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

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

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
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

旅游学概论考试大纲

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课程内容从时间的角度详细介绍了旅游活动产生的过程,分析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旅行和旅游活动的特点,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业的影响,近代旅游业的产生以及托马斯·库克对旅游业的贡献,分析了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二)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迁移活动与旅行、旅游的差别,三次社会大分工与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关系,奴隶社会时期古罗马帝国和中国商周旅行活动的特点,封建社会时期中国与欧洲主要的旅行活动和特点,掌握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交通技术的发展与铁路时代的到来对近代旅游业的意义,了解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近代旅游业产生的关系。理解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人类旅行和旅游行为产生的过程,人类社会三次大分工的具体表现,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对旅游的意义。

2、掌握:古罗马帝国旅行发展的有利条件;封建社会时期中国旅游发展的背景;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产生,交通技术的发展与铁路时代。

3、熟练掌握: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在陆路和水路交通方面的成就;封建时期中国和欧洲常见的旅行方式;19世纪以前旅行活动发展的特点;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二章关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

(一)课程内容旅游活动的概念、旅游活动的特征和要素构成,旅游活动的类型,旅游活动的性质,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二)学习要求掌握旅游和旅游活动的概念,了解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和旅游活动的要素构成;掌握旅游活动类型划分的标准以及具体的旅游活动类型,理解旅游活动的性质和根本属性,掌握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旅游的概念、旅游活动的概念;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概念及彼此之间的差异。团体旅游和散客旅游的人数标准。以旅游目的为标准进行划分的旅游类型;为什么说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旅游活动地理集中的意义;认识旅游活动季节性的意义。

2、掌握: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旅游活动的要素构成,团体旅游和散客旅游的优点和不足,消遣旅游和事物性旅游的概念、涉及的种类等,掌握观光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宗教旅游、探险旅游、公务旅游、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家庭和个人事物性旅游等的概念和

这些旅游类型的特点,掌握大众旅游的两层含义,奖励旅游出现的时间、最早采取奖励旅游的国家、奖励旅游的含义,奖励旅游的作用,社会旅游的含义,掌握旅游季节性的原因和规律性的认识。

3、熟练掌握:旅游活动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文化性,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第三章旅游活动的主体

(一)课程内容旅游者的概念界定,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旅游者的分类。

(二)学习要求掌握罗马会议对游客、旅游者和短程游览者的界定,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者的认定,我国对来华入境旅游者的统计口径,世界旅游组织、英国、法国、美国等以及我国对国内旅游者的界定。掌握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掌握旅游者的几种分类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游客,短程游览者、惯常环境的概念,我国对海外游客的界定,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和我国对国内旅游者的界定的不同之处。可支配收入、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概念,闲暇时间的分类。什么是旅游动机,旅游动机的基本类型。

2、掌握: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的区别,我国旅游统计中不属于海外游客的几种情况以及不属于国内游客的几种情况。带薪假期制度的形成过程。个性心理类型,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掌握旅游者的分类方法。

3、熟练掌握:收入水平对旅游者的意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与旅游动机的关系,旅游动机的类型,认识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应具备的条件对旅游业从业人员有何实际意义?消遣型旅游者的特点、差旅型旅游者的特点。

第四章旅游活动的客体

(一)课程内容旅游资源的含义,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二)学习要求深刻理解什么是旅游资源,掌握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和具体的类型,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资源的价值决定取决于的因素。理解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必要性,了解旅游资源调查的步骤和方法,掌握旅游资源的评价原则,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开发可行性研究,了解开发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原则。掌握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了解致使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以及保护旅游资源的途径。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旅游资源的定义,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的价值决定,旅游资源调查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上层设施的含义与内容。

2、掌握:旅游资源的基本分类方法,可再生旅游资源和不可再生旅游资源的定义,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可进入性,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基本内容,旅游资源保护的途径。

3、熟练掌握: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的定义及具体分类,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所包含的内容,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原则,致使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

第五章旅游业

(一)课程内容旅游业的概念,旅行社,住宿业与饭店,旅游交通,旅游景点,旅游业的产品。

(二)学习要求掌握旅游业的概念、构成、性质和基本特点。掌握旅行社的定义、分类、基本业务和在旅游业中的作用。饭店的发展过程、饭店的等级划分与我国饭店的星级评定,饭店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饭店业的发展趋势。旅游交通的含义、旅游交通在旅游业中的作用,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旅游景点的含义、旅游景点的特点、类别。旅游产品的概念、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旅游业、直接旅游企业、旅行社、旅游批发经营商、旅游交通、旅游零售商、包假旅游、旅游产品、旅游景点等。几种主要旅行方式的比较。

2、掌握: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旅游业的构成,旅游业的性质,我国旅行社的分类,旅行社的业务、团体旅游与散客旅游的比较,旅行社的发展动向,饭店的等级划分和星级评定的原则,饭店合作集团的类型,海上巡游的基本情况,旅游景点的特点和类别,影响景点经营的基本因素,旅游产品的分类、特点和质量标准。

3、熟练掌握:旅游业的基本特点,旅行社在旅游业中的作用,饭店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饭店连锁集团的优势,旅游交通在旅游业中的作用,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我国旅游景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实现旅游产品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

第六章旅游组织

(一)课程内容国家旅游组织、我国的旅游组织和国际旅游组织。

(二)学习要求掌握政府为什么要对旅游发展进行干预?国家旅游组织的类型和形成差异的原因,掌握我国旅游组织的两大类即旅游行政组织和旅游行业组织的情况,国际旅游组织的情况。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国家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政府介入旅游发展的动机,国家旅游组织设立形式,我国国家旅游局成立的时间,中国旅游协会成立的时间,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成立时间。

2、掌握:政府介入旅游发展的必要性,政府介入和干预旅游业发展的手段,各国国家旅游组织存在差异的原因,国家旅游组织的职能,国际旅游组织的概念与类别。

3、熟练掌握:我国国家旅游局的职能,世界旅游组织的基本情况,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的基本情况。

第七章旅游市场

(一)课程内容旅游市场的基本概念,全球国际旅游客流状况,我国旅游业的客源市场。

(二)学习要求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客源市场划分的方法、意义。掌握国际旅游客流的流向、客流分布规律。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市场的分布、特点,我国国内客源市场的分布、特点,我国出境旅游市场发展状况、特点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旅游市场的概念、旅游市场细分的标准,国际旅游客流的主要流向,我国入境旅游的客源构成,近年国内旅游市场的特点。

2、掌握:全世界国际旅游客源的地区分布状况,近距离的国际旅游何以会占绝大比重?香港作为我国内地旅游业开展海外市场营销工作的重点对象的原因,日本市场和韩国市场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主要国际客源市场的基本原因。推动我国出境旅游需求快速发展的因素,

3、熟练掌握:国际旅游客流规律,我国在国际客源竞争中的问题,近期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特点。

第八章旅游的影响

(一)课程内容旅游的经济影响,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旅游的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旅游。第二节内容“旅游促进接待地经济发展的理论根据”不考核。

(二)学习要求掌握旅游对经济和社会文化的积极方面的影响,也要了解消极方面的影响,掌握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了解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目标和实施原则,明确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领会:国际收支平衡,旅游出口,可持续发展,旅游承载力。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掌握:旅游创汇具备的优点,旅游业增加就业机会的原因,旅游的发展对经济的消极影响,旅游对社会文化消极方面的影响的具体表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目标和实施原则。

3、熟练掌握:旅游对经济的积极影响,旅游对社会文化积极方面的影响,旅游对环境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的影响,旅游承载力是旅游目的地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核心的原因。

旅游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2002年6月版)

课号:0197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旅游学概论》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该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入门课程。

作为一门概论性课程,本课程主要从旅游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出发,阐明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阐述旅游活动的内容、种类和表现形式,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以及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本课程注重对现象原理的揭示和理解,采用客观现象概述和原理论述相结合的方法,既注重同国际旅游学术接轨,又反映我国旅游研究和旅游发展的实情,使学生们能够层层深入,理解和掌握有关旅游的基础理论。同时,全书内容有很强的逻辑性,便于教师和学生阅读与使用。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旅游及旅游业有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

1. 了解旅游的发展历程;

2. 掌握旅游活动的性质及特点;

3. 掌握旅游者的类型与特征及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

4. 理解有关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5. 了解旅游业的构成及发展状况;

6. 正确认识旅游的影响。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该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旅游管理知识的入门课程。许多其它课程,如《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学》、《旅行社管理》、《旅游饭店管理》、《旅游开发与规划》等课程都是以本课程作为基础的。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徙(一般)

识记:原始社会早期的社会经济特点;人类迁徙活动的原因和目的。

理解: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徙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

(二)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重点)

识记: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的特点

理解: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

(三)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重点)

理解: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的特点;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的特点;封建社会旅行发展的特点。

(四)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重点)

识记:铁路运输方式对于旅游发展的影响;近代旅游业诞生的标志。

理解: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托马斯·库克被尊为旅游业先驱的原因。

(五)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一般)

识记:现代旅游产生的标志

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六)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次重点)

识记:现代旅游的概念

理解: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二章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作为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概念,学会分析并掌握旅游活动的性质,熟悉旅游活动的特点及意义,了解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以及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常用指标。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旅游的概念(重点)

识记:“艾斯特”定义;旅游的定义

理解:“艾斯特”定义的内容和特点

(二)旅游活动的类型(次重点)

识记: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国际旅游、国内旅游的概念

理解: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差别

(三)旅游活动的性质(重点)

理解: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旅游活动的性质。

(四)旅游活动的特点(重点)

识记:大众旅游、奖励旅游、社会旅游的概念

理解:旅游活动的特点;旅游活动的普及性;旅游活动的地理集中性;旅游活动的季节性;旅游活动季节性的成因。

应用:分析旅游活动季节性的成因及表现

(五)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指标(一般)

识记: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常用指标;旅游收入、国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支出的概念

第三章旅游者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旅游者的概念,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及其意义,了解旅游者类型的划分方法并熟悉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旅游者的概念(重点)

识记:罗马会议定义及其特点;我国对海外游客的界定及分类;我国对国内游客的界定及分类。

理解:罗马会议的特点

(二)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重点)

识记:可支配收入、可随意支配收入、闲暇时间的概念

理解: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

应用:分析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

(三)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重点)

识记:旅游动机的概念;旅游动机的基本类型;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

理解: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及认识意义

应用: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及认识意义;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因素。

(四)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重点)

识记:旅游者的类型

理解:不同类型旅游者群体的需求特点

第四章旅游资源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特点与分类以及旅游资源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认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并熟悉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实施原则和基本措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重点)

识记:旅游资源的定义;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的特点。

理解: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次重点)

识记:现实旅游资源、潜在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可进入性的概念;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上层设施的概念;旅游点的生命周期。

理解: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旅游点生命周期的成因;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原则;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

应用: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

(三)旅游资源的保护(重点)

理解: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旅游资源遭受损害和破坏的原因;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原则与措施。

应用:旅游资源的保护

第五章旅游业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业的构成、性质及特点,了解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中的作用,熟悉旅游业主要经营部门的基本常识并掌握旅游产品的概念及其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旅游业的概念(重点)

识记:旅游业的定义;旅游业的构成;直接旅游企业、间接旅游企业的概念

(二)旅游业在推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次重点)

理解:旅游业在推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三)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重点)

理解:旅游业的性质;旅游业的基本特点。

应用:分析旅游业的特点及认识意义

(四)旅行社(重点)

识记:旅行社的定义;外国旅行社的分类;我国旅行社的分类;旅游批发经营商、旅游零售商的概念;旅行社开展业务的主要方式;包价旅游、散客旅游的概念。

理解:旅行社的作用;包价旅游迅速普及的原因

(五)饭店与住宿业(重点)

识记:饭店等级的评定标准与评定工作的原则;饭店连锁集团、饭店合作集团的概念;饭店连锁集团成员饭店的类型;饭店合作集团的类型。

理解:饭店在目的地社会经济中的作用;饭店连锁集团具备的竞争优势;我国饭店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应用:饭店连锁集团具备的竞争优势

(六)旅游交通(重点)

识记:主要的旅行方式类型

理解:旅游交通的任务和作用;我国旅游交通发展中的问题;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

应用: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

(七)旅游景点(次重点)

识记:旅游景点的定义以及特点;旅游景点的类别。

理解:旅游景点经营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八)旅游业的产品(重点)

识记:旅游产品的概念

理解:旅游产品的特点;旅游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旅游产品质量的衡量标准;旅游产品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

应用:旅游产品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

第六章旅游组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国家旅游组织的概念及其主要职能;熟悉我国旅游组织的基本状况并了解同我国有关系的主要国际旅游组织。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国家旅游组织(次重点)

识记:国家旅游组织的概念;国家旅游组织的设立形式;国家旅游组织的基本职能。

理解:各国国家旅游组织的差异原因

(二)我国的旅游组织(一般)

识记:我国旅游组织的分类;我国旅游行政组织的分类;国家旅游局的性质;旅游行业组织的性质。

(三)国际旅游组织(一般)

识记:国际旅游组织的概念;国际旅游组织的分类;世界旅游组织、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的性质

第七章旅游市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及市场细分的方法,熟悉全球国际旅游客源和客流的地区分布格局及国际旅游客流的主要流动规律,了解我国旅游业海外客源市场状况并能够分析和认识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客源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旅游市场的概念(重点)

识记:旅游市场的概念

(二)旅游市场的划分(重点)

识记:旅游市场划分的概念;旅游市场的划分方法。

理解:旅游市场划分的意义;

(三)全球国际旅游客流状况(重点)

识记:国际旅游客流分布格局;国际旅游客源的地区分布状况。

理解: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崛起的原因;国际旅游客流规律;近距离的国际旅游占绝大比重的原因。

(四)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次重点)

识记:我国旅游业国际客源构成

理解:选择重点旅游客源市场应考虑的因素

(五)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重点)

理解: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应用:分析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第八章旅游的影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及正确认识旅游产生的影响,从而为探讨和认识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途径打下基础。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旅游的经济影响(重点)

识记:外汇、国际收支平衡、旅游出口的概念

理解: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积极影响;旅游业在提供就业机会和解决就业问题方面的重要意义;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消极影响;过重依赖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应用:认识旅游的发展对目的地经济的影响

(二)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重点)

理解: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

应用:认识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及认识意义

(三)旅游的环境影响(次重点)

理解:旅游对目的地环境在积极方面的直接影响;旅游对目的地环境在消极方面的直接影响。

(四)可持续旅游发展(次重点)

识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含义;可持续旅游的内容;旅游承载力的概念

理解: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预防和控制旅游的消极影响的措施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目录 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与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2)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 (2) 四、本课程各章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重难点 (2) 五、职场健康与安全 (8) 六、课时安排 (8) 七、考核方式 (8) 八、参考教材 (9)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总学时:72课时) 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与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旅游概论》是中职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它是一门研究旅游者、旅游业双方活动,影响旅游接待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非常重要的学科。 通过学习,要求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掌握旅游学基础知识,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为进一步学习酒店服务专业的其他学科和从事旅游业经营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2.教学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和旅游的基本要素,旅游的产生,旅游者的条件,构成旅游业的要素,影响旅游市场的主要因素等,为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旅游酒店服务工作和旅游经营管理工作打下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 3.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旅游的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2)掌握旅游的基本要素,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产生旅游者的条件。 (3)掌握旅游业的构成,以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与影响。 (4)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细分,以及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状况。

(5)掌握生态旅游的概念、发展现状和意义,理解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6)理解并掌握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旅游概论》是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只有全面地掌握了旅游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酒店管理专业的其他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生只有在学习了此课程并对旅游学科有全面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酒店专业的其他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以《旅游地理》课程为基础,在学习本课程以前,应先学习《旅游地理》课程。本课程与《旅游心理学》、《前厅与客房服务》等专业课程相配合,共同组成酒店服务与管理课程的基本体系。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因此教学媒体的设置应是多样化的。教学媒体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还应配有多媒体教学、习题讨论、实习等教学媒体和手段,加深学生对旅游活动的感性认识,提高欣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能力。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也应结合实践教学。有条件的教学班结合课程内容,安排学生定期进行参观、游览、讨论、评论,增强学生对旅游活动的感性认识,提高旅游经营管理能力,为今后从事酒店经营管理等工作打下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 四、本课程各章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重难点 第一章旅游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旅游的概 念、旅游的本质属性、旅游的特点、旅游 的类型。了解旅行和旅游的区别。 教学内容:第一节旅游的产生

旅游学基础知识整理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绪论 (一)国际旅游学研究 1.旅游学研究开端 2.功利性阶段 3.综合化方向 4.后旅游研究阶段 5...特点总结 .... (二)国内旅游学研究(伴随改革开放) 1.开展时间较短 2.以翻译借鉴为主 3.认识论的功利性倾向 4.旅游学研究依赖高等旅游教育 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旅游业及其开发和经营活动,以及研究旅游供求双方活动的开展对旅游接待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一门社会科学 旅游研究基本方法 1.系统分析法 2.理论分析与实际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4.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旅游研究方法》詹宁斯) 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旅游发展史)(一)古代旅行 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是由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发展和演变而来的。 在原始社会的早期,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人们客观上不具备能借以开展旅行活动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也不存在外出旅行的愿望。虽然当时的确有迁移活动发生,但这些活动所具有的被迫性和求生性特定,说明他们既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自愿旅行,更谈不上是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

1.旅行的产生 三次社会大分工导致人们生产效率提高,产品交换规模和地域范围扩大是履行产生的基本前提。 1)三次社会大分工: 第一次农业、畜牧业形成 第二次手工业从农业、畜牧业中分离 第三次商业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中分离 原始社会晚期,生产力提高,出现大量剩余产品,交换活动扩大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不同从业者之间的产品交换也因此成了普遍的现象 2)结论: 在世界范围内,人类有意识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是从古代旅行发展而来的 人类早期旅行活动开展不是出于消遣或度假,多是人们出于外出贸易经商需要而开展的经济性活动(实用主义商贸目的) 生产力、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旅行活动发展 第二章、认识旅游活动 旅游活动 基本特征 三体 六要素 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本质途径 类型 第三章、旅游者 第一节旅游者的界定 "国际旅游者":到一个不是自己惯常居住的国家去访问,并在该国停留至少24小时的人"国际短途游览者"因消遣目的而到访别的国家,停留时间不足24小时的国际来访者。 "中转过境旅游者"途经该国而不做停歇的旅行者,以及那些以不足24小时的时间途经该国,其间只是作了一些非旅游性质的短暂停歇的中转旅客。 国际旅游者(来访旅游者在到访国境内的连续停留时间最长为6个月) 罗马会议 游客=旅游者+短途旅游者(一日游游客) 第二节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 足够的支付能力(可自由(随意)支配收入) 足够的闲暇时间 其他:收入、带薪假期、年龄、家庭生命周期、健康状况

《旅游学概论》课程学习大

《旅游学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是该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入门课程。教学目的是使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初步掌握有关旅游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对旅游的总体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以及毕业后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重点掌握旅游、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产品、旅游市场等基本概念;掌握一些重要的旅游组织;旅游对于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了解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市场在旅游中的地位与作用。学会运用旅游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 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旅游的基本概念、旅游的历史沿革和未来发展;旅游者、旅游业、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等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主要的国际、国内旅游组织;旅游对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的影响等知识。 (四)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入门课程,必须开设在所有专业课程之前。 后续课程:导游实务、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政策与法规等。 二、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一)学时分配建议表 学时分配建议表

1、教材 李天元主编《旅游学概论》(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版 2、参考书目 (1)刘伟、朱玉槐《旅游学》,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年版 (2)马勇《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柏杨《旅游学概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谢彦君著,《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8月版 (5)王洪滨《旅游学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年版 (6)普国安《旅游学概论》,广东旅游出版社,2013年版 (三)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笔试) 2、成绩构成:课堂(20%)+作业(10%)+考试(70%)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2 学时)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旅游学的学科特征、研究内容和方法,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旅游经济学课程标准

《旅游经济学》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1060020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理论课(含实践) 课程学分 3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32 实践学时16 前导课程旅游学概论后续课程酒店管理、酒店市场营销适用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制定人仝泽柳制定日期2012.9.5 审核人仝泽柳修订人仝泽柳修订日期2014.6.15 审核人仝泽柳签发人钱宏签发日期2014.6.20 一、课程定位 《旅游经济学》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开设的必修课,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性课程。旅游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的研究,揭示支配旅游经济运行的规律,以有效地指导旅游实际工作,促进旅游经济的协调、稳定、持续的发展,使旅游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旅游经济活动运行中各个主要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本课程应该在完成政治经济学、旅游学概论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后开设,要使本课程的知识在实际中真正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对所学旅游课程知识要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同时,还要辅之于长期的实践和探索。 二、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旅游经济学是一门涉及到经济学的学科,开这门课的木的是要让同学们掌握旅游中的经济现象,如旅游产品、旅游的需求与供旅游消费的性质,以及旅游经济效益如何人评估与测量。让同学们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旅游业务充分认识。2.能力目标 (1)让同学知道社么是旅游产品,以及旅游产品的组合与开发。 (2)了解旅游的需求以及供给、旅游需求弹性系数。 (3)如何利用游客消费结构来满足旅游效用最大化。 3.知识目标 (1)以旅游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使学生认识旅游产品的特点,旅游活动的商品化、旅游产品的结构、旅游产品的供给,投资与资源开发等问题,使其认识旅游经济活动不同于其他经济活动的特殊性。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旅游学知识点识记 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产业革命对旅游的影响 1、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 2改变了很多人的工作性质 3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4技术的进步 二、托马斯·库克与旅游的发展 (一)1841年的活动 1.参加者的公众性 2.组织工作的严密性 3.团队规模前所未有 4.这次活动为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经验(二)1845年的活动 1.目的:纯商业盈利行为 2.出行时间:改变了之前的当日往返一日游,进行了历时一周的过 夜旅游 3.旅游前做了大量的筹备安排工作 4.组织编写《利物浦之行手册》,据信是世界上第一本这类体裁的 旅游指南 5.托马斯·库克不仅亲自担任该旅行团的陪同和导游,还聘雇地方

导游,这是旅行社聘用地导的最早先例 第二章·关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 一、名词解释 1、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 的常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2、旅游活动:一个人到其(生活和工作的)惯常环境以外的某 地去旅行、在该地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其出行的主要目的不是去该地从事就业性活动。 3、国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常住地或惯常环境, 到本国境内的其他地方开展的旅游活动 4、境内旅游:发生在本国境内的旅游活动,其内涵包括本国居 民的国内旅游活动和海外来访入境旅游活动。 5、国民旅游:指参加者为本国居民的旅游活动,其内涵包括本 国居民的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活动 6、国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开展的旅游活动。 7、出境旅游:本国居民跨越国境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去旅游。 8、入境旅游:其他国家的居民前来某国或地区旅游。 9、大众旅游: (1)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即旅游活动参加者人员范围已经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旅游和度假已经发展成为普通大众享有的权利。

旅游学概论培训教案

郑州交通职业学院 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 2011 ~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专业名称酒店管理 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 总课时数72 理论时数44实践时数20 复习考试8其其它0 授课周数18 周学时4 教材名称旅游学概论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6月 授课教师朱云娜实践教师辅导教师朱云娜授课班级11大专酒店1、2班 教研室主任签字系部教学主任签字

教务处编印 二O一一年元月 授课计划管理制度 授课计划是完成教学计划、落实教学大纲要求、安排学期授课内容、教学进度以及采用主要教学方式的主体计划,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文件。因此对制定授课计划做出如下规定: 第一条任课教师在承担某一课程授课任务后,必须做好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已有基础及相关课程的学习情况,同时要充分了解本课程在该专业中的地位、作用与要求。作为课程的教学组织者、实施者,应对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全面负责,认真编写授课计划。 第二条任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等有关文件,在新学期初第二周完成学期授课计划的编写工作。 第三条授课计划内容包括: (一)按讲授一次课(2学时)编写授课内容提要; (二)授课类别应分别注明理论讲授(包括理论讲解、讨论、练习答疑等)或实验(训); 第四条授课计划经教研室、系(部)审批后方可执行。 第五条授课计划一经批准,原则上不得随意变更。任课教师如要对学期授课计划作部分改动时,需经教研室主任、系(部)主任批准。如作重大变动,需经系部、教务处及教学院长批准,并报教务处、督导室备案。 第六条教研室主任应经常检查教师授课计划的执行情况,督促教师按计划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教学督导小组,可将授课计划作为检查教学情况的主要依据。教务处、督导室在系(部)、督导小组检查的基础上进行抽查。原则上,实际进度与计划相差小于±4课时。否则,按教学事故处理,主讲教师写出书面理由。 第七条学期授课计划填写部分统一用小四、楷书打印一式四份,系部、教务处、督导室各一份,任课教师留一份。

《旅游学概论》专升本课程考试大纲

《旅游学概论》专升本课程考试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旅游的起源、旅游的发展、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以及构成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媒介)之间的相互关系、发展规律等,同时探讨了旅游发展对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的影响,提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本课程要求: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旅游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旅游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必须符合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规律,才能真正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充分了解世界范围旅游现象,并以旅游发展的实践为基础,从整理和了解旅游现象中分析旅游发展的逻辑性和合理性,从而发现其活动规律,为学生今后从事旅游开发和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材与参考书目: 1.教材:《旅游学概论》李天元林南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参考书目: (1)《中国特色旅游丛书》章采烈主编 (2)《旅游学概论》马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 (3)《旅游资源概论》甘枝茂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5月 (4)《旅游资源评估与开发》傅文伟主编,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11月 (5)《旅游学刊》、《经济地理》、《旅游管理》人大复印刊等杂志 三、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1.知识点: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徙、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2.考核要求:(1)近代旅游业开端的标志是什么?(2)解析为什么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旅游活动具有重大影响?(3)分析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二章关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 1.知识点:、旅游的概念、旅游活动的类型、旅游活动的性质、旅游活动的特点2.考核要求:(1)要求掌握旅游的概念性定义和技术性定义。(2)把握旅游活动的特点及其对旅游开发的意义。 第三章旅游活动的主体 1.知识点:旅游者的基本概念、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 2.考核要求:(1)学会从客观、主观方面分析旅游者的需求。(2)掌握旅游者类型及需求特点。 第四章旅游活动的客体 1.知识点: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念、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的保护 2.考核要求:(1)掌握旅游资源的特点。(2)为什么要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开发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如何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第五章旅游业 1.知识点:旅游业的概念、旅游业在推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旅行社、饭店与住宿业、旅游交通、旅游景点、旅游业的产品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 【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学期】:第一四学期【参考课时】:36 学时 【前导课程】:《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编制人员】:苑秀彬、王莉、付琳琳、郑艳【参与企业】:龙凡、王焕宇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旅游服务 与管理等工作打下专业背景知识与技能。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 学效果直接影响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本课程对于专业学生在今后工作和后续的工作过程中都会起到一种基础作用,并用对于学生实践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课程设计思路 对不断发展的中国旅游事业,以提升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为宗旨,以培养旅游从业人员对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分析判断能力为重点,以塑造具有崇高职业道德修养、熟练旅游技能、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旅游从业者为 目的,构建“基础理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总结反思”的课程教学体系,实施 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教学。 1、以旅游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本课程涉及大量旅游学基础理论,它为分析旅游 活动中的诸多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教学中,根据教育部对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 养目标的定位,对基础理论部分不强调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注重理论的实用性,在 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基础理论部分占30%左右。

2、以旅游实践中的案例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大量旅游实践案例,分析旅游活动各环节中旅游者、旅游服务人员、旅游管理人员的旅游行为、服务行为、管理行为的规律及其根源,使学生逐步掌握旅游学学习和工作的方法。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案例分析的内容占60%左右。 3、以能力培养为最终目标。旅游从业人员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人。教学中,以旅游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为中心,以寻找最优化的解决方案为目标,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教学方式,即让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处理相关问题;聘请行业专家、兼职教师来校结合他们的丰富经验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旅游学概论》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首先是通过深入周边旅游企业进行调研,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对旅游企业岗位群各工作过程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通过行动领域归纳和学习领域转换,重构了专业课程体系。《旅游学概论》就是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旅游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旅游业的发展特点与行业构成情况、与旅游业相关的政府机构与行业组织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正确理解与旅游业相关的社会现象的能力并能够分析总结旅游发展的逻辑性和合理性,深刻理解我国政府主导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实施。能够基于旅游学科视角观察分析旅游现象与其内在规律,通过三大支柱、五大部门、六大要素以及供需双向认知,深入理解与应用旅游实业之中,进而有效指导旅游实务。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一定的文化品位与格调;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首先和遵纪守法精神;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团队精神;具有一定的岗位适应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职业素质目标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总结word精品

旅游学知识点识记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产业革命对旅游的影响 1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 2改变了很多人的工作性质 3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4技术的进步 二、托马斯?库克与旅游的发展 (一)1841年的活动 1.参加者的公众性 2.组织工作的严密性 3.团队规模前所未有 4.这次活动为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经验 (二)1845年的活动 1.目的:纯商业盈利行为 2.出行时间:改变了之前的当日往返一日游,进行了历时一周的过 夜旅游 3.旅游前做了大量的筹备安排工作 4.组织编写《利物浦之行手册》,据信是世界上第一本这类体裁的旅游指南 5.托马斯?库克不仅亲自担任该旅行团的陪同和导游,还聘雇地方导游,这是 旅行社聘用地导的最早先例 第二章?关于旅游活动的基本认识一、名词解释 1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前往异

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2、旅游活动:一个人到其(生活和工作的)惯常环境以外的某地去旅行、在该地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其出行的主要目的不是去该地从事就业性活动。 3、国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常住地或惯常环境,到本国境内的其他地方开展的旅游活动 4、境内旅游:发生在本国境内的旅游活动,其内涵包括本国居民的国内旅游活动和海外来访入境旅游活动。 5、国民旅游:指参加者为本国居民的旅游活动,其内涵包括本国居民的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活动 6、国际旅游: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至U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 7、出境旅游:本国居民跨越国境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去旅游。 &入境旅游:其他国家的居民前来某国或地区旅游。 9、大众旅游: (1)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即旅游活动参加者人员范围已经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旅游和度假已经发展成为普通大众享有的权利。旅游活动开展形式中的大 众型模式 10奖励旅游:包括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机构在内的各种组织为了表彰和奖励那些工作业绩突出的员工和工作人员,而特别为其组织的免费旅游和度假活动 11季节性:一年中各月份会呈现某些月份的接待量较大,某些月份较小这样一种规律性的变化格局。人们外出旅游活动的时间分布上的这种不平衡。 12、社会旅游:对于工作收入较低的阶层,有些国家采取通过由国家、地方政

旅游学概论教学大纲

《旅游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学时数: 32(理论学时:22 实践学时:10) 先修课程:无 开课部门:管理学院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入门学科。它以旅游发展的实践为基础,从整理和了解旅游现象中分析并总结旅游发展的逻辑性和合理性,从而发现其规律。我国发展旅游业的历史短,我们有必要了解和吸收世界各国在发展旅游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二)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对旅游学的总体认识,迅速了解旅游管理专业的一些基础知识与核心内容,从宏观上初步将旅游学各方面的知识贯通起来,会运用旅游学的知识观察和初步分析旅游活动的现象,并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也为学生今后从事旅游业经营管理工作奠定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旅游 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世界与中国旅游发展的概况和各时期旅游的特点,理解旅游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发展的联系;了解我国旅游业的历史发展; 2.理解战后现代世界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3.掌握旅游的定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世界旅游业的开端,现代世界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我国旅游业的历史发展; 难点:世界与中国各时期旅游发展的特点及旅游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联系。 教学内容: 1.旅游与旅游学;

2.旅游活动的历史考察; 3.现代旅游的特征; 4.现代旅游的种类。 第二章旅游者 教学目的及要求: 1.熟悉旅游者的定义及旅游者产生的基本条件; 2.掌握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旅游动机形成的条件、旅游者流动规律; 3、熟悉旅游者的权利和义务、旅游者的素质和修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旅游者的定义与本质属性; 2.旅游动机及动机的行成。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旅游者的概念界定、旅游动机; 难点:旅游者的动机及形成。 教学内容: 1.旅游者的定义及产生条件; 2.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3.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4.旅游者的权利和义务; 5.文明旅游——旅游者的素质修养。 第三章旅游业 教学目的及要求: 1.理解旅游业的概念、构成、性质和特点; 2.了解或掌握旅游业各构成企业的基本内涵和发展概况; 3.理解旅游产品的概念、特点及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旅游业的构成与特征; 难点: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的经济活动规律。 教学内容:

902《旅游学概论(一)》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902 ] 考试科目名称:旅游学概论(一) 一、考试内容及要点 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 1.原始社会早起的人类迁移活动 2.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 3.奴隶社会的旅行活动 4.封建社会的旅行活动 5.19世纪以前旅行活动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 1.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2.交通技术的发展与旅游活动的铁路时代 3.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开端 第三节现代旅游的兴起 1.现代旅游的概念 2.“二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二章旅游活动 第一节旅游活动的概念 1.关于“旅游”的定义 2.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活动的界定 第二节旅游活动的要素与特征 1.旅游活动的要素构成 2.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旅游活动的类型 1.基于地理范围的类型划分 2.基于旅行距离的类型划分 3.基于活动方式的类型划分

4.基于出游目的的类型划分 5.其他方面的分类标准 第四节旅游活动的性质 1.旅游活动: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 2.旅游活动的属性 第五节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1.普及型 2.地理集中性 3.季节性 第三章旅游者 第一节旅游者的界定 1.国际联盟的尝试 2.联合国罗马会议的规范 3.有关规范的最新进展 4.我国对入境旅游者的统计口径 5.关于国内旅游者的界定 6.我国对国内旅游的统计 第二节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 1.足够的支付能力 2.足够的闲暇时间 3.其他影响因素 第三节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条件 1.旅游动机的内涵 2.旅游动机的类型 3.旅游动机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旅游者的分类 1.分类的标准 2.依据出游目的的旅游者分类 第四章旅游资源 第一节认识旅游资源

旅游学概论教学大纲

旅游学概论教学大纲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旅游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适用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学时:96 其中:理论学时:90 机动学时:0 一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也是本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旨在全面而系统地阐明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阐述旅游活动的内容、种类和表现形式,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 本课程的目的是帮助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了解旅游和正确认识旅游,了解旅游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最终通过让学生在掌握旅游学的基础理论及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学会以专业的旅游学分析方法和理论来分析研究一些现实旅游问题。本课程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有关旅游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对旅游的总体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以及毕业后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旅游学的研究内容和旅游学科体系的特点;知晓旅游活动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特点和相关重大事件;明白旅游的具体涵义、性质以及旅游的组成要素。 2 能力目标 熟悉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旅游业中重要的构成行业;能够辩证地分析旅游发展对当地的影响等等;掌握和了解旅游及旅

游业的相关知识学习方法。 3 素质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意识; 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情调。 三课程学生分配

四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旅游学概述 (一)教学内容:1、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2、旅游的构成要素3、旅游类型的划分方法 4、旅游学研究的概况 (二)教学目标:1、明确旅游的定义、性质和特点,比较各种不同观点下有关旅游的定义的异同 2、认识旅游的构成要素和分类,掌握各种旅游类型的划分方法3、了解旅游学研究的概况,明确旅游学的研究对象的研究内容 (三)教学重点:1、旅游的概念 2、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3、按照地域和目的对旅游的分类 (四)教学难点:1、旅游活动的特点 2、旅游活动的性质 第二章:旅游的起源与发展 (一)教学内容:1、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 2、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 3、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 4、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5、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旅行活动的概况,明确古代旅行的起源与进程 2、从产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认识其对近代旅游产生的重要作用 3、了解世界现代旅游的发展概况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三)教学重点:1、托马斯库克的旅游活动 2、旅游业诞生的历程(四)教学难点:1、现代旅游的概念 2、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学概论知识点

旅游学概论 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第四节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 一、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1、生活环境的变化 2、工作性质的变化 3、阶级关系的变化 4、运输条件的变化 二、旅游发展史上的铁路时代:铁路之父:乔治·史蒂文森费用低速度快 运力大通达范围广 三、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诞生 1、1841年的创举:团体旅游活动 特点:公众性规模大全程陪同 2、1845年的商业尝试:团体消遣旅游 特点:商业性长途过夜线路勘察编写指南导游服务 3、其他开创性工作 推出一种代金卷第一例环球旅游团 当时世界旅行社行业中的“三大巨头”:20世纪初 1.英国托马斯·库克公司 2.美国运通公司 3.比利时铁路卧车公司 第六节二战后的现代旅游 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1、世界人口的增加 2、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 3、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4、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带薪休假制度 5、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6、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通讯技术的进步 第七节我国的旅游业的历史发展 一、旧中国的旅游业:民族银行家陈光甫1927年中国旅游社 二、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旅游业 1949年华侨服务社改为第一家国营旅行社 这一时期的特点: 背景环境:建国之后,巩固社会主义政权为第一要务,对外封闭锁国;实行计划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落后,经济短缺 基本任务:服务于外交工作的需要,“宣传自己,了解别人” 发展类型:有选择的入境旅游 企业经营:不计成本,国家补贴 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不完整,且总体规模很小 政府干预方式:通过国营企业直接介入,突出表现在“中国旅行和游览事业管理局”与“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虽为两块牌子,实为一套人马

基础旅游学

《基础旅游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0201L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开课单位:管理系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周学时:3 学分:3 先修课程:管理学建议修读学期:3 一、课程介绍 《基础旅游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以经济学、管理学有关原理为基础,探讨旅游活动(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根据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融会贯通所学理论知识并逐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1章旅游的性质与特征 基本要求 理解旅游产生的条件;熟悉旅游的本质与特征;掌握旅游、余暇的概念。 教学重点 1.旅游产生的条件 2.旅游的本质和特征 3.旅游的概念及与迁徙、旅行的关系 教学内容 1.1余暇、审美与旅游的起源 1.1.1旅游产生的客观条件:余暇时间的存在 1.1.2旅游产生的主观条件:自然审美意识的出现 1.1.3旅游的产生 1.2旅游的本质与特征 1.2.1旅游本质的认识框架 1.2.2旅游的本质规定 1.2.3旅游的基本属性 1.2.4旅游的特征 1.3旅游的概念 1.3.1旅游的定义 1.3.2旅游概念的进一步探讨

第2章旅游现象的历史发展过程 基本要求 了解旅游的萌芽与发展;了解现代旅游的特点;掌握古代、近代旅游的特点;综合应用现代旅游的特点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 1.古代、近代旅游的特点及旅游产业形成的社会背景 2.现代旅游的特点 教学内容 2.1旅游的萌芽与发展 2.1.1旅游的萌芽 2.1.2旅行的发展 2.1.3游览的出现 2.2古代旅游的形式与特点 2.2.1古代旅游的社会背景 2.2.2古代旅游的主要形式 2.2.3古代旅行的表现形式 2.2.4古代旅游的特点 2.3近代旅游的兴起与特点 2.3.1近代旅游的社会背景 2.3.2旅行社的问世与发展 2.3.3近代旅游特点 2.4旅游产业的形成 2.4.1现代旅游社会背景 2.4.2现代旅游特点 2.4.3旅游产业地位的确定 2.5我国旅游业的历史与发展 2.5.1解放前旅游业的发展 2.5.2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第3章旅游者 基本要求 熟悉旅游者的概念;熟悉旅游者旅游条件及其基本运动模式;掌握旅游流的概念;简单应用旅游需求的特点和一般规律分析问题;综合应用旅游动机及影响旅游流运动的因素分析问题。 教学重点

《旅游学》课程教学大纲

《佛山旅游产业专题》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7009301 课程名称:佛山旅游产业专题 英文名称:Foshan Tourism Industry 课程类别:17009301 课程性质:选修课 学时:16 学分:1 适用对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核 先修课程:管理学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选修课,它以佛山市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旅游产业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相关产业基本发展状况。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世界旅游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This course is an optional course for the major of tourism management. It takes the tourism industry of Foshan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t mainly studies the various elements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 It mainly includes six aspects of the basic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ed industries, namely "food, housing, travel, shopping and entertainment".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grasp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theory of world tourism, and have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preliminary analysis and problem solving.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旅游管理专业的选修课 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16个课时向学生们介绍佛山市旅游产业的基本发展状况: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方面的产业基本发展状况。并期待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佛山整个旅游产业基本脉络,且对其中的部分方向产生持续研究的兴趣和动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佛山旅游产业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1、介绍讲解该课程的定位、课程的内容、考试题目、参考书目,让学生了解

(完整word版)旅游学概论重点复习资料.

旅游学概论分章节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1·1 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 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徙活动 当时人类迁徙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说明这类活动根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和旅游。 二、人类对外出旅行需要的产生 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路(P10) 三、奴隶社会的旅行活动 古罗马帝国:西方最具代表性的典型 四、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活动 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 绝大部分旅行活动的开展是出于易货经商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经济性活动 五、封建社会的旅行活动 中国旅行活动的形式:(1)商业旅行(2)帝王巡游:周穆王(3)政治旅行:孔子(4)外交旅行:春秋战国时期、张骞、郑和(5)士人漫游:陶渊明、李白(6)科学考察旅行:司马迁、李时珍、徐霞客、郦道元(7)宗教旅行(8)佳节庆游 六、封建时代旅行发展的特点(P20) 1旅行活动的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联系 2商贸旅行在其中仍占据主导地位3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 §1·2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 一、近代旅游发展的背景 产业革命(也称工业革命)的影响(P22) 1生活环境的变化2工作性质的变化3阶级关系的变化4运输条件的变化 二、旅游业的开端(P25) 1.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参加在拉夫堡市举行的禁酒大会。这次举动被人们看作是近代旅游的开端。这次活动是全程陪同的最早体现。 2.1845年,托马斯·库克首次尝试商业性的组团业务。并于当年夏季组织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团体消遣旅游。托马斯·库克编写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利物浦之行手册》 3.1855年,前往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全程采用一次性包价。这是世界上组织包价出国游的开端。推出了一种代金券,被看作是旅行支票的最早雏形 4.1865年,“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正式成立,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5.1872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世界上第一例环球旅游团目的地包括中国的上海 6.以托马斯·库克为代表的旅行社行业的出现标志了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三、中国的近代旅游业 1923年8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在银行内部设立旅行部。1927年6月旅行部从银行中独立出来,成立中国旅行社——中国第一家旅行社。

《旅游学概论》课程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旅游学概论》是展示旅游世界的窗口、快速反馈旅游业发展的前沿信息和热点问题、跟踪旅游业发展动态的入门课程。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系统把握旅游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内容结构,全面掌握旅游现象的发展历程、三大结构和产业构成和发展趋势等知识,能够正确认识和初步分析旅游活动和相关的现象,了解旅游的深远前景,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专业素养。 is an introductory course to show the world of tourism, quickly feedback the cutting-edge information and hot issue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rack the trend of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mak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s, theory and content of tourism science, and grasp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phenomenon, the three major structure, industry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ourism.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the students can comprehend and analyze tourism activities and the related phenomenon preliminary, understand the profound prospect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cultivate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wareness and quality. - 1 -

中国旅游地理新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课程性质:《中国旅游地理》是高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和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旅游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旅游地理知识,熟悉我国主要的旅游景点景观,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在旅游审美中陶冶情操、完善修养、提高素质。 课程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对旅游资源考察、评价能力,景观鉴赏、解说等能力,为学生将来踏上就业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1)通过课程的分组模拟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2)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奉献精神和职业道德 2.能力目标 (1)能进行基本的景观鉴赏和景点解说 (2)能进行基本的旅游线路规划 (3)能进行基本的旅游行程制定 3.知识目标 (1)了解旅游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基本关系 (2)了解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和学科性质 (3)了解旅游的客源与客流的形成 (4)掌握可持续发展对旅游的重要意义和策略 (5)熟悉全国各旅游资源的分布与特征

(6)掌握旅游资源的分区 (7)掌握各区重要旅游景点与旅游精品线路 (8)掌握各区重要旅游景点的解说和旅游精品线路的安排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四、实施建议 1.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法灵活课堂讲课,包括讲授法、提问法、互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图片视频欣赏、示范教学法、学生模拟演练法等。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互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中国旅游地理的相关知识,如旅游区划分、各旅游区的经典代表及景观特征、旅游线路安排与设计等等;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让学生对该课程有正确的认识与看法,并能有效的进行景点景区介绍以及旅游线路设计与安排。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除了重点知识的讲解,还需要配合有关图文资料,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2.教学条件与环境 结合课程充分使用多媒体设备,将理论内容转化为更为直观的方式让学生能更易于接受,并通过各种活动的设计、模拟与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参考教材与文献 (1)教材: 刘英杰《中国旅游地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教参: 1)罗兹柏《中国旅游地理》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 9 2)杨载田《中国旅游地理》科学出版社 2005. 9 3)庞规荃《中国旅游地理》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4. 3 4)保继刚《旅游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 五、考核评价 (l)过程与目标结合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课堂模拟、课后作业等手段,加强课内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分数。 (2)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 (3)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注重考核学生前厅管理与服务知识的应用水平。 (4)建议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模块考核。 学期教学评价=过程评价50% +期末评价5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