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校内网为例分析SNS网站的功能实现

以校内网为例分析SNS网站的功能实现

以校内网为例分析SNS网站的功能实现
以校内网为例分析SNS网站的功能实现

以校内网为例分析SNS网站的功能实现

摘要:本文试图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大学生使用校内网的行为和心理的考查,分析我国SNS网站的功能实现。

关键词:SNS 校内功能

理论综述

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是一种社交网络服务或网络社交平台。它的理论依据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Milgram在1967年创立的六度分离理论,即“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六度分隔理论,通过SNS,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会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社会化网络。SNS网站2003年3月在美国悄然兴起。短短的五个月内就风靡整个北美地区。据统计,在硅谷工作的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使用SNS来拓展自己的交际圈。

从2005年底开始到现在,类似于美国Facebook的校园SNS网站的数量在我国迅速激增,如校内网、谊多网、5Q校园网、亿聚网、占座网、露脸网等。这些网站基本上都是仿照美国Facebook的模式,但发展速度都很快,其中2005年底创建的“校内网”,是这一类网站的佼佼者,主要针对大学生用户,截至2007年6月“校内网”已经开通全国2000所学校,有500万大学生注册。注册用户数量占据中国高校SNS网站75% 的市场份额。

尽管SNS网站在我国已经发展了两年多,但是,目前国内关于SNS网站的研究还很少,对于SNS类网站的传播效果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能向群在《SNS:网络人际传播的现实化回归》一文中认为:“在SNS的帮助下,可以轻松认识‘朋友的朋友’,通过认识的人找到需要的人,扩展自己的人脉,还可以更科学地管理人际资源网络,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但是,这样的观点并没有充分的数

据来验证。

本文以校内网为例,通过发放问卷和深度访谈的形式,了解大学生在使用SNS类网站时的心理和行为,试图了解大学生在使用校内网这一类SNS网站时,是否能扩大交往圈和对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产生影响,并对其原因进行初步探究。

第一部分:大学生校内网交友情况分析

本部分主要是对大学生校内网交友情况进行描述分析,通过分析总结得出大

学生使用校内网的特点。

一、研究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法,以中国人民大学所有在校生为抽样框,由于实际操作的困

难,研究者采取了方便抽样的办法,在学生自习室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0份,问卷回收率为91.67%。在110份有效问卷中,曾经或正在使用校内网的问卷为104份,6份从来没有使用过校内网,有效问卷率为86.67%。因此,本研究以曾经或正在使用校内网的104份问卷作为样本总体,并

对其进行分析。

调查执行时间为2008年1月5日——1月10日。

在104份样本中,男生为51份,占49.04%;女生为53份,占50.96%,男女比例基本持平。使用校内网的年级大一为6人,大二为6人,大三为5人,大

四为34人,研究生为53人。

全部问卷资料经检查核实后,然后输入计算机,由SPSS11.5分析软件进行

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数据统计

1、注册校内网时间分布:在104份样本中,注册时间在一年到两年之间的人数最多,达到43人,占了样本总数的41.3%;而注册时间在三个月以内、三个月到六个月以及六个月到一年的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17.3%、19.2%和16.3%,也就表明,一半以上的人数注册时间不到一年;而注册时间超过两年的人数极少,

只占样本总数的5.8%。

2、登陆校内网的频率:从这部分调查可以看出,51%的用户活跃程度比较高,每周登陆次数在3次以上;登陆次数每周1—2次的用户占样本总数的12.5%;而偶尔上校内网(一个月1—3次)和极少上校内网(一个月或以上1次)的用户分别只有9.6%和5.8%;此外,还有21.2%的人登陆校内网的次数很随机,没

有特别规律,只是想起来才会上。

3、注册校内网初衷:从注册校内网的初衷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人注册校内网的目的在于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和联系;还有27.9%的人注册没有时没有特别的目的,只是普通的“跟风”行为;而抱着结交新朋友的目的注册的用户只占

7.7%。

4、登陆校内网会做什么:此题在调查时采取多项选择的方式。对于登陆校内网后最常做的事情答案集中在“回复或给好友留言”以及“看好友页面,查看好友近况上”两项,占了答案总数的70%以上,校内网其他的功能使用很少。

5、校内网好友数量:在好友数量分布上,选择100人以下的有61人,占样本总数的58.7%;101—300人有35人,占样本总数的33.7%;而301人—500

人以及500人以上的分别只有3人和5人。

6、认识的人在校内网好友中所占比例:63人选择认识的人占好友总数的80%以上;22人选择50%—80%;而选择30%—50%和30%以下的分别只有9人和10人。这说明,超过80%的用户好友中都有半数以上自己所认识的人。

7、你会接受什么人的好友请求:有34人选择“只接受认识的同学”;69人选择“认识的人和陌生人都会接受”;在104份样本中,只有1人选择“只接受陌生人”。

8、接受陌生人好友请求原因:在70份允许接受陌生人好友请求的样本中,41人没有特别的原因,想加就加,超过样本半数以上;只有20%的人是抱着“真心结交新朋友”的目的来接受陌生人好友请求的。

9、主动加什么样的人为好友:在104份样本中,没有一个人选择只加陌生人,但选择“只加认识的同学”这一选项的有76人,高达73.1%;只有28人选择“认识的同学和陌生人都会加”。

10、主动加陌生人为好友的原因:在28份愿意主动加陌生人为好友的样本中,有将近一半的人主动加陌生人为好友是为了结交到新的朋友;但也有35.7%的人加陌生好友比较盲目,没有特别的原因。

11、与陌生好友的联系状况:在71份有过陌生人好友的样本中,经常与好友联系的不到10%,绝大多数人与校内网好友联系不多。

12、校内网上的好友是否会成为现实生活中的好朋友:选择“绝大多数会”、“少数会”和“几乎不会”的样本分别为15份、37份和52份,超过80%的人认为校内网上的好友很少会成为现实生活中的好朋友。

13、使用校内网的收获:本题为多项选择题,超过半数的答案认为使用校内网后联系到了许多老同学;还有将近三分之一的答案认为使用校内网消磨了时间;而只有10.1%的答案认为使用校内网后结交到了新的朋友。

14、现在是否还在使用校内网:在接受调查的104人中,现在继续使用校内网的为74人,30人已经不再使用校内网,接近三分之一。

15、不使用校内网的最主要原因:在30份不再使用校内网的样本中,一半的人是因为时间原因放弃了使用校内网;而选择“其他”的原因主要是认为校内网是浪费时间的无聊举动。

(二)、数据分析

综合以上数据统计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在使用校内网交友时具有以下特点:

1、使用校内网活动频繁,但缺乏实际使用行为

通过登陆校内网的频率可以看出,超过60%的人每周都有登陆校内网的行为,51%的人每周登陆的次数超过三次,可见大学生注册校内网后对其使用还是很频繁的。但从大家登陆校内网后的行为来看,除了“回复或给好友留言”以及“看好友页面,查看好友近况上”外,大家对于校内网的其他功能,譬如日记、论坛、游戏等使用很少。值得一提的是36.6%的答案选择在“看好友页面,查看好友近况上”,而通过对校内网好友数量的统计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人好友数量在100人以下,说明很多人登陆校内网时只是对好友的情况进行简单的浏览,缺乏寻找朋友、交朋友等实际的交友行为。

2、校内网交友局限于熟人圈内,SNS功能没有实现

按照六度分隔理论,通过SNS,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会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社会化网络。但是通过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人注册校内网的目的在于

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和联系,其目的在于巩固自己的熟人社交圈;而抱着结交新朋友的目的注册的用户只占7.7%,从使用愿望来看,利用校内网来扩展自己交际圈的人数是很少的。同时,校内网好友分布情况中显示,超过80%的用户好友中都有半数以上自己所认识的人,再次印证了大学生使用校内网交友的局限性。

在分析大学生利用校内网交陌生朋友的情况时,我们发现,虽然半数以上的人会接受陌生人的好友请求,但其原因都很盲目,没有特别的原因,只是想加就加而已;原意主动去加陌生人为好友的人数不到样本总数的27%,而抱着“真心结交朋友”目的的人数更是少之又少,更多的集中在对陌生人的好奇和盲目的加好友上面。在对与陌生好友联系状况的调查显示,即使成为陌生好友,彼此之间经常联系的不到10%,90%以上的人彼此之间的联系很少,交友行为只限于好友名单中的一个名字而已。同时,在使用校内网的收获调查中也显示出,半数以上的收获在于加强与熟人的联系,结交新朋友的只有10%,人脉关系并没有得到扩展,SNS功能没有实现。

3、线上交友行为线下化没有实现

校内网倡导”网络生活真实化”,线上活动的线下参与程度是校内网虚拟环境真实化的体现。但是通过对“校内网上的好友是否会成为现实生活中的好朋友”这一项调查显示,超过80%的人认为校内网上的好友很少会成为现实生活中的好朋友;而通过对15份认为大多数校内网上的好友会成为现实生活中的好友的样本分析显示,其中14人的好友分布构成为认识的人占80%以上,这说明其大部分现实生活中的好友本来就是以前已经认识的朋友,只是通过校内网上的联系,加强和密切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从而变成为生活的好友;真正通过校内网从陌生人变成校内网好友,进而成为现实生活中好友的人少之又少,线上交友行为线下化没有实现。

三、讨论

1、本研究只是对大学生使用校内网交友情况,特别是对待陌生人的情况进行了粗浅的研究和描述。由于研究人员自身的局限性,设计调查问卷时有时略带偏颇,存在设计缺陷,特别不能很好地反映更深层次的原因,这位后续研究留下空间。本研究将在第二部分通过深度访谈的形式,进一步探索大学生校内网交友的行为,以试图验证本部分研究的结果,并挖掘深层次的原因。

2、由于研究者时间精力有限,自身考虑不周,本部分研究很少涉及探究用户是否能通过校内认识“朋友的朋友”。这也将在第二部分中进一步探究。

第二部分:大学生校内网交友行为个案研究

为了进一步研究大学生使用校内网时的交友状态,了解大学生能否通过校内网结识新朋友,并维系现实的人际关系,本文第二部分将采取深度访谈的方式,从被访者的心理、行为和看法几个层面来分析大学生在校内网的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状况。

一、研究方法

1、访谈对象

选取接受问卷调查的5个校内网大学生用户为访谈对象,这些用户注册校内网的时间都在一年以上,登陆频率都为每周2—3次,但是在对待陌生人的态度上却有所不同(以下被访谈者均为化名):小铮,男,大四,注册校内一年左右,校内好友数为200多个,其中陌生人有130多个;佳佳,女,研一,注册校内两年左右,校内好友数接近1000个,其中认识好友有大概38%。小涵,女,大三,注册校内时间一年半左右,校内好友数140个多,其中认识的好友比例为70%。VIVI,女,大四,注册校内一年零两个月,校内网好友数量为170多,几乎百分百都是认识的人。杰,男,研一,注册校内网时间两年以上,现在已经不使用校内,好友数量为60多个,其中认识的人比例为67%。

2、访谈方法

与被访谈者面谈加QQ访谈,在2008年1月11——15日,每天上午与访谈一个人,每次访谈一个半小时左右。

二、访谈内容

1、注册校内网的初衷

这个问题主要是要探究校内用户注册校内网的初衷里,是否有想要通过校内认识新的朋友、维系原有人际圈子。SNS是按照六度分隔理论建立起来的,按照这个理论,通过SNS,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会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社会化网络。本部分研究的是被访者是否有意愿通过校内网扩大自己的社交圈或维护自己原有的社交圈。

小铮:我是偶然听说朋友的,然后就注册了一个号,想多交些朋友,认识更多的人。

佳佳:06年1月我注册了校内网,之后我基本没怎么上,4月份后我才开始频繁地上,因为那时候校内注册的人多了起来,火起来了,而且还能自己装饰页面,功能也多了起来。我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当时的校内网就属于新鲜事物。

小涵:大二的时候,班里好多人都注册了,宿舍的同学也注册了,我就也跟着注册了一个,顺便看看以前的同学现在的状况。

VIVI:一年前有不少朋友介绍这个网站,为了看别人的页面才注册。但是从来没加过好友,从来不更新,不回复留言,因为我觉得认识朋友没有必要通过这样的渠道,觉得不自然、不喜欢。之后很长时间没上。上了大四之后,我才开始频繁上校内,发现是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都在校内,校内可以让我了解朋友的近

况。

杰:没什么理由。看身边同学都注册了,就凑个热闹,看看这是个什么东西,有什么好玩的。

2、是否加陌生人为好友以及如何与之交流

本部分主要是想通过了解被访者是否会加陌生人为好友,加陌生人为好友的原因,加陌生人为好友后在校内网上交往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线上交往线下化的情况。加陌生人为好友是扩大社交圈的最直接表现,通过这些问题,研究者试图探究使用校内是否会使得社交圈扩大。

(1)对陌生人是否感兴趣

小铮:我对陌生人不感兴趣,只是觉得校内网是可以提供跟别人认识的机会。

佳佳:对陌生人没兴趣,不想通过网络认识陌生人。

小涵:我对陌生人一点兴趣都没有,也不想通过校内认识陌生人。

VIVI:我对通过校内网认识陌生人没兴趣,所以不想加陌生人。

杰:没兴趣。

(2)是否能通过校内网认识“朋友的朋友”

小铮:没想过要加“朋友的朋友”,因为这样范围还是不够大。

佳佳:没有吧,生活中会,但是网络上不会。

小涵:“朋友的朋友”都是见面认识的,在网站上加有点奇怪。

VIVI:我的朋友朋友不会在校内上介绍他的朋友的,我也不会通过校内找“朋友的朋友”。

杰:没有,我对在网络上认识“朋友的朋友”也不感兴趣。

(3)、如何处理陌生人的加为好友请求

小铮:我会自己主动加陌生人为好友。我加了很多北京地区的好友,因为我以前想考北京的学校没考上,以后也想来北京发展。本校的加得少是因为我觉得本校的经常见的可以慢慢熟悉。但是这么多大学,想认识更多那是很困难的,朋友多路好走。

佳佳:我不主动加陌生人为好友。接受陌生人的请求时没有特别的想法,别人要和我做好友就没有什么不好的。以前我通过的时候不会看他们的页面,现在我只通过本校的,认识通过,其他的基本不通过。或者一些经常在我的页面上留言,执意要加我的,我也就通过。有选择是因为校内对好友有数量限制,如果没有选择我还会继续加。但是我也不会主动却加陌生人为好友,不是很想通过校内认识陌生人。

小涵:我不会主动去加陌生人,但是别人来加我我也不会拒绝。因为当时周围很多同学都用校内,所以有点攀比心理,想让自己的页面受到更多的关注,那自然好友数量就越多越好了。最开始的时候我会筛选,比如学校比较差的就不加了,但是后来就无所谓了,因为即使加了也不会和他们有过多的接触。

VIVI:不会加陌生人为好友,更不会主动去加陌生人为好友,我对陌生人不感兴趣。

杰:不会主动加陌生人,基本上不会接受陌生人的请求。我知道自己基本上不用这个,加了也白加。重要的是,我不喜欢、或者是没时间跟不认识的人打交道;换句话说,我对网络上的个人信息发布始终有本质的抵触,我喜欢真实的世界,对虚拟的不感兴

趣;喜欢自己的世界,不希望陌生人的打扰。

(4)、加了陌生人为好友后,在校内网上与陌生人的主动交流情况

小铮:有时会去看,偶尔留言,但是很难聊一些话题什么的。我觉得在校内上如果能交到朋友那是最好的,因为在这上面只是语言的对话,具体的我们谁都不知道,双方都会有怀疑的心理。我觉得在这上面给我认识别人机会,认识了更多的学生,不象QQ认识的什么人都有。交朋友不只能用语言的,还是要看实际的。

佳佳:一般不会主动去看他们的页面,看也是看人大的那些同学,因为是同一个学校的,因为看起来有点眼熟,可能曾经在社团活动上见过,所以会去看看。

小涵:加就加了,很多人的页面我到现在都没有看过,他们要给我留言我有时候也会回复,但是从来不会主动去和他们说话。

(5)、与陌生人好友在校内网上的非主动交流

小铮:有的会有的不会。我经常联系的有4、5个,我们之间可能都比较信任了,平时发短信祝福什么的,还有6个左右的好友有时会互相踩空间,剩下的不怎么联系的。在校内上我交朋友,一般是我加好友后,我先到他的页面留言或发站内信息,看他的回信,回复了的话我们就接着联系,不回复的话以后就不联系了。

佳佳:有一些陌生好友会到我的主页留言,也不是很多。印象中,通过校内,有五个原本陌生的好友逐渐熟悉起来。人大也有五个本来不熟悉的,但是经过校内后,变熟悉了。小涵:有一些陌生好友会给我留言,但是很少。有时候本校的会留言,但是我要是态度很不积极地回复的话,他们也就不来了。

(6)、与陌生好友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

小铮:我见了2个都是在我学校附近的大学的。平时发短信联系,过节一起吃饭什么的。

佳佳:不会与校内网上的陌生好友见面。

小涵:不见在校内网上认识的陌生人。

3、真实性是否会对在校内的交友行为产生影响?

本部分问题探究的是,校内网的实名制、用户信息的真实是否会对校内的交友行为产生影响。信息真实是六度分隔理论实现的前提,通过本部分问题,研究者想了解被访者是否信任这个前提。

(1)、自己的信息和行为在校内网上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

小铮:我没有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和照片,除了这些剩下的行为都是真实的。如果我觉得我们聊的可以了,认为可以继续交往,我会把相片发过去。我觉得这样交到的朋友会更真实些,起码对方是想和你真心交朋友。

佳佳:我在校内网上的信息都是真实的,因为外网上不去,学校IP才能注册,隐私性有一定保障。我的信息别人知道了也无所谓,有心人要打听我的消息的话,不要通过校内也可以知道。

小涵:我的身份是真实的,但其他的状态什么的不熟悉我的人也不知道。

VIVI:真实的。信息、日记、留言都是真实。因为我加的都是认识。不会,是我对陌生人没兴趣以及我对网络不安全的某种担忧使我远离他,跟信息的真假无关。

杰:亦真亦幻。心情和想法是真实的,但会用很多虚假的形式掩盖。

(2)、校内网的实名制会不会促使你加陌生人为好友?

小铮:校内网的实名制没有让我更放心,因为我觉得校内网上的一些信息也不全是真的,但是与QQ相比,校内更可信。

佳佳:校内的信息还是比较真实的,但我觉得信息是否真实是与我无关的,

我没有想过要发展成现实中朋友。虚拟与现实是要分开的。

小涵:我没细想过,可能有一定这方面的原因,因为qq上我就不会加陌生人。

VIVI:我在在校内网上的信息都是真实的。对校内网挺放心的,但是没有兴趣通过网络认识陌生人。

杰:不会,是我对陌生人没兴趣以及我对网络不安全的某种担忧使我远离他,跟信息的真假无关。

4、校内网对原有人际交往是否产生影响?

以下两个问题主要关于被访者与原本认识的好友在校内的交流情况,和是否存在线上交往线下化的现象。本部分试图研究校内这种SNS网站是否在维系原有社交圈上起到作用。

(1)与认识的好友的在校内交流情况

小铮:互相踩一下,留个祝福什么的,但主要都用QQ来聊一些话题。

佳佳:我很少主动去看一个人的页面,主要看新鲜事,没有新鲜事一般不会去看老同学的页面。

小涵:如果是原本就不熟悉的同学的话,其实和陌生人没什么区别,只是加为好友这一个举动而已,最多是刚加了后互相留一句“好久不见啊,最近怎样?”“还不错吧,你呢?”这样的话,一个回合之后也就基本上谁也不理谁了。

VIVI:也就是偶尔互相问候一下。

杰:跟以前一样,联系的依然联系,没联系的依然没联系。

(2)、校内网对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产生的影响

小铮:我们认识的都不在校内聊,都是在QQ上聊。见了校内上的两个陌生好友后,我又认识了那两个见面好友的四个朋友,现在我有困难他们都帮我。后来我加了他们的QQ了。我之后跟这些朋友主要的联系还是在有空的时候聚聚、发短信、Q聊吧,但我没有加他们的校内。佳佳:在校内上还是跟熟的人交流多一些,互踩、互相留言。在校内上看到一些不太熟悉的发一些文章说自己的近况,还是很好的。不过即使在校内上聊得多了,原本不熟悉的变熟悉了,但还是不会在生活中联系变多起来。

小涵:没有,原来关系很好的现在关系也很好,原来很疏远的即使在校内联系上了,但他也只是好友名单里的一个名字而已。

VIVI:没有。身边的朋友还是用QQ、MSN、电话等联系。

杰:没有,我并不认为校内网可以促进我们的交流。校内网只是我考研无聊时,打发时间和满足好奇的过客。

5、如何看待校内网以及在校内网上的交往?

本部分主要是被访者对校内网的看法,以及对在校内网上交往的看法,以研究校内用户是否对校内的SNS理念是否认同。

(1)、与校友录、博客相比,如何看待校内网

小铮:校内网是一个可以提供交友的平台,校友录和博客我都没有用过。

佳佳:跟校友录不太像,校友录主要是班级、学校,校内网跟突出个人。博客点击本来是人的一种习惯,大家需要去找链接地址,但是校内网凭名字就可以找到别人的主页的,点击起来更方便。

小涵:从使用结果来说,有点像校友录的高级版,因为他打破了班级和年级的界限,以个人为单位了,比校友录更方便。如果使用校内网的日记功能的话,那他也是一个高级版的博客,因为兼顾校友录的功能。校内网其实更像是一个个人博客的个人信息部分。

VIVI:挺像一个博客的,但是对于我来说,我的博客只写给自己看,校内网写的都是和朋友相关的事情。博客是一种基于表达上的交流,校内是基于交流上的表达。校内只是一个联系的平台。

杰:形式上似校友录,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网上的一个虚拟联系网络;实质上似博客,是个人信息发布的空间。

(2)、校内网上的交流与现实中交流的区别

小铮:还是有的,会有距离感,毕竟不是面对面的交流,不知道对方说话的表情和心理,不能及时沟通。通过校内交流还是比较难成为好朋友的。

佳佳:在校内网上的话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但是如果他们通过我的校内主页,了解了我的基本信息后,加我的MSNQQ后进一步聊,这样的交流还是比较有效的。MSNQQ一般只有一个号码,没有个人的基本信息,一些人加了好友后还要去验证信息是否真实,但是通过校内了解我后去加我聊天,则没有这样的麻烦。校内网是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平台。

小涵:网络毕竟还是虚拟的,即使实名了又怎么样?我除了知道他真实的姓名和学校外,对其他的还是一无所知,不可能把网络中的人际传播带到现实中来。

VIVI:校内网是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的补充。

杰:很大区别,校内网的交流在我看来还是虚拟的,有效性不高。

三、研究结果

1、校内网不能扩大人际交往圈

从以上的访谈内容来看,五位被访者注册校内的初衷大部分不是为了结识新朋友,只有第一位被

访者是以结识朋友为出发点注册的校内,并且在注册后大量加加陌生人为好友,有两位被访者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通过了陌生人加为好友的请求,并且不会主动加陌生人为好友,剩下两位被访者根本不会加陌生人为好友。在与陌生人成为好友后,第一位被访者会先主动联系,但如果对方没有回应也就不再联系了,而通过陌生人请求的两位被访者,一般不会主动去看陌生人的页面,只是被动地回复陌生人的留言、评论等。在线上活动线下化方面,只有第一位被访者见过两个原本陌生的好友,并因此而在生活中进一步结交了四个好友,与他的陌生好友数量相比,数量不大,其他两位加了陌生人为好友的,也不会见原本陌生的好友。五位被访者也均表示没有通过校内认识“朋友的朋友”。

2、无所谓的态度是大学生加陌生人为好友的主要原因

本次访谈的第六、七问题,试图探讨校内网的实名制是否会促使校内用户加陌生人为好友,从回答的情况来看,五位被访者中,有两位对网络或校内的信息安全有担忧,两位被访者认为实名制和信息是否真实无所谓,只有一位认为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促使她通过陌生人的好友请求。在访谈开始前,研究人员原本认为校内网用户加陌生人为好友是出于对陌生人的好奇,因此在访谈中提到过这个问题,但五位受访者都表示,对陌生并不好奇,也不感兴趣。第一位被访者小铮,是抱着结交新朋友的目的注册的校内网,但是,接下来的两位被访者,都是觉得无所谓才通过陌生人的加为好友请求,最后两位受访者根本加陌生人为好友,表示没有兴趣通过网络认识陌生人。

3、校内网使用不能把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圈复制到网络上

本次接受访谈的五位校内网用户,除了第一位被访者的认识人比例较小,剩下的几位被访者都在60%以上。在与原本认识的校内好友交流时,大多数被访者也只是与这些好友偶尔互相访问主页,留言等,即使和原本不熟的人在校内上交往聊得多了,也并不会对现实的交往产生影响。大部分被访者都认为,与认识的人在校内上交流的结果是“熟悉的还是熟悉,不熟悉的还是不熟悉”。

4、校内网只是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

五位受访者均认为,校内网的交流与现实中的交流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校内网上的交流是虚拟的,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即使在校内上认识了陌生人,也更愿意用QQ、MSN等通讯工具。大部分被访者都认为校内网更像一个展示自我、联系他人的平台。

第三部分:结论

通过以上两部分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校内网基于六度分隔理论建立的SNS

平台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校内网在国只是一个信息相对真实、用户自我展示、联系原有社交圈的平台,校内网不是扩大原有社交圈的手段。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通过网络认识陌生人不感兴趣使校内SNS功能没有实现。

第一部分的调查显示,抱着结交新朋友的目的注册的用户只占7.7%,超过80%的用户好友中都有半数以上自己所认识的人,超过80%的人认为校内网上的好友很少会成为现实生活中的好朋友,第二部分,研究者在访谈中也了解到,四位被访谈者都表示对通过网络认识陌生人不感兴趣,对陌生人也不好奇,即使加了陌生人为好友,也几乎没有从线上交往转移到线下,因此两位被访者完全拒绝加陌生人为好友,两位被动接受陌生人为好友的被访者,也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通过请求的。五位被访者表示,不会通过网络认识“朋友的朋友”,而是会在生活中认识。值得一提的是,五位被访者均表示校内网的实名制和信息的真实性并没有促使自己加陌生人为好友。由此可见,对通过网络认识陌生人这种方式的不认同,是校内SNS功能没有实现的原因之一。

二、了解认识的同学的初衷使校内网的SNS功能被忽视。

从第一部分的调查来看,超过半数的人注册校内网的目的在于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和联系,超过80%的用户好友中都有半数以上自己所认识的人,73.1%的人主动加好友时只加认识的同学,超过半数的答案认为使用校内网后联系到了许多老同学。第二部分的深度访谈中,有四位被访者都是的注册初衷都是因为身边的同学或好友注册了才注册,其中第四位被访者注册是为了看同学的页面。在如何看待校内网上,有三位被访者认为校内网是一个联系同学的平台。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出于联系同学这个初衷,在校内的平台上也没有很好地实现,五位被访者中与原本认识的好友在校内网上的交流并不多,大部分还是通过其他手段进行联系和沟通。

三、对校内网交流平台的不感兴趣使得校内网SNS功不能很好实现。

在第二部分的访谈中,两位加陌生人为好友的被访者,都认为即使在校内上认识了陌生人,也更愿意用QQ、MSN等通讯工具。不加陌生人为好友的VIVI认为,校内网只是现实人际交往的补充。以校内网为代表的校园SNS很难改变大学生的交友方式和信息获取方式,主要是以文字符号为中介的交流,与面对面交流相比,交流手段较为单一,只是在时间或空间上补充了传统的交友方式。人们很

难通过这样的方式全面地认识一个人复杂的多面。因此纵使它的技术足以实现网上网下互动,仍然无法改变网络的传统格局。

研究不足:

1、样本的代表性问题:由于客观条件等限制,研究者最终采用了较为简单易行的方便抽样方法,因而对总体的推断说服力不强,因此这个研究也只是一个探索性的尝试而已,结论不具有大范围的推广性。不过由于大学生群体的同质性较高,因此部分结论还是能够说明我们的研究问题的。

2、由于研究者对深度访谈的不足,第二部分深度访谈在探究原因上略显不足,这也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考。

参考资料:

1、能向群:《SNS:网络人际传播的现实化回归》,《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P130

2、杜迈南,何姗,焦宝:《校园SNS网站与网络大学生人际传播现实化回归》,《青年记者》,2007 年6 月下,P35

3、邢帆:《校内网渗透白领和高中市场》,《每周电脑报》,2007年第43期,P57

4、柏希熙:《探析当代大学生网络家园“校内网”的生存状态》,《继续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P138

5、郭庆光:《传播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网络心理》,立信会计出版社

7、(美)罗杰·D.维曼、约瑟夫·R.多米尼克,金兼斌、陈可、郭栋梁、周静译:《大众媒介研究导论》,清华大学出版

8、方建移,张芹:《传媒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6款国内外SNS开源软件

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有时称为社交网络,有时称为社会化网络,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如果对SNS概念还很模糊,说到人人网、开心网你就明白了。 去年360圈、蚂蚁网接连关站给SNS前景蒙上一层阴影,但SNS热潮并未真正退烧。在淘宝网2010年年会上,马云表示淘宝今年的第一件大事是必须SNS化,另外,据传人人网拟赴美IPO。可以明确SNS潜在的巨大商业价值正在被挖掘。 本文整理出6款目前比较适用的国内外SNS开源软件,全部基于PHP + MySQL 开发,在搭建社交网站或社区电子商务网站前不妨先了解一下,找到更符合自己需求的网站系统。 国内: 1、UCenter Home UCenter Home是康盛创想开发的一套SNS系统,在国内使用非常广泛。UCenter Home不仅功能非常齐全,其配套的漫游平台提供丰富的第三方插件,这无疑是做娱乐SNS网站最快捷的方案。 2、iWebSNS

iWebSNS提供日志、相册、群组、分享、心情等常用的SNS功能,相对其他程序,iWebSNS算是一套比较精简的SNS系统,几乎找不到冗余的代码,另外代码彻底开放也是它最大的特色,因此iWebSNS非常适合做二次开发。 3、ThinkSNS

国内另一款比较知名的SNS开源软件,基于ThinkPHP框架开发,操作简单,融入一些人性化功能。新版ThinkSNS 2.0转向微博。 国外: 4、Dolphin boonex公司出品的Dolphin,是一个在国外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络构建系统。Dolphin可以将YouTube、MySpace、Odeo、Flickr、Match 和 Facebook等整合在一起。Dolphin提供多达35个模块,并可以个性化定制。 5、OpenPNE

关于学校同学洗衣问题的调研报告

*作品编号:DG13485201600078972981* 创作者:玫霸* 关于学校同学洗衣问题的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与目的 (一)调研背景 (二)调研目的 二、项目执行情况 (一)项目实施情况 (二)被访问者基本情况 三、调研基本结果 (一)洗衣现状问题的分析 1.一周内洗衣服的次数(Q2) 2.每次洗衣服的件数(Q3) 3.冬天洗衣方式(Q4) (二)关于洗衣房问题的分析 4.冬半年洗衣的频率(Q5)

5.夏半年洗衣的频率(Q6) 6.学校洗衣房的价格问题(Q7) 7.学校洗衣房的洗衣质量问题(Q8) 8.学校洗衣房的服务态度问题(Q9) (三)设置自助式洗衣机的可行性 9.在各层设置自助式洗衣机的必要性(Q10) 10.自助式洗衣机洗衣服的合适价格(Q11) 11.自助式洗衣机的单项服务功能(Q13) 四.小结与建议 一、调研背景与目的 (一)调研背景 忙碌的大学生活中,洗衣问题总是困扰着同学们,有的同学工作和学习安排较紧,经常没有时间洗衣服;许多大件衣物自己手洗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也不是很好;到了冬天,气温较低的环境也会加剧同学们的洗衣“危机”。于是绝大多数的同学选择了洗衣房来帮助自己。但是洗衣房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价格较高、服务态度不好、衣物损坏的问题,有的同学提议希望学校可以在宿舍楼层中放置投币自动洗衣机,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洗衣的方便程度和效率,造福大家。 (二)调研目的

通过在同学们之间发放问卷,咨询同学们关于洗衣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调研团队将会了解洗衣问题的现状,并根据调研结果向学校提出相关意见,维护同学们的权益。 二、项目执行情况 (一)项目实施情况 本次调研从2010年5月15日至2010年5月22日,历时一周的时间,主要采取实地分发问卷调研的方式。调查问卷印出来之后,由调研队伍成员在各个宿舍楼发放及回收。具体做法:各宿舍楼的成员分发予不同楼层进行随机问卷填写,全程监控,保证问卷质量。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400份,目标对象为全校大一到大四的在校学生,根据宿舍楼人数分布随机发放问卷。 本次调研地点集中在学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1份,回收率98%,符合调研要求。由于各个宿舍楼的不同情况,因此,问卷回收率存在差异,但集中在95%以上,所以对整体的数据分析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对回收问卷进行百分之百审核,进行编号,经过审核,问卷合格率386份,合格率为98.72%。问卷的录入、数据处理和图表处理,均使用SPSS软件和EXCEL软件,具体数据详见附件。 (二)被访问者基本情况 在本次调研中,男生同学的比例占42%,女生的比例占58%,在调研的性别分布上,基本上达到了平衡,保证了调研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三、调研基本结果

SNS营销的四大优势

SNS,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SNS营销,随着网络社区化而兴起的营销方式。SNS社区在中国快速发展时间并不长,但是SNS现在已经成为备受广大用户欢迎的一种网络交际模式。SNS 营销就是利用SNS网站的分享和共享功能,在六维理论的基础上实现的一种营销。通过病毒式传播的手段,让产品被更多的人知道。SNS营销有着以下四大优势: 第一、SNS营销可以满足企业不同的营销策略 作为一个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营销模式,越来越多的企业尝试着在SNS网站上施展拳脚,无论是开展各种各样的线上的活动(例如:悦活品牌的种植大赛、伊利舒化奶的开心牧场等)产品植入(例如:地产项目的房子植入、手机作为送礼品的植入等)、还是市场调研(在目标用户集中的城市开展调查了解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意见)、以及病毒营销等(植入了企业元素的视频或内容可以在用户中像病毒传播一样迅速的被分享和转帖),所有这些都可以在这里实现,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SNS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充分展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这恰恰是一切营销的基础所在。 第二、SNS营销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营销成本 SNS社交网络的“多对多”信息传递模式具有更强的互动性,受到更多人的关注。随着网民网络行为的日益成熟,用户更乐意主动获取信息和分享信息,社区用户显示出高度的参与性、分享性与互动性,SNS社交网络营销传播的主要媒介是用户,主要方式是“众口相传”,因此与传统广告形式相比,无须大量的广告投入,相反因为用户的参与性、分享性与互动性的特点很容易加深对一个品牌和产品的认知,容易形成深刻的印象,从媒体价值来分析形成好的传播效果。 第三、可以实现目标用户的精准营销 SNS社交网络中的用户通常都是认识的朋友,用户注册的数据相对来说都是较真实的,企业在开展网络营销的时候可以很容易对目标受众按照地域、收入状况等进行用户的筛选,来选择哪些是自己的用户,从而有针对性的与这些用户进行宣传和互动。如果企业营销的经费不多,但又希望能够获得一个比较好的效果的时候,可以只针对部分区域开展营销,例如只针对北、上、广的用户开展线上活动,从而实现目标用户的精准营销。 第四、SNS营销是真正符合网络用户需求的营销方式 SNS社交网络营销模式的迅速发展恰恰是符合了网络用户的真实需求,参与、分享和

大学生调研报告范文篇

大学生调研报告范文3篇 大学生调研报告范文一 根据**咨询20XX年6月推出的网民连续用户行为研究系统的数据显示,在交友社区类网站中,校内网以16.34%的网民到达率位居首位,月度覆盖人数达到2707万人。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群体在校内网上的交友状况,从而分析校内网对于大学生交友的影响。 本次调查选取了**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交通大学和甘肃政法大学5所**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为样本,采取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办法,发放问卷实施调查,并且进行了个案访谈。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的有效样本为493份,其中男性260人,女性233人。 一、大学生校内网上交友的特点 1.校内网交往范围的普遍现实化 调查显示,80.9%的用户是通过周围朋友知道并且开始使用校内网的。81.1%的校内网用户的好友人数在200人以内。用户的好友中原本就认识的人数在一半以上的,占调查总数的67.6%,原本就认识的人数占80%以上的,占调查总数的36.9%。校内网用户添加好友的途径主要有站内搜索、他人申请和通过好友链接,分别占59.1%、58.9%、55.6%。(见表1)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校内网的发展扩散方式主要是通过朋友熟人的介绍,用户的交往范围主要是原本认识的朋友和具有某一相同特点(比如相同的兴趣爱好、家乡等)的人群,用户大多无意于过多寻求虚拟世界的朋友。因此,校内网是现实人际交往的补充和网络上的延伸。

2.地缘群体、业缘群体、趣缘群体的易于接受性 添加好友时的依据,由重要到不重要的顺序选择三项排序,结果显示如表1,我们对第一、二、三位进行赋值,分别为3分、2分和1分,经计算得出,选择好友的依据比较重要的三项是学校和专业、家乡所在城市和兴趣爱好,而对于相貌、性别和年龄等个人本质特点,则相对来讲不构成大多数人选择好友的依据。② 按照社会学的概念,即地缘性、业缘性和趣缘性成为大多数人在校内网上选择好友的主要标准。 3.交往动机的去功利性 在使用校内网经常做的事情的调查中,按照选择人数百分比由多到少进行排列,位于前三名的是查看好友的空间、状态,看帖并且回复、更新自己的空间,查看留言并回复和搜索寻找熟人(同学、同事、朋友),分别占总数的59.1%、55.6%、50.0%,均超过半数。还有44.4%的人选择和好友聊天。 在使用校内网的过程中,大学生用户经常做的事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交流沟通,包括查看校内空间(主要是好友空间和自己空间以及新的到访者空间)和校内沟通(主要是查看留言、站内信息或者回复);二是寻找熟人。85.7%的用户表示不经常浏览陌生人的空间,只有9.3%的用户会经常和陌生人打招呼。 由此说明,大学生用户使用校内网的功利性不强,一般只是单纯的交流沟通和寻找熟人。绝大多数用户对于查看陌生人的空间动态、和陌生人聊天并不积极,也就不存在带有结识对自己发展有益的人的目的去交往一些特定人。校内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累人脉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否会发挥实质性的影响,有待更深入的调查。

SNS设计思路

SNS设计思路(初稿) 由于本人项目经验不足,还无法写出像样的设计文档,所以只能写一下开发思路,具体设计还得进一步总结学习才行。 1.学习OpenSocial,了解SNS的本质是什么,分析什么功能才是SNS必须的。 SNS核心就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管理。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可以做一些事情,而自己的好友就可以收到活动通知。 参考OpenSocial的文档,SNS最基本的功能有: a.添加和删除好友 b.添加和删除应用程序 c.存储活动(Activity,UCHome上叫Feed,OpenSocial上叫活动) d.检索自己和好友的活动流 f.存储和检索每个应用程序和每个应用程序每个用户数据(这个功能有部分SNS并没有实现) 所以架设一个基本框架,支持好友管理、应用程序管理、活动通知管理这三个核心功能即成一个SNS网站。 2.学习Shindig(Apache 孵化项目,OpenSocial容器,有PHP和Java两个版本) Shindig是开源的OpenSocial容器,支持OpenSocial中所用到的JavaScript协议和RESTful 协议, 基于这个项目可以进行OpenSocial的应用程序的测试,也可以做个支持OpenSocial的网站。 在设计阶段可以通过Shindig的设计和调用方式来指导SNS网站的设计。 3.学习Partuza!(Google Code下的一个PHP样板OpenSocial站点)或SocialSite(Java版的开源OpenSocial站点) PHP的OpenSocial站点,所用的OpenSocial容器是Shindig的PHP版。是一个相当简单的SNS 站点实例。 这两个实例中都有数据表的sql文件,可以参考进行数据库等方面的设计。 4.前期功能与领域建模(数据库中要用到的字段可以参考OpenSocial中所定义的一些Field) 用户个人信息:用户名、密码、email 好友关系: 应用程序信息: 用户与应用的关系: 应用程序配置信息*: 活动通知:活动类型,活动正文,活动模版, …… 5.初步分析 课程、培训班与SNS集成问题。 首先不改动Shindig是设计的前提 课程与培训班等关系都在第三方服务器上进行维护,课程与培训班可以等同于校内等群的概念。 参考OpenSocial的数据读写方式,可以指定由课程服务器返回REST格式或RPC格式的数据。 方案一: 如要实现某些功能时可以这样做: 1.得到当前用户所学课程:其它应用向课程服务器请求,输入:站点ID,用户ID,输出:课程列表 2.P在操作一门课程,P的好友都可以看到通知:OpenSocial已经默认支持本API 3.P在操作一门课程,班下的人都可以看到通知:K服务器先把操作记在班级名下, a方案.用户个人主页上内嵌个K服务器页面,每次用户登录是由班服务器临时查出来,或先静态化(对于班下有成百上千人时用这种方案要好一些,

大学食堂调研报告

大学 大学食堂调研报告题目:学生校内外就餐情况调查

成员: 专业班级: 时间: 目录 第一部分:主体报告 一、大学校园周边餐饮业现状概述 1、大学校园周边餐饮业火爆原因 2、普遍现状和问题 二、大学周边餐饮环境研究

1、大学学生基本概况研究 2、大学学生就餐习惯研究 3、大学内食堂形象研究 4、大学外餐馆形象研究 5、大学学生就餐偏好研究 一、大学校园周边餐饮业现状概述 自我国实行高校扩招以来,各大高校学生数量大幅增加。这将高校经济圈的范围一步步扩大,给相关的商业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吸引了服装、食品、饰品、书籍等等各类行业企业的入驻,掀起了一阵阵投资热潮。然而,高校周边最受欢迎、热度最高的行业还是餐饮业。高校人数剧增使得人均生活空间日益降低,传统的大学食堂已不能满足大学生餐饮需要,很大一部分的学生选择到学校附近的快餐店就餐,因而逐渐在学校及公寓周边形成名副其实的“美食街”。 许多同学对学校附近的餐饮店生意的火爆状况是深有体会的,每到中午或下午放学的时段,几乎每个饭店、粉面馆前都挤满了前来就餐的大学生。有时甚至要排好长的队才能吃上。“在校园周边开餐饮店,比在商业中心划算得多” ,一家餐饮店负责人坦言,他非常看中校园经济这块“蛋糕”。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周边的餐饮业有多大的需求,的确算得上是个巨大的香饽饽了 一)高校周边餐饮业火爆的原因 1、学校人数众多,传统的大学食堂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饮食需求。一般的大学在校学生都数以万计,少则一两万,多则七八万,如此庞大的人口规模,仅靠食堂供应用餐是难以满足其需求的。根据经济学的市场规律,这也必然吸引社会餐饮业,并且为其获得高额的经济效益带来了可能。

SNS营销方法与技巧

SNS营销方法与技巧 21世纪的今天,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网络。在网络高速发展的同时,电子商务也在蓬勃崛起,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推进市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力度继续加大,发展电子商务的需求将会更加强劲。电子商务将会广泛应用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这将促使全社会电子商务的应用意思不断增强,有关电子商务的政策、法律、法规相继出台,电子商务的政策法律法规也会不断完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SNS逐渐盛行,通过SNS整合的网络应用形式也越来越丰富。SNS互动业务也将逐渐成为主流,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的服务,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比如一些交友网站(珍爱网、百合网、世纪佳缘、58同城等),这些交友网站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交友的平台,使人们可以更大范围的接触到不同不同的人,没有时间地域的限制,信息可以更加快速的获取。也有网站专门为商务人士交友提供服务,比如说中国的天极网,德国的OPENBC。SNS的发展不仅对个人生活带来影响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随着SNS 网站纷纷推出应用第三方软件开发者可以开发在SNS平台上开发应用程序,同时也可以在外部网站嵌入SNS的代码,为SNS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提供了实现的途径。对于具有在线销售功能的企业网站,企业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中嵌入SNS相关代码,实现企业网站与SNS的对接,SNS的用户在企业网站中发生的购买行为或其他行动都可以生成相应的信息 发送给其他的SNS好友,通过朋友间信息的分享影响周边人群的购买决策,同时实现企业的精准营销。此外,企业还可以亲自在SNS网站中注册成为用户,与潜在客户建立密切的关系,互相交流,在关系网中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为后续销售打下良好基础,甚至可以通过这样的途径寻找到所需要的人才,实现网络招聘。总之,不管是企业自建内部SNS 平台还是利用外部公共SNS平台,用好这些工具对于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概念

大学食堂调研报告

大学 大学食堂调研报告 题目:学生校内外就餐情况调查 成员: 专业班级: 时间:

目录 第一部分:主体报告 一、大学校园周边餐饮业现状概述 1、大学校园周边餐饮业火爆原因 2、普遍现状和问题 二、大学周边餐饮环境研究 1、大学学生基本概况研究 2、大学学生就餐习惯研究 3、大学内食堂形象研究 4、大学外餐馆形象研究

5、大学学生就餐偏好研究 一、大学校园周边餐饮业现状概述 自我国实行高校扩招以来,各大高校学生数量大幅增加。这将高校经济圈的范围一步步扩大,给相关的商业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吸引了服装、食品、饰品、书籍等等各类行业企业的入驻,掀起了一阵阵投资热潮。然而,高校周边最受欢迎、热度最高的行业还是餐饮业。高校人数剧增使得人均生活空间日益降低,传统的大学食堂已不能满足大学生餐饮需要,很大一部分的学生选择到学校附近的快餐店就餐,因而逐渐在学校及公寓周边形成名副其实的“美食街”。 许多同学对学校附近的餐饮店生意的火爆状况是深有体会的,每到中午或下午放学的时段,几乎每个饭店、粉面馆前都挤满了前来就餐的大学生。有时甚至要排好长的队才能吃上。“在校园周边开餐饮店,比在商业中心划算得多” ,一家餐饮店负责人坦言,他非常看中校园经济这块“蛋糕”。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周边的餐饮业有多大的需求,的确算得上是个巨大的香饽饽了 一)高校周边餐饮业火爆的原因 1、学校人数众多,传统的大学食堂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饮食需求。一般的大学在校学生都数以万计,少则一两万,多则七八万,如此庞大的人口规模,仅靠食堂供应用餐是难以满足其需求的。根据经济学的市场规律,这也必然吸引社会餐饮业,并且为其获得高额的经济效益带来了可能。 2、高校周边的餐饮店大多为快餐店,能够适应大学生快节奏的生活步伐。大学生学习时间相对固定,生活节奏较快,这就要求餐饮店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其提供食物。而校外的餐饮店据此特点大多选择快餐店的经营模式,顾客随到随供,快捷方便,这样符合大学生的需求,因此他们也很愿意在此就餐或在此打包回宿舍吃。

sns营销策略

定位 SNS面向个人消费者是免费的。只面对战略结盟者收取少量软件准入可费。 SNS进入市场的战略是结盟掠夺式和侵略性的。 社交网络服务提供商针对不同的群众,有着不同的定位。比如说最初的社交网站是用于交友,例如美国的 Friendster, Linkedin。也有网站专门为商务人士交友提供服务,比如说中国的天极网,德国的 OPENBC。有些为商务人士提供的社交网站同时也兼具求职招聘的功能,如上面提到的LinkedIn 和 OpenBC(现在更名为)。华人地区类似的网站有位于美国的聚贤堂(,[1])和 myDanwei, [2]。不过盈利前景最大的网站还是婚恋交友网站。LinkedIn 和 Xing 都已经拥有上百万用户,盈利可观。另外就是面向年轻人及大学生的SNS网站也比较受欢迎,比如说美国的 Myspace 就被默多克的新闻集团高价收购。针对美国大学生的社交网站 facebook 在美国大学生中非常流行(如今 facebook 的用户已更为广泛),中国的模仿者校内网也被千橡互动公司收购,后者是中国很具人气的网站猫扑的母公司。 掠夺基于服务器的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资源 使MSN、QQ、SKYPE这类即时通信商永远也不要指望他们可以依靠卖注册号码赚钱,也不要指望依靠广告获得收入。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这类应用根本不需要开发者的成本,放大他们的服务器成本,使他们的服务器拷牢用户的战略破产。 使EBAY、GOOGLE这样的网站在SNS的面对面,个人对个人的模式下,凸现出他们的弱点。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互联网应用就在自己的机器上的印象。将他们培育的用户顺利地转移到SNS上来。同时,使他们的服务器和带宽成本放大。 使盛大这样的网络游戏运营商不敢面对游戏制作者霸道。利用SNS开发P2P游戏,使游戏商发行游戏,不再依赖大量的服务器。从而打乱盛大这样的游戏运营商的垄断梦。让游戏制作者叫好,让消费者获得更便宜的游戏体验。 与创造了信息本身及服务本身的产业伙伴结盟 与电信运营商结盟 免费许可他们在SNS广泛地建立电信传统业务,例如QQ短信,免费许可移动运营商使用,而不收取运营商的分成费。但SNS要收取他们的按用户数许可的人头费。 与银行结盟

校园书吧”调研报告

目录

一、背景介绍 在越来越追求生活品质的现代社会中,单纯的娱乐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多项需求,而更加注重的是精神上的消费需求,诸如:养生、读书之类。而现如今的学生群体同样需要一个这样可以提供专业图书阅读的场所的地方,以此来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 再这样的环境下,我们通过了解消费者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书籍?什么样的阅读环境才是消费者想要的?等等问题来为消费者量身定制这样一个专业的阅读场所——“鱼尾书屋”。 二、调研目的 了解消费者需要那种阅读空间以及阅读环境,并了解现如今消费者对小说、名着、散文诗集、当代文学等哪方面的书籍需求更大,以及消费者可以承受的最高消费额度,以此来定位“鱼尾书屋”的总体消费价格,掌握在校消费者对于校园书屋的了解和看法,了解校园书屋市场所存在的问题,

同时也更好的确立校园书屋的发展方向。 三、调研概述 (一)调研对象 因为我们的图书屋坐落在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成都校区(东区),所以我们的调研对象为在校师生。 (二)数据来源及调研方法 我们的调研方法为实地调研与网络调研相结合,实地调研对消费者进行拦截访问填写调查问卷并当场回收的形式进行。 (三)实施过程及问题处理 我们会在学校露天广场外进行实地调研,将店内装修完成的模拟蓝图做成立式海报摆放于广场显眼的位置,让消费者进行观后意见反馈。我们会对已作出意见的被调查者派发书店的现金抵扣券,等到书店正式开张了之后即可立即现场使用。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在“问卷星”这样的专业问卷调查网络与学校允许的网络(翠菁池、校内相关官方微博、贴吧等)上,进行同步网络问卷调查,会将店内装修完成的模拟蓝图放于问卷中,若遇特殊情况(天气状况、其他特殊情况等)不能进行现场实地调研,我们将加大网络问卷调查力度,以便获得更有效的调研数据。 (四)数据处理方法及工具 Excel表格、word文档 四、调研结果 (一)样本及方法设计 以人员访问调查问卷为主,采取人员访问与学校拦访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到大范围、内容具体的要求。 在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成都校区东区,按照被访问调查人分类大致可分为两类:学生、教师。同时选定一个主要位置:东区时代广场。 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样本的完整性和代表性,而且还可以保证样本的齐全性,使研究数据更加具

关于校内工作人员生存状况调研(调研报告)

关于校内工作人员生存状况调研 ——以华南师范大学职工为案例姓名学号: 所在院系: 指导老师: 提交日期: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前言 (2) 调研基本情况 (3) 调研时间 (3) 调研地点 (3) 调研对象 (3) 调研内容 (3) 调研方式 (3) 调研人员 (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13) 1校职工的工作强度过大 (13) 2校职工的生活贫困,生活质量有待提高 (14) 3校职工的法律意识比较低,需要加强 (14) 4职工对目前的工作状况满意度比较高 (15) 5职工的生存状况存在问题,需要得到改善 (16) 改善后勤人员现状的建议 (16) 1对用人单位与学校的建议 (16) 2对华师师生的建议 (17) 3对校内工作人员的建议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8)

关于校内工作人员生存状况调研 ——以华南师范大学职工为案例 摘要 校园内的工作人员是一个工作艰辛、工资薄弱却没有得到人们关注的弱势群体。本次调研以华南师范大学校内职工为调研对象,以问卷调查和访谈为主要调研形式,对其基本状况、工作状况、生活状况及精神状况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华师校工生存状况堪忧,主要问题有工作时间过长、工资偏低、部分职工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业余生活单一等等。 关键词 校内工作人员生存状况问卷调查访谈 前言 当我们漫步在洁净的林荫道上,聆听鸟儿的歌唱时;当我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在晨曦下诵读时;当我们坐在食堂一角细细品味可口的菜肴时;当我们为这舒适的校园环境而感到惬意时,亲爱的你是否想到究竟是谁正在为创造与维持我们美丽的华师大校园而默默工作呢? 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穿梭在大学的校园里,为校园的建设贡献着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既不是教师,也不是学生,更不是校领导,可是一个大学,没了他们,却也无法运行下去。他们,就是大学的校内工作人员。 日复一日,校内职工重复着同样的工作程序,枯燥而劳累。他们不怕食堂工作间的油烟熏烤;他们不惧严寒酷暑下的站岗值勤,在同学们需要的时候雪中送炭;他们站立着工作近10小时,却始终保持微笑的姿态;他们从不挑剔,尽管垃圾污垢恶臭扑鼻,依然勇往直前......正是这些每天分散在校园各个岗位的、不起眼的校内职工人员,将他们的爱化作为华师师生服务的热情,构筑了美丽而

校内实践调查报告

校内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题目:本校大学生课余时间休闲方式的调查 院别专业班级:汽车工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 姓名:王海滨学号201401503030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第一作者联系电话

摘要:大学生活除了上课、学习外,充裕的课余时间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大学的课余活动多种多样,然而并非每个学生能够合理的安排课余时间。到底大学生应该如何去处理与协调学习、生活、课外活动间的矛盾,怎样合理的安排和规划课余时间,才能让自己的大学生活过得更加有意义,充实的度过四年大学生活,这是我们应该去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课余生活的目标。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如何处理、协调这些学习与生活间矛盾,帮助大学生合理有序的安排课余生活,使得学习与实践的时间分配达到最佳化。为此,我们小组针对这一问题对我校部分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课余时间,休闲方式 1、调查对象:学校在校大学生 2、调查方式:抽样问卷调查为主,参考文献为辅 3、调查方法: 为了清楚、全面了解大学生休闲现状,大学生休闲研究课题组以调查问卷形式在本校发放问卷。该调查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100份,均为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在调查过程中采取在校园中随机选择学生的方法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能够针对不同年级、性别、专业的的人群进行调查 4、数据处理: 1.你就读的年级 2.请问您休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分析】通过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的目的还是积极的,其中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占一半以上,再就是交流感情,放松心情占少数,现代大学生还是很注重自己的能力,都希望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众所周知,合理的休闲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体能的恢复,放松自己的身心,然而不合理的休闲方式,则会给身体和心理添加额外的负担,因此要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 3.您休闲的方式是 【分析】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不同,以及男女性别带来的差异,明显影响到了大学生对休闲活动的选择,对休闲方式的选择,大学生通常是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SNS营销方案

SNS营销- 特点 1)资源丰富 无论是综合的SNS还是垂直的SNS,现在都没有特定的用户群体,其中的人员分布很广泛,全国各地的、各行各业的都有,所以,这就给SNS网站以无限的资源,由广大用户在使用中慢慢的帮助SNS网站积累了资源。其实用户就是资源。 2)用户依赖性高 由于SNS网站积累了较多的资源,所以,SNS用户可以更容易的在网站上找到自己想要的,比如,有些人希望找老乡、找些自己喜欢的东西。通过其他用户提供的资源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又如,在SNS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所以每天都想上去交流一番。逐渐的形成了一定的用户群体,并有较高的用户黏度。 3)互动性极强 SNS网站虽然不是即时通讯工具,但是它的即时通讯效果也是很好的。还有可以写一些消息发给好友,这是及其方便的工具。在SNS网站人们可以就自己喜欢的、当下热点的话题进行讨论。可以发起一些投票,发出一些问题,调动所有人的智慧。 4)SNS网站的价值 第一条提到的丰富的资源就是SNS的最大价值。其实用户可以分为好多种,有人是想通过SNS来多认识些朋友,有人是想通过在SNS上发软文来推广自己的网站,有些人是想写写日志来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人是想利用SNS的丰富人脉找到工作等等。这些都体现了SNS网站的价值所在。 SNS营销-流程 1)接触消费者 在满足用户情感交流、SNS互动、APP娱乐、垂直社区、同好人群等需求方面提供了多种服务和产品,这些产品为广告主接触用户创造了大量的机会。通过精准定向广告直接定位目标消费者。 2)消费者产生兴趣 精准定向的Banner广告创意与用户群的契合会带来用户更高的关注度,同时来自好友关系链的Feeds信息、与品牌结合娱乐化的APP更容易引起用户的兴趣,这些兴趣可能是用户的潜在消费欲望,也有可能是受广告创意的吸引。 3)消费者与品牌互动

SNS网站建设方案

1.技术方案 网站平台环境 平台使用PHP+DIV+CSS+AJAX+XML技术开发,网站平台适用的网络环境如下: 适用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2000/windows2003/windowsXP) Linux操作系统(Redhat9.0/Fedroa core 3~6/Debian/Cent OS 3~4) FreeBSD操作系统 适用Web服务器:Apache/IIS/Nginx 适用数据库:Mysql/Mssql/oracle/postgres 适用托管带宽:100Mbps共享及以上 建议使用环境:Linux+Nginx+Mysql(目前大型网站标准环境) 功能说明 用户注册功能: 1.用户填写基本信息,上传头像,用户可自定义裁剪头像图片。 2.用户邮箱激活功能。验证邮箱正确性,以用于发送活动通知等相关信息。 3.新手引导功能,根据用户注册时所填写的信息,系统自动推送同地区相匹配的异性 用户。 用户等级功能: 1.高级会员,可使用一些网站高级功能,如高级搜索、设定爱情密码等; 2.钻石会员,收费功能优惠,如免费阅读来信等特权; 站内信功能: 用户站内交流的主要工具,具有收件箱、发件箱、草稿箱等功能。 相册功能: 1.用户创建相册分类; 2.上传照片,可附简短的照片介绍; 3.用户可对照片进行评论; 文章功能: 1.用户可创建日志分类; 2.用户可发表日志; 3.用户可对日志进行评论。 网站电子货币功能:

1.管理员可在网站后台管理设定相关虚拟产品或功能的收费金额; 2.用户在使用相关功能或虚拟产品时会扣除相关货币; 礼物功能: 1.支持用户使用电子货币购买赠送礼物表达爱意; 2.礼物可按节日、物品等分类,表现形式可为图片、flash等; 约会功能: 1.用户可发布约会安排,系统自动通知约会人对方是否同意; 2.此功能可限高级用户使用或用户花费电子货币购买此服务; 搜索功能: 1.可提供按性别、年领、身高、学历等选项搜索用户。 2.可提供快速和高级搜索。 成功故事功能: 1.用户可分享自己的成功爱情故事。 好友动态功能: 1.系统可推送好友的最新动态,增加好友间的互动性。 广告发布功能: 1.管理员可在网站后台发布广告,并对广告位进行管理。 新闻发布功能: 1. 管理员可在网站后台发布新闻及管理。 网站技术结构图

重庆大学校内场地设计调研报告

高校校园场地设计 调研报告 姓名:吴骞 学号: 班级:09级城规一班

一、场地历史: 、区位变化: 场地区位变化,造成场地使用情况变化,二综还未建起,一综利用率很高,成为学生集中的重要场所之一,成为拍照留念等的重要场所。随着一综的逐渐失落,场地逐渐变为失落的场所。 、场地变化: 很久前: 1、小型乔木; 2、草坪路径已存在; 3、场地很开敞; 4、主要作为一综的前区集散场地;5人气旺盛。 现在: 1、大型乔木; 2、因为树的围合,场地比较内向,私密性增强; 3、一综长时间休整,原有功能改变; 4、毫无人气可言。 二、区位分析:

1、场地为东西南三面围合的空间; 2、北面朝向开阔的运动场; 3、它是校园内极少的开放空间中的一块; 4、在其南向有一条人气很旺的道路,第二综合楼作为学校内的一个人流聚集地,处于场地的东边不远处。 三、流线分析: 四、空间现状分析: 五、剖面及视线分析: 1、据测算,场地与校园道路的平均高差在3米左右,而与一综合楼的主入口的平均高差也在3米左右,场地就成为一综合楼与校园

道路中间的一个缓冲平台。 2、通过观察,场地内大部分活动都围绕中央水体的休闲设施展开,场地地势南高北低,整个场地植被的茂盛导致了场地空间的封闭与内向性,因此视线主要集中在中央水体。 3、靠北的休闲设施是场地中使用平率较高的地方,场地北面邻近校园道路和篮球场,场地在北面种植有灌木与乔木,有一定的视线遮挡,但仍有穿透性,造成一定的干扰性。 4、场地南面的休闲设施背靠草坪,并有一定的乔木遮蔽,具有一定的私密性。 六、噪音分析: 主要噪音来源是来自与篮球场之间的那条马路,车流量不算大,篮球场内也有人们的呼喊声。 七、人群行为分析: 时间:11月8日 7:00—22:30 天气:上午阴,下午小雨,晚上小雨 、活动类型:

社交(SNS)网站完整设计思路

社交(SNS)网站的完整设计思路 一、前言 看到下面一些网站的名字,单身的你或许还是比较兴奋。没错,以下这些都是比较成熟的交友网站。排名不分先后:世纪佳缘、爱情公寓、城市达人、百合网、珍爱网、嫁我网、51个人空间、亿友网、赛我网、聚友网、 360圈、爱的根源、江南情缘、 QQ交友中心、速配网、知己交友网、人和网、同楼网、圈网…… 先看下面一组数据:

其实网络交友市场由来已久,从02年 03年到现在,大大小小的交友网站林林总总,这块市场确实是很大的。随着交友市场的成熟,几大交友网站的格局也逐渐形成。窥其几年的发展轨迹,我还是看得出: ①交友网站的特点: 1、注册用户数多; 2、用户群体年轻 3、用户活跃度高; 4、用户粘性较强; 5、用户需求强烈; ②交友网站的趋势: 1、交友方式丰富化;

走直接交友到线下交友(电视相亲、活动相亲)交友的方式越来越多。同样交友方式的丰富化也为网友市场的价值挖掘和盈利探索提供了摸索和实践的机会。 2、交友载体多元化; 交友载体不仅仅是PC,现在有越来的载体如手机、移动网络等。可能到最后实现多网合一,交友的便利体现的淋漓尽致。 3、用户沟通社区化; 用户沟通由横向并行到纵向交叉,社区化的交友方式越来深的用户青睐。白来世纪机缘、珍爱等几家网站独领风骚,现在爱情公寓、开心、校内、139等等慢慢抢占市场。 4、市场竞争差异化; 伴随市场的准入门槛和实力对抗,差异化竞争越趋明显如:心理学匹配、严肃交友、白领交友、电视红娘… 不管是想通过网络交友认识异性,作为择偶对象、人生朋友、性伴侣,还是在网上寻找满足感、归宿感、情感心理依托…也不管交友站么打着多么号召力的番号,其规则还是换汤不换药的路线。 还单身么?想泡与被泡么?想相识异性么?——那就来吧!作为平台运营方来说,我们做的事很明确,就是:“怎么样把找与愿与被找到的联系起来。” 1)画图玩 为什么要画图呢,图体验思路,图可以组织逻辑,如果你的逻辑还不错可以直接在脑子里进行抽象思维,那我还是建议你把想法画出来。接下来我打开ROSE画个图,至于大家可选用的工具多了,此处不做说明。

校园书吧调研报告

校园书吧调研报告

目录

一、背景介绍 (4) 二、调研目的 (4) 三、调研概述 (5) (一)调研对象 (5) (二)数据来源及调研方法 (5) (三)实施过程及问题处理 (5) (四)数据处理方法及工具 (5) 四、调研结果 (6) (一)样本及方法设计 (6) (二)调研实施 (6) (三)行业分析 (6) 1、五力分析 (6) (1)新进入者的威胁 (6) (2)替代品的威胁 (7) (3)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调研 (8) (四)消费者调研 (9) 1、在校大学生是消费主体 (9) 2、男性和女性消费者对于阅读环境的需求差异较大 (9) 3、在阅读时有其它需求是大部分消费者的意愿 (10) 4、大部分消费者能承受的最高消费额度在50圆以下 (11) 5、超过8成的消费者的月可支出金额为1500圆以下 (12) 五、心得体会 (13)

六、附录(问卷调查) (14) “鱼尾书屋”问卷调查 (14) 一、背景介绍 在越来越追求生活品质的现代社会中,单纯的娱乐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多项需求,而更加注重的是精神上的消费需求,诸如:养生、读书之类。而现如今的学生群体同样需要一个这样能够提供专业图书阅读的场所的地方,以此来满足她们的消费需求。 再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经过了解消费者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书籍?什么样的阅读环境才是消费者想要的?等等问题来为消费者量身定制这样一个专业的阅读场所——“鱼尾书屋”。 二、调研目的 了解消费者需要那种阅读空间以及阅读环境,并了解现如今消费者对小说、名著、散文诗集、当代文学等哪方面的书籍需求更大,以及消费者能够承受的最高消费额度,以此来定位“鱼尾书屋”的总体消费价格,掌握在校消费者对于校园书屋的了解和看法,了解校园书屋市场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更好的确立校园书屋的发展方向。

SNS营销

SNS营销 1.1 打开SNS营销的大门 1.1.1 SNS介绍 1.SNS的定义 SNS全称Social Network Site,即“社交网站”或“社交网络”,是指以实名交友为基础,用户之间通过关系、兴趣、爱好、活动等建立联系,具有社会化媒体属性的网络关系服务平台。 2.SNS定义的含义 ?实名交友:这里指用户注册时,需要填写真实的身份信息。 ?建立联系:在SNS平台上,用户通过朋友的朋友相互认识建立起来的一种网状关联。 ?社会化媒体属性:社会化媒体(论坛、微博、博客、SNS等)共同具有的属性,包含了分享性、传播性、大众性、开放性、参与性、及时性等特 点。 SNS是基于六度分隔理论发展起来的。六度分隔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 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提出的一个很出名的社会学理论,该理 论也叫六度空间理论,它指出世界上任意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之间建立联 系,最多不超过6个人。 【经验分享】 ●社会化媒体虽然具有共同的属性,但是平台不同,各个特性表现的强弱

也不同,比如SNS与微博相比,都具有传播性特点,但是传播速度SNS 比微博要弱一些。 1.1.2 SNS营销介绍 SNS营销是指利用SNS网络平台(例如:人人网),通过话题制作、举办活动、策划事件等方式引起目标客户对品牌及产品的关注,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及美誉度,最终促进产品的销售。 1.1.3 SNS营销的优势 1. 稳固的庞大用户群 SNS平台用户群基本是好友组成的圈子,粘性强,活跃度高。根据艾瑞网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5月7日,人人网注册用户数达到了2.8亿,几乎占网民比例近五成。正是因为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使得人人网成为了营销活动非常有利的平台。 2. 目标群体精准 人人网的用户多是白领和学生为主,群体属性特征比较明显,相对于用户群比较杂的平台,企业更容易进行精准定位,也更容易获得好的营销效果。 3. 有效互动性强 SNS的核心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基于爱好、地域建立起来的关系,所以相互之间可以有效的进行沟通互动,在沟通互动的过程中企业进行品牌、产品的软性植入,让用户在潜移默化中体验产品信息。 4.利于口碑传播

大学生的调研报告范文3篇调研报告格式

大学生的调研报告范文3篇调研报告格式 大学生调研报告范文一 根据**咨询2021年6月推出的网民连续用户行为研究系统的数据显示,在交友社区类网站中,校内网以16。34%的网民到达率位居首位,月度覆盖人数达到2707万人。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群体在校内网上的交友状况,从而分析校内网对于大学生交友的影响。 本次调查选取了**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交通大学和甘肃政法大学5所**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为样本,采取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办法,发放问卷实施调查,并且进行了个案访谈。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的有效样本为493份,其中男性260人,女性233人。 一、大学生校内网上交友的特点 1。校内网交往范围的普遍现实化 调查显示,80。9%的用户是通过周围朋友知道并且开始使用校内网的。81。1%的校内网用户的好友人数在200人以内。用户的好友中原本就认识的人数在一半以上的,占调查总数的67。6%,原本就认识的人数占80%以上的,占调查总数的36。9%。校内网用户添加好友的途径主要有站内搜索、他人申请和通过好友链接,分别占59。1%、58。9%、55。6%。 (见表1)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校内网的发展扩散方式主要是通过朋友熟人的介绍,用户的交往范围主要是原本认识的朋友和具有某一相同特点(比如相同的兴趣爱好、家乡等)的人群,用户大多无意于过多寻求虚拟世界的朋友。因此,校内网是现实人际交往的补充和网络上的延伸。 2。地缘群体、业缘群体、趣缘群体的易于接受性 添加好友时的依据,由重要到不重要的顺序选择三项排序,结果显示如表1,我们对第 一、二、三位进行赋值,分别为3分、2分和1分,经计算得出,选择好友的依据比较重要的三项是学校和专业、家乡所在城市和兴趣爱好,而对于相貌、性别和年龄等个人本质特点,则相对来讲不构成大多数人选择好友的依据。② 按照社会学的概念,即地缘性、业缘性和趣缘性成为大多数人在校内网上选择好友的主要标准。 3。交往动机的去功利性 在使用校内网经常做的事情的调查中,按照选择人数百分比由多到少进行排列,位于前三名的是查看好友的空间、状态,看帖并且回复、更新自己的空间,查看留言并回复和搜索寻找熟人(同学、同事、朋友),分别占总数的59。1%、55。6%、50。0%,均超过半数。还有44。4%的人选择和好友聊天。 在使用校内网的过程中,大学生用户经常做的事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交流沟通,包括查看校内空间(主要是好友空间

SNS中好友动态功能的设计思路

SNS中好友动态功能的设计思路 SNS中好友动态功能的设计思路标签: sns web2.0 sns 动态信息现在大部分SNS网站都有一个功能,就是显示好友的活动状态,比如你的好友上传了一张照片、分享了一篇文章等等动作,都可以显示在你的页面里,这样大大增强了社区的互动性,也成为现在SNS网站的主要特征,对于这样一个功能,从设计角度,还是值得思考的,并不简单,特别是用户越来越多,信息海量增长的时候,我未必能提出十全十美的方案,但我们可以由简如繁梳理一下思路。首先我们要定义用户的活动消息,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事件,就是我们举的例子:用户上传照片、与别人结为好友、修改了个人资料等等,动作各有不同,但需要在结构上通用,我们先设计一个ID //消息ID UserID //用户ID MsgType //消息类型,比如加好友、上传照片等不同的类型EventMsg //消息的内容,这里我们可以用Json的数据格式来描述出不同的活动内容 CreateTime //消息创建时间这个结构也是个数据库的结构,当用户做个一个动作之后,就会创建这样一个消息,并保存在数据库中,当显示好友的活动信息时,就从这张表里查询自己好友id的数据,并按时间显示,这个做法是一个最简单

的实现,但会出现一些问题,当你与一个用户成为好友之后,该好友之前发生的动作会显示出来,而不是在成为好友时点之后的动作,同样,切断好友关系之后也有类似的问题,如果从业务角度和用户体验上可以接受的话,也没什么,但由于信息是按时间排序,有时候会给用户错乱的感觉,还有,这个信息不能删除,如果删除了所有好友就看不到这条信息了,但在Facebook里是则是可以删除好友的动作信息的,这个方法还有一个问题是,所有信息都放在一张大表里,在信息爆炸增长,个人好友也很多的情况下,查询效率会非常低,产生严重的性能障碍,如果对这张表做水平切分,则在实现上复杂了许多,性能也未必好很多,接下来我们再思考是否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在SNS的理论里,个人好友的合理数量在150个左右(最近有文章说Facebook的人均好友数是120人),SNS网站应该是有好友数量的限制的,我们就按人均150个好友来设想,是否可以在用户发生某些动作之后,针对他的所有好友都写入一条信息,所能解决的是,信息是在用户成为好友时点之后写入,用户可以删除好友的活动信息,不影响其他用户的显示,在显示时查询效率要高很多,但是负面效应也十分明显,一个用户的动作有平均150个写入,对于数据库来说开销也非常大,我们想想在这样的设计下,是否可以提高性能。首先看数据库设计,我们要把信息表和信息与用户的对应表分开,我们上面定义的数据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