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单元 植物的一生

第1单元 植物的一生

第1单元植物的一生

1 播撒希望的种子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够认真观察、记录种子的结构以及种子的萌发过程。

2.会利用对比实验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3. 会正确播种,使自己的种子顺利萌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生命世界的神奇与伟大,体验种植的乐趣。

科学知识

1. 了解种子的结构特征。

2.知道种子的萌发条件。

3.了解种子的萌发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种子萌发的视频资料、高大种子植物与其种子的对比图片、某种植物的果实;浸泡过的种子、放大镜、培养皿、镊子;黄豆和辣椒的种子。

学生准备:不同植物的种子、花盆、透明玻璃杯。

课时分配

第1课时完成活动1与活动2的教学。

第2课时完成活动3与活动4的教学。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教学导入

春天,是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在这个美丽的春天里,让我们一同撒播希望的种子。(板书课题)

二.活动:搜集并认识种子

1、认识种子的多样性。

请学生相互介绍自己搜集的种子。让学生感受到种子的多样性,教师可以适当指出。

2、认识种子的共同特征。

⑴激发观察兴趣。

学生观看一个过程:一粒小小的种子逐渐长成参天的大树、结出香甜的果实。为什么种子如此奇妙?

⑵观察大豆的种子。

? 观察大豆种子之前,向学生讲解正确的解剖、观察方法。 ? 组织观察并填写记录表:让学生猜想种子内部的每一部分将来能发育成植物的哪一部分。

? 观察种子记录表:(用画图的方法描述自己的发现)

? 描述自己的发现,说出自己的猜想。

⑶观察其它植物的种子。

其他种子里面有相同的结构吗?

学生分组观察胚比较大的种子(绿豆、蚕豆)

总结种子的共同特征,即种子里面都有胚。

三、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师:在上一个活动中你们对胚的各部分将发育成植物的哪一种器官进行了猜想,那么猜想是否正确呢?可以怎么办?(用种植的方法验证)那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

组织学生观察图片,分析每一个培养皿中的种子分别具有什么条件?猜想哪个培养皿中的种子能够萌发?和学生共同分析在不同环境下的种子:一号种子暴露在空气中但是没有水;二号种子浸在水中但是隔绝了空气;三号、四号种子放置在湿润的环境中而且都能接触到新鲜的空气,但是三号放置在常温下,四号放置在寒冷的温度下。四种不同的环境暗含两组对比试验:第一组对比实验是在相同的室温条件下,比较只有空气、只有水、又有空气又有水三种环境哪种环境适合种子萌发;第二组对比实验在同时具备空气和水的条件下,比较温度对种子萌发条件的影响。最后通过对比实验发现种子萌发需要温度、空气、水三个基本条件。

布置学生课下验证,并记录实验结果。

先组织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想种子的萌发条件;再指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组织同学课下验证,并记录实验结果。

组织学生总结种子萌发条件:萌发需要温度、空气、水三个基本条件。

第2课时

一.复习引疑

种子萌发需要哪三个条件?请依据自己的经验说说怎样播种?

二.学习播种

看教材第4页提供的图片,补充完善播种过程。 ? 组织学生亲自把植物种子播种到花盆里。

学生讨论播种时我们是怎样为种子的萌发创造条件的?

垫瓦片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水分能够缓缓流出,又使泥土不会堵塞排水孔保证空气及水分的流通。

二.观察种子破土而出

师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知道种子在土壤里发生的变化呢?怎样才能观察到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胚的各个部分分别发育成植物的哪一器官?

学生讨论找到方法:把种子种在透明杯里。

布置学生回家完成实验,观察种子破土而出的过程,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完成活动1的记录表格,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待学生观察完过程后要特别提醒:在玻璃杯里播种便于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但是由于杯子小,营养不够,植物很难正常开花结果,因此当种子萌发之后教师还应组织学生把幼苗移植到花盆里。本课教学反思:

2 小苗快快长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能够管理好自己种植的植物,使其健康成长。

2. 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能够随时观察、记录植物生长数据。

3.学会用绘制曲线图的方法整理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生命世界的神奇与伟大,体验种植的乐趣。科学知识

通过观察小苗生长数据发现小苗生长规律。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尺子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组织学生交流种子萌发过程的记录。适时提起的话题。让学生感受有时猜想和事实之间是有差距的。

二.活动观察小苗的生长

1、课堂指导

首先,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小苗逐渐长大将会发生哪些变化?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观察内容。

2.其次,组织学生讨论观察方法。教材第6页出示的观察方法是用直尺测量小苗的高度,数叶子的数量,用绘图纸(网格纸)测量叶子的大小、宽窄。

最后,提醒大家观察的同时要记录下观察数据。

课后观察、记录

注意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与学生同时栽种一盆小苗,当小苗生长到某一阶段后,教师适时提醒同学观察、记录、交流小苗的生长数据。鼓励学生在其余时间保持自由观察的兴趣。

注意:整理数据的活动可以在小苗生长到一定阶段之后,开花结果之前,结合本单元第3课内容进行教学。

三.拓展寻找植物生长的“证据”

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寻找。活动前讲清安全注意事项,给每个小组安排好观察场地,以便每一个学生都有合适观察的角度。

开花结果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植物的花和果实,初步认识植物的花和果实。

2、会利用简单的图像、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植物花和果实的资料。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植物的花和果实,会利用简单的图像、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植物花和果实的资料。

教学准备:

一盆开花的植物、一盆挂满果实的植物等。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法、观察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的植物一天天在长大,当枝上出现第一个花蕾的时候,它带给了我们什么信息?

二、新课

1、花的记录

(1)生交流第一次发现花蕾的日期,观察并记录花蕾的变化。

(2)填写种植记录三。

(3)师:一株植物一生中会开多少朵花?你有办法统计吗?

(4)学生讨论交流,填写种植记录四。

2、观察果实。

师:植物开花一般会怎么样?我们来观察辣椒果实的生长位置和外形特点。生观察后交流,并画出辣椒果实。

师:我们怎么统计一株植物一生中会结多少果实?

3、比较花和果实的数量,并画出花和果实数量统计图。

4、数种子

师:数一数,一个果实中有多少粒种子?

师指导学生把辣椒切开,为学生准备好镊子、手套、白纸,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数种子,以免伤害学生的皮肤和眼睛。学生讨论:通过自己的观察数据,想到了什么。

5、整理我们的植物种植记录

师:植物的一生要经历怎么样的过程?

讨论小结:播种、发芽、长出花蕾、开花、结果、收获种子。

三、全课小结

四、课外作业

搜集植物一生的趣闻与同学交流。

本课教学反思

第2单元生生不息

1 花开花落为哪般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会借助工具观察花。

2、会使用解剖的方法细致而有序地观察花的构造。

3、能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表述观察的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花蕾的活动中使学生获得亲近自然的情感体验。

2、激发学生观察花的变化的兴趣。

3、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科学知识

1、知道花的各部分名称,如:萼片、花柄、花瓣、雌蕊、雄蕊等。

2、了解完全花的结构特点。

3、了解花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4、知道植物的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之一。

教学准备

1、开花植物的花蕾(或实物、图片);身边常见开花植物的花朵。

2、放大镜、镊子、白纸。

3、有关解剖花、植物传粉、受精的CD。

课时安排建议

本课教学时间用3课时。

第1课时完成活动1的教学。

第2课时完成活动2的教学。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教学导入

师:身边的开花植物开始长出花蕾来了,这是植物生长的又一证据。那么植物的花蕾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让我们一起去观察吧。

二.活动观察花蕾

1、观察花蕾的外形特征

调动学生已有的观察经验,看一看、摸一摸并且指导学生使用放大镜来观察花蕾。教师要提示学生可以利用照片、图画、文字等形式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在交流观察结果的时候,学生认识到:不同植物的花蕾颜色、大小、形状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他们都有花柄、萼片两部分。

在观察花蕾外形特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活动前教师提前考察适合学生观察的场地,注意观察地点是否安全,思考怎样合理安排才能够便于每一个学生都

能够清楚地观察花蕾。

②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爱护环境的教育,教育学生不要随意采摘花蕾。

③对于采用照片记录观察结果的学生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于自己的重要发现照特写,避免在观察过程中不加思考的对花蕾的外形进行简单复制。

④为了落实观察活动的时效性,要求每个同学只观察一到两种植物的花蕾。

2、鼓励学生继续留心观察花蕾的变化过程。

第2课时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观察了花蕾,它们在一段时间后,会竞相开放。那么里面的构造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观察花的构造。

二.活动观察花的构造

1、教师指导。

学生观看CD,学习解剖方法

教师强调解剖时要用镊子尖夹住每一部分的根部,用力拔下,避免学生破坏花的每一部分的完整性。

2、学生解剖花,观察记录。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解剖方法的指导,还要提示学生边观察边记录。3、交流总结。

在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花有哪些相同的结构,每一部分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4、后继激趣。

“花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部分会发生哪些变化?”“植物开花就一定能结果吗?”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之间的认知矛盾,从而激励学生继续观察花的变化的兴趣。

拓展花的传粉

学生观看CD,了解不同的传粉方式。

植物有的依靠异花传粉(如:菊花),有的依靠自花传粉(如:黑麦花、大豆花);有的是虫媒花(如:菊花),有的是风媒花(如:黑麦花);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还经常对植物进行人工授粉。

在观看之后指导学生继续观察花授粉之后的发生的变化。告诉学生这样能更深入地了解了花的作用。

本课教学反思:

2 无心插柳柳成荫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能使用扦插、嫁接的方法帮助植物繁殖后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植物繁殖方式的多样性。

2、关注与植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科学知识

1、知道植物可以通过根、茎、叶繁殖后代。

2、了解扦插、嫁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教学准备

易于利用扦插技术繁殖后代的植物的茎(如:大蒜、太阳花、马铃薯)、花盆、枝剪。植物繁殖方式的课件。教学建议

一.教学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植物可以利用传粉的方式繁殖后代。

学生讨论:植物还可以用什么方式繁殖后代吗?

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可能有的学生应用过扦插、嫁接技术,可能有的同学从书本上了解过扦插、嫁接技术,还有的同学可能对扦插、嫁接技术一无所知。教师可以根据前测情况导入下面的教学。具体操作如下:

二.活分身术

动植物

1、指导。

在学生操作之前,必须掌握规范的扦插方法。学生观看相关CD。

另外教师还要给学生提出实践要求:使用枝剪时应注意安全,要爱护植物。

为学生特别讲述:

教材图示中,剪除部分叶子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枝条下端剪成斜口,便于与土壤充分接触,在土中挖小坑的作用是防止擦伤植物的新断面。

植物扦插能否成活,关键还要看扦插后的养护工作。提醒学生细心照料所扦插植物。

2、扦插。

教师选择成活率高的植物(如:大蒜、土豆、太阳花、芦荟)组织学生进行扦插的实践活动。

3、介绍。

教师借助课件向学生介绍利用其他器官繁殖后代的方法。如:大蒜、马铃薯利用茎繁殖后代,榕树用气生根繁殖后代、落叶生根用叶繁殖后代等。

4、阅读。

阅读科技史,指导学生了解植物的另一种繁殖方式——嫁接。感悟科技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

拓展移花接木

1、活动安排学生课外进行实践。

2、让学生意识到嫁接能够结合不同植物的优点,在果树、蔬菜、花卉等方面应用广泛。

本课教学反思:

3 翩翩雌与雄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对物体进行细致有序的观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2、能够利用调查的方法搜集资料。

3、能够利用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整理搜集到的信

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探究动物繁殖的奥秘,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

2、感受到父母养育子女的辛苦。

3、乐于参与主动接受式探究活动。

科学知识

1、知道动物的两种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

2、认识动物繁殖的多样性及相似性。

教学准备

新鲜鸡蛋、放大镜、实验记录表。其他动物繁殖后代的相关资料。

课时分配

第1课时完成阅读资料1和活动1的教学;第2课时完成阅读资料2的教学。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教学导入

提出问题:小鸡是从哪里来的?请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介绍小鸡是怎样出生的。二.阅读从蛋到鸡

1.学生观察图片,了解鸡蛋中胚胎发育的各阶段产生的变化。

教师可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描述,而后教师可依据学生的描述进行补充或完整讲述:第一幅图是受精卵时期:请学生重点观察蛋黄上的小白点,这个是鸡蛋的胚盘,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第二幅图到第四幅图是胚胎发育阶段,这段时期胚胎不断分裂发育成幼小的个体,身体结构逐步形成,逐渐长出喙和羽毛。第五幅图是出生时期,发育成熟的小鸡用稚嫩的喙

将蛋壳啄破跃跃而出。最后一幅图破壳而出的小鸡将羽毛晾干后就可以开始四处行走觅食了。告知学生觅食和行走是动物的本能。

2.组织全班交流,使学生对小鸡出生过程的认识不断完善;利用图片向学生展示小鸡生活趣事,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现象的神奇,激励学生观察鸡蛋结构的兴趣。特别讲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了解并不是所有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只有公鸡和母鸡交配后产生的受精卵才能孵化出小鸡,而且它们的受精卵是在母体外孵化发育成新个体的。

三.活动观察鸡蛋

1、明确观察方法及要求。

①、观察方法

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观察鸡蛋。首先指导学生利用放大镜观察鸡蛋的外壳;再指导学生把鸡蛋从中间敲碎观察卵壳膜;最后指导学生观察卵白、卵黄和胚盘。

②、观察要求

鸡蛋打碎后要把卵白、卵黄和胚盘放到培养皿里,既注意了教室卫生,又便于观察。

2、学生观察。

教师提示学生要把观察中的发现用图或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3、指导学生了解鸡蛋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在学生观察记录鸡蛋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教师讲述鸡蛋的结构和功能。

相关资料:

鸡蛋椭圆形的结构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蛋壳上有小孔可以起到透气的作。鸡蛋壳里面有两层卵壳膜,可以起到保护卵细胞的作用。鸡蛋一头大一头小,在鸡蛋大头的一端卵壳膜分开形成气室,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鸡蛋的内部由卵白、卵黄和胚盘等部分组成。卵白能起到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同时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水分和养料。卵黄内贮存着供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

第2课时

课前布置:学生回家搜集有关自己出生情况的资料

一.谈话引入

想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的吗?

二.阅读人从哪里来

1.让学生阅读资料了解人的孕育过程。

学生自行阅读

学生提问教师

提问学生:人的孕育过程与前面卵生动物的孵化过程相比较,有什么不同?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胎生动物胎生、哺乳的特点。

2.制作成长记录卡。

教师提示:希望大家大胆设计卡片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甚至还可以加入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照片。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的父母付出了许多,请大家在卡片上写下自己的感恩之言。

特别提醒:请大家保存好手中的成长记录卡,五年级下册“我们在成长”一课中还需要使用。

3.最后通过与其他动物的比较,了解动物繁殖的相同和不同点。相同点:有性繁殖。不同点:卵生、胎生

教师结合教材小狗的图例让学生找到动物有性繁殖的共同点,即需要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才能发育成后一代;然后再对比前面小鸡的孵化,了解胎生动物与卵生动物的不同点:卵生动物的受精卵是在母体外孵化发育成新个体的,而胎生动物的受精卵是在母体内发育成胚胎然后再生出来的,而且刚出生的幼体是靠吸食母乳长大的。

观看其他动物繁殖方式的录像资料,促进学生对繁殖方式的多样性和相似性的认识。

本课教学反思:

4 科技发展话克隆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探究克隆技术的发展。

2、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2、关注与克隆技术有关的生物繁殖技术问题。科学知识

1、知道克隆是生命科学中一项巨大的技术工程。

2、了解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学准备

有关克隆技术的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学生谈:“克隆技术知多少”?

二.阅读了解克隆技术

1、学生通过阅读、搜集资料等方式了解克隆技术

2、组织小型辩论会:主题: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约20分钟)

正方:正面﹥负面反方:负面﹥正面

要求双方在简要提出本方观点后,进入辩论阶段,用3分钟时间做总结陈词。

3、教师简要评述辩论会学生的表现

4、教师向学生进行适当的讲解。提出希望:今后保持对生物繁殖技术发展的关注,注意资料的搜集。

第3单元位置与运动

1 它在哪里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用语言、路线图等方式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2.能利用导游图、路线图寻找物体位置。

3.培养学生辨认位置的生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能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在生活中的作用。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

定,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2.了解人们确定位置的一些方法。

3.知道精确描述物体位置时要说明参照物及与参照物的距离、方位。

教学准备

石头、彩笔,介绍航海定位及GPS定位的图片。课时安排

本课安排2课时。完成活动1、活动2的教学,第2课时完成活动3的教学。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家长要来学校参加座谈会,你怎样为家长介绍你所在教室的位置及进入学校后所走路线。(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活动它在什么位置

活动进程:

1. 认识参照物:

教师选择一个位置站好(如黑板中间位置的前方)请学生描述老师所在位置。将学生不同的描述板书在黑板上;

寻找不同描述位置的相同点:都相对于某一物体,都描述了老师在这个物体的某个方向上。

引导学生总结描述位置的方法,我们在描述位置的时候用到了前后、左右、上下、远近等词语,而这些词语都是相对于某个物体来说的,那么这个物体就是描述选定物体的位置时的参照物。然后可以打开书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给出的参照物的概念。

2. 学会精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分析事例:图中叔叔的怎样为小朋友指路,讲清了什么?

以珍禽馆为参照物,向左走300米描述的是猴山在珍禽馆的什么方位和离珍禽馆的距离。让学生明了如何精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练习:如果校门口一位外地人打听去本地学生熟悉的某处地点(新华书店、中心医院),你将怎样指引路线。

3. 利用音像资料介绍其它的定位方法。

三.活动餐厅在哪里

活动按下列环节展开:

1. 认识图标。

2. 寻找路线,画出路线图。

要求学生先找到餐厅的图标,然后寻找从西门走到餐厅的路线,并用笔标出两条路线。

3. 描述路线。

首先让学生同桌相互描述自己所选路线,做好相互的补充和言语上的准备。点兵点将台:任意叫一名同学向大家清晰地描述,其余同学按其描述找到路线。

再任意叫一名同学指出路线。正确两人都可或星号一颗。

4. 比较谁选择的路线最近。

估计活动中学生凭直观判断路线的远近可能会有争议,引导学生利用数学中学到的测量方法可以帮助解决问题,即借用棉线、尺子可以准确比较路线的远近。

5. 交流体会。

说说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提供导游图,路线指示图,今天的学习对自己有什么帮助?体会学到的这些知识,获得的辨识位置的能力在生活中的意义。

第2课时

室外课:找“地雷”

教师宣布活动目的:在于利用所学,能绘制找“地雷”的路线图,能利用他人绘制的路线图找到“地雷”。

提出活动要求:

1. 先阅读书上的活动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活动的帮助信息,如果你担任“埋雷”,你需要按步骤完成哪些任务?如果你担任“找雷”的任务,又怎样才能找到“雷”?

2. 学生回答

3. 想想:活动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4.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强调:

合理安排活动顺序;

先给“地雷”做上标记,然后找到合适的地方埋下“地雷”,再绘制一张找“地雷”路线图,与他人互换后展开寻找“地雷”的活动。

合理分配小组、合理人员分工;

组内一半人负责“埋雷”,一半人负责画出线路图,完成后与其他组交换。也可以将一个活动小组分成两个小组,活动就在组内进行。

注意安全,注意爱护环境,整个过程中不要踩踏植

物等

活动结束后的小结。

说一说在寻找的过程中哪些条件起到了关键作用。帮助找不到“地雷”的同学分析原因,可以让他们和“埋雷”的同学交流,问题出在哪,是路线图有误,还是辨识路线图有误。课后可以由双方共同找到“地雷”。

本课教学反思:

2 谁在运动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会正确分析运动与静止的实例。

2.能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一些运动与静止的实例。

2.在活动中乐于合作与交流。

科学知识

知道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而言的。教学准备

沙盘、模型车、小塑料人、木棒等小物体。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教师板书这两句歌词

提问:你曾见过这种情景吗?或者类似的画面?

这种情形究竟是怎么回事?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来解开这个迷。

二.活动谁动过

1. 游戏:谁动过。

具体方法是,请四名学生上台,并排站立在讲台的一边,要求其余学生先看并记住这四个同学的位置后转过身去,然后请四名中的一名学生移动位置,再请下面的学生转过身来判断谁动过,并说出判断的依据。

2. 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各自是根据什么来进行判断的,小结得出:活动中你们选择的讲台或者某个同学,就是你选定的参照物,某个同学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了,这个同学一定动过。

三.活动运动还是静止

活动分三层展开:

1. 场景模拟,判断场景中的人或物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在桌面沙盘上设置旗杆等参照物,用模型车,载两个模型小人在沙盘上活动,选择不同参照物来判断旗杆、车上的人、车后的人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2. 看教材提供的游乐场场景图,讨论图上几位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说出自己的理由。

3. 师生共同小结依据什么来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该物体是运动的;若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改变,则该物体是静止的。

4. 判断练习,组织填写教材第30页的表格。游船上、电梯上的女孩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相对于船身、电梯是静止的。

5. 判断练习:“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分别以什么为参照物。

6. 解释为什么坐在汽车上看到路边的景物在后退?

本课教学反思: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知识点总结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 第1课种子发芽了 一、填空 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2、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和养料)、(稳固植物)的作用。 3、植物的茎具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4、植物的叶具有(制造养料)的作用。 5、植物的叶主要由(叶片)和(叶柄)两部分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第2课幼苗长大了 一、填空。 1、、大多数花主要由(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 2、番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是(两性花)。 3、黄瓜花有(雄花)和(雌花)两种。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组成;雌花由(萼片)、(花瓣)、(雌蕊)组成。黄瓜花是(单性花)。 4、植物常见的传粉方式有(昆虫传粉)、(风力传粉)、(自花传粉)、(人工辅助授粉)。 二、简答。 植物常见的传粉方式有哪几种?并各举3例. 答:植物常见的传粉方式有: 1、昆虫传粉如:黄瓜、桃、油菜等。 2、风力传粉如:玉米、杨树、柳树等。 3、自花传粉如:小麦、大豆、花生等。 4、人工辅助授粉如:黄瓜、丝瓜、梨等。 第3课植物开花了 一、填空。 1、、大多数花主要由(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 2、番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是(两性花)。 3、黄瓜花有(雄花)和(雌花)两种。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组成;

雌花由(萼片)、(花瓣)、(雌蕊)组成。黄瓜花是(单性花)。 4、植物常见的传粉方式有(昆虫传粉)、(风力传粉)、(自花传粉)、(人工辅助授粉)。 二、简答。 植物常见的传粉方式有哪几种?并各举3例. 答:植物常见的传粉方式有: 1、昆虫传粉如:黄瓜、桃、油菜等。 2、风力传粉如:玉米、杨树、柳树等。 3、自花传粉如:小麦、大豆、花生等。 4、人工辅助授粉如:黄瓜、丝瓜、梨等。 第4课植物结果了 一、填空 1、大多数植物的生长过程都包括(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2、一株完整的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3、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4、大多数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花)、(果实)、(种子)属于植物的繁殖器官。 二、选择题 (花生胡萝卜菜花甘蔗菠菜芹菜香蕉豆角豌豆南瓜 西兰花土豆甘薯黄豆白萝卜) ①上面是果实的有(花生香蕉豆角豌豆南瓜黄豆)。 ②我们吃的是根的有(胡萝卜甘薯白萝卜);吃的是茎的有(甘蔗菠菜芹菜土豆);吃的是叶的有(菠菜芹菜);吃的是花的有(菜花西兰花);吃的是果实的有(香蕉豆角南瓜);吃的是种子的有(花生豌豆南瓜黄豆)。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

1.4植物的一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浙教版七年级下)

1.4.2 植物的一生 教学目标 1. 科学探究目标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2.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基本过程。 3.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初步树立内、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 种子的萌发条件。 教学难点 种子萌发为什么需要那些条件?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与探究的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提前一周做课本103页的演示实验(图3-40 豌豆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学活动设计 一、课前准备:提前一周做课本103 页的演示实验(图3-40 豌豆种子萌发的条件)。 二、引言:回忆种子的成分,提问:“种子内为什么要贮存这些成分呢?”有“了这些营养物质就能够使种子萌发成幼苗吗?”为“什么?”从而引入本课的主题。

三、新课的设计: (一)探讨种子萌发的条件,学生讨论,把影响因素一一列出,我们称其为变量。变量分为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我们把关于种子自身的变量(种子的形状、大小、饱满程度等等)称为次要变量,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变量称为主要变量。讨论主要变量有哪些。利用变量控制法来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在研究一个主要变量(如水)多种子萌发的影响时,其它的变量(如水分、温度等)必须保持不变,只有水这个变量发生变化。 (二)出示演示实验,观察在不同的条件下三组种子萌发的状况。提出问题:“为什么只有一粒种子可以萌发?而其它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依次让学生找出影响种子萌发的原因。通过填表判断哪组中哪些种子所处的条件最好。 (三)归纳出种子萌发的外因,即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空气。在此要讲明为什么,如低温使种子内的物质转化处于停顿状态;缺水则使种子内的营养无法被胚所利用;空气太少影响了种子的呼吸,从而不能提供给种子足够的能量等等。让学生不但了解了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而且还了解了这些条件怎样影响了种子的萌发。 (四)让学生再观察演示实验,从种子本身来发现问题,学生会容易得看出,有完好胚且外界条件适宜的种子才能萌发。若外界条件非常充足,种子的胚被破坏了,种子也不能萌发。这说明种子的内部条件也是必需的。 (五)讨论:农作物和花卉为什么都要在一定的季节播种,而且要播种在湿润疏松的土壤中? (六)种子萌发的过程。看挂图,学生总结。在适宜的条件下,胚根会发育成根,胚芽会发育成茎和叶。思考:幼苗长成后,豌豆种子中的子叶和小麦种子里的胚乳都会萎缩,直至消失。你知道双子叶植物的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的胚乳有什么作用吗? 教学反思 课前准备实验,可采取下面几种方法实施:1、如教案中所示;2、学生在家人人做实验,组织讨论时才更容易;3、提前一周在课上准备实验,并把材料放在教室中让学生观察,这样的好处是学生参与了实验的全过程,并对萌发的过程也有所认识。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 1、果实和种子 1、植物的六大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凡是有(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构造的,都是(果实),也就是果实一般都有(果皮)和(种子)。 3、种子里面的(子叶)、(胚根)、(胚芽),科学上把它叫做(“胚”)。 4、种子萌芽的外部条件主要有(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5、每种果实都有它传播(种子)的方式,以使种子获得更大的(生存机会)。 6、种子的内部构造有(种皮)、(子叶)、(胚根)、(胚芽)。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营养物质主要由(子叶)提供。 7、观察种子萌芽时无论种子如何摆放,发芽后总是(根朝下,小苗朝上)。 8、解剖一朵油菜花应该从(外)到(内)。 9、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有: (1)利用风力:如蒲公英、挪威枫。 (2)利用水力:如椰子、莲蓬。 (3)利用弹力:如豆类的种子、油菜种子。 (4)利用动物或人:如浆果、刺果、苍耳等。 10、交流比较“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实验计划。 我们发现了: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和空气。 不需要的条件是光照。 11、用线连接植物播种的方式:

2、根和茎 1、根可分为(直根)和(须根)。(胡萝卜)是一种特殊的(直根);(菠菜)的中间有一条比较粗壮的根,这条粗根周围有许多细小的根,这类根是(直根);(葱)的根是由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根构成的,中间没有明显的粗根,这类根是(须根)。 2、(根)是植物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根)将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土壤)中,同时又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和养料)。 3、大多数植物都有(茎)。茎有多种多样的(形态),大致可分为(缠绕茎,如牵牛花的茎)、(匍匐茎,如西瓜的茎)、(攀缘茎,如爬山虎的茎)、(直立茎,如杉树的茎)。 4、把一株有茎、叶的植物,插入红水中,一段时间后,叶子会(变红),说明茎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5、形态各异的(茎)把植物身体的各部分连成一个整体,它承担着(运输)的任务——把(水和土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又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送给植物的其他部分。 6、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是由植物的(根)吸收,通过植物的(茎)输送到植物的其他部分。 7、把一株植物的根插进装有水的试管中,过几个小时,里面水的高度会(降低),这说明根有(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3、叶和花 1、不同植物的叶子,它们的(颜色)、(形状)、(大小)是不同的。 2、大多数植物利用(阳光)、泥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食物”)。 3、植物生活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靠(绿叶)制造的。被称为绿色“食品”加工厂的是植物的(叶)。 4、植物的叶子都是由(叶柄)和(叶片)两部分构成,叶片上有(叶脉)。 7、花可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一朵完全花内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雄蕊能(制造花粉),雌蕊能(接受花粉),花瓣能利用鲜艳的色彩(吸引昆虫)前来帮助传粉,萼片能(保护未开的花)。其中(雄蕊)和(雌蕊)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8、(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这一过程就叫做(传粉),传粉后植物就有可能结出(果实)。 9、植物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粉,常见的是借助(昆虫)和(风力)。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的传粉不足,人们常常还会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K12学习】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植物的一生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 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教案 1、 果实和种子 教学目标: 、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图画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2、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3、开始种植一株植物,经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观察、测量、收集、积累植物生长周期的资料。 4、认识果实和种子。 5、了解种子“旅行”的多种方式。 6、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 7、知道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德育目标: 、体验到要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准确的信息。 2、愿意开展长期的种植活动,坚持做观察记录。 教学重点: 、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2、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3、探讨种子“旅行”的方式。 教学难点: 经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观察、测量、收集、积累植物生长周期的资料 教学准备: 浸泡过的蚕豆等种子、镊子大小一样的透明的瓶子、餐巾纸、植物的种子、种植一种植物、学生把认为是种子的连同它们的“家”一起带来。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师生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 、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植物的各个部分。谁来说一说绿色开花植物一共可以分为几大不同部分? 2、你们带来了哪些植物?它们的种子是哪部分?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 与旧知相联系; 认识种子和果实。 探索调查 、这些植物是在哪里生长的?为什么它们的家在不同的

地方? 2、种子是怎样旅行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3、小小的种子能成长成参天大树、开花结果,是多么神奇啊!大家想不想看看神秘的种子? 4、引导学生预测种子里面有什么,将预测结果画在活动记录上。 5、知道学生用镊子将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或菜豆种子剥开,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内部构造。 6、画下所观察到的情景。 7、种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萌发? 组织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教师小结,要求学生回去后做种子萌发的实验并要求记录观察到的情况。 8、你还能提出哪些种子萌发有关、又是自己能研究的问题? 学生自由发问。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筛选。 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预测、设计实验。 9、要想知道真实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做实验) 0、 教师交代实验要求及任务,要求学生课后完成。 认识种子的各种“旅行”方式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1章 第4节 植物的一生教案 浙教版

第四节植物的一生 教学目标: 1.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2.知道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的区别,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 3.知道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基本过程。 4.了解芽发育的情况和顶芽与侧芽的生长过程。 5.知道花的主要结构。 6.知道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大致情况。 7.能根据植物的一生,描述植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探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⑴识记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能,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异同点。 ⑵识记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概念; ⑶识记种子的成分。 2.能力方面: ⑴初步学会解剖和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 ⑵通过设计表格,列表比较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能力、归纳总 结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⑶探究种子的成分,掌握定性实验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⑷通过单、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过程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观 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⑴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向学生渗透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⑵通过探究种子的成分,向学生渗透事物的个性和共性统一的观点。 ⑶通过课上及课下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科学素质。 教学重点:解剖和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识记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及各 部分的功能 教学过程备注 1.提问引入:叫学生提与“种子”有关的问题。 2.学生列举: 1)一粒小小的种子为什么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体? 2)不同的种子的形状为什么不同? 3)不同的种子的大小为什么不同? 4)不同的种子的颜色为什么不同? 3.小结板书:通过学生提问使学生认识到种子的多样性,知道不同种子的形状、大小和 颜色各不相同。然后提出:不同种子的结构是否也不同呢?并板书:一、种子的结构 4.学生实验:关于观察菜豆种子的实验。

【新版】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练习题

【新版】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练习题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 一、填空题 1.植物自己给自己传粉方式叫做。 2.植物的里都有种子。 3.叶子由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组成。 4.花的主要部分是和。 5.、和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6.连接根和叶的部分是植物的。 7.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8.植物通过繁殖后代。 9.靠昆虫传粉的花是__________,靠风力传粉的花是__________,为了解决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可以__________。 10.为了解决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可以进行传粉。 11.不同植物的果实中,的数量、大小和形状是不同的。12.种子的萌发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果实是由和组成。 二、选择题 1.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中,需要把瓶盖拧紧,理由不恰当的是()A.整齐美观B.防止瓶内水分蒸发C.防止种子掉出瓶 2.把种子放在纸巾上洒一点水,目的是()A.保持水分B.保护种子别碰伤C.纸巾别被风吹走 3.人工辅助授粉时,花粉必须落到上。()A.雄蕊B.雌蕊C.花瓣D.花柱 4.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系的是()A.雄蕊和雌蕊B.雄蕊C.雌蕊D.花瓣 5.可以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的植物是()A.玉米B.豌豆C.小麦D.黄瓜 6.植物的繁殖器官有()A.花果实种子B.根茎叶C.花果实叶

7.番茄不适合栽种的季节是()A.春秋B.夏季C.冬季 8.花生,我们吃的是植物的()A.果实B.种子C.根 9.杨树花是靠传粉。()A.风力B.昆虫C.自己D.人工 10.番茄的成熟一般需要的天数是()A.50-80 B.60-100 C.70-90 11.下列图中是黄瓜种子的是()A.B.C. 12.把洒了水的种子放在冰箱里不会发芽是因为()A.冰箱温度过低,不适宜种子发芽 B.冰箱中没有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足够的空气 C.冰箱里光线暗淡,不适合种子萌发 13.一朵完全花的结构包括()A.雄蕊、雌蕊、花瓣、萼片B.雄蕊、花瓣、萼片、花柱 C.雌蕊、花瓣、萼片、花丝D.萼片、花瓣、雌蕊、柱头 14.下面植物的根属于直根的是()A.向日葵B.玉米C.大葱 三、判断题 1.花的主要部分是花瓣。()2.果实里一定有种子。()3.番茄种子和黄瓜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都不一样。()4.我们吃的香蕉、苹果、桃子都是果实。()5.番茄喜适合在春季栽种。()6.黄瓜花的雄蕊和雌蕊不在同一朵花里。()7.花粉必须落在雌蕊上才有可能结果。()8.种子的萌发离不开水。()

1.4植物的一生1教案

1.4植物的一生(一) 备课时间:执教时间:第周星期 【教学目标】 1、探究种子的结构 2、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3、知道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的区别,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 4、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 种子的结构。 【教学难点】 观察种子的结构中,由于种子内胚的体积很小,其各部分的结构不易看清,尤其是单子叶植物内的胚,和胚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易剥离。因此认清胚的结构是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言设计:承上启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发现新的问题。教师可引导,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大都是先由种子发育成幼苗,在依次出现其它器官的。 二、新课的设计: (一)在引入本课主题后,分发实验材料,同时要提醒学生要注意老师的讲述,因为种子虽小,尤其是种子内的胚非常娇嫩,一不小心就会损伤,影响观察。 (二)指导学生先了解玉米等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出示挂图,简述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对照教材,认清胚的结构,归纳板书。 (三)指导学生了解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让学生按照教材所示的方法,解剖认识菜豆种子的结构,归纳板书。 (四)将两类种子进行比较,注意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列表总结。 (五)提出胚是种子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将来植物体的雏形,一旦胚受到损伤,种子就不能萌发,所以,胚的完整是种子萌发的重要内因。胚乳和种皮只不过是在胚长成幼苗过程中提供营养和保护的作用。 (六)种子的分类。1.根据种子内有无胚乳,种子可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2.根据胚中的子叶数目,植物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可举一些实例。 (七)明确两个问题:1.单子叶植物种子多数都有胚乳,但也有些种类的单子叶植物种子没有胚乳,例如:慈姑。2.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多数无胚乳,但也有些种类的种子具有胚乳,例如:蓖麻。以此问题来说明植物的多样性,同时打消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认识。不要把两类种子的结构知识绝对化。 (八)种子的成分。种子里含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在有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胚乳中。在无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中。

(完整word版)新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xx》 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 第2节《走进科学实验室》 第3节《科学观察》 第4节《科学测量》 第5节《科学探究》 第二章《观察生物》 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 第2节《细胞》 第3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4节《常见的动物》 第5节《常见的植物》 第6节《生物的多样性》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 球》 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 结构》 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 第3节《组成地壳的岩石》 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

震》 第5节《泥石流》 第6节《地球表面的板块》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第四章《物质的特性》 第1节《物质的构成》 第2节《质量的测量》 第3节《物质的密度》 第4节《物质的比热》 第5节《熔化与凝固》 第6节《汽化与液化》 第7节《升华与凝华》 第8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 第1节地球上的水 第2节水的组成 第3节水的浮力 第4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第5节物质的溶解

第6节物质的分离 第7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 第1节大气层 第2节气温 第3节大气的压强 第4节风和降雨 第5节天气预报 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7节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节人体激素的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 第4节动物的行为 第5节体温的控制 第四章电路xx

第1节点和与电流 第2节电流的测量 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与电 阻 第4节变阻器 第5节电压的测量 第6节电流与电压、电阻 的关系 第7节电路分析与应用九年级上册 第1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第3节探索碱的性质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第5节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 第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 第2xx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第3节常见的材料第4节材料的发展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1节能量的相互转化第2节能量转化的量度第3节认识简单机械第4节动能和势能第5节物体的内能第6节电能的利用第7节电热器 第8节核能的利用第9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4章代谢与平衡第1节动物的食物与摄食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4节能量的获得第5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第6节代谢的多样性 七年级下册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知识点总结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知识点总结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 第1课种子发芽了 一、填空 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2、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和养料)、(稳固植物)的作用。 3、植物的茎具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4、植物的叶具有(制造养料)的作用。 5、植物的叶主要由(叶片)和(叶柄)两部分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第2课幼苗长大了 一、填空。 1、、大多数花主要由(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 2、番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是(两性花)。 3、黄瓜花有(雄花)和(雌花)两种。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组成;雌花由(萼片)、(花瓣)、(雌蕊)组成。黄瓜花是(单性花)。 4、植物常见的传粉方式有(昆虫传粉)、(风力传粉)、(自花传粉)、(人工辅助授粉)。 二、简答。 植物常见的传粉方式有哪几种?并各举3例. 答:植物常见的传粉方式有: 1、昆虫传粉如:黄瓜、桃、油菜等。 2、风力传粉如:玉米、杨树、柳树等。 3、自花传粉如:小麦、大豆、花生等。 4、人工辅助授粉如:黄瓜、丝瓜、梨等。 第3课植物开花了 一、填空。 1、、大多数花主要由(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 2、番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是(两性花)。

3、黄瓜花有(雄花)和(雌花)两种。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组成;雌花由(萼片)、(花瓣)、(雌蕊)组成。黄瓜花是(单性花)。 4、植物常见的传粉方式有(昆虫传粉)、(风力传粉)、(自花传粉)、(人工辅助授粉)。 二、简答。 植物常见的传粉方式有哪几种?并各举3例. 答:植物常见的传粉方式有: 1、昆虫传粉如:黄瓜、桃、油菜等。 2、风力传粉如:玉米、杨树、柳树等。 3、自花传粉如:小麦、大豆、花生等。 4、人工辅助授粉如:黄瓜、丝瓜、梨等。 第4课植物结果了 一、填空 1、大多数植物的生长过程都包括(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2、一株完整的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3、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4、大多数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花)、(果实)、(种子)属于植物的繁殖器官。 二、选择题 (花生胡萝卜菜花甘蔗菠菜芹菜香蕉豆角豌豆南瓜 西兰花土豆甘薯黄豆白萝卜) ①上面是果实的有(花生香蕉豆角豌豆南瓜黄豆)。 ②我们吃的是根的有(胡萝卜甘薯白萝卜);吃的是茎的有(甘蔗菠菜芹菜土豆);吃的是叶的有(菠菜芹菜);吃的是花的有(菜花西兰花);吃的是果实的有(香蕉豆角南瓜);吃的是种子的有(花生豌豆南瓜黄豆)。

1.4 植物的一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浙教版七年级下)

1.4.1植物的一生 (第一课时)种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探究种子的结构 2.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2)知道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的区别,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 教学难点 观察种子的结构中,由于种子内胚的体积很小,其各部分的结构不易看清,尤其是单子叶植物内的胚,和胚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易剥离。因此认清胚的结构是一个难点。 教学方法 同步教学法 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一、引言设计:承上启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发现新的问题。例如:提问:“我们吃的萝卜是植物的一种组织还是一个器官?”“萝卜是植物的什么器官?”“植物还有那些器官?”“为什么我们学植物的一生先从种子学起?”教师可引导,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大都是先由种子发育成幼苗,在依次出现其它器官的。 二、新课的设计: (一)在引入本课主题后,分发实验材料,同时要提醒学生要注意老师的讲述,因为种子虽小,尤其是种子内的胚非常娇嫩,一不小心就会损伤,影响观察。 (二)指导学生先了解玉米等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出示挂图,简述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然后让学生按要求剥开玉米种子的外皮,用针将中心白色的胚剥离,用放大镜观察其形态,再取一粒种子然后让学生按教材所示的方法将种子切开,在切面上滴一滴碘液(说明,胚乳中有大量的淀粉,遇碘会变蓝,而胚不变蓝)。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对照教材,认清胚的结构,归纳板书。 (三)指导学生了解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让学生按照教材所示的方法,解剖认识菜豆种子的结构,归纳板书。 (四)将两类种子进行比较,注意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列表总结。

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复习提纲 一、果实和种子 1、植物的六大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凡是有(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构造的,都是(果实),也就是果实一般都有(果皮)和(种子)。 3、种子里面的“植物宝宝”,科学上把它叫做(“胚”)。 4、种子萌芽的外部条件主要有(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根据种子萌芽的条件,要防止贮藏的种子萌发,可以采取(低温)贮藏、(干燥)贮藏、(隔绝空气)贮藏。其中最简单易行的是(干燥)贮藏. 5、每种果实都有它传播(种子)的方式,以使种子获得更大的(生存机会)。 6、种子的内部构造有(种皮)、(子叶)、(胚根)、(胚芽)(胚轴)。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营养物质主要由(子叶或胚乳)提供。 7、观察种子萌芽时无论种子如何摆放,发芽后总是(根朝下,小苗朝上)。 8、解剖一朵油菜花应该从(外)到(内)。 9、油菜的果实成熟后,种子依靠(弹力)向远处传播;蒲公英的种子依靠(风力)向远处传播;刺果的种子依靠(动物或人)向远处传播;椰子的种子依靠(水)向远处传播;挪威枫的种子依靠(风力)

向远处传播。 10、植物传播种子的途径或者方法有: (1)利用风力:如蒲公英、挪威枫、槭树、松树、榆树、杨树、柳树、昭和草。 (2)利用水力:如椰子、莲蓬。 (3)利用自我喷射自身力量弹力:干豆荚、凤仙花(指甲花)、喷瓜、大豆、油菜、芝麻、野燕麦和豆类的种子。 (4)利用人与动物:如浆果、刺果、苍耳、窃衣、鬼针草、樱桃、板栗、松子等。 11、交流比较“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实验计划。 我们发现了: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和空气,与光线无关也就是不需要的条件是光照。 二、根和茎 1、(根)和(茎)构成了植物的主干部分,是植物形态结构上最重要的部分。 2、根可分为(直根)和(须根)。(胡萝卜)是一种特殊的(直根);(菠菜)的中间有一条比较粗壮的根,这条粗根周围有许多细小的根,这类根是(直根);(葱)的根是由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根构成的,中间没有明显的粗根,这类根是(须根)。 3、(根)是植物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根)将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土壤)中,同时又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和养料)。 4、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养料)的作用。

第1单元 植物的一生

第1单元植物的一生 1 播撒希望的种子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够认真观察、记录种子的结构以及种子的萌发过程。 2.会利用对比实验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3. 会正确播种,使自己的种子顺利萌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生命世界的神奇与伟大,体验种植的乐趣。 科学知识 1.了解种子的结构特征。 2.知道种子的萌发条件。 3.了解种子的萌发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种子萌发的视频资料、高大种子植物与其种子的对比图片、某种植物的果实;浸泡过的种子、放大镜、培养皿、镊子;黄豆和辣椒的种子。 学生准备:不同植物的种子、花盆、透明玻璃杯。 课时分配 第1课时完成活动1与活动2的教学。 第2课时完成活动3与活动4的教学。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教学导入 春天,是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在这个美丽的春天里,让我们一同撒播希望的种子。(板书课题) 二.活动:搜集并认识种子 1、认识种子的多样性。 请学生相互介绍自己搜集的种子。让学生感受到种子的多样性,教师可以适当指出。 2、认识种子的共同特征。 ⑴激发观察兴趣。 学生观看一个过程:一粒小小的种子逐渐长成参天的大树、结出香甜的果实。 为什么种子如此奇妙? ⑵观察大豆的种子。 ●观察大豆种子之前,向学生讲解正确的解剖、观察方法。 ●组织观察并填写记录表:让学生猜想种子内部的每一部分将来能发育成植 物的哪一部分。 ●观察种子记录表:(用画图的方法描述自己的发现)

●描述自己的发现,说出自己的猜想。 ⑶观察其它植物的种子。 其他种子里面有相同的结构吗? 学生分组观察胚比较大的种子(绿豆、蚕豆) 总结种子的共同特征,即种子里面都有胚。 三、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师:在上一个活动中你们对胚的各部分将发育成植物的哪一种器官进行了猜想,那么猜想是否正确呢?可以怎么办?(用种植的方法验证)那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 方法一用于171班 ●组织学生观察图片,分析每一个培养皿中的种子分别具有什么条件?猜想 哪个培养皿中的种子能够萌发? 最后通过对比实验发现种子萌发需要温度、空气、水三个基本条件。 ●布置学生课下验证,并记录实验结果。 方法2用于其余三个班(学生探究法) 先组织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想种子的萌发条件;再指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组织同学课下验证,并记录实验结果。 组织学生总结种子萌发条件:萌发需要温度、空气、水三个基本条件。 第2课时 一.复习引疑 种子萌发需要哪三个条件?请依据自己的经验说说怎样播种? 二.学习播种 ●看教材第4页提供的图片,补充完善播种过程。 ●组织学生亲自把植物种子播种到花盆里。 ●学生讨论播种时我们是怎样为种子的萌发创造条件的? 垫瓦片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水分能够缓缓流出,又使泥土不会堵塞排水孔保证空气及水分的流通。 二.观察种子破土而出 师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知道种子在土壤里发生的变化呢?怎样才能观察到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胚的各个部分分别发育成植物的哪一器官? 学生讨论找到方法:把种子种在透明杯里。 布置学生回家完成实验,观察种子破土而出的过程,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完成活动1的记录表格,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待学生观察完过程后要特别提醒:在玻璃杯里播种便于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但是由于杯子小,营养不够,植物很难正常开花结果,因此当种子萌发之后教师还应组织学生把幼苗移植到花盆里。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教案 果实和种子 教学目标: 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图画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开始种植一株植物,经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观察、测量、收集、积累植物生长周期的资料。 认识果实和种子。 了解种子“旅行”的多种方式。 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 知道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德育目标: 体验到要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准确的信息。 愿意开展长期的种植活动,坚持做观察记录。 教学重点: 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探讨种子“旅行”的方式。 教学难点:

经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观察、测量、收集、积累植物生长周期的资料 教学准备: 浸泡过的蚕豆等种子、镊子大小一样的透明的瓶子、餐巾纸、植物的种子、种植一种植物、学生把认为是种子的连同它们的“家”一起带来。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师生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1、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植物的各个部分。谁来说一说绿色开花植物一共可以分为几大不同部分? 你们带来了哪些植物?它们的种子是哪部分?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与旧知相联系; 认识种子和果实。 探索调查1、这些植物是在哪里生长的?为什么它们的家在不同的地方? 种子是怎样旅行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小小的种子能成长成参天大树、开花结果,是多么神奇啊!大家想不想看看神秘的种子? 引导学生预测种子里面有什么,将预测结果画在活动记录上。

知道学生用镊子将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或菜豆种子剥开,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内部构造。 画下所观察到的情景。 种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萌发? 组织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教师小结,要求学生回去后做种子萌发的实验并要求记录观察到的情况。 你还能提出哪些种子萌发有关、又是自己能研究的问题? 学生自由发问。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筛选。 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预测、设计实验。 要想知道真实的情况,应该怎么办? 0、教师交代实验要求及任务,要求学生课后完成。认识种子的各种“旅行”方式认识种子的构造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 在种植中认识植物,了解植物回顾解释用各种方法激励学生进行长期的观察、测量、记录。引导开始种植一株植物,经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观察、测量、收集、积累植物生长周期的资料。 根和茎 一、教学目标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 1.果实和种子 【教学目标】 1.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2.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3.开始种植一株植物,经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观察、测量、收集、积累植物生长周期的资料。 【教学重点】 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教学难点】 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泡好的蚕豆种子、放大镜、记录单、黄豆种子、瓶子、湿巾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认识种子和果实 1.讲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植物对我们人类的贡献是非常大的,那你知道植物宝宝藏在哪里吗? 2.你见过哪些植物的种子?它长在哪里呢?今天老师请大家把自己认为是种子的连同它的家一起带来,让我们一起找一找种子在哪里。 3.小组实验、交流。 4.分组汇报。(猕猴桃、香蕉的种子都退化了,变的很小,很难察觉。如学生说不出来,教师需提醒。) 讲述:同学们发现植物的种子一般长在果实里,果实就是种子的家。 二、认识种子的各种旅行方式 1.讲述:同学们都知道人们种植植物时,一般是先把它的种子埋在土里让它生根发芽,但也有很多植物不需要人们帮它们播种,而是自己有一种特殊的传播种子的方法。比如蒲公英,你知道它是如何传播种子的吗?

2.讲述:蒲公英的种子借助风力来传播的,你还知道其他种子的旅行方式吗? 3.小组讨论、交流,试着填写活动记录表格。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行适当补充。 三、认识种子的构造 1.讲述:植物繁衍后代离不开种子,那种子里有些什么能让它长成一株完整的植物呢?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用水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发给学生每人一颗种子,用手摸一摸,你能想想这颗种子里会有些什么吗?请你画下来。 3.学生说说自己的猜想,并把画展示给大家看。 4.究竟同学们想的对不对,下面我们就来解剖种子。谁来说说解剖时我们要注意哪些呢? 5.教师示范解剖种子。强调:用镊子剥开种皮时要轻,不要伤到里面幼嫩的部分,然后从蚕豆开口的那一边小心的掰开。 6.学生解剖种子,用放大镜观察种子里面有什么,并画下来。 7.说说你看到种子里面有什么? 8.学生再用花生的种子进行实验,要求按照预测——画图——解剖——观察——画图——表达的过程。 让学生比较每组前后两组的记录图,有什么不同?说明观察有什么作用? 四、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1.当我们把种子种到土里后,怎样才能让它生根发芽呢?你认为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2.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吗?小组讨论,可以参考书上的实验。 3.交流实验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回家做或者在班上集中做。 五、学生提出与种子萌发有关的问题 1.第二课时上,看几号瓶的种子发芽了,为什么其余瓶里的种子没有长出小芽? 2. 讨论: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3.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和种子萌发有关的,又是自己能通过实验解决的问题吗? 4.小组讨论,可以参考书上的问题。 5.各小组汇报,选择一个研究问题。 6.小组讨论:怎么去研究这个问题? 7.小组汇报,确定研究方案。 8. 课后进行实验。 [设计意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和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 教案

§1.4植物的一生(3) 【学习目标】 1、了解芽的结构和芽的生长;了解花的和结构和功能; 3、知道顶芽与芽的生长关系。 【学习重点】 ?芽的结构和生长。 【学习难点】 ?顶芽与侧芽的生长关系。 【基础部分】 (学习程序:课前独立学习书本22—25页,然后完成基础部分。课内小组交流,对学,群学,互帮互助,纠错,然后小组选代表汇报,时间5分钟) 1、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区分顶芽和侧芽?顶芽和侧芽的生长结果怎样? 2、一年生的被子植物经历哪些生长期? 【要点部分】 (学习程序:各组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并进交流,课内讨论,不做与课堂讨论无关的事情,上台展示,组间点评,时间25分钟) 1、根据下图芽的结构写出各结构名称及发育的结果 (生长点的外侧部分)1是,发育成;(芽轴顶端的结构)2是,能使芽轴逐渐;(芽轴四周的结构)3是,发育成;(枝芽的中间部分)4是,发育成;(幼叶与芽轴之间的小突起)5是,发育成。 2、桃花的结构(学生根据23页的观察花的结构活动,完成下面的空格) 根据上图填写花的各部分结构: 1是花柄,2是,3是,4是,5是,7是,里面含有,5和7合是,8是,9是,10是,3、9和10合起来是,11是 3、根据桃花结构填写下面花蕊的结构 雄蕊(里面有花粉) 花蕊 雌蕊 里面有

4、读课本P22图1—39,分析得出顶芽和侧芽的生长关系是怎样的?并说说什么叫顶端优势?在农业生产中有何应用? 3、请在植物的生长时期图中填上相应的生长时期。(P24) 【思考与讨论】 1、植物的生长时期与动物的生长时期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这说明了什么? 2、“种子是植物生长时期的起点”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拓展部分】 (学习程序:课内先独立完成拓展部分并对答案,小组汇报。时间5分钟) 1.为了进一步认识樱桃花的结构,小明对樱桃花实物进行认真观察,下列不可行 ...的是( ) A.数清花瓣、花萼的数量台戏 B.准确描述樱桃花各结构的颜色 C.利用放大镜辅助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D.利用高倍显微镜直接对樱桃花做整体观察2.我们平时常吃的西瓜和西瓜籽分别属于植物体的 ( ) A.果实和种子 B.茎和种子 C.花和果实 D.花和种子 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植物体的哪种结构发育而来的 ( ) A.根 B.芽 C.叶 D.茎 4.下列有关植物的生长时期的描述中不正确 ...的是 ( ) A.被子植物的生长时期包括从种子到幼苗到成熟植物再到死亡等过程 B.不同的植物其生长时期是不同的 C.植物完成所有生长时期只需1年 D.植物的种族在生长时期的循环中得到延续 5.大豆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受精卵中贮存有遗传物质 B.大豆种子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于① C.②表示种子的形成过程 D.大豆种子萌发只需要氧气和适宜的温度 6.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其中“生殖”这一生长时期相当于植物的生长时期中的 ( ) A.种子的萌发 B.幼苗的生长发育 C.植株的开花结果 D.死亡7.如图所示,图甲是摘除顶芽后的树形,图乙是保留顶芽的树形,请回答: (1)顶芽和侧芽的生长关系是________。 (2)要使树木成材,长得高、直,应该________;要使果树的果枝增多,应该________。 【课堂小结】 (学习程序:要求学生自己整理,并回答,不全的其余小组补充,时间5分钟)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精编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全单元教案设计(4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教案设计 第1课《种子发芽了》教学设计 【课标落实】 1.本单元通过种植、观察、探究、归纳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植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在教师引导下,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

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已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7.3说出植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列举当地的植物资源,尤其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植物。 8.1描述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这些部分具有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的相应功能。 8.2说出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 【教材分析】 《种子发芽了》一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单元中的第一课,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都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本课内容的设计,依据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标准,对应新《课标》8.2“亲手种下盆栽植物的种子,观察和记录种子发芽成幼苗,再到开花结果的过程”和12.1“用简单的实验或依据生活

植物的一生1

《植物的一生1》教案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备课人:莫美雅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自身实验、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 科学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2、知道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 3、知道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基本过程 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参与搜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快乐 2、培养自身探究生物科学的兴趣,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提高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植物的一生》节选自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第一章第四节,主要内容为介绍植物的生长周期。这是学生在学习了动物的生长周期内容之后,对植物的生长周期进行探究。同时也为接下来学习相关的内容等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的安排顺序,体现了教材的内在逻辑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统一性。 学情分析:从知识的掌握上看,学生对“生长周期”这个概念并不陌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依据生活经验粗略了解到植物的一生由那几个环节,但是并不明确。 从年龄上看,七年级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观察能力,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完全有能力进行粗浅的科学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种子的结构。 教学难点: 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学方法与教学准备】 教法: 本节课运用设置情境以及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融合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达成学习目标。 问题导学法、讲授法和多媒体辅助法等 学法: 本节课指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交流讨论法 教学准备: 1、幻灯片: 2、玉米、菜豆的种子及它们的解剖图 【教学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