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城市群空间分布及其梯队发展研究

中国城市群空间分布及其梯队发展研究

中国城市群空间分布及其梯队发展研究
中国城市群空间分布及其梯队发展研究

文章编号:1009-6000(2011)11-0086-06

中图分类号:TU98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城镇体系重构研究》(项目编号:08AJY018)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翟义波,男,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天津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

中国城市群空间分布及其梯队发展研究

The Study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Echelon Development

翟义波

ZHAI Yi-bo

摘要:

城市群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逐渐成为全球新的空间竞争主体单元。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我

国也涌现出了众多规模不等的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核心区。本文根据我国城市群发展实际,提出了划分城市群的新标准,并以此对国内城市群进行重新划分。同时以空间视角,对当前国

内城市群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城市群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城市群具有明显的梯队

结构。发展国内城市群,需要重视其内在固有的梯队特性,采用逐步推进、梯度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

城市群;空间分布;梯队发展

Abstract:Urban agglomeration is the advanced stage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has become the new units of spatial competition in globa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 number of city groups varying in size have emerged in China and become the core area of our econom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China, the new standard of urban agglomeration has been put forward while the urban group under the new standard has been re-classified. From the space point

of view, the current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omestic urban agglomeration is analyz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urban agglomeration can be found with echelon structu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urban agglomeration, we need to focus on its inherent echelon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urban agglomer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echelon development

城市群是指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以通畅的交通为基础,由彼此距离邻近、联系密切的众多城市密集分布而成。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化的高级形式。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发达国家城市群显示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竞争优势,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区。由于认识到城市群发展的巨大作用,国家提出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形态,开始有意识地培育和促进城市群发展。

自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进入了一个逐渐城市化时期。18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中期,工业化发源地英国和后继的欧美工业化国家主导着世界城市化进程。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城市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发

86现代城市研究2011.11

展,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则成为主动力。根据联合国统计,全球2007年近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2050这个比例则增加到70%。

在20世纪中叶前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展现了新的发展势头,开始萌芽、发展一种更高级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城市群。这一模式首先被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G o t t m a n)发现。戈特曼在1957年研究美国东部大西洋海岸城市近三个世纪发展沿革时,发现了长约600多公里,宽约100公里的狭长地带内城市密集分布的现象,戈特曼称其为大都市带(Megalopolis),自此城市群概念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戈特曼发现,凡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无一例外均处于城市群内,他把当时全球最发达城市区域划分为六大城市群。

从各国城市化的进程来看,当城市化进入一定阶段后,城市群会逐渐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主体形态。如由伦敦、巴黎、米兰、慕尼黑和汉堡组成的大都市区,集中了欧盟约40%的人口和约50%的国内生产总值;日本的东京、阪神、名古屋三大城市群,集中了全国约65%的人口和约70%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城市化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快速发展,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已经转向城市群发展阶段。

1 国内城市化政策转向于注重城市群发展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城市发展始终处在不断摸索和不断调整之中。小城镇论、大城市论或是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论,至今尚无定论。但似乎中小城镇论略占上风,因而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中小城镇,对于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则严格控制。如“六五”、

“七五”、“八五”发展计划中均明确

提到了“‘控制’、‘严格控制’大城市

规模”;“‘积极地’、‘重点地’发展中

小城市”。到了“九五”城市化政策重

点变为“发展小城镇,引导小城镇发

展成为小城市”,“十五”提出了“走

大中小协调发展,防止扩大城市规模、

重点发展小城镇”的政策(表1)。究

其原因这或许是因为学者和政府过度

地担忧了所谓的大城市病。在20世纪

90年代末期还依然提倡大力发展中小

城镇,实际上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政

府已经意识到乡镇企业衰落的原因在

于城市功能的缺乏,于是推出了以小

城市建设为中心的城市化政策,希望

以小城镇建设来延续农村工业化路线。

但是,没有产业集聚和产业基础设施、

没有第三产业和生活基础设施的小城

镇之上的小城镇化政策很快受挫。小

城镇政策违背了工业经济对产业集聚、

城市功能集聚和基础设施的要求,而

政策性地鼓励了大规模低档次城市的

建设和无序开发,建设了大批没有生

命力的城市空间”①。而只有在长三角、

珠三角大城市周边地区,乡镇企业由

于临近大城市,可以受惠于大城市的

扩散效应,才得以生存和壮大,逐步

形成现在外资、民营共存的经济活跃

区域,这也是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

形成的基础。

尽管对于中国应该走何种城市化

道路仍然存在分歧,但是对于城市群

的发展却具有较大的共识。城市群发

展首先在学术界开展研究和讨论,其

后很快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政策。在

“十一五”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要

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

态”。同时要求“已形成城市群发展格

局的区域,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分工

协作和优势互补;具备城市群发展条

件的区域,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

头形成新城市群”。“十二五”发展规

划进一步延续和强调了城市群的发展

政策,提出了“两横三纵”的城市群

空间分布,要求在中西部培育若干城

市群,在东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城市群(表1)。

尽管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是城

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但

国家政策的出台则会影响和促进城市

群的发展。首先城市群内在的发展阶

段是国家制定不同城市群发展目标的

基础,而国家赋予其不同的发展目标,

又反过来加速了城市群的形成、发展

与成熟。

2 国内城市群划分新标准及其空间分布

城市群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无

论是从地理学的地域景观上讲,还是

从经济学的经济属性来说,城市群都

具有一定地域空间范围。但城市群又

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空间组织形态,

又很难严格界定城市群具体的地域空

间范围。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的实际情况不同,国外划分城市群标

准并不适合国内情况。国内一些学者,

对于城市群的划分定性较多,对于定

量分析时城市群的划分门槛偏低,这

样使一些地区并不具备城市群基本条

件的地区也被划入城市群范畴。因此

本文对于国内城市群的划分采用定性

与定量相结合,并且提高划分门槛。

从定性角度来看,城市群应该符

合以下特征:第一,具有良好的地理

临近性;第二,城镇密集分布、人口

稠密、经济发达;第三,地域保持连

续性、完整性,具有比较大的地域范

围;第四,交通发达,城市之间经济

往来密切。

8

2011.11现代城市研究

对于划分城市群,有定性的标准往往还不够,需要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量化标准。参考国外划分标准及我国具体实际,对于我国目前城市群的划分,采取如下标准:

1.城镇密集分布,群内有5个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密度超过50个/万平方公里;

2.经济实力强,城市群GDP总量至少达到3000亿元以上;

3.至少有一个以上超大城市作为核心城市,其中核心城市人口规模一般要在200万人以上;

4.人口密集分布,群内人口总量达到2000万人以上,人口密度超过

300人/平方公里;

5.城市之间地理距离近,核心城

市服务半径不超过300公里。

根据以上划分标准,通过对全国

所有可能成为城市群的区域进行筛选。

筛选结果显示目前符合标准的总计有

11个城市群,分别是长三角、珠三

角、京津冀、山东半岛、成渝、辽中南、

中原、海峡西岸、武汉、湘中以及关

中城市群,空间分布如图1。

从城市群空间分布来看,城市

群分布最显著特征是城市群分布与经

济重心分布重合,主要分布在东部沿

海经济发达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城

市群空间分布与目前国内东中西三大

经济带分布是高度吻合的,东部沿海

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城市群也密

布,从北至南形成了辽中南、京津冀、

山东半岛、长三角、海峡西岸、珠三

角等城市群,中西经济薄弱,其城市

群分布也较少,西部地区甚至尚未有

城市群出现。

3 国内城市群的梯队发展格局

城市群在空间表现为东部密集而

中西部稀疏,其内在原因是经济发达

与否是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因

而有必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来进

一步分析国内城市群的发展状况。衡

量城市群发展的指标有很多,如经济

总量指标、人均效率指标、人口指标、

城镇密度指标等等,各种指标的综合

考虑才能更全面反映城市群的内在发

展。但同时,以不同指标划分会导致

不同的划分结果。由于本文侧重城市

群整体经济实力,同时为了简单起见,

本文划分城市群时暂时采用经济总量

指标,对于采用其他人均指标或者更

为全面的综合指标等来衡量,在后续

研究中会考虑。

通过对以前述新划分标准划分出

来的国内11个城市群进行对比,可以

发现这些城市群呈现出明显的梯队结

构,如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长三角、

珠三角以及京津冀等城市群由于其经

济实力超群,进入第一梯队;山东、

成渝、辽中南等城市群进入第二梯队;

中原、海峡西岸、武汉、湘中以及关

中等城市群因尚处起步阶段,经济实

力较弱,归为第三梯队(图1,图2)。

(1) 第一梯队城市群

第一梯队城市群主要包括长三角、

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表2)。三大

图1 中国城市群空间分布示意图注:根据MapInfo7.0软件绘图而成。

图2 中国城市群发展等级分类

88现代城市研究2011.11

表1 国内城市化道路政策变迁

规划时间 政策变迁

六五计划 1981—1985 1.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

2.特大城市和部分有条件的大城市,要有计划地建设卫星城镇;

3.新建大中型工业项目、一般不要放在大城市,尽量放到小城市或郊区。

七五计划 1986—1990 1. 继续贯彻“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

2.切实防止大城市人口规模的过度膨胀;

3.有重点地发展一批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八五计划 1991—1995 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2.以集镇为重点,以乡镇企业为依托,建设具有地方特点的新型乡镇。

九五计划 1996—2000 1.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城镇规模适度,布局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

2.有序地发展一批小城镇,引导少数基础较好的小城镇发展成为小城市。

十五计划 2001—2005 1.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镇化道路;

2.防止盲目扩大城市规模;

3.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十一五规划 2006—2010 1.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2.已形成城市群发展格局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洲等区域,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

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整体竞争力;

3.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形成新城市群。

十二五规划 2011-2015 1.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

2.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轴线上

形成若干城市群的战略格局;

3.在东部地区逐步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壮大若干城市群。资料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https://www.doczj.com/doc/da10578969.html,/fzgh/ , 历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

表2 中国第一梯队城市群

等级 第一梯队城市群

长三角 珠三角 京津冀

总人口(万人) 8368.28 2868.02 6229.98

GDP(亿元) 46860.31 25606.01 22711.07

土地面积(万km2) 10.32 5.44 16.68

核心城市 上海 广州、深圳 北京、天津

次核心城市 杭州、南京 佛山、东莞

主要地级市 苏州、无锡、常州、镇江、 珠海、惠州、江门、 张家口、秦皇岛、承德、唐山、

扬州、泰州、南通、宁波、 中山、肇庆 廊坊、保定、沧州

湖州、嘉兴、绍兴、舟山、

台州

城市数(个) 地级市以上 16 9 9

县级市以上 54 19 21

城镇数(个) (建制镇) 1116 325 849

城市密度(县级市以上)(个/万km2) 5.23 3.49 1.26

城镇密度(个/万km2) 108.14 59.74 50.90

人口密度(人/km2) 810.88 527.21 373.50

城市之间最远距离(km) 460 200 410

核心城市服务半径(km) 290 75 260

注: 1.城市之间最远距离是指城市群内最边缘城市之间的空间直线距离; 2.核心城市服务半径是指最边缘城市与核心城市之间的空间直线距离;3.数据主要来源于高校财经数据库:https://www.doczj.com/doc/da10578969.html,/,中国统计局统计年鉴:https://www.doczj.com/doc/da10578969.html,/以及各地

市统计局网站统计数据,数据年限为2008年;距离采用mapinfo 7.0软件计算而得。

2011.11现代城市研究

89

表3 中国第二梯队城市群

等级 第二梯队城市群

山东半岛 成渝 辽中南

总人口 (万人) 4010.56 9969.35 3065.21

GDP (亿元) 17108.15 12969.62 11186.2

土地面积 (万km2) 7.33 16.67 9.71

核心城市 青岛、济南 成都、重庆 沈阳、大连

主要地级市 烟台、淄博、东营、潍坊、 自贡、泸州、德阳、绵阳、 鞍山、营口、铁岭、盘锦、抚顺、

威海、日照 遂宁、内江、乐山、南充、 本溪、辽阳、丹东

眉山、宜宾、广安、雅安、

资阳

城市数(个) 地级市以上 8 15 10

县级市以上 30 31 22

城镇数(个) 建制镇 548 1788 425

城市密度(县级市以上)(个/万km2) 4.09 1.86 2.27

城镇密度(个/万km2) 74.76 107.26 43.77

人口密度 (人/km2) 547.14 598.04 315.68

城市之间最远距离(km) 450 350 420

核心城市服务半径(km) 220 150 180

注: 同表2注。

表4 中国第三梯队城市群

等级 中原 海峡西岸 武汉 湘中 关中

总人口 (万人) 4162.9 2575.63 2787.93 1853.34 2279.79

GDP (亿元) 8536.77 7470.11 5427.81 4384.2 3462.52

土地面积(万平方公里) 5.88 5.45 5.9 2.81 5.5

核心城市 郑州 福州、厦门 武汉 长沙 西安

主要地级市 洛阳、开封 泉州、漳州 黄石、鄂州 株洲 宝鸡

新乡、焦作 莆田、宁德 黄冈、仙桃 湘潭 渭南

漯河、济源 潜江、孝感 岳阳 咸阳

许昌、平顶山 咸宁、天门 铜川

城市数(个) 地级市以上 9 6 9 4 5县级市以上 23 14 16 8 8

城镇数 建制镇(个) 329 414 430 177 325

城市密度(县级市以上)(个/万km2) 3.91 2.57 2.71 2.85 1.45

城镇密度(个/万km2) 55.95 75.96 72.88 62.99 59.09

人口密度(人/km2) 707.98 472.59 472.53 659.55 414.51

城市间最远距离(km) 263 300 180 200 210

核心城市服务半径(km) 210 120 110 150 170

注: 同表2注。

城市群在全国经济地位举足轻重,经济实力远超其他城市群,实力最强的长三角城市群G D P达到4.6万亿元,是实力最弱的关中城市群的13.5倍。三大城市群处于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最高,吸引外资最多,与世界经济联系最密切。具有超强的核心城市,核心城市人口规模大,经济实力强。除核心城市外还有

经济实力很强的次核心城市,如长三

角内的次核心城市杭州和南京、珠三

角城市群次核心城市佛山和东莞。

(2) 第二梯队城市群

第二梯队城市群整体实力要弱于

第一梯队城市群,具体包括山东半岛、

成渝以及辽中南城市群(表3)。在空

间结构上均表现为双核模式,双核实

力相当,距离适中,共同服务于群内

城市。

(3) 第三梯队城市群

第三梯队城市群是在原有城镇较

为密集的基础上,经过规划培育后迅

速成长起来的初级城市群。主要包括

中原、海峡西岸、武汉、湘中以及关

90现代城市研究2011.11

中等城市群(表4)。

从以上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及其处于三个不同梯队的格局可以看出,我国城市群的发展是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相辅相成的。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需要对处于不同梯队的城市群采取不同的发展对策,才能更好地促进国内城市群的快速发展。

4 国内城市群梯度差异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建立梯度差异化的城市群发展思路。

国内城市群发展程度各异,呈现出梯队化发展的格局。在经济总量、城市密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等指标方面,在第一梯队、第二梯队以及第三梯队呈现依次减弱的态势。由于各自的区位优势不同,城市群发展基础不同,应该依据其梯队发展的格局,确立其梯度发展的思路。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两横三纵”的城市群空间布局思路,但通过上文的分析,未来一段时期内“两横三纵”的空间格局未必能够建成,而处于三个不同梯队的城市群则可能在“十二五”期间得到快速发展。实际上,除了以上处于三个梯度的城市群外,还有一些虽然尚达不到城市群的标准,但具有发展成为潜在城市群的城镇密集地区。对于这些尚处于培育期的城市群,同样也需要树立梯队发展的思路。

(2)采取梯度差异化的城市群发展措施。

促进城市群的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是需要采取梯度差异化的发展措施。目前不同梯度城市群最重要的问题主要有:(1)城市群规模小,对经济贡献度低;(2)群内城市体系不完整导

致城市间合作不足;(3)城市群交通

发展不平衡。这些问题随着梯度的降

低而逐渐严重。

首先,注重城市群经济质和量的

发展。美国大纽约区、五大湖区和大

洛杉矶区等三个城市群对美国的经济

贡献度约在60%左右,而我国第一梯

队的三个城市群对我国的经济贡献率

目前仅为40%左右。处于第二、第三

梯队城市群的经济贡献度更低。随着

经济要素向城市群集聚,各城市群的

经济贡献度会逐步上升。处于第一梯

队城市群面临经济结构转型的压力更

大,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性要大于经

济总量的扩张。而处于第二、第三梯

队城市群处于第一梯队城市群产业转

移的承接区,增加经济总量的任务则

更重一些。

其次,着力培养群内城市体系。

发达国家城市群内拥有数个核心城市,

是一个包括大、中、小城市和市镇的

城市群体,具有完整的城市等级体系,

同时群内具有若干不同等级规模的次

级城市群,呈现出嵌套模式。如日本

东海道城市群内包括东京城市群、坂

神城市群和名古屋城市群,层级丰富。

国内城市群体系不甚完整,城市体系

机构出现断层,经济增长的能量难以

通过城市体系有效传导。第一梯队城

市群的城市体系相对较好,未来发展

的重点是次核心城市,发展完善群内

次级城市群。如长三角城市群内南京

城市群、杭甬城市群已初步具有次级

城市群的特征。第二、三梯队城市群

则重点发展核心城市,发挥核心城市

的带动作用。

最后,完善城市群交通建设。总

体来说,处于第一梯队的城市群交通

发展快速,能够满足城市群发展的需

要,部分地区交通甚至发展过度,浪

费资源。而处于第二、第三梯队的城

市群交通则发展较为滞后,尚不能满

足城市群发展。城市群交通可以分为

群内交通和群外交通。群内交通是指

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各种交通,群外

交通主要是指城市群与外部的交通联

系。第一梯队的城市群长期处于经济

发达地区,群内交通如高速公路、高

速铁路、水路等路网密布。而第二、

三梯队的城市群则处于城市群初级阶

段,城市群交通比较滞后。处于第一

梯队的城市群的交通发展重点是控制

群内交通过度发展,注重发展城市群

对外交通,而处于第二、第三梯队城

市群,其群内交通仍处于不足阶段,

近期发展重点依然是加速发展群内城

市之间的交通体系。

注释:

①周牧之. 鼎—托起中国的大城市群[M].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4:47-49.

参考文献:

[1] 周牧之. 鼎—托起中国的大城市群[M].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4:47-49.

[2] 赵晓雷. 城市经济与城市群[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324-329.

[3] Gottmann, J. Megalopolis 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

board[J]. Economic Geography,1957,33:

189-200.

[4] Gottmann, J. Megalopolis Revisited:

Twenty-five Years Later [M]. Maryland:

University of Maryland,1987.

[5] McGee, T. G.. 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 in Asia: Expanding a

Hypothesi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1991.

91

2011.11现代城市研究

中国三大组团式城市群

中国三大组团式城市群 作者: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节选) 组团式城市群是大中小城市“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镶嵌体系,体现出以城乡互动、区域一体为特征的城市发展的高级演替形态。在水平尺度上是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之间相互联系的城市平面集群,在垂直尺度上是不同等级、不同分工、不同功能之间相互补充的城市立体网络,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使得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联动效应达到最大化,从而分享尽可能高的“发展红利”,完整实现“区域发展动力、区域发展质量和区域发展公平”三者在内涵上的统一。 城市发展的轨迹告诉我们,其空间形态的演进,具有明显的特征: 城市的点状表征:0维模式(传统城市中心,强调集聚性,产生城市病) 城市的线状表征:1维模式(沿江沿路城市带,强调通达性,腹地相对狭小) 城市的面状表征:2维模式(城市群,强调结构性,功能相对不对称) 城市的体状表征:3维模式(组团式城市群,强调等级、有序、互补和立体网络性,最大限度获取“发展红利”) 而大力培育组团式城市群,既是中国城市化战略进程的跃升,也是中国新一轮财富涌流的本质载体。 今后中国必须坚持发展三大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组团式大城市集群,打造中国城市化建设中的主力与经济增长能力的“航母”。国家三大组团式城市群必然是大、中、小城市“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城市体系,以寻求资源利用的空间最大“整合交集”为根本出发点,让发展红利得到充分涌流。 组团式城市群发展模式的战略突破 1、避免了城市摊大饼式的单极化扩张; 2、形成了以大中小城市相协调为特征的区域镶嵌体系; 3、建立了以地缘经济为基础的城市空间布局与城际战略联盟; 4、构筑了以产业链为核心的城市等级系列集合; 5、实现了效率最大化的城市结构在区域中的逻辑充填; 6、充分协调了自然-社会-经济的城乡时空耦合;

中国个城市群竞争力点评与排名

33个城市群竞争力点评与排名 1.长三角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位于中国沿江沿海“T”字带,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它由沿江城市带和杭州湾城市群构成,以上海市为中心,包含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等六个城市,江苏的南京、扬州、常州、泰州、镇江、无锡、南通、苏州等八个城市。其辐射区涵盖了浙江金华和衢州两市。该城市群目前形成以上海为核心,以杭州、宁波、南京、苏州等为中心的“一核心、多中 全球化巨型城市网络雏形已经显现。常住人口增长与移民人口增长优势不明显,GDP增长率逐渐放缓,但在科技水平、医疗质量、文化设施、环境治理、港口交通等方面排名位列第一,该城市群正逐渐转向内部发展环境的优化。可以预期,这将是下一轮发展的必要准备。 长三角城市群应结合城市建设、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推行集约化发展,统筹区域布局,实施功能分区,提高资本、土地和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效率。同时鼓励地方化,保持城镇集群特色,优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与区域性交通网络的衔接,提高区域经济效率。

2.珠三角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由香港、广州、佛山、江门、深圳、惠州、肇庆、珠海、东莞、中山、澳门等11个城市组成,外加清远市作为其辐射城市。它是我国沿海开放区最具活力的地区,也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群之一,在全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即使不将香港和澳门计算在内,该城市群仍旧吸纳了全国近1/6的外资。2007年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位列第二,其中先天竞争力排名为第二、现实竞争力第一、成长竞争力第三。 (1)先天竞争力。位于华南地区的该城市群,其发展是伴随珠江三角洲的 其 、 20位。在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得分也不够理想,排名仅为第12位。今后该城市群的发展应仍旧以香港为城市群核心,以澳门、广州为中心城市的核心圈层,并以此城市结构来带动城市群经济的新发展。“城市群由原来工业、制造业为主的生产性带动,逐步走向服务性的产业带动,这种发展方向的转换将使珠三角城市群成为南方强有力的经济重心。” 3.京津唐城市群 京津唐城市群位于环渤海湾地区、华北平原北部,空间地域范围涉及两市一省,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的唐山、保定、廊坊、张家口、承德、

城市空间扩展方式研究

一、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制约因素和基本模式 (一)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和制约因素 1.经济发展是城市空间扩展的根本动力。 第一,经济发展中的集聚和扩散效应是城市空间扩展的直接动力。城市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空间,优越的区位、丰富的资源、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已形成规模的工业、繁荣的商贸活动、多样便捷的服务和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等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一个强大的引力场,吸引着各种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当这种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即不经济)时,便会引起各种生产要素向周边地区的扩散。而无论是集聚还是扩散都将对城市建设用地产生新的需求,带来城市空间的扩展。换言之,城市空间的扩展是在集聚力和扩散力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 第二,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决定了城市空间扩展速度和扩展形式的周期性变化。一方面,从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大城市不同时期的空间扩展情况看,城市空间扩展是非匀速推进的,表现出加速与减速的交替过程,直至进入稳定期。当经济高速发展时,城市建设投资增加,城市空间扩展加速,反之则放缓,使城市空间呈现出“年轮”性特征。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还影响着城市空间扩展的形式。当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时,城市空间扩展形式主要表现为外延式水平扩展,城市建设用地比较粗放、松散,紧凑度指数下降。当经济处于稳定增长或缓慢增长阶段时,城市空间扩展则转为内涵式垂直空间扩展,以内部填充、改造为主,建筑密度加大,紧凑度指数明显上升。 2.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居民对居住条件改善的需求是城市空间扩展的重要力量。 在城乡差距存在且政策开放的情况下,大量农村人口涌进城市,导致城市住房需求猛增。新增人口中的低收入群体通常在市区的边缘地带栖身,由于边缘区的土地价格较低、交通便利、房租较低、管理松散,同时建造商在郊区建设新屋的成本也较低,城市空间以空前的速度向外扩展。另一方面,城市中的高收入群体,不满于中心区的喧闹、拥挤和环境的日益恶化,纷纷向郊区迁移,追求更加宽敞、更接近自然的舒适居住环境,这就要求有更多的土地空间作保障。与之相适应,部分产业向这些地区的迁移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兴建,又进一步增加了对土地的占用。 3.交通网络的拓展对城市空间的扩展具有明显的引导作用。 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地铁、轻轨等交通设施的建设,极大地加强了城市的对内对外联系,大大提高了城市空间的扩展速度并改变着城市空间的扩展方式。由于便捷的交通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并给居民的工作、生活、出行带来方便,因此,在重要的交通站点会形成新的集散中心,并沿主要交通干线轴向扩展。发达的交通线路对各种生产生活要素具有很强的吸附力,而纵横交错、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使城市空间扩展最终呈现网结状格局。 4.技术进步对城市空间扩展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建筑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垂直扩展,在一些聚集效应较高的城区,土地供给非常紧张,人们凭借先进的技术使建筑向更高处发展,建成高楼林立的中央商务区或住宅区,从而使城市空间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不仅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水平扩展,也改变着城市的空间形态。在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网上购物、网上办公 城市空间扩展方式研究 陈玉光

城市群的演变过程与中国城市群的发展

城市群的演变过程与中国城市群的发展 国土地区所课题组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城市群的出现。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已形成城市群的发展格局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这是党和国家对促进城市化进程和区域发展的战略决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将产生重要而且深远的影响。 一、城市群的基本概念与界定标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演进,在一个区域内,资本、信息、资源、技术等逐渐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网络,城市便是支撑这个网络系统的关键节点。以大都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已经成为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并开始主导国家经济乃至全球经济。 (一)城市群的基本概念 城市群是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区域空间形态的高级现象,能够产生巨大的集聚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之一。对城市群概念的表述,学者们莫衷一是,但认识在渐趋一致,即城市群是有很多城市组成的,彼此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共同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本文所谓的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几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二)与都市圈、城市连绵区等相关概念的区别 和城市群相关的概念有很多,比如都市圈、城市连绵区、城市带、组团式城市等等。由于这些概念存在着一定的共性,有时将其混用。但其实,城市群与都市圈的概念是有区别的,城市带与城市连绵区也各有定义。 有关城市连绵区的研究相对深入、全面,它是城市群的一种特殊形态,指以若干个数十万以至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为核心,与周围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干线大小城镇连续分布的巨型城市一体化地区。 城市带是指在一条交通干线上分布了大大小小很多个城市。和城市群概念不同的是,城市带所强调的是城市分布的形态,但城市之间不一定存在密切联系,而城市群强调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及相互影响。 组团型城市和城市群极为类似,在经济联系、功能互补、交通发达方面都可谓典型的城市群,本质区别是,前者是一个呈分散状布局的城市,是现代大都市为避免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通过建立新区形成的多中心格局,也有将周围的城市扩展进来,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组团型城市。而城市群则是由多个城市组成的集合体,无论如何发展也不会成为一个城市。 都市圈一词出现和使用的频率极高。此概念起源于日本,日本在太平洋沿岸分布了京滨、阪神、名古屋三大都市圈,共同构成东海道城市群。因此,可以认为,每个城市群都有一个或多个都市圈。都市圈属于同一城市场的作用范围,一般是根据一个或几个大都市辐射的半径为边界并以该城市命名。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中心,通过极化效应集中了大量的产业和人口,获得快速的发展。随着规模的扩大,实力的增强,城市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带动效应,形成一个又一个都市圈或城市圈。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际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出现,相邻城市辐射的区域不断接近并有部分重合,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越来越大,就可以认为形成了城市群。城市群的出现是一个历史的嬗变过程。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09年1月)截选 报告摘要 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网民规模较2007年增长8800万人,年增长率为41.9%。中国网民规模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之势。 宽带网民规模达到2.7亿人,占网民总体的90.6%。 手机上网网民规模达到11760万人,较2007年增长了133%。 农村网民规模增长迅速,网民规模达到8460万人,较2007年增长60.8%,增速远远超过城镇(35.6%)。 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中,西部省份网民增长最快,网民增速达到52%,远远超过中部(40.6%)和东部(39.3%)地区。 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增长迅速,但增长不均衡。IPv4地址的增速已经连续两年落后于网民的增速,IPv4地址的增速如果持续落后于中国网民的增速,未来将成为制约中国互联网发展发展的瓶颈因素。 CN域名和CN域名下网站增速均超过域名总体和网站总体的增长速度,成为拉动中国互联网资源增长的重要力量。 2008年中国的网络新闻得到快速发展,网络新闻的使用率较去年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网络新闻用户达到23400万人,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舆论宣传阵地。 作为用户自创内容的重要应用,博客自诞生以来,一直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截至2008年底,中国博客作者已经达到16200万人。 网络游戏在各个应用中排在第六位。在中小学生的应用排序中是第三的位置,网络游戏是中小学生上网的一个重要应用。 大学生使用的前三种网络应用是:网络音乐、即时通信、网络新闻,和总体相比,网络新闻在大学生的使用序列中下降了一个位次,而网络视频则较总体提升了一个位次,排在各个应用的第四位。 根据网民使用的网络应用,结合他们的网络应用数量、在互联网的时间花费,可以将他们划分为三大序列、七大群体: ?重度用户序列:他们无论在使用的网络应用数量还是在上网时长上都远高于网民总体的平均水平。 ?网络依赖群:此群体占网民总规模的近11%,他们在各种网络应用上的群体特

中国大城市群发展战略的三个误区(1)

贵州民族报/2012年/3月/7日/第B01版 观点 中国大城市群发展战略的三个误区 张孝德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 目前,在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上,存在着严重的宏观层面上均衡发展与中观层面上非均衡推进的矛盾。进入21世纪以来,西部大开发的启动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标志着在宏观层面的区域经济发展开始从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的战略转型。但是,在以城市为中心的中观区域层面上,实施的却是以大城市或城市群为中心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从中部到西部,从环渤海到东北,各地都把打造城市群作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但是,当我们冷静而理性地考量这个被国内推崇的区域发展战略时,会发现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 首先,20世纪80-90年代,东部区域经济发展依靠的不是城市群拉动战略。珠三角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是东部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不是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进入21世纪以来,自推出京津唐城市圈之后,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出现了造大城市群热。目前中部地区已形成“六省六群”的城市群格局,即湖北武汉城市圈、河南中原城市群、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安徽皖江城市带、江西环鄱阳湖城市群和山西太原城市圈。西部也不甘落后,目前正在规划中的有11个城市群。东北地区以东北4个副省级城市为中心构筑的4大城市群也在规划中。为什么自从中央实施西部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的战略以来,各大区域如此热衷于城市群发展战略?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认为20世纪80-90年代东部地区的发展,依靠的就是城市群拉动发展战略。 、其实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20世纪80-90年代东部地区的发展,并不是依靠大城市群拉动战略起家的。从经济增长与城市圈的逻辑关系看,在21世纪初浮出水面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和动力。“珠三角”这个区域概念首次提出是在1994年,而以政府文件明确提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概念则是进入21世纪以后的事,这就是2005年广东省政府公布的《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也是进入21世纪后的产物。回顾东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就可以清楚地发现,推进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区域战略有三个特点:一是在空间上,从局部试验、搞活,逐渐向大城市推进。珠三角的经济起飞,是从1980年8月26日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经济特区开始的,当时根本没有城市群这个概念。被确定为经济特区的深圳和珠海是两个边防小镇和边陲小渔村。即使在1984年中央提出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仍然没有大城市群概念。二是在区域经济增长动力培育上,是根据制度创新、市场发育、地缘优势等因素来进行的,而不是像目前规划的大城市群战略那样,根据城市面积的大小、城市的行政级别高低来确定。三是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充分依靠市场的力量。在20世纪80-90年代,东部尚未形成目前如此强势的政府,当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处在发育中的市场。 总之,在东部区域经济发展秘诀中,没有大城市群拉动的战略。在东部浮出的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大城市群,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不是原因和动力。21世纪后,东部实施的大城市群拉动战略,是在城市群已经形成的前提下进行的,是利用城市群增长极效应,推进区域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所以,目前在中西部地区启动城市群发展战略与东部城市群发展战略有根本的不同。中西部地区是期望通过政府主导建造城市群,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果说推动东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动力内生于市场、制度创新,那么中西部地区的城市群发展动力则是来自强势政府的推动。 其次,被中国推崇的美国和日本的城市群模式,同样不是这些国家实施城市群战略的结果,而是理论认定的结果。

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研究

科 技 进 步 与 对 策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V ol.27 No.22 Nov. 2010 第27卷第22期 2010年11月 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研究  周 潮1,2,刘科伟1,陈宗兴1 (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127;2.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淮安223001) 摘 要:建设和发展低碳城市是实现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关键所在,而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内在动力支撑因素。基于低碳城市与空间结构的概念及二者的关联性,在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低碳发展理念观的3种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以促进城市低能耗发展,为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目标提供动力机制。 关键词: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DOI:10.3969/j.issn.1001-7348.2010.22.014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0)22–0056–04 0引言 人类社会正步入低碳经济时代,低碳城市正成为城市品牌的新亮点和新坐标,是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在全球范围内城市软实力的竞争中即将发挥关键性作用。因此,建设和实现低碳城市是各国政府关注的热点,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西方国家对低碳城市的研究较早,在实现模式、城市规划和政策研究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1~4],如一些国家制定了相应的行动计划,并在相应的城市进行了实践[5]。作为一个发展大国,发展低碳城市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面向“后京都时代”的必然选择。因此,国内学者也围绕低碳城市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6~10],并在保定市和崇明岛等城市进行了低碳城市建设的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看来,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主要注重:①理论探讨,如理论模型、评价方法和指标等;②技术革新,如新建筑材料和新交通工具使用;③策略研究,如加强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等,但研究中对城市空间结构与低碳城市的关系涉及较少。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低碳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加速、碳排放日益增加的时期,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成为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协调各功能区之间的关系、促进城市资源节约利用、保证城市低碳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本文将在分析低碳城市概念及影响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因素的发展阶段的“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对促进和实现城市低碳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低碳城市与城市空间结构 1.1低碳城市 城市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心,但也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和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工业文明城市(特别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生产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迹成为全球低碳发展的关注焦点。学术界、国际组织和各级政府于2007年开始关注“低碳城市”的概念[11],但目前世界各国都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我国学者对低碳城市的概念界定进行了相关的论述[12~14],通过对不同学者观点的归纳与总结,结合我国国情,本文认为低碳城市是指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低碳转变,减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建设低碳排放的宜居模式城市,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可以看出,低碳城市强调以低碳理念为指导,在一定的规划、政策和制度建设的推动下,以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为基础,以低碳能源生产和应用为主要对象,以市民低碳生活为行为特征,通过发展当地经济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全球碳排放减少作出贡献。 1.2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的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合理的空间结构模式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关于城市空间结

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发展现状与战略设计

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发展现状与战略设计 古代丝绸之路在境内主要包括南阳、洛阳、西安、固原、靖远、武威、平凉、会宁、兰州、酒泉、敦煌、天水、陇西、临夏、西宁、张掖、哈密、乌鲁木齐、伊宁、吐鲁番、龟兹、阿克苏、喀什、若羌、且末、于阗等26个城市。在今天由于行政区划的变化,被调整为中西部6省的22个地级市(自治州)。它们的地理位置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境内主体形态高度吻合,也是今天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国内最重要的基础和支点。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提出“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也要以建立合理的城市分工和层级体系为中心,规避城市间的“同质发展”和“恶性竞争”,推进区域内大城市、中小城市与村镇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而建议以古代26个丝路城市、当代中西部6省的22个地级市(自治州)为对象,规划建设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为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全球拓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切实保障。 一、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的主要特点 与我国已有的其他城市群相比,中国丝绸之路城市群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城市源流久远,历史辉煌,呈现出多区域、多文化、多中心的特点,在中国城市群中独树一帜。 丝绸之路城市群城市空间地段分布情况 1、多区域:“满天星斗”式的“条形”形态 丝绸之路26个城市分属于22个地级市或自治州,涉及河南、陕西、宁夏、甘肃、新疆和青海6省份,同时涉及到已有的中原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宁夏沿黄城市带、天山北坡城市群、兰州—西宁城市群等。由于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城市间隔较大、交通不便及城市布局比较松散、内部联系较弱等原因,丝绸之路城市群在机制上远不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东部城市群那样紧凑和集中,呈现出一种多区域融合、“满天星斗”式的“条形”城市群形态。 2、多文化:丰富多样的区域文化 丝绸之路作为历经千年的人类大型文化遗产,既见证着历史的沧海桑田,城市的兴衰消长,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渗透融合。同时,以绿洲农业文化、草原游牧文化、中原屯垦文化及域外宗教文化为核心资源,丝绸之路丰富多样的区域文化是基于北方文化圈的京津冀、基于岭南文化的珠三角、基于江南文化的长三角、基于巴蜀文化的成渝城市群、基于齐鲁文化的山东半岛、基于实用理性的中原经济区等不能相比的。 3、多中心:多元共建的战略支点 改革开放以来,丝绸之路形成了洛阳、西安、兰州和乌鲁木齐四大区域中心城市,为城市群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初步的分工体系和层级关系。有别于长三角、珠三角、 1

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与未来趋势探讨

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与未来趋势探讨 《人民论坛》<2018年第2期)魏广龙任登军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得到了前所未有地发展,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文章在介绍国外城市发展理论和研究方向地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城市空间布局发展现状,找出我国城市空间布局地问题和缺陷,并提出改善城市空间布局地方法,即:资源分配均衡化、交通设计合理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化和土地利用集约化. 【关键词】城市发展理论城市空间布局均衡可持续集约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地转型期,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不断蔓延扩展,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在经济利益驱动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城市空间布局呈现出一些不合理地状况.大城市空间布局呈现两极分化地趋势,如:中心区空间布局过于拥挤,而城市外围地空间布局过于分散;产业区域相对密集,城市绿化率不断下降;等等.这些不合理地城市空间布局最终会影响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导致一系列严重地城市问题. 国外近代以来城市发展理论概述 城市疏散理论,即田园城市—卧城—卫星城理论.①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在此基础上,1922年雷蒙恩·温提出“卫星城市”地概念.20世纪40年代,

处于二战后地修复时期,大城市改建时进行了第一代新城建设;50年代进行了第二代新城建设;60年代进行了第三代新城建设.20年代地卫星城概念只能称为城市郊区,第一代新城是卧城,由于规模过小,没有起到疏散地作用.第二代新城也属于卧城,依赖于大城市地发展,没有吸引力,因此起不到疏散城市地作用.第三代为独立地卫星城,有自己地吸引力,对城市疏散和容纳外来人口起到了一定地作用. 区域规划理论,即中心地理论—增长极核理论.②50年代,许多国家都进行了区域规划活动,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增长极核理论,主张先促进少数经济上增长较快地城市迅速繁荣发展,进而带动附近区域地发展.此理论可促进城市快速发展,但容易引起城市地盲目蔓延. 城市美化运动,即城市环境生态学.③二战前期,在美国,先驱者们主张人与自然要正确合作,美国许多城市进行了公共绿地规划.自20年代至今,一直注重城市环境生态学对城市规划地影响,强调将自然环境和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 城市发展由单一中心城市到多中心城市再到大都市绵延区.④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城市化仍在继续,大多数国家开始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大城市地布局由单一中心城市模式转为多中心城市模式.单一中心城市造成城市无限蔓延,多中心城市郊区化现象严重,逐渐发展为大城市绵延区,形成无边地城市,造成土地大面积浪费.

川南城市群的现状及前景

目录 川南城市群的现状及前景 (2) 1.川南城市群的地理背景 (2) 2.川南城市群在四川的地位 (5) 3.川南城市群的发展现状 (6) 3.1区位优势突出 (6) 3.2交通条件较好 (7) 3.3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8) 3.4城镇化水平较高 (9) 3.5产业布局合理 (9) 3.6金融环境宽松 (10) 3.7城镇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10) 4.川南城市群发展前景 (10) 4.1将进行积极主动的经济合作,开创广阔市场 (11) 4.1.1将建立便捷的快速通道 (11) 4.1.2川南各市将错位发展 (11) 4.2努力建设组合城市,促进各市共同发展 (12) 4.3构建大型城市,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 (13) 4.4编制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方案,绿色发展经济 (14)

川南城市群的现状及前景 1.川南城市群的地理背景 川南地区主要包括四川省南部的自贡、宜宾、泸州、内江四市。 地理背景对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影响深远。以下主要从城市的自然地理背景,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水文、资源,以及人文地理包括历史、文化、政治等分析川南城市群的地理背景。 自贡市位于四川盆地南部、长江上游的釜溪河畔。与内江、宜宾、泸州、乐山等地相邻。自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分为低山、丘陵、平坝、沟谷。气候属东亚季风环流控制范围,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7.5℃至18.0℃,日照1150至1200小时,降水1000至1100毫米。江河分属沱江、岷江水系,境内大小河流460余条。自贡境内地形多丘陵,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自贡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日照时间较短,四季分明,阴云天气较为常见。自贡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天然气、卤水、岩盐及石灰石。自贡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众多,尤以盐业遗址、恐龙化石和彩灯文化著称于世。

关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

关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 [摘要]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近年来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领域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分析了不同名称事例项目的产生的背景,归纳了工作内容、特点、作用和方法,评价了存在的误区和改进方向。通过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和总体规划的研究,认为前者尽管有时冠以“规划”,但仍然只是一种研究类型;指出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不能也不应被“代替” [关健词]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总体规划自2000年6月广州城市发展概念规划开展以来,类似的规划研究在全国大城市成“风起云涌”之势(仇保兴,2001),有的称“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有的称“城市战略规划”,也有的较准确地定名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以下简称“空间战略研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先后参与了广州、南京、宁波、杭州、深圳、呼和浩特、合肥、厦门、济南、哈尔滨等省会和副省级以上城市的空间战略研究工作,笔者有幸参加了上述大多数项目中的研究工作。 1 背景:城市发展与规划的问题 1.1 城市发展中的问题 对于城市发展问题,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结论。在城市与地区层面上,从规划师的角度,我们可以把当前大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归纳为8个方面: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关系变动——城市地位变迁与区域竞争; .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经济空间结构调整; .人口、就业与社会稳定的压力——保持经济增长速度与投资规模; .社会结构多元化(原住民、城市居民、新移民、打工者),社会阶层分化及利益冲突——降低城市“门槛”,城市扶贫,社会空间结构整合; .人文资源保护与文化传承压力——从空间结构上把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城市特色继承和创造; .自然资源保护与环境压力——资源合理配置,区域性生态环境建设; .转型期政府角色的两面性——资金短缺的压力,资源开发; .行政体制障碍与局部利益冲突——“属地经济”分散资源,整合空间利益。 上述问题大多数是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引发的,其中一些问题并不属于传统意义的城市规划范畴,城市规划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但这些问题都是城市规划的背景和条件,决定着城市规划制度的走向和作用的发挥,影响着城市规划技术内容的扩展和方法的改进,也影响着规划师的思维方向和价值取向。空间战略研究可能比其他层面的规划研究更多地涉及到这些问题。 1.2 上版总体规划问题与政府动机 开展空间战略研究的大多数城市的总体规划是在1999年至

2019-2020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

2019-2020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 2019年7月

目录 2018 年中国互联网用户与市场重要数据 1 2018 年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发展情况 2 2018 年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3 2018 年中国云计算发展状况 5 2018 年中国大数据发展状况 6 2018 年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状况7 2018 年中国物联网发展状况8 2018 年中国虚拟现实发展状况9 2018 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状况10 2018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11 2018 年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状况13 2018 年中国网络资本发展状况14 2018 年中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发展状况16 2018 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状况19 2018 年中国网络游戏发展状况20 2018 年中国搜索引擎发展状况21 2018 年中国网络音视频发展状况22 2018 年中国在线教育发展状况23 2018 年中国网络医疗健康服务发展状况24 2018 年中国网络出行服务发展状况25 2018 年中国网络广告发展状况27

2018 年中国互联网用户与市场重要数据 用户市场 网民第三方支付 8.29 亿208.07 万亿 即时通讯电子商务 7.92 亿31.63 万亿 搜索引擎网络零售 6.81 亿9.01 万亿 网络新闻网络广告 6.75 亿4914 亿 网络视频网络教育 6.12 亿3734.1 亿 网络购物网络游戏 6.10 亿2871 亿 网民使用率

网民规模保持平稳增长手机网民数量持续增长 截至 2018 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 8.29 亿,全年 新增网民 5653 万,互联网普及率达 59.6%,较 2017 年 底提升 3.8 个百分点。超过全球平均水平(57%)2.6 个 百分点。 2018 年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IPv6 应用进入高速发展期 截至 2018 年底,我国IPv4 地址数量为 338,924,544 个,拥有 IPv6 地址 41079 块/32,年增长 75.3%。 网站数量 523 万个,略有减少 截至 2018 年底,我国网站总数量为 523 万个,较 2017 年底下降 1.9%。 2011-2018 年中国网站数量 截至 2018 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8.17 亿, 较2017 年底增加手机网民 6433 万,其中网民中使 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 2017 年底的 97.5%提升至 2018 年底的 98.6%。 2018 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和网民占比 域名略有减少,“.C N”域名略有增加 截至 2018 年底,我国域名总数为 3792.8 万个, 较2017年底减少 1.4%,其中,“.CN”域名总数为 2124.3 万个,较 2017 年底增长 1.9%,占我国域名 总数的 56.0%。 网页数量达 2816 亿 截至 2018 年底,我国网页数量为 2816 亿个, 较2017 年底增长 8.2%。 2011-2018 年中国网页数 国际出口带宽数年增长 22.2% 截至2018 年底,我国国际出口带宽数为 8,946,570Mbps,年增长 22.2%。 2011-2018 年中国国际出口带宽数及其增长率 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 中国主要骨干2018 年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发展情况

中国城市群的四大隐忧

中国城市群的四大隐忧 罗天昊 城镇化战略尘埃落定,城市群被寄予厚望。 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两横三纵的城镇化格局,逐步形成若干城市群,而在发改委和国土资源部这两大核心部委牵头的规划中,关于中国未来城市群的设想,引起了广泛关注。 最流行的一种设想,是从三个层次推进中国城市群建设,一是已经建成的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为代表的11个城市群,二是正在建设的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为代表的14个城市群,三是豫皖城市群为代表的7个潜在城市群。 以城市群所以涉及到的省市数量来看,32个城市群,几乎涵盖了中国大陆所有的省市。据预计,届时中国城市群人口将达8亿,城市带人口将达12亿左右,几乎囊括了中国的所有人口。 如此宏大的计划,确实振奋人心,不过,细究之下,城市群战略却过于激进,未来存在四大隐忧。 (小标题)“天女散花”的模式缺少战略重点 在本次城市群规划之前,中国的区域规划,就已经有冒进的势头。 自2008年以来,中国先后将数十个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自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发轫,至海西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横琴岛总体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图们江,黄河三角洲,乃至到今年的鄱阳湖,皖江,海南国际旅游岛,乃至最近的新疆、西藏振兴,成渝经济区等,从东至西,从南到北,几乎全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棋局之中。

优先发展东部沿海,然后辐射到中西部,与“先富带动后富”相对应的是中国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凡三十年,中国已历沧桑巨变,实现了狂飙突起式的崛起,亦凸现了一些初具实力的经济区域,如早年的珠江三角,长江三角;而在这些区域,也崛起了代表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北上广深。特别是珠三角的崛起,带动了中国经济的整体腾飞。 中国从70年代以来的三十年前,出台的国家性发展战略非常有限,而近几年却突然如天女散花般,到处飞舞。大跃进式的区域规划,将对中国未来发展造成深远影响。 本次的城市群战略规划,亦是如此,突然之间,就推出了32个,涵盖了已经建成,正在建成和潜在城市群三种,覆盖了除港澳台之外的所有省市。 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逐步确立,其时间跨度大,空间距离亦广阔。如,以行政性区域振兴计划而言,从深圳在70年代末设立特区,到90年代初的浦东开放,以及到21世纪之后的天津滨海新区,中间间隔均有十余年,这样,每一个国家战略,中央政府都可集中全国物力财力,进行重点投入,并且在可以有针对性研究一些优惠政策。如,深圳特区更多获得政策创新支持,而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则获得了力量的财政支持,以及中央企业的倾斜。以自由式区域发展规划而言,珠三角战略,长三角战略,更是跨度巨大,并且经过了长期的积累与磨合。 由于优势的集中,以及开发周期的漫长,中国前期的国家级区域规划,最后都形成了区域性的经济中心。30年前是将优惠政策和资源向沿海地区倾斜,这种优惠是特殊的,定向的,集中的;而一下出台数十个城市群战略,则更象是天女散花,各个城市群雨露均沾,均难以获得特殊照顾。而这种大面积的“优惠政策”,使各自的优势抵消,只有相对意义没有绝对意义。 欲成大器,必有相当的耐心,而相关部门却对国家性的区域发展规划,几年的时间基本扫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足见发展之急迫,但是,却并不一定完全符合现实。要实现长久发展,必须兼备远见与毅力。

中国十年后(2025年)最富24个城市

中国十年后(2025年)最富24个城市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倪鹏飞博士牵头,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根据过去五年全国城市发展的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比较各城市内外环境,从294个城市中选了24个城市进行深入的案例研究分析。 1.北京。今朝首善之地,明日世界城市。全球格局变化,中国迅速崛起。北京以首都地位对内汇聚全国资源,对外有广泛的国际联系。目前北京城乡差距较大,环渤海城市群尚未形成整体聚焦效用,未来发展空间大。另外,政府立足现实,战略高远。 2.上海。借重中国崛起,建设世界中心。开放的国际市场拓宽了上海获取资源的途径与潜在的发展空间,其全球战略地位日益突出。长三角城市群实力强劲,上海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将崛起成为世界级大都市。此外,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进一步提升上海的国际影响力,吸引更多的高端要素。

3.成都。昔日”中华天府之城“,明日”世界田园之都。成都提出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全球定位和长远目标,并继续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成都的历史文化浓郁,生态环境优越。信息技术发展,赢得了与沿海地区城市相近的发展机会。

4.沈阳。借振兴东北机遇,展“东方鲁尔”雄风。沈阳的基础条件良好,城市环境优美。国有企业改革率先完成,民营企业与国际接轨。国际投资和国内产业转移,为腾飞提供硬件支持。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为沈阳的崛起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5.重庆。老树逢春发新花,迈向国际大都会。国家将重庆定位为西部的重要增长极,使重庆获得有力的政策支持。在沿海工业梯度转移及重工业加速的双重机遇下,重庆将依托雄厚的基础进行产业升级。此外,城乡统筹发展,拉动了强劲的内需。

中国城市群城市化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城市群城市化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本文根据2003-2011年中国22个城市群城市化“投入”与“产出”数据,利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 生产率指数模型,测度各城市群的城市化效率和城市化全要素生产率;利用Tobit回归模型对城市群城市化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忽略污染排放的城市化效率测度往往会高估城市化的真实效率水平;中国城市群城市化效率总体偏低,主要成因是要素资源投入冗余和污染排放过量;22个城市群在城市化效率水平、效率损失来源及城市化全要素生产率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中国城市群城市化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长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而非效率改善 的推动;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对中国城市群城市化效率具有显著影响。要进一步提升中国城市群城市化效率,必须坚持生态城市化理念,充分考量资源约束和环境消耗,走集约型城市化道路;不断优化城市群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劳动地域合理分工和产业转型升级;重视创新环境培育,提高城市群创新能力;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采取差异化的城市化效率提升措施。 关键词城市群;城市化;效率;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5)02-0066-09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5.02.009 中国城市化进程在扩大内需、激发经济活力的同时,受资源环境约束也引发了诸多问题。城市化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效率偏低[1]。相对于单个大城市“摊大饼”式平面扩张的城市化模式,以城市群为城市化推进的主体空间形态理应更具效率。但城市群高密度聚集所产生的高强度相互作用,在推动城市群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高风险的生态环境威胁[2]。根据现有研究成果[2-4],若综合权衡城市群城市化的投入、期望和非期望产出(环境污染、生态退化),中国城市群人口、经济、社会、空间景观城市化效率均不尽如人意。如何应对未来人口、产业向高密度城市群大规模集聚所面临的资源环境挑战?如何保障城市群城市化持续健康推进?破解这些难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城市化效率,即以较少的劳动力、资金、土地、能源、环境等投入,获得最大化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国外学术界关于城市化效率研究成果多侧重不同城市化模式的效率差异比较分析[5-6],较少关注具体的城市化效率问题。伴随中国日趋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和快速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效率问题日渐成为国内学术热点,在城市化效率的内涵[7]、影响因素[8]、评价方法[9]、区域差异[10-11]及

2019-2023年中国三大城市群的发展比较

2019-2023年中国三大城市群的发展比较 中国三大城市群发展比较 一、行业发展概况 通过数据智能分析、洞察并挖掘企业经营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城市能级提升的关键要素,提出推动新经济发展和城市能级的四个重要维度并建立了包含33项核心指标、128项外围指标在内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结合高德POI数据、统计数据、工商数据、银联数据及招聘数据等多源数据,对京津冀、长三角及大湾区三大城市群的48个城市进行了比较研究。(注:本次调查数据中,大湾区未包含港澳地区。) 图表三大城市群全景概览 数据来源:零点有数 二、营商环境对比 三大城市群营商环境平均分为0.34分,大湾区以0.37分略胜一筹。(注:由于48个城市最终数据级差较大,本次研究的分值以1分为满分。)从企业生命周期、投资环境、新经济发展与高质量发展四个维度着眼,由科技、人才、资本组成的新经济发展要素是三大城市群共同的瓶颈所在。如何做到技术不断创新、人才不断跃升、资本服务持续拔高是中国“尖子生”当前面临的最大的成长烦恼。

图表三大城市群营商环境对比 数据来源:零点有数 三、发展梯队分析 打破区域的限制,对48个城市进行了综合分析。值得肯定的是,经过2015年以来持续深化的“放管服”改革,以及2017年以来多轮的营商环境促提升、大督查等行动,企业全生命周期市场监管、投资环境开放度、网上政务服务能力等在各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除绝对领先的第一梯队外,后四个梯队的形成主要产生于两个方面的要素级差:一是城市高质量发展要素,尤其是城市整体商务服务、生活服务的水平。二是新经济发展要素,尤其是技术创新的支撑载体建设、研发投入等水平。凡是这些指标表现不好的,其企业信心指数也会处在低谷。这一现象在第四、五梯队的城市中尤为突出。 图表营商环境五大梯队 资料来源:零点有数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 我国互联网络上网运算机数、用户人数、用户分布、信息流量分布、域名注册等方面情形的统计信息,对国家和企业动态把握互联网络在我国的进展情形,提供决策依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997年,经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决定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联合四个互联网络单位来实施这项统计工作。CNNIC于1997年、1998年、1999年和2000年分不公布了"中国互联网络进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报告发表后,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被国内外用户广泛引用,同时持续有用户要求CNNIC提供最新的统计报告。为了使这项工作制度化、正规化,从1998年起CNNIC决定于每年1月和7月公布统计报告。值得讲明的是,信息产业部电信治理局和国家信息化推进工作办公室签发文件要求各有关单位配合CNNIC的统计调查工作,以及各互联网单位和调查支持网站、媒体等有关单位对CNNIC的支持与配合是中国互联网络进展状况统计调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此次统计调查的要紧内容有:统计我国互联网络上网运算机数量、上网用户数量、域名数量及分布、各个互联网络国际出口带宽以及WWW 站点数量及分布;对我国上网用户的差不多情形和特点等方面做出概况性的统计分析;了解我国上网用户对互联网络的使用情形和行为适应以及对有关热点咨询题的看法和倾向。 依据统计学理论和国际惯例,在第七次调查工作基础之上,此次调查采纳了运算机网上自动搜寻、网上联机调查和网下抽样调查等调查方法。其中网下抽样调查侧重于了解中国网民的总量、有关的特点、行为特点等,而网上联机调查侧重于了解网民对网络的使用情形、行为适应以及对有关热点咨询题的看法和倾向。CNNIC在2001年6月进行了网上联机调查和网下抽样调查。此次调查得到了国内众多知名网站、媒体的大力支持,国内许多知名网站均在主页为此次联机调查咨询卷放置了链接。此次网上联机调查共收到调查咨询卷144083份,经处理得到有效答卷78342份;网下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