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自燃的分类

煤自燃的分类

煤自燃的分类
煤自燃的分类

煤自燃的分类

目前我国采用的是动态物理吸附氧气的方法来鉴定煤自燃倾向性,即色谱吸氧鉴定法。该方法是以每克干煤在常温(30℃)、常压

(101325Pa)下的物理吸附氧量作为分类的主指标,将煤的自燃倾向性等级分为容易自燃、自燃和不易自燃三类。

自燃发火期是煤层的自燃发火,是在开采了煤层以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开始的,这段时间通常叫做自燃发火期。

一般按如下情况计算:

1.巷道煤自燃发火期的计算。是从巷道暴露之日算起,至自燃发生之日止的一段时间。

2.煤柱自燃发火期的计算,是从该煤柱暴露之日算起,至自燃发生之日止的一段时间。

3.采空区自燃发火期的计算,是从该采区回采开始之日算起,至自燃发生之日止的一段时间。

4.一个煤层的自燃发火期,是根据同一煤层内的各项自燃发火期加权平均值计算。

火电厂煤堆自燃原因及防止方法

火电厂煤堆自燃原因及 防止方法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火电厂煤堆自燃原因及防止方法近几年,在火电厂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都会把贮煤场煤堆的自燃识别为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找出治理措施,尽可能地防止煤堆自燃现象的发生。那么造成煤堆自燃的原因是什么呢应采取什么措施呢 众所周知,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燃料是煤炭。为了保证锅炉用煤,一般都建有一个或多个贮煤场,基本为露天堆放。这样煤与空气的接触,风化使煤的质量变坏,还会经常发生煤堆发热和自燃现象。普遍认为,煤的自燃是由煤氧复合作用而产生的。当煤体与空气接触后,空气中的氧便会随着空气的流动而进入煤体内部。平衡状态被破坏的煤表面分子与氧气接触,形成新的平衡状态,迅速与氧发生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及化学反应等一系列变化,产生并放出热量。当煤体释放的热量大于向环境散失的热量时,热量积聚使煤体温度上升,最终便导致煤体发生自燃。 煤体自燃发生机率的大小受水份、空气中氧气及散热条件的直接影响。以下几方面影响煤体自燃的因素: (1)水份对自燃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煤堆中一定量的水份对煤的自燃起到催化作用。当煤中水份处于引起自燃的临界范围内时,它可以促使煤各种放热反应的进行。如硫份的酸化等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产生的热量又加快了氧化反应过程,加剧了煤的自燃。但有研究表明,当煤中水份超过12%时,由于

水份的大量蒸发移走了热量,自燃趋势反而下降。潮湿空气中的水份大,会使煤对氧的吸附能力增强,对煤体的自燃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煤的挥发份对自燃的影响 煤中挥发份的主要成分是低分子烃类,如甲烷、乙烯、丙烯、—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煤的挥发份大大地降低了煤体自燃的祸源温度。根据观察和统计表明,挥发分较高的煤,即使是同样条件下的露天存贮,发生自燃的机率也要比挥发分较低的煤大一倍。根据观察,高挥发分的煤种(Vad>28%以上),当温度达50~60℃时,一、二日内便会发生自燃,;较低挥发分的煤种(Vad (3)煤的硫份对自燃的影响煤中含有一定的硫份,硫在一定温度下化学性质会发生变化,生成氧化硫,氧化硫遇水生成稀硫酸,这一系列氧化反应过程为放热过程,从而提高了煤堆中的温度。因此,一般来说,含硫量高的煤更易发生自燃。 (4)气候条件对自燃的影响 经验表明,每年的秋后10~12月份是煤自燃的多发季节。这主要是煤堆在夏末秋初受到雨水和热带风暴伴随的大量降水的影响,煤层被雨水渗透。大量雨水在底部排出时,把煤中的灰分和末粉一起带走,煤层变得疏松,尤其在底部形成了许多空洞,这些空洞给热量的聚积提供了条件。秋后又是风高物燥的时节,大气密度比煤堆内空气密度大得多,所以渗入煤堆内的空气量增大,煤的氧化加剧。此时又经常刮东北风,更有利于煤堆的煽风点火。

煤堆自燃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一)

煤堆自燃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一) 【摘要】煤氧化自燃既是重大的事故隐患,也降低了煤的经济价值。分析了煤堆自燃的原因,煤堆易发生自燃的部位,并提出防治措施。 煤炭长期堆积会因氧化作用,使煤的灰分升高,固定炭和热值下降,降低煤的质量。煤炭自燃还会造成大量的煤白白烧掉。如汕头电厂燃烧的烟煤,煤场经常贮有3个月以上的正常用量,因贮煤时间过长而经常发生自燃,有时同时几处发生自燃。阴燃的煤被送到输送和研磨设备,会造成燃烧和爆炸事故。煤自燃既是重大的隐患,也降低了煤的经济价值,因此,了解煤自燃的特性,防止煤自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煤堆自燃原因分析 煤大体上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主要可燃元素是碳(约占65%~95%),其次是氢(约占1%~2%),并含少量氧(约占3%~5%,有时高达25%)、硫(约占10%),上述元素一起构成可燃化合物,称为煤的可燃质。除此之外,煤中还含有一些不可燃的矿物质灰分(5%~15%,也有高达50%)和水分(一般在2%~20%之间变化),这些物质称为煤的惰性质。 煤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是煤自燃的根本原因。煤中的碳、氢等元素在常温下就会发生反应,生成可燃物CO、CH4及其他烷烃物质。煤的氧化

又是放热反应,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发掉,将使煤的堆积温度升高,反过来又加速煤的氧化,放出更多的可燃质和热量。当热量聚集,温度上升到一定值时,即会引起可燃物质燃烧而自燃。 煤堆发生自燃要同时具备以下4个条件: (1)具有自燃倾向性。煤的自燃倾向性是煤的一种自然属性,反映了煤的变质程度,水分、灰分、含硫量、粒度、孔隙度、导热性,是煤自燃的基本条件。煤在常温下的氧化能力主要取决于挥发分的含量,挥发分含量越高,自燃倾向性越强,而且自燃时间也会相应缩短。根据煤的氧化程度与着火点之间的关系,利用原煤样的着火点和氧化煤样的着火点的差值ΔT来推测煤的自燃倾向。一般,原煤样着火点低,而且ΔT大的煤容易自燃;ΔT>40℃的煤为易自燃煤;ΔT<20℃的煤(褐煤和长焰煤除外)是不易自燃煤。从表1可看出,从褐煤到无烟煤,其着火点越来越高,自燃倾向性越来越弱。 表1我国各类煤的着火点范围略 (2)供氧条件。煤堆暴露于空气中,表面与空气充分接触,而且空气通过煤块之间的间隙渗透到煤堆内部,给煤堆内部氧化创造了条件。煤的块度越大,煤块之间的间隙越大,其供氧条件越好。

煤层自燃发火安全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3203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煤层自燃发火安全措施详 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煤层自燃发火安全措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为防止发生矿井火灾事故,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和公司财产及员工生命安全不受侵害,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指示精神,结合我矿安全生产实际,制定矿井防灭火措施如下: 一、井上防灭火措施 ㈠建立健全防灭火组织 组长:胡利平 副组长;黄学富: 成员:刘胜兵、黄仕询、徐安胜、江再发、姚顺富。 2、矿成立义务消防队 3、防灭火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消防器材的检查

和对防火重点地点的消防监督检查,实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检查每月一次,抽查不定次数,随时进行,及时发现消防隐患,限期落实整改措施。 ㈡配齐配足消防设施 各重点防火部位配备必要的防火设施和器材、油库、木料场等场所配备干粉灭火器两部,必要时应配有消防栓、水枪、水龙带,设置专用灭火水池和消防泵;配电室、绞车房配备干粉灭火器、消防沙箱、灭火锨等。 ㈢完善落实防火制度 1、完善防火检查制度,消防器材、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消防教育培训制度,火灾隐患整改制度,各重点防火部位建立消防管理制度。制定灭火预案,让职工清楚一旦遇到火源,知道怎样扑救。 2、木料场、油库部位位置明显的“禁止烟火”

煤堆自燃火灾产生原因及治理措施

煤堆自燃火灾产生原因及治理措施 巨大的煤堆在大气环境中,会持续发生氧化反应,造成热量集聚并不断升温,导致自燃。煤堆一旦发生自燃,其规模大、发展快、难以治理,造成下列严重后果:1)烧毁大量的煤炭;2)内部产生明火后难以治理;3)危害电厂的储煤、输煤、磨煤等设备的安全运行;4)自燃释放的各种有害气体、烟雾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煤堆的自燃与否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自燃倾向性;2)供氧条件;3)氧化时间;4)储热条件。此外,煤的粒度、水分、灰分、压实程度、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煤的自燃。 煤的氧化速度与氧化时产生的温度成正比,煤在30~100℃时每增高1℃,其氧化速度就提高2.2倍,当煤堆温度超过60℃时,加速煤的氧化,煤堆平均温度就剧烈上升,当煤堆温度达到100℃时,1~2天即可达到自燃着火温度(煤的着火点约在260-350℃左右),煤就开始自燃。 煤堆自热温度变化较大区域就在表层下4m的范围内。煤堆自燃最易在斜面首先发生,因为斜面的供氧条件较好。煤堆的自燃与大气温度和大气压力也有很大关系,大气温度升高,则煤堆温度下降,大气温度下降,则煤堆温度上升,煤堆温度的变化与大气温度和气压的波动相关。 对于煤场自燃火灾,徐州吉安矿业科技有限公司结合自己多年对煤田火灾治理的丰富经验及煤场自燃的原因,提出了以下的防灭火治理方案:(1)源头治理:利用普瑞特阻燃剂,在装船或装车之前就对其进行喷洒处理。 (2)叠层压实并喷洒阻燃剂:在场地堆存煤炭的过程中,分层摊开的同时喷洒普瑞特阻燃剂,然后用推土机压实,第一层压实后以同样的方式堆放第二层,以此类推,堆放的高度以现场实际情况而定。 (3)边际拍紧并喷涂阻封材料:待煤垛起高后,用铲车把边际从底部到顶部逐一拍紧,确保堆体表面平滑,尽量避免出现沟槽或平台,然后在表面喷涂普瑞特阻封材料。 (4)每天利用红外热成像仪对煤堆进行测温,针对超过或接近60摄氏度的局部高温点,及时采用多孔压注普瑞特复合胶体的措施,确保煤堆温度保持在60摄氏度以下。

煤粉特性及自燃爆炸的条件

1煤粉特性及自燃爆炸的条件 煤粉发生自燃和爆炸是由于煤的特性在加工成煤粉后所具有的特性以及煤粉所处的环境条件所决定的。 1.1煤粉的流动性 它的尺寸一般为0~50微米,其中20~50微米的颗粒占多数。干的煤粉能吸附大量的空气,它的流动性很好,就像流体一样很轻易在管道内输送。由于干的煤粉流动性很好,它可以流过很小的空隙。因此,制粉系统的严密性要好。 1.2煤粉的自燃与爆炸 积存的煤粉与空气中的氧长期接触氧化时,会发热使温度升高,而温度的升高又会加剧煤粉的进一步氧化,若散热不良时会使氧化过程不断加剧,最后使温度达到煤的燃点而引起煤粉的自燃。在制粉系统中,煤粉是由输送煤粉的气体和煤粉混合成的云雾状的混合物,它一旦碰到火花就会使火源扩大而产生较大的压力(2~3倍大气压),从而造成煤粉的爆炸。 影响煤粉爆炸的因素很多,如挥发分含量,煤粉细度,气粉混合物的浓度,温度湿度和输送煤粉的气体中氧的成分比例等。 一般说来挥发分含量VR<10%(无烟煤),是没有爆炸危险的。而VR>25%的煤粉(如烟煤等),很轻易自燃,爆炸的可能性也很大。 煤粉越细越轻易自燃和爆炸,粗煤粉爆炸的可能性较小。例如烟煤粒度大于 0.1毫米几乎不会爆炸。因此,挥发分大的煤不能磨得过细。 煤粉浓度是影响煤粉爆炸的重要因素。实践证实,最危险得浓度在 1.2~ 2.0kg/m3,大于或小于该浓度时爆炸的可能性都会减小。在实际运行中一般是很难避免危险浓度的。制粉设备中沉积煤粉的自燃性往往是引爆的火源。气

粉混合物温度越高,危险性就越大。煤粉爆炸的实质是一个强烈的燃烧过程,是在 0.01~ 0.15s的瞬间大量煤粉忽然燃烧产生大量高温烟气因急速膨胀而形成的压力波以及高速向外传播而产生的很大的冲击力和声音。 潮湿煤粉的爆炸性较小,对于褐煤和烟煤,当煤粉水分稍大于固有水分时一般没有爆炸危险。 2制粉系统爆炸原因分析 引爆点主要在轻易长期积煤或积粉的位置,制粉系统处于封闭状态,引爆的火源主要是磨煤机入口积煤,细粉分离器水平段入口管积粉,粗粉分离器积粉自燃,根据制粉系统的运行工况和爆炸情况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2.1煤粉细度,风粉浓度及燃煤成分 煤粉爆炸的前期往往是自燃。一定浓度的风粉气流吹向自燃点时。不仅加剧了自燃,而且会引起燃烧,而接触到明火的风粉气流随时都会产生爆炸。造成流动煤粉爆炸的主要原因是风粉气流中的含氧量,煤粉细度,风粉混合物的浓度和温度。 煤粉越细,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粗煤粉爆炸的可能性就小些,当煤粉粒度大于 0.1mm时几乎不会爆炸。当煤粉浓度大于3~4kg/m3 (空气)或小于 0.32- 0.47kg/m3 时不轻易引起爆炸。因为煤粉浓度太高,氧浓度太小;而煤粉浓度太低,缺少可燃物。只有煤粉浓度为

防止煤堆自燃的措施(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防止煤堆自燃的措施(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防止煤堆自燃的措施(新版) 1煤堆自燃的影响因素 1.1化学成份的影响 煤中含有硫份,硫在一定温度下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生成氧化硫,氧化硫遇水生成稀硫酸,其反应过程为放热过程,提高了煤堆中的温度。 1.2氧气的影响 在各种光、热、雨水等自然力的作用下,煤炭表面与大气中的氧气接触后发生氧化分解与碎裂,并放出热量,同时形成新的表面,新表面又再次氧化,如此反复循环,导致煤堆温度不断上升,逐渐达到自燃的温度。 1.3水份影响 煤堆中一定量的水份促使煤中的各种反应的进行,如硫份的酸

化,产生的热量又加快了氧化反应过程,加剧了煤的自燃。 1.4气温气压的影响 经验表明,煤堆的自燃经常发生在秋后大气温度下降时,此季节大气密度比煤堆的空气密度大,因此,渗入煤堆的空气量增大,导致自燃加剧。一般来说,大气温度降低,密度变大,渗入煤堆内的新鲜空气量增加,煤堆的自燃加快,反之亦然。 2防止煤堆自燃的措施 防止煤堆自燃现象的主要途径是隔绝空气、水份与煤碳的接触,防止温度或水份过度积聚,并采取测温、喷水等预防措施。 2.1堆煤的方位 由于我国地理位于北半球,阳光照在顶空时偏南,因此,煤堆的方向以南北方向取长为好,以减少阳光的直接照射。地理条件好的电厂,煤场应布置在小山丘的北侧。 2.2堆煤的场地 煤堆的场地以水泥地面最为理想,地面不宜铺垫空隙度较大的炉渣等物,以防空气由此进入煤堆而增加自燃的危险。场地四周应

煤炭的燃烧过程

一、?煤碳的燃烧过程 ? 煤从进入炉膛到燃烧完毕,一般经历四个阶段:水分蒸发阶段,当温度达到105℃左右时,水分全部被蒸发;挥发物着火阶段,煤不断吸收热量后,温度继续上升,挥发物随之析出,当温度达到着火点时,挥发物开始燃烧。挥发物燃烧速度快,一般只占煤整个燃烧时间的1/10左右;焦碳燃烧阶段,煤中的挥发物着火燃烧后,余下的碳和灰组成的固体物便是焦碳。此时焦碳温度上升很快,固定碳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煤的燃烧速度和燃烬程度主要取决于这个阶段;燃烬阶段,这个阶段使灰渣中的焦碳尽量烧完,以降低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提高效率。 良好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温度。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度快,燃烧就愈快。层燃炉温度通常在1100~1300℃。 2、空气。空气冲刷碳表面的速度愈快,碳和氧接触越好,燃烧就愈快。 3、时间。要使煤在炉膛内有足够的燃烧时间。 碳燃烧时在其周围包上一层灰壳,碳燃烧形成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往往透过灰壳向外四周扩散运动,其中一氧化碳遇到氧后又继续燃烧形成二氧化碳。也就是说,碳粒燃烧时,灰壳外包围着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层气体,空气中的氧必须穿过外壳才能与碳接触。因此,加大送风,增加空气冲刷碳粒的速度,就容易把外包层的气体带走;同时加强机械拨动,就可破坏灰壳,促使氧气与碳直接接触,加快燃烧速度。如果氧气不充足,搅动不够,煤就烧不透,造成灰渣中有许多未参与燃烧的碳核,另外还会使一部分一氧化碳在炉膛中没有燃烧就随烟气排出。对于大块煤,必须有

较长的燃烧时间,停留时间过短,燃烧不完全。因此,实际运行中,一般采取供给充足的氧气,采用炉拱和二次风来加强扰动,提高燃烧温度,炉膛容积不宜过小等措施保证煤充分燃烧。 ? 二、链条炉排的燃烧特点 ? 链条炉排着火条件较差,主要依靠炉膛火焰和炉拱的辐射热。煤的上 面先着火,然后逐步向下燃烧,在炉排上就出现了明显的分层区域,如图共分五个区。燃料在新燃烧区1中预热干燥,在炉排上占有相当长的区域。在区域2中燃料释放出挥发分,并着火燃烧。燃烧进行得很激烈,来自炉排下部空气中的氧气在氧化区3中迅速耗尽,燃烧产物CO2和水蒸气上升到还原区4后,立即被只热的焦碳所还原。最后在链条炉排尾部形成灰渣区5。 在燃烧准备区1和燃烬区5都不需要很多空气,而在燃烧区2、3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空气,否则则会出现空气在中部不足,而在炉膛前后过剩的现象。为改善以上燃烧状况,常常采用以下三个措施:合理布置炉拱;采取分段送风;增加二次风. ? 三、链条炉排对煤种的要求 ? 链条炉排对煤种有一定的选择性,以挥发分15%以上,灰熔点高于1250℃以上的弱黏结、粒度适中,热值在18800~21000kJ/kg以上的烟煤最为适宜。

火电厂煤堆自燃原因及防止方法示范文本

火电厂煤堆自燃原因及防止方法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火电厂煤堆自燃原因及防止方法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近几年,在火电厂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过程 中,都会把贮煤场煤堆的自燃识别为危险源,进行风险评 价,找出治理措施,尽可能地防止煤堆自燃现象的发生。 那么造成煤堆自燃的原因是什么呢?应采取什么措施呢? 众所周知,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燃料是煤炭。为了保证 锅炉用煤,一般都建有一个或多个贮煤场,基本为露天堆 放。这样煤与空气的接触,风化使煤的质量变坏,还会经 常发生煤堆发热和自燃现象。普遍认为,煤的自燃是由煤 氧复合作用而产生的。当煤体与空气接触后,空气中的氧 便会随着空气的流动而进入煤体内部。平衡状态被破坏的 煤表面分子与氧气接触,形成新的平衡状态,迅速与氧发

生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及化学反应等一系列变化,产生并放出热量。当煤体释放的热量大于向环境散失的热量时,热量积聚使煤体温度上升,最终便导致煤体发生自燃。 煤体自燃发生机率的大小受水份、空气中氧气及散热条件的直接影响。以下几方面影响煤体自燃的因素: (1)水份对自燃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煤堆中一定量的水份对煤的自燃起到催化作用。当煤中水份处于引起自燃的临界范围内时,它可以促使煤各种放热反应的进行。如硫份的酸化等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产生的热量又加快了氧化反应过程,加剧了煤的自燃。但有研究表明,当煤中水份超过12%时,由于水份的大量蒸发移走了热量,自燃趋势反而下降。潮湿空气中的水份大,会使煤对氧的吸附能力增强,对煤体的自燃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煤的挥发份对自燃的影响

煤炭燃烧特性指标

煤炭燃烧特性指标 几乎所有的煤炭特性指标都与煤炭的燃烧特性是相关的,反之,也没有一个能完全、全面表征煤炭燃烧特性的指标。与此同时,不同的煤炭特性指标对于煤炭燃烧特性的重要性,也随着煤炭燃烧方式的不同而异,并具有相当的差别。作为影响煤炭燃烧特性或者说过程最明显的指标是煤炭的挥发份和粘结性或者说膨胀系数。前者表征着煤炭在燃烧过程中的以气相完成的份额和其对后续固相燃烧过程的影响;后者则关系到煤炭颗粒因形态、尺寸和反应表面积的变化而使其自身的燃烧特性受到的影响。而前者和后者有时又是具有密切联系的。与煤炭燃烧特性有关的还有挥发份的释出特性、焦炭的反应性、煤炭的热稳定值、重度等,以及煤炭在堆放过程中的风化、自燃特性和可磨度。 煤炭颗粒在受热过程中的熔融软化、胶质体和半焦的形式几乎所有的烟煤在受热升温的过程中与挥发份释出的同时,都会出现胶质体,呈塑性和颗粒的软化现象。煤炭颗粒间的粘结就是因颗粒胶体间的相互粘结而产生的,因此煤炭的粘结性也就于其所呈现胶体的条件相关。当一个按一定升温速度,经历着受热过程的煤炭颗粒进行观察时,考虑到在此受热过程中热量总是从表面传向颗粒核心的,在同一时间内表面温度也总高于核心。可以发现不同的烟煤,在表面温度达到320~350℃以前,颗粒的形态变化一般觉察不到,只

有煤化程度低的气煤才可观察到表面开始有挥发份气体释出。在温度到350~420℃时,可以观察到在颗粒表面出现了一层带有气泡的液相膜,表面上也逐渐失去原来的棱角,这层膜就是胶质体。当温度为500~550℃时,一方面因颗粒内部温度升高,使胶质体层向内层发展,以及外部的胶质体层因挥发份释出被蒸干转化为半焦,即从表面到中心由半焦壳、胶质体和原有的煤三层所构成,但这种形态所保持的时间是短暂的。随着受热的继续,胶质体的发展和体积的膨胀,半焦外壳出现裂口,胶质体流出。其后是胶质体向颗粒中心区域的发展,流出的胶质体被蒸干转变为半焦,直到整个颗粒都经历胶质体和半焦的形成。整个的过程如图3-2-2所示:试验证明软化温度越低的煤种,挥发份开始释出的时间越早。因此软化温度Tp(对于不同的烟煤表面开始出现液相膜的温度)和再固化温度TK(呈现最大塑性的温度TMAX以及被蒸干再次呈固体形状的温度)都是表明煤炭流变特性的指标,同样也间接表明了于煤炭燃烧特性密切相关的问题。 Ⅰ软化开始阶段Ⅱ开始形成半焦的阶段Ⅲ煤粒强烈软化和半焦破 裂阶段

防止煤堆自燃的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88871 防止煤堆自燃的措施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防止煤堆自燃的措施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 煤堆自燃的影响因素 1.1 化学成份的影响 煤中含有硫份,硫在一定温度下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生成氧化硫,氧化硫遇水生成稀硫酸,其反应过程为放热过程,提高了煤堆中的温度。 1.2 氧气的影响 在各种光、热、雨水等自然力的作用下,煤炭表面与大气中的氧气接触后发生氧化分解与碎裂,并放出热量,同时形成新的表面,新表面又再次氧化,如此反复循环,导致煤堆温度不断上升,逐渐达到自燃的温度。

煤堆自燃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2505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煤堆自燃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标准版本

煤堆自燃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标准 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摘要】煤氧化自燃既是重大的事故隐患,也降低了煤的经济价值。分析了煤堆自燃的原因,煤堆易发生自燃的部位,并提出防治措施。 煤炭长期堆积会因氧化作用,使煤的灰分升高,固定炭和热值下降,降低煤的质量。煤炭自燃还会造成大量的煤白白烧掉。如汕头电厂燃烧的烟煤,煤场经常贮有3个月以上的正常用量,因贮煤时间过长而经常发生自燃,有时同时几处发生自燃。阴燃的煤被送到输送和研磨设备,会造成燃烧和爆炸事故。煤自燃

既是重大的隐患,也降低了煤的经济价值,因此,了解煤自燃的特性,防止煤自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煤堆自燃原因分析 煤大体上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主要可燃元素是碳(约占65%~95%),其次是氢(约占1%~2%),并含少量氧(约占3%~5%,有时高达25%)、硫(约占10%),上述元素一起构成可燃化合物,称为煤的可燃质。除此之外,煤中还含有一些不可燃的矿物质灰分(5%~15%,也有高达50%)和水分(一般在2%~20%之间变化),这些物质称为煤的惰性质。 煤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是煤自燃的根本原因。煤中的碳、氢等元素在常温下就会发生反应,生成可燃

物CO、CH4及其他烷烃物质。煤的氧化又是放热反应,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发掉,将使煤的堆积温度升高,反过来又加速煤的氧化,放出更多的可燃质和热量。当热量聚集,温度上升到一定值时,即会引起可燃物质燃烧而自燃。 煤堆发生自燃要同时具备以下4个条件: (1)具有自燃倾向性。煤的自燃倾向性是煤的一种自然属性,反映了煤的变质程度,水分、灰分、含硫量、粒度、孔隙度、导热性,是煤自燃的基本条件。煤在常温下的氧化能力主要取决于挥发分的含量,挥发分含量越高,自燃倾向性越强,而且自燃时间也会相应缩短。根据煤的氧化程度与着火点之间的关系,利用原煤样的着火点和氧化煤样的着火点的差值ΔT来

煤的自燃发展过程

煤的自燃发展过程 煤炭自燃一般是指:煤在常温环境下会与空气中的氧气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氧化反应而产生微小热量,且在一定条件下氧化产热速率大于向环境的散热速率,产生热量积聚使得煤体温度缓慢而持续地上升,当达到煤的临界自热温度后,氧化升温速率加快,最后达到煤的着火点温度而燃烧起来,这样的现象和过程就是煤的自燃(或称之为煤的自然发火、煤矿的自燃火灾)。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认为煤炭的氧化和自燃是基链反应,一般将煤炭自燃过程大体分为3个阶段:即低温氧化阶段、自热阶段、燃烧阶段。 (1)低温氧化阶段 煤在低温情况下与空气接触时,吸附空气中的氧(O2)而生成不稳定的氧化物羟基(—OH)与羧基(—COOH),并放出少量的热。这一阶段既观测不到煤体温度的变化,也体验不到周围环境温度的上升,煤的氧化进程平稳而缓慢,是一个十分隐蔽的氧化过程,但煤的质量有所增加,其增加质量相当于所吸附氧的质量,化学性质变得活泼,着火点温度降低,很难发现其外部特征,故称为潜伏期或准备期。由于煤的自燃需要热量的聚积,在该阶段因环境起始温度低,煤的氧化速度慢,产生的热量较小,因此需要一个较长的蓄热过程,它的长短取决于煤的自燃倾向性的强弱和外部条件。 (2)自热阶段 经过低温氧化阶段之后,煤的氧化速度加快,发热量急剧增加。如果热量来不及散失和导出,就会使煤的自热加速,不稳定的氧化物分解成水(H2O)、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氧化产生的热量使煤温继续升高。据硏究,煤的温度毎升高10℃,氧化速度就增加2~3倍,当超过自热的临界温度(60~80℃),煤温上升速度急剧加快,氧化进程加速,开始出现煤的干馏,生成芳香族的碳氢化合物(C x H y)、氢(H2)、一氧化碳(CO)等可燃性气体。这时的特征是:空气中的氧含量减少,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含量增加,煤中的水分被蒸发,空气的温度升高并出现雾气,支架及巷道壁上有水珠,这就是煤的自热期(3)燃烧阶段 如果煤的自热温度继续升高,当温度达到着火点温度(300~500℃)时,就会发生燃烧现象。此时,生成水(H2O)和其他碳氢化合物,同时一氧化碳(CO)大量增加,出现烟雾及特殊的火灾气味(如煤油味、松节油味)。当温度达到800 ~2000℃时,煤的燃烧可出现明火。

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和标志性气体测定实验指导书

各位同学: 由于今年上半年矿井火灾防治的两个实验报告没有交,现在学校参加教育部评估,所有同学都必须补上实验报告,在2013-9-18(星期三)中午之前交上来!事关教育部评估,请大家认真仔细撰写实验报告,出现问题个人负责! 实验日期:第三周星期一为2013年3月11日,其它时间大家往后推,查日期! 课程名称实验名称实验 类别实验 类型 实验 要求 学生 层次 任课 教师 准备教师指导教师班级实验 人数 每组 人数 实验 学时 数 实验时间地点 周 次 星 期 节次 矿井火灾防治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 3 3 1 3 姚建王轶波姚建、王轶波安全 B101-2 42 8 2 3 一1-2 安科楼218 矿井火灾防治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 3 3 1 3 姚建陈绍杰姚建、陈绍杰安全 B102-3 42 8 2 3 四1-2 安科楼218 矿井火灾防治煤层自燃的标志性气体检测 3 3 1 3 姚建王轶波姚建、王轶波安全 B101-2 42 8 2 5 一1-2 安科楼218 矿井火灾防治煤层自燃的标志性气体检测 3 3 1 3 姚建陈绍杰姚建、陈绍杰安全 B102-3 42 8 2 5 四1-2 安科楼218 矿井火灾防治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 3 3 1 3 姚建王轶波姚建、王轶波安全B104 29 8 2 3 一3-4 安科楼218

矿井火灾防治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 3 3 1 3 姚建陈绍杰姚建、陈绍杰安全B105 27 8 2 3 二1-2 安科楼218 矿井火灾防治煤层自燃的标志性气体检测 3 3 1 3 姚建王轶波姚建、王轶波安全B104 29 8 2 5 一3-4 安科楼218 矿井火灾防治煤层自燃的标志性气体检测 3 3 1 3 姚建陈绍杰姚建、陈绍杰安全B105 27 8 2 5 二1-2 安科楼218

煤炭自燃机理及综合防治措施(标准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煤炭自燃机理及综合防治措施 (标准版)

煤炭自燃机理及综合防治措施(标准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煤的自燃机理 1.1概述 关于煤的自燃问题,长期以来,一般都认为煤中黄铁矿的存在是自燃的原因,由于黄铁矿氧化成为三氧化二铁及三氧化硫时能放出热量,在有水分参加的情况下,可以形成硫酸,它是很强的氧化剂,更加速煤的氧化,促进煤的自燃。 需要指出,有的含有黄铁矿的煤,虽然经过长斯放置,并不一定发生燃,而不含或少含黄铁矿的煤也有自燃现象。因此,煤的自燃并非完全因含有黄铁矿而引起。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吸收了空气中的氧气,使煤的组成物质氧化产生热量,再被水湿润,就放出更多的湿润热,也会加速煤的自燃。此外,煤的自燃还与煤本身的性质有关。如煤的品级;煤的显微组分、水分、矿物质、节理和裂隙;煤层埋藏深度和煤层厚度;开采方法和通风方式等。煤的自燃从本质上来说是煤的氧化过程。

1.2煤自燃的不同阶段 (1)水吸附阶段。与其他阶段不同,这个阶段只是个物理过程,煤与氧不会发生反应,煤吸附水虽不是煤自燃的根本原因,但他对煤自热,特别是低品级的煤自热有重要影响。当水被煤吸附时会放出大量热,即润湿热。所以,多数情况下该阶段对煤的自燃都起着关键作用。 (2)化学吸附阶段。煤自燃过程首先在这个阶段发生化学反应。该阶段的反应温度为环境温度至70℃。这伸过程中煤吸附氧气会产生过氧化物,因而叫做化学吸附阶段。化学吸附阶段煤重略有增加,并产生气体,其中的CO可作为标准气体,通过监测CO浓度可对煤的自燃进行早期预报,化学吸附阶段需要少量水参加反应。根据煤的品级和类型不同,化学吸附的放热量在5.04~6.72J/g之间变化。若煤温达到70℃时会分解,煤重随之在幅度下降,甚至比原始煤重还要轻。煤中水汾的蒸发可带走一些热量,该过程产热量晨16.8~75.6J/g间变化。若煤氧化进行到这个阶段,想使其不自燃是非常困难的。 (3)煤氧复合物生成阶段。该阶段生成一种稳定的化合物,即煤氧复合物。其反应温度范围为150~230℃。产生的热量25.2~003.4J/g。这个阶段煤重又有所增加,煤氧化进行到这个阶段必然发生自燃。 (4)燃烧初始阶段。这是煤氧复合物生成阶段到煤快速燃烧阶段的

煤堆自燃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编号:AQ-JS-06622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煤堆自燃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Cause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coal pile

煤堆自燃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摘要】煤氧化自燃既是重大的事故隐患,也降低了煤的经济价值。分析了煤堆自燃的原因,煤堆易发生自燃的部位,并提出防治措施。 煤炭长期堆积会因氧化作用,使煤的灰分升高,固定炭和热值下降,降低煤的质量。煤炭自燃还会造成大量的煤白白烧掉。如汕头电厂燃烧的烟煤,煤场经常贮有3个月以上的正常用量,因贮煤时间过长而经常发生自燃,有时同时几处发生自燃。阴燃的煤被送到输送和研磨设备,会造成燃烧和爆炸事故。煤自燃既是重大的隐患,也降低了煤的经济价值,因此,了解煤自燃的特性,防止煤自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煤堆自燃原因分析 煤大体上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主要可燃元素是碳(约占65%~95%),其次是氢(约占1%~2%),并含少量氧(约占3%~5%,有时高达25%)、硫(约占10%),上述元素一起构成可燃化合物,称为煤的可燃质。除此之外,煤中还含有一些不可燃的矿物质灰分(5%~

煤炭自燃的综合防治措施示范文本

煤炭自燃的综合防治措施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煤炭自燃的综合防治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煤层自燃的预测预报 (1)鉴于煤在低温氧化阶段产生CO,因此,CO是 早期揭露火灾的敏感指标。在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回风道、 综掘煤巷等有自然发火的地点设置CO传感器,若发现CO 浓度超限,便可采用便携式CO检测仪追踪监测确定高温 点。 (2)采用红外探测法判断高温点的位置,红外探测法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红外辐射场的理论,建立火源与火源 温度场的对应关系,从而推断出火源点的位置。 (3)用钻孔测温辅助监测。对顶煤破碎或有自燃危险

的地点,埋设测温探头,定期监测温度变化情况。 (4)加强漏风检测。定期采用示踪气体法,检查顺槽漏风量。对漏风集中的区域加强观测。 2、预防措施 (1)均压通风控制漏风供氧。均压通风是控制煤层开采中采空区等漏风的有效措施。首先,要在保证冲淡 CH4,风速,气温和人均风量的要求下,全面施行区域性均压通风,其调压措施包括单项调压和多项措施联合调压,具体实施中的形成的工作面均压逐步扩大到邻近工作面采空区的区域性均压。 (2)喷浆堵漏钻孔灌浆。对煤层开采中的可疑地点或已出现隐患地点进行全封闭喷浆和打浅密集钻孔注浆,是防止自然发火的2个有效措施。

煤堆自燃原因及预防措施

煤堆自燃原因及解决措施 近几年,在火电厂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都会把贮煤场煤堆的自燃识别为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找出治理措施,尽可能地防止煤堆自燃现象的发生。那么造成煤堆自燃的原因是什么呢?应采取什么措施呢? 近几年,在火电厂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都会把贮煤场煤堆的自燃识别为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找出治理措施,尽可能地防止煤堆自燃现象的发生。那么造成煤堆自燃的原因是什么呢?应采取什么措施呢? 众所周知,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燃料是煤炭。为了保证锅炉用煤,一般都建有一个或多个贮煤场,基本为露天堆放。这样煤与空气的接触,风化使煤的质量变坏,还会经常发生煤堆发热和自燃现象。普遍认为,煤的自燃是由煤氧复合作用而产生的。当煤体与空气接触后,空气中的氧便会随着空气的流动而进入煤体内部。平衡状态被破坏的煤表面分子与氧气接触,形成新的平衡状态,迅速与氧发生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及化学反应等一系列变化,产生并放出热量。当煤体释放的热量大于向环境散失的热量时,热量积聚使煤体温度上升,最终便导致煤体发生自燃。 煤体自燃发生机率的大小受水份、空气中氧气及散热条件的直接影响。以下几方面影响煤体自燃的因素: (1)水份对自燃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煤堆中一定量的水份对煤的自燃起到催化作用。当煤中水份处于引起自燃的临界范围内时,它可以促使煤各种放热反应的进行。如硫份的酸化等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产生的热量又加快了氧化反应过程,加剧了煤的自燃。但有研究表明,当煤中水份超过12%时,由于水份的大量蒸发移走了热量,自燃趋势反而下降。潮湿空气中的水份大,会使煤对氧的

吸附能力增强,对煤体的自燃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煤的挥发份对自燃的影响 煤中挥发份的主要成分是低分子烃类,如甲烷、乙烯、丙烯、—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煤的挥发份大大地降低了煤体自燃的祸源温度。根据观察和统计表明,挥发分较高的煤,即使是同样条件下的露天存贮,发生自燃的机率也要比挥发分较低的煤大一倍。根据观察,高挥发分的煤种(Vad>28%以上),当温度达50~60℃时,一、二日内便会发生自燃,;较低挥发分的煤种(Vad<21%以下的煤种),一般要到80℃以上,才会发生自燃现象。 (3)煤的硫份对自燃的影响 煤中含有一定的硫份,硫在一定温度下化学性质会发生变化,生成氧化硫,氧化硫遇水生成稀硫酸,这一系列氧化反应过程为放热过程,从而提高了煤堆中的温度。因此,一般来说,含硫量高的煤更易发生自燃。 (4)气候条件对自燃的影响 经验表明,每年的秋后10~12月份是煤自燃的多发季节。这主要是煤堆在夏末秋初受到雨水和热带风暴伴随的大量降水的影响,煤层被雨水渗透。大量雨水在底部排出时,把煤中的灰分和末粉一起带走,煤层变得疏松,尤其在底部形成了许多空洞,这些空洞给热量的聚积提供了条件。秋后又是风高物燥的时节,大气密度比煤堆内空气密度大得多,所以渗入煤堆内的空气量增大,煤的氧化加剧。此时又经常刮东北风,更有利于煤堆的煽风点火。 (5)空气中氧气对自燃的影响 在各种光、热、雨水等自然力的作用下,煤炭表面与大气中的氧气充分接触后,发生氧化分解与碎裂,并放出热量。同时,形成新的表面,新表面又再次氧化。如此反复循环,导致煤堆温度不断上升,逐渐达到自燃的温度。 了解以上引起煤体自燃的主要因素,可为我们制定和实施控制措施提供指南。根据以上煤体自燃的分析,如何控制煤中的水份含量,做好通风散热措施,减少空气与煤的接触层面是防止煤堆自燃现象发生的关键所在。在火电厂防止煤场自燃的管理实践中,以下的方法切实可

防止煤堆自燃的措施示范文本

防止煤堆自燃的措施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防止煤堆自燃的措施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煤堆自燃的影响因素 1.1 化学成份的影响 煤中含有硫份,硫在一定温度下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生成氧化硫,氧化硫遇水生成稀硫酸,其反应过程为放热 过程,提高了煤堆中的温度。 1.2 氧气的影响 在各种光、热、雨水等自然力的作用下,煤炭表面与 大气中的氧气接触后发生氧化分解与碎裂,并放出热量, 同时形成新的表面,新表面又再次氧化,如此反复循环, 导致煤堆温度不断上升,逐渐达到自燃的温度。 1.3 水份影响 煤堆中一定量的水份促使煤中的各种反应的进行,如

硫份的酸化,产生的热量又加快了氧化反应过程,加剧了煤的自燃。 1.4 气温气压的影响 经验表明,煤堆的自燃经常发生在秋后大气温度下降时,此季节大气密度比煤堆的空气密度大,因此,渗入煤堆的空气量增大,导致自燃加剧。一般来说,大气温度降低,密度变大,渗入煤堆内的新鲜空气量增加,煤堆的自燃加快,反之亦然。 2 防止煤堆自燃的措施 防止煤堆自燃现象的主要途径是隔绝空气、水份与煤碳的接触,防止温度或水份过度积聚,并采取测温、喷水等预防措施。 2.1 堆煤的方位 由于我国地理位于北半球,阳光照在顶空时偏南,因此,煤堆的方向以南北方向取长为好,以减少阳光的直接

煤粉特性及自燃爆炸的条件

煤粉特性及自燃爆炸的条件 煤粉为可燃物质,乙类火灾危险品,粉尘具燃爆性,着火点在300℃~500℃之间,爆炸下限浓度34 g/m3~47g/m3(粉尘平均粒径:5μm~10μm)。高温表面堆积粉尘(5mm厚)的引燃温度:225℃~285℃,云状粉尘的引燃温度580℃~610℃。 煤粉在运输过程中,经外界的干扰如设备运转的震动、碰撞或风作用悬浮到空气形成粉尘,如场所内作业人员防护用品佩带不全,很容易引起尘肺病等职业病危害。当煤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在外界高温、碰撞、摩擦、振动、明火、电火花的作用下会引起爆炸,爆炸后产生的气浪会使沉积的粉尘飞扬,造成二次爆炸事故。煤尘爆炸与其在空气中的含量及含氧浓度有关,烟煤在110-2000mg/m3。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空气中煤尘含量在300-400 mg/m3爆炸威力最大,这是因为混合物中煤尘与空气的比例适中,煤粉能充分燃烧。煤粉爆炸后不仅产生冲击波伤人和破坏建筑物,同时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使人中毒死亡。煤尘的燃烧爆炸特特性见表1。 表1 煤尘的燃烧爆炸特性 煤粉尘种类 引燃温度(℃) 高温表面积尘 引燃温度(℃) 云状粉尘 爆炸下限 (g/m3) 粉尘粒径 (μm) 褐煤粉 260 -49D68 2D3 有烟煤粉 235 595 41D57 5D11 无烟煤粉 >430 >600 -100D130 贫煤粉 285 680 34D45 5D7

1、煤粉的流动性 它的尺寸一般为0~50微米,其中20~50微米的颗粒占多数。干 的煤粉能吸附大量的空气,它的流动性很好,就像流体一样很轻易在管 道内输送。由于干的煤粉流动性很好,它可以流过很小的空隙。因此, 制粉系统的严密性要好。 2、煤粉的自燃与爆炸 积存的煤粉与空气中的氧长期接触氧化时,会发热使温度升高,而 温度的升高又会加剧煤粉的进一步氧化,若散热不良时会使氧化过程不 断加剧,最后使温度达到煤的燃点而引起煤粉的自燃。在制粉系统中, 煤粉是由输送煤粉的气体和煤粉混合成的云雾状的混合物,它一旦碰到 火花就会使火源扩大而产生较大的压力(2~3倍大气压),从而造成煤 粉的爆炸。 影响煤粉爆炸的因素很多,如挥发分含量,煤粉细度,气粉混合物 的浓度,温度湿度和输送煤粉的气体中氧的成分比例等。 2.1、一般说来挥发分含量VR<10%(无烟煤),是没有爆炸危险的。而VR>25%的煤 粉(如烟煤等),很轻易自燃,爆炸的可能性也很大。 2.2、煤粉越细越轻易自燃和爆炸,粗煤粉爆炸的可能性较小。例如烟煤粒度大于 0.1毫米几乎不会爆炸。因此,挥发分大的煤不能磨得过细。 2.3、煤粉浓度是影响煤粉爆炸的重要因素。实践证实,最危险得浓度在 1.2~ 2.0kg/m3,大于或小于该浓度时爆炸的可能性都会减小。在实际运行中一般是很难避 免危险浓度的。制粉设备中沉积煤粉的自燃性往往是引爆的火源。气粉混合物温度 越高,危险性就越大。煤粉爆炸的实质是一个强烈的燃烧过程,是在0.01~0.15s 的瞬间大量煤粉忽然燃烧产生大量高温烟气因急速膨胀而形成的压力波以及高速向 外传播而产生的很大的冲击力和声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