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中考物理专题专题3 物态变化(第1期)(解析版)

2020中考物理专题专题3 物态变化(第1期)(解析版)

2020中考物理专题专题3  物态变化(第1期)(解析版)
2020中考物理专题专题3  物态变化(第1期)(解析版)

专题3 物态变化

一、单项选择题

1.(2020·四川省雅安市)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A. 春季,小卉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温度加快蒸发

B. 夏季,小卉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一段时间后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

C. 秋季,小卉发现清晨操场边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箱——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 冬季,戴眼镜的小卉从教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内,眼镜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根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答题,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的温度;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

(2)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熔化吸热;

(3)由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

(4)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放热。

【详解】A.春季,小卉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加速度快蒸发,故A错误;

B.矿泉水瓶中的冰块熔化,熔化吸收热量,故B正确;

C.秋季,小卉发现操场上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霜??霜是由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D.冬季,戴眼镜的小卉从教室外走进教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液化放热,故D错误。

故选B。

2.(2020·四川省雅安市)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并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关于烧瓶内的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停止沸腾

B. 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

C. 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的内能减小,不会沸腾

D. 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

【答案】D

【解析】

【分析】

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详解】盛有水的烧瓶放在火焰上加热,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水沸腾,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瞬间水的温度还保持在沸点,但无法继续吸收热量,此时停止沸腾;当向瓶底浇冷水时,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气压减小,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导致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的,故选D。

3.(2020·四川省成都市)在“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常因口罩佩戴不严实,出现眼镜“起雾”的情况。“起雾”是因为发生了()

A. 液化现象

B. 汽化现象

C. 熔化现象

D. 升华现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雾”是人呼出的水蒸气温度较暖,遇到冷的眼镜会液化放热。

故选A。

4.(2020·山东省泰安市)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第5min,晶体开始熔化

B. 晶体熔化过程持续20min

C.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吸收热量

D. 晶体的熔点是80℃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第10min,晶体开始熔化,故A错误;

B.晶体熔化过程持续的时间

t=25min-10min=15min

故B错误;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图象中呈水平的一段所对应的温度80℃就是物质的熔点,所以晶体的熔点是80℃,故D正确。

故选D。

5.(2020·山东省泰安市)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A. 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是汽化现象

B. 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液化现象

C. 冬天教室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凝华现象

D. 衣柜中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是熔化现象

【答案】C

【解析】

【详解】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错误;B.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属于熔化现象,故B错误;

C.冬天教室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C正确;

D.衣柜中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属于升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6.(2020·山东省济宁市)小明将一杯温水放入冰箱的冰冻室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下图所示中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A. B.

C. D.

【解析】

【分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晶体的凝固过程的特点:知道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同时要知道冰的熔点是0℃,知道冰块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

【详解】常温下的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冷冻室中,水变成冰块是凝固过程;

AB.都是熔化图像,并且A的熔点不是0℃,则AB不符合题意;

CD.温度都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像,C的凝固点是0℃,并且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D的凝固点不是0℃,则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2020·江苏省泰州市)下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 冻衣服晾干

B. 树叶上的露的

C. 湿衣服晾干

D. 蜡烛滴“泪”

【解析】

【详解】A.冻衣服晾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故A不符合题意;

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故B符合题意;

C.湿的衣服被晾干这是衣服上的水分蒸发了,是汽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是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2020·江苏省连云港市)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酒精是为了提高液体的凝固点

B. 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

C. 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

D. 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司机向水箱里加酒精是为了降低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故A错误;B.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吸热,故B错误;

C.冻豆腐里的小孔是因为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小孔,故C正确;

D.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故选C。

9.(2020·湖南省常德市)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 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这个过程要吸热

B. 湿衣服被太阳晒干是升华现象

C. 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 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答案】B

【解析】

【详解】A.冰雪消融,是固体变为液体,是熔化现象,熔化过程是吸热的,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湿衣服被太阳晒干是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B符合题意;

C.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玻璃片常常模糊不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液滴附着在玻璃片上,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的固体冰花,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2020·河南省)“霜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霜的形成属于()

A. 凝固

B. 液化

C. 凝华

D. 升华

【答案】C

【解析】

【详解】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1.(2020·四川省成都市)做“纸杯烧水”实验时,小科用蜡烛火焰加热盛有适量冷水的纸杯,一段时间后水沸腾了。沸腾过程中,他多次测得水温为97.5°C,这说明当地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他把蜡烛移开,水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需要___________热量。

【答案】 (1). 97.5°C (2). 吸收

【解析】

【详解】[1]液体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此时的温度为液体的沸点;沸腾过程中,他多次测得水温为97.5°C,这说明当地水的沸点为97.5°C。

[2]液体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把蜡烛移开,水没有热量可以吸收,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需要吸收热量。

12.(2020·山东省济宁市)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某些合金,是不同种金属经过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再冷却后得到的。下面表格中的几种金属,难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______。

【答案】 (1). 熔化 (2). 钨

【解析】

【详解】[1]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某些合金,是不同种金属经过熔化变成液体后,再冷却后得到的。

[2]从表中数据可看到,钨这种金属,当温度达到它的熔点时,它会熔化,但是其他金属会熔化并且沸腾,所以钨难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

13.(2020·安徽)冬天,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出现“水雾”;夏天,从电冰箱里取出一瓶饮料,饮料瓶上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都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现象。【答案】液化

【解析】

【详解】眼镜片上出现的“水雾”饮料瓶上出现的小水珠都是空气中气态的水蒸气遇到低温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珠。

三、实验题

14.(2020·江苏省泰州市)如图甲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时间0 0.5 1 1.5 …

温度/o C

(1)图乙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C;

(2)上表是小明设计的数据记录表格,请你帮小明完善表格设计,补全所缺内容_______;

(3)图丙是冰熔化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冰属于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 状态 (4). 晶体

【答案】(1). ② (2). 6

【解析】

【详解】(1)[1]由图乙知,①俯视,读数会偏大,③仰视,读数会偏小,②平视,读数方法正确。

[2]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最高处在0℃以下,所以显示的温度为6 ℃。

(2)[3]探究冰的熔化特点时,需要记录冰在加热相同的时间间隔时温度的变化情况,以及该温度下冰的状态,表格中还需要记录的内容是“状态”。

(3)[4]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为晶体。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先后两次对温水冷热程度的感觉是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左手感觉热些”、“右手感觉热些”或“一样热”)。这一现象表明 (选填“‘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可靠的”或“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2.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根据 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是几种温度计的示数,请你正确读出:甲: 0C ,乙: 0C ,丙: 0C 。 3.夏天,在室外放两支温度计,其中一支的玻璃泡包上湿布,并将湿布的另一端放入水中,如图所示.可以发现两支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 。 4.我们从有没有 将固体分为晶体与非晶体。在沥青、水晶、石蜡、橡胶、萘、铜、玻璃、食盐中, 是晶体. 5.填写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名称: 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变小了 ;黑板在潮湿天气里的“出汗”现象 ;铁水浇成铁杆 。 6.学生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1)所示图线.由图可知:水加热的初温度是__ _℃;加热 分钟后,水开始沸腾; 段图线反映了水沸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如图(2)所示中甲、乙是该同学观察水沸腾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 是沸腾时的气泡情况。 此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造成水的水沸点低于1000 C 的原因可能是 。 7.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 (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 8.如图所示,让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 中,水蒸气在试管中遇冷 将 ,过一段时间,容器B 中的水温 (选填“升高”、 第1题图 第3题图 甲 第2题图 乙 丙 第6题图 (1) 第6题图(2)

人教版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

人教版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 一、填空题 1._________ 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_________有一定的熔点,而_________没有一定的熔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_________的.2.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最小刻度是_________.某人拿一个体温计给甲同学测量体温是36.8 ℃,再给乙同学测体温时没有甩(乙同学的体温是36.4 ℃),测量的结果是_________;如果又给丙同学测体温时仍没有甩(丙同学的体温是37 ℃),测量出丙同学的体温是_________.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主要是,蒸发现象只发生在液体_________,沸腾现象同时发生在液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蒸发现象是在_________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现象只在_________温度时才能发生;沸腾时比蒸发时汽化的_________.4.我国发射的长征二号火箭在大气层中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生热,可达到几千摄氏度的高温,为了不至于损坏火箭,设计师们用一种特殊的材料涂在火箭的头部,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_________并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的过程都要_________热,从而保护火箭的头部不会损坏. 5.你有这样的体会吗?在寒冷的冬天,戴着眼镜从外面走进暖和的教室里,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使你看不清物体,

这是因为__________. 6.有一个温度计的刻度已经模糊不清,某同学将这个温度计与刻度尺平行系紧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这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面恰好对准刻度尺上的5 mm处;当将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面恰好对准刻度尺上的205 mm处(当时的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取出温度计和刻度尺,放入温水中,温度计水银柱面降至刻度尺上的105 mm处,该同学测出温水的温度是_________ ℃. 7.夏天在衣柜里存放棉衣时,为了防止虫蛀,往衣柜里放了几个樟脑丸.到了冬季穿衣服时,发现樟脑丸不见了,樟脑丸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 8.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_________现象;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发生了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物态变化;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这是_________现象. 9.家庭做饭使用的“气”,是在常温下通过_________的方法,将“气”变成液体后,储存在钢瓶里的. 10.将鲜牛奶制成奶粉时,不能用高于100 ℃的温度煮沸,否则将会损失牛奶中的营养成分,为此发明了“低压锅”,用这种锅煮牛奶时,水不到100 ℃就沸腾了,这种“低压锅”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

物态变化中的简答题

《物态变化简答题》专题 1、把正在熔化的0 ℃冰拿到温度为0 ℃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 2、夏天吃冰棒感到凉快,扇扇子也感到凉快,试分析这两种凉快的原因。 3、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常先把一面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 是为什么? 4、在玻璃杯里倒上半杯开水,会发现玻璃杯的上半部模糊不清,这是为什么? 5、为什么北方的冷气流南下,南方的暖湿气流北上,交汇处会下雨? 6、从冰箱里拿出冷藏的鸡蛋,一会儿发现它变湿了,马上用干布擦拭却擦不干,但是在桌面上放置一 段时间后鸡蛋自己也会干,请你解释上述现象。 7、火箭点火发射时,若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上,发射台就会被烧毁。为了保 护发射台,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一个大水池,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火 箭发射时,发射架为什么不会被高温烧坏? 底部喷出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如图)是由 什么组成的?它是怎样形成的? 8.小明的妈妈用食用油炸油条时,油的温度约为200℃。她不小心把几滴水溅到了油锅里,出现了“油花四溅”的现象。请解释这个现象。 9、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10、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 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示。请解释这个现象。

11、灯泡用久了以后为什么会发黑? 12、为什么说“霜前冷,雪后寒”? 13、小陆善于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一天,她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支冰棍,发现冰棍上附着白花花 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棍在冒“白气”;她把这支冰棍放进茶杯里,过一会儿,茶杯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请你帮小陆解释“粉”、“白气”和“冒汗”是怎么形成的。 14、如图,大烧杯内的冰熔化时小烧杯内的冰是否会熔化?为什么? 15、“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 底隔离,如图所示,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是否能沸腾?为什么?(设汤水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 16、夏季的清晨,湖面上飘着淡淡的白雾,它是怎样形成的? 17.不同季节的清晨,有时会看到卧室窗玻璃内侧表面有一层小水珠,有时是小冰花。请分别解释这两个现象,并说明发生这两种物态变化的条件有什么不同。 18、取一张光滑的厚纸,照图那样做成一个小纸锅。纸锅里装些水,放到火上加热。注意不要让火苗烧 到水面以上的纸。过一会儿水就会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实际做一做,并且说明纸锅为什么不会燃烧。

中考物理第篇专题六综合计算题试题

专题六 综合计算题 类型一 力学综合计算题 1.(2016·福州)为提高车辆通行质量,福州交警在市区一些道路某些时段推出“绿波通行”,即车辆在绿波路段以如图所示的50~55 km/h 范围内行驶,一路绿灯。在绿波时段, 质量是1.2×103 kg 的汽车,经过绿波路段上相距2.7×103 m 的两个路口,用时180 s ,问: (1)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是否“绿波通行”? (2)若汽车在这段距离内行驶的牵引力保持3000 N 不变,则汽车的输出功率是多少? (3)若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是0.6 m 2,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g 取 10 N/kg) 解:(1)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 =s t =2.7×103 m 180 s =15m/s =54 km/h ,因为50 km/h <54 km/h<55 km/h ,所以该汽车是“绿波通行” (2)汽车的牵引力做的功W =Fs =3000 N×2.7×103 m =8.1×106 J ,则汽车的输出功率P =W t =8.1×106 J 180 s =4.5×104 W (3)汽车的重力G =mg =1.2×103 kg ×10 N/kg =1.2×104 N ,因为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所以汽车对水 平地面的压力F 压=G =1.2×104 N ,则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F 压S =1.2×104 N 0.6 m 2=2×104 Pa 2.(2016·雅安)人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建材上楼,每次运送量不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建材重力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滑轮和钢绳的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g 取10 N/kg 。 (1)若某次运送建材的质量为50 kg ,则建材的重力是多少? (2)若工人在1 min 内将建材匀速竖直向上提升了12 m ,作用在钢绳上的拉力为200 N ,求拉力的功率。 (3)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时,运送建材的重力是多大? 解:(1)建材的重力G =mg =50 kg ×10 N/kg =500 N (2)由图可知:承担重物绳子的段数n =2,则1 min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2 h =2 ×12 m =24 m ,拉力做的功W =Fs =200 N×24 m =4800 J ,拉力的功率P =W t =4800 J 60 s =80 W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小结及练习题及解析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小结及练习题及解析 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 1.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 B. 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C. 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 D. 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 【答案】 A 【解析】【解答】解:A、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A符合题意; B、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石蜡是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B不符合题意; C、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从人体吸热,使人体的温度降低,但风不能降低室温,C不符合题意; D、下雪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雪,凝华是放出热量的,气温不是很低,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关于物态变化的题目,关键要分析出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然后利用物物态变化的定义确定答案. 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中学生的体积大约是0.05m3 B. 教室楼层之间的高度约为5米 C.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60℃ D. 空调电流约1A 【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中学 生的质量在60kg左右,体积在V= = =0.06m3左右.故A符合实际;B、学校广场上的国旗旗杆高度在6m左右,教室楼层高度大约是此数值的一半,在3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60℃.故C不符合实际; D、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在1100W左右,正常工作的电流在I= = =5A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5综合应用题

专题五综合应用题 ,专题特征 【题型特点】 中考压轴题是人们对中考试卷中最后一道或两道题的习惯称谓。压轴题的特点是:综合性强、难度大、区分度高。对于考生来说,若攻克了压轴题,就意味着能力强,可得高分;对命题者来说,把压轴题当作是一份试卷的“压轴戏”,常在“新颖”“综合”上下工夫。 【题型解读】 综合计算题是综合考查我们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情况的有效手段之一,是评价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类归纳能力、演绎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等各种能力高低的“试金石”,常为中考具有压轴意味、区分度较高的一种必考题型,考查的知识内容主要集中在力、电、热三块上,以力、电为主,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技巧、语言归纳及表述能力、计算能力及对数据的处理能力等,可谓是一题多用。 【解题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解答综合计算题的常见方法: (1)简化法:把题目中的复杂情景或现象进行梳理,找出相关环节或相关点,使要解决的复杂问题中突出某物理量或规律,使复杂得以简化,减少一些混淆和混乱,如画等效电路图,分析物体受力,将连结体看成一个整体分析受力等。 (2)隐含条件法:通过审题,从题中叙述的物理现象的语言或给出的情景或元件设备等环节中,挖掘出解答问题所需要的隐含在其中的条件,使计算环节减少,答案误差减少,如灯泡正常发光,装水的矿泉水瓶倒过来后的压强、压力变化等。 (3)极值法:也叫端点法,对不定值问题或变化范围问题的解答有重要的使用价值,解答这类问题,应弄清要研究的是哪个变化物理量的值或哪个物理量的变化范围,然后确定变化的规律或方向,最后用相对应的物理规律或物理概念,一个对应点一个对应点的计算取值,如求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功率变化范围;物体被拉出水面前后拉力变化范围或功率变化范围等。 题型一力学综合计算题 考查内容: 1.基本物理量:速度、密度、压强、功率。 2.主要规律:二力平衡条件(受力分析)、液体压强规律、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条件、能量守恒及机械效率。 3.容易混淆的问题:重力和压力、压力和压强、漂浮和悬浮功和功率、功和能量、功率和机械效率。 【例1】(2014遵义中考)一体重为600 N,双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5 m2的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800 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0.5 m,此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不计绳重及摩擦) (1)在匀速提升物体的过程中,工人对绳子的拉力为多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练习题.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物态变化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冰的熔点是0℃,那么在0℃时() A.水为固态 B.水为液态 C.固态和液态共存 D.都有可能 2.在-10℃的冬天,水库中的冰的下表面温度为( ),上表面温度为( ) A.-10℃ B.0℃ C.比-10℃高,比0℃低 D.低于-10℃ 3.固态氢的熔点是-259℃,液态氢的沸点是-253℃;固态氧的熔点是-218℃,液态氧的沸点是-183℃。则-200℃的氢是( ),氧是( )。 A.固态 B.液态 C.气态 D.固液共存 4.冬天下雪后,人们会往马路上洒些盐,雪就会化了。这是因为它们混合后( ) A.降低了熔点 B.升高了熔点 C.盐能放热 D.增大路面的摩擦程度 5. 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到0℃的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冰的熔点是0℃,所以冰可以熔化一部分 B.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所以水可以凝固一部分 C.水不能结冰,冰也不能熔化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6. 把5000g 0℃的水和5000g 0℃的冰分别放入菜窖里,使菜窖降温,其效果是() A.用0℃的冰好B.用0℃的水好 C.都一样D.无法确定 7. 在敞开的水壶中烧水,使水沸腾后改用急火继续加热,壶中水温将() A.升高 B.忽高忽低 C.降低 D.不变 8.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则应采用的方法是() 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B.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C.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9.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室温下的酒精中取出,温度计的示数将( ) A.先增大后减小 B.先减小后增大 C.一直增大 D.一直减小 10. 液态氮在常温下会冒出大量的气泡,这个过程是( ) A.蒸发,吸热 B.沸腾,吸热 C.熔化,吸热 D.升华,吸热 1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放在衣橱里的樟脑球越来越小 B.雨后泥泞的路面被风吹干 C.湿衣服在阳光下很快变干 D.用久了的灯泡壁变黑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夏天,扇扇子时人感到凉快,是因为扇子扇出的是冷风 B.冬天,墙角处的积雪没有化成水就越来越少了,这是汽化现象。 不会熔化。 D.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所以蒸发不需要吸收热量。 13. 下表给出了水银和酒精的熔点、沸点。如果要测量北极地区 的温度需用()温度计,如果要测沸水的温度,需用()温度计

物态变化简答题及答案word版本

物态变化简答题及答 案

精品文档 1、炎热的夏天,要将汽水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 ℃的水或者0 ℃的冰,哪一种效果好,为什么?答:0 ℃冰好一些;因为0 ℃的水和0 ℃的冰的温度相同,冷却的效果相同,但0 ℃的冰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冰的冷却效果好一些。 2、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 ℃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答:冰不能继续熔化;因为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把正在熔化0 ℃的冰放在0 ℃的房间里,冰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能够继续熔化 4、夏天吃冰棒感到凉快,扇扇子也感到凉快,试分析这两种凉快的原因。答:吃冰棒是熔化吸热,而扇扇子是通过加快空气流动来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来吸收人体的热量。 5、取一根较粗的铁丝,把它的一端放在炉火上烧一段时间(烧红),然后把烧红的部位插入水盆中,你会看到铁丝周围出现大量的气泡,并有白气产生,这是什么现象?答:由于铁丝温度较高,插入水中后发生局部的沸腾现象,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 6、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答:舞台上喷撒干冰升华需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 7、灯泡用久了以后为什么会发黑?答:因为灯发光时温度很高,钨丝因受热升华变成气态钨,当气态钨遇到冷的灯泡壁又凝华成固态的小钨粒,附在灯内壁上,长时间灯泡变黑。 8、为什么北方的冷气流南下,南方的暖湿气流北上,交汇处会下雨?答:南方的暖湿气流中的水蒸气与北方的冷气流相遇,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冰晶熔化变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 9、我国南方的夏天,每当烈日当空,导致地表温急剧上升,人们普遍感到酷热难当:有时会下一场不小的阵雨,下雨时以及雨停后的一段时间,人们感觉空气湿热;但过一阵子,特别是一阵风刮过之后,大地和空气便清凉了,人们也感到凉爽了。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指出其中包含的物理现象和原理。 答:烈日当空,温度很高,人体的汗液难蒸发,人体不能散热,所以感到酷热难当;下了阵雨以后,空气中温度增大,人体汗液蒸发变慢,所以人体感到湿热;刮风加快汗液蒸发,蒸发吸收人体的热量,人们感到凉爽。 10、从冰箱里拿出冷藏的鸡蛋,一会儿发现它变湿了,马上用干布擦拭却擦不干,但是在桌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后鸡蛋自己也会干,请你解释上述现象?答:冷藏鸡蛋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在鸡蛋上,所在鸡蛋变湿了;擦拭以后鸡蛋的温度还很低,水蒸气还会不断遇冷液化,所以擦不干;放置一段时间后,鸡蛋温度升高,水蒸气不再液化,而鸡蛋表面的小水滴会汽化为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所以变干了。 11、霜前冷,雪后寒?答: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所以“雪后寒” 12、刚从游泳池上岸的人感到冷,如果有风会冷的打颤为什么?(2)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来。答:(1)因为人身上有水,而水蒸发吸收人体的热量,因此人感觉冷,如果有风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了身上水分的蒸发吸热,会带走身上更多的热量,所以会冷的打颤(2)因为狗身上没有汗腺,天热时不能靠身体出汗来散热,只得伸长舌头,大口喘气加快舌头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加快舌头表面唾液蒸发来吸收身体的热量。 13、火箭点火发射时,若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上,发射台就会被烧毁。为了保护发射台,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一个大水池,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火箭发射时,发射架为什么不被高温烧坏?底部喷出的庞大的白色气团(下图)是由什么组成的?它是怎样形成的?答案:大水池里的水受到高温汽化吸收热量,保护发射架不补烧坏;火箭发射时,底部喷出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由小水珠组成的。它是由水池里的水汽化后又降温液化成小水珠漂浮在空气中成的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中考物理专题训练---凸透镜的综合题分类含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2 cm B.只将透镜向右移动,人眼在光屏和透镜之间,通过透镜向左以一定可以观察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C.只将透镜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光屏上一定可以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D.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一片近视镜片,光屏适当左移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答案】A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求解。 【详解】 A.由题可知,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为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为20cm,像距为30cm,则根据成像特点有 >>,2 2f u f > v f 则 > >>,30cm2f f f 220cm 可知 f >> 15cm10cm 故A项正确; B.只将透镜向左移动,当蜡烛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人眼在光屏和透镜之间,可观察到烛焰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项错误; C.只将透镜向右移动,当蜡烛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在光屏上;故C项正确 D.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近视镜片,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折射光线延迟会聚,光屏要适当右移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故D项错误。 故选AC。 2.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物

体与光屏的距离L和凸透镜的焦距f的说法正确的是() A.L=18cm B.L=14cm C.4cm

《物态变化》测试题(含答案)

《物态变化》测试题(含答案)

《物态变化》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甲、乙两杯正在熔化的冰,甲放在阳光下,乙杯 放在背阴处,两杯中水的温度( ) A、相等 B、甲高于乙 C、甲低乙 D、不能判定 2、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 A、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 珠。B、人呼出的水蒸气 C、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细小水珠 D、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3、如图是甲物质吸热,乙物质放热的图线,下 述结论正确的是()

A. B.甲、乙物质都是晶体 时 C.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D.甲、乙物质都是非晶体 4、在炎热的夏天,放在碗中的冰棒慢慢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冰棒的温度:() A、不变 B、降低 C、升高 D、先降低后升 高 5、在25℃的房间里,将温度计从25℃的酒精中 取出,它的示数将() A、先下降后上升 B、上升 C、下降 D、 先上升后下降 6、物体放出热量,它的温度() A、一定降低 B、一定升高 C、一定不变 D、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 7、松香在熔化过程中会:() A、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B、放热,温度 不变 C、吸热,温度不变 D、吸热,温度 不断升高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霜在形成的过程中要吸热

B. 冰必须先熔化成水,才能变成水蒸气 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要放热 D. 樟脑丸在变小的过程中要吸热 9、海波的熔点为48℃,那么48℃的海波处于:()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10、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吸热的是() A.凝固、液化、凝华 B. 熔化、液化、凝 华 C.汽化、液化、升华 D. 熔化、汽化、升华 11、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 () A、凝固 B、升华 C、先升华后凝华 D、凝华 12、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听到吱吱的响声 并看到“白气”,这现象() A、液化 B、汽化

中考物理专题练习题题(共27个专题)

专题01 声现象 声现象中的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的探究、声音的三特征、噪声的控制及声音具有能量是 中考物理的必考题,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受社会关注,噪声的控制成为一个热门考点。但 作为压轴题就很少见。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我们可能听不到正在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 B.声音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我们能区分不同人的声音靠的是音调 D.吹哨子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 2.以下利用了超声波来获取信息的是( ) A .大象的“声音”交流 B .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C .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 .蝙蝠的“回声”定位 3.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4.小华在家修理厨房里的桌子,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 免受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 严;上述二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__________中减弱。 接抽气机 D .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铃声减小 C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越高 A .发声的音叉 溅起水花 B .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

专题02 光学之光的反射与折射现象的区别 光现象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在中考中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为主,是中考的重点。但作为压轴题就很少见。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海市蜃楼 B.水面“折”枝 C.水中倒影 D.手影 2.光射到镜面上,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20°,若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变为100°,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镜面不动,入射光线向镜面旋转10° B.镜面不动,入射光线远离镜面旋转20° C.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顺时针旋转20° D.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逆时针旋转10° 3.如下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4.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__________;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是光的__________;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光的___________;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是光的__________。(填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和色散) 5.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_______形成的。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这说明_______。

人教版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练习题

物态变化练习题 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 B、洗热水澡时,浴室内的镜变模糊 C、清晨,草木上挂着露珠 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 2、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B、卫生球放一段时间变小 C、冰块慢慢地融化成水 D、江面上逐渐形成了大雾 3、在寒冷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地呼出“白气”,这是属于下列哪一种现象( ) A、汽化 B、凝华 C、升华 D、液化 4、下列各种现象中哪一种属于升华现象?() A、夏天湿的衣服变干 B、露的形成 C、霜的形成 D、卫生球放一段时间后变小 5、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吸热的是() A、霜的形成 B、露水的形成 C、水结成冰 D、衣服中水发生蒸发 6、在下列过程中,一定要放热的是() A、熔化 B、汽化 C、升华 D、凝华 7.下列措施中不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A、把湿衣服摊开放在向阳处B用电风扇吹风 C、用扫把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散开 D、用塑料袋包装蔬菜放入冰箱内 8、打开电风扇时会感到凉快,是因为() A、风使室内温度降低了 B、电风扇吹来的是冷风 C、电风扇吹来的风带走周围空气的热 D、电风扇吹来的风加快空气的流动,使身上汗水蒸发加快了 9、要使水的沸点超过100℃,需要将() A、火烧旺些 B、水量减少些 C、将容器移到高山上去烧 D、给容器加密封盖 10.在制药时,可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份,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应采用的 办法是() A、缩短加热沸腾时间 B、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C、增加容器内气压,使水沸点低于80℃ D、降低容器内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11、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正确的做法是( ) A、温度计的玻璃泡有部分浸入液体中 B、温度计的玻璃泡置于液面之上 C、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后在读数 D、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在液体中,但不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12、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饭菜,最主要的原因是() A、密封性好,减少了热损失B传热快,缩短了沸腾时间 C、增大压强,降低了沸腾温度 D、增大压强,提高了沸腾温度 13、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 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A.a B.b C.d D.c 14、如图中,a、b、c三条图线表示三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同时同等条件下加热时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 A.a、b、c肯定都是晶体B.a、b、c的熔点相同 C.a比b的熔点高D.c比a熔点的低 15、工业生产中用蒸馏法来提高酒精度,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先给含水较多的酒精加热使它汽化,把蒸气引 出,再经过冷凝管(冷凝管是双层玻璃管,冷却剂从管口1流入,管口2流出)冷却液化成纯度较高的酒精溶 液,这种方法的依据是() A.水的密度比酒精大B.水的沸点比酒精低 C.水的比热比酒精大D.水的沸点比酒精高 16、用开口的烧杯烧水,水沸腾后继续用猛火加热,?这时烧杯中的水温() A.升高B.无法判定C.降低D.保持不变 17、在寒冷的冬季,房间玻璃窗的内表面结了一层冰花,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是水蒸气遇冷而发生液化的现象B.是水蒸气遇冷先液化后凝固的现象 C.是冰的凝华现象D.是水蒸气遇冷而发生凝华的现象 18、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物态变化专题复习

物态变化专题复习 一、考题特点分析 《物态变化》一章在各省、市的历届中考中所占比例不是很大,但都有所涉及,题型以填空题、选择题为主,有些省、市的考题中也会出现实验探究题型。本章的内容多见于水、冰和水蒸气的相互转化过程,包括露、雾、霜、雪、雹等自然界中一些常见现象的形成过程,考查的形式多种多样,可能会利用重大科技或重大事件为载体和背景,要求学生来解释其状态变化过程和吸、放热情况。对实验探究的考查,经常出现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方法、晶体的熔化(或凝固)、液体的沸腾等实验过程的观察与分析;另外在对表格数据和图像的处理方面的考查在近年来有所加强,原因出自对能力考查的培养要求上。 二、解题策略 1.物态变化类型的判别 物质的三种状态之间发生相互的变化,并随着热量的吸收或放出。当物质吸热时,物质的状态会从固态变为液态再变为气态,或者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这些变化过程分别成为熔化、汽化和升华。当物质放热时,物质的状态会从气态变为液态再变为固态,或者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这些变化过程分别成为液化、凝固和凝华。辨别物态变化的类型,就要明确物质是从哪种状态变为哪种状态,即在变化前是出于怎样的状态,变化后又是出于怎样的状态,对物态变化的前后状态分清了,就不难作出物态变化的判别了。 2.有关晶体或非晶体的熔化(或凝固)图像 对晶体或非晶体的熔化或凝固图像的认识和理解,要求能从图像中得到诸如熔点或凝固点、熔化或凝固所用时间、在某一时刻物质处于什么状态、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判断等。根据曲线的整体变化趋势,从整体上升的为熔化图像,整体下降的为凝固图像,有平行于横轴的线段的为晶体的熔化或凝固图像,否则就是非晶体的熔化或凝固图像。通过图像找出晶体的熔点或凝固点,明确晶体的熔化或凝固过程中的吸收获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3.有关液体的蒸发和沸点实验 液体的蒸发实验探究,主要是考查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即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大小、液面空气流动的速度的关系,在探究中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液体沸腾的实验探究,主要考查对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现象的认识和区别、分析影响液体沸点高低的影响因素,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沸腾图像,沸点的确定等。对于沸腾实验一定要明确液体的沸腾是需要吸热的,但温度保持不变;这在图像上表现为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4.有关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放热的应用 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相互转化过程中,一定会伴随着吸收或放出热量的现象出现。所以这就能为人类所利用,更好地为人类的生产或生活服务。物质从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涉及到的是熔化、汽化和升华现象,它们都是吸热过程;物质从气态到液态再到固态的变化过程,涉及到液化、凝固、凝华现象,它们都是放热过程。 三、考点梳理 1.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要求: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的两种单位,知道温度计的原理,知道温度计的结构及其刻度方法,会正确使用温度计,了解体温计的特殊结构和使用方法)(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温度计的刻度方法:采用了摄氏温度,即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1摄氏度。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要根据待测物体的温度变化范围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②使用前要认清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③使用时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侧壁; ④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⑤读数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垂直温度计并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物态变化过程及其特点(要求:能区分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描述各种状态下物质的基本特征;会

【精选】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除了装置图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A、B两铁圈中的_______(填A或B)。 (2)实验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第3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此时温度 t=_______℃,直到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水的沸点为________℃。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_。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_____。 【答案】秒表 A 94 98 保持不变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实验中,还需要用秒表记录时间,所以除了需要温度计外,还需秒表; [2]由于实验中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如果先固定B铁圈的位置,再固定A的位置,酒精灯的火焰位置可能不合适,所以需要先固定A铁圈。 (2)[3][4]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实验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第3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温度是94℃;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水的沸点,表格中所示水的沸点是98℃;

(3)[5]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6]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点睛】 此题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考查了温度计的读数问题,在进行读数时,一定要注意温度计的分度值。同时考查了水沸腾图象的画法及沸点的概念。 2.2019年5月,昆明市气温连续10天达到30℃左右,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昆明人着实体验了一下什么叫“酷暑难耐”。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避暑手段纷纷登场。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凉爽?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挡),请你加入进来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_________的关系; (2)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____________,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挡)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蒸发情况; (3)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挡)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这样做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该实验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林同学上公共厕所洗完手后,用如图所示的烘干机(手一放进去就自动吹暖风的机器)使手上的水快速蒸发。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而右手感觉吹的却是凉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液体表面积用滴管将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吹其中一滴水错误没有控制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避免木板吸水干扰判断蒸发吸热 【解析】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及解析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及解析 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 1.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对“煮粽子”的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A. 粽子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增大内能 B. 锅边沿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 C. “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 水温升高,水的比热容变大 【答案】 C 【解析】【解答】A.煮粽子温度升高利用了热传递的方式,A不符合题意; B.“白气”是水蒸气液化的小水滴,不是水蒸气,B不符合题意; C.温度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C符合题意; D.比热容是物体的特性,和温度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的内能改变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闻到香味是分子运动形成的扩散现象,比热容是物体的特性。 2.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B.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 C. 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5℃ D. 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26cm 【答案】D 【解析】【解答】解: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A错误;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故B错误; 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C错误; D、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25﹣28cm,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做这种题目,要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要有一定的估测能力,根据生活常识去判断题目的对错. 3.我国每年的3月12日为植树节,植树造林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如图所示是我市某公园

植树的一个场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植树中,把土扬起来的铁锹属于省力杠杆 B. 扬起来的土最终要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 C. 劳动中出汗的头顶经风一吹感觉凉爽,这是汗液蒸发吸热的缘故 D. 人们能闻到附近一棵早开花的桃树的花香,这是扩散现象 【答案】A 【解析】【解答】解:A、铁锹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故A错误; B、土被抛出后,受重力作用,重力使土向下运动,落向地面,故B正确; C、出汗的头顶经风一吹感觉凉爽,这是因为风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故C正确; D、由于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着的,花香中含有的分子通过运动,向四周扩散,接触到我们的嗅觉细胞,所以我们可以闻到花香,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1)结合生活经验,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2)地球表面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由于重力作用,抛出的物体都要落向地面.(3)加快空气流动可加快蒸发,蒸发吸热;(4)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下列估测符合事实的是() A. 家用电视机的电功率约为10W B. 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为5km/h C. 人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是37℃ D. 成年人的体积约为0.06m3。 【答案】 D 【解析】【解答】A、家用电视机的电功率约为130W,10W不符合实际; B、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为5m/s=18km/h,5km/h不符合实际; C、人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是25℃,37℃不符合实际; D、成年人的体积约为0.06m3,符合实际; 故选D.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及对生活常识的了解,逐一分析各选项并作出判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需要凭借生活经验、需要简单的计算;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现象制成的。 2.在使用温度计时,要将温度计与被测物体____________,并保持足够长的_______;在读取数据时温度计不能从测量对象_________,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_________。 3.图(1)是用温度计测 量温度时的四种情况,其读数 分别为:A : 摄氏度;B : 摄氏度; C : 摄氏度; D : 摄氏度。 4.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____________。 5.物质从 变成 的现象叫做熔化,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 。物质从 变成 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 。 6.固体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它们的重要区别是__________有一定的熔点,而______ ___没有一定的熔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7.晶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两种);非晶体有:_ __ ______________(举例两种)。 8.熔化要________热,凝固要_________热。但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凝固过程中,温度会___________。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的过程中温度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化”)。 9. 物质从 变成 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和 。物质从 变成 的现象叫做液化,液化的两种方式是 和 。 A B C D 图(1)

10. 蒸发要___________热,使液体和周围物体温度_________,有_______作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1. 沸腾时液体温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沸腾的条件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气压越低,沸点越_______。 12.物质从变成的现象叫做升华,升华要热量。 13. 物质从变成的现象叫做凝华,凝华要热量。 14.在实施人工降雨时,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成小水滴落下来。 15. 学生做实验,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16. 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的内壁会发黑,这一变化中,钨丝发生的物态变化有和。 17. 海波的溶点是48℃。则:50℃的海波呈态,10℃的海波呈态。 18.用质量相等的O℃的水和O℃的冰来冷却物体,O℃的冰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过程中要热量。 19.根据温度测量实验,绘制了 玻璃杯中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图象,如图(2)所示。由图象可 知冰是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 晶体”);在t1前,杯里的物质处于 ____________(填“固态”、“液态” 或“固液混合态”);在t1—t5时间 图(2) 内,杯里的物质处于_________(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