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信工程师(初级)试题总结知识点汇编

通信工程师(初级)试题总结知识点汇编

通信工程师(初级)试题总结知识点汇编
通信工程师(初级)试题总结知识点汇编

①信息传送的最小单位是时隙

②面向连接

③同步时分复用

④信息传送无差错控制

⑤基于呼叫损失的流量控制

⑥信息具有透明性

2、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特点:

①信息传送的最小单位是分组

②面向连接(逻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工作方式(虚电路(Virtual Circuit,VC)和数据报(Datagram,DG))

③采用统计时分复用,实现动态分配宽带,提高传输线路利用率

④采用逐段独立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保证数据通信的可靠性

⑤采用存储转发机制

⑥信息传送不具有透明性

3、帧中继(Frame Relay)网络特点:

①采用公共信道信令。承载呼叫控制信令的逻辑连接和用户数据是分开的

②帧中继网络节点功能大为简化。帧中继网络节点为帧中继交换机,只完成二层协议功能,即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功能。并且第二层只保留最核心的帧交换功能,称为数据链路核心协议。帧中继精简了x.25协议,取消第二层的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仅由端到端的高层协议实现。

③采用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采用高速虚电路,信息传送的最小单位为帧。

④统计时分复用。帧中继网络采用统计时分复用方式,动态分配带宽。

⑤大帧传送,适应突发。FR的帧长度远比x.25分组长度大,使用大帧传送、帧长可变,交换单元(帧)的信息长度比分组交换长,达1024~4096字节,预约帧长度至少达到1600字节,适合于封装局域网的数据单元,适合传送突发业务(如压缩视频业务、www业务等)

⑥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分离。帧中继网络用户-网络接口协议体系结构分为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其中控制平面指的是信令的处理与发送,用户平面负责端到端的用户数据传送。

4、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网络特点

①采用短而固定长度的分组。信息传送的最小单位是信元(Cell)。信元采用53个字节的固定长度,其中五个字节是信元头,48个字节是净荷。采用固定长度的信元使得ATM可以采用硬件对信元进行高速交换。

②采用异步时分复用时分技术,实现按需动态分配宽带。

③采用面向连接的方式工作,采用的是虚连接(逻辑连接)。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信息传输效率高,可满足实时业务的实施性要求。

④协议简化。ATM网络的用户线和中继线均采用光纤,光纤传输的误码率很低,同时预约资源机制保证网络中传输的负荷小于网络的传输能力,因而ATM取消了网络内部节点链路上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将其移动到网络边缘由终端设备来完成。

5、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一方是在运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形式,能使用户或设备件随时随地快速而可靠地多种信息。

移动通信特点:

①用户的移动性;②电波传播条件复杂;③噪声和干扰严重;④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⑤频率资源有限

6、IP地址:

网络地址:主机ID全部为0的IP地址;

广播地址:网络ID全部为1的IP地址。

7、移动通信系统的接口(Interface)

A接口:网络子系统(NSS)与基站子系统(BSS)之间的通信接口,从功能实体上说,就是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与基站控制器之间的互连接口,其物理链接可采用s的PCM数字传输链路。Abis接口:基站子系统的两个功能实体基站控制器和基站收发信台之间的通信接口,用于BTS与BSC之间的远端互连,物理链接可采用标准的s或64kbit/s的PCM数字传输链路。

Um(空中)接口:基站收发信台(BTS)和移动台(MS)之间通信接口,用于移动台与GSM系统的固定部分之间的互通,其物理链接通过无线方式实现。接口传递的信息包括无线资源管理、移动性管理、接续管理。

B接口:MSC和访问位置寄存器(VLR)之间的接口

C接口:MSC和归属位置寄存器(HLR)之间的接口

D接口:VLR和HLR之间的接口

9、信令网主要支撑:电话网的局间信令、电路交换的数据网的局间信令、ISDN网的局间信令、智能网业务和移动通信网业务等。

10、信令网由信令点(Signaling Point,SP)、信令转接点(Signaling Transfer Point,STP)和信令链路(Signaling Link,SL)组成。

信令系统由消息传递部分(MTP)和用户部分(User Part,UP)组成。

消息传递部分(MTP)分为三级:第一级(MTP-1)信令数据链路功能级、第二级(MTP-2)信令链路功能级、第三级(MTP-3)信令网功能级。

在MTP第二级规定了3种基本信号单元格式,分别是消息信号单元(Message Signal Unit,MSU)、链路状态信号单元(Link Status Signal Unit,LSSU)和填充信号单元(Fill-in Signal Unit,FISU)。

信令网的管理:①信令业务管理②信令路由管理③信令链路管理。

11、网同步技术:准同步和同步。同步分为:主从同步和互同步。数字同步网结构:全同步网、全准同步网、混合同步网。

同步网主要技术指标:滑码、误码、抖动、漂移、延时、帧失步。滑码:由于时钟频率的偏差引起码元的漏读与重读,进而导致码元的丢失与增加。抖动和漂移:数字信号的有效瞬间在时间上偏离其理想位置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是从频率角度衡量定时信号的变化,把往复变化频率超过10Hz称

为抖动,小于10Hz称为漂移。

12、网络管理的基本功能:①网络管理;②配置管理;③性能管理(性能监测功能、性能分析功能和性能管理控制功能);④故障管理⑤安全管理⑥账务管理

网络系统的管理功能基本上分为五部分:①确定管理参数②管理参数的管理③获取网络运行状态④分析网络运行状态⑤实施对网络的控制。ITU-T和ISO提出了一组标准化的各种网络管理系统共同的管理功能:①配置管理;②性能管理(性能监测功能、性能分析功能和性能管理控制功能);③故障管理④安全管理⑤账务管理。两个基本特征:完整性和无关性。

13、电信管理网(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Network,TMN)功能体系结构:运营系统功能(Operations System Function,OSF),网元功能(Network Element Function,NEF),中介功能(Mediation Function,MF),工作站功能(Workstation Function,WSF)、适配功能(Q Adaptor Function,QAF)和数据通信功能(Data Communication Function,DCF)。

14、数字复接:准同步数字系列(Pseudo-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PDH)和同步数字序列(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DH)。PDH按位复接(比特间插)方式,SDH按字复接(字节间插)。

SDH的帧结构是一种以字节为单位的举行块状帧结构。STM-N的帧结构由(N×270)列×9行组成,所以帧长为N×270×9个字节。帧周期125μm,即每秒8000帧。1s=1,000ms=1,000,000μs。

基本模块STM-1的速率是s,STM-4的速率是s。

SDH帧由信息净负荷(Payload)、段开销(SOH)和管理指针单元(AU-PTR)。各种信号装入SD H帧结构的净负荷区需经过3个步骤:映射、定位和复用。

SDH的基本网络单元有:终端复用器(Terminal Multiplexer,TM)、分插复用器(Add Drop Multiplexer,ADM)、再生中继器(Regenerative Repeater,REG)和同步数字交叉连接器(Synchronous Digital Cross Connector,SDXC)。

63个s信号复用为一个STM-1信号输出。

15、波分复用:WDM、密集WDM和粗WDM。根据ITU-T的有关规定,波长以为基准,信道间隔Δλ=或的倍数关系。CDMA的信道间隔为20nm或是更宽,称为粗波分复用;WDM信道间隔为2nm~20nm,为一半波分复用;DWDM的信号间隔更小,只有~2nm,即为密集波分复用(DWDM)。

光放大器(Optical Amplifier,OA)主要有半导体放大器(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SOA)和掺铒放大器(Erbium-Doped Fiber Amplifier,EDFA)。

16、光传输网(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是3层的网络结构即光通路层(Optical Channel,OCH)网络,光复用段层(Optical Multiplex Section,OMS)网络和光传输段层(Optical Transmission Section,OTS)网络。

光分插复用器(OADM)和光交叉连接器(OXC).

17、下一代网络(Next-Generation Networks,NGN)是基于分组的网络,能够提供电信业务;利用多种宽带能力和QoS保证传送技术;其业务相关功能呢过于其传送技术相独立;NGN可以使用户自由接入到不同的业务提供商,并支持通用移动性。

4大特征:①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②业务驱动型的网络③基于分组交换技术④融合异构网络。

分层结构:①接入层:提供将各种现存网络及终端设备灵活接入到分组交换网络的方式和手段,该层负责网络边缘的信息交换与选路,负责将用户侧送来的信息转换为能够在分组网络上传递的信息格式;②传输层:包括各种分组交换节点,是网络心灵和媒体流从源端到目的端传输的通道③控制层:包含呼叫功能,提供呼叫控制和连接管理能力,以及开放的业务接口④应用层:是NGN的服务支撑环境,在呼叫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更增强服务,同时还向运营支撑系统(Operation Support System,OSS)和业务提供者提供服务。

18、软交换(Soft Switching)系统: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网元设备所组成的系统。主要网元设备:软交换机、应用服务器、媒体网关、信令网关、媒体服务器和IP智能终端。

19、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本地电话端局或远端交换模块与用户终端之间的网络部分,主要完成交叉连接、复用、传输功能,一般不包含交换部分。或者是业务网络接口(SNI)和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输实体所组成的未传输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

接入网的3个接口:用户网络接口(User Network Interface,UNI)、业务网接口(Service Network Interface ,SNI)和管理接口(Q3)。

电信管理网(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Network,TMN)。

V5接口是数字用户传输系统和本地交换机(LE)之间的新型数字接口。

20、光纤接入网(OAN)是指本地交换机与用户设备之间采用光纤传输或部分采用光传输的系统。OAN由光线路终端(OLT)、光网络单元(OUN)、光分配网(ODN)或光分配终端(ODT)、适配功能(AF)组成。OLT的作用是为光纤接入网提供网络测于本地交换机之间的接口并经一个或多个光分配网(ODN)与用户侧的ONU通信,OLT与ONU的关系为主从通信关系。

OLT:具有光电转换、传输复用、数字交叉连接及管理维护功能,实现接入网到业务节点(SN)的连接。

ONU:具有光电转换、传输复用等功能,实现与用户端设备的连接。

ODN:具有光功率分配、复用/分路、滤波等功能,为OLT和ONU提供传输手段。

光纤接入网的实际应用根据光网络单元的位置不同,光纤接入网可分为光纤到路边(FTTC)、光纤到大楼(FTTB)、光纤到办公室(FTTO)或光纤到家庭(FTTH)。

20、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Hybrid Fiber Coax,HFC)采用评分复用的方式实现共享传输介质,即各种业务信号经调制解调器调制在各自的副载波上,各占不同的频率通道可同时复用在同一同轴电缆上,并一起以频带方式传输。同轴电缆的宽带可达1GHz。

21、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

非对称DSL(Asymmetric DSL,ADSL):频分复用(FDM)方式上行信道(30kHz~138 kHz)下行信道(138 kHz~)回波对消方式(EC)

22、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PHS)的3部分:核心交换与传输网络、基站与相关控制设备、无线终端。

本地多点分配系统(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ervices,LMDS)固定本地无线接入网系统,工作在28GHz附近频段,传输语音,数据和图像等信息。LMDS有三个部分组成:网络运行中心(NOC)、基站、终端站(用户驻地设备)。Hub:多端口转发器,又称集线器,分为有源Hub、无源Hub、智能Hub。

多点多信道分配系统(Multichanne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ervices,MMDS)是一种固定本地无线接入系统,工作站和频段。

23、应用层协议:

①远程登录协议(Telnet);

②文件传送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

③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SMTP);

④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

⑤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NMP);

⑥超文本传送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

⑦万维网(World Wide Web,WWW)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

24、移动通信是指通信中至少一方可以在移动中进行的通信过程,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信号转传输采用无线方式。移动通信的特点包括:用户移动性、电波传输条件复杂、噪声和干扰严重、频谱资源有限、要求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远近效应是指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传播损耗的不同,导致基站接收到离自己近的移动台的信号强度较强,而接收到离自己较远的移动台的信号较弱,由于CDMA系统是一个自扰系统,所有的移动用户都占用相同的宽带和频率,则较强的移动台会对弱的移动台造成干扰,这就是“远近效应”。克服远近效应的技术是“功率控制”。

25、比特速率:指系统每秒钟传送的比特数,单位是比特/秒(bit/s)。

码元速率:也叫符号传输速率。指单位时间内所传输码元的数目,单位是波特(Baud),1波特=1码元/秒。

码元速率和比特速率关系是:R R=R R RRR2R

其中:R R为比特速率,R R是码元速率,R是码元的进制数。

26、智能网由业务交换点(Service Switching Point,SSP)、业务控制点(SCP)、业务数据点(SDP)、智能外设(Intelligent Peripheral,IP)、业务管理系统(Service Management System,SMS)和业务生成环境(Service Creation Environment,SCE)组成。

智能网4层平面模型:业务平面(Service Plane,SP)、全局功能平面(Global Functional Plane,GFP)、分布功能平面(Distributed Functional Plane,DFP)和物理平面(Physical Plane,PP)。

27、无线局域网一般可使用的频段有L频段(902MHz~928MHz)、S频段(~)和C频段(~)。大多数产品采用S频段。无线局域网因为采用扩频技术从而具有抗干扰、抗噪声、抗衰落能力。

28、TCP/IP

29、智能网的核心思想是将网络交换功能与业务控制功能相分离,是电信网中原有的交换机只完成基本的呼叫控制接续功能,业务控制功能则由在电信网中附加的功能节点SCP完成。

INAP(Intelligent Network Application Protocol)智能网应用协议

30、在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脉冲)的不同频率成份或不同的模式分量以不同的速度传播,到达一定距离后必然产生信号失真(脉冲展宽),这种现象称为光纤的色散或弥散。

31、本地移动电话号码编号方案:

1M1M2(移动网接入码)+H0H1H2H3(业务区号)+ABCD局内号码

GSM系统中收发双工频率间隔为45MHz,相邻频道(载波)间隔为200kHz。

有线电视网(Community Antenna Television,CATV)

31、带宽:bandwidth 宽带:broadband(宽频带)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正交频分复用

32、计算机能执行的基本操作叫作指令,计算机的所有指令称为指令系统。一条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组成,操作码指明操作的类型,地址码知名操作数及运算结果存放的地址。

33、1bit=1位二进制数 1Byte= 8bit MIPS,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 单字长定点指令平均执行速度,即每秒处理百万级的机器语言指令数

1KB=210 Byte=1024Byte

1MB=220 Byte=210×210 Byte=1048 576Byte

1GB=230 Byte

34、同一MSC内的基站之间的切换称为MSC内部切换(Intra-MSC),分为同一BSC控制区内不同小区之间(Intra-BSC)的切换和不同BSC控制区内(Inter-BSC)小区切换。

不同MSC的基站之间切换,称为MAC间切换(Inter-MSC)

越区切换:当通话中的移动台从一个小区进入另一个小区时,网络能够把移动台从原小区所用的信道切换到新小区的某一信道,从而保证用户的业务不中断。

硬切换:指在载波频率不同的基站覆盖小区之间的信道切换

软切换:

更软切换:指在一个小区内的扇区之间的信道切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