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输液发热反应的护理流程

输液发热反应的护理流程

输液发热反应的护理流程

输液发热反应的护理流程

输液反应抢救流程

输液反应抢救流程 一、过敏性休克的抢救程序 过敏性休克0、1%盐酸肾上腺素0、5-1、0毫升静注、继以1毫升肌注或皮下注射、必要时重复抗组织胺药:如非那根25~50毫克肌注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吸氧氢化可的松200~400毫克加入100毫升葡萄糖液中静滴酌情选用血管活性药。 过敏性休克诊断要点及抢救措施 诊断:1、有过敏接触史; 2、表现胸闷、喉头堵塞感、继而呼吸困难、紫绀、濒死 感,严重者可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 3、常有剧烈的肠绞痛,恶心、呕吐、或腹泻; 4、意识障碍,四肢麻木、抽搐、失语、大小便失禁、脉细弱、血压下降 抢救:1、立即应用肾上腺素; 2、静脉快速注入肾上腺皮质激素; 3、扩容; 4、吸氧或高压给氧; 5、给予钙剂及抗组织胺药物; 6、及时处理喉头水肿、肺水肿、脑水肿等; 措施:1、0、1%肾上腺素0、5~1、0毫升肌注或静注; 2、去甲肾上腺素1~4毫克溶于500毫升溶液中静滴; 3、地塞米松10~20毫克加5%葡萄糖100毫升(静滴);

4、10%葡萄糖酸钙20毫升,静脉缓注; 5、氨茶碱0、25 克加50%糖40毫升静脉缓注; 6、平衡晶水:500~1000毫升静滴。 二、肺水肿诊断要点及抢救措施 诊断;1、严重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口唇发绀,大汗淋漓; 2、阵发性咳嗽,伴有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 3、肺部可闻及湿性罗音与鼾鸣声或大量痰鸣音; 抢救:1、吸氧或高压给氧; 2、选用血管扩张剂; 3、选用强心、利尿剂; 4、给激素药物; 5、四肢结扎、半坐位。 急救;1、不啡10毫克,皮下注射; 2、西地兰0、4~0、6毫克加50%糖20毫升静脉缓注; 3、速尿40毫克加50%糖20毫升(静脉缓注); 4、硝酸甘油0、5毫克或硝酸异山梨醇10毫克舌下含服; 5、硝普钠5~10毫克与5%糖100毫升(静缓滴)直至症状体征消失(注意血压) 6、酚妥拉明1、5~3、0毫克,50%糖40毫升(10分钟静注完) 三、输液反应与防治 输液反应: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Word文档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一、发热反应 1、原因: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如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输入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或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 2、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 小时。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轻者体温在38 度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0 度以上,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3、护理: (1)预防: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的质量, 输液用具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严格无菌操作。 (2)处理:反应轻者,立即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并及时通知医生。反应严重者,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科做细菌培养对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二、急性肺水肿 1、原因:(1)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 (2)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其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 2、临床表现: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

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腔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罗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3、护理:(1)预防: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 液量,尤其对老年人、儿童及心肺功能不全患者。 (2)处理:出现上述表现,立即停止输液并迅速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同时安慰患者以减轻其紧张心理。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为6-8L/min, 湿化瓶内加入20-30 %的乙醇溶液,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④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止血带或血压计适当加压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仍可通过。每5-10min 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⑤静脉放血200-300ml 可有效减少回心血量,但应慎用,贫血者禁用。 三、静脉炎 1、原因; (1)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强的塑料导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性反应。 (2)也可由于在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 脉感染。 2、临床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热、痛, 有时伴有畏寒、发热。 3、护理

输液反应流程

输液反应流程 一、输液反正发生的原因: (一)是液体与药品的质量不过关,液体或药品在生产过程中把关不严,混入了致热源,致热源导致机体寒战发热反应。 (二)是液体配制程序不过关,护士在液体配制过程中麻痹大意,未能履行“三查七对”,对液体的外观未仔细查验,或未做到“一人一管”、“一液一管”。在同一支注射器给多人或多组液体配制药液,致医源性致热源输入人体。 (三)是液体和体温温差过大,临床中输液反应常发生于酷热或寒冷季节。如果存放液体的房间冬天供暖不足、夏天制冷过度都会使液体温度过凉,使液体和人体温差过大。过凉的液体输入人体而导致输液反应。 (四)是输液速度过快。凉的液体快速进入人体而导致输液反应。 (五)是液体配伍太杂。如果一组液体中加入药物品种过多,药品之间产生肉眼不可见的化学反应,生成致热源而致输液反应。如有的一组液体中加入青霉素、病毒唑、双黄连或穿琥宁、地塞米松等加上液体本身的药物成分共5-6种之多,实属不当,这都有利于输液反应的发生。 二、防范 针对上述原因,对其防范并不难,但根据以往的每年都有输液反应致死的事件发生。在工作中一旦发生输液反应,医护人员都很被动,为此产生的医疗纠纷也不少,所以还必须强调:1、把好药品质量关,选购资质齐全的厂家或经营者,选购不发生输液反应的液体。2、把好液体配制关,每一位护士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在操作前都养成先把液体瓶倒过来晃一晃,对着窗户看一看(有无杂质及浑浊),把住瓶盖转一转(看瓶盖是否松动),配好液体再晃一晃、看一看的好习惯。3、是坚持一人一管、一液一管。4、是缩小液体和体温的温差。5、是输液速度要慢。6、是液体配伍应频繁就简。尤其中药制剂不能和西药配伍混合。 三、准确判断 简单说:输液反应就是热源反应所致的寒战高热,与“过敏反应”不同,虽然二者在刚发生都有面色苍白、胸闷、恶心等前驱表现,但前者发冷寒战更突出,约10-15分钟后面色潮红,寒战过后或同时出现高热。临床发展以分钟计,与后者相比相对较平稳。而后者的本质是速发型过敏性休克,其前驱症状发生数秒,数十秒后出现面色灰白、恶心呕吐、冷汗淋漓、呼吸浅促、脉搏细促、濒死感、心跳呼吸骤停,是一种骤然衰竭,其临床表现以秒计,与前者相比要急骤得多,无寒战高热反应。 四、果断处理 一旦输液反应:1、不要拔掉静脉针头,一定要保留静脉通道,以备抢救用药。一旦拔掉静脉通道、当病人需要抢救时再建静脉通道会错过抢救时机。2、换上一套新的输液器管道及与原液体性质不同的液体(如原来是葡萄糖则换成生理盐水)可暂不加药,待病情稳定后再议加药。3、五联用药:(1)吸氧。(2)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15mg(小儿0.5-1mg/Kg次)。(3)肌注或静注苯海拉明20-40mg(小儿0.5-1mg/Kg次)。(4)肌注复方氨基比林2ml(小儿0.1mg/Kg次)或口服布洛芬悬液。(5)如果末梢发凉或皮肤苍白可肌注或静注654-25mg,一般在用药30分钟后汗出热退而平稳。

9-3.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发热反应 }循环负荷过重 }静脉炎 }空气栓塞

原因:是输入致热物质引起。致热物质来源: 液体: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或者液体中存在大量的死菌或游离的菌体蛋白,或者药物成分不纯,以及消毒保存不良等 输液器:输液器消毒灭菌不合格或使用前被污染 输液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做

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患者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 轻者体温摄氏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体温可自行恢复正常。 严重者初起寒战,体温迅速上升,可高达41℃,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预防措施: 使用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看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隙,并倒转瓶体对光检查液体有无浑浊、沉淀或变色,软包装液体应挤压看是否密封。有任何疑问都必须更换液体。加药时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输液器及注射器使用前应检查灭菌有效期,包装是否完整,有问题及时更换。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致热原进入体内。

护理措施:根据患者情况区别处理 发热反应轻者,立即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及时通知医生,监测体温变化,一般数小时后症状可自行消失。 发热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妥善保存剩余溶液和输液器,以备必要时做细菌培养查找原因或必要时做药敏试验。 寒战者注意保暖,高热者采取降温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必要是时遵医嘱重新输液。

循环负荷过重 (Circulatory overload reaction) }原因:输液速度太快,短时间内输入液体过多,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常发生于小儿、老人、心、肺、肾功能不好的的患者,尤其是原有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临床表现:突然出现胸闷、呼吸急促、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腔和鼻腔涌出。听诊两肺布满湿性罗音,心率快而且节律不齐。 }预防措施:掌握好输液的速度和量。在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流程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流程 一、发热反应 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患者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轻者体温在39°C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0°C以上,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处理流程 发热反应轻者,立即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及时通知医生; 发热反应重者,立即停止输液→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做细菌培养,查找发热反应的原因; 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二、循环负荷过重反应(急性肺水肿) 临床表现 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像粉色的雪沫,急性肺水肿之特征样表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处理流程 出现上述临床表现→立即停止输液→迅速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如果病情允许,可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安慰患者减轻其紧张心理,给予高流量吸氧,6-8L/min,提高肺泡内压力,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 湿化瓶内加入20%-30%乙醇溶液,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再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以稳定患者紧张情绪,扩张周围血管,加速液体排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必要时四肢轮扎,有效减少回心血量。

三、静脉炎 临床表现 延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处理流程 停止在此部位静脉输液,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或95%乙醇溶液行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超短波理疗,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中药治疗,将如意金黄散加醋调和成糊状,局部外敷,每日2次,清热、止痛、消肿,合并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 四、空气栓塞 临床表现 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有胸骨后疼痛,随即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的发绀,并伴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呈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处理流程 出现上述临床表现,立即将患者置于左侧头低脚高位,以利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堵塞肺动脉入口,高流量吸氧,提高患者血氧浓度,纠正缺氧,有条件可用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严密观察患者表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五、过敏反应 按患者临床表现轻重,分轻度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两种。 (一)轻度过敏反应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方法(20200913015933)

输液反应时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 1、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撤除所输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2、病情紧急的患者准备好抢救的药品及物品,同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应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建立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及时报告院感办、护理部和药剂科。并按要求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卡,上报护理部。 6、将保留液体、输液器分别送药剂科和消毒供应中 心。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流程:

输液反应的处理 输液反应是医疗活动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其本身并无致死性。但它可诱导病人基楚疾病恶化而带来生命危险。临床中应重在防范;一旦发生,判断要准确,处置要果断。 ㈠发热反应处理方法: 1?不要拨掉静脉针头,一定保留好静脉通道,以备抢救用药。一旦拨掉 静脉通道,当病人需抢救时再建静脉通道,会错过抢救时机; 2?换上一套新的输液器管道及与原液体性质不同的液体(如原来是糖水则换成生理盐水),可暂不加药,待病情稳定后再议加药; 3?五联用药: ①吸氧;②静注地塞米松10--15mg (小儿0.5-1mg/kg.次)或氢化可的松100mg(小儿5--10mg/kg.次);③肌注或静注苯海拉明20--40mg (小儿0.5-- 1mg/kg.次);④肌注复方氨基比林2ml (小儿0.1ml/kg.次)或口服布洛芬悬液;⑤如未梢发凉或皮色苍白可肌注或静注654-2 5mg小儿0.1--0.5mg/kg. 次)。一般在用药30分钟后汗出热退而平稳下来。 ㈡急性肺水肿 处理方法: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方法

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 1、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撤除所输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2、病情紧急的患者准备好抢救的药品及物品,同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应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 苏。 4、建立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及时报告院感科、医教科和药剂科。并按要求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卡,上报医教科。 6、将保留液体、输液器进行封存。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输液反应处理流程

严密观察病悄变化 药剂科、咲教科、院感科输液反应的处理

输液反应是医疗活动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其本身并无致死性。但它可诱导病人基楚疾病恶化而带来生命危险。临床中应重在防范;一旦发生,判断要准确,处置要果断。 一、发热反应处理方法: 1?不要拨掉静脉针头,一定保留好静脉通道,以备抢救用药。一旦拨掉静脉通道,当病人需抢救时再建静脉通道,会错过抢救时机; 2?换上一套新的输液器管道及与原液体性质不同的液体(如原来是糖水则换成生理盐水),可暂不加药,待病情稳定后再议加药; 3. 按医嘱给予对症处理:吸氧、糖皮质激素、镇静解热剂等处理。 二、急性肺水肿 1. 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尤其对老人、小儿和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 2.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如 病情允许,使病人呈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 脏负担。 3. 高流量氧气吸入。 4. 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5. 给予心理安慰,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6. 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方法: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四肢,以阻断静脉回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5? 10 min 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 带。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 三、静脉炎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用。 2. 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3?停止在出现炎症的静脉输液,并将该肢体抬高、制动,局部用50 %硫酸 镁溶液湿敷,2次/ d ,每次20 min。 4. 红外光局部照射,1次/ d ,每次15? 20 min。

输液反应-抢救流程图

输液反应抢救流程图 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通道并更换液体(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保留输液袋发热反应:发冷、寒战、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快、周身不适等症状 肺水肿:胸闷、气短、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空气栓塞:胸部异常不适,频死感,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紫绀 ? 气道阻塞 紧急评估 有无气道阻塞 呼吸异常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 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 神志是否清楚呼之无反 应,无脉搏 无上述情况或经处理 解除危及生命的情况 后 发热反应肺水肿 如在输液过程中出现胸闷、 清除气道异物, 保持气道通畅: 大管径管吸痰 气管切开或插管 心肺复苏 空气栓塞气短、咳 在输液过程中患者出现发粉红色泡沫样痰等症状时,详询患者热、寒战,而无胸闷、气短、或家属后排除心脏本身疾患,则考虑呼吸困难、胸部异常不适等输液反应所致,常因输液速度过快导症状,详询病史无其它原因,致左心衰症状 则按输液发热反应对症处理如输液时患者出现胸部异常不适,频死感,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紫绀,应考虑空气栓塞,则按以下 ●吸氧 ● 寒战时,肌内注射异丙嗪25mg 或静脉注射 ● 高热者物理降温温度较高者应用退热药如安痛定肌肉注射、口服布洛芬、应用退热栓等; ●肌注或静注苯海拉明20— 40mg ●静注地塞米松 10—15mg ●如末梢发凉或皮肤苍白可肌注或静注 6542,5mg●一般在用药 30 分钟后汗出热退而平稳下来。●端坐卧位,两腿下垂,以减 少静脉回流; ●吸氧 ●强心剂,西地兰0.4-0.6mg ⑤利尿,静脉注射速尿 40-80mg,以减少血容量。 血管扩张剂,可选用消心痛 10-20mg 舌下含服或硝普钠 20ug/分、酚妥拉明 0.1mg/分静 脉滴注。 ● 氨茶碱,静脉缓慢注射 ● 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地塞 米松 10-20mg 方法处理 ●立即使病人左 侧卧位和头低脚 高位; ●氧气吸入

输液反应的抢救流程

输液反应的抢救流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输液反应的抢救流程 导语 简单说,输液反应就是热源反应所致的寒战高热,与“速发型过敏反应”不同,应给予准确判断。 一、过敏性休克的抢救程序 过敏性休克: %盐酸肾上腺素毫升静注、继以1毫升肌注或皮下注射、必要时重复抗组织胺药:如非那根25~50毫克肌注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吸氧氢化可的松200~400毫克加入100毫升葡萄糖液中静滴酌情选用血管活性药。 过敏性休克诊断要点及抢救措施 诊断: 1、有过敏接触史 2、表现胸闷、喉头堵塞感、继而呼吸困难、紫绀、濒死感,严重者可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 3、常有剧烈的肠绞痛,恶心、呕吐、或腹泻; 4、意识障碍,四肢麻木、抽搐、失语、大小便失禁、脉细弱、血压下降。 抢救: 1、立即应用肾上腺素; 2、静脉快速注入肾上腺皮质激素; 3、扩容; 4、吸氧或高压给氧; 5、给予钙剂及抗组织胺药物;

6、及时处理喉头水肿、肺水肿、脑水肿等; 措施: 1、%肾上腺素~毫升肌注或静注; 2、去甲肾上腺素1~4毫克溶于500毫升溶液中静滴; 3、地塞米松10~20毫克加5%葡萄糖100毫升(静滴); 4、10%葡萄糖酸钙20毫升,静脉缓注; 5、氨茶碱克加50%糖40毫升静脉缓注; 6、平衡晶水:500~1000毫升静滴。 二、肺水肿诊断要点及抢救措施 诊断: 1、严重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口唇发绀,大汗淋漓; 2、阵发性咳嗽,伴有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 3、肺部可闻及湿性罗音与鼾鸣声或大量痰鸣音; 抢救: 1、吸氧或高压给氧; 2、选用血管扩张剂; 3、选用强心、利尿剂; 4、给激素药物; 5、四肢结扎、半坐位。

常见的输液反应及护理

(一)发热反应 1.原因发热反应时输液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反应。因输入致热物质所致。多由于输液器具清洁灭菌不彻底或被污染、有效期已过、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剂不纯、消毒灭菌保存不良、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等所致。 2.临床表现一般于输液后数分钟至一小时发生。表现为发冷、寒战继而发热。轻者体温在38°C左右,于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体温自行恢复正常;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1°C,并伴有头痛、脉数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3.预防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与有效期;输液器外包装有无破损、漏气、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4.护理 (1)反应轻者可减慢滴数或停止输液;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及时通知医生,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 (2)对症处理寒战者给以保暖;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 (3)遵医嘱给以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4)做好记录,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进行检测,查找引起发热反应的原因。 (二)急性肺水肿 1.原因 (1)因输液速度过快,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所致。 (2)病人原有心肺功能不良。 2.临床表现在输液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从口鼻涌出,听诊两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3.预防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与输液量,对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功能不良的病人需要特别慎重并密切观察。 4.护理 (1)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共同紧急处理。 (2)病情允许可让病人端坐,两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3)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为6-8升/分,可提高肺泡内氧分压,使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减少从而增加氧的弥散,改善低氧血症。

输液反应抢救流程

输液反应的原因及处理流程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如果消毒灭菌不严密,输入药物导致药液被污染,致热物质进入人体,体内均可引起输液反应。输液反应是医疗活动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其本身并无致死性。但它可以诱导病人基础疾病恶化,严重者发生休克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中应重在防范“一旦发生,判断要准确,处置要果断。 一,输液反应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是液体与药品质量不过关:液体或药品在生产过程中把关不严,混入了致热源。致热源进入人体,导致寒战发热反应; ②.是液体配制程序不过关,(没有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护士在液体配制过程中麻痹大意,未能履行“三查七对”,对液体外观,未予仔细查验;或来作到“一人一管”,“一液一管”,用同一支注射器给多人或多组液体配制药液,致医源性,致热源输入人体; ③.是液体与体温温差过大(及环境的因素):临床中输液反应常发生于酷热或寒冷季节。注射室空气的污染,不能随便让非医护人员走动或过多的人走动,以放尘埃扬抹四起。如果存放液体的房间,冬天供暖不足,夏天制冷过度,都会使液体温度过凉,使液体与人体,温差加大,过凉的液体输入人体而导致输液反应; ④.是输液速度过快:如果静脉点滴速度过快,在体质虚弱和敏

感患者也可引起输液反应,静脉滴注含钾、钙、镁离子的药物,滴速过快可引起患者不适或病情恶化;氨基酸类药物渗透压过大,若滴速过快可引起溶血反应;滴速过快也可引起,毒阈值低得敏感患者发生输液反应。 ⑤.是液体论配伍过杂:如果一组液体中加入药物品种过多,药品之间产生肉眼不可见的化学反应,生成致热原而致输液反应。如有的一组液体中加入青霉素、病毒唑、双黄连或穿琥宁、地塞米松等,加上液体本身的药物,成分共5种之多,实属不当,这都有利于输液反应的发生。 三查:服药、处置、操作前查;服药、处置、操作中查;服药、处置、操作后查;八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时间、剂量、用法、批号;一注意:用药后反应 一旦发生输液反应,果断处理
一,不要拨掉静脉针头,一定保留好静脉通道,以备抢救用药.一旦拨掉静脉通道,当病人需抢救时再建静脉通道,会错过抢救时机;
二,换上一套新的输液器管道及与原液体性质不同的液体(如原来是糖水则换成生理盐水),可暂不加药,待病情稳定后再议加药;
三,五联用药:①吸氧;②静注地塞米松10--15mg(小儿0.5-1mg/kg.次)或氢化可的松100mg(小儿5--10mg/kg.次);③肌注或静注苯海拉明20--40mg(小儿0.5--1mg/kg.次);④肌注复方氨基比林2ml(小儿0.1ml/kg.次)或口服布洛芬悬液;⑤如未梢发凉或皮色苍白可肌注或静注654-2 5mg(小儿0.1--0.5mg/kg.次).一般在用药30分钟后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流程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流程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流程 一、发热反应 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患者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轻者体温在39°C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0°C以上,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处理流程 发热反应轻者,立即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及时通知医生; 发热反应重者,立即停止输液→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做细菌培养,查找发热反应的原因; 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二、循环负荷过重反应(急性肺水肿) 临床表现 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像粉色的雪沫,急性肺水肿之特征样表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处理流程 出现上述临床表现→立即停止输液→迅速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如果病情允许,可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安慰患者减轻其紧张心理,给予高流量吸氧,6-8L/min,提高肺泡内压力,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 湿化瓶内加入20%-30%乙醇溶液,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再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以稳定患者紧张情绪,扩张周围血管,加速液体排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必要时四肢轮扎,有效减少回心血量。 三、静脉炎 临床表现 延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处理流程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主讲人:张燕时间:2017-10-10 输液反应包括发热反应,系静脉输液时由致热源、药物、杂质、药液温度过低、药液浓度过高及输液速度过快等因素引起。 输液反应的原因、症状、预防及护理措施 (一)发热反应 1.原因:发热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的菌体 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输液瓶清洁消毒不完善或再次被污染;输入液体消毒、保管不善 变质;输液管表层附着硫化物等所致。 2.症状:主要表现发冷、寒战、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C左右,严重者高热达40- 41C),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快、周身不适等症状。 3.预防及护理措施: (1)反应轻者可减慢输液速度,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重者须立即停止输液;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针刺合谷、 内关穴。 (2)输液器必须做好除去热原的处理。 (二)心力衰竭、肺水肿 1.原因:由于滴速过快,在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所致。 2.症状:病人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咳泡沫样血性痰;严重时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出现湿罗音,心率快。

3.预防及护理措施: (1)输液滴速不宜过快,输入液量不可过多。对心脏病人、老年和儿童尤须注意。 (2)当出现肺水肿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3)按医嘱给以舒张血管、平喘、强心剂。 ⑷ 高流量氧气吸入,并将湿化瓶内水换成20%-30油精湿化后吸入,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5)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止血带(须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肢体,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止血带应逐渐解除。 (三)静脉炎 1.原因: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强的塑料管时间过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2.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 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预防及护理措施: 以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为原则。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红霉素、氢化考的松等,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⑵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95%酉精或50%硫酸镁进行热湿敷。 (3)用中药外敷灵或如意金黄散外敷,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⑷ 超短波理疗,用TDP台疗器照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输液反应的抢救流程

输液反应的抢救流程 导语 简单说,输液反应就是热源反应所致的寒战高热,与“速发型过敏反应”不同,应给予准确判断。 一、过敏性休克的抢救程序 过敏性休克: 0.1%盐酸肾上腺素0.5-1.0毫升静注、继以1毫升肌注或皮下注射、必要时重复抗组织胺药:如非那根25~50毫克肌注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吸氧氢化可的松200~400毫克加入100毫升葡萄糖液中静滴酌情选用血管活性药。 过敏性休克诊断要点及抢救措施 诊断: 1、有过敏接触史 2、表现胸闷、喉头堵塞感、继而呼吸困难、紫绀、濒死感,严重者可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 3、常有剧烈的肠绞痛,恶心、呕吐、或腹泻; 4、意识障碍,四肢麻木、抽搐、失语、大小便失禁、脉细弱、血压下降。 抢救: 1、立即应用肾上腺素; 2、静脉快速注入肾上腺皮质激素; 3、扩容; 4、吸氧或高压给氧;

5、给予钙剂及抗组织胺药物; 6、及时处理喉头水肿、肺水肿、脑水肿等; 措施: 1、0.1%肾上腺素0.5~1.0毫升肌注或静注; 2、去甲肾上腺素1~4毫克溶于500毫升溶液中静滴; 3、地塞米松10~20毫克加5%葡萄糖100毫升(静滴); 4、10%葡萄糖酸钙20毫升,静脉缓注; 5、氨茶碱0.25克加50%糖40毫升静脉缓注; 6、平衡晶水:500~1000毫升静滴。 二、肺水肿诊断要点及抢救措施 诊断: 1、严重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口唇发绀,大汗淋漓; 2、阵发性咳嗽,伴有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 3、肺部可闻及湿性罗音与鼾鸣声或大量痰鸣音; 抢救: 1、吸氧或高压给氧; 2、选用血管扩张剂; 3、选用强心、利尿剂; 4、给激素药物; 5、四肢结扎、半坐位。 急救: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方法

输液反应时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仁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撤除所输液体,重新更换 液体与输液器。 2、病情紧急得患者准备好抢救得药品及物品,同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应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建立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与抢救过程。 5、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及时报告院感办、护理部与药剂科。并按要求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卡,上报护理部。 6、将保留液体、输液器分别送药剂科与消毒供应中心。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流程:

记录生命体征、抢救过程 输液反应得处理 输液反应就是医疗活动中极为常见得现象,其本身并无致死性。但它可诱导 病人基楚疾病恶化而带来生命危险。临床中应重在防范;一旦发生,判断要准确, 处置要果断。 ㈠发热反应处理方法: 1?不要拨掉静脉针头,一定保留好静脉通道,以备抢救用药。一旦拨掉静 脉通道,当病人需抢救时再建静脉通道,会错过抢救时机; 2?换上一套新得输液器管道及与原液体性质不同得液体(如原来就是糖 水则换成生理盐水),可暂不加药,待病悄稳定后再议加药; 3?五联用药: ① 吸氧;②静注地塞米松10—15ing (小儿0、5-lmg/kg.次)或氢化可得松 lOOmg (小儿5—lOmg/kg.次):③肌注或静注苯海拉明20—40ing (小儿0、 5—Img/kg 、次);④肌注复方氨基比林2inl (小儿0、Iml/kg^次)或口服布洛芬悬 液;⑤如未梢发凉或皮色苍口可肌注或静注654-2 5ing (小儿0、1—0、5mg/kg. 次)。一般在用药30分钟后汗出热退而平稳下来。 ㈡急性肺水肿 处理方法: 将换下得输液器与液体送检 I 协助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单 向相关部门汇报 药剂科、护理部、感染办

输液反应及其护理措施资料

输液反应及其护理措 施

输液反应及其护理措施 静脉输液: 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输液反应(常见的输液反应): 1、发热反应; 2、急性肺水肿; 3、静脉炎; 4、空气栓塞。发热反应症状表现为: 发冷、寒颤、发热,伴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一、发热反应预防和护理: 1、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的质量,输液器包装及灭菌日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输液反应轻者可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更换空糖和输液管,立即通知医生,并注意体温的变化; 3、输液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进行检测,查找反应原因; 4、对症处理:对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遵医嘱给予抗过敏或激素治疗。 二、输液时发生急性肺水的原因: 1、由于输液速度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引起; 2、病人原有心肺功能不良。

急性肺水肿的症状包括: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三、输液时急性肺水肿的护理措施: 1、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尤其对老年、儿童、心肺功能不 良 的病人要特别慎重; 2、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如病情允 许 可使病人端坐,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3、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使肺胞内的压力增高,减少肺 泡 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同时湿化瓶内加入百分之20—百分之30的乙醇进行湿化氧气; 4、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 物, 以舒张周围血管,加速体液的排出,减轻心脏负荷; 5、必要时四肢轮扎。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 压 以阻断静脉回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管,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症状逐渐好转后解除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主讲人:王丽荣 输液是临床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一名护士必须掌握输液的理论和技术操作,正确评估病人的身心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输液过程中的反应和并发症。使病人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应举行和了解反应的种类过敏和药物不良反应等鉴别。 一、发热反应: 是输液常见的一种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多由于输液器和药品不合格,环境不洁,无菌操作不严格使致热物质进入体内引起。 1、临床表现:发热反应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表现为发冷、寒 战和发热。轻者体温在38℃左右,于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体温恢复正 常,重者初起寒战,继之体温可打40℃以上,伴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 2、护理措施: (1)减慢或停止输液,通知医生。 (2)监测生命体征,并每30分钟量体温一次,直至病情平稳。 (3)对症、寒战时加盖被或热水袋保暖、高热时给市物理降温。 (4)按医嘱给抗过敏药或激素。 (5)保留余液或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室作细菌培养, (6)预防,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无菌有效期,防止政热物质进入体内。

例:二次冲水封口的问题。 二、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 与输液速度过快,输液量过多有关。 1、临床表现:输液中,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哆嗦、咯分红色泡泡样 痰。 严重时泡沫痰液以口鼻涌出,两肺可闻及温罗音。 2、护理措施:(1)立即停止输液,及时与医生联系,配合抢救,安慰病人。(2)协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重,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脉负担。 (3)加压给氧,可使肺泡内压力增高,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同时给予20%~30%乙醇湿化液,,因乙醇能降低肺泡内泡沫 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迅 速缓解缺氧症状。 (4)按医嘱给予镇静剂,扩血管药物和强心剂(如详地黄)利尿利等。 (5)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呼吸。 (6)必要时用止血常进行四肢轮杂(适当加压),以阻断静脉四流,但动脉血流的通畅,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侧肢体的止血带, 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器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 带。 (7)预防: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对有心、肺疾病的病人以及老年、儿童尤应慎重。 三、静脉炎

输液反应抢救流程图

输液反应抢救流程图 常见病因:系静脉输液时由致热源、药物、杂质、药液温度过低、 药液浓度过高及输液速度过快等因素引起,发热反应最常见。 患者出现发热征象和(或)肺水肿(或)空气栓塞征象,考虑 为输液反应:发冷、寒战、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快、 周身不适等症状胸闷、气短、咳粉红色泡沫样痰;胸部 异常不适,频死感,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紫绀 气道阻塞 紧急评估 有无气道阻塞 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 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 神志是否清楚 呼吸异常 呼之无反应,无脉搏清除气道异物,保持气道通畅:大管径管吸痰气管切开或插管 心肺复苏 无上述情况或经处理解除危及生命的情况 无上述情况时则根据症状进行如下处理前提:在输液过程中出现下述情况 在输液过程中患者出现 发热、寒战,而无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胸部异常不适等症状,详询病史无其它原因,则按输液发热反应对症处理如在输液过程中出现胸 闷、气短、咳粉红色泡 沫样痰等症状时,详询 患者或家属后排除心脏 本身疾患,则考虑输液 反应所致,常因输液速 度过快导致左心衰症状 如输液时患者出现胸部 异常不适,频死感,随即 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紫 绀,应考虑空气栓塞,则 按以下方法处理 寒战时,肌内注射异丙嗪25mg或静脉注射 ●高热者物理降温 ●肌注或静注苯海拉明20—40mg ●静注地塞米松10—15mg或氢化可的松100mg. ●如末梢发凉或皮肤苍白可肌注或静注6542,5mg ●吸氧1、按急性左心衰竭 的急救流程处理;2、 必要时转上级医院 进一步诊治。 ●立即使病人左侧 卧位和头低脚高位; ●氧气吸入 1、寻求原因: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致热源、病菌、 游离的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输液瓶清洁消毒不完善或再次被污染;输入液体消毒、保管不善 变质;输液管表面附着硫化氢等所致;2、必要时转上级医院诊治 防治方法:输液时必须 排尽空气,如需加压输 液时,护士应严加观 察,不得离开病人,以 防液体走空。 1、按急性左心衰竭 的急救流程处理; 2、必要时转上级医 院进一步诊治。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方法

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1、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撤除所输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2、病情紧急的患者准备好抢救的药品及物品,同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应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建立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及时报告院感科、医教科和药剂科。并按要求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卡,上报医教科。 6、将保留液体、输液器进行封存。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输液反应处理流程 患者出现输液反应

记录生命体征、抢救过程 输液反应的处理 输液反应是医疗活动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其本身并无致死性。但它可诱导病人基楚疾病恶化而带来生命危险。临床中应重在防范;一旦发生,判断要准确,处置要果断。 一、发热反应处理方法: ⒈不要拨掉静脉针头,一定保留好静脉通道,以备抢救用药。一旦拨掉静脉通道,当病人需抢救时再建静脉通道,会错过抢救时机; ⒉换上一套新的输液器管道及与原液体性质不同的液体(如原来是糖水则换成生理盐水),可暂不加药,待病情稳定后再议加药; ⒊按医嘱给予对症处理:吸氧、糖皮质激素、镇静解热剂等处理。 二、急性肺水肿 1.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尤其对老人、小儿和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 2.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如病情允许,使病人呈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3.高流量氧气吸入。 4.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5.给予心理安慰,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6.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方法: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四肢,以阻断静脉回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5~10min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 三、静脉炎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用。 2.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3.停止在出现炎症的静脉输液,并将该肢体抬高、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2次/d,每次20min。 4.红外光局部照射,1次/d,每次15~20min。 5.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四、空气栓塞 1.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将各部位衔接紧密,防止滑脱。 2.输液前排尽输液导管内的空气。 3.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添加药物。输液完毕及时拔针。 4.加压输液时应有专人在旁守护。

输液反应流程图

输液反应流程图↓ 系静脉输液时由致热源、药物、杂质、药液温度过低、药液浓度过高及输液速度过快等因素引起,发热反应最常见。 输液反应的类型 发热反应 原因:输入致热物 质 症状:主要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左右,严重者高热达40-41℃),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快、周身不适等症状。 轻者:停液、保暖; 高热者:物理降温; 抗过敏;激素、针 刺合谷、内关 心力衰竭、肺水肿 原因:由于输液速度 过快,在短期内输入 过多液体,使循坏血 容量急剧增加,心脏 负担过重所致。 症状:突然出现胸闷、 气短、咳粉红色泡沫 样痰;严重者稀痰液 可由口鼻涌出,肺部 出现湿罗音,心率快 处理:按照急性左 心功能衰竭流程处 理。 静脉炎 原因:长期输注浓 度较高、刺激性较 强的药物、或静脉 内放置刺激性强的 塑料管时间过长而 引起局部静脉壁的 化学炎症反应;也 可因输液过程中无 菌操作不严引起局 部静脉感染 症状:沿着静脉走向 出现红线,局部组织 红、肿、灼热、疼痛, 有时伴有畏寒、发热 等全身症状。 空气栓塞 原因:由于输液 管内空气未排 尽,导管连接不 紧,有漏缝;加 压输液、输血无 人在旁看守,均 有发生气栓的危 险。 症状:病人感觉 胸部异常不适, 频死感,随即出 现呼吸困难,严 重紫绀,心电图 可表现心肌缺 血和急性肺心 病改变。

输液反应流程图↓ 静脉炎处理: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 1、严格无菌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红霉素、氢化考的松、七叶皂苷钠等,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2、抬高患肢,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进行湿热敷; 3、用中药外敷灵或如意金黄散外敷,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 4、超短波理疗,用TDP 治疗器照射,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空气栓塞的处理:1、输液时必须排尽空气,加压输液时严加看护;2、立即使病人左侧卧位和头低脚高位;3、氧气吸入; 抗过敏药物: 如:苯海拉明针10mg,肌注;西咪替丁针20mg加入盐水中静滴;地米针10mg静推或加水静滴;10%葡萄糖酸钙10-20ml静脉缓慢推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