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及其结构_基于经验的假说与解释[1]

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及其结构_基于经验的假说与解释[1]

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及其结构_基于经验的假说与解释[1]
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及其结构_基于经验的假说与解释[1]

2010年第5期W orld E cono m ic Papers O ctober,2010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及其结构

基于经验的假说与解释

王文剑*

摘要 本文运用1996 200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及结

构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中国的财政收入、支出分权与地方政府整体规模正相关,

怪兽!理论在中国不成立,主要原因是,在当前的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在财政竞争和

官员晋升竞争的压力下,更加积极地开展财政支出竞争(特别是注重扩大生产性基础设施方

面的财政支出规模),导致地方政府规模不断扩张。本文认为应改革官员的考核机制和转移

支付体制,适度地扩大地方政府自有收入规模,从而将会有利于改善地方政府治理水平,推动

经济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规模 财政支出竞争 官员晋升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财政分权能否遏制地方政府规模扩张,这是一个依然存在争议的话题。Sti g ler (1957)和M usgrave(1959)基于政府是仁慈的假设,认为在一个国家内部财政分权导致地方政府为吸引财政资源而展开激烈的横向竞争,可能会导致无效率的政府收支结构,激烈的地方竞争使地方政府承受过大压力,以至于不得不缩小公共支出规模,因而只能为地方提供低水平的公共支出,这种扑向底层的竞争!不利于地区经济发展。而与之相反,基于政府并不总是为居民利益服务的假设,政府存在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惜侵犯辖区内居民利益的动机,其表现就是政府规模将会无效率地自动扩张,为此, Brennana and Buchanan(1980)提出怪兽理论!,认为财政分权所导致的地方政府竞争将有效地遏制地方政府的无限扩张。任何削弱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制度将不利于财政分权遏制地方政府规模。

在实证研究中,Brennan and Buchanan(1980)的怪兽理论!在美国、加拿大、瑞士等高度分权的国家得到了部分印证,例如,M arlow(1988)运用1946 198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地方政府支出占总支出比重作为财政分权指标进行实证分析,证实了财政分权缩小政府规模的假说。G ross m an(1989)运用地方政府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作为财政分

*王文剑: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河南大学经济学院,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E m ai:l

2010年第5期106

权指标,发现财政分权消减了政府总规模,但联邦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却扩大了政府规模。M oesen and V an(2000)认为分权变量应使用地方政府对税收收入自主程度来衡量,因此应从地方收入中剔除政府间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借款,将地方政府的税收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作为衡量财政分权的指标,他们发现在19个OECD国家中税收分权降低了政府总规模。R odden(2003)认为如果地方政府拥有确定税率和税基的权力,则分权将减小政府规模,但转移支付规模越大则政府规模增长速度将越快。

然而,另一些研究却得出了模糊甚至相反的结论。O ates(1972)以税收收入占GDP 的比重作为政府规模的度量指标,以中央税收收入占总税收收入的比重作为分权指标,计量检验的结果显示中央收入集权与政府规模正相关。与之类似,他对43个国家所进行的跨国研究也没有支持财政分权能够约束地方政府规模扩张的假说,相反,他得出了财政分权导致更大的政府规模的结论(O ates,1985)。Anderson and H endrik(1998)将非正式经济和家庭经济纳入到总经济规模中,以财政支出占总经济规模的比重作为新的衡量政府规模的指标,运用O ates(1985)的方法重新考察了怪兽!理论,在控制了收入水平、人口和转移支付等因素后,他们对45个国家的跨国研究表明财政分权与政府规模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S tei n(1999)的实证研究表明,当地方层面上当存在财政垂直不平衡、无条件转移支付和借款自主权时,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扩张具有正向关系。G ross man(1992)以地方政府支出占总支出的作为财政分权指标,发现澳大利亚的财政分权没有缩小地方政府规模,但证实了共谋!理论。D eM ello(1999)的研究表明,摩尔多瓦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除去转移支付和税收分享额)存在正向关系,但用转移支付和税收分享额占地方政府总收入来衡量的财政垂直不平衡!与地方政府规模存在负的关系,他认为这是因为摩尔多瓦处于制度转型期而出现的特殊现象。

以上的研究者在考察财政分权与政府规模关系时,一般来说均使用一个财政分权指标来衡量,与之不同的是,其他学者从财政支出分权和收入分权两个角度来考察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H eil(1991)分别以22个OECD国家和I M F国家为样本,以中央收入(支出)占总收入(支出)作为分权指标,把联邦政府结构、公民识字率和总贸易支出占GDP的比重作为工具变量,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回归方法,但没有发现财政分权对政府规模产生显著影响。Ji n and Zou(2002)同样从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来考察对地方政府规模、中央政府规模和总的政府规模的影响,他们发现,财政收入分权、支出分权和财政垂直不平衡均扩大了地方政府规模。Jon(2006)运用地方自有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和地方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分别衡量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他发现在18个OECD国家中财政收入分权减小了政府规模和政府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扩大了政府消费支出,但支出分权扩大了政府规模和政府消费支出规模,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尽管为正,但不显著。

在对中国的研究中,胡书东(2001)考察了1952 1997年期间中国的财政分权与政府规模之间的关系,发现怪兽理论!在中国不成立,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收入规模具有正的关系。Chen(2004)使用中国1986 199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其结果证实

2010年第5期王文剑 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及其结构107财政分权扩大了地方政府规模,但共谋!理论在中国存在,这是由于在中国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机制得不到有效发挥,以及来自财政纵向不平衡!和转移支付粘蝇纸效应!的影响。孙琳和潘春阳(2009)认为在中国式分权!的背景下,财政分权推动了地方政府规模的扩大,怪兽假说!并不成立,而财政分权对经济建设支出规模的推动力最大,对公共服务规模的作用次之,而对政府自身消费的推动力最小。

对中国相关问题的研究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在各个研究中所构造的财政分权指标往往采用财政支出分权指标(即用地方财政支出与全国总支出或者中央支出的比值)来衡量,也就是说,均是从财政支出分权的角度来考察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的关系,没有考虑到收入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其次,缺乏对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影响的内在原因进行分析。本文试图弥补以上两个方面的研究不足。文章认为中国存在财政支出分权和不完全的财政收入分权。在当前的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面临着激烈的财政竞争和官员晋升竞争的压力,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将更加重视开展财政支出竞争,特别是注重扩大生产性基础设施方面的财政支出规模,因此,本文的结论是中国的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都导致了地方政府规模的不断扩张?,也就是说怪兽!理论在中国不存在。本文的第二部分是结合中国的财政分权实践,提出本文的假说。第三部分是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本文的假说。第四部分是结论和政策启示。

二、分税制改革和地方政府行为激励 基于经验分析的假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分权改革经历了财政包干体制和分税制。财税包干体制分为三个阶段:1980 1984年实行的是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1985 1988年实行的是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体制,1988 1993年实行的是收入递增包干!体制。虽然财政包干体制形式多样,但是总体来说,财政#分灶吃饭?型包干制是分成合同和定额合同的结合!(吕冰洋,2009)。然而,这个时期的财政包干体制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定额合同使中央丧失了地方经济增长带来的增量收益;第二,分成合同则降低了地方政府的征税努力,地方政府为将更多的税收留到本地区,避免与中央分成,而与当地企业串谋,将税收截留到企业,再通过预算外收入将这部分税收征收上来。为此,中央不得不频繁地变化分权制度,希望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但制度变化过于频繁,使得地方对中央财政分权体制的稳定性失去信心,中央和国家预算内财政收入流失的问题更加恶化。1993年时中央预算收入仅占国家预算收入的22%,占GDP的比重仅为2.7%,国家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则为12.6%,此时中央政府推行宏观经济政策和平衡地区间财政收入规模的能力受到了极大限制。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央于1994年实施分税制改革。此次改革实质上是一次财政收

2010年第5期108

入分权改革,而较少涉及支出方面。其结果是:第一,按照税种来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收入,这是彻底的分税制形式,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完全拥有某些税种的课税权和使用权,中央既无需向地方返还税款,地方也无需向中央上借税款。!(吕冰洋, 2009)。征收成本低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划归中央,而地方则负责营业税、所得税和房产税等征收难度大和税源规模小的税种征收。同时,为了激励地方政府涵养税源的积极性,将增值税在中央和地方之间按75%25的比例进行共享。2002年之后,所得税在中央和地方分享比例从50%50调整为60%40;第二,成立国税局和地税局两个税务机构。国税局负责划归中央预算内税收的征收,地税局负责划归地方预算内税收的征收。而国税局的业务和人事由中央垂直管理,地税局的人事任免则由省级政府垂直管理,中央对地税局的业务给予指导和监督;第三,地方政府支出责任没有明显变化。分税制改革基本上没有对财政支出责任进行改革,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规模没有发生本质变动。如1993年地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是72%,而2006年这一比重为75%。

分税制改革后中央和全国的财政收入显著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993年的22%上升到2006年的53%,全国总财政收入平均增长26%(现值), 2006年中央税收收入达到了19576亿元,是1993年中央税收收入的22倍(现值)。而此次改革默认了预算外收入的存在,地方预算外收入仍由地方征收和支配。但为了治理三乱!行为,在20世纪90年代中央多次调整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制度,1993 1995年和1996年的预算外资金收支范围分别有所调整,从1997年起将政府性基金也纳入了预算内管理,逐步规范了预算外收入的范围和征收管理方式。至此,地方的收入结构由四部分构成:地税局征收的税收收入、国税局征收的共享税、在中央备案的预算外收入和体制外收入。此后,地方政府主要靠自有收入支持本地财政支出的局面被打破,地方财政支出平均38%的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其中中西部地区支出平均54.4%的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因此,地方层面上承受了比分税制改革前更大的财政压力。

(一)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财政竞争方式的选择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

分税制改革明确了地方政府的收入结构,特别是地方自有收入来源更加稳定,而同时相对于分税制之前地方层面的支出压力非降反升!。因此,为了缓解压力,改革极大地激发起地方政府增加自有税收的积极性。如2006年由地方税务局征收的税收收入比1997年增长410.7%(现值),年均增长率达17%。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税局和地税局分开,地方政府无法再和企业合谋,通过隐藏、转移和侵蚀中央收入来扩大自身收入,地方政府只能依靠发展本地区经济,吸引税源、提高本地税源的纳税能力来扩大自身收入规模?。如何更多地招商引资!成为各地政府的头等大事。

现实中,流动性强的税源在选择流入地时,不仅要考察一个地区的税负水平,还要

2010年第5期王文剑 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及其结构109考察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整体的经济发展环境。通过降低税负来吸引税源仅是地方政府各种策略性竞争手段之一,增加公共支出、改善支出结构和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也越来越成为吸引流动性税源的重要手段。地方政府究竟是通过降低税负还是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和调整财政结构来吸引税源,应该取决于各种财政竞争方式的实际效果之间的对比情况。如果仅通过税收竞争来吸引税源,则无疑将会发挥财政分权约束政府规模的效应。而如果地方政府可以在税收竞争和支出竞争之间进行选择,当支出竞争吸引来的收入大于税收竞争吸引来的收入时,地方政府则可能会放弃或部分地放弃税收竞争方式,从而通过扩大支出规模以提供更加丰富和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来吸引和留住流动性税源,此时,则出现高税负对应着高的公共支出水平!的现象(Bardhan, 2002)。当然,在财政竞争过程中,也会出现财政收入竞争和支出竞争同时展开的局面,这就会出现一方面收入竞争使地方政府的竞争扑向底层!,另一方面支出规模也会持续扩大,特别是在有来自中央的转移支付支持时,支出规模扩张的效应将更显著。

显然,当前在中国的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竞争中已不再停留在单纯的税收竞争阶段。王文剑等(2007)的研究表明,东部发达地区财政竞争已经从税收竞争转向了全方位的竞争,一方面通过加大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能够迅速改善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吸引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流入本地区,有利于招商引资!(张军等, 2007)。而在现有地方税税收结构下,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还能够为地方直接带来更多的建筑业、房地产业的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等地方税收收入,同时能够使本地区土地增值,获得更多的土地出让金。另一方面,东部地区进入产业升级阶段,更加迫切发展高科技型企业,这就需要吸引高科技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本,而吸引人力资本就需要调整公共支出结构,增加对非生产性的公共品和服务(如教育、农田科技改造、医疗和环境保护等)的投入,通过改善生态、人居环境和支持科技发展,以吸引更多的高科技发展急需的人力资本和高科技流入本地区。尽管中西部地区目前还无法完全效法东部地区的这些做法,且税收竞争依然重要,但通过加大公共支出投入,改善投资环境,也日益得到各个地方政府的重视。可以说,各地区的地方政府尽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的差异,财政支出竞争的方式会存在一些地区性差异。但从整体上看,当前各地区的地方政府都已经非常重视财政支出竞争形式,并会因此而推动整体的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以上对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财政竞争行为的分析,本文提出假说1:在日益严重的财政竞争压力下,当财政分权导致地方政府采用财政支出竞争的方式吸引更多的税源时,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都不可能约束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反而会推动政府规模的扩张,怪兽!理论在中国并不成立。

(二)官员晋升竞争机制下财政支出结构偏向!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

与其他国家的财政分权不同的是,中国的财政分权伴随着向上负责!的政治集权体制,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决定于上级政府的考核,而并非取决于辖区内居民的直接选

110

2010年第5期员晋升考核机制,使得那些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官员能够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为此,地方政府官员之间围绕经济增长展开了激烈的政绩竞赛,这种锦标赛式!的竞争对地方政府官员发展本地区经济也产生了很强的激励效果(L i and Zhou,2005;周黎安, 2004)。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官员的任期总是短暂的,一般而言只有4 8年,在如此短暂的时期内快速发展经济,由于技术和制度等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都是长期的,最直接有效地促进当地增长的办法就是鼓励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李涛和周业安, 2008)。坚持以发展经济为己任的各地方政府对资本这一流动性较强的稀缺要素具有近乎本能的强烈兴趣!(乔宝云等,2005)。地方政府增加本地区资本积累成为一个必然选择。

为了实现这种劳动密集型特别是资本密集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地方政府一方面通过调整地方政策来吸引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入,另一方面则非常重视能够加速当地资本积累的支出项目!(李涛和周业安,2008),各地政府倾向于直接通过公共支出来加快当地的资本积累。在公共支出中,科学、教育、医疗卫生和政府行政消费等非生产性支出都不可能在较短时期内直接增加辖区内的资本积累,相比而言,具有生产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倍地推动资本积累,拉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更何况显著改善的基础设施本身就是最容易度量的政绩!(张军等,2007)。因此,傅勇和张晏(2007)的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忽视了短期内对地区经济增长促进效果不明显的科教文卫支出,而加大了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有偏!的扭曲的财政支出结构。郑磊(2008)则认为在以经济绩效为考核标准的官员晋升机制导致地方政府之间展开标尺竞争,这种竞争和财政分权制度结合起来,共同对地方政府的教育支出比重产生显著的负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结合中国的实际,本文提出假说2:在中国式官员晋升压力的作用下,地方政府将更加偏向于采用财政支出竞争方式?,而导致财政支出规模扩张的主要原因应是生产性基础建设方面的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张。如果在一定时期内地方政府收入规模是一定的,地方政府还可能会压缩对地区经济增长在短期和长期内没有显著正面影响的非生产性且非福利性公共支出(如政府行政性消费支出)。下面,本文通过构造面板数据模型,对以上假说进行检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三、假说的检验

(一)模型的设定和变量的选取、说明及预测

为了验证以上假说,我们设定以下回归分析模型:

GOV

it =

i

+

t

+

1

R ev

it

+

2

Ed

it

+

3

G ra

-1it

+

4

V i

it

+!?

it

+#

it

(1)

Cons

it ,Co mm

it

,A d m i

it

=?

i

+%

t

+&

2

R ev

it

+&

3

Ed

it

+&

4

G ra

it

+&

5

V i

it

+?(

it

+)

it

(2)

2010年第5期王文剑 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及其结构111 t 年,?it 和(it 表示一组控制变量, i 、?i 和%t 、 t 分别为每个省个体效应和时间效应,#it 和?it 是扰动项。样本包括了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下面本文对各个变量进行说明。

G ov :反映地方政府规模,这一变量是因变量。本文使用地方预算内外支出之和与GDP 的比值来衡量地方政府规模&。为了衡量财政分权与政府规模结构之间的关系,从而验证假说2,本文把地方政府支出结构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行政管理类支出(Ad m i);第二部分是由挖潜改造、科技发展、支援农村生产建设和文教科学卫生事业等方面的支出,作为非生产性且福利性的公共支出(Co mm ),这部分支出短期内对地区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长期看应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一部分是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一般来说,地方政府的预算外收入由收取的部门支配,这些部门除了具有经济发展职能的部门外,还有学校、医疗等从事民生事业的部门。但在地方层面上政府依然保有对预算外收入集中调配的权力,地方政府往往将预算内支出用于基本公共支出,而预算外支出则用于支持经济发展,即 预算内保民生,预算外保增长!(黄佩华和迪帕克,2003)。而历年的?中国财政年鉴(上并没有公布各地区预算外支出的结构,因此,我们近似地将预算外支出看作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将其与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相加得出一个地区生产性基础建设总支出(Cons 1),显然这一做法高估了地方政府投入到生产性

基础建设支出的总量。为了尽量消除这一偏误,我们还计算了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占地方总支出的比值与Cons 1之间的算术平均值(Cons 2)。

Rev :反映财政收入分权水平。中国是否存在财政收入分权?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目前一些研究者认为中国不存在标准意义上的财政收入分权,主要是因为地方层面上的税收立法权仅在中央,因此 用收入无法衡量中国的财政分权!(Zhang and Zou ,1998)。 地方政府只拥有部分税种的征收权和减免权(如屠宰税和筵席税等),因而确切地说,中国只是#支出分权?!(孙琳和潘春阳,2009)。而本文认为地方的收入权力是由多个权力组成的综合体,地方政府收入权力包括收入立法权、收入征管权和收入使用权,其中收入立法权只是其中的一项权力。如上文分析,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在省级地方层面上成立了地方税务局,省级地方税务局的人事任免和税收管理的权力归为省级地方政府,省以下的地方税务局的人事和征管权实行垂直管理,可以说,地方政府完全掌握税收征管权,中央仅对地方税收征管进行业务指导)。由地方政府征收的收入中大部分由地方政府分级使用,拥有对地方收入的使用权,这也是分税制改革的显著结果。而地方政府征收预算外收入则仅需要在中央备案,征收权力和使用权力完全归地方,而大量没有在中央备案的体制外收入则完全由地方设定征收标准并完全由地方征收和使用。因此,从法律层面上看,地方拥有归属于地方层面的收入征管权和使用权。按照OECD 在2003年提供的反映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分权指标看,由于地方无法决定税率和税基以及共享税比例,因此,中国在地方层面存在不完全的收入分权。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可能告诉我们与?

由于重庆市在1997年设立为直辖市,为了方便数据处理,将其与四川省合并。

112

2010年第5期之不同的事实。与围绕GDP建立的地方政府官员考核机制相似,地税部门官员的晋升和奖励则取决于各年税收收入任务完成情况,各地区税收任务目标是根据基数法在年初由地方政府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的预期、公共支出需求等因素制定的。地税部门把完成各年的税收任务成为各项工作的重心,一方面,各级地税部门采取均衡入库!的方法,即时间进度和任务进度保持一致,以减轻年底完成任务的压力,确保税收任务按时完成。另一方面,对收入压力大的地区,地税部门则不得不采取寅吃卯粮!、涸泽而渔!的做法,不惜违反税法将不应征收的税收征收上来;而与之相反,对于收入压力小且已经完成任务的地区,地税部门则拒绝征收税法规定应征收的税收,以减小本年税收收入基数,减轻明年税收增收的压力。预算外收入和体制外收入的征收则与之相似。以上做法都是违反税收法定主义的行为,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纳税人监督力的缺失,在当前对上负责!的官员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的收入征管权严重侵蚀了中央控制的税收立法权。因此,本文认为,在当前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所掌控的收入权力还是很大的。换句话说,在中国地方层面上实际拥有着比法律层面上大得多的财政收入分权。为了客观衡量地方层面的实际财政收入权力,我们计算了地方政府直接征收和支配的财政收入,这部分收入等于地方政府直接征收的财政预算内收入和地方预算外收入之和,其中地方直接征收的预算内收入是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减去增值税,2002年之后按照中央和地方的分成比例再减去由国税局征收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部分?。这部分地方自有收入的征收受到了地方政府任务化管理的直接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参照Jin and Zou(2002)、Rodden(2003)及张晏和龚六堂(2004)的做法,设定三个财政收入分权指标,即地方自有收入与全国总收入的比值

(Rev

1)、地方自有收入与地方总收入的比值(R ev

2

)和人均地方自有收入与人均中央收入

的比值(Rev

3

),从三个维度来衡量财政收入分权程度。如果三个指标在计量方程中均得到相同的结果,将更能显示出计量结果具有高度的稳健性。根据上文的分析,可以初步判

断这三个指标在方程1均为正,而在方程2中,预计与Cons!正相关,与A d m i!负相关,因不同地区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存在差异,因此与Co mm!的关系则比较复杂,无法直接判断。

Ed:反映财政支出分权水平。地方层面的财政支出是指财政预算内外支出之和。首先,参照Ji n and Zou(2002)的做法,我们用预算内外财政支出之和与全国总财政支出的比

值,作为财政支出分权,即Ed

1

!。其次,参照张晏和龚六堂(2004)的做法,我们使用预算

内外人均支出与中央预算内外人均支出的比值(Ed

2

),考虑到转移支付的影响,设立另一个财政支出分权指标,即扣除来自中央的净转移支付的预算内外人均支出与中央预算内

外人均支出的比值(Ed

3)。然而,ED

2

!可能高估不发达地区的财政分权程度,ED

3

!可

能低估发达地区的财政分权程度(张晏和龚六堂,2004),我们也考虑了Ed

2!和Ed

3

!的

加权平均值,即Ed

4=(Ed

2

+Ed

3

)/2。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地方财政支出中必然有一部

分是受中央控制(如中央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低于15%),但我们无法有效地分离这部分支出,因此,用地方财政支出比总财政支出和中央财政支出都会高估财政支出分权程度。根据以上分析,财政支出分

2010年第5期王文剑 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及其结构113

权的系数在方程1应为正,而在方程2中预计与Cons!呈正相关,而与Co mm!呈负相关,而由于地方政府作为利益集团,会有很强的动力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会积极推动行政管理支出规模,但也面临着很强的地方政府竞争的压力,也不可能无限扩张在短期和长期内都无法有效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行政管理支出,因此与A d m i!的关系比较复杂,无法直接予以判断。

G ra:反映净转移支付水平。该指标等于地方接受中央的转移支付减去上交中央部分的净转移支付与地区GDP的比值。受粘蝇纸!效应的影响?,本年度的转移支付受到上一年年度转移支付效应的影响,因此,我们使用滞后一期的净转移支

付来衡量这种效应(G ra

-1)。预计G ra

-1

!在方程1的系数为正。但转移支付中除

了指定用途用于地区福利性公共支出外,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等类型的转移支付的支配权由地方直接掌握。一般而言,根据上文分析,地方政府转移支付更倾向于被用于支持地区经济建设,因此,预计在方程2中,G ra!与Cons!正相关,与Co mm!和A d m i!负相关。

V I:反映财政垂直不平衡!的程度。参照Jin and Zou(2002)的做法,我们用净转移支付与地方预算内外总支出的比值来衡量财政垂直不平衡!的程度。由于财政垂直不平衡!对地方政府竞争产生负激励&,预计这一指标的系数在方程1中为正。但在方程2中, V I!越大,则减轻了地方财政收入的竞争压力,则可能会减少对生产性基础建设的支出。相反,在财政竞争压力减轻的情况下,会加大对非生产性公共支出的投入,对民生、社会稳定和经济长远发展具有积极贡献,而加大对行政管理类支出则能更好地满足地方政府自身消费性支出的需求。预计V I!与Cons!负相关,而与其他类公共支出正相关。

I nc:反映各省收入水平,是一个控制变量。我们使用城镇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指标的平均值作为这一指标的代理变量。根据W agner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辖区居民对地方政府支出的需求就越高,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将随之增大。因此,预计这一变量在两个方程的系数均为正。

Peo:反映各省人口总规模,是一个控制变量。该指标等于各省年底的人口总数的对数值。随着人口规模的增长,对地方公共支出需求也会随之增加。预计这一指标的系数在两个方程均为正。

N agr:反映各省非农化水平,是一个控制变量。该指标等于各省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着非农人口的增长,地方政府为满足对城市市政建设、失业保障等方面需

?&由于地方政府比中央更加了解本辖区内的财政收支情况,考虑到地方政府争取更多的转移支付可能比在本地增加税收相对容易(Ste i n,1999),地方政府拥有强烈动机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采取逆向选择!行为,通过扭曲地方财政收支的真实信息向中央申请更多的转移支付。而通常只有那些把本年度全部的转移支付使用完的地方政府才可能在来年获得更多或者不少于上年的转移支付规模(S te i n,1999),这样的转移支付分配方式实际上鼓励了地方政府不断扩大支出,至少使其不再具有强烈的动机节约使用转移支付,学者们将这种现象称为粘蝇纸效应!,即转移支付一旦到达了一个地方则被粘!在这个地方,无法再减少这部分转移支付。

当存在财政垂直不平衡!时,考虑到避免出现银行系统信贷危机、宏观经济稳定和国家信用危机等问题,中央客观上很

114

2010年第5期求,将增加公共支出。预计这一指标的系数在两个方程均为正。

以上各个指标均来自不同的统计年鉴,财政收入分权指标、财政支出分权指标、转移支付和财政垂直不平衡!这四个指标来自于各年的?中国税务年鉴(和?中国财政年鉴(,其他指标均来自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经过相应的计算而得。下面我们进行具体的回归分析。

(二)模型处理的结果和分析

1.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 基于模型1的分析

由表1和表2看,我们对模型进行了H aus m an检验,各个方程均拒绝随机效应模型的零假设,从而支持固定效应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个体固定效应和双固定效应的F值检验,所有方程均支持使用控制个体时间和地区效应的双固定效应模型,因此,我们使用双固定效应模型,从而控制时间效应和省份效应。在表1和表2,我们将财政收入

表1 财政收入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1996 2005年)

自变量

(1)

(FE)

(2)

(FE)

(3)

(FE)

Rev10.908***

(0.3140)

Rev20.075*

(0.040)

Rev30.018***

(0.005)

Ed10.429**

(0.203)0.753***

(0.170)

0.691***

(0.167)

G ra

-1

0.042***

(0.016)0.040**

(0.016)

0.040**

(0.015)

V I0.004

(0.008)

0.004

(0.008)

0.004

(0.008)

Inc0.060***

(0.011)0.065***

(0.011)

0.052***

(0.011)

Peo0.027

(0.066)

0.029

(0.066)

0.031

(0.065)

N agr0.034

(0.044)

0.005

(0.045)

-0.008

(0.044)

ad j R20.960.960.96

H aus m an检验P值

72.80

(0.000)

70.27

(0.000)

103.32

(0.000)

F值130.31126.89132.56 D.W. 1.161.13 1.15

2010年第5期王文剑 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及其结构115

表2 财政支出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1996 2005年)

自变量

(4)

(FE)

(5)

(FE)

(6)

(FE)

Ed20.025***

(0.002)

Ed30.005*

(0.003)

Ed40.430** (0.202)

Rev10.612***

(0.226)1.220***

(0.261)

0.908***

(0.314)

G ra-10.025*

(0.013)0.042***

(0.016)

0.044***

(0.016)

V I0.006

(0.007)

0.006

(0.008)

0.004

(0.008)

Inc0.039***

(0.009)0.056***

(0.011)

0.060***

(0.011)

Peo0.064

(0.053)

0.044

(0.065)

0.028

(0.066)

N agr-0.027

(0.036)

0.018

(0.046)

0.035

(0.044)

ad j R20.970.960.96

H aus m an检验P值205.88

(0.000)

131.08

(0.000)

72.80

(0.000)

F值190.07128.97129.31

D.W. 1.231.17 1.14

注:(1)括号内的数字为标准误。(2)*、**、***分别表示显著性水平为10%、5%和1%。

分权和支出分权的各个指标逐一加入方程,如果系数方向和显著性保持不变,则更能证明我们的结论具有稳健性。

本文得出的结论是:财政收入分权指标与财政支出分权指标与地方政府规模具有

显著的正向关系。R ev

1! R ev

3

!的系数均为正数,且显著性水平平均小于(等于)

10%,其中R ev

1!和R ev

3

!在1%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地方政府在财政竞争和地方政

府官员晋升压力下,通过加大财政支出规模,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本地区的吸引力,以吸引更多的税源。这说明财政收入分权水平越高,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就越高。Ed

1

!

Ed

4!的系数均为正数,且显著性水平平均小于(等于)10%,其中Ed

1

!、Ed

2

!和

Ed

4!在1%水平上显著,仅有Ed

3

!的系数为0.005,且在10%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当

地方政府支出权力相对越多,地方政府更加倾向于扩大政府支出规模。以上结果较为稳健地证实了上文的假说,无论从财政收入分权还是从财政支出分权考虑,怪兽!理论

116

2010年第5期5%水平上显著,这说明上一年的转移支付对本年的财政支出规模影响十分显著,在中国转移支付的粘蝇纸!效应较为突出。(2)财政垂直不平衡!效应不明显。尽管V I!的系数为正,与上文的预期基本一致。但显著性和系数值都比较小,可能的原因是, V I!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具有结构性差异,也就是说,对不同类型的地方政府支出具有相反的影响,导致V I!对整体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水平和显著性较低,但从整体上看仍然是正相关。(3)地区人均收入越高,地方政府支出越高。Inc!的系数为正,且在1%水平上显著,这与W agner法则一致。(4)人口规模越高,地方政府支出规模越大,但显著性不高;非农产业人口规模的增长与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关系也不显著。这两个指标与上述预期不一致的地方是显著性均没有达到10%水平。可能的原因是,受对上负责!的政治体制的影响,地方政府并不是完全根据本地区辖区居民对公共支出需求来安排公共支出规模的,更多的公共支出服务于发展地区经济,以实现地方官员职务晋升和财政收入最大化的目标,从而使得这两个指标与地方政府支出规模之间的关系不太显著。

2.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 基于模型2的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我们对模型进行了H aus m an检验,各个方程均拒绝随机效应模型的零假设,从而支持固定效应模型。同样,所有方程的F值检验显示,都支持使用控制个体时间和地区效应的双固定效应模型。

为了节省篇幅,我们在表3仅列出了R ev

1!和Ed

1

!的结果。从表3可以看出,

(1)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对生产性基本经济建设支出偏向!都比较显著。财政支出分权的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在控制财政收入(支出)分权的情况下,在财政竞争和官员晋升压力下,地方政府可控的财政支出(收入)规模越大,地方政府更加倾向于扩大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规模?。这一结果与上文的预测基本一致,也与张军等人(2007)的观点较为一致。(2)财政收入分权与支出分权对非生产性的公共支出产生截然相反的影响。表3反映出财政收入分权对非生产性公共支出产生正的影响,且显著性在1%水平之上,如上文的分析和假说,当前尽管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但各地区一方面尽力吸引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短期内提升经济增长水平,扩大税源规模;另一方面,也越来越重视提高产业层级和产品附加值,吸引高科技人才,为此加大了对本地区的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和科技革新的公共投入,非生产性的公共支出规模因而增大。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力资本要素对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贡献效果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在地方政府官员晋升竞争和财政竞争压力的作用下,一些地区也可能会将有限的财政资源偏向于投入到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因此,当我们把R ev

2

!

和R ev

3

!分别代入方程2,我们发现在控制不同财政支出分权指标之后,这两个变量与Co mm!之间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为了节省篇幅,在文中没有显示),这反映了不同地区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上的差异性可能确实存在,影响了这一指标的稳健性。这也与上文的假说比较一致。值得注意的是,财政支出分权与Co mm!显著负相关。为了验证这

2010年第5期王文剑 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及其结构117

一关系的稳健性,我们将4个财政支出分权指标逐个代入方程2,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财政支出分权指标与Co mm!的关系均呈显著的负相关,显著性水平小于(等于)1% (为节省篇幅,在文中没有显示)。当控制财政收入分权之后,地方政府的支出权力越大,受官员晋升机制和官员任期有限性的影响,地方政府更多地将资源投入到短期内能够取得显著效果的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中,形成公共支出的偏向!。这与张晏和傅勇(2007)及郑磊(2008)的观点一致。(3)财政收入分权与行政管理类支出呈显著的负相关。这说明在激烈的财政竞争过程中,行政管理类支出既不能如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对地区经济增长在短期内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也不能如非生产性的公共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长远影响,因此,财政收入分权所导致的财政竞争有效地遏制了这部分支出的扩张。(4)财政支出分权与行政管理类支出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孙琳和潘春阳(2009)结论比较一致。可能的原因是,正如上文分析,一方面,掌握财政支出权力的地方政府倾向于满足自身消费支出;但另一方面,在控制了财政收入分权之后,在地方官员晋升竞争压力下,地方政府官员会有意识地控制政府消费支出规模,以节省资金用于对生产性基础性建设方面的投入。两方面截然相反的影响削弱了这一指标的显著性。

表3 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结构(1996 2005年)

因变量自变量 C ons1

(FE)

Cons2

(FE)

C o mm

(FE)

Adm i

(FE)

Rev11.007**

(0.415)0.530*

(0.290)

0.728***

(0.234)

-0.497***

(0.103)

Ed

1

0.651**

(0.004)0.724***

(0.185)

-0.568***

(0.149)

0.026

(0.065)

V I-0.123***

(0.016)-0.104***

(0.011)

0.032***

(0.009)

0.024***

(0.004)

G ra0.844***

(0.072)0.708***

(0.051)

-0.253***

(0.041)

-0.144***

(0.018)

Inc0.014

(0.015)0.019*

(0.011)

0.030***

(0.009)

0.005

(0.004)

Peo0.119

(0.084)

0.001

(0.059)

0.032

(0.047)

0.009

(0.021)

N agr0.101*

(0.057)0.074*

(0.040)

0.015

(0.032)

0.016

(0.014)

ad j R20.870.810.780.93

H aus m an检验P值135.10

(0.000)

105.32

(0.000)

36.93

(0.000)

144.02

(0.000)

F值37.2325.1720.3373.71 D.W. 1.011.19 1.10 1.19

2010年第5期118

(N agr)与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Cons)均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非农产业发展为地区经济增长和地方政府收入具有直接的且较为显著的贡献,因而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对其对公共支出的需求反应相对灵敏。(2)Peo与各个财政支出结构关系模糊,且不显著,以及N agr!与Co mm!、A d m i!的关系不显著,与这两个变量在方程1的结果比较相似,可能的原因已在上文分析。

四、结论和政策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基本无法推翻本文的假说。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国形成了独特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分权体制,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财政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均能扩大地方政府的支出规模,怪兽!理论中所阐述的财政分权遏制地方政府规模的机制在中国并不存在。其主要原因是,在中国式对上负责!的官员晋升机制和地方政府之间财政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为了汲取更多的财政收入,单纯的税收竞争已经不能有效吸引流动性税源,为此,各地政府展开了激烈的财政支出竞争,以改善本地区公共设施,增加各类公共品和服务的数量,激烈的竞争推动了财政支出规模持续扩大。而推动整体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部分是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支出。这是因为,一方面,这部分支出能够吸引改善本地区基础设施,吸引更多的流动性区外税源,且这部分投入本身也会增加成倍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在以GDP为主要考核依据的地方政府官员晋升体制下,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必须在一个短暂的任期内实现,因而只有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财政支出通过乘数效应才能够加速本地区资本积累,进而较快地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同时基础设施的改善也有利于很快显示出官员的政绩,在对上负责!政治体制下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财政激励和官员晋升激励两个角度解释了中国的财政分权(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的关系,并得出了四个方面的政策启示:第一,从整体上看,尽管财政分权没有发挥出约束地方政府规模的效应,但能够较为显著地遏制行政管理费支出的过度扩张,因此,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自有收入在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对改善地方政府治理有一定积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比重提高到何种程度,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第二,激烈的财政竞争和官员晋升竞争弱化了地方政府增加非生产性的公共支出的积极性,而强化了对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的积极性,尽管从短期内能够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吸引了大量的各类企业流入本地区,但对长期经济增长和民生事业发展不利。因此,应进一步建立考核机制,推动地方政府扩大公共福利性支出,提高各地区教育、科技等方面财政投入。第三,改革转移支付体制,中央应加强对转移支付使用的监控。转移支付更多地被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利于增加教育、科技和农业等民生发展方面投入的比重,这需要中央提高对非生产性公共投入的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以弥补各地区在民生发展方面投入的不足。第四,要建立多元化的官员考核机制,有利于使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能够更加符合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推动地区经济健康发展。当前的官员考核机制和财政竞争激励具有激励相容!的特征,共

2010年第5期王文剑 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及其结构119加有效率。而官员考核机制是在行政体制内展开的,受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中央很难正确全面地评价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的质量,无限扩张的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尽管能够推动GDP规模显著扩张,但会造成不可避免的浪费。同时,仅从经济增长的数量来考察一个官员的政绩水平,显然已经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此,本文建议应逐步建立起一个多元化的官员政绩评价体制,尽快实施绿色GDP!考核体制,使得地方政府在注重经济增长质量的基础上来推动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Anderson and H endri k,1998,F is calDecen traliz ati on and Governm ent S i ze:An Internati onalT est f or Leviathan A ccoun ti ng f or Unm eas u red E cono m icA cti v i ty,!Interna ti ona lT ax and P ublic F i nance,5,171 186.

Bardhan P.,2002,Decentrali zati on ofGovernan ce and Devel op m en t,!Jou rnal of E cono m ic P erspectives,16,185 205.

C hen Ch ien H sun,2004,F iscalDecentraliz ati on,Co ll us i on and G overnm ent S ize i n C h i na s T ran sitionalE cono m y,!App lie d E

c on o m ics L etters,11,699 705.

De M ell o.L,1999,F i scalFed erali s m and Govern m en t S iz e i n T rans i ti on E cono m ies:The C ase ofM ol dova,!Interna ti ona lM o ne t ary Fund W orki ng P aper,No.176.

Geoffrey B.and J.M.Bu chanan,1980,The Pow e r to Tax,C a mb ri dgeU n i vers it y Press.

G ross m an P.J.,1989,F i scalDecentraliz ati on and Govern m en t S ize:A n Extens i on,!P ublic Choice,62(1),63 69.

G ross m an P.J.,1992,F i scalDecentraliz ati on and Pub lic S ect or S i ze i n Australi a,!E c on o m ic R ecord,68,240 246.

H eil J.B.,1991,The S earch for Lev i at han R evis ed,!Pu bli c F inan ce Quarterl y,19,334 346.

J i n J.and Zou H.F.,2002,H ow Does FiscalDecentraliz ati on A ffectAggregate,Nationa,l and SubnationalGovern m en t S i ze?!

Journa l of Urban E conom ics,52,270 293.

Jon H.Fi va,2006,N e w E vi den ce on t he E ffect ofF iscalDecentrali zti on on t h e S iz e and Co m position ofGovernm ent,!P ublic F i nance Anal y sis,62(2),250 280.

L iH.and Zhou L.A.,2005,Politi calTu rnover and E cono m i c Perf or m ance:t h e Incen tive Role ofPersonnelC on trol i n Ch i na,!

Journa l of Public E cono m ics,89,1743 1762.

M arl ow M.,1988,F iscalDecen tralizati on and Governm ent S ize,!Pu bli c Ch oice,56(3),259 269.

M oesen W.and P.Van C auw enberge,2000,The Stat u s of t h e Budget C onstrai nt,Fed erali s m and t he Rel ative S iz e of Govern m ent:A Bu reau cracy App roach,!Pu bli c Ch oice,104,207 224.

M usgrave R.A,1959,Th e Th e ory of Public F i nance,M c Gra w H il,l N e w York.

Oates.W.,1972,F isc a lF e d era lis m,H arcourt,B race and Jovanov i ch,Ne w York.

Oates.W.,1985,Search i ng f or Levi athan:An Em p i rical S t udy,!Am eric an E cono m i c R evie w,75,748 757.

Q ian Y.and W ei ngas t. B.,1997,Fed erali s m as a co mm i t m ent to Preserv i ng M arket Incenti ves,!Journa l of E c on o m ic Perspectives,11(4),83 92.

Rodd en J.,2003,Rev i vi ng L evi athan:F i scal Federali s m and theG ro w t h ofGovernm en t,!In te rnationa lOrganiza tion,57,695 729.

S t ei n,1999,F i sca lDecentraliz ati on and Govern m en t S iz e i n Lati n Am erica,!Journa l of Applie d E c on o m ics,2(2),357 391.

S ti gler G.J.,1957,The Tenable Range ofFunctions ofLocalGovern m en t,i n:U.S.Congress J oi n tE conom ic Co mm ittee!F e d

e ral Expend it ure P olic y for E c ono m ic Gro w th and S t ability,W ash i ngt on D.C.,213 219.

Zhang T.and Zou H.F.,1998,F is calDecen traliz ati on,Pub lic Sp endi ng,and E cono m i c G ro w t h i n Ch i na,!J ourna l of P ublic Econ o m ics,67,221 240.

(其余参考文献转第37页)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 一、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 1、夏商两代:方国制。 夏商两代,地方上封侯和伯,侯、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2、周代:分封制 周武王把王畿(jī)以外的广大地区的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西周的分封制分封的是土地和人民,受封对象是古代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周初分封的诸侯,大多数是王室同姓子弟,他们多被分封到重要地区。 3、秦:郡县制。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后来,随着边境的开发和郡治调整,增至40余郡。 4、汉:①郡国并行制:汉高祖平定天下后,吸收周朝和秦朝教训,实行郡国并存的地方行政体制。这些同姓诸侯国在汉初稳定局势和平定诸吕之乱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后来,封国日益强大,威胁中央政权,汉景帝时酿成了吴楚七国之乱(吴王刘濞(bì)联合其他六国诸侯王发动叛乱)。经过汉景帝“削藩”和汉武帝“推恩令”,王国势力被削弱,诸侯王被解除军政大权,只能衣食租税,封国名存实亡。(“推恩令”:诸侯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②刺史制度:汉武帝后期,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东汉末年,州成为郡的上级机构(刺史改称州牧),地方行政体制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 附:在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了联合力量打败项羽,分封了一些重要将领为王。刘邦即位后开始铲除异姓王。刘邦在翦除异姓王的同时,又分封了一批刘姓子弟为王。刘邦在总结秦亡的原因时,除了确认暴虐是主要原因外,还认为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王也是秦短命的关键所在。在经济凋敝的条件下,刘邦也无力直接控制全国,想依靠刘氏宗族的力量,作为皇权的屏障。刘邦晚年和群臣杀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以同姓王代替异姓王,在当时确曾起到了拱卫中央皇权、巩固刘氏天下的作用,但也种下了叛乱和分裂的祸根。《西汉会要》:“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5、隋:①隋文帝时减去郡级区划,保留州、县两级制。②隋唐实行科举制,打击士族势

中国政府组织结构及法律体系结构

中国政府组织结构及法律体系结构 中国政府组织结构 法院与上级法院之间是审判监督关系,不是检察院之间的领导关系。法院与检察院的主要联系是检察院有权依法监督法院的审判过程,并对法 院的违法审判有权提出纠纷意见与提 出抗诉等。 另外在刑事公诉案件中,检察院和法院以及公安是分工协作,互相配合, 互相监督的关系。 中国法律体系结构 宪法国旗法国徽法国籍法戒严法立法法 缔结条约程序法 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外交部发布《对外使用国徽图案的办法》集会游行示威法 领海及毗连区法引渡法 民族区域自治法工会法 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 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五人大国歌的决议 国务院游行示威法实施条例批复通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决定 民法物权人身权侵权行为法 所有权及相关财产权 知识产权债权 婚姻家庭继承市场经济主体 公司法破产法企业法 证券、期货、债券 海商保险票据租赁 1.外交外事 2.民政 3.司法法律制度与体系 4.公安 5.人事、公务员制度 6.纪检 7.监察 8.档案 9.民族事务10.宗教 11.侨务 12.港澳事务13.台湾事务14.教育 15.科技 16.文化 17.新闻出版 18.广播电影电视 19.体育 20.医药卫生 21.人口与计划生育22.城乡建设23.环境保护24.海关25.旅游26.气象 27.地震与地质灾害28.测绘 1.刑法综合规定与解释 2.犯罪和刑事责任 3.刑罚 4.量刑 5.自首 6.数罪并罚 7.缓刑 8.减刑 9.假释 10.危害国家安全罪11.危害公共安全罪 12.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13.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14.侵犯财产罪 15.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16.妨害婚姻家庭罪17.危害国防利益罪18.贪污贿赂罪19.渎职罪 20.军人违反职责罪21.反革命罪(废) 1.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 2.计划、投资 3.财政 4.税收 5.金融 6.基本建设 7.标准化、计量8.质量管理9.统计 10.资源与资源利用11.能源与能源工业12.交通运输13.邮政电讯14.农牧业15.工业 16.商贸物资仓储17.工商管理18.物价管理 19.市场中介机构20.对外经济合作与三资企业21.对外贸易 22、反不正当竞争法 1.劳动 2.社会保障诉讼及非诉讼程序1.民事诉讼2.刑事诉讼 3.行政诉讼 4.知识产权诉讼 5.海事诉讼 6.告诉申诉 7.仲裁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 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 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 治沙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境影响评价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循 环经济促进法

中国政府机构组成与政府职能划分

中国政府机构组成与政府职能划分 解决问题:中国政府的职能是如何划分的 关键词:基础理论、政府机构、机构组成与职能划分 学习描述:我国的政府机构组成包括一级政府及其所属的政府机构,即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我国政府机构采用的是直线职能式结构。我国政府划分为中央(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四个层次,在试行市领导县体制的地方则为五个层次,在省与县之间增加了地级市这个层次。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署长、国务院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工作机构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组成部门(28个)、国务院直属机构(17个)、国务院工作机构(4)、国务院办事机构(6个)、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19个)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19个)和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9个);地方政府机构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分别由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和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等组成;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分别由县长、副县长,市长、副市长,区长、副区长和局长、科长等组成;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由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等组成。 在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划分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经济调节职能是政府为弥补市场不足,纠正市场的失灵,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必须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为: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充分就业、币值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市场监管职能是指政府为确保市场经济所需的健全的市场规则和良好的市场秩序,所扮演的市场培育和市场秩序维护者角色;社会管理职能包括管理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调节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保护国家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等;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是指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 公共服务是指政府和其他非政府公共部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社会公共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现状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现状 1.财政资金供给范围不规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统收的局面已被打破,但传统的国家包揽一切的分配思想和财政统支的局面仍保持着。财政资金的供给范围未能做出大的调整,缺乏明确、科学的界定。一方面财政支出严重越位,即支出范围过宽,包揽了许多既包不了又包不好的事务,如经营性投资支出过大、各种补贴过滥、各类事业费庞杂、财政供养人员过多、负担过重等。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又严重缺位,即财力过于分散,支出重点不明确,使得在应由财政供给的市场失灵的领域出现保障不足和无力保障的情况,如对社会保障的支持严重不足。2011年中央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03.16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的8.1%,但这与发展中国家的25%-30%、发达国家的30%-50%差之甚远。对社会文教、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也不足,2011年在文化体育支出380.52亿元,仅仅占全国财政支出的0.7%。这不仅使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和力度弱化也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对社会文教、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也不足。这不仅使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和力度弱化也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2.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经济发展,因此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量的50%以上。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的转变,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国家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有所减少。但在“十一五”期间,仍达到38.5%,高居各项支出之首,从构建公共财政的要求看,其比重仍然偏高。同时必须注意到,我国经济建设支出的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在很长

时期内,政府参与竞争性、经营性项目过多,用于生产性的支出偏多,而用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支出不足。近年来这方面情况有所改变,但由于管理方面的疏漏,经济建设支出的总体效益仍不理想。 3.行政管理支出比重逐年上升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而且呈逐年上升态势。行政管理支出增长率为年均17.7%,与财政支出平均增长率12.3%相比,高出5.4个百分点。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有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增长的合理性一面;但也有着由于机构膨胀、人员编制过多、经费增长迅速、服务效率低下而不合理的一面。1978年全国财政供养人员为2015万人,到2008年增长至5802万人,增长88.7%。如果把办公设施和公费医疗、离退休保障的因素考虑进去,财政负担更重。现在许多地方政府已成了“吃饭财政”,财政支出大部分用于支付人员工资,有的甚至收不敷出,连工资发放都有困难。 4.社会文教支出比重偏低 我国社会文教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81年的18.5%上升到2000年的27.6%,到2011年教育支出2989.82亿元,总体呈增长态势,这是可喜的现象。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速度。其中教育费占GDP的3.66%,而世界教育支出水平平均占GDP的4%以上。我国科技事业支出的比重也一直只占财政支出的4%以下,而且还有缓慢下降的趋势。这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极低水平,也与我国的经济增长极不适应。在医疗卫生支出上,我国也处于程度较低的水平。社会文教事业大多数属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应成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Chapter 3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1、财政支出的分类 (1)按费用类别(职能):经济建设类、社会文教类、国防支出类、行政管理类、其他支出按支出的功能(我国现行的分类)设置三级科目: 类(综合反映类级科目是综合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 款(反映为完成政府某项活动的某一方面的工作) 项(反映为完成某一方面工作所发生的具体事项) (2)按支出的经济分类(我国现行的分类):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和净贷款 经常性支出: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社会保障支出。经常性支出直接构成当期公共物品的成本。 资本性支出: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用品所需的支出。其补偿方式有税收和国债。 按支出的经济分类设置两级科目:类、款 (3)按财政支出经济活动的关系: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政府如同其他经济主体一样,在从事等价交换的活动,我们称此类支出为购买性支出。它所体现的是政府市场性再分配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强。 转移性支出:与购买性支出不同,他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献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它所体现的是政府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2、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分类具有较强的经济分析意义: (1)购买性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在这里,政府直接以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者身份出现在市场上,因而,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此类支出当然也影响分配,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 转移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过程使政府所有的资金转移到领受者手中,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微观经济主体获得这笔资金以后,究竟是否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以及购买哪些商品和服务,这已脱离开了政府的控制,因此,此类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 (2)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政府并没有十分明确和一以贯之的原则可以遵循,而且,财政支出的效益也极难换算,转移性支出的规模及其结构也在相当大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变化情况和原因)一、引言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公共支出占总公共支出的比重,它直接关系到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总供需结构、产业结构、社会事业各个方面构成等,其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可能比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更大。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公共支出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应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整,进行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一般按照政府职能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分类,并按照其分类指标进行研究:一是经济建设费,它是一种生产性支出,为私人部门的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可以提高私人的产出能力;二是社会文教费,形成了政府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三是国防费,该支出可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对于安全的消费需要,是保卫国家安全及形成和平建设环境所不可或缺的支出;四是行政管理费,是一种纯消耗性的支出,增加政府消费性支出能扩大社会总需求,提高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进而提高利润率,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五是其他支出,包括政策性补贴支出、车辆税费支出、债务利息支出、专项支出等 二、变化情况 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也逐步从过去直接、微观管理向间接、宏观管理转变,与此相适应,财政支出的重点逐步由偏重经济建设转向公共事业和服务方向。 附表1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

从上表可以看出: 1.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比重仍然偏高。经济建设费所占比重从1978年64.1%降至2006年的26.6%。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仍很薄弱,而通讯、能源、交通等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根本保障,需要政府大力投入。所以,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经济建设支出内部结构不合理,其中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呈下降趋势。 2.社会文教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过慢。1978年该项支出所占比重为13.10%,到2006年则达到26.83%,超过了经济建设支出所占比重26.56%,首次成为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最多的一项,这说明我国对教育、文化和社会服务事业发展越来越重视。 3.国防支出比较稳定,并有所下降。1980年国防支出曾达到15.77%,但由于国防支出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较大,从2000年以来,一直维持在8%以下。在和平发展时期,国防费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相对稳定,并以适当的比例下降,有力地支援了经济建设。4.行政管理费增长迅猛。从1978年的4.71%增至2004年的19.38%,增长了近4倍。这与我国政府机构膨胀、公共部门的行政效率低下有关。但2006年有所下降,从2005年的19%降到了18.73%,可见政府机构改革略有成效。 5.其他支出比重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90年代后期开始,升幅明显增加。1997年用于其他支出达10.24%,是1980比重的3倍;2002年更是从2001年的12%突增到17%,到2006年是20.51%,增长趋势相当明显。近些年,国家财政用于政策性补贴、科研经费等支出也逐年增加。 附表2 各个时期财政分类支出结构 以上各类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化而相应产生的: 1998 年中国政府提出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 这意味着政府职能由生产建设向公共服务转型, 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对财政支出结构提出了重大的改革要求。多年来经济建设费的持续下降( 由1994年占全部政府支出的41.3%下降到2005年的27.5% ),相应反映了这一改革趋势。不过, 由于期间适逢亚洲金融危机, 对我国出口需求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政府于1998年下半年不得不扩大公共投资以保持经济社会形势稳定, 使得财政支出改革主要停留在规范支出管理方面, 而财政职能的调整则被相应推后了。

中国政府官员的级别组织结构

中国政府官员的级别组织结构: 第一,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 1,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 3,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 第二,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 1,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2,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 4,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 5,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 第三,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 1,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 3,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 4,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 5,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 (注:以上为高级干部,正厅级及以上干部为高级干部)。 第四,副厅级干部: 1,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 3,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 4,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苏州市副市长)。 5,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 第五,正处级干部(县团级干部): 1,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 3,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 4,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 5,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 第六,副处级干部: 1,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

1978年—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分析

1978年—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分析

1978年—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分析

1978年—2013年我国财政支出分析 3

一、该期内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趋势。 1、经济建设 由上述表格和图表可知从1987年到1990年我国经济建设费用占总支出比重有大幅度下降,1991年到1999年我国经济建设费用占总支出比重较为平缓,2000年到2005年经济建设费用占总比重逐年下降,2005年到2010年又逐年上升并与2000年大体保持水平。 2、社会文教育 由上述表格和图表可知从1978年到1991年我国社会文教育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有较大幅度的增高,1991年到2001年我国社会文教育占财政总支出比重由小幅度增长,2001年到2009年有小幅度波动,2010年又有较大幅度增加。且2010年社会文教育是1978年以后所占比重最大的一年。 3、国防 由上述表格和图表可知从1978年到1985年我国国防费用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1985年到1992年有小幅度上涨,1992年到993年有有较大幅度下降,1994年到2010年以2000年为分界点有小幅度波动,其波动趋势是先下降在上升又下降且2010年国防费用是1978年以后最小的一年。 4、行政管理费用 由上述表格和图表可知从1978年到1990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1990年到1999年有小幅度波动,较为平缓,1999年到2001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2001年到2006年变化比较平缓,2006年到2008年有非常大幅度的增长,2008年到2009年又一较大的趋势下降,2009年到2010年又有小幅度增加。5、其他支出 1978年到1993年我国其他支出费用占财政总支出逐年增加,1993年到1994年有较大幅度下降,1994年到2001年缓慢增长,2001年到2006年有较大幅度增长,2006年到2007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07年到2010年较为平缓,除了2009年。 6、总结 总之,1978年-2010年,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经济建设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是呈下降趋势的,而社会文教育费用却是呈上升趋势的,国防费用总趋势是下降的,行政管理费用的总趋势是上升的,其他支出的总趋势也是呈上升趋势的。 二、财政支出结构变化与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财政变化的关系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总趋势首先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相联系的,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换而变化的,同时也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而变化的,虽然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式以及政府采用的

财政支出与GDP的规模和结构关系的研究-邹梦

财政支出与GDP的规模和结构关系的研究 ——基于我国1978~2005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 指导老师:周游 班级:国贸双语05级 姓名:邹梦 学号: 40502035 日期: 2007年12月12日 西南财经大学

财政支出与GDP的规模和结构关系的研究 ——基于我国1978~2005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 摘要:从世界各国的实践考察中可以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国家职能呈现日益扩张的趋势,社会共同需要的范围与总量也在不断增长,在质的方面已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导致了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张,并表现为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特征。 关键字:财政支出增长规模结构实证分析 一、引言: 就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财政支出增长的趋势具有普遍性。各国财政支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特别是财政支出绝对数量于动态相对量的名义增长和实质增长比较明显。例如美国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1935年的 9.3%到1990年的21%:财政支出总量,1935年的64.12亿美元1990年的11518.48亿美元,除去物价因素财政支出绝对增长为180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支出也呈现出快速上涨趋势(图一所示)。财政支出额从改革开放初的1122.09亿元,到2004年的28486.89亿元,绝对规模增长了近26倍,平均每年增长1052.49亿元,特别是1996年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名义年均增长超过10%(1991-1996的高增长是由于高通货膨胀率导致的)。于同期的GDP名义增长率相比,平均高出7.3个百分点,其中1999年最高,高达17.3个百分点。为了消除支出增长种的价格因素对变化的影响,通过GDP缩减指数对名义GDP进行了通胀缩减,从缩减后的增长率看,财政支出的增长也是快速的。1998-2002年期间财政支出平均实际增长率高达19%。 图一

财政支出与GDP的规模和结构关系的研究

. 财政支出与GDP的规模和结构关系的研究——基于我国1978~2005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 摘要:从世界各国的实践考察中可以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国家职能呈现日益扩张的趋势,社会共同需要的范围与总量也在不断增长,在质的方面已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导致了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张,并表现为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特征。 关键字:财政支出增长;规模;结构;实证分析 一、引言: 就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财政支出增长的趋势具有普遍性。各国财政支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特别是财政支出绝对数量于动态相对量的名义增长和实质增长比较明显。例如美国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1935年的 9.3%到1990年的21%:财政支出总量,1935年的64.12亿美元1990年的11518.48亿美元,除去物价因素财政支出绝对增长为180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支出也呈现出快速上涨趋势(图一所示)。财政支出额从改革开放初的1122.09亿元,到2004年的28486.89亿元,绝对规模增长了近26倍,平均每年增长1052.49亿元,特别是1996年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名义年均增长超过10%(1991-1996的高增长是由于高通货膨胀率导致的)。于同期的GDP名义增长率相比,平均高出7.3个百分点,其中1999年最高,高达17.3个百分点。为了消除支出增长种的价格因素对变化的影响,通过GDP缩减指数对名义GDP进行了通胀缩减,从缩减后的增长率看,财政支出的增长也是快速的。1998-2002年期间财政支出平均实际增长率高达19%。

图一 二、理论回顾: 为了寻求影响公共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一个多世纪以来,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对各国人士与研究财政支出规模的确定具有长期的影响,并已成为财政支出规模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1、瓦格纳法则: 瓦格纳最早对公共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数额不断增长进行研究,并提出这种现象已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是19世纪德国的社会政策财政论的代表人物瓦格纳。瓦格纳在对当时欧洲许多国家及美国、日本的公共部门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从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两方面进行了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原因。他认为,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政治因素是国家活动规模扩大的结果,而工业化、城市人均收入的提高是公共支出增长的经济因素。在此基础上,他指出公共支出呈现出一种总不断上升的长期性趋势,并认为其中最基本的原因是工业化中的社会进步对政府活动规模扩大的需要,表现在对政府保护与管理服务方面的需求的豁达,对政府干预经济及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的扩大,以及对具有极大的外部经济效益,但由于种种原因,私人企业不能或不愿进行经营的建设项目,也要求政府接管或直接进行经营,这些都将引起公共支出的增长。同时,随着国民收入的改善,人们对文化、教育、卫生、福利等公共产品及混合产品的需求会上升,这也将促使公共支出的增长。尽管瓦格纳并未对公共支出总量增长与规模确定的全部原因进行分析,但一个多世纪以来,瓦格纳的研究成果已为众多国家的财政支出实践所证实,并被称为“瓦格纳法则”,这一法则对以后的经济学家对公共支出增长规律的研究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2、发展阶段增长论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动分析 会计3班文松 2012124333 摘要:财政支出作为政府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维持政府职能的财政基础,也是市场经济下政府活动的范围和内容的总体概括。它在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对我国财政支出进行研究的意义重大。现在主要是对财政支出的结构进行分析。 关键词:财政支出结构变动 一、财政支出结构的含义 财政支出结构指站在不同的角度,或者基于不同的分类标准,财政支出各个部门之间的相对关系。也就是说,各类公共支出占总公共支出的比重,它直接关系到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总供需结构、产业结构、社会事业各个方面构成等,其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可能比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更大。 二、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趋势 1.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情况 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也逐步从过去直接、微观管理向间接、宏观管理转变,与此相适应,财政支出的重点逐步由偏重经济建设转向公共事业和服务方向。 表2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 年份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他支出 1978 64.8 13.1 14.96 4.71 3.16 1980 58.22 16.2 15.77 6.15 3.66 1985 56.26 20.38 9.56 8.53 5.27 1990 44.36 23.92 9.41 13.44 8.86 1991 42.18 25.09 9.75 12.22 10.75 1992 43.1 25.92 10.1 12.38 8.5 1993 39.52 25.38 9.17 13.66 12.26 1994 41.32 25.92 9.51 14.63 8.61 1995 41.85 25.74 9.33 14.6 8.47 1996 40.74 26.21 9.07 14.93 9.04 1997 39.5 26.74 8.8 14.72 10.24 1998 38.71 27.1 8.7 14.8 10.7 1999 38.4 27.6 8.2 15.3 10.5 2000 36.19 27.6 7.6 17.42 11.19 2001 34.22 27.6 7.6 18.6 12 2002 30.26 26.87 7.74 18.6 16.53

中国政府组织结构及法律体系结构【经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组织结构 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中华人民共和 国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 国/中共中央 军事委员会 寺主各级人民政 府及地方各级人 民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 的自治机构 人民法院和人 民检察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四十五周岁以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中央军事委员会由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委员若干人 组成。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中央军事委 员会主席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负责。 对人大和人大常委负 责。法院是审判机 关,检察院是检察院 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 关,同时也是公诉案 件的审查起诉机关。 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审 查批准逮捕,其自侦 案件的侦查,以及审 查起诉,和所有公诉 案件的提起公诉与出 庭作控方。 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 关,其主要职责是依 法行使审判权,包括 民事案件,刑事案件 和行政案件的审判。 法院与上级法院之间 是审判监督关系,不 是检察院之间的领导 关系。 法院与检察院的主要 联系是检察院有权依 法监督法院的审判过 程,并对法院的违法 审判有权提出纠纷意 见与提出抗诉等。 另外在刑事公诉案件 中,检察院和法院以 及公安是分工协作, 互相配合,互相监督 的关系。

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作业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最早提出公共支出规模不断增长具有一定规律性的是() ①皮科克②马斯格雷夫③萨缪尔森④瓦格纳 2.梯度渐进增长理论认为() ①财政支出不会出现突然上升 ②只有当社会经历“激变”时,财政支出才会急剧上升 ③财政支出总是按比例增长 ④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一起按比较增长 3.发展阶段增长论提出,在经济发展中期,() ①转移支出会减少②公共积累支出在整个社会总积累中所占比重会上升 ③公共积累支出在整个社会总积累中所占比重会下降 ④公共积累支出在整个社会总积累中所占比重不变 4.控制公共支出增长总量的基本前提是() ①科学界定政府的职能范围②满足政府支出的需要 ③确定保证经济增长的需要④确定社会发展的需要 5.财政支出规模与增长的总量的确定,从根本上讲() ①要根据财政支出的需要来确定 ②要看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上的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 ③要由财政收入的总量来确定 ④要根据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来确定 6.当财政收不抵支或有赤字、国债时,() ①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大于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②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小于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③财政分配的数量不能超越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④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等于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7.当财政支出弹性小于1时,() ①反映财政支出增长慢于GNP的增长 ②反映财政支出增长快于GNP的增长 ③反映财政支出增长快于财政收入的增长 ④反映财政支出与GNP同步增长 8.一般情况下,在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中() ①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大而用于社会发展与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比重小 ②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小而用于社会发展与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比重大 ③购买支出比重小而转移支出比重大 ④用于社会发展与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比重大 9.边际财政支出倾向是指() ①财政支出/GNP增加额②财政支出/财政收入 ③财政支出增加额/GNP增加额④财政支出增加额/财政收入 10.在公有制度社会制度下,如果一国同时选择了计划经济制度,() ①财政支出结构中经济建设投资可能占较低比重 ②财政支出结构中的社会福利支出可能占较大比重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分析

社会保障尤扬 20111624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分析 目前,中国的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可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五大类。 从上表可以看出: (1)经济建设费支出的占比不断下降。这一变化趋势反映了政府经济管理的职能逐渐弱化,而财政逐渐减少对经济建设领域的投入从总体上看来是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 (2)社会文教费支出的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在2002年达到峰值后有所下降,后又有所回升。政府越来越重视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3)国防支出呈大幅下降趋势。这充分表明中国政府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决心。 (4)行政管理费支出呈迅猛增长趋势。至2004年到达峰值后开始下降。其快速增长,暴露了我国政府机构管理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机构重复设置、人员臃肿、行政效率低下等。现在,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开始致力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减少行政管理支出。 表2 各个时期财政分类支出结构

以上各类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化而相应产生的: 1998 年中国政府提出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 这意味着政府职能由生产建设向公共服务转型, 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对财政支出结构提出了重大的改革要求。多年来经济建设费的持续下降( 由1994 年占全部政府支出的41.3% 下降到2005 年的27.5%, ) 相应反映了这一改革趋势。不过, 由于期间适逢亚洲金融危机, 对我国出口需求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政府于1998年下半年不得不扩大公共投资以保持经济社会形势稳定, 使得财政支出改革主要停留在规范支出管理方面, 而财政职能的调整则被相应推后了。 2003年,真正引起政策上对中国财政支出结构重视的公共事件, 要追溯到春天暴发的SARS 疫情。以此为契机, 社会上对于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等社会性支出不足的呼声渐成声势,也使得政府在支出管理改革之外, 对政府职能的调整和财政支出结构的完善给予了更切实的关注。 2006 年, 中国政府的社会文教费支出首次取代经济建设费, 成为全部财政支出中占比最大的一项开支。这一年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提出走共同富裕道路, 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这标志着公共政策格局由经济政策向社会政策的正式转型。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阐述了我国社会政策的基本内容和目标, 以及落实社会政策的制度保障。 2007 年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进一步阐述了我国社会政策的目标, 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扩大公共服务, 完善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2008 年以来, 中央政策的重心定位于如何全面落实此前提出的社会政策目标上,由此,十一五时期的财政支出结构发生了许多值得关注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在经济建设支出比重持续下降的同时, 各级财政部门支出重点向三农和民生领域倾斜, 并配合以社会安全网的制度建设, 致力于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 表3 2010年中央财政支出结构

中国的财政支出结构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年名义利率=1.2%×12=14.40%,年有效利率=(1+1.2%)12-1=15.39%。 2.D 【解析】利率的高低首先取决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并随之变动。金融市场上借贷资本的供求情况、借出资本的风险、通货膨胀、借出资本的期限长短等都是影响利率的因素。 3. B 4.C 【解析】A选项是财务可持续的基本条件,而财务生存的必要条件是“在整个运营期间,允许个别年份的净现金流量出现负值,但各年累计盈余资金不出现负值”。 5.D 【解析】经济效果评价的基本方法包括确定性分析评价方法和不确定性评价方法。 6.C 7.B 8.B 【解析】财务净现值必须首先要确定一个符合经济现实的基准收益率。

【解析】根据我国企业历史数据统计分析,一般情况下,利息备付率不宜低于2,偿债备付率不宜低于1.3。 10.C 【解析】计件工资属于可变成本。 11.D 【解析】投资、经营成本、营业收入和税金是构成技术方案现金流量的基本要素。 12.B 【解析】以工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比例一般不超过技术方案资本金总额的20%。 13.B 14.A 【解析】设备的经济寿命是由设备维护费用的提高和使用价值的降低决定的。 15.B 【解析】承租人对租用设备无所有权,只有使用权,故不能用于抵押贷款。 16.C 【解析】双向型指在提高产品功能的同时,又降低产品成本,这是提高价值最为理想的途径。 17.C 【解析】在保证工程和质量、不违反劳动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原则下,经济合理是选择新技术方案的主要原则。 18.D 【解析】C甲=400+0.6×800=880(万元),C乙=5004-0.4×800—820(万元),C甲>C乙,选费用小的方案,故应引进乙生产线。

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班级:0315202 学号:051510107 姓名:高天翼 摘要:财政支出是政府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政府职能的财政基础,也是市场经济下政府活动的范围和内容的总体概括。它对于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对我国财政支出进行研究是必要的。现在主要是对财政支出的结构进行分析。 一、财政支出结构的含义 财政支出结构指站在不同的角度,或者基于不同的分类标准,财政支出各个部门之间的相对关系。也就是说,各类公共支出占总公共支出的比重,它直接关系到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总供需结构、产业结构、社会事业各个方面构成等,其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可能比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更大。 二、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趋势 1.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情况 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也逐步从过去直接、微观管理向间接、宏观管理转变,与此相适应,财政支出的重点逐步由偏重经济建设转向公共事业和服务方向。 从1978到2010财政支出结构比例可以看出: (1)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比重仍然偏高。经济建设费所占比重从1978年64.1%降至2006年的26.6%。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仍很薄弱,而通讯、能源、交通等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根本保障,需要政府大力投入。所以,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经济建设支出内部结构不合理,其中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呈下降趋势。 (2)社会文教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过慢。1978年该项支出所占比重为13.10%,到2006年则达到26.83%,超过了经济建设支出所占比重26.56%,首次成为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最多的一项,这说明我国对教育、文化和社会服务事业发展越来越重视。 (3)国防支出比较稳定,并有所下降。1980年国防支出曾达到15.77%,但由于国防支出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较大,从2000年以来,一直维持在8%以下。在和平发展时期,国防费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相对稳定,并以适当的比例下降,有力地支援了经济建设。(4)行政管理费增长迅猛。从1978年的4.71%增至2004年的19.38%,增长了近4倍。这与我国政府机构膨胀、公共部门的行政效率低下有关。但2006年有所下降,从2005年的19%降到了18.73%,可见政府机构改革略有成效。 (5)其他支出比重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90年代后期开始,升幅明显增加。1997年用于其他支出达10.24%,是1980比重的3倍;2002年更是从2001年的12%突增到17%,到2006年是20.51%,增长趋势相当明显。近些年,国家财政用于政策性补贴、科研经费等支出也逐年增加。 2.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原因 各类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化而相应产生的:

论文:中国财政支出现状及分析

中国财政支出研究 摘要 财政支出按照经济性质分类,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财政支出逐步退出了一般性和竞争性领域,支出的重点转移到了三农、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一方面转移性支出项目不断增加,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财政开始更多地注重运用影响总需求的。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不同方式来间接调控宏观经济。财政支出的结构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相对于我的经济发展程度来说,我国政府自身的消耗过大,而各项社会公益性支出,特别是对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支出等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本文针对我国目前财政支出不平衡的现状进行分析及探讨,对我国财政支出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 关键词:财政支出、公共、经济发展、趋势 目录 一、引言 (2) 二、财政支出的含义 (2) 三、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 (2) 四、我国财政支出存在问题 (2) (一)财政规模方面的问题 (2) (二)财政范围方面的问题 (2) (三)财政结构方面的问题 (3) (四)财政效率方面的问题 (3) (五)财政管理方面的问题 (3) 五、财政支出结构演进展望 (3) 六、参考文献 (4) 一、引言 中国的财政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改革开放前,其主要功能是经济建设,是生产

建设型的财政。改革开放以来,财政顺着四个方向调整:一是生产建设支出的比例在逐年下降,但仍占很大比重,二是由于党政机构得不到控制,行政运转费用的比例日益上升,所占的分额越来越大,三是预算外的自收自支规模越来越大,一些政府和政府各部门收费被收支两条线固定和合法化,四是地方政府的财政特别是县乡财政的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越来越多,数额巨大,五是财政支出结构中,近两年开始更多地向社会保障等公共支出进行调整。 二、财政支出的含义 定义:财政支出通常是指国家为实现其各种职能,由财政部门按照预算计划,将国家集中的财政资金向有关部门和方面进行支付的活动,因此也称预算支出。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一起构成财政分配的完整体系,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的归宿,它反映了政府政策的选择,体现了政府活动的方向和范围。所以,它是财政分配活动的重要的环节。 三、我国的财政支出的结构 根据交易的经济性质,可将财政支出区别为购买性支出(或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者的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政策的侧重点。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为了履行其职能,从市场上取得物品与劳务并支付相应资金而发生的费用。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收益者的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财政支出逐步退出了一般性和竞争性领域,支出的重点转移到了三农、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一方面转移性支出项目不断增加,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财政开始更多地注重运用影响总需求的。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不同方式来间接调控宏观经济。财政支出的结构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相对于我的经济发展程度来说,我国政府自身的消耗过大,而各项社会公益性支出,特别是对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支出等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就目前而言,我国财政支出尚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它的公共性,而这恰恰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 四、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 1.规模方面 当前我国的财政支出仍面临支出增长过快和支出不足并存的两难困境。一方面,由于财政包揽过多的问题没有解决,特别是财政支出需求刚性的增强,财政支出规模急剧增长;另一方面,一些必要的财政支出项目却无法得到保证,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水平。 2.范围方面 (1) 政府职能越位 表现在:过多参与私人产品的生产和提供,影响了市场机制的发挥,造成政企不分、政资不分。国有企业经济效益难以提高,财政支出严重越位,即支出范围过宽,包括了许多既包不了又搞不好的事务,这既挤占了稀缺的财政资源,分散了财力,又不利于推进经济体制的转轨,同时也造成了某些财政支出项目效益低下。 (2) 政府职能缺位 表现在:宏观调控能力不足,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手段还不够完善;财政支出方面过于分散,支出重点不明确,如对社会保障的支持不足,对某些社会文教、公益事业的保障乏力,对某些基础设施和某些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等。这不仅弱化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和力度,而且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并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国民经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