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科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科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科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王国维说:“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故兄弟间常不免有争位之事”,“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请判断他是在论述下列哪一制度的由来

A.以举荐贤能为核心的禅让制 B.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

C.“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 D.以同姓亲族为主体的句封制

2、历史的推论离不开对史料的正确解读。下列对材料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A.禅让制B.礼乐制C.九品中正制D.察举制

4、中世纪西欧政治上是封建制度,即国王把土地作为采邑分封赏赐给贵族,贵族再分割采邑封给自己的附庸,层层分封,形成不同的等级。由此可见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制类似于中国的A.中央集权制度B.宗法制度C.分封制度D.封建制度

5、下列材料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的是

A.“诸侯朝于天子……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B.“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蘖无别,则宗族乱。”

D.“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

6、傅乐成的《中国通史》中说:在此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或“中国”都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此“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促使此处“中国”概念变化的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

7、《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於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於上。”这表明

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

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

8

姓名官职出身

萧何相国县吏

樊哙左丞相狗屠

灌婴太尉布贩

出现这种现象与哪种制度有关

A.世卿世禄制B.军功爵制C.察举制D.九品中正制

9、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这里“矫前世之弊”主要是指

A.废除宗法制 B.采取郡国并行制C.加强皇帝制D.实行三公九卿制

10、“选”的对象为没有官职的读书人,“拔”的对象是下级官吏,按规定,他们都必须是品德高尚、学识才干出众的人,由下而上推举官吏。我国古代比较符合上述选拔官吏的方法和结果的是:

A.世袭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1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唐之于汉的“变动”体现在

A.皇帝制度的确立B.郡县制的实行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D.三省六部制的实行

12、右面所示为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

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示意图。导致唐

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孝廉成为选官的主要标准

B.九品中正制的创立与完善

C.科举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D.唐宋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平民阶层政府

13、“三司之职……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

賦之人,朝廷不预,一归三司。”这段引文所述的是下列哪一时期的官制

A.秦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14、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

A.事权的分割B.科举制的完善C.理学的兴起D.租佃制的发展可

15、宋代有个叫钱昆的少卿,世代都是余杭人。余杭人喜欢吃蟹。钱昆曾经要求外放到地方上去当州官,別人问他想到哪个州去?钱昆回答说:“只要有螃蟹而沒有通判的地方就可以了。”这讽刺了宋代

A.君主专制的过度膨胀B.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

C.重文轻武的政治原则D.程朱理学的空疏学风

16、《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

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这表明,内阁

A.在太祖时期正式建立B.在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成为朝廷的法定中央机构D.六部百司为大学士属官

17、历史学家萧功秦指出:“中国传统官僚集权社会的社会精英,主要是由地主、士绅与官僚这三个阶层角色构成的……自隋唐以来迄至近代……上述这三个社会阶层之间存在着相对频繁的横向流动。”这种“流动”是由什么来实现的?

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

18、“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此令出自

A.汉武帝B.宋太祖C.明太祖D.清雍正帝

19、清朝军机处起草的谕旨,往往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经驿马传递直达地方督抚。这种做法

A.加强了内阁的权力B.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C.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D.削弱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

20、某机构不设专官,其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入选该机构的大臣,虽然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他们不过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而已。该机构是

A.军机处B.内阁C.参议院D.中朝

21、中国古代,“吏”是贵族或大官随员或职员的通称,秦汉以后,多指没有官位的官府工作人员,但“吏”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B.官僚政治的弊端

C.中央集权的削弱D.相权不断膨胀

22、西方人把科举制看作是“中国第五大发明”。下面有关科举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科举制推动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向贵族政治的转变

B.科举制的发明,摒除了权力的干扰,保证选拔的公正、公平

C.科举制是维系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的正统地位的重要手段

D.科举制的实行,在制度上使国家政权向社会各阶层开放,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23.文字是一定时期社会的产物。古代汉字“羣”(群)结构是君在羊(百姓)的上边,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君”字体现了君权神授B.“羣”字与“民贵君轻”有着根本的区别

C.“羊”字说明了人民群众处于被统治地位D.“羣”字是宋明理学的产物

24、“抽签选举制使富人失去了运用其财富和地位等方面影响选举的可能,为普通公民提供了在古代条件下最广泛也最平等的参政机会。”引文所描述的当指

A.中国先秦时期的军功爵制度B.中国自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

C.古代雅典民主机关的选举方式D.美国总统选举时的选举人团制度

25、“古希腊民主政体是一种最简陋也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该观点认为

A.雅典民主缺少人文精神B.雅典民主没有法律保障

C.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D.雅典民主导致文明淹没

26、“撇开了以氏族和胞族为基础的四个旧部落,代替它们的是一种全新的组织,这种组织是以曾经用诺克拉里试验过的只依居住地区来划分公民的办法为基础的。”材料描述的现象发生在

A.梭伦改革时期B.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C.伯利克里执政时期D.查士丁尼在位时期

27、(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这说明罗马法

A.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充实、完善B.政出多门,错误百出

C.皇帝不断制订和颁布法律D.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8、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屋大维的顾问抱怨:“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这反映了当时

A.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愈发尖锐B.应该抓紧健全直接民主政治

C.公民法已跟不上形势的需要D.急需进一步扩大帝国的疆域

29、《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A.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社会矛盾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

C.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影响深远D.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30、西方俗语“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到了罗马就像罗马人那样做),中文一般译为“入乡随俗”。从这一俗语的最初来源看,“随俗”可能是

A.信奉君权至上B.尊重各国风俗C.维护民主制度D.遵守法律制度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18分)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材料三吴王濞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千互通,相为消长,这些情况皆足以动摇政局。

——据钱穆《秦汉史》整理材料四行省品秩高,权势重,对所辖路府州县官的统摄和节制力自然较强。行省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指出秦与汉初政治制度的异同。(6分)

(2)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西汉王国对中央构成哪些方面的威胁。(4分)汉代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实践的效果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2分)

(3)据材料四,概括行省制度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2分)综合以上分析,指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所反映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4分)

32.(12分)选官制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地域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丞相公孙弘者,齐淄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建元元年,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汉书?公孙弘传》材料二《傅畅自序》云:“时清定九品,以余为中正。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今余以年少复为此任,故至于上品。”——《太平御览》材料三崔湜,字澄澜,定州人。擢进士第,入朝,累转左补阙。……由考功员外郎骤迁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再拜中书侍郎,检校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朝野佥载》

材料四 1972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与日本池田大作先生在《展望二十一世纪》的对话中谈到:“实际上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同罗马制相比较,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约在xx年的时间里,或大或小,它成了统一中国和巩固秩序的支柱。但它同样是有限度的。鸦片战争时,在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里,当时的制度是极为优越的。┅┅在英国也确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

——转引自梁宁森《科举制:英国文官制度的起源》

(1)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公孙弘“为博士”、傅畅“至于上品”和崔湜“入朝”的原因各是什么?(3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由材料二到材料三选官制度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意义?(3分)

(3)依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当时中国的选官制度对英国有什么影响?(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它同样是有限度的”指什么?并指出这一制度在东西方产生不同影响的主要原因。(4分)

1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初,革秦之弊,废弃秦法严酷繁杂的成分,制定《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查明犯罪真相……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然而在涉及与王侯有关的叛国罪时,如果需要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适,则所有都无一例外地应接受拷问。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摘自古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三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宪法是最伟大的胜利。……战后人们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美国人民建立政治上软弱无力的邦联政府;新的宪法则要建立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员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美国的历程》

材料四“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性。”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

(1)依据材料一,概括汉朝制定法律制度的主要原则。(3分)

(2)材料二体现了罗马法中的哪些法律原则?(2分)依据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对欧洲近代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为什么要建立一个“新型的共和国”?(1分)其“新型”有何特征?(2分)

36333 8DED 跭831868 7C7C 籼31953 7CD1 糑4L37226 916A 酪23023 59EF 姯26148 6624 昤33377 8261 艡?34994 88B2 袲39181 990D 餍37673 9329 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