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建筑结构抗震哲学思想探索(自然辩证法研究)

中国古建筑结构抗震哲学思想探索(自然辩证法研究)

中国古建筑结构抗震哲学思想探索(自然辩证法研究)
中国古建筑结构抗震哲学思想探索(自然辩证法研究)

第24卷 第12期2008年 12月

自然辩证法研究St 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 ure Vol.24,No.12

Dec.,2008文章编号:1000-8934(2008)12-0047-05

中国古建筑结构抗震哲学思想探索

盛志刚,刘海笑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

摘要:“5112”汶川地震,造成大量建筑结构的严重破坏。如何提高房屋和其他结构的抗震性能,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结合我国古代几个典型的抗震建筑结构范例,本文探讨了古人在结构设计上的一些哲学思想。这些哲学思想,包括“整体性”和“以柔克刚”等,曾指导古代工匠建造出许多屹立千年、历经多次地震而不倒的建筑。但这些思想在今天的建筑设计上,并未得到充分重视和体现———这不得不引起现代建筑和结构设计者的严峻反思。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反思,本文初步归纳了古建筑哲学思想给今天结构抗震设计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结构工程;抗震结构;中国古建筑;哲学思想;整体性;以柔克刚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08-10-10

作者简介:盛志刚(1963—

),江苏徐州人,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结构抗震工程;刘海笑(1966—),甘肃兰州人,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结构动力学。

1 概 论

“5.12”汶川地震,造成大量建筑结构的严重破

坏,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这些建筑大多是最近几十年设计建造起来的,为什么在遭遇地震时却如此脆弱?做为世界的地震多发国之一,怎样大力提高一般结构(房屋、水坝、桥梁等)的抗震性能,以尽力保证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些问题再次引起广大民众和各级政府的深切关注,也再度引起我国建筑工程界的严峻反思。

纵观中外的地震灾害史,历次地震(尤其是强震)所造成的大量毁灭性破坏,大多与房屋和河堤结构的破坏有关。在我国地震史上,这种例子很多。如1068年8月河北河间地区发生615级地震,就导致“大河决溃,地复震裂,庐舍摧塌,人民压溺,几已万数”,造成城池毁坏、房屋倒塌和上万人死亡的巨大灾难。再如1879年7月甘肃省武都地区发生810级大地震,导致“山岩崩坠,河水涌塞,后复冲开,水势汹涌,致河北街民房尽行淹没,伤人无数”,造成了近3万人死亡、楼桥大面积崩塌的严重灾害〔1〕。1976年的唐山地震之灾,则至今仍为国人之痛。

在世界地震史上,此类例子也很多。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发生813级大地震,东京和其他城市共震毁房屋2515万间。地震引发的火灾,使4417万间房屋毁于一旦,共导致1412万人死亡或失踪。震灾之后,内阁政府被迫下台,天皇只得另外组建新政府〔2,3〕。1960年5月22日,在智利发生

819级地震(这是近百年来震级最大的地震,也有人说是913级)。震中地区几十万幢房屋大多严重破

坏,有些地方在几分钟之内下沉近2米之多,仅当地居民死亡就达5700人〔2〕。

但是,在世界地震史中也有很多屡经地震(甚至强震)而不倒的建筑。仅在我国现存的古代建筑中,就有很多典型的范例。例如西安的大、小雁塔,山西的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天津蓟县独乐寺的观音阁,以及辽宁义县奉国寺的佛教建筑群等。这些建筑都是历经千年的高大建筑(高度从20多米到60多米不等),在数次甚至数十次强烈地震中都经受住了考验。很多时候甚至是在周围的全部建筑都被地震破坏殆尽的情况下,它们却屹然壁立而梁柱不圮〔4-6〕。

对比今天大量的一般结构并不高超的抗震性能和50至70年的使用年限,这些古建筑不仅可谓稳固如山而且寿长若海!为什么这些依靠木石砖瓦等原始材料搭建起来的高大建筑,能够经得起上千年来多次大地震的考验?古代工匠们采取了哪些结构措施来保证这些建筑的超强抗震性能?其中又蕴涵了怎样的哲学智慧呢?认真探索一下这些问题,对提高今天各种建筑结构的抗震水平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 现代结构工程的抗震思想及困惑

从各种高坝大桥和奇楼深洞的修建竣工中,常人不难想象现代结构工程发展水平的日新月异。借助数学力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加上计算机技术的

7

4

引入,今天的土木工程已经发展为非常庞大而繁杂的体系。但是,由于工程实际的复杂性,许多情况下我们仍然无法准确计算结构的承载力,甚至难以确定结构的真实受力状况。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一些客观条件过于复杂。在结构抗震工程中,这种状况尤为突出。

结构抗震的复杂性,首先表现在地震的不确定性上。这种不确定性(也称随机性),至少可以归结为三点:时间不确定,方向不确定和大小不确定。地震的大小和方向的不确定,是常人容易理解的,无非是地震发生在哪个位置方向、震级具体多大都是事先不知道的。而时间的不确定性就要复杂一些。时间的不确定包括三点:一是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不确定(无法预报);二是地震的持续时间不确定;三是地震波的基本振动周期(基本频率)不确定。如果说发生和持续的时间不确定可以通过多层预警系统来防范的话,那么基本频率(含能量最大)的不确定性就非常难以设防。其中的危险就在于:当地震的基本频率与所建结构的自振频率相等或接近的话,将会产生破坏性极大的共振现象———此时即使是设防等级很高的建筑,也很难避免遭受严重破坏。

结构抗震的复杂性,还表现在结构构件的材料和几何形状等的不确定性上。因为生产工艺和施工条件的原因,即使是同一批产品,其质量也很难得到统一保证,更何况施工人员素质和各种客观条件的千差万别。因此,各种工程质量隐患几乎无处不在,只是大小不同而已。国家出台的越来越严格的各种建筑规范,就是为了尽力避免各种质量隐患超出一定的允许范围。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现代结构工程在应对抗震问题时,主要不是采用确定性的结构计算方法,而是引入基于概率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法,以及基于工程经验的概念设计法。由此,我国确定了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7〕。但即便如此,在结构抗震上,公认的事实是“概念设计比计算设计更重要”。究其原因,还是涉及的因素过于复杂,导致一般的抗震设计计算难以给出足够合理的结果。

引入“极限状态设计法”,是允许结构出现一定概率的失效(破坏或不能继续使用),而不是处处保证结构的安全。而所谓的“概念设计”,则是借鉴以往工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用以指导结构的抗震设计。譬如“尽量选择平、立面几何形状简单的设计方案”,“尽力保证平、立面的刚度和质量分布对称”,以及“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

固”等等〔7〕。

“简单对称”,是为了传力明确、便于分析,避免复杂因素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强弱分明”,则是为了保住一旦破坏后果严重的构件(如主要的柱子),适度牺牲部分允许破坏的构件(如部分横梁等)。通过局部破坏和较大的变形,可以大量消耗地震传给结构的能量,从而达到保全整体的目的(至少在超强地震下能延缓一段时间,以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将这一思想概括起来,人们得出了“延性抗震”的概念。所谓的“延性(结构)”,是相对于“脆性(结构)”而言的,就是在地震的作用下,保证结构能产生较大的变形,而不出现瞬间发生完成的脆性破坏。

打个比方可以形象地说明这一理论:一张桌子在受到激烈摇晃时,如果桌腿发生断裂,那么整个桌子就会倒塌,上下的东西都难以保全;如果仅是横撑发生了破坏,那么过后只要适度修理一下就能再次使用了;即使无法避免整个桌子最终倒塌,如果能通过横撑的变形破坏来消耗振动能量并延缓一段时间,也可以为抢救上下的物品赢得宝贵的时机。

正是由于“延性抗震”概念的引入,彻底改变了以往依靠结构的强度去抵抗地震的错误观念———正如墨西哥著名的地震工程专家罗森布卢斯(E1 Ro senbluet h)所指出的那样:“为了满足我们的要求,人类所有财富可能都是不够的,大量的一般结构都将成为碉堡”〔8〕。因此,“延性抗震”的概念不仅能达到依靠部分结构构件的破坏来保全整体结构的目的,而且可以大量节省人类的财富。

由上述讨论不难看出,现代结构工程学已经建立起系统的结构抗震理念。但是,这就一定能保证设计建造出抗震性能良好的建筑结构吗?现代结构工程师就能自如地应对各种地震问题吗?墨西哥著名的地震工程专家埃斯特瓦(L1Esteva)曾经指出:“(结构)抗震设计与其他工程设计相比,更容易陷入严格地但却盲目地应用最新的技术条款,而建造出的却是低劣的结构”〔9〕。由此可见,如果只去生搬硬套有关规范和算法,而不努力提高对结构抗震本质问题的认识,不形成深刻而系统的抗震设计理念,最终的结果可能将事与愿违。

3 我国古建筑的主要特点及抗震原理从结构工程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古建筑具有一些非常典型的特点。体现在结构的抗震设计上主要有三点:一是“整体性(整体配合)”,二是“以柔克刚”,三是“积柔为刚”、“刚柔相济”。如果说结构的“整体性”思想主要表现在建筑的平面和立面的设计上,那么“以柔克刚”的思路往往体现在细部构造的

84

自然辩证法研究 第24卷 第12期

处理上,而“积柔为刚”“刚柔相济”则是“整体配合”和“以柔克刚”等设计思想融合升华的结果。正是这些思想的有机结合,才产生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我国的古代工匠借助极原始的木石砖瓦等材料,建造出许多结构灵巧而抗震性能极高的建筑。

(1)“整体性”结构的思路 从平面上看,我国的古建筑很少建造平面布局复杂的结构,一般都采用长宽比不大于2∶1的矩形或规则多边形。这种规则的平面布局,能够有效地抵御地震力。此外,古建筑常常是正中间的一间(明间)最大,两侧的次间和梢间则较小。这种主次分明的结构布局,对抵消地震扭矩的破坏作用非常有利。不难看出,这些思路与现代结构工程颇为相似,但时间则要早得多!

从立面上看,古建筑一般由台基、柱网、梁架和屋顶等构成。较高等级的房屋建筑,在梁柱和屋顶之间还设有“斗 层”的结构。其中,台基基础是一种面积较大的整体式基础,基础顶部往往高于地面数尺。这种基础类似于现代结构工程的“筏式整体基础”,很像一个运载着船楼等上部结构的船体,在地震的“惊涛骇浪”中保持较高的稳定性。这不仅可以减小地震对上部结构的震荡冲击,而且能有效地避免建筑在底部出现剪切破坏(这种破坏对结构极为不利)。

柱网由一个个独立的柱子联合组成。建造时把柱脚立于柱础之上,底部与地袱等构件连接;柱顶则分别与阑额和横梁等构件连接,使整个结构形成一个闭合的空间体系。地袱、阑额和横梁类似于现代结构工程中的上下圈梁,能够有效地减小柱头和柱脚的移动,增强整个建筑的整体性。此外,在主要的梁柱之间往往还设有斜撑,这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而且可以大力提高整个建筑对地震水平冲击荷载往复作用的抵抗能力。

立面上的梁架结构,大多都采用抬梁式构架。这种构架就是在柱顶沿房屋进深的方向,架设数层叠架的梁。叠架的梁逐层缩短,形成下大上小的三角形屋架。这种构造方式经过大量地震的检验,证明其抗震性能良好。座落在梁架之上的屋顶,等级较高的大多为立体式的多坡面形状。此类屋顶在建造时大多需要较复杂的结构和大量构件,以便增加整个屋顶结构和构架的整体性。这种庞大的整体屋顶与下部的柱子群网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了整个建筑结构的抗震稳定性。

此外,古人早已认识到圆形或者接近圆形的结构构件,在诸多受力性能上要优于方形的构件(比如将直梁转化为圆拱,将平堤转化为拱坝等,都是很典型的例子)。为了增强结构的整体性,古建筑在主要的受力方向上,往往要修建成圆形或接近圆形的结构。如应县木塔的平面形状就是接近圆形的正八角形。这一高达6518米的木塔,在近千年中经历了十余次强烈地震(其中至少有三次不低于8度)。强震曾经造成周围的房屋被毁坏殆尽,但木塔却安然无恙。

再如蓟县独乐寺的观音阁,在楼阁内的第三层设有六角形的木架空井,并通过斜撑与下层的方形空井连接,这种方圆结合的结构有效地加强了整个建筑的整体性。1000年来,独乐寺经历了多次地震的考验。1679年三河、平谷发生超过8级的强震,蓟县县城的官廨民舍无一幸存,高达23米的观音阁却屹立不圮,阁内高达16米的观音塑像也未见损伤。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京津震动,屹立千年的观音阁也受到严重的冲击;但除了阁中的大木柱略有错位之外,整个阁楼却安然无恙。由此不难看出其抗震性能之高超。

如果说“整体性”的思路在现代结构工程中同样得到了完整体现的话(虽然两者的体现方式不完全一样),那么“以柔克刚”的思想在现代结构工程中就体现甚少,而建立在“以柔克刚”和“整体配合”基础之上的“积柔成刚”和“刚柔相济”的思想则更不多见。

我国的古建筑,大多都是借助木石和泥瓦等原始材料所建,根本没有现在的各种合金钢铝等高级材料。但是,正是在这些原始条件的支撑下,我国古代工匠结合“整体配合”创造了“以柔克刚”的结构体系,修建了许多抗震性能不亚于今天借助各种高级材料建造起来的建筑结构。

(2)“以柔克刚”的思想 “以柔克刚”思想的最主要体现之一是榫卯连接的大量使用。在木结构的垂直连接中,榫卯是一种极佳的连接方式。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充分利用了木材这种有机材料的特性(善于传递拉压力,具有一定的柔韧度,且允许出现某种永久变形等),使传统的木石房屋建筑成为具有特殊柔性的结构体系。这种连接主要是通过勾连搭嵌的咬合作用实现节点抗力。榫钉的销栓作用、构件之间的摩擦,以及构件的相互咬合等,使节点具有一定的抵抗位移和转角的能力。在强地震的作用下,这种连接方式可以通过弹性变形甚至部分塑性变形来大量耗散地震传给结构的能量,从而大大减小了整个结构的地震响应。

“以柔克刚”思想另一个主要体现是斗 层。在等级较高的古建筑中,一般都可以看到斗拱的存在。因为这种构件是由数层斗木加拱木叠合而成的斗拱来传力,可以起到类似“弹簧减震器”那样的作用,由此通过较大的弹性变形(并不出现局部破坏———这与“延性结构”不同),来消耗地震传给上部房屋结构

94

中国古建筑结构抗震哲学思想探索

的巨大能量。经过实践检验,很多带有斗 层的古建筑都能够较好地抵御强地震〔10〕。如应县木塔、蓟县独乐寺的观音阁,都是在周围其他没有斗 的建筑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幸免于难的。此次四川地震,绵阳七曲山大庙的天尊殿等古建筑,也是因为斗拱层的存在而受损极微。这充分说明斗 对结构抗震的良好作用。此外,斗 层不但能起到减震作用,而且可以和其他水平构件(如横梁和檩条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性很强的刚架结构,把地震荷载对上部结构的作用力传递给抗震能力较强的柱子,由此大大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

当然,除上述结构方式之外,“以柔克刚”的思想还体现在许多细部构造中。例如,柱与柱础之间的浮摆式连接,以及梁柱与斜撑的镶嵌穿插等。由于这些连接对转角位移的约束较小,在结构上可归结为铰接点。这种节点的特点之一是不能传递弯矩———但却能很好地传递拉、压力,因此受到剪切破坏的可能性也大大减小(结构的剪切破坏多属较不利的脆性破坏)。

从上述各种细部构造的处理方法上,不难看出我国古代工匠对“以柔克刚”思想的深刻理解。应该说现代结构工程“延性抗震”的概念已经含有“以柔克刚”的思想了,但在“柔”的理解上还没有达到古人那样的高度(从下文中可以更好地看出这一点)。

(3)“积柔为刚”“刚柔相济”的思想 就“以柔克刚”的本质说,仅凭结构构件的“柔力”是无法与地震之强力抗衡的。只有成为“柔而不弱”“柔而不散”的建筑,才能最终达到“克刚”(抵抗地震)的目的。从“整体性”的本质说,必须造就“整而不僵”“强而不硬”之体,方可完整地实现“一动无不动”、协调一致的抗震目标。这就是一个“积柔为刚”的过程———通过细部之柔的有效积累,形成整体配合(协调一致)的效果,最终实现抵抗强力(地震)的目的。

举一个形象的例子可以较好地说明这一“积柔为刚”的过程:一个完整的皮囊在充满气之后,虽遇重锤之击却可安然无恙。皮囊为柔,空气为柔,但积足柔力而形成的整体之刚,却可以抗衡数倍于己之力的重锤———击打的结果往往是锤飞力散,而气囊毫发无损。

显然,这种通过“积柔为刚”达到的强大“刚性”,已非“僵硬”之刚、“脆猛”之刚,而是“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的“刚柔相济”之刚。研习过太极拳的人,可以更好地理解这种“积柔为刚”、

“刚柔相济”的过程。太极拳的缓慢柔和练习,是为了最终练出整体高度协调、

“刚柔相济”的高超技击能力。太极拳也由此被公认为各种武术中“以柔克刚”的最典范代表。

在我国的古建筑中,往往是通过榫卯连接、斗 层等多种柔性构造的大量应用,再通过各种构件之间的紧密结合,最终形成了一个整体性极强、“刚柔相济”的建筑结构。这种结构能很好地抵抗强地震的“重锤之击”就不足为怪了。由此可见,通过建筑细部各种“柔力”的积累,形成整体配合的系统合力,最终可以达到灵巧多变、化解强力的抗震目的———这就是建筑结构“积柔为刚”“刚柔相济”的过程。

除了以上探讨的一些措施之外,我国历代工匠还采用许多其他方法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如利用柱子的生起、侧脚及地袄连接等方法来尽力降低结构的重心,采用逐层内缩等方法使建筑的整体重心向内倾斜,以此增强结构的稳定性等。这些无不展现出古代工匠在建筑结构诸多问题上所具有的丰富经验和精深知识,而他们由此展示出的哲学智慧也令人叹为观止!

4 从古建筑抗震思想中得到的

几点启发

结合一些典型的建筑实例,前文探讨了我国古代工匠在结构抗震方面的有关哲学思想,以及古今建筑在抗震思维上的差异。虽然许多客观条件已经大为不同(如建筑材料、计算能力等),但古人的有关思想可以给今天的结构抗震很多启发,这些启发至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化急为缓 通过各种构造措施,适度延缓结构变形和破坏的时间。包括尽量延长结构弹性变形的时间,避免出现瞬间完成的脆性破坏,以及适度设置延性破坏的构件来大量消耗地震能量,以此延缓结构破坏的时间等。古建筑中就有不少构件(如斗拱等)可以增大结构的弹性变形,从而大量消耗地震传给结构的能量。这对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2)化刚为柔 适度利用一些柔性结构构件来抵抗地震。现代结构设计在强调整体性的时候,往往过分注重各个构件的强度和刚度,而忽视了柔性结构的运用。“延性抗震”概念的提出,是对这种偏向的一种纠正,但它并未穷尽“柔性(结构)”的内涵。古人在结构许多细部的处理上,如榫卯连接方式和斗拱构造方法等,可以给人很多启发。借鉴这些方法,对提高今天各种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必将有所裨益。

(3)化面为体 力求结构或构件处于整体一致的受力状态。从单个构件上说,如果能将构件所受的弯矩、剪力或扭矩等转化为拉力或压力,那么结构构件就可以处于一种较有利的整体受力状态。而弯

05

自然辩证法研究 第24卷 第12期

剪扭容易造成构件某个截面受力过大(即单面受力而不是整体受力)。古今各种拱形结构,以及现代的斜拉桥、悬索桥等,都是为了将弯剪扭力转化为拉压力,以充分发挥钢材、混凝土等材料的性能。从整体上说,注意各个构件之间的配合,协调一致、

“刚柔相济”,可以大大地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4)化方为圆 注重利用圆形的结构构件来应对地震的作用。虽然方形结构使用起来较方便,但在材料耗费相同的情况下,圆形结构不仅建造的空间较大,而且在力学性能上大多要优于方形等其他结构。从结构抗震的角度看,由于地震方向是不确定的,结构平面为圆形的建筑更有利于形成均衡一致的力量来抵抗地震。此外,圆形物体的抗扭性能也较优越。西安的大、小雁塔,应县木塔就采用了近似圆形的平面形状,而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也采用了方圆结合的结构形式来加强抗震的能力等。因此,在结构上适度运用圆形构件,可以帮助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限于篇幅和水平,很多古人的结构抗震思想本文未能涉及。做出以上归纳,权且抛砖引玉。

5 结 语

自17世纪伽利略开创了建筑结构的定量计算先河起,现代土木工程已经走过了近四个世纪的历程。但是,不到400年的历史对于一个体系如此庞大的学科来说显然还是非常短暂的———土木工程在许多方面还很不成熟、有待完善。结构抗震领域就是其中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在世界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古人在土木工程各领域(包括结构抗震),曾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如果因为今天的科学得到了高度发展,就轻视和贬低这些经验知识,那将是非常愚蠢的。西方医学史的一本权威著作曾指出:“西方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要求回到西方医学传统的起源,同时也开始从东方医学传统中寻求另一种医学的智慧”〔11〕。医学如此,土木工程学亦难背此。

“化急为缓,化刚为柔,化面为体,化方为圆”,仅是笔者的几点管窥之见而已。古人在建筑结构(包括抗震)方面留下的哲学思想还有很多,如“天人合一”“辨方正位”和“相形取胜”等。困于现有条件,笔者未能成志深究———愿能得天助而成精研之夙愿!

参考文献

〔1〕楼宝棠.中国古今地震灾情总汇[M].地震出版社,1996:11,

79.

〔2〕朱煌武,刘更才.中外典型震害[M].地震出版社,1996:5,

11.

〔3〕邢成起.百年回首话震灾[J].城市与减灾,2001(1):4-8.

〔4〕陈平,姚谦峰,赵冬.西安大雁塔抗震能力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99(1):46-49.

〔5〕张鹏程.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及其抗震发展研究[D].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

〔6〕魏剑伟,李铁英,李世温.独乐寺观音阁动力特性实测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2(4):430-432.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 B50011-2001)[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8〕N M纽马克,E罗森布卢斯.地震工程学原理[M].叶耀先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前言.

〔9〕E罗森布卢斯.结构抗震设计[M].腾家禄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55-56.

〔10〕张文芳,李世温,程文 .一类斗拱木结构恢复力特性的模型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1997(增刊):65-70.

〔11〕徐维廉.如饮甘露如沐春风———喜读《剑桥医学史》[J].医学与哲学,2001(2):61-63.

Exploration of Philosophical Thoughts in E arthqu ake R esistant

Structure of Chinese Ancient Architecture

SH EN G Zhi2gang,L IU Hai2xiao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300072,China)

Abstract:The Wenchuan eart hquake in May12had destroyed so many structures,and how to improve t he eart hquake behaviors of all struc2 tures has been becoming a focus question in China once again.Wit h some examples of Chinese ancient architectures,t he philosophical t hought s in eart hquake resistant structure had been explored in t his paper.These philosophical t hought s included holistic structure,using soft to over2 come hard,etc.The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 s had built many excellent eart hquake resistant structures wit h t hese philosophical t hought s,but t hey are not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oday’s people2nowadays architect s should hardly ponder t his question.By comparing ancient and nowadays buildings,some design t hought s about eart hquake resistant structures are suggested in t his paper.

K ey w ords:structure engineering;eart hquake resistant structure;Chinese ancient architecture;philosophical t hought;holistic structure;u2 sing soft to overcome hard

(本文责任编辑 张明国)

15 中国古建筑结构抗震哲学思想探索

-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木结构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采用木结构比较普遍,主要是当时木材资源比较丰富,木材易于加工,所以使用较多,但是木结构的主要问题是易蛀、易燃,很多古建筑随着历史的进程而消失了。现存的还有部分古建筑,十分需要加强保护,对古建筑木结构的有关知识需要了解,这里介绍的是古建筑的构件名称。 古建筑的构件名称有宋式和清式两套,这些图上的标注是遵照《营造法式》的宋式名称,适用于早期木结构建筑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还是刚才那梁架,我把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 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 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这是一张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一座金代建筑。 劄牵:长一椽的梁 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

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山西沁县大云院正殿) 铺作是由斗拱组成的构造单元,分为三种,立于柱头的称柱头铺作;立于两柱之间阑额或普拍方上的是补间铺作,立于转角处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附图是座歇山顶建筑,前檐可见两朵柱头铺作、三朵补间铺作、两朵转角铺作。如果是悬山顶,则没有转角铺作。(山西沁县普照寺正殿)

中国古建筑欣赏与设计章节答案.

欢迎阅读 中国古建筑欣赏与设计章节答案 历史上在长安建都的朝代不包括()C、宋朝 曾在北京建都的朝代有()个A、3 在中国古建筑中同样有门当户对的说法。(错) 雨果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对) “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是以()为主的建筑的特点。C、木结构 庑殿顶的式样通常会见于皇帝住的宫殿。(对) 猫弓背的风火墙造型是()特有的。C、湖南 封火墙造型属于下列屋顶式样的()。D、硬山 南方封火墙造型较多的主要原因是()。B、房屋密集

北方的封火墙造型多是成人字形。(对) 岳阳县张谷英村的建筑平面是()字形的。A、丰 中国古建筑的概念“进”是以()来说的。C、建筑数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古代庭院组成建筑群的最典型的代表是()。D、张谷英村的建筑 岳麓书院始建于宋朝,但目前人们所能看到的建筑是建于清朝。(对) 北方最早的人类是穴居野处。(对) “鬼神文化”是()文化的基本特征。C、商朝 目前发现北方建筑起源最早、最典型的遗址实例是()。D、半坡遗址 余姚河姆渡遗址是最早的吊脚楼式建筑遗址。(错)

南方最早建筑起源是巢居。(对) 从甲骨文的字形判断“牢”在最初是住()的。D、牛 周朝建立的典型制度是()。C、礼制 商朝除去皇宫,一般百姓的建筑基本特点是“茅茨土阶”。(错)商朝青铜器上最常见的图案是饕餮纹。(对) 明堂辟雍”是古代皇帝亲自讲学的最高学府。(对) 古代因讲究等级制度,有“诸侯之学环水,天子之学伴水”。(错)汉朝时期把儒家思想定为国家的正统思想。(对) 被称为宗教需要具备的条件不包括()。C、众多的教徒 中国在()时期才有了宗教。B、东汉

中国的第一座寺庙是()。D、白马寺 老子创立的是道家哲学,而不是道教。(对)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建筑史上园林艺术大发展的一个高潮。(对)下列不属于佛教建筑的是()。D、庙 下列塔的类型中属于藏传佛教的是()。D、金刚宝座塔 长江以南属于唐代宗教建筑的只有两座。(错) 被认为中国历史上城市变化的一个转折点是在()。C、宋朝 宋代建筑的特点是()。B、华美 宋朝由于建筑的密集,城市中间出现很多望火楼。(对)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繁荣的商业景象出现在唐朝。(错)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总则及基本规定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加强对古建筑木结构(以下简称古建筑)的科学保护,使古建筑得到正确的维护与修缮,特制定本规范。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古建筑木结构及其相关工程的检查、维护与加固。 第1.0.3条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1.0.4条为长远保护古建筑工作的需要,每次维修所进行的勘查、测试、鉴定、设计施工及验收的记录、图纸、照片和审批文件等全套资料均应由文物主管部门建档保存。 第1.0.5条从事古建筑维修的设计和施工单位应经专业技术审查合格,其所承担的任务应经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章基本规定 第2.0.1条古建筑的维护与加固,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原状系指古建筑个体或群体中,一切有历史意义的遗存。现状若确需恢复到创建时的原状或恢复到一定历史时期特点的原状时,必须根据需要与可能,并具备可靠的历史考证和充分的技术论证。 第2.0.1条在维修古建筑时应保存以下内容: 一、原来的建筑形制包括:原来建筑的平面布局、造型、法式特征和艺术 风格等; 二、原来的建筑结构;

三、原来的建筑材料; 四、原来的工艺技术; 第2.0.2条古建筑的维护与加固工程可按下列规定分为五类: 一、经常性的保养工程:系指不改动文物现存结构、外貌装饰色彩而进行 的经常性保养维护。例如:屋面除草勾抹,局部揭窊补漏,梁、柱、 墙壁等的简易支顶,疏通排水设施,检修防潮、防腐、防虫措施及防 火防雷装置等。 二、重点维修工程:系指以结构加固处理为主的大型维修工程其要求是保 存文物现状或局部恢复其原状这类工程包括揭窊瓦顶打牮拨正局部或 全部落架大修或更换构件等。 三、局部复原工程:系指按原样恢复已残损的结构,并同时改正历代修缮 中有损原状以及不合理地增添或去除的部分,对于局部复原工程应有 可靠的考证资料为依据。 四、迁建工程:系指由于种种原因需将古建筑全部拆迁至新址,重建基础 用原材料原构件按原样建造。 五、抢险性工程:系指古建筑发生严重危险时,由于技术经济物质条件的 限制,不能及时进行彻底修缮而采取的临时加固措施。对于抢险性工 程,除应保障建筑物安全控制残损点的继续发展外,尚应保证所采取 的措施不妨碍日后的彻底维修。 第2.0.3条当采用现代材料和现代技术确能更好地保存古建筑时,可在古建筑的维护与加固工程中予以引用,但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仅用于原结构或原用材料的修补、加固,不得用现代材料去替换原用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制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制简介 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于世的建筑美学和朴素的哲学思想,在飞檐斗拱的有机组合下,成就了足以屹立于世而为万方敬仰的地位。《诗》云:”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朱熹集传:“其栋宇峻起,如鸟之警而革也,其檐阿华采而轩翔,如翚之飞而矫其翼也,盖其堂之美如此。”廊园庙塔,殿宇亭台,在一大批能工巧匠的精心建构下,不仅为当时的社会和文化树立了时代的标榜,也为现在的我们留下丰厚的物质遗产。作为传统建筑最富有灵魂力的部位——屋顶,位于屋身的上部份,形制多样,体积庞大,不但是显示屋主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传统建筑美学的精华之处。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由内而外依次由三部分组成,是为基层,结合层与面层,并加上屋脊装饰等。传统屋顶有很多不同的形制,主要是坡顶,也有平顶的。坡顶有一坡顶,两坡顶,四坡顶几种。两坡顶根据屋顶与山墙的关系分为硬山和悬山两种,四坡顶一般有四坡五脊的庑殿顶和四坡九脊的歇山顶。在处理大脊上还有清水脊和卷棚脊等形式。此外还有攒尖顶(分三角攒尖,四角攒尖,六角攒尖,八角攒尖,圆攒尖等)、盔顶、盝顶、十字脊顶。 屋顶的形制与其屋主的身份地位等级有关。按照形制等级高低可分为: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等形制因为不用在重要的建筑,故而不列入等级。 一、主要的屋顶形制: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 主要的建筑形制,一般用在宫殿建筑、官府、皇家园林、寺院等。

1.庑殿顶: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最高型制。宋称为“五脊殿”、“吴 殿”;清时称为“四阿殿”,《营造法原》称为“四合舍”。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一说戗脊)共五脊组成,因此又称五脊殿。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故又称四阿顶。多用于殿堂式建筑。在中国古建筑形制体系定型后,庑殿建筑成为中古房屋建筑中等级最高的一种建筑形制。由于它屋顶陡曲峻峭,屋檐宽深庄重、气势雄伟浩大,在封建社会时代,他是体现皇权、神权等统治阶级的象征,所以多用作宫殿、坛庙、重要门楼等高级建筑上,如故宫午门、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太庙大戟门、享殿及其后殿,景山寿皇殿、寿皇门,明长陵棱恩殿等,都是庑殿式建筑。在封建社会,庑殿建筑实际上已经成为皇家建筑独有的一种建筑形式,其它建筑如官府、衙属、商埠、民宅等,是绝不允许采用庑殿这种建筑形式的。庑殿建筑的这种特殊政治地位决定了它用材硕大、体量雄伟、装饰华贵富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庑殿顶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所谓重檐,就是在上述屋顶之下,四角各加一条短檐,形成第二檐。故宫的太和殿就是重檐庑殿顶,而故宫的英华殿则为单檐庑殿顶。

浅析木结构古建筑防火设计

浅析木结构古建筑防火设计 【摘要】木结构古建筑由于技术和年代等原因,在修建的时候并没有太多有效的防火保护措施,作为木结构古建筑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消防安全设计仍然是薄弱环节,有的地方甚至还是空白。近年来,我国就曾多次发生古木建筑火灾,因此必须加强对木结构古建筑防火设计。 【关键词】木结构;古建筑;设计 一、木结构古建筑的火灾特点 1、燃烧强度大 木结构古建筑的建筑构件大多采用松、杉柏香樟等含油木质材料制作,木材用量多,火灾荷载大,而且年代久远,特别是寺庙建筑常年香火缭绕,木构件极为干燥,加之表面涂刷油漆,火灾时,燃烧猛烈,火场中心温度可达1200 度以上。 2、火势发展快 木结构古建筑发生火灾时,火焰、热烟气在室内向上升腾,首先沿着殿堂垂直布置的木构件,以及悬挂的垂幔、幔帐、柱棉、飘带、天帐等装饰品迅速向上蔓延。火灾蔓延至屋顶部位后,又会迅速沿屋顶向水平方向发展蔓延,再加上室内空气对流条件好,极易造成全面燃烧。同时,大多数木结构古建筑相互毗邻,通廊相连,火势一旦突破着火建筑门窗会引起延烧,强烈的热辐射也能导致毗邻建筑着火。 3、屋顶易倒塌 木结构古建筑发生火灾后,其倒塌的规律一般是屋顶首先倒塌,墙柱后塌。这是由于古木建筑火灾首先是垂直向上蔓延,且其屋顶的屋架、桁、檩等构件截面积较小,而柱、梁截面积较大。火灾时,古木建筑整体倒塌的时限持续时间较长。 4、文物易受损 木结构古建筑不仅自身价值无法估量,而且其室内通常还珍藏有大量经典、书画、匾额等各类古代艺术珍品。火灾时,木结构古建筑本身及室内文物极易受到破坏,甚至直接被大火烧毁,而且用水扑救还会使木构件加速腐朽,忌水的文献史料、泥塑、唐卡、壁画等也会遭受损坏。 二、木结构古建筑防火设计的原则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制简介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 制简介

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制简介 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于世的建筑美学和朴素的哲学思想,在飞檐斗拱的有机组合下,成就了足以屹立于世而为万方敬仰的地位。《诗》云:”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朱熹集传:“其栋宇峻起,如鸟之警而革也,其檐阿华采而轩翔,如翚之飞而矫其翼也,盖其堂之美如此。”廊园庙塔,殿宇亭台,在一大批能工巧匠的精心建构下,不仅为当时的社会和文化树立了时代的标榜,也为现在的我们留下丰厚的物质遗产。作为传统建筑最富有灵魂力的部位——屋顶,位于屋身的上部份,形制多样,体积庞大,不但是显示屋主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传统建筑美学的精华之处。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由内而外依次由三部分组成,是为基层,结合层与面层,并加上屋脊装饰等。传统屋顶有很多不同的形制,主要是坡顶,也有平顶的。坡顶有一坡顶,两坡顶,四坡顶几种。两坡顶根据屋顶与山墙的关系分为硬山和悬山两种,四坡顶一般有四坡五脊的庑殿顶和四坡九脊的歇山顶。在处理大脊上还有清水脊和卷棚脊等形式。此外还有攒尖顶(分三角攒尖,四角攒尖,六角攒尖,八角攒尖,圆攒尖等)、盔顶、盝顶、十字脊顶。

屋顶的形制与其屋主的身份地位等级有关。按照形制等级高低可分为: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等形制因为不用在重要的建筑,故而不列入等级。 一、主要的屋顶形制: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 主要的建筑形制,一般用在宫殿建筑、官府、皇家园林、寺院等。 1.庑殿顶: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最高型制。宋称为“五脊 殿”、“吴殿”;清时称为“四阿殿”,《营造法原》称为“四合舍”。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一说戗脊)共五脊组成,因此又称五脊殿。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故又称四阿顶。多用于殿堂式建筑。在中国古建筑形制体系定型后,庑殿建筑成为中古房屋建筑中等级最高的一种建筑形制。由于它屋顶陡曲峻峭,屋檐宽深庄重、气势雄伟浩大,在封建社会时代,他是体现皇权、神权等统治阶级的象征,所以多用作宫殿、坛庙、重要门楼等高级建筑上,如故宫午门、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太庙大戟门、享殿及其后殿,景山寿皇殿、寿皇门,明长陵棱恩殿等,都是庑殿式建筑。在封建社会,庑殿建筑实际上已经成为皇家建筑独有的一种建筑形式,其它建筑如官府、衙属、商埠、民宅等,是绝不允许采用庑殿这种建筑形式的。庑殿建筑的这种特殊政治地位决定了它用材硕大、体量雄伟、装饰华贵富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庑殿顶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所谓重檐,就是在上述屋顶之下,四角各加一条短檐,形成第二檐。故宫的太和殿就是重檐庑殿顶,而故宫的英华殿则为单檐庑殿顶。

木结构古建筑构件详解

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 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 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这是一张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山西平顺淳化寺正殿 劄牵:长一椽的梁

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山西泽州西四义普觉寺)

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山西沁县大云院正殿)

中国古建筑九大类别

中国古建筑九大类别 恭贺新春 2018.3.26北京大学古建筑规划设计专业人才研修班(第五期)开课,篇末可了解课程信息。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中国古建筑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人类建筑史上的璀璨明珠。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建筑艺术、宗教、民俗、营造技术及建筑环境等多方面的理念和智慧,记录、传承了中国古建筑的建筑布局、形制等级,构造形式、结构类型、色彩运用和营造特征。系统、全面地了解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可为深入学习、研究古建筑相关知识、技术奠定基础。本文从中国古建筑按功能上分类,将古建筑划分为:一、民居建筑;二、宫殿建筑;三、坛庙建筑;四、宗教建筑;五、园林建筑;六、陵墓建筑七、城市建筑;八、设施性建筑; 九、其他建筑 一、民居建筑 民居建筑是人们满足最基本生活需要所营建的居住性建筑,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建筑类型。我国民居建筑收环境、气候、民俗文化、经济、礼制等因素影响,在风格上和工艺做法上有较强的地域性。 民居建筑——四川广安古镇 民居建筑——江西婺源

民居建筑——陕西民居 民居建筑——云南民居 民居建筑——山西民居 民居建筑——北京四合院民居 民居建筑——福建土楼民居 民居建筑——藏族民居 中国传统民居多以院落式为主,房屋多单层也有多层建筑。山区、丘陵地区的民居依地形而建,江南水乡多临水而建,组合灵活。西北地区有窑洞式民居,福建地区有土楼式民居等等。以上只列举了几个地区的民居建筑供参考。 二、宫殿建筑 供皇帝理朝政和满足居住功能的院落式建筑群,称为宫殿建筑。 宫殿建筑——北京故宫 宫殿建筑——故宫角楼 宫殿建筑——沈阳故宫 现在保存很好的明、清两朝的宫殿——北京故宫、沈阳故宫。明代以前,历史上各朝代的宫殿遗存较少,如秦代的阿房宫,现已无存。 三、坛庙建筑 坛庙建筑是表达对天地、祖先的崇敬和感恩而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的场所,亦称礼制建筑。如北京的社稷坛、太庙、天坛、

古建筑的木结构修缮

精心整理 古建筑中木结构的修缮 修缮是古建筑保护的中心环节,这里只介绍木结构的修缮。 1、木结构修缮原则 我国以木结构为主体的古建筑,经历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风风雨雨的考验,有些完整地保存至今,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木材作为一种(((2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如X 射线、超声波和激光等,对大木结构做无损探伤,已能精确地测定构建损害的部位、大小和损害程度等。用X 射线照相技术甚至可以确定某些木质害虫的种类。一些物理手段已成功地用于木结构和木质文物的杀菌和杀虫。 高分子材料用于腐朽和虫蛀木结构的加固,国外早在19世纪末已实验性地做了大量工作,至20世纪20年代,已开始被广泛应用。而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才正式用于实践。实践证明,用高分子材料加固木结构,

省时、省力、节约开支,加固后强度高于原来木材强度,而且加固部位还具有防腐、防蛀的效果,在古建筑维修和木质文物保护中值得推广。 木材的化学防腐处理是古建筑维修面临的更加迫切的问题。 由于历史的局限,我国古代建筑木结构没有做专门的化学防腐处理。工代工匠尽管在施工中采取了特殊的通风防潮措施,特别是选用了耐腐、耐蛀的树种,使得有些建筑物虽历千年而不腐,但毕竟木材的腐朽和虫蛀以及物理化学损害,是很难避免的自然现象。同时,我国现在森林资源严重缺乏,用于古建筑的可供选择的耐腐树种已经不多,实际上,大量使用的是 3 物的安全。 (1)立柱的维修 立柱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梁架。年长日久,立柱受环境影响和生物损害,往往会出现腐朽和开裂,柱根更容易腐朽。尤其是包在墙内的柱子,由于缺乏防潮措施,有时整根柱子腐朽,严重的会丧失承载能力。柱子的损害情况不同,处理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浅析中国古建筑大木结构的榫卯形式

浅析中国古建筑大木结构的榫卯形式 ----------吴其钢徐州市园林技术工程处摘要:榫卯的功能,在于使千百件独立、松散的构件紧密结合为一个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的,具有承受各种荷载能力的完整的结构体。 关键词:榫卯功能分类名称使用部位 我国古代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是通过一定的建筑艺术形式和一定的工艺技术表现出来的。有人说“中国古代建筑的大木结构不用一根钉子”,这个说法实际上是一种夸大的说法,但如果单指大木结构的榫卯则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又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中国古建筑是一门独具风格的建筑科学,中国古建筑又以木结构为主,木构件间的联接又以榫卯组合为主。 而今国内现存的古建筑以清代(明代)居多。通过近几年施工和设计的仿古建筑,剖析其结构形式与工艺技术,得悉其构件联接以榫卯组合为主。通过对马炳坚先生所著的《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井庆升先生所著的《清式大木作操作工艺》,及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的学习,了解了中国古建筑的榫卯技术的形式和多样化以及其功能。 1、榫卯的功能 1.1榫卯是相辅相成,相互对应的。榫:就是小于构件断面凸出的部分,俗称公榫,卯:就是指与榫相结合的另一构件凹下去的部分,俗称母榫。 1.2榫卯的功能,在于使千百件独立、松散的构件紧密结合为一个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的,具有承受各种荷载能力的完整的结构体。木结构榫卯技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得以应用并逐渐发展,到唐宋时期榫卯技术的

应用以达到如火纯清的程度,应用的更加纯熟和讲究。到明、清时期古代的工匠们将其形式简化,但仍保留其固有的功能,从中充分体现榫卯结构的可靠性。 如一座大型的宫殿式木构建筑要由成千上万个单件组合而成,一座小式的构造简单的古建筑,也要由数以百计的木构件组成。在这些建筑的木构件中,除椽子和望板外,其余构件几乎全部是用榫卯结合在一起的。木结构的形式和榫卯结合的方法,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主要结构特点。 2、榫卯的分类 木构件榫卯种类很多,形态各异,这些种类和形状的形成,不仅与榫卯的功能有直接关系,而且还与木构件所处的位置,构件之间的组合角度,结合方式以及木构件的安装顺序和安装方法等均有直接关系。根据榫卯的功能大致可分为六类:固定垂直构件的榫卯;水平构件与垂直构件的拉结相交使用的榫卯;水平构件互交部位的榫卯;水平或倾斜构件重叠稳固所用的榫卯;用于水平或倾斜构件叠交或半叠交的榫卯;用于板缝拼接的几种榫卯。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木构件榫卯的种类、形式及使用部位。 2.1、固定垂直构件的榫卯; 在古建筑中垂直构件主要柱子,柱子又分为落地柱和悬空柱两类。落地柱即柱脚直接落在柱顶石上的柱子,如檐柱、金柱、中柱、山柱都属此类。悬空柱即落脚在梁架上或被其它构件悬空挑起、捧起的柱子,如童柱、瓜柱、雷公柱等都是悬空柱。这些垂直构件不管用在什么部位,都要用榫卯来固定它的位置,如管脚榫、套顶榫、瓜柱柱脚半榫。 2.1.1、管脚榫用于固定各种落地的柱根部,童柱与梁架或墩斗相交处,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名称介绍 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建筑中负担结构构件的制造和木构架的组合、安装、竖立等工作的专业。由于古代建筑是以木结构为骨干的,因此房屋的设计也归属大木作。 历史渊源由《考工记》所载"攻木之工七",可知周代木工已分工很细,以后各代分工不同。宋代房屋的附属物平暗、藻井、勾阑、博缝、垂鱼等的制作,归小木作,明清时则归大木作。宋代大木作以外另有锯作,明清也归大木作。木构架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大木作为主,则始终不变。 设计制度中国古代建筑在唐初就已经定型化、标准化,由此产生了与此相适应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宋《营造法式》中,已载有一套包括设计原则、标准规范并附有图样的材份制(即古代的模数制,见材份)。材份制一直沿用到元末。明初,大量营建都城宫室,已不再用材份制。清初颁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基本上使用了斗口制(见斗口),仍可看出材份制的痕迹,但在力学上已不如材份制严谨,各种构件的标准规范也无一致的准则。实质上是旧的设计制度已被废弃,而新的设计制度还不完善。 大木作结构构件,按功能可分为12类。其中拱、昂、爵头、斗4类属铺作构件。其余8类为:柱,额枋,梁,蜀柱、驼峰托脚、叉手等,替木,椽和襻间,阳马(角梁),椽,飞子(飞檐椽)。以上各类构件中,柱、椽、椽多为圆形截面,余为矩形截面。宋以后各代对构件截面,按结构形式(殿堂、厅堂、余屋,或大木大式、大木小式)都详尽地规定出高、厚尺度。其高厚比早期多为3:2,间有2:1的,至明清则多为10:8。

柱,又称柱子,古代文献中又称为"楹"。为建筑中主要承受轴向压力的纵长形构件。一般竖立,用以支承梁、枋、屋架。常用木材、石材、砖等制成。按外形分为直柱、梭柱,截面多为圆形。处于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名称,如在房屋最外圈的柱子为外檐柱,外檐柱以内的称屋内柱(或金柱),转角处的称角柱,以及墙柱、中柱、山柱、瓜柱、童柱等。有些柱不承受轴向压力,主要起构造作用,如望柱、垂莲柱、雷公柱。根据样式不同,以有圆柱、八角柱、方柱、瓜楞柱、蟠龙柱等多种。按构造又有单柱、拼合柱之别。古建筑柱子一般均有收分,即柱径上小下大呈直线轮廓收分。北齐、五代、宋、明建筑中又有一种柱子上下两端或仅上端收杀成梭形的,称为梭柱。清代多用直柱、仅于柱端稍作卷杀。柱有侧脚,即向中心倾斜;有生起,即自中间柱向角柱逐渐加高。

《中国古建筑赏析》满分题库

一、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由于唐朝的黄帝姓李,因此尊崇老子,并在大明宫中建造了道观——三清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白马寺中保存有宋、金、元、明、清等各个朝代的建筑和文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在古代,只有天子才有资格祭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西域沙漠上的汉长城是用红柳和夯土混合筑成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北京的天、地、日、月四座坛分别位于北京城的东、南、西、北方向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故宫中的御花园规模巨大,仅稍小于大明宫太液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故宫太和殿中屋顶的造型、台阶的层数、面宽和进深的间数以及所有的陈列和摆设都是有象征意义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石结构和木结构各有千秋,并无优劣之分。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建筑的物质功能取决于需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叠涩的功能与斗栱类似,但斗栱用于木结构,叠涩用于石结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由于木结构不容易保存,古人攻破都城时为了彰显胜利往往也会烧毁敌方的宫殿,因此至今完好保留下来的宫 殿建筑很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包拯在开封去世后就地安葬,合肥包拯墓是后人为纪念他而专门修建的衣冠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孔庙、孔府和孔林的位置是相邻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因为中国盛产木材,西方盛产石材,所以中国古建筑多为木结构,西方古建筑多为石结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明朝中后期,朝廷决定在北京城外再修一圈新城墙,但由于花费巨大,不久就无力支付,只好改变计划,将南 面已修好的部分向内部弯折,与原来南面的城墙相接,这样形成了“凸”字形。 A. 错误

浅谈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

浅谈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 一、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形式的基本演化 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1.抬梁式构架 这种构架的特点是在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准铺作层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迭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层间垫短柱或木块,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相邻屋架间,在各层梁的两端和最上层梁中间小柱上架檩,檩间架椽,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骨架。房屋的屋面重量透过椽、檩、梁、柱传到基础(有铺作时,透过它传到柱上)。 抬梁式构架至迟在春秋时已经有了。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目前所见最早的图像是四川成都出土东汉庭院画像砖。唐代它已发展成熟,并出现了以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和山西平顺天台庵正殿为代表的殿堂型和厅堂型两种类型。《营造法式》的大木作部分主要讲的是抬梁式构梁,明确提出较重要建筑的构架有殿堂型、厅堂型两个类型,并用图说明两者的差别。 2.穿斗式构架 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一种形式,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这种构架以柱直接承檩,没有梁,原作穿兜架,后简化为"穿逗架"和"穿斗架"。 穿斗式构架的特点是沿房屋的进深方向按檩数立一排柱,每柱上架一檩,檩上布椽,屋面荷载直接由檩传至柱,不用梁。每排柱子靠穿透柱身的穿枋横向贯穿起来,成一榀构架。每两榀构架之间使用斗枋和纤子连接起来,形成一间房间的空间构架。 穿斗式构架以柱承檩的作法,可能和早期的纵架有一定渊源关系,已有悠久的历史。在汉代画像石中就可以看到汉代穿斗式构架房屋的形象。 穿斗式构架用料较少,建造时先在地面上拼装成整榀屋架,然后竖立起来,具有省工、省料,便于施工和比较经济的优点。同时,密列的立柱也便于安装壁板和筑夹泥墙。因此,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各省,保留了大量明清时代采用穿斗式构架的民居。这些地区有的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采取将穿斗式构架与抬梁式构架相结合的办法:在山墙部分使用穿斗式构架,当中的几间用抬梁式构架,彼此配合,相得益彰。 3.井干式结构

中国古建筑赏析综合测试

《中国古建筑赏析》综合测试 一. 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 北京城里,下面哪两座建筑是沿中轴线左右对称的?( ) (2分) A.太庙——社稷坛 B.天坛——地坛 C.钟楼——鼓楼 D.西直门——广渠门 ☆答案:A 2. 关于程阳桥的结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2分) A.桥墩和桥身皆为石结构 B.桥墩和桥身皆为木结构 C.桥墩为石结构,桥身为木结构 D.桥墩为木结构,桥身为石结构 ☆答案:B 3. 下面关于佛塔与佛寺的位置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2分) A.佛像出现之前,由于佛舍利是镇寺之宝,因此埋有舍利的佛塔一般位于寺院中央位置 B.佛像出现后,由于比舍利更直观、便于祭拜,因此供奉佛像的大殿逐渐取代佛塔,位于寺院中央位置 C.有些寺庙最初的规划中并没有塔,后来募集到资金或者得到捐助得以修建,便建在角落或寺外 D.由于佛塔具有登高望远、观察敌情的功能,因此多建在寺院旁的山顶或江边 ☆答案:D 4. 关于故宫,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2分) A.故宫中有建筑8000余座 B.故宫中有建筑8000余间 C.故宫中有建筑9999座 D.故宫中有建筑9999间 ☆答案:B 5. “坛”一般用来祭祀哪种对象?( ) (2分) A.自然神 B.佛教中的神 C.道教中的神 D.祖先 ☆答案:A 6. 关于秦始皇陵,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2分) A.秦始皇陵从始皇即位时一直修到其去世,历时38年,征用了70万劳力 B.秦始皇陵被项羽破坏殆尽,现存仅为复原的遗址 C.《史记》中记载秦始皇陵中灌有水银,这一点已被现代探测手段初步证实 D.秦始皇陵有若干陪葬坑被挖掘出来,其中名气最大的是兵马俑 ☆答案:B 7. “客家人”指的是:.( ) (2分) A.东南沿海一个少数民族,待客极热情,故名 B.客州人的又称 C.从中原迁徙至东南沿海地区的民系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解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构件详解 中国传统古建筑结构复杂,这套木结构建筑扫盲图依照北宋李诫所着《营造法式》标注,结构各构件位置及名称一目了然,值得收藏。 解释下四椽栿,栿(fú)就是梁,建筑的纵向主要承重构件,栿上面横向的构件是槫(tuán),现在称为檩条,槫上面纵向搭的小木棍是椽(chuán),两条槫之间的椽子称为一架椽,照片中这条栿托了四架椽子,称为四椽栿。同理托六架椽子的就是六椽栿。(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还是刚才那梁架,主要构件的名称都标了出来,大家可以按图索骥。各代在构件的样式和使用上会有区别,这些区别是根据建筑形式断代的主要依据,但整体构架千年没变。(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脊槫:屋架最高处的槫,位于正脊下叉手:脊槫两侧,平梁之上的斜撑平梁:又称平栿,梁架结构里最上层的梁,长两椽,其上蜀柱、叉手承托脊槫(山西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这是一张六椽栿的结构图,六椽栿即托六架椽的梁。六椽栿以上用平梁和劄牵错落搭配,托举出房子的山间尖,早期木结构中用六椽檐栿通搭的实例很少,这个梁架结构来自山西平顺淳化寺正殿。劄牵:长一椽的梁 古建筑的梁架结构有多种组合,这也是一座六椽檐栿通搭的建筑,结构与上图有很大不同,六椽栿上用四椽栿,四椽栿上用平梁(两

椽),逐层递减,形成中国式房屋的山尖。(山西泽州西四义普觉寺) 阑额是柱头间的联系构件,安装于柱头,上皮与柱齐平,有些建筑柱子最下端也有一道这样的联系构件,称为“地栿”。普拍方安装于柱头阑额之上,压于栌枓之下。普拍方与阑额的断面呈“T”字形。早期建筑一般不用普拍方,现存十几座唐和五代建筑中只有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使用了普拍方,宋以后开始应用广泛。(山西沁县大云院正殿)

《中国古建筑赏析》期末复习题

《中国古建筑赏析》期末复习题(一) 一、单选题 1、下面哪种对建筑的需求在古代十分突出,在现代比较少见?( B ) A 居住 B 祭祀 C 通行 D 购物 2、下面哪那座古建筑属于木结构?( A ) A北京天坛祈年殿 B曲阜孔庙棂星门 C河北赵县赵州桥 D希腊帕特农神庙 3、下面不属于木结构优点的是:( D ) A抗震性能好 B造价低 C易于施工 D耐水火 4、图0_1中的屋顶属于( B ) A庑殿式 B歇山式 C悬山式 D硬山式 5、图0_2中的屋顶属于( D ) A庑殿式 B歇山式 C悬山式 D硬山式 6、图0_3中的屋顶属于( C ) A庑殿式

B歇山式 C悬山式 D硬山式 7、图0_4中的屋顶属于( A ) A庑殿式 B歇山式 C悬山式 D硬山式 8、下图中属于攒尖顶的是C A、0_6 B、0_7 C、0_8 D、0_9 9、0_10中的建筑构件是( B ) A斗栱 B牛腿 C撑栱 D榫卯 10、下面有关斗栱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为中国古建筑所特有 B可以将屋顶支撑到更远的地方 C费工费料,装饰意义大于实用意义 D多见于悬山顶和硬山顶房屋 11、0_11中圆圈部分所示为( C) A台基 B夯土 C柱础 D阶条石 12、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三部分?A A台基、柱子、屋顶 B台基、墙面、屋顶

C柱子、墙面、屋顶 D台基、柱子、墙面 13、中国古建筑的建造顺序从先到后依次为:B A台基→柱子→墙面→屋顶 B台基→柱子→屋顶→墙面 C屋顶→台基→柱子→墙面 D屋顶→柱子→墙面→台基 14、0_12中所示的建筑构件是( B ) A梁 B枋 C瓜柱 D椽子 15、长城最早修建于什么时期?B 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 C秦朝 D汉朝 16、下面哪个朝代几乎没有修建过长城?C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17、现在保留下来长城,基本是哪个朝代修建的?C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8、图1_1中,哪个是汉长城? A 19、图1_2中所示的部分是? D A券门

中国古代建筑赏析

中国古代建筑赏析 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就是源远流长得独立发展得体系。该体系大约在3000多年前得殷商时期就已初步形成,其风格优雅,结构灵巧。 一、巧妙而科学得建筑结构 这就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得一个特征。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就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得框架,屋顶与房檐得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得作用,而不就是承担房屋重量得结构部分。“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得谚语,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得特点。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与生产所提出得千变万化得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得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得灵活性。在所有得建造结构中,抬梁式与穿斗式就是最具科学得。 1,抬梁式,就就是在屋基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放短柱,其上再放梁,梁得两端并承檩这样层叠而上,在最上层得梁中央放脊瓜柱以承脊檩。这种结构得建筑,室内少柱或无柱,空间较大,在我国应用很广,特别就是北方用得更多。 2,穿斗式,这种结构得特点就是由柱径较细柱距较密得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无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这种结构用料小,但室内柱密,空间不够开阔,

在我国南方使用很普遍。由于就是以木构架为主,柱承重,墙不承重,所以]窗可自由布置,体现了形式与结构得统一。在皇家建筑与重要得坛、庙建筑中,还以斗拱支撑在柱头、屋檐间,使得建筑出檐深远,保护木结构得屋身。在这里,斗拱-方面就是结构构件,另-方面也成为建筑上得装饰物,即以结构构件为装饰物,形式反映了功能,结构真实,功能合理,也就是种真善美得统一。但不论就是何种建筑,结构上得基、柱、梁、檩、椽、斜撑等部分大都外露,形状上地加工成装饰构件,结构、构件间用榫卯结合,不施钉子。外观上与其它国家得许多建筑一样,分台基、屋身与屋顶部分,但中国传统建筑得屋顶就其大,有时几乎与屋身同高,且每个部分都有一定得比例及标准做法。 木构件主要指柱、梁之外得悬挑受力构件斗拱,古老得斗拱系与檐口平行。迄今所发现得古建筑异型木构件中有十分精美得拱形构件。木构件得制作主要指构造结合得榫卯技术,其本身不用一钉一卯,完全插接构成。源出于南方古老得干阑式建筑中得榫卯构造,为古建筑所承袭发展,不但系列完备,而且技术先进。在承重结构过渡为装饰构件得过程中,无论从技术角度还就是从审美角度都将两种功能结合得天衣无缝。终于成为其独特得南国风格。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采用木柱、木梁组成房屋得基本框架,木梁与木柱承受来自屋顶与楼面得重量,建筑得墙壁实际上

古建筑形制构造尺寸

1、古建筑的柱子的高度与直径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柱高与面阔也有一定比例。(1)小式建筑,如七檩或六檩小式,明间面阔与柱高的比例为10:8。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1:1。五檩、四檩小式建筑,面阔与柱高之比为10:7。另一种说法是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0:1,想想很多地方是变通的,是活的,没有完全的定式,因此都可。(续)(2)大式带斗拱建筑的柱高 2、收分: 中国古代的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类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径的圆柱体,而是根部略粗,顶部略细,这种作法,称为“收溜”又称“收分”。柱子做出收分,即稳定又轻巧。小式建筑收分的大小一般为柱高的1/100,(柱高为3米,收分为3厘米,假定柱根直径为27厘米,柱头收分后直径为24厘米)。 大式建筑柱子的收分规定为1/1000。 3、侧角: 为了加强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古建筑最外一圈的柱子的下脚通常要向外侧移出一定的尺寸,使外檐柱子的上端略向内侧倾斜,这种作法称为“侧脚”或“掰升”。清代建筑柱子的侧脚尺寸与收分尺寸基本相同,即“溜多少,升多少”。(外檐的柱脚中线按原设计尺寸向外侧移出柱高的1/100(或7/1000)并将移出后的位置作为柱子下脚的中轴线,而柱头的位置仍保持原位不动,这样就出现了柱根、柱头两个平面位置) 柱子侧脚是在原设计尺寸的基础上将柱根向外侧移动。 4、榫卯榫卯连接是中国古建木结构的一大特点,中华匠人在对木、石等器具的架构中运用了榫卯。榫卯的种类很多,应用在不同的位置叫法和作法也不同:(1)、固定垂直构件的管脚榫、套顶榫;(2)、垂直构件与水平构件连接的馒头榫、燕尾榫、箍头榫、透榫、半透榫、大进小出榫;(3)、水平构件相交时用的:燕尾榫、刻半榫、卡腰榫、正交桁碗;(4)、水平与倾斜构件重叠做稳固作用的:栽销榫、穿销榫;(5)、水平与倾斜构件半叠时用的斜交桁碗、扒梁刻榫、刻半压掌榫;(6)、门扇用:银锭扣、穿带、抄手带、裁口、龙凤榫;(7)、斜交支撑构件的搭掌榫;……榫卯的应用是古人在使用木材的过程中逐步

古建筑特点及主要结构形式分析

古建筑特点及主要结构形式分析 中国古建筑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形成了深厚的建筑文化和精巧的建筑结构特点,外观雄浑壮观,结构符合现代力学与结构的设计原理,在结构的搭接、抗震能力方面都表现出优良的特质。本文对古建筑的历史发展、仿古建筑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古建筑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并总结了其模数特点。 古建筑发展 中国古代建筑绵延几千年历史,木结构和砖石结构是其主要的结构特点。根据建筑材料以及结构的复杂程度,古建筑发展几个阶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第一阶段,七千年前至公元前21世纪,这阶段人类社会处于石器时代末期,原始社会建筑也渐渐从半居穴到地面建筑转变,从以土为主逐渐向以木为主的方向过渡。木材材质方面,初期的榫卯结构出现,但其连接比较简单。第二阶段,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476年,奴隶社会阶段,即夏朝至春秋时期,木构造技术中的榫卯结构日趋完善,斗拱这一建筑的重要构件也随之出现。第三阶段,公元前475年至公元280年,经历战国、秦、两汉、三国朝代替换,虽然战乱纷争,但斗拱却被人们广泛认可,迅速发展为建筑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木结构建筑的结构方式已经趋于完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的结构形式已经形成。第四阶段,公元265年至589年,两晋、南北朝时期,木构造建筑作为主流建筑类型应用越来

越广,随着佛教的兴起,古建筑木结构技术在佛教建筑中的应用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第五阶段,公元581至960年,历史正处于隋、唐、五代时期,木结构建筑大量使用,殿堂式木结构建筑体量趋于庞大。同时砖石建筑也随着木结构的发展而发展很快,整体的建筑形象气势磅礡、雄浑豪健,特别是帝宫建筑更显耀眼,民居也呈现出比较多方位的元素。第六阶段,为公元960至1279年,此时历史处于宋、辽、金时期,建筑规模总体呈缩小的势态,但建筑精致精巧,结构变化丰富,各地出现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北宋官方还颁布了关于建筑设计和施工的规范书——《营造法式》,极大的推动了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发展。也标志着中国古建筑发展到了较高水平阶段。第七阶段,为公元1271至1840年,此时历史为元、明、清时期,明、清到了古建发展的最后时期。建筑形式和结构特点发展更加丰富多彩,建筑形式分为五种:庑殿、歇山、硬山、悬山、攒尖五种基本形式,同时还存在形形色色的复合式建筑形式,使得此时期的建筑色彩更加多样,形式更加巧妙和合理。各朝代的建筑也具有自己的特色,再加上南方建筑的精巧和北方建筑的厚重大气,官家和民间建筑的华丽庄严和简朴实用,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历史画面。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上七个时期,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一元到多元、从单色到多色的发展历程,越来越成熟。从使用方面材料考虑,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而且选用高强度、高韧度等材性较好的木材,同时辅以相关的加固措施和其它材料等手段,结构形式主要有梁、架、檩、柱、斗拱、雀替等单构件和复合构件,通过构件本身的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部分构件 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建筑中负担结构构件的制造和木构架的组合、安装、竖立等工作的专业。由于古代建筑是以木结构为骨干的,因此房屋的设计也归属大木作。 历史渊源由《考工记》所载"攻木之工七",可知周代木工已分工很细,以后各代分工不同。宋代房屋的附属物平暗、藻井、勾阑、博缝、垂鱼等的制作,归小木作,明清时则归大木作。宋代大木作以外另有锯作,明清也归大木作。木构架房屋建筑的设计、施工以大木作为主,则始终不变。 设计制度中国古代建筑在唐初就已经定型化、标准化,由此产生了与此相适应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宋《营造法式》中,已载有一套包括设计原则、标准规范并附有图样的材份制(即古代的模数制,见材份)。材份制一直沿用到元末。明初,大量营建都城宫室,已不再用材份制。清初颁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基本上使用了斗口制(见斗口),仍可看出材份制的痕迹,但在力学上已不如材份制严谨,各种构件的标准规范也无一致的准则。实质上是旧的设计制度已被废弃,而新的设计制度还不完善。 大木作结构构件,按功能可分为12类。其中拱、昂、爵头、斗4类属铺作构件。其余8类为:柱,额枋,梁,蜀柱、驼峰托脚、叉手等,替木,椽和襻间,阳马(角梁),椽,飞子(飞檐椽)。以上各类构件中,柱、椽、椽多为圆形截面,余为矩形截面。宋以后各代对构

件截面,按结构形式(殿堂、厅堂、余屋,或大木大式、大木小式)都详尽地规定出高、厚尺度。其高厚比早期多为3:2,间有2:1的,至明清则多为10:8。 柱,又称柱子,古代文献中又称为"楹"。为建筑中主要承受轴向压力的纵长形构件。一般竖立,用以支承梁、枋、屋架。常用木材、石材、砖等制成。 按外形分为直柱、梭柱,截面多为圆形。处于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名称,如在房屋最外圈的柱子为外檐柱,外檐柱以内的称屋内柱(或金柱),转角处的称角柱,以及墙柱、中柱、山柱、瓜柱、童柱等。有些柱不承受轴向压力,主要起构造作用,如望柱、垂莲柱、雷公柱。根据样式不同,以有圆柱、八角柱、方柱、瓜楞柱、蟠龙柱等多种。按构造又有单柱、拼合柱之别。 古建筑柱子一般均有收分,即柱径上小下大呈直线轮廓收分。北齐、五代、宋、明建筑中又有一种柱子上下两端或仅上端收杀成梭形的,称为梭柱。清代多用直柱、仅于柱端稍作卷杀。柱有侧脚,即向中心倾斜;有生起,即自中间柱向角柱逐渐加高。 额枋(宋称阑额),包括阑额(大额枋)、由额(小额枋或由额垫板)、普拍枋(平板枋)、屋内额、地栿、绰幕(后演化为雀替)等,是柱上用于连接柱头或柱脚、承重的水平构件。南北朝及之前多置于柱顶,隋唐后才移到柱间。西方古典建筑中,类似的部件称为architrave。 额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中用在柱列上的联系构件,承托斗栱和横向的梁架,用以增强柱网的稳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