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45孙世洋:上博简“诗犹旁门”说

1145孙世洋:上博简“诗犹旁门”说

1145孙世洋:上博简“诗犹旁门”说
1145孙世洋:上博简“诗犹旁门”说

上博简《诗论》“诗犹旁门”说本义综辨

——兼论其多元并包的开明诗学观

孙世洋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内容摘要:通过综合运用文字学、释义学、语义学的研究成果与方法,参证各类文献资料,论文对《诗论》第四简“旁门”一词的本义加以探析。研究认为“旁门”即“四门”,“旁(四)门”意象的含义是,拓开广阔视域,包容多元内容。简文“诗其犹旁门”一语是将《诗》之《风》《小雅》《大雅》《颂》四部类比喻为一组“四向之门”,借以表达《诗》能够全景式展现多元文化内容的思想观点。“诗犹旁门”说体现了失落已久的先秦开明诗学观念,其说与周代诗乐体系发展、《诗经》结集的历史过程存在关联,具有重要的诗学史价值。

关键词:诗犹旁门;四门;多元;开明

对于《诗论》第四简1简文“诗其犹旁门”中“旁门”的释读与理解,目前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鉴于此,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辨析、廓清“旁门”的词汇语义与思想内涵,并由此呈现其在诗学思想史上的重要价值。

一、“诗犹旁门”说的语境与释文问题

(1)“诗犹旁门”说的语境

破解“旁门”本义,首先需要仔细辨查其所在的语境,可以看出“旁门”一语的提出是与并列概说《风》《小雅》《大雅》《颂》四部类内容特点的文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孔子]曰:《诗》其犹旁门与?戋民而裕之,其用心也将何如?曰:《邦风》是也。民之有戚患也,上下之不和者,其用心也将何如?【四】2[曰:“《小雅》是也。”“……者将何如?”曰“《大雅》”]3是也。有成功者何如?曰:《颂》是也。【五】4

类似概说四部类的文字尚见于第二、三简:

《颂》,平德也,多言后,其乐安而迟,其歌引而逖,其思深而远,至矣!《大雅》,盛德也,多言【二】[……《小雅》]□[德]5也。多言难而怨怼者也,衰也,小矣。《邦风》其内物也博,观人俗焉,大敛材焉。其言文,其声善。【三】

两组文字理论阐述的观察方式、描述方法特点鲜明而一致,都是连续分别指出《风》等四部类各自的鲜明内容特点,通过对照列举以呈现四部类多样内容并存的整体全貌。“旁门”之说,正是针对这种并列强调四部类各自特点的阐述过程、理论观点而特别提出的。季旭昇先生即注意到了理解“旁门”之语的这一要点:“‘《诗》其犹平门’为一全称叙述,其涵盖范围应包括其下所叙述的《风》、《雅》、《颂》。”6

此外,有关“旁门”二字的文字意义与词汇意象的释解,对于理解其在上下文语境中的确切含义是非常重要的。对“旁门”的释读,学者们基本都是很自然的把文字语义的推考与其在篇章中的可能含义相参证,体现了局部词语意义与篇章整体思想之间构成释义循环关系的理解方式7。对“旁门”本义的探索,应该是保证其字形隶定、词汇语义、意象与篇章实质含义各方面都能够共同得到明确、完满的理解,同时,还应具备典籍文献的确切佐证,本文以下将提供这些必要的研究资料与见解。

(2)简文应释为“旁门”

“旁门”《考释》本隶定为“坪(平)门”。对于“旁门”原简文字的释读隶定十分重要,错综纷纭的各类有关解读正是由文字释读的不同而开始引发。简文释读主要有“旁(塝)门”与“平门”两种,主张“旁(塝)门”者稍多。如何琳仪即认为“‘塝’,《考释》误释‘坪(平)’……‘坪’在战国文字中习见,与该字不同。”8刘信芳则认为:“学者多主张释为‘旁’……释‘旁’者最有力的证据为《楚帛书》甲篇之‘旁’字形。据此则将简文‘坪’隶作‘旁’(从土旁声)似乎无可非议。……古文字的隶定目前有严格隶定与宽式隶定两种处理方式,若作字形分析,将其隶作‘旁’是可以的。若作宽式行文,将其隶作‘坪’亦是有根据的。”9

可见,释为“旁(塝)门”有确切可靠的文字学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季旭昇先生因上博简《子羔》《容成氏》二篇亦见“旁(平)”字,但在这两篇中应释“坪(平)”,援例认为也以释“坪(平)”为宜,并认为:“《孔子诗论》此字一向有‘平’、‘旁’二说,于义理皆可通。”10但是“旁”“平”二字在整组简文中呈现出的具体意义差别很大,而且文字字形层面的推导与判断,应以对词汇的语义获得正确理解为前提。在《诗论》第四简中,就词语含义与篇章思想两方面来看,唯一恰切的释读应为“旁门”,以下第三节将对此给予进一步详述。不过,首先需要辨析的是,目前主张释为“旁门”的见解,绝大多数都并没有切中这一名词完备、准确的词汇语义与篇章意涵。

二、释解诸说的分类综述及其理解偏失

通过分析有关“旁(平)门”语义的各类释解,并参考《诗论》整组简文的语境,可以见出,绝大多数的释解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理解偏失。

对“旁(平)门”的释解可总体分为两大类,一是从通常的“一门”这一单数意象出发作各种推解,二是将其理解为复数的“四门”这一“多门”组合意象。绝大多数的释解,都是不自觉的将单数“一门”意象作为理解的前提,由此衍生出对“旁门”的各种解释。这一大类的释解大体分为三小类。

第一小类认为“旁(平)门”是历史上实际存在的某一城门之名。有吴国城门“平门”11与齐国城门“防门”12二说,均无法适用于整组简文的语境,其说已普遍不为学界所取。

第二小类是着眼于“门”这一事物所可能具有的实用功能与特点来给予解说。一为释“塝门”而读为“坊门”,将其解作供贱民出入的“里巷之栅门”。13一为释“平门”解作“正门”,认为表达的是“正对其门而立”之意。14另有读“平门”,认为其义指疏散缓解行人壅塞的“方便之门”。15

第三小类的特点是将其理解为虚拟的意象之“门”,并指出意象之“门”表达有特定的较抽象含义。主要有五说:一为释“塝门”,读为“广门”亦即“宽广之门”,认为是用以比喻“诗之义理”。16二是释“平门”,解为不设限制、人人可以进入的“平和之门”。17第三种释解则突出门所具有的限制、阻制意味,将其读为“坊门”,认为是表达“不逾矩”、“止于礼仪”之类的含义。18第四种是读为“声门”,认为其意乃指诗“是通往诗人心灵的一道门”。19第五种是释为“平门”,称:“平门,就是平齐、区分门类的门。”20另有释“旁门”为“旁闻”,改“门”为“闻”21,于义可采,但是在文字释读上另生他解,仅可备为一说。

这些释解,都为探寻“旁门”本义提供了有益的探索性意见,但也容易看出其中存在的种种缺憾。其中“栅门”说仅只就简文紧接着论述《风》的“戋(贱)民而裕之”一句而作解,对整组简文的内在文理有失瞻顾。“坊门”说的“坊欲”(限制欲望)之解偏离了整组简文的思想主旨。“广门”、“正门”、“平和之门”、“声门”、“区分门类”等诸种释读,都不同程度存在着不便理解、不尽适切语境、令原文文意有失畅爽等问题。

但上述诸家观点的重要缺憾则在于,无论从思想观点上还是文章修辞上来看,都无法很好的统摄、呼应整组简文对《风》《小雅》《大雅》《颂》四部类并列阐述的篇章现象。

三、“旁门”的本义及其词语派生义、简文语境义

(1)“旁门”当义训“四门”,“四门”为先秦习语

不同于第一大类中的诸说,“四门”说独有周凤五先生揭出,但周先生并没有充分畅发胜义,“四门”说也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与认可。周先生的释解原文是:旁门,四通之门。《尚书〃尧典》:“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礼记〃聘义》:“孚尹旁达”,《正义》:“旁者,四面之谓也。”可证。简文谓读《诗经》可以周知四方之事,通达人情事理,犹四

门洞开也。22

在周先生的释解全文中,明确释“旁”为“四”,这是正确的。“旁”义训“四”,另有《周礼·春官》:“男巫掌望祀望衍授号,旁招以茅。”杜子春注:“旁招以茅,招四方之所望祭者。”23“旁招”即“招四方”。孙诒让《周礼正义》:“经凡云旁者,多谓四方。”24“旁”字亦可独备“四门”之义。《礼记·月令》:“命有司大难,旁磔。”郑注:“旁磔,于四方之门磔攘也。”25

“旁”训“四”于典有征,而“四门”本为先秦习语。《尚书·舜典》另有:“宾于四门,四门穆穆。”《墨子·迎敌祠》:“城为隆,长五十尺,四面四门将长四十尺。”《荀子·哀公篇》:“君出鲁之四门,以望鲁四郊,亡国之虚则必有数盖焉。”《韩诗外传》卷七:“莫不释兵,辐辏乎四门,天下咸获永宁。”

但是,周先生对于“旁(四)门”的释解,一云“四通之门”,一云“犹四门洞开”,前后不尽一致,意思也较笼统。事实上,所谓“四门”正是对应指称《风》《小雅》《大雅》《颂》四个部类,是将四部类比喻为《诗》之“四门”。把“四门”置于上下文中,稍加观察就可以明显看出,“四门”一词恰切呼应了简文对四部类的并列阐述,能够令整组简文呈现出由“《诗》其犹旁(四)门”总起、以下依次分述《风》等四部类的总——分结构形式,因而“四门”一语在简文中具备画龙点睛的语义作用,这也正是《诗论》提出这一说法所要达到的修辞效果。

而“平门”以及对“旁门”的其他各种释读理解,不仅不适宜甚而是掩盖了《诗论》的原意。由于“平”不具备“四”的义项,因此就篇章、词汇意义而言,简文只能释为“旁门”,这是对前文第一点第(2)小节的进一步补证。

(2)“旁(四)门”的词语派生义、简文语境义

不过,在简文中,“四门”并非仅仅是一个《诗》之四部类的修辞喻像,重要的是,“旁(四)门”一语中包含有更具理论价值的观念与“诗学”思想。

简文对于《风》等四部类内容特点的观察角度、论述倾向,对于透彻理解“旁(四)门”的含义及其诗学思想也具有重要作用。

《诗论》四、五简分别论列历史际遇各不相同的人物类型,包括“戋(贱)民”(《风》)、“民之有戚患”、“上下不和者”(《小雅》)、“成功者”(《颂》)等(论及《大雅》的简文已残失,可参考第二简),对不同阶层的人物同等追问“其用心也将如何”,亦即平等关注存在差异的各类人物的文化心理与感受,其中体现的是——开阔的视野与包容的态度。《诗论》第二、第三简,对四部类的论述也具有同样的观念特点。

就“旁(四)门”的词汇与意象含义来看,与整组简文体现的上述理论态度若合符契,足以相互发明。

在文献中查考可见,“四门”一语由指称“四方之门”这样的客观物象,派生出指代“开阔的全景式视域”这一含义,强调的是不囿于一隅之见,这是语义学中一个较典型的修辞式派生现象。26

《尚书·尧典》:“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其中“四目”、“四聪”与“四门”对应,苏轼《书传》即采伪孔传语综释其意为“广视听于四方”。27如《荀子·哀公篇》:“君出鲁之四门,以望鲁四郊,亡国之虚则必有数盖焉。”其中出“四门”以望“四郊”的语意对于理解“四门”的派生义有非常直观的参考作用。

与先秦文献中的单一“门”意象对比来看,“四门”一语特别强调应善于突破“门户”之见,而单一的“门”意象,则具有很强的有限、受限制含义。《韩非子·内储说上》:“观听不参则诚不闻,听有门户则臣壅塞。”《韩非子·亡征》:“听以爵不待参验,用一人为门户者,可亡也。”相反的,《管子·明法解》:“明主者,兼听独断,多其门户。”则强调应兼听多门,“四门”表达的正是这种含义,亦即注意全面掌握来自不同方面的多元信息。

总体来看,包容多元内容,拓开广阔视域,是“四门”意象蕴含的两个相关含义。在第四、五简整组简文语境中,“诗其犹旁(四)门”说则意在指明《风》等四类作品中

的多元内容,都被包容在“诗”(《诗》)的范畴之中,能够全景式的展现广阔的社会文化内容。

有必要指出的是,现在来看,此前学界的各类释解,对“旁门”说的这种本义从不同角度也有所触及,对于我们理解“旁门”本义不无助益。除前引周凤五先生的阐释外,另有以下诸说可参考:

马承源:其义或为诗义理如城门之宽达28。

何琳仪:简文意谓“《诗》之义理犹如宽广之门,由此登堂入室,从而达到与贱民同乐的目地。”孔子这一平民思想,殊为难能可贵,值得珍视29。

张金良:“旁门”,犹言“广门”。指的是《诗》广收博纳,如同大门一样30。

廖名春:“旁闻”,犹多闻、洽闻,指《诗》内容繁富31。

冯时:谓《诗》之包及万事,犹如正对其门而立,故于人情世故无不见及也32。

刘信芳:此“平门”乃孔子打的比方,用以说明《诗》是公众参与的文学形式。……《诗论》之“平门”乃贵贱平等出入之门,是因为文学无贵贱……人是有身份等级的,思想、文学则是公器,此古今一理也33。

几位先生的阐说,对“旁门”说多元并包的诗学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体察,各具胜义。

四、“诗犹旁门”说的诗学思想史价值及其与《诗》结集历程的关联

先秦儒家有关《诗》总体特质的理论,此前所见,具有强调单一政教倾向性的特点,最具代表性的阐述有:

《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弊之,“思无邪”。

《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之教也。

两则引文对有关先秦诗学与诗教的研究产生了长久深刻的影响。而“旁门”说则反映出

尚没有受到充分关注的,先秦儒家多元包容的开明诗学观,这有必要引起学界的充分重视。

就《诗论》简的全文内容来看,也很鲜明的体现了“诗犹旁门”说的开明诗学观念。《诗论》论及的《诗》学层面极为完备,包括“诗”(《诗》)的总体特质、《风》等四部类的各自特点,点评到的具体作品有二十七篇《风》诗、《小雅》二十二篇、《大雅》四篇、《颂》三篇,广泛呈现出《诗经》中多面、多样的各类丰富内容。例如评《东方未明》称:“有利词”(第十七简),评《小雅》称:“多言难而怨怼”(第三简)、“民之有戚患也,上下之不和者”(第四简),对这些与诗教风尚相左的内容,《诗论》并不避忌。

其中,评《郑风·将仲子》称:“《将仲》之言,不可不畏也。”(第十七简)评语化自原诗中的诗句“人之多言,亦可畏也”34,对于这首情诗的内容,孔子35表现出了不加排斥的平和态度36。而《将仲子》篇,在宋代被朱熹、王柏列在议删的“淫诗”篇目之中。37不同的时代思潮,对文学作品的判断会产生极大影响。仅就《将仲子》来说,其间的反差足以令我们看到,孔子以及先秦的诗学观念,对于诗作的内容,能够把握较为宽广、平实的尺度,而早期的这种开明诗学观念,在儒学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已渐次失落。

后期的《诗》学思想,由于尊崇《诗经》的经典地位与教化价值,因而对于《诗经》内容的阐释,必然会受到儒家伦理及其主流审美思想的支配。而“诗犹旁门”说,则体现了早期《诗》学客观、通达的开明特点。《诗论》文本可以谨慎的认为是在战国前期形成38,其主体思想内容则可以上溯至孔子时期,距离《诗经》的结集,可谓去古未远。《诗论》犀利、率直、明朗的理论风格,正是根源于对《诗》的历史实情在时间上接近、认知上真切的有利条件。有理由认为,“诗犹旁门”说的出现是具备有一定的认识背景,亦即这一《诗》学观是基于对《诗经》的形成过程有充分的了解才会产生出来。因而将“诗犹旁门”说与《诗经》的结集过程结合起来加以考察,是深入认识其诗学史价值与意义的重要途径。

还不能简单认为,《诗》的结集过程曾受到过这种开明包容诗学思想的明确指导,如果是这样的话,有关先秦诗学史的研究会因此获得重要的新线索。不过,《诗经》包括十五《国风》的四部类构成,以及类型丰富的作品系列,都客观上表明,《诗》作品的收辑是充分关照到了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内容,没有一定程度的多元、开放的诗学观念,《诗》的结集是不可能实现的。

仅就《诗论》文本形成的历史时期来看,我们至少可以认为,“诗犹旁门”说的产生,是根源于《诗经》作品结集的历史现实,这应该不会大错。也就是说,这一诗学思想反映的是,《诗》的结集是一个不断包容多元作品内容的过程。

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诗经》四个部类的构成模式,是实现其内容多元化的首要方式。“旁门”说的整段阐述,正是提纲挈领的把握《风》等四部类并列组合的特点,来呈现和描述《诗经》在内容上所具有的广阔历史文化含量。而《诗经》四部类的构成,可以确信是曾经经历了一个部类上的发展过程。其中《颂》《大雅》中的作品早出,基本在西周时期这些作品已经被创作完成了。而《小雅》《风》中的诗篇则多数属于春秋中前期的作品,通过接纳这两部分中的新出作品,《诗经》最终完成了集结的过程。事实上,对于实现《诗》内容的多元化来说,吸纳《风》与《小雅》中的大量作品,是最为重要的步骤。对此,在先秦对《风》与《小雅》分别进行评述、分析的理论阐述中,有较为独特的反映:

《荀子·大略》:《国风》之好色也,传曰:“盈其欲而不愆其止。其诚可比于金石,其声可内于宗庙。”《小雅》不以于污上,自引而居下,疾今之政,以思往者,其言有文焉,其声有哀焉。

无论在措辞还是观点上,《荀子》中的这段话都与《诗论》第三简相接近。其中阐述的观点实际意在说明,尽管《风》《小雅》的内容与诗教风格存在相左的成分,但二者仍具有独特的可取之处。这实质是在为《风》与《小雅》被收纳在《诗》中的必要性以及价值

进行辩护,其观念主旨就是——包容。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季札在鲁国观听了整部“周乐”,这一年是公元前544年,时当春秋中后期之交。依据《左传》的记载来看,此时,以《诗经》为主要代表的周代诗乐体系已经建成并相当成熟。《左传》记载了季札对十三《国风》《小雅》《大雅》《颂》逐一给予评论,并依据乐工的现场表演,准确推断出表演乐目的部类归属。季札的评论反映出其作出判断的根本原则,是把握不同诗乐分部在艺术风格、文化风俗、历史底蕴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各不相同的突出特点。这客观呈现出周代诗乐艺术的两点现实,一方面是周代诗乐体系的构成特别注重多元诗乐类型的包容,另一方面,欣赏、判断的方法也正是着眼于不同诗乐部类的独特艺术内容。

总体来看,“诗犹旁门”说不仅契合于《诗经》的文学现实,而且也切近周代诗乐艺术、《诗经》作品结集的发展历史。这一诗学观点的提出,十分深刻的反映出周代诗乐艺术在成熟、定型阶段的诗学思想特点以及诗乐艺术现实。

即使是从今天的观点来看,如果真的能够将《诗经》一言以蔽之的话,也只能是承认其内容的多样与多元,而“诗犹旁门”说就是这样的观点。将“诗犹旁门”说与“思无邪”说加以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孔子诗学思想的两个不同侧面,而其间显示的则是,由早期较为真切、客观的诗学观,向儒家内部经典化、经学化的理论模式转化的历史转捩过程,而这一课题则不包括在本文研讨的范围之内了。先秦的《诗经》学、思想史以及文学理论史,都有必要充分重视并充实进“诗犹旁门”说这一珍贵的新出文献资料,本文仅只是给出了初步的提示,其独特的学术价值,还有必要给予进一步的深入研讨。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上古诗乐艺术模型的多维演进与《诗经》形成的‘诗’、‘乐’双重源流研究”(项目号11CZW022)研究成果。

1本文简号皆据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2简文末数字为简号。以下引述简文例同。

3廖名春:“此处有脱简,据上下文内容补。”见《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载《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1期。

4因本文研究需要,释文除易“平门”为“旁门”外,其余凡涉及《诗论》编联及释文处皆从李学勤《<诗论>的体裁和作者》文末“附录”的释文。载《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58-60页。

5廖明春认为“此处有脱简。内容为论《大雅》和《小雅》之义。”见《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

6季旭昇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7参见王先霈等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解释学循环”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70-471页。

8何琳仪:《沪简<诗论>选释》,载《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第245页。

9刘信芳:《关于上博藏楚简的几点讨论意见》,简帛研究网//https://www.doczj.com/doc/d912614167.html,/Wssf/2002/liuxinfang01.htm。

10季旭昇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读本》,第16-17页。

11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释文考释·孔子诗论》,第130页。

12孟蓬生:《<诗论>字义疏证》,其说见自黄怀信《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54页。

13吕文郁:《读<战国楚竹书·诗论>札记》,其说见自黄怀信《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第254页。

14冯时:《论“平德”与“平门”》,其说见自黄怀信《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第253页。

15程二行:《楚竹书<孔子诗论>关于“邦风”的二条释文》,《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16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释文考释·孔子诗论》,第130页。

17范毓周:《<诗论>第四枚简释论》,简帛研究网//https://www.doczj.com/doc/d912614167.html,/Wssf/2002/fanyuzhou09.htm。

18许全胜:《<孔子诗论>零拾》,其说见黄怀信《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第

254页。

19裘锡圭:《谈谈上博简和郭店简中的错别字》,其说见黄怀信《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第254页。

20黄怀信:《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第255-256页。

21廖名春:《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

22周凤五:《<孔子诗论>新释文及注解》,载《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第157页。

23赵伯雄校点:《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校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下册第690页。

24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册8第2072页。

25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中册第500页。

26参见曹炜《现代汉语词义学》,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第121-127页。

27见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册1第193页。

28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释文考释·孔子诗论》,第130页。

29何琳仪:《沪简<诗论>选释》,载《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第245页。

30张金良:《上博简<孔子诗论>释解》,简帛研究网https://www.doczj.com/doc/d912614167.html,/admin3/2007/zhangjinliang001.htm。

31廖名春:《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

32冯时:《论“平德”与“平门”》,转引自黄怀信《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第253页。

33刘信芳:《关于上博藏楚简的几点讨论意见》,简帛研究网https://www.doczj.com/doc/d912614167.html,/Wssf/2002/liuxinfang01.htm。

34说见廖名春《上海博物馆藏诗论简校释》。

35李学勤《<诗论>的体裁和作者》认为,对《将仲》的这句评语应是孔子所说。(《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第52-53页)

36说见黄怀信《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第99页。

37参见洪湛侯《诗经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5月版,第377、378、391页。

38陈立:《<孔子诗论>的作者与时代》,载《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第70-71页。

本文原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年第5期。

部编版4《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4、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过程与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教学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2.联想、想像法。这四首诗语言优美、精练,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观沧海》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2)作品简介 题目《观沧海》中,“观”的意思是“远望、眺望”,沧海:大海,这里指渤海。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四言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朗读指导与训练 (1)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教师范读,要求字正腔圆,感情饱满。(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3.整体感知课文 ①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补充内容: 水何澹.澹(dàn ):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以观沧.海( cāng ):以,表目的连词。 山岛竦峙 ..( sǒng zhì):竦,高。峙,挺立。高高地挺立。 萧瑟.( sè):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幸,庆幸。至,极点。庆幸得很,好极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其,它,指沧海。

2016年新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导学案(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

2016年新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导学案(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 1.春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生动描写景物的写法。 3. 领略课文朴实清新、准确生动的语言特色。 【学习重难点】 1.反复朗读,感受形象,体会情感。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生动描写景物的写法。 【学法指导】 1.诵读教学法。本文是篇美文,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有很强的节奏感,在声情并茂的读中创设欣赏氛围,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得到熏陶。 2.点拨法。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比如选用语言实例赏析,体会关键词语的妙处和所抒发的情感,教师在疑难处给予指导点拨。

第一课时 【自学互助】 1.教材助读 (1)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本文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毛泽东高度评价朱自清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2)背景资料 1932年8月,朱自清漫游欧洲归来,不久便与陈竹隐女士结为夫妻,同年9月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3年4月又喜得贵子,心境愉悦,所以《春》这篇文章体现出了他乐观向上的情绪。 (3)散文知识链接 ①定义:散文,是和小说、戏剧、诗歌相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4.《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诗歌的有关知识及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读思结合,体会诗歌的意境、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观沧海》 一、导入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倍受后人称赞的《观沧海》吧! 二、解题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三、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诗歌,读准生字的字音,并弄懂字义。 2.选择其中两句写景诗句想象其描绘的画面。 四、感悟诗人开阔的胸怀 1.曹操的诗风一贯是豪气开阔的,这种豪气在《观沧海》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明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吞吐日月、想要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其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可见一斑。 2.以写作背景来佐证这份豪情与大气。 明确: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五、拓展延伸 “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的风格。《观沧海》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也体现了曹诗的“慷慨悲壮”之风。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戴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借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高洁无辜。李白在听到王昌龄的遭遇以后,写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二、整体感知 1.文题解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在听到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的消息时,写的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闻,听说。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是作者的朋友。左迁,降职。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洪江西。此寄,这首诗篇。 2.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仙”,有《李太白集》。他的《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3.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三、细读品味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赏析: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杨花飘落,子规啼叫,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融情入景。次句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悉。“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写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已现,流露出诗人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赏析:这两句抒情。人隔两地,心意难达,明月在天,千里可共。诗人运用拟人手法,要把自己的“愁心”寄予明月,让“愁心”与明月一起,伴随王昌龄赴远方。明月寄愁,饱含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 四、合作探究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第一课时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2、学习《观沧海》和《次北固山下》,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一、自主学习 1、了解古代诗歌常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诗。如本课的《》。而把唐朝新出现的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和《》就是律诗。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言律诗、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于口语,用于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 2.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观沧海》是的名篇,也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写景诗篇,建安12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统一了北国,凯旋归来时登上碣石山,伫立峰顶,面对大海,浮想联翩,写下这篇乐府诗。当时曹操大军,铠甲未卸,征尘未洗,正可以挥师南下,征讨孙刘,实现统一,完成宏业。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 的抱负。 《次北固山下》作者,生卒年不详,洛阳人,唐玄宗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这一联闻名。 3、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海(jié)石(sǒngzhì)(cháo)平 归(yàn)水何(dàn)(xiāo)(sè) 4、文学常识填空。 《观沧海》一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__________见称。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__________,该诗作者为唐代诗人______。

4、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4《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澹澹、竦峙、萧瑟、归雁"等文言词汇。 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 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2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2.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1.诵读并背诵。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设想: 1.要以诵读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的气氛。 2.培养学生再造想像的能力和联想的能力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同学们,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一.《观沧海》 1.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三国演义》褒刘贬曹的创作倾向,导致作者并未能给曹操一个公允的评价。)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建安五年(200),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遗著有《魏武帝集》,已佚,明人有辑本。又有今人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2.《观沧海》 写作背景《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3.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4.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碣石(jié)澹(dàn)竦峙(sǒng zhì)萧瑟(sè) 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

河南省宝丰县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古代诗歌四首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审批: 主备李玉萍授课学生班级 题目: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的: 1.了解诗歌有关知识。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3.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准确地默写。 4.理解诗的主要内容,培养热爱中国文化精髓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字词含义和诗歌大意; 2、了解一些古代诗歌常识。 教学难点: 欣赏精彩文句,培养想象能力,体会诗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课前自学: 要求熟读甚至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大意,并划分诗歌节奏。 第一课时 自学交流案 一、教材助读:诗歌相关知识简介 乐府是汉代封建王朝建立的管理音乐的一个宫廷官署。 乐府最初始于秦代,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 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古人把这一乐府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 府。唐代以后,即把指汉、魏、晋、南北朝的乐府诗称为古乐府。后代模 仿其体制的作品,有时也称古乐府。 律诗: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非常严格。常见的类型:五律、 七律 律诗形式: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简称五 律、七律 律诗有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偶 散曲是金元时期在我国北方兴起的一种新体诗。我们通常所称的“元 曲”是指杂剧和散曲两种文学形。散曲大致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

二、走进文本(借助工具书完成问题,看哪组又快又好) 1、了解古代诗歌常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诗。如本课的《》。而把唐朝新出现的诗、叫近体诗。如本课 的《》和《》就是律诗。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言律诗、言律诗两 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两联必 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五言律诗的节奏一般为,七言律 诗的节奏一般为或。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 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于口语,用于韵也更接 近口语。如本课的《》 2.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观沧海》是的名篇,也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写景诗篇,建安1 2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统一了北国,凯旋归来时登上碣石山,伫立 峰顶,面对大海,浮想联翩,写下这篇乐府诗。当时曹操大军,铠甲未 卸,征尘未洗,正可以挥师南下,征讨孙刘,实现统一,完成宏业。这是 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的抱负。 《次北固山下》作者,生卒年不详,洛阳人,唐玄宗先天元 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古时 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 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 ”这一联闻名。 3、文学常识填空。 《观沧海》一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__________见称。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__________,该诗作者为唐代诗人__ ____。 4、解释字词意思,在括号内注音 临:碣()石: 沧海:何: 澹澹(): 竦峙():竦峙 萧瑟( ):洪波: 日月:若: 幸甚至哉:志: 客路:青山: 行舟:绿水: 潮平:阔: 风正:悬: 残夜:春:入旧年: 乡书: 达:归: 展示点评案

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15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第一课时 导入 今天我将与大家共同学习《古代诗歌四首》。在正式讲课之前,老师要交给大家一个学习古诗的方法。那就是我们要做到“情景交融”,也就是说当你在诗中明白了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景来承载什么样的情感的时候,你就可以说你充分的理解了这首诗的内容,读懂了作者的心灵。下面我们就以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和曹操的《观沧海》来看。看看这两位作者怎样在作品中做到情景交融。 齐读导语,分析导语要求 《钱塘湖春行》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1、齐读注释 2、补充 曾任翰林学士等职,后因上书言事被贬,任杭州、苏州刺史。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诗人创作最多的一个。代表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二、学生练读后齐读 三、探究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色? 2、选取一个景物谈谈它的特点? 3、作者除了在这首诗的景色描写过程中,抓住了每个景物的特点的同时,他还采取了一种 写作手法,是什么写作手法? 4、哪些是静景?哪些是动景? 5、作者通过哪个字或者哪个词表现了西湖生机勃勃的动态特点?——为什么选用这两个 词? 6、作者通过描绘西湖唯美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能不能用诗中的两个字来表述

一下? 四、小结 《观沧海》 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观沧海》。 一、作者作品简介 1、齐读注释 2、补充: ①曹操性格:有抱负《三国演义》 ②《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打破盘踞在我国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他经过碣石山,触景生情,写下了这诗。 ③关于汉乐府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二、学生练读 要求:注意节奏停顿,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感情 指导: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三、学生质疑→老师补充 1、澹澹 2、竦峙 3、若 4、碣石 四、老师提问 1、哪些句子是写看到的景色? 2、试选取一个景物说说这个景物的特点? ——动静结合 3、哪些是作者的联想? ——这个虚写体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

15《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附答案

15《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 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 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在课外已经接触了不少优秀的古代 诗词,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学习课本中的四首古代诗词,领会古人融情于景, 借景抒情的手法和讲究炼字炼句的创作精神。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第一课时观沧海 一、新课导入 大家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常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今天我们阅读他的《观沧海》,也许你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会有更客观的认识。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沧海(jié)碣石(sǒngzhì)竦峙 水何(dàn)(澹澹) (xiāo)(sè)萧瑟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澹澹:水波摇荡。 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高。峙,挺立。 星汉:银河。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至:极。 何:多么。 若:好像。 临:登上。 3.文体知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本课的《观沧海》。而唐朝新出现的绝句、律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次北固山下》和《钱塘湖春行》。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天净沙·秋思》。 4.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打败兵强地广的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常借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报负。其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壮,是文学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4 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2.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重难点) 3.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是哪种文学体裁取得的成就最高?(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学习《观沧海》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于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善诗歌,《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2.写作背景。 《观沧海》选自《曹操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二)朗读指导 1.学生自读,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范读,正音解词。(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4.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三)合作探究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 明确: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明确: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的,与诗的内容无关。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明确:“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 目标导学二: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常识简介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 2.写作背景。 诗人王昌龄于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 (二)朗读指导 1.学生自读,把握七言诗的诵读节奏。 2.教师范读,正音解词。(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4.理解大意。 (学生概述,老师补充指正)杨树花已落尽,杜鹃鸟在不停地啼鸣,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它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 (三)合作探究 1.诗中融情于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哪两句? 明确: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明确: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鸣声异常凄切动人,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三、板书设计 观沧海 观海地点:东临碣石 海的宏伟海水:水何澹澹 山岛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古代诗歌四首》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篇课文。本课所选的四首古代诗歌,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极富艺术感染力。有的气势充沛,景象宏阔;有的烘托点染,形象传神;有的以景寓情,蕴含理趣,值得好好品味。同时都是中考考察篇目,因此设计4课时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不够系统。教师应明确地告诉学生需要学习那些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及作者 2、掌握诗歌四首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准确朗读并默写,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学会赏析名句的方法,增强古诗文修养 5、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2.联想、想像法。这五首诗语言优美、精练,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观沧海》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从了解灿烂文学入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提前布置,学生课上小组展示) 1、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2、写作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后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会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3、文体知识: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

部编七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附答案

4《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 2.了解诗词有关知识;诗歌五首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学习重点】 1.诵读并背诵;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品味语言,体味诗曲意境,领会表达的妙处。 【学习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课时《观沧海》 【导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自主学习 1.了解古代诗歌常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诗。如本课的《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如本课的《次北固山下》和《钱塘湖春行》就是律诗。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中间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于口语,用于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天净沙秋思》 2.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作者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步出夏门行》、《蒿里行》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3.给下列词语注音 碣石(jié) 澹(dàn) 竦峙(sǒng zhì) 萧瑟(sè)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诗歌四首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准确朗读并默写。 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5.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本课所选的五首古代诗歌,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极富艺术感染力。有的气势充沛,景象宏阔;有的烘托点染,形象传神;有的以景寓情,蕴含理趣。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2.联想、想像法。这五首诗语言优美、精练,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观沧海》,感受诗中洋溢着的饱满激情,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习王湾《次北固山下》叙事写景的哲理美。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从了解灿烂文学入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指导学习《观沧海》 1.作者简介(多媒体显示)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后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会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15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古代诗歌四首 【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前两首诗。2、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常识和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运用品析诗歌的方法,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重难点学习】运用品析诗歌的方法,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第一课时 【自主预习】 1、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自由朗读、默读诗歌,了解诗歌大意,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 2、查资料了解作者、乐府诗、曲的相关常识。 (1)曹操,字,(朝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2)马致远,号,(朝代)戏曲作家。与、、并称“元曲四大家”。 (3)乐府诗:乐府,原来是汉武帝掌管音乐的官署机构名称,后来演化为诗体名称,是可以的诗歌,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4)曲,是一种文学体裁,可以配乐朗诵,曲有和,即指曲调的名称和乐曲的调式,曲牌规定了曲子的、、、。 曲牌名就是曲,俗称“”,是曲的音乐普式。 3、给加点字注音 碣.石()澹澹 ..()山岛竦.()峙.()萧瑟.() 贾.()浅草才能没.马蹄 ..()啄.()堤.()藤.()4、思考:《天净沙·秋思》中,富有特征的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富有情味的画面。假设你身处这样的情境中,会有怎样的感受? 5、朗读背诵诗歌。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有感情。 【聚集主题,合作探究,初达目标】 1、朗读《观沧海》,小组探究本诗围绕哪个字来写的?这首诗写了哪几个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 2、认识元曲这种文学样式。 3、小组探究:《天净沙?秋思》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拓展延伸】 根据《天净沙?秋思》展开想象,写一般描述性文字,内容不要增删,顺序可调整,字数在150字左右。 【小结】各小组总结本课学习的知识点 【作业布置】 1、背诵《观沧海》和《天净沙·秋思》 2、《观沧海》中表现诗人豪迈气概和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3、《观沧海》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 ,其中“”字统领下文。 4、《天净沙·秋思》中表现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5、“断肠人”指的是: “秋思”指的是: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2课时) 教学目标 1.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注意节奏和韵律;结合朗读展开联想,感受诗歌情境(重点) 2. 感受诗歌中寄寓的情感,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重点) 3. 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学习欣赏古诗(难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一、导入 师:经过前几天的学习,我们通过朗读学习感受到了朱自清先生笔下独特的春景,也跟随着老舍先生领略了济南的冬天那一份满满的温情。那么今天,我们又迎来了几位诗人眼中那不一样的山河远阔。 二、初诵诗歌,整体感知 师:首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试着读一读曹操的诗歌《观沧海》。 师:我们说朗读时要注意语速和语调,那么这位同学的处理到底适不适合这首诗歌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一下这首诗歌,希望在之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能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我们在课堂的最后再来对这个同学的朗读做一个点评。 三、诵读运用,细品词句 1. 这是一首古体诗,请同学们结合课后注释自行疏通诗歌大意。思考:作者笔下的沧海是怎样的,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感受? 预设:我认为观赏到的沧海是辽阔的,我从“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句句子中感受到。这里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河中的山石耸立,给人一种壮阔的感觉。 师:这里描绘了水和石,想象一下,水波荡漾的动态,山石耸立的静态,一静一动,呈现在你眼前的画面。 师:那你觉得在朗诵这句话时应该怎么读?你能为我们读一读吗? 生:“澹澹”、“竦峙”要重读,“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生范读) 师:读的不错,很有感情,把这种磅礴的气势读出来了。(生齐读) 预设:我认为观赏到的沧海是浩大、磅礴的。我从“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句句子中感受到。大海在秋风萧瑟中,汹涌起伏着不尽的波澜,极富动态,从水波荡漾到波涛汹涌,气势更显磅礴。 师:你能为我们朗读一下这句话吗?这里的气势应该比之前更加强烈。(生1-2范读) 师:前四联作者描绘了很多景物,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样一副浩大广阔的景象,我们连起来一起朗读一下,读出这种一动一静中的气势。 2. 同学们读的非常好,前四句我们通过具体的景物来感受到了这种浩大的场面,那么后面几句在写什么呢?我们继续交流。 预设:日月、星汉(银河) 师:它为什么从观沧海写到了天上的星辰日月,你有什么理解? 生:太阳和月亮昼夜不停运转,好像都是大海吐纳的;天上的银河,星光璀璨,它们也都好像是出生于大海广阔的胸间。 师:通过同学的理解,同学们在脑海中想象一下这幅画面,这也是作者的一种想象,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若。 师:在这里就是一种虚写,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前面四句是实

4七年级《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4《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1、反复吟诵、品味诗歌,领略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了解古代诗歌中律诗、乐府诗的一些常识,培养欣赏古诗 的能力。 3、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每首诗歌的主 题。培养博大的胸怀和热爱故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把握诗歌的主题。培养博大的胸怀和热爱故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领略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授课时数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乐府诗《观沧海》。 一、导入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册上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诵读古代优秀诗歌,可以让我们心灵得到滋润和净化,情感变得丰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诗的世界。这节课我们要来学第一

首诗《观沧海》。 二、题目解说 沧海,大海。文题交代事件“观沧海”。此诗描写的是曹操站在碣石山上所观看到的沧海的壮丽景色。 《观沧海》是曹操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第一章。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三、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龟虽寿》《短歌行》等。 四、写作背景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歌。 五、朗读诗歌 1、读准字音。 碣石(jié)澹澹(dàn)竦峙(sǒng zhì)萧瑟(sè)

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导学案-4.古代诗歌四首

4.古代诗歌四首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背诵四首诗歌。 2.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 3.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 【学习重难点】 1.朗读并背诵课文,学习品味文中精彩的句子。 2. 想象并能描述诗歌意境,体会诗歌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以灵活多变的方式诵读,加深对诗内容的理解。 第一课时 【自学互助】 1.自学要求 (1)诵读课文,能默写课文。 (2)识记相关文学常识。 (3)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初步把握作者的情感。 (4)完成自学检测,并在小组内交流展示。 2.教材助读 (1)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率军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

的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2)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 (3)《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人,唐玄宗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由洛阳沿运河南下瓜州,后乘舟东渡大江抵京口(今镇江,即北固山所在地),接着东行去苏州。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闻名。(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仕途不如意,长期漂泊,足迹所到之处,总有与自己心上人聚散依依的哀婉,而这种哀婉又与他对国家的哀伤连结在一起。这种令人荡气回肠的哀伤倾注笔端,用心血苦吟,写出了许多《天净沙秋思》这种凄婉的曲子。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了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在他乡的游子的哀愁。 3. 自学检测 (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海()jié石()sǒng zhì ()水何dàn dàn() xiāo sè()luò阳( ) 枯téng ()天yá() (2)文学常识填空。

《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及答案

15、《古代诗歌四首》导学案 设计:龙的故乡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并熟练背诵 2、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所蕴含的意境,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 1、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所蕴含的意境。 【学习难点】 1、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所蕴含的意境,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自主预习案】 1、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然后读读写写。 沧海碣石澹澹 竦峙萧瑟 2、速读诗歌,完成下列题目。 ①、《观沧海》作者_____________东汉末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子_______ 、_______并称“建安三曹”。 ②、《次北固山下》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朝人,选自_____________ 。 ③、《钱塘湖春行》作者_________ 字_______号_____,_______朝著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张__________________。 ④、《天净沙·秋思》是一首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是___________ ,“秋思”是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①、《观沧海》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采用__________ 的手法,勾画出______________的雄伟景象,抒发了______________的豪迈情怀。 ②、《次北固山下》中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的江南早春景色,境界壮阔,情景交融,既抒发了诗人旅途中的____________情怀,又写出诗人放眼山川的宽阔胸怀。 ③、《钱塘湖春行》写的是西湖的早春景象。诗人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极有早春的特征的动植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早春西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④、《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在写法上运用了____________的写法,仅用28字描写了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 、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景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图,表达了游子漂泊他乡的________________思想感情。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今天我们将要接触古代四首诗歌,它们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无不用凝练生动的语言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图画,唤起我们心底的美好情怀。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二、感知·通大意。 朗读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图画,想一想每首诗各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