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1 诺贝尔 教案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1 诺贝尔 教案

21 诺贝尔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阅读感悟,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关于诺贝尔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大家都知道诺贝尔奖吧。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都会为获得此奖而自豪。诺贝尔奖从何而来?为何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诺贝尔》一课。

二、自由读文,了解梗概

1、借助拼音,自读生字、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出示生词,指名认读,再齐读。

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

4、默读课文,思考:(1)诺贝尔奖是怎样来的?

(2)诺贝尔在哪些方面有过成就,最著名的成就是什么?

三、细读课文,掌握要点

(一)按下列提示给课文分段

1、简介诺贝尔奖的有关情况(1——2自然段)

2、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辛历程(3——9自然段)

3、诺贝尔临终前的遗嘱(10自然段)

(二)说说文章主要内容

四、读悟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1、2自然段

2、诺贝尔奖有什么特殊性?

(1)时间不变

(2)地点不变

(3)规模宏大

3、你从诺贝尔奖的特殊性体会道什么?

(诺贝尔在世人心目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人们十分崇敬诺贝尔)

4、带着崇敬的心情朗读第一段

5、读后,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诺贝尔有什么巨大成就令全世界瞩目?)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

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2、学习抓住重点词阅读,体会让人物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是一次世界性的盛会。地点定在诺贝尔的诞生地,时间为诺贝尔去世的日子。从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人们对诺贝尔的尊敬和怀念。

这节课认我们再次走近诺贝尔,更深入地了解他。

二、学习课文3-9自然段。

(一)、立志

诺贝尔有100多种发明,其中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板书发明炸药。

1、那他为什么要发明炸药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轻声朗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2、交流,

3、看大屏幕(出示PPT)你能用“为了,诺贝尔立志发明炸药。来说一说吗?

4、小结:是啊,发明炸药这一造福人类板书(造福人类)的伟大志向从小就在诺贝尔幼小的心里扎下了根。

(二)液体炸药

1、1、诺贝尔发明炸药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快速浏览课文5-9自然段并找一找,?(板书:液体炸药固体炸药爆炸力更大的炸药)

2、诺贝尔最先发明的是液体炸药。我们一起看课文第六自然段,引读

(三)、固体炸药

1、最初的理想已经实现,诺贝尔为什么还一定要继续研究并且发明固体炸药呢?(如果自己的发明不安全,怎么谈得上造福人类呢?)

3、诺贝尔不断探索,但他的道路并不一帆风顺,PPT出示六七两自然段有关内容,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来读一读这段文字。找一找,他遇到哪些挫折、打击。

1864年,诺贝尔的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在朋友的帮助下,诺贝尔租了一条大船,在瑞典首都附近的马拉伦湖上搞实验。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

学生交流:

A:弟弟炸死,父亲炸成残废。

在这样沉重的打击下诺贝尔的心情是怎样的?

诺贝尔的亲友都劝说他:研究炸药危险性太大,还是到此为止吧?诺贝尔后悔吗?还干不干?他会对亲友说什么呢?

小结;面对沉重的打击,诺贝尔都毫不气馁,板书毫不气馁

B、他还受到什么阻力,碰到什么困难呢?你还可以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谈谈。(为什么又转移到大船上了。)

C、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

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但他毫不气馁,这就是屡败屡战。这就是百折不挠。我们也可以说:PPT(说两句)为了提高炸药的安全性,诺贝尔研究固体炸药,(越挫越勇、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百折不挠锲而不舍不畏艰难目标专一)

4、工夫不负有心人。引读,“他终于制造出了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雷管。

4、、出示:(齐读):从此劈山筑路,打通隧道,开凿矿井,再也不要用人力去一锤一锤地砸了。

5、同学们,这是让天下人多么高兴的事啊。固体炸药发明成功了,终于可以真正造福人类。再次齐声欢欣鼓舞地朗读

(三)、到此,诺贝尔发明炸药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对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来说,创造发明是

永无止境的。诺贝尔还要发明(激情引读——)爆炸力更大的炸药。他连续不断地加紧实验。下面我们来看发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个小故事。

1、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课文8、9两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故事讲了什么呢?

2、出示第8自然段:他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请你投入地读一读,找出相关的语句,尤其

是关于诺贝尔动作和心情的词语。请你再读一读带有这几个词语的句子,你又有什么体会?把你的感受在课文的边上写一写。

学生交流并朗读指导:相机板书舍生忘死

4、引读:“轰——完了!”

5、就在这时,引读第九节。出示第九自然段

6、同学们,看到满身鲜血的诺贝尔,看到欢呼成功的诺贝尔,你想说些什么?

(是啊,在我们眼里诺贝尔简直疯了,这真是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忘我精神的表现。)

小结并出示PPT:他完全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连身上的伤痛都不知道。可以说,诺贝尔为了提高炸药的爆炸力,他舍生忘死地研究着。)

7、总结第二段:课文学到这,我们可以说诺贝尔的一生都是为人类,为科学在不断努力着。出示PPT

(师)为了造福人类,

(生)诺贝尔从小立下志向发明炸药。

为了提高液体炸药的安全性,他承受着各种打击和压力,毫不气馁地研究着。为了提高炸药的爆炸力,他舍生忘死、精益求精地研究着。所以我们可以说: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

三、学习第10自然段

1、过渡:诺贝尔的贡献还不仅仅如此。诺贝尔还为人类作出什么巨大贡献呢?出示第10自然段,看屏幕上,一起读。1896年——完

诺贝尔又为人来作出什么贡献呢?板书设立奖项。

这就是诺贝尔奖的来历。是诺贝尔去世前为人类作出的又一大贡献。引述:于是,每年12月10日下午4时30分,都要在诺贝尔的诞生地——瑞典王国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隆重的授奖仪式,分别奖励在——生:物理学……的人。

2、读到这里,你们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诺贝尔?(博大的胸怀,无私奉献的精神,板书无私奉献)

四、总结全文:是啊,同学们,诺贝尔为了造福人类发明炸药,虽历经艰难但他毫不气馁,虽身处险境,但他能舍生忘死。临终设立奖项,无私奉献他所拥有的一切。人们把这种毫不气馁,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造福人类的精神,称为诺贝尔精神。同学们,古今中外有很多像诺贝尔这样的人。他们是谁呢?(相机出示课件图加文字袁隆平李时珍居里夫人)

六、作业

作业超市,快乐自我:

1、推荐阅读:埃里克.伯根格伦所著的《诺贝尔传》,全面介绍了诺贝尔艰难成才,勇敢开拓事

业以及他流芳百世的遗嘱。

2、写一写,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写一篇读后感。

3、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中,有哪些华人科学家,他们的成就各是什么?今年诺贝尔奖的得主已陆

续揭晓,请登陆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

板书:诺贝尔

发明炸药

(液体)造福人类

(固体)毫不气馁

(爆炸力更大)舍生忘死

设立奖项无私奉献教后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