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究人类的起源问题

探究人类的起源问题

探究人类的起源问题
探究人类的起源问题

探究人类的起源问题

【摘要】生命科学史上最受人类注视的莫过于人类自身的起源问题。而关于人类的起源,有两个问题,原始人类的起源和现代人类的起源。对于前者,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早已提出,人是由灵长目动物猿进化而来,并大胆地推出出人类最早的祖先来自非洲;而对于现代人类的起源,“单一起源论”与“多地区起源论”的争论一直还在持续之中。本文主要记述了当前对于现代人类起源问题的两个学说的内容和思想,和自己在了解和学习这些理论中的问题和想法。

【关键词】智人尼安德特人北京人线粒体DNA Y染色体非洲

【正文】

出于对进化论的信仰,从小我们就被教育人类是从猿进化而来,所以对这个问题早已失去了探索的好奇,最近看了一些书籍资料和当今科学界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特别是对于现代人类起源的两种对立的理论。这激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难道北京人不是我们的祖先吗?那些支持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的科学家们又是如何论证他们的理论?有什么证据吗?如果北京人不是我们的祖先,那他们又去了哪里?……

带着这么多问题,我搜集了很多资料,包括网络资料,书籍和一些名人访谈录。在开始对现代人类起源问题的探究之前,我首先了解了整个人类的起源过程。达尔文在《人类起源与性选择》一书中将进化论应用于人类,提出人类由猿进化而来,并大胆地推测出人类最早的起源地是非洲,当时这个理论的提出,轰动了全世界,更触犯了神学对上帝的敬仰,没有人愿意相信自己是猿猴的后代。还记得老师上课提到的:有位犹太人妇女,在听说了自己是猿的后代之后,当场晕了过去。在那样一个时代,我不能不佩服达尔文将自己的这个理论公众于世的勇气和对科学的执着,科学很多时候都是对权威和权力的挑战,而正是科学家们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才使得我们的科学不断地发展进步,而不是被信仰、权威所束缚。进化论的提出,虽然触犯了神学,但也同时启发了一大批科学家投入研究,不管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这个理论是真的还是假的,科学的脚步又向前迈了一步,不是吗?

在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发现,研究和整理过程中,他们都同意了达尔文的理论,并将原始的人类进化过程分为能人①,直立人——猿人②,智人③。而在其中,制造工具和脑容量的扩增是人类最大的特征,也是划分上述三种过程的标准。

记得曾看过一部名为《智人》的电影,通过还原的方法,以记录片的形式,讲述了根据现有的发现所推测出的关于人类史前文明的故事:

在四十万年以前,一个非凡的种群加入到了这个世界,他们是智人,我们的祖先。他们翻山越岭,不断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的每一处细微变化。他们学会了种植农作物、驯化动物,修建村庄,改善环境,人类成为动物王国中最强大的种群,他们在想象的世界中遨游,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美术和梦幻的能力。但种群又是怎样出现的,从哪里来的呢?

八百万年以前,这个星球突然变冷,水被冻结在地球两极,巨大的冰盖覆盖了整个欧亚大陆。在北方生命必需开始适应寒冷。热带地区,生命要和干旱进行绝望的斗争。而在非洲大陆人类发现他们的森林正在逐渐消失。他们中的奥瑞恩和图梅逐渐适应了大草原的生活,并学会了直立行走。四百万年前,他们消失了,进化成一种更具适应性的新族群——南方古猿。他们的后代继续直立行走,并靠着食用耐寒的植物生存了下来,但最终他们还是灭绝了,他们无法抵抗强大的肉食动物。

接下来出场的是直立人。这些会站着的人发现了火,他们完成了一个伟大的飞跃,直立人开始了他们征服世界的旅途。他们离开非洲,来到了欧亚大陆。在不知不觉中,一小部分男人和女人已经为现代人的形成做好了准备。而此时,生存了一百多万年的直立人也逐渐地消失了。

类现代人——智人的时代到来了,经历了上百万年,他们的身体逐渐苗条,前额变平,大脑容量逐渐变大,结构逐渐复杂。智人发现了亚洲大陆,在迁徙途中,他们的外貌有了很大变化。一万两千年前,全球温度开始升高,各个大陆逐渐呈现现在看到的情况,类现代人开始定居生活。他们学会饲养家畜,史前文明结束了。

而现代科学家和考古学家共同探究和争论的话题就是“晚期智人究竟起源与哪里?”是由各地区的早期智人自身进化而来,还是来源于非洲智人的第二次迁徙取代了各地的直立人而发展成为现在的人类?

较早提出现代人非洲起源说的是,美国的两位科学家华莱士和威尔逊,他们在1987年分别带领两个实验室通过检测细胞线粒体DNA发现,现代人祖先可追溯到大约15万年前非洲的一个女人“夏娃”。“夏娃”的后裔开始由非洲大陆向世界其他各洲迁移。至于其他各洲的原始人,有一些科学家推断他们被冰川严寒全部自然消灭,也有一些科学家推断他们全被夏娃的后裔征服并取代。关于夏娃的后裔来到中国的时间,大约是在5-6万年前,他们来到中国定居下来,生息繁衍,并取代了原来生活在中国大陆的原始直立人。在2005年3月7日《科学》杂志上公布的文

章里,剑桥大学的三位研究人员对现代人类从非洲大陆向世界其他各洲迁移的地理位置和相应的人口基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距离埃塞俄比亚(非洲东部国家)的人与埃塞俄比亚人间呈现出很小基因变异性。现代人类开始由非洲大陆向世界其他各洲迁移的路线上,基因多样性的特征表现不明显,没有出现大量的基因中断。这成为进一步证明现代人“非洲起源说”的证据。

在很多资料中,科学家都是通过对线粒体DNA的检测和研究获得发现。除了知道线粒体DNA是母系遗传之外,我对于它为什么能够推测人类的起源一点都不了解。但这更促使我想要好好了解这个小小的细胞器,科学研究证明,藏于每个线粒体中的那段仅有16.5万个碱基对的微型DNA在研究人类起源上却有着惊人的作用。

遗传学家布恩来·塞克斯发现线粒体中一段长度约为500个碱基的DNA上的突变发生地特别频繁,而这段区域并不携带特殊物质的编码,在这些位点的突变都是中性的,所以能够积累如此多的突变,他把这段区域叫做“控制区”,在控制区内有单个突变差异的两个人可以认为是来自一万年前的同一个母系祖先,在超过6000份欧洲人的线粒体DNA样品中,平均突变数是3个,差异最大的两个,也只有8个突变的距离,也就是说他们的共同生活在8万年前,同时他们将这些基因与早前所做的波利尼西亚的数据进行对比,如果他们之间的差异达到25个突变甚至更多,那么所有的欧洲人都来源于尼安德特人④。但是对比的结果显示,差异最大的两个人之间只有14个突变,这说明,欧洲人与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其间的差异完全不足以达到可以认为欧洲人都是尼安德特人后代的程度,今天,所有的欧洲现代人都只能把祖先追溯到晚近的多的移民——那些有着轻盈骨架、先进燧石技术和精美艺术的克罗马农人⑤。他们的祖先沿着从近东到欧洲的路程来到这里,并完全取代了本土的尼人。这对于欧洲人来说,起先是完全难以接受的,因为他们一直笃信自己的祖先是生活在本土20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然而这种替代是如此的彻底,在现代欧洲人的基因里,甚至没有发现一例尼安德特人的基因,也没有任何这两种人类之间杂交的证据。尼安德特人灭绝了,在欧洲,在他们所有的分布区内,被彻底的取代了。

然而,看到这些研究的成果,我依然对此充满了疑惑,仅仅根据一条含有500个碱基对的线粒体DNA片段就可以断定人类祖先的年代吗?难道这个区域的数据一定可靠吗?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可以推出相差一个突变的两个个体来自于一万年前的同一个母系祖先,这其中的突变速率又是怎么确定的呢?

显然我的疑问也是所有质疑这一理论的人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又有科学家进行一些列的研究,安东尼奥·托罗尼是一个意大利遗传学家,多年来他用线粒体DNA环上的其他碱基序列变化作为分子标记,来替代控制区序列画一棵新的进化树,得出的类聚和早先塞克斯得出的分类结果几乎完全吻合,也说明线粒体DNA的变异确实可以用来阐述人类的起源问题。它是可靠的。

但是对于突变速率的问题,科学家提供了两种方法进行证明,一种是从一个世代到另一个世代的直接观察;一个是看两个分开年代已知的群体各自累计了的突变数,从人类和黑猩猩以及美洲土著中累计的变异估算出的突变速率彼此印证,得出的数值是在一条母系线上大约每2万年出现一个突变,而两个具有一个突变差异的个体,他们所在的两条母系均存在突变可能,所以它们相加应相当于2万年,即追溯到的共同祖先的时间应对半为1万年。更有科学家对一个突变从产生到稳定地传遍全身并取代原有类型时间进行数据处理和推测,证明这个时间也许不是精确的,但至少不会错的太离谱。

看来科学家们对于这些问题早已做了充分的准备,在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遗传知识进行研究的时候,他们并不是单纯地靠猜测或是对某一数据的完全信任。有一句话说“真理是经得起考验的”,这些理论是否可信,会有更多的科学家去探索,去验证。而分子生物学对人类起源问题的介入和研究,也会为我们带来新的突破。

但是科学家并不是考古学家,而在很多时候,考古学家们并不认同科学家们的观点。比如在现代中国人起源于何处这个问题上。不少考古学家坚持认为,我们的祖先就是中国本土的古人类。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就是"本土起源"的支持者。1984 年,他与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米尔福得·沃尔波夫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阿兰·索恩共同提出"多地区进化学说",认为现代人的祖先是在多个地区出现,并独立、连续地进化成了现代人类。以中国为例,他以化石为材料,说明中国人类化石头骨脸都比较扁,鼻梁是比较塌的,不像欧洲人那么高,另外眼眶大体上是长方形的,不像欧洲很多人是圆形的。还有许多其他的特征比如眼眶外侧的脸面比白种人较为朝向前方, 面部骨骼的下缘是弯曲的, 鼻腔前方的开口与眼眶之间的骨面是平的, 上门牙呈铲形等。大多数黄种人的上门牙从后面来看,两边隆起,中间微凹,就像煤球铲子一样,我们叫铲形门齿。中国发现的十几颗上门牙化石,都是铲形的。现在的中国人中有百分之八、九十都是铲形的。反过来,欧洲现在的白种人绝大多数都不是铲形的。他们的上门牙背面的两边是平的,不隆起。

他认为这也就是中国连续进化的一个最好的证据。

而他最经典的关于人类起源,特别是中国起源的研究结果可以用八个字概括“连续进化,附带杂交”。“说明在连续进化的同时,与境外有少量的杂交,所以叫附带杂交。这种杂交在早期是比较少的,越到晚期,因为人的活动能力强了,交往越来越频繁了,所以到后面的几千年就相当频繁了,外来的基因多了以后,就把原来那样的基因组成冲淡了。因此,中国现代人的眼眶有的是长方的,有的就是圆的,或者是在两者之间的。所以连续进化的共同特征,并不是全部都延续到今天。有的是延续了,比如说铲形门齿,但延续的不像原来那么多,大概百分之八、九十,但在一部分人和一部分特征上没有表现出延续。 ”

对于科学家对线粒体DNA的研究成果,即人类起源于非洲,他认为,他们只是们分析了非洲人、欧洲人、亚洲人、巴布内亚新几内亚人的胎盘细胞里的线粒体,发现非洲人的基因多态性的数量最多,即基因变异最多,其他地方的人变异没有那么多。而根据所谓的基因多态性多的人群它的历史更古老,就推出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结论,根据这些资料可以变出一个故事,二十万年前有一个或一小群现代人的妇女出现在非洲,她的后代后来在大约13万年前走出非洲, 散布开来, 完全取代了原来生活在亚洲和欧洲的古人。他不能赞同这样的观点。他认为我们活人的基因变异和古人类的变异并不一样,基因变异的转移,消失或是其他因素都会给现代人基因分析的结果带来影响。而且他认为,不管是谁分析的这一个基因,或者这几个基因,他做出来的最近的共同祖先年代,就是代表他所做的这个对象(遗传位点)而不能代表整个人体的历史。

对于吴老先生,我很尊敬他,也很佩服他这种孜孜不倦的精神,作为一个古人类学家,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的正确性,他还在不断学习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试图找出“单一起源论”的错误之处。但是我不得不说,吴老对于“单一起源论”的抵触,以及对于新兴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的否定,是不是在很大程度上出于一种中华情结,或是一种对遗传学没有深入研究的结果。毕竟我们看到,从对基因和蛋白质等研究中出现的同样的现象:长时间等于多变化,基因多态性有它自身的科学意义,并不是平白无故的出现的。而他所提出的“如果中国现代人的特征都是从非洲夏娃传过来的,那为什么她留在非洲的后代却没有某些特征,而走到中国的后代却出现了这些特征?”的问题,用遗传变异和环境变化,自然选择都可以加以说明。并不能说明这个理论的不正确性。

但也许正是有这样反对的声音存在,才使得遗传学对人类起源的研究不断地向前进展着。

比如有人说“线粒体DNA只是一种基因,它易受随即波动的影响因而并不能代表人类遗传的整体性。”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虽然不太相信但仍然无法回答。但是这促使着他们用另外一种基因来证实他们的结论。于是科学家们找到了另一个幸免于重组的基因所在,那就是Y染色体,相较于线粒体的母系遗传,Y染色体基因的父系遗传一样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它不受重组的介入而使信息受扰,从而成为解读人类历史的最好补充。因为Y 染色体的巨大的基因数目和难以相信的相似性,使得科学家不得不改变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而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就附带产生了很多新的科学技术和研究方法。“变性HPLC”技术便来源与其中,利用HPLC不可思议的灵敏性,就如同细胞内的矫正系统一样,检测出错配的DNA,可以对几百个核苷的DNA片段进行扫描,找出其中的异同点。而现在这个技术则广泛应用与医学,用来检测由基因变异引起的遗传性疾病。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并不是所有的结果都是正确的,但是每一个研究都是值得的,因为在过程中,也许你会发现一项新的技术或是理论,其意义远大于原先的预期,所以我们也说“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过程。”

当然在这项研究中,结果和过程同样重要。应用新的寻找Y染色体多态性的技术,根据Y 的多态性画出的树形图表同样显示,Y染色体的最底端的分叉在非洲!上海复旦大学科学家金力带领的研究小组通过对Y 染色体上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 进行分析,他们用了一个遗传标记,这个标记是近几十万年的非洲直立人(即M168)。而后,他们对东亚人群进行了大规模的遗传分析,共分析以东亚为主的亚洲和大洋洲男性个体12127个,包括来自于中亚、北亚、东亚、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屿的163个人群。他们一个个去看,看他们的遗传基因上是否有非洲人的遗传标记。查下来的结果是,所有人的Y染色体都含有这个遗传标记(M168)。即所有人都是非洲近几十万年前直立人的后代。金力教授说,他们用的是排除法。也就是说,从遗传学来看,找不到现在人当地起源的任何证据。在东亚地区的现代人对早期直立人的替代是完全的。所以,约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并非我们的祖先。

而对于各地原始人类的去向,金力教授说,他们推测,生活于东亚的直立人和早期智人在最近一次的冰川时期,由于恶劣的气候而绝灭。取而代之的是从非洲不远万里迁徙而来的现代人种。“非洲移民”可能首先定居在气候较为温暖的东南亚地区,而后随着冰川的逐渐消融,开始向北扩张。世界各地的情况大致一样,地质学的研究显示,第四纪最后一次冰川于大约7.5万年开始融化,逐渐向北退缩,于1.5万年左右全部消融。

由此我们看到由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的成果使得“单一起源论”的证据越来越明显,

而遗传学和生物学的介入,也使得人类起源已不仅仅再是考古学家对化石年代和文化类型所做的推测,而是一门更加科学的学问,我们可以利用更先进的生物技术进行研究和检测。也许现在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仍然不能盖棺定论,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类科学知识的不断提升,考古发现的不断增加,我们会有一个更明确,更一致的答案。

【引用】

?吴新智院士作客腾讯,谈人类起源问题时的话

?整理自金力《中国人来自非洲》

【注释】

①能人是形态特征比南方古猿进步但比直立人原始的古人类。是目前所知最早能制造石器工具的人类祖先。生活在距今约200万~175万年前的东非和南非,考古时代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早期。

能人化石最早是1960年在坦桑尼亚奥杜瓦伊峡谷第一层中发现的,当时出土了10~11岁小孩的顶骨、下颌骨、手骨和成人的锁骨、手骨和足骨。1963年在第二层中部又发现一个头骨及附连大部分牙齿的下颌骨。1964年被定名为能人,意思是能干、手巧。能人的主要特征是头骨比较纤细、光滑,面部结构轻巧,下肢骨与现代人很相似,身高在1.40米左右。其平均脑量为646毫升,比南方古猿的平均脑量大得多。能人不仅会制作石器,还会猎取中等大小的动物,并可能已会建造简陋的类似窝棚的住所。甚至可能已有初步的语言。

②直立人又可分为早期直立人和晚期直立人。他们已经具备了人的特征:能制造工具,能直立行走,但脑容量较智人少,头部还保留了较多的原始性质,如直立人头骨平扁,骨臂厚,大部分厚度达10毫米,而现代人常为5毫米。眶上脊粗壮,可突出15毫米。生存年代大约在二,三百万年到三,四十万年前,属于地质学上更新世早期到更新世早期前段,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的初期。

直立人的脑子已经明显增大,早期成员的脑量就已经达到800毫升左右,晚期成员则上升为1200毫升左右。而且,脑子不仅仅是体积增大了,它的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并进行了重新改组,显示出直立人已经有了相当复杂的文化行为。大脑左右两半球出现了不对称性,显示出直立人已经有了掌握有声语言的能力。

③智人是目前公认的现代人类最近的祖先,可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两个发展阶段。早期智人原称“人属尼安德特种”,简称“尼人”。这个时期的人类与现代人更为接近,但仍带有许多原始性

质:眉脊发达, 前额较为倾斜, 枕部突出, 鼻部宽大, 颌骨前突等, 就脑容量而言, 有超越1300毫升的纪录,。不仅会保存天然火,还学会了人工取火。其生存年代大约距今二三十万年到五万年前,属于地质学上更新世中期后一段到更新世晚期前一段,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期智人原称“智慧的人”,简称“智人”,相当于以前划分的新人阶段。这个时期的人类除有某些原始性之外,基本上和现代人相似额部较垂直,眉嵴微弱;颜面广阔,下颏明显;身体较高,脑容量大。文化上以有雕刻和绘画艺术,出现了装饰品。生存年代大约从五万年前开始,直到现代。属地质学上更新世后一阶段到全新世,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现在。晚期智人通常也叫做现代人,但现代人的概念,还是以指新石器时代以后的人类,即距今约一万年前至现在的人类为宜。

④尼安德特人是出现在欧洲的早期智人。直立人走出非洲后,约60万年前在欧洲演化出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又于约30万年前演化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名称因其化石在1856年发现于德国杜塞尔多夫附近尼安德特河谷的一个山洞中而得名。

尼人分布很广,西起欧洲的西班牙和法国,东到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南到巴勒斯坦,北到北纬53°线。年代最早的距今达20万年左右,最晚的距今约4万年。尼人化石常与莫斯特文化共存。

根据现有的资料来判断,尼安德特人骨胳粗大,肌肉发达,但个子不高,男子只有1.55米至1.56米。由于身体较矮,脊椎的弯曲也不明显,因此他们很可能是弯着腰走路,跑步时身体略微朝向地面。尼安德特人头骨的特征是:前额低而倾斜,眉峰骨向前突出很多,在眼眶上形成整片的眉脊。尼安德特人的脑部已经非常发达,脑容量约达1230毫升。

尼安德特人使用较为进步的打制石器,过着狩猎和采集的生活。这表明,当时的人类在同大自然界的斗争中,自身已有了较大的发展。

⑤克罗马农人是距今3万年前生活在欧洲大陆上的智慧较高的早起人类,属于晚期智人。克罗马农人化石最早发现于法国的克罗马农山洞。据认定,他们的体质形态基本上和现代人相同:下颌明显突出,颚深,臼齿窝深,头部已经发达到没有猿类形状的遗留。其特征是额高而穹,颅顶高而宽大,脑圆而丰满,脑容量平均为1660毫升,在现代人平均脑容量之上,脑内纹褶与现代人也没有差别,具有相当高的智慧。克罗马农人头骨的特点是长头与宽脸相结合,眼眶低矮成角形,鼻梁高,狭窄的鼻子在脸平面上显得特别地突出。根据克罗马农人的肢骨估计,他们的体格强壮,身长1.82米,肩宽胸厚,前臂骨比肱骨长。克罗马农人行走时已经能完全直立,动作迅速灵活,四肢发达,手极富技巧,适于雕刻和绘画。现代的欧洲白种人就是由克罗马农人发展而来的。

【参考书目】

1.《夏娃的七个女儿——追寻人类遗传先祖的科学故事》布莱恩·塞克斯著金力李辉

黄颖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年6月第一版

2.《出非洲记——人类祖先的迁移史诗》斯宾塞·韦尔斯著杜红译东方出版社

2004年5月第一版

3.《人类的由来》查理·达尔文著吴疆吴德新编译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6月第

一版

4.《人类的由来》吴汝康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2年

5.《人类的起源》理查德·利基著吴汝康吴新智林圣龙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年

6.《名家演讲录人类起源之我见》贾兰坡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0年8月第一版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课程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 2.根据图片、资料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根据课文中的观点澄清一些科学上的误解??? 能力目标: 1.能够区分科学事实、观点和假说 2.收集信息并尝试判断整理信息 3.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 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概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难点:1、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有关生物进化的观点、学说、证据;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象片;实物投影仪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人类的起源 1.观察与思考:四种现代类人猿2.看录象: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3.推测森林古猿当时的生活状况引言、组织交流、评价并补充 放录象 投影展示: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 想象图 小组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起 源的资料 观看、分析 看图、展开想象并描述 人类的进化 1.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2.进化的主要证据—化石3.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渐变化的几个方面先让在这方面有准备的同学讲; 投影展示课本中的“资料分析” 展开讨论 实物投影展示化石图片,指导观 察 展示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 强调人类进化过程中几个方面的 重要变化,语言产生及运用语言 的重要作用。 有专长的同学讲;看资料分析讨 论,得出初步结论。 观察早期古人类化石图片,发现 并提出问题,根据提示分析“露 西”、“东非人”所生活的时期 及进化状况。 观察描述;表达与交流。 分组游戏(依据练习题第3题) 三、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发展教育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的观点;渗透保护类人猿及濒危 动物的情感教育。小组讨论: 1.明确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生态规律。 2.人猿同祖,人猿应友好相处,我们有责任保护好他们。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人类的起源引言:通过《七上》的学习我们 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生 存的唯一家园。在这大家圆中作 为“物种的人”是怎么来的?作 为“个体的人又是怎样来的?先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聆听、思考、做笔记 有的说:人是进化来的;有的说: 人是猴子变来的;有的说:人是 从海里来的;有的说:人是自己 生出来的;有的说:西方人认为 上帝造人,东方人认为女娲造人

八年级生物下册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3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一.教学目标: 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 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 3.简述人类进化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 二.教学重难点: 1.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 2.人类的进化阶段极其特点; 3.由猿向人的过度和人缘分界的标志。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入 播放一段动物影视片(关于猩猩、黑猩猩生活行为的记录片) 【学生活动】:对于影视片作自我的感想,自行发言。 【引入新课】:刚才请同学们看的影视片中的猩猩和黑猩猩与我们人类有哪些相似之处呢?——学生回答 像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这些与人类行为极为相似的动物称为类人猿。《二》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 【学生讨论】:为什么类人猿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说明理由。 人类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中人类与类人猿在许多方面非常相似。经过研究,证明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二者有共同的祖先。但是人类又不同于类人猿。 (1)人类与类人猿有哪些不同的特征? (2)人类与类人猿的不同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小结】: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的森林古猿是栖息在树上生活的。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变化,森林减少,在树上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为现代的人类。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在与环境斗争的过程中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越来越发达,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并形成了社会。而一直生活在树上的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步形成现代的类人猿。所以,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活动】:探索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手进化的意义 【总结】:手的进化有助于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而劳动能够促进大脑的发展和人类语言文化的产生。

2019七年级生物下册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习题1 (新版)新人教版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选择题 1. 研究发现,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例可以说明() A. 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类人猿 B. 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 C. 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D.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2. 下列有关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不同种族的差异是不同地域地理和气候环境对其定向选择的结果 B. 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是说明人类起源于古猿的最直接证据之一 C. 类人猿与现代人某些器官的形态结构上的深化趋势是人猿同祖的解剖学证据 D. 在人类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中,最早学会用火的是能人 3.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 A. 使用工具 B. 直立行走 C. 学会用火 D. 产生语言 4. 人类和类人猿所共有的特征是() A. 发达的大脑 B. 复杂的语言 C. 会制造工具 D. 会使用天然工具 5. 迫使一部分原本生活在丛林中的森林古猿从树栖下到地面上生活,从而进化成人类

的直接原因是() A. 食物不够吃 B. 气候变化 C. 森林大量消失 D. 争夺领地 6. 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祖先不同 B. 运动方式不同 C.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D. 脑发育程度不同 7. 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运动方式不同 B. 祖先不同 C. 制造工具能力不同 D. 脑发育程度不同 8. 下列生物中,和人类亲缘关系较远的是() A. 大猩猩 B. 金丝猴 C. 长臂猿 D. 黑猩猩 9. 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活环境不同 B. 运动方式不同 C.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D. 脑发育程度不同 10. 一般认为,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进程中,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标志是() A. 直立行走 B. 使用天然火 C. 制造工具 D. 用语言进行交流 11.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 A. 能使用工具和制造工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史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史 人类起源与发展 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讲,人是一种动物,人属于哺乳动物纲,灵长目,人科,人属。类人猿与人在进化上有亲缘关系,因此可以说它是人的祖先。大约在20万~300万年以前,人类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了。人类是从古猿变来的。但是类人猿和人,在进化 史上都很年轻,如果以地球现在的年龄为12小时,那么人的寿命还不到半分钟。 科学的人类起源理论是从18世纪的拉马克开始的,并经过达尔文开始形成。在古代和18世纪以前,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只能做一些猜测。古代生物学家虽然指出了人类与动物在结构上的相似现象,但还不能提出什么系统的理论来阐述人类起源的奥秘。 18世纪著名瑞典生物学家林耐,在他创立的生物分类学的基础上,特别是在研究 动物分类时,把人和猿做了比较。他不仅发现了人和猿都有二心耳、二心室,都是胎生,而且发现人、猿、猴都有两对门齿,胸前都有一对乳房。由于这种惊人的相似, 所以他在进行动物分类时,就把人、猿、猴归入一类,名曰灵长类,即都是灵敏的高 等哺乳动物。 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提出了由猿变人的理论,这是拉马克在研究了现代猿的身体 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来的。他假设,由于生活条件改变,下到地面生 活的类人猿必须用后肢行走,促使手足分工,使前肢发展得更加灵巧有力。这种在发 展变化中的猿人渐渐进化成新的物种,最后变成了原始人。由猿变人论,比起林耐的 人与猿同类论,大大地前进了一步,揭示了猿和人之间前后相继的发展联系。 法国生物学家居维叶首先从比较解剖学方面证明,所有脊椎动物。从最低等的鱼 类到最高等的人类,其主要特征都基本相同。从而说明人起源于猿。他通过解剖学证明,从两栖动物到人的四肢骨骼原来都是由一定数目的骨片在同一格式上构成的,并 指出“两条腿的鸟和人本来都是四肢动物”。由此,居维叶进而证明猿是人的直接祖先,并初步阐述了人类起源的机制。 赫胥黎从达尔文的启示中得到启发,他用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说明从猿到人的武器。他研究了前人发现的人类头骨化石,找到了古猿到人类的桥梁。他曾指出了鱼类、两栖类、爬虫类、鸟类、哺乳类和人类早期胚胎的相似性是它们共同祖先的证明。这 就从胚胎学上揭示了人类与猿类的亲缘关系。他的结论是:人类“是和猿类由同一祖先 分支而来”。人与猿同祖理论首次被赫胥黎提出来了,这比拉马克的猿变人论又前进了

人类的起源优教教案

人类的起源优教教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第三节人类的起源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学习两个问题:一、人类起源于古猿。二、古猿到人的演化。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本节不少问题是悬而末决的,但是也正因为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人类起源于古猿比较感兴趣,但对判断依据却不是十分清楚。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资料分析、讨论,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知道人类起源于古猿,理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够了解人类的起源于进化发展过程,认识到自然选择在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理解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示意图;认识到自然选择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理解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示意图;认识到自然选择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 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导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系列北京周 口店龙骨山发现猿人头盖骨化石 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富有思 学生认真听北京猿人头盖 骨化石的影响带着疑问进 入课堂。

3. 人类的起源于进化发展过程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67-P68,播 放视频及课件,据图6-3-22人类 的起源于进化发展过程,回答下 列问题: 1.发现能人化石的地层中,同时 发现了简单的石器和使用过的兽 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从“露西”到北京猿人,脑容 量逐渐增加。这对人类的进化会 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3.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哪四个阶 段? 4.你知道中国发现的北京猿人和 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山顶洞人分别 属于人类进化的哪个阶段吗? 根据以上所学拓展延伸提出问 题: 1.人类的不同种族在体质特征上 的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人类的进化是否仍在继续?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对学生回答 予以积极评价。 阅读课本,讨论上述回答 问题。 积极探讨,合作完成老师 提出的问题,有自己独到 见解。 4.小结及作业本节我们主要认识了人的起源和 发展;学会采用比较的方法找出 事物的异同点。如由古人类遗物 ——石器的形状,推断出古人类 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 能力。 1.人类进化历程:南方古猿 能人直立人智人 学生和老师一起复习,查 漏补缺。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史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史 关于人类起源的理论,经过了人与猿同类论、猿变人论、人与猿同祖论这三个历史上不同发展阶段。下面是本站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人类起源与发展 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讲,人是一种动物,人属于哺乳动物纲,灵长目,人科,人属。类人猿与人在进化上有亲缘关系,因此可以说它是人的祖先。大约在20万?300万年以前,人类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了。人类是从古猿变来的。但是类人猿和人,在进化史上都很年轻,如果以地球现在的年龄为12小时,那么人的寿命还不到半分钟。 科学的人类起源理论是从18世纪的拉马克开始的,并经过达尔文开始形成。在古代和18世纪以前,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只能做一些猜测。古代生物学家虽然指出了人类与动物在结构上的相似现象,但还不能提出什么系统的理论来阐述人类起源的奥秘。 18世纪著名瑞典生物学家林耐,在他创立的生物分类学的基础上,特别是在研究动物分类时,把人和猿做了比较。他不仅发现了人和猿都有二心耳、二心室,都是胎生,而且发现人、猿、猴都有两对门齿,胸前都有一对乳房。由于这种惊人的相似,所以他在进行动物分类时,就把人、猿、猴归入一类,名曰灵长类,即都是灵敬的高等哺乳动物。 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提出了山猿变人的理论,这是拉马克在研究了现代猿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来的。他假设,山于生活条件改变,下到地面生活的类人猿必须用后肢行走,促使手足分工,使前肢发展得更加灵巧有力。这种在发展变化中的猿人渐渐进化成新的物种,最后变成了原始人。山猿变人论,比起林耐的人与猿同类论,大大地前进了一步,揭示了猿和人之间前后相继的发展联系。 法国生物学家居维叶首先从比较解剖学方面证明,所有脊椎动物。从最低等的鱼类到最高等的人类,其主要特征都基本相同。从而说明人起源于猿。他通过解剖学证明,从两栖动物到人的四肢骨骼原来都是山一定数LI的骨片在同一格式上构成的,并指出两条腿的鸟和人本来都是四肢动物。山此,居维叶进而证明猿是人的直接祖先,并初步阐述了人类起源的机制。 赫胥黎从达尔文的启示中得到启发,他用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说明从猿到人的武器。他研究了前人发现的人类头骨化石,找到了古猿到人类的桥梁。他曾指出了鱼类、两栖类、爬虫类、鸟类、哺乳类和人类早期胚胎的相似性是它们共同祖先的证明。这就从胚胎学上揭示了人类与猿类的亲缘关系。他的结论是:人类是和猿类III同一祖先分支而来。人与

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上善中学七年级生物学科第1课时教案课题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目标 1.描述一下人类的起源是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的进化而来的。 2.明白古人类化石以及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异同点。 2.了解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1授课 日期 授课 教师 刘水滔 教具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各抒已见,提出自己的想法、观点。教师总结关于人类起源的争论有数百年的历史,现在仍有许多问题是悬而未解的。在这方面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想了解些什么呢? 二、新课教学 (一)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学生叙述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起源的相关资料和内容,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倾听教师有关生物进化论与神创论的简单介绍。 教师:说到人类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和他的《物种起源》。请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课前搜集的这方面材料。

交流: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科学家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主教关于人类起源的辩论;人类和类人猿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观看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 通过对比找出现代类人猿与人的异同点。 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和人有根本的区别。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后回答。 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四肢行走;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使用自然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mL,无语言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二)从猿到人的进化 通过观察图片和录像片,小组以合作的方式尝试性地描述森林古猿的生活情况: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主要过着树上生活,以群居生活为主,以树上的果实等为食物。 阅读:东非大裂谷两侧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部分热带雨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得一部分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 分析教材中的资料,小组之间互相质疑、讨论,达成共识:地壳的剧烈运动,使自然环境发生变化,促使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讨论回答:可以说明人类的始祖在非洲。 观察下面这几幅古生物学家挖掘出的不同时期古人类化石的图片。你们能发现什么问题?

八年级生物下册6.3.3人类的起源教案(新版)冀教版

第三节人类的起源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 2.根据图片、资料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根据课文中的观点澄清一些科学上的误解。 过程方法 1.能够区分科学事实、观点和假说 2.收集信息并尝试判断整理信息 3.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价值观 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概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难点: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讲述:我们已经了解了动植物的进化过程,人是由什么生物进化而来的呢?这是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人们一直都在试图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学习新课 模仿科学家的研究 1、那么人们寻找答案会顺着怎样的思路,怎样的方法进行呢? 2、小组讨论 3、交流,并整理研究思路和方法:先在动物中寻找和人类长得相似的动物,然后借助已发现的相关化石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 4、模仿科学家的研究方法,着手分析与整理。

师提出问题:有哪些动物与人相像?(学生回答后适时出示猩猩、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动物有哪些地方与人相像?教师最后讲述称它们为类人猿的原因。 5、讨论并提出假设,思考研究方法。 请依据上面的现象,请提出自己的看法:你觉得人类的祖先是谁?如果要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假设,下一步需要怎么做?(借助已发现的化石进行研究) 假设1:人类是类人猿进化来的。 假设2:类人猿和人类可能有共同的祖先。 6、课件提供化石的记录,并告知学生现代人的脑容量平均为1200ml,然后要求学生用流程图进行整理分析和讨论:这些已发现的化石能说明什么问题?还有什么疑惑? 7、组织学生的交流 注:只要有道理的观点都可以允许学生保留 8、教师进行必要讲解和补充: 介绍现在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认识: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是怎么分成了两支——类人猿与人类。 主要是介绍因为在有些时间段还缺少化石证据,所以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问题仍在继续研究中。 三、鼓励学生继续查找资料,以求对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有更多更全面的认识。 (三)课堂小结 1.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森林消失→古猿转到地上生活,学会使用树枝、石块等物体→两足直立行走→学会制造工具,大脑逐渐发达,产生语言,形成人类社会(即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37、人与类人猿(如猩猩、长臂猿等)本质区别:①人能劳动,能在劳动中制造和使用工具;②人有语言,有思维。 2.人类的发展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如北京人)→智人。 五、板书设计 1.人类的起源:森林古猿 2.类人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 3.人类的进化(1)直立行走(2)使用和制造工具(3)脑量增加(4)产生语言和意识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 预习第4章《现代生物技术》

人类的起源优教教案完整版

人类的起源优教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三节人类的起源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学习两个问题:一、人类起源于古猿。二、古猿到人的演化。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本节不少问题是悬而末决的,但是也正因为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人类起源于古猿比较感兴趣,但对判断依据却不是十分清楚。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资料分析、讨论,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知道人类起源于古猿,理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够了解人类的起源于进化发展过程,认识到自然选择在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理解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示意图;认识到自然选择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理解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示意图;认识到自然选择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 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导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系列北京周 口店龙骨山发现猿人头盖骨化石 学生认真听北京猿人头盖 骨化石的影响带着疑问进

3.人类的起源于进化发展过程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67-P68,播 放视频及课件,据图6-3-22人类 的起源于进化发展过程,回答下 列问题: 1.发现能人化石的地层中,同时 发现了简单的石器和使用过的兽 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从“露西”到北京猿人,脑容 量逐渐增加。这对人类的进化会 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3.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哪四个阶 段? 4.你知道中国发现的北京猿人和 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山顶洞人分别 属于人类进化的哪个阶段吗? 根据以上所学拓展延伸提出问 题: 1.人类的不同种族在体质特征上 的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人类的进化是否仍在继续?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对学生回答 予以积极评价。 阅读课本,讨论上述回答 问题。 积极探讨,合作完成老师 提出的问题,有自己独到 见解。 4.小结及作业本节我们主要认识了人的起源和 发展;学会采用比较的方法找出 事物的异同点。如由古人类遗物 ——石器的形状,推断出古人类 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 能力。 学生和老师一起复习,查 漏补缺。

人的由来教案

教学目标: 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能力目标: 1.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2.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 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教学难点: 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是孩提时代你向爸爸妈妈提出的问题。也许爸爸妈妈的回答给你们幼小的心灵以暂时的安慰,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们又有了新的困惑。从这一节课开始,让我们共同解答你们的这些困惑。“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让我们追随科学家的足迹来探究人类起源的奥秘。从而引出课题。 任务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区别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借助相关图片及文字,进行自主探究,结合生活经验和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2.为什么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却在日益减少呢? 3.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区别呢? 【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1.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2.借助资料,共同分析、感悟、提升。 【链接资料】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的赤道地区;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雨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它们依靠从森林中获取的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像人类那样进行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3.我们对森林古猿的一支转变成人类做了初步的分析,那对此是否有什么证据呢?引出下面的学习内容。 任务二: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借助P4的资料分析和相关文字,解决以下问题: (1)就“露西”少女的骨骼来看,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区别?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想像一下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2)“东非人” 用图中所示石块做什么?从石块的形状来推测,“东非人”在使用工具方面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1.在小组内说出自己的观点,提出新的疑惑。

7.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学科生物(人教版七下) 教师姓名授课班级 教学内容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计划课时 2课时 教材分析 从回顾有关人类起源的争论引入,简要介绍了由森林古猿演化成人类以及人类的发展过程。在介绍人类的起源时,突出了环境变化与人类起源的关系,在介绍人类发展时,突出了工具的进化;这一节虽然课文篇幅不长,但其中隐含的内容及可开发的课程资源却极其丰富,我们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师生只有共同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因为本节是学期的开篇。我们学校的做法是开学的第一节课不开新课程,而是利用第一节课总结上学期的学习情况:哪些方面是值得发扬的?哪些经验是值得借鉴的?哪些是做得不够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第二方面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本学期主要的学习内容,在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方面给予指导、点播;第三方面重点了解一下学生对第一章学习内容的需求,并布置学生查阅、收集与下节课(新课的学习)有关的学习资料。 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节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本节的不少问题又是悬而未决的,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从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开始,适当介绍有关生物进化观点与神创论观点的争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存在着唯物和唯心观点的斗争 教学策略选择与 设计 创设情景---表述交流----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 教学资源与工具 设计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的观点、学说、证据(重点是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的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实物投影仪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 2.根据图片、资料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 的变化,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3.根据课文中的观点澄清一些科学上的误解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区分科学事实、观点和假说 2.收集信息并尝试判断整理信息 3.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概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难点 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3.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教学准备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的观点、学说、证据(重点是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的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实物投影仪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了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而来。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四种类人猿,概述类人猿和人类的异同点,了解在科学研究中通过比较找出事物异同点的方法; 了解在探寻人类祖先踪迹时,地质考察、寻找化石和遗物证据的方法尤为重要; 收集整理资料,参加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以科学态度认识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问题,树立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加强学生热爱生命、保护生物圈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树立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学会区分事实和观点;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团结与互助精神。 重点和难点 ①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②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③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 一、人类的起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认识观察现代类人猿 推测森林古猿当时的生活状况 各抒已见,提出自己的想法、观点 叙述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起源的相关资料和内容,小组之间相互交流。 倾听教师有关生物进化论与神创论的介绍,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交流: 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 2.科学家赫胥黎与威尔伯福斯兰教关于人类起源的辩论 人类和类人猿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观看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 通过对比找出现代类人猿与人的异同点。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和人有根本的区别生: 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四肢行走;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使用自然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L,无语言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通过观察图片和录像片,小组以合作的方式尝试性地描述森林古猿的生活情

七年级生物: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教材 生物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生物教案 / 初中生物 / 七年级生物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生物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打开对世界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见识,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生物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 2.根据图片、资料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3.根据课文中的观点澄清一些科学上的误解 能力目标: 1.能够区分科学事实、观点和假说 2.收集信息并尝试判断整理信息 3.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概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难点:1、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有关生物进化的观点、学说、证据;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象片;实物投影仪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人类的起源 1.观察与思考:四种现代类人猿 2.看录象: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3.推测森林古猿当时的生活状况引言、组织交流、评价并补充 放录象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目标 ①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②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③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④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重点和难点 ①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②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③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授课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认识观察现代类人猿 推测森林古猿当时的生活状况 叙述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起源的相 关资料和内容,小组之间相互交流。 倾听教师有关生物进化论与神创论 的介绍,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观看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 通过对比找出现代类人猿与人的异 同点。 通过观察图片和录像片,小组以合作 的方式尝试性地描述森林古猿的生活情 况。 组织交流、评价,并补 充。 介绍有关生物进化论观 点与神创论观点的争论,引 导学生认识到在科学发展的 历史中,存在着唯物观和唯 心观点的斗争。 指导学生阅读图书和观 看录像,启发学生发现问题、 思索、回答,并补充。 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运动 方式、捕食等方面大胆进行 想像,并进行适当的补充。 从猿到人的进化直立行走 分析课本中的资料,小组之间互相质 疑、讨论,达成共识:地壳的剧烈运动, 使自然环境发生变化,促使一部分森林 古猿下地生活。 组织学生分析,教师进 行补充、纠正。

人类的起源优教教案

第三节人类的起源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学习两个问题:一、人类起源于古猿。二、古猿到人的演化。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本节不少问题是悬而末决的,但是也正因为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人类起源于古猿比较感兴趣,但对判断依据却不是十分清楚。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资料分析、讨论,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知道人类起源于古猿,理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够了解人类的起源于进化发展过程,认识到自然选择在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理解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示意图;认识到自然选择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理解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示意图;认识到自然选择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三节人类的起源 一、人类的起源 现代类人猿 1.能用火 2.大脑发达 森林古猿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古人类 3.产生了语言 4.能使用并制造复杂工具 二、人类进化的历程: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教学反思】 这节课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所以教学难度不大,内容涉及历史、地理等学科,有些类似综合课的类型。如果课程教学设计不恰当,有可能上成一节历史课和地理课,所以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体现生命科学的特点,紧紧围绕人类起源这一条主线来设计有关教学活动。例如,导入新课时利用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很近、可能有共同祖先这一点,引出人类起源的课题,进而利用直观想象的图片来感动学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人类的起源》教案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与黑猩猩体质特征比较”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 自身形态方面人类的变化。(重点) (二)过程与方法 1.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浏览和筛选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难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关注科学动态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究、勇于创新、团结合作和科学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 2.通过追寻了人类的起源,得知人猿共祖,人和动物都是大地之子,因此要学会善待动物,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阅有关生物进化的观点、学说、证据;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象片;实物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呢!它们为什么被称做类人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引入课题《人类的起源》 【板书】第一节人类的起源长类动物,而且有很多相似 的地方,所以被称为类人猿 趣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知识点一:比较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 【过渡语】:从视频我们可以看出大猩猩 和我们人类很相似。那么,类人猿和人类 是同样祖先吗?结合同学们课下所搜集的 资料,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类人猿的生存 状况。 投影图片:类人猿及其生活环境 结合学生搜集的资料,观察图片完成图表。 名称 项目 黑猩 猩 大猩 猩 猩猩长臂 猿 生活 环境 活动 方式 食性 知识点二:人类起源于古猿 【过渡语】:由此可见,类人猿有许多“似 人行为”,它们会学着像人那样梳头、刷 牙,甚至还会穿针、引线、缝手帕;类人 结合学生自己搜集的资料 学生思考、议论、回答 学生观察图片讨论分析 学生结合教材和自己搜集的 材料思考回答 生: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 和西部的热带森林中;长臂 猿生活在南亚、东南亚地区 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 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 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黑猩猩臂行,较灵活,勉强 直立行走;大猩猩多半是活 在树上,也可生活在地上; 猩猩树上生活,臂行勉强直 立行走;长臂猿树上生活, 臂行,也能两足行走。 黑猩猩杂食;大猩猩植物为 食;猩猩和长臂猿以植物, 少量昆虫为食等。 学生观察图片讨论分析 从科学资料 和学生的认 知入手,引 发学生思考 人类起源和 进化的问 题,激发学 生探究学习 的兴趣 利用图片吸 引学生注意 力,主动去 思考几种类 人猿的生活 环境、活动 方式、食性 等 通过观察图 片培养学生 识图、析图 能力。培养 学生的利用 图表总结的 能力

人类的起源优教教案

人类的起源优教教案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第三节人类的起源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学习两个问题:一、人类起源于古猿。二、古猿到人的演化。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本节不少问题是悬而末决的,但是也正因为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人类起源于古猿比较感兴趣,但对判断依据却不是十分清楚。所以,教师应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资料分析、讨论,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知道人类起源于古猿,理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够了解人类的起源于进化发展过程,认识到自然选择在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理解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示意图;认识到自然选择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理解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示意图;认识到自然选择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 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导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系列北京周 口店龙骨山发现猿人头盖骨化石 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富有思 学生认真听北京猿人头盖 骨化石的影响带着疑问进 入课堂。

3. 人类的起源于进化发展过程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67-P68,播 放视频及课件,据图6-3-22人类 的起源于进化发展过程,回答下 列问题: 1.发现能人化石的地层中,同时 发现了简单的石器和使用过的兽 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从“露西”到北京猿人,脑容 量逐渐增加。这对人类的进化会 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3.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哪四个阶 段? 4.你知道中国发现的北京猿人和 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山顶洞人分别 属于人类进化的哪个阶段吗? 根据以上所学拓展延伸提出问 题: 1.人类的不同种族在体质特征上 的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人类的进化是否仍在继续?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对学生回答 予以积极评价。 阅读课本,讨论上述回答 问题。 积极探讨,合作完成老师 提出的问题,有自己独到 见解。 4.小结及作业本节我们主要认识了人的起源和 发展;学会采用比较的方法找出 事物的异同点。如由古人类遗物 ——石器的形状,推断出古人类 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 能力。 学生和老师一起复习,查 漏补缺。

1.1人的起源和发展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 2.根据图片、资料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3.根据课文中的观点澄清一些科学上的误解 能力目标: 1.能够区分科学事实、观点和假说 2.收集信息并尝试判断整理信息 3.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概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难点:1、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导课 师:同学们,自从人类第一次冲出地球、飞向太空、登上月球,接连向火星、木星、土星发出探测器以来,至今仍未发现生命。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只有地球是惟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 师:对,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郭沫若老先生在《女神》中对地球的赞美,从中去思考人与地球上生物圈的关系。 生:(一学生领读、全班齐读) 师:读完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生:地球太伟大了,我们有责任关心、爱护它。 师:生命是否在地球上无处不在呢? 生:不是。生命只位于地球的表层,即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 师:我们人类的各项生命活动都依赖于生物圈,同时人类的活动还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人体的结构和生理,并进一步探究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是孩提时代你向爸爸妈妈提出的问题。也许爸爸妈妈的回答给你幼小的心灵以暂时的安慰,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们又有了新的困惑。从这一节课开始,让我们共同解答你们的这些困惑。“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让我们追随科学家的足迹来探究人类起源的奥秘。 进行新课第一节人类的起源与发展 师:关于人类起源的争论有数百年的历史,现在仍有许多问题是悬而未解的。在这方面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