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上人教部编版第八课第三课时《特殊关爱,助我成长》教案

六上人教部编版第八课第三课时《特殊关爱,助我成长》教案

六上人教部编版第八课第三课时《特殊关爱,助我成长》教案
六上人教部编版第八课第三课时《特殊关爱,助我成长》教案

人教部编版第八课《特殊关爱,助我成长》第三课时教案

主备人:贾艳华

《特殊关爱,助我成长》是人教部编版第八课的第三课时内容。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关爱”的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处于少年时期的学生,在处理与亲人的关系时往往是单向被动的只沉浸在亲近的人给予的爱之中而不会主动地付出爱。教材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依次进行“爱的感受”、“爱的规定”、“爱的回报”、“爱的作用”等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本课采用分享感受、讨论、唱歌等方式让学生感悟和体验生活中的种种关爱,激发感恩的良心意识,体会“关爱他人”的可贵与幸福,勇于承担关爱他人的责任。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人与人之间有关爱,我们的社会也有关爱,许多政策,法律和公益活动,都将关爱带给需要帮助的人,懂得这些关爱的手带给我们的帮助。

能力目标:明白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他人的关怀,社会也对我们提供了帮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把爱心撒在我们的周围,对于关爱我们的人我们应心存感激,常怀感恩,把爱心播撒在我们周围。

3、教学重点:明白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他人、社会的帮助。

4、教学难点:对于关爱我们的人我们应心存感激常怀感恩之心。

二、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到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他人和社会的帮助,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

三、学法指导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拓展”、“探究实践”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主动参与、总结反思等多种学习方法。

四、课时安排:第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通过展示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一个片段,通过此视频让学生体会爱,知道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各种关爱,引出课题。(二)学生预习,自主学习,完成自学导航

设计意图: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本活动旨在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设问,学生自学并发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1:组织学生阅读课文阅读有关爱的书籍,教师提出问

题,组织学生讨论

活动设计2;体验关爱——讲述“我”在成长中被关爱的故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重温被关爱的感受,感悟爱的存在及对自己成长的影响,感受被关爱,领悟自己在关爱中成长

活动设计3:感受社会的关爱,列举我国对未成年人关心和爱护的法律法规和社会助学活动

设计意图:一方面让学生重温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感受国家对未成年人特殊的关爱,增强爱国主义思想和社会责任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活动设计4:真情表白——感谢有你:建议同学用自己的话语写出自己对生活中帮助和关心过自己的人的感激之情

活动设计5:多媒体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设计意图: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感悟对关爱自己的人应心存感激之心,培养其回报社会的责任意识。

(四)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反馈。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1、每个人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他人的关爱

2、不仅人与人之间充满关爱,社会也处处有爱

3、要常怀感恩之心,把爱回报社会

六教学反思

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一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如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给学生制造互学、自我展示的平台等。本课教学中基本能做到这一点,但在教学中如何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安排、时间安排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还待完善。尤其是针对这样的情感课,更应该渗透个人情感,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才愿说才敢说,课堂效果才能升华到一定境界。还有教师上课的语调应该抑扬顿挫,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打动学生。

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教案:第6课

固镇三中集体备课专用稿纸 主备人:薛力 时间2014.2.26 地点305室召集人薛力 课题6课探索建设社会 主义的道路 课时 1 课时 (总第课时) 科任教师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先进人物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整合教材全程分析、讨论探索。认识“大跃进”时期的壁画,了解“左”倾错误实质;通过先进人物图片,感受他们崇高品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产生失误后,党和人民有能力自我纠正,并经过艰苦努力取得新成就 重难点重点: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示目标(2分钟) 1)、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一节课学过的内容: 1 建国初期的“三大改造”在哪些行业里进行? 2“三大改造”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2)、出示学习目标: 1. 知道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 线的提出。 2.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国民经济 的全面调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3.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 培养辩证分析历史问题和借鉴历史的能力。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8分钟左右) 1)、出示自学提纲: 1. 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时间、主要任务、意义是什 么? 2 .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 开端? 3. 严重失误的表现、主要标志、失误的原因、党是如 何纠正的? 4 .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有哪些? 5.我们应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2)、按自学提纲自学。自学时,对不会的问题要做好批 注,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探究。 3)、教师检查学情,指导学生自学,并适当点拨。 三.、合作探究,建构知识(15--20分钟) 1、组内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在组内互相交流。 组内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质疑时提出,听其他学 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教研活动记录自主备课记录

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案《麻雀》(最新版)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案《麻雀》 教学目的 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作者赞美的“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的思想感情,激发在困难和险阻面前奋不顾身的无畏精神。 2.通过对重点段落的教学,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并熟练掌握和运用“搏斗”、“无可奈何”等词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着重理解第4、5两个自然段,认真理解、深入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教学难点 继续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方法及学习这类课文的方法。 教学准备 幻灯、感情朗读磁带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趣、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什么力量最伟大?(注意:我问的是“伟大”而不是“最大”。) (学生可以有多种答案。) 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之后就会明白了。 二、读懂课文,理清层次 (一)读预习,想想预习告诉了我们什么? (课文写的是什么事。后面几句提示: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二)按提示给课文分段 1.想想哪几个自然段写事情发生?哪几个自然段写事情发展?最后哪几个自然段写结果?(第一段:1~3自然段。第二段:4~5自然段。第三段6~7自然段。) (三)指导运用方法概括段意。 1.说说上课书学过的概括段意的方法。 2.学习新的方法。 ①读第一段。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段意:猎狗随我打猎回来的路上看到从巢中掉下来一只小麻雀。) ②读第二段。思考:写的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或怎么样)?(段意:写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掩护了小麻雀。) ③读第三段。思考:事情结果怎样?(用谁或什么、怎么样的句式回答。)(段意:写小麻雀得救了,猎狗被带走了。)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第6单元导学案

Unit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第一课时Section A (1a—2d)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使用下列单词和短语:cook, doctor, engineer, violinist, driver, pilot, pianist, scientist, grow up, be sure about, make sure 句型:What do you want to be?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 能力目标:通过听说训练及小组合作,全面提高自己的听说技能。 情感目标:激情投入,全力以赴地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而奋斗。 教学重点:单词、短语及be going to 结构。 教学难点:对未来计划和理想职业的准确表达。 二、预习展示 小提琴手____________ cook_________ engineer_________ driver____________ 钢琴家____________ 医生___________ 飞行员___________ scientist___________ 长大_____________ 计算机程序设计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擅长______________ keep on___________ 对…有把握_____________ make sure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 知识探究 1.keep on doing sth.继续/坚持做某事(表示动作反复,强调动作与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及某人做某事的决心。)keep doing sth.(表示连续不断的动作,或某一动词的持续状态。) 对点训练 (1)My father kept on ____________(smoke) though we wanted him to stop it. (2)Why does the dog keep_____? A. bark B. to bark C. barks D. barking 四、当堂反馈 单项选择。 1.---What’s your brother going to____when he_____up? ----A soldier. A. do; grow B. have ; grows C. be ; grows D. play ; grow 2. Her father is an ____________in a big factory. A. star B. engineer C. worker D. player 3.--- are you going to be a pianist in the future ? ----I’m going to practice playing the piano every day. A. What B .When C. How D. Why 4.There an art exhibition this Sunday. A. have B. is going to have C. is going to be D. is going to hold 5. He is going to to New York with his parents. A. take B. move C. bring D. stay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答案-导学案-10

【走进考场】 ( D )1.Peter is good _____ playing football, so he wants to join the football club. A. to B. with C. for D. at ( A )2.--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_____. And I always get a good grade in the test. A. Physics B. Homework C. Movie D. Concert ( A )3.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om and Jim _____ they are twin brothers. A. though B. if C. until D. so ( B )4.This is not Tina’s ruler. _____ is longer. A. She’s B. Hers C. She D. Her ( A )5.--How many children do you have, Mrs. Green? --A son and a daughter. And they are ___ students now. A. both B. all C. every D. each ( B )6.I don’t think Henry is _____than Tony. A. much popular B. more popular C. popular D. most popular ( C )7.His funny story made all of them _____. A. laughed B. to laugh C. laugh D. laughs ( D )8.My brother is _____ taller than me. A. very B. too C. so D. much ( B )9.We have many differences, but we also have some things _____. A. in fact B. in common C. as for D. as well ( C )10.--I think Holly should get the job. _____? --I think Ruth is smarter. A. What’s the matter B. What does she do C. What’s your opinion D. What’s it like ( C )11.Simon and Bruce blue eyes. A. has B. have both C. both have D. all have ( A )12.He looks thin, but he is than before. A. thinner B. more thin C. more strong D. stronger ( C )13.Our city is getting . A. beautiful and beautiful B. more and more beautiful C. more beautiful and more beautiful D. much and much beautiful ( A )14.My brother always eats junk food, so he is very A. unhealthy B. healthy C. healthier D. serious ( C )15.Diana is not good at sports Emma. A. much ... than B. very ... as C. so ...as D. as ...so ( A )16.Can we finish the work with time and people? A. less, fewer B. lesser, few C. fewer, less D. little, fewer ( D )17.Dennis is noisy. He talks than his classmates. A. a little B. a lot C. much D. more ( B )18.Which story is , this one or that one? A. much interesting B. more interesting C. very interesting D. too interesting ( A )19.This box is than that one. A. a little heavier B. heavy C. little heavier D. so heavy ( D )20.He his father, and he is good at basketball. A. like, playing B. looks like, play C. likes, playing the D. is like, playing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案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几次失误和成就,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的先进人物。 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和教训。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社会主义好》 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党做了哪些工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图片展示: 中共八大主席台 (一)中共八大——良好的开端 2.教师讲述:中共八大的基本情况。 1956年召开,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提示:中共八大的决策完全符合国情,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体现了人民的利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也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所以,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4.教师过渡:中共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党中央认为经济建设速度可以更快些,所以在1958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展示总路线内容: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总路线? 提示:一方面它指明了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另一方面片面强调“快”,正是这种不顾客观经济规律的“快”,导致了“左”倾错误的泛滥。 3.史料展示: 材料:为使钢产量翻一番,全国各地共组织9000万人上山找矿建小高炉,用土法炼钢。大搞“小(小高炉)土(土办法)群(群众运动)”。到1958年底,全国生产钢1108万吨,产量指标完成,但只有800万吨合格,有300万吨钢无法使用,毁掉不少山林,也影响其他行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4.学生分组讨论:①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大跃进”在工业上的表现是什么?②在这一生产过程中,表现突出的错误是什么?③这样的做法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提示1:以钢为纲,全国掀起疯狂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提示2: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提示3: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5.史料展示: 这个人们所不敢想的早稻高产纪录,是充分发挥共产主义风格大胆革新的成果。……插秧的密度,实际上已经很难用多少棵来计算了,因为整块田的稻子都是一根紧靠一根的。在验收时,人们曾选一平方尺的面积进行实测,据实测结果推算,平均每亩约有七百六十八万穗。把鸡蛋随便地放在覆盖着稻穗的田上面滚动,鸡蛋始终不会掉到田里去。可见这块田密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人民日报》1958年8月13日 6.根据材料,教师讲述:“大跃进”在农业上的表现是对农作物产量的估计严重浮夸。人民群众和很多党员干部不能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看待和处理问题。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损失,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为了挽回损失,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7.提出问题:探索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提示:原因:①对国情分析不够,认识不足;②缺乏建设经验;③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④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启示:①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目标导学二:“文化大革命” (一)“文革”的开始 1.史料展示: 材料一:1966年5月1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五一六通知》。通知指出“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例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正睡在我们的身旁。”“高举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大旗,夺取他们在这些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 材料二:

小学语文第八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1.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词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句意。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课文的学习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2、书写标题。这篇课文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 二、初步感知课文 1、指名读前两首的标题,点评。 2、和老师一起书写标题,注意写法。 3、指名说,你了解敬亭山、洞庭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读注释对我们学习诗歌很有帮助。 4、这两首诗一首写山,一首写水,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 三、学习《独坐敬亭山》 1、指名读。 2、了解作者。 指名说,你们了解李白吗 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

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让学生背一背自己知道的李白的诗,如《静夜思》等) 3、练读,注意把每个字读准,了解诗的意思。 4、齐读。 5、请同学们再自由地读一读诗句,看一看注释,想一想画面,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你对诗句的理解。 6、同学交流 A、指名说,你读懂了诗中的哪一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前两句: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云彩也自由自在地飘向远方。 后二句: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 质疑:后两句,是敬亭山看着我还是我看着敬亭山呢敬亭山不是人,为什么可以看呢(可以让学生质疑) B、要深入理解这首诗,还需要联系整首诗,想象一下当时的画面。谁再来说一说。 指名说。我在读这首诗的时候想象到—— C、同学们,请你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此时此刻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你是从哪些诗句或词语体会到的 指名说。 作者的心情很孤独、很寂寞;“只有”说明当时的作者十分孤独、寂寞;他又觉得敬亭山是他的知心朋友,没有离开他,作者十分感激他,也十分喜欢他;敬亭山也像人一样,天天看着他,有了感情。 7、结合背景,理解诗的情感。 介绍背景:写这首诗时,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此刻,当他独自面对敬亭山,他的内心是多么的孤独和寂寞。 8、反复读一读,再来感受一下作者的孤独和寂寞。 指名读,点评。 9、齐读。 10、试背,体会情感表演背。 四、总结学习方法 指名说。 师小结:读好题目了解作者;读一读诗句,看一看注释,想一想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反复品读,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师可用更简练的词语概括步骤,以便学生记忆与运用) 五、作业: 1、依据第一首诗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二首诗。

人教版初二英语下册导学案英语答案

Unit1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检测提升 Ⅰ单项选择 1 A 2 D 3 B 4 D 5 B Ⅱ适当词型填空 1 had 2 Does,have 3 lie,rest 4 anything 5 better Ⅲ翻译句子 1 What’s the matter?/ What’s wrong?/ What’s the trouble? 2 Maybe you should see a dentist. 3 What s hould I do? 4 He didn’t have enough money yesterday 5 You’d better bake your temperature. 6 Nanc y has a stomachache today. Ⅳ补全对话 A D B C 第二课时 Ⅰ根据首字母填写单词 1 matter 2 ears,eyes 3 temperature 4 fever 5 passengers Ⅱ介词填空 1 At 2 along 3 on 4 of 5 to 6 for 7 without 8 off 9 for 10 to 11 with 12 onto 13 to 14 in Ⅲ翻译句子: 1 The driver of bus No.26 saw an old man lying on the side of the road. 2 Thanks to Mr.Wang and the passengers, the doctors saved the man in time. 3 To his su rprise, they all agree to go with him. 4 They don’t want to get into trouble. 5 He expe cted most or all of the passengers to get off and wait for the next bus. Ⅳ选择最佳答案 1 What’s 2 feel 3 fever 4 bored V 1.B 2.B 3.B 4.C 第三课时 Ⅰ英汉互译 1.扎绷带 2.清洗脸部 3.告诉他去医院 4.put on a clean T-shirt 5.rest for a few days 6.have a nosebleed 7.get an x-rag 8.get hit on the head 9.碰破了膝盖 Ⅱ. 单项选择 1.A 2.C 3.B 4.D 5.A Ⅲ. 句型转换 1.What’s wrong ?/ Wh at’s the trouble? 2. I have a pain on my back. 3. The young bus driver is 24 year s old. Ⅳ补全对话 1.C 2.A 3.D 4.B 5.E Ⅴ翻译句子 1.The doctor told my father to give up smoking. 2 Mrs green is a 36-year-old woman. 3What happened to him?/ What was the matter with him ?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六单元

第二学期第六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说明: 1、全卷四大题,共6页,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2、答卷前,考生必须将姓名、校名按要求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方格内,不准在试卷上作 任何标志。 3、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 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25题,50分。 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2、根据爱迪生的发明来判断,他属于 A、地理大发现时代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电子时代 3、因为汽车制造的成本大大降低,汽车开始进入普通家庭,这主要得益于 A、汽车工业的规模扩大 B、汽车制造由机器化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 C、流水作业 D、降低了汽车制造厂工人工资 4、看下图,对比19世纪的柏林大学与15世纪的巴黎大学,从下设科系的不同中,可以看出19世纪重视 15世纪巴黎大学下设的四个系19世纪柏林工业大学下设的四个系文科法科医学科神学机械冶金化学造船 A、社会科学 B、医学 C、自然科学 D、神学 5、1840年前后的英国,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厂基本取代了 A、工人劳动 B、手工作坊 C、手工工场 D、家庭作坊 6、奥运会由希腊城邦之间的运动会,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现代奥运盛会,说明了 A、古希腊文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B、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运动 C、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各地之间的文化体育交流更加广泛 D、各地区之间人们的爱好越来越广泛 7、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是 A、印度 B、中国 C、日本 D、海地 8、19世纪末,占领殖民地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荷兰

我爱三峡小学语文第八册教案.doc

峡的小导游吧,向游客们去介绍三峡中最为有名的三个峡,尽情去展示它们的风光,好 吗?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峡介绍,小组内交流;(可以结合课文描写和浏览网页中的相关图片) (3)指名上台做“小导游”,边演示边介绍;(学生做游客) (4)师生评价。 二、拓展延伸,合作学习 1、师导:恩,听了三位导游的介绍,我们仿佛已置身于那神秘的三峡,再次去感受了三峡的雄伟壮观、幽深秀丽和急流险滩。三峡又何止这些令我们魂牵梦绕呢?我们对三峡的了解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呢?下面就再请我们的小导游们做好准备了,除了三峡风光,你们还想向游客们介绍三峡的什么呢?让我们到网上去浏览一下吧。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浏览三峡相关信息,小组交流; 3、指名上台当“小导游”继续介绍三峡,师生评价。 三、语文活动,知识竞赛 1、师导:观光了一天,导游们很辛苦,我们的小游客们也很辛苦,不过相信大家收获一定不小,最后就让我们一起来评选

“最佳游客”,看看哪位游客今天的收获最大。 2、屏幕出示竞赛题,学生回答,[标签:内容] 我爱上了看课外书_小学生作文 我以前一向是一个贪玩的孩子,而且又不太爱学习。我不喜欢书,更不喜欢读书、作文。直到今年表哥来到我家之后,他的一番话改变了我的喜好。使我爱上了看课外书。??? 去年暑假,我的表哥来到我家,知道了我的学习情况后,跟我讲了许多道理,讲了学习的用处,他对我说:“沈程啊,现在这个社会,不用心读书可不行啊!你现在虚度光阴,倒蛮舒服的,将来呢?你想过吗?你能干什么呢……”听着听着,我觉得是啊,表哥的话真的好有道理好有道理。我心里想,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干什么呢?于是我捧起了我以前一向不喜欢的课外书看了起来。看着看着,我不由觉得看课外书倒也挺有味道的,渐渐地渐渐地,我就被书里那紧张动人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了,渐渐地渐渐地也就开始喜欢上了看课外书。? ??暑假里,我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朱自清散文精选》等5本课外书。它既充实了我的课外生活,又让我学到了一些课外知识。觉得收获还真不小。于是我又从渐渐地喜欢课外书变成了爱上了课外书。现在,只要我一有空,我就会看课外书,同时,我也尝到了看课外书的甜头。??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A部分导学案

导学案(教师)模板 年级八年级科目英语课题(章节) Unit 1

二、写出下列身体部位。 【课堂探究】 1.I have a stomachache.意为:_________________。其中stomachache是名词,意为:____________,是由名词_____________(胃;腹部)加后缀__________(疼痛)构成的复合名词。 提示:此类复合名词还有:背痛__________、牙痛__________、头痛__________等。 2.have a cold 意为:____________ , have 也可以换成catch,即______________。 提示:表示有某种“病症;症状”常用“have + a + 名词”结构,have在此类短语中意为:___________。例如: 发烧________________ 胃痛________________ 咳嗽________________ 3.What’s the matter?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于询问对方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不顺心的事,也可用于询问某物出了什么故障,后可接with sb./sth.,表示“某人/某物怎么了”。同义句型有: the trouble What’s the problem(with sb./sth.) wrong 4.I think you should lie down and rest.我认为你应该躺下休息。 ①.lie down意为“躺下”,其中lie是动词,意为:_______________。需要注意的是,lie的过去式是__________。注意区分下列词: 原形过去式现在分词 lie(动词)躺,位于lay lying lie(动词)说谎lied lying lay(动词)下蛋;放置laid layi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19、棉花姑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13个二会字。 2.认识“病、奇、医”等七个生字。 3.能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指导“病、奇、医”三个字。 2、认识课文的二会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做好铺垫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她是谁呀?(出示图片)你们瞧,棉花姑娘长得多漂亮啊!谁来夸一夸她?是呀,棉花姑娘长得白白嫩嫩的,穿着绿裙子,多么美丽呀!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一叫她的名字吧!(板书题目:棉花姑娘) 2.识记“棉”和“娘”,你们在哪儿见过这两个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二、激趣学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请看这两幅图,说说棉花姑娘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出示棉花姑娘伤心的图片和开心的图片。) 2.是呀,第一幅图棉花姑娘愁眉苦脸的,很伤心。第二幅图棉花姑娘开心地笑了。棉花姑娘从伤心到开心,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到课文里去找找答案吧。 3.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随机出示词卡: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吐出、笑啦。 (1)学生认读。 (2)同桌你指我读合作学习生字“治、燕、别、干、然、奇、颗、瓢、碧、吐、啦”,自主发现最合适的识字方法。 4.自由读课文。 三、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1.要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我们应该怎么办?(遇到不认识的字要请教他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不添字不落字,注意停顿……) 2.刚才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 (1)第1自然段:本段有几句话?大家能读好吗? 第二句:认读词语“治病”,识记“治”。 齐读第1自然段。 (2)还有难读的句子吗? “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指名读,齐读) 3.课文中还有许多重点的句子,你们会读吗? 出示句子:(1)“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2)“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指名读) 4.你们真了不起,难读的句子都会读了,重点的句子也会读了,把课文连起来读有问题吗?现在就读一读吧,老师相信这一次你们会读得更好! 5.指名按照自然段读课文。 四、多种方法,巩固生字 1.识记“燕”和“瓢”。 (1)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生字中有两个字特别难,(燕、瓢)谁有好办法帮帮大家,说说怎样记住它们? (2)学生小组内分析。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最新教案设计

第6课戊戌变法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公车上书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人物,了解百日维新的基本史实,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由此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初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识读课文插图等多种历史资料,制作百日维新中关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措施的表格,思考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初步掌握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内容 教学难点: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

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 诗歌里“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中的“多事”主要指的是哪些事?假如有一台时光机,让你回到“那个多事之秋”,你会有何感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资产阶级维新派是如何救国的,翻到课本第6课。 提示:“多事之秋”指的是《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他们站出来挽救民族危亡,主张变法图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一)公车上书 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公车上书的主要人物和大致经过。 2.教师解释:汉朝时,政府都是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之人赴京,后来就把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叫作“公车”。由于这次上书是康有为组织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省举子所为,因此历史上就称为“公车上书”。 3.材料引入: 材料一:世变小,则治世法因之小变;世变大,则治世法因之大变。 材料二:《易》曰:“穷则变,变则通。”知天下事未有久而不变者也。 4.图片展示:展示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图片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全册课堂同步导学案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全册课堂同步导学案 Unit 1 What’s the matter?导学案 Period 1 学前反馈 把你所知道的身体部位的单词写下来,并写出其相应的中文意思。 导入目标 1能够正确描述表示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2准确表达身体的种种不适,讨论健康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本节教学目标: 认读单词 1、back(名词)____(形容词) ____ 2、脚(单数)____(复数)____ 3、lie(动词)____(名词)____ 4、怎么了?_______________ 5、胃痛____________ 6、量体温____________ 7、发烧____________ 掌握句型 (1)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 (2)What’s the matter with her? 自主学习 Task 1 1a根据图片,熟记表示身体各部位的单词。 1b根据听力材料,标序号并小组展示。 1c小组讨论,编对话并展示。 A:What’s the matter, B? B: I have a very sore throat. A: What’s the mat ter with B, C? C: She has a very sore throat.

Task 2 2a 根据听力标序号。 准确表示身体的不适 1头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胃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咳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嗓子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牙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弄伤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脖子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感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 找出合理的建议,并以对话形式小组展示。 提出合理的建议(should do or shouldn’t do sth.) 1躺下休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喝加蜂蜜的热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医生并拍X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量体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上面敷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多喝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 听力练习,并掌握对话 (1) A: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B:I have a cold. (2) A: what’s the matter with her? B: She has a very sore throat now. 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后,我还有不明白的问题。 展示交流 1a.1c dialogue 达标提升 sore与ache的用法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教学模式介绍: 新课程理念坚持把“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发现式教学模式是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规范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自学和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一种教学模式。 发现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激趣导学-目标导学-导思点拨-设问寻疑-诊断反馈-拓展延伸 设计思路说明: 根据教材的编排需求把本课内容分成三大目标导学: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文化大革命-建设成就,逐一进行讲解,以整体宏观的角度让学生去感知教材,最大限度地去调动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在讲解到探索失误带来启示的时候可以运用发现式教学,在目标导学环节后,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起“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形成新的概念,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进行重组,完善知识结构,总结学习方法。 教材分析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是人教版2018年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的内容。其主要涉及了三大改造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等错误。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可以昭示过去启迪未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 (2)知道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文革”的发起和结束、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王进喜、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总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和经济建设的成就,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和借鉴历史的能力;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八单元教案

29 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会认6 个生字,会写13 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4.学会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情。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理解寓言故事特点。 2.明白寓言指的是什么? 课件出示:寓言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道理。(包含着小道理的故事)

3.学习第一个寓言故事——纪昌学射。 注意“昌”字,的写法。 4.课文说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想想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2.学生自学思考。 3.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故事主要内容。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质疑。 三、精读课文,品析感悟 1.请同学们再次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纪昌是怎样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的,找到相关语句画下来,读一读,说说你的想法。 2.学生自学交流。 3.全班交流: (1)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 ①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 ②引发想象:同学们,你们知道织布机是什么样的吗?想象一下,纪昌就在这样的织布机下,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这一注视就是两年啊!谁愿意为大家读读这段话?通过朗读让咱们大家都能感受到纪昌的恒心和毅力。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

新版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unit3导学案

Unit3 I a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Section A 1a-1c) 【预习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新单词outgoing better loudly quietly than 2、掌握形容词比较级的变化规则。(重点) 3、能运用所学的形容词对人物的外表进行描述并作比较。(重点) 【预习检测】 预习Section A (1a-1c)的内容 翻译下列形容词 外向的友好的喧闹的 工作努力的————刻苦的较好的 长发短发高的矮的 预习掌握形容词比较级概念 2、你可以写出下列单词的比较级吗? high tall long nice large easy early big thin beautiful interesting 【探究案】 【自主学习】 1、你们会翻译下面的句子吗? I am taller than my sister. Mark runs faster than Tom. 根据上面两个句子,你能总结出比较级的定义吗? ①比较级用于之间的比较。表示“表示其中一个比另一个……” 2、同学们通过做预习检测第二题你能自己总结出形容词比较级的变化规则吗? ①一般情况,在词尾直接加;如tall long ②以不发音的e结尾的,加;如nice large ③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变为,再加;如: easy early ④以重读闭音节结尾的,并且末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的,双写最后一个辅音字母,再加er;如big thin ⑤在多音节和部分双音节词前加构成比较级。如: beautiful interesting ⑥不规则变化。如good bad 3、基本句型 我可以总结出比较级基本句型 主语++形容词比较级+than +比较对象 ——— 【合作提升】 让我们来一起翻译下面的句子吧!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课题6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课题研究生本教育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识目标①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②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探索建议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⑤邓稼先、王进喜 等先进模范人物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以及邓稼先、王进喜等先进模范人物, 培学生的快速阅读、查找、识图和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寻找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分组学习,加 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分析材料和图片,正确评价历史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的学习, 使学生认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教学难点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课题研究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多媒体演示:机床、喷气式飞机、红 旗轿车、武汉长江大桥、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新藏公路 看到这幅图片同学们能回想起我们学 过的哪些知识? 1.三大改造都改造了哪三个方面? 2.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及标志? 过渡: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 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党和人民 是如何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呢? 请同学翻书到第6课。 现在给大家3分钟时间认真阅读教材 并尽快找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问 题。 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中共八大召开的时 间?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是什 么? 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 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制定的 这一任务是否符合中国的国情、世界 学生看图思 考 中共八大把 经济发展放 在首位。中共 八大制定的 任务是符合 当时国情。中 共八大解决 对学生的回 答,巧用表 扬,最大限 度地调动孩 子学习的积 极主动性, 让他们扬起 自信的风 帆,学会学 习,学会生 活。 让学生 进入情境,调 动他们的兴 趣,来更好的 复习旧知识 巩固学 过的旧知识 与新知识做 到自然的链 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