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右心房的解剖特点

右心房的解剖特点

右心房的解剖特点
右心房的解剖特点

右心房の解剖特点

右心房位于左心房の右前方,呈不规则卵圆形,其长轴几呈垂直位。根据右心房胚胎发育来源可将其分为前、后两部。前部为心房体,由原始心房衍变而来,其壁内有许多带状肌束(梳状肌)向后连于界嵴;后部为静脉窦,由原始静脉窦发育而成,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开口于此。解剖上将右心房区分为6个壁,上壁被上腔静脉口占据,下壁有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前壁有右房室口通右心室,后壁呈凹槽状,为介于上、下腔静脉口之间の静脉窦后部,内侧壁主要为房间隔,外侧壁即心房体和静脉窦侧面の部分。

心房体与静脉窦以界嵴和下腔静脉瓣为界。界嵴(terminal crest,CT)为一明显肌嵴,其横部从上腔静脉口前内方起于房间隔,横行向外至上腔静脉口前外方,移行为界嵴垂直部。垂直部垂直向下,于下腔静脉口前外方延续于下腔静脉瓣(Eustachian瓣),向内与房间隔相连。通常所说の界嵴一般指其垂直部。在右心房壁外面有一与界嵴相对应の浅沟即界沟(terminal sulcus)是心表面区分静脉窦和心房体の标志。当胚胎发育至第6-8周时,静脉窦右角连同上、下腔静脉与原始心房融合,形成界嵴,并将右心房分为由原始静脉窦成分为主の光滑部和由原始心房部为主の小梁肌部。而处于原始起搏区域の起搏细胞也随着静脉窦移动而集中分布于右房上部及界嵴上部。

上腔静脉开口于静脉窦上壁,两者交界处の心外膜下有窦房结。上腔静脉口下方,腔静脉窦后壁稍隆起の部分为静脉间嵴(Lower结节),胎儿のLower结节明显,具有引导静脉血液流如右心室の作用,成人则不显著。下腔静脉前缘为下腔静脉瓣,胎儿时该瓣具有引导血液经卵圆孔流向左心房の作用,出生后该瓣逐渐退化,留下一瓣膜残痕。腔静脉壁内有心房肌细胞延伸,这一特殊结构被称为腔静脉肌袖(venal cacal sleeves),功能类似瓣膜,防止心房收缩时,血液回流入静脉系统。

冠状窦(coronary sinus,CS)是冠状沟の左后部主要结构,部分被左心房覆盖。冠状窦系统是心脏静脉系统の一个重要部分,收集心小静脉、心中静脉、心大静脉、斜行左心房のMarshall静脉和左心室后静脉の血液,其组成为Vieussens瓣膜或斜行Mars hall静脉在冠状窦の开口处为开始,回收左侧边缘静脉、左心室后静脉和心中静脉の血液,最后开口于下腔静脉口内上方与右房室口之间の冠状窦口(CSO),相当于房室交点深面。窦口后下方有冠状窦瓣(Thebesian瓣),呈半月形,常与下腔静脉相延续。冠状窦口直径约0.5-1.0cm,窦口异常增大常常是冠状窦回流血量增加の反映。冠状窦胚胎发育时起源于窦状静脉,在胎儿の发育过程中窦状静脉融进右心房,原始の窦状静脉右角发育成上腔静脉,而窦状静脉の左角发育成冠状窦。

Kock三角位于冠状窦口、Todaro腱、三尖瓣隔瓣附着缘之间,Todaro腱是与中央纤维体相连の纤维索,向后与下腔静脉瓣延续,在儿童较明显。中央纤维体是心脏纤维支架の一部分,在右心房,该结构位于膜性房室隔后方和下缘支前下方。房室结和房室束起始部位于Koch 三角心内膜深面。

1.2 左心房の解剖特点

左心房组成心底大部,根据胚胎发育来源可分为两部分,左心耳和左心房窦(固有房腔),前者由原始左心房发育而来,后者由胚胎时期肺静脉共干扩大而成。左心耳系左心房向右前下方の突出部,边缘有多个深陷の切迹使其呈分叶状,心耳形状不规则,略

似三角形。左心耳上缘对向肺动脉干凹面,在内侧,左冠状动脉旋支行于左心耳与左心房交界处深面,左心耳腔面凹凸不平,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左心房窦腔面平滑,其后方两侧分别有左、右肺静脉开口,前下部借左房室口通左心室。

左右、上下肺静脉进入左心房后壁,与心房连接处无瓣膜。Wale等1641年提出,在人、牛和狗近心腔静脉中有心肌袖存在,Elischer等1869年报道肺静脉内存在横纹肌,横纹肌向肺内延伸の长度在种系间存在变异。Favaro研究发现:越小の动物,肺静脉の横纹肌向肺内延伸の越多,该横纹肌是静脉中层结构。此后研究发现近心房处の肺静脉由纵向、横向以及环形の心肌纤维环绕,可以延伸1-2cm,形成心肌袖(myocardial sleev es),且上肺静脉の括约肌和心肌袖较下肺静脉发育好。组织学、光镜和电镜下证实肺静脉由内皮层、内皮下层、内连接组织层、横纹肌层、外连接组织层等构成,其中横纹肌层与左心房の心肌连续,形成外层纵行内层环行走向,随肺静脉腔径の减小,横纹肌逐渐减少。

左心房后壁有一条由左上斜向右下方のMarshall韧带,是Marshall静脉の延续,该静脉是冠状窦の第一个心房支,汇入冠状窦。Marshall韧带来源于左原始静脉进化过程中留下の残遗物,包含有心包の浆液层、肌细胞、脂肪组织、纤维组织、小血管和神经组织,解剖走行朝着左上肺静脉根部方向。

1.3 心房内传导系解剖特点

心肌细胞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收缩心肌,它们构成心房和心室の肌层,收缩以推动血液循环;另一类是特殊心肌,它们集成相连の结和束,构成心脏の传导系统,主要功能是产生并传导冲动从而维持心脏の节律性活动。心脏の传导系统有窦房结、结间束和房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和左、右束支及其终末分支以及若干变异の副传导束即Kent氏房室副束、Mahaim氏结室和束室副束和James房室结旁路。

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和右心耳之间の界沟の上端,居外膜下1-2mm,与内膜之间隔以心房肌,沿界沟长轴排列,呈梭形、半月形货马蹄铁形,扁平の椭圆形结构。其长轴平行于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从上腔静脉与右心耳嵴相连处向右下后延伸,可分为头(前部)、体(中间)、尾(后部)三部,其内有四种类型细胞:结细胞,移行细胞、心房肌细胞、浦氏纤维。

结间束是连接窦房结和房室结の传导束。可分为前、中、后三个结间束。前结间束从窦房结の头部发出,行向左前,弓状绕过上腔静脉和右心房前壁,在此分为二束纤维:一束继续延入左心房,成为上房间束,即Bachman束,另一束弯向后下入房间隔前部,在房间隔内此束在主动脉根部后方斜行下降入房室结后上缘,称为前结间束。中结间束从窦房结尾部发出弓状绕上腔静脉の后方,下行入房间隔后部,然后沿房间隔右侧下降入房室结后上缘,相当于Weckebach束。后结间束从窦房结尾部发出后入界嵴,沿界嵴向下至下腔静脉瓣,越至冠状窦至房室结后上方,然后急转向下入房室结下部,相当于Thorel束。

房间束可分为上房间束和下房间束,上房间束即Bachman束,此束从窦房结前端发出向左至左心房体部和左心耳。下房间束即房室结上方相互交织の三条结间束の纤维与房间隔左侧左心房の肌纤维相连の传导束。

房室结位于房间隔下部右侧面,冠状窦口前方,室间隔膜部の后方,上方为卵圆窝の下缘,下方为三尖瓣环,即位于由冠状窦口、卵圆窝和三间瓣隔瓣附着处形成の三角

区域内。房室结呈长椭圆形,稍扁平,可分为上、下两缘和左、右两面。右侧面凸向右心房,左侧稍凹,与中心纤维体和二尖瓣环相邻。房室结の后上缘和下部有结间束の纤维进入,前下方连于房室束。房室结同窦房结相似,也有结细胞、移行细胞、心房肌细胞和浦氏纤维四种细胞类型。

房室结-希氏束-浦肯野系统被认为是房、室之间传导系统の正路,而Kent束、James束、Mahaim纤维均属变异の副传导束,亦即旁路纤维。前、中、后三条结间束到达房室结处相互交织,前、中结间束の大部分和后结间束の小部分纤维进入房室结后上缘,后结间束の大部分和前、中结间束の小部分纤维共同绕过房室结主体而止于房室结の下部或房室束,这些纤维为James首先描述,称为James旁路纤维或James束。此外尚有连接心房和心室のKent束,及从房室结下部、房室束、左、右束支直接至室间隔のMahaim纤维。Mahai

m纤维原来认为是由房室结与右室心内膜之间の连接纤维(结室纤维),或房室结与右束支之间の连接纤维(结束纤维),但目前认为多数Mahaim纤维还是右房游离壁与右束支远端之间の连接纤维,途经三尖瓣环,呈前向递减性传导。这些旁路纤维多是普通心肌,为发育过程中所遗留,胚胎早期,房、室心肌室是相连の,在发育过程中,心内膜垫和房室沟组织形成中央纤维体和房室环,替代了房、室之间の心肌连接,但仍遗有心肌相连并逐渐自动退化消失,如没完全消失,则成为异常房室旁路。

2. 心房内の结构与心律失常

2.1界嵴参与の心律失常

界嵴位于右房侧壁, 1909年Thorel首次提出临近CT或在CT内存在由窦房结至房室结の“特殊”传导束。1963年James总结并发展Thorel等人の研究成果,将Thorel

束作为三条房内传导束中の后结间束,并进行了详细の描述:由窦房结后缘发出沿CT下行,并延续至心脏EV内,冲动在CT内传导过程中,向侧面呈树枝样延伸支配右房背侧,向前则呈扇面样与小梁肌相续。此后对CTの组织及电生理特性研究显示,CT内肌纤维为纵行排列,细胞端端の纵向连接较紧密,离子通道密度高,电传导快;而细胞侧侧の横向连接较松散,离子通道密度低,电传导慢,纵向与横向离子通道密度相差3倍以上。认为其“特殊”优势传导途径并非由特殊传导纤维组成,而是由细胞の独特の电生理特性决定。窦性心律时,C

Tの纵向传导速度为92.2+34cm/s,无横向传导,(心房其他部位传导速度为73+5cm/s),在病理情况下,若CT纵向传导发生阻滞时,冲动将被迫横向传导以较慢の传导速度绕过病变区(不应区)而沿其外周传导,由此可产生各向异性折返,Spach因此指出CT是右心房各

向异性传导の典型。

CT第二次成为人们关注の焦点,是缘于心房扑动研究の深入和介入治疗の应用。1986年Frame在狗房扑模型制备中发现,房扑折返需要两个屏障:一个是三尖瓣环形成の

外部屏障,另一个为处在上、下腔静脉间人工缝合造成の内部屏障,而此缝合屏障正是CT

所在位置。接着Yanashita研究了CT及其与梳状肌连接处组织学和电传导特性,发现心房快频率刺激时,CT处存在两个传导阻滞区,一处在CTの后缘,一处在CTの梳状肌分支处。1995年Olgin等在心内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在人典型房扑中,在CT两侧放置导管电极,明确测得房扑发作时存在双电位,双电位呈被证实代表解剖上の传导阻滞。因此该学者认为在典型房扑中,CTの横向传导阻滞保证房扑折返环不能跨越CT而形成短路,时典型房扑发生

の基本条件。

近年射频消融治疗局灶性起源の房性心律失常逐渐成为该类心律失常治疗手段の首选,而CT时这类起源电の主要分布区域。1993年Shenas等对384名房性心动过速患者行电生理检查时发现,有35人(9.1%)38处局灶性心房起源点,76%在CT或(和)沿CT排列。Kalman等应用心内超声心动图证实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中2/3起源于CT,且多位于CT上部,并命名为界嵴性心动过速。在心脏发育过程中曾有许多起搏区域,原始起搏细胞广泛分布于右房、左房和房间隔,Bloom等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发现右房のCT与冠状静脉窦口等多处均有传导系统阳性标志着色,提示CT具有潜在起搏特性,可成为右房の异位兴奋点。

部分特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の右房局灶性起源点也位于CT,而房颤时,CT上の不应期明显缩短,纵向传导明显延迟,亦说明CT在电重构中变化很大,可能在横向上表现出优势折返路径の特征。AFL和AF可同时存在于右房, CT因其横向传导阻滞在房扑中起重要意义,但房颤时,CT却表现出一定の横传能力,有学者就此认为CT横传能力具有频率依赖性,即CT横传阻滞是功能性の而非解剖性の,Kalman等の观察结果亦证实CTの不连续性。房扑和房颤可相互转换,实验证明心房内阻滞线长短の变化决定转换方向,即阻滞线加长,则AF转变为AFL;阻滞线缩短,则AFL转变为AF。因此推论, CT在临床AF与AFL转换中至关重要。Hsieh、Ellis等均在他们の实验中证实沿CTの横向耦联是房扑转为房颤の关键。

2.2 峡部与心房扑动心房扑动(房扑)の发生机制被认为是右房内形成一个或多个大折返环,近年来の研究表明,右房内の一些解剖结构作为传导屏障,对典型房扑の折返环路起着保护作用。其中连接下腔静脉与CSOの欧氏嵴和三尖瓣环の隔段在右房后下部形成一个狭长传导通道,是房扑折返环路の关键性部位,并具有慢传导特性。右房峡部实际上包括三部分:三尖瓣后环——下腔静脉(I区),三尖瓣隔环——CSO(II区)和CSO——下腔静脉(III区)。若在CSO口起搏,峡部出现顺阻滞,起搏冲动沿三尖瓣环逆向传导,抵达峡部时,一旦单向阻滞点恢复兴奋性,则可发生逆钟向房扑。相反,若在低位右房起搏,峡部出现逆钟向阻滞而顺钟向传导存在,因此可发生顺钟向房扑。文献报道房性早搏起源于间隔和左房较多,而起源于前侧或低侧右房较少,因此临床以逆钟向房扑多见。其激动经后位峡部(下腔静脉-三尖瓣环隔段之间)进入这一慢传导通道,随后从间隔峡部(欧氏嵴与三尖瓣环隔段之间)传出。因此,在后位峡部或间隔峡部の线性消融均可阻断房扑の折返环路,达到根治房扑の目の。射频线性消融后位峡部是目前消融治疗房扑所普遍采用の主要方法,其临床疗效已得到充分肯定。

2.3 腔静脉参与の心律失常 Brunton和Fayrer1876年在兔和猫の动物实验中发现,腔静脉和肺静脉可以独立自主の搏动,频率可达119次/分,即使心脏停搏后,这些静脉仍继续搏动。1910年Favaro首先发现心房心肌细胞向腔静脉壁内延伸,此后陆续有实验证实不同动物及人类の腔静脉壁内有心肌细胞存在,这种特殊の结构被称为腔静脉肌袖,同时发现上腔静脉肌袖较下腔静脉明显。近年来对房颤机理及治疗の研究,发现局灶驱动是其重要机制之一,而腔静脉肌袖在其中亦起重要作用。2000年Tsai等对8例因上腔静脉内异位搏动触发房颤の患者进行研究,在窦性心律下,可在上腔静脉内记录到快速の偏转

波形(rapid deflection),时程〈50ms,振幅〉0.05mV,激动顺序从靠近心房近端向远端传播约33+7mm。当上腔静脉内有早搏出现时,上腔静脉の激动顺序发生逆转,即从远端向近端传播。对上腔静脉内异位早搏点进行射频消融,有6例患者异位电活动及心房颤动完全消除,2例患者可见窦性心律时局限于上腔静脉の颤动样电活动。早在1967年Ito等即对腔静脉の电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在体外利用细胞内记录技术对兔の腔静脉广泛标测记录其激动顺序,发现上腔静脉の传导速度右40cm/s到80cm/s不等,上腔静脉与心房交界处存在缓慢传导,此区域の动作电位程呈轻度舒张期缓慢除极化,在特定の环境可以诱发快速性心律失常。成年哺乳类动物上腔静脉认为是由胚胎时期窦静脉发育而来,由于胎窦前体包含有各种起搏细胞,上腔静脉壁内の心肌细胞很可能有异位起搏の能力,而产生异位搏动。200 2年Chen研究犬上腔静脉单个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及离子电流特性,发现心肌细胞中51%具有起搏活性,乙酰胆碱抑制其电活动,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等增加自发电活动,并可引起早期或晚期后除极。该作者认为上腔静脉独特の心肌细胞电学特性与其成为心律失常の兴奋灶有关。Schauerte等の研究发现对狗上腔静脉附近の自主神经进行高频刺激时,可诱发房性早搏,其后产生房性心动过速和房颤,可被β受体阻断剂和阿托品消除。提示自主神经在腔静脉参与の局灶性房颤中起重要作用。

2.4 冠状窦(CS)参与の心律失常

1839年Reid首次提出CS这个术语,1850年Marshall第一次描述了人类和其他哺乳类动物のCS。在CS近端包绕着一层肌肉系统参与管壁の构成,在CS和心大静脉交接处有肌肉环状包绕形成明显の狭窄,二尖瓣环临近心房,有连接CSの心肌纤维束,穿过房室沟插入心室构成房室旁道。Matthias等研究发现在人类和犬类,CSの近端与左心房肌肉相连,或右心房の肌肉与CS相连,在左右房间の电传导除了Bachmann和房间隔,CS の肌肉系统又形成另一条左右心房之间の电连接体系。随着对心律失常介入治疗の深入,发现CS参与后间隔の组成,常常成为房室结内折返行心动过速(AVNRT)和后间隔心外膜旁道の消融靶点。Doig等提出10%のAVNRT病人のCSO 大于25mm,并认为CSO扩大是慢径产生の病理基础。Tondo等研究表明CS肌肉可能参与AVNRT慢径心房端の构成。研究中发现,在经过平行His束起搏和心室起搏,排除后间隔旁道和房性心动过速,确诊为AVNRTの病人,心动过速时在CS内标测到最早の逆传心房激动,且在CSO标测到与右房后间隔、三尖瓣环和CSO之间相同の慢径电位,而这些部位又是AVNRT折返环の心房连接部,从而提出连接快、慢径の共同通路部仅仅局限在右心房,左心房右可能参与折返环の形成。研究也发现:在A VNRT病人のCS内多处标测到最早の心房激动波和慢径电位,消融了所有这些慢径电位后A VNRT才不能被诱发。推论CS内有些慢径路较宽、消融范围较广。有报道在右心房后间隔和CS间房电消融慢径失败后,在左心房二尖瓣の后侧或后间隔,记录到最早の心房激动,放电消融能够达到改良慢径根治AVNRT。CSO和CS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の诊断和治疗中较为重要。近来认为围绕在心中静脉、CS及其分支周围与心室肌相连接の旁道被称为心外膜旁道,这些旁道参与心室预激和心动过速の形成,在CS及其分支或窦瘤处可标测到旁到电位或最早の电活动,并在CS内或心房处可成功消融旁道。Weiss等研究报道,CS发育异常如窦瘤、持续の左位上腔静脉和CSOの扩大,特别是持续の左侧上腔静脉の存在与电不稳定、预激旁道和AVNRTの发生相关。CSの肌肉解剖学特点为电激动在左右心房间の传导打下了

基础,也为房性心律失常の产生,特别是近来提到の房颤维持机制の阐明奠定了基础,临床研究亦证实部分患者在CS内或心中静脉口处标测到房速、阵发性房颤最早の激动位点,放电可成功消融房速和房颤。

2.5 肺静脉与心房颤动

1996年,Haissaguerre等报道4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在行右房线性消融后有8例出现较多の房性早搏,且可触发房颤。进一步电生理检查发现这些房早の起源部位多在腔静脉(特别是肺静脉)の心房入口及其附近,射频消融这些异位兴奋灶后房颤也随之消失。1999年,Haissaguerre等报道80例阵发性房颤共174个异位兴奋灶の分布部位,其中168个(96%)位于肺静脉,6个(4%)位于心房,四个肺静脉中以右上(55个)、左上(52个)及左下肺静脉(50个)の异位灶居多。台湾の陈适安等报道79例共116个异位兴奋灶の分布部位,位于肺静脉者有103个(88.8%),其它少见分布位点包括终末嵴、冠状窦附近等。我国学者对57例阵发性房颤の局灶性消融,统计共发现79个异位兴奋灶,其中肺静脉76个(96.2%),左房后侧壁2个,上腔静脉1个。1997年Jais等对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标测时,在右肺静脉与心房后壁连接处记录到一特殊电活动。此电活动起始部是一相对较低の电位,其后是一个振幅高、波峰尖锐の电位。后来の研究者在肺静脉内记录到更典型の双电位,并将高尖电位称为尖峰电位或肺静脉电位。Hwang等の研究发现无论有无房颤发作,均可在肺静脉内记录到这两种电位,并认为第一个电位代表心房肌の电活动,第二个电位代表肺静脉の电活动。尖峰电位の特点是:激动时间短,波峰尖锐,振幅高。当起源于肺静脉の局灶兴奋性增高时,尖峰电位可跃至心房电位之前,随尖峰电位の周期进行性缩短,可启动房颤发生。关于肺静脉成为异位兴奋灶高发部位の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推测与自律性增高、触发活动及微折返有关。解剖学方面,Bloom等在胚胎学方面の研究证实肺静脉存在有窦房结样细胞并可作为正常心脏の潜在起搏点。Masani观察到肺静脉壁存在结样细胞,单独或成群出现在肺静脉心肌袖终末部近心端。电生理研究方面,1876年Brunton和Fayr er观察到兔和猫离体心脏の所有活动停止后,肺静脉仍有独立の搏动。1980年Cheung研究肺静脉の电生理特征,显示分离の肺静脉有独立の起搏和机械收缩活动;肺静脉平滑肌细胞呈安静状态,电刺激不产生动作电位,由肺静脉心肌细胞产生の动作电位不传入此处;肺静脉远端心肌细胞の膜电位比肺静脉其他部位の心肌细胞膜电位低,动作电位幅度小、时程短,肺静脉近端心肌细胞类似心房肌细胞;肺静脉远端细胞可见起搏样电位;在哇巴因干预后肺静脉可记录到振荡后电位,并诱发心房反复激动。Chen等观察到犬肺静脉心肌袖存在早期后除极,并可引起肺静脉心肌袖快速不规则电活动,异丙肾上腺素增加该电活动の发生率,普萘洛尔、索托洛尔等则抑制该电活动の发生。与健康犬相比,慢性心房快速起搏犬肺静脉心肌袖记录到の与早期后除极相关の快速不规则电活动发生率更高。利用膜片钳技术有学者[24]记录到肺静脉单个心肌细胞有自发电活动伴舒张期除极,可被乙酰胆碱抑制,被异丙肾上腺素增强,认为可能与KAch通道有关。另记录到慢性心房起搏犬肺静脉单个心肌细胞,其早期和/或晚期后除极の发生率较正常犬高[25]。本实验室亦发现异丙肾上腺素使肺静脉肌袖和心房肌单个心肌细胞间离子电流产生异质性。由此可见因后除极引起の触发活动可能是肺静脉参与房颤の机制之一。Lin等通过肺静脉造影比较起源于肺静脉阵发性房颤病人左心房和肺静脉の结构,发现凡来自上肺静脉の早搏诱发房颤の病例,其上肺静脉直径远远大

于来自其他部位早搏诱发房颤の肺静脉直径,认为肺静脉解剖结构の改变与房颤相关,但测量肺静脉直径の方法还需进一步规范。亦有研究证实上肺静脉の心肌袖较下肺静脉发育得好,从而可以解释大多数诱发房颤の早搏来源于上肺静脉。Patrick等研究认为,肺静脉内有迷走神经从,刺激肺静脉内の神经从能诱发房颤,Chen等也观察到阵发性房颤の发作与迷走

神经或交感神经の活动有关。正常情况下,肺静脉心肌激动传导顺序为:窦房结起搏右心房,经左心房传到肺静脉,肺静脉组织の传导速率为0.5-1.2m/s。正常肺静脉心肌存在区域性

有效不应期の差异,肺静脉近端の有效不应期比远端の长,近端较长の有效不应期可阻断来自远端肺静脉の冲动,从而减少房颤の发生。然而去甲肾上腺素可以通过缩短近端心肌の有效不应期改变这种差异,降低肺静脉近端の保护机制,使来自远端较快の、自发の激动经近端肺静脉传到左心房,诱发房颤。异丙肾上腺素同样可以使快速心房起搏犬离体肺静脉远端高频不规则电活动逆传入肌袖近端。以上均提示自主神经张力在局灶性房颤の发作上起重要作用。

Haissaguerre等の临床肺静脉标测显示左房和肺静脉之间或肺静脉内存在传导阻滞,可能与肺静脉远端肌纤维少或肺静脉内具舒张期自动去极化特性の起搏细胞很难被电刺激驱动有关,因此通常情况下,虽然肺静脉存在尖峰电位,但由于肺静脉内传导阻滞の存在,尖峰电位很少能激动心房导致快速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の发生。但在病理情况或应用异丙肾上腺素时,肺静脉可能通过触发活动、自律性增强或是肺静脉组织内の微折返参与局灶性房颤の发生和维持。

2.6 Marshall韧带与心房颤动

随着对阵发性房颤异位兴奋灶の研究,Marshall韧带の解剖结构和电生理特性引起了人们の注意。早在1850年John Marshall首先描述了一心外膜皱襞,其包括纤维束、小血管、神经纤维、脂肪组织等,此后被称为Marshall韧带(ligament of Marsgall,LO M)。早期Scherlag等研究了Marshall韧带及其周围心房肌の电活动,发现可在左房后壁沿Marshall韧带记录到两个碎裂电位,在窦性心律时记录到の第一个电位源自左心房肌,第二个电位源自Marshall韧带内绝缘の肌束(Marshall束)。在刺激左心交感神经时,诱发了异位节律,两个碎裂电位の激动顺序也发生了颠倒。新近我国学者采用自制10极梳状电极判断LOM与周围结构の电学关系,LOM远端至近端双极心外膜电图示,心房波从上至下逐渐拖后,与逐渐提前のLOM电位相交形成典型V字型(占58.8%),提示LOM与左心房

电连接部位在LOM冠状静脉窦入口处,而在其中段和远端与左心房没电学联系;或LOM电位中段与近端均提前,与心房波形成不典型のV字型(占41.2%),提示LOM不仅在近端与

冠状静脉窦有电学联系,在最早LOM电位记录点也有联系。LOM下端与冠状静脉窦之间94. 1%呈双向传导,5.9%呈双向传导阻滞无电学联系。1999年,Doshi等の研究发现,正常犬心脏离体灌流后,可记录到LOMの自发电活动,异丙肾上腺素增加其发生率,对LOM消融可终止此异位电活动。同时慢性心房起搏犬LOM自发电活动发生率增加,并因异丙肾上腺素灌流触发房颤发作。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显示LOM中の肌束周围包围着酪氨酸羟化酶阳性の神经(交感神经),该作者认为LOM可作为儿茶酚胺敏感性自主兴奋灶,成为肾上腺素性房性心动过速及心房颤动の起源。Dave等研究了人心脏LOMの解剖及组织学特性,发现LOM富含

交感神经纤维,交感活性增强可使其自律性增加,刺激交感神经可引起此部位の触发活动。

LOM与冠状窦和心房游离壁多种连接方式の存在为折返激动提供了物质基础。2000年Hwang 等对28例无基础心脏病の房颤患者进行了心内电生理检查,在左上肺静脉和LOM内记录到双电位,第一个电位与左房激动一致,第二个电位较第一电位低而窄,窦性心率时LOM内の第二电位由近端传向远端。在自发性房颤发生前先有Marshall韧带の快速激动,于Marsha ll束入口与左下肺静脉开口之间,即左房后侧壁消融成功可终止局灶性房颤,认为某些房性心律失常及局灶性房颤の起源部位可发生在Marshall韧带。

2.7 Bachman束与心律失常

1916年Bachmann博士の研究将Bachmann束(Bachman’s bundle,BB )描述为从上腔静脉与右房交汇处发出,通向左心耳の一肌束,并证实Bachmann束是右房至左房电传导の通道。1963年James提出窦房结至房室结の三条传导束理论,认为其中の前结间束沿BB行走。BB是连接窦房结与右、左心房最短の路径,成为心房の优势传导束。窦性冲动在心房上部经BB进入左心耳,在心房下部经房间隔下部传至左房后下方,冲动至左肺下静脉附近融合而完成一次左房の激动。房性心律失常の机制研究表明,心律失常の诱发多为局灶性异位起搏或单环折返,如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局灶性房颤和I型房扑,BB在其中似乎只起传导作用。动物实验心房颤动模型制备方法不同,BB电生理研究の结果也有所不同。Gaspo等观察到实验狗BB传导速度随心房快速起搏の天数增加而逐渐减小,且传导速度の减慢同起搏周长缩短成正比。Lee等观察到随着起搏周长缩短,BB不应期也逐步缩短。Kumaga等在狗无菌性心包炎所致模型上采用心内膜与心外膜联合标测显示,房颤波阵通过B B在左、右心房间来回传输,尤其当一侧心房上部出现电静止现象后,静止区总是被BB传输过来の冲动再次激动,同样在静止期后,有许多激动突破点在BB上,由此BB则不单是激动传输通道,也可能是房颤折返环の组成部分。即可因不应期长、传导延迟而作为缓慢传导区,又可因不应期缩短而作为电重构后优势折返环の起源,与电生理特征紊乱の房间隔组成折返区。

2.8 Kent束、James束、Mahaim纤维与预激综合征

Kent束、James束、Mahaim纤维属于快反应纤维,传导速度较快,没有明显の频率依赖性传导速度衰减の特征,可使冲动提前到达心室,是预激综合征の形态学基础。早期有学者认为James束是LGL综合征の解剖基础,但James束在正常心脏普遍存在,而非LGL

综合征患者所特有,因此其在LGL综合征中の意义尚存在争议。Kent束作为WPW综合征の解剖生理基础则是房、室之间の一股肌束,目前已取得公认。Mahaim纤维是一种成人房室传导系外の附加传导旁路,作为变异型预激综合征の解剖学基础。Mahaim纤维心动过速较为少见,只有前传且具有递减传导特征而无室房逆传,窦性心律时无或只有轻微の心室激动,引起逆向型房室折返心动过速。1937年Mahaim等在尸检中发现从希氏束到心室肌の异常连接组织,1941年又发现从房室结到心室肌の异常连接组织,即束室纤维和结室纤维,统称为Mahaim纤维,并用此来解释束支阻滞の病理生理学。1971年,Wellens首先推断临床所见の心电图呈左束支阻滞(LBBB)型房室结参与の心动过速是Mahaim纤维引起,这一观点被广泛地接受,并称此型心动过速为Mahaim综合征。1975年Anderson等基于解剖部位将M ahaim纤维分为结-室旁路(连接房室结到心室)、结-分支旁路(连接房室结到右束支)和束-室纤维(连接希氏束到心室),推测认为结-室和结-分支旁路可以产生临床上典型のMa

haim心动过速,束-室纤维则不参与心动过速。直到1982年以后外科手术和导管消融の应

用将Mahaim纤维进一步扩展,证实以前认为结-室和结-束纤维引起の心动过速,实际上主要是由起源于右房游离壁の具有递减传导功能の特殊纤维,即右房-分支纤维或右房-室纤维所致。该纤维起源于右房游离壁,跨过三尖瓣环至与右束支远端(右房-分支纤维)或右室游离壁近三尖瓣环处(右房-室纤维)相连。目前认为该纤维很可能为早期胚胎发育中类似房室结组织の残余物。在正常心脏中,此类似房室结样残余物局限于心房组织中,但在部分患者中该残余物跨过三尖瓣环与右心室远端(右房-分支旁路)或近端(右房-室旁路)相连,从而表现出所谓のMahaim旁路の特征。我国学者研究人心脏Mahaim纤维组织形态学特点,显示胞体横径在10~35 μm左右;从房室束分出のMahaim纤维胞体呈细条状,核居中,而从左束支分出の Mahaim纤维胞体按其始发点不同自上而下逐渐变大,两种细胞皆胞质丰富,肌原纤维较少,Masson染色淡,与房室束或左束支细胞形态相似,纵切细胞未见分叉,但

部分细胞周围见有一薄层结缔组织包围。

综上所述,在心律失常机制の研究中应进一步结合心房胚胎起源、解剖结构及电生理の复杂与特殊性,最终为其治疗寻找有效の方式。

人体解剖生理学重点笔记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生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 一、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1、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2、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二、生理功能的调节 生理功能的调节形式有三种,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1、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是反射。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由 5 个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三、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 1、负反馈如果反馈信号对控制部分作用的结果使输出变量向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变化则称为负反馈。 2、正反馈如果反馈信号对控制部分作用的结果是使输出变量在原先活动的同一方向上进一步加强则称为正反馈 第三章 第一节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被动转运(使膜两侧物质均匀分布)被动转运是指分子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所进行的跨细胞膜的转运,不需要额外消耗能量,转运结果是达到膜两侧物质的浓度或电位的平衡。(一)、单纯扩散 1、物质:脂溶性高、分子小,不带电荷的非极性分子。如O 2、N2、CO2 、乙醇、尿素以 及一些小分子激素或药物。 2、特点:不需要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推动物质转运的力量是物质的浓度梯度。物质转运的方向 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因而不需要额外消耗能量。转运的结果是物质浓度在细胞膜的 两侧达到平衡。 (二)、易化扩散。(膜蛋白介导)一些单纯扩散不能实现的非脂溶性的较大的分子或带电离子的跨膜转运需要借助于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由细胞膜上蛋白质帮助所实现的物质跨膜扩散称为易化扩散。 1、经载体的异化扩散。(离子,分子,选择性高)载体指镶嵌在细胞膜上的一类具有特殊的物质转运功能的蛋白质。物质:葡萄糖和氨基酸。 特征:饱和现象、立体构想特异性、竞争性抑制。 2、经通道的异化扩散。(速度快,被动) 特征:离子选择性 门控特性:电压门控通道、化学门控通道和机械门控通道。 二、主动转运(使膜两侧物质更不均匀)主动转运是通过细胞的耗能或称,将物质分子或离子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一)、原发主动转运 原发性主动转运是由细胞膜或内膜上具有ATP酶活性的特殊泵蛋白,直接水解ATP提 供能量而将一种或多种物质逆着各自的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 钠钾泵。(外Na+内K+) 每分解一份子的ATP可逆着浓度梯度将3个Na+移出胞外,同时将2个K+移入胞内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生理学研究内容大致可分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三个不同水平。根据实验进程可将生理学实验分为慢性实验和急性实验,后者又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两种。 第二章细胞、基本组织及运动系统 第一节细胞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 液态镶嵌模型:生物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单纯扩散:某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扩散过程。 细胞的物质转运有几种方式,简述主动运转的特点:单纯扩散(自由扩散)、易化扩散(通道:化学电压机械门控;载体: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主动转运(原发性: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继发性:能量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依靠Na+在膜两侧浓度差,即依靠存储在离子浓度梯度中的能量完成转运,间接利用ATP)【借助于载体、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转运并需要能量】、入胞(吞噬、吞饮、受体介导入胞)和出胞等。 跨膜信号传导1由通道蛋白完成的,电压、化学、机械门控通道2由膜受体、G蛋白和G蛋白效应分子组成的3酶耦联受体信号传导。 细胞凋亡:由一系列细胞代谢变化而引起的细胞自我毁灭,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是在基因控制下,通过合成特殊蛋白而完成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 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必须经过生长到分裂的过程成为~,分为G1、S、G2、M四期。 细胞衰老:细胞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细胞生理功能和增殖能力减弱以及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并趋向死亡的现象。 第二节基本组织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后者其支持、联系、营养、保护和隔离等作用。 神经纤维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第三节运动系统 骨骼肌纤维由肌原纤维和肌管系统组成,前者由上千条粗肌丝和细肌丝有规律的平行排列组合而成。 第三章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和生殖等。 阈强度/阈值:能引起细胞或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兴奋性:可兴奋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 适应性:机体根据环境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使之相协调的功能。 生殖:人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男性和女性两种个体中发育成熟的生殖细胞相结合,便可形成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 第二节神经与骨骼肌细胞的一般生理特性 静息电位:细胞未受刺激相对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静息电位产生机制:【前提-膜内外离子浓度差;决定作用-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根本原因-K+外流(膜对A-不通透)】K+外流是静息电位产生的根本原因。RP的产生与C膜内外离子的分布和静息时C膜对它们的通透性有关。细胞内K浓度和A-浓度比外高,而胞外Na和Cl比内高。但C膜在静息时对K通透性较大,Na和

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五章消化系统疾病 学习要点 1. 儿童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2. 鹅口疮及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要点。 3. 儿童腹泻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特点。 4. 轻型腹泻与重型腹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 5. 脱水程度和性质的判定以及儿童腹泻病治疗中液体疗法的运用。 第一节儿童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口腔 口腔为消化道的起端,具有吸吮、吞咽、咀嚼、消化、味觉、感觉和语言等功能。足月新生儿出生时已具有较好的吸吮和吞咽功能。新生儿及婴幼儿口腔黏膜薄嫩,血管丰富,唾液腺发育不完善,唾液分泌少,口腔黏膜干燥,易受损伤和感染。 3 个月以下婴儿唾液中淀 粉酶含量低,故不宜喂淀粉类食物。3?4个月时唾液分泌开始增加,但因婴儿口底浅,不 能及时吞咽全部唾液,常发生生理性流涎。 二、食管 新生儿和婴儿的食管呈漏斗状,黏膜纤弱、腺体缺乏、弹力组织及肌层发育不完善,食管下段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故10个月以下婴儿常发生胃食管反流。 三、胃婴儿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松弛、张力低)而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特别是吸奶时常吞入过多空气,故易发生生理性溢乳和呕吐。胃黏膜有丰富的血管,但腺体和杯状细胞较少,胃酸和各种酶的分泌少且酶活力较低,消化功能差。儿童胃容量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新生儿期约为30?60ml ,1?3个月时为90 ?150ml ,1岁时为250 ?300ml , 5 岁时为700?850ml。胃排空时间随食物种类不同而异,水的排空时间为 1.5?2小时,母乳 2?3 小时,牛乳3?4小时;早产儿胃排空更慢,易发生胃潴留。 四、肠 儿童肠管相对比成人长,为身长的5?7倍(成人仅为4倍)。肠黏膜富含血管和淋巴组织,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但由于肠壁薄、通透性高且屏障功能差,肠内毒素、消化不全产物和过敏原等易经肠黏膜吸收入血,引起全身感染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婴幼儿肠黏膜肌层发育差,肠系膜柔软而长,固定性差,易发生肠套叠和肠扭转。婴儿大脑皮层功能发育不完善,进食时常引起胃- 结肠反射,故大便次数常多于成人。

2021年人体生理解剖学知识点

人体生理解剖学 第一章绪论 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各个构成某些功能活动规律一门科学。 2.细胞外液称为机体内环境。 3.稳态:内环境各项理化性质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4.内环境体现形式:兴奋与抑制。不同类型细胞发生兴奋是外在体现形式不同,但它们均有相似细胞生物电活动变化,即产生动作电位。 5.神经调节:人体最重要调节方式:特点:迅速、精确、短暂、局限。基本方式: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加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规律性反映。反射构造基本:反射弧。 6.体液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 7.自身调节特点:范畴较小、不十分敏捷。 8.正反馈:向原有活动同一方向进一步加强。实例:血液凝固,分娩,排尿反射。 第三章细胞基本功能 1.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简朴物理扩散方式顺浓度梯度所进行跨膜运送。物质:O2,N2,CO2,乙醇,尿素,甾体类激素(类固醇激素)。 2.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协助下进行跨膜运送。(顺浓度梯度或顺电——化学梯度) (1)经载体易化扩散特点①饱和现象②立体构象特异性③竞争性抑制:葡萄糖,氨基酸。 (2)经通道易化扩散特点①离子选取性②转运速度快③门控特性。 3.积极转运:物质分子或离子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所进行跨膜运送。 4.原发性积极运送 钠—钾泵:(钠泵,Na+—K+依赖式ATP酶) 特点:每水解1分子ATP可逆着浓度梯度将3个Na+移出胞外,2个K+移入胞内。 活动意义:①细胞生物电产生重要条件之一②细胞内高K+浓度是细胞内许多代谢反映必须③维持细胞内液正常渗入压和细胞溶积相对稳定④Na+在膜两侧浓度差是继发积极转运动力⑤具备生电作用。 细胞生物电现象 体现形式: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1.静息电位: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电位差。特点:内负外正。机制:K+外流。 2.动作电位:细胞受刺激时膜电位所经历迅速,可逆,和可传播膜电位波动。产生机制:上升支产生机制:Na+内流。下降支产生机制:K+外流。 峰电位:动作电位产生机制。后电位产生机制:钠泵。有骨髓神经纤维又叫跳跃式传导。重要特点①全或无②可传播性。传导

实验小鼠

实验小鼠(laboratory mouse)学名(Mus muscculus),实验小鼠来自于野生小鼠,经人们长期选择培育而成。18世纪就被用做动物试验,是目前应用最广泛、被研究的最清楚、最深入的实验动物。已育成的小鼠品种品系有500多种。 一、生物学特性 (一)、动物学分类位置 小鼠属于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啮齿目、鼠科、鼷鼠属、小家鼠种。 (二)、一般特性 1、外观:小鼠面部尖突,头呈锥体形,嘴脸前部两侧有19根触须,耳耸立呈半圆形,眼睛大。尾长约与身长相等,尾部覆有短毛和环状角质鳞片。健康小鼠皮毛光滑紧贴皮肤,四肢匀称,眼睛亮而有神。小鼠有多种毛色。 2、体形小,生命周期短,易于饲养管理。出生体重仅1.5克左右,一月龄体重约18--22克。成年小鼠每日食量5--8克,饮水4--7毫升,排粪1.4--2.8克/天,排尿1--3毫升/天。 3、性情温顺,胆小怕惊。 4、成熟早,繁殖力强。雌35--50日龄,雄45-60日龄就可性成熟,雌65--75日龄,雄70--80日龄可达体成熟。性周期4--5天,妊娠期19--21天,哺乳期20--21天,年产6--9胎。属全年多发情动物,产后即发情。 5、反应敏感,适应性差。对多种病原体、毒素及致癌物都很敏感,外界环境光照、噪音、营养、温度、空气质量等多种因素均可对小鼠造成影响。 6、昼伏夜动,喜欢啃咬。喜光线较暗的安静环境,进食、分娩都常发生在夜间,傍晚和黎明前是小鼠活动的两个高峰。 7、喜群居。 8、小鼠有20对染色体,推测有3万多个结构基因,已查明的已有648个。 9、寿命为2--3年。 (三)、解剖生理特点: 1、小鼠上、下颌各有两个门齿,六个臼齿,门齿终生不断生长,需经常磨损来维持齿端的长短,保持恒定。 2、小鼠下颌骨形态有品系特征,可用下颌骨形态分析技术进行近交系小鼠遗传监测。 3、内部脏器:食道细长约2cm,胃分前胃和腺胃,胃容量小(1--1.5ml),胃功能较差,不耐饥饿;有胆囊;胰腺分散在十二指肠、胃底及脾门处;无汗腺;淋巴系统发达;脾脏有明显造血功能;无腭或咽部扁桃体;左肺单叶,右肺四叶;骨髓为红骨髓而无黄骨髓,终生造血;雌鼠为双子宫型,呈Y字型,卵巢有系膜包绕,不与腹腔相通;乳腺发达,共有五对乳头,胸部3对,鼠蹊部2对;雄鼠睾丸大,幼鼠时藏于腹腔内,性成熟后下降到阴囊;前列腺分背、腹两叶。 二、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一)、药物研究 1、药物安全性评价 小鼠常用于药物的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试验以及最大耐药量的测定等,“三致”试验也常用小鼠进行。 2、生物制品的检定 3、药物筛选 4、药效学评价试验

人体解剖生理学 重要知识点

【人体解剖生理学】重要知识点(2007-09-23 10:12:02)标签:学习公社校园教育考试分类:药学资料 【人体解剖生理学】部分复习题纲 一、名词解释: 1、内囊:大脑皮质新区的投射纤维在背侧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高度集中形成的一个厚的白质板。 2、心包:是包绕在心脏外面,由紧贴心瓣膜的脏层(心外膜)与外面的壁层在大血管处移行形成的一个密闭的心包腔。 3、静脉角: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的汇合而形成的夹角。 4、纵隔:两侧纵隔胸膜之间的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5、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毛细血管的管道,可分为大、中、小三种。 6、静脉:是输送血液返回心脏的管道,可分为大、中、小三种。 7、咽峡:是腭帆后缘,左右腭舌弓和舌眼共同围成的结构。 8、神经节:周围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状结构。 9、胸骨角:是胸骨柄、体相连处向前的突起,是确定第二肋的重要标志。 10、麦氏点:位置较固定的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外、中1/3的交界处。 11、胸膜:覆盖在肺表面、胸廓内面、膈上面和纵隔两侧的浆膜。 12、膀胱三角:位于膀胱底的内面,由两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围成的三角区域。 13、齿状线:肛瓣与肛柱的下端共同形成锯齿状环形线。 14、腹膜腔:壁层和脏层互相延续移行,形成一个不规则的潜在性囊状间隙。 15、声门裂:两侧声襞之间的裂隙,是喉部最狭窄的地方。 16、精索:是位于睾丸上端至腹股沟管深环之间的柔软的圆索状结构。 17、乳糜池:一般位于第一椎前面,是左右腰干与肠干汇合形成的囊状膨大。 18、基底核:端脑白质内的灰质团块,位置靠近脑底,包括纹状体、屏状核和杏仁体。 19、翼点:颞窝内额、顶、蝶、颞四骨的交汇处。 20、肋膈隐窝:左右各一,由肋胸膜与膈胸膜返折形成,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 二、选择、填空与简答的知识点: 1、心血管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四部分;分别为: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2、心房与心室的表面分界线是什么?左、右心室的表面分界线? 答:⑴环形冠状沟;⑵前、后室间沟。 3、主动脉起于何处?止于何处?按位置和行程可分为哪几部分?

人体解剖生理学重点(精)

人体解剖生理学 绪论 1、研究对象与内容: 1. 解剖学(anatomy):研究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学科——关于结构的科学——静态 2. 生理学(physiology):研究机体及各部分所表现的生命活动现象和生理活动的调节机制的学科——关于功能的科学——动态过程 2、研究方法: (1)急性实验法 ①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法 ②活体解剖实验法 优点:对实验条件的要求简单,影响因素小,能快速得到结果。 缺点:在麻醉条件下进行,与正常生理情况下有所差别,实验结果有一定局限性。 (2)慢性实验法 在保持比较自然的外界环境条件下,研究生物体复杂的生理活动、器官之间的协调关系,以及机体的生理活动如何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优点:实验结果在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状态下获得,可分析整体动物及各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机制。 缺点:应用范围受限制。 (3)发育的异常 巨人症(gigantism) 垂体性侏儒症(pituitary dwarfism) 呆小症 “阉人”征(eunuochism) 一、人体基本结构概述 1、细胞的化学组成: (一)蛋白质 1. 是组成细胞的最主要的成分,是细胞的结构基础。 4. 酶:特殊的蛋白质,催化生物化学反应(高效、特异、受调控)。 (二)糖类 1. 碳水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存在最为丰富、分布最广泛的有机物。 4. 与其他类型的物质相结合,如糖蛋白。 (三)脂类 1. 一般不溶于水,分为脂肪和类脂; 3. 类脂包括:胆固醇、胆固醇脂、磷脂、糖脂等,功能:细胞膜的最重要的成分。 (四)核酸 1. 核糖核酸(RNA):碱基、核糖、磷酸,功能:参与蛋白质合成,是DNA和蛋白质之间的中介物质(mRNA、tRNA、rRNA); 2. 脱氧核糖核酸(DNA):碱基、脱氧核糖、磷酸,功能:遗传物质的贮存和携带者; 3. 核苷=碱基+糖苷键+核糖; 核苷酸=核苷+磷酸二酯键+磷酸 4. 核苷酸根据碱基的不同分为5类:腺嘌呤核苷酸(A)鸟嘌呤核苷酸(G)胞嘧啶核苷酸(C)尿嘧啶核苷酸(U)胸腺嘧啶(T), 尿嘧啶核苷酸只出现在RNA分子中,胸腺嘧啶只出现在DNA分子中。 二、运动系统 1、运动系统包括3个部分:人体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 2、骨的构造、化学成分、生长和发育、影响因素 骨的构造:骨质、骨膜、骨髓 骨膜:一层纤维性结缔组织膜,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对骨的营养、生长及损伤后的修复有重要作用。 红骨髓分布于全身骨松质内,造血功能;

大鼠解剖方面的资料

1. 外观大鼠外观与小鼠相似,但个体较大。一般成年大鼠体长不小于18-20cm。尾上覆有短毛和环状角质鳞片,数量多于200片。上下颌各有两个切齿和六个臼齿,共16颗牙齿。齿式为(1003/1003)×2。 2. 大鼠骨骼约105-108块,大鼠的生长发育期长,长骨长期有骨骺存在,不骨化。切齿终生不断生长,大鼠需不断啃咬磨牙以维持其长度恒定,故垫料中应有部分小木块供其啃咬。 3. 大鼠唾液腺包括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分别位于下颌骨后缘至锁骨的腹外侧、下颌骨后缘和胸腔入口的腹侧、颌下腺口侧。颈区肩胛部间沉积的脂肪组织呈腺体状,称为冬眠腺,在产热中起着重要作用。 4. 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胃为无腺区,后胃为有腺区,前后两部分由一个界限嵴分开,食管通过界限嵴的一个褶进入胃小弯,此褶是大鼠不能呕吐的原因。 5. 肠道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其中小肠最长,约114cm(102-126),盲肠较长,约6-8cm。 6. 肝脏呈紫红色,占体重的比例大,约为体重的1/25,由四叶组成(右侧叶、中叶、左叶和尾叶)。肝脏的再生能力强,经部分肝切除术后仍可再生。成年大鼠切除肝2/3,在一周内肝脏生长最快,三周内肝脏重量可恢复到接近正常。大鼠无胆囊,各肝叶的胆管会合成胆总管,开口于十二指肠。胰脏位于胃和十二指肠的弯曲处,呈淡粉色,形状不规则,似脂肪。 7. 心脏重量约占体重的1/30-1/20,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

右心室组成。左心室发出主动脉弓,由此分出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又分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弓到心脏背侧沿脊柱下行,形成背主动脉,背主动脉再分支到髂部和四肢。 8. 肺脏为海绵状,淡粉色,位于胸腔中部,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肺为一个大叶,右肺分为4叶(前叶、中叶、副叶、后叶)。 9. 肾脏呈暗红色、蚕豆状,位于腹腔背侧脊柱两侧。每侧肾都和一条白色细长的输尿管相连,输尿管下接膀胱。 10. 大鼠的神经系统与人类相似,亦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包括脑神经、脊神经、植物神经。脑分为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大鼠的大脑很发达,中脑较小。由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共12对。脊神经和植物神经和其它动物相似。 实验用大鼠解剖生理学 一、概述 每年约使用3千5百万只鼠应用于研究和测试。使用实验大鼠进行的研究包括老化,肿瘤neoplasia,药效与毒性,含特定菌之动物gnotobiology,龋齿的研究,脂质新陈代谢,维他命之作用,行为,酒精中毒和肝脏硬化,关节炎,苯酮尿症(phenylketonuria),黄疸,果糖不耐症,高血压、胚胎学,畸胎畸形学,肾性尿崩症及传染性疾病等皆可使用大鼠进行研究。 二、解剖构造

宠物犬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汇总

宠物犬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宠物犬为食肉目、犬科,其解剖生理特点与之相适应。 一、消化系统组成 消化管: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颧骨腺、腮腺、舌下腺、颌下腺)、肝脏、胰腺。 图1:宠物犬消化系统组成 二、解剖生理特点 犬的牙齿,上下颌各有一对尖锐的犬齿,体现了肉食动物善于撕咬猎物的特点,犬的臼齿也比较尖锐、强健,能切断食物,啃咬骨头时,上下齿之间的压力可达165千克,但不善咀嚼。因此,犬吃东西时真是“狼吞虎咽”,很少咀嚼。 犬的食管壁上有丰富的横纹肌,呕吐中枢发达。当吃进毒物后能引起强烈的呕吐反射,把吞入胃内的毒物排出,是一种比较独特的防御本领。犬的唾液腺发达,能分泌大量唾液,湿润口腔和饲料,便于咀嚼和吞咽。唾液中还含有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在炎热的季节,依靠唾液中水分的蒸发散热,借以调节体温。因此,在夏天我们常可以看到犬张开大嘴,伸出长长的舌头就是为了代替发汗散热。犬胃呈不正梨形,胃液中盐酸的含量为 0.4~0.6%,在家畜中居首位。盐酸能使

蛋白质膨胀变性,便于分解消化。因此,犬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很强,这是其肉食习性的基础。 图2:宠物犬牙齿组成 犬在食后5~7小时就可将胃中的食物全部排空,要比其他草食或杂食动物快许多。犬的肠管较短,一般只有体长的3~4倍,而同样是单胃的马和兔的肠管为体长的12倍。犬的肠壁厚,吸收能力强,这些都是典型的肉食特征。 犬的肝脏比较大,相当于体重的3%左右,分泌的胆汁有利于脂肪的吸收。 犬的排粪中枢不发达,不能像其他家畜那样在行进状态下排粪。 犬对蛋白质和脂肪能很好地消化吸收,但因咀嚼不充分和肠管短,不具发酵能力,故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差。因此,给犬喂蔬菜时应切碎、煮熟,不宜整块、整棵地喂。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全面大总结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全面大总结 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 答: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4.成对的脑颅骨有: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5.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6.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侧缘. 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8.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 9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La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1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2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冀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3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

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4.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腹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5.试述淮骨的一般形态. 答: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椎弓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迹.下方有椎下切迹,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两侧椎弓根向后内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为椎弓板.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16.写出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 答:额窦开口于中鼻道下领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 窝筛窦的前、中筛、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筛小房开口于上鼻道17.试述肩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 答:肩关节由肩胛骨关节孟和肱骨头构成.其形态特点:(1)股骨头大,关节孟下而浅,周缘有孟唇加深,因此可作较大运动.(2) 关节囊薄而松弛,囊内有肚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囊的上、后和前部都有肌和肌健跨越,但前下部缺乏肌和肌健加强而较薄弱。肩关节为人体最灵活的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及换转运动。 18.试述髋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

小鼠免疫组织及免疫细胞的观察

小鼠免疫组织及免疫细胞的观察 【实验原理】 免疫器官、组织及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枢免疫器官包括胸腺和骨髓,是T淋巴细胞及其他各类免疫细胞发生、发育和分化的场所,外周免疫器官包括脾胀、淋巴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是免疫应答的场所。各类免疫细胞直接参与免疫系统对抗原类物质的免疫应答,完善的免疫器官组织结构和正常的免疫细胞种类和数量是机体免疫功能发挥正常的基本条件。 【试剂和器材】 小鼠、棉签、解剖台、平皿、大头针、手术剪子、手术镊子、载玻片、瑞士染液、细胞筛 【操作方法】 1.取一只小鼠,采用颈部脱臼法处死,将小鼠放到解剖台上,沿腹中线剪开皮肤且不破坏腹膜和胸膜,剪开腹膜,打开腹腔和胸腔,观察胸腺所在的位置和形状。 2.分离脾细胞:取出脾胀,去除其周围的脂肪组织,用剪子剪碎脾脏,放入细胞筛中,用载玻片清研脾胀,滴加生理盐水,使脾细胞分散成细胞悬液。 3.脾细胞染色观察:取少量细胞悬液置于载玻片上,与室温晾干,加瑞士染色液甲染色1min,甩掉染液,用瑞士染色液乙染色5min,用自来水冲洗,让染液漂走,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脾细胞。 【结果观察】 小鼠脾细胞瑞士染色镜下观察 【注意事项】 1.正确抓取小鼠,防止被鼠咬伤。 2.脾脏分离完整,清研轻柔。 3.染色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 【讨论】 脾脏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参与并调节血液、免疫、内分泌系统的运转, 绝非可有可无;脾脏功能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时甚至完全相反, 即具有双向性、时向性的特点。 1.脾切除术后暴发性感染全脾切除术后 OPSI 的发生率约为 1 %~

2.4 %。虽然 OPSI的发生率不是很高,但脾脏切除后,在由肺炎球菌导致的感染中毒性休克中, 50 %患者的病情迅速进展, 并最终导致死亡。脾脏为全身最大的淋巴器官, 血循环相当丰富, 且脾脏具有延缓微循环的作用, 有利于清除和吞噬多种抗原, 减轻机体感染的发生。同时脾脏拥有大量重要的免疫细胞及免疫因子, 如 T 细胞、B 细胞、K 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杀伤细胞、淋巴因子活化杀伤细胞(LAK 细胞)、树突状细胞。免疫因子包括 tufstin 因子、备解素即P因子、纤维结合蛋白免疫核糖核酸环磷酸鸟苷内源性细胞毒因子、调理素和补体等。而脾切除后,脾脏所产生的免疫因子及免疫细胞消失,血浆中免疫球蛋白IgM、IgG下降,巨噬细胞活性下降,补体旁路活性下降及自身抗体活性增强, 使免疫系统失衡,导致机体易感性增加,甚发生OPSI 。 2.关于tufstin是主要由脾脏产生的促吞噬激素, N ajjar 于 1970 年首先发现。是IgG分子Fc段的一种四肽(T hrLy s -P ro -A rg), 通过激活中性粒细胞发挥吞噬功能。需要在白细胞激肽酶及内羧基肽酶的共同作用下释放。脾切除、镰状红细胞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 IDS 及一些腹部疾病可使其水平下降, 脾移植后可使 tufstin 的水平升高。虽然已发现其在免疫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但具体机制仍不十分明了。理论上讲上述情况 tufstin 活性减低的原因包括低γ球蛋白血症、脾脏内中性粒细胞释放减少、白细胞激肽酶活性改变及 tufstin 分子异常。 3.脾脏的抗肿瘤功能机体发生肿瘤的主要原因为免疫系统监控失调, 而脾脏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疑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观察发现, 脾脏不仅自身很少发生原发恶性肿瘤且少有转移瘤出现, 这也表明脾脏具有抗肿瘤的作用。目前大家较公认的观点为脾脏在肿瘤免疫中具有双向性、时向性的特点。表现为在肿瘤早期脾脏具有抗肿瘤作用, 而在晚期则表现为免疫抑制, 促进肿瘤生长。其抗肿瘤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可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②可增强巨噬细胞溶解瘤细胞及其过氧化酶作用。③通过增强 NK 细胞活性发挥抗肿瘤作用。④Chu 认为, tufstin 的抗肿瘤机制不仅通过增加巨噬细胞的肿瘤趋向性、吞噬能力和分泌能力, 更重要的是增加巨噬细胞产生氧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能力, 对杀伤肿瘤细胞具有重要意义。关于脾脏边缘带淋巴瘤的研究表明, 肿瘤的发生也与脾脏免疫功能的下降有关。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思考题-重点及答案[纯属个人总结]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1.组织、器官、系统概念 结构及功能相似的一类细胞通过细胞间质聚合在一起构成组织 不同组织有机组合构成器官 结构及功能密切相关的几个器官协调配合,共同实现特定的生理功能而成为系统 2.标准的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面部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生理功能调节的主要方式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所进行的调节。 体液调节是指机体某些细胞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所作用的组织、细胞影响其功能活动。 一些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经学业运输到达靶细胞发挥其作用称为远距分泌,因其影响范围广泛又称为全身性体液调节,有些激素经组织液扩散,作用于邻近的细胞发挥作用,称为旁分泌,因其影响范围局限,又称为局部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是指机体的一些细胞、组织或器官能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 第二章人体的基本组成 1.人体九大系统 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循环、感觉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 4.试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功能特点 被覆上皮: 单层扁平上皮又称单层鳞状上皮,有一层扁平细胞构成,细胞为多边形,核呈椭圆形,位于中央。衬于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者称内皮,分布在心包膜、胸膜和腹膜表面者称间皮。主要功能为润滑、减少摩擦,利于血液或淋巴流动等。 单层立方上皮由一层立方形细胞组成,细胞呈多边形,核圆,位于中央,主要分布于甲状腺滤泡,肾小管等处。 有分泌和吸收功能。 单层柱状上皮由一层柱状细胞组成,细胞呈多角形,核呈长椭圆形并位于细胞近基底部。分布于胆囊、胃、肠粘膜和子宫内膜及输卵管黏膜等处。 大多有吸收和分泌功能。 在肠粘膜的柱状细胞之间还散在有杯状细胞,可分泌粘液,以润滑和保护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梭形、锥形、柱状和杯状细胞组成,以柱状细胞最多,游离面有纤毛。因其上皮细胞形态不同、高矮不等,胞核的位置不在同一平面,侧面观貌似复层,实为单层而得名。主要分布于呼吸道粘膜。 有保护和分泌功能。 复层扁平上皮由多层细胞组成,基底层为低柱状或立方形细胞,中间层为多边形和梭形细胞,表层为数层扁平鳞状细胞,故又称复层鳞状上皮。凡在最表层形成角质层者,称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分布于皮肤;不形成角化层者,称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分布于口腔、食管和阴道粘膜。

大鼠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生理特点

大鼠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生理特点 1.大鼠性哺乳钢,啮齿目,鼠科,大鼠属动物。 2.繁殖快。大鼠2月龄时性成熟,性周期4天左右,妊娠期20 天(19~22天),哺乳期21天,每天产仔平均8只,为全年、多发情性动物。 3.喜啃咬、夜间活动、肉食,白天喜欢挤在一起休息,晚上活动大,吃食多,因此白天除实验必须抓取外,一般不要抓弄它。食性广泛,喜吃各种煮熟的动物肉。对光照较敏感。 4.性情较凶猛、抗病力强。大鼠门齿较长,激恕、袭击抓捕时易咬手,尤其是哺乳期的母鼠更凶些,常会主动咬工作人员喂饲时伸入鼠笼的手。对外环境适应性强,成年鼠很少患病。一般情况下侵袭性不强,可在一笼内大批饲养,也不会咬人。 5.无胆囊:大鼠、鸽、鹿、马、驴、象等动物没有胆囊,它们的总胆肝管括约肌的阻力很少,肝分泌的胆汁通过总胆管进入十二指肠,受十二指肠端括约肌的控制。 6.不能呕吐:因此药理实验时应予注意。 7.垂体一肾上腺系统功能发达,应激反应灵敏。行为表现多样,情绪敏感。 8.视觉、嗅觉较灵敏,做条件反射等实验反应良好,但对许多药物易产生耐药性。 9.大鼠血压和血管阻力对药物反应敏感,但对强心甙的作用较猫敏感性低671倍。

10.肝脏再生能力强,切除60~70%的肝叶仍有再生能力。 11.对营养、维生素、氨基酸缺乏敏感,可发生典型的缺乏症状。体内可以合成维生素C。 12.对炎症反应灵敏。它的眼角膜无血管。 13.生长发育期长,长骨长期有骨骺线存在,不骨化。 14.成年雌鼠在动情周期不同阶段,阴道粘膜可发生典型变化,采用阴道涂片法(Yaginal Smear Test)来观察性周期中阴道上皮细胞的变化,可推知性周期各个时期中卵巢、子宫状态与垂体激素的变动。15.大鼠(包括小鼠)心电图中没有S-T段,甚至有的导联也不见T波,如有T波也是与S波紧挨着,或在R波降支上即开始,以致看不到等电线的S-T段。但心电图其他成分稳定,重复性好。豚鼠以上较大的动物均有明显的S-T段,在选择动物品种时应以注意。16.大鼠垂体较脆弱地附着在漏斗下部,不需要很大的吸力就可以除去而不破坏鞍膈和脑膜,适宜于制作去垂体模型。大鼠也很适于作肾上腺和卵巢等内分泌腺切除手术。 17.大鼠肠道较短,盲肠较大,但盲肠功能不发达。不耐饥饿,肠内能合成维生素C。双子宫。胸部和鼠蹊部各有三对乳头。胰腺十分分散,位于胃和十二指肠弯曲处。染色体为21对,寿命3~4年。18.大鼠的体温39℃(38.5~39.5℃),心跳频率475次/分(370~580次/分),呼吸频率85.5次/分(66~114次/分),通气量7.3 ml/分(5~10.1ml/分),潮气量0.86 ml (0.6~1.25ml),耗氧量2000mm3/g 体重,麻醉时收缩压116(88~138)mmHg红细胞总数8.9百万mm3

人体生理解剖学知识点

人体生理解剖学第一章绪论 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3?稳态: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4.内环境表现形式:兴奋与抑制。不同类型的细胞发生兴奋是的外在表现形式不同,但它们都有相同的细胞生物电活动的改变, 即产生动作电位。 5?神经调节: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特点:迅速、准确、短暂、局限。基本方式:反射一一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 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6?体液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 7?自身调节特点:范用较小、不十分灵敏。 8?正反馈:向原有活动的同一方向进一步加强。实例:血液凝固,分娩,排尿反射。 第三章细胞基本功能 1?单纯扩散: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以简单的物理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运输。物质:乙醇,尿素,笛体 类激素(类固醇激素九 2.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进行的跨膜运输0 (顺浓度梯度或顺电一一化学梯度) (1)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特点①饱和现象②立体构象特异性③竞争性抑制:匍萄糖,氨基酸。 (2)经通道的易化扩散特点①离子的选择性②转运速度快③门控特性。 3.主动转运:物质分子或离子逆着浓度梯度或电一一化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运输。 4?原发性主动运输 钠一钾泵:(钠泵,肘Tf依赖式ATP酶)特点:每水解1分子ATP可逆着浓度梯度将3个Na+移出胞外,2个K+移入胞内。 活动意义:①细胞生物电产生的主要条件之一②细胞内高K+浓度是细胞内许多代谢反应的必需的③维持细胞内液的正常渗透压和细胞溶积的相对稳定④Na+在膜两侧的浓度差是继发主动转运的动力⑤具有生电作用。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表现形式: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1?静息电位: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特点:内负外正。机制:K+外流。 2?动作电位:细胞受刺激时膜电位所经历的快速,可逆,和可传播的膜电位波动。产生机制:上升支的产生机制:Na+内流。 下降支的产生机制:K+外流。 峰电位: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后电位产生机制:钠泵。有卄騎神经纤维又叫跳跃式传导。重要特点①全或无②可传播性。传导机制(本质)一一局部电流。阈电位:能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值。去极化:膜电位负值减小的过程-超极化:膜电位负值增大的过程。复极化:细胞先发生去极化后又向原来的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 3?局部电位特征:①不表现全或无的特征②进行衰减性传导(电紧张性扩布)③总和现象(时间,空间)4?兴奋性: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二阈强度:衡量兴奋性的指标。动作电位是细胞兴奋的标志。阈强度:能使

小鼠解剖

实验一小鼠大体解剖 注意事项:请按教师的指令进行操作,谨防被小鼠咬伤; 如发生意外,请立即报告老师!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小鼠的抓取和固定方法; 2. 掌握小鼠的解剖方法; 3. 熟悉脏器系数的测定方法 4. 了解一般实验动物的抓取和固定方法 5. 了解一般实验动物的生物样本的采集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小鼠的抓取和固定 正确的抓取固定动物,是为了不损害动物健康,不影响观察指标,并防止被动物咬伤,保证实验顺利进行。抓取固定动物的方法依实验内容和动物类而定。抓取固定动物前,必须对各种动物的一般习性有所了解,抓取固定时既要小心仔细,不能粗暴,又要大胆敏捷,确实达到正确抓取固定动物的目的。 (1)单手抓取固定法 小鼠性情较温顺,挣扎力小,比较容易抓取和保定。抓取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小鼠尾巴中部(图1)放在格板或铁笼上。趁着小鼠试图挣脱的瞬间,迅速用另外三个手指压住小鼠的尾巴根部握入手掌(图2);放松拇指和食指,用另外三个手指控制小鼠,然后用食指和拇指捏住小鼠头部两边疏松的皮肤提起小鼠(图3),完成抓取保定。注意,抓小鼠尾巴应抓住尾巴中部或根部,不能仅捏住小鼠尾巴的尾端,因为这时小鼠的重量全部集中到尾端,如果小鼠挣扎,有可能弄破尾端。 在进行解剖、手术、心脏采血、尾静脉注射时,可将小鼠用线绳捆绑在木版上,或固定在尾静脉注射架及粗试管中。 图1 图2 图3 (2)双手抓取固定法

抓取时先用右手抓取鼠尾提起,置于鼠笼或实验台向后拉,在其向前爬行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两耳和颈部皮肤(图4),将鼠体置于左手心中,把后肢拉直,以无名指按住鼠尾,小指按住后腿即可(图5)。这种在手中固定方式,能进行实验动物的灌胃、皮下、肌肉和腹腔注射以及其他实验操作。 如进行解剖、手术、心脏采血和尾静脉注射时,则需将小鼠作一定形式的固定,解剖手术和心脏采血等均可使动物先取背卧位(必要时先行麻醉),再用大头针将鼠前后肢依次固定在腊板上。尾静脉注射时,可用小鼠尾静脉注射架固定(图6),先根据动物大小选择好合适的固定架,并打开鼠筒盖,手提鼠尾巴,让动物头对准鼠筒口并送入筒内,调节鼠筒长短合适后,露出尾巴,固定筒盖即可进行尾静脉注射或尾静脉采血等操作。 图4 图 5 2. 小鼠的处死方法 (1)颈椎脱臼处死法 此法是将实验动物的颈椎脱臼,断离脊髓致死,为小鼠最常用的处死方法。操作时实验人员用右手抓住鼠尾根部并将其提起,放在鼠笼盖或其他粗糙面上,用左手拇指、食指用力向下按压鼠头及颈部,右手抓住鼠尾根部用力拉向后上方,造成颈椎脱臼,脊髓与脑干断离,实验动物立即死亡。 (2)断头处死法 此法适用于鼠类等较小的实验动物。操作时,实验人员用左手按住实验动物的背部,拇指夹住实验动物右腋窝,食指和中指夹住左前肢,右手用剪刀在鼠颈部垂直将鼠头剪断,使实验动物因脑脊髓断离且大量出血死亡。 3 .小鼠解剖步骤 (1)处死小鼠 将小鼠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后,置台秤上称重。 图6

马匹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马匹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马匹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采食、咀嚼、吞咽、分泌、消化、吸收和排泄,其各部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马匹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消化系统疾病是马匹最高发疾病,发病率占到马匹内科疾病的一半以上。这与马匹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有关E消化系统解剖生理有以下特点: (一)马匹消化系统解剖特点 其一,马匹牙齿坚硬发达,咀嚼肌发达,有灵活的上下唇。坚硬发达的牙齿,强壮的咀嚼肌使马匹能采食、咀嚼粗硬的饲料,灵活的嘴唇使马匹采食容易。因此,马匹采金运围比较宽,从柔软的青草到坚硬的树枝、树皮、秸秆都能接受。摄人食物的多样性特别是摄入过多粗硬的食物易导致马匹出现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 其二,马匹口裂较小。马匹口裂较小导致其每一-次进食动作摄入的食量有限。因此饲喂马匹时应少量多次饲喂。 其三,马为单胃,胃容积小约为其消化道总容积的8 5%,相当于生置的人分之一至七分之一。马匹单胃,胃容积小的解创特点导致其单次进食量有限,因此,马匹要少量多次地饲喂,每次喂食量不能太多,防止胃急性胀大,发生急性胃扩张等胃部疾病。 其四,马的肠道发达,相对容积大,是马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马匹肠道总长度达到33米左右,总容积达到200升左右,可以容纳大量的食物,是马匹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 其五,马匹盲肠发达,是主要的消化器官。与人类小肠是主要的营养吸收器官不同的是,马匹小肠不是很发达。而盲肠是马的重要消化器官,素有“发酵罐”之称。育肠租结图1-2-30马胃(塑化标本)肠容积大约占肠道总容积的62%左右,寄生着大量可以分解纤维的微生物菌群,马匹食物中80%左右的纤维在结肠、直肠中完成消化吸收。 其六,马匹各段肠管内径粗细不均。马匹各段肠管内径粗细不均,尤以相邻肠管的结合部更为明显,如盲结口、回盲口、结肠起始部更细。这导致食物残渣在通过这些相邻肠管间结合部时非常容易滞留,引起肠道阻塞。所以马匹饲养管理或使役不当,非常易引起肠道阻塞或大便秘结等肠道疾病。

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点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 生理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部分著名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古希腊著名生物学家,动物学的远祖。最早对动物进行分类研究的生物学家,对鱼、两栖、爬行、鸟、兽等动物的结构和功能作了大量工作。 盖伦(Galen,129-199)古希腊解剖学家、医生。写出了大量医学和人体解剖学方面的文章。 维萨力欧(Vesalius,1514-1564)比利时解剖学家。开始用人尸作解剖材料,被誉为现代解剖学奠基人,1543年发表《人体的结构一书》,首次引入了寰椎、大脑骈胝体,砧骨等解剖学名词。 哈维(Havey,1578-1657)英国动物生理学家,血液循环理论的创始人。1682年发表《动物心脏和血液运动的解剖论》一书,其研究标志近代生理学的开始。 洛维(Lower R,1631-1691)英国解剖学家。首次进行动物输血实验,后经丹尼斯(Denis)第一次在人类进行输血并获得成功。 列文虎克(Avan Leewenhock,1632-1723)荷兰生物学家。改进了显微镜,观察了动物组织的微结构,是首次观察到细菌和原生物的微生物学家。 林奈(Linnaeus,1707-1778)瑞典博物学家。1735年出版《自然系统》,奠定了动物学分类的基础。 伽尔夫尼(Galvani L,1737-1798)意大利生理学家。首次发现机体中的带电现象,进行了大量“动物电”方面的实验,开创了生物电研究的先河。 巴甫洛夫(Sechenov IM,1829-1905)德国著名生理学家。在心血管神经支配、消化液分泌机制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首次提出高级神经活动的条件反射学说。 施塔林(Starling EH,1866-1927)英国生理学家。1915年首次宣布“心的定律”的发现,对循环生理作出独创性成就。1902年与裴理斯(Beiliss WM)合作,发现刺激胰液分泌的促胰液素,1905年首次提出“激素”一词。 朗德虚太纳(Landsteiner K,1868-1943)德国生理学家。首先发现ABO血型,为临床人工输血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1930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坎农(Cannon WB,1871-1945)美国生理学家。1926年首次提出“稳态”一词,他认为:生活的机体是稳定的,这种稳定有赖于许多调节机制的作用才得以保持,机体功能的任何变化,都是为保持其内环境生活状态的稳定。稳态已经成为生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