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交通噪声监测与评价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探究公路噪声污染及降噪措施公路噪声污染是指由汽车、摩托车、卡车等机动车辆的运行所产生的噪音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
公路噪声污染不仅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干扰居民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降低生活质量。
人们对于公路噪声污染的研究及降噪措施的探究显得格外重要。
公路噪声的主要来源是交通工具的运行,特别是高速公路上的汽车、摩托车和卡车是主要噪声源。
公路上的噪声污染主要是由机动车的发动机声音、风噪声、轮胎与地面摩擦声等组成。
这些噪声会随着车辆行驶速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弱。
公路附近的工厂、商业区、住宅区和娱乐场所等也会产生噪音,进一步增加了噪声污染的程度。
公路噪声污染对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长期暴露在高水平的噪声环境中,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失眠、头痛、耳聋等问题。
噪声还会引起人们的情绪焦虑、紧张和疲劳,影响生活和工作效率。
尤其对于老年人、孕妇和婴儿等特殊人群,噪声污染的影响更为明显。
为了降低公路噪声污染,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噪音的产生和传播。
需要对机动车的噪声进行控制。
对于车辆的发动机和排气系统进行改进,可以减少噪音的产生。
对车辆的轮胎和减震系统等进行技术调整,可以减少噪音的传播。
需要对公路进行噪声隔离和防护措施。
在公路两侧建设噪音隔离带或隔音墙,可以有效阻止噪音的传播。
公路的路面和护栏等设施也可以进行改进,减少噪音的反射和传播。
对于公路周围的工厂、商业区、住宅区等敏感区域,可以建设噪音减轻设施,例如通过植树、设置绿化带等来吸收和隔离噪音。
需要对噪音进行监测和管理。
建立噪音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噪音污染的情况。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噪声污染的处罚和管理力度,提高社会对噪声污染的重视程度。
公路噪声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减少公路噪声污染,需要从车辆、道路和周围环境等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才能有效解决公路噪声污染问题,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交通噪声的测量与评估实验报告13城乡规划2班一、实验原理1.城市交通干线两旁噪声来源复杂,主要有发动机噪声,汽车排气噪声,轮胎路面摩擦噪声等,其复杂的声场只能通过仪器测量其统计百分数A声级来确定。
2.选取某主干道旁三个测点,每组测量使用声级计每5s采样一次,共测量200次(实220次)以统计分析。
3.噪声评价需要用统计百分数A声级Ln和等效连续A声级Leq,Ln分为L10、L50、L90,分别为峰值噪声,平均噪声和本底噪声。
Leq可由如下公式求得Leq=10lg[(1/n) *∑10^0.1Lpi]在试验中用近似公式Leq=L50+(L10-L90)/60代替。
4.统计在10min中内的车流量n以计算每小时道路截面的车流量N。
N=2*6*n二、测点布置图A测点一:瘦狗岭路613号B测点二:瘦狗岭路555号广州市水务局C测点三:国立中山大学天桥下三、测量原始数据及计算过程导入excel 表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求得L10,L50<L90并由公式Leq=L50+(L10-L90)/60求出LeqLeq L10 L50 L90 Leq测地一76.5 71.8 69.8 71.91测点二77.2 72.3 70.6 72.41测点三80.1 77.8 75.5 77.88同时记录车流量数据以获得道路截面车流量N=n*2*6n(日间)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测点一10:40 478 38 33侧点二10:52 705 70 46测点三11:08 456 46 50N(日间)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测点一5736 456 396侧点二8460 840 492测点三5472 552 600四、标准对应城市5类环境噪声标准值如下:?类别??? 昼间???? 夜间?0类???50分贝??40分贝?一类???55分贝??45分贝?二类???60分贝??50分贝?三类???65分贝??55分贝?四类???70分贝??55分贝?(1)0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探析1 道路噪声监测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普查式监测在我国已经开展了近30年,由各城市的环保部门在每年春季或秋季进行。
按城市规模不同监测点位数量可为几十至几百个,每个点位在路边测量20 min的Leq来代表一段路长的噪声排放值。
同步记录的还有该道路的车流量和路况信息。
评价时是按路长加权得到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平均值。
开展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是为了反映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源强,宏观评价城市平均道路交通噪声水平,并分析道路交通噪声级与车流量、路况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类似的常规性道路交通噪声普查监测在国外20世纪70年代后已经很少进行,因此并没有较成熟的方法可供参考。
在我国,随着城市道路日益增长,道路结构及其噪声影响日益复杂,国内已有多项研究探寻一种新的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方法,使其评价结果更科学、更细致。
目前,我国道路交通噪声监测与评价中面临的困难主要表现在这三方面:(1)道路声源构成复杂,两侧区域噪声分布变化快。
现今道路结构较过去复杂,包含机动车道、公交专用车道、非机动车道、停车道、辅路等不同功能车道,有些道路中还建有高架或城轨,因此各车道噪声排放并不相同。
而且道路两侧通常紧邻建筑物或声屏障、绿化带等设施,噪声经过吸收和反射,近场变化快,为确定监测点位带来难度。
(2)难以在一种评价方法中兼顾评价源强和居民所受影响。
道路声源排放噪声会经过路面与建筑间距离、两侧绿化带和声屏障等衰减,因此源强值并不与人们的主观感受一致。
若只评价源强,不能完整地体现出城市建设声屏障、绿化带等措施对道路交通噪声的防治效果;若只评价人们居住环境,则无法很好的与车流量、车速等道路交通噪声影响因素建立相关性,也失去了与历史监测数据的延续性。
(3)评价指标难以满足噪声管理及防治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道路交通噪声监测以普查监测为主,最终得到城市总体水平。
普查性监测所需人力、物力很大,评价指标比较单一。
随着我国环境监督管理工作日趋法制化、定量化、科学化,只评价总体水平已不能满足相关需要,期望出现更多样、细致的评价方法,使监测结果能应用于噪声治理工作。
0引言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为其提供了便利的发展条件,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在此背景下,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全面铺开。
在高速公路运营期间,由于交通量大、车速高,导致高速公路两侧的噪声超标情况日益严重,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对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作环境的干扰程度也随之加剧[1-2]。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由交通噪声引起的投诉也逐渐增加,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已经变成沿线居民最为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3]。
本文针对云南武昆高速某路段沿线可能产生的噪声污染问题,对其交通噪声是否超标进行准确有效的监测,避免交通噪声对沿线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通过对该高速公路交通噪声进行监测,并提出针对性的降噪措施,以期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使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有助于达到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平衡发展的目的。
1高速公路交通噪声污染1.1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的来源高速公路交通噪声来源于运行中车辆发出的声音,主要分为进气噪声、排气噪声、风扇噪声、燃烧噪声、发动机噪声、机械噪声、轮胎噪声、喇叭噪声和车身噪声等。
当车辆低速行驶时,发出的噪声主要为发动机噪声和排气噪声;当车辆行驶速度超过50km/h时,发出的噪声主要为轮胎噪声[4],而高速公路最低车速不得低于60km/h ,因此高速公路交通噪声主要是轮胎噪声引起的。
1.2高速公路交通噪声污染的特点高速公路交通噪声具有污染噪声频率宽泛、污染介质无形、污染时间持续和污染范围具有区域性等显著特点[5]。
①污染噪声频率宽泛。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交通噪声会随车速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噪声种类多,分布于低、中、高频率,具有频率宽泛的特点。
②污染介质无形。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因振动产生声波,并传递到个人受体,使其感受到声音的频率和强度,对身体或心理产生影响,因此噪声传播是无形的。
③污染时间持续。
与普通公路对比,高速公路为满足货物运输、人员流动的需要,具有车流量大、24h 连续通车等特点,因此高速公路交通噪声污染是持续不断的。
公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及预测方法分析
公路噪声是城市环境中常见的噪声源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因此,
公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及预测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公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评价指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评价等级和提出改进建议。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噪声水平、声谱分析、声音品质、声频变
化等,可以采用人工测量或噪声监测仪器进行检测。
同时,考虑到噪声的主观感受因素,
还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主观评价。
公路噪声的预测方法主要分为两种:经验预测法和数学模型。
经验预测法是利用以往
的实测数据和经验公式进行噪声预测,常见的经验预测法有道路噪声预测模型(TRAFFNOISE)、欧洲道路噪声预测模型(ISO路)、美国联邦公路噪声预测模型(FHWA)等。
数学模型则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采用计算机模拟等方法进行预测。
目前常用的数学
模型有传统的噪声传播模型、空气动力学模型、声学计算模型等。
在公路噪声影响评价和预测方法研究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1.公路噪声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车速、车流量、道路类型、地形、环境等因素,需要
综合考虑。
2.噪声监测仪器的选择和布局需要合理,保证测量数据的精确性和代表性。
3.噪声主观感受因素需要考虑到,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主观评价。
4.预测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需要得到验证。
总之,公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及预测方法的研究在城市环境噪声控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需要综合考虑噪声源、环境、人的主观感受等因素,采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和预测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保障城市环境的质量和人们的生活健康。
道路噪声环境监测实验报告标题:道路噪声环境监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主要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进行监测,以了解和评估道路噪声污染状况,为噪声污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道路噪声监测主要基于声学原理,使用声级计等设备对道路两侧的噪声进行测量。
噪声污染的评价主要依据声压级(dB)和声功率级(dB)等参数。
同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和特征。
三、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选择城市典型交通干道作为监测对象,选取合适的监测点,避免周边建筑物、车辆等噪声干扰。
准备声级计、计时器、数据记录表等设备。
2.现场监测:在设定的监测点,采用声级计对道路两侧的噪声进行测量,记录数据。
测量时间选择早晚高峰时段和平时时段,以全面了解道路噪声状况。
3.数据处理:将监测数据整理成表格,计算各时段的平均声压级和标准差,分析不同时段的噪声污染状况。
4.结果分析:根据监测数据,分析道路噪声的来源、传播特性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对比不同路段的噪声污染状况,评估道路噪声污染的整体水平。
四、实验结果以下为某城市典型交通干道的噪声监测数据(单位:dB):1.道路A在早晚高峰时段的噪声污染较为严重,平时略好;2.道路B在平时的噪声污染较小,早晚高峰时段的噪声污染略有增加;3.二者整体噪声污染水平相近,但道路A的噪声污染波动较大。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初步了解了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污染状况。
实验结果显示,所监测的道路A和道路B的噪声污染整体水平相近,但存在早晚高峰时段的波动差异。
这为城市管理部门制定针对性的噪声污染防治策略提供了依据。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建议:1.在早晚高峰时段,对道路A实施交通管制措施,减缓车辆通行速度,降低车辆噪声污染;2.对道路B周边进行绿化带建设或安装隔音设施,以减轻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3.在非高峰时段,可考虑对道路A和道路B进行路面维修或更换降噪性能更好的路面材料,以降低车辆行驶噪声;4.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交通法规意识,共同营造宁静的城市交通环境。
环境噪声测量评价规范引言:环境噪声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各种声音,包括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等。
噪声污染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对环境噪声进行准确测量和评价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环境噪声测量评价的规范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噪声来源与分类1. 交通噪声交通噪声主要来自于道路交通、铁路交通和航空交通。
其中,道路交通噪声包括车辆喇叭声、轮胎摩擦噪声等;铁路交通噪声主要来自火车行驶过程中的机车噪声、车轮与轨道的摩擦噪声等;航空交通噪声则主要来自于航空器起降过程中的引擎噪声、气流噪声等。
2. 工业噪声工业噪声主要来自于各种工业设备的运转与作业,如风扇、压缩机、机械传动系统等。
此外,还包括厂区内的设备操作声、运输车辆噪声等。
3. 建筑施工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主要来自于施工中的机械设备、挖掘机械以及建筑工人的操作产生的噪声。
此外,还包括建筑材料运输机械带来的噪声。
二、测量方法与仪器1. 噪声测量方法(1)等级法测量:根据噪声源的声级和工作环境中的噪声等级标准,确定环境噪声的级别。
(2)频谱分析法测量:通过测量噪声的频域信息,了解噪声强度随频率变化的规律,进而评价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2. 噪声测量仪器(1)声级计:用于测量噪声源的声级大小,它能够根据声压水平和声频分布,快速而准确地测量出环境噪声水平。
(2)频谱分析仪:用于分析噪声的频率和频谱分布情况,进一步了解各频率段的噪声特征。
(3)录音仪:用于记录噪声样本,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评价。
三、噪声测量评价指标1. 声级声级是衡量噪声水平的主要指标,它描述了噪声的强度和人体对噪声的感知程度。
常用的声级指标有A声级、C声级和Z声级。
2. 声频分布声频分布描述了噪声在不同频率范围内的能量分布情况。
通过分析噪声的频谱,可以对其频率成分进行判断和评价。
3. 噪声时域特征噪声的时域特征主要包括峰值、持续时间、脉冲间距等。
这些特征可以反映噪声的突变程度和周期性等信息。
深究道路交通噪声考评以及预防举措随着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城市交通进展迅速,机动车辆大幅度增加,城市交通噪声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交通噪声声源流动、声级高、干扰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严峻扰乱了城乡居民正常的生活和休息。
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建设进展迅速,新建扩建的街道、马路使原来偏僻、安静的区域变成了繁华嘈杂的闹市,从而加重了交通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道路交通噪声的产生及特性道路交通噪声通常由车辆自身噪声和车辆运行噪声组成,其中车辆自身噪声包括发动机噪声、进排气噪声、发动机冷却风扇噪声和传动噪声。
车辆运行噪声包括轮胎噪声及鸣笛噪声。
以上占主要支配地位的噪声为发动机噪声、轮胎噪声、排气噪声和鸣笛噪声。
道路交通噪声的源头具有流动性,是一种60~80dB的中等强度的随机非稳态噪声,并与道路车流量、车辆类型、行驶车速、道路状况等紧密相关,具有如下特性:(1)道路交通噪声具有不确定性。
它与道路坡度、路面粗糙度、路段位置等相关。
如道路坡度越大,发动机负荷越增加,噪声越高,越接近交叉口噪声越高。
即使对于同一地点来说,在不同的时刻其噪声声级也是变化的。
(2)道路交通噪声的分布与道路网相一致。
主要影响道路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居民及其建筑物。
(3)道路交通噪声与道路交通状况有紧密的关系。
车流量与噪声的关系其总趋势是随车流量的增加,噪声增大。
(4)振动噪声主要是指由胎面和胎侧振动引起的噪声。
轮胎/路面噪声的大小与轮胎花纹构造、路面构造深度特性及车速相关,且主要取决于车速,其强度随车速的增大而增大。
对于中型汽车,当车速大于60km/h时,轮胎噪声就成为汽车所产生噪声的主要成分。
小轿车发动机的静音设计均较好,所以其轮胎/路面噪声是主要噪声源。
2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防治对策2.1针对声源的降噪措施改造城市道路路面,选用低噪声路面对于降低和操纵交通噪声污染非常有效。
据调查,汽车行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比行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噪声要低13dB。
城市交通噪音与环境影响评价城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中心,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噪音成为城市居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交通噪音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破坏了城市的环境质量。
因此,对城市交通噪音的影响进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交通噪音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人们容易出现耳膜炎、高血压、失眠等健康问题。
特别是对老年人和儿童来说,噪音对他们的影响更为严重。
长期的噪音污染会引发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而在学龄儿童中则可能导致学习困难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因此,对交通噪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评估和控制是城市规划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其次,交通噪音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持续的噪音干扰会使人们感到疲惫不堪,影响日常生活的品质。
噪音还会导致人们的情绪不稳定和精神压力增加。
一项研究表明,长时间处于高噪音环境下的人群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因此,降低交通噪音对城市居民之生活品质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有助于提升城市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第三,交通噪音还对城市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城市是多个生活系统的综合体,这些系统包括水源、土壤和空气。
噪音对这些系统造成了破坏。
例如,长时间的交通噪音会使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受到惊扰,导致它们的繁殖和迁移行为受到干扰,影响自然生态平衡。
此外,噪音还会对土壤和水源产生负面影响,改变它们的pH 值和化学成分,进而对植物生长和物种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对交通噪音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和控制对维护城市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如何评价城市交通噪音的影响?评价城市交通噪音的影响需要进行噪音测量和分析,以了解噪音的时域和频域特性,并综合考虑人耳对不同频率噪音的敏感度。
此外,还需要考虑噪音的持续时间、频率成分和空间分布。
通过这些评估工作,可以评估出交通噪音对人体健康、生活品质和城市环境的潜在影响。
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噪音的产生和传播,例如改善道路表面和车辆运行状况、设置隔离栏和绿色隔音带、优化城市交通规划和设计等。
浅谈公路交通噪声监测与评价
摘要:本文对道路交通噪声监测与评价方法作了比较深入地分析与探讨,总结
归纳了营运期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方法和评价标准,并对车流量统计、背景噪声处
理、声屏障的测量提出了规范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公路 交通噪声 监测
交通噪声对人群的健康的影响始终是调查工作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特别
是近十多年来,公路建设量日益增大,公路交通噪声破坏了城市远郊与乡村宁静的
生活环境,引起的交通噪声扰民事件日益严重,我国颁布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
准》(GB3096-93)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噪声部分),但其中均未规定公路交通
噪声测量的具体方法,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分析和具体监测工作实践,提
出了今后公路交通噪声监测和评价的工作方法和具体建议。
1公路车辆运行特点
1.1高速公路车辆流量
公路车辆种类繁多,运营车辆车况离散性较大,车辆运行速度快,交通噪声变
化起伏变化。因此,在进行噪声监测数据分析时,通常需要对车辆进行分类统计。
为了便于噪声监测数据分析,目前交通噪声监测中的车辆流量一般按大、中、
小三类车型进行分类统计:大型车(8吨以上)、中型车(2~8吨)、小型车(2吨以下)。
当需要某一路段的准确车辆流量数据时,人工计数是比较好的选择,上岗时应进行
统一培训,车辆流量统计应与交通噪声监测同步进行。
另外,随着数字影象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容量的数字录象设备性价比很高,每
个测点采取数字录象以后,再送回实验室由专人分类统计也是一个能准确统计车
辆流量的有效方法,特别是敏感点24小时连续监测尤其如此。
1.2公路车辆运营时间分布特点
在进行公路交通噪声监测前,必须首先了解和掌握车辆运营时间分布特点,总
结归纳出各类车辆集中运营的时段,以便合理地拟订交通噪声监测方案。一般经
验表明,公路交通流量高峰期为9~11时,15~17时、21~23时。白天车辆约是夜
间的1倍,但夜间大型车辆与白天相当,且超载车较多。实施监测前,应从各路段收
费站调阅近期交通量数据并进行分类统计,绘出公路各类车辆交通量时间分布,实
际监测的交通量按不同车型折算为标准车流量,一般可按下式折算:
标准车流量 = 小型车+ 2 × 中型车 + 3 × 大型车
1.3公路交通噪声昼夜分布特点
公路交通噪声监测应p主要目的是了解敏感点环境噪声水平和达标情况。所
有敏感点不可能全部监测,首先应选取环评中确认的敏感点和每一路段代表性敏
感点,以便于监测数据与环评预测值比较。监测点应选在距道路最近的敏感建筑
窗外1米,昼夜各监测1次、连续监测2天。
2.3 敏感点24小时噪声监测
主要目的是掌握公路交通噪声时间分布特性,敏感点应优先选取道路中心线
两侧60米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和道路中心线两侧100米范围内的学校和医院,选择
1~2个高于路面的监测点,连续监测24小时。监测点应具备必要的监测条件、易
于操作、监测期间无生活噪声或其它噪声干扰。
2.4交通噪声平面衰减监测
主要目的是掌握公路交通噪声空间分布特性,应选择在道路的平直路段、距
弯曲段和桥梁较远、公路两侧开阔无屏障。监测点分别选在距公路路肩20米、
40米、80米和120米,监测点与公路之间高差应尽量保持一致、无其它声源干扰,
必要时增设距路肩0.2米监测点。一般每条公路设1-2个监测断面。
2.5声屏障降噪效果监测
视声屏障长度,一般设4~6个同步监测点。
3 关于背景噪声
3.1 背景噪声来源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中并没有关于交通噪声测量过程中背景噪声
修正问题,《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噪声部分)也缺乏相应的规定。然而在实际监测
过程中(特别是在乡村的24小时无人职守监测),背景噪声对监测结果的影响是客
观存在的,有时无法回避。背景噪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监测期间突发噪声:如敏感点狗叫、到访人员、运输车辆和其它突发噪声;
⑵夏季昼间持续不断的蝉鸣声;⑶夏季夜间持续不断蛙鸣声和虫鸣声。
3.2测量值修正方法
笔者认为在测量结果达标的情况下,背景噪声可以不修正;但是,当测量结果
超标并且背景噪声难以回避时,就应该考虑背景噪声的修正问题。可以采取以下
几种方式进行修整:
⑴剔除可疑测量值:当某个1小时测量值太高并且交通量数据又不能支持时,
应剔除可疑测量值;⑵ 在有蝉鸣声、蛙鸣声或虫鸣声但无车辆通过时,测量昼间和
夜间1分钟等效A声级,作为该监测点的背景噪声,参照《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
方法》中的规定对测量值进行修正;⑶强烈推荐24小时无人职守监测时同步录音,
作为可疑测量值判定的依据。
4 评价方法
监测数据统计处理后以表格、图形给出,同时应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4.1敏感点声环境质量达标情况
应按环发[2003]94号《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
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进行评价;必要时,应对敏感点室内声环境质量
进行测量,确定是否满足建筑物设计的使用功能。
4.2 交通噪声衰减规律评价。
4.3 声屏障降噪效果评价。
4.4交通噪声24小时变化特征评价。
结语
由于公路交通噪声对人群产生影p[2] 选自《最新道路交通运输法律法规与
道路交通运输行业管理规范》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