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地下工程中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城市地下工程中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城市地下工程中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城市地下工程中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发表时间:2018-12-17T11:59:29.56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作者:郑腾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环境下的岩土工程活动逐渐频繁,但是由于城市环境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导致出现了严重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其中有以地下水污染和地面变形等问题比较影响。 1.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 2.山西庆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21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环境下的岩土工程活动逐渐频繁,但是由于城市环境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导致出现了严重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其中有以地下水污染和地面变形等问题比较影响。这些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不仅严重的影响到了岩土工程及周边建筑物的质量,还对国家及人们的经济造成极大的损失。本文就针对我国城市地下工程中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地下;环境;岩土;工程 城市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求,人类进行大量的城市环境岩土工程活动,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但是由于在进行岩土工程时,因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工程特点,导致对环境岩土工程周边的环境、地面以及水资源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一系列的城市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而在所有岩土工程问题中又以水资源灾害最为严重,且影响更为广泛。水资源灾害问题已经成为全球问题,严重阻碍了市化进程,对城市经济发展造成严重损害地面变形以及水资源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城市环境岩土工程的两大难题因此,为了解决这些岩土工程问题,政府必须加强对其的防治,尤其是地表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以及水问题的防治,以减少因岩土工程问题给人类以及社会造成的损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环境岩土工程研究内容的分类 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环境工程。主要指用岩土工程的方法来抵御由于天灾引起的环境问题。例如:抗沙漠化、洪水、滑坡、泥石流、地震、海啸等。这些问题通常泛指为大环境问题。2)环境卫生工程。主要指用岩土工程的方法抵御由于各种化学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例如城市各种废弃物的处理、污泥的处理等。3)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一些环境问题。例如在密集的建筑群中打桩时,由于挤土、振动、噪声等对周围居住环境的影响;深基坑开挖时,降水和边坡位移等。 2、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现状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公害事件的显现,人们不断探索,反思,并已取得了基本的共识。国外对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垃圾土、污染土的性质、理论与控制等方面,而国内则在此基础上有较大的扩展。就目前涉及的问题来分,可以归纳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共同作用问题。这类问题的动因主要是由自然灾变引起的。例如地震灾害、土壤退化、洪水灾害、温室效应等。这些问题通常称为大环境问题。第二类是人类的生活、生产和工程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共同作用问题。它的动因主要是人类自身。例如城市垃圾、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废液、废渣等有毒有害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工程建设活动如打桩、强夯、基坑开挖、盾构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过量抽汲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等等。有关这方面的问题,统称为小环境问题。 3、地下工程中遇到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3.1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指某一区域内由于自然或人类活动引起的地面下沉的现象,其特点是波及范围广,下沉速率缓慢,所以早期一般不易察觉,也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它多发生在大中城市,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极大,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当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地面沉降已由沿海城市向大面积区域性扩展,由于深部含水层开采量的增加,以及开采由浅部向深部发展,已形成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黄淮海平原地区为中心的两大沉降区域。引起沉降的原因很多,除了活动断裂和构造沉降等自然因素外,还有地下工程开挖施工,基坑降水和抽汲地下水等人为因素。从全世界范围看,过量抽汲地下水引起地层压密、固结是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由于地面沉降具有不可逆性,一旦产生,其带来的破坏性后果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在工程降水前,首先要查明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周围建筑物的分布情况及地下管线性质及分布范围,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科学的降水方案与防范措施。如在基坑工程降水中设置竖向止水帷幕,实施坑内降水;井点降水应连续运转,尽量避免间歇和反复抽水造成的累加沉降;采用井点降水与回灌相结合的技术,井点降水管井与需保护的建筑、管线间设置回灌井点、回灌砂井或回灌砂沟,持续、不断地用清洁水进行回灌,形成一道水幕,以减少降水曲面向外扩张,防止临近建筑物、管线等基础下土层因释放水而沉降。 3.2地下水污染 造成城市地下水污染除了生活污染及工业污染外,由下列的情况引起的水质污染也不容忽视:①长期超采地下水使潜水位下降,增加了包气带厚度,包气带岩土的矿化作用及氧化作用增强,使潜水含盐量增多。另外,潜水含水层变薄,水量减少,水稀释作用减弱,水中各组分浓度增大,因而矿化度升高;②由于城区下部承压水开采量大,形成降落漏斗,增加了水力坡度,加速地表水体对地下水的补给作用,致使地下水污染速度加快。受污染的潜水通过弱隔水层补给下部承压水,造成承压水污染;③建设工程施工引起的地下水污染;④工程钻探或建筑施工中使用的各类有机或无机的液体,导致水质的污染;⑤地下水开采引起水文地质条件改变,特别是多层组地下水混合开采,成井工艺不当,止水失效,以及废井使上层承压水向下渗,造成下层水质污染;⑥地下油库渗漏及城市排污管道损坏、泄漏引起地下水水质污染;⑦回灌水质不良引起人工回灌地区地下水污染。 3.3基坑开挖中的环境工程问题 ①支护结构发生变形和位移引起的环境效应:由于支撑物受弯破坏或锚杆体系抗拔力不足,拉杆自身断裂或拉杆及锚座的连接不牢导致支护结构自身破坏,导致边坡失稳支护结构发生变形和位移而引起邻近建筑设施破坏。②打桩对周围土工环境扰动影响问题:锤击沉桩施工过程中引起的桩身及桩周附近地基土体的强烈振动,这种振动在垂直和水平方向同时存在,在振动频率较低的地基土中,垂直振动比水平振动容易感受到,且垂直振动比水平振动所引起的危害影响更大;由于振动会以应力波的形式向更远范围的地基土体扩散传播,造成沉桩区及其邻近地基土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从而影响周围建(构)筑物。 4、环境岩土工程的展望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进入了大规模工程建设时期。从沿海地区开始,逐步向内陆扩展,高层建筑、地铁、道路、隧道等的建设以及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向环境岩土工程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同时,环境的变化,地震、洪涝灾害的频频发生,温室效应的加剧,水土流失,土壤退化等大环境,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相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岩土工程工作者面临更为艰巨的任务。一方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强制性条文(GB 50021-2001)(2009年版)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强制性条文 1.0.3各项建设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4.1.11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 1 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物总平面图,场地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2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3 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4 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 5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6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 7 在季节性冻土区,提供场地的标准冻结深度; 8 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1.17详细勘察的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的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不应少于4个;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 4.1.18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1.5倍,且不应小于5m; 2 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验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高层建筑的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基底下0.5-1.0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 3 对仅有地下室的建筑或高层建筑的裙房,当不能满足抗浮设计要求,需设置抗浮桩或锚杆时,勘探孔深度应满足抗拔承载力评价的要求; 4 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 5 在上述规定深度内遇基岩或厚层碎石土等稳定地层时勘探孔深度可适当调整。 4.1.20详细勘察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应满足岩土工程评价要求,并符合下列要求: 1 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孔的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和工程特点确定,且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2,钻探取土试样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3; 2 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当采用连续记录的静力触探或动力触探为主要勘察手段时,每个场地不应少于3个孔; 3 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0.5m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 4 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应增加取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量。 4.8.5当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对地下水进行控制(降水或隔渗),且已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 4.9.1桩基岩土工程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环境工程建设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张朕

环境工程建设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张朕 发表时间:2019-10-18T10:16:51.1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张朕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的加强,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身份证号:23112419910410XXXX 天津 300000 摘要:目前,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的加强,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面对城市建设水泥森林的教训,生态城市建设逐渐成为学术界、业界关注的重要课题。环境工程是诸多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我国环境工程以及生态城市建设在研究实践上还有很大的差距。基于此,本文首先论述了环境工程和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然后重点分析了环境工程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应用,在此基础上,就环境工程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现实反思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环境工程;生态城市;意义;对策 引言 城市化进程当中比较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建设环境工程,现如今生态型的城市才是大都市应该具有且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许多城市因为生态良好而被评选为最幸福和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作为实现生态型城市的主力军,环境工程的建设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环境工程的建设或者说是其主要应用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废物的循环利用;二是城市污水的回收处理;三是节能减排的技术;四是建设城市当中的绿化景观。 1生态城市的价值体现 建设生态城市是近年来提出的城市建设新理念,旨在运用环境工程建设的先进技术手段实现人与自然的交互和谐,使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环保意识,尽量保护现有的能源和资源,以促进生态平衡,提升自然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建设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人们日常生活中产出的生活垃圾,建筑施工遗留的建筑垃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废物、废水、废气等都要通过环境工程的建设来予以彻底解决。生态城市建设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人类的生态建设、自然生态的恢复以及社会经济活动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为三者的和谐共融创建一个和谐的环境。 2生态城市之中环境工程建设的有效应用 2.1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切实增强环境治理技术 纵观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实际情况,有的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着严峻问题,究其原因是政府未能予以高度重视,没有在资金方面提供支持,从而在生态城市建设之中缺少财力、精力,所使用的环境治理技术也比较滞后,从而使得生态城市建设脚步缓慢,短时间之内难以取得环境治理成果。基于此,政府必须要加大生态城市建设资金投入力度,然后根据现实状况引入与使用科学技术,有效提高生态城市建设的总体质量与水平,进一步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步伐。 2.2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城市 要想建设好生态城市,关键是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一种统一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有效方法。在进行生态环境的建设中要重视循环经济理念。要想建设好生态城市,必须尊重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环境污染小的行业,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好生态环境。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努力开发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以及环境污染少的项目,发挥人才优势。 2.3污水的循环处理 城市污水主要包括人们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其排放量较大,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影响城市河道水质,甚至会影响到城市的饮用水水质,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在污水处理方面,应建立污水循环利用体系,对城市污水实行集中或者分散处理,以降低污水对城市环境造成的污染,切实改变大众的生存环境。对于一些用途简单的污水,应尽可能的进行二次使用,比如可以用来冲洗马桶,或者用作城市景观灌溉等用途。环保部门应经常对当地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检查,对污水处理过程进程监督,观察处理效果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如果污水处理设备过于陈旧,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使污水处理过程不受影响,避免水污染现象的发生。 2.4关于固体废弃物循环技术系统的应用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问题是困扰城市发展的重、难点,针对城市生产生活中产出的大量固体废弃物,有必要从环境工程防治上构建城市固体废弃物循环应用系统。城市固体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系统,是在分类治理原则指导下,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指导思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为根本目标,选择开发废弃物处理方法。具体应用上,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在法律法规以及决策上,制定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明确各个流程、环节的规章制度,比如针对生活垃圾、工业废料设置分类垃圾处理站,强化对可利用垃圾的利用效率。还比如针对工业生产,在政府监管下,在确保清洁生产的前提下,针对工业固体废弃物要提高对其的可利用渠道和使用效率。与此同时,政府以及新闻媒体要做好社会宣传,把政府、社会以及公民三者紧密结合起来,让固体废弃物再循环体系的有效运转形成合力,共治,共享,共荣。 2.5节能减排的技术 在建设生态城市的环节中,节能减排是环境工程建设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随着科技的进步,研发出了许多新型节能环保型材料,并被广泛的投入和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灯泡的发展,这就是节能减排最好的一个缩影。随着以往只能使用白炽灯到之后可以使用灯管,生活用电变得安全和节能,再之后有了节能灯,节能灯的发明使得生活用电更安全、更节能,由此可见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以及在建设生态城市中切实可行的落实节能减排并在生活、工作中提高这项技术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2.6生态交通发展 首先是发展生态型交通工具。关于生态工具的合理选择,其前提条件就是环境优良、占地少、效率高、能耗低。若是根据前提条件选择交通工具,需要在公共汽车、自用汽车、自行车、轨道交通等进行考量,从生态发展的角度思考和选择。鼓励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体系。此外,建议居民短途出行时,应该尽可能地采用自行车的方式出行,而且还应该侧重于绿色扶持、低能耗交通工具的有目标性研发。 其次公共交通体系的优化与完善。为能实现生态交通发展,最关键的是发展轻污染、低能耗、高效率的公共交通。主要分为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交通。其中轨道交通的基本特色是“时间准、效能强、容量大”;公共汽车的基本特色是“运量大、占地少、低污染”。实践研究表明,不管是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城市还是人口密度比较小的城市,城市之中实行最科学的公共交通基础建设是最佳的。因此城市交通方面最合理、有效的出行模式就是公共交通。关于城市化建设与发展,自然资源、能源的开发,就必然会对自然风环境成一定的破坏,从而对

城市岩土工程发展前景

城市地下岩土工程发展的背景 城市地下岩土工程是岩土工程的一部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我国大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之一,更是摆在岩石力学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和新任务。 1 城市地下岩土工程是新世纪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正在快速提高,从1990年的18.96%提高到199 7年末的28.9%。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标志着城市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但是,我国城市建设基本上沿用“摊大饼”的粗放发展模式,给国民经济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主要是: (1)城市范围无限制地外延扩展,耕地损失严重。据卫星遥感资料判断和测算,1986~1996年间,全国31个特大城市城区实际占地规模扩大50.2%,有的城市占地成倍增长。另据预测,至2010年,我国城市总数将从1996年的640座增加到1 000座,其结果是占用了大量耕地。到下世纪中叶,我国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65%左右,这意味着城市人口将比1990年增加7亿多人,按每个城市人口用地100 m2计,将占用耕地1亿多亩。土地问题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与地域规模的限制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突出矛盾,城市发展非走节约土地的集约化发展模式不可。 (2)城市人口密度大,形成了所谓的“城市综合症”。首先表现在城市交通阻塞,行车速度缓慢。例如北京市干道的平均车速比10年前降低50%以上,且正以年递减2 km/h的速度持续下降。上海、北京每公里道路的汽车拥有量相应为506辆与345辆,为发达国家大城市相应拥有量的1倍及至数倍。其次是,由于城市基础设施落后于城市面积的扩展和城市人口的增长,造成城市环境的恶化。当前我国城市环境形势日趋严重,大气污染日趋加剧,全国500多座城市大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不到1%,酸雨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40%,重庆等城市尤为严重;城市污水80%未经处理排入江河;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垃圾围城现象普遍;噪声污染普遍超标,建筑空间拥挤,城市绿地减少,生态恶化。 (3)城市总体抗灾抗毁能力偏低。在城市总体规划中,除防洪、防空外,目前尚缺少综合防灾的内容,城市基础设施的防灾措施处于空白。为了克服这方面的弊端,解决城市人口、环境、资源三大危机,医治“城市综合症”,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世界发达国家都在把地下空间作为新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成为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城市建设指导方针和发展方向。 城市功能空间能转入和宜转入地下的领域是很广阔的,包括商业、交通、部分市政设施、文化娱乐休闲、部分工业生产、仓储、防灾(避难)和救灾空间等。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是城市立体化开发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达到扩大空间容量、提高开发集约度、消除步车混杂、交通顺畅、商业更加繁荣,地面绿地增加,环境优美开敞,购物与休闲,娱乐相互交融的多

环境岩土工程综述

课题名称: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综述 摘要:环境污染评估、控制、修复已成为我国环保领域的重大需求。本文对环境岩土工程进行了介绍,让读者了解其研究主要内容、进展状况以及研究方法,对之后的研究做到心中有数。 (一)前言 环境岩土工程师岩土工程与环境科学密切结合的一门新学科。它主要应用岩土工程的观点、技术和方法进行治理和保护环境服务。对于如今密集型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必然产生大量的废弃物,而地球岩土全是废弃物的主要及最终处置场所。因此,利用岩土工程的手段来解决水土环境污染问题是最为经济、最符合国情的途径之一(陈云敏,2012;张帆,2015)。 (二)研究主要内容及进展状况 环境岩土工程的目的是应用岩土工程能耐的原理和方法解决环境问题。我国环境工程研究及工程实践进展主要包括城市固体废弃物可持续填埋处置,废弃泥的工程特性、工程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土体和地下水污染评价与防治和土工合成材料在环境岩土工程中应用(陈云敏,2012)。 不同学者对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内容有着不同见解。胡中雄等将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内容大致分成三大类:第一类称为环境工程,指用岩土工程的方法来低于由于天灾引起的环境问题,如洪水、滑坡等;第二类称为环境卫生工程,指用岩土工程的方法来抵御有各种化学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如城市垃圾填埋处理等;第三类是指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一些环境问题,如开外隧道引起的地面变形等(王帅,2015)。 罗国煜等在文献中提到,环境岩土工程包括区域性环境岩土工程和城市环境岩土工程。城市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包括三方面:(1)城市不稳定问题(地震、地面变形问题等);(2)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水利问题;(3)采矿污染和废弃物污染问题。 此外,方晓阳主张应有两个主要分支:(1)地质环境(岩土)工程,主要强调有害有毒废料控制系统的管理和修正、填料场的选择、填料的稳定性分析和土污染技术;(2)生态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环境岩土工程的敏感性生态和地质方面的问题。这其中由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对生态环境因素相当敏感:(1)与地质、气候有关的问题,如泥石流、沙漠、实地;(2)与健康有关的问题,如酸雨、核废料;(3)与文化有关的问题,如考古、名胜古迹的保护等(李元松,2005)。 对于环境岩土工程如今的研究进展,以美国为代表的现房发达国家正发展可持续填埋技术。我国亟需开展填埋场孕育城市城市环境灾害机理、评估方法与可持续防控的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发展可持续填埋技术,以满足填埋场城市华景灾害防控、渗滤液减量、填埋气资源化的重大需求。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新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新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0 2 年3 月1 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通知 建标[2002]7 号 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 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21 2001,自2002 年3月1 日起施行。其中、、、、、、、、、、、、、、、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94 于2002 年12 月31 日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8]244 号文的要求,对1994 年发布的《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修订。在修订过程中,主编单位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会 同有关勘察、设计、科研、教学单位组成编制组,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重点修改的部分编写了专题报告,并与正在实施和正在修订的有关国家标准进行了协调,经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先后形成了《初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经审查报批定稿。 本规范基本上保持了1994 年发布的《规范》的适用范围、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作了局部调整。现分为14 章: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4.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5.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6.特殊性岩土;7.地下水;8.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9.勘探和取样;10.原位测试;11.室内试验;12.水和土腐蚀性的评价;13.现场检验和监测;1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适用范围增加了“核电厂”的勘察;2.增加了“术 语和 符号”章;3.增加了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完整程度分类和岩体基本质量分级;4.修订了“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以及“桩基础”勘察的要求5.修订了“地下洞室”、“岸边工程”、“基坑工程”和“地基处理”勘察的规定;6.将“尾矿坝和贮灰坝”节改为“废弃物处理工程”的勘察;7.将“场地稳定性”章名改为“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8.将“强震区的场地和地基”、“地震液化”合为一节,取名“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9.对特殊性土中的“湿陷性土”和“红粘土”作了修订;10.加强了对“地下水”勘察的要求;11.增加了“深层载荷试验”和“扁铲侧

环境工程建设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应用

环境工程建设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应用 1生态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的简要理解 1.1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理念 针对生态城市的概念进行简要理解,就是充分结合生态学原理和知识,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理念,建设具有现代化特征的生态城市系统,综合运用多方面技术理论,促进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的有序进行,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建设生态城市的实际意义在于,优化资源分配,增大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修复能力,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系生态与人文发展的平衡关系。 1.2环境工程的主旨内容 环境工程主要针对环境的污染防护和治理,其中主要包括对污水废气以及放射性物质等的防治处理。对于环境工程的主要内容,除了涉及深入研究污染防治的技术外,还有环境系统工程、环境效果评估预测、环境监测技术及环境工程经济效益等内容。 2积极创建生态城市的价值体现 2.1促进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大力开展城市化建设的目的在于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品质要求,同时造福子孙后代,维护赖以生存的生态家园的稳定,这也是

党中央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基本要求。过度消耗资源,对环境保护缺乏重视,不仅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还会降低城市的核心竞争优势,给后代的繁衍生息带来隐患和危害。由此可见,建设生态城市,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节约资源,控制废弃污染物等的排放。图1为污染下的城市现状。 2.2维系城市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面对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生态文明城市理念应运而生。而生态城市的基本概念就是:立足于生态学理论,以城市的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协调人文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增加资源的利用效率,完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强化修复能力,打造具有现代化特色的城市体系。从生态文明城市的价值体现来看,其属于维系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先决条件。 3规划生态城市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 3.1环境污染加剧 通常情况下,城市建设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进而破坏生态水循环系统,造成过度的浪费。一旦水循环系统遭受严重的破坏,在降雨集中的季节会发生城市内涝,使得城市地面出现不均匀沉降,影响日常出行和生产。同时工业化建设、机动车尾气等问题也会造成大气污染。 3.2规划设计缺乏科学合理性

环境岩土工程

关于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和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 理解 本学期,我们跟随王老师学习了《环境岩土工程》这门课程。在王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循循善诱下,我们深入了解了当今全球以及中国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并且深刻体会到岩土工程与环境的紧密联系。是我们不得不感觉到保护环境和切身实践岩土工程中的保护环境问题。 污染与环境破坏问题和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是两类具体的环境问题。不过,虽然它们“自成一家”,看似井水不犯河水,实则不然。且不说,所有的环境问题都冠着环境这样一个大帽子。事实上,在岩土工程中,如果不注意或者不采取合理的方案,就会形成破坏环境问题的产生,继而导致污染环境,甚至造成生态问题。 首先,想要有一定深度的理解,我们必须深刻体会污染、生态环境破坏以及环境岩土工程的相关概念,理解它们的内涵。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并使之有所关联,也就是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 污染,或许对地球上生存的每一个人来说,从来都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污染,从生态学的角度而言,是指外来物质或能量的作用,导致生物体或环境产生不良效应的现象。具体来说,污染包括空气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噪声污染等等诸多分类。而更细致的划分,则有排气污染、燃烧污染,放射性污染、射频污染、白色污染等等。 生态环境就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 力量(物质和能量) 或作用的总和。而生态环境破坏,大致分类细而言之:一、破坏环境:由于环境是生态系统的成分之一,它的改变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二、破坏植被,以森林为主体的植被是陆地生态平衡的杠杆,地球上由于破坏植被导致的生态灾难最多;三、破坏食物链:破坏食物链打破生态平衡。 环境岩土工程是一门应用岩土工程学和环境工程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以便合理开发、利用、改造和保护工程地质环境的新兴学科。环境岩土工程已经在区域稳定工程地质评价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目前主要研究以下内容:①自然岩土环境对工程建设的适宜性;②工程建设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即岩土体对工程建设的敏感性。环境岩

城市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分类标准征求意见稿

GB/T XXXXX—XXXX 目次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城市地下空间分类 (2) 4.1 城市地下空间功能属性 (2) 4.2 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形式 (3) 4.3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深度 (4) 4.4 城市地下空间所处岩土环境 (4) 4.5 城市地下空间区位特征 (4) 4.6 城市地下空间权属 (5) 4.7 城市地下空间布局形态类 (5) 4.8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分区管制 (5) 5 地下工程分类 (6) 5.1 地下建筑结构类型 (6) 5.2 地下工程施工工法 (6) 5.3 地下工程专业类型 (7)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建筑构配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5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国土规划发展研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GB/T XXXXX—XXXX 城市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分类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的分类。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护和管理及相关领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137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T 28590-2012 城市地下空间设施分类与代码 GB/T 51358-2019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GB 50137、GB/T 28590、GB/T 5135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下空间underground space 在地表以下,自然形成或人工开发的空间。 3.2 城市地下空间 unban underground space 城市规划区内的地下空间。 3.3 城市地下空间设施 urban underground facilities 在地表以下规划建设的具有特定功能的设施或系统。 3.4 地下工程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将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应用于修建和维护各种类型地下空间设施而形成的学科。 3.5 地下空间建设形式 underground c onstruction form 地下建构筑物与上部结构构成方式。 3.6 1

浅谈环境岩土工程研究(一)

浅谈环境岩土工程研究(一)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环境岩土工程的定义,环境岩土工程研究中的基本观点以及方法以及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现状,并对我国环境岩土工程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环境岩土工程研究 随着经济和、工业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两个负面影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应运产生了一门新兴学科——环境岩土工程学。它既是一门应用性的工程学,又是一门社会学。它把技术和政治、经济和文化相结合的跨学科的新型学科。 1.环境岩土工程定义 环境岩土工程(EnvironmentalGeotechnology)一词,源自1986年4月美国宾州里海大学土木系美籍华人方晓阳教授主持召开的第一届环境岩土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其著名的“IntroductoryRemarksonEnvironmentalGeotechnology”论文中,将环境岩土工程定位为“跨学科的边缘科学,覆盖了在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及地质微生物圈等多种环境下土和岩石及其相互作用的问题”,主要是研究在不同环境周期(循环)作用下水土系统的工程性质。 2.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的内容及分类 环境岩土工程是研究应用岩土工程的概念进行环境保护的一门学科。这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学科,涉及面很广,包括:气象、水文、地质、农业、化学、医学、工程学等等。 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环境工程。主要指用岩土工程的方法来抵御由于天灾引起的环境问题。例如:抗沙漠化、洪水、滑坡、泥石流、地震、海啸等。这些问题通常泛指为大环境问题。 (2)环境卫生工程。主要指用岩土工程的方法抵御由于各种化学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例如城市各种废弃物的处理、污泥的处理等。 (3)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一些环境问题。例如在密集的建筑群中打桩时,由于挤土、振动、噪声等对周围居住环境的影响;深基坑开挖时,降水和边坡位移等。 3.环境岩土工程研究中基本观点及研究方法 3.1基本观点 (1)岩土实践的范围是地球表层,而地球对于宇宙来讲是一个子系统,它的变化受其他子系统的影响,它们之间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2)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并且随着人口的增长,资源与人口相比越来越小,所以我们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不能盲目地掠夺式地利用,以防止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3)人类无计划的活动会毁灭人类自身; (4)自然界在不断地变化,有一些直接危害人类,反过来人类要避开危害,就必须采取措施; (5)虽然岩土工程曾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但它是由于人类认识上的片面性和历史的局限性造成的, 所以从理论上讲,所有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但它依赖于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岩土工程技术的进步和法制建设的健全。 3.2研究方法 环境岩土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许多学科领域,所以在研究中应从学科间的交叉处着眼,以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应用岩土工程的观点去改善环境,使其更符合人类的生存需求。 4.环境岩土工程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与环境岩土工程相关的学科有:工程地质学、岩土力学、岩土工程学、地质工程、环境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的基础理论是地质学,指导它的理论主要是自然历史观1它的基本理论是认为地质成因和演化过程决定地质体的工程特性,相应地在研究方法上就是从地质体局部特性的研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整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 目录 1、P19 勘探深度的计算 (2) 2、P210 滑坡稳定安全系数计算 (2) 3、P225 地震液化判别计算 (4) 4、P69 湿陷性土总湿陷量计算及地基的湿陷等级确定 (6) 5、P70 红粘土的状态分类及复浸水特性分类 (8) 6、P77,多年冻土平均融化下沉系数δ0计算及融沉性分类表 (9) 7、P82盐渍土按化学成分分类表及按含盐量分类表 (9) 8、P246 花岗岩残积土液性指数计算 (9) 9、P103 浅层及深层平板载荷实验的变形模量计算 (10) 10、P110 旁压试验旁压模量计算 (10) 11、P111 扁铲侧胀试验有关参数计算 (11) 12、P282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动贯入阻力计算 (11) 13、P289 十字板剪切试验估算地基容许承载力及单桩极限承载力 (11) 14、P292 利用旁压曲线的特征值评定地基承载力 (12) 15、P298 波速测试小应变动剪切模量、动弹性模量和动泊松比计算 (13) 16、P124 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有关计算 (13) 17、P132岩土参数标准值的计算(需用计算器统计功能) (14) P136 附录A 岩土分类和鉴定 (15) 表A.0.1 岩石坚硬程度等级的定性分类 (15) 表A.0.2 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分类 (15) 表A.0.3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 (15) 表A.0.4 岩体按结构类型划分 (15) 表A.0.5 土按有机质含量分类 (15) 表A.0.6 碎石土密实度野外鉴定 (15) P141 附录B 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修正 (15) P143 附录C 泥石流的工程分类 (15) P144 附录D 膨胀土的初判方法 (15) P145 附录E 水文地质参数测定方法 (15) 表E.0.1 水文地质参数测定方法 (15) 表E.0.2 孔隙水压力测定方法和适用条件 (15) P146 附录F 取土器技术标准 (15) P147 附录G 场地环境类型 (16)

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及应对措施

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及应对措施 摘要:在世界经济的推动下,人类更加注重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他们 开始追求更高要求,高质量的生活标准,因此,环境工程的建设备受瞩目。近些 年来,在不断开展建设的环境工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 我们在以可持续发展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下,始终协调处理好人与自然,社 会发展与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努力构建一个社会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理想型 社会;因此,在建设环境工程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重难点,积 极采取解决措施,必要时需要转换思维,加强管理建设,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 上的城市建设和环境工程建设互相结合发展。 1 引言 环境工程的建设迫在眉睫,其建设不仅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发 展益处,对于发展国家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因此,要想将环境 工程建设和城市建设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就必须努力探索出影响环境工程建设的 各项因素和具体的解决措施. 2 环境工程概述 “环境工程”,顾名思义,即围绕“环境”进行的一项重大工程,其大致分为如 何预防环境污染;如何治理环境污染;如何提高环境质量等几项内容。在现阶段,环境工程建设是全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关乎全社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在环境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它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部门多,波及范围广,所以问题接连不断。因此,环境工程建设需要以整体性的思维来考虑问题, 从整体层面上进行环境工程建设的统筹与规划,最终才能实现社会与环境的和谐 统一。 3 环境工程建设的影响因素 3.1 生产因素 起初,我国为了发展经济开始进入工业化时代,开始逐步的建造工厂,然而 在推动了社会进步的同时,却造成了不可避免的环境污染:工厂废气直接排至大 气中,工厂废水不经处理也直接排进沟壑渠道,由此造成了大气污染和水流污染,严重破坏了周遭环境。加之在过去的思维模式下,我国一直秉持先污染后治理 的行为理念,所以在环境没破坏到一定地步的时候,坚决不予以治理,到了后期 才开始进行亡羊补牢式的环境治理,却不知为时已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国家 政府,工厂和管理人员对于环境保护缺乏相应的重视度,才造成了现在环境工程 难以落到实处的建设的局面。 3.2 环境工程自身的因素 对于环境工程建设来说,除了以上提到的一些影响因素,不可忽视的还有环 境工程自身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由于环境工程建设所要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除了进行自然环境的防治和管理外,还必须对于人类的生产活动进行约束和控制,这样才能有效进行环境工程建设;另外,现阶段的环境工程建设的技术水平较低,环境工程法制建设有待于全方位地进行完善和改进;还有环境工程建设中, 在职的相关环保工作人员管理方式和管理力度也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以上等等因 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环境工程的建设与发展。 3.3 人为因素 当今社会,任何事物的发展若是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必定是可怕的;在生 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因其人类自身的利益,其破坏力是不可想象的。纵观整个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概念发展前景

地下工程导论报告 姓名:马敏超学号:*** 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而21世纪应该是地下洞室开发利用的世纪。 在当今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并存的时代,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二十一世纪是地下空间的发展世纪,特别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资源的过渡开发,必然会带来环境污染、能源紧张、交通拥挤和水资源短缺等严重问题,因此人们不得不向地下要生存空间,以缓解土地资源紧张而带来的压力。 面临着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四大挑战,这决非是危言耸听、杞人忧天。它如晨钟暮鼓,告诫人们必须从现在开始认真研究对策 “可持续发展”被作为国策提出来了,摆在每个学科、每个产业的面前,土木工程界也应顺潮流而检讨自己。大量的土建工程拔地而起,每天都看到大片良田被钢筋混凝土所取代,并且无法再生,居住、交通、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把地面活土多留点给农业和环境,使地下空间成为人类在地球上安全舒适的第二个空间,是土木建筑工作者的紧迫课题。国际上已提出把“廿一世纪作为人类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年代”,日本提出要利用地下空间,把国土扩大数倍。中国也开始重视地下空间利用的立法工作,各地区已开始进行地下空间的开发规划。但由于技术立法不够,在这方面出了不少问题,花费了许多不该花的工程费。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城市致命的瓶颈,人们在拥堵中等待、愤怒、绝望,也开始因为渴望速度而寻找方向。当一个名字叫地铁的尤物可以让交通烦恼消却、速度诱惑满足时,几乎所有的中国城市都爱上了她,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地铁建设之旅。地铁的另类空间激发着人们的国际化大都会想象力和商业想象力,地铁天文数字般的投资令城市人痛并快乐着,地铁承载着所有都市人内心的柔软和抒情,令那些对城市失望的人可能重新爱上城市。 1、概述 城市地下工程师从事研究和建造城市各种地下工程规划、勘察、施工和维护的一门应用科学与工程技术,是土木工程的分支。 城市地下工程包括交通运输方面的地下铁道、公路隧道、地下停车场及各种穿越障碍的地下通道;工业与民用方面的各种地下制作车间、电站、各种车房及商店;人防市政地下工程,以及文化、体育、娱乐、与生活等方面的联合体育建筑等。 城市地下工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需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所建造的工程设施应反映出各个不同年代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面貌与水平。

环境岩土工程解析

1.什么是小环境问题?简要叙述小环境岩土工程中的主要问题。 答:指采用岩土工程的方法来抵御由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工程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如生活垃圾污染、工业有毒废弃物污染、过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尾矿淋滤污染、采矿造成采空区坍塌、打桩造成的挤土等。 2.什么是大环境问题?简要叙述大环境岩土工程中的主要问题。 答: 指采用崖工程的方法来抵御由自然灾变引起的环境问题。如:地震灾害、火山灾害。洪水灾害、水土流失、沙漠化、盐碱化、区域性大滑坡等。 3.桩基础:灌注桩和预制桩。 挤土桩有:预应力管桩、沉管灌注桩、夯扩桩、预应力管桩(闭口型) 非挤土桩有:钻孔灌注桩、冲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 部分挤土桩:预应力管桩(开口型) 沉桩方法:捶击法、振动法、静压法。 4.对饱和软土层,由于墙体渗透系数小,水不易排出,挤土时墙体体积基本不变,因此挤土效果显著。 5.减少桩基础施工中挤土效应的措施: (1)减少挤土量→改变桩型的沉桩工艺→改变桩型→采用挤土效应较小的柱 ↓ 合理安排桩基施工方向←改变沉柱工艺→采用预钻孔取土沉柱 ↓ 控制沉桩速率 (2)隔离临近建筑物→在施工区与被保护对象间设置防护系统 ?设置隔断: 刚性隔断:钢板桩、水泥土搅拌桩、地下连续墙 柔性隔断:在场地外钻孔,并用钢筋笼加竹片护孔壁→给挤土应力提供释放空间→泄压孔?设置防护沟:在沉桩区四周开挖,沟内回填砂或其它松散材料→减少表层土的挤土效应,对浅埋管线起保护作用。 (3)加速地基土排水→设置排水系统→设置排水砂井或塑料排水板(效果不明显) 6.挤土效应的理论分析:可能是附加题。 7.柱基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答:废泥浆的处理问题、噪音问题、振动问题、油烟污染问题、给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带来隐患、桩体残留物的回收和利用问题、挤土问题、 8.柱基础施工过程中挤土对周围建筑物产生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邻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产生裂缝,倾斜等;邻近地坪开裂,道路路面损坏;地下水管爆裂,煤气外泄,通讯中断;桩基施工与基坑开挖互相影响。 9.强夯法:将地基夯实,改善地基性能。(孔隙比较大或孔隙中水含量少)→碎石土、砂土、素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低饱和度的粉土和粘土。 强夯置换法:利用强夯的巨大动能将碎石打入软弱土层,形成碎石墩,将软土特别是淤泥挤到桩体之间的空隙,使土体和碎石构成复合地基,用以提高天然地基的承载力。 10.强夯施工振动影响的机理(有图) ?强夯夯锤的夯击能量转化为三部分:冲切锤侧土体,形成夯坑;冲压锤底土体,将坑底面以下地基土压密;产生振动,并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周围土体中传递部分夯击能量。?强夯施工所产生的弹性波有两种形式:面波和体波。面波占弹性波总能量的67%,主要在地表传播,且其振幅衰减慢;体波占弹性波总能量的33%,主要在地下深处传播,且其振幅衰减快。因此,引起地表建筑物振动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强夯施工所产生的面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