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开题报告 (1)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开题报告 (1)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开题报告 (1)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开题报告 (1)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教育承担着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要,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精神以及人生规划能力的重要任务。这种具有鲜明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定位,要求教育必须超越传统的工具化倾向,对当前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进行大范围的调整和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实施,而实施的关键在课堂。受传统知识本位、考试本位的影响,当前语文教学尽管改革不断深化,课堂的人文性有所加强,但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效率低下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变革,“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课堂教学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教师问题意识偏弱,反思意识有待强化。在一种取向于功利,止步于文化的教学生态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机制仍然缺失,语文学科的特色难以凸现。

广东省2006年秋季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可高中语文课堂仍然滞留于传统语文教学的框架之内,未能摆脱服务于高考的惯性思维。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新课堂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目标、途径和方法还不太清晰。在新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中,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面对大量的矛盾和困惑,没有形成科学的共识,没有达成实施课程标准的有效路径,因此我们提出“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课题,探讨不同类型的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形态,以期达成实施新课

程标准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二、课题重要概念的界定

1、“有效教学”:是指为了提高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现代教学理念与行为,本课题所讨论的“有效教学”侧重于教学行为的范畴。所谓“有效”侧重指单位时间内学生素养在课程标准意义上获得的发展与进步。其相关标准如下:

●.有效教师:师德高尚;理念先进;知识丰富;能力全面;管理高超;善于反思;勤于研究。

●有效教学行为: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教学行为,是高效率的行为。

●有效学习行为:不但使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又给予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2、“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指在语文学科基本素养形成的基础上,使学生汉语言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优良精神建模的形成,有利于优良阅读生态的改善,有利于学生适应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高考。

3、“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以语文课程标准为观照,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效益提升的一切教学行为与策略。本课题着重讨论在对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学处理的过程中,如何以新课标为基石,确立教学的方向和原则,正确回答课堂文本教学中“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以形成区域内课堂文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和规范。

三、课题研究的现状及目标

课题研究的现状:本课题在国内外的教育科研部门和一些富有探究精神的教师已在进行相关研究,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指导的教育论坛里也有不少老师在探讨课堂有效教学的问题,如,课堂如何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在线研讨,陈敬文老师的《教学全程新论》和他的专题研究:评课实效性研究等等。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研究,初步形成区域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准备策略、实施策略、评价策略;生成一批实施有效教学的典型课例,发表一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教研文章,培养一支能够适应新课程发展要求的新型语文教师队伍。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基于使用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之背景,主要研究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角度的科学选择和实施策略选择。前者具体包括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取舍。后者主要指课堂基本教学策略的确立和方法的选择,如平等对话、探究学习等;课堂主要教学行为、辅导教学行为和课堂管理行为的确立,如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等;还包括教学准备策略和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

本课题研究不求“面”上全面展开,力求在“点”上有所探究。研究内容如下:

1、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和内容最优化选择研究;

2、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关键行为研究;

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研究;

4、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对话策略研究;

5、高中语文课堂专题教学研究;

6、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评价向度研究。

五、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预定用二年时间完成。研究分为课题准备阶段、前期实施阶段、后期实施阶段和总结鉴定阶段。

1.课题准备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3月):成立课题组,对本课题进行论证,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前期实施阶段(2012年4月—2013年1月):分解课题研究任务,举行开题论证会。展开第一阶段的实验研究工作。完成中期研究报告,及时调整和改进后期研究思路。

3.后期实施阶段(2013年2月—2013年6月):对课题研究内容进行检查验收,对前期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后期研究工作,并进行验证性研究。

4.总结鉴定阶段(2013年7月—2013年10月):召开课题成果总结会议,撰写研究

工作报告和结题报告,汇编研究论文集和典型课例,出台本校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和优质课评定标准。

六、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本课题人员精干,结构合理。有教学业务副校长的直接参与,有市教研室教研员的全程指导和参与,有课题组全体人员的通力合作,我们有理由相信,该课题研究有充足的人力资源。

课题组长是高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高州市名教师,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机智、课堂教学心理和课堂教学评价等方面有较长时间的思考,03年起就作为学校核心成员参与六个省市级课题研究,有二十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地市级以上教育学会论文一等奖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是先后参加过“省培”、“国培”的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并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有较广泛的信息源,资料准备充分。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兼用综合调查法、文献检索法、个案研究法等。而且课题研究经费有保障。

七、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组组长:邱桂平

课题组成员:邓春江、吴先文、梁冠华、张良、邓巧、邓雄超、徐永朝、陈彩琼。

具体分工如下:

1、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和内容最优化选择研究(邓春江、张良);

2、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关键行为研究(邓巧、邱桂平);

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研究(吴先文、陈彩琼);

4、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对话策略研究(邱桂平、邓雄超);

5、高中语文课堂专题教学研究(全体成员);

6、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评价向度研究(、梁冠华、徐永朝)。

八、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一份。

2、相关教学论文集一本。

3、实施有效教学的典型课例若干(光盘)。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课题组

2012年2月29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