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当今世界的国际战略格局

试论当今世界的国际战略格局

试论当今世界的国际战略格局
试论当今世界的国际战略格局

试论当今世界的国际战略格局

【摘要】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是国际斗争和国际战略运作的结果。同时,新的国际战略格局一经产生,又会对国际战略形势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想从整体上把握国际斗争的基本情况和基本形势,揭示国际斗争的一般规律,就必须注重研究国际战略格局问题。与此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交织互动,国际军事领域竞争更趋激烈,国际安全问题的突发性、关联性、综合性明显上升。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大国关系;目前国际战略格局呈总体和平、局部动荡的态势;经济因素对国际战略格局的影响增大;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再度凸显;国际军控与裁军陷于停滞状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组织或地区的作用日益突出。

【关键词】国际战略格局结构类型特点

【正文】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保持总体和平稳定的基本态势。一、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类型

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是指它所表现出的基本形态。由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关系组成的国际战略关系的表现形式,同时是国际战略力量对比的结构形态。可将国际战略格局区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一)单极格局

即某一个大国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该国周围存在着一系列其他主权国家,但并不能成为与之抗衡的政治力量,形成一国独霸的局面。单极国家,是指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实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能够强行推行自身的策略,并在一定时期或时代被实现的大国政策。在这种格局类型中,一般只有一个实力雄厚的国家或者国家集团在世界级的国际事物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周边或者国际上其他国家没有能力与其抗衡,被动处于被操纵地位。而这种和平的世界体系中只有一个国家是世界性的支配着,不管在哪个时期,一国霸权的国家拥有的特性是一样的,它们具有超群的实力(以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为基础)和超凡的国际影响力,能够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增强自身的各方面实力,从各式的强国中脱颖而出,在国际中能够制定和维持其利益的国际规则,并能在一定历史阶段和一定范围内迫使其他国家服从自己的统治和支配。(二)两极格局

即两大战略力量之间的相互对立和相互斗争,对整个国际事务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局面。由两个世界大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一种势均力敌的状态,所谓两极,主要是两大对立的国家集团,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竞争,争夺着支配国际事务的权力,相互制约,影响国际,推进着世界经济、政治和科技的进步。在美苏两极之外还存在着广大的“中间地带”。不过,这些集团以外的国家由于各种原因所致,并未构成主要的国际力量,从而使两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一定时期世界格局的主要特征。

(三)多极格局

即多种战略力量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既相互合作有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一种相对平衡的战略关系。由几个或众多大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组成多极格局,共同影响国际事务,主导国际进程。多极之间相互制约,各

种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各自独立,基本平等,相互之间不存在联盟或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国际事务的主导权正在由集中走向分散,从核心的重要力量强国开始扩散,随着各国的经济、军事等的快速发展,不可能再次出现单极格局,不会有那种唯我独尊的所谓世界帝国。

(四)多元交叉格局

这是一种由两极向多极,由多极向两极的过渡性格局。在这种格局中,一般存在两大战略力量或多个国家集团战略力量,共同在国际发挥力量。含有拥有强大战略力量的各国进行资源和科技的竞争,同时,存在其他隐含着蠢蠢欲动力量的国家,在国际上推动国家的发展,世界科技的共同进步。这种多元交叉格局无疑构成了未来多极格局的基础。

二、当前国际战略形势的特点

当前,国际战略格局正处于由单极向多极发展的过程,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在目前的局面中,“一超”是指美国。在如今的国际中,美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仍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是目前国际上的超级大国。从冷战后,美国占据主导地位,不断的发展自身的经济等方面的实力。可是,随着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新的力量中心的出现,世界已进入了向多极化趋势迈进的新时代。综观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状况,总共囊括为四点。

一是国际局势总体趋向缓和,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各国科技军事的发展促进国际整体科学水平的提升,同时也抑制了世界大战的发生。国际上越来越多国家掌握了原子核的技术,一场战争的爆发,必定要用到先进的军事力量和技术。当初,日本广岛被美国投下一枚原子弹,伤亡惨重,如今的科技会带来更加严峻的伤害,毁灭将是全球性的。

二是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在政治上的新干涉、军事上的先发制人和经济上的新殖民主义成为霸权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霸权主义国家在国际上仍占据一定的地位,对国际的事务有重要的影响,在国际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多少都有部分影响。当然,其他国家的实力也在发展,相对于霸权主义国家的经济等方面的实力无法相当。

三是大国间在加强对话与合作的同时,仍在进行着较量,但重点已从冷战时期以军事力量为主,转向以经济、科技为基础,以军事为后盾的综合国力竞争。当前,国际上多种力量格局存在着竞争与合作,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进行利益的竞争,为了利益与和平进行合作。如今,综合国力成为权衡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成为各国首要的发展目标。从经济、军事、政治方面进行力量的抗衡,相互制约,世界上经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影响经济的制约因素增加,经济的发展快速高效,经济在国际事务上的地位不断增加。军事实力为国家最基本的武装力量,作为解决国际上的矛盾激化,被各国更加重视。

四是随着世界大战危险的进一步下降,地区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对国际安全与稳定的影响相应突出。世界各地的武装反恐活动都在不断的展开,恐怖分子的活动日益猖獗,不过,国际上的警察武装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局部地区的资源争夺和民族争端造成局部战争,对周边国家和地区造成了损害,使国际的安全形势变化。总体上说,当前频繁发生的地区冲突主要是新旧战略格局转换时期国际政治秩序失调的表现,有一定的必然性。

三、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

一是多极格局的趋势发展加快与我国在多极格局地位和作用突出。国际上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各国力量的对比显著之后,将会出现各国竞争向前,在经济等实现综合国力方面加快发展的速度,力求争取在国际上占据一席地位。美国依仗自己庞大的军事机器和雄厚的经济实力,正在加紧全方位推行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预计在本世纪中期前,世界上还不可能出现一个能够在军事上抗衡美国的国家。我国在经历了近代历史上战争的洗礼,在新中国成立后不断发展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力量,中国的人才为国家带来了超越性的发展。如今,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步突出。首先,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上起制约作用。至今,世界上海存在

试论当今世界的国际战略格局

试论当今世界的国际战略格局 【摘要】国际战略格局的形成,是国际斗争和国际战略运作的结果。同时,新的国际战略格局一经产生,又会对国际战略形势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想从整体上把握国际斗争的基本情况和基本形势,揭示国际斗争的一般规律,就必须注重研究国际战略格局问题。与此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交织互动,国际军事领域竞争更趋激烈,国际安全问题的突发性、关联性、综合性明显上升。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大国关系;目前国际战略格局呈总体和平、局部动荡的态势;经济因素对国际战略格局的影响增大;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再度凸显;国际军控与裁军陷于停滞状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组织或地区的作用日益突出。 【关键词】国际战略格局结构类型特点 【正文】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保持总体和平稳定的基本态势。一、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类型 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是指它所表现出的基本形态。由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关系组成的国际战略关系的表现形式,同时是国际战略力量对比的结构形态。可将国际战略格局区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一)单极格局 即某一个大国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该国周围存在着一系列其他主权国家,但并不能成为与之抗衡的政治力量,形成一国独霸的局面。单极国家,是指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实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能够强行推行自身的策略,并在一定时期或时代被实现的大国政策。在这种格局类型中,一般只有一个实力雄厚的国家或者国家集团在世界级的国际事物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周边或者国际上其他国家没有能力与其抗衡,被动处于被操纵地位。而这种和平的世界体系中只有一个国家是世界性的支配着,不管在哪个时期,一国霸权的国家拥有的特性是一样的,它们具有超群的实力(以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为基础)和超凡的国际影响力,能够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增强自身的各方面实力,从各式的强国中脱颖而出,在国际中能够制定和维持其利益的国际规则,并能在一定历史阶段和一定范围内迫使其他国家服从自己的统治和支配。(二)两极格局 即两大战略力量之间的相互对立和相互斗争,对整个国际事务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局面。由两个世界大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一种势均力敌的状态,所谓两极,主要是两大对立的国家集团,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竞争,争夺着支配国际事务的权力,相互制约,影响国际,推进着世界经济、政治和科技的进步。在美苏两极之外还存在着广大的“中间地带”。不过,这些集团以外的国家由于各种原因所致,并未构成主要的国际力量,从而使两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一定时期世界格局的主要特征。 (三)多极格局 即多种战略力量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既相互合作有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一种相对平衡的战略关系。由几个或众多大国或国家集团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组成多极格局,共同影响国际事务,主导国际进程。多极之间相互制约,各

当今世界格局新变化和新特点

当今世界格局新变化和新特点 (一)世界经济在信息大爆炸中嬗变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和决定性力量。IT的广泛应用,传播技术的进步及传播环境的日益开放使得信息得以巨量生产和高速传播,以海浪式涌入人类生活,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入了润滑剂。 1.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刻影响促使作为直接物质生产部门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相对下降,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急剧上升,这当中第三产业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商业、运输业、通讯业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等,而且还包括大多数与信息工业相关的部门。 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强化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大加强了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投入。诸多力量作用下,科技产品迸发出现,产业结构显著调整,包括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发生了变革,最终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2.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一方面,当代国家科技发展水平以及创新能力对国际经济竞争力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的同时,国别经济竞赛也日趋激烈,其中科学技术的竞争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由于科学技术水平方面的差异,发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仍然在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控制方式在转型。近代欧洲帝国不断通过发展殖民地发展经济,并将其殖民地的经济转化为其帝国经济的一部分。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式有所升华,大多国家以跨国公司的形式在原料最便宜的地方采购原料,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加工产品,然后再销往全球其他地区,以获取最大的利润。这样做的后果是,发达国家往往将本国不允许设立的工厂和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以达到将污染转移出国以及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赚钱的双重目的。即通过国际资本自由流动所产生的资源、劳力和技术的组合,建立起来的一个以西方为中心、在西方国际大企业公司主导下的一级基于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体系之上的世界经济体系。这也使得国际不平等交换的程度进一步加剧,已经国际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世界战略格局--军事理论教案

世界战略格局 一、世界战略格局的含义 (一)世界战略格局的定义 格局是指事物内在的结构、状态和局面。世界战略格局,就是世界上一些主要的政治力量(国家或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对世界战略全局具有重大影响而又相对稳定的一种结构和态势。从定义看世界战略格局是一种力量对比的结构和态势,这种结构和态势,通常表现为一定的战略对应关系,如结盟或对立、合作或竞争等。世界战略格局也称为国际战略格局或国际关系体系,有时也简称为世界格局或国际格局。比如两极格局也称为雅尔塔格局或雅尔塔体系。 (二)世界战略格局的特征:一是相对稳定性。作为一种力量对比的结构状态,世界战略格局并不是瞬息万变、捉摸不定的,它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可能今天一个样,明天一个样。 二者是不能相互替代的。世界战略格局是比较稳定的,而世界形势则是动荡变化的,它可以朝夕变化。 我们说世界战略格局是相对稳定的,并不否认它有变化发展的一面。即它的第二个特性是:发展演变性。在国际舞台上,由于各种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各种力量之间的对比状况不断发生变化,导致世界战略格局不断变化。 (三)影响世界战略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 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各国军事实力的消长和战争的胜负;各主权国家、各国家集团之间力量较量的结果;世界人民的觉醒和斗争程度等等。 二、世界战略格局的演变。 (一)两极格局形成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对峙局面正式确立。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集团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等各个领域展开全面对抗,并激烈地争夺中间地带。于是在“雅尔塔体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中心的两极对抗体系,即两极格局。 (二)两极格局解体 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形势剧变,政权更迭,共产党失去执政党地位;1990年10月3日德国重新统一;1991年4月1日华约解散,12月25日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相对稳定近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进入动乱的转型期。 (三)多极化的趋向 1、冷战后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

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基本特征与认识

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基本特征与认识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学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基本趋势和特征,对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这一国际环境既是历史的发展机遇,又是现实的严峻挑战。 一、多极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 1、两极的终结有利于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世界格局是指主要国家与国家集团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结构及其表现形态。世界格局是有关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最根本的特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框架,也是对世界形势具有决定影响的国际关系。正确观察和分析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和大国关系的战略调整是21世纪初我们准确把握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确立新世纪对外战略的重要前提。 早在1988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多极的世界。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完全证实了邓小平同志关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英明预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则进一步指出:“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① 从冷战结束以来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情况来看,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多极化的发展。 第一,趋于缓和的国际形势,为多极化趋势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在冷战时期,僵硬的两极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全面对峙不仅抑制了新生政治力量的生长,而且消耗了主要政治力量的实力。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缓和,这既有利于现存的政治力量得以充分显示,又有利于新生政治力量的崛起,形成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的良好环境。因为,冷战的终结解除了约束政治力量成长的集团政治框架,扫清了政治力量壮大的障碍。各主要政治力量在新旧格局的转换中,以强化经济科技实力为主要途径,以谋求在未来国际战略新格局中的有利地位为基本目标,集中主要精力于内政外交战略的调整与谋划,使世界舞台呈现出各种政治力量此消彼长的活跃局面。 第二,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为世界多极化奠定了基础。从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苏联的解体、格局的演变、经济和科技地位的提升等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经济与政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战后初期,美苏经济实力无与伦比,这是构成两极政治格局的客观经济基础。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和多元化步伐加快,WTO、IMF等全球性国际经济组织和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俄白哈吉四国关税同盟、十国大东盟等地区一体化组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尽管经济全球化是以国别经济的开放和参与为基础的,但是,其最大特点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公司,而非国家,生产要素的流动超越了国界的限制,并在国际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公司的利益并不总是与一个国家的战略利益一致。这样,国家对国际经济事务的控制力相对减弱。尽管美国作为世界经济超强国家具有控制和影响世界经济的巨大能力,但是,它要建立经济霸权会遇到更多的制约和阻力。经济全球化使封锁、控制等传统手段逐渐失去效力,促使它们在对别国实施经济制裁的时候采取更为审慎的态度。而经济的区域化的本质在于经济权力的板块化,那些在经济上已经形成了巨大力量的区域经济集团必然会在政治上发挥更大的国际作用,这是国际关系史的一个重要的客观规律。世界经济的区域化在实践上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温床。

高一历史必修1单元测评二: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含解析 精品

单元测评 1.二战结束后雅尔塔体系得以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A.美苏国家利益冲突 B.美苏意识形态对立 C.美苏同盟关系破裂 D.美苏政治、军事力量对抗 思路解析: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在政治、军事方面形成对抗,两国势均力敌,形成雅尔塔体系。其他选项都有合理性,但不是最根本的,故答案为D项。 答案:D 2.二战后初期,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遏制共产主义 B.发展本国经济 C.控制西欧国家 D.恢复西欧经济 思路解析:发展本国经济、控制西欧国家、恢复西欧经济三项是“冷战”政策的实施手段,遏制共产主义是根本目的。 答案:A 3.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主要表现是() ①实施马歇尔计划②杜鲁门主义的出台③成立华约组织④建立北约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思路解析:华约组织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组建的,是应对美国“冷战”的表现。答案:C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种对立的世界经济体系出现的标志是() A.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B.北约组织的建立 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D.华约组织的成立 思路解析:经互会的目的是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答案:C 5.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A.政治一体化组织 B.代表不同意识形态 C.性质是帝国主义 D.属于军事政治集团 思路解析:政治一体化表述错误,代表不同意识形态是不同点,帝国主义性质是北约的性质。两大组织都是军事政治集团。 答案:D 6.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所产生的作用不包括() A.推动了法国和德国的和解 B.促进了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C.加强了成员国的经济和政治联系 D.使欧洲成为世界政治经济的中心 思路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共同体的成立,有利于各国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加强联系,但世界经济政治的中心仍然不在欧洲。 答案:D 7.下列有关日本的事件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是() A.进行社会改革 B.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C.推行民主改革 D.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思路解析:进行社会改革、推行民主改革两项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20世纪60年代。 答案:D 8.下列有关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日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外交政策高度一致 B.日本积极追随美国 C.两国是忠实的同盟 D.既有联盟又有摩擦

如何认识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

如何认识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大动荡、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革的新阶段。世界经济艰难复苏,风险犹存;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突出,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并存,国际安全形势出现新动向;主要大国和新兴力量抓紧调整内外政策,综合国力竞争更趋激烈;金融危机引发思想领域大反思,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中国国际地位与作用不断增强,对国际规则的话语权不断提升,对国际秩序重塑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在如此局势下,当前国际形势有如下5个特点。 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双边关系发展大势已不为局部问题所左右;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其一,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摧毁了有关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环境,导致世界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加剧。其二,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环境。如今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国际冲突和国际地缘政治因素中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其三,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从而威胁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当今多数地区性冲突的背后,都有不同大国之间的利益角逐。地区性冲突、战乱的增多和加剧,必然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对大国关系构成负面冲击,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 当前,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纷纷把传统产业转移到国外,集中力量发展新经济。条件好的发展中国家也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加快本国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这样,通过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世界经济正逐渐融合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这为各国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经济全球化也推动了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区域一体化是各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国际竞争、提高自身地位的重要手段。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增强,在很多方面已形成自己的优势。把握得当,趋利避害,我们可以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 世界保持总体和平与稳定,我国周边环境正处于历史上较好的时期。但天下并不太平,传统安全威胁仍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地区热点问题错综复杂。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反恐将是一项长期任务。 国际社会还面临武器扩散、环境恶化、毒品走私、非法移民、跨国犯罪以及严重传染性疾病的严峻挑战。 四,世界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在竞争中共处,在交流中发展 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不论是社会制度还是价值观念,都存在差异。这种多样性是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是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动力。“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人类文明也因此而丰富多彩。 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文明对话的必要性,多种形式的“文明对话”对各国相互了解、友好合作起着推动作用。不同发展模式之间应该超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不同,在竞争中和平共处,在交流中相互借鉴。

国际战略格局在进入21世纪后出现的新变化

国际战略格局在进入21世纪后出现的新变化 一、国际战略格局概述 国际战略格局是指世界各主要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相互关系的基本结构。它是国际战略环境的总体框架,表现了世界力量的分布、组合和对比。在国际战略格局中,拥有最强大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在世界事务中扮演着主要角色、起着主导作用,是每一个国家的最大梦想。 国际战略格局的样式是由“力量对比关系”所决定的,由于各个历史时期,新生力量的形成与变化,使起主导作用的"力量中心"也随之变化,从而形成单极格局、两极格局以及多极格局。国际战略格局同经常变动的国际战略形势有所不同,它在一个相应的历史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新旧战略格局的交替转换,通常发生在涉及世界主要国家的剧烈的社会大动荡之后,其根本原因在于世界基本矛盾的不断发展变化。真正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战略格局是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19世纪及20世纪世界格局 19世纪以后,欧洲列强统治和影响着世界上的广大地区,从而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战略格局。这一格局的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列强内部发生剧烈矛盾,导致了20世纪上半叶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二战以后建立的"雅尔塔体制",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旧的世界格局,建立了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主导地位的国际战略格局。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解体,以美苏两极为主导的

“雅尔塔体制"彻底崩溃。借助前苏联的崩溃,美国的军力和经济膨胀到了极点。但由于日本、德国、西欧在经济上的迅速崛起,海湾战争以后,美国的"单极"世界格局计划破产。随着世界形势的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国际战略格局开始出现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可以相信,一个新的以多个力量中心为基本结构的多极化国际战略格局正在形成,而且不可阻挡。 三、进入21世纪后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各国力量面临着重新洗牌。新兴大国崛起,国际格局开始展露出向非大国时代发展的趋势。进入21世纪11年来,国际政治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冷战期间存在的明显敌友关系现在变的模糊不清。如果说冷战后头十年国际上出现了第二次西方中心主义思潮,那么到了新世纪前十一年,这种西方中心主义已经开始有所消退,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世界经济格局在美国、欧盟、日本外,又出现了一股新的非西方的经济力量。在当今国际格局中,美国、欧洲和日本拥有绝对的力量,是国际制度的制定者和规划者,但是国际上还存在着除欧、美、日以外的五类国家,分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俄罗斯、伊斯兰国家、失败国家和反美国家。国际格局未来的发展取决于西方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是否达成妥协以及双方是否有效的处理之间的关系。 与此同时,新兴发展中国家在崛起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首先,发展中国家在各自发展进程中暴露出发展不均衡的趋势,

试析当代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试析当代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摘要]国际政治格局,从其内涵上来说就具有现实主义的理论属性,本文将以现实主义学派前人的典型研究为基础,梳理其对国际格局的界定和解读,结合现今历史发展的新情况来探讨当代日趋复杂多变的国际矛盾,明确当代世界政治正处在新旧相兼的过渡时代。 [关键词]国际政治格局;现实主义;一超多强;恐怖主义 一、现实主义理论 国际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简言之,就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政治力量的对比状态”。不论是从起内涵还是外延来看,对“国际格局”的研究都具有现实主义的理论属性。现实主义大师汉斯·摩根索在其《国家间政治》的开篇即指出现实主义的六项原则,他指出“帮助政治现实主义在浩瀚的国际政治领域中找到方向的,是以权力或实力为出发点定义的利益概念”,{1}同时,“(可重新解释的)利益概念具有防止四海而皆准的客观属性”。{2}进而,人们概括出现实主义对国际政治格局的三个基本假设:无政府状态是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国家是统一的理性行为体,在国际政治中采取广义的理性政策;国家孜孜不倦追求是权力,国家间政治是“权力政治”。上述假设至少有三个重要的推论:第一,权力关系是国际格局的基本结构;第二,只有权力才能划定利益,也即在国际格局中才能界定国家利益;第三,国际和平的形成和维持依赖均势,即权力关系的平衡。 虽然摩根索等人企图依据人类本性的某些特质得出有关人类行动的结论,但没有为预测国际关系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任何基础。20世纪60年代后期他的理论受到进一步批判,“结构现实主义”应运而生,它是对原有现实主义理论的“补充和修正”,这一重任由新现实主义大师肯尼斯·华尔兹在1979年出版的《国际政治理论》中完成。华尔兹的理论贡献在于他以“结构”为核心,对传统现实主义内在精华进行系统的逻辑整合,构筑了现实主义完整的理论体系。华尔兹的现实主义也因此以“结构政治观”区别于“权力政治观”,被称为“结构现实主义” 。 按照“结构政治观”,国际政治被视为一个定义精确的系统结构。华尔兹指出,“系统由结构和互动的单元构成。结构是全系统范围内的组成部分,使得系统能够被视为一个整体”。{3}华尔兹所说的“系统的结构”,也就是国际格局。接着,华尔兹进一步地论述了决定国际格局本质的三个原则:排列原则、单元的特性、能力的分配。华尔兹对三个原则的解读是:国际政治的无政府状态不可改变,这是国家共存局面的必然后果;构成国际格局的单元——国家在性质、功能、类型上不存在差异,各单元同质;单元的能力——国家权力的变化引起国际格局的变化,而国际政治格局则是由拥有强大权力的国家——大国所决定的。显然,在上述三个原则中,只有第三项是可变因素,由此考察大国间的权力分布也就是明确国际格局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作业)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陕师大附中模拟)1949年7月,苏共中央表示,支持将《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一书从苏联各图书馆中清除的提案。此提案认为该书“千方百计地粉饰英美在二战期间的政策,夸大英美在战胜德国法西斯中的作用,贬低苏联的贡献和作用……”这一做法() A.与“冷战”宣传的政治需要直接相关 B.是苏联内部阶级斗争加剧的典型体现 C.使史学研究背离了真实性的原则 D.说明“冷战”源于二战时期各国政策分歧 A[根据材料“提案认为该书‘千方百计地粉饰英美在二战期间的政策,夸大英美在战胜德国法西斯中的作用,贬低苏联的贡献和作用’”并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可知,材料这一做法与当时美苏“冷战”宣传的政治需要直接相关,故A 项正确。] 2.(2019·泉州高中毕业班质检)1943年,好莱坞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这一变化反映了() A.美苏“冷战”的开始 B.好莱坞拍摄影片需经政府同意 C.美苏由盟友走向对抗 D.好莱坞影片受大众审美观影响 C[1943年的电影体现不了1947年开始的“冷战”,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电影公司拍电影需经政府的同意,故B项错误;二战后期的“光荣、出使”等体现盟友关系、1948年的“铁幕、威胁”反映“冷战”对抗,故C项正确;电影名称没有反映大众审美的问题,故D项错误。] 3.(2018·汕头一模)战后,美国加强了广播宣传。据盖洛普民意测验显示,1946年有58%的美国人认为苏联要谋求世界统治地位,1948年有83%的美国人主张停止同苏联贸易,而到了1950年认为苏联要谋求世界统治地位的美国人已

体育学导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当代世界体育的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和结合专业谈中国体育发展的趋势

体育学导论 当代世界体育的基本特点及发展趋势 答:(1)基本特点: ①体育功能多样化 当代体育具有健身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融合在一起,不断满足人类的需求。 ②体育手段、内容、设施标准化和科学化 a、活动内容丰富,努力拓展大众体育领域,积极促进体育科学的发展。 b、场地设施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 c、奥林匹克组织管理更加法治化,人员结构得以调整。 ③体育管理制度化和科学化 体育管理制度逐渐由管办结合转变为管办分离,通过调整管理模式、组织模式和参与模式最终实现国家调控、依托社会、服务群众。 ④大众体育蓬勃发展(休闲体育) 大众体育作为人力资本的一种投资形式,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人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愉悦身心的意识明显增强。 ⑤学校体育规范化 改革体育课程目标,不断完善学校体育教学管理体系,使学校体育机制规范科学地运行。 ⑥竞技运动职业化、商业化 发挥商业化与职业化在竞技运动中的积极作用,是当今竞技运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势。 1.普及性: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运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民健身,全民运动的氛围也越来越浓; 2.多样性:当代体育的发展,促进了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的出现和发展 3.娱乐性:随着各体育项目的普及和发展,体育运动仪不仅是身体锻炼的方式,也是人们精神放松,减压,提升人精神境界的方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例如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推广。

(2)发展趋势: ①全球化(国际化)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未来世界体育会逐渐产生三个方面的变化: a、逐渐实现体育形态的转变,即实现东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两者共同构筑世界体育的文化大厦, 并继续保持自己相对的独立性。 b、不断开发体育人力资源,使体育运动市场不断扩大,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造福于人类。 c、使体育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逐渐实现体育产业为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经济价值。 ②法制化 逐渐使体育走上法制化轨道,依法治体、依法治定,使各项体育比赛更加规范化、公平化、透明化,大力严惩并严格杜绝类似于比赛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假球、黑哨、暴力、虚假注册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③社会化 使社会规则内化为人的行为准则,同时把更多的社会组织和机构推广到社会中,具体表现为: a、举办体育的主体逐步由政府向社会过渡 b、从精英体育向大众体育过渡 ④终身化(生活化) 健身、娱乐意识增强,体育锻炼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不是仅仅为了提高身体适应性,消度闲暇,而是作为人对美感的追求,把体育的文化愉悦功能变成消费的生活享受功能。 ⑤科学化 a、建立体育管理的科学化体系,逐渐实现体育信息化。 b、体育实践活动的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 ⑥产业化 把体育产业作为带动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新势力,重视发展无烟产业和朝阳产业,不断扩大体育产品的国际市场,提高产品开发的能力和水平。

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格局的总体特征是向多极化发展。但随着科索沃战争的爆发,这一发展的具体进程出现了某些新变化。 【一】判断世界格局的依据是什么 判断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依据是什么?学术界也有人认为“多极格局”的提法“缺乏依据”。准确的判断来源于科学的依据,科学的依据是准确判断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正确认识当今世界格局就不能不回答这个“依据”问题。 [1]在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诸多因素中,科技和经济实力日益成为决定性因素。 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与意识形态等,这些因素在综合运动过程中形成的种种力量对比就构成了不同的世界格局。不同的历史时期,各种因素在决定世界格局变化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战争和冷战时期,军事、政治因素起主导作用,而和平时期,经济、科技因素往往起决定性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两极格局的形成,主要是在冷战的背景下两种社会政治制度的对立、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等政治、军事因素造成的。尽管如此,科技和经济实力的作用还是不断增强,并动摇两极格局的根基。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直接影响到各国综合国力的升降,导致日本、西欧的崛起,美国实力的相对下降,苏联的衰落,从而推动世界格局的演变。8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后,两极格局实际上已经松动,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冷战结束后,欧洲、日本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作用力,从发展趋势来看,不是减弱,而是增强。这样,世界格局必然朝多极化、而不是单极化方向发展。 [2]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全球范围内对外直接投资、资本流动的速度和规模、跨国企业购并和重组都出现前所未有的势头。跨国公司和超国家的经济力量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增强,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力。迅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使世界经济连为一体,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都失去了绝对自主控制本国国民经济的能力。经济全球化也使各大国之间力量对比出现相对均衡化趋势,美国的“超级”地位面临日益严峻的压力和挑战。不言而喻,经济全球化进程正朝着削弱、而不是增强霸权和单极格局的方向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地区经济一体化也在加速发展。地区合作日益加强,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随着欧元的启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北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升温。亚欧会议、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性合作机制日趋完善,东盟等次区域性组织也很活跃。地区经济一体化导致世界经济格局的多元化,从而推动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3]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国国际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从而使多数国家把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作为本国的主要国际战略之一。 日本是当今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科技经济强国,冷战结束后最明显的变化是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并朝国际化方向发展。为此,它极力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为第一步已于1996年争取到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它不断增加军费开支,力求在亚太地区发挥更大作用。它一方面把维系与美国关系、加强日美安全合作放在对外战略的头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则在经济、政治与外交方面与美国明争暗斗,表现出相当大的独立性。德国统一后,随着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高,其参与地区与国际事务的意识随之增强。德、法等西欧国家积极在欧洲一体化、北约东扩、欧洲与俄罗斯的关系、波黑和科索沃危机等事务中发挥独特作用,公开反对美国单独主导和干预欧洲事务。日本、西欧各国都不赞成建立美国主导下的单极格局,主张美、日、欧共同主宰西方乃至全球事务。俄罗斯经济实力下降,但手中仍握有核战略武器的王牌。为了重振大国雄风,更是坚持反对美国单独称霸,主张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在不少重大问题上敢于同美国分庭抗礼。中国历来

浅析当今国际战略格局与中国国际战略

浅析当今世界格局与中国国际战略 摘要 本文浅析当今世界格局,分析了“超级大国”美国以及俄国、欧盟、日本、中国在世界格局之中的地位与影响,并通过对其关系的分析得出在世界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就是以美国为中心,欧洲、俄罗斯、中国、日本为外围的一种力量结构。 作为众多三角关系之中的支撑者,中国在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针对当今国际形势,中国在全球化趋势下采取的国际战略。中国围绕“和平崛起”这一核心,始终坚持中国特色国际战略,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构建了全方位的总体外交布局。 在“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之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这就要求中国必须始终坚持“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这一国际战略的实施定能使中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并造福于世界! 关键词:国际战略格局三角关系国际战略中华复兴和平崛起 一、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 所谓世界格局,是国际社会中有关国家或力量集团,在一定的时期,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局势利益,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组成的一种关系和结构,是这些国家或力量集团在斗争中处于相对平衡的发展阶段的关系和结构,这种相对平衡的结构,将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及政治军事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当国际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旧格局就逐渐变成束缚和阻碍世界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禁锢。这时,世界经济和生产力就表现为,一种旧格局,向另一种格局的转变。 1.1 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

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军事、科技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自独立至战后初期,美国仅用一百多年的时间就确立了在世界的霸权地位。冷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同时,美国政治方面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冷战结束后,通过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等逐渐确立了经济、政治、军事上的霸权地位。 1.1.1美国综合国力最强 从经济方面看,美国工农业高度发达,门类齐全。不仅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方面均属世界一流。自身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外依赖性相对较小,经济基础十分雄厚。 从军事方面看,美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国防工业基础雄厚,军工技术居世界之首,美国的军事装备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从科技方面看,美国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上均居世界之首。 1.1.2美国的主导作用。 美国自身经济实力雄厚,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在现有的世界各类经济组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中,美国的作用无可替代。 在国际政治方面同样居于主导地位,它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在解决许多国际问题时的态度对于问题的能否解决至关重要,如:波黑、中东以及其他地区问题,特别是在目前的国际反恐斗争中,美国都在起着主导作用。 1.2俄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与影响 苏联解体后,俄成了他的“法定继承国”,但实力无法同当年的苏联相比,特别是近10年的经济衰退与混乱,俄国力受到了很大的削弱,综合国力大大下降。但,就俄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经济规模、军事力量以及世界政治影响来看,它仍是一个世界级的大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拥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当代世界政治 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演变的? (1)战后初期的雅尔塔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英3大国首脑在为了各自的利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问题,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时称“雅尔塔体制”,它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 (2)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20世纪50年代初,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威胁,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反对美国的攻势,逐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的对峙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 (3)两极格局的演变: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两大阵营内部开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 (4)两极格局的终结: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被迫辞去总统职务。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对峙格局中的一极不复存在,两极格局终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时期。 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关系最大的变化是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世界分为两极世界。两极世界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所形成的世界格局。其特点主要是:(1)在两极世界里,美、苏及其盟国互相对抗和争夺,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2)在两极世界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3)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3、当今世界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 (4)以联合国为主的全球性,区域性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 (5)经济因素增强,经济与政治互动,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 4、当今世界政治面临哪些主要问题?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新干涉主义盛行、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对外战略更具进攻性) (2)局部冲突与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3)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4)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5、怎样理解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多极化是世界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世界走向多极化的客观必然性 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世界经济,政治高度发展和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的必然产物. 第一,趋于缓和的国际形势,为多极化趋势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二,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必然结果 第三,国际关系的主体化和民主化,是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四,各国主体意识的增强,促进了多极化力量的大联合. 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当今世界形势的新特点

校本课程《当今世界》教学内容 (10月9日) 一、关于国际社会的基础知识: 1.国际社会的组成:主权国家、地区、国际组织 2.作为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 固定的领土、定居的居民、统一政权、国家主权。 3.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4.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5.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国家力量(综合国力) 6.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 7.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8.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必须坚持和倡导在相互 尊重主权的前提下,积极寻求存异基础上的求同,多元基础上的共识,共赢基础上的合作。 二、当前国际形势的新特点 1.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

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双边关系发展大势已不为局部问题所左右;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今世界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愈加紧迫。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其一,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摧毁了有关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环境。这不仅使一些地区的人民生活被臵于水生火热之中,而且使这些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水平拉大,导致世界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加剧。 其二,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环境。如今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国际冲突和国际地缘政治因素中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 其三,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从而威胁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当今许多局部冲突和地区争端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事实上,在当今多数地区性冲突的背后,都有不同大国之间的利益角逐。地区性冲突、战乱的增多和加剧,必然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对大国关系构成负面冲击,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元气未伤,美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单极与多极之间的国际秩序之争,仍是国际斗争的主线。 当今世界多数热点问题,如伊拉克战争的各种后遗症、巴以冲突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练习题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练习题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1.张林宏在《美国全球战略的源起和流变》中指出:“美国的两洋战略,酝酿于19世纪末,发端于20世纪前期,一战后初露端倪,二战后正式形成。”这里“两洋战略”实际是指A.美国的世界争霸计划B.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 C.马歇尔计划D.布雷顿森林体系 2.“在(西欧)各国皆弱、唯美国独强之际,美国人天生的领袖意识……使它们不能袖手安坐,它们决计乘此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有所作为。”“作为”的表现是 A.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B.与苏联展开军备竞赛 C.提出发展经济的马歇尔计划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全球通史》谈到:“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是基于 A.社会制度对立和意识形态分歧B.两极格局下美苏冷战对峙 C.北约和华约军事政治集团对峙D.西方文明优于东方文明 4.1984年尼克松在《真正的和平》中鼓动美国政府:“对于苏联来说,最大的危险之一就是它们的思想、人民、社会同我们相接触。……如果我们不这样做,而是孤立东方,减少它同我们的联系,我们就丢掉了我们对付克里姆林宫领导人的一件最有效的武器。”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其标志着美国“和平演变”战略的正式实施B.其实质与杜鲁门主义相同 C.其表明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战略攻势D.其目的在于推行自由、民主价值观5.1963年,法国政府拒绝接受由苏联、英国、美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1964年,法国在撒哈拉大沙漠引爆了它们的第一颗原子弹。法国政府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 A.美国的霸主地位已经丧失B.法国已成为对苏“冷战”的领导者 C.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D.“冷战”格局下国际局势动荡不安 6.新华社莫斯科2012年2月3日电:“俄罗斯外交部3日发表声明,驳斥有关俄罗斯与美国在伊朗和叙利亚问题上进行幕后交易,俄罗斯将允许美国对伊朗动武,以换取西方不干预叙利亚危机的报道。”这一“幕后交易”的说法折射出“大国角逐”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世界正义和国际友情B.推广意识形态 C.赢得国家利益D.大国控制小国 7.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因此,“中国梦” ①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②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 ③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④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我深切地感觉到,如果听任朝鲜沦丧,那么共产党的领袖们就会越发狂妄地向更靠近我们海岸的国家进行侵略。”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为此美国悍然挑起了朝鲜战争B.这标志着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美国的随后行动导致了朝鲜的分裂D.这种思想体现出了典型的冷战思维 9.美国在二战后的全球扩张中,高喊着美英有义务和责任“保卫‘自由世界’免受共产主义的影响”;基辛格认为斯大林的“最高原则还是装上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苏联国家利益”。上述观点表明 ①美苏对抗中意识形态色彩浓厚②维护国家利益是美苏的根本目的③美苏为其对外 扩张寻找合适借口④这种行为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