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丙烯酰胺_丙烯酸钠反相微乳液共聚合

丙烯酰胺_丙烯酸钠反相微乳液共聚合

丙烯酰胺_丙烯酸钠反相微乳液共聚合
丙烯酰胺_丙烯酸钠反相微乳液共聚合

收稿日期:2002-09-02 通讯联系人:郑晓宇

文章编号:1001-8719(2004)01-0040-06

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反相微乳液共聚合

COPOLYMERIZATION IN INVERSE MIC ROEMULSION OF

AC YLAMIDE -SODIUM AC RYLATE

张玉玺,郑晓宇,魏桃树

ZHANG Yu -x i,ZH ENG Xiao -yu,WE I Tao -shu

(石油大学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S tate K ey Laboratory of Heav y Oil Proc essing ,Univ ersity of Petr oleu m ,Beij ing 102249,China)

摘要:采用电导率法及T yndall 效应研究了白油/(Span80+T w een60)/(丙烯酰胺+丙烯酸钠)水溶液体系,得到了一系列反相微乳液的拟三元相图。在40e 下,可以得到最大水相增溶量的HLB 值为815,此时,单体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占油水两相的质量分数为20%。在反相微乳液中进行了丙烯酰胺-丙烯酸钠的聚合反应,考察了引发体系对产物HPA M 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得知(NH 4)2S 2O 8-SO 2为较好的引发体系。应用动态光散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表征微乳液,得到微乳液中聚合物的平均粒径约60nm,而水溶液中聚合物的平均粒径为几百nm 。

关 键 词: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共聚;拟三元相图中图分类号:T E 35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e system of isoparaffin/(Span80+Tw een60)/acrylam ide -sodium acrylate solution w as studied by using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method and T yndall effect of the system.A series of inverse -microemulsion pseudo -ternary phase diagrams were obtained.The result show ed that w hen

the temperature w as 40e ,the aqueous phase -to -oil phase ratio attained max imum at HLB=815,and the monomer mass fraction was hig her than 20%at the max imum aqueous phase -to -oil phase ratio.Copolymerization of acrylam ide -sodium acrylate w as carried out in inverse microemulsion.The effect of initiators on the molecular mass of the product w as investigated,indicating that (NH 4)2S 2O 8/SO 2w as the proper initiator for this system.T he average diameter of the microemulsion and the diameter of the polymer in solution w ere determ ined by scanning electrical microscope and dy nam ic light scattering.T 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averag e diameter of the microemulsion w as less than 60nm ,w hile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the in polymers microemulsion solution w as several hundred nanometers.

Key words:polyacry lamide;inverse m icroemulsion copoly merization;pseudo -ternary phase diag ram 现阶段采用的诸多提高注水开发油田采收率技术中,交联聚合物体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交联聚合物体系是由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交联剂在线交联形成的胶态或溶液分散体系,与通常的聚合物驱体系相比,具有聚合物、交联剂用量少等优点。但由于交联采用在线反应方式,易受到某些无机离子、有机物和机械杂质的影响,致使体系发生絮凝、沉淀,严重时不能形成交联聚合物体系,进而影响到交联聚合物体系的使用效果。为了克服采用交联剂配制交联聚合物体系的缺点,试图在聚合物合成过程中合成低度交联的寡链分布的水溶性聚合物分子,此聚合物在水溶液中溶涨、溶解,无需另加交联剂即可得到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交联剂交联体系相似的形态。为此,可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利用微乳液

2004年2月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ACT A PET ROLEI S INICA (PETROLEUM PROCES SING SECTION)

第20卷第1期

所提供的微环境进行聚合反应,以得到分子内或部分的分子间交联的聚合物,使其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1982年,Candau

[1]

等首次开展丙烯酰胺的微乳液聚合的研究,采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及油相为反

应介质,发现微乳液聚合速率均比乳液聚合快10倍以上。哈润华[2、3]、张志成[4、5]等对丙烯酰胺的反相

微乳液聚合进行的概括和总结认为,影响微乳液聚合及粒径分布的主要因素为单体质量分数、表面活性剂和引发剂种类,同时反相微乳液聚合所得的胶乳粒径小且分布均匀,微胶乳内只有几条甚至1条聚合物链。

笔者采用电导率法及T yndall 效应研究了白油/[Span80(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Tween60(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丙烯酰胺-丙烯酸钠水溶液体系,得到这一体系的拟三元相图,从中寻找较高水相分率的反相微乳液区域,进而考察反相微乳液中丙烯酰胺-丙烯酸钠的共聚合反应,并采用动态光散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考察了所得HPAM 在微乳液和水溶液中的粒径。

1 实验部分

111 试剂与仪器

丙烯酰胺(工业品),江西农科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产品;丙烯酸(AR),北京化工厂产品;Span80(CR),HLB=413,北京益利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产品;T ween60(工业品),HLB=1419,辽阳奥克化学品有限公司产品;白油(iso -paraffin),大庆油田化工总厂异构化脱蜡装置生产,物性参数列于表1;氢氧化钠(AR)、乙酸(AR)、乙酸钠(AR)、溴酸钾(AR)、过硫酸铵(AR)和偶氮二异丁腈(AR)均为市售试剂。

表1 白油的物性参数

Table 1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of iso -paraff ins

G /mPa #s 40e 100e Flash point /e Collapse point

/e Acid number /mg(KOH)#g -1

Oxidation nvariability

Q (20e )/g #cm -3w N /L g #g -1Vi scosity i n dex 10185

2175

174

-48

0101

290

018438

0177

90

采用美国Brookfield Eng Lab5公司LVDV -ò+型粘度计测定样品粘度;采用上海雷磁仪表厂DDSJ -308A 型电导率仪测定样品电导率。112 微乳液拟三元相图的绘制

将不同质量比的Span80、Tw een60与白油混合均匀,置于装有磁力搅拌的水浴釜中,40e 恒温,然后逐步滴加丙烯酰胺和丙烯酸钠的水溶液,观察体系的电导率变化及T yndall 效应,由此确定边界点。由多个边界点连接可得到拟三元相图的反相微乳区。其中,Span80、Tw een60复合表面活性剂体系的HLB 值按各自的H LB 值质量加权平均计算[6];水相组成为:丙烯酰胺0135(质量分数,下同),丙烯酸0111,氢氧化钠01066,乙酸钠0102,乙酸01015。113 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微乳液的聚合方法

将丙烯酰胺-丙烯酸钠水溶液加到含有Span80、Tw een60的白油中,开动电磁搅拌形成透明的微乳液,引发剂事先已溶解在水溶液或者白油中。通入N 21h 后,通入SO 2(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反应在50e 恒温,反应约1h 。反应结束后,用无水乙醇沉淀,真空过滤,丙酮洗涤2次,在60e 下干燥12h 。

114 粘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按照GB 1200511-89的规定配制质量浓度为010005~01001g/m l 的HPAM 溶液,其中NaCl 的质量浓度为1100mol/l 。用稀释型乌氏粘度剂分别测定NaCl 溶液和H PAM 溶液的流经时间t 0和t ,计算HPAM 的特性粘数。

相对粘度G r =t /t 0

41 第1期 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反相微乳液共聚合

特性粘数[G ]=

[2(G r -1-ln G r )]1

2m #s

粘均相对分子质量M =118246@[G ]1.515

@105式中m 为样品质量;s 为固含量。115 动态光散射

采用英国M alvern 公司Zetasizer 2000HS PCS V114型高灵敏度纳米粒度分析仪,在25e 测定微乳液的粒径。对于没有聚合的微乳液体系,可以直接测定;而对于聚合后的微乳液体系,要先稀释,使体系中的微胶乳质量分数在0101左右。

116 扫描电子显微镜

采用英国剑桥和德国莱卡联合有限公司Leica Cambridge S -360型扫描电镜测定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微观形态及粒径大小。将聚合物配成200mg/kg 的水溶液,室温下放置3~6d 后,将其滴加在载玻片上,自然干燥后放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1 微乳液拟三元相图

图1 不同HLB 值体系的拟三元相图

Fig 11 Pseudo -ternary phase diagrams of different HLB values

O )Is oparaffi n ;W )Acrylamide -sodi um acrylate solution;S )(S pan80+Tw een60)

HLB:(a)810;(b)815;(c)910;(d)1010

图1为白油/(Span80+Tw een60)]/丙烯酰胺-丙烯酸钠水溶液体系的拟三元相图,边界线向左的区域是所需要的反相微乳液区。由图1可以看出,复合表面活性剂的H LB 值不同时,反相微乳液区域的大小并没有显著的区别,只是最大水相增溶量不同。当HLB 值为815时,可以得到最大的水相增溶量,此时单体占油水两相的质量分数为0120。而且HLB 值越高,可以形成反相微乳液的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范围越大,反相微乳区域的边界线也越圆滑。通常要求在体系中加入具有极性基团的小分子助表

42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第20卷

面活性剂,如短链醇、胺类等[7]

,才能形成微乳液。但由于丙烯酰胺具备助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因此在含有丙烯酰胺的微乳液体系中无需另加助表面活性剂。212 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因素21211 水溶性引发剂

分别采用两种水溶性引发剂KBrO 3-SO 2和(NH 4)2S 2O 8-SO 2,通N 21h,室温下(25~30e )通入SO 2(SO 2的量暂无法测定)使体系自动升温,控制温度不超过65e ,水溶性引发剂的质量分数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示于图2。从图2可以看出,引发剂质量分数在一定范围内时,随着引发剂质量分数的降低,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升高;当引发剂质量分数继续降低时,聚合反应速率变小,链增长反应难以持续进行,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反而下降。实验中还发现,如微乳液体系中不加其它引发剂,只通入SO 2也可以发生聚合反应,所得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5@106

左右,但向单体水溶液中通入SO 2,或向白油和单体水溶液的混合物中通入SO 2时,则不能引发聚合。以上实验表明,表面活性剂脱色过程中使用的过氧化物在产品中的残留,可以和SO 2反应而引发聚合。从图2还可看出,采用(NH 4)2S 2O 8-SO 2较采用KBrO 3-SO 2作为引发体系时,

更易获得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产物。

图2 水溶性引发剂的质量分数(w )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Fig 12 Eff ect of mass fraction (w )of water -soluble initiator on the relative molecular mass of product

(a)KBrO 3-SO 2;(b)(NH 4)2S 2O 8-SO 2

图3 引发剂AIBN 的质量分数(w )

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Fig 13 Effect of mass fraction (w )of initiator AIBN on the relative molecular m ass of product

21212 偶氮二异丁腈

采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作引发剂,反应后微乳液粒径比反应前增大很多,Candau [8]的解释是:在该体系中,如果只用AIBN 作引发剂,反应中会有很多微胶乳沉淀出来;若采用先通入SO 2使体系预反应,然后再加热反应,则可避免微胶乳沉淀。严格地说,这是采用了复合引发体系,而不是单独采用AIBN 的结果。AIBN 引发剂的质量分数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示于图3。从图2、3比较可以看出,采用AIBN 的引发效果不如水溶性引发剂的好。

21213 表面活性剂

在聚合反应中,表面活性剂可以引起链转移,即发生增长的自由基向表面活性剂的链转移。表面

活性剂质量分数越高,这种转移越明显。由于这种链转移,使得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随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见表2。

43 第1期 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反相微乳液共聚合

213 微乳液的表征21311 微乳液的粘度

几种体系的粘度(25e )测定结果列于表3。表中表面活性剂占白油质量的40%,形成微乳液油水两相的质量比为1B 1。可以看出,白油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后粘度增大。但在其形成微乳液后,粘度又有所降低,而反应后微乳液的粘度更明显降低。此现象与Candau 的研究结果相符

[8]

表2 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对产物

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Table 2 Effect of surfactant mass fraction on the relative molecular mass of product

w Surfactant M v @10-6

01307164013561230140

4100

表3 体系的粘度

Table 3 The viscosity of the system

Substance

G /mPa #s Isoparaffins

2611Isoparaffin sulotion of surfactant 8010M icroemulsion 6316After polymerization

2117

图4 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w )与微乳液平均粒径(d )的关系

Fig 14 Relationship of surfactant mass fraction (w )with

the average diameter (d )of microemulsion

Before pdymen i aton:(a)w Surfactant =0130,d average =8711nm ;

(b)w Surfactant =0135,d averag e =4316nm;(c)w Surfactant =0140,d average =712nm;

After polymerization:(d)w Sur factant =0130,d averag e =5912nm

21312 动态光散射

图4为白油中含不同质量分数表面活性剂时所形成微乳液的平均粒径及其分布,油(包括表面活性剂)水两相的质量比为均为1B 1。图4中(a)、(b)、(c)是聚合前的粒径分布,(d)是聚合后的粒径分布。测定聚合前的粒径分布时只将微乳液稍微摇动,未做超声波处理。从图4可以看出,在聚合前微乳液的粒径分布比较宽,但平均粒径很小,且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越高,微乳液的粒径分布越窄,平均粒径越小。微乳液在聚合后粒径分布变得很窄,这可能是由于在聚合过程中因搅拌而使得微乳液粒子之间有一定的扩散,聚合开始后由于这种扩散而使得粒径趋于均匀。21313 扫描电子显微镜

图5 聚合物水溶液干片的扫描

电镜照片(@10000)

Fig 15 SEM microphotograph of polymer

solution(@10000)图5为聚合物水溶液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照片。从图5可以看出,在微乳液中聚合得到的聚合物是以聚合物线团的形式存在,在水溶液中的平均粒径约为500nm 。但在动态光散射分析(图4)中得到在微乳液中聚合物的平均粒径约为60nm,因而由微乳液聚合得到的聚合物有很大的溶涨倍数,而水溶液聚合得到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在SEM 下得不到图象,说明聚合物的尺寸比较小,表明此聚合物在水溶液中是以线型存在的。在模拟封堵实验中也发现,由微乳液聚合得到的聚丙烯酰胺比水溶液聚合得到的聚丙烯酰胺具有更高的封堵性能,也证明了两种方法得到的聚合物在水溶液中存在的状态是不同的。

3 结 论

(1)通过绘制微乳液的拟三元相图可以得到微

44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第20卷

乳液聚合的合适条件。

(2)动态光散射和扫描电镜是分析微乳液粒径的有效方法,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粒径分布受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引发剂种类等的影响。

(3)微乳液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在水溶液中仍以聚合物线团形式存在,同时粒径有很大的溶涨倍数,此聚合物在未交联时也表现一定的封堵性能。

参考文献:

[1]Leong Y S,Candau F.I nverse microemulsio n polymerization[J].J P hys Chem,1982,86:2269-2271.

[2]哈润华.(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胺-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共聚合特性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3,

14(8):1163-1166.(Ha R H.Studies o 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verse microemulsion co polymerizations of (2-met hylacryloxy ethyl)trimethyl ammonium chlor ide and acrylamide[J].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 niversities,1993,14(8):1163-1166.).

[3]哈润华,侯斯健,王德松,等.高单体浓度下反相微乳液聚合[J].高分子学报,1995,(6):745-748.(Ha R H,Hou

S J,Wang D S.T he inv erse micr oemulsion polymer izations at the hig h monomer concentration[J].Acta Polymer ica Sinica,1995,(6):745-748.)

[4]张志成,徐相凌,张漫维.丙烯酰胺的微乳液聚合[J].高分子学报,1994,(4):426-437.(Zhang Zh Ch,Xu X L ,

Zhang M W.M icroemulsion polymer ization of acrylamide[J].A cta Polymer ica Sinica,1994,(4):426-437.)

[5]张志成,徐相凌,张漫维.过硫酸钾引发丙烯酰胺微乳液聚合[J].高分子学报,1995,(1):23-27.(Zhang Zh Ch,

Xu X L ,Zhang M W.M icroemulsion polymerization of acrylamide initiated by potassium petsulfate [J].Acta Polymer ica Sinica,1995,(1):23-27.),

[6]曹同玉,刘庆普,胡金生.聚合物乳液合成原理性能及应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152.[7]耿耀宗,曹同玉.合成聚合物乳液制造与应用技术[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82.

[8]Candau F ,L eo ng Y S,Pouyet G,et al.Inverse microemulsion polymerization of character ization of t he water -in -oil

microemulsions and the final microlatex es[J].J Colloid &I nterface Sci,1984,101(1):167-183.

作者简介:

郑晓宇(1963-),男,副教授,博士,从事油田化学品的研究和开发;张玉玺(1974-),男,博士研究生,从事丙烯酰胺疏水缔合的研究;魏桃树(1975-),男,硕士,从事药物中间体的合成。

45 第1期 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反相微乳液共聚合

聚丙烯酰胺反相乳液聚合研究进展

聚丙烯酰胺反相乳液聚合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8-11-14T20:21:52.4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作者:姚昊亮 [导读] 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高分子材料在各生产领域都有着广泛地应用。 亨斯迈纺织染化(中国)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高分子材料在各生产领域都有着广泛地应用。反相乳液聚合技术的提出与完善,不仅优化了高分子合成的工艺,而且还降低了对环境的损害。笔者在文章中首先说明了反相乳液聚合的反应机理;其次,介绍了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技术与研究进展;最后,介绍了聚丙烯酰胺在实际生产中的主要用途。 关键词:丙烯酰胺;反相乳液聚合;技术进展 引言 在以往的聚丙烯酰胺聚合生产中,不仅对工况温度有着严格的要求,而且流程复杂成本高昂。相比之下,反相乳液聚合技术的引进则令高分子生产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反相乳液聚合过程中介质较为分散,因此也有利于工况温度的控制。即使在低温环境中,聚合反应也能够有效地持续进行。可见,对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原理进行解读,并研究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就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反相乳液聚合机理 (一)胶束成核 通常而言,乳液聚合工艺会选择亲水性的引发剂,在反应过程中会逐渐转化为自由基。并且受到沉析作用的影响,迅速与分解的自由基聚合。经过对比可以得出,在聚合后粒子的整体大小较此前明显变小,但比表面积却较之前更大。而且该工艺的反应过程与搅拌并无之间关联,只取决于水相的多少。不仅如此,乳化剂的分子排列也与传统工艺有所区别,主要表现在胶束热力学的相关参数与单体滴液截然不同。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该工艺系统中更有利于自由基的沉析,迅速生产聚合物高分子材料。 (二)均相成核 所谓均相成核,就是指在溶解度饱和的情况下,析出的部分离子受到静电的影响所生产的晶核。通过对反应过程进行观察发现,该工艺系统中并不存在胶束成核所具备的恒速期,反而表现出速率前后浮动的现象。而且这个速度也仅与搅拌有关,在反应结束后粒子的大小数量级没有改变。此外,该工艺所使用的引发剂只溶于水,在溶液中分解后自发形成聚合高分子。 二、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 (一)聚合体系的表征 在聚丙烯酰胺的聚合工艺中,首先应该分析乳液的稳定性。一般而言,在反应中应该在正常室温下进行测量,或者对液滴离子的量级进行前后对比。若大小无明显变化则说明乳液的稳定性较强,反之则说明单体的稳定性较差。目前业界主要使用机械与温度两个指标来进行分析,从而更直观地反映出乳液的理化性质。其次,技术人员还需要对单体进行合理分配,均衡单体在油水两相中的含量。在反应时将引发剂、油水以及乳液进行搅拌,并借助于专业的设备将两相分离。与此同时,技术人员应该及时对紫外光谱进行记录,从而给两相分配提供可靠的依据。最后,技术人员还必须对分子量进行准确的测量。分子量的大小值与聚合能力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因此也能够反映出絮凝剂的性能。在反应开展前,可以先测量分子的质量,从而对工艺技术有一个客观的评定。 (二)聚合工艺的参数 反相乳液聚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艺,其不仅涉及到乳化剂与单体的使用,而且油水比也对反应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故而,在具体制备合成中也较传统工艺更精细化,需要对各项参数进行严格的执行。比如在乳化剂的使用上,就必须满足质量分数高于12%。若乳化剂使用不符合工艺要求,那么不仅会影响到乳液的稳定性,而且还可能导致反应难以进行。技术人员还需要控制好乳化剂的用量,避免产生界膜过后造成的扩散现象。而在油水两相比方面,也需要考虑到合理比例以促进聚合的进行。根据相体积原理可以得出,若某一相的体积分数超过0.74时则远高于堆积的合理值,极容易出现变形等问题。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单体选择和用量上进行控制。比如,聚丙烯酰胺通常在水相的溶解度为五成左右,而反应焓则为81千焦/摩尔。一旦开始快速的聚合反应,那么就会在溶液中产生大量的热,给生成物的性能造成十分负面的影响。因此,技术人员应该控制好用量,并不断优化投料方式来改善这一问题。 (三)聚合技术的发展 反相乳液聚合技术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引入国内,并在各生产领域受到了业界的青睐。但笔者发现,由于技术不成熟或企业技术储备薄弱,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多为低浓度反应。而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业界在聚合技术方面相继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比如辐射聚合、种子聚合等新提法,不仅使生产工艺经济性指标有所改善,而且还显著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在辐射聚合中,紫外线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这种工艺在操作上更加简单,能够在极端的时间内迅速生产目标产物。而且由于紫外线的特殊性,反应所需的引发剂用量较少,能够极大的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而近几年随着绿色生产理念的提出,业界也十分重视工艺的环保效益。在聚合技术中,就需要对工艺温度以及原材料的用量进行控制。同时针对方向乳液聚合所存在的固体残留物,也需要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三、聚丙烯酰胺的应用 (一)水资源处理 通常而言,聚丙烯酰胺主要用作分散剂与絮凝剂的加工,目前在化工以及制造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对水资源的净化处理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能够显著提升水资源的品质。比如目前人们在用水时对环保指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水资源污染问题又普遍存在。为了缓解这一问题,业界就使用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来进行预处理。在使用后,水资源的结垢现象得到了及时控制,对以往废水污染问题作出了较大贡献。而该工艺会受到水温、酸碱度以及搅拌速度的影响,因此在操作中也需要结合具体的规范来执行。比如有部分企业利用聚丙烯酰胺对水溶液进行碱性吸附,将水从酸性逐渐转化为弱碱性。此外,在江河水以及湖泊水等不同的水域中,该工艺的治理效果也不相同。经过研究对比,在江河等水域的絮凝更加出色,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工艺方案。 (二)能源开采 石油作为当代工业的重要生产资料,逐渐成为衡量一国工业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为了提高开采率,石油企业也经常使用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来辅助工作。比如有部分企业制作出聚丙烯酰胺堵水剂,在常规温度下产品能够吸纳1.5升以上的水分。不仅如此,该产品若放置半天后吸水率能够超过两成,其性能较传统产品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且聚丙烯酰胺堵水剂还具有极强的耐热性,在高温地区的油田开采

120万吨柴油加氢精制装置操作规程讲义

12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操作规程 第一章装置概况 第一节装置简介 一、装置概况: 装置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北京设计院设计,以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所产的催化裂化柴油、顶循油,常减压装置生产的直馏柴油和焦化装置所产的焦化汽油、焦化柴油为原料,经过加氢精制反应,使产品满足新的质量标准要求。 新《轻柴油》质量标准要求柴油硫含量控制在0.2%以内,部分大城市车用柴油硫含量要求小于0.03%。这将使我厂的柴油出厂面临严重困难,本装置可对催化柴油、直馏柴油、焦化汽柴油进行加氢精制,精制后的柴油硫含量降到0.03%以下,满足即将颁布的新《轻柴油》质量标准,缩小与国外柴油质量上的差距,增强市场竞争力。 2;装置建即22351m×/年延迟焦化装置共同占地面积为217m103m该项目与50万吨设在14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东侧,与5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建在同一个界区内,共用一套公用工程系统和一个操作室。 本装置由反应(包括新氢压缩机、循环氢压缩机部分)、分馏两部分组成。 4t/a。×10 装置设计规模:120二、设计特点: 1、根据二次加工汽、柴油的烯烃含量较高,安定性差,胶质沉渣含量多的特点,本设计选用了三台十五组自动反冲洗过滤器,除去由上游装置带来的悬浮在原料油中的颗粒。 2、为防止原料油与空气接触氧化生成聚合物,减少原料油在换热器、加热炉炉管和反应器中结焦,原料缓冲罐采用氮气或燃料气保护。 3、反应器为热壁结构,内设两个催化剂床层,床层间设冷氢盘。 4、采用国内成熟的炉前混氢工艺,原料油与氢气在换热器前混合,可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减少进料加热炉炉管结焦,同时可避免流体分配不均,具有流速快、停留时间短的特点。 5、为防止铵盐析出堵塞管路与设备,在反应产物空冷器和反应产物/原料油换热器的上游均设有注水点。 6、分馏部分采用蒸汽直接汽提,脱除HS、NH,并切割出付产品石脑油。32 1 12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操作规程 7、反应进料加热炉采用双室水平管箱式炉,炉底共设有32台附墙式扁平焰气体燃烧器,工艺介质经对流室进入辐射室加热至工艺所需温度,并设有一套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加热炉总体热效率可达90%。 8、本装置采用螺旋锁紧环双壳程换热器,换热方案安排合理,以温位高、热容量大与温位较低、热容量较小的物流进行换热,合理选择冷端温度,使热源量最大限度地得以利用,使总的传热过程在较高的平均传热温差下进行。 9、催化剂采用中石化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RN-10B加氢精制催化剂。催化剂采用干法硫化方案;催化剂的再生采用器外再生。

建筑胶水配方汇总聚乙烯醇与丙烯酰胺共聚和新型环保901胶水

建筑胶水配方汇总聚乙烯醇与丙烯酰胺共聚和新型环保901胶水 一、聚乙烯醇与丙烯酰胺共聚: 本配方将聚乙烯醇(PVA)与丙烯酰胺(AM)建筑共聚胶水的性能和成本推向了极至,最大限度地提高胶水的强度、保水性、施工性;久放不分层、储存时间长,适应各种粉料(包括: 石膏粉、双飞粉、滑石粉、黑水泥、装饰白水泥324-425白水泥等等)调配,手感轻松,二遍三遍披刮不起毛、不拉皮、不脱粉,固含量 1.8%左右。 二、901环保无醛净味建筑胶水901聚乙烯醇建筑胶水在熬制时不用甲醛、丙烯酰胺及各种胶粉等化学原料,该胶水不管是冬天或炎热的夏天都是无味的、无挥发有害气体、不污染环境,完全符合: 国际环保标准,是真正的环保产品。 该环保胶水与丙烯酰胺共聚胶水的区别: 1、是不用甲醛熬制的最新技术,无甲醛、无毒、无味、无挥发有害气体。 2、熬胶工序简单,一次性完成完全反应,冬夏放久不凝胶。 3、粘结力强(粘石膏条牢固)、易施工、单调大白粉滑石粉不脱粉、二遍三遍不卷皮、耐水性强。 4、该胶水可以代替乳液生产工程乳胶漆。 5、提高工效、降低成本。 A、901环保无醛净味胶水生产工艺(配方1) 聚乙烯醇(2499-2899)5%,KJ100助剂250G;KJ200胶水增稠剂6kg。 生产工艺:

(按1吨电气混合动力胶水反应釜计算) (1)将第一次50℃水400kg通过加水口加入反应釜内。 (2)开启脉冲开关,同时打开搅拌开关,加入KJ100助剂250克,投入聚乙烯醇50kg。 (3)继续升温到98℃,恒温溶解,使聚乙烯醇完全溶解。 (4)然后加入KJ200增稠剂6kg溶液到反应釜内,反应15—20分钟。而后再加水至1000kg位置,搅拌均匀,放料。。。 B、901环保无醛净味胶水生产工艺(配方2) 聚乙烯醇(2499-2899) 1."5%,KJ200胶水增稠剂,4%,T18-S 2."5kg,防腐剂1kg。 二、生产工艺: (按1吨电气混合动力胶水反应釜计算) (1)将气阀门打开,加50℃热水200kg倒入反应釜内。 (2)开启加热开关,加水到位置时开搅拌开关,然后加入聚乙烯醇15kg,同时投入KJ100助剂250克。 (3)继续升温到98℃,恒温溶解聚乙烯醇,完全溶解。 (4)关闭脉冲开关,然后加入KJ200增稠剂4kg溶液,,反应15分钟。 (5)再加冷水至胶水1000kg,边加水边投入T18—S纤维素5kg溶液,搅拌均匀后,过滤放料. C、108丙烯酰胺共聚建筑胶水新配方

实验四:丙烯酰胺水溶液的聚合

高 分 子 化 学 实 验 报 告 实验四: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溶液聚合的方法及原理 2)、学习如何正确的选择溶剂 二、实验药品、仪器及装置 药品:丙烯酰胺,甲醇,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 仪器:三口瓶,球形冷凝管,温度计 装置图: 三、实验原理 与本体聚合相比,溶液聚合体系具有粘度低、搅拌和传热比较容易、不易产生局部过热、聚合反应容易控制等优点。但由于溶剂的引入,溶剂的回收和提纯使聚合过程复杂化。只有在直接使用聚合物溶液的场合,如涂料、胶粘剂、浸渍剂、合成纤维纺丝液等,使用溶液聚合才最为有利。 选择溶剂时要注意其对引发剂分解的影响、链转移作用、对

聚合物的溶解性能的影响。 丙烯酰胺为水溶性单体,其聚合物也溶于水,本实验采用水为溶剂进行溶液聚合。与以有机物作溶剂的溶液聚合相比,具有价廉、无毒、链转移常数小、对单体和聚合物的溶解性能好的优点。 聚丙烯酰胺是一种优良的絮凝剂,水溶性好,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选矿、化学工业及污水处理等方面。 合成聚丙烯酰胺的化学反应简式如下: 四、实验步骤及现象 1、250ml三口瓶,中间安装搅 拌器,两侧安装温度计、冷凝 管 2、将10g丙烯酰胺+80ml蒸馏 水加入三口瓶中,搅拌,水浴 加热至30℃,单体溶解! 溶解后溶液呈澄清,油状 3、将溶解在10ml蒸馏水中的 0.05g过硫酸钾从冷凝管上方加 入三口瓶中,并用10ml水冲洗 冷凝管 过硫酸钾溶液澄清 4、逐步升温到90℃,反应2-3小时 随反应进行,aq中气泡逐渐↑,粘度逐渐↑;本组几乎没

有爬杆现象;最后气泡消失, aq 又变澄清 5、反应完,将产物倒入150ml 甲醇中,边到边搅拌,聚丙烯酰胺便沉淀下来 沉淀出团状的绵软白色聚合物(倒时搅拌不及时,聚合物未分离) 6、向烧杯中加入少量甲醇,观察是否还有沉淀生成,若有, 则再加入少量甲醇(5-15ml ), 使沉淀完全! 沉淀完全 7、用布氏漏斗抽滤,少量甲醇洗涤三次,产物转移到一次性杯子中,30℃烘干,称重! 最后烘干得到较软,较透明的硬胶状聚合物 五、 实验结果 称重为16.16g ,附上结果图如下:

酸性水汽提操作规程最终版

第一章酸性水汽提装置概述 第一节工艺设计说明 1.1设计规模 装置建成后为连续生产,年开工按8000小时计,设计规模为50T/H,装置设计弹性范围为0.6-1.2。 1.2工艺技术特点 采用单塔汽提工艺技术,流程简单,操作方便,能耗低,酸性水经过净化,可以达到回用指标,送至其它装置回用。 1.3原料及产品 1.3.1原料 酸性水汽提装置原料来源于两套常减压装置及两套催化装置及新建的延迟焦化装置、加氢精制装置、硫磺回收装置的酸性水。 现有及新建装置酸性水情况 1.3.2产品 产品为净化水及酸性气。

产品质量控制指标 1.4装置主要操作条件 酸性水汽提塔(C-2511): 1.5装置物料平衡

1.6.1装置给水水量 1.6.2装置排水水量 1.6.3蒸汽耗量及回收冷凝水量 1.6.4净化空气耗量

1.6.6装置能耗及能耗指标 全年能耗:22492.8×104MJ 全年酸性水处理量:40×104T 单位计算能耗:562.32 MJ/T酸性水1.6.7汽提装置主要生产控制分析项目表

第二节酸性水汽提工艺原理及流程简述 2.1 工艺原理 在炼油厂一、二次加工过程中,原料中的含硫、含氮化合物由于受热分解,生成一定的氨和硫化氢及其它物质,污染油品并产生含硫含氮污水,直接排放将会造成严重污染,因此需对此污水进行处理,并回收硫和氨。含硫含氮污水在进入污水处理场之前,需对其中的硫和氮化物含量严格控制,否则将对污水处理场的微生物系统造成冲击,使污水场处理水排放不达标,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含硫含氮污水需经汽提处理,使污水中的NH3-N < 80ppm,硫化氢< 30ppm才能进入污水场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酸性水汽提装置就是利用酸性水中的H 2S、CO 2 、NH 3 、H 2 O的相对挥发度不同,用蒸 汽作为热源,把挥发性的H 2S、CO 2 、NH 3 从污水中汽提出去,从而将污水净化,并分离提 取氨和硫化氢的一种装置。 2.2工艺流程简述 各装置酸性水混合后进入酸性水汽提装置的原料水脱气罐(D-2511),脱出溶于酸性水的轻烃组份至低压瓦斯管网。脱气后的酸性水进入原料水罐(D-2512/1,2)静置、除油;上层污油经收集进入污油罐(D-2516),再经污油泵(P-2512)送出装置。 脱油后的酸性水经原料水泵(P-2511/1,2)升压,送至原料水-净化水换热器(E-2512/1,2),与酸性水汽提塔(C-2511)底的净化水换热升温到95℃后进入汽提塔(C-2511)中上部;酸性水汽提塔(C-2511)的热源由汽提塔底重沸器(E-2511)提供,1.0Mpa过热蒸汽通入汽提塔重沸器(E-2511)管程,使进入重沸器的酸性水部分汽化,然后冷凝水进入凝结水罐(D-2515), 经调节阀控制液面后再送至硫磺回收装置凝结水回收系统进行处理。 在酸性水汽提塔(C-2511)内,污水中的H 2S、NH 3 被汽提出,进入气相至塔顶。塔 顶混合器是含H 2S、NH 3 的蒸汽,经过汽提塔顶空冷器(A-2511/1,2)冷凝冷却至85℃后, 进入汽提塔顶回流罐(D-2517)进行汽、液分离,罐顶分出的含氨酸性气送至硫磺回收装置或焚烧炉进行焚烧;罐底液相经汽提塔顶回流泵(P-2513/1,2)送回汽提塔顶作回流。塔底产品是合格的净化水,温度约为127℃,经原料水-净化水换热器(E-2512/1,2)与原料水换热,温度降至71℃,再经净化水泵(P-2514/1,2)升压,送至净化水冷却器(E-2513)冷却至50℃后送出,作为其它装置的回用水或排至污水场深度净化。

聚乙烯醇(108建筑胶水)

聚乙烯醇.丙烯酰胺胶水详解 目前的丙烯酰胺胶水做法有两种:一种是丙烯酰胺共聚后与聚乙烯醇水溶液进行混合,另一种是丙烯酰胺和聚乙烯醇一起在引发剂下进行共聚。现在常用的是第二种的生产方法。那么这里有个疑问,这两种方法有没有区别?聚乙烯醇和丙烯酰胺是否会发生反应?丙烯酰胺主要含有双键和酰氨基的两个官能团,能与各种活性单体反应。聚乙烯醇主要含有羟基一个官能团。可以进行缩醛化、酯化、醚化等反应。丙烯酰胺水溶液单独共聚,主要进行的是以双键为主的自由基聚合反应。聚乙烯醇和丙烯酰胺之间能否反应,国内相关的文献报道比较少。唯一可参照的是淀粉和丙烯酰胺之间的接枝反应。在接枝反应中采用氧化还原体系以丙烯酰胺单体接枝改性大分子淀粉。但聚乙烯醇的分子量比较大,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反应速度远远低于丙烯酰胺单体之间的双键自由基共聚反应。通过降低聚乙烯醇的分子量,可以提高两者的反应速度。如聚乙烯醇高温溶解后,加入一定量的双氧水,降低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但降低聚合度的话,胶水的粘接强度和稠度都会有所损失,所以这一方法不适合实际应用。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聚乙烯醇和丙烯酰胺之间可以进行接枝反应,但相对于丙烯酰胺单体之间的双键自由基共聚反应,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从实际生产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共聚和复配,基本性能差不多。唯一区别的是,丙烯酰胺与聚乙烯醇一起反应后,两者之间的混溶性比较好,不容易分层。丙烯酰胺单体在氧化还原体系下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那我们通过操控聚合反应来达到我们所需要的聚合产物。那首先明确一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聚合产物? 我个人认为,在建筑胶水里,我们通过反应来控制胶水的分子量、离子*联度。 分子量——分子量大小,分子量越大,稠度越高; 离子性——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和两性离子; 交联度——线型、星型、交联网络; 分子量是不是越大越好?胶水是不是越稠越好吗?当然不是,如果稠的胶水好用,那很简单,聚丙烯酰胺多加一点。事实上,我碰到很多客户反应,同样的原料,胶水做稠了反而不好批了。 我们的胶水是需要哪种离子型比较好。丙烯酰胺胶水最容易反应生成阴离子型,增稠效果比较好,但是对水泥有絮凝作用。非离子型增稠效果差一点,但对水泥的絮凝比较小一点。 线型的聚合物,粘接强度差,通过交联后成网络结构,强度提高,但交联过度,水溶性变差,胶水有点发白(浑浊)。 因此,我们先明确一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胶水:合理的分子量(稠度),非离子型,合

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

高分子化学实验报告 09高分子(1)班

实验四(四) 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溶液聚合的方法及原理; 2. 学习如何正确的选择溶剂。 二、实验原理 与本体聚合相比,溶液聚合体系具有粘度低、搅拌和传热比较容易、不易产生局部过热、聚合反应容易控制等优点。但由于溶剂的引入,溶剂的回收和提纯使聚合过程复杂化。只有在直接使用聚合物溶液的场合,如涂料、胶粘剂、浸渍剂、合成纤维纺丝液等,使用溶液聚合才最为有利。 进行溶液聚合时,由于溶剂并非完全是惰性的,对反应要产生各种影响,选择溶剂时要注意其对引发剂分解的影响、链转移作用、对聚合物的溶解性能的影响。丙烯酰胺为水溶性单体,其聚合物也溶于水,本实验采用水为溶剂进行溶液聚合。与以有机物作溶剂的溶液聚合相比,具有价廉、无毒、链转移常数小、对单体和聚合物的溶解性能好的优点。聚丙烯酰胺是一种优良的絮凝剂,水溶性好,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选矿、化学工业及污水处理等方面。 合成聚丙烯酰胺的化学反应简式如下:

三、主要仪器和试剂 药品:丙烯酰胺(10g)--- 、甲醇(150mL) ---、过硫酸钾(0.05g)、蒸馏水(80+10+10mL)等; 仪器:恒温水浴锅、搅拌器、三口烧瓶、球型冷凝管、温度计、吸管、天平、量筒等。 四、实验装置图

五、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现象解释 ⑴在250mL 的三口瓶中,中间口安装搅拌器,分别装上一个温度计和一个冷凝管。①装搅拌棒时,应先保证搅拌棒竖直,然后可开启搅拌器,调节直到反应装置稳定为止。 ②氧气是本实验的阻聚剂,会降低引发

六、实验图片 七、实验思考与讨论分析 (1)什么是溶液聚合,特点是什么? 答:溶液聚合是将单体和引发剂溶于适当溶剂中,在溶液状态下

加氢精制装置停工过程中硫化氢中毒事故

加氢精制装置停工过程中硫化氢中毒事故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加氢精制装置停工过程中硫化氢中毒事故一、事故经过 5月11日,某石化公司炼油厂加氢精制联合车间对柴油加氢装置进行停工检修。14:50,停反应系统新氢压缩机,切断新氢进装置新氢罐边界阀,准备在阀后加装盲板(该阀位于管廊上,距地面4.3米)。15:30,对新氢罐进行泄压。18:30,新氢罐压力上升,再次对新氢罐进行泄压。18:50,检修施工作业班长带领四名施工人员来到现场,检修施工作业班长和车间一名岗位人员在地面监护。19:15,作业人员在松开全部八颗螺栓后拆下上部两颗螺栓,突然有气流喷出,在下风侧的一名作业人员随即昏倒在管廊上,其他作业人员立即进行施救。一名作业人员在摘除安全带施救过程中,昏倒后从管廊缝隙中坠落。两名监护人员立刻前往车间呼救,车间一名工艺技术员和两名操作工立刻赶到现场施救,工艺技术员在施救过程中中毒从脚手架坠地,两名操作工也先后中毒。其他赶来的施救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爬上管廊将中毒人员抢救到地面,送往职工医院抢救。 二、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当拆开新氢罐边界阀法兰和大气相通后,与低压瓦斯放空分液罐相连的新氢罐底部排液阀门没有关严或阀门内漏,造成高含

硫化氢的低压瓦斯进入新氢罐,从断开的法兰处排出,造成作业人员和施救人员中毒。 2、间接原因:在出现新氢罐压力升高的异常情况后,没有按生产受控程序进行检查确认,就盲目安排作业;施工人员在施工作业危害辨识不够的情况下,盲目作业;施救人员在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的情况下,盲目应急救援,造成次生人员伤害和事故后果扩大。 三、事故教训 1、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对现场发生的异常情况要高度警惕,待排查出隐患,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后,方能安排下一步作业。 2、施工单位在拆卸管道、设备附件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作业前认真进行作业风险识别并落实相关安全措施,对可能存在危险介质的死角、盲端的拆卸必须佩戴好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使用安全工具、控制施工人数并保持逃生通道畅通。 3、必须杜绝盲目作业、盲目施救情况的发生。

万吨年柴油加氢操作规程

24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操作规程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安石油化工厂

目录

第一章装置概况 第一节装置简介 我国从2000 年开始执行轻柴油质量标准,其中硫含量不高于2000ppm,2003年颁布了车用柴油推荐标准,对硫含量进一步降低至500ppm以下,2008年1月1日北京车用柴油硫含量要求已降低到50ppm。2013年6月30日全国执行国Ⅲ车用柴油标准,车用柴油硫含量要求降低到350ppm。欧美及日本的车用柴油硫含量目前已降低到50ppm,欧洲部分国家或地区甚至已降到10ppm,预计“十二五”末,国Ⅳ车用柴油硫含量将降到50ppm(北京地区已于2008年1月1日在全国率先执行柴油硫含量50ppm的标准)。低硫、超低硫是未来车用柴油的发展趋势,同时须适当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才能逐步与欧美国家的先进标准接轨。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炼化公司延安炼油厂目前原油加工能力800万吨/年,延安炼油厂目前常三线柴油与催化柴油总量为万吨/年,按照现有柴油加氢装置设计加工量,能够加工140万吨/年。为了适应柴油产品质量升级与产能的需要,需新建一套240万吨/年直馏柴油加氢及配套工程装置,部分常三线柴油与常一、二线柴油一起混合到新建柴油加氢装置,以2万标立方米/小时制氢装置所产氢气为氢源。新建柴油加氢装置加工量为万吨/年,按照公称240万吨/年规模进行设计,实现效益最大化。 24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主要目的产品为加氢柴油,同时副产少量石脑油和气体。精制柴油能满足国Ⅴ柴油性质要求,在50℃左右送至装

置外调和站作为调和组分;石脑油送至重整预加氢装置罐区;轻烃送至14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进一步处理;富气、低分气送至联合三车间进行干气脱硫后,进入燃料气管网系统。 本装置主要由反应部分、分馏部分和公用工程部分三个部分组成。 第二节工艺流程说明 1.2.1、反应部分 原料油自装置外来进入原料缓冲罐(D101),经原料油升压泵(P101)升压后,进入自动反冲洗过滤器(SR-101),滤后油与柴油产品/原料油换热器(E-203A/B/C)换热升温后进入滤后原料缓冲罐(D-102),再由反应进料泵(P-102A/B)抽出升压后与混氢混合,先与反应产物/混氢油换热器(E-102A/B/C)进行换热,再经反应进料加热炉(F-101)加热至要求温度;循环氢与新氢混合与热高分气/混氢换热器(E-103)换热升温后分成两路,一路与原料油混合后换热进入反应进料加热炉(F-101),另一路与反应产物/混氢换热器(E-101)进一步换热后与反应进料加热炉出口的混氢油混合,自上而下流经加氢精制反应器(R-101)。在反应器中,原料油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加氢脱硫、脱氮、烯烃饱和、改质、异构降凝等反应。 从加氢精制反应器(R-101)出来的反应产物分别与反应产物/混氢换热器(E-101)、反应产物/混氢油换热器(E-102A/B/C)换热后,进入热高压分离器(D-103)进行气液分离,热高分气与热高分气/混氢换热器(E-103)换热并经热高分气空冷(A-101)冷却后进入冷高压分离器

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配方组成-生产工艺及应用

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配方组成,生产工艺及应用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的分类,组成,配方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列出配方表数据经过修改,如需要更详细的内容,请与我们的技术工程师联系。 1. 背景 丙烯酸乳液型胶粘剂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一种聚合物乳液胶粘剂,它一般是由丙烯酸酯类和甲基丙烯酸酯类共聚或加入醋酸乙烯酯等其它单体共聚而成。该胶粘剂耐候性、耐水性、耐老化性能特别好,并目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和很大的断裂仲长率,广泛用于包装、涂料、建筑、纺织以及皮革等行业。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愈发重视,环境友好型产品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乳液型胶粘剂因具有无毒无害、无环境污染、不易燃易爆、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等优点而逐渐成为未来胶粘剂的发展趋势。 禾川化学是一家专业从事精细化学品以及高分子分析、研发的公司,具有丰富的分析研发经验,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可以运用尖端的科学仪器、完善的标准图谱库、强大原材料库,彻底解决众多化工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利用其八大服务优势,最终实现企业产品性能改进及新产品研发。 样品分析检测流程:样品确认—物理表征前处理—大型仪器分析—工程师解谱—分析结果验证—后续技术服务。有任何配方技术难题,可即刻联系禾川化学技术团队,我们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2. 丙烯酸乳液胶黏剂 聚丙烯酸酯是一类具有多种性能的、用途广泛的聚合物,其乳液一般是以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或丙烯酸丁酯为主要单体,与甲基丙烯酸酯单体、苯乙烯、丙烯腈等共聚形成乳液。对聚合物的结构或聚合方法加以改进,可使得改性后的丙烯酸酯胶黏剂性能更加优异。 2.1有机硅改性 有机硅树脂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和耐水性能,利用有机硅对聚丙烯酸酯类乳液胶粘剂改性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有机功能烷氧基硅烷作为粘合促进剂和交联剂,广泛用于胶粘剂、密封胶和涂料等领域。有专家研究了一种专用于水

SDS-PAGE分离胶配方表-及其原理

SDS-PAGE电泳原理: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简称Acr) 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 酰胺(简称Bis)在催化剂作用下,聚合交联而成的具有网状立体结构的凝胶,并以此为支持物进行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根据不同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的差异及分子大小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迁移率将蛋白质分离成若干条区带,如果分离纯化的样品中只含有同一种蛋白质,蛋白质样品电泳后,就应只分离出一条区带。 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打断蛋白质的氢键和疏水键,并按一定的比例和蛋白质分子结合成复合物,使蛋白质带负电荷的量远远超过其本身原有的电荷,掩盖了各种蛋白分子间天然的电荷差异。因此,各种蛋白质-SDS 复合物在电泳时的迁移率,不再受原有电荷和分子形状的影响,而只是棒长的函数。这种电泳方法称为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简称SDS—PAGE)。由于SDS-PAGE 可设法将电泳时蛋白质电荷差异这一因素除去或减小到可以略而不计的程度,因此常用来鉴定蛋白质分离样品的纯化程度,如果被鉴定的蛋白质样品很纯,只含有一种具三级结构的蛋白质或含有相同分子量亚基的具四级结构的蛋白质,那么SDS—PAGE 后,就只出现一条蛋白质区带。 TEMED:通过催化过硫酸铵形成自由基而加速丙烯酰胺与双丙烯酰胺的聚合。 过硫酸铵(AP):提供驱动丙烯酰胺与双丙烯酰胺所必须的自由基。 SDS—PAGE 可分为圆盘状和垂直板状、连续系统和不连续系统。本实验采用垂直板状不连续系统。所谓“不连续”是指电泳体系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缓冲液、pH 和凝胶孔径等所组成。 1.蛋白样品浓缩效应 在不连续电泳系统中,含有上、下槽缓冲液(Tris—Gly,pH8.3)、浓缩胶缓 冲液(Tris—HCl,pH6.8)、分离胶缓冲液(Tris—HCl,pH8.8),两种凝胶的浓度(即孔径)也不相同。在这种条件下,缓冲系统中的HCl 几乎全部解离成Cl-,两槽中的Gly (pI=6.0,pK a=9.7)只有很少部分解离成Gly 的负离子,而酸性蛋白质也可解离出负离子。这些离子在电泳时都向正极移动。C1—速度最快(先导离子),其次为蛋白质,Gly 负离子最慢(尾随离子)。由于C1—很快超过蛋白离子,因此在其后面形成一个电导较低、电位梯度较陡的区域,该区电位梯度最高,这是在电泳过程中形成的电位梯度的不连续性,导致蛋白质和Gly 离子加快移动,结 果使蛋白质在进入分离胶之前,快、慢离子之间浓缩成一薄层,有利于提高电泳的分辨率。 2.分子筛效应 蛋白质离子进入分离胶后,条件有很大变化。由于其pH 升高(电泳进行时 常超过9.0),使Gly 解 离成负离子的效应增加;同时因凝胶的浓度升高,蛋白质的泳动受到影响,迁移率急剧下降。此两项变化,使Gly 的移动超过蛋白质,上述的高电压梯度不复 存在,蛋白质便在一个较均一的pH 和电压梯度环境中,按其分子的大小移动。分离胶的孔径有一定的大小,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来说,通过时受到的阻滞程度不同,即使净电荷相等的颗粒,也会由于这种分子筛的效应,把不同大小的蛋白质相互分开。

丙烯酰胺的水溶液聚合

丙烯酰胺的水溶液聚合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溶液聚合的方法及原理; (2)学习如何正确的选择溶剂。 二、实验原理 与本体聚合相比,溶液聚合体系具有粘度低、搅拌和传热比较容易、不易产生局部过热、聚合反应容易控制等优点。但由于溶剂的引入,溶剂的回收和提纯使聚合过程复杂化。只有在直接使用聚合物溶液的场合,如涂料、胶粘剂、浸渍剂、合成纤维纺丝液等,使用溶液聚合才最为有利。 进行溶液聚合时,由于溶剂并非完全是惰性的,对反应要产生各种影响,选择溶剂时要注意其对引发剂分解的影响、链转移作用、对聚合物的溶解性能的影响。丙烯酰胺为水溶性单体,其聚合物也溶于水,本实验采用水为溶剂进行溶液聚合。与以有机物作溶剂的溶液聚合相比,具有价廉、无毒、链转移常数小、对单体和聚合物的溶解性能好的优点。聚丙烯酰胺是一种优良的絮凝剂,水溶性好,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选矿、化学工业及污水处理等方面。 合成聚丙烯酰胺的化学反应简式如下:

三、实验药品及仪器 药品:丙烯酰胺(10g)---、甲醇(150mL)---、过硫酸钾(0.05g)、蒸馏水(80+10+10mL)等; 仪器:恒温水浴锅、搅拌器、三口烧瓶、球型冷凝管、温度计、吸管、天平、量筒等。 四、实验装置图 五、实验步骤与现象分析 步骤(1):

在250mL 的三口瓶中,中间口安装搅拌器,分别装上一个温度计和一个冷凝管。 分析:[装搅拌棒时,应先保证搅拌棒竖直,然后可开启搅拌器,调节直到反应装置稳定为止] 步骤(2): 将10 g(0.14 mol)丙烯酰胺和80 ml 蒸馏水加入反应瓶中,开动搅拌器,用水浴加热至30 ℃,使单体溶解。把0.05 g 过硫酸钾溶解在10 ml 蒸馏水中,溶解后加入反应三口瓶内,并用10 ml蒸馏水洗涤溶解烧杯。现象:[把蒸馏水加入到装有丙烯酰胺的三口烧瓶中,大部分丙烯酰胺溶解,有少部分白色不溶物漂浮在液体表面。把溶解有过硫酸 钾的溶液加入到反应瓶中,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的白色絮状物]分析:[少部分不溶物可能是聚丙烯酰胺,当温度低时,聚丙烯酰胺的溶解度较小,聚合物便以絮状存在溶液中,当升高温度时,聚 丙烯酰胺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使聚合物溶解。由于过硫酸钾 时引发剂,当加入过硫酸钾的溶液到反应瓶中时,由于单体少 部分聚合,而聚合物的溶解度较小,聚合物便以絮状存在溶液 中] 步骤(3): 逐步升温到90 ℃,这时聚合物便逐渐形成,在90 ℃下反应2~3 h。现象:[加热时,白色絮状物减少,当加热到47℃左右,白色絮状物几分全部溶解,溶液变透明;d.当加热到70℃左右时,黏度剧增 到糨糊装,当加热到83℃时,粘度变得很大,能够拉成十来厘

建筑胶水配方汇总聚乙烯醇与丙烯酰胺共聚和新型环保901胶水

建筑胶水配方汇总聚乙烯醇与丙烯酰胺共 聚和新型环保901胶水 一、聚乙烯醇与丙烯酰胺共聚: 本配方将聚乙烯醇(PVA)与丙烯酰胺(AM)建筑共聚胶水的性能和成本推向了极至,最大限度地提高胶水的强度、保水性、施工性;久放不分层、储存时间长,适应各种粉料(包括:石膏粉、双飞粉、滑石粉、黑水泥、装饰白水泥324-425白水泥等等)调配,手感轻松,二遍三遍披刮不起毛、不拉皮、不脱粉,固含量 1.8%左右。 二、901环保无醛净味建筑胶水901聚乙烯醇建筑胶水在熬制时不用甲醛、丙烯酰胺及各种胶粉等化学原料,该胶水不管是冬天或炎热的夏天都是无味的、无挥发有害气体、不污染环境,完全符合:国际环保标准,是真正的环保产品。 该环保胶水与丙烯酰胺共聚胶水的区别: 1、是不用甲醛熬制的最新技术,无甲醛、无毒、无味、无挥发有害气体。 2、熬胶工序简单,一次性完成完全反应,冬夏放久不凝胶。 3、粘结力强(粘石膏条牢固)、易施工、单调大白粉滑石粉不脱粉、二遍三遍不卷皮、耐水性强。 4、该胶水可以代替乳液生产工程乳胶漆。 5、提高工效、降低成本。

聚乙烯醇(2499-2899)5%,KJ100助剂250G;KJ200胶水增稠剂6kg。 生产工艺:(按1吨电气混合动力胶水反应釜计算) (1)将第一次50℃水400kg通过加水口加入反应釜内。 (2)开启脉冲开关,同时打开搅拌开关,加入KJ100助剂250克,投入聚乙烯醇50kg。 (3)继续升温到98℃,恒温溶解,使聚乙烯醇完全溶解。 (4)然后加入KJ200增稠剂6kg溶液到反应釜内,反应15—20分钟。而后再加水至1000kg位置,搅拌均匀,放料。。。

SDS-PAGE分离胶-浓缩胶配方

SDS-PAGE 1、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Acr:丙烯酰胺;配胶时用30%Acr(质量比Acr:Bis=29:1) 3、Bis:甲叉双丙烯酰胺 4、DDW:超轻水 5、SDS:十二烷基硫酸/磺酸钠,阴离子去污剂(配胶时用10%) 6、APS:过硫酸铵NH4S2O4配胶时用10% 7、TEMED:四甲基乙二胺,促凝剂 8、Tris-Hcl:3羟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配胶时(分离胶ph=8.8,浓缩胶ph=6.8) 9、DTT:二硫苏糖醇,DTT也常常被用于蛋白质中二硫键的还原,可用于阻止蛋白质中的 半胱氨酸之间所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内或分子间二硫键。 10、IMA:碘乙酰胺,碘代乙酰胺用于有机合成,在蛋白组学中组氨酸和半胱氨酸的烷 基化试剂,用于多肽测序以及酶抑制剂等,蛋白组学级试剂。CH>2ICONH>2,是和碘乙酸一样,可通过下列反应不可逆地抑制SH酶类的物质。

1)根据目的蛋白的分子量大小选择合适的凝胶浓度,再按照下面的表格配制SDS-PAGE的 分离胶(即下层胶):

注:如果配制非变性胶,参考上述配方,不加10%SDS即可配制成非变性PAGE胶。 1)按照如下表格配制SDS-PAGE的浓缩胶(也称堆积胶、积层胶或上层胶): TBST 缓冲液 每2L体积中含: 1)抗体去除液 每50mL抗体去除液中含:

SDS-PAGE电泳的基本原理: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系统中引进SDS(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会与变性的多肽,并使蛋白带负电荷,由于多肽结合SDS的量几乎总是与多肽的分子量成正比而与其序列无关,因此SDS多肽复合物在丙稀酰胺凝胶电泳中的迁移率只与多肽的大小有关,在达到饱和的状态下,每克多肽可与1.4g去污剂结合。当分子量在15KD到200KD之间时,蛋白质的迁移率和分子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符合下式:logMW=K-bX,式中:MW为分子量,X为迁移率,k、b均为常数,若将已知分子量的标准蛋白质的迁移率对分子量对数作图,可获得一条标准曲线,未知蛋白质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电泳,根据它的电泳迁移率即可在标准曲线上求得分子量。

加氢操作规程解析

目的 为了搞好加氢精制装置的正常操作,保证该装置的“安、稳、长、满、优”运行,特制订本规程。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加氢精制装置工艺原理与流程、正常操作法、特殊情况处理、开停工方法和步骤、安全和环保要求等内容。 本规程适用于沧州分公司80×104t/a加氢精制装置的工艺操作。 引用依据 本规程是在参照沧州分公司80×104t/a加氢精制装置设计说明书以及国内其他同类型装置的操作规程编制而成的,对原版规程做了修订。 职责和权限 1. 生产管理部是本规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车间和有关部门或人员编写、修改修订本规程;每周负责按照本规程规定的要求对车间执行情况进行抽查、监督和考核。 2. 机动部、安环部是本规程的分管部门。参与本规程的编写、修改修订和审核会签工作;每周负责按照部门专业管理的职责和权限以及本规程规定的要求对车间执行情况进行抽查、监督和考核。 3.炼油二部是本规程的执行部门。参与本规程编写或修订的起草工作,负责组织岗位操作人员贯彻执行,并对本单位日常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4.其他相关单位进入本装置进行施工、检维修作业时,必须遵守本规程

的有关安全、检维修规定。

1. 装置概述 1.1装置概况及特点 1.1.1 装置简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60万吨/年汽柴油加氢精制装置是依据中石化(1997)建字293号文《关于沧州炼油厂改炼胜利原油改造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由中国石化北京设计院设计、中国石化第四建设公司承建,于1998年2月28日动工建设。1999年3月28日实现中交,4月29日开始催化剂预硫化,4月30日切换原料油实现一次开车成功。2001年1月由于加氢石脑油硫含量超高,进行了技术改造,增设了石脑油脱硫塔单元。2002年10月大检修期间,进行了装置扩能改造,增上了一台加氢大流量进料泵、注水泵,其它方面进行配套改造,由60万吨/年改为80万吨/年。2003年10月,再次进行技术改造,增上一汽提塔,用于生产低凝点柴油。2004年大修期间将加氢柴油泵改为大流量泵,并增上变频,满足柴油外送需求。2007年7月大修期间进行了加氢热料直供流程改造,打通了催化柴油、焦化柴油、焦化汽油和常三线直柴的热料直供流程(当前因焦化汽柴油携带的杂质过高而没有直接进装置),实现了催化柴油热料直供。 1.1.2 装置规模: 初建设计公称规模60万吨/年。

实验3丙烯酰胺的水溶液聚合

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溶液聚合的方法及原理。 2、学习如何正确的选择溶剂。 3、掌握丙烯酰胺溶液聚合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与本体聚合相比,溶液聚合体系具有粘度低、搅拌和传热比较容易、不易产生局部过热、聚合反应容易控制等优点。但由于溶剂的引入,溶剂的回收和提纯使聚合过程复杂化。只有在直接使用聚合物溶液的场合,如涂料、胶粘剂、浸渍剂、合成纤维纺丝液等,使用溶液聚合才最为有利。 进行溶液聚合时,由于溶剂并非完全是惰性的,对反应要产生各种影响,选择溶剂时要注意其对引发剂分解的影响、链转移作用、对聚合物的溶解性能的影响。丙烯酰胺为水溶性单体,其聚合物也溶于水,本实验采用水为溶剂进行溶液聚合。与以有机物作溶剂的溶液聚合相比,具有价廉、无毒、链转移常数小、对单体和聚合物的溶解性能好的优点。聚丙烯酰胺是一种优良的絮凝剂,水溶性好, 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选矿、化学工业及污水处理等方面。 合成聚丙烯酰胺的化学反应简式如下: O^-NHn O=C-NH. 链引发: 引发剂活性集团的形成:K2S2q — 2Ksq 带电引发离子与丙烯酰胺作用生成活性中心: O H KSO4 + H2C—CHC——- O3SO CH r C OC—NH2 O H II ?,丄 OH+ H2C—CH C NF2 一HO CH2 C OC—NH2

0--C —NH 2 O c —NH 2 6SO —C&-C O 二 C 三、实验药品及仪器N 药品:丙烯酰胺、甲醇2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2 仪器:三口瓶、球形冷凝管、温度计、搅拌器、烧杯、一次性杯子、玻璃棒 实验装置如下 图: 四、实验步骤及现象及其解释 实验步骤 现象 现象解释 在250ml 的三口瓶中, 中间口安装搅拌器,另外两 口分别 装上一个温度计,一 个冷凝管。 链增长: QSO-CF2—C + O C Nf ▼ Ch"2— C n Cf- C O c Nf O C NF! 链终止: OSQ CH? — C O C 2 O 3SO —CH ? —C CH 2 C

2021石蜡加氢精制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

2021石蜡加氢精制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227

2021石蜡加氢精制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 设备 一、装置简介 (一)装置发展及类型 1.装置发展 石蜡精制工艺有白土精制、渗透精制、硫酸精制和加氢精制四种类型,其中白土精制和渗透精制都不容易脱净蜡中的稠环芳烃,难以生产对于纯度要求很高的食品工业用蜡:而硫酸精制方法的主要缺点是产品产率低,劳动条件恶劣,有大量的废渣产生,污染环境。无论在生产成本上,产品产率和质量及环境保护上,石蜡加氢精制均比其他精制工艺有明显的优越性。因此,在国外主要炼油厂中,石蜡加氢精制己逐步代替其他精制工艺。1957年加拿大萨尼亚炼油厂首先宣布用钼钻铝催化剂加氢精制生产白石蜡,由于该工艺

对蜡中稠环芳烃组分有很好的加氢转化能力,容易制取食品级纯度商品蜡而进一步为人们重视;其后催化重整工艺的兴起,为炼油厂提供了廉价的氢气来源,尤为石蜡加氢精制装置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1962年一套处理量为1.5X104 t/a、10.OMPa的石蜡和凡士林加氢精制装置在西德汉堡建成。1963年美国大西洋公司费城炼油厂建成日处理量300t/a的石蜡加氢精制装置,代替原来的石蜡硫酸和渗透精制工艺。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初正式开始研究石蜡加氢精制催化剂和工艺,1979年11月大庆石化总厂首次采用5053催化剂进行处理量6X104 t/a的低压石蜡加氢装置开工投产。1981年10月石油工业部对481—2B催化剂及中压石蜡加氢精制工艺组织技术鉴定,本工艺先后在东方红炼油厂(现中石化燕山分公司炼油厂)、抚顺石油一厂、荆门炼油厂、大连石油七厂、茂名炼油厂实现工业化。1983年11月第一套采用石蜡加氢专用催化剂处理量为6X104 t/a的石蜡加氢装置在东方红炼油厂投产,1984年另两套石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