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古代气候研究的几点思考

关于古代气候研究的几点思考

关于古代气候研究的几点思考
关于古代气候研究的几点思考

关于古代气候研究的几点思考

2005-05-08赵治乐原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1期,中国经济史论坛点击: 4194

一关于材料的选择

关于古代气候研究的几点思考

——以《黄淮海平原北宋至元中叶的气候冷暖状况》为例

赵治乐

(武汉大学历史系,湖北武汉,430072)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提要关于古代中国气候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方法上仍有不尽人意之处。梅花、柑橘等与人类行为密切相关的生物物种,被过分强调,而特殊小气候下的个别现象往往被放大为普通规律。相反,对雨雪霜等物理现象关注不足。

经常有意无意地以冬季温度来代表全年温度,而忽略了其他三个季节;对史料的理解过于片面,在作气候对比时出现标准的游移变換,论据与结论之间缺乏严密的逻辑必然性,运用理论时亦有随心所欲之处。这些似乎可以归结为“以论带史”

所致。

关键词宋代气候冷暖状况史料

关于古代中国气候冷暖状况,已有很多研究成果问世,但争论仍然较大。以两宋时期的大陆东部为例,竺可桢先生认为北宋时期已开始转向寒冷,“十二世纪初期,中国气候加剧转寒……第十二世纪刚结束,杭州的冬天气温又开始回暖……这种温暖气候好象继续到十三世纪的后半叶”①。此文发表后产生很大影响,但也不乏商榷者,尤以满志敏先生《黄淮海平原北宋至元中叶的气候冷暖状况》②最为全面、坚决,其结论也被不少学者接受,屡被征引,似已成为定论。笔者在详读满文之余,发现存在一些瑕疵,不敢苟同,而这些瑕疵多为今人研究古气候存在的通病,故特撰拙文,以就正于方家。

————————

①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②见《历史地理》第1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以下简称“满文”。

一关于材料的选择

首先,对于古代气候的研究,可以从很多方面着手。但相对于植物、动物的分布,冰、雪、霜等记录应该更关键有力。因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气温下降到零度以下,静水(有结晶核)自然就凝结成冰,并不受时间和人工等任何影响,先秦如此,宋代如此,当今亦如此。相反,我们用作证据的大部分植物,不但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满先生曾将其划分为自然分布型、经济分布型、观赏分布型和抑制分布型四类③。而且,由于人类需要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也会在古代和现代形成很大差别,有的退化,有的进化,无论是其分布区域,还是生长时间,都难以与现在的所谓同类物种作简单的相提并论。满文大量使用的证据,如稻、麦、柑橘(满文作桔)、苎麻、梅花等,无不属于此类。譬如水稻,不知宋时的水稻该与现在如何对比?与哪个品种对比? ————————

③满志敏:《用历史文献物候资料研究气候冷暖变化的几个基本原理》,《历史地理》第1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农作物如水稻对生长环境的变化相当敏感,山南山北的不同,耕作技术的差异,田土质地的好坏,播种时间的先后,都会影响其发育和成熟。据一些有经验的老农介绍,同一品种在条件完全相同的相邻两块田里种植,其收获时间可由于耕种者的不同而有15天左右的差异。只要对农业有所了解,就会知道任何时候,农作物(尤其是水稻等)的收获从来都不是同时的,一块田已收割完毕,旁边的田可能还在泛青。在这种情况下,满文极力推导,也只能得出3、4天的差别,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满文中曾举宋神宗时的观稻时间作为水稻完熟期的标志,其中1074年为lO月4日,1083为11月20日,前后相差47天,而总的平均时间为10月31日,差距亦达到27天之多,我们能就此断定短短几年间气候波动如此剧烈吗?

满志敏先生在“讨论人类活动对生物分布影响的基本模式”时,曾“假定在一个广大的区域内无地形和土壤的差异,湿润程度满足生物的生态需要,不构成对生物分布的影响,而温度由南向北递减,是影响南方型生物向北扩展的唯一因素”①。但这毕竟只是“假定”,实际情况显然不可能这样理想。所以在宋代气候研究的可靠性方面,冰雪记载理应大于动植物生存界限,而作者反以动植物分布界限为据,却将冰雪

记载置于次要地位,考虑较少。

其次,将一年的温度仅仅局限在冬季,甚至以冬季的情况来代替全年的情况,是现在很多古气候研究的通病,这样做显然是不全面的。实际上,有很多冬季偏暖但春季或秋季偏冷的年份,全年温度就无法以冬季来代表。我们看到,在1875—1880年期间,北京地区l、2、12月的月平均温度分别是-5.8℃、-1.9℃、-3.4℃,年均温度是11.8℃;而在1954—1964年期间,北京地区l、2、12月的月平均温度分别是-4.2℃、-1.8C、-2.4℃,整个冬季的平均温度已上升了o.9℃,但年平均温度仍是11.8℃②,可见,以冬季温度代替全年温度是不全面的,也是不合适的。王绍武先生早就指出:“另一个问题是未指出季节,由于所用史料大部份是冬季,或至多是冬半年的记载,所以很难说能代表全年”③。“过去根据史料研究气候变化时,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冬季,但实际上各季的变化却并不一定一致”④。

宋代气温正处于有些学者所认为的“混沌”状态,冬暖春夏寒的情况就出现得更多.如“(庆元)六年(1200年),冬燠无雪,桃李华,蛰虫不藏……(嘉定)六年(1213年)冬燠,无冰有雷,昆虫不蛰”⑤可算是比较明显的暖冬了,但同时,“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五月,亡暑,气如凛秋;嘉定六年(1213年)六月,亡暑,夜寒,与京房‘当燠而寒’同占”⑥。《宋史》卷62《五行志》则称:“(庆元)六年二月乙酉,雪。五月,亡暑,气凛如秋。”“(嘉定)六年二月丁亥。雪。六月,亡暑,夜寒”。可见1200,1213年的春天和夏天温度都较低。满文多次将“暖冬”间接等同于全年温暖,并且基本未对春、夏、秋三季作任何关注,不免有以偏概全之嫌。————————

①满志敏:《用历史文献物候资料研究气候冷暖变化的几个基本原理》,《历史地理》第1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②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l期。

③王绍武等:《1470年以来我国华东四季与年平均气温变化的研究》,《气象学报》1990年第l期。

④王绍武:《公元1380年以来我国华北气温序列的重建》,《中国科学》B辑1990年第5期。

⑤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04,中华书局,1986年。

⑥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05,中华书局,1986年

二关于史料的解读

二关于史料的解读

“史学即是史料学”的观点,虽难以为所有史学工作者认同,但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基础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对古代气候的研究也不例外。如果对材料的理解发生错误,即使理论如何科学,其结论也难以让人信服,就像建在沙滩上的大厦。所以对史料的理解极其重要,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略举满文几例如下:

而此月范祖禹因“冬暖,洛水不冰”,而得以乘漕司官船,从洛阳以水路赴开封……暖冬现象亦十分明显。

按:根据“亦”字及上下文意,作者认为“洛水不冰”是暖冬现象十分明显的一个证据。但据清人记载:“金吉甫曰‘北方诸水虽大河亦冰,唯洛水不冰,所以谓之温洛。一是天地之中,二是其北连山,以障北风,三则前人谓其中有石’”①,同时人朱鹤龄,秦蕙田均有相似记述。直至今天,“洛阳和三门峡市以及巩义、登封、宝丰和荥阳、禹州等县市……由于北部受中条山和太行山的阻挡,寒潮不易入侵,冬季不冷,河流一般不封冻”②。可见“不冰”乃洛水之常态,以此条资料说明“暖冬现象”“十分明显”,恐欠妥当。

在《宋史〃五行志》中“冬无雪”与“冬无冰”资料并列在“五行〃火”中,同属“恒燠”之列。可见在古人的知识中“冬无雪”与“冬无冰”应同属暖冬的现象,只是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按:1,《宋史》卷63《五行志》开篇就说:“炎上,火之性也。火失其性,则为灾眚。旧说以恒燠、草妖、羽虫之孽,羊祸、赤眚、赤祥之类,皆属之火,今从之。”可见,《宋史·五行志》不过沿袭前人旧例。将“冬无冰”与“冬无雪”并列于《五行·火》中,实非首创,能否据此认定“冬无雪”即为暖冬证据,大有疑问;2,在《宋史·五行志》中,是将“冬无雪”与“冬无雪无冰”严格区分的,由此可知,“无雪”与“无冰”是完全不同的,强调“无雪”之处,不等于无冰;3,即使古人的知识中以为“无雪”与“无冰”均属暖冬,但他们的标准未必与今天完全相同。满文所参用的王绍武先生的研究中就并不将“无雪”作为温暖证据;4,满文曾说:“并不是说所有的少雪冬季必定都是暖冬。在我国,前冬与后冬的环流可有较大的改变,在有记载冬季祈雪的年份,亦会出现寒冷事件”,在这里却又作如是说,前后是否抵牾? 5,当代的河南,“总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沙”③,可见冬季少雪是河南的一种正常现象,它可以与寒冷并行不悖,并不一定意味着气候温暖。

北宋史料中另一个特点是霜雪害稼的记载很少见,《宋史〃五行志》中仅有5年的记录。从文献留存量来看,北宋一朝的资料要远远多于魏晋南北朝或唐朝,但霜雪害稼之类要比这两个时期少。因此霜雪少见现象不能用资料脱记的原因来解释,可能的原因无非是当时霜雪现象并不比现代异常。

按:l,北宋资料诚然较多,但不等于每一方面的资料都应很多;3,在魏晋南北朝或唐朝期间,除南朝政权外,其他政权的政治中心,包括首都及大本营,都在北宋首都

开封之北,而经济中心亦较宋代偏北,它们统治的北方疆域,很多从未纳入北宋的版图,如何能简单对比? 4,北宋时“陨霜杀稼”在《宋史·五行志》中的记录不多,但降雪及其他严寒记录并不少见,不可偏废,如果主张宋代气温偏冷,完全可以认为是“陨霜”所造成的损害不如降雪严重,而降雪又比较频繁,所以人们对陨霜关注不多。正像有学者所说,“某类天气现象愈频,其被记载下来的数量愈少。越是常见的现象,越不容易引起人们注意,故被文献记载下来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而越是罕见的现象,倒最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故被文献记载下来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这是人类认识事物、积累知识的一般特征”④。这种看法恐怕也值得重视。

梅尧臣(1002—1060年)曾写有《京师逢卖梅花五首》,诗题本身就告诉我们,那时开封已有梅树栽种,可能已经进入寻常人家,不再是皇家和士大夫的珍稀之物。

按:1,如果有谁将梅花带到北极去卖,我们是否可以说北极“已有梅树栽种”呢?“卖”与“种”应该不是一回事;2,兹录梅尧臣《宛陵集》⑤(满文注中作《宛溪集》,误)卷17《京师逢卖梅花五首》部分诗句如下;之一:“此土只见看杏蕊,大梁亦复卖梅花。此心还

————————

①胡渭:《禹贡锥指》卷17,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②《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河南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317页。

③《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河南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5页。

④周宏伟:《利用历史文献资料研究华南气候变化问题刍议》,《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3期。

⑤四库全书本,并参校《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似庾开府,不惜金钱买取夸。”可见,开封的梅花并不普遍,连买梅花都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之二:“驿使前时走马回,北人初识越人梅。清香莫把荼蘼比,只欠溪头月下杯。”可见,此时梅仍多生于越地,可能只生于越地,也可能刚移植京师,但无法推导出所谓“不再是皇家和士大夫的珍稀之物”的可能性。之五:“此去吾乡二千里,不看素萼两三年。移根种子谁辛苦,上苑偷来值几钱?”可见,梅尧臣离乡后,竟长期未见到梅花,如何“可能已经进入寻常人家”呢? 2,《宛陵集》卷4有诗《九月见梅花》,我们是否可以从“诗题本身”得出当时的物候比现在早好几个月的结论呢? 4,《宛陵集》同卷还有诗《三月五日欲访宋中道遇雪而止》,满志敏先生大约没有见到,因为农历三月五日下雪应该不是气候温暖的证据吧。

熙宁六年(1073年),苏轼时任杭州通判,曾写下“雪入春分省见稀”的诗句。

春分这个节气在阳历的3月20、21日,现代杭州平均降雪终日在3月11日。当时春分以后降雪已称稀罕了,可见那时杭州的平均降雪终日也不晚于3月11日。

按:1,四库全书本《苏诗补注》卷9《癸丑春分后雪》:“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此时的雪竟然“作漫天柳絮飞”,再结合后文及苏辙的次韵,雪下得并不小,其寒冷是明显的;2,诗题很明确地指“春分后”,这与“雪入春分”是同义的,在查慎行《苏诗补注》中,此诗题后还有一附注为:“一本作二月十日雪”,即为公历3月27日。竺可桢先生文中提到“自1905—1914年十年间杭州平均终雪期为阳历2月23日而最后终雪期为3月15日”①,在1951—1980期间,杭州的平均降雪终期为3月11日,北京的平均降雪终期为3月18日②,可见宋代此次杭州降雪比当代杭州平均降雪终日迟了16—32天,这很难说明“那时杭州的平均降雪终日也不晚于3月11日”。

北宋时,今甘肃临洮一带是“夏田种麦,秋田种粟”,也是冬麦产地。陕西北部沿当时宋夏边地一带,“地苦寒,种麦周岁始熟,以故粘齿,不可食”……冬小麦在其分布北界附近全生育天数在280天,以北以西则长达300—360天。由此可见庄绰所云陕西沿边一带麦作“周岁始熟”应是冬麦性质……在金泰和五年(1205 年),金政府更改夏秋税的征收时间,把中都、西京、北京、上京、辽东、临潢、陕西一带的夏税征收时间定在七月初……上述地区正是“稼穡迟熟”才把夏税限在七月初为期,可见这些地区都有冬麦的生长。上述资料可见北宋至元中叶期间冬麦生长地区已移至临洮、固原北、延安北、大同至西拉木伦河流域一带。

按:1,有学者认为,庄绰所言“周岁始熟,是指春小麦。春种秋熟,生长期占据一年所有的生长季节,是春小麦与冬小麦最大的区别。此外‘黏齿不可食’也是春小麦独有的食性,冬小麦无此特征”③。2,即使如满先生将“周岁”坐实,那么这说明其生长期延长了。而有人在以大豆、小麦、玉米作试验后,得出结论:“高温、高CO2

浓度使农作物生育期缩短。其中高温对生育期的影响要比高CO2浓度的影响更大”④。可见生育期延长很可能是天气寒冷,积温较低所引起的;3,“黏齿,不可食”也说明小麦的品质极差,我们似乎很难拿现在所谓的正常情况相比;4,关于金代夏税的问题,韩茂莉先生指出:“辽金时期的文献中,不但只字未透露出塞外种植冬小麦的信息,而且有关小麦的记载也有限。这一时期小麦在塞外种植量很少,分布地区也有限,完全不具备纳税的意义,大多农业垦殖区内的农作物是粟、菽、稷、荞麦等杂粮……辽金时期塞外很少种植小麦,冬小麦分布区也更不会向北延伸到临潢、上京一带。”原因之一是金代“今山西、河北北部地区气候寒冷,至春末夏初,尚无法播种,而秋季霜降期又相对太早,使农作物秋成深受影响。这样的气温与今日相比或略低,或相近而绝不比现在更高。”所以“宋金时期冬小麦的分布北界,绝不可能越过今日冬小麦北界”,而“就文献本身言,单纯依靠《金史·食货志》西京、北京等处迟纳‘夏税’的记载,还不足以推导出这些地区种植冬小麦或实行两年三熟制的结论”⑤。韩先生的研究值得重视。————————

①竺可桢:《南宋时代我国气候之揣测》,见《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52页。

②林之光等:《中国的气候》,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88页。

③韩茂莉:《辽金农业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274页。

④郭建平:《高温、高C02对农作物影响的试验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年第1期。

⑤韩茂莉:《辽金农业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274—280页。三关于史料运用

三关于史料运用

现在对古代气候的研究,多以比较为主,一般以当代气候与古代某一时期相对照,得出其变化情况。虽然各家所取“当代”含义并不相同,甚至有前后互异者,但毕竟是建立在当代气候的基础上的。所以在作比较研究时,有两点容易出现偏差:一是比较对象,一旦以“当代”为基准,就不能以古代此一阶段与另一阶段的对比结果,简单地变换为古代与“当代”的对比结果;二是可比性,应尽量避免将一时一地的特殊情况与彼处的普遍情况对比。比如:

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成书的《郯(似应作剡)录》记载:浙江嵊县“素无柑,近有种者,撷实来,风味不减黄岩”。这说明气候转暖后,喜暖的柑类种植开始向

北移动。

按:现代柑橘,品种很多,有柑、橘、橙、柚四大类,“长江以南各省区和长江以北、秦岭以南冬季气候温和的地区都可栽培”①,具体地说,“柑橘目前在中国遍布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18个省、区,主要种植在秦岭南麓、安徽南部到太湖流域以南的广大地区,其中以浙、赣、湘、黔等省的南部地区,华南、云南大部和四川盆地,长江三峡地区为最适宜栽培气候区。在黄河流域的一些地区,如陕南、陇南等地或由于特殊的地形,或采取特殊的防冻措施,也可栽培”②。甚至在北京地区也有种植③。而嵊县地处浙江中部,其位置远在所谓“北界”以南,因此宋代嵊县“素无柑”,恰好说明当时之寒冷,而柑橘在嵊县的种植到底持续了多少时间,尚无法揣测。所以此条记录即使能说明“气候转暖后,喜暖的柑类种植开始向北移动”,但满文比较的两个时段分别是“北宋至元中叶”与“当今”,而不是南宋中期与南宋初期,其结果适足否定满文自己的结论。

《农桑辑要》中还详细地记载了当时苎麻在河南的栽种技术,并说:“苎麻本南方之物,……近岁以来苎麻艺于河南,”“今陈蔡间,每斤价钞三百文。”……

这里陈蔡,指当时的陈州与蔡州,分别治今河南淮阳与汝南.苎麻本为亚热带作物,

今以长江流域为主要产区,河南省的主要产地在淮河附近的确山、光山、商城、固始等地。有关苎麻种植最主要的变化表现在年收三镰的分布位臵比现代更偏北。

按:1,应注意,原书称“苎麻本南方之物”,而且是“近岁以来”才“艺于河南”;2,“陈蔡间每斤价钞三百文”,说明当时陈蔡间此物并不丰富,否则不会如此昂贵,据此还可推知,苎麻被移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正是满先生所称经济分布型的典型,而非气候冷暖的指示;3,不仅此时是小范围的种植,更不知后事如何,与今“河南省的主要产地”有多大的可比性?

另外,史料的存在虽只有一种方式,但每个人对于它的运用,却各不相同。中国历史资料丛杂,即使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也不难找到各自的依据,但我们至少不能将史料断章取义,曲解材料原意。满文中亦有这样的情况,举例如下:

南宋灭亡后,文人吴自牧留恋昔日杭州“城池苑囿之富,风俗人物之盛”的旧情,在其著作中记道……值得指出的是,从文献记载“桃开浑如绵障”只能推断当时仲春十五已经到达或越过盛花期,因此毛桃盛花期提前3天应看作是最小值。

按:l,此著作即《梦粱录》,我们知道,历来回忆性的诗文,因为对过去的留恋和今昔的强烈反差,往往夸张色彩较浓,难以尽信;2,既为“浙间风俗”,则其来久远,宋时气候是否仍然如此,值得怀疑;3,更重要的是,满文所引原文全句为“最是包家山,桃开浑如锦障”④,可见,花开最早的包家山也只是刚到盛花期,别处显然尚未到“最堪游赏”之时,如何便“只能推断当时仲春十五已经到达或越过盛花期”呢?所谓“提前3天”的“最小

————————

①曹祥深:《中国经济地理》,百家出版社,1988年,第98页。

②陈业新:《两汉时期气候状况的历史学再考察》,《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参《柑桔栽培手册》,农业出版社,1972年,第2页,及林之光等:《中国的气候》第314—319页。

③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组:《北京地区植物检索表》,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

④吴自牧:《梦粱录》卷l,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

值”又该从何说起?

以下再来讨论宋至元中叶时期喜暖的观赏性植物大量在北方出现的事实。……

此处讨论喜暖的观赏性植物在宋至元中叶期间大量出现在北方,目的在于旁证前面所述此期气候温暖的事实

按:满文一方面肯定“观赏性植物深受人为作用影响”,并举例证明了这一点,却又准备将其作为气候温暖的旁证,很容易让读者困惑,难以理解。

下面,我们随原文看看这些植物如何“大量”在北方“出现”的“事实”,现分段举例如次。

(在举了梅尧臣《京师逢卖梅花五首》例后)此外开封府府内有梅花堂,琼林苑有梅亭,这些命名都可能与梅树栽种有关。

按:作者作此推断,确实很有道理。宋末人周密载:“开封府衙后有蜡梅一株,以为奇,遂创梅花堂”①。——因为有了这一株蜡梅,人们觉得惊奇兴奋,大张旗鼓地命名,这恰恰说明其物罕见。至于“琼林苑有梅亭”,据记载:“其花皆素馨、末莉、山丹、瑞香、含笑、射香等闽广二浙所进南花,有月池、梅亭、牡丹之类诸亭,不可悉数”

②。其中关键的“闽广二浙所进南花”被作者忽略,不可理解。

北宋末,建造艮岳时,曾“土积而为山,……梅植万本,曰梅岭。”皇帝对享乐生活的追求,使梅树栽培在开封城内达到顶峰。

按:作者刚刚分析了以艮岳上的植物作证据是错误的,这里又马上用其为例,想说明什么问题呢?

元人王旭的《梅园杂集〃序》曰:“安阳许氏之园有梅一株,岁暮方盛开。”

……刘敏中《谢赵于昂同知惠梅》诗曰:“历下寒多梅事稀,西园两株还惊目。”

……耶律铸《立春》诗说:“上苑三冬梅正发,和林五月草初新。”诗人另一赋序云:“独醉园数年无花,今岁特盛”。

按;1,地点分别是“许氏之园”、“西园”、“上苑”、“独醉园”,其小气候及人为因素无疑十分特殊;2,数量多是“一株”、“两株”(四库本作“两树”,意同);3,对于“岁暮方盛开”、“寒多”、“梅事稀”、“惊目”、“数年无花”等等字眼,作者概不理睬,只盯住了“梅”字;4,赵子昂(孟頫)“本杭人”,所引诗下紧接二句“多情细拣春风枝,把玩顿慰江南思”,足见梅仍是杭州——至少是江南一带的植物特征,并不是随处可见;5,其实,梅花“岁暮方盛开”、“和林五月草初新”、“独醉园数年无花”说明的正是寒冷征候,而不是相反。

在元朝前期梅树在今河南安阳、山东济南一带,甚至北京及其附近地区都有其踪迹。结合北宋时的事实,在北宋和元中叶的时期内大部分时间在中原地区都可见到梅树在园林中的栽培,这显然与这个时期的温暖气候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梅树毕竟是亚热带的植物。

按:前文说的是“大量”,此处成了“踪迹”,都是指前面作者苦心找到的“一株”、“两株”的记录,但北宋(960~1127年)与元朝(1279~1368年)中叶,其间相去二三百年,如何体现出“大部分时间”呢?而仅凭梅树在“园林中的栽培”,就“显然”地与“温暖气候”有关系,恐怕多少有点牵强。满先生自己在谈到唐代长安的梅树时曾写道:“观赏性花木的分布地点不宜作气候条件的指示证据,因为这种花木生长的限制因子有可能不仅是冬季气温,而是人文条件……从唐到北宋,文献中见到的梅树主要分布地区

由关中转移到开封一带,这个分布的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不大,主要是这种观赏性花木借以繁荣的人文条件发生了变化。再从元代的记载来看,梅花又见于今北京地区,即便现代的北京也见有梅树的露地种植。由此来看,把观赏性梅树的分布地点作为亚热带的指示不太合适”③。

————————

①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上》,中华书局,1988年。

②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注》卷7,中华书局,1982年,但点读与注者稍异。

③满志敏:《关于唐代气候冷暖问题的讨论》,《第四纪研究》1998年第l期。

金朝人饮茶成俗,但金朝统治着淮河以北的地区,气候条件本不适宜于种植茶树,历来金地所饮茶叶均以宋金边界的榷场交易和民间走私为源。但金承安三年(1 198年),金政府以“费国用而资敌”为虑,下令在金地内设官制造。承安四年在山

东半岛的淄州(今山东淄博南)、密州(今诸城)、宁海州(今牟平)和河南的蔡州(今河

南汝南)设坊制造新茶……而现代茶树可能种植区的北界仅在驻马店、徐州、临沂、青岛一线。

按:1,此段材料见于《金史·食货志》,满先生也注意到,金朝力图种植茶树的动力何在。当年我们也曾做过违反大自然规律的事,这种可笑而荒唐的行为,竟然成了一个很平常的气候证据,比较出入意料;2,作者在这里回避了金朝种茶的结局,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据原文,泰和四年(1204年),金章宗便承认“味虽不嘉”,种茶只是“强民”而已;“(泰和)五年(1205年)春,罢造茶之坊”①。类似这种半截引文的情况还多次出现在作者所举暖冬记载中,如单用“今冬令反燠”半句,却删去紧接其后的“春候反寒”,让读者莫名其妙;3,作者所举“驻马店、徐州、临沂、青岛”,当时均在金国境内,金人在多处试验种茶无效后,“乃制亲王、公主及见任五品以上官,素蓄者存之,禁不得卖、馈,余人并禁之。犯者徒五年,告者赏宝泉一万贯”②。而现在,我国“茶叶分布地域很广……北至北纬38°附近的山东蓬莱县”③,已到当时的金朝腹地,两相对照,宋金时的气候能否称得上温暖应是一目了然的事. 11世纪中叶以后的50年左右最暖时期还可由当时开封水稻收获时间来加以证实。《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有宋神宗召辅臣于后苑观稻的6年纪录……因此就水稻品相来看,完熟期是适宜观赏的最后时期,皇帝召辅臣同观稻子收割或长势,总带有炫耀的意味,礼部或皇帝本人肯定不会让大臣同观枯败、零落的枯熟期水稻。

故而可以推断这些观稻的时间必定最迟相当于水稻的完熟期。

按:1,表中所列包括元祐二年和元祐七年的记录,此时宋神宗已去世,在位的是

宋哲宗;2,有意思的是,这次仍是在“后苑”,不是在大田! 3,作者所断言的“肯定”、“可以推断”多是想象之词,这一连串的假设,不知证据何在?相反,古代皇帝无论从什么角度出发,往往坚持以农为本,也多做一些姿态,如亲耕等,来表明自己重农。因此,观稻应该是一件平常事,并不一定是皇帝到田边观光旅游。“大胆假设”是离不了“小心求证”的;4,表中所列时间,早至10月4日(1074年),迟至11月20日(1083年),前文已略提,不知作者如何解释当时“完熟期”的这种剧烈变化?

四关于理论的运用

四关于理论的运用

满先生试图以自然科学手段来证明自己的结论,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似乎仍有可议之处。如,文中以王绍武先生的方法来计算宋代气温的距平。但是,首先,王先生的方法是否适用于宋代的情况?该方法在研究较近时期(约相当于竺可桢所谓方志时期)时,相关性可能很好,因为他的理论建立在大量方志等资料的基础上,尤其是同一区域的资料基本构成系列,进而以大量寒冷记录为基础展开。而宋代疆域既远逊其后各朝,这方面的资料留存很少,运用起来难免力不从心。他自己就说过:“1380年以前资料更少,也可能那时气候要暖一些。有关寒冷的记载更少。已经不大可能再做这样详细的分析”④。其次,满先生对一些资料作了有疑问的解读,很难得出正确结果。第三,元代以后,政治中心一直在北方,清代的发源————————

①《金史》卷49《食货四》,中华书局,1975年。

②《金史》卷49《食货四》,中华书局,]975年.

③《中国农林作物气候区划》,气象出版社.1987年,第137页。

④王绍武:《公元1380年以来我国华北气温序列的重建》,《中国科学》B辑,1990年,第5页。

地更是远在东北。而宋代前期最北尚未到达燕山一线,后期偏安东南,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已转移到闽浙一带,最北端是秦岭、淮河一线,如何将它与其后续各王朝的气候标准统一,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第四,王先生的理论中,是不将“无雪”的记录作为温暖证据的,相反,却将长期的降雨以及木冰等史料作为寒冷因子。满文在这方面却反其道而行之,甚至连祈雪记录也作为温暖因子,不知改变的理由何在?第五,王先生是将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处理,再综合而得全年温度的。但满先生只使用了冬季的资料,如何转换成全年的整体情况,似乎尚欠说明。

笔者以为,满先生的这篇文章,与他自己的其他相关文章存在冲突,该文之内也偶见自相矛盾之处,难免使人略感遗憾。宋代气候是否如满先生所言真的温暖,似有待进

一步研究。拙文斗胆求疵,只愿满先生及其他研究者有更杰出的成果问世。

中国气候区划

xx农业气候区划 一、农业气候资源概述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由于东南部濒临太平洋,南近印度洋,东部和南部湿润多雨,西北内陆远离海洋而少雨干旱。全国可分为三大自然区: 从大兴安岭起,沿长城,经甘肃南部和川西大雪山脉一线以东为东部季风区;昆仑、阿尔金、祁连山脉以南为青藏高原区;西北干旱区的南部与青藏高原相接,其东南部接东部季风区。 我国光能资源丰富,年总辐射量为35-83×l0焦耳8/平方米,但利用率尚低。热量资源方面,东部农业区≥10℃的积温为2000-9000℃,跨温带、亚热带、北热带,可满足一年一熟至一年三熟。大致在4100℃、6000℃的地带分别是一熟与二熟、二熟与三熟的分界线。我国夏季偏热、冬季寒冷的特点,使一年生喜热作物种植的界线偏北,而多年生越冬作物的界线偏南。水分资源方面,我国年平均降水量600多毫米,地区变化幅度很大,由东南沿海的2000毫米向西北减少到50毫米以下。 我国农业气候特点是: ①生长期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小,一年生喜温作物可以种在纬度较高的地区,也有利于进行复种。春季气温北方升温快,南方因多雨天气升温较缓慢,南北之间平均气温差异缩小;夏季7月平均气温长江流域与华北平原仅相差2℃左右,而与东北差4-8℃。秋季北方降温快,南方较慢,南北之间差异增大。冬季1月平均气温长江流域与华北平原相差达6-10℃,与东北可差16℃以上;②雨热同季,有利于充分发挥气候资源的生产效力。我国大部分地区随着温度的升高,降水量增加,夏季气温升到一年中最热时期,降水量达到最大值。夏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75%,≥10℃生长期内降水量约占60-90%不等。东部由于热量丰富,降水比较充足,一般多适合农作物的需要,喜温作物种植面积大;③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有利于形成优质高产的农产品。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由南而北,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大,年较差由南部的8-18℃增大到北部的30-48℃,年平均日较差由南部的6-8℃增大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阅读附答案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对于自然环境 的保护...阅读附答案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制定出了一系列的自然环境保护法规及其配套措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令,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夏商周三代。夏禹曾下禁令:“春三月,斧斤不登山林,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数罟不入川泽,以成鱼鳖之长。”西周时期曾颁布《崇伐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这些也许可称之为世界上最早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了。但形成法律条文,当首推秦王朝制定的《田律》。它有一部分专讲环境保护,几乎包括生物资源保护的所有方面,如山丘、陆地、水泽以及园池、草木、禽兽、鱼鳖等,非常全面。《田律》中明文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麇卵谷,毋毒鱼鳖,置井罔,到七月而纵之。”秦以后各朝代,也曾对环境保护制订过法令。如公元前六十三年,汉宣帝曾下过一道诏书:“令三辅(今西安周围地区)毋得以春夏捅巢探卵,弹射飞鸟,违者徙。”唐朝《唐律?杂律》载:“诸部内,有旱、涝、霜、雹、虫、蝗为害之处,主司应言不言,及妄言者,杖七十。”“诸失火及非时烧田野者笞五十。”“诸弃毁官私器物及毁伐树木、庄稼者,准盗论。”

在环保机构的设置上,古代各朝也非常注重适应和符合环境保护的客观现实和规律。我国早在帝舜时期就设立了管理山林川泽草木鸟兽的官员——虞,这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早的环保管理机构,以后又设立虞部下大夫、大司徒等。尤其是周朝,其环保机构的建制极为完整。根据《礼记?地官》的记载,周代的环保机构归地官司徒管辖。当时的司徒是朝廷六卿之一,主管农业林牧渔业的税收;虞人则专管“山泽所生之物及其禁令”,据《史记》和《尚书》记载,《周礼》中规定司徒“以土宜之法……以阜人民,以蓄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考察动植物生活状态,使之正常繁衍。这些机构与官员具体职责是监督生态保护法规的执行,禁止破坏和损害生态的行为,引导合理开发山林川泽,以保护自然生物资源。秦汉以后,历朝都设置有类似的环境保护机构,只是上下级的隶属关系及其名称有所变化。汉武帝时的主管官员改称为水衡都尉。隋唐以后,除元朝设置有专门的虞衡司外,其他各朝都由工部负责环保的工作,主管山林川泽的开发和保护。古代环保机构的最大特点就是各朝都将环保部门与相关部门统属于某一上级部门,比如周代,虞部直属于司徒,隋唐以后由工部统辖,所属的这些上级部门除负责环保禁令的发布以外,往往还兼管农林渔业、手工业、各项工程等与之相关的部门。这样设置的目的就是便于协调各部门的冲突,帮助环保目标的实现,同时也有利于各部门的配合以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规律。 1.下列对第一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代统治者对自然环境保护非常重视,禁止破坏环境、重

十五万年以来的古气候及其研究方法综述

第17卷 第2期1998年 6月 地质科技情报 Geo logical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 Info r m ati on Vol117 No12 Jun1 1998 十五万年以来的古气候及其研究方法综述① 丁 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摘 要 简述了十五万年来古气候变化旋回及其中的短期波动事件,如新仙女木事件;概要地介绍了黄土、古海洋沉积、冰岩芯、树木年轮、洞穴碳酸钙等的古气候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并指出在古气候研究中,必须注意多种方法的互相对比印证,才能保证结论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关键词 十五万年以来 古气候 研究方法 分类号 P532 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和科学家们的极大关注,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气候异常在世界许多地区造成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另一方面,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大气中CO2,CH4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也严重影响到全球气候的变化。据初步估计,到21世纪中叶,全球年平均气温可增加115~415°C,平均海平面可增加20~40c m〔1〕。为了避免气候剧变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了解并掌握气候异常变化的成因机制并予以准确预测,变得极为迫切与重要。研究过去才能预测未来,通过对晚第四纪古气候的研究,探索古气候变化的动力成因机制并由此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就成为现阶段各国科学家们致力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近年来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恶化已引起国际有关组织的关注。70年代以来,国际上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讨论与气候变化有关的问题,提出了若干个大型研究计划,其中与气候环境变化及预测紧密相关的研究计划有“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 CR P)”〔2,3〕,“全球变化,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 P)”〔4〕,“国际南北半球古气候计划(PANA SH)”〔5〕,其由IGB P的核心计划之一“过去的全球变化(PA GES)”为将点或区域的研究扩展到全球而提出。 针对这些明确的现阶段古气候研究目标,各国科学家经过多年努力,尤其是近年来多种古气候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对晚第四纪古气候变化旋回及其中的短期波动事件已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 1 十五万年以来的古气候变化旋回及短期波动事件 第四纪古气候以全球性变冷为最突出的特征,表现为冰川作用的盛衰和气候带的迁移,出 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672135)成果 作者简介:丁旋,女,1964年1月生,现正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古生物学及地层学 收稿日期:1997209209 编辑:黄秉艳

气候区域节能设计研究发展现状

文章编号:CAR102 气候区域节能设计研究发展现状 耿世彬李永韩旭张华 (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07) 摘 要科学技术经济发展、人们对热舒适要求提高,使得人们往往要投入更多的能耗来满足室内热环境需要。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特征相差悬殊,不同的地区通过合理的设计策略可以减少对空调设备的依赖,从而降低空调设备的运行能耗。从建筑设计策略的角度,研究不同的区域性气候特征,探讨适合地区的节能气候设计策略,对建筑节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区域气候建筑节能设计策略 THE STUDY OF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OF REGIONAL CLIMATE Geng Shibin Li Yong Han Xu Zhanghua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Crops of Engineers, PLA Univ.of Sci. & Tech.Nanjing 210007,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s requirement of thermal comfort is raising, people have to invest more energy to meet the needs of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China is a vast territory, different parts has different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region can reduce reliance on air-conditioning through the rational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rehensive design strategy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climate should be studied to explore the best regional design. strategy for climate, energy-saving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 Keywords Regional climate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strategy 0 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越热、温、寒三个气候带,造成了我国不同地域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根据气象资料表明:温度方面:我国东部从漠河到三亚,最冷月(一月份)平均气温相差50℃左右,西部甘肃、新疆一些地区的日平均温差可达10℃。相对湿度方面: 广州整年的相对湿度在71%以上,而宁夏、南疆地区整年的相对湿度在65%以下[1]。太阳辐射方面:青藏高原一年可达1740千瓦小时/m2.年,而川黔地区仅330千瓦小时/m2.年[2]。地区气候的差异性造成了我国不同地区室内环境保障设计的差异要求,室内设置同样的温湿度参数, 作者简介:耿世彬(1965-),男,教授;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国防工程内部环境与设备教研室,研究方向:内部设备防护及空气质量保障理论与技术; E-mail:liyong25dan@https://www.doczj.com/doc/db11420601.html,. 广州和哈尔滨的夏季新风负荷分别为34 kJ/kg 和16 kJ/kg,冬季新风加热量分别为41 kJ/kg和85 kJ/kg,而围护结构的散热量分别为1 W/m2和21 W/m2。合理地利用丰富的气候资源可以作为我们保障室内舒适要求时减少使用设备的时机,有利于节能,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区域气候的差异性必然导致各区域的空调处理要求不一,也必然使得各种空调方案的效率不一,应针对我国丰富的气候资源加以研究,并进行合理的划分区域,针对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气候条件,探讨适合于本地域的室内舒适度保障模式,充分利用气候条件达到节能、高效目的,研究适应气候的节能设计与地域分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气候设计的概念 “气候设计”( Climatic Design)也叫“生物气候设计”,是根据建设基地的区域气候特征,遵循

(完整word版)建筑气候区划标准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93)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区分我国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对建筑影响的差异性,明确各气候区的建筑基本要求,提供建筑气候参数,从总体上做到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防止气候对建筑的不利影响,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规划、设计与施工。 第1.0.3条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时,除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筑气候区划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2.1.1条建筑气候的区划应采用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第2.1.2条建筑气候的区划系统分为一级区和二级区两级:一级区划分为7个区,二级区划分为20个区,各级区区界的划分应符合图2.1.2的规定(见文后插图)。 第2.1.3条建筑上常用的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等21个气候要素的分布,应按本标准附录一全国气候要素分布图附图1.1至附图1.21的规定采用。 第2.1.4条建筑气候参数应按本标准附录二全国主要城镇气候参数表附表(一)至(九)的规定采用。 注:当建设地点与本标准附录二各表所列气象台站的地势、地形差异不大,水平距离在50km以内,海拔高度差在100m以内时,本标准附录二所列建筑气候参数,可直接引用。 第二节区划的指标 第2.2.1条一级区划以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相对湿度为主要指标;以年降水量、年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和年日平均气温高于或等于25℃的日数为辅助指标;各一级区区划指标应符合表2.2.1的规定。

第2.2.2条在各一级区内,分别选取能反映该区建筑气候差异性的气候参数或特征作为二级区区划指标,各二级区区划指标应符合表2.2.2的规定。 第三章建筑气候特征和建筑基本要求 第一节第Ⅰ建筑气候区 第3.1.1条该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西部偏于干燥,东部偏于湿润;气温年较差很大;冰冻期长,冻土深,积雪厚;太阳辐射量大,日照丰富;冬半年多大风。该区建筑气候特征值宜符合下列条件: 一、1月平均气温为-31--10℃,7月平均气温低于25℃;气温年较差为 30--50℃,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0--16℃;3--5月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大,可达25--30℃;极端最低气温普遍低于-35℃,漠河曾有-52.3℃的全国最低记录;年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干5℃的日数大于145d。 二、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0%--70%;年降水量为200--800mm,雨量多集中在6--8月,年雨日数为60--160d。 三、年太阳总辐射照度为140--200w/m2,年日照时数为2100--3100h,年日照百分率为50-70%,12--翌年2月偏高,可达60%--70%。 四、12--翌年2月西部地区多偏北风,北、东部多偏北风和偏西风,中南部多偏南风;6--8月东部多偏东风和东北风,其余地区多为偏南风;年平均风速为 2--5m/s,12--翌年2月平均风速为1--5m/s,3--5月平均风速最大,为3--6m/s。 五、年大风日数一般为10--50d;年降雪日数一般为5--60d;长白山个别地区可达150d,年积雪日数为40--160d;最大积雪深度为10--50cm,长白山个别地区超过60cm;年雾凇日数为2--40d。 第3.1.2条该区各二级区对建筑有重大影响的建筑气候特征值宜符合下列条件: 一、IA区冬季长9个月以上,1月平均气温低于-28℃;多积雪,基本雪压为 0.5--0.7KPa;该区为永冻土地区,最大冻土深度为4.0m左右。 二、IB区冬季长8--9个月,1月平均气温为-28--22℃;年冰雹日数为1--4d;年沙暴日数为1--5d;基本雪压为0.3--0.7KPa;该区为岛状冻土地区,最大冻土深度为2.0--4.0m。

中国大气气溶胶气候效应研究进展

李明华,范绍佳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510275) Email:lmh20000@https://www.doczj.com/doc/db11420601.html, 摘要: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是当今各国政府和科学界关注的重大问题。大气气溶胶作为影响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子,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重视,是当今国际科学界的热门研究话题。本文总结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科学家在大气气溶胶气候效应研究方面的一系列成果,讨论了未来研究的主要难题及研究方向。 关键词:中国;大气气溶胶;气候效应 1.引言 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是当前各国政府和科学界关注的重大问题。大气气溶胶作为影响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子,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重视,是当今国际科学界的热门研究话题[1-4]。 大气气溶胶是指大气与悬浮在其中的固体和液体微粒共同组成的多相体系,习惯上用来指大气中悬浮的10-3~101μm固体和液体粒子。大气气溶胶对气候的影响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大气气溶胶粒子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改变地-气系统的能量收支,直接影响气候;另一种是大气气溶胶粒子作为云凝结核(CCN)改变云的光学特性、分布和生命期,间接影响气候。理论上,只要知道大气气溶胶浓度时空分布的信息及其物理、化学、光学特性、尺度分布和大气含量的准确信息,便可精确计算其直接辐射强迫的大小。而实际上所缺乏的也正是对这些量和其变化过程的详细了解。因此,对其直接辐射强迫的估计只能是基于现有实验结果和观测资料基础上的理论数值模拟。模式结果表明,目前对人为大气气溶胶(硫酸盐、硝酸盐、煤烟、矿尘和生物大气气溶胶等)全球年平均直接辐射强迫的估值大体介于-0.3~-1.0W/m2 之间,不确定性是估值的两倍。由于理论上对云的夹卷和混合过程,以及大气气溶胶-云-辐射-气候之间的微物理和化学反应过程了解还很不全面,准确地估计大气气溶胶间接辐射强迫的大小是相当困难的。全球年平均间接辐射强迫估值介于0~-1.5W/m2之间,不确定性更大,还没有一个合理的中间估值[5]。 大气气溶胶的气候效应比温室气体复杂得多,尽管大多数研究认为大气气溶胶对气候的影响与温室效应气体的影响是反向的,但二者不能简单抵消[6]。从二者寿命来看,对流层大气气溶胶的寿命只有几天到几周,它的辐射强迫作用集中在排放源附近,而且基本只影响北 - 1 -

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

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 摘要:文章引用大量的史料,从中国古代的环境意识、环保机构和环保措施等方面考证我们的祖先如何高度重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古代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有关内容,对我们今天的环境保护仍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环境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我们的祖先自走出茹毛饮血的穴居时代、跨进文明社会的那一时刻起,就重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意一识到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的重要性,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史料。在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的今天,回顾我国古代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有关内容,对我们今天的环境保护仍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中国古代的环保思想 我国古代具有丰富的环保思想。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败不掩群,不取糜禾;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认为要想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生物资源,必须注意保护,合理开发。反对过度开发,特别是破坏性的开发。 西周时期,人们认识到保护山野蔽泽是国富民强的保证。《管子·立政》篇中讲到富国立法有五条,其中第一条就是“山泽救(救:即防止之意)于火,草木殖成,国之富也”。将山泽防火,草木生殖生长置于富国之道的首位。《逸周书·文解传》中说“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署,以成鱼鳖之长。”《国语·周语》中述周制说:“国有郊牧,疆有寓望,蔽有圃草,圃有林池,所以御灾也。”这说明当时人们认识到一郊牧、圃蔽、林囿可以用来救饥荒、防灾年。 《国语·周语下》中也讲:“《诗》亦有之,日‘瞻彼旱麓,棒一措济济。恺梯君子,干禄恺梯’。夫旱麓之棒稽填,故君子得以易乐干禄焉。若夫山林mf竭,林麓散亡,蔽泽肆既,??君子将险哀之不暇,闻何易亡之有焉?”意思就是说像旱麓一类山麓林木茂盛,君子便可高乐安闲地求禄求食;但如果山林原麓消失,野蔽池泽枯竭,君子只有哀伤地面临危险,还有什么安逸快乐呢?这说明人们已认识到山林蔽泽的丰茂是人民安逸快乐的保证。而著名的政治家管仲则将诸侯之君能否严格地防守山林原泽的资源而不受破坏作为判断可否立为天下之王的标准。即:“为人君不能谨守其山林范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管子·轻重甲》)。这就足以说明人们对保护山林原泽等生态资源和环境的重视程度了。管仲还认为:“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伐必有时”(管子·八观》)。 战国时的荀子根据生物资源消长规律,提出了一套保护生物资源的理论、措施。他说:“养长时,则六畜生,杀虫时,则草木植。”“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孟子·梁惠王上》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署不入垮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进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

6、气象和气候旅游资源

第六章气象和气候旅游资源 学习目的 首先,了解气象气候对旅游的影响,掌握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其分布的特殊性;其次,掌握特吉旺气候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理论与基本 方法;第三,了解宜人气候的分布规律;第四,掌握各种奇妙的气象景观 产生的条件及分布规律。 主要内容 ●气象气候与旅游 气象气候生理需求心理需求 ●宜人的气候 衡量标准分布 ●奇妙的气象景观与冰雪运动 自然奇观人工美景冰雪运动 第一节气象、气候与旅游 气象是地球外围大气层中经常出现的大气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总称。它包括: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虹、霞、光等。气象是瞬息万变的。气候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天气状况的综合,不仅包括该地相继稳定发生的天气状况,也包括偶尔出现的极端天气状况。 气象、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气候的差异性及其分布规律,造成了自然地理环境及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时决定着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着人文地理环境的分布规律。 人类的一切旅游活动都离不开地理环境这个大舞台。人们在旅游过程中追求的是美好、舒适的环境,赏心悦目的奇特景观和尽兴尽致的娱乐与运动。这一切都离不开决定环境特征的主导因素——气象和气候。由于气象气候的地域差异,造成自然旅游资源的游览观光内容及旅游活动项目的地域性;由于气象气候的季节性节律变化,导致人类旅游行为发生的同步变化,因而形成旅游业淡、旺季交替的变化节律;由于气候条件存在着明显的优劣差异,因此气候对旅游客流具有决定性的导向作用。因而气候与旅游者的行为、旅游资源的分

布、旅游业的分布与发展方向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谓气象、气候旅游资源,并非是它们的全部,而是指具有能满足人们正常的生理需求和特殊的心理需求功能的气象景观和气候条件。满足人们正常生理需求的气候条件是指,人们无须借助任何消寒、避暑的装备和设施,就能保证一切生理过程正常进行的气候条件,即人们俗称的“宜人的气候”。具不具备“宜人的气候”条件及其条件持续时间的长短,是非特殊功能的旅游地开发的先决条件,也是旅游季节长短的决定条件。因此,气候旅游资源不仅存在于以优越的气候条件为主要吸引力的消寒避暑胜地,而且是任何一个旅游环境必不可少的重要构成因素,也称其为背景旅游资源。故气候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具有地域性、特定性的特点,也具有普遍性的特征。这是气候旅游资源不同于其他旅游资源的特殊性。 第二节宜人的气候 一、宜人气候的衡量标准 气候的组成要素包括:气压、气温、空气干湿度、风力、降水、日照率等。各气候要素对人体的生理影响是综合性的,不同气候要素的组合对人体产生不同的生理影响。如,同一气温状况下,空气相对湿度变化,人体的温度感觉就不一样;同一温度下,风速不同,人体的温度感觉也不相同。经过对人体状况受天气影响的长期研究,现代疗养学家认为,天气除影响人体的健康外,还影响着人的情绪。若仅从人体一切生理过程正常进行的角度来确定,在标准大气压状况下,气候是否宜人是根据皮肤的温度、出汗量、热感和人体热量调节系统所承受的负担来确定的。它主要是取决于使人感到舒适的气温、湿度与风效(空气运动带走体表热量、水分,对体温的外在调节效应)三项指标。若兼顾人体的健康与情绪,则除上述指标外,还应考虑到日照时数指标和天气变率指标。如何衡量气候宜人与否,目前有两种定量评价的方法和采用的标准。 1.舒适指数与风效指数 舒适指数与风效指数是目前我国使用较为普遍的气候宜人程度的衡量标准。这原是特吉旺(W\5H\5Terjung.1966)在对美国大陆生理气候的评估研究中,设计的两个评价指数。特吉旺选用气温、相对湿度与风速三项指标,用气温和相对湿度的不同组合来表示舒适程度的不同状况,用气温和风速的不同组合来表示风效状况。这两项指数的综合是确定各地,一年内宜人气候时段,即旅游季节长短的依据。 (1)舒适指数即人们对周围空气环境感觉舒服的程度。根据大多数人的感觉,特吉旺把气温与相对湿度的不同组合分为11类(表6.1)。各月舒适指数的级数可通过查舒适指数列线图(图6.1)获得。根据天气要素的昼夜变化节律对人体生理活动规律的影响,通常采用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月平均最小相对湿度以及月平均最低气温和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四个指标,查得昼(即白天最高气温时)、夜(即凌晨最低气温时)的舒适指数,再按下页表6.2所示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 一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一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一) 2011年01月02日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93) 建标[1993]462号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实施日期:1994年2月1日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区分我国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对建筑影响的差异性,明确各气候区的建筑基本要求,提供建筑气候参数,从总体上做到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防止气候对建筑的不利影响,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规划、设计与施工。 第1.0.3条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时,除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筑气候区划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2.1.1条建筑气候的区划应采用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第2.1.2条建筑气候的区划系统分为一级区和二级区两级:一级区划分为7个区,二级区划分为20个区,各级区区界的划分应符合图2.1.2的规定(见文后插图)。

第2.1.3条建筑上常用的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等21个气候 要素的分布,应按本标准附录一全国气候要素分布图附图1.1至附图1.21的规定采用。 第2.1.4条建筑气候参数应按本标准附录二全国主要城镇气候参数表附表(一)至(九)的规定采用。 注:当建设地点与本标准附录二各表所列气象台站的地势、地形差异 不大,水平距离在50km以内,海拔高度差在100m以内时,本标准附录二所列 建筑气候参数,可直接引用。 第二节区划的指标 第2.2.1条一级区划以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相对 湿度为主要指标;以年降水量、年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和年日平 均气温高于或等于25℃的日数为辅助指标;各一级区区划指标应符合表2.2.1 的规定。 第2.2.2条在各一级区内,分别选取能反映该区建筑气候差异性的气候参数或特征作为二级区区划指标,各二级区区划指标应符合表 2.2.2的规定。 第三章建筑气候特征和建筑基本要求 第一节第Ⅰ建筑气候区 第3.1.1条该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西部偏于干燥,东部偏于湿润;气温年较差很大;冰冻期长,冻土深,积雪厚;太阳辐射量大,日 照丰富;冬半年多大风。该区建筑气候特征值宜符合下列条件: 一、1月平均气温为-31--10℃,7月平均气温低于25℃;气温年较 差为30--50℃,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0--16℃;3--5月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大,可达25--30℃;极端最低气温普遍低于-35℃,漠河曾有-52.3℃的全国最低 记录;年日平均气温低于或等干5℃的日数大于145d。

中国古代环境法律制度及其时代意义

中国古代环境法律制度及其时代意义 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性问题之一。人类在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伴随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人类也无时不刻地向大自然进行索取和交换。今天的人类社会,依然存在着环境问题,仍然要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更好地解决当代的环境问题,处理好发展和环境的关系,中国古代环境法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借鉴。 一、中国古代环境法律制度 法律规范是构成法的整体的基本要素或单位。研究中国古代的环境法,主要是研究存在于各种法律形式中的环境法律规范。中国古代环境法的基本规范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规律认识的进程,由浅入深,由零散到集中,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 (一)简单而基本的环境法律规范 1、古代的环境禁令是最早的环境法律规范 根据史料记载,早在西周时期,中国就有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机构和官员,也颁布了一些生态禁令,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西周所设的环境官员主要有山虞、泽虞、林衡、川衡等,《周礼·地官司徒(下)》载:“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之守禁,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这些官职在春秋战国时期依然存在。正如《管

子·小匡》叙述的那样:“市立三乡,工立三族,泽立三虞,山立三衡。”其职责也和前代大体相同。战国时期还出现了许多新的生态管理官员,这些官员的名称在《周礼》和《礼记·月令》及《吕氏春秋·十二纪》中都有记载。 西周颁布的《崇伐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逸周书·文传篇》也有记载周文王叮嘱太子发要注意保护环境。有学者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立法,也有学者认为这还不能认为是环境法,只是一种环境禁忌。梅因认为人们研究时往往忽视了法律出现的特定实践以前很遥远的时代中,法律实际上究竟是怎么样的,他在《古代法》中提出,对法的研究“应该从最简单的社会形式开始,并且越接近于原始条件的一个状态越好”。另外,从法律的实质内容分析,上述条文均表现为调整人与自然关系内容上的人与人的关系的规范,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就出现了环境法。古代天子每个月初都要颁布一些禁令,规定每个月份不能做什么,这就是月令制度。根据《吕氏春秋·十二世》记载:孟春之月,“乃修祭典,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无用牝,禁止伐木,无覆巢,无杀孩虫胎夭飞鸟,无*无卵”;仲春二月,“无竭川泽,无漉陂池,无焚山林”;季春三月,“时雨将降,下水上腾,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修利堤防,导达沟渎,开通道路,无有障塞,田猎毕弋,四且罘罗网,喂兽之药,无出

气候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目录 中文 ——以抚仙湖沿岸旅游业为例............................................... I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IV 1.旅游气候的概述 (1) 1.1旅游气候的涵义 (1) 1.2旅游与气候的关系 (1) 2、气候因素对旅游业的影响 (1) 2.1影响景观的季相变化 (1) 2.2影响旅游流的时间和空间分布 (2) 2.3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4) 3.气候因素对抚仙湖旅游业的影响 (4) 3.1抚仙湖沿岸气候特征及其影响 (4) 3.2各气候因素对抚仙湖旅游的具体影响 (6) 4. 利用气候因素发展旅游业的措施 (8) 4.1政府部门调控措施 (8) 4.2微观企业针对气候影响的具体措施 (9) 5.结论语 (10) 参考文献 (12) 气候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以抚仙湖沿岸旅游业为例 摘要 旅游是一项探求知识,开拓眼界,调节生活的一项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气候是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是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条件。而旅游者有着各式各样的目的,气候是人们外出旅游的重要动机之一。同时气象和气候既有直接的造景功能和间接的育景作用;又是开展旅游活动的有利因子,也是开展旅游活动的障碍因子,这就要求旅游者在安排游程时考虑气象、气候因素,以应付不测风云,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调整旅游项目和内容。本文就是要研究抚仙湖的基本气候规律和特征,分析气候优势和不足,为科学地开发旅游资源服务,也便于旅游者选择自己的旅游目的地。 关键词:旅游气候抚仙湖政府部门旅游企业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__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的可能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1,44(8):1562-1570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1.08.004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 VI.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的可能影响 杨晓光1,刘志娟1,陈 阜2 (1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3;2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 100193) 摘要:【目的】气候变化已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中国未来气候将继续变暖,这一变化将对中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旨在研究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冬小麦种植北界、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种 植北界以及热带作物种植北界的影响。【方法】依据全国种植制度气候区划指标、冬小麦种植北界指标、雨养冬小 麦-夏玉米稳产种植北界指标以及热带作物种植北界指标,采用经典的农业气候指标计算方法,分析与1950s—1980 年相比,未来30年(2011—2040年)及本世纪中叶(2041—2050年)全国种植制度界限北界、冬小麦种植北界、 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的种植北界、以及热带作物的种植北界的变化。【结果】(1)与1950s—1980年相比,2011 —2040年和2041—2050年的一年两熟带和一年三熟带种植北界都不同程度向北移动,其中一年一熟区和一年二 熟区分界线,空间位移最大的省(市)为陕西省和辽宁省,且2041—2050年种植北界北移情况更为明显;一年两 熟区和一年三熟区分界线,空间位移最大的区域在云南省、贵州省、湖北省、安徽省、江苏省和浙江省境内,且 2041—2050年种植北移情况更为明显。在不考虑品种变化、社会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前提下,这些区域由于气温升 高种植制度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由一年两熟变为一年三熟,区域内单位面积周年粮食产量可不同程度提高。 (2)与1950s—1980年相比,2011—2040年和2041—2050年的冬小麦的种植北界在辽宁省、甘肃省和宁夏回族 自治区都不同程度向北移动,在青海省冬小麦种植界限为西扩明显。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的前提下,该区域由 于冬小麦替代春小麦可带来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热带作物安全种植北界在广西省和广东省境内北移情况比较明 显。而未来降水量的增加将使得大部分地区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种植北界向西北方向移动。【结论】到2011— 2040年和2041—2050年,气候变化将会造成全国种植制度界限不同程度北移、冬小麦种植北界北移西扩、热带 作物种植北界北移。而未来降水量的增加将使得大部分地区雨养冬小麦-夏玉米稳产种植北界向西北方向移动。 关键词:未来气候情景;气候变化;种植制度北界;冬小麦;热带作物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 on Cropping Systems in China VI.Possible Effects of Future Climate Change on Northern Limits of Cropping System in China YANG Xiao-guang1, LIU Zhi-juan1, CHEN Fu2 (1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2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Abstract: 【Objective】Climate change has become a global issue. The future climate will continue warming in China and this change will affect the nation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o some extent. This paper aims at studying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future climate change on the countrywide northern limits of cropping system, the northern limits of winter wheat, the stable-yield northern 收稿日期:2010-08-19;接受日期:2010-11-25 基金项目: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2010CB951502)、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项目(200803028,200903003) 联系方式:杨晓光,E-mail:yangxg@https://www.doczj.com/doc/db11420601.html,

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和影响是多方面的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和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只选择其中影响较直接的几个要素加以介绍。 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气候:温度的变化,湿度的变化,人口增长、民族文化融合,治世乱世,经济开发。 2、地形、地貌:地势西高东低,湖泊、河流、沙漠水系的变化。 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地形、地貌及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地形、地貌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的风格主要有一是雄伟,如泰山、喜马拉雅山。二是险峻,如华山。三是幽深,如四川青城山。四是奇特,如黄山、峰奇、石奇、松奇、云奇。五是秀丽,如四川峨眉山。中国历代的山水画,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就是天人合一,以及对大自然的崇拜。中国文化里较少人对大自然的征服,而是更多地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和西方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低相差很大,自西向东构成“三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为最高的一级阶梯。青藏高原以东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第二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主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东部宽广的平原和丘陵是最低的第三阶梯。沿海地区多处于第三阶梯。 以上三个阶梯的地形、地貌是在漫长的地壳运动中逐渐变化的,这些变化属于“人化自然”的过程,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比如有些湖泊消亡了,有些河海岸变成了陆地;沙漠面积扩大。 我们仅从水系和古代水利工程建设上,就能发现“人化自然”的过程,发现地形地貌的变化,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就出现了最初的水利事业,传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导水入海,治服了洪灾。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规划修建了第一个见于历史记载的水库芍陂(今安徽寿县南)。自东汉至唐,芍陂变成人工湖,宋元此湖逐渐消失。公元前三世纪中叶,秦国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至今都江堰仍灌溉着成都平原上的800万亩土地,秦统一后,派史禄主持开凿了灵渠(今广西兴安县境内),沟通了湘水、漓水,第一次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联结起来。秦汉以后,中原地区与岭南交通多取道于此,近代成为以灌溉为主的河渠、白渠(开凿于西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年),由于是赵中大夫白公的建议,故而得名白渠)、漕渠等。公元605—610年,隋朝开通了北起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京杭大运河。这些古代水利工程的兴建,给原来的地形地貌带来了变

古气候复习(前9个ppt)

古气候学复习 一、概论 1.水的三相平衡点:水有固气液三相,在三种共存的情况下是最稳定且唯一的;一个大气压下,水在气态处于饱和状态下时的温度为热力学温标的标准点。 2.气候学:研究气候的特征、形成和演变,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气候与天气的区别:天气是指在某一瞬间或一个较短时间内大气的状态(温度,湿度,压强等)和大气现象(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天气是短暂的过程,天气变化快,变化周期短。气候是指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在长期相互作用下,在某一段时间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不仅包括该地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而且包括某些年份偶尔出现的极端天气。 3.古气候学:主要研究器测时期之前的气候变化历史、过程及原因的学科,其目的是为预测今后气候变化及解决有关资源、环境问题服务。 4.地球系统:指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地幔、地核和生物圈组成的有机整体;地球系统科学指的是研究地球各个圈层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变化机制和变化机理,为全球环境变化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5.盖亚假说:地球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岩石、海洋和所有的生命构成一个不可分离的系统。地球的各种生物有效的调节着大气的温度和化学成分;地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反过来影响生物的进化;各种生物界之间主要由负反馈连接,保持生态的稳定性;大气能保持稳定不仅是取决于生物圈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生物圈;各种生物调节其物质环境,以便创造各类生物最优化的生存条件。 6.气候系统:气候系统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冰冻圈共同组成,气候是这些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终极产物。气候系统的最终能量来自太阳。 7.古气候变化的三个尺度: 构造尺度—岩石圈构造变化驱动,不可逆; 轨道尺度—日照季节、轨道配置变化驱动; 亚轨道尺度—101-103太阳活动等驱动 长尺度是短尺度的背景,短尺度是长尺度变化上叠加的扰动 8. 末次盛冰期(LGM)21000年最大的变化是冰盖扩张。现代陆地冰雪覆盖的面积为1500万平方公里,LGM时期为4000万平方公里。LGM冰盖的增长主要在北半球,冰盖厚度达到2-3公里。海平面下降120m,全球温度下降5-10°(赤道2-5°,极地15°以上);全球总体降水量减少10%到30%;SST(海水表面温度)下降;沙漠扩大;气候带南移;动植物南迁。 9.反馈:正反馈是循环促进非平衡系统,负反馈是循环制约制约平衡系统。水汽反馈,云辐射反馈,冰雪圈反馈,海洋反馈. 10气候的驱动因素: 外部因素:达到地球的辐射能量—太阳辐射强度和轨道要素 地球行星反射率—云量,大气气溶胶,冰雪覆盖面积,陆地植被,地貌形态,海路分布格局 进入地球系统中的太阳能在地球系统中滞留的时间—温室气体,水汽,CO2,甲烷(吸收长波辐射,反复加热地球) 内部因素:火山活动,构造运动,人类活动 11.地球轨道三要素: 偏心率、斜率、岁差 偏心率是地球椭圆轨道的离心率;

第8章+古环境古气候

15N 14N 14C 13C 12C 14C 13C 12C 14C 13C 12C NOAA NASA U.S. Bureau of the Census Mackenzie et al (2002) Richards (1991), WRI (1990) 14C 13C 12C Goldewijk and Battjes (1997) IPCC FAO 14C 13C 12C 14C 13C 12C Petit et al. 1999. Nature 399, 429-436

14C 13C 12C z Greenland inland ice sheet 温度(C ) 14C 13C 12C 1000 1500 2000 Mann (1999) 9 14C 13C 12C z 海洋深层水的温度变化: z 显示升温趋势 z 原因是高纬度冬季温度升高 14C 13C 12C 14C 13C 12C 14C 13C 12C 线流量与黑子数的

13 14C 13C 12C z在太阳活动的极大期,太阳风的磁场使宇 宙射线偏离太阳系 z导致放射性核素,如14C、10Be、44Ti,产 率降低 z负相关的最大值有近8个月的滞后期 14C 13C 12C https://www.doczj.com/doc/db11420601.html,/qil/datasets/ Stuiver et al, The Holocene, 1993 15 14C 13C 12C C数据反演 Solanki et al., 2004. Nature431 1084-10871614C 13C 12C Caballero-Lopez et al.2005 Solanki et al.2004 行星际磁场: 结果一致 近年来的增 强趋势明 显:10Be 14C 13C 12C Eddy, 1976, 197714C 13C 12C 294, 213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