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析晚清士大夫思想近代化

试析晚清士大夫思想近代化

试析晚清士大夫思想近代化
试析晚清士大夫思想近代化

试析晚清士大夫思想近代化

摘要:晚清士大夫在民族危机、传统思想束缚的历史背景下艰难地开始了思想近代化进程。并在这种危机不断加深和资本主义日渐发展的现实环境下将这一进程推向深入。特殊的历史与现实,既为士大夫思想近代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决定了这一进程的绚丽多姿。而士大夫阶层作为当时最富势力的阶层,其思想近代化必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推动晚清社会近代化的进程,并产生深远而积极影响。

关键词:晚清士大夫思想近代化

在中国的古代和近代,对知识分子的习惯称呼是“士大夫”。长期以来,这个阶层是维护中国传统政治于不坠的坚定支柱。当西方列强汹汹东来之时,其“坚船利炮”不仅仅粗暴地打碎了天朝上国的壁垒,还有力地冲击了士大夫阶层心灵。由此,转变观念认识遂成为一部分思想先进的士大夫不能不直面的重要课题。他们担当国运,挽衰世颓波于一振,由洋务、维新走向革命,最终自觉不自觉地完成了向近代知识分子的转化。一个多世纪以来,士大夫阶层所奋斗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思想近代化的过程。研究晚清士大夫思想近代化进程不仅仅有利于深化我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认识,而且对于今天加快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无裨益。

一、有利的历史与现实因素

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因此,考察社会意识、人的思想的变革必须寻找其根植的深厚土壤。我们应该看到晚清士大夫思想近代化决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有着有利的历史与现实因素的。具体的分析,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通经致用”的务实学风为士大夫思想近代化提供了开放、务实的文化心理。清初,汉宋二学互相攻讦,视同水火。结果,使士大夫陷入空疏无用的所谓“学问”之中,于国计民生毫无裨益。道光间,社会的危机日益严重,一些关心社会现实的有识之士,提出了汉宋调和论,以图挽救儒学的命运,进而改变士林风气,挽救社会危机。主张“贯经术、政事、文章为一”,“以求为有体有用之需” 。这样,汉宋调和又自然引出“学以致用”的经世思想。道光六年,魏源、贺长龄所编《皇朝经世文编》,便是经世思想兴起的重要成果。“师夷长技”之所以响应者众,实际上也就是黄宗羲、顾炎武“经世致用”学风影响到近代的深化。正是这部分士大夫们具有了这种开放、务实的文化心理,使得他们在鸦片战争后的民族危亡面前一方面可能引进西学,西方的自然科学,特别是军事技术、机器制造之术;另一方面便是兴起改革之议。“夷夏之辨”和“用夏变夷”的古老信条被打破,学习西方、引进西学成为鸦片战争以后改革派的基本言论。从魏源、林则徐,到曾国藩、左宗棠,他们提出的改革方案,无不包括学习西方的声、光、化、电,船坚炮利和工业技术,甚而有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的主张。这一切,“通经致用”的务实学风功不可没。

(二)自鸦片战争以来对抗列强的战争中,中国或不败而败,或一败涂地。这给予一些向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士大夫们强大的外来压力。一方面,激发了他们沉睡已久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也促使他们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船坚利炮”、工商之技,乃至政治学说和社会理论。这其中尤以甲午战争为甚,这场发生在历史与文化背景长期相似且密切联系的两个近邻之间的战争,对于中国社会的震撼程度和对中国人的教训,远远超过以往历次战争。恩格斯说过:“当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民族,受了外国侵略者压迫的时候,它就必须把自己的全部力量、自己的全部心血、自己的全部力量用来反对外来的敌人。” 面对为中国人一向看不起的“蕞尔小国”打败的现实,面对苛刻的求和条约,面对战后“东亚病夫”的轻蔑,促使中国人在屈辱、惊恐和悲愤中觉醒,正如梁启超所言:“吾国四千年之大本文所研究的士大夫皆指这部分思想先进、勇于接受新事物的士大夫。实际上面对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和资本主义日渐发展的现实环境,还有一部分士大夫仰尚所谓的“祖宗成法”、“圣

人古训”,或以理学权威自命,或以孔孟之徒自居,墨守成规,拒绝和排斥新事物,历史上被称为“封建顽固派”。这部分人不在本文研究之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632 于是乎,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开展了思想启蒙运动和政治活动,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成为中国近代史发展的转折点。

(三)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导致国内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这就为依附于资本主义经济而存在的近代化思想提供了经济基础。一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渐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尤其是《马关条约》签订后更是进入了资本输出的新阶段。这一方面使中国经济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国资本主义在这种风雨飘摇中催生、发展。其实,不论是外国资本,还是中国的官僚买办资本、民族资本,都为士大夫思想近代化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一方面,有利于根植于其中的先进资本主义政治、思想、文化的传播,从而使原产于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士大夫们有可能接触到并进而接受它;另一方面,尤其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这种近代化思想的传播作了良好的阶级与经济保证。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士大夫思想的近代化与整个社会的近代化(包括上文所言经济结构,以及下文所言社会心理、资本主义文化的广泛传播等)于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也就是说,士大夫思想的近代化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近代化,从某种程度和意义上说,甚至起先导作用。同时,整个社会的近代化也为士大夫思想的近代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现实基础,而且这种作用愈往后表现的愈加明显。

(四)整个社会心理的转变,即对资本主义文明从抵制、疑虑到接受、采用,为部分士大夫思想近代化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和舆论准备。根据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活动现象,是“特定时代、特定国家与民族(在阶级社会里则是特定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普遍流行的习惯、感觉、情感、动机、理想、道德风尚和审美情趣等精神状况” ,具有相对稳定和独立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们思想与素质的演化。晚清中国伴随着“中国人民对西方文明的抵制、疑虑到认可、接受”这样一个社会存在的存在,大众的社会心理对晚清士大夫思想近代化起了从阻碍到促进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尤其甲午战后,中华民族空前危机,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壮大,整个社会对资本主义已相当认可的程度,包括清政府也改变了过去严加限制的老办法,开始饬令各省先后建立工商局,由各商公举素有声望的绅商“派充局董,驻局办事”,晚清时期民间甚至出现了普遍的“崇洋风气”。陈作霖在《炳烛里谈》中写到:“道光年间,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洋乎洋乎?盖洋洋乎!” 当这种“认可、接受”起主要作用时,必然为士大夫思想近代化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和舆论准备,起到促进的作用。

(五)资本主义文化的传播为士大夫思想近代化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中国知识分子长期被儒家经典、八股韵文所束缚, “一班读书人,向来莫谈国事”,这成了士大夫追求真理、进步的主要障碍。以至于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人不得不自问“为什么被挫于一个小小的日本国呢,读书人除了八股八韵之外,还有其它应该研究的学问呢!” 伴随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流行,民族危机的与日俱增,中华大地逐步兴起了学习资本主义文化的热潮。早在鸦片战争后,经世派就喊出了“师夷长技”的口号;洋务时期更进一步,开改造旧书院、兴办新式学堂教育、遣人留学之先河。其它各种活动诸如翻译西文、创办报刊、聘用洋人为师,则亦多矣;维新变法时期,维新志士一方面通过光绪皇帝,在全国范围内废八股、变科举。创建新式学堂和改造旧式书院,建立起包括大、中、小学及各类专业学堂的完整教育系统。仅“自一九八五年至一九九七年,维新人的机构有学会、报馆、学堂。?6?7?6?7学会的成立,有如雨后春笋,据说多至百余,报纸亦由一九种增至七十种。清代禁止士民结社论政,现在已被打破。” 另一方面,积极以学会、报馆、学堂为依托举办各种活动,鼓吹变法,宣扬资本主义文化,“开启民智”。士大夫们的积极活动既促进了资本主义文化的广泛传播,

又为自身思想近代化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与文化准备。周一良:《新编中国通史》第三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六)近代化的生产实践活动影响,使士大夫在实践中成长。这里的实践活动更多的是指兴办民用、军用工业。实际上,林则徐、魏源、姚莹等人有意尝试也好,洋务派从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到兴办各种民用、军用工业,乃至甲午战后继续进行的工业建设活动也罢。这些有意的实践都是中国人感觉到资本主义的魅力,使士大夫在实践中接受资本主义的磨练。思想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在实践中深化。于是乎,他们才高呼“师夷长技以制夷”,才希望“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10,才认识到“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永保太平之局“其必自设立议院始矣” 11,甚而提出“仿照俄国、日本确定变法、改革的大政方针,这是上策” 12 。晚清出使英国的副使刘锡鸿是个十足的顽固派人物,他起初认为引进机器是“用夷变夏”,在赴英时一再参奏洋务派人士郭嵩焘“投降媚外”。但在目睹英国社会后这样的顽固脑筋也大受冲击,“到伦敦两月,细察其政俗……无闲言,无游民,无上下隔阂之情,无残暴不仁之政,无虚文相应之事……地方整齐肃穆,人民欢欣鼓舞,不徒以富强为能事。”最后不得不承认西方社会“诚未可以匈奴、回纥待之矣”。13 二、绚丽多姿的特殊性什么是晚清士大夫思想近代化?作者认为是指晚清时期传统的士大夫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逐步具有了一定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意识,有相当程度的西方文化修养,并投身于发展资本主义的事业。晚清士大夫近代化有个度的问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晚清社会士大夫思想近代化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因素使这一过程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体地说:(一)晚清士大夫思想近代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呈现出较强的渐进性。这种渐进性突出表现在士大夫思想近代化沿着器物、制度的运行轨迹依次演进。林则徐、魏源等开一代风气,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 犹如鸣一声惊雷,划一道彩虹,冲破了“夷夏之大防”的传统观念。尔后,洋务运动兴起,但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缺乏资产阶级政治意识,着眼点还停留在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重振和永葆封建专制制度的活力上;早期改良主义思想家马建忠、薛福成等人,虽然有了比较强烈的资本主义倾向,但仍然存在着对传统的深深依恋情结,带有浓烈的士大夫气味,仅仅停留在“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14 谓的“中体西用”,也就是说引进和利用某些西方国家的物质文明(主要是坚船利炮之类)来维护和强固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坚信“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可以说这些基本立足点都是在“器物”表层上,属于最低层次。但这些少数有远见的洋务思潮论者发出具有近代意义的变革呼声,毕竟顺应了历史潮流,从而不自觉地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甲午一役,中国大败。这就激发了先进中国人的第二次反省,尤其是一批已相当近代化的士大夫从悲愤和屈辱中惊醒过来,从困惑中寻求,从严酷的斗争环境中跃起,在继承早期维新思想的基础上,继续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从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武库中译介和吸收进化论、天赋人权论、人权平等等哲学思想和社会学说。维新思潮的理论奠基人康有为、严复等人认为:“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6?7?6?7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则15,他们认为洋务时期的“变法”是“枝枝节节”,只有“筹全局而全变”。中国才有富强的希望。康有为自撰的《日本明治变政考》、《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送呈光绪时,坚决表示:“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16 从总体上说,维新思潮脱胎于洋务思潮,依存于洋务思潮,又最终否定了洋务思潮。它把洋务思潮(社会变革)推向更高层次,推向政治领域——制度。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观察这一近代化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不论这一进程发展到何种程度,具有怎样的不足,但都遵循着这样一个规律——开放,不断地开放。事实上,正是这种开放的意识支撑了近代化进10 《曾文正公全集?6?1 》第12卷,第58 11郑观应:《盛世危言?6?1 商务三》,第614 页;《盛世危言?6?1 议院上》,第312 页,《郑观应集》上册。12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戊戌变法》(二),第196 13《走向世界丛书.英轺私记》,第110 14郑观应:《盛世危言》第

1 卷,《西学》。15 《戊戌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年版,第395 16《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359 程的不断发展,乃至今天改革开放的成功。(二)近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心理,对这部分士大夫思想近代化产生“促进——阻碍”的双向效应。一方面,晚清是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初期,传统因素不易轻易涤除,而社会心理又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隐蔽性,传统的强大惰性力掣肘士大夫思想前进与转型,致使晚清士大夫群体转型步履维艰,留下了迂回曲折的历史足迹。“面对自仿行西法以来,不仅邮政、机器之啧有烦言,若轮舟、若铁路,其兴办之始,士民皆心惊目骇而指为不祥,臣工且笔秃唇焦而言其不便。” 17 另一方面,民族的危机依然存在而且愈加强烈,近代社会也毕竟在发展,新的时代精神不断渗透与扩展,也必然对士大夫们转型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同一文中又有言“今轮舟、铁路明效彰彰矣。而机器之为纺织、为砖瓦、为枪炮、为缝纫、为火柴、为浇烛、为印书、为开矿、为一切制造,物既多种而速成,共亦多人而易举,故丁男亦得其预值,女红愈广其营生,则机器之效又彰矣” (三)思想近代化的过程呈现出较强的阶段性,大致就是以甲午战争为分水岭的两个历史时期。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是中国士大夫从传统到近代的转化时期。这一时期,伴随着鸦片战争而来的中国社会的变轨,政治经济文化逐步地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作为社会最富知识性的阶层——士大夫,在感受到社会的巨大“变局”的情况下,也开始了近代型的自身转变。这种转变显现出一种两重性。一方面,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士大夫对中华大地古老的文化产生了一种“认同危机”,进而也对自身所担当的社会角色进行思考;另一方面,他们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无法彻底摆脱传统的影响,存在着浓烈的对传统的依恋情绪。这就使这一时期的士大夫们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中体西用”的选择模式。从魏源、林则徐到张之洞、郑观应,都反映了这一基本特征。如张之洞一方面感叹“欧洲各国,开辟已晚,郁积勃发,斗力竞巧,各自摩厉,求免危亡,积惧成奋,积奋成强。独我中国士大夫庶民懵然罔觉,五十年来,屡鉴。极言“沧海横流,外辱存至,不讲新学则势不行”。另一方面毫不含糊地认为以“三纲五常“为”圣人所以为圣人,中国所以为中国”的命脉所系,对于“创废三纲之议者”,深恶痛绝,斥其“欲举世放恣黩乱而后决,心骇耳,无过于斯,中无此政,西无此教,所谓非驴非马,吾恐地球万国将众恶而共弃之。” 18 甲午战争后,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作为一个新兴的阶级力量正逐步成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势力。与之相适应,新兴的资产阶级日益要求在政治上、文化上表达其意愿。这其中相当多数就是脱胎于士大夫,康有为、梁启超等莫不是。从文化的背景来看,这种转变乃是鸦片战争以来西学传播、传统文化逐渐衰落,士大夫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潜移默化改变的必然产物。与旧式士大夫相比,他们具有了新型的价值观念、知识结构和行为模式,这些新的特质标志着士大夫们基本上完成了从传统到近代的转型。(四)在士大夫的文化价值观念方面,特别是中西文化观上,近代中国的士大夫们始终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最初,他们从对外战争的失败中产生了一种文化危机,开始认识到中国的器物文化不如西方,因而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坚船利炮、机械铁道之类思想,并由此而形成了“中体西用”的文化观念模式。但引进西方的器物文明并没有使中国摆脱危机,伴随着西方近代观念形态的传入,他们又逐步意识到传统观念形态的不足,因而进一步有了对传统文化观念体系的抨击与批判。但是,这种批判仅以西方观念形态为参照系统,且他们对这种西方观念形态又缺乏真正的了解,因此,这种批判往往是不深刻的,不是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清理与扬弃的基础之上,而是一种简单的抛弃。近代知识分子对中西文化的这种认识过程,对他们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严酷事实,迫使他们不断地怀疑和抨击传统文化,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伴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一同逼来,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戒备与憎恨心理又影响了他们对西方文化的正确估价(还有传播过程的因素)。诸方面因素的影响,使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对中西文化处于一种模糊、依附的状态之中。近代中国相当一批著名的

知识分子,如严复、康有为、章太炎乃至五四时期的吴虞等人,都是以反传统始,而以复归于传统终,这种奇特的文化“回归”现象,正反映出转型时期的士大夫深刻的文化矛盾心理。(五)晚清士大夫思想近代化具有很强烈的“舶来性”,深受欧风美雨的影响。在近代化的初始阶段,17 《争利兴利辨》,《中国商务报》光绪二十三年(1879 年)二月二十三日。18 转引自冯天瑜、何晓明《从清流派到洋务派的张之洞思想》,转引自冯林《重新认识百年中国》,第63 页、第64 页,改革出版社2002 年第一版中国实际上对近代化,“坚船”也好,“利炮…也罢,似乎缺少很强烈的内在动力,更多的是在西方侵略下被迫所做的选择。后来,随着士大夫思想近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士大夫近代化思想越来越多的有自己本土化的根据,但仍有很强烈的外来色彩。这主要表现在思想的内容很大程度上来自西方。不论是创办新式学堂教育、谴人留学,还是翻译西文、聘用洋人为师,均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康有为在光绪八年乡试失败后,大购西书,回乡后认真研读,“自是大讲西学,始尽释故见。” 19 这种“舶来性” 导致了中国的近代化思想具有浓烈的嫁接色彩,而且很难“量身定做”,这也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三、深远而积极的影响晚清士大夫思想的近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具体地说:(一)从理论的角度看:为近代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鸦片战争后,近代化理论的每一次进步与发展,无不建立在已有的成果之上。这种建立一方面是指内容的继承和发展。从器物、制度到文化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是指已有的理论在实践中因有所缺陷而失败,推动了进一步的理论探索。早期唯心思想家大都和洋务派有联系,有的还帮助洋务派筹办近代企业。他们在19 世纪70 年代时与洋务派的区别尚不明显,但在从事洋务运动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新式枪炮船舰和洋务企业,不能使中国富强,因而进一步要求清政府吸收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自上而下的社会政治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尤其在中法战争后,这种主张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迅速形成颇有声势的改良主义社会思潮。这其中思想的继承和修正色彩显然是很浓的。甲午战后,洋务运动继续发展,并出现了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并行发展和互相渗透的局面。在举办铁路、学堂和编练新军等方面,“与改良派所提倡的内容有吻合之处。” 20 从中我们也能够发现维新派思想与洋务派思想的继承色彩。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也是在总结同是资产阶级运动的百日维新的经验与教训中发展。章炳麟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明确指出流血革命无可避免,不要期望改良。可以说这是一个很鲜明的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从维新思想继承、发展而来的例子。在维新运动失败,辛亥革命仅仅取得苦涩胜利后,面对着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社会上的尊孔复古逆流,中国知识阶层进行了第三次反省,才有了文化思想领域新的斗争。“辛亥革命的伟大,在于它不仅仅推翻了一个王朝,而且在于它使一切恢复帝制的尝试,都只成为昙花一现的丑剧,并由此得到启示,把向更深层寻求文化现代化的任务,提到了人们面前。” 21 就在民主革命思潮沉寂不久,五四文化启蒙思潮悄然而起, 将近代化的进程深入到文化的层面。这种文化层面的深入,也绝对不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而是以此前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为基础和推动力的。可以说,只有有了此前数十年的积累,才有了“打倒孔家店”,才有了“民主”与“科学”。(二)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看:对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运动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每一次理论的进步无不推动实践的深入发展。士大夫是晚清社会颇具势力的阶层。他们掌握了或深或浅的近代化理论后,必运用于实践,指导中国的近代化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不久,由于清政府用领土、主权以及一系列经济、贸易特权暂时满足了外国侵略者的要求,国内的农民战争也进入了低潮,因而呈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但是在清朝统治集团中,一些头脑比较清醒的当权者,如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并没有因为这种稳定的“局面”出现而减少他们对清朝统治的危机感。在勾结外国侵略者对太平天国的“华洋会剿”中,亲眼看到了西方侵略者的“长技”,从而感到一种潜在的长远威胁。曾国藩就提出“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才“可

以剿发逆,可以存远略。” 22 李鸿章也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 23 面临“数前年来未有之变局”,他们看到了中国在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方面大大落后于西方,他们继承魏源“师夷长19 康有为:《康有为自编年谱》,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四),第116 20张岂之:《中国历史》(晚请民国券),第79 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1庞朴:《文化结构与近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1986 22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12,第58 页;卷14,第11 23《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25,第9 技”的思想,并将这一思想主张付诸于实践,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这种实践虽然没有超出器物的层面,但毕竟是他们先进思想认识的结果,在当时是进步的。甲午一役,中国大败的事实证明洋务运动没有救中国于水火之中。民族危亡进一步加剧,民族资本主义也得到初步发展。早期维新思想家提出的“变法”主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速传播,并且很快形成一股新的社会思潮。这时期的维新思想家们将改革的主张推向政治领域, 推向更高的层次——制度。如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明确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呼吁“申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事实上,后来的百日维新基本上即是在这一框架内进行的。维新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革命排满”思想得到更广泛的传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也得到更广泛的认同。因此,才有了辛亥革命,才有了皇权的覆亡。“逝者如斯,行如流水。”晚清社会士大夫思想近代化的历史进程已离我们远去。但我想其中的许多问题仍然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尤其是在当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化日益发展、现代化进程日益深入,人的因素越来越凸显的新形势下。希望能对这一新形势有所借鉴,产生一点社会价值,也正是作者写下此文的初衷。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 单元总结

单元总结

专题一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历程 1.19世纪40~9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1)先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农民革命领袖探索救国道路。 (2)向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 (3)显示出中国近代化历史进程的起步。 (4)“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5)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是地主阶级内部的分歧,不触及封建制度。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 (1)中国先进分子在认识西方问题上进入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 (2)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3)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学习西方的经济、政治 制度已从书本和口头上变为了资产阶级的实际行动,相继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4)从学习日本走改良道路转变为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 3.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到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 (1)矛头直指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从而使新 文化运动在批判封建主义问题上比维新派和革命派更为彻底。 (2)既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

(3)在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存在着绝对倾向, 而且他们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 4.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日益传播 (1)由学习西方转向“以俄为师”。 (2)由学习资本主义文明转向接受社会主义思想。 (3)运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4)新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广泛流行。 5.中共成立以来:由照搬苏联模式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渐摆脱共产国际对中 国革命的错误指导,走井冈山道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渐摆脱“苏联模 式”的束缚,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专题二近代前期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特点 1.从内容上看:以向西方学习为主要途径,以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为主流,其实质是追求民

中国近代史—晚清的近代化转型

中国近代史—晚清的近代化转型 一、两次鸦片战争 1、导致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②客观原因:清政府的腐败落后 ③导火线(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2、《南京条约》有哪些内容?对中国有何影响? 内容: 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中国人民负担) 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开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关税协定:英商进出口货物须缴纳的税款应和英国人商定(严重破坏中国关税主权) 影响: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传统的朝贡体系被打破,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影响: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传统的朝贡体系被打破,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持不同史观的学者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试用革命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来阐明理由。 革命史观: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从此进入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期。文明史观: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经济因素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 全球史观: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中外联系日益密切。 二、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马关条约》有哪些主要内容?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内容:①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②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大大加深了中国人民负担)③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使外国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的内地)④允许日本在华设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取得更大特权和利益 影响:《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巨额的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在北京设立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1、列举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①金田起义——运动开始(1851、11) 定都天京(1853、3) 北伐、西征、东征—— 颁布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天京事变——由盛转衰(1856 颁布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挽救危局(先进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最早方案)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知识梳理 1.基本线索: 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学习西方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接受马克思主义──“走自己的路”──文革结束后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演变历程: (一)19世纪40~6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1)内容:①魏源、林则徐主张“向西方学习”;②洪秀全、洪仁玕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③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 (2)特点:①先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农民革命领袖探索救国道路;②向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③显示出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起步;④“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⑤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 (1)内容:①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使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②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保皇派之间展开论战,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 (2)特点:①中国先进分子在认识西方问题上进入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②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学习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已从书本和口头上变为了资产阶级的实际行动,相继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④从学习日本走改良道路转变为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 (三)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到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 (1)内容:1915年开始的民主科学与尊孔复古的论战,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以西方民权、平等和进化论思想为指导,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极大地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形成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中国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2)特点:①矛头直指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从而使新文化运动在批判封建主义问题上比维新派和革命派更为彻底;②既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③在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存在着绝对倾向。 (四)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日益传播。 (1)内容:①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②李大钊开始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③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④“问题”与“主义”之争,是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⑤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体现了当时的时代潮流。 (2)特点:①由学习西方转向“以俄为师”;②由学习资本主义文明转向接受社会主义思想;③运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④新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广泛流行。 (五)中共成立以来:由照搬苏联模式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渐摆脱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导,走井冈山道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取得民主革命胜利。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渐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浅议晚清的中国近代化进程

浅议晚清的中国近代化进程 摘要:中国晚清近代化的领导者们缺乏务实精神和冷静态度。他们忽视了中国的特定国情,企盼通过短期努力就使中国的近代化取得突破,一旦受挫便又一蹶不振。他们还缺乏求同存异的气量和胸怀,仅因实现目标的途径不同便互相攻讦,势同水火,这更加使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布满了迷雾。 关键词:近代化;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进程 所谓近代化,在欧美各国就是资产阶级通过反对封建势力的斗争,使社会摆脱中世纪的封建形态而资本主义化。中国的近代化,并没有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国的近代化,亦称之为‘现代化’,指从1840——1949年期间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无论是现代化,还是近代化,归根到底是在近代中国决定承担近代化任务的主要载体都是中国的资产阶级,因此近代化实际上也是资本主义化。”① 鸦片战争的失败,并没有使国人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败,仅仅使部分有识之士承认了洋人的“船坚炮利”。于是,这些有识之士就开始了探求“师夷之长”的道路。中国的近代工业化正是从武器的近代化开始的,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洋务运动由此产生。而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告结束,败于“蕞尔小夷”的严峻现实,割地赔款的巨创深痛,给中国社会以全方位、深层次的巨大震荡。于是,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洋务运动结束了,维新运动早产了,清末“新政”应时而出。一时近代化的前途变得更为坎坷。本文拟通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重大历史事件,来分析中国晚清的近代化进程。学术界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的看法众说纷纭,如吴承明认为,提出以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为主题,探讨洋务运动与近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外交的关系,探讨洋务运动与当时的社会环境问题,这是一个跃进。②茅家琦、虞晓波在其文章中指出,甲午战后在政治上掀起维新变革思潮的同时,经济上也出现了以设厂自救、振兴实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爱国热潮,大大加快了近代化的步伐。③ 一、洋务派引导的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发端 洋务运动发生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是和当时世界近代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密切相关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终于在此时付诸实践。 洋务运动的推动者不想太多的去触动传统思想,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传统思想的信徒。那时保守派与洋务派的分歧不在根本的思想认识上,而在于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与做法上。例如,对于铁路的不同态度。当然,与保守派相比,洋务派还算进步的,他们毕竟睁开了半只眼睛,主张“师夷之长”,尽管这种“长”完全是技术性的。但是,洋务派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传统文化,这才是洋务运动失败,中国早期近代化进程极为缓慢的根本原因。 甲午战争对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做了一次总检验,结果表明“自强”、“求富”的目的远未达到。今后中国的近代化应该如何深入呢?战火甫熄,《马关条约》墨迹未干, ①林家有.孙中山的革命观——兼论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236. ②吴承明.世潮·传统·近代化[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86.

清末民初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清末民初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以历史建筑风格为例一个多世纪前,一个来自欧洲的列强带着它的坚船利炮堂而皇之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那一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序幕被拉开。至此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这个古老而落后的国家,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抢劫掠夺,给这个原本就脆弱不堪的国家带来创伤,当然,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深刻影响也是不可否认的。然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毫无疑问是巨大的。 我们一行人在12月2日这一天前往杭城,寻找我们周围近代化历程中的文化变迁的足迹。众所周知,杭州是一座充满历史风情积淀浓厚文化的城市。这次我们以近代化过程中历史建筑风格为切入点,前往杭城的大街小巷,用心触摸历史变迁的脉络。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位于上城区中山中路的浙江兴业银行旧址,兴业银行是清光绪三十一年由修建沪杭铁路总理汤寿潜等发起创办浙江铁路公司,自办沪杭甬铁路。次年10月公司附设铁路银行。这座坐西朝东的建筑,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面阔五间,三层,入口台阶两边弧形石鼓上为爱奥尼克双柱式门楼、门面、台阶,欧式的雕花石刻,柱身采用苏州金山花岗岩,建筑中部冠戴高突的圆顶无不体现出中西文化交融。站在银行对面,一座巨大的中西合璧式建筑进入我们的视线,透过巨大的法国梧桐,顿时我们被它古朴又典雅的外形震撼了,气派却不落俗套。进到银行里面,据了解,现为杭州中国工商银行杭州分行营业部。 中国的外资银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结果,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开始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从“耻于言利”到敢于“争利”是中国推进近代化历史进程的必经之路,中国近代银行业就是在“争利”的过程中奋起直追,不断发展的。许多产业部门和金融业遵循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和内在要求,已或迟或早地出现了资本集中的趋势,产业和银行业开始相互渗透,银行业商办趋势日益明显,代表着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传统经济向近现代经济的加速演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孕育着新的活力。 紧接着,我们一行人还探寻了杭城著名历史文化景区南宋御街,南宋御街作为杭州历史文化的一张名片,主要展现南宋古代街区的古老风貌,但就在御街两侧散布着许多近代中西合璧的典范建筑。 五洲药房就是一个典型的建筑,五洲药房旧址是一排高高的四层建筑,有七八间门面的宽度,排场很大。墙面上有一块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安置的历史建筑说明铭牌,上面铭刻着“20世纪20年代钢筋混凝土西洋混合式风格商业建筑,反映了近代建筑演进的历史脉络”,五洲药房据说原本是三层的楼房,北侧一半的第四层楼是后面加上去的。当年,北边的一半是开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和思想解放潮流

热点专题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和思想解放潮流 【专题考点】 1、思想家:魏源、严复 2、近代化的探索(学习西方三步走);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经济近代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政治的近代化、新文化运动--思想的近代化。 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专题线索梳理】 鸦片战争后,西学大量传入,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一方面加速了封建制度崩溃,一方面激起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反映在思想领域中就是把“孔孟之道”作为革命的主要对象。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对传统儒学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触及与批判;新文化运动更是把斗争锋芒直接指向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播,从根本上冲击与动摇了儒学在中国思想领域中的统治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废除了尊孔读经,儒学不再作为社会统治思想而主要是作为民族文化遗产,被人们认识和反思。 一、列举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著名思想家:魏源、严复。见《突破与跨越》P34 (1)魏源:鸦片战争时期,主张(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外国的长处,抵抗外国的侵略);(师夷长技以制夷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之法(侧重军事技术)。 著作:《海国图志》—系统介绍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意义:激发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科技,有利于人们研究现实问题。林则徐、魏源由此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2)严复——被梁启超称为“中国西学第一”,:戊戌变法时期,主张:效仿西方,推行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译著:《天演论》;意义: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书的按语里激励人们“自强保种”,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 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见《突破与跨越》P24、27、29 (一)近代化的含义: 1、“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上的含义(核心):经济的工业化(是洋务运动);政治上的民主化(是戊戌变法。)

中国近代史部分思想

中国近代史部分 高三历史备课组2013-2-20 1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背景: ①清朝末期,封建制度衰落。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对传统思想文化盲目自大,对西方思想文化鄙视; ②不少知识分子不注重实际知识,崇尚空谈; ③鸦片战争惨败,民族危机出现,部分知识分子觉醒。 2、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趋势:从封建社会的闭关锁国,闭目塞听→近代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救亡图存 (1)"师夷长技"的主张 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 一、学习西方、寻求变革(近代以来各阶级为追求独立、自由、民主与富强进行不懈探索,大事如下) 背景:鸦片战争失败,使一些开明地主知识分子猛醒,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被称为"新思想的萌发" (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著《四洲志》(介绍西方的历史、地理知识) (2)魏源:编《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2、在洋务运动中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口号;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是为内忧外患也);为巩固封建统治。 主张:在不变更中国封建制度的前提下("中学为体"),学习西方技术,大办近代企业("西学为用"),在上海先办军事工业--江南制造局,后办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 给后人的启示:只学习西方技术,不学习西方政治,不能救中国。 (2)维新思想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的维新变法思想(主要是通过改革、废除封建专制,兴民权,设议会,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背景:(1)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加剧; (2)19C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为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打下基础; (3)洋务运动的失败,资产阶级寻求新的救国方案--仿效西方的政治制度即:君主立宪政体,变法图强。 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借助孔子的威望,批判君主专制,奠定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既有策略,又表现资产阶级的软弱)。 梁启超:著《变法通议》①宣传变法;②提出"兴民权,设议会,实行君主立宪政体"(这是维新运动的核心主张) 严复:翻译《天演论》,用西方达尔文的进化论激励国人猛醒,实行变法图强;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1)引发1898年戊戌变法政治运动兴起;

对清末民初中国外交体制近代化的认识

对清末民初中国外交体制近代化的认识 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入侵,中国开始在制度层面与国际接轨,而以外交领域为最。从清朝末年的总理衙门、外务部,再到民国初年的外交部,近代中国的外交制度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外交体制日益现代化,逐渐合乎国际惯例,并且催生出一大批职业化的外交人才,使原本虚弱的中国能够取得一些难能可贵的外交成果。 二、清末的外交体制变化 1840年以前的中国,沿袭传统的对外交往习惯。这种所谓的“外交”浸透着浓厚的“夷夏”观念,中国根本不屑于同属国或朝贡国进行平等的来往。当时清政府的主要外事机构有理藩院和礼部。理蕃院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又管理涉外事务。礼部也不是专管外交的机构,它下面有两个涉外机构,主客司和会同四译馆,负贵外事礼仪接待及翻译工作。另外,鸿胪寺专掌替襄礼仪之官。军机处由于它掌握皇帝旨意的草拟和颁行,因而也参与对外决策咨询。可见,这个时候中国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体制,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也没有一批专职的官员,只有一些分散于各机构的部门,职责比较混杂。 中国近代外交体制开始于《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大臣”的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因开放五处口岸的约定而设立,始于1844年,由两广总督兼任,实际上负责五处口岸的对外事务,是一个兼有外交权力的职务。这反映出外交体制改变的端倪,又说明清政府内心里的“蛮夷”观念没有改变---与外国打交道只不过限定在通商之内,而不是政治外交关系。“五口通商大臣”始终为兼职,不是专官也无专署。1858年由两江总督兼任。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迫于列强压力,1861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一直存在了40年。总理衔门的设立,使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大权进行了新的明确分工。随着外交事务的增多,总理衙门逐渐变成了最重要的中央权力机关,不但“专办外交”,而且通商、关税、传教、招幕华工、海防、船务、邮电、铁路矿务等事务,无不由其兼管。有意思的是,它管了很多非外交的事务,而属于外交的事务又并不由它全部负责。这就是有南、北洋大臣的问题。 南洋大臣,由“五口通商大臣”演变而来。1868年,因通商口岸已扩展至长江各地,“五口通商大臣”遂改为“南洋通商大臣’,掌中外交涉之总务,专辖上海长江以上各口,有时也兼理闽、浙三省的涉外通商事务。北洋大臣,初为三口通商大臣。1870年,因通商事务扩大而改,统管直隶、山东、奉天三省通商交涉事务,另外兼管北洋洋务、海防及全国性招商、各路电线等事务,由直隶总督兼任。南北洋大臣实际上管理了大部分属于总理衙门职权内的事务。但是总理街门对于南、北洋大臣,只是备顾问和代传达而已,不能直接指挥,在制度上没有隶属关系,最多是一个咨询顾问机构。 总理衙门和南、北大臣的设立,是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重大进步,不仅繁杂的外交事务有所专管,在与外国交往过程中逐渐改变了以“蛮夷”视人的外交态度,对内政产生积极影响。而且这些专管部门的官员也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开阔了视野,学习了近代科技知识,学会如何在近代社会进行恰当的对外交往,慢慢掌握了利用外交手段谋取本国利益的策略。 外务部的设立,标志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它取消了若干传统礼仪手续,建立了领事制度,厘定了派外使节职制,制订了外交规章。在人事制度方面,改变了以往总理衙门人员兼差的性质,大量重用受过西式教育与留学西洋的人才,重视职业外交官的培养,在选拔官吏时较为强调专业知识。这些改革都使得清末外交人员的素质大为提高,改变了中国外交官员对于世界形势、外交惯例懵懂无知的局面,较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在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大框架内,外务部就其设立的历史背景、性质和组织形式而言,与总理衙门并无本质差别。 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演变还包括中国近代驻外机构的设立。传统中国以“蛮夷”视别国,没有派驻驻外机构人员的观念和先例。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在外国逼迫下,清政府允许各国

论清末的法律近代化

2005年第1期 时代法学 论清末的法律近代化 Ξ 汤毅平(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清末的法律近代化是指法律具有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法律的立法精神与特点。清末的法律近代 化集中表现为清政府在政治、经济、教育及社会生活领域相继制订或颁行了一系列具有向近代国家转型性质的法律、法规和章程。从整体上来看,这些法律法规具有系统性、模仿性等特征。尽管清末的法律近代化结果是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二律背反,但它在推动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向前发展仍然起了积极的作用,对民国时期的立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关键词:清末;法律;近代化 中图分类号:D9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69X (2005)0120056205 On the La w Modernization in the Last Stage of Q ing Dynasty T ang Y iping (Las School o f Hunan Normal Univer sity ,Hunan Radio and T V Univer 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0,China ) Abstract :The law m odernization in the last stage of Qing Dynasty means the legislative spirit and characters in liberal capitalization era.The laws m odernization in the last stage of Qing Dynasty collec 2tively represented laws acts and rules com posed and issued in politics ,economics ,education ,and s ocial life.G enerally ,these laws were systematic and characteristic ;prom oted and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 ociety ,economics and politics although the results were antinomy regarding the m otiva 2tion and im pers onality.The law m odernization created a knock 2down effects in the legislation in Mingguo Era. keyw ords :last stage of Qing Dynasty ;law ;m odernization 法律近代化是指法律的自由资本主义化,即使法律具有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法律的立法精神与特点。就世界范围而言,法律的近代化呈现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源自本国经济、政治与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导致的法律近代化;另一种则是在外力压迫下,通过大量引进移植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而实现的法律近代化。中国法律的近代化显然属于后者这种“派生性”模式。由于中国法律的近代化经历了自洋务运动至整个民国时期这一相对漫长的过程,且最终是否完成了这一过程尚待商榷,因此,本文仅就清末新政时期的法律近代化问题做一探讨,以求教于有关同仁。 一 自清代中叶始,与传统社会迥异的近代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便呼唤对传统法律进行近代化改造。洋务运动尤其是戊戌变法对此都作过积极的尝试,但均告失败。《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民族危亡空前严重,维新之论不息,革命思潮突进,在内外交困下,清政府被迫在最末的10年内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即所谓新政。在这场新政运动中,笔者认为,最具有积极性的成果便是法律的改革,它将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正如有 学者指出:“清末修法律为中国法律的近代转型,确立了航标,奠定了基础。①”在清末新政的法律改革运动中,沈家本、伍 廷芳等人“参考古今,博稽中外”,“专以折冲樽俎,模范列强为宗旨”②。在立法实践中,提出“以中国法律与各国参考互 Ξ①②沈寄移先生遗书(台)[Z].华岗出版社,1971.841、736.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475. 收稿日期 2004212212 作者简介 汤毅平(19632),湖南宁乡县人,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教授。

近现代中国先进思想

近现代中国先进思想 1、“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最早应出自 A.《海国图志》 B.《孔子改制考》 C.《四洲志》 D.《资政新篇》 2、清末某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 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含义是() A.“求富”“自强” B.“师夷长技” C.“中体西用” D.“民生主义” 3、湘军创建者、驻英公使郭嵩焘强调西洋立国之本在朝廷政教、商贾,造船、制器为末节。这一认识: 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B.否定洋务派的近代化实践 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D.具有维新变革的思想倾向 4、20世纪初,梁启超曾特意对“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作过比较:(中国旧思想)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欧洲新思想)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梁启超作此比较的目的是() A.批判欧洲模式为清朝统治辩护B.借鉴欧洲先进制度维护君主专制C.学习欧洲制度实现中国政治民主D.借鉴欧洲制度实现中国民主共和5、“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这首诗《兰花草》是1919年胡适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归国后写的,就当时社会背景以及胡适的理想而言,“兰花草”比喻的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师夷长技以自强C.民主与科学D.经世致用6、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 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7、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A.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B.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C.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8、1936年毛泽东同斯诺谈话时回忆说:由于父亲只准许读孔孟经书之类的书籍,所以我"在深夜里把我的屋子的窗户遮起,好使父亲看不见灯光",才读完了《盛世危言》;又说:“《盛世危言》激起我想要恢复学业的愿望。”你认为最有可能让毛泽东振奋的书中语句是

浅谈中国法律的近代化转型

浅谈中国法律的近代化转型 这几个月来通过对《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中国法制史》(主编:郭建)《中国法制史》(仁井田阩)等几本书的阅读,使我受益匪浅,对中国古代至近代的中国法制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中国法治思想的流变、法律发展的历程、司法体系的逐步完善、法典的编撰、各种民间民事契约的规定等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下面我就从中国法律的近代化转型这一方面,结合看书的体会,浅显的谈一下我的看法。 中国古代的法律,特别是刑法,在历史上的发达程度在世界上都是屈指可数的。不管是在立法的原则、立法的技术还是法典的编撰方面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走在世界的前面。在立法原则方面,有天理国法人情的有机结合,立法技术表现在如唐律等里面的类推原则和罪行法定原则的融合等多方面。在法典编纂方面,不仅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体系化的成文法典—《法经》6篇,而且刑法典中在长时间里经历了从12篇体例到7篇的精炼和成熟。博大精深的以礼为中心、礼法有机结合的中华法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其他东亚及东南亚国家产生了及其深刻的影响,如日本的大宝、养老律令,高丽的律令,越南现存最古老的法典——黎氏安南的刑律,都深受唐律的影响。中华法系在世界法制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随着西方社会工业革命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侵略。而清朝的统治者们还在闭关锁国,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在这一片封闭的世界中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两次鸦片战争和随后的一系列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遭遇到“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经历了“四千年来未有之创局”,在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攫取了诸多在中国的特权,其中就包括在华的领事裁判权,这是对中国政府司法主权的严重践踏。一批仁人志士开始被动的寻求收回领事裁判权的道路。 一、转型的原因 我们知道,中国法律的近代化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武力侵华的产物,是被动的接受,而不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这与中国法律近代化转型的原因是有关的。首先,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着世界的领先地位,但是因为中国社会处在相当稳定的以权力为媒介的家父长制的统治之下,无论从立法的指导思想、立法的体例和法典的内容方面,基本上从唐律开始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代代相传,一脉相承。在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强烈的震撼了清朝的统治,自己知足的小农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在中国开始得到发展,这就使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在中国适用了几千年的法律开始逐渐的显露出它的弊端,法律是要求在社会中发挥实用的,如果一种法律已经不能再社会中发挥作用了,那么可以说他的功能也就丧失了,他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就应该有一种新的法律来取代他的位置。第二方面,西方列强通过种种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包括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烟台条约》,中美《望厦条约》等等不平等条约,还在上海等地设立了会审公廨,其实际上是对领事裁判权的延伸。对中国领事裁判权的攫取使得中国的司法主权收到严峻的挑衅,出现了“外人不受中国之刑章,而华人反就外国之裁判”的怪现象,极大的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而且,西方列强也把中国法律的落后和不公正作为取得领事裁判权的借口。所以,在上面所述的根本原因的推动下,把收回领事裁判权为直接目的,中国的许多走在时代前列的仁人志士开始寻求中国法律的近代化之路。 二、指导方针 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针对法律改革的原则问题,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重大分歧。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与以修订法律大臣为代表的法理派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理论争论,我们称之为“礼法之争”。他们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关于封建礼教伦理纲常的各个方面的问题,礼教派认为,“因伦制礼,准礼制刑”,“中国素重纲常”,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三纲五常”等伦理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之中国近代思想变迁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之中国近代思想变迁 专题概述 鸦片战争以来,面对西方侵略者坚船利炮的挑战和国家的衰败,中国的有识之士不断探索强国御侮之道。林则徐、魏源等清朝爱国官员开始开眼看世界,关注时局,探索新知,萌发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从此,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浪高过一浪。 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到维新变法、辛亥革命,追求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再到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列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改造,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西学东渐”下的近代思想始终结合救亡图存和近代化两大时代主题。近代中国经历了学习西方的探索过程,也展现了思想解放潮流的渐进过程。 考向预测 1、主干知识:中国近代三大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及资产阶级三 大阶层(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向西方寻求救国之道的思想演变阶段历程,中西方制度,文化碰撞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思想解放与中国近代化的相互关系均是高考命题关注的重点。 2、基本概念:能否正确理解洋务派、顽固派、“中体西用”、“维新派”、“革命派”、“保皇派”、“激进派”、“西学东渐”等概念或专有名词事关本专题得分效率,应下功夫理解。 3、史观:本专题涉及的内容既体现了中国在政治思想领域的近代化历程,也体现了中西方文明冲突融合对中华文明进步发展的影响,也给命题留下广阔的空间。 4、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本专题暗含“思想解放和与时俱进”的社会热点,复习时要注

意相关知识的训练。 核心知识一中国近代三大阶级向西方寻求救国之道的思想演变历程 知识结构 重点强调 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特征 1、探索具有广泛性:近代前期的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政治 派别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活动。 2、具有普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特点(义和团例外):这是因为外国的侵略不仅打开了 中国的大门,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从闭关锁国和妄自尊大的陈腐观念中解脱出来,看到了西方的先进与中国落后的现实。 3、爱国性: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救亡图存,为了民族独立、 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联系,体现了强烈的反专制反侵略的爱国性质。 4、继承性和发展性: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 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过程。各种思想主张或理论成果都是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 5、由被动到主动: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 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如辛亥革命)的过程,维新变法昙花一现,辛亥革命成果落空,最终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民族、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二、近代中国人学西方不断深化的过程 1、学技术、器物:学军事、工业技术,如新思想萌发时期的林则徐、魏源的主张,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近代史-晚清时期

【阶段特征】 政治经济文化生活(1)屈辱线索:列强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抗争探索: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先后发起了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资产阶级先后发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 晚清统治于1912年结束。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出现,使中国产生了近代工业。资产阶级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发展。 清朝统治者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逐渐惊醒,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主流思想。“中体西用”、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以及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推动,西方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风俗受到冲击,向近代社会迈进。 总结1 甲午战前 (1)高频考点: 政治:外交近代化【依据国际公约、设立领事馆、不谙熟近代外交】、 军事近代化【洋务运动的影响】 经济:卷入世界市场【洋货充斥中国市场、洋货在中国滞销的表现及原因】洋务运动【洋务企业的经费问题、减税问题、海洋利用】 思想:洋务思想【与传统观念冲突、维护传统意识形态】 (2)低频考点: 政治:太平天国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经济:近代铁路交通【封建等级制度阻碍】(3)空白考点 政治: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经济:民族工业的诞生;思想: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知识拓展】 1、近代资本主义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 ①发动侵华战争: ②签订不平等条约: ③侵犯中国主权: ④操纵中国政权(以华制华): ⑤割占中国领土: 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⑦经济侵略: ⑧精神文化侵略: 【知识拓展】 2、列强侵华导致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1)政治: ①社会性质的变化: ②主要矛盾的变化: ③革命任务的变化: ④革命性质的变化: ⑤阶级关系的变化: ⑥外交关系的变化: ⑦军事管理的变化: (2)经济 ①经济结构的变化: ②经济政策的变化: ③海外市场的变化: (3)思想领域的变化: (4)社会生活的变化:

近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总结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4.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5.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6.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二、【单元线索】及【基础巩固】 (一)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2 3、原因: ①民族危机的加重 ②随着国门被打开,西学的逐渐传入;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比较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5、近代前期进步思潮(学习西方、西学东渐)情况表

(二)、20世纪以来的四大理论成果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基础巩固】1、新旧三民主义比较

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跟踪练习】 1.鸦片战争后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其主要目的是A.重新认识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B.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发展资本主义C.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改革中国的政治制度 D.保持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以维护其统治 2.“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这番话最能说明当时的历史现象是 A.开眼看世界 B.抵御外来侵略 C.向西方学习 D.呼唤民众觉醒 3.对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解释较为全面的是 A.以传统的封建制度为立国之本 B.以“师夷长技”为富国强兵之路 C.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兼收并蓄 4.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其决定因素为 A.康有为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受过严格的封建教育 B.传统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根深蒂固 C.孔子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 D.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软弱性和妥协性5.早期维新思想和鸦片战争后初期的新思想的主要不同是A.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 B.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 C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 D.借鉴外国的经验探索救国道路 6.维新派的救国方案中,最根本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实行君主立宪 C.建立新式军队 D.创办新式学校

浅谈清末新政经济改革与中国社会近代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a964681.html, 浅谈清末新政经济改革与中国社会近代化 作者:许艳 来源:《文存阅刊》2020年第13期 摘要:1900年后,空前严重的危机在中国出现,为延续统治,清政府进行了改革——清 末新政。没有配套的措施使改革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但改革仍有积极的意义,特别是在经济方面。本文从新政的经济改革中的工商业改革和农业改革来探讨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希望从本文中能得出一些对清末新政创新的认识。 关键词:清末新政;经济改革;近代化 一、清末新政经济改革的背景 鸦片战争的失败让统治者“颜面”尽失,但并没有意识到需要变革更准确的说是没有改革的想法,然而社会上的一些有志之士开始认识到改革的必要,他们把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机器设备引入中国,在沿海地区设工厂,现代化之路开始出现,洋务运动出现了。由于经营者是地主阶级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只是为了救亡图存,管理漏洞百出,不能维系正常的现代工厂运转,没有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到甲午战争爆发,中国的惨败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洋务运动在實践上仍有积极性,它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 甲午惨败,清朝统治岌岌可危。为改变厄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变法维新,希望通过变法像日本一样把中国推上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以实现强国保种。但仍以失败告终。中国何去何从?中国的近代化该如何推进?进入二十世纪,外国侵略者,加大了侵略的脚步。八国联军侵华,随之而来的战争赔款,加上以前的赔款,使得国库“一空如洗”,“如不设法经营,大局日危,上下交困,后患何堪设想。”[1]于是,1901年,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在西安颁布变法上谕:“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弊,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已,如何而因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己见,通限两个月内悉条议以闻。”[1](p4771)清政府表明改革强国的决心。 二、清末新政经济改革的内容 在1902年的上谕中,清廷终于承认国家富强的根本是农工商业,对于农工商应采取措施鼓励振兴。因此,新政的经济政策是以鼓励发展农工商实业为主要内容。 1.成立了工商业管理机构,主导机构是商部。

晚清的近代化转身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三)——中国近现代史 从文明史观来看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从农业文明社会向工业文明社会转型的文明发展史,其特点是西方工业文明扩张、挑战与中国古老农业文明的艰难回应(转型)。其核心是现代化。 从全球史观来看,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让人类历史发展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引发了全球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世界重大事件(三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随着一次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到来,一体化进程的步伐越来越迅速。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世界体系最终形成。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也逐渐被纳入到这一体系之中。近代史相关专题的组建的基本依据就是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史观。 从现代化来看,从器物层面到思想文化乃至制度层面,近代中国经历着一个由古代向现代的转型过程。其主要领域和内容是①经济领域:发展资本主义,在生产力上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在生产关系上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②政治领域:主要是实现政治民主化,由封建专制到民主政治;③思想领域:传播西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思想、政治制度;④军事领域:创办近代的军队和军事工业;⑤外交领域: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现代化理论要求我们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地综合地审视中国近现代史。以此视角,我们可以把中国近现代史划分为两个大时期:(l)1840-1949年的早期现代化时期。这一时期的现代化是按资本主义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艰难推进的,主题是“建立一个独立统一的现代国家”。与之相应,工业化与文化现代化同步艰难伴行。(2)1949年以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其主题是经济建设。 现代化范式(史观)所提供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复杂的近现代史的历史现象。如:外国侵略者一方面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放了一批又一批通商口岸。通商口岸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最高的地方。但如果按现代化范式的框架来审视,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近代以来,通商口岸还是中国的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是西方文化的传播中心,因而是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地方,或者说是“中国的现代化中心”。通过多角度的审视,我们对通商口岸的认识就更全面和更深刻了。 *说明:本份资料以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为标准划分高中历史阶段特征。但由于历史阶段划分标准不同,各复习资料书对历史阶段特征划分会各有区别。同学们对课本知识总复习中,一定要注重历史阶段特征!注重历史阶段特征,可以让我们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全面、整体、宏观地把握各时代脉搏;并在分析一件史实时,自觉地把它放到历史整体的内在联系和交叉影响中去考察,进而可以提高我们的认识程度。务必引起重视。中国近代史线索:总体上可以划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义革命阶段,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分界线。抓住侵略和探索主线。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860) 晚清政府“两半”社会的形成和近代探索(1860—1901) (1840—191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覆亡(1901—1911) 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北洋军阀的统治(袁世凯专制和军阀分裂、割据混战) 北洋军阀新文化运动(1915)和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 (1912—1927)国民革命运动发展和失败(1924—1927) 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 国民政府中华民族抗日战争(1937—1945)抗战胜利前后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1927—1949)人民解放战争(1946—1949)争取民主的斗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