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TX开关电源原理

ATX开关电源原理

ATX开关电源原理
ATX开关电源原理

ATX开关电源原理

工作原理简述:

220V交流电经过第一、二级EMI滤波后变成较纯净的50Hz交流电,经全桥整流和滤波后输出300V的直流电压。300V直流电压同时加到主开关管、主开关变压器、待机电源开关管、待机电源开关变压器。由于此时主开关管没有开关信号,处于截止状态,因此主电源开关变压器上没有电压输出,图中的-12V至+3.3V,5组电压均没有电压输出。

但我们同时注意到,300V直流电加到待机电源开关管和待机电源开关变压器后,由于待机电源开关管被设计成自激式振荡方式,待机电源开关管立即开始工作,在待机电源开关变压器的次级上输出二组交流电压,经整流滤波后,输出+5VSB和+22V电压,+22V电压是专为电源内部主控IC供电的。+5VSB电压为待机电压,输出到主板上。当用户按动机箱的Power 启动按键后,主板向电源发出开机信号,此时,(绿)色线处于低电平,IC内部的振荡电路立即启动,产生脉冲信号,经推动管放大后,脉冲信号经推动变压器加到主开关管的基极,使主开关管工作在高频开关状态。主开关变压器输出各组电压,经整流、滤波和稳压后,得到各组直流电压,输出到电脑主机。但此时主板上的CPU仍未启动,必须等+5V的电压从零上升到95%后,IC检测到+5V上升到4.75V时,IC发出P.G信号,使CPU启动,电脑正常工作。当用户关机时,绿色线处于高电平,IC内部立即停止振荡,主开关管因没有脉冲信号而停止工作。-12至+3.3的各组电压降至为零。电源处于待机状态。

保护电路原理简述:

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当IC检测到负载处于:短路、过流、过压、欠压、过载等状态时,IC 内部发出信号,使内部的振荡停止,主开关管因没有脉冲信而停止工作。从而达到保护电源的目的。

由上述原理可知,即使我们关了电脑后,如果不切断开关电源的交流输入,待机电源是一直工作的,电源仍会有5到10瓦左右的功耗。

什么样的电源才叫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就是用通过电路控制开关管进行高速的道通与截止.将直流电转化为高频率的交流电提供给变压器进行变压,从而产生所需要的一组或多组电压转化为高频交流电的原因是高频交流在变压器变压电路中的效率要比50HZ高很多.所以开关变压器可以做的很小,而且工作时不是很热!!成本很低.如果不将50HZ变为高频那开关电源就没有意义!!开关变压器也不神秘.就是一个普通的变压器!这就是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大体可以分为隔离和非隔离两种,隔离型的必定有开关变压器,而非隔离的未必一定有.

简单地说,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是:

1.交流电源输入经整流滤波成直流;

2.通过高频PWM(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开关管,将那个直流加到开关变压器初级上;

3.开关变压器次级感应出高频电压,经整流滤波供给负载;

4.输出部分通过一定的电路反馈给控制电路,控制PWM占空比,以达到稳定输出的目的.

交流电源输入时一般要经过厄流圈一类的东西,过滤掉电网上的干扰,同时也过滤掉电源对电网的干扰;

在功率相同时,开关频率越高,开关变压器的体积就越小,但对开关管的要求就越高;

开关变压器的次级可以有多个绕组或一个绕组有多个抽头,以得到需要的输出;

一般还应该增加一些保护电路,比如空载、短路等保护,否则可能会烧毁开关电源.

以上说的就是开关电源的大致工作原理.

其实现在已经有了集成度非常高的专用芯片,可以使外围电路非常简单,甚至做到免调试.

例如TOP系列的开关电源芯片(或称模块),只要配合一些阻容元件,和一个开关变压器,就可以做成一个基本的开关电源

软开关电源

软开关电源是相对于硬开关电源而言的。人们通常所说的开关电源,指的是硬开关电源。这种电源,开关器件(开关管)是在承受电压或电流的情况下接通或断开电路的,因此在接通和关断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损耗,即所谓开关损耗。电源的工作状态一定时,开关器件开通或关断一次的损耗也是一定的,因此开关频率越高,开关损耗也就越大。同时在开关过程中还会激起电路分布电感和寄生电容的振荡,带来附加损耗并产生电磁干扰,因而硬开关电源频率不能太高,还要采取防止电磁干扰的措施。

软开关电源的开关器件在开通或关断的过程中,或是加于其上的电压为零,即零电压开关,或是通过开关器件的电流为零,即零电流开关。这种开关方式显著地减小了开关损耗的开关过程中激起的振荡,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开关频率,为开关电源小型化、高效率创造了条件。谐振变换器、准谐振变换器、多谐振变换器、零电压开关脉冲调宽变换器、零电流开关脉冲调宽变换器、零电压转换脉冲调宽变换器、零电流转换脉冲调宽变换器、移相控制零电压转换全桥直流/直流变换器、移相控制零电流转换全桥直流/直流变换器及钳位吸收技术均可实现软开关电源。谐振变换器实际上是负载谐振型变换器,按谐振元器件的谐振方式可分为串联谐振变换器和并联谐振变换器;按负载与电路的连接关系可分为串联负载谐振变换器和并联负载谐振变换器。在谐振变换器中,谐振元器件自始至终处于谐振的工作状态,参与能量变换的全过程。这类变换器对负载变化很敏感,一般采用频率调制的控制方法。

准谐振变换器和多谐振变换器的特点是谐振元器件参与能量变换的某一阶段,不是全程参与。这类变换器需要采取频率调制控制方法。

零电压开关脉冲调宽变换器和零电流开关脉冲调宽变换器是在准谐振变换器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辅助开关管来控制谐振元器件的谐振工作过程,实现恒定频率控制。它与准谐振变换器的不同之处在于谐振元器件的谐振时间与开关周期相比是非常短的,一般是开关周期的1/5~1/10。

零电压转换脉冲调宽变换器和零电流转换脉冲调宽变换器的特点是变换器工作在脉冲调宽的方式下,电路简单,工作稳定,辅助谐振电路只是在主开关管开关时工作,实现开关管的软开关,其他时间停止工作。

移相控制零电压转换全桥式直流/直流变换器和移相控制零电流转换全桥式直流/直流变换器及两者混合式的变换器是大中功率软开关电源的主要形式。这类变换器通过改变全桥对角线上下开关管驱动电压移相角的大小来调节输出电压,让超前臂开关管的控制极上的电压领先于滞后臂开关管控制极上的电压一个相位,并在控制器的控制端对同一桥臂的两个反相驱动电压设置不同的死区时间,巧妙利用变压器漏感和开关管的结电容及变压器初次级之间寄生电容来完成谐振过程,实现零电压或零电流开通或关断,错开开关器件大电流与高电压同时出现的硬开关状态,抑制感性关断电压尖峰和容性开通时管温过高,减小了开关损耗与干扰。钳位吸收电路可以抑制开关器件的浪涌电压或电流,降低开关管的 d u/dt和 d i/dt 的影响,大幅度地减小开关损耗,使电路中的储能被利用或反馈到电网,具有“软化”开关过程的作用,所以有人称之为广义软开关变换器或钳位变换器。

开关电源的原理

一、主电路

从交流电网输入、直流输出的全过程,包括:

1、输入滤波器:其作用是将电网存在的杂波过滤,同时也阻碍本机产生的杂波反馈到公共电网。

2、整流与滤波:将电网交流电源直接整流为较平滑的直流电,以供下一级变换。

3、逆变:将整流后的直流电变为高频交流电,这是高频开关电源的核心部分,频率

越高,体积、重量与输出功率之比越小。

4、输出整流与滤波:根据负载需要,提供稳定可靠的直流电源。

二、控制电路

一方面从输出端取样,经与设定标准进行比较,然后去控制逆变器,改变其频率或脉宽,达到输出稳定,另一方面,根据测试电路提供的数据,经保护电路鉴别,提供控制电路对整机进行各种保护措施。

三、检测电路

除了提供保护电路中正在运行中各种参数外,还提供各种显示仪表数据。

四、辅助电源

提供所有单一电路的不同要求电源。

第二节开关控制稳压原理

开关K以一定的时间间隔重复地接通和断开,在开关K接通时,输入电源E通过开关K和滤波电路提供给负载RL,在整个开关接通期间,电源E向负载提供能量;当开关K 断开时,输入电源E便中断了能量的提供。可见,输入电源向负载提供能量是断续的,为使负载能得到连续的能量提供,开关稳压电源必须要有一套储能装置,在开关接通时将一部份能量储存起来,在开关断开时,向负载释放。图中,由电感L、电容C2和二极管D组成的电路,就具有这种功能。电感L用以储存能量,在开关断开时,储存在电感L中的能量通过二极管D释放给负载,使负载得到连续而稳定的能量,因二极管D使负载电流连续不断,所以称为续流二极管。在AB间的电压平均值EAB可用下式表示:

EAB=TON/T*E

式中TON为开关每次接通的时间,T为开关通断的工作周期(即开关接通时间TON和关断时间TOFF之和)。

由式可知,改变开关接通时间和工作周期的比例,AB间电压的平均值也随之改变,因此,随着负载及输入电源电压的变化自动调整TON和T的比例便能使输出电压V0维持不变。改变接通时间TON和工作周期比例亦即改变脉冲的占空比,这种方法称为“时间比率控制”(Time Ratio Control,缩写为TRC)。

按TRC控制原理,有三种方式:

一、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缩写为PWM)

开关周期恒定,通过改变脉冲宽度来改变占空比的方式。

二、脉冲频率调制(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缩写为PFM)

导通脉冲宽度恒定,通过改变开关工作频率来改变占空比的方式。

三、混合调制

导通脉冲宽度和开关工作频率均不固定,彼此都能改变的方式,它是以上二种方式的混合。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