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奇的关节

神奇的关节

神奇的关节
神奇的关节

大班健康活动《神奇的关节》

设计意图:

几次体育课和户外游戏时发现,大班幼儿对自己的身体充满着探索和兴趣,他们总是会问:“老师,身体里面硬硬的是什么?“老师,为什么我的手腕能动?”“老师,你看我的腿能伸到很高。”每天他们对自己的身体都有新的发现,同时也有了新的疑惑,因此我们开展了这样一节关于人体关节的健康活动,旨在初步让幼儿认识关节及人体关节在我们活动当中的重要性。本节课通过幼儿自主探索及实践体验,让幼儿从中观察发现并学会注意正确运用关节以及自我保护关节的简单方法,从而让幼儿能感受健康的关节给我们生活及运动带来的快乐——因此,我们设计了“保护关节,安全运动”这个主题活动,而神奇的关节就是其中的开篇。

活动目标:

1感受健康的关节给我们生活及运动带来的快乐。

2、初步认识关节,知道关节能使身体弯曲,并对人体活动有重要作用。

3、能用正确的语言说出关节,并在生活中注意及学会正确保护关节。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1)阅读区投放一些与人体关节骨骼有关的书、或是打印些人体关节的图片。(2)在科学区投放一些关节娃娃,让幼儿初步认识人体的大致结构,如头部(颈)肩;手臂(大臂、小臂)、手掌;躯干(腰)、腿部(大腿、小腿)、脚掌等身体部位;

2.物质环境准备:

(1).呼啦圈。

(2).(受伤和不当的运动)图片、音乐《身体音阶歌》《机械舞》

(3)自制的纸筒铠甲,人体关节娃娃若干。

活动过程:

一.热身环节——《身体音阶操》。

1、幼儿和老师一起身穿自制铠甲随着音乐律动进场,全场跳身体音阶操——(引发幼儿探索人体结构的兴趣)。

2、承上启下式提问,与幼儿互动,引出探讨主题。

提问:刚刚我们一起跳了身体音阶操,小朋友想想我们穿上铠甲以后它和我们平时做操时有什么不一样呢?请你说。。。。(运动起来不方便、很不灵活)

二.游戏互动,让幼儿自主探索并感知身体的灵活性,从而找出能使身体自由弯曲的神奇关节。

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穿上我们刚刚的铠甲再去自由体验呼啦圈的玩法,看看它又有什么不一样?

1、给孩子提要求并立规则:

在玩之前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我们玩游戏时要尽量用我们身体的各个能动部位去进行游戏,而且希望大家能想出更多的不同玩法,你们有信心吗?(有)

当听到老师音乐开始时我们开始玩游戏,当听到音乐停止时游戏结束,并找到自己座位坐好,都听清楚了吗?(清楚)

幼儿开始自由体验玩器械2-3分钟,教师巡视观察,并在玩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身体能弯能伸的部位以及它的神奇性。

三.听音乐回位,与幼儿互动体验,得出结论——引导幼儿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行为和动作。

2、提问:

(1)小朋友们玩了游戏,现在请你说说你刚刚是怎么玩的?

(2)玩的时候身体的哪些部位在动,它们为什么会动?

(3)哪些地方不能动,这又是为什么呢?

(4)教师小结:因为这些连接身体部位的地方让我们固定住了,它才不能动,而那些没固定的地方我们有一个神奇的东西,我们叫它关节,是它连接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并且能让我们在运动时自由弯曲,且灵活方便。

让幼儿集体卸下铠甲并自由感知身体能弯曲的地方,幼儿示范,并找出身体中的关节是什么样的?让幼儿摸一摸。——(硬的,圆的、鼓鼓的等)

3.师幼互动---教师出示关节娃娃,幼儿分组直观体验关节娃娃的灵活性,并找出和自己身体相对应的关节部位。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连接身体各部位的地方都有关节,如颈椎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腰椎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

小结:小朋友找的真仔细,我们的身体上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关节,是他们使我们的身体能够自由弯曲,并且能很好的运用自如,灵活方便。那我们一起来认认他们吧。——(每一个关节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叫什么?)

四.出示多媒体关节图片,让幼儿认识人体中的各个关节。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人体中的8大关节并重点学习划线的5个关节。

2.师幼互动——贴关节(听老师口令,找到对应的关节贴在自己的身上)并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际体验关节的重要性。

小结:小朋友们都很厉害!找到了我们身体上的部分关节,知道了关节的名字,而且知道健康的关节对我们人体的重要作用。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身体的关节呢?

五.集体观察图片,讨论保护关节的方法。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这样做对吗?怎样做才正确呢?(逐条观察分析讨论图片,引导幼儿总结在生活中保护关节的方法。)

教师小结:

在体育活动时要做好热身活动。游戏时注意不要拉拽同伴的胳膊,不推撞同伴;体育活动中注意互相躲闪避免摔伤;跑步时不要突然做急速扭转等危险动作;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不动;玩滑板,溜冰,骑车等游戏时还需要带上护具。;天气寒冷时还要注意保暖,以免冻伤或冷伤身体的各个关节等等。

六.活动结束

1、小朋友们记住了吗?那最后请所以小朋友起立和老师一起做个关节保护操吧!放松放松我们的身体。

2、自编的儿歌——关节保护韵律操:

例如:关节关节真是好,运动起来不可少;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还有颈椎关节、腰椎关节;个个真是很奇妙,我们一定保护好,保护好!

3、教师总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人体的各个关节,知道关节能使身体弯曲,并对人体活动有重要作用,我们要好好保护它。那小朋友,以后在学习生活或运动时我们应该怎么做?(一定要保护好它,不能让它受伤了)。小朋友们记住了吗?那我们今天的活动就到此结束了,下次再见!

七、活动延伸:

1、游戏“找关节”活动延续:教师提前将准备好的关节图片藏在教室里,请幼儿自由寻找。并在找到后告诉老师你找到的是什么关节。

2、卫生常识:人体骨骼关节的保健常识。

3、与家长沟通和宣传,注意在家庭活动中保护幼儿的关节,提醒幼儿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创建主题墙饰:我喜欢的运动,引导幼儿不同关节所带来的不同动作。

八.活动反思

本节健康课,我根据大班幼儿好动,好奇心强这一特点,制订了本节课的流程,因为孩子对关节很生疏,所以我利用有趣的音乐,关节娃娃,图片找到关节,并理解关节的作用,以及怎样去保护关节,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多给幼儿思考的时间,贴关节时让幼儿自由探索而不是老师引领。以后上课活动中我会给加注意。

各关节的功能位

各关节的功能位 关节功能位一: 肩关节:外展45,前屈30,外旋15; 肘关节:屈曲90;体力劳动者,可维持在屈曲60-70,以便使用劳动工具。 腕关节:背伸20-30; 髋关节:前屈曲15-20,外展10-20,外旋5-10; 膝关节:屈曲5左右; 踝关节:0。女病人的踝关节功能位,可跖屈5-10,以适应穿有跟鞋,维持其身体稍前倾的姿态。 关节功能位二: 1、肩关节上臂外展45度—60度,内旋程度以肘关节屈曲至90度时,拇指尖对准病人鼻尖为准。 2、肘关节屈曲90,前臂在旋前与旋后的中立位,左侧略旋后,右侧略旋前。如两侧同时强直,应使一侧半屈曲(约50度) 3、腕关节背伸约30度,略向尺侧偏斜。 4、拇指的功能位就是它的对掌位。将食指尖和拇指尖作一圆圈对合,此时拇指的位置就是它的功能位。 5、其他手指各指的功能位是和拇指成对掌的位置。 6、髋关节屈曲25度左右,外展5度—10度,外旋5度—10度。 7、膝关节屈曲5度—10度,儿童可用伸直位。 8、踝关节功能位即它的中立位,不背伸或跖屈,不外翻或内翻,足

底平面不向任何方向偏斜。 关节的功能位三:(中立位为0°) 肩关节:上臂外展45°~60°,内旋程度以肘关节屈至90°时,拇指尖对准病人鼻尖为准。 肘关节:屈曲90°,前臂在旋前与旋后的中立位,左侧略旋后,右侧略旋前。如两肘同时强直,应使一侧置于半屈位(约50°)。 腕关节:背伸约30°,略向尺侧偏斜。 拇指:为其对掌位。将食指指尖和拇指指尖作一圆圈形对合,此时拇指的位置就是其功能位。其它各手指的功能位就是和拇指对掌的位置。 髋关节:成年病人屈曲25°左右,外展5°~10°,外旋5°~10°。 膝关节:屈曲5°~10°。 关节功能位四: 肩关节:外展45°~55°,外旋15°,前屈30°。作石膏固定时,连同肘关节屈曲90°固定,肘与前胸平齐,前臂稍旋前。固定完毕,手握拳正对嘴,距离约两拳。 肘关节:若固定一侧,屈90°。固定双侧,一侧屈110°,另一侧屈70° 腕关节:背伸20°~30°,如握持茶杯状。 手部关节:掌指关节屈60°,指间关节屈35°~45°,如手中抓着一个大健身球。

幼儿园小班科学:神奇的海绵宝宝

幼儿园小班科学:神奇的海绵宝宝 活动目标: 1.感知海绵的轻软、能变形、吸水的特性。 2.乐意参加探索活动,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 活动准备: 1.海绵、纽纽棒若干,海绵做成的毛毛虫一只。 2.生活中的海绵制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海绵宝宝,引起探究兴趣。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海绵宝宝) 二、玩海绵,感知海绵的特性。 1.和海绵宝宝握握手,抱一抱,初步感知海绵的轻、软的特性。 2.第一次探索。(玩海绵) (1)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2)集体交流。 师:刚才你用什么方法和海绵玩的?你玩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3.第二次探索。(海绵变形) (1)幼儿自由探索。 (2)集体交流。 师:你把海绵变成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变的? 小结:我们能把海绵变成各种形状,但只要一松手,它就又变回原来的样子,真神奇。 4.变毛毛虫。

(1)出示海绵变的毛毛虫(辅助材料:纽纽棒),引起幼儿兴趣。 (2)幼儿动手操作,把海绵变成毛毛虫。 (3)和毛毛虫玩一玩。 三、参观海绵展览馆,了解海绵在生活中的用处。 反思: 一、从兴趣出发,联系生活进行选材。海绵在我们生活中是常见、常用的材料,孩子们对此既熟悉又陌生,虽常见常用,但是对于海绵的特性却不了解,因此,本次活动我们选择了“海绵”作为活动题材。活动一开始以动画片《海绵宝宝》中“海绵宝宝”作为导入,带领孩子们走进海绵世界。由于这个动画片是幼儿感兴趣的,它的出现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很自然地进入下一环节。二、以“幼儿探索操作”贯穿始终。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自己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孩子们与海绵宝宝“玩一玩”、“变一变”,让他们用完整的简单句表述自己的发现,符合《纲要》中指出的“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同时,我还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的机会,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地去探索并发现海绵的特性。三、结合并运用于实际生活。活动的最后环节,通过参观“海绵展览馆”,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将知识真正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中班科学游戏教案《海绵宝宝》

中班科学游戏教案《海绵宝宝》活动目标: 1、尝试用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的方式了解海绵的特性。 2、乐于参加探索活动,乐意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 活动准备:盒子海绵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朋友,我们来认 识一下,出示一个海绵玩具:好可爱的宝宝,老师这还 有好多呢! 1、幼儿通过看一看、玩一玩、摸一摸,感知海绵的特性。现在每人发一个,拿到之后看一看、玩一玩、摸 一摸,你们玩过这个吗?在家里见过吗? 2、进一步感知海绵的特性是粗糙的,轻轻地。 你们自己摸摸看,它们是硬硬的还是软软的?往这 边看,老师可以在前面拿一个玩具捏一捏,让幼儿观察,摸一摸是什么样子的?(老师示范摸一摸)幼儿:软软的。(这是如果有幼儿说出这是海绵,老师就要请幼儿说出:你认识这个材料,这是什么?幼儿:海绵。如果没有幼 儿说出,老师就要提问提示幼儿:这个软软的东西是什

么?幼儿:海绵。) 我们摸一摸自己的小脸,滑不滑?幼儿:滑。师: 滑滑的。再摸一摸手里的海绵玩具是滑滑的吗?幼儿: 不是。老师:那是怎样的?幼儿:粗糙的。老师:海绵 是粗糙的。我们再来甩一甩,是重重的,还是轻轻地? 幼儿:轻轻地。老师:海绵是轻轻地。 二、基本部分 1、和海绵宝宝玩游戏 ⑴藏在衣服里 现在让海绵宝宝休息一下,海绵宝宝要和我们玩游 戏了。刚才我们的海绵宝宝摸上去怎么样?幼儿:软软的。(如果有幼儿说硬硬的,老师总结:有的说软软的,有的说硬硬的。我们摸一摸,他是怎样的?软软的师: 软软的,摸上去没有我们的皮肤那样光滑,我们还可以 说他是粗糙的。今天海绵宝宝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海绵宝宝说他想藏起来,藏哪呢?藏到小朋友的衣服里。(老师示范把玩具藏到衣服里)然后捂起眼睛说我来找了,藏好了吗?幼儿:藏好了。摸摸看,摸上去软软的老师:咦在这软软的!这也有,这也是软软的。两个小朋友互 相摸一摸,然后老师问幼儿摸上去怎么样?软软的老师:你也找到了,摸上去怎么样?软软的 ⑵藏在背后面

小班科学神奇的海绵宝宝教案反思

小班科学神奇的海绵宝宝教案反思 小班科学神奇的海绵宝宝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感知海绵的轻软、能变形、吸水的特性,乐意参加探索活动,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神奇的海绵宝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感知海绵的轻软、能变形、吸水的特性。 2、乐意参加探索活动,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海绵、纽纽棒若干,海绵做成的毛毛虫一只。 2、活中的海绵制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海绵宝宝,引起探究兴趣。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海绵宝宝) 二、玩海绵,感知海绵的特性。 1、和海绵宝宝握握手,抱一抱,初步感知海绵的轻、软的特性。 2、第一次探索。(玩海绵) (1)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2)集体交流。

师:刚才你用什么方法和海绵玩的?你玩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3、第二次探索。(海绵变形) (1)幼儿自由探索。 (2)集体交流。 师:你把海绵变成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变的? 小结:我们能把海绵变成各种形状,但只要一松手,(教案出自: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它就又变回原来的样子,真神奇。 4、变毛毛虫。 (1)出示海绵变的毛毛虫(辅助材料:纽纽棒),引起幼儿兴趣。 (2)幼儿动手操作,把海绵变成毛毛虫。 (3)和毛毛虫玩一玩。 三、参观海绵展览馆,了解海绵在生活中的用处。 教学反思 一、从兴趣出发,联系生活进行选材。 海绵在我们生活中是常见、常用的材料,孩子们对此既熟悉又陌生,虽常见常用,但是对于海绵的特性却不了解,因此,本次活动我们选择了“海绵”作为活动题材。活动一开始以动画片《海绵宝宝》中“海绵宝宝”作为导入,带领孩子们走进海绵世界。由于这个动画片是幼儿感兴趣的,它的出现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很自然地进入下一环节。 二、以“幼儿探索操作”贯穿始终。 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自己作为一个引导者,

小班科学神奇的海绵宝宝

小班科学神奇的海绵宝宝 小班科学:神奇的海绵宝宝 活动目标: 1.感知海绵的轻软、能变形、吸水的特性。 2.乐意参加探索活动,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 活动准备: 1.海绵、纽纽棒若干,海绵做成的毛毛虫一只。 2.生活中的海绵制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海绵宝宝,引起探究兴趣。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海绵宝宝) 二、玩海绵,感知海绵的特性。

1.和海绵宝宝握握手,抱一抱,初步感知海绵的轻、软的特性。 2.第一次探索。(玩海绵) (1)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2)集体交流。 师:刚才你用什么方法和海绵玩的?你玩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3.第二次探索。(海绵变形) (1)幼儿自由探索。 (2)集体交流。 师:你把海绵变成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变的? 小结:我们能把海绵变成各种形状,但只要一松手,它就又变回原来的样子,真神奇。 4.变毛毛虫。 (1)出示海绵变的毛毛虫(辅助材料:纽纽棒),引起幼儿兴趣。 (2)幼儿动手操作,把海绵变成毛毛虫。 (3)和毛毛虫玩一玩。 三、参观海绵展览馆,了解海绵在

生活中的用处。 反思: 一、从兴趣出发,联系生活进行选材。 海绵在我们生活中是常见、常用的材料,孩子们对此既熟悉又陌生,虽常见常用,但是对于海绵的特性却不了解,因此,本次活动我们选择了“海绵”作为活动题材。活动一开始以动画片《海绵宝宝》中“海绵宝宝”作为导入,带领孩子们走进海绵世界。由于这个动画片是幼儿感兴趣的,它的出现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很自然地进入下一环节。 二、以“幼儿探索操作”贯穿始终。 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自己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孩子们与海绵宝宝“玩一玩”、“变一变”,让他们用完整的简单句表述自己的发现,符合《纲要》中指出的“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同时,我还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的机会,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地去探索并发现

人体各关节功能位与关节活动范围

人体各关节功能位与关节活动范围 发表者:杨大雍(任丘市康济医院-骨科) 一、关节功能位 肩关节:外展45,前屈30,外旋15; 肘关节:若固定一侧关节屈曲90。若固定双侧,一侧70,一侧110。(体力劳动者,可维持在屈曲60-70,以便使用劳动工具。) 腕关节:背伸20-30; 手部关节:掌指关节屈60,指间关节35-45,远指间关节25. 髋关节:前屈曲15-20,外展10-20,外旋5-10;小儿可全伸直位。 膝关节:屈曲5-15;小儿可全伸直位。 踝关节:功能位即它的中立位,不背伸或跖屈,不外翻或内翻,足底平面不向任何方向偏斜。 二、关节活动范围 1、颈椎关节活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 颈椎活动范围:颈前曲35-45;左右侧屈各45;两侧旋转各60-80。 2、躯干关节活动屈曲,后伸,旋转,侧屈。 躯干活动范围:前屈90,后伸30;侧曲各20-30;左、右侧旋转各30。3、肩部关节活动前屈,后伸,外旋,内旋,外展,内收。 肩部活动范围:前屈70-90,后伸40;外展90,内收20-40;上臂紧贴胸壁,外旋45,内旋70。 4、肘部关节活动屈曲,伸直。 肘部活动范围:屈曲135-150;过伸10。 5、腕关节活动背伸,掌屈,尺偏,桡偏。 腕部活动范围:背伸50-60,掌屈50-60;桡偏25-30,尺偏30-40。 6、髋部关节活动屈曲,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 髋部活动范围:屈曲130-140,后伸10;外展30-45,内收20-30;内旋30-45,外旋40-50。 7、膝关节活动屈曲,过伸。 膝部活动范围:屈曲120-150,过伸5-10。 8、踝关节活动背屈,跖屈。 踝部活动范围:背屈20-30,跖屈40-50。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班科学:神奇的海绵宝宝_0804文档

2020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班科学:神奇的海绵宝宝_0804文档 EDUCATION WORD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班科学:神奇的海绵宝宝_0804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活动目标: 1.感知海绵的轻软、能变形、吸水的特性。 2.乐意参加探索活动,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 活动准备: 1.海绵、纽纽棒若干,海绵做成的毛毛虫一只。 2.生活中的海绵制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海绵宝宝,引起探究兴趣。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海绵宝宝) 二、玩海绵,感知海绵的特性。 1.和海绵宝宝握握手,抱一抱,初步感知海绵的轻、软的特性。

2.第一次探索。(玩海绵) (1)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2)集体交流。 师:刚才你用什么方法和海绵玩的?你玩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3.第二次探索。(海绵变形) (1)幼儿自由探索。 (2)集体交流。 师:你把海绵变成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变的? 小结:我们能把海绵变成各种形状,但只要一松手,它就又变回原来的样子,真神奇。 4.变毛毛虫。 (1)出示海绵变的毛毛虫(辅助材料:纽纽棒),引起幼儿兴趣。 (2)幼儿动手操作,把海绵变成毛毛虫。 (3)和毛毛虫玩一玩。 三、参观海绵展览馆,了解海绵在生活中的用处。 反思: 一、从兴趣出发,联系生活进行选材。海绵在我们生活中是常见、常用的材料,孩子们对此既熟悉又陌生,虽常见常用,但是对于海绵的特性却不了解,因此,本次活动我们选择了“海绵”作为活动题材。活动一开始以动画片《海绵宝宝》中“海绵宝宝”作为导入,带领孩子们走进海绵世界。由于这个动画片是幼儿感兴趣的,它的出现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很自然地进入下一环节。

人体各关节功能位与关节活动范围

人体各关节功能位与关 节活动范围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人体各关节功能位与关节活动范围 发表者:杨大雍(任丘市康济医院-骨科) 一、关节功能位 肩关节:外展45,前屈30,外旋15; 肘关节:若固定一侧关节屈曲90。若固定双侧,一侧70,一侧110。(体力劳动者,可维持在屈曲60-70,以便使用劳动工具。) 腕关节:背伸20-30; 手部关节:掌指关节屈60,指间关节35-45,远指间关节25. 髋关节:前屈曲15-20,外展10-20,外旋5-10;小儿可全伸直位。 膝关节:屈曲5-15;小儿可全伸直位。 踝关节:功能位即它的中立位,不背伸或跖屈,不外翻或内翻,足底平面不向任何方向偏斜。 二、关节活动范围 1、颈椎关节活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 颈椎活动范围:颈前曲35-45;左右侧屈各45;两侧旋转各60-80。 2、躯干关节活动?屈曲,后伸,旋转,侧屈。 躯干活动范围:前屈90,后伸30;侧曲各20-30;左、右侧旋转各30。3、肩部关节活动前屈,后伸,外旋,内旋,外展,内收。 肩部活动范围:前屈70-90,后伸40;外展90,内收20-40;上臂紧贴胸壁,外旋45,内旋70。 4、肘部关节活动?屈曲,伸直。 肘部活动范围:屈曲135-150;过伸10。 5、腕关节活动背伸,掌屈,尺偏,桡偏。 腕部活动范围:背伸50-60,掌屈50-60;桡偏25-30,尺偏30-40。 6、髋部关节活动屈曲,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 髋部活动范围:屈曲130-140,后伸10;外展30-45,内收20-30;内旋30-45,外旋40-50。 7、膝关节活动屈曲,过伸。 膝部活动范围:屈曲120-150,过伸5-10。 8、踝关节活动背屈,跖屈。 踝部活动范围:背屈20-30,跖屈40-50。 2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海绵宝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海绵宝宝 【活动目标】 1、感知海绵的轻软、能变形、吸水的特性。 2、乐意参加探索活动,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 【活动准备】 1、海绵、纽纽棒若干,海绵做成的毛毛虫一只。 2、活中的海绵制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海绵宝宝,引起探究兴趣。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 二、玩海绵,感知海绵的特性。 1、和海绵宝宝握握手,抱一抱,初步感知海绵的轻、软的特性。 2、第一次探索。 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集体交流。 师:刚才你用什么方法和海绵玩的?你玩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3、第二次探索。 幼儿自由探索。 集体交流。

师:你把海绵变成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变的? 小结:我们能把海绵变成各种形状,但只要一松手,它就又变回原来的样子,真神奇。 4、变毛毛虫。 出示海绵变的毛毛虫,引起幼儿兴趣。 幼儿动手操作,把海绵变成毛毛虫。 和毛毛虫玩一玩。 三、参观海绵展览馆,了解海绵在生活中的用处。 【教学反思】 一、从兴趣出发,联系生活进行选材。 海绵在我们生活中是常见、常用的材料,孩子们对此既熟悉又陌生,虽常见常用,但是对于海绵的特性却不了解,因此,本次活动我们选择了“海绵”作为活动题材。活动一开始以动画片《海绵宝宝》中“海绵宝宝”作为导入,带领孩子们走进海绵世界。由于这个动画片是幼儿感兴趣的,它的出现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很自然地进入下一环节。 二、以“幼儿探索操作”贯穿始终。 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自己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孩子们与海绵宝宝“玩一玩”、“变一变”,让他们用完整的简单句表述自己的发现,符合《纲要》中指出的“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同时,我还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的机会,鼓励幼儿动手动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海绵宝宝的本领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海绵宝宝的本 领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1、感知海绵柔软、弹性、吸水的特性。对海绵的特性 感到好奇,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 2、学习词语:软软的、轻轻的、吸水、弹性等。 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海绵若干,记录表,海绵制品,非海绵制品,颜料水。 活动过程: 一、认识海绵,引起探究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动画片,请你们一起来看一看。 2、动画片里有谁呀?(海绵宝宝) 3、你们知道海绵宝宝有什么 本领吗? 二、动手操作,感知海绵的弹性。 1、提问:海绵宝宝要和我们玩"变一变"的游戏,我把笑脸的海绵 宝宝捏一捏、扭一扭,你们看现在海绵宝宝变成什么样子了啊?(变 成哭脸的海绵宝宝)如果我把手放开,海绵宝宝还能变回笑脸吗?你 是怎么想的? 2、预测记录:如果你认为海绵宝宝还能变回笑脸,请将苹果贴在 有笑脸的纸上,如果你认为不能变回笑脸的请将苹果贴在画有哭脸的 纸上。 提问:我们来数一数觉得可以回复原状的朋友有几个?认为不可 以的有几个? 3、操作验证:

操作要求:到底能不能行呢?等会请你用捏、卷、扭、弯等各种 方法和海绵宝宝玩一玩变一变的游戏,每次变的时候仔细看,海绵宝 宝有没有变回原来的笑脸? 操作指导:教师观察幼儿用什么方法变得?指导幼儿观察海绵有 没有变回原来的笑脸。 4、交流分享重点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和海绵玩变一变的游戏? 海绵宝宝变成了什么?如果放开手海绵宝宝会变会原来的样子吗? 教师小结:不管我们是卷一卷、压一压、扭一扭,只要手一放海 绵宝宝就能变回原来的样子,看来海绵宝宝不只有柔软的特点,它还 是有弹性的! 三、再次操作,感知海绵的吸水性1、观察发现:你们仔细地观 察一下海绵宝宝,它的身上有什么呢?(小孔)2、自主探索:猜猜这 些小孔有什么用呢?老师准备了一些水,请你们把海绵宝宝放进水里,看看海绵宝宝有什么变化? 3、交流分享:海绵宝宝放进水里后有什么变化呢? 教师小结:原来海绵宝宝还有吸水的本领啊! 四、联系生活,寻找海绵制品1、认识物品:王老师带你们到后 面的大海里一起去看一看,海里有些什么东西? 2、海里寻宝:请你们每个人到海里寻找一件有海绵的东西,然后 带着它马上回到位置上坐下来,那我就知道你的速度最快了。 3、验证宝物:我们来看看,你们找到的是海绵制品吗。 教师总结: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的东西是用海绵宝宝做成的,海绵宝宝的本领可真大

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海绵宝宝

幼儿教育:________ 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海绵宝宝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5 页

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海绵宝宝 【活动目标】 1、感知海绵的轻软、能变形、吸水的特性。 2、乐意参加探索活动,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 【活动准备】 1、海绵、纽纽棒若干,海绵做成的毛毛虫一只。 2、活中的海绵制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海绵宝宝,引起探究兴趣。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海绵宝宝) 二、玩海绵,感知海绵的特性。 1、和海绵宝宝握握手,抱一抱,初步感知海绵的轻、软的特性。 2、第一次探索。(玩海绵) (1)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2)集体交流。 师:刚才你用什么方法和海绵玩的?你玩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3、第二次探索。(海绵变形) (1)幼儿自由探索。 (2)集体交流。 师:你把海绵变成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变的? 小结:我们能把海绵变成各种形状,但只要一松手,它就又变回原来的样子,真神奇。 4、变毛毛虫。 第 2 页共 5 页

(1)出示海绵变的毛毛虫(辅助材料:纽纽棒),引起幼儿兴趣。 (2)幼儿动手操作,把海绵变成毛毛虫。 (3)和毛毛虫玩一玩。 三、参观海绵展览馆,了解海绵在生活中的用处。 【教学反思】 一、从兴趣出发,联系生活进行选材。 海绵在我们生活中是常见、常用的材料,孩子们对此既熟悉又陌生,虽常见常用,但是对于海绵的特性却不了解,因此,本次活动我们选择了“海绵”作为活动题材。活动一开始以动画片《海绵宝宝》中“海绵宝宝”作为导入,带领孩子们走进海绵世界。由于这个动画片是幼儿感兴趣的,它的出现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很自然地进入下一环节。 二、以“幼儿探索操作”贯穿始终。 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自己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孩子们与海绵宝宝“玩一玩”、“变一变”,让他们用完整的简单句表述自己的发现,符合《纲要》中指出的“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同时,我还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的机会,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地去探索并发现海绵的特性。 三、结合并运用于实际生活。 活动的最后环节,通过参观“海绵展览馆”,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将知识真正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小班科学教案:糖和盐 第 3 页共 5 页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海绵宝宝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海绵的轻软、能变形、吸水的特性。 2、乐意参加探索活动,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海绵、纽纽棒若干,海绵做成的毛毛虫一只。 2、活中的海绵制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海绵宝宝,引起探究兴趣。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海绵宝宝) 二、玩海绵,感知海绵的特性。 1、和海绵宝宝握握手,抱一抱,初步感知海绵的轻、软的特性。 2、第一次探索。(玩海绵) (1)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2)集体交流。 师:刚才你用什么方法和海绵玩的?你玩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3、第二次探索。(海绵变形) (1)幼儿自由探索。 (2)集体交流。 师:你把海绵变成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变的? 小结:我们能把海绵变成各种形状,但只要一松手,(教案出自: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它就又变回原来的样子,真神奇。 4、变毛毛虫。 (1)出示海绵变的毛毛虫(辅助材料:纽纽棒),引起幼儿兴趣。 (2)幼儿动手操作,把海绵变成毛毛虫。 (3)和毛毛虫玩一玩。 三、参观海绵展览馆,了解海绵在生活中的用处。 教学反思 一、从兴趣出发,联系生活进行选材。 海绵在我们生活中是常见、常用的材料,孩子们对此既熟悉又陌生,虽常见常用,但是对于海绵的特性却不了解,因此,本次活动我们选择了“海绵”作为活动题材。活动一开始以动画片《海绵宝宝》中“海绵宝宝”作为导入,带领孩子们走进海绵世界。由于这个动画片是幼儿感兴趣的,它的出现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很自然地进入下一环节。

二、以“幼儿探索操作”贯穿始终。 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自己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孩子们与海绵宝宝“玩一玩”、“变一变”,让他们用完整的简单句表述自己的发现,符合《纲要》中指出的“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同时,我还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的机会,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地去探索并发现海绵的特性。 三、结合并运用于实际生活。 活动的最后环节,通过参观“海绵展览馆”,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将知识真正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正常人体运动学腕关节运动学

正常人体运动学腕关节 运动学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三、腕关节运动学 (一)腕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向 (二)腕关节的功能解剖 (三)腕关节的生物力学??? (一)腕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向 1.腕关节的组成 桡腕关节 腕骨间关节属于联合关节 腕掌关节 1.腕关节的组成(主要结构) (1)桡腕关节:桡骨腕关节面及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组成关节窝与手舟骨、月骨及三角骨的近侧面组成的关节头构成,属于简单关节、椭圆关节。 (2)腕骨间关节:近侧的手舟骨、 月骨及三角骨和远侧的大多角骨、 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组成。 近侧腕骨间关节(平面关节) 远侧腕骨间关节(平面关节) 腕横关节或腕中关节(简单、球窝关节) (3)腕掌关节:由远侧列腕骨与5个掌骨底组成。 拇指腕掌关节:由大多角骨与第1掌骨底构成(鞍状关节) 辅助结构:关节盘、腕桡侧副韧带、腕尺侧副韧带、桡腕掌侧韧带、桡腕背侧韧带。 关节特点:关节腔宽广,关节囊松弛,关节囊前、后、桡、尺侧都有韧带加固,腕掌侧韧带比桡腕背侧韧带坚韧、限制桡腕关节后伸运动。 运动:屈伸、收展、环转(桡腕关节、腕横关节、拇指腕掌关节)。 (二)腕关节的功能解剖 1.运动腕关节的主要肌群 屈: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 伸: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示指伸肌、尺侧腕伸肌 外展: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屈肌 内收:尺侧腕屈肌、尺侧腕伸肌 屈:桡侧腕屈肌(第2掌骨底)、掌长肌(掌腱膜)、尺侧腕屈肌(豌豆骨)、指浅屈肌(2-5指中节指骨两侧)、指深屈肌(第2至5指远节指骨底前面) 伸:桡侧腕长伸肌(第2掌骨底)、桡侧腕短伸肌(第3掌骨底)、指伸肌(2-5指中节远节指骨底背面)、示指伸肌(示指指背腱膜)、尺侧腕伸肌(第5掌骨底) 外展: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屈肌(第2掌骨底) 内收:尺侧腕屈肌(豌豆骨)、尺侧腕伸肌(第5掌骨底) 2.运动拇指腕掌关节的主要肌群 屈:拇长屈肌、拇短屈肌 伸:拇长伸肌、拇短伸肌 外展:拇长展肌、拇短展肌 内收:拇收肌 对掌:拇对掌肌、小指对掌肌 (1)拇长屈肌 起点:前臂骨间膜 止点:拇指远节指骨底掌侧

腕和手部检查法

腕和手部检查法 (一)望诊 1.腕和手的姿势观察手的休息位与功能位的变化,以助诊断。 手的休息位是手处于自然静止状态,此时手部的肌肉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休息位时腕关节背伸10一15°,并有轻度尺偏,手的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半屈曲,拇指轻度外展,指腹接近或触及食指远端指间关节的桡侧,第2~5指的屈度逐渐增大,呈放射状指向舟骨。如果损伤中枢神经、周围神经、肌肉或肌腱时,破坏了手部肌肉原有的平衡,则改变了休息位而产生畸形。 手的功能位为腕背伸20~30°,拇指充分外展,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微屈,其他手指略为分开,各指间关节的屈曲位置较为一致:即掌指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半屈曲,而远端指间关节微屈曲。 2.腕和手的皮肤和皮纹手掌有3条主要的皮纹:大鱼际纹(或称近端掌纹)、掌中横纹、远端掌横纹。大鱼际纹,于大鱼际基底勾划出大鱼际轮廓;掌中纹从大鱼际纹的桡侧开始,朝远端掌横纹相平行的方向延伸;远端掌横纹,从食、中指的指蹼间到手掌尺侧。 拇指掌侧基底有掌指横纹,拇指掌侧指间关节处有指间横纹,其余4指的掌指横纹位于近节指骨的中部平面。掌侧的近端指间关节和远端指间关节处,有近端指间横纹和远端指间横纹。 手背的指蹼位于近节指骨的中部,指蹼从背面观形成一斜面。 皮肤瘢痕,常可为深部组织损伤提示检查线索。 3.指甲的形状和颜色正常指甲呈粉红色。甲床苍白是贫血或循环系统疾病的一个征象。正常指甲无凹陷或劈裂,其根部小新月形区域应是白色,异常指甲呈匙状甲或杵状甲。 匙状甲呈凹形,是霉菌严重感染的结果;杵状甲呈半球形,宽而大,指甲下常发生软组织增生,多见于呼吸系统疾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4.腕和手部肿胀 (1)腕部肿胀:腕部出现肿胀,多因关节内损伤或病变。腕部挫伤、韧带或关节囊撕裂、腕骨骨折或月骨脱位则肿胀明显。急性化脓性腕关节炎则全腕肿胀显著,且发红发热。腕关节结核呈梭形肿胀,不红不热。风湿性关节炎肿胀发展迅速,时肿时消,往往呈对称性肿胀。 (2)鼻咽窝肿胀:正常的生理凹陷消失,多因腕舟骨骨折。 (3)龄腕背侧肿胀:多见于伸指肌腱腱鞘炎、腕骨骨折、腱鞘囊肿等。 (4)掌指关节与指间关节肿胀:外伤可引起肿胀。如无明显外伤,远端指间关节肿胀,中年以上患者多见于骨性关节炎;近端指间关节梭形肿胀,多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 5.腕和手部畸形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海绵宝宝的本领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海绵宝宝的本 领 活动目标: 1、感知海绵柔软、弹性、吸水的特性。对海绵的特性感到好奇,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 2、学习词语:软软的、轻轻的、吸水、弹性等。 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海绵若干,记录表,海绵制品,非海绵制品,颜料水。 活动过程: 一、认识海绵,引起探究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动画片,请你们一起来看一看。 2、动画片里有谁呀?(海绵宝宝) 3、你们知道海绵宝宝有什么本领吗? 二、动手操作,感知海绵的弹性。 1、提问:海绵宝宝要和我们玩“变一变”的游戏,我把笑脸的海绵宝宝捏一捏、扭一扭,你们看现在海绵宝宝变成什么样子了啊?(变成哭脸的海绵宝宝)如果我把手放开,海绵宝宝还能变回笑脸吗?你是怎么想的? 2、预测记录:如果你认为海绵宝宝还能变回笑脸,请将苹果贴在有笑脸的纸上,如果你认为不能变回笑脸的请将苹果贴在画有哭脸的纸上。 提问:我们来数一数觉得可以回复原状的朋友有几个?认为不可以的有几个? 3、操作验证:

操作要求:到底能不能行呢?等会请你用捏、卷、扭、弯等各种方法和海绵宝宝玩一玩变一变的游戏,每次变的时候仔细看,海绵宝宝有没有变回原来的笑脸? 操作指导:教师观察幼儿用什么方法变得?指导幼儿观察海绵有没有变回原来的笑脸。 4、交流分享 重点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和海绵玩变一变的游戏?海绵宝宝变成了什么?如果放开手海绵宝宝会变会原来的样子吗? 教师小结:不管我们是卷一卷、压一压、扭一扭,只要手一放海绵宝宝就能变回原来的样子,看来海绵宝宝不只有柔软的特点,它还是有弹性的! 三、再次操作,感知海绵的吸水性 1、观察发现:你们仔细地观察一下海绵宝宝,它的身上有什么呢?(小孔) 2、自主探索:猜猜这些小孔有什么用呢?老师准备了一些水,请你们把海绵宝宝放进水里,看看海绵宝宝有什么变化? 3、交流分享:海绵宝宝放进水里后有什么变化呢? 教师小结:原来海绵宝宝还有吸水的本领啊! 四、联系生活,寻找海绵制品 1、认识物品:王老师带你们到后面的大海里一起去看一看,海里有些什么东西? 2、海里寻宝:请你们每个人到海里寻找一件有海绵的东西,然后带着它马上回到位置上坐下来,那我就知道你的速度最快了。 3、验证宝物:我们来看看,你们找到的是海绵制品吗。 教师总结: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的东西是用海绵宝宝做成的,海绵宝宝的本领可真大!

幼儿园小班科学神奇的海绵宝宝教案反思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科学神奇的海绵宝宝教案反 思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小班科学神奇的海绵宝宝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感知海绵的轻软、能变形、吸水的特性,乐意参加探索活动,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神奇的海绵宝宝教案吧。活动目标 1、感知海绵的轻软、能变形、吸水的特性。 2、乐意参加探索活动,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 3、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海绵、纽纽棒若干,海绵做成的毛毛虫一只。 2、活中的海绵制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海绵宝宝,引起探究兴趣。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海绵宝宝) 二、玩海绵,感知海绵的特性。 1、和海绵宝宝握握手,抱一抱,初步感知海绵的轻、软的特性。 2、第一次探索。(玩海绵) (1)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2)集体交流。 师:刚才你用什么方法和海绵玩的?你玩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3、第二次探索。(海绵变形)

(1)幼儿自由探索。 (2)集体交流。 师:你把海绵变成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变的? 小结:我们能把海绵变成各种形状,但只要一松手,(教案出自: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它就又变回原来的样子,真神奇。 4、变毛毛虫。 (1)出示海绵变的毛毛虫(辅助材料:纽纽棒),引起幼儿兴趣。 (2)幼儿动手操作,把海绵变成毛毛虫。 (3)和毛毛虫玩一玩。 三、参观海绵展览馆,了解海绵在生活中的用处。 教学反思 一、从兴趣出发,联系生活进行选材。 海绵在我们生活中是常见、常用的材料,孩子们对此既熟悉又陌生,虽常见常用,但是对于海绵的特性却不了解,因此,本次活动我们选择了“海绵”作为活动题材。活动一开始以动画片《海绵宝宝》中“海绵宝宝”作为导入,带领孩子们走进海绵世界。由于这个动画片是幼儿感兴趣的,它的出现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很自然地进入下一环节。 二、以“幼儿探索操作”贯穿始终。 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自己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孩子们与海绵宝宝“玩一玩”、“变一变”,让他们用完整的简单句表述自己的发现,符合《纲要》中指出的“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同时,我还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的机会,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地去探索并发现海绵的特性。

小班科学:神奇的海绵宝宝.doc

小班科学:神奇的海绵宝宝 活动目标: 1.感知海绵的轻软、能变形、吸水的特性。 2.乐意参加探索活动,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 活动准备: 1.海绵、纽纽棒若干,海绵做成的毛毛虫一只。 2.生活中的海绵制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海绵宝宝,引起探究兴趣。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海绵宝宝) 二、玩海绵,感知海绵的特性。 1.和海绵宝宝握握手,抱一抱,初步感知海绵的轻、软的特性。 2.第一次探索。(玩海绵) (1)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2)集体交流。 师:刚才你用什么方法和海绵玩的?你玩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3.第二次探索。(海绵变形) (1)幼儿自由探索。 (2)集体交流。 师:你把海绵变成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变的?

小结:我们能把海绵变成各种形状,但只要一松手,它就又变回原来的样子,真神奇。 4.变毛毛虫。 (1)出示海绵变的毛毛虫(辅助材料:纽纽棒),引起幼儿兴趣。 (2)幼儿动手操作,把海绵变成毛毛虫。 (3)和毛毛虫玩一玩。 三、参观海绵展览馆,了解海绵在生活中的用处。 反思: 一、从兴趣出发,联系生活进行选材。海绵在我们生活中是常见、常用的材料,孩子们对此既熟悉又陌生,虽常见常用,但是对于海绵的特性却不了解,因此,本次活动我们选择了“海绵”作为活动题材。活动一开始以动画片《海绵宝宝》中“海绵宝宝”作为导入,带领孩子们走进海绵世界。由于这个动画片是幼儿感兴趣的,它的出现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很自然地进入下一环节。二、以“幼儿探索操作”贯穿始终。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自己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孩子们与海绵宝宝“玩一玩”、“变一变”,让他们用完整的简单句表述自己的发现,符合《纲要》中指出的“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同时,我还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的机会,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地去探索并发现海绵的特性。三、结合并运用于实际生活。活动的最后环节,通过参观“海绵

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海绵宝宝

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海绵宝宝 活动目标: 1. 通过用看看、摸摸、捏捏等方式进行探索操作,初步感知海绵的轻软、能变形的主要特性。 2.乐意参加探索活动,愿意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生活中使用过海绵制品,幼儿有看过海绵宝宝。 2.物质准备:海绵人手一块;大1个、小盒子每桌1个、音乐 活动过程: 1.回顾动画片《海绵宝宝》,激发活动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个大礼物,猜猜里面有什么?上来摸摸看?感觉一下是怎样的?(个别幼儿)倒底是什么呢?我们把它拿出来看一看!哇!是海绵宝宝!小朋友,你们有看过动画片《海绵宝宝》吗?海绵宝宝有什么样的本领? 2.动手操作,发现海绵特性。 ①感受海绵的轻软。 ——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海绵宝宝,他们都要跟我们小朋友做游戏,让我们和它打个招呼、玩一玩吧!(音乐中亲亲、握握、抱抱、压压、捏捏)——海绵宝宝好玩吗?你摸上去觉得海绵宝宝的身体是怎么样的?(软软的、轻轻的) 小结:原来海绵宝宝掂一掂它是轻轻的,抱一抱它是软软的、很舒服。 ②感知海绵的弹性。 海绵宝宝可顽皮了,要和我们小朋友玩变变变的游戏。你瞧,我的海绵朋友会卷一卷、扭一扭、弯一弯,变成什么啦?好,你们也来和你们的海绵宝宝玩一玩、变一变,看谁变得最有趣。 ——你是用什么方法和海绵玩变一变的游戏?海绵变成什么了?让我们捏紧海绵宝宝,看看现在海绵宝宝怎么样啦? ——老师数到一二三一起放开手,看看海绵宝宝会怎么样?海绵宝宝从我们的手上弹出去啦。你们看,现在海绵宝宝是什么形状?(原来的形状)。 分组游戏:

——海绵宝宝玩累了,它很想休息一下!瞧,这么小的房子海绵宝宝能住得进去吗?幼儿自由尝试 交流分享: ——你们的盒子里面住了几个海绵宝宝?是用什么方法让它住进去的?看看住进去的海绵宝宝和原来的一样吗?海绵又柔软又有弹性所以通过挤压它能变得很小,就住进这么小的房子里!如果现在我让海绵宝宝出来,它还会变回原来的样子吗?请你们把它们拿出来! 小结:原来海绵的身体软软的,只要用点力就能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不用力的时候还会还原,它是有弹性的。 延伸活动: 1.感知海绵的吸水性。 ①导入 ——你们仔细地观察一下海绵宝宝,它的身上有什么呢?(小孔) ②自主探索。 ——猜猜这些小孔有什么用呢?老师准备了一些颜料水,请你们把海绵宝宝放进水里,看看海绵宝宝有什么变化? ③交流分享。 ——海绵宝宝放进水里后有什么变化呢? ④小结:原来海绵宝宝还有吸水的本领啊! 2.寻找生活中的海绵制品。

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海绵宝宝

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海绵”宝宝 设计意图: 生活中的海绵制品也越来越多,比如海绵抱枕、海绵玩具、海绵拖把等等,孩子们对海绵并不陌生,但是对于海绵的特性却不十分了解。结合“水”的主题活动,我将海绵的吸水特性和水联系起来,一方面让孩子们了解海绵的特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海绵的特性来玩水。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于是就产生了本次活动。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海绵具有柔软、弹性、吸水的特性。 活动目标: 1、感知海绵柔软、弹性、吸水的特性。 2、对海绵的特性感到好奇,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 3、能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点:感知海绵柔软、弹性、吸水的特性。 活动难点:能用简短而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海绵每人1块; 2. 分别装有水的小盒子10个、大盒子六个; 3. 装有小鱼的小盒子6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海绵,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海绵”宝宝,我们每人抱起一个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揉一揉、捶一捶、掂一掂,大家一起和“海绵”宝宝玩一玩吧。 2.谁来告诉大家,你的“海绵”宝宝像什么? 3.原来“海绵”宝宝可以做成这么多不同的形状和图案,它们不仅好看,而且还很好玩呢。 二、动手操作,感知海绵的弹性。 1.比大小:用我们的手与“海绵”宝宝比一比,是“海绵”宝宝大还是我们的手大? 2.游戏设想:“海绵”宝宝想藏进我们的手心里,谁能有办法? 3.幼儿操作验证:想一想,试一试,看一看。用什么办法把海绵宝宝

藏进我们的手心里。 4.师幼一起操作验证:大家看,“海绵”宝宝真的藏进我们的手心里了,为什么“海绵”宝宝可以藏进我们的手心里呢?小结:海绵是软软的。 幼儿反复操作,感知海绵的柔软性。 5.操作经验回顾:“海绵”宝宝和我们做躲迷藏的游戏时,藏进手心里变得怎样?当我们把小手松开后“海绵”宝宝又变成什么样呢? “海绵”宝宝藏进手心里就小啦,当我们把小手松开后“海绵”宝宝又还原成原来的样子啦。 操作经验巩固: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一起再试一试,看,“海绵”宝宝真的既能变小,又能还原成原来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小结:海绵有弹性。 三、再次操作,感知海绵的吸水性 1.“海绵”宝宝和我们玩了半天,有些口渴了,怎么办?它会喝水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2.自主探索:每个小朋友面前一盆水,让幼儿自由地把“海绵”宝宝放在水里玩。我们把“海绵”宝宝拿起来,看看它们的小肚子喝饱了没有? 操作比较:我们把喝饱水的“海绵”宝宝放在手上掂一掂,喝饱水的“海绵”宝宝与没有喝水的“海绵”宝宝有什么不同? 小结:原来“海绵”宝宝还有吸水的本领啊!喝了水的“海绵”宝宝变得重了。 3.“海绵”宝宝在水里喝了很多水,它到底喝了多少水呢,我们能看得到吗?怎样才能看到呢? 小结:原来“海绵”宝宝会吸水,还能把水挤出来呀! 四、用海绵来运水 外面有一群小鱼,它们池子里的水被太阳晒干了,小鱼们没有了水会很危险的,我们怎样来帮助它们呢?我们可以请“海绵”宝宝来帮助我们运水吗? 幼儿自由用“海绵”宝宝运水。 五、活动过程: 引导幼儿探索海绵的用途,如:可以使用海绵帮娃娃洗澡、洗碗、洗脸,擦黑板,海面印画,填充沙发,玩具等等。

中班科学游戏教案《海绵宝宝》

中班科学游戏教案《海绵宝宝》 乐于参加探索活动,乐意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游戏教案《海绵宝宝》,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的方式了解海绵的特性。 2、乐于参加探索活动,乐意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 活动准备:盒子海绵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朋友,我们来认识一下,出示一个海绵玩具:好可爱的宝宝,老师这还有好多呢! 1、幼儿通过看一看、玩一玩、摸一摸,感知海绵的特性。现在每人发一个,

拿到之后看一看、玩一玩、摸一摸,你们玩过这个吗?在家里见过吗? 2、进一步感知海绵的特性是粗糙的,轻轻地。 你们自己摸摸看,它们是硬硬的还是软软的?往这边看,老师可以在前面拿一个玩具捏一捏,让幼儿观察,摸一摸是什么样子的?(老师示范摸一摸)幼儿:软软的。(这是如果有幼儿说出这是海绵,老师就要请幼儿说出:你认识这个材料,这是什么?幼儿:海绵。如果没有幼儿说出,老师就要提问提示幼儿:这个软软的东西是什么?幼儿:海绵。) 我们摸一摸自己的小脸,滑不滑?幼儿:滑。师:滑滑的。再摸一摸手里的海绵玩具是滑滑的吗?幼儿:不是。老师:那是怎样的?幼儿:粗糙的。老师:海绵是粗糙的。我们再来甩一甩,是重重的,还是轻轻地?幼儿:轻轻地。老师:海绵是轻轻地。 二、基本部分 1、和海绵宝宝玩游戏

⑴藏在衣服里 现在让海绵宝宝休息一下,海绵宝宝要和我们玩游戏了。刚才我们的海绵宝宝摸上去怎么样?幼儿:软软的。(如果有幼儿说硬硬的,老师总结:有的说软软的,有的说硬硬的。我们摸一摸,他是怎样的?”软软的”师:软软的,摸上去没有我们的皮肤那样光滑,我们还可以说他是粗糙的。今天海绵宝宝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海绵宝宝说他想藏起来,藏哪呢?藏到小朋友的衣服里。(老师示范把玩具藏到衣服里)然后捂起眼睛说我来找了,藏好了吗?幼儿:藏好了。摸摸看,摸上去”软软的”老师:咦在这软软的!这也有,这也是软软的。两个小朋友互相摸一摸,然后老师问幼儿摸上去怎么样?”软软的”老师:你也找到了,摸上去怎么样?”软软的” ⑵藏在背后面 把海绵宝宝拿出来,刚才我们把海绵宝宝藏哪了?”衣服里”他摸上去是怎样的?”软软的”现在继续捉迷藏,我们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