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一、理念

1.教学理念——以学定教。

我们学校属于太原市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理解能力有所欠缺,基于这种情况我采取“以学生为本”,实施“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尽量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课堂上,尽量采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

2.学科理念——宏微符三结合。

化学的学科特征要求学生通过对宏观现象及变化的观察,然后用微观的角度去理解这个宏观的现象及变化,并能用符号来描述,在头脑中将“宏微符”三水平有机结合。应用在气体摩尔体积的学习中,一方面要继续使学生加深对“宏观——n——微观”的理解和应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化学符号与化学知识的结合,使学生能够灵活应运。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物质的量是宏观和微观的“桥梁”,前一节宏观的“桥头”是质量,这节课是气体体积,由于受外界条件的影响,所以学生会觉得理解困难。教材的电解水实验教形象地给出体积和物质的量的关系,计算表格可以真实地反映相同粒子数的不同物质的体积大小。对于微观理解,教材上是直接解释,课堂上通过模型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2.学情分析

在知识方面:摩尔质量的学习使得学生对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有一定的体会和认识;学生能够用物质的质量、密度来计算物质的体积;对气体分子间距离大,能够压缩,而固、液体不能压缩有所了解。在能力方面:高一的孩子们具有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小组交流合作的模式已经初步形成。学生的不足:分析问题的习惯没有养成、方法比较单一、能力很有限;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认识不够深刻,对已经学过的两个公式还不能灵活应用;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继续培养。

三、教学目标

化学课程标准要求: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同时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设计符合自己学生的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①能说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②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说出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③能进行气体摩尔体积的简单判断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已有知识的迁移理解气体摩尔体积;②通过制作模型和动画演示理解各因素如何。影响气体体积;③当堂达标检测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进一步体会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②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建立;影响气体体积大小的因素。 2.教学难点: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在宏观和微观之间的思维转化。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1.方法:问题导学引导小组内讨论。

2.手段:实验、模型、动画、多媒体等

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板书引入】

【以旧带新问题一】大家根据摩尔质量的知识从理论上试着说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单位和计算公式,小组内讨论交流。并在ppt 上给出

摩尔质量的相关知识。

【问题二】评价学生回答,并从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引出新问题。

【师】引导学生对课前计算结果和课上的实验的观察。

【ppt展示】计算和实验的结论。同温同压时,l mol 的

气体——体积大,不同气体体积大致相同。

固、液体——体积小,不同物质体积各不相同。

对于气体,同温同压时:物质的量相同时体积也相同。【问题三】为什么会有以上依据公式“温故”,再一次明

确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同时

考虑另外一个宏观物理量

——体积。如何建立V与n

之间的关系呢?

想要“知新一”:什么是气体

摩尔体积?依据老师提示展开

思考和讨论。

小组代表说出讨论结果,并互

相改正、补充。

想要“知新二”:l mol气体

的体积是多少?

①观察课前对l mol物质体积

的计算结果,能得出什么结

论?

②通过课前对电解一定量水

得到氢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

比,结合课堂上对实验的观

察,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组代表说出讨论结果,并互

相改正、补充。

想要知新三:为什么在同温同

压时,相同物质的量的不同气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已

有知识学习,让学生在心理

上降低本节课的难度。

通过两种宏观手段得出结

论,带领学生解决他们在本

节课最关注的问题。

这样的结果

?宏观表象的微

观解释是什么?

体,体积却大致不同?

【板书讲解】依据学生总结板书,并做适当讲解。

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

①粒子数目(相同)

②紧密排列时取决于粒子大小(固体和液体)

③离子间距离很大时取决于粒子间距(气体)并及时强调,气体分子间距离取决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所以才会出

现,分子数相同(即物质的量相同)时体积也相同。

【板书】气体摩尔体积O℃,101kPa(标准状况),l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即此时,气体摩尔体积V m=22.4 L。

【师】提示学生从微观粒子角度考虑,并将模型中的小球换成大小不一的,进行展示。

【师】指导学生进行当堂训练。依据课前各组做的模型和老

师展示的动画,小组内总结,

从微观粒子角度考虑,决定体

积的因素有哪些?

倾听,理解。

形成结论,并依据老师提示考

虑,“任何气体”包括混合气

体吗?

依据模型理解。

依据本节所学进行达标检测。

利用两种手段进人微观理

解,突出微观量变的积累引

起宏观的质变。

通过模型中大小不一的小

球帮助学生理解相同条件

下,不同气体的V m相同的

质原因。

以学定教的重要手段就是

当堂训练。

决定物质体积的微观因素:①粒子数目(相同)

②粒子大小(紧密排列时,即固、液体)

③粒子间距(间距很大时,即气体)取决于温度和压强0℃,101 k Pa(标准状况),l mol任何气体(包括混合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 L。即此时,气体摩尔体积V m=22.4L。

九、课后反思

1.坚持“以学定教”理念,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帮助他们构建化学知识体系。在这节课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采用计算、实验,模型、动画等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并始终强调符号的化学意义,确实在当堂达标检测中体现出良好的效果。2.对于新知识。将大问题分割成层层递进的小问题,降低探究难度,一步步解决,这样,学生对于讨论、探究的目的很明确,容易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比如,在讨论第三个问题时,很多学生都热情高涨。3.课堂上要组织学生尽量全部参与讨论,否则会成了个别学生的表演。

我认为“以学定教”中的“学”,不仅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还应该考虑“学生需要学什么”。课堂上我们设计的探究、讨论、实验等一系列活动的最终目的之一是要让学生学会做课标要求的题目,所以要根据课标要求和“以学定教”的理念设计符合自己学生的当堂达标检测。这一点对于学困生来说相当重要,他们会觉得“我原来也能学会,这个也不难”,这样对他们重拾自信,燃起新的希望很关键。总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就能在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铁盐和亚铁盐的学案

一、验证实验:氯化铁和氢氧化钠溶液、硫氰化钾溶液反应

1.取少量的氯化铁溶液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少量的氯化铁溶液向其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对比实验

1.操作: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滴人3滴氯化铁溶液,再向其中加人蒸馏水至试管的l/3,振荡,然后将其倒出一部分至另一支试管,最后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和硫氰化钾溶液。

2.现象: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滴人硫氰化钾溶液后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该实验中得到的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Fe2+转化成Fe3+的条件

1.理论分析:当加入具有___________性的试剂时,Fe2+可以转化成Fe3+。

2.选取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药品: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钾溶液、氯气、过氧化氢溶液、蒸馏水、铁粉、维生素C。

3.设计实验步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