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中医临床精品课程(全集)

三、中医临床精品课程(全集)

三、中医临床精品课程(全集)
三、中医临床精品课程(全集)

三、中医临床精品课程:

1.《中医经络和针灸学》教学片汇编(共137集)

https://www.doczj.com/doc/da9537612.html,/playlist_show/id_4032758.html

2.中医教授讲《经络学》

https://www.doczj.com/doc/da9537612.html,/mzy/jingluo/

3.新概念《针灸基础知识》教学片

https://www.doczj.com/doc/da9537612.html,/mzy/xzj/

4.《针灸疗法》教学视频

https://www.doczj.com/doc/da9537612.html,/mzy/zjll/

5.《中医内科学》教学视频

https://www.doczj.com/doc/da9537612.html,/playlist_show/id_5339435.html?page=1&mod e=pic&ascending=1

https://www.doczj.com/doc/da9537612.html,/lilun/

6.薛博瑜《中医内科学》教学片(现63集有缺)

https://www.doczj.com/doc/da9537612.html,/w85/album-aid-9221275.html

7.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课程

https://www.doczj.com/doc/da9537612.html,/show/pfXdO4_W8C_hvAlB.html

8.陈金柱《中医妇科学》教学视频

https://www.doczj.com/doc/da9537612.html,/playlist_show/id_3550473_ascending_1_mode _pic_page_1.html

9.《中医儿科学》教学视频

https://www.doczj.com/doc/da9537612.html,/search_video/q_%E4%B8%AD%E5%8C%B

B%E5%84%BF%E7%A7%91%E5%AD%A6_orderby_1 10.《中西医结合视频教学资料(基础,临床)大合集》https://www.doczj.com/doc/da9537612.html,/topics/2787119/

11.《中药鉴定学》教学片汇编

https://www.doczj.com/doc/da9537612.html,/playlist_show/id_4767842.html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内科学】

2015年01月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 试试题【中医内科学】 姓名科别考试日期 2015年01月日 一、选择题(答案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0题,总共20分) 1、虚喘以培补摄纳为主,宜( B ) A、补肺,宁心,补肾 B、补肺,健脾,补肾 C、补肺,补肝,补肾 D、补肺,健脾,宁心 E、补肺,健脾,补肝 2、胸痹疼痛,服药后难以缓解者,是胸痹 ( D ) A、轻症 B、顺症 C、重症 D、危症 E、以上都不是 3、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兼胸脘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可选主方 ( A ) A、柴胡疏肝散 B、血府逐瘀汤 C、栝楼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D、参附汤合右归丸 E、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4、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伴尖叫与二便失禁,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滑有力。可诊断为( B ) A、中风病风痰阻络证 B、痫病风痰闭阻证 C、郁病痰迷心窍证 D、厥证气厥实证 E、癫病痰气郁结证 5、智能减退,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明显减退,神情呆钝,词不达意,头晕耳鸣,懈惰思卧,齿枯发焦,腰酸骨软,步履艰难,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弱。可诊断为( A ) A、髓海不足证 B、脾肾两虚证 C、痰浊蒙窍证 D、肝肾阴虚证 E、瘀血内阻证 6、由精神刺激诱发,突然昏倒,不知人事,呼吸气粗,口噤握拳,苔薄白,脉沉弦。可辩证为( D ) A、痰厥 B、血厥实证 C、血厥虚证 D、气厥实证 E、气厥虚证 7、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苔白厚腻,脉沉滑。可诊断为 ( B ) A、痞满湿热阻胃证 B、痞满痰湿中阻证 C、胃痛湿热中阻证 D、痞满肝胃不和证 E、呕吐痰湿中阻证 8、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可辩证为( C ) A、外邪犯胃证 B、痰饮内阻证 C、肝气犯胃证 D、胃阴不足证 E、脾胃气虚证 9、腹痛时轻时重,痛处不定,攻冲作痛,伴胸胁不舒,腹胀,嗳气或矢气则胀痛减轻者,其疼痛属性为( E ) A、寒痛 B、热痛 C、虚痛 D、瘀痛 E、气滞痛 10、素有胸胁胀痛,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舌质淡红,脉弦。可辨证为

中医护理三基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三基试题及答 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2018中医护理三基考试 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两分) 1.阴虚肺热型治法代表方是() A.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B.华盖散加减 C.五虎汤合葶历大枣泻肺汤加减 D.沙参麦冬汤加减 E.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2.哮喘发作期以下哪型不正确() A.寒性哮喘 B.热性哮喘 C.外寒内热 D.虚实夹杂 E.内寒外热 3.哮喘缓解期以下哪型不正确() A.肝气虚弱 B.肺气虚弱 C.脾气虚弱 D.肾气虚弱 E.肺肾阴虚 4.泄泻此疾病以什么季节多见() A.春夏 B.春长夏 C.夏秋 D.秋冬 E.冬春 5.泄泻常证主要分型以下错误的是() A.湿热泻 B.风寒泻 C.伤食泻 D.胃虚泻 E.脾虚泻 6.急惊风四证不包括以下哪项() A.痰 B.热 C.惊 D.风 E.恐 7.急惊风分型哪项不正确() A.风热动风 B.湿热疫毒 C.清热化湿 D.邪陷心肝 E.惊风惊恐 8.急惊风中惊风惊恐型的病情观察中正确的是() A.发热骤起 B.持续高热 C.壮热多汗 D.高热不退 E.不发热 9.肺炎喘嗽的临床表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发热 B.咳嗽 C.头痛 D.喘促 E.鼻煽 10.水痘患者皮肤黏膜会分批出现的临床表现不包括以下哪项() A.皮疹 B.红疹 C.丘疹 D.疱疹 E.结痂 11.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的治法是() A.辛温开肺,化痰止咳 B.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C.补肺健脾,益气化痰 D.养阴清肺,润肺止咳 E.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12.哮喘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是() A.一至六岁 B.六个月至一岁 C.一至三岁 D.三至六岁 E.六至十二岁 13.哮喘的内因责之于何脏功能不足() A.肺肝肾 B.肺脾心 C.肺肝脾 D.肺脾肾 E.肺心肝 14.泄泻的病位主要在() A.肝胆 B.心小肠 C.脾胃 D.肾膀胱 E.肺大肠

医学三基(中医)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题十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

医学三基(中医)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题十考试卷模 拟考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主治证是 ( ) A.行痹 B.寒痹 C.血痹 D.湿痹 E.热痹 2、患者高热,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脉弦而数。宜选用 ( ) A.镇肝熄风汤 B.天麻钩藤饮 C.犀角地黄汤 D.黄连解毒汤 E.羚角钩藤汤 3、阳和汤的功用是 ( ) A.温阳补血,祛湿散寒 B.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C.温经散寒,活血祛瘀 D.散寒祛湿,温通经络 E.温阳补血,祛痰散结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4、补中益气汤中最能体现“益气升阳”的药物配伍是() A.黄芪一人参 B.人参一白术 C.黄芪一炙甘草 D.黄芪一白术 E.黄芪一升麻、柴胡 5、患者发热,汗出,渴喜热饮,少气懒言,面色咣白,便溏食少,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治宜首选() A.参苓白术散 B.生脉散 C.补中益气汤 D.桂枝汤 E.当归补血汤 6、对玉屏风散的论述,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本方为益气固表法的代表方 B.具有益气固表止汗的功效 C.方中黄芪配白术相须为用,增强益气健脾,实卫固表之力 D.用防风以辛散风寒,发汗解表 E.本方寓散于补,补散兼施 7、当归补血汤中黄芪与当归的用量比例是() A.5:1 B.5:2 C.5:3 D.5:4 E.以上均非 8、炙甘草汤中应用桂枝的作用是() A.温经散寒 B.温阳化气 C.平冲降逆 D.温阳通脉 E.解肌发衷

最新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2

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二 【A型题】 1.伤风表证病人常表现为 A.恶寒重,发热轻 B.发热重,恶寒轻 C.发热轻而恶风D.发热与恶寒并重E.寒热往来 2.患者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属于 A.湿温潮热 B.阴虚潮热 C.阳明潮热D.骨蒸潮热 E.气虚发热 3.患者寒热往来,发无定时,见于 A.表证B.半表半里证 C.少阴病证D.厥阴病证 E.疟疾病 4.患者前额部疼痛,属何经头痛 A.太阳经 B.少阳经 C.阳明经D.太阴经 E.厥阴经 5.阳热亢盛的病人,其面色常见 A.红黄隐隐 B.两颧潮红 C.泛红如妆D.满面通红 E.白里透红 6.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为 A.苍黄 B.萎黄 C.黄胖 D.阳黄 E.阴黄 7.吐痰白滑,量多易咯,多属 A.寒痰 B.湿痰 C.风痰 D.燥痰 E.热痰 8.舌体软弱,屈伸无力者,称 A.短缩舌 B.痿软舌 C.吐弄舌 D.强硬舌 E.颤动舌 9.按五轮学说,上下眼睑属于 A.血轮 B.风轮 C.气轮D.水轮 E.肉轮 lO.观察病人面色的关键,在于区分 A.主色与客色 B.善色与恶色 C.常色与病色 D.客色与病色 E.主色与病色11.舌质淡胖而嫩,苔白而润,见于 A.气虚 B.血虚 C.气血两虚 D.阳虚 E.气阴两虚 12.重病患者,出现下列哪种症状,属于假神 A.言语失伦 B.两颧潮红 C.反应迟钝 D.突然能食 E.表情淡漠 13.面部口眼喎斜,或肌肤不仁,并无其他疾苦者,属 A.风中脏腑 B.热极生风 C.阴虚生风D.风中经络 E.血虚生风 14.病人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者,是 A.谵语 B.郑声 C.独语D.错语 E.狂言 15.燥咳的特点应为 A.干咳无痰 B.咳声重浊 C.咳声轻清 D.咳嗽痰多 E.咳声不扬16.脉象“有神”的形态是 A.从容和缓 B.不浮不沉 C.柔和有力D.沉取应指 E.尺脉明显 17.脉来迟而时止,止无定数者,是 A.促脉 B.结脉 C.代脉 D.涩脉 E.缓脉 18.下列属于弦脉形态特点的是 A.端直而长 B.脉来绷急 C.浮而搏指 D.沉按实大 E.状如波涛 19.下列症状中,诊断表证最具意义的是 A.脉浮 B.恶寒 C.头身痛 D.苔薄白 E.流涕 20.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 A.阴盛格阳 B.阴盛阳衰 C.阳盛阴衰 D.真阴欲竭 E.阳盛格阴 21.“至虚有盛候”、“大实有赢状”均是

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医内科学--脾胃肠病证学习资料

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医内科学--脾胃肠病证) 一、 二、 三、填空题: 1.胃痛与————的关系最为密切。 2.胃痛辨证当分————两类。 3.胃痛的治疗原则是————。 4.脐中痛不可忍,喜按喜温,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者,为————,寒邪内侵,宜————,————。 5.腹痛饮食积滞型,轻证用————,重证用————加减治疗。 6.呕吐是由于————所引起的病证。 7.呕吐在临床上有虚实之分,实者因————,虚者由于————。 8.呕吐一证当详辨————。 9.保和丸治疗呕吐的目的为————。 10.呃逆是由————而成。 11.呃逆是在辨证上首先必须掌握————,分辨————。 12.泄泻的发生外因与————关系最大,内因则与————关系最为密切。 13.泄泻的治疗总则为————利小便。 14.肝气乘脾泄泻的治疗主方为————。 15.泄泻初起,不可用————,以免固闭邪气,久泻不止,不可————,以免重伤阴液。 16.按照便秘的病因病机及临床所见,本病可分————、————、————、———四类。 二、单项选择题: 1.胃脘痛的病位在胃,其病理与……关系密切 ( ) A.肺脾 B.心肺 C.肝脾 D.脾肾 2.对于胃脘痛的治疗,何为临床常用之法 ( ) ?A.理气和胃止痛 B.活血理气止痛 ?C.消食化积止痛 D.清热泻火止痛 3.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肝气犯胃型胃痛的主证 ( ) ?A.胃脘胀痛、攻撑作痛 B.脘痛连胁、嗳气频繁 ?C.每因情感因素而痛作 D.舌红苔黄、脉弦数 4.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此属胃痛何型 ( ) ?A.肝气犯胃 B.饮食停滞 C.肝胃郁热 D.瘀血停滞 5.胃痛暴作,恶寒喜暖,脘腹得温则痛减,遇寒则痛增,口和不渴,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其最佳治法是 ( ) ?A.散寒止痛 B.行气止痛 C.疏风散寒 D.温中散寒 6.肾阳不足,寒邪内侵时腹痛特点是 ( ) ?A.腹中冷痛 B.少腹拘急冷痛 C.脐中痛不可忍 D.腹中雷鸣切痛7.脐中痛不可忍,喜温喜按,手足厥逆,脉微欲绝。其病机为 ( )

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

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题及答 案 一、选择题1.根据阴阳的可分性,前 半夜为 A.阴中之阳B.阴中之阴之阴 D.阳中之阳E.阴中之太 阳 2.“阳病治阴”的治疗原则适用于 A.阴虚阳亢B.阳虚阴胜暴脱 D.阴损及阳E.阳损及阴3.按五行生克规律肝之“母”是 A.心B.肾C.肺焦E.脾 4.按五行生克规律脾的“所不胜”是A.心B.肺C.肝 E.胃 5.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所制定的治疗方法是 A.扶土抑木B.益火补土补北 D.培土制水E.佐金平木6.“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 C.阳中 C.阳气 D. 三 D. 肾 C.泻南

衰D.阴偏衰E.阴阳两虚 7.“胃之关”是指 A.脾B.肛门C.幽 门D.肾E.贲门 8.“太仓”是指 A.脾B.大肠C.六腑 D.小 肠E.胃 9.被称为“仓廪之官”的是 A.心B.脾胃C.膀 胱D.胃E.小肠 10.脾统血作用的实现,实际上是取决于 A.脾阳温煦B.气的固摄C.饮食质量D.脉道约束E.血量充盈 11.心主神志的物质基础是 A.津液B.精髓C.血液 D.宗 气E.元气 12.“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因为 A.心为阳脏B.心主血脉C.心主神

志D.心脉相连E.心志为喜13.思为脾之志,但还与何脏相关

E.心包 14.肝主疏泄,最主要的关系是 A.气机调畅B.血液运行C.津液代谢D.情志活动E.消化机能 15.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指 A.先天之精气B.后天之谷气C.宗气D.元气E.卫气 16.中焦的功能特点可概括为 A.如衡B.如雾C.如 沤D.如露E.如渎 17.女子胞的生理主要与下列哪些脏腑关系最密切A.肾、心、肝、脾B.心、肺、肝、 肾C.脾、胃、心、肝 D.肺、脾、肾、胃E.肺、脾、心、胃18.泄泻初期采用“利小便而实大便”方法的根据是A.小肠主分清别浊B.大肠主传导糟 粕C.膀胱主存泄小便 D.小肠主受盛化物E.胃气主通降下行19.具有协调气机升降关系的两脏是 A.肺与- 肾B.肾与肝C.肝与

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根据阴阳的可分性,前半夜为 A.阴中之阳B.阴中之阴C.阳中之阴 D.阳中之阳E.阴中之太阳 2.“阳病治阴”的治疗原则适用于 A.阴虚阳亢B.阳虚阴胜C.阳气暴脱 D.阴损及阳E.阳损及阴 3.按五行生克规律肝之“母”是 A.心B.肾C.肺D.三 焦E.脾 4.按五行生克规律脾的“所不胜”是 A.心B.肺C.肝D.肾 E.胃 5.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所制定的治疗方法是 A.扶土抑木B.益火补土C.泻南补北 D.培土制水E.佐金平木 6.“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

A.阳偏盛B.阴偏盛C.阳偏 衰D.阴偏衰E.阴阳两虚 7.“胃之关”是指 A.脾B.肛门C.幽 门D.肾E.贲门 8.“太仓”是指 A.脾B.大肠C.六腑D.小肠E.胃 9.被称为“仓廪之官”的是 A.心B.脾胃C.膀 胱D.胃E.小肠 10.脾统血作用的实现,实际上是取决于 A.脾阳温煦B.气的固摄C.饮食质 量D.脉道约束E.血量充盈 11.心主神志的物质基础是 A.津液B.精髓C.血液D.宗气E.元气 12.“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因为 A.心为阳脏B.心主血脉C.心主神 志D.心脉相连E.心志为喜 13.思为脾之志,但还与何脏相关

A.心B.肝C.肺D.肾E.心包 14.肝主疏泄,最主要的关系是 A.气机调畅B.血液运行C.津液代谢D.情志活动E.消化机能 15.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指 A.先天之精气B.后天之谷气C.宗气D.元气E.卫气 16.中焦的功能特点可概括为 A.如衡B.如雾C.如 沤D.如露E.如渎 17.女子胞的生理主要与下列哪些脏腑关系最密切A.肾、心、肝、脾B.心、肺、肝、 肾C.脾、胃、心、肝 D.肺、脾、肾、胃E.肺、脾、心、胃18.泄泻初期采用“利小便而实大便”方法的根据是A.小肠主分清别浊B.大肠主传导糟 粕C.膀胱主存泄小便 D.小肠主受盛化物E.胃气主通降下行19.具有协调气机升降关系的两脏是 A.肺与-肾B.肾与肝C.肝与肺D.肺与脾E.脾与心

医学三基(中医)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题七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题七》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气滞证中出现疼痛,其性质一般为 ( )( ) A.胀痛 B.刺痛 C.隐痛 D.掣痛 E.空痛 2、血瘀证,中出现疼痛,其性质一般为 ( )( ) A.胀痛 B.刺痛 C.隐痛 D.掣痛 E.空痛 3、消渴患者口渴饮水的特点是 ( )( ) A.口不渴饮 B.渴不多饮 C.口渴多饮 D.饮不欲咽 E.饮人即吐 4、湿热内蕴患者口渴饮水的特点是 ( )( ) A.口不渴饮 B.渴不多饮 C.口渴多饮 D.饮不欲咽 E.饮人即吐 5、外感寒邪表证,常表现为 ( )( ) A.恶风 B.恶寒 C.寒战 D.畏寒 E.肢厥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6、真热假寒证的患者,常可见 ( )() A.恶风 B.恶寒 C.寒战 D.畏寒 E.肢厥 7、患者前额部疼痛,属何经头痛 ( )() A.太阳经 B.少阳经 C.阳明经 D.太阴经 E.厥阴经 8、患者巅顶疼痛,属何经头痛 ( )() A.太阳经 B.少阳经 C.阳明经 D.太阴经 E.厥阴经 9、患者视物昏暗,模糊不明者,多属 ( )() A.目眩 B.目昏 C.雀目 D.歧视 E.眼花 10、视一物为二物,模糊不清者,称为 ( )() A.目眩 B.目昏 C.雀目 D.歧视 E.眼花 11、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为 ( )() A.苍黄 B.萎黄 C.黄胖 D.阳黄 E.阴黄 12、面目肌肤黄而色泽鲜明者,称为 ( )() A.苍黄 B.萎黄 C.黄胖 D.阳黄 E.阴黄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内科学】

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内科学】

2015年01月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 试题【中医内科学】 姓名科别考试日期 2015年01月日 一、选择题(答案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0题,总共20分) 1、虚喘以培补摄纳为主,宜( B ) A、补肺,宁心,补肾 B、补肺,健脾,补肾 C、补肺,补肝,补肾 D、补肺,健脾,宁心 E、补肺,健脾,补肝 2、胸痹疼痛,服药后难以缓解者,是胸痹 ( D ) A、轻症 B、顺症 C、重症 D、危症 E、以上都不是 3、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兼胸脘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可选主方 ( A ) A、柴胡疏肝散 B、血府逐瘀汤 C、栝楼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D、参附汤合右归丸 E、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4、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伴尖叫与二便失禁,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滑有力。可诊断为( B ) A、中风病风痰阻络证 B、痫病风痰闭阻证 C、郁病痰迷心窍证 D、厥证气厥实证 E、癫病痰气郁结证

5、智能减退,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明显减退,神情呆钝,词不达意,头晕耳鸣,懈惰思卧,齿枯发焦,腰酸骨软,步履艰难,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弱。可诊断为( A ) A、髓海不足证 B、脾肾两虚证 C、痰浊蒙窍证 D、肝肾阴虚证 E、瘀血内阻证 6、由精神刺激诱发,突然昏倒,不知人事,呼吸气粗,口噤握拳,苔薄白,脉沉弦。可辩证为( D ) A、痰厥 B、血厥实证 C、血厥虚证 D、气厥实证 E、气厥虚证 7、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苔白厚腻,脉沉滑。可诊断为( B )A、痞满湿热阻胃证 B、痞满痰湿中阻证 C、胃痛湿热中阻证 D、痞满肝胃不和证 E、呕吐痰湿中阻证 8、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可辩证为 ( C ) A、外邪犯胃证 B、痰饮内阻证 C、肝气犯胃证 D、胃阴不足证 E、脾胃气虚证 9、腹痛时轻时重,痛处不定,攻冲作痛,伴胸胁不舒,腹胀,嗳气或矢气则胀痛减轻者,其疼痛属性为( E ) A、寒痛 B、热痛 C、虚痛 D、瘀痛 E、气滞痛 10、素有胸胁胀痛,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舌质淡红,脉弦。可辨证为 ( B )

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3..

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三 【A型题】 1.虚喘以培补摄纳为主,宜 A.补肺,宁心,补肾 B.补肺,健脾,补肾 C.补肺,补肝,补肾 D.补肺,健脾,宁心 E.补肺,健脾,补肝 2.胸痹疼痛,服药后难以缓解者,是胸痹 A.轻症 B.顺 症 C.重症 D.危症 E.以上都不是 3.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兼胸皖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可选主方 A.柴胡疏肝汤 B.血府逐瘀汤 C.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D.参附汤合右归丸 E.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4.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伴尖叫与二便失禁,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滑有力。可诊断为 A.中风病风痰阻络证 B.痫病风痰闭阻证 C.郁病痰迷心窍证 D.厥证气厥实证 E.癫病痰气郁结证 5.智能减退,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明显减退,神情呆钝,词不达意,头晕耳鸣,懈惰思卧,齿枯发焦,腰酸骨软,步履艰难,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弱。可诊断为 A.髓海不足证 B.脾肾两虚证 C.痰浊蒙窍证 D.肝肾阴虚证 E.瘀血内阻证 6.由精神刺激诱发,突然昏倒,不知人事,呼吸气粗,口噤握拳,苔薄白,脉沉弦,可辨证为 A.痰厥 B.血厥实证 C.血厥虚症 D.气厥实证 E.气厥虚症 7.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小便不利,苔白厚腻,脉沉滑。可诊断为 A.痞满湿热阻肺证 B.痞满痰湿中阻证 C.胃痛湿热中阻证 D.痞满肝胃不和证 E.呕吐痰湿中阻证 8.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可辨证为 A.外邪犯胃证 B.痰饮内阻证 C.肝气犯胃证 D.胃阴不足证 E.脾胃气虚证 9.腹痛时轻时重,痛处不定,攻冲作痛,伴胸胁不舒,腹胀,嗳气或矢气则胀痛减轻者,其疼痛属性为 A.寒痛B.热痛C.虚痛 D.瘀痛E.气滞痛 10.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舌质淡红,脉弦。可辨证为

中医临床三基(药师)-中药药剂学_0(精选试题)

中医临床三基(药师)-中药药剂学 1、试述片剂生产中制颗粒的目的及湿法制粒的方法 2、片剂有哪四类基本辅料?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试述片剂崩解机制及影响崩解的因素。 4、药物制成多层片的目的是什么? 5、试述口含片与舌下含片的区别。 6、片剂成品要做哪些质量检查项目? 7、哪几类片剂需要做溶出度检查?为什么? 8、片剂包肠溶衣的目的和物料是什么? 9、为什么分散片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 10、指出下列附加剂在注射剂中的作用:吐温-80、氯化钠、三氯叔丁醇、磷酸二氢钠与磷酸氢二钠、焦亚硫酸钠、EDTA-Na2。

11、注射剂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 12、纯化水、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的区别? 13、制剂三效、三小、五方便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14、选择剂型的根据是什么? 15、试述混合的机制。 16、简述浸出过程。 17、影响浸出的因素有哪些? 18、简述滤过分离的机制及影响滤过速度的因素。 19、简述乳剂常用的制备方法。 20、简述透皮贴剂的特点,适于哪些药物?

21、分析处方:蜂蜡30g,硬脂醇30g,胆固醇30g,白凡士林加至1000g。注明软膏基质的类型,适用于哪类药物制备软膏? 22、列表说明聚乙二醇类辅料在药剂中的应用。 23、贴膏剂有哪几种类型? 24、简述栓剂中药物的吸收途径。 25、简述影响栓剂直肠吸收的药物因素。 26、请解释术语:栓剂、置换价。 27、哪些药物不能制成胶囊剂? 28、胶囊剂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29、请解释术语:滴丸、浓缩丸。滴丸 30、请解释术语:颗粒剂、干糖浆。 31、根据气雾剂的3种分类方法,写出气雾剂的类型。

宏观经济学(叶航)浙江大学精品课程在线播放

宏观经济学(叶航)浙江大学精品课程在线播放 宏观经济学(叶航)浙江大学精品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叶航)浙江大学 分类:经济管理 观看人数:3054 TAG: 时间:2013/4/14 21:32:05 收藏:更多3 1: 优酷01导论02导论03导论04导论05导论06导论07总产出08总产出09总产出10总产出11消费、储蓄和投资12消费、储蓄和投资13消费、储蓄和投资14消费、储蓄和投资15消费、储蓄和投资16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17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18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19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20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21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22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23有效需求决定模型24有效需求决定模型25有效需求决定模型26有效需求决定模型27有效需求决定模型28有效需求决定模型29IS-LM模型30IS-LM模型31IS-LM模型32IS-LM模型33IS-LM模型34AD-AS模型35AD-AS模型36AD-AS模型37AD-AS模型38通货膨胀39通货膨胀40通货膨胀41通货膨胀42通货膨胀43通货膨胀44通货膨胀45通货膨胀46经济增长47经济增长48经济增长49经济增长50经济

增长51经济增长52经济增长53经济增长54经济增长55经济周期56调控的技巧与艺术57调控的技巧与艺术58调控的技巧与艺术59调控的技巧与艺术60宏观调控三十年61宏观调控三十年62宏观调控三十年63宏观调控三十年64宏观调控三十年65宏观调控三十年66宏观调控三十年67宏观调控三十年68宏观经济学流派69宏观经济学流派70宏观经济学流派宏观经济学(叶航)浙江大学介绍 宏观经济学(叶航)浙江大学精品课程 叶航,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经济学的跨学科研究,涉及领域主要包括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效用与偏好理论、神经元经济学、神经元伦理学、演化博弈理论与演.. 为了突出教材的逻辑性,还对传统教材的章节和内容作了较大的调整。其中主要有:把消费、储蓄和投资列为宏观经济变量篇中专门的一章(第二章),而消费、储蓄和投资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则放在第四章有效需求决定模型中加以介绍。有效需求决定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灵魂,因此我们对这一章的内容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充实,以便读者能够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掌握这一理论的精髓。在介绍IS—LM模型(第四章)和A —AS模型(第五章)时,突出了模型的数理推

2017年11月浙江省技术选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信息)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技术试题 姓名:准考证号: 考生须知: 本试题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信息技术,第二部分通用技术。全卷共16页,第一部分1 至10页,第二部分11至1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信息在重复使用中会产生损耗 B. 信息无处不在,且呈现现形式多样 C.信息的传播、存储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 D.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2.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传输,该协议的简称是 A. WEB B.WWW C. HTTP D. HTML 3.下列应用中,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有 ①机器人通过语音与人交流 ②饮水机根据水温自动加热 ③宾馆通过专用系统进行人脸识别,核实住宿人员身份 ④计算机程序根据输入的三条边长自动计算三角形面积 ⑤停车管理系统通过拍摄识别车牌号码,并用语音进行播报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4.使用Access软件打开数据库,部分界面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cess软件是数据库应用系统 B.当前打开的数据表名称是“zjtj” C.当前打开的数据表共有4个字段 D.删除当前记录后,该删除操作无法撤消

中医三基试题

中医三基试卷 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80分) 1.能够说明阴阳之间协调平衡关系的是( E ) A.阴消阳长 B.阴长阳消 C.阴损及阳 D.阳损及阴 E.阴平阳秘 2.下列脏腑哪项属奇恒之腑( D ) A.心、肺 B.肝、肾 C.膀胱、三焦 D.脑、髓 E.大肠、小肠 3.能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转输至全身,由何脏所主( C )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4.为全身阳气之本的是( C ) A.心阳 B.脾阳 C.肾阳 D.肝阳 E.宗气 5.固摄血液,防止其逸出脉外是通过气的哪种作用实现的( B ) A.推动作用 B.固摄作用 C.温煦作用 D.防御作用 E.气化作用 6.具有储藏血液,调节血量功能的脏腑是( E ) A.心 B.脾 C.肺 D.肾 E.肝 7.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的是( D ) A.中气 B.营气, C.卫气 D.元气 E.宗气 8.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A ) A.易伤阳气 B.耗气伤津 C.善行数变 D.其性重浊 E.其性炎上 9.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的穴位是( A ) A.关元 B.中极 C.气海 D.天枢 E.中脘 10.督脉生理功能的正确说法是( A ) A.总调一身之阳经 D.总调一身之阴经 C.总调奇经八脉 D.调节人体的睡眠 E.为十二经脉之海 11.望诊面部呈黑色对诊断下列病证,最有意义的是( E ) A.热证B寒证、痛证、淤血和痛风C.虚证、湿证 D.虚证、脱血 E.肾虚、水饮和淤血 12.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属( B ) A.浮脉 B.沉脉 C.数脉 D.迟脉 E.濡脉 13.中医在诊疗疾病中主要注重于( C ) A.症状 B.体征 C.证候 D.主拆 E.检验 14.虚证的疼痛特点是( A ) A.隐痛 B.胀痛 C.刺痛 D.钻顶痛 E.剧烈疼痛 15.下列哪项与热证有关( B ) A.胖嫩舌 B.裂纹舌 C.淡白舌 D.白苔 E.白腻苔 16.表寒证的治疗原则是( A ) A.解表散寒 B.温中散寒 C.补阳驱寒 D.益气散寒 E.温补肾阳

2019年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A型题】 1.“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 A.阳偏盛B.阴偏盛C.阳偏衰D.阴偏 衰E.阴阳两虚 2.“胃之关”是指 A.脾B.肛门C.幽门D.肾E.贲门3.“太仓”是指 A.脾B.大肠C.六腑D.小肠E.胃4.被称为“仓廪之官”的是 A.心B.脾胃C.膀胱D.胃E.小肠 5.脾统血作用的实现,实际上是取决于 A.脾阳温煦 B.气的固摄C.饮食质量 D.脉道约束E.血量充盈 6.心主神志的物质基础是 A.津液B.精髓C.血液D.宗气E.元气7.“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因为 A.心为阳脏 B.心主血脉C.心主神志 D.心脉相连E.心志为喜

8.根据阴阳的可分性,前半夜为 A.阴中之阳B.阴中之阴C.阳中之阴 D.阳中之阳E.阴中之太阳 9.“阳病治阴”的治疗原则适用于 A.阴虚阳亢B.阳虚阴胜C.阳气暴脱 D.阴损及阳E.阳损及阴 10.按五行生克规律肝之“母”是 A.心B.肾C.肺D.三焦E.脾11.按五行生克规律脾的“所不胜”是 A.心B.肺C.肝D.肾E.胃12.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所制定的治疗方法是 A.扶土抑木B.益火补土C.泻南补北 D.培土制水E.佐金平木 13.思为脾之志,但还与何脏相关 A.心B.肝C.肺D.肾E.心包14.肝主疏泄,最主要的关系是 A.气机调畅 B.血液运行C.津液代谢 D.情志活动 E.消化机能 15.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指 A.先天之精气 B.后天之谷气C.宗气 D.元气 E.卫气

16.中焦的功能特点可概括为 A.如衡B.如雾C.如沤D.如露E.如渎17.女子胞的生理主要与下列哪些脏腑关系最密切 A.肾、心、肝、脾 B.心、肺、肝、肾C.脾、胃、心、肝 D.肺、脾、肾、胃E.肺、脾、心、胃 18.泄泻初期采用“利小便而实大便”方法的根据是 A.小肠主分清别浊B.大肠主传导糟粕C.膀胱主存泄小便 D.小肠主受盛化物E.胃气主通降下行 19.具有协调气机升降关系的两脏是 A.肺与-肾B.肾与肝C.肝与肺D.肺与脾E.脾与心20.“罢极之本”是指 A.肾B.肝C.心D.脾E.筋21.人体“气之根”是 A.肾B.肺C.肝D.脾E.胃22.哪种气的主要作用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 A.营气B.卫气C.胃气D.宗气E.元气23.哪些脏与气的生成关系最为密切 A.胃肝心B.肾心肺C.肺肝脾D.脾肾肺E.心脾肺24.下列哪项是气机升降之枢纽 A.脾胃B.肝胆C.脾肾D.肝肺E.肾肺25.宗气生成与哪些脏腑有关

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1.

中医临床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填空题】 1.根据阴阳的属性与可分性,昼夜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是_____,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_____。 2.根据阴阳属性及可分性,五脏之中,脾为_____,肝为_____. 3.心火之气有余,既可乘袭______,又可反侮______。 4.滋水涵木法又称______法、______法。 5.脾的生理特性包括_____和______。 6.五脏化五液,其中心之液为_____,脾之液为____。 7.五脏与五体的关系:心主______,脾主______。 8.人身有“四海”,其中______为髓海,______为气海。 9.“血海”既指:______,又指_______。 10.肝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 11.脾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12.肝肾之间的关系称______同源,又称______同源。 13.能行气血,司呼吸的气是______,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 ______。 14.血液的运行,津液的输布靠气的______作用,其无故流失是因为气的______作用减弱。 15.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______气,又称______气。 16.津液的排泄途径,除呼吸、大便外,还有______、_______。 17.“气机失调”中气降太过上升不及者,称______,气的内外出入受阻,称______。18.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______,与肢体寒温和活动关系密切的气是______。 19.“血为气之母”具体表现在______和______等方面。 20.津对气的关系,体现在_______、_______。 21.气对津的作用,除气能行津外,还能_______、_______。 22.十二经脉循环流注始于________,终于______经。 23.手太阴肺经起于______,于_____交手阳明大肠经。 24.称为“十二经脉之海”的是______,称为“五脏六腑之海”的是_______。25.足阳明胃经接_______经,交_______经。 26.足少阴肾经起小趾下,于______交_______经。 27.分布于下肢的经脉中,交大椎、入缺盆的是_______、______。 28.连舌本,散舌下的经脉是______经,挟舌根两旁的经脉是______经。29.与督脉会于颠顶的正经是______经和______经。 80.______经入上齿,_______经入下齿。 31.六淫中具有趋下特性的是_______,最易伤及人体下部的是_______。32.寒邪易致疼痛,系因________、________所致。 33.燥邪最易伤的脏是_______,最易损伤的物质是______。 34.暑邪致病,最易损伤的物质是_______和_______。 35.六淫中易致气机阻滞的是_______邪,易致筋脉挛急的是______邪。 36.湿性粘滞,易伤______阳,而且病程_______。 37.情志伤脏,其中喜伤______,惊伤_______。 38.六淫之中称。百病之长”的是______,可全兼五气的是_______。 39.饮泛于肌肤称______,停于胸胁称_______。

王兆青:教授,浙江省优秀教师

王兆青:教授,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理工大学第二届名师,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现任浙江理工大学计算机技术教研部副主任。在《IEEE Software》、《IEEE Tra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Integrated 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等高级杂志发表了论文和专著30余篇(部),其中10余篇被SCI/EI收录,主编浙江省重点教材建设1部、中央电大教材2部,主持承担浙江省精品课程1门,主持浙江省财政实验室建设专项项目1项,完成和在研各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电子、信息与通信、计算机、控制等领域,专业基础扎实,在基于激光技术的检测系统研究,嵌入式实时系统研究,无线网络传输技术研究,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XML Web服务技术研究以及C/C++代码技术研究领域,具有较深造诣,研究成果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同和肯定。现为教育部中国教育信息化专家,IEEE智能运输系统协会机电及嵌入式系统分会技术委员会委员。 现任: 浙江省高校计算机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浙江省高等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理事. 2006 IEEE/ASM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 and Embedded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被年会推荐为传感器和传感网络分会主席,大会程序委员会委员。 IEEE智能运输系统协会机电及嵌入式系统分会技术委员会委员(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Society (ITS Society) Technical Committee (TC) on Mechatronic and Embedded Systems in ITS)。

浙江大学本科教育精品课程评选与管理暂行办法

浙江大学本科教育精品课程评选与管理暂行办法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浙江大学本科教育精品课程评选与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浙江,大学,本科,教育,精品课程,评选,管理,暂行办法,浙江,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成教大学中查看更多范文。 浙江大学本科教育精品课程评选与管理暂行办法 浙大教发[20XX]20号 精品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建设的龙头。为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依据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系列文件精神和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一、申报条件 1.精品课程原则上应是本科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专业主干课,且已连续开设3年以上。 2.精品课程负责人应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

授担任,课程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3.课程教学改革力度大,教学效果好,得到广大学生、教师和专家的好评,在全国高校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辐射和影响力。 4.精品课程要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与手段,开发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课件,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有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5.精品课程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鲜明和独特的风格。二、申报程序 由课程负责人填写“浙江大学精品课程申报表”(附件1),经学院组织初评后,统一报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同时,由课程负责人在学校规定时间内,通过学校指定服务器提交课程申报表电子版和上载网络课件。 三、评审方式 精品课程原则上每两年评审一次,采用学院先行建设,择优推荐,学校组织专家评审的方式进行。学校评审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主管部门初审、学校专家组评审(网络评审和会议评审)和校内公示。校内公示期内如有异议,由学校组织专家复审;如无异议,经学校批准后公布。通过评审的课程授予“浙江大学精品课程”称号。 四、运行管理 1.课程上网。凡被评为“浙江大学精品课程”的,需将网络课件上载到学校指定服务器,免费向全校师生开放。已建有课程网站的课

中医临床考试试题

中医临床“三基”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因阳热亢盛,损伤阴精而出现的昏厥病证,《素问·生气通天论》称之为() A.薄厥 B.煎厥 C.热厥 D.血厥 E.大厥 2.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 A.肌肤 B.筋脉 C.皮毛 D.六腑 E.五脏 3.根据《素问·痹论》所述,肝痹的症状特点是() A.烦满喘而呕 B.烦则心下鼓 C.多饮数小便 D.善胀 E.四肢懈惰 4.一患者感受风寒,又复冒雨,病延月余,症见四肢关节游走疼痛,屈伸不利,舌淡苔薄,脉浮而缓,投以防风汤,服后症状明显缓解,此病当为() A.寒痹 B.湿痹 C.热痹 D.风痹 E.肌痹 5.一患者年届花甲,常年头晕目眩,时有上肢麻木、肌肉颤动,根据“病机十九条”,其病位当在()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6.太阳中风证发热的特点是() A.蒸蒸发热 B.翕翕发热 C.时发热 D.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E.往来寒热 7.“淋家,不可发汗”是因为() A.失血过多,血气两虚 B.热盛伤阴,阴伤火炽 C.阴精亏损,营血不足 D.湿热下注,久则伤阴 E.阳气虚损,营阴不化 8.“腹满不减,减不足言”提示() A.热实腹满 B.寒实腹满 C.虚寒腹满 D.虚热腹满 E.淤血腹满 9.心烦呕吐,发热下利,口苦咽干者,宜用() A.吴茱萸汤 B.理中汤 C.黄芩加半夏汤 D.大柴胡汤 E.小柴胡汤 10.太阴虚寒腹痛的特点是() A.时腹自痛 B.腹满而痛 C.下腹部疼痛 D.上腹部疼痛 E.下利腹痛 二、多选题,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选项,少选、多选不得分,共30分。 1.在《素问·举痛论》的九气为病中,涉及下列哪些原因() A.饮食 B.七情 C.外伤 D.劳伤 E.外感 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人体清阳之气在人体内分布的趋向是() A.出上窍 B.发腠理 C.实四肢 D.布上焦 E.走经脉 3.《素问·水胀》描述石瘕的症状是() A.日以益大,状如杯子 B.其坚如石,按之痛剧 C.月事不以时下 D.按之则坚,推之则移 E.皆生于女子 4.《灵枢·水胀》论述肠覃与石瘕的主要鉴别点在于() A.腹内皆有肿块 B.病变部位一在肠外,一在胞中 C.石瘕只见女子,肠覃男女皆可患 D.两者皆有腹大 E.两者均见腹色苍黄 5.据《素问·痹论》所述,心痹证的症状是() A.恐 B.烦则心下鼓 C.喘 D. 嗌干 E.善噫 6.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的鉴别要点是() A.发热高与低 B.恶寒与恶风 C.身痛有无 D.汗出与否 E.脉浮紧与浮缓 7.栀子豉汤证见“饥不能食”的病机是() A.胃热阴虚 B.热扰胸膈 C.脾失健运 D.胃气呆滞 E.胃虚肠实 8.阳明兼少阳,而证见如下哪个症候者,不宜攻下,可以小柴胡汤治从和解() A.发潮热 B.不大便而呕 C.腹满谵语 D.舌上白苔 E.胁下硬满 9.太阴病的基本表现包括() A.自利不渴 B.时腹自痛 C.腹满而吐 D.不欲饮食 E.胸下结硬10.少阴寒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