且还以简练形象之笔,描写战争中的人物和事件,绘声绘色。 (4)、善于写人。古之史官,有所谓记言、记事之分。其实往往言中见事,事中有言,机械区分很难,而记言记事皆必记人。《左传》虽以年为经,以事为纬,并非自觉描写人物,但毕竟涉及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 (5)工于记言,尤长于出色的外交辞令。如《烛之武退秦师》、《齐伐楚鉴于召陵》(末段)、《齐晋鞍之战》等。 十、《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1、善于选取典型而生动的故事情节,开始有意识地刻画人物,从而使其中的许多篇章具有颇为浓厚的小说色彩。 2、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 3、辩丽横肆的语言艺术。 (1)敷张扬厉,善用铺陈,长于夸张渲染,在散体中包容着大量的骈辞俪句,具有“辩丽姿肆”,纵横驰骋,沉而快,雄而隽;气势充沛,如江河直下;词锋逼人,似高屋建瓴的特点。这也是战国时期一代文风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Ⅰ期末复习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卷) 绪论 1.文学自身发展变化的九个因素: 创作主体、思想内容、艺术表现、接收对象、文学体裁、文学语言、文学流派、文学思潮、文学传媒。 2.“三古”、“七段”: (1)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2)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3)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3.上古文学的内容及文体: 远在文字发明创造以前,文字艺术就已经产生。由此可以推测:上古文学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得非常紧密。其中有同自然作斗争的神话,有和生产密切结合的诗歌,也有表示愿望趋吉避凶的咒语式的祷祝辞。 4.上古文学的特点:集体性、口头性、综合性。 5.中国诗歌(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的特点: (1)先秦诗歌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由宗教颂赞祷祝诗演进到言志抒情诗。这些诗歌奠定了中国诗歌发展的发展方向。 (2)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 (3)在楚地、民俗及民间曲调基础上,屈原“依《诗》取兴,引类譬喻”,借鉴了《诗经》的艺术精神和手法,创作出奇伟瑰丽的诗篇,与《诗经》一起,奠定了以风、骚为基础的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 6.先秦诗歌的概况: 在北方文化中产生了《诗经》,在南方楚文化中孕育了《楚辞》,多见于神话,富有浪漫气息。 《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和朴素的艺术手法显示出巨大的艺术魅力,并以“经学”的地位和传播方式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 《楚辞》是文人的个体创作,并出现了以屈原为代表的南楚作家群,揭开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篇章。《楚辞》的浪漫精神、自由的形式、华美的词彩以及艺术表现技巧,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传统文学精神的源头之一。 第一章——先秦文学 1.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2.《山海经》的文学常识: 在所有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具有神话学价值。《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应是由巫师、方士根据各地的自然神灵传说及祭祀状况汇编而成。《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内容及其驳杂。《山

大一古代文学考试内容整理

大一古代文学考试内容整理 1. 文学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和原始的宗教 2. 神话(名释)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3. 简要说明上古神话的特点 A 记录分散,多有异词,不系统 B 突出为工为群的无私精神 C 很早就被历史化,幻想的能力不断弱化,不断流失 4.流传至今有文字记录的上古歌谣是《弹歌》《蜡辞》 5.记载上古神话最为集中的三部古籍《山海经》《淮南子》《楚辞》 6.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因此总篇目为311篇,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十五“国风”有诗160篇,大雅,小雅一共105篇,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 7.诗学四家(名释)汉代《诗经》研究有不同派别,其中最重要的有四家,他们是齐之辕固、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苌、简称齐、鲁、韩、毛四家。《鲁诗》为鲁人申培所传,《韩诗》为燕人韩婴所传,《齐诗》为齐人辕固生所传。三家诗为今文诗学,并立于学官,魏晋以后先后失传。《毛诗》为毛亨、毛苌所传,虽比三家诗晚出,但学有渊源,又经学大师郑玄作笺,流传至今。 8.诗六义: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就是陈述铺叙。兴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 9.简要说明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光辉起点,它的出现以及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是我国文学发达很早的标志,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地位。 A《诗经》特别是其中民歌部分所表现得“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它推动诗人、作家去关心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而不要把文学看成流连光景,消遣闲情的东西。 B~还以鲜明的事实证明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才能。真正的诗歌史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C~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基础,在文学史上永远闪烁着不朽的光辉。 10.微言大义(春秋笔法)用很少的字来说出最重要的正义和非正义。用微言大义这种方法来记录历史就叫做春秋笔法。春秋笔法言简意赅,委婉含蓄,用词准确,浅显平实,表现出修辞学的发展,例如禧公十六年书曰:“春,王正月,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寥寥几字,叙述错落有致。这种笔法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其“为尊者讳,为亲者讳”的严格倾向性,也产生了消极作用。 11.中国最早的编年史是《春秋》 12.春秋三传(名释)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左传》一书丰富多彩。其主要内容不外春秋列国的政治、外交、军事各方面的活动及有关言论。通过人物言行所表现得进步思想是很显著的。包括民本思想、爱国思想、揭露统治者的残暴和荒淫无耻。 13.简要说明《左传》的文学艺术特点: A叙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有紧张动人的情节,总是抓住故事的重要环节或有典型意义的部分来着重叙述或描写。 B善于写战事,特别是几次大规模的战事写得最突出。对战争的看法有一定的思想原则 C行辞令之美—就是语言之美(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罕譬而喻,富于形象性) 14.中国最早的国别史是《国语》 15.先秦诸子散文三家:孟子、庄子、韩非 孟子所用寓言大多来自民间传说故事

考试必备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整理 一、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9、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1、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3、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27、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28、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29、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30、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31、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32、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 34、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二、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归类。 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3、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 4、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5、苟于是战国末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6、韩非于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员著名的代表。 7、李斯是秦代散文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8、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开风气之先,影响一代诗风。 9、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 10、陶渊明: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人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进行诗歌创作。 11、鲍照:是南朝刘宋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其乐府诗对唐代诗人有很大影响。 12、王维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 13、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14、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15、岑参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 16、白居易是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17、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18、李商隐是晚唐诗坛上的著名诗人。 19、欧阳修是北宋诗人革新运动的领袖。 20、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21、苏拭是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豪放词派的创始人。 22、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23、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24、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难得的女作家、女词人。 25、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26、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大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大题 简答题 1、简述欧阳修文章风格方面的特点。P31 2、简述柳永词中的女性形象特点。P54 3、简述柳永对慢词发展的贡献。P55 4、简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P62

5、简述苏轼诗歌以理趣见长的特点。P67 6、简述黄庭坚的诗歌理论主张。P78 7、简述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P80 8、简述周邦彦词集大成的艺术特色。P90 9、简述李清照对婉约词风的发展。/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P99 10、简述诚斋体的艺术特色。P112

11、简述陆游诗的思想内容。P123 12、简述辛弃疾词排遣苦闷的方式。P137 13、简述辛弃疾对词风的开拓。P139 14、简述元杂剧衰落的原因。P193 15、简述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P205

16、简述《西厢记》戏剧矛盾设置的特点。P212 17、简述《梧桐雨》的思想倾向。P216 18、简述马致远杂剧的艺术风格特征。P220 19、简述元杂剧中历史剧前后期的不同思想倾向。P227 20、简述元散曲的艺术表现力。P234

21、简述《琵琶记》戏剧结构的艺术特征。P248 22、宋元话本小说中爱情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P270 23、简述《三国演义》三虚七实的艺术特点。P17 24、简述《水浒传》的主要思想倾向。P25 25、简述《水浒传》在情结结构上的艺术特征。P33 26、简述宋濂散文艺术成就。P36

27、徐渭《四声猿》的艺术特色。P54 28、简述汤显祖的戏曲思想。P67 29、简述《金瓶梅》在小说发展史上的意义。P89 30、简述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P108 31、简述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及意义。P110

中国古代文学史1复习资料

三、先秦三古七段 上古:先秦两汉1先秦2秦汉 中古:魏晋至唐中叶 3魏晋-明中叶4唐中叶至南宋5元初至明中叶 近古:明中叶-“五四6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7鸦片战争至“五四” 先秦文学的特点: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结合 掌握三首诗歌《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 《蜡辞》: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神话产生与内容:1、自然神话2创世神话3英雄神话 神话的演变1、历史化2、宗教化3、文学化扩充下如何历史化等等 《诗经》又称《诗三百》存目311篇,其中《南陔》、《白华》等六篇“笙诗”,有目而无辞, 故实有305篇。 《诗经》主要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至前6世纪)五百多年间的作品。 采诗、献诗、删诗孔子 风: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160篇。 雅:小雅、大雅,共105篇 颂:周颂31,鲁颂4,商颂5,共40篇。 《毛公鼎》,长四百九十七字, “抵得一篇尚书”。 《尚书》的概念: 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尚书》原称《书》,“尚”通“上”,指“上古之书”;又称《书经》。《尚书》的内容:《虞书》2篇,《夏书》2篇, 《商书》5篇, 《周书》19篇。 《春秋》:第一部编年体断代简史。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7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二百四十二年。 《春秋》笔法:“不虚美,不隐恶,以一字寓褒贬。”(教材在扩充) 春秋三传:《左传》与《春秋公羊传》(公羊高)、《春秋榖梁传》(谷梁赤)合称“春秋三传”。《左传》的叙事特征 1、以叙事体现道德评价。2、叙事手法的多样化:倒叙、预叙、插叙、补叙等。3、注重完整叙述事件的过程与因果关系,且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4、富有戏剧性。5、善于写人,个性鲜明,以对话为主要表现手段。6、善于写战争。7、擅长细节描写。 《国语》的成书与体制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先秦文学常识积累

先秦文学常识积累 文学知识是浩瀚无边的汪洋大海,下面就由为大家介绍一些先秦文学常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诗经》,又称《诗》或《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年的诗歌约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是各地的歌谣。形式以四言为主,手法多用“赋”“比”“兴”。《诗经》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它与《书》《礼》《易》《春秋》合为儒家“五经”。里面的名篇《关雎》《蒹葭》是我国最早的爱情作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为孔门弟子编写,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南宋朱熹把这部书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相传,《诗经》为孔子删定。 3、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史官。相传《国语》《左传》为其所撰。《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以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鲁等国贵族的言论为主。《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许多史料。也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

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4、《曹刿论战》:《左传》里的精彩章节,记述了齐鲁长勺之战,叙述了曹刿战前献策和战中协助鲁庄公。文章以简明的问答形式,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见解和军事才能。 5、《孟子》:孟子和弟子著,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今山东邹县)。是孔子以后的儒家代表,有“亚圣”之称,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后世“孔孟”常并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等都是里面的名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述了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表明作者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述逆境对人才成长、国家兴衰的重要性。两篇短文运用对比、举例的论证方法,充分证明了观点。《鱼我所欲也》也出自《孟子》,论述了“舍生取义”的重要主张。学习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强烈、生动活泼”的特点。 6、《公输》选自《墨子·公输》,《墨子》是一篇以对话为主的叙述性文章,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表现他“兼爱”“非攻”的主张。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3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尚书》中 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B.士刲羊,无血 C.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阀 2.《诗经·七月》是( ) A.爱情诗 B.战争诗 C.农事诗 D.怨刺诗 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 )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4.《左传》的风格特色是( ) A.佶屈聱牙 B.情韵并美 C.辩丽恣肆 D.质朴平实 5.下列寓言出自《战国策》的是( ) A.处女遇盗 B.郢书燕读 C.刻舟求剑 D.狡兔三窟 6.《九章》大多数作品的体式是( ) A.论体 B.赋体 C.骚体 D.七体 7.晁错主张劝农务本的名篇,一篇是《守边劝农疏》,另一篇是( ) A.《论贵粟疏》 B.《论积贮疏》 C.《至言》 D.《陈政事疏》 8.造成《汉书》、《史记》写作思想和特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作者的思想差异和具体写作环境的不同 B.作者对历史著作性质功能的认识不同 C.作者具有“颂世”和“刺世”的不同主张 D.作者对历史著作“实录”标准的认识不同 9.最早以“赋”作为文体名称的作品是( ) A.《高唐赋》 B.《吊屈原赋》 C.《柳赋》 D.《赋篇》 10.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是( )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 11.在《乐府诗集》的以下类目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 ) A.《鼓吹曲辞》 B.《杂曲歌辞》 C.《相和歌辞》 D.《杂歌谣辞》 12.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 A.《玉台新咏》 B.《文选》 C.《乐府诗集》 D.《古诗纪》 13.曹植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 A.四言诗 B.五言诗 C.七言诗 D.杂言诗14.正始诗人阮籍最著名的诗作是( ) A.咏怀诗B.幽愤诗C.拟古诗D.悼亡诗 15.西晋诗风的特点是( ) A.沉痛委曲,意蕴深沉 B.梗概多气,志深笔长 C.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 1、C 2、C 3、C 4、B 5、D 6、C 7、A 8、A 9、D 10、C 11、C 12、B 13、B 14、A 15、D 16.刘琨诗歌的风格是( ) A.笔力雄迈,文典以怨 B.英雄失路,万绪悲凉 C.坎土禀咏怀,彪炳可玩 D.平淡自然,韵味醇厚 17.晋代诗人郭璞最著名的诗作类型是( ) A.咏史诗 B.游仙诗 C.玄言诗 D.田园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