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是全方位、诸方面的综合素养,只有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方能成为跨世纪所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的信息技术教师。

一、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道德生活的重要行为准则。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对于一代新人的成长、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于转变社会风气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1.热爱教育,甘作铺垫的奉献精神。

教师工作的动力来源于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目前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和角色尚处在转型的过程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对于立志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来说,更要有甘作铺垫、乐于奉献的思想准备,能心甘情愿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事业。

2.严格要求,真诚关爱学生的师德情感。

尊重、热爱学生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是教育学生的先导,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能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有利于教师“言传身教”力量的发挥和“亲其师、信其道”目标的实现,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奠定基础。当然,信息技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爱应是公

正、适度、合理、科学的,要遵循“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做到爱而有“格”、严而有“度”。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能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学生道德的启蒙者、塑造者和引导者,首先要在道德意识上严格要求自己,在道德行为上做“人之楷模”,要遵守信息时代的伦理道德规范,并努力成为学生健康、安全、合法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典范。

4.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的时代精神。

教育活动不是某一个教育工作者或某一个教育小团体所能完成的,也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集体的事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应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同时,信息技术教师还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居安思危、苦练“内功”,追求卓越、勇于争先,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在竞争中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弄虚作假,并具有一定的谦让美德。

二、渊博的知识结构

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扎实的教育理论素养。

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极快,其硬件设备、软件环境、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等都需要不断地更新。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用先进的思想作指导,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并富于创造性的工作。信息技术教师不但要具备一般教师的多方面的(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等)教育理论素养,而且还要有具有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理论基础,包括信息论基础(教育传播学)、学习理论基础(行为主义与新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技术哲学基础(技术主义、人本主义)、视听理论基础(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心理学基础(多元智能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习理论,它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指导理论。

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素养。

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不仅对学生提出了明确要求,而且对信息技术教师也是巨大的挑战。教师要上好信息技术课,要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要在广度和深度上熟知与课程相关内容,并达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才能将知识内化到学生的心中,转化为学生所拥有的精神财富,赋予学生新的品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如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远程教育技术、信息资源管理等)和专业技术知识(如网络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网络课程开发、多媒体与网络维护等)。

3.宽泛的相关学科知识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专业知识精深扎实,而且还应拥有更广泛领域的知识。首先,由于每门学科都是相互渗透的,使得传统学科的界限愈模糊而知识的分类却愈精细。任何一位教师要想在所从事的学科领域里取得教学和科研的突出成就,都必须以雄厚的知识群作后盾。其次,只有教师摆脱了封闭和狭隘的知识结构的局限,才能使教育对象跟上科学发展一体化的步伐,而不致过分受到分科的束缚。第三,教师应该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种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中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基本内容,及时吸取当代科学发展的新成果,以丰富已有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信息技术教师才能文理兼通、一专多能,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学的要求。

三、全面的基本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无疑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并关系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成败。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具体表现为: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能力。

1.要有敏锐的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活动中对信息浓度的感知。首先,要意识到信息在信息化社会的重大作用,时刻感受到自己对信息的需求;其次,要善于发现并把握在教育教学中有价值的信息;第三,要具有把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的意识。

2.要有高尚的信息伦理道德。

信息伦理道德是指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的获取、创造和传播过程中应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危机(如信息污染、信息滥用、信息安全)。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学生品德形成的促进者和心理行为的指导者,应具备高尚的信息伦理道德,如:具有对社会和他人的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坚决抵制不良的信息,合理、科学地使用信息,具有较强的知识产权意识,既不危害别人的信息安全也要时刻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成为学生树立信息伦理道德的典范。

3.要有基本的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是指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学理论的理解、对信息源和信息工具的知识的掌握。它是构成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的基础。这些知识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常识,如:信息技术常用名词、各种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特点与作用;二是熟悉信息技术的发展史,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信息技术对于社会与人类的影响;三是知道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如数字化原理、程序、算法与数据、信息传播原理);四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基本操作技能,如:能够熟练使用各种信息技术硬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网上学习资源的搜集方法等。4.要具备熟练的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信息技术教师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评价和分析信息以及开发与传播信息的能力。具体概括为:一是熟练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二是具有能够在广阔的信息资源中正确地判断、估计、选择自己所需的信息并能理解其含义的信息理解能力;三是具有能利用信息技术浏览与查找

各种信息资源、收集必要的教学信息的信息获取能力;四是具有能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分类、分析、加工、重组、存取的信息处理能力。五是具有能通过对诸多的信息的归纳,抽象出新的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得出新的结论并以他人容易理解的方式表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进行有效传播的信息表达能力。信息能力是构成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的核心,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信息的吸收者、生产者和传播者,其信息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科研成果的好坏。

四、较强的能力素养

教师的能力是有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它必须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师的能力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1.要有较高的教育科研能力。

新课程要求信息技术教师既不是“教书匠”,也不是计算机“维修工”或课件“制作师”,新时期的信息技术教师应是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学科研型”教师。科研型的信息技术教师要有科学研究的意识,要树立“教学即教研”、“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要学会发现问题并独立选择确定课题,能运用恰当的科学研究方法解决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问题;掌握撰写科研论文的方法和技能技巧,能独立撰写专题论文、经验总结、调查报告和实验报告;能把学科教育与科研结合起来,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既是造就高素质发展人才的基地,又是教育科研的实验中心。科研的过程实质上是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学习过程,是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完善的过程,所以说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综合能力的反映。只有坚持教育科学研究,才能有创新,

才能促进教学,才能形成富于个性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

2.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随着学校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除了需要担任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和学校管理外,还可能有许多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事务,如非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计算机房和校园网的管理与维护、校内各科室计算机的保养与维修、中小学兴趣小组的组织与活动、信息技术竞赛的组织和训练等。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但能够胜任技术教学,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具体表现为: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信息资源的管理能力、校本培训和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3.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创新能力已成为掌握知识、驾驭知识,使知识迅速而高效率地转化为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关键。在学校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素质,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脚踏实地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创新教学;要学会创新学习,引导学生成为创新学习的实践者,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新颖的问题和创设适宜的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树立多元的学生创新观。

4.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为了增强对社会和技术适应性,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与时俱进,主动地掌握新概念、学习新理念、研究新问题、适应新环境,为自己成为创新型、研究型教师创造必要的条件。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才能成为称职的教师。另外,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不仅在本学科教学时需要与其它学科进行整合,而且还要帮助其它学科教师实施课程整合,以及进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这就需要知识、需要能力,从而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坚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信息时代教师所应具备的九大信息素养

信息时代教师所应具备的九大信息素养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资源、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设计和组织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利用网络媒介进行交流和分享等已成为当今教师常常采用,这对教师的素质、特别是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信息时代的教师应当具备九大信息素养。 一、信息获取能力 在网络尚未到来之前,教学信息主要是通过教学参考书、报刊、杂志等常规途径获取的。而在网络时代,除了常规途径,还可以大量地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网络信息具有数量庞大、超文本连接、格式多样、良莠并存等特点,因而从互联网获取教学信息对教师的信息获取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首先是要具有信息检索能力。互联网为知识爆炸提供了最好的释放空间,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庞大得难以统计,并且每时、每刻都在高速增加,在如此庞大和快速变化的信息网里,尽管有简单、快捷的搜索工具,要精确地检索到所需要的信息,也并不是一件易事,确定关键词、二次检索以及搜索式阅读等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 其次是要具有超文本阅读能力。网络信息的交互性连接一方面使得所需要寻找的相关信息大量呈现,为获取目标信息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源;另一方面却使得网络阅读比较困难,次要的或具有诱惑力的信息常令人偏离目标,造成网络迷失。所以网络阅读不仅要具有本文阅读中所要求的理解能力,还需要时时把握阅读目标、保持清醒的头脑。 再次是信息鉴别能力。报刊、杂志等传统媒质所发布的信息经过了严格的筛选,错误率小、可信度高。而互联网上的信息发布者多元并存,官方的、民间团体的和个人的等都可以随时将自己的信息发布出去,因而信息的质量是良莠并存,这对读者的鉴别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读者需要具有判断信息的善与恶、真与伪、优与劣的能力。 二、资源整合能力 从互联网上获取的教学资源,能否在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应用,还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资源整合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资源的筛选、组合和应用三个方面: 资源筛选能力。即能够从大量的资源中剔除无关资源,并进行价值判断,如资源的优劣、真假、善恶等,最后挑选出教学所需要的资源。 资源组合能力。即能够将他人的资源进行修改、加工、合并,构建一个为自身个性化教学所需要的新资源。一个资源整合能力强的教师能够在分析、鉴别他人资源的基础上,吸收优点,将其融入到自己资源构建框架和体系之中,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资源应用能力。即能够将资源作为创设教学情境、解决教学难点、搭建演练平台、检测教学效果等的教学手段、工具和环境的能力。整合资源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应用既是资源价值的实现途径,也是资源整合的航标。 三、网络工具应用能力 具备应用计算机和网络的一些基本技能,能够应用一些基本的工具,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于教学中的一个基本前提。这些工具主要有: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是全方位、诸方面的综合素养,只有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方能成为跨世纪所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的信息技术教师。 一、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道德生活的重要行为准则。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对于一代新人的成长、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于转变社会风气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个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1.热爱教育,甘作铺垫的奉献精神。 教师工作的动力来源于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目前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和角色尚处在转型的过程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对于立志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来说,更要有甘作铺垫、乐于奉献的思想准备,能心甘情愿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事业. 2.严格要求,真诚关爱学生的师德情感。 尊重、热爱学生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是教育学生的先导,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能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有利于教师“言传身教”力量的发挥和“亲其师、信其道”目标的实现,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奠定基础。当然,信息技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爱应是公正、

适度、合理、科学的,要遵循“热爱、尊重及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做到爱而有“格”、严而有“度”。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能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学生道德的启蒙者、塑造者和引导者,首先要在道德意识上严格要求自己,在道德行为上做“人之楷模”,要遵守信息时代的伦理道德规范,并努力成为学生健康、安全、合法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典范. 4.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的时代精神。 教育活动不是某一个教育工作者或某一个教育小团体所能完成的,也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集体的事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应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同时,信息技术教师还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居安思危、苦练“内功”,追求卓越、勇于争先,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在竞争中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弄虚作假,并具有一定的谦让美德。 二、渊博的知识结构 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扎实的教育理论素养。

信息素养心得体会讲课教案

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研究的心得体会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进一步地掌握了有关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提高了认识。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讯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中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于转变信息教育观念,促进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对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2.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作为一名教师更要适应现代教育工作的需要,应该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如果不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就不能完成或很好地完成现代教育和未来教育的教育和教学任务。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要应用现代教育媒体和开发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要

适应工作需要首先应掌握现代媒体技术。教师掌握了现代技术,有助于改善教师的能力结构。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使我在原有的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有所改善,增强我对新时期现代信息教育工作的适应性,更重要的是增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我们要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这种巨大的作用,我们要提倡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应用观。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和发挥传统的各种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同样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在教学中都有用武之地。当然,每种教学手段也都有其局限性和使用范围,所有的教学手段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师必须掌握新的技能,学习新的技术,也是小学教师这一专业的特征。比如,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与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新课程的特点与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尤其是信息技术,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直通车。因此,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新教材,新课程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之一。目前,通过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训,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服务于教学,充分显示了它的优势。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表、录音、录像、动画等功能于一体、图文并茂,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确是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但是更重要的是善于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信息素 养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和电脑网络已经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基于信息技术的学科课程整合必将发挥最大的潜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做到信息与多媒体技术有机地融合到学科教学中,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至关重要。因此,在教育信息化、现代化进程中应培养教师信息素养让教师必须有比较高的信息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呢联系我校两年来开展的有关教师信息素养的课题研究工作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通过学校行为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 培训策略与方法:利用基于计算机的信息技术,首先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然后以此影响学生。所以,在培训的内容和培训方式都应该考虑到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名校教师信息素养培训的方法和策略。 1、应根据各校教师的信息能力的现状,制定合适的培训内容是最基础而实用的知识。使教师们学即有所得,特别是消除老师们因“不会用”“不敢用”而产生的焦虑感。 培训的内容包括: (1)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教学中应用基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意识,提高教师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

(2)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校园网以及计算机互联网的基本使用。 (3)初步掌握最流行的软件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 办公软件等。(4)掌握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的基本使用。 这些内容应用性操作性强,又有一定的梯度,做到了适应性层次和发展性层次的结合。 2、在培训方法和考核策略上,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利用活动促进的方法,结合培训目标,布置具体任务,把考核与培训结合起来;根据根据教师水平,分层次开展培训。另外,经常进行作品展示等交流形式,形式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教师自学 我校已经在教师培训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但要使教师利用现代技术的教学技能、教学水平、教学成果能有突破性的发展,并不是一两次培训就能做到的,而必须是长期的学习与实践,必须依靠教师自身的自觉行为,把提高、学习做为工作的一部分。 因此,制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计划,是教师自觉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质的良好开端。这里强调是长期的学习计划,不是为了一次的公开课,一次的比赛,一次的评比。例如,开展CAI,教学课件的制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只是为了应付公开课,应付评比,在临期急急忙忙地凑出个课件来,只是就课论课,事先没有准备,课后没有总结,公开课过后,什么都丢向脑后,没有什么有益的东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 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语文课程教学必须实施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媒体不再是充当灌输的工具,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的工具。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能生搬硬套大纲和教材目标,而应根据学校现有的计算机设备情况和学生的水平来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更好地达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从而达到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目的。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了解教育新动态 信息技术理念发展迅速,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主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等,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借助资源进行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强调教学必须从学习者的需求出发,强调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的重要性。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必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就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方式,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理论并使之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当今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不再只是一种手段,而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是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的制高点。创新地运用电教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目的是为了丰富教学组织形式,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教学媒体普遍运用于语文教学将成为新世纪语文教育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它不仅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而且能有效地唤醒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思维,营造美的气氛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从而最大限度地作用于人。教学课件是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学课件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图象,还能呈现音频、动画、视频等。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为个性化、自主化、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舞台,使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得以进行,使终生教育、持续发展的构想得以实现。利用信息技术,语文教师通过制作课件,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语文教师应多从课堂上师生的互动考虑,根据需要把一部分教学内容制成课件。也可以利用身边的所有信息资料,如录像、图片等进行整理传输到计算机上转化为数字信息。 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要掌握一些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会使用视频展示台进行教学。同时,还应懂得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平台的用途,能设计课件脚本,具备一定的制作多媒体教材软件的能力,并积极开发符合新课程新教材要求的教育教学软件等。 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不能只为了追求形式,不能仅在“公开课”、“优质课”上使用,而是应该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根据文本需要合理选择、采用适合教学内容的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佳的教

如何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

如何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 当今时代,已跨入信息高速公路,是信息化时代。作为一位教师,单凭过去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已经不适宜当今信息时代的发展。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变得越来越重要。信息网络技术在教育的发展中展示了其魅力无限的前景,既打破了时间的限制,又使教育的时空得到了近乎无限的扩展。 一、培训内容 1、信息检索与处理能力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资源信息,若不能拨冗见简,我们会感到无从下手。而当我们掌握了便捷得当的检索方法,选择了正确的检索工具之后,获取信息资源将会得心应手。另外,检索到的信息资源有时并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对它们进行加工、处理及整合之后,才能变成真正可用的信息。所以,我校教师还应具备对信息加工处理及整合的能力。比如,如果要对图形图像信息进行处理,通常可采用MATLABPhotoshop等软件来进行;如果要处理动画信息,通常可用Flash等软件来进行,等等。为此,计算机教师还应熟练掌握信息的加工处理以及应用软件的操作技能。 2、网络交流协作能力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变得越来越容易,越来越频繁。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如何与人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是新时代新环境下产生的新课题。作为教师,应从两方面来提高网络交流与协作能力:一方面从教学的角度考虑,教师应学

会借助多媒体技术、流媒体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多种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有效的网络信息资源,基于可用的网络教学平台在课堂教学、课外答疑辅导等多个层面与学生、同行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实现师生“教学相长”;另一方面从融洽师生关系角度考虑,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网络教学的情感基础,为此,高校师生可以尝试采用新型的现代化的通信和交流方式,来弥补当今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普遍存在的缺乏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的不足。如,我班就设了qq群,这样老师和家长就能很好的进行沟通交流了。 3、网络课程设计能力 进行网络课程设计,寓教于形象生动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在进行网络课程设计时主要应把握如下四点原则:第一,交互性原则。要有良好的交互性,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相应的评价,并能将评价意见及时反馈给学生。第二,界面直观友好原则。界面要美观,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操作要简单,提示信息要详细、准确、恰当。第三,个性化原则。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对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设计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和展示个性和特色的空间。第四,创新能力培养原则。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网络学习能力 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诞生对我们人类的生产、工作和学习等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互联网就好比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在这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信息,只要你想得到的,就可以在互联网上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学习

由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日益成为一种比物质和能量更为重要的资源,信息的流通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1 世纪的社会将是信息化的社会。而早在 1996 年,全球 32 个工业国家的科技部长在南非开会时就宣布:信息时代已经来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向前发展,这必将促使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发生深刻的变革。因为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使各种信息的处理、存储、传送都可以由计算机实现,同时作为一种辅助教育的工具和手段被引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国内(CERNET 等)、国际数据网(1N- TERNET 等)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从而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获得知识和信息。我们的教育将由记忆型教育转向信息型教育,由单纯学习型转向创造学习型。教师的传统地位将受到挑战,他们将由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管理者、榜样、父母代言人的角色转变为信息支持者、知识建构者、道德监控者和指导者。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将成为现代化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什么是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一词,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ILA)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 1974年提出的。其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现在的具体涵义是指:有能力从各种不同信息源(图书馆、国际互联网等)获取、评估和使用信息,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心理等方面。它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是未来信息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何谓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指教师对信息这一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他们在信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素质,它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思维、信息手段、信息伦理道德等具体内容。我们认为可分四个不同的层次,即:基本信息素质、学科信息素质、特殊信息素质、科研信息素质。基本信息素质,是指一个教师平时必须具备的关于信息方面的一般观念、意识、知识、技能,这是对教师的基本的要求;学科信息素质,就是教师在进行具体的学科教学中所具备的信息知识和能力;特殊信息素质,是指计算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者应具备的专业的信息知识和能力;科研信息素质,是指一个教师进行科研活动所应具备的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在这四种信息素质当中,基本信息素质是形成学科信息素质、特殊信息素质、科研信息素质的基础,基本信息素质是每一名教师都应具备的。

信息技术与教师素养

信息技术与教师素养 信息技术与教师素养 1。信息技术是用于信息获取、存储、处理和传输的手段和方法的系统 2,信息技术的基本内涵:包括手段和方法手段:各种信息媒体(电视、电脑、网络等)。)方法:信息媒体应用方法信息系统优化方法 3,信息技术表达形式:物化形式(现代)和智能形式(传统)4、信息技术的物化形式(通常称为信息技术的物化形式):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集成技术(网络多媒体) 5,信息技术的教育功能:优化教育优化教学和管理2.1当代教师必须具备的两个核心素质是 ①文化道德素质(学科和专业知识与技能、一般文化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与技能、教师职业道德)。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是爱国守法、专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做教师(2)信息技术素养(信息技术意识、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技术能力、信息技术伦理)信息技术素养的内涵: 信息技术意识:关心和关注信息技术;认识到它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想要学会使用 信息技术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方法和发展历史;了解其在教学和科研中的应用信息技术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

处理信息的能力;发送信息的能力;信息豁免 信息技术伦理:自觉遵守网络伦理和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隐私;信守诺言;抵制不良信息3.1如何提高教师素质?(1)教师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验,打造精品课程 。第二,积极参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 3.1.1,什么是集成?整合不是混合它是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整合不仅仅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还必须伴随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 2,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它是指将信息技术引入课程教学,并将其与课程教学相结合以促进学习。它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的要素,使其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式和主要的教学媒体。或者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要素;课堂教学、小组学习和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学习方法和学习对象。整合后,教学的功能是传授科学知识和培养发展信息的能力。3.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将 现代教育思想(素质教育观、终身教育观、双主体教育观、创新教育观、情商教育观、四支柱教育观)与现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精神相结合: (1)消除旧教育的六大弊端(忘记学生、忘记能力培养、忽视现代教育媒体的应用、忽视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教学与谋生的分离、和灌输遗忘硬背的教学方法) (2)实现教学的三个重点转移和三个最佳组合(逐步从教学重点转移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研究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研究 一、教育信息化环境的背景 1.教育信息化和信息素养的诠释 (一)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这个词在西方很少用到,是一个东方文化背景下的概念。关于教育信息化是什么,有多种解释,现在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定义。 把信息化当作一个过程看待,大家是基本认同的。实际上,我们可以把信息化看作是人们追求或者推动一个系统中,信息利用资源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关于教育信息化的解释,专家们有不同的解释。分别有以下几种定义: (1) 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IT, 开发教育资源, 优化教育过程, 以培养和提高学 生的信息素养, 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南国农, 2002) (2) 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 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IT与信息资源, 培养适 应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 以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李克东, 2004) 。 (3) 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IT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 其结 果必然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 祝智庭, 2002) 。 (4) 以现代IT为基础的新的教育体系, 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 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与变化( 黎加厚, 2002) 。 (5) 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中的一种基本要素并在教育中广泛使用IT的活动总称( 傅德荣, 2002) 。 (6) 在教育领域中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IT来促进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的过程( 黄 荣怀, 2002) 。 (7)“教育领域中广泛应用现代IT, 深入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 促使IT与教育互 动整合的活动及其过程, 以促进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创新和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 使教育符合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最终形成一个基于现代IT, 并且信息成为了教 育活动基本要素的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广东广播电视大学信息 网络中心乐军,2006) (二)信息素养: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 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 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 ),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2.信息化环境环境的特点 教学过程的智能化;信息显示的多样化;信息处理的数字化; 信息传输的网络化;信息存储的光盘化;信息资源的丰富化; 交互界面图形化。 3.信息化的有利条件(这个的范围应该是中小学吧,给标题定个范围好些)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调查问卷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您好: 我是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的学生,我们在做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调查报告,想问您相关的问题,了解一下您的意见,您的回答不存在对错,能真正反映您的想法就达到了我们本次调查的目的。请放心,您的回答将会完全保密,谢谢合作! 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教龄:教授科目:工作所在地: 一、信息意识 ○1你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哪些?(可多选) 报纸杂志专业书籍广播电视网络他人分享其他 ○2对于你所获取的信息你会进行加以思考么? 会不会 ○3你能够及时扑捉时下的有效信息么? 会不会 ○4你可以借助各种媒体来主动搜寻你要的信息么? 会不会 ○5你觉得信息在生活中的作用重要么? 重要一般不重要 ○6你愿意和别人一起分享交流所收集的有效信息? 会不会 ○7能够觉察出信息中所包含的深层意思? 会不会 ○8能够正确的分析评价信息? 是否 ○9根据获取的教育教学的最新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策略? 是否 ○10具有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热情? 是否 ○11在学科教学中是否有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是否 ○12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能够持续的追踪下去? 是否 ○13能快速地判断所要解决的问题能否应用信息技术来解决? 是否 二、信息伦理道德 ○1是否能够正确判断使用健康信息,主动抵御不良信息? 是否 ○2在引用他人的观点,成果等信息,是否知道如何复制的表明出处,表示感谢? 是否 ○3是否清楚共享有益信息方面的责任? 十分清楚比较清楚一般有些不清楚一点也不清楚 ○4是否能够合理的防查杀病毒?

是否 ○5是否能够观察和讨论网络交往中产生的法律,法规和道德问题?是否 ○6知道网络应用对个人信息资料和身心安全的潜在威胁? 十分清楚比较清楚一般有些不清楚一点也不清楚 ○7在信息的传达过程中是否注重了集体利益? 是否 ○8你是否有散布过不健康不良的信息?(有意或无意)经常偶尔从未有过 ○9在课堂中是否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信息观念? 是否 ○10如果你的个人隐私被侵犯,你将如何处理? ○11你觉得不适当的信息应用会带来怎么的后果? 三、信息知识与技能 ○1是否能说出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明确的说出大体知道知道不太明确完全不了解 ○2是否具有快速阅读能力? 是否 ○3能很好的使用计算机管理文件? 非常熟练比较熟练一般不太熟练完全不会 ○4能否借助因特网及其他工具有效的收集信息? 非常擅长擅长基本可以不太擅长完全不会 ○5可以选择适当的软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么? 是否 ○6在你的课程中是否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技术教学? 每次必用经常使用偶尔使用很少使用一般不用 ○7是否将信息技术意识融入课堂? 是否 ○8对于信息资源的认识具有前瞻性,具有查错和纠错的能力? 是否 ○9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我学习? 是否 ○10信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你的生活工作有无影响?具体说明

信息时代教师所应具备的九大信息素养

信息时代教师所应具备得九大信息素养 随着信息时代得来临,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为核心得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得应用,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资源、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设计与组织网络环境下得课堂教学、利用网络媒介进行交流与分享等已成为当今教师常常采用,这对教师得素质、特别就是信息素养提出了新得、更高得要求。笔者认为,信息时代得教师应当具备九大信息素养。 一、信息获取能力 在网络尚未到来之前,教学信息主要就是通过教学参考书、报刊、杂志等常规途径获取得。而在网络时代,除了常规途径,还可以大量地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网络信息具有数量庞大、超文本连接、格式多样、良莠并存等特点,因而从互联网获取教学信息对教师得信息获取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首先就是要具有信息检索能力。互联网为知识爆炸提供了最好得释放空间,互联网上得信息量庞大得难以统计,并且每时、每刻都在高速增加,在如此庞大与快速变化得信息网里,尽管有简单、快捷得搜索工具,要精确地检索到所需要得信息,也并不就是一件易事,确定关键词、二次检索以及搜索式阅读等都需要一定得专业素养。 其次就是要具有超文本阅读能力。网络信息得交互性连接一方面使得所需要寻找得相关信息大量呈现,为获取目标信息提供了充足得信息源;另一方面却使得网络阅读比较困难,次要得或具有诱惑力得信息常令人偏离目标,造成网络迷失。所以网络阅读不仅要具有本文阅读中所要求得理解能力,还需要时时把握阅读目标、保持清醒得头脑。 再次就是信息鉴别能力。报刊、杂志等传统媒质所发布得信息经过了严格得筛选,错误率小、可信度高。而互联网上得信息发布者多元并存,官方得、民间团体得与个人得等都可以随时将自己得信息发布出去,因而信息得质量就是良莠并存,这对读者得鉴别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读者需要具有判断信息得善与恶、真与伪、优与劣得能力。 二、资源整合能力 从互联网上获取得教学资源,能否在教学中得到有效得应用,还需要教师具有一定得资源整合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资源得筛选、组合与应用三个方面: 资源筛选能力。即能够从大量得资源中剔除无关资源,并进行价值判断,如资源得优劣、真假、善恶等,最后挑选出教学所需要得资源。 资源组合能力。即能够将她人得资源进行修改、加工、合并,构建一个为自身个性化教学所需要得新资源。一个资源整合能力强得教师能够在分析、鉴别她人资源得基础上,吸收优点,将其融入到自己资源构建框架与体系之中,为自己得教学服务。 资源应用能力。即能够将资源作为创设教学情境、解决教学难点、搭建演练平台、检测教学效果等得教学手段、工具与环境得能力。整合资源得目得就是为了应用,应用既就是资源价值得实现途径,也就是资源整合得航标。 三、网络工具应用能力 具备应用计算机与网络得一些基本技能,能够应用一些基本得工具,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于教学中得一个基本前提。这些工具主要有:

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及其评价标准

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及其评价标准 培养教师信息素养成为当务之急。但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我们应当朝着一个怎样的目标来做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工作如何评价教师是否具有信息素养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使我们的工作很容易走进误区,导致人力财力资源的浪费。本文将以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为切入口,探讨上述问题,探讨构建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标准,使上述问题得以解决。寻求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正确方法和途径。 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社会正朝着信息化的方向迅速发展。与此同时,教育信息化也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一系列的相关研究课题自然应运而生。其中之一,便是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如何尽快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使广大教师迅速适应教育发展的这一新形势,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这样一场教育的变革中去。很多地区和学校在探索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途径和方法。这是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并促进社会发展的体现,是可喜可贺的。 然而,在我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着力研究一个问题时,是否应该对我们所研究对象的具体内涵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呢(尤其是我们的国家尚不富有)也就是说,是否应该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应该如何做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否应该知道我们要向着一个什么样的 目标(或曰“预期结果”)努力登攀笔者以为,答案应当是肯定的。

因为行为的盲目性必然导致令人大失所望甚至适得其反的结果,从而造成极大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 我们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这毫无疑问是非常必要的。然而,信息和信息素养为何物教师信息素养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公务员、电信人员、商务人员的信息素养有何异同信息技术是否仅指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是否就是信息素养的全部我们如何判断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 信息素养——亦即评价教师信息素养的标准应该是什么 本文将对上述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关于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 什么是“信息”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N·Wiener)曾指出,“信息是人和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交换内容的名称”。这个定义大体是正确的。但还应当承认,在没有人参与的情况下也存在着信息的交换,例如动物之间、有关物种和太阳、气温之间等等。本文不打算对信息的界定作深入探讨。但从上述“大体正确”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信息”不是新东西,它是早已有之的客观存在,是和物质材料、能源并存的人类社会三大资源之一,只不过我们先前未有有意注意而已。自古以来我国战场上的击鼓鸣金、长城上烽火台的烟火升空乃至民间的巡逻打更,都是原始的信息传递活动,也是一种原始的信息技术的运用。据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信息传递和加工、处

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及其评价标准

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及其评价标准培养教师信息素养成为当务之急。但教师信息素养的涵究竟是什么?我们应当朝着一个怎样的目标来做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工作?如何评价教师是否具有信息素养?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使我们的工作很容易走进误区,导致人力财力资源的浪费。本文将以教师信息素养的涵为切入口,探讨上述问题,探讨构建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标准,使上述问题得以解决。 寻求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正确方法和途径。 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社会正朝着信息化的方向迅速发展。与此同时,教育信息化也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容之一。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一系列的相关研究课题自然应运而生。其中之一,便是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如何尽快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使广大教师迅速适应教育发展的这一新形势,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这样一场教育的变革中去。很多地区和学校在探索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途径和方法。这是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并促进社会发展的体现,是可喜可贺的。 然而,在我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着力研究一个问题时,是否应该对我们所研究对象的具体涵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呢(尤其是我们的国家尚不富有)?也就是说,是否应该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应该如何做?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否应该知道我们要向着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或曰“预期结果”)努力登攀?笔者以为,答案应当是

肯定的。因为行为的盲目性必然导致令人大失所望甚至适得其反的结果,从而造成极大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 我们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这毫无疑问是非常必要的。然而,信息和信息素养为何物?教师信息素养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公务员、电信人员、商务人员的信息素养有何异同?信息技术是否仅指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是否就是信息素养的全部?我们如何判断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亦即评价教师信息素养的标准应该是什么? 本文将对上述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关于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 什么是“信息”? 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N·Wiener)曾指出,“信息是人和外界相互作用过程换容的名称”。这个定义大体是正确的。但还应当承认,在没有人参与的情况下也存在着信息的交换,例如动物之间、有关物种和太阳、气温之间等等。本文不打算对信息的界定作深入探讨。但从上述“大体正确”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信息”不是新东西,它是早已有之的客观存在,是和物质材料、能源并存的人类社会三大资源之一,只不过我们先前未有有意注意而已。自古以来我国战场上的击鼓鸣金、长城上烽火台的烟火升空乃至民间的巡逻打更,都是原始的信息传递活动,也是一种原始的信息技术的运用。据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信息传递和加工、处理的过

信息环境下如何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

信息环境下如何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完全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学活动。为适应网络时代给教学带来的变化,教师就必须进行角色的转换,不断提高信息素养。但如何尽快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使广大教师迅速适应教育信息化这一发展的新形势,肩负起培养21世纪人才的重任,主动地投入到这场教育变革中去。是我们当前亟待考虑的问题,使之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一、教师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必要性1、信息时代的要求信息时代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习模块的构建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信息资源的提供者。信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信息素养。随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电脑网络进入学科课程教学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育理论及观念、教学策略及模式、教学方法及手段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多年沿袭下来的“一个课本一张嘴”的授课模式也在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授课方式。教师因此能在教育科研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信息素养也就变得更加重要。2、课程改革的要求当前的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把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作为素质教育目标的一部分,《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方案》中提出要加强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将信息技术作为资料的来源、交流的平台、认知的工具和管理的手段,应用于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全过程,全面提高课程的信息化水平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教师必须首先强化自身的信息素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全面实施和推动素质教育。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它要求把信息技术融合到学科教学当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判断、筛选、整理、处理传输、表达的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思维、学会学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和信息化社会中的行为规范、社会责任等要素。这就要求教师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从而来优化教学过程,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教师信息素养是教师根据信息社会环境及其教学发展要求所应具备的信息品质、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我们可以将教师的信息素养归结为“技术”和“意识”两方面1、信息技术方面:较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使用各种信息传播工具获取信息。包括:(1)基本操作能力:了解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具备操作系统基本知识。(2)写作能力: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写作,初步的多媒体写作能力及网页制作能力。(3)如会浏览互联网和网上图文资料下载方法,能正确下载和安装应用软件等。(4)能根据自己的目的对信息进行组织、编辑,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处理信息,用多媒体方式表达出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展示、发布、教学、交流和讨论等。2、信息意识方面:它不是具体信息技术层面的内容,而是就教师对信息的态度、认识层面的要素;但这是非常重要的,是信息素养中的观念性问题;而只有观念的更新和确立才是带有根本决定性意义的转变。包括:(1)快速获取信息:为解决问题而确认自己所需要获取的信息是什么,能制定获取信息的几种策略。(2)加工处理信息:能有效地整合信息以创造性地解决工作、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工作中常有创新。(3)运用信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有积极学习和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的欲望,并能付诸行动;善于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能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使用信息工具,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4)信息道德修养:应具有辨别有用信息与无用信息、健康信息与污秽信息的能力,抵抗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和污染;有责任和义务教导学生树立正确合

信息化教学与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信息化教学与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学校:襄阳市樊城区太平店中心小学 姓名:刘宗礼 电话: 地址:襄阳市樊城区太平店中心小学 邮编:441131

信息化教学与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摘要】:信息对教育而言,直接引起了教育的信息化,影响到了教育系统的各个方面。教师作为教育系统的一分子,也受到信息化这一大环境的冲击.目前我国教师队伍存在信息素养低下的问题,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在信息化时代,是全民素质提高的可靠保障和前提之一。因此,应该充分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关键词】:信息时代;教师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化;教师培训。【参考文献】 1、信息教育展望. 2、我国中小学电化教育的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3、对上海高校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调查与思考. 4、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信息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教师的信息素养成为教师素质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极大的发展潜力,信息技术迅猛地影响、渗透、冲击着教育,由此带来了教育思想、内容、方法、手段的深刻变革,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广为应用,教育信息化已经不容置疑地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作为教育活动中重要角色的教师面临巨大挑战,信息时代呼唤着教师角色的转换。其信息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成为转换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的信息素养正在成为教师素质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广大教师必须尽快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迅速适应教育发展的这一新形势,使之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这样一场教育的变革中去。 一、信息化教学和教师信息素养的含义

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1.素质教育的要求 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学习,思维的主动性和敏捷性逐渐萎缩,创新意识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消磨殆尽,严重地制约 了他们作为未来建设者必备才能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 学到知识的同时,能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形成能力,其中学会 求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信息教育的开展可以促进学习者主动 学习的实现,使学生可以利用信息媒体主动地获取相关信息,使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学 习的方法,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先 天素质,健康自由地发展。 2.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增加了,教育资源极其丰富,教育打破了国别和地区的限制,为所有受教育者服务,逐渐实现了平等教育。教育形式也一改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 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通畅和广泛。 教育信息化呼唤教师信息素养的尽快提高。培养教师信息素养成为当务之急。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容量大,信息组织方式和管 理方式大大改变,如何在浩如烟海、漫无边际的信息中获取所需的 有用信息,如何对有用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处理,如何利用现代 信息工具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教与学,成为对教师发展至关重要 的问题,也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作为教育者,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信息化时代,自身必须有着较高的信息素养。 1.在教学设计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科学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它们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 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