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85804

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85804

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85804
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85804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1、施工图纸 (2)

2、主要规范、规程 (2)

二、工程概况 (2)

1、工程概况表 (2)

2、建筑、结构概况 (3)

3、回顶施工区域概况: (3)

4、设计总体思路 (3)

三、施工部署 (4)

1、组织架构 (4)

2、施工准备 (4)

四、回顶设计 (4)

五、施工安全措施 (9)

1、材质及其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 (9)

2、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 (9)

3、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9)

六、地下室钢管架回顶拆除 (10)

附图1:回顶施工区域总平面布置图 (10)

附图2:卸荷钢管支撑平面布置图 (10)

附图3:卸荷钢管支撑正、侧立面图 (10)

一、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

依云公馆1-5座及地下车库工程建筑、结构施工图纸

2、主要规范、规程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5)《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6)《简明施工计算手册》(第三版)

(7)《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8)《建筑施工安全设施计算书编制范例》

(9)《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二、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表

2、建筑设计概况:

3、回顶施工区域概况:

本方案为依云公馆1-5座地下车库地下室顶板回顶工程,回顶区域约3000㎡,建筑最大高度为116m。回顶钢管基础设在地下室底板上(标高为-8.5m~-1.2m)。

4、设计总体思路

结合本工程结构形式和实际施工特点,1-5座人货电梯安装在地下室200mm、300mm 厚结构顶板上,所以装修材料运输必须在地下室顶板上,且1-5座的钢筋加工场和模板堆场设置在地下室结构顶板上,结构顶板底采用钢管支撑传至地下室基础筏板上。主要分二个区域:第一个为钢筋加工场、模板堆场;第二个为材料运输车道区域。第一区域为钢筋加工场、模板堆场;第二区域为材料车运输车道。材料堆放范围内,因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上,材料堆放量大,使用时间长,结构装修时使用频繁,地下室顶板有后浇带,不成为整体,所以该区域荷载全部由回顶系统传至地下室底板,车道通

过后浇带处必须增加20厚钢板覆盖(达到后浇带浇筑条件的必须立即浇筑),根据人防设计图RG-01中设计说明所示地下室顶板核6级荷载为55KN/㎡,钢材运输车轮的荷载为800KN×1.2(放大系数)/4/2=120KN/㎡,大于地下室顶板核6级荷载为55KN/㎡,综合分析,决定在地下室材料加工场、车道部位进行加固。加固材料:普通排栅钢管Φ48mm,壁厚3.0mm,可调上下托、管扣木枋。加固方法:在地下室底板上设置Φ48mm,壁厚3.0mm排栅立杆支撑,立杆底部设置底座,支撑的尺寸为:地下室顶板临时车道、后浇带区域内立杆间距为600mm,拉杆在立杆纵撑拉结,面积约300㎡,其它钢筋加工场、模板堆场、非后浇带区域间距均为800mm,面积约3000㎡,上部设置顶托,架设45mmX90mm枋木,木方间距不大于300mm,用顶托调节顶梁顶板(注:顶托调节高度不大于250mm),为加强杆件整体刚度,考虑在加固件中心区域和外围扩大区域四面进行剪刀撑加固(具体见附图),在地下室拆模板时及时进行回顶,必须待地下室顶板浇筑混凝土28天后才能拆除原支模系统进行钢管回顶。

三、施工部署

1、组织架构

2、施工准备

搭设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项目部施工员应熟悉图纸,了解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建筑物人货梯基础支撑构造情况,在地下室筏板上放线定钢筋加工场、临时施工道路、人货电梯基础位置区域,人货电梯按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向架子作业班人员和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施工前必须对进场的配套件、钢管、扣件、脚手板,型钢材料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构配件不得使用,经检查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四、回顶设计

由于地下室顶板有后浇带,钢筋运输车道区域、主要车道区域地下室顶板承受的净载荷P值计算如下:

(1)钢材重量:60000kg

(2)汽车重量:20000kg

总重量:G=60000Kg+20000Kg=80000Kg

总荷载:P总=80000Kg×1.20(放大系数)KN/Kg=960KN

(一)地下室顶板钢筋车堆放加工场钢管顶架计算书(无后浇带或施工洞口处)

(1)钢管卸荷立杆承载力、及稳定性验算

钢筋运输车分前4轮后8轮,前排压重最小,最后排轮压最重,后排轮压重约为1/4,取后车轮受压区域为1200mm ×600mm ,所以最大轮压荷载计算:P =960/4/2KN=120KN

取平板车辆的前后车轮区域为单块顶板区域2.7m ×2.7m 板上所有的荷载全部由楼板承担,假设车轮荷载全部传递到底板,不需要楼面板承担,钢管支撑架采用φ48mm ×3.0mm ,用扣件连接组成。立柱拟设纵距为0.80m ,横距为0.80m ,横杆步距为1.5m ,最大受力处用12根钢管承担。钢管直径48mm,壁厚3.0mm,截面积4.89cm 2,回转半径i=1.58cm ;钢材弹性模量E=206000N/mm 2

,抗弯强度f=205.00N/mm 2

,抗剪强度fv=125.00N/mm 2。

(1)即:设计荷载P1=120KN ,1200mm ×600mm 单车轮压区域每根立杆承受轴心

压力:N=61P=61

×120KN=20KN 。

(2)钢管立柱验算,按立柱的稳定性控制,以两端铰接受压构件来简化计算。钢管支架的连接方式按扣件对接方式,查表可得立柱允许荷载值[N]=30.3KN 。

2mm /N 205f =。

每根立杆受荷20KN ≤[N]=30.3KN

(3)立柱稳定性验算

σ=

A

N

?≤f N ——每根立柱承受的荷载(N ); A ——钢管截面积(mm 2);A=489mm 2;

?——轴心受压稳定系数,根据钢管立柱长细比λ求得,

i /L =λ

L ——横杆步距,L=1500mm , i ——钢管回转半径,i=

4

2

12

d d

+=15.8mm,

λ=

80

.151500

=94.93 查表取?=0.63

σ=A N ?=489

63.010203

??=64.92N/mm 2≤f=205N/mm 2

经验算,导架下采用φ48mm 钢管纵横为800mm ×800mm (单车轮受力面积1200mm ×600mm )可满足施工要求。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各种因数及可变荷载影响,在钢材加工场、模板堆放场覆盖范围内也同样用钢管卸荷,卸荷支撑间距均为800mm ×800mm ,另为保证钢管架整体稳定性,在卸荷支撑四周及中心位置各设立连续剪刀撑(施工道路卸荷支撑正、侧立面图、卸荷支撑平面布置图)。

(二)地下室顶板钢材堆放加工场钢管顶架计算书(有后浇带或施工洞口处) (1)钢管卸荷立杆承载力、及稳定性验算

取钢材堆放区域为单块顶板区域2.7m ×2.7m 板上,由于钢材长为12m ,所以架设在12m/2.7m=4块楼板上,则每块楼板荷载为:P=60000Kg ×1.20kN/ Kg (放大系数)/4块=180KN

所有的荷载全部由楼板承担,假设荷载全部传递到底板,不需要楼面板承担,钢管支撑架采用φ48mm ×3.0mm ,用扣件连接组成。立柱拟设纵距为0.8m ,横距为0.8m ,横杆步距为1.5m ,最大受力处用12根钢管承担。钢管直径48mm,壁厚3.0mm,截面积4.89cm 2,回转半径i=1.58cm ;钢材弹性模量E=206000N/mm 2,抗弯强度f=205.00N/mm 2,抗剪强度fv=125.00N/mm 2。

(1)即:设计荷载P1=180KN ,增加楼板自重P2=2.7×2.7×0.2×25=36.45KN,合计P=180+36.45=216.45KN

每根立杆承受轴心压力:N=

121P=12

1

×216.45KN=18.04KN (2)钢管立柱验算,按立柱的稳定性控制,以两端铰接受压构件来简化计算。钢管支架的连接方式按扣件对接方式,查表可得立柱允许荷载值[N]=30.3KN 。

2mm /N 205f =。

每根立杆受荷18.04KN ≤[N]=30.3KN (3)立柱稳定性验算

σ=

A

N

?≤f N ——每根立柱承受的荷载(N ); A ——钢管截面积(mm 2);A=489mm 2;

?——轴心受压稳定系数,根据钢管立柱长细比λ求得,

i /L =λ

L ——横杆步距,L=1500mm , i ——钢管回转半径,i=

4

2

12

d d

+=15.8mm,

λ=

80

.151500

=94.93 查表取?=0.63

σ=A N ?=489

63.01082.103

??=35.12N/mm 2≤f=205N/mm 2 经验算,导架下采用φ48mm 钢管纵横为800mm ×800mm (单位受力面积2700mm ×后浇带长度)可满足施工要求。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各种因数及可变荷载影响,在钢材加工场、模板堆放场覆盖范围内也同样用钢管卸荷,卸荷支撑间距均为800mm ×800mm ,另为保证钢管架整体稳定性,在卸荷支撑四周及中心位置各设立连续剪刀撑(施工道路卸荷支撑正、侧立面图、卸荷支撑平面布置图)。

(三)地下室顶板车道钢管顶架计算书(有后浇带或施工洞口处)

(1)钢管卸荷立杆承载力、及稳定性验算

取前后车轮受压区域间距超过顶板井字梁间距2.7m ,所以总荷载分成前、后车轮分开进行计算:P=960/2KN=480KN

取平板车辆的前后车轮区域为单块顶板区域2.7m ×2.7m 板上所有的荷载全部由楼板承担,假设车轮荷载全部传递到底板,不需要楼面板承担,钢管支撑架采用φ48mm ×3.0mm ,用扣件连接组成。立柱拟设纵距为0.6m ,横距为0.6m ,横杆步距为1.5m ,最大受力处用20根钢管承担。钢管直径48mm,壁厚3.0mm,截面积4.89cm 2,回转半径i=1.58cm ;钢材弹性模量E=206000N/mm 2,抗弯强度f=205.00N/mm 2,抗剪强度fv=125.00N/mm 2。

a) 即:设计荷载P1=480KN ,增加楼板自重P2=2.7×2.7×0.2×25=36.45KN,合计P=480+36.45=516.45KN

每根立杆承受轴心压力:N=

201P=20

1

×516.45KN=25.82KN (2)钢管立柱验算,按立柱的稳定性控制,以两端铰接受压构件来简化计算。钢管支架的连接方式按扣件对接方式,查表可得立柱允许荷载值[N]=30.3KN 。

2mm /N 205f =。

每根立杆受荷14.35KN ≤[N]=30.3KN

(3)立柱稳定性验算

σ=

A

N

?≤f N ——每根立柱承受的荷载(N ); A ——钢管截面积(mm 2);A=489mm 2;

?——轴心受压稳定系数,根据钢管立柱长细比λ求得,

i /L =λ

L ——横杆步距,L=1500mm , i ——钢管回转半径,i=

4

2

12

d d

+=15.8mm,

λ=

80

.151500

=94.93 查表取?=0.63

σ=A N ?=489

63.01035.143

??=46.58N/mm 2≤f=205N/mm 2 经验算,地下室顶板车道部位、后浇带2700mm 宽区域下采用φ48mm 钢管纵横为600mm ×600mm (受力面积2700mm ×后浇带长度mm )可满足施工要求。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各种因数及可变荷载影响,在钢材加工场、模板堆放场覆盖范围内也同样用钢管卸荷,卸荷支撑间距均为800mm ×800mm ,另为保证钢管架整体稳定性,在卸荷支撑四周及中心位置各设立连续剪刀撑(施工道路卸荷支撑正、侧立面图、卸荷支撑平面布置图)。 (四)细部施工与搭设:

①、钢筋加工场尺寸为35m ×15m ,由于此部分有后浇带,施工顺序为:预留后浇带→顶板结构达到拆模时间→地下室顶板拆模→本跨后浇带盖20mm 厚钢板→开始安装回顶支撑钢管架。顶托上方木与钢管垫木单根长度不应小于1500mm ,钢管步距高度为1500mm ,同一根水平杆高差不得大于20mm ,同跨内两根水平杆高差不得大于±10mm 。垂直偏差不超过±50mm 。

②、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外围和中心区域外围各设一道剪刀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为45°~60°。

③、螺栓拧紧扭力矩应在40N.m~65N.m之间。

五、施工安全措施

1、材质及其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

(1)扣件的紧固程度40~50Nm,不大于65Nm,对接扣件的抗拉承载力为3kN。扣件上螺栓保持适当的拧紧程度,对接扣件安装时其开口应向内,以防雨水进入,直角扣件安装时开口不得向下,以保证安全。

(2)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3)钢管有严重锈蚀、压扁或裂纹的不得使用。

(4)禁止使用有脆裂、变形、滑丝等现象的扣件。

(5)严禁使用非48mm外径的钢管。

2、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

(1)此支撑系统为模板支撑系统成一整体,在拆除时此部分不得拆除包括模板系统。

(2)搭设过程中,划出工作标志区域,且必须在施工梯正下方搭设,禁止行人进入该区域。

(3)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应由安全员、架子班长等进行检查、验收和签证,达到设计施工要求并验收合格后挂合格牌

(4)扣件的紧固程度控制在40-50Nm,搭设过程中由安全员、架子工班长组织对紧固力进行抽查。

(5)每周检查支撑系统钢管的变形情况及扣件是否有松动等,如有则及时进行整改,或加支撑钢管。

3、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1)脚手架拆除前,应在人货施工梯拆除后进行,全面检查待拆的脚手架,根据检查结果,拟定作业计划,并报批、进行技术交底后方可作业。

(2)拆除脚手架过程中,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方可离开。

六、地下室钢管架回顶拆除

1、拆除钢管支撑架时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应在达到拆除条件时经管理人员审批并进行拆除安全交底后进行钢管支撑架的拆除工作;拆除的施工部位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非作业人员不得入内;拆除架体时工人应思想高度集中,高空作业必须戴好

安全带,严防高空坠落。

2、严格按照钢管架拆除的顺序进行拆除,从高处往低处拆,严禁先拆底部再拆上部;在同一工作面共同施工时,工人间应相协作;每组拆除人员应有足够工作面,不得过于集中以免互相碰撞伤人;操作平面内有洞口的应先进行洞口的防护,安全后才能操作。

附图1:回顶施工区域总平面布置图

附图2:卸荷钢管支撑平面布置图

附图3:卸荷钢管支撑正、侧立面图

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

目录 1编制说明及依据 (2) 1.1编制说明 (1) 1.2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2) 2.1工程简介 (2) 2.2临时施工道路布置原则 (2) 2.3地下室顶板概况 (2) 2.4荷载概况 (2) 3施工准备 (4) 3.1材料准备 (4) 4加固支撑体系设计 (5) 4.1板下支撑体系设计 (5) 4.2梁下支撑体系 (5) 5支撑体系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5) 5.1支撑体系施工方法 (5)

6支撑架搭设质量要求 (6) 7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7) 7.1施工安全注意措施 (7) 7.2地下室顶板行车安全事项 (8) 8计算书 (8) 附图: 1.道路平面布置图 2.道路加固立面图

1编制说明及依据 1.1编制说明 本工程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因本工程特点及现场场地限制,主体结构施工时主要材料的转运、钢筋加工场及材料堆场、施工电梯布置以及混凝土浇筑需要在地下室顶板上进行。根据现场施工实际要求,在设计消防车道或消防登高场所内设置临时道路,位置详附图。考虑结构安全,需对作为施工道路部分的顶板进行加固,加固采用钢管扣件脚手架支撑。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现对其支撑体系布置、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质量安全措施方面加以阐述,特编制此加固专项施工方案。 1.2编制依据 1、丽晶公馆一期工程相关施工图纸及设计变更; 2、丽晶公馆一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成都市有关文件和规定;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11); 7、《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0009-2001); 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地下室顶板土方回填工程施工方案

地下室顶板土方回填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 据 ......................................................... 1 2.工程 概况 ......................................................... 1 3.施 工部署 ......................................................... 2 3.1 施工部署原 则 ...........................................................2
b5E2RGbCAP
3.2 施工部署及施工顺 序 .....................................................2 3.3 施工质 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p1EanqFDPw
3.4 施工段划 分 ............................................................2 3.5 工期安 排 ..............................................................2 3.6 施工重难点分 析 .........................................................2 4.施工 准备 ......................................................... 3 4.1 材料准 备 ..............................................................3 4.2 机具准 备 ..............................................................3 4.3 施工条件准 备 ...........................................................3 4.4 技 术准 备 ..............................................................4 4.5 人员准 备 ..............................................................4 5. 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 5 5.1 施工工艺 .............................................. 错误~未 定义书签。 DXDiTa9E3d

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回顶专项施工及方案工程(修改)

. 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回顶专项施工方案工程 安 全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目录 目录 (1) 编制依据 (3) 一、工程概况 (4) 二、施工平面布置 (4) 三、施工要求 (5) 四、施工保证条件 (5) 五、材料与设备计划 (7) 六、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9) 七、检查验收 (12) 八、劳动力计划 (14) 九、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15) 平面示意图地下室 .png (33)

(35)

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9、《建筑施工轮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10、《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 1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12、本工程设计图纸 13、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清远保利天汇花园三期项目位于清远市清城区凤城大桥北段东侧,本标段为29层商住楼2栋、30层商住楼1栋、30层商住楼1栋、34层商住楼1栋一层地下室。工程总地上建筑面积约116793.34m2,住宅地上面积约为92029.34m2,地下面积约24694m2。住宅楼层数为29F/30F/30F/30F,商业为1F。 目标工程概况:保利天汇三期二标南区地下室部分顶板已浇筑完成,由于地下室设计图纸迟迟没有下达,其余部分地下室顶板还未开始正常施工;为了保障地下室顶板断口部分的结构稳定,现我司决定对地下室顶板断口部分进行回顶支撑处理,特立此专项施工方案辅助施工。 工程基本情况 各责任主体名称 二、施工平面布置

车库顶板行车道回顶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2) 2、工程概况 (2) 3、施工部署 (2) 4、车库顶板上新建道路回顶部位的承载力验算 (4) 5、回顶架体搭设及拆除 (7) 6、钢管加固支撑的检查 (9) 7、安全注意事项 (9)

车库顶板行车通道回顶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施工图纸 2、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制[2009]87号文】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11) 5、《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66-2008) 6、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7、《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01 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9、本工程的实际情况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市大武口区,南接规划路,东临隆湖大道,北临山水大道,西临学院路。 本工程项目名称为市理工学院校前A区改造工程地下车库,主要使用功能为汽车库、消防控制室、变配弱电间、生活水箱间、换热站,地下车库柱网轴线间距大部分为8100mm,柱截面尺寸主要为500×500mm。 由于现场施工需要,5#、7#楼基础砂夹石回填工程需从地下车库A2、B2区顶板过车(包括土方车、压路机、铲车)。 经现场勘察后,为满足现场施工需要,现选取地下车库 13-14/P-S,13-14/F-L区顶板中间作为行车通道,顶板回顶围见附图。 地下室层高为4.0m,板底净高为3.7m(局部3.65m),混凝土顶板厚300mm (局部350mm)。 三、施工部署 1、项目人员安排 工序分工及责任情况,如下:

3 现场经理开清全面负责现场管理、工程进度工作、施工协调、调度 4 技术员龚哲负责本方案的编制和交底。现场施工技术指导 5 质检员吴水华负责现场实施质量检查 6 安全员褚桂朋负责项目安全工作 7 工长何方贵负责施工现场的生产及协调 8 工长朱江华负责施工现场的生产及协调 2、施工方案设计 在道路位置处做回顶,回顶满堂脚手架,脚手架搭设参数如下: 2.1、支架搭设高度:地下车库底板存在局部降板,回顶架体高度分别为 3.65m、3.7m。 2.2、车库顶板上行车道路部位进行回填土,回填素土,压实系数不小于 0.94,回填高度为1m。回顶区域为地下车库13-14/P-S,13-14/F-L区。临边防 护参照安全注意事项章节中所示。具体见下图所示: 回填车库顶板上行车道路剖面示意图

地下车库顶板顶撑方案

碧桂园.项目一标段车库回顶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3) 1.1编制说明 (3) 1.2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2.1工程基本概况 (3) 2.2施工道路及堆场布置 (4) 2.3地下车库顶板加固概况 (5) 2.4允许驶入顶板通道的车辆荷载信息 (7) 2.5、地下车库设计允许承载力计算 (8) 2.6施工道路荷载验算: (8) 2.7立杆受压应力及稳定性的计算 (10) 2.8、材料堆场荷载验算: (10) 三、临时加固支撑架搭设 (11) 3.1、支撑架构造要求 (11) 3.2、支撑架搭设质量要求 (12) 3.3、支撑体系施工方法 (14) 四、支撑架安全管理 (15) 4.1、支撑架施工管理机构 (15) 4.2、支撑架的安全管理制度 (16) 4.3、支撑架的安全管理措施 (16) 4.4、支撑架的安全施工措施 (17) 4.5、道路使用安全管理措施 (18) 五、附件(车辆技术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1.1编制说明 本工程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因现场场地限制,后期工程部分施工道路主要材料的转运以及混凝土浇筑部分回填土运输等需要在地下室顶板上进行。考虑结构安全,需对部分顶板进行加固,加固采用钢管扣件脚手架支撑,顶部采用可调支托支承。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现对其支撑体系布置、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质量安全措施方面加以阐述,特编制本加固专项施工方案。 1.2编制依据 1、武陟碧桂园项目施工图纸(结构总说明) 2、武陟碧桂园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11);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0009-2012);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7、《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 8、《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9、品茗施工安全计算软件; 10、混凝土搅拌车、泵车技术参数。 二、工程概况 2.1 工程基本概况 1、工程名称:武陟碧桂园项目 2、建设单位:武陟碧玺置业有限公司 3、设计单位: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4、监理单位:河南建威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5、施工单位:河南宝盈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6、工程地点:武陟县农信大道与龙源路交叉口

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

维多利亚花园小区31#32#人防地下室工程 土方回填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江苏顺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日二O一二年二月九日

维多利亚花园小区31#32#人防地下室工程 土方回填施工方案 1 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1、《建筑法》、《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条例》、《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维多利亚花园小区31#32#人防地下室工程设计图纸、图纸会审及有关设计变更。 3、《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2 工程概况 维多利亚花园小区31#32#人防地下室工程,位于赣榆县新城区,由减江苏顺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兴建,由连云港市政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江苏钟山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监理。本工程建筑面积为16486 m2,±0.00相当于绝对高程4.30m,地下室底板厚度350mm 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50 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填土压实系数按照图纸要求均不应小于 0.94。 3 进度安排和劳动力组织 回填土施工进度安排,统一由施工生产经理根据现场需要布置, 劳动力选用有施工经验的,技术级别高,工作认真负责的工人操作。大量回填时,劳动力应保证30 人以上,分两个班组作业。 4 回填土前的准备工作 4.1 由工长组织,技术人员向回填土工进行详细交底。 4.2 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掌握天气变化,合理组织人员施工,做好班前施工准备和班后防雨保护工作。 4.3 做好土壤夯实取样试验的准备工作。 4.4 测量工测设好分层标高标志筋。 4.5 回填土应注意覆盖保护,防止雨淋。 4.6 回填前基坑应清理干净杂物、垃圾、零散用具等。 5 施工机具配备 主要机具有:蛙式打夯机、翻斗车、手推车、木耙、铁锹(尖、平头两种), 2m 靠尺,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配备数量:

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回顶专项施工方案工程(修改)

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回顶专项施工方案工程 安 全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目录 目录 (1) 编制依据 (3) 一、工程概况 (4) 二、施工平面布置 (4) 三、施工要求 (5) 四、施工保证条件 (5) 五、材料与设备计划 (7) 六、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9) 七、检查验收 (12) 八、劳动力计划 (14) 九、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15) 平面示意图地下室 .png (33)

(35)

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9、《建筑施工轮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10、《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 1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12、本工程设计图纸 13、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清远保利天汇花园三期项目位于清远市清城区凤城大桥北段东侧,本标段为29层商住楼2栋、30层商住楼1栋、30层商住楼1栋、34层商住楼1栋一层地下室。工程总地上建筑面积约116793.34m2,住宅地上面积约为92029.34m2,地下面积约24694m2。住宅楼层数为29F/30F/30F/30F,商业为1F。 目标工程概况:保利天汇三期二标南区地下室部分顶板已浇筑完成,由于地下室设计图纸迟迟没有下达,其余部分地下室顶板还未开始正常施工;为了保障地下室顶板断口部分的结构稳定,现我司决定对地下室顶板断口部分进行回顶支撑处理,特立此专项施工方案辅助施工。 工程基本情况 各责任主体名称 二、施工平面布置

地下车库顶板顶撑方案

目录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3) 1.1编制说明 (3) 1.2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2.1工程基本概况 (3) 2.2施工道路及堆场布置 (4) 2.3地下车库顶板加固概况 (6) 2.4允许驶入顶板通道的车辆荷载信息 (8) 2.5、地下车库设计允许承载力计算 (8) 2.6施工道路荷载验算: (9) 2.7立杆受压应力及稳定性的计算 (10) 2.8、材料堆场荷载验算: (10) 三、临时加固支撑架搭设 (11) 3.1、支撑架构造要求 (11) 3.2、支撑架搭设质量要求 (12) 3.3、支撑体系施工方法 (14) 四、支撑架安全管理 (16) 4.1、支撑架施工管理机构 (16) 4.2、支撑架的安全管理制度 (16) 4.3、支撑架的安全管理措施 (16) 4.4、支撑架的安全施工措施 (18) 4.5、道路使用安全管理措施 (18) 五、加固支撑架附图 (20) 5.1加固支撑立杆平面图: (20)

5.2加固支撑竖向剪刀撑投影平面图: (20) 5.3加固支撑架立面图: (20) 5.4加固支撑架1-1剖面图: (20) 5.5加固支撑架2-2剖面图: (20) 5.6加固支撑架3-3剖面图: (20) 5.7加固支撑架4-4剖面图: (20) 5.8加固支撑架5-5剖面图: (20) 5.9板底加固支撑详图: (20) 5.10梁底加固支撑详图: (20) 5.11地下车库顶板加固支撑可调支托详图: (20) 5.12地下车库顶板加固支撑架与已有结构拉结详图: (20) 5.13地下车库顶板后浇带部位加固支撑详图: (21) 六、附件(车辆技术参数) (21)

地下室土方回填方案

目录 第1章工程概况 (2) 1.设计关于回填部分要求: (2) 2.规范规定之土方回填部分 (3) 第2章编制依据 (3) 第3章编制原则 (3) 1、确保工期原则 (3) 2、确保工程质量原则 (3) 3、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3) 4、确保施工安全的原则 (4) 5、确保文明施工 (4) 第4章本工程实操方案设定 (4) 第5章土方回填 (5) 1、回填料的确定 (5) 2、标准击实试验 (5) 3、现场环刀取样试验 (6) 4、施工前技术交底 (7) 第6章施工部署 (7) 第7章施工方法 (8) 1、施工方法 (8) 第8章质量检查 (10) 第9章安全措施 (10) 第10章附图 (11)

第1章工程概况 林和村改造项目B区工程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林和东路与林和中路中间地块,由广州新天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广州宏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负责工程监理、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负责工程设计、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执行工程监督,由广东中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施工总承包。 其中B1B2栋工程地下室部分地面接触面积约3265m2,地下室侧壁墙与土层接触长度约为114m、侧壁高度为8.65m。由两层地下室、B1栋上部34层、B2栋上部35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组成,总建筑面积约46830m2。其中地下室部分主要功能为停车库,上部主要功能为住宅楼。侧壁与挡土桩距离约900mm(扣除防水及保护层等,操作净空基本为500mm) B3B4栋工程地下室部分地面接触面积约4560m2,地下室侧壁墙与土层接触长度约为120m、侧壁高度为8.65m。由两层地下室、B3栋上部37层、B4栋上部38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组成,总建筑面积约54930m2。其中地下室部分主要功能为停车库,上部主要功能为住宅楼。侧壁与挡土桩距离约900mm(扣除防水及保护层等,操作净空基本为500mm) 商业会所地下室部分地面接触面积约7500m2,地下室侧壁墙与土层接触长度约为95m、侧壁高度为8.65m。由两层地下室、上部两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8000m2。其中地下室部分主要功能为停车库,上部主要功能为商业会所。侧壁与挡土桩距离约200~400mm,扣除防水及保护层等,基本没有回填空间。 1.设计关于回填部分要求: 1、进行一期工程地下室主体结构完工后,地下室外墙与围护桩之间的回填施工。而商业会所首层位置局部需回填约50cm~1.50m厚土层。 2、回填前应对地下室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相关结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并将回填处底部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方可进行回填。 3、回填材料应性能稳定、无侵蚀性、不含有机杂质,不得使用淤泥、耕土、膨胀性土、工业或者建筑废料以及含有有机质的土。选用的回填材料须获得工程师的同意方可施工。 4、回填材料可利用基坑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mm。

地下室回顶方案

. 目录 1、编制依据...................................... - 1 - 2、工程概况...................................... - 1 - 3、搭设说明及要求................................ - 1 - 4、地下室回顶措施................................ - 2 - 5、地下室顶板回顶计算............................ - 2 -

1、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2006年版) (4)《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工程概况 总建筑面积166423.6m2,其中地上面积115464.4m2,地下面积50959.2 m2。地下2层,其中2#、3#楼地上23层,建筑高度为73.9m;1#、4#楼地上25层,建筑高度为80.00m;5#、8#楼地上26层,建筑高度为80.30m;6#、7#楼地上28层,建筑高度为86.20m。塔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框架结构(裙楼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使用寿命为50年。 3、搭设说明及要求 临时脚手架回顶料场说明及范围 由于场地作业面狭小施工现场无塔楼地库顶板上局部现需作为料场作业区,由于地库顶板自身承载能力不足,故需对以上部位进行钢管支撑架回顶,以满足施工要求。 地下室顶板上需要堆放材料的区域也需要按此方案执行回顶。 2、脚手架回顶搭设要求 施工准备 技术人员应熟悉图纸及搭设方案,熟悉各个部位及高度的结构变化,准备材料,包括Φ48×3.0mm钢管、对接扣件、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安全网、脚手板等,并对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验收,保证其符合相关的规定及搭设要求。搭设过程中必须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11版》。相关作业班组组织作业人员进场,架子工必须具备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的条件,经过培训、考核、取得安全操作证并经体检合格后方可从事脚手架安装、拆除作业。同时在施工前,技术人员和质安人员对作业班组进行作业前技术、安全交底。 3、支撑体系搭设基本要求 横平竖直、整齐清晰、图形一致、平竖通顺、连接牢固、受荷安全、有安全操作空间、

地下车库顶板加固方案

地下车库顶板加固 方案

滨河壹号小区3#楼物料提升机 地下车库顶板加固方案 编制单位:济南金国瑞建筑安装工程有限 公司滨河壹号项目部 编制时间; 3月23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述 (2) 三、物料提升机技术要求 (3) 四、结构层支撑措施 (4) 五、结构层支撑复合验算 (5) 六、钢管构架顶撑技术要求 (6) 七、附图 (7)

一、编制依据 ⑴《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 , 《建 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 。 ⑵《简明施工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⑶山东协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SS100/100.6物料提升机说明 书。 ⑷滨河壹号小区3#楼及1# B区车库工程施工图纸。 二、概述: 滨河壹号小区3#小高层住宅楼物料提升机的安装位置,根据现场情况需设置在180mm厚的地下车库(1#车库B区1#和3#楼之间)顶板上。考虑到地下车库顶板设置有800mm宽的沉降后浇带,物料提升机基座附近的后浇带需先行浇筑封闭。 为确保地下车库结构安全,在物料提升机基座区域地下车库顶板下,设置钢管结构顶撑,防止结构变形过大。 三、物料提升机技术要求: 本项目物料提升机采用山东协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厂家)生产的SS100/100.6物料提升机,提升机使用说明中,地耐力要求不低于80KPa(80KN/㎡),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地下车库顶板承载力为32KN/㎡。地下车库顶板不能满足要求。 四、结构层支撑措施: 为确保地下车库顶板结构安全及物料提升机正常运行,在地下车库顶板底部采用钢管构架顶撑对物料提升机关键承载部位的

地下室回填,专项施工方案

新蔡县月亮湾城中村改造工程一标段小商品城14-1# 13-1#楼 地下室土方回填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李永军 审核:薛振强 批准:宋天亮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六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2016年 6 月 23 日

目录 1.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3) 3.施工准备 (3) 3.1技术准备 (3) 3.2材料及施工机具准备 (4) 4.主要施工措施 (4) 4.1施工工艺 (4) 4.2主要施工措施 (4) 5.质量保证措施及标准 (5) 5.1质量保证措施 (5) 6.成品保护 (6) 7.安全措施 (6)

1.编制依据 1.1、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合同; 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79—2012); 1.4、设计文件及图纸会审纪要; 1.5、《新蔡县商贸物流园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2); 1.7、土工试验办法(GB/T50123-1999); 1.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12) 2.工程概况 月亮湾城中村改造项目工程一标段小商品城13-1#西、14-1#位于驻马店市新蔡县月亮湾社区人民路与月亮湾大道交叉口,为二等级商业、住宅,其总建筑面积为22683.4平方米。13-1#西、14-1#楼为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下二层为商铺,上九层为住宅;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技术人员向回填土工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3.1.2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掌握天气变化,合理组织人员施工。 3.1.3做好土壤夯实取样试验的准备工作。 3.1.4回填前应在墙上做好分层回填水平标志布置。

地下室后浇带回顶施工方案

地下室后浇带回顶施工 方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目录 1.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9、《建筑施工轮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10、《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 1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12、本工程设计图纸 13、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工程概况

3.编制目的 本工程为减小混凝土收缩产生的附加应力,以及不避免不均匀沉降,按设计要求,在混凝土基础底板、挡土墙、梁、板相同位置均设置后浇带,带宽为800mm。 本方案主要针对楼板后浇带两侧楼板混凝土拆模后,为保证混凝土不因混凝土自重等因素产生变形,为了避免楼板已经发生挠度变形,产生微小裂缝,对混凝土耐久性非常不利,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拟采用的楼板顶撑方式进行后浇带混凝土加固。 4.施工方法 由于后浇带的留置,结构受力转变为悬臂梁板,因此在后浇带处需加设支撑,避免因结构受力的变化,造成梁板开裂。 1、顶撑施工顺序 梁底模板拆除→梁底顶撑→顶板模板拆除→顶板顶撑 2、顶撑施工 为了保证结构受力要求,将梁板和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作为同一体系。拆除此部分满堂支撑脚手架时,后浇带处支撑必须随时拆除随时回顶;在拆除和回顶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能大面积拆模,一般一跨一跨循环进行,严禁梁、板同时拆除后再回顶。后浇带二次回顶支撑拆除前,后浇带混凝土以同条件的试块强度必须达到100%。 后浇带端的梁、板回顶均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材料选用50×100mm木枋通设在梁板底,支架系统采用Ф48×钢管搭设双排支撑架体,架体钢管顶端放置U型可调顶托,木方架设在U型可调顶托上,调节U型顶托,将木枋与梁底、板底顶撑牢固,U型可调顶托使用长度≤200mm。双排支撑架体纵向间距1500,横向间距1200,根据层高设二道水平杆,步距1500,下部200高处设一道扫地杆。后浇带两侧双排架每隔四个纵距设连接杆一道。 搭设双排钢管架顶撑时,分别在后浇带两侧预留400mm支模空间;梁底位置另行搭设两根钢管顶撑,搭设横距与板底钢管相同。具体布置如下图: 顶撑平面图

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

目录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2) 1.1编制说明 (2) 1.2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3) 2.1工程概况 (3) 2.2地下室顶板回顶概况 (3) 三、施工准备 (3) 3.1材料准备 (3) 3.2技术准备 (4) 四、回顶加固支撑体系设计 (5) 4.1设计荷载 (5) 4.2设计架体 (6) 五、后浇带回顶设计 (6) 六、搭设要求 (9) 5.1地基 (9) 5.2操作工艺 (9) 5.3施工要求 (9) 七、回顶计算 (10) 八、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1) 6.1管理制度 (11) 6.2施工措施 (12)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1.1编制说明 由于本工程地下室出零以后需在地下室顶板布置加工场地及环形道路,考虑顶板结构承载力现在未达到设计要求,需对加工场地及环形道路处顶板进行回顶加固。 1.2编制依据 1、成都中粮锦云项目相关施工图纸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7、《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8、《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9、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 10、国务院393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序号项目内容 1 工程名称****项目施工总承包工程 2 工程地址成都市 3 建设单位成都**置业有限公司 4 设计单位成都**设计有限公司 5 监理单位四川***有限责任公司 6 监督单位成都市安监站 7 施工总承包单位*****(集团)有限公司 8 施工主要分包单位四川***劳务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有限责任公司 9 基本情况 工期质量目标 618日历天四川省结构优质工程 10 工 程 概 况 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253735.45㎡ 标高地下室±0.000对应绝对标高502.600m,其余详各主楼说明 建筑功能 5栋高层住宅楼(1#、2#、4#、5#、9#),8栋小高层住宅 楼(11#~17#),8栋多层商业楼(3#、6#、7#、8#、18~21#) 及相应的地下室 2.2地下室顶板回顶概况 由于在地下室顶板上设置加工区堆放钢筋原材,因此对地下室顶板进行加 固,加固时间为结构施工阶段,自2014年5月顶板砼养护达到设计强度至2015年1月结构施工完成,加固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具体加固区域详见附图:地上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地下室顶板内阴影区域为拟加固区域。 三、施工准备 3.1材料准备 地下室回顶施工所需木方、架子管等材料按施工部位提前进场,堆放整齐备用。工程用钢管、木方及扣件等材料进场应有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质量检验报告,并由现场材料员对材料的尺寸、表面质量和外形进行检查验收。钢管、扣件等材料进场均须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抽取试样做相关性能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3.1.1 钢管 采用φ48.3 ×3.6mm钢管。 1、钢管采用焊接钢管其材性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中的Q235-A级钢的规定。 2、钢管采用外径48.3mm、壁厚3.6mm的焊接钢管,钢管端部切口平整。

地下车库顶板模板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说明 (2) 二、工程概况 (2) 三、施工总体安排 (3) 四、施工准备 (3) 五、材料要求 (4) 六、模板及支撑方案设计 (5) 七、支撑搭设要求 (7) 八、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9) 九、模板的拆除 (9) 十、支撑体系的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9)

一、编制依据及说明 1、编制依据 (1)地下车库施工图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2)本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3)《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7)《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2006) (8)《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模板(GB/T17656-1999)》 2、编制说明 本方案仅为地下车库厚大顶板、柱帽的模板支撑体系的专项施工方案,地下车库的墙体及框架柱模板设计另见《地下车库模板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地下车库的墙体及顶板砼采用一次性浇筑成型的施工工艺,框架柱采用分两次浇筑成型:第一次浇筑至柱帽底,第二次浇筑到位,便于顶板竖向支撑立杆可与其固结牢固,以增加整体刚度。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河北高碑店杉浩?幸福汇19A地下车库 2、工程地址:河北省高碑店市黄辛庄,世纪大街南侧,文明路东侧 3、建设单位:河北杉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4、监理单位:高碑店佳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5、设计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6、施工单位:北京杉浩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7、建筑层数:19A地下车库为单层 8、结构类型: 基础:独立柱加防水板基础

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

word 维多利亚花园小区31#32#人防地下室工程 土方回填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江苏顺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日期:二O一二年二月九日

word 维多利亚花园小区31#32#人防地下室工程 土方回填施工方案 1 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1、《建筑法》、《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条例》、《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维多利亚花园小区31#32#人防地下室工程设计图纸、图纸会审及有关设计变更。 3、《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 工程概况 维多利亚花园小区31#32#人防地下室工程,位于赣榆县新城区,由减江苏顺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兴建,由连云港市政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江苏钟山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监理。本工程建筑面积为16486㎡,±0.00相当于绝对高程4.30m,地下室底板厚度350mm。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填土压实系数按照图纸要求均不应小于0.94。 3 进度安排和劳动力组织 回填土施工进度安排,统一由施工生产经理根据现场需要布置,劳动力选用有施工经验的,技术级别高,工作认真负责的工人操作。 大量回填时,劳动力应保证30 人以上,分两个班组作业。 4 回填土前的准备工作 4.1 由工长组织,技术人员向回填土工进行详细交底。 4.2 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掌握天气变化,合理组织人员施工,做好班前施工准备和班后防雨保护工作。 4.3 做好土壤夯实取样试验的准备工作。 4.4 测量工测设好分层标高标志筋。 4.5 回填土应注意覆盖保护,防止雨淋。 4.6 回填前基坑应清理干净杂物、垃圾、零散用具等。 5 施工机具配备 主要机具有:蛙式打夯机、翻斗车、手推车、木耙、铁锹(尖、平头两种),2m 靠尺,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配备数量: 蛙式打夯机4台 翻斗车15辆 手推车8辆 铁锹 18 把 6 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要点 6.1回填土的土质 (1)回填土采用素粘土,因基坑中挖出的原土为淤质土,不得用于回填。 (2)回填土应清除杂物,干土须洒水润湿,潮湿土须翻松、晾干,使土质干燥、松散,以保证土样最佳含水率,现场以手握成团,两指轻捏即散为宜。 6.2夯填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基槽底清理→柱面处理→检查原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2)填方应从最低处开始,由下而上整个宽度水平分层均匀铺填土料和夯实。 (3)深浅坑(槽)相连时,先填深坑(槽),相平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 (4)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为不大于300mm,每层铺摊 后随之耙平。 (5)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严禁采用浇水使之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地下室顶板回顶方案

龙光天瀛(1#~3#、5#~13#、15#~23#、25#~33#、35#~43#、45#~52#、 S1~S3商业、S6~S10商业及地下室) 车库顶板行车通道 及材料堆场 回顶施工方案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 2020年5月6日 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意见: 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盖章): 日期: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 1 一、工程概况 ---------------------------------------------------------------------------------------------------------- 1 二、各责任主体名称------------------------------------------------------------------------------------------------- 3第二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 3 一、编制说明 ---------------------------------------------------------------------------------------------------------- 3 二、编制依据 ---------------------------------------------------------------------------------------------------------- 3 1、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 ------------------------------------------------------------ 3 2、设计文件------------------------------------------------------------------------------------------------------------ 4 3、施工合同------------------------------------------------------------------------------------------------------------ 4 三、设计数据 ---------------------------------------------------------------------------------------------------------- 5 四、原设计承载能力计算 ------------------------------------------------------------------------------------------ 5第三章地下室顶板承载计算 ---------------------------------------------------------------------------------- 5 一、车库顶板行车荷载 --------------------------------------------------------------------------------------------- 5 二、钢筋堆场的堆载验算 ------------------------------------------------------------------------------------------ 8 三、钢管堆载验算---------------------------------------------------------------------------------------------------- 8 四、方木、板堆载验算 --------------------------------------------------------------------------------------------- 8 五、后浇带行车验算------------------------------------------------------------------------------------------------- 9 六、砂石、砌块堆码验算 ------------------------------------------------------------------------------------------ 9 七、施工电梯处荷载验算 ------------------------------------------------------------------------------------------ 9第四章回顶范围及设计 ---------------------------------------------------------------------------------------- 9 第五章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10 一、材料准备 ------------------------------------------------------------------------------------------------------ 10 二、人员准备 -------------------------------------------------------------------------------------------------------- 10第六章支撑架设计计算 ---------------------------------------------------------------------------------------10 一、基本参数 -------------------------------------------------------------------------------------------------------- 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