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60352

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原理

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4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0。

学分:2.5

适用对象: 环境工程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

二、课程简介

《环境工程原理》是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等相关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述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等环境污染防治以及生态修复工程中涉及的具有共性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过程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工程原理基础、分离过程原理和反应工程原理三部分。环境工程原理基础部分主要讲述物料与能量守恒原理、传递过程等。分离过程原理部分主要讲述沉淀、过滤、吸收、吸附的基本原理。反应工程原理部分讲述化学和生物反应计量学、动力学、各类反应器的过程解析等,此节内容暂时不讲。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环境工程原理》是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系统、深入地阐述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即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包括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及资源化工程、物理污染控制工程,以及其他污染控制工程中涉及的具有共性的工程学基础基本过程和现象,以及污染控制装置的基本原理,为后期相关的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1. 环境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主要包括物料与能量衡算、流体流动、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 分离过程的原理: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吸收、吸附、离子交换、膜分

离等基本分离过程的原理。

3. 反应工程原理:主要包括化学与生物反应计量学及动力学,各类化学与生物反应器的解析与基本设计理论等。(由于时间原因,此节内容暂时不讲)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环境问题与环境学科的发展;了解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2、了解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的基本方法与原理。

3、了解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环境问题与环境学科的发展

2. 环境污染与环境工程学

3. 污染控制技术体系,包括水污染控制技术体系大气污染控制技

术体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体系等。

4.污染控制技术原理的基本类型

5.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

(三)课后练习

教材10-11页:1.1-1.7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PPT课件),适当开展讨论。

第二章质量与能量衡算

(一)目的与要求

1. 熟练掌握各种浓度的表示方法及其相互换算。

2. 熟练掌握质量衡算方法和能量衡算方法。

3. 掌握常用物理量及其单位换算,掌握量纲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常用物理量

1、主要内容:计量单位、物理量的单位换算、量纲和无量纲准数、

常用物理量及其表示方法。

1.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单位其单位换算,量纲,浓度及其表示方法,流速、流量、通量的概念

2.要求重点掌握各种浓度的表示方法及相互换算,掌握常用物理量的单位换算。掌握流速、流量、通量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节质量衡算

1、主要内容:质量衡算的基本概念,总质量衡算。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衡算系统的界定、总衡算与微分衡算、总物

料衡算、某元素或某物质的衡算、稳态非反应系统的衡算、稳态反

应系统的衡算、非稳态系统的衡算。

3、能力要求:熟练掌握各种质量衡算。

第三节能量衡算

1. 主要内容:能量衡算方程,热量衡算方程,封闭系统的热量衡算,

开放系统的热量衡算。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封闭系统的热量衡算(无相变条件下的能量

衡算,有相变条件下的热量衡算),开放体系的热量衡算。

3. 能力要求:熟练掌握能量衡算方法。

(三)课后练习

思考题与习题:教材45-47页:2.1、2.3、2.5、2.7、2.10、2.14。(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PPT课件),适当开展讨论。

第三章流体流动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管流系统的质量衡算和能量衡算。

2. 掌握液体流动状态及雷诺数、理想流体、实际流体、动力黏性系

数的概念,掌握牛顿黏性定律。

3. 掌握流体流动的阻力损失计算。

4. 掌握管路计算和流体流速与流量的测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管流系统的衡算方程

1. 主要内容:管流系统的质量衡算方程、管流系统的能量衡算方程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管流系统的质量衡算、管流系统的总能量衡

算和机械能衡算。

3. 能力要求:掌握管流系统的质量衡算、总能量衡算和机械能衡算

方法。

第二节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

1. 主要内容:流体的流动状态、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流体的层流和湍流、雷诺数及其与流体流动

状态的关系,牛顿黏性定律、动力黏性系数、流体类别、流动状态

对剪切应力的影响。

3. 能力要求:掌握液体流动状态及雷诺数、理想流体、实际流体、

动力黏性系数的概念,掌握牛顿黏性定律。

第三节边界层理论

1. 主要内容:边界层理论的概念,边界层的形成过程,边界层分离。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普兰德边界层理论的要点,绕平板流动的边

界层的形成,圆直管内流动的边界层,边界层分离。

3. 能力要求:一般掌握边界层理论和边界层的形成过程。

第四节流体流动的阻力损失

1. 主要内容:阻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圆直管内流动的沿程阻力损失,

管道内的局部阻力损失。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阻力产生的原因及阻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圆

直管内流动的阻力损失通式,圆管内层流流动的速度分布和阻力损

失,圆管内湍流流动的速度分布和阻力损失,管道内的局部阻力损

失。

3. 能力要求:掌握阻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及阻力损失的计算。

第五节管路计算

1. 主要内容:简单管路的计算,复杂管路的计算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简单管路的计算,分支管道计算,并联管路。

3. 能力要求:熟练掌握道路计算。

第六节流体测量

1. 主要内容:测速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转子流量计,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流体流速和流量的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3. 能力要求:掌握流体流速和流量的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四)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本章设置一个实验,既《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实验为3个学时。

思考题与习题:教材105-109页:3.1、3.4、3.5、3.7、3.9~3.16。(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PPT课件),适当开展讨论,安排1次实验,1次习题课。

第四章热量传递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热传导的基本原理,掌握傅立叶定律及平壁和圆筒壁的热传

导计算。

2、理解对流传热的基本原理,牛顿冷却定律及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

因素,掌握对流传热系数的物理意义及经验关联式的用法,使用

条件及注意事项。

3、理解辐射传热的基本概念及两固体辐射传热的计算。

1.掌握传热过程的计算,传热速度方程式,传热负荷,平均温度差,

总传热系数计算及了解强化传热过程,途径。

2.了解工业生产中常用换热器的类型,结构,并能进行列管式换热

器的选型计算。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热量传递的方式

1. 主要内容:热量传递的方式。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热传导、对流传热、辐射传热。

3. 能力要求:了解热量传递的方式。

第二节热传导

1. 主要内容:傅立叶定律、导热系数、通过平壁的稳定热传导、通

过圆管壁的稳定热传导。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傅立叶定律、导热系数、通过平壁的稳定热

传导(单层平壁的热传导、多层平壁的热传导),通过圆管壁的稳定

热传导。

3. 能力要求:掌握傅立叶定律、导热系数和热传导的计算。

第三节对流传热

1. 主要内容:对流传热的影响因素、对流传热的机理、对流传热速

率、对流传热的经验公式、保温层的临界直径、间壁传热过程计算。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对流传热的影响因素、对流传热的机理(流

动边界层的传热机理及温度分布,传热边界层),对流传热速率(牛顿冷却定律,对流传热系数)、对流传热的经验公式(对流传热微分方程式、无量纲方程式、管内强制对流传热、大空间自然对流传热、蒸气冷凝传热)。保温层的临界直径、间壁传热过程计算(总传热速率方程、总传热系数、传热推动力、换热器的传热效率,传热单元数。

3. 能力要求:掌握对流传热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对流传热速

率及传热系数的计算,掌握间壁传热过程的计算。

第四节辐射传热

1. 主要内容:辐射传热的基本概念、物体的辐射能力、物体间的辐

射传热、气体的辐射传热、对流和辐射联合传热。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热辐射、热辐射对物体的作用、辐射传热;

黑体的辐射能力、灰体的辐射能力,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吸收能力的

关系;物体间的辐射传热;气体辐射的特点、气体的辐射能力E和

黑度ε;对流和辐射联合传热。

第五节换热器

1. 主要内容: 换热器的分类与结构形式、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

强化换热器传热过程的途径。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换热器的分类与结构形式、各类管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和换热性能。提高传热效率和能力的途径。

3. 能力要求:了解换热器的分类,掌握各种换热器结构特点和传热

性能。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实验: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 4学时。

思考题与习题:教材176-177:4.1~4.14选择8-10道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节的主要教学手段是多媒体教学,通过电子图片来讲解不同热交换设备的结构特点、原理、技术参数和选择原则,并将各种热交换设备与环境工程的实际应用结构起来。安排实验1次,习题课1次。

第五章质量传递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传质的基本概念。了解环境工程中常见的传质过程。

2. 掌握分子传质和对流传质的传质速率方程和传质系数。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环境工程中的传质过程

1. 主要内容:环境工程中常见的传质过程。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吸收与吹脱(汽提)、萃取、吸附、离子交

换、膜分离。

3. 能力要求:了解环境工程中常见的传质过程。

第二节质量传递的基本原理

1. 主要内容:传质机理、分子扩散、涡流扩散。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费克定律、分子扩散系数、涡流扩散与涡流

扩散系数。

3. 能力要求:掌握费克定律、分子扩散系数、涡流扩散与涡流扩散

系数的概念。

第三节分子传质

1. 主要内容:单向扩散、等分子反向扩散、界面上有化学反应的稳

态传质。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分子传质中的单向扩散的扩散通量与浓度分

布、等分子反向扩散的扩散通量与浓度分布、界面上有化学反应

的稳态传质。

3. 能力要求:掌握分子传质的扩散通量与浓度分布的计算。

第四节对流传质

1. 主要内容:对流传质机理及传质边界、对流传质速率方程、典型

情况下的对流传质系数。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对流传质机理及传质边界、对流传质速率方

程的一般形式、单向扩散时的传质系数、等分子反向扩散的传质系

数。平板壁面上的层流传质和湍流传质、圆管内的层流对流传质、

绕固体球的强制对流传质。

3. 能力要求:掌握对流传质的机理、传质速率方程和传质系数。(三)课后练习与思考题

教材204-205页,5.1-5.9选择5-6道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PPT课件),适当开展讨论。

第六章沉降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的基本原理,掌握沉降速度基本计算方

法及沉降鉴定,旋风分离器的主要性能。

2.了解电除尘器和惯性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沉降分离的基本概念

1. 主要内容:沉降分离的一般原理和类型,流体阻力与阻力系数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沉降分离的一般原理和类型,单颗粒的几何

特性参数、流体阻力与阻力系数。

3. 能力要求:了解沉降分离的类型和一般原理、掌握流体阻力与阻

力系数及其与颗粒几何特性参数的关系。

第二节重力沉降

1. 主要内容:重力场中颗粒的沉降过程、沉降速度的计算、沉降分

离设备。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重力场中颗粒的沉降过程、沉降速度的计算

方法、重力沉降分离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 能力要求:掌握重力沉降速度的计算方法和重力沉降分离设备的

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三节离心沉降

1. 主要内容:离心力场中颗粒的沉降分析、旋流器的工作原理、离

心沉降机工作原理。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离心力场中颗粒的沉降分析、旋风分离器的

基本操作原理及其主要分离性能指标、旋流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及有

关计算、离心沉降机工作原理及有关计算。

3. 能力要求:掌握旋风分离器的基本操作原理及其主要分离性能指

标、旋流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及有关计算、离心沉降机工作原理及有

关计算。

第四节其他沉降

1. 主要内容:电沉降、惯性沉降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惯性除器尘的工作原

理。

3. 能力要求:掌握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惯性除器尘的工作原理。

(三)课后练习

思考题与习题:教材235-237页6.1~6.16选择7-8道题。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的主要教学手段是多媒体教学,通过电子图片来讲解不同沉降设备结构特点、原理和设计参数,并将各种沉降设备与环境工程的实际应用结构起来。

第七章过滤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过滤和过滤速率、恒压过滤,恒速过滤。

2. 掌握恒压过滤常数的计算方法和测定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

1. 主要内容:过滤过程、过滤介质、过滤分类、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过滤的概念与过滤介质,按过滤机理分类、

按促使流体流动的推动力分类。

3. 能力要求:了解过滤的概念及类型。

第二节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

1. 主要内容:表面过滤的基本方程、过滤过程的基本计算、过滤常

数的测定、滤饼洗涤、过滤机生产能力的计算。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表面过滤的基本方程、恒压过滤与恒速过滤

的计算、过滤常数及其计算、压缩指数、滤饼洗涤的速度与时间、

间歇式和连续式过滤机的生产能力的计算。

3. 能力要求:掌握过滤过程的基本计算、过滤常数及其测定,掌握

过滤机生产能力的计算。

第三节深层过滤的基本理论

1. 主要内容:流体通过颗粒床层的流动、深层过滤过程中悬浮颗粒

的运动。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混合颗粒的几何特性、颗粒床层的几何特性、

流体在颗粒床层中的流动、深层过滤过程中悬浮颗粒的运动、深

层过滤的水力学(清洁滤料床层、运行过程中的滤料床层)。

3. 能力要求:了解混合颗粒的几何特性,掌握流体通过颗粒床层的

流动、深层过滤过程中悬浮颗粒的运动特性。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本章实验:过滤常数的测定实验, 3个学时。

课后作业:教材262~264页,7.1~7.16中选择6-8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节的主要教学手段是多媒体教学,通过电子图片来讲解过滤操作及有关计算,安排实验1次。

第八章吸收

(一)目的与要求

1. 了角吸收的概念和吸收的类型、掌握气-液平衡和亨利定律及其

应用。

2. 掌握双膜理论的要点及传质速率方程。

3. 熟练掌握吸收塔的物料衡算方程和操作线方程。

4. 熟练掌握吸收剂用量的计算、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吸收的基本概念

1. 主要内容:吸收的定义与应用、吸收的类型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吸收的定义、吸收在环境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吸收的分类。

3. 能力要求:了解吸收的类型及其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第二节物理吸收

1. 主要内容:物理吸收的热力学基础、物理吸收的动力学基础。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气-液平衡与亨利定律、相平衡关系在吸收

过程中的应用、吸收过程的机理、双膜理论、总传质速率方程、传

质系数、传质阻力分析。

3. 能力要求:掌握气-液平衡与亨利定律的关系,相平衡关系与吸

收过程的判别、吸收过程的双膜理论、传质速率方程与传质系数。

第三节化学吸收

1. 主要内容:化学吸收的特点、化学吸收的平衡关系、化学吸收

的传质速率。

2. 基本概念与识知点:化学吸收的特点、吸收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及

其平衡关系(溶质与吸收剂反应、溶质与吸收剂中的活性组分反应)、

化学吸收的传质速率。

3. 能力要求:了解化学吸收的特点、掌握化学吸收过程的平衡关系

及化学吸收的传质速率。

第四节吸收设备及其主要工艺计算

1. 主要内容:吸收设备工艺简述、填料的类型及特性、填料塔吸收

过程的物料衡与操作线方程、吸收剂的用量计算、填料层高度的计

算、吸收过程的计算类型。

2. 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吸收塔、全塔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吸收

剂用量的确定、填料层高度的计算方法(传质高度的计算、传质单

元数计算的对数平均推动力法和吸收因数法)。

3. 能力要求:了解吸收塔的结构、填料的类型及特性;掌握吸收塔

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掌握填料层高度的计算方法。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实践环节:本章安排实验课一次,实验内容:(计算机仿真实验演示)

课后练习:教材299-301,思考题与习题8.1-8.13选择6-7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利用图片、动画介绍吸收设备,安排习题课1次。

第九章吸附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吸附分离操作的有关概念。

2. 掌握等温吸附方程及吸附动力学方程。

3. 掌握吸附操作与吸附穿透曲线的有关概念及计算。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吸附分离操作的基本概念

1. 主要内容:吸附分离操作的分类、吸附分离操作的应用。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吸附分离操作分类的依据、方法、吸附分离

操作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3. 能力要求:掌握吸附的基本概念、了解吸附分离的类型及其应用。

第二节吸附剂

1. 主要内容:常用吸附剂的特性、几种常用的吸附剂。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吸附剂的主要特性、几种常用吸附剂及其特

点。

3. 能力要求:了解常用吸附剂的种类、性质及用途。

第三节吸附平衡

1. 主要内容:单组分吸附气体,双组分气体吸附,液相吸附。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吸附平衡理论、等温吸附方程(Freundlich

方程、Langmuir方程、BET方程)、温度对吸附平衡的影响、吸附位

势、吸附热、双组分气体吸附、液相吸附。

3. 能力要求:掌握吸附平衡理论、等温吸附方程(Freundlich方程、

Langmuir方程、BET方程)、温度对吸附平衡的影响。

第四节吸附动力学

1. 主要内容:吸附剂颗粒外表面界膜传质速率、吸附剂颗粒内表面

扩散速率、内表面扩散阻力控制时的吸附过程、外表面界膜控制时

的吸附过程。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吸附剂颗粒外表面界膜传质速率方程、吸附

剂颗粒内表面扩散速率方程、内表面扩散阻力控制时的吸附过程、

外表面界膜控制时的吸附过程。

3. 能力要求:掌握吸附剂颗粒外表面界膜传质速率方程和吸附剂颗

粒内表面扩散速率方程。

第五节吸附操作与吸附穿透曲线

1. 主要内容:接触过滤吸附、固定床吸附。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接触过滤吸附中的单级吸附、多级吸附、逆

流多级吸附;固定床吸附中的穿透点和穿透曲线、穿透时间。

3. 能力要求:掌握接触过滤吸附中的单级吸附、多级吸附、逆流多

级吸附的概念和固定床吸附中的穿透点和穿透曲线、穿透时间的概

念及有关计算。

3.课后练习

教材338-339:思考题与习题9.1-9.4。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第十章其他分离过程

(一) 目的与要求

1. 掌握离子交换的基本原理;掌握离子交换速度的控制及其影响因

素。

2. 掌握萃取剂的选择及萃取过程的流程与计算。

3. 了解膜分离的原理、特点及发展状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离子交换

1. 主要内容:离子交换剂概述、离子交换的基本原理、离子交换的

速度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离子交换剂的分类、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及

其物理化学性质;离子交换反应、离子交换平衡和选择性系数;离

子交换速度的控制步骤、离子交换速度的表达式、离子交换速度的

影响因素。

3. 能力要求:了解离子交换剂的类型、结构、理化性质;掌握离子

交换的基本原理;掌握离子交换速度的控制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节萃取

1. 主要内容:萃取分离的特点、萃取过程的热力学基础、萃取剂的

选择、萃取过程的流程和计算。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萃取过程的特点、三角形相图、溶解度曲线

与联结线、杠杆规则、分配曲线与分配系数、萃取剂的选择性系数、萃取剂的选择性原则、单级萃取的流程与计算、多级错流萃取的流

程与计算、多级逆流的流程与计算、连续逆流萃取。

3. 能力要求:了解萃取分离的特点、掌握萃取过程的热力学基础、

掌握萃取剂的选择及萃取过程的流程与计算。

第三节膜分离

1. 主要内容:膜分离概述、膜分离过程的传递过程、反渗透和纳滤、

微滤与超滤、电渗析、其它膜分离。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膜分离过程的分类、膜分离的特点、膜的种

类、膜材料、膜组件的形式、膜分离的表征参数、膜传递过程的推

动力及一般表述、膜传递过程模型、溶液的渗透压、反渗透和纳滤

的过程机理、反渗透和纳滤膜的过程计算、微滤和超滤分离过程的

基本传递理论、浓差极化与凝胶层阻力模型、电渗析过程的基本原

理、电渗析中的传递过程、离子交换膜、气体膜分离、渗透气化。

3. 能力要求:了解膜分离的原理、特点及发展状况。

(三)课后练习

教材399—402:思考题与习题 10.1—10.14中选择6—8题。(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适当引导学生开展讨论。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教材:

胡洪营等编,《环境工程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参考书:

1. 柴诚敬主编,《化工原理》(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 蒋维钧,戴猷元,顾惠君编著,《化工原理》(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3. 姚玉英主编,《化工原理》(第一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

4. 余国琮主编,《化学工程辞典》(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

5. 邓修,吴俊生编著,《化工分离工程》(第一版),科学出版社,2002年。

6. 参考书:丛德滋,丛梅,方图南;《化工原理详解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

七、其他说明

大纲修订人:卫新来修订日期:2015.3

大纲审定人:俞志敏审定日期:2015.3

《模拟电路》课程教学大纲

《模拟电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模拟电路; 所属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分:4学分。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模拟电路》是微电子专业本科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基础课,具有自身的体系和很强的实践性。本课程通过对常用半导体器件、模拟电路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及其在专业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本课程应开设在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未开设)课程之后,是微电子专业本科生系统学习电子技术知识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后续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实验、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等课程的先修课程。 (四)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华成英主编(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室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于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康华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子线路线性部分》谢嘉奎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元器件(要求列出章节名) 第一节半导体基础知识 第二节半导体二极管 第三节双极型晶体管 第四节场效应管 第五节晶闸管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教学,8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半导体基础知识;二极管的结构、伏安特性及主要参数;双极型晶体管的结构、 伏安特性及主要参数;场效应管的结构、伏安特性及主要参数;晶闸管的结构、

伏安特性及主要参数。 【重点掌握】:PN结特性及PN结方程;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的伏安特性。 【了解】: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的结构及主要参数。 【难点】: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的伏安特性。 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 第一节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第二节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第三节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第四节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 第五节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教学,12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放大的概念;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直流通路与甲流通路,图解法,微变等效电路法;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晶体管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 电路;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重点掌握】: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图解法,微变等效电路法。 【掌握】: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晶体管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场效应管放大 电路。 【了解】:放大的概念。 【难点】:图解法,微变等效电路法。 第三章多级放大电路 第一节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 第二节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课堂教学,4学时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环境工程原理考试重点

环境工程原理考试要点(待完善版) 类型: 一:填空(15分) 二:名词解释(15分) 5个 三:简答题(20分) 4个 四:计算题(50分) 4个 一:填空(15分)因为老师没给,只说了简单所以不好说(下面的仅供参考)

二:名词解释(15分) 5个 16选5 1、球形度:它是表征球形颗粒的形状与球形颗粒的差异程度, 又称为形状系数。 2、干扰沉降:在流体中,如果流体的分率较高,颗粒之间有显 著的相互作用,容器壁面对颗粒沉降的影响也不 可忽,此种沉降称为干扰沉降。

3、分离因数:将同一颗粒在同一种流体中的离心沉降速度与重 力沉降速度的比称为分离因数。 4、分割颗径:粒级效率正好为50%的颗粒直径,称为分割粒径。 5、深层过滤:是指流体中的固体颗粒被过滤介质内部的空隙拦 截在介质的微孔流道内,固体颗粒不形成滤饼。 6、固体流态化:是指将大量固体颗粒悬浮于流动的流体之中, 并在流体作用下使颗粒作翻滚运动,类似于液 体的沸腾状态。 7、傅里叶定律:内涵为通过等温面的导热速率与温度梯度和传 热面积成正比,即(P136)。 8、热导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通过的热量与温度梯度的比 例系数 9、对流传热系数:在对流传热过程中由牛顿冷却定律定义热流 密度q与ΔT成正比。 10、菲克定律: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扩散方向的单位截面 积的扩散物质流量与该截面处的浓度梯度成正 比,即。 11、漂流因子:总体流动对传质速率的影响程度,表达式为 P/PBMm。(P212) 12、双膜理论:双模理论基于双模模型,他复杂的的对流传质 过程描述为吸收质以分子扩散形式通过两个串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书

目录 一、吸收技术概况 (3) 二、设计任务及步骤 (3) 2.1设计任务 (3) 三、填料塔操作条件 (3) 四、设计方案的确定 (4) 4.1吸收流程的选择 (4) 4.2吸收剂的选择 (4) 4.3填料的选择 (4) 4.4吸收工艺流程图(附图)及工艺过程说明 (5) 五、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5) 5.1基础物性数据 (5) a.液相物性数据 (5) b.气相物性数据 (5) c.气液两相平衡时的数据 (6) 5.2物料衡算 (6) 5.3填料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7) a.塔径的计算 (7) b.泛点率校核和填料规格 (9) c.液体喷淋密度校核 (9) 5.4填料层高度计算 (9) a.传质单元数的计算 (9) b.传质单元高度的计算 (10) c.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11) 5.5填料塔附属高度的计算 (12) 5.6液体分布器的简要设计 (12) a.液体分布器的选型 (12) b.分布点密度及布液孔数的计算 (13) 5.7其它附属塔件的选择 (14) a. 填料支撑板 (14) b.填料压紧装置 (14) c.气体进出口装置与排液装置 (14) d.吸收塔主要接管的尺寸计算 (15) e.离心泵的选择 (16) 5.8流体力学参数计算 (16) a.填料层压力降的计算 (16) 六、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汇总与主要符号说明 (17) 6.1基础物性数据和物料衡算结果汇总 (17) 6.2填料塔工艺尺寸计算结果表 (19) 6.3流体力学参数计算结果汇总 (20) 6.4附属设备计算结果汇总 (20) D聚丙烯塑料阶梯环填料主要性能参数汇总 (20) 6.5所用38 N

《电路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电路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类别:学科基础课程学分: 二、实验总学时:8 三、应开实验个数:4 必开实验个数: 4 选开实验个数: 四、适用专业:物理学 五、实验成绩评定方法:根据实际操作及实验报告评分 六、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比例:10% 七、实验教材或自编指导书:自编指导书 实验一:叠加原理实验 学时:2 (一)实验类型: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技术基础 (三)每组人数:2人/组 (四)实验要求:必修 (五)实验目的:加深对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的理解;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六)实验内容: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测量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和电压。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直流可调稳压电源、万用表、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DGX-1实验装置。26套 (八)所在实验室:电路原理室 实验二: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 学时:2 (一)实验类型: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技术基础 (三)每组人数:2人/组 (四)实验要求:必修 (五)实验目的: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掌握测量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六)实验内容:测定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电路的外特性、入端电阻、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测定等效电路的外特性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可调直流恒流源、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万用表、可调电阻箱、电位器、戴维南定理实验电路板。26套(八)所在实验室:电路原理室 实验三:一阶动态电路的研究 学时:2

(一)实验类型:设计型 (二)实验类别:技术基础 (三)每组人数:2人/组 (四)实验要求:必修 (五)实验目的:研究一阶电路方波响应的变化规律和特点;学习自拟实验方案,正确选择 元器件、确定实验参数;学习用示波器测定电路时间常数的方法;掌握微分电路与积 分电路的测试方法。 (六)实验内容:设计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分别分析和研究对应的RC一阶电路的零输入相应、零状态响应及全响应。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函数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电路实验板。 26套。 (八)所在实验室:电路原理室 实验四:用三表法测量电路等效参数 学时:2 (一)实验类型:验证型 (二)实验类别:技术基础 (三)每组人数:2人/组 (四)实验要求:必修 (五)实验目的:学会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和交流功率表测量元件的交流等效参数的方法;学会功率表的接法和使用。 (六)实验内容:测量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等效参数;测量电感、电容串联与并联后的等效参数;验证用串、并试验电容法判别负载性质的正确性。 (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功率表、自藕调压器、镇流器、电容器、白炽灯。26套 (八)所在实验室:电路原理室

清华大学 环境工程系 本科生培养方案

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设“环境工程”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在高年级设置环境工程专业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分组选修课,由学生自行选择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城市、区域和企业的给水及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其他污染的控制与治理、环境修复以及环境规划、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从事环境污染控制和给水排水的规划、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城市、乡镇和企业的给水与排水系统以及给水处理、废水处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从事给水排水的规划、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 (二)学制与学位授予 学制: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三)基本学分学时 本科培养总学分173,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141,夏季学期实践环节17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35学分 (1) 思想政治理论课4门14学分 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 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学分 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学分 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学分 (2) 体育4学分 第1-4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6学期为限选,第7-8学期为任选。体育课学分不够或不通过者不能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 (3) 外语4学分 大学英语教学实行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入学后建议选修并通过4-6学分的英语课程后再参加《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的考试。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必须通过英语水平I考试。学生可选修外语系开设的不同层次的外语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外语课程的选课要求详见《学生手册》(2010)。 (4) 文化素质课13学分 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划分为八大课组:①哲学与人生、②历史与文化、③语言与文学、④艺术与审美、⑤科技与社会、⑥当代中国与世界、⑦基础社会科学、⑧数学与自然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目录详见附录1。要求在本科学习阶段修满13学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其中必须包含2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及1-2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为必修,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为限选。其它为任选。每学期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及核心课程目录详见当学期选课手册。 本系必修课程1门,1学分 00050071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学分 2.自然科学基础课程35学分 必修课可以在同类课中选更高档次课程,但多出的学分记入任选学分。

环境工程原理 重点 整理

第七章 过滤分类:1、按过滤机理分:表面过滤和深层过滤;2、按促使流体流动的推动力分:重力过滤、真空过滤、压力差过滤、离心过滤。 表面过滤(滤饼过滤):常发生在过滤流体中颗粒物浓度较高或过滤速度较慢、滤饼层易形成的情况下 深层过滤:常发生在滤料内部、固体颗粒物浓度稀的情况下。它是利用过滤介质间的间隙进行过滤的过程。 过滤比阻是单位厚度过滤介质或滤饼层的阻力 目数:泰勒标准筛系列的各个筛以筛网上每英寸长度的孔数为其筛号,也称目数。 过滤水头损失曲线偏离理想曲线的原因在滤料表面有悬浮物沉积,造成表面的堵塞 可压缩滤饼:S=0.2~0.8 不可压缩滤饼:S=0 第八章 1.吸收:吸收是根据混合气体各组分在同一种液体溶剂中的物理溶解度(或化学反应活性) 的不同,而将气体混合物分离的操作过程。 2.吸收的类型:按溶质和吸收剂之间发生的作用分: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按混合气体中 被吸收组分的数目分:单组分吸收和多组分吸收;按在吸收过程中温度是否变化分:等温吸收和非等温吸收。在这些吸收过程中,单组分的等温物理吸收过程是最简单的吸收过程,也是其他吸收过程的基础。 3.溶质在气、液两相间的平衡关系就决定了溶质在相间传质过程的方向、极限以及传质推 动力的大小,是研究吸收传质过程的基础。 4.气-液平衡:在一定的条件(温度、压力等)下,气相溶质与液相吸收剂接触,溶质不 断地溶解在吸收剂中,同时溶解在吸收剂中的溶质也在向气相挥发。随着气相中溶质分压的不断减小,吸收剂中溶质浓度的不断增加,气相溶质向吸收剂的溶解速率与溶质从吸收剂向气相的挥发速率趋于相等,即气相中溶质的分压和液相中溶质的浓度都不再变化,保持恒定。此时的状态为气、液两相达到动态平衡状态。 5.亨利定律:在稀溶液条件下,温度一定,总压不大时,气体溶质的平衡分压和溶解度成 正比,其相平衡曲线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这一关系称为亨利定律。 6.亨利定律三种形式和三者的关系:1)PA*=EXa,PA*——溶质A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 Pa;XA——溶质A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E——亨利系数,Pa。2)PA*=CA/H,H——溶解度系数,kmol/(m3.Pa).3)yA*=mxA,yA——与溶质平衡的气相中的溶质的摩尔分数,m——相平衡常数,无量纲。三者系数的关系:E=mp E=c0/H,c0——液相总物质的量的浓度,kmol/m3 (P270可能有补充) 7.吸收过程的机理:吸收过程是一种典型的溶质由气相向液相的两相传递过程,这个过程 可以分解为以下3个基本步骤:1、溶质由气相主体传递至气、液两相界面的气相一侧,即气相内的传递;2、溶质在两相界面由气相溶解于液相,即相际传递;3、溶质由相界面的液相一侧传递至液相主体,即液相内的传递。 8.双膜理论:1、相互接触的气、液两相流体间存在着稳定的相界面,界面两侧分别有一 层虚拟的停滞气膜和停滞液膜。溶质分子以稳态的分子扩散连续通过这两层膜。2、在相界面处,气、液两相在瞬间即可达到平衡,界面上没有传质阻力,溶质在界面上两相的组成存在平衡关系。3、在膜层以外,气、液两相流体都充分湍动,不存在浓度梯度,组成均一,没有传质阻力;溶质在每一相中的传质阻力都集中在虚拟的停滞膜内。(示意图在P274的图8.2.2)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活性炭吸附含铬电镀废水的吸附塔设计设计者日期 班级 2008级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指导老师日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学院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活性炭吸附含铬废水的吸附塔设计 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1.处理水量 Q=200m3/h 2.原水COD平均 120㎎/L 3.出水COD小于30㎎/L 4.活性炭吸附量q=(0.12~0.2)gCOD/g炭 5.活性炭与水接触时间 10~30min 6.污水在塔中下降流速 5~10m/h 7.反冲洗水线速度 28~32m/h 8.反冲洗时间 4~10min 9.冲洗间隔时间 72~144h 10.炭层冲洗膨胀率 30﹪~50﹪ 11.水利输水管道流速 0.75~1.5m/s 12.水力输炭水量与炭量体积比例 10:1 三、设计内容 1.设计方案的确定及流程说明 2.吸附塔的面积、塔径、高度、容积、活性炭质量、再生周期等计 算 3.吸附塔附属结构的选型和设计 4.吸附塔工艺流程图

5.吸附塔计算图 6.设计说明 7.参考文献

目录 一、设计方案的确定及流程说明 (1) 二、工艺计算与主要设备计算 (1) 三、吸附塔附属结构的选型和设计 (3) 四、处理污水工艺流程图 (5) 五、吸附塔计算图(附后) (6) 六、吸附塔设计说明 (6) 七、参考文献 (8)

一、设计方案的确定及流程说明 含铬电镀废水含有重金属离子Cr6+ ,它有剧毒,不能直接排放,排放的污水不符合排放标准。根据《设计任务书》所给条件,Q=200m3/h,水量较大,再考虑经济与实用性,该设计选用二塔并联降流式固定床吸附塔,二塔吸附,一塔再生。 固定床吸附是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它的流程中吸附与脱附是分开的,结构简单,操作比较容易,造价低,而移动床流程中吸附与脱附在同一设备中,技术、结构复杂,操作困难。固定床根据水流方向有升流式和降流式。降流式固定床中,水流自上而下流动,流速较快,与填料接触时间短,填料不易堵塞,出水水质达排放标准,但水对填料磨损较大,吸附后水头损失较大,特别是处理含悬浮物较多的污水时,为防止炭层堵塞,先将污水经过砂滤柱进行过滤处理,并对床层定期进行反冲洗,有时还需在吸附层上部设表面冲洗设备;在升流式固定床中,水流自下而上流动,流速缓慢,水与填料接触时间较长,压头损失较小,当水头损失增大后,可适当提高进水流速,使充填层稍有膨胀,达到自清的目的,但进水波动较大,吸附层表面设冲洗装置易流失吸附剂,处理效果也不太好。因污水具有腐蚀性,所以工艺流程中的各个部件、附属配件均应选用防腐性好的材料进行工艺。 二、工艺计算与主要设备计算 1、设计参数选择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电工基础》 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电子电工、 电气及仪表专业 适用周数:54课时 南京化工技师学院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一、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 《电工基础》是机电类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最重要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交、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分析计算方法,并通过在计算机屏幕上模仿真实实验室的工作台,绘制电路图需要的元器件、利用软件里的测试仪器可以实时测量和显示数据;还可利用EWB软件丰富的电路元件库,实现多种电路的设计和分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学习有关的后续专业课、进一步接受新的科学知识以及考工(中级维修电工)拿证和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课程的主要任务 本课程是高级技工学校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运用EWB仿真实验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掌握简单交、直流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技能。使学生具备从事电子电工类专业所需的电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日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会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定理)、基本理论。 2.学会电路分析和计算的一般方法; 3.会说出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的基本作用; 4.对单相和三相照明电路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熟悉其组成、接线及工作状态; 5.能利用EWB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验证电路的基本定律(定理);

环境工程原理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

Yibin University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列管式换热器设计 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学生姓名 年级 指导教师 化学与化工学院 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门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去完成换热单元操作设备设计任务的实践能力 二、设计目标 设计的设备必须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操作上是安全的,环境上是友好的 三、设计题目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 四、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原料温度 石油: 入口96℃,出口34℃ 地点:兰州 石油物性数据 ( )() 33815/3.0102.2/0.128/c c o pc o c kg m Pa s c kJ kg C W m C ρμλ-==??=?=? 煤油: 入口132℃,出口47℃ 地点: 宜宾 煤油物性数据 () () C m W C kg kJ c s Pa m kg o c o pc c c ?=?=??==-/14.0/22.21005.7/82543 λμρ 硝基苯:入口124℃,出口50℃ 地点:广州 硝基苯物性数据 ()() 341154/9.8101.558/0.129/c c o pc o c kg m Pa s c kJ kg C W m C ρμλ-==??=?=? 允许压降:不大于0.1MPa 冷却介质任选 五、设计内容

1、换热器概述 换热器是化工、炼油工业中普遍应用的典型的工艺设备。在化工厂,换热器的费用约占总费用的10%~20%,在炼油厂约占总费用35%~40%。换热器在其他部门如动力、原子能、冶金、食品、交通、环保、家电等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设计和选择得到使用、高效的换热器对降低设备的造价和操作费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不同温度的流体间传递热能的装置称为热交换器,即简称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 换热器的类型按传热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混合式、蓄热式和间壁式。其中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广泛, 列管式换热器又称为管壳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历史悠久,占据主导作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折流挡板和封头等组成。一种流体在关内流动,其行程称为管程;另一种流体在管外流动,其行程称为壳程。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 其主要优点是单位体积所具有的传热面积大,传热效果好,结构坚固,可选用的结构材料范围宽广,操作弹性大,因此在高温、高压和大型装置上多采用列管式换热器。为提高壳程流体流速,往往在壳体内安装一定数目与管束相互垂直的折流挡板。折流挡板不仅可防止流体短路、增加流体流速,还迫使流体按规定路径多次错流通过管束,使湍流程度大为增加。 列管式换热器中,由于两流体的温度不同,使管束和壳体的温度也不相同,因此它们的热膨胀程度也有差别。若两流体温差较大(50℃以上)时,就可能由于热应力而引起设备的变形,甚至弯曲或破裂,因此必须考虑这种热膨胀的影响 (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这类换热器如图1-1所示。固定管办事换热器的两端和壳体连为一体,管子则固定于管板上,它的结余构简单;在相同的壳体直径内,排管最多,比较紧凑;由于这种结构式壳测清洗困难,所以壳程宜用于不易结垢和清洁的流体。当管束和壳体之间的温差太大而产生不同的热膨胀时,用使用管子于管板的接口脱开,从而发生介质的泄漏。

环境工程原理试题05-3

环境工程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反应工程原理部分) 2006年1月12日 一、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要阐述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体系以及在实际工程中实现污染物高效、快速去除的基本技术路线。 2.对于不可逆液相反应,利用间歇反应器和理想平推流反应器进行反应操作时的基本方程有何异同?简要分析其理由。 3.简述影响球形催化剂有效系数的主要因素及其产生的影响。 4.分析气-液相快速反应的特点。根据气-液相拟一级快速反应的宏观速率方程,简述提高反应速率的措施。 二、对于二级不可逆液相反应αA A+αB B→P,试分别给出利用间歇反应器、半间歇反应器(B 一次性加入,A连续加入)和连续反应器进行反应操作情况下,A和B的转化率的定义式。(10分) 三、某研究单位拟利用以粒状活性炭为载体的二氧化钛催化剂进行水中低浓度有机污染物A 的分解研究。已知A的分解反应为不可逆反应,现需要确定该反应的本征速率方程(-r A=kc A n)。请你为该研究单位设计一个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实验方案(利用间歇反应器)。(20分) 四、对于一级不可逆液相反应A → P,利用有效体积为1m3的完全混合流连续反应器进行动 力学实验。将A的浓度为60mmol/m3的液体以0.1m3/h速度流入反应器,在20o C条件下,A的转化率达为80%,试回答以下问题。(共25分) (1)在同样的反应物料流量和温度条件下,利用2个有效体积为0.5m3的完全混合流连续反应器进行串联操作,试计算A的转化率? (2)在同样的反应物料流量和温度条件下,利用5个有效体积为0.2m3的完全混合流连续反应器进行串联操作,试计算A的转化率? (3)在同样的反应物料流量和温度条件下,利用有效体积为1m3的理想平推流反应器进行反应操作,试计算A的转化率? (4)在同样的温度条件下,利用间歇反应器进行反应操作,要使A的去除率达到80%,反应时间应为多少? (5)根据以上计算结果,讨论反应器操作方式对转化率的影响并简要解释其原因。 五、利用如图所示的细胞循环反应器进行某细菌的培养,进料速率q v0=1 m3/h, S0=2 g/m3, X0=0, V=1m3。已知该细菌的比生长速率μ与基质浓度S之间的关系符合Monod方程,已知μmax,A=2 h-1, K s =0.5 g/ m3,每消耗2g基质生成1g细胞。试回答以下问题。(21分) e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AAO工艺

1 设计任务及资料 1.1 设计任务 根据已知资料,设计A2/O生物处理系统 1.2 污水水质及设计要求 设计水量 Q=3000m3/d 设计资料:设计进水、出水水质见表 处理系统项目BOD5COD SS NH4+-N T-P pH 进水mg/L 300 500 100 50 10 6.5~9.0 出水mg/L 10 50 10 5 1 2 A2/O工艺的设计流量、处理效率等计算 2.1 设计流量计算 根据原始数据与基本参数,首先判断是否,可采用A2/O法。 COD/TN=500/50=10>8,BOD5/TP=300/10=30>20,符合条件,可采用A2/O 法。 设计流量:Q=3000m3/d=125m3/h=0.035 m3/s 2.2 去除率的计算 2.2.1 溶解性BOD5的去除率 活泩污泥处理系统处理水中的BOD5值是由残存的溶解性BOD5和非溶解性 BOD5二者组成,而后者主要是以生物污泥的残屑为主体。活性污泥的净化功能,是去除溶解性BOD5。因此从活性污泥的净化功能来考虑,应将非溶解性的BOD5 从处理水的总BOD5值中减去。 取原污水BOD5值(S0)为300mg/L,经初次沉淀池及缺氧池、厌氧段处理,按降 低25%考虑,则进入曝气池的污水,其BOD5值(S)为: Sα=300(1-25%)=225mg/L 计算去除率,对此,首先按式BOD5=5?(1.42bXαC e)=7.1XαC e计算处理水 中的非溶解性BOD5值,上式中 C e——处理水中悬浮固体浓度,取用综合排放一级标准20mg/L; b-----微生物自身氧化率,一般介于0.05-0.1之间,取0.09;

《电路》课程教学大纲

《电路》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黄辉编写日期:2012年12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94L120Q 2.课程体系/类别:专业类/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 3.学时/学分:96 /6 4.先修课程:微积分、几何与代数、大学物理等 5.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主干课程。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讨论线性、集总参数、非时变电路的基本理论与一般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提高分析电路的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应掌握电气工程专业电路方面的基础,获得良好的电路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具体的,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能对一般交直流电路的稳态进行分析、求解; 3.掌握含耦合电感电路、三相及非正弦电路的分析方法; 4.掌握一般交直流电路动态过程的时域、频域分析法; 5.掌握现代电路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四、课程教学安排 1.本门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 课堂讲授:82学时,(含19学时习题课——知识点的巩固与应用)采用多媒体与黑板相结合

的手段对电路基本内容进行课堂讲授教学,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网上教学:22学时,根据需要,部分内容采用网上教学方式,以学生自学为主,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实验教学:14学时,对相应理论内容进行设计或验证实验。学生课堂演讲:选取适当内容采用学生课堂演讲的方式,以加强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2.外语的要求(英语) 掌握电路相关的名词术语。 3.作业安排要求 作业的作用在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每次课后布置适量(4-5个)与内容相应的作业题目,努力使作业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手段之一。 五、课程的考核 1.考勤、平时作业、小测验(10%):每次作业、测验评分,作业抄袭或没有及时交作业者以当次作业计零分; 2.大作业(10%):研究性教学以大作业形式提交; 3.实验(15%):以完成实验、实验报告质量为基本依据; 4.期末考试(65%):闭卷考试,考试题型以计算题为主。作弊者以总成绩零分计。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微积分、几何与代数、大学物理等。本课程需要必要的数学、物理基础:如复数、傅里叶分解、一阶及二阶微分方程的求解、矩阵计算等。 后续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等。本课程为这些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电路分析计算基础。 七、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建议教材: [1] 中文:邱关源.电路(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 英文:James W. Nilsson等. Electric circuits(第八版).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教学参考书: [1] 王仲奕.蔡理编著. 电路习题解析.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2] Charles K. Alexander. Fundamentals of electric circuits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3] 尼而森著.周玉昆等译. 电路(第八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2020年清华大学环境学院951环境科学与工程原理考研考试大纲——盛世清北

https://www.doczj.com/doc/d99462405.html, 2020年清华大学环境学院951环境科学与工程原理考研考试大纲——盛世清北本文由盛世清北查阅整理,专注清华大学考研信息,为备考清华大学考研学子服务。 以下为2020年清华大学水利水电系951环境科学与工程院考研考试大纲:《环境科学与工程原理》考查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的基础概念与原理,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考查环境微生物、化学、环境系统与管理三方面内容(考查范围如下)。考试题型包括填空、选择、简答、计算等多种形式。考试时长3 小时,满分150 分。 1)环境微生物 考查范围:与环境工程相关的微生物知识,包括:微生物的种类、结构、功能,微生物的生理特性,生长和变异的规律,驯化和保藏的方法,微生物对污染物分解转化的原理,污水处理设施中的主要微生物及特点,有害微生物及其控制,微生物的常规实验技术等。 2)化学 考查范围:化学物质的聚集状态,分子和晶体结构,配位键和配位化合物,重点主/副族元素;热力学定律,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有机化合物命名,重要反应;化学分析原理与简单计算,常用仪器分析原理;化学物质的环境影响,环境现象的化学成因等。 3)环境系统与管理 考查范围:大气、水、噪声、固体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与途径,全球环境问题;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环境标准的基本概念,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与常见措施,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系统、系统分析、系统最优化的基本概念;污染物进入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环境质量模型的基本概念与建模一般过程等。 备考清华,需要完整的资料,需要坚定的信念,更需要完善的复习策略,把书本从薄读到厚,再从厚读到薄,最后通过目录,就能就能把所有知识脉络延展,相互关联起来,检查是否有知识盲区,这中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有足够的耐力和毅力,一路有盛世清北陪伴你,你的备考不会孤单!

环境工程原理知识点总结演示教学

环境工程原理知识点 总结

第II篇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环境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 2. 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3. 简述土壤污染治理的技术体系。 4. 简述废物资源化的技术体系。 5. 阐述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体系。 6. 一般情况下,污染物处理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利用隔离、分离和(或)转化技术原理,通过工程手段 (利用各类装置),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快速去除。试根据环境净化与污染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实现污染物高效、快速去除的基本技术路线。 第二章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 第一节常用物理量 1.什么是换算因数?英尺和米的换算因素是多少? 2.什么是量纲和无量纲准数?单位和量纲的区别是什么? 3.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区别和关系如何?试举出质量比的应用实例。 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经常用体积分数表示污染物的浓度,试说明该单位的优点,并阐述与质量浓度的关系。 5.平均速度的涵义是什么?用管道输送水和空气时,较为经济的流速范围为多少? 第二节质量衡算 1.进行质量衡算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2.简述稳态系统和非稳态系统的特征。 3.质量衡算的基本关系是什么? 4.以全部组分为对象进行质量衡算时,衡算方程具有什么特征? 5.对存在一级反应过程的系统进行质量衡算时,物质的转化速率如何表示? 第三节能量衡算 1.物质的总能量由哪几部分组成?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如何? 2.什么是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3.简述热量衡算方程的涵义。 4.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封闭系统,其内部能量的变化如何表现? 5.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开放系统,系统能量能量变化率可如何表示? 第三章流体流动 第一节管流系统的衡算方程 1.用圆管道输送水,流量增加1倍,若流速不变或管径不变,则管径或流速如何变化? 2.当布水孔板的开孔率为30%时,流过布水孔的流速增加多少? 3.拓展的伯努利方程表明管路中各种机械能变化和外界能量之间的关系,试简述这种关系,并说明该方程的适用条件。 4.在管流系统中,机械能的损耗转变为什么形式的能量?其宏观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5.对于实际流体,流动过程中若无外功加入,则流体将向哪个方向流动? 6.如何确定流体输送管路系统所需要的输送机械的功率? 第二节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 1.简述层流和湍流的流态特征。 2.什么是“内摩擦力”?简述不同流态流体中“内摩擦力”的产生机理。 3.流体流动时产生阻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什么情况下可用牛顿黏性定律计算剪切应力?牛顿型流体有哪些? 5.简述温度和压力对液体和气体黏度的影响。 第三节边界层理论 1. 什么是流动边界层?边界层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2.简述湍流边界层内的流态,以及流速分布和阻力特征。 3.边界层厚度是如何定义的?简述影响平壁边界层厚度的因素,并比较下列几组介质沿平壁面流动时,哪个边界层厚度较大: (1)污水和污泥; (2)水和油; (3)流速大和流速小的同种流体。 4. 为什么管道进口段附近的摩擦系数最大?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雷文琦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填料吸收塔工艺设计说明书班级环境工程102班 学生姓名雷文琦 学号201018060302 日期2011/12/20

填料吸收塔工艺设计 一、概述 (一)填料塔的作用:填料塔由填料、塔内件及筒体构成。填料分规整填料和散装填料两大类。塔内件有不同形式的液体分布装置、填料固定装置或填料压紧装置、填料支承装置、液体收集再分布装置及气体分布装置等。与板式塔相比,新型的填料塔性能具有如下特点:生产能力大、分离效率高、压力降小、操作弹性大、持液量小等优点。 (二)填料种类:(1)拉西环 拉西环填料于1914年由拉西发明,为外径与高度相等的圆环。拉西环填料的气液分布较差,传质效率低,阻力大,通量小,目前工业上已较少应用。 (2)鲍尔环 鲍尔环填料是对拉西环的改进,在拉西环的侧壁上开出两排长方形的窗孔,被切开的环壁的一侧仍与壁面相连,另一侧向环内弯曲,形成内伸的舌叶,诸舌叶的侧边在环中心相搭。鲍尔环由于环壁开孔,大大提高了环内空间及环内表面的利用率,气流阻力小,液体分布均匀。与拉西环相比,鲍尔环的气体通量可增加50%以上,传质效率提高30%左右。鲍尔环是一种应用较广的填料。 (3)矩鞍填料 矩鞍填料将弧鞍填料两端的弧形面改为矩形面,且两面大小不等,即成为矩鞍填料。矩鞍填料堆积时不会套叠,液体分布较均匀。矩鞍填料一般采用瓷质材料制成,其性能优于拉西环。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应用瓷拉西环的场合,均已被瓷矩鞍填料所取代。 (4)阶梯环 阶梯环填料是对鲍尔环的改进,与鲍尔环相比,阶梯环高度减少了一半并在一端增加了一个锥形翻边。由于高径比减少,使得气体绕填料外壁的平均路径大为缩短,减少了气体通过填料层的阻力。锥形翻边不仅增加了填料的机械强度,而且使填料之间由线接触为主变成以点接触为主,这样不但增加了填料间的空隙,同时成为液体沿填料表面流动的汇集分散点,可以促进液膜的表面更新,有利于传质效率

《电路原理》(爱迪生班)教学大纲

《电路原理(甲)Ⅰ》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主讲教师:范承志、孙盾;完成课程教学大纲与简介负责人:范承志 课程号:101C0040 课程名称(中文):电路原理 课程名称(英文):Electric Circuit 周学时: 4.0 学分:4 课程类别:大类课程必修 预修课程:普通物理,微积分,线性代数,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 面向对象:电气学院“爱迪生实验班”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课程特色简介: 《电路原理(甲)Ⅰ》是电气信息类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采用静态、稳态、动态的教学过程体系,全面介绍电路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定律,主要内容包括:电路基本概念;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定理;正弦交流电路稳态分析;电路谐振、互感分析;三相交流电路;非线性电路;非正弦周期电路分析;过渡过程的经典解法。 爱迪生实验班教学采用独立开课方式,课程教学内容结合学科发展变化,把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拓宽学生知识面与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注重课程知识的理解与分析思路,利用计算机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和仿真。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通过考试、论文报告、课程设计等手段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课程理论部分与实验结合,通过综合实验把理论知识及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进行有机结合。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电路原理?课程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电路理论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系统性、理论性和灵活性,重点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灵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和科研实践提供必要的预备知识。

根据“爱迪生实验班”的教学要求,课程教学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系统介绍电路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定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与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能灵活应用理论知识。 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小)学期 每周4学时,共8周。打*部分为选讲内容。 (一) 电路概述……………………………………………………………… (5学时) 1.电路模型及电路元件 2. 参考方向概念, 基尔霍夫定律 (二)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定理…………… ……………………………(14.5学时) 1. 网络图论的基本概念 2. 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 网孔电流法 3. 节点电压法, 改进节点电压法 4. *割集电压法 5. 叠加定理、线性定理 7. 戴维南与诺顿定理 6. 替代定理 8. 特勒根定理, 互易定理 (三) 正弦交流电路…………………..……………………………………(10.5学时) 1. 正弦交流电量的基本概念 2. 正弦交流电量的相量表示 3.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电容元件

环境工程原理知识重点归纳

第一章绪论 1.“环境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 2. 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3. 简述土壤污染治理的技术体系。 4. 简述废物资源化的技术体系。 5. 阐述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体系。 6. 一般情况下,污染物处理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利用隔离、分离和(或)转化技术原理,通过工程手段(利用各类装置),实现污染物的高效、 快速去除。试根据环境净化与污染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实现污染物高效、快速去除的基本技术路线。 第二章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 第一节常用物理量 1.什么是换算因数?英尺和米的换算因素是多少? 2.什么是量纲和无量纲准数?单位和量纲的区别是什么? 3.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区别和关系如何?试举出质量比的应用实例。 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经常用体积分数表示污染物的浓度,试说明该单位的优点,并阐述与质量浓度的关系。 5.平均速度的涵义是什么?用管道输送水和空气时,较为经济的流速范围为多少? 第二节质量衡算 1.进行质量衡算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2.简述稳态系统和非稳态系统的特征。 3.质量衡算的基本关系是什么? 4.以全部组分为对象进行质量衡算时,衡算方程具有什么特征? 5.对存在一级反应过程的系统进行质量衡算时,物质的转化速率如何表示? 第三节能量衡算 1.物质的总能量由哪几部分组成?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如何? 2.什么是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3.简述热量衡算方程的涵义。 4.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封闭系统,其内部能量的变化如何表现? 5.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开放系统,系统能量能量变化率可如何表示? 第四章热量传递 第一节热量传递的方式

1500立方小时某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环境工程原理 课程设计 大型作业

《环境工程原理》 大型作业 题目:1500立方米/小时 某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3年12月17日

目录 一、前言.................................................3 二、设计任务.............................................3 三、设计条件.............................................3 四、设计说明.............................................4 1、吸收剂的选择..........................................4 2、填料塔的选择..........................................5 3、流程图及流程说明........................................5 五、工艺计算.............................................5 1、物料衡算(确定塔顶、塔底的气液流量和组成).................5 2、塔径的计算............................................6 3、填料层高度的计算.......................................7 六、计算结果表............................................9 七、主要符号说明...........................................9 八、总结..................................................10 九、参考文献.............................................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