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相对估值法对不同行业的适用性分析

相对估值法对不同行业的适用性分析

相对估值法对不同行业的适用性分析
相对估值法对不同行业的适用性分析

相对估值法

对不同行业的适用性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日益发展与壮大,股票投资称为许多人重要的投资方式,如何在众多股票中挑选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称为人们关心的问题。本文选取了目前市场上应用较为广泛的5种股票相对估值方法,即PE估值法、PEG 估值法、PB估值法、PS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进行了介绍、特征评述和在我国应用的适用性分析。

关键词:相对估值法;适用性;PE;PEG;PS;PB;EN/EBITDA

目录

摘要 (1)

目录 (2)

引言 (3)

相对估值发简介 (3)

1. PE估值法 (3)

1.1 PE估值法模型分析 (3)

1.1.1 零增长模型 (3)

1.1.2 不变增长模型 (3)

1.1.3 两阶段增长模型 (3)

1.2 具体估值方法及投资原则 (4)

1.3 PE估值法优劣分析 (4)

1.4 PE估值法的适用性分析 (4)

2. PEG 估值法 (4)

2.1 PEG估值法简介 (4)

2.2 PEG估值法的适用性分析 (5)

3. PB估值法 (5)

3.1利用PB比率进行估值的方法 (5)

3.2 PB估值发的变形 (5)

3.2.1 托宾Q (5)

3.2.2 Estep T值 (5)

3.3 PB估值法的优劣分析 (6)

3.4 PB估值法的适用性分析 (6)

4. PS估值法 (6)

4.1利用PS比率估值的方法 (6)

4.2 PS值法的优劣分析 (6)

4.3 PS值法的适用性分析 (7)

5. EV/EBITDA估值法 (7)

5.1 EV/EBITDA简介 (7)

5.2 EV/EBITDA估值法的优劣分析 (7)

5.3 EV/EBITDA估值法的适用性分析 (7)

参考文献 (7)

引言

相对估值法使用市盈率、市净率、市售率、市现率等价格指标与其它多只可比股票(对比系)进行对比,若待估股票的价格指标低于对比系的相应指标平均值,即认为股票价格被低估,反之则认为被高估,常用的相对估值法包括PE 估值法、PB 估值法、PS 估值法、PEG 估值法、EV/EBITDA 估值法等。相对估值法是从静态的角度来分析某一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通常的做法是对比,一个是和该公司历史数据进行对比,二是和国内同行业企业的数据进行对比,确定它的位置,三是和国际上的(特别是香港和美国)同行业重点企业数据进行对比。 1.PE 估值法(市盈率 Price/earnings )

市盈率又称价格收益比,是最常用来评估股价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标之一。其基本公式为: PE=P/E

其中,P 是普通股的市场价格 PE 是市盈率 E 是每股收益 1.1 PE 估值法模型分析

市盈率定价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11212

012(1)(1)(1)/...(1)(1)

e e e b g b g g V E r r +++=++++ 式中,b 为派息率;g e 为每股收益增长率,即

1t t e t

E E g E --=

1.1.1零增长模型

零增长模型是假设每股股利保持不变,这是公司的盈利完全用于支付股息,即:1t

b =

0et g =,所以:

0111(1)t t V r E r ∞

===+∑

1.1.2 不变增长模型

该型假设每股股息在各个时期的增长率相同,同时假设每股收益在各个时期的增长率也相同,并且支付比为常数,即:t

b b = e t e g g

=

则,市盈率模型为:01e

e

V g b E r g +=-

1.1.3 两阶段增长模型

此模型考虑两个时期的模型,假设前一时期每股收益以1e g 增长,后一时期每

股收益以2e g 增长,则:

11212

021(1)(1)1(1)(1)t n n e e e t n

e t V b g b g g E r r g r =+++=+?+-+∑

1.2 具体估值方法及投资原则

具体估值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可比公司,即选择一组可比公司,计算这一

组可比公司的平均市盈率,然后对目标公司进行估值;二是利用全部截面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根据所有公司的截面数据,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预测市盈率,根据预测出的市盈率对目标公司进行估值。

投资原则:若0/V E >0/P E ,即股票的理论市盈率高于实际市盈率,说明股票价值被低估;若0/V E <0/P E ,即股票的理论市盈率低于实际市盈率,说明股票价值被高估。

1.3 PE 估值法的优劣分析

PE 估值法的优点:①PE 估值法是一个将股票价格与当前公司盈利情况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直观的统计比率;②对绝大多数股票而言,PE 计算简单,获取渠道较多;③PE 包含公司经营的风险、增长、当前盈利与未来盈利的差异和不同的会计政策等内容。

PE 估值法的缺点:①市盈率的最大缺点是当收益为负值时,市盈率就失去了意义。②由于PE 估值法自身计算方法的特点,决定了其计算依据的选取具有随意性,因而其结果也具有随意性。加之股票价格和每股收益的影响因素相当复杂,任何影响它们因素的变动都会导致市盈率的变动,这就导致了PE 估值法计算的结果存在偏差。③从市盈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市盈率水平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有些因素影响价格,有些因素影响每股收益,加之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导致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大起大落,从而进一步导致了我国平均市盈率的大起大落。因此,如果单纯的以市盈率指标来调控股市,势必会增加我国股市的动荡和不稳定性。 1.4 PE 估值法的适用性分析

PE 估值法选取每股收益作为基本面参考指标,所以适合盈利相对稳定,周期型较弱的行业,(如公共服务业)。PE 估值法在公司/行业/股市的比较中相当有用(公司/竞争对手、公司/行业、公司/股市、行业/股市)。

同时,PE 估值法不适合以下情况:周期型较强企业(如一般制造业、服务业);每股收益为负的公司;房地产等项目性较强的公司;银行、保险和奇特流动资产比例高的公司;难以寻找可比性很强的公司;多元化经营普遍、产业转型频繁的上市公司。 2. PEG 估值法 2.1 PEG 估值法简介

PE

PEG G

=

其中,PE 为该公司的市盈率;G 为长期收益的增长率

该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发掘那些交易价格低于与其增长率的股票。PEG 乘数越低,表明公司的成长性越好。PEG 的含义是盈利增长的比例能否维持目前的估值(市盈率),如果大于l ,表示盈利增长比例小于预期的市盈率,维持目前的估值是有压力的;如果小于1,则表示盈利增长比例大于预期的市盈率,维持目前的估值没有压力,并且还有上涨空间。 2.2 PEG 估值法的适用性分析

PEG 估值法是结合未来成长性来评估公司利润,可以弥补市盈率估值法无法反映公司未来成长性的缺点。PEG 估值法主要用于成长性行业,例如奢侈品、保健商品及技术行业等,并且适用于IT 等成长性较高企业。PEG 估值法不适用于成熟行业,以及亏损、或盈余正在衰退的行业。

我国股市属于新兴市场,GDP 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股市是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晴雨表,随着进一步鼓励优质企业在国内上市,我国股市上市公司的成长性特征应该得到重视,因此PEG 估值法在我国股市有较强的适用性,对于具备持续增长前景的成长性公司可采用PEG 估值法进行估值。 3.PB 估值法(市净率 Price/Book Value )

市净率指的是每股股价与每股账面价值的比率。市净率可用于投资分析,一般来说市净率较低的股票,投资价值较高,相反,则投资价值较低;但在判断投资价值时还要考虑当时的市场环境以及公司经营情况、盈利能力等因素。其基本公式为

PB=P/Bv

其中,P 为资产的市场价值

Bv 是被估公司的每股账面价值,即每股净资产 PB 是可比公司的市净率 3.1 利用PB 比率进行估值的方法

主要有两种方法:①利用可比公司。选择一组可比公司,计算这一组可比公司的平均PB 比率,然后对目标公司进行估值。②利用全部截面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根据所有公司的截面数据,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预测PB 比率,根据预测出的PB 比率对目标公司进行估值。 3.2 PB 估值法的变形

3.2.1 托宾Q

“托宾Q ”系数由济学家James Tobin 于1969年提出。 托宾Q =市场价值/重置成本

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资产的现行重置成本之间可能存在差距,当Q 值小于1时,说明资产的价值被低估。相反的,当Q 值大于1时,说明资产的价值被高估。当通货膨胀导致资产价格上升或技术进步导致资产价格下降时,Q 值对资产是否低估提供更好的判断标准。 3.2.2 Estep T 值

(1)ROE g PB T g g PB PB

-=+++

式中,g 为估值期间净资产增长率,ROE 为净资产收益率。

Estep T 值可以用来预测未来收益,判断被高估或低估的证券。 3.3 PB 估值法的优劣分析

市净率虽然能适用于收益为负但净资产为正值的公司,但是当公司之间使用不同的会计制度时,不能使用市净率估值法对不同公司进行比较。在固定资产很少的服务行业和高科技公司,其净资产与公司的价值关系不大,用市净率比较公司价值无实际意义。 3.4 PB 估值法的适用性分析

PB 估值法适用于周期性较强的行业(拥有大量固定资产并且账面价值相对较为稳定);银行、保险和其他流动资产比例高的公司;ST 、PT 绩差及重组型公司。

不适用于:①账面价值的重置成本变动较快的公司;②固定资产较少的,商誉或智慧财产权较多的服务行业。 4.PS 估值法(市销率 Price/sales )

PS(市销率)也译作股价营收比,市值营收比,是股票的一个估值指标。市销率是以公司市值除以上一财年的营利收入,或等价地,以公司股价除以每股营利收入。其公式为:

P N PS S

*=

其中,P 为当前股票价格 N 为总股本 S 为年销售收入 4.1 利用PS 比率估值的方法

①利用可比公司,即选择一组可比公司,计算这一组可比公司的平均PS 比率,然后对目标公司进行估值;②利用全部截面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即根据所有公司的截面数据,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预测PS 比率,根据预测出的PS 比率对目标公司进行估值。 4.2 PS 值法的优劣分析

市销率的优点有:(1)各个行业的上市公司在确认销售收入方面的会计标准相当接近且变化不大。这样以销售收入为基础的市销率能使我们更加容易比较处于不同市场、不同行业、不同时期的上市公司的情况。(2)市销率不会因为利润、净资产为负数或者为微利等而使指标失去意义。而且,上市公司的每股销售收入都是正的,所以计算平均市销率时.几乎无需剔除任何上市公司,可以将所有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保证了计算数据的客观性。(3)销售收入对于经济形势变化相对于利润变化要小,波动性也小得多,特别是周期性强的上市公司的市销率的变化要小于其市盈率的变化.所以市销率指标比较稳定,更能体现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

当然市销率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快速增长的主营业务收入并不代表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公司的价值还要落实到净利润上。所以市销率指标在这一方面具有一定局限性。并且市销率指标是不考虑债务和费用情况的,也就是说,市销率是不能衡量公司销售的增加时建立在多少债务和费用的基础上的,有一定局限性。PS 估值也无法反映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也无法准确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

4.3 PS值法的适用性分析

PS估值法适用于营收不受公司折旧、存货、非经常性收支的影响,不易操控的行业;营收最稳定,波动性小,避免PE波动较大;不会出现负值,不会出现没有意义的情况,净利润为负亦可用。

5.EV/EBITDA(Enterprise value/EBITDA)

5.1 EV/EBITDA简介

EV/EBITDA估值法又称为企业价值倍数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企业价值(EV)=市值+(总负债一总现金)=市值+净负债

EBITDA=营业利益+折旧费用+摊销费用

企业价值(EV)=公司的总市值(股价×总股本)+其它股本的市值(如优先股)+其它债务的市值一非核心资产的市值(如现金和短期债券)

5.2 EV/EBITDA估值法的优劣分析

EV/EBITDA估值法的推出,弥补了市盈率指标无法评估未赢利公司、不考虑折旧计提方法、利息、税收差异的缺点,是大投行比较常用的指标。但其缺点也是明显的,它是一个对当前价值的估值,没有将公司未来成长性考虑在估价模型中。

5.3 EV/EBITDA估值法的适用性分析

此估值法适用于①充分竞争行业的公司;②没有巨额商誉的公司;③净利润亏损,但毛利、营业收益并不亏损的公司。不适用于①固定资产更新变化较快的公司;②净利润亏损、毛利、营业利益均亏损的公司;③资本密集、准垄断或者具有巨额商誉的收购型公司(大量折旧摊销压低了账面利润);④有高负债或大量现金的公司。

结论

本文讨论了PE估值法、PEG估值法、PB估值法、PS值法和VE/EBITDA 估值法等相对估值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进行了优劣分析和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相对估值法由于其简单易懂,便于计算在我国一直被广泛使用。但是每一种相对估值法都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上市公司。因此在使用的时候要根据被估公司的行业特点、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来选择合适的估值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慧媛,上市公司股票内在价值估算模型的构建[D],硕士学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傅苏,股票估值方法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D],硕士学论文,复旦大学,2006年

[3] 方胜新,证券投资常用估值方法及实用性研究[D],硕士学论文,浙江工业大学,2008年

[4] 马紫薪,市销率在股票估值中的应用[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0(12)

[5] 张敏,PE估值法在我国证券市场失灵的的原因探析[J],甘肃科技,2010,

26(10)

[6] 叶焕青,股票估值方法分析与PEG投资策略研究[D],硕士学论文,中山大学,2008

[7] 孙连克,正确评估市盈率及中国A股市场的投资价值分析[J],商业经济,2005(7)

[8] 张元萍,投资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9] 张东祥,投资银行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10] 马君潞,李学峰,证券市场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的比较及实证研究

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的比较及实证研究 一、绝对估值法——现金流折现法 自由现金流贴现估值法是西方最为广泛认同和接受的主流价值估值法,而且被西方研究者和著名的咨询公司(如麦肯锡公司)的研究成果所证实。这一模型在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中被广泛使用于投资分析和投资组合管理、公司并购和公司财务等领域。 1.现金流贴现估值法的基本原理 任何资产的价值等于其预期未来全部现金流的现值总和,这是现金流贴现估值方法的估值原理。即通过选取适当的贴现率,折算出预期在公司生命周期内可能产生全部的现金 流之和,从而得出公司的价值。公式如下: 其中:V=资产的价值 n=资产的寿命 CF t=资产在t时刻产生的现金流 r=预期现金流风险的贴现率 现金流会因所估资产的不同而有差异。对股票来说,现金流是红利;对债券而言,现金流是利息和本金;对实际项目而言,现金流是税后净现金流。贴现率取决于所预测现金流的风险程度,资产风险越高,贴现率就越高;反之,资产风险越低,贴现率越低。 2.现金流贴现估值法的估值模型 (1)公司自由现金流稳定增长贴现模型 ○1公司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 for the firm 即FCFF)稳定增长贴现模型的估值理论 对FCFF稳定增长企业估值: 其中:FCFF=下一年预期的FCFF g n=FCFF的永久增长率

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2公司自由现金流稳定增长贴现模型的适用条件 该模型必须满足四个条件: 第一,公司自由现金流以固定的增长率增长; 第二、折旧近似等于资本性支出; 第三、公司股票的β应接近于l; 第四、相对于经济的名义增长率,公司的增长率必须是合理的,即一般不能 超过1-2个百分点。 (2)一般形式的公司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 ○1一般形式的公司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的估值理论该模型将公司的价值表示为预期公 司自由现金流的现值。即公司的价值为: 在实际中,我们经常会碰到n年后达到稳定增长状态的公司,该类公司的价值可表示如下: ○2公司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的适用情况 公司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更适合对那些具有较高的财务杠杆比率以及财务杠杆比率正在发生变化的公司。当偿还债务导致的波动性使计算公司股权自由现金流变得困难或由于较高的负债导致负的股权自由现金流时,股权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就无法使用,而公司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因为FCFF是偿还债务前的现金流,不受偿还债务的影响,也不可能出现负值。 公司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是对整个企业进行估值,但股权价值可通过该模型估计出整个企业价值之后减去发型在外的债务价值得到。 (3)现金流计算方法 自由现金流(FCFF)的计算方法

C15039股票价值评估方法(下):相对估值法 100分

C15039股票价值评估方法 (下):相对估值法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相对估值法选择可比公司的总体性原则是()。 A. 两个公司市值大小相近 B. 两个公司的业务规模近似 C. 两个公司未来的收益和风险特征近似 D. 两个公司股权结构近似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2. 相对估值法与现金流贴现法的主要区别是()。 A. 绝对估值法比相对估值法更加准确 B. 相对估值法是按照市场可比资产的价格来确定目标资产的价 值,而绝对估值法是通多对资产未来预期收益贴现求和确定资产价 值 C. 绝对估值法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D. 相对估值法以完整的财务信息为基础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二、多项选择题 3. 相对估值法的较之现金流贴现法所具有的特征是()。 A. 使用的假设较少,更快捷的,更浅显易懂,也更容易被客户所 接受和理解 B. 更能反映市场目前的状况 C. 容易忽略目标公司与可比公司在风险、成长性和潜在的现金流 等关键因素的差异 D. 根本假设缺乏一定的透明度,受人为的影响较为明显 您的答案:B,D,A,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4. 用市盈率法估值的缺陷有()。

A. 当企业的预期收益为负值,市盈率指标无法使用 B. 会计收益容易受到上市公司的控制? C. 无法反映公司的长期增长前景 D. 不能区分经营性资产创造的盈利和非经营性资产创造的盈利, 降低了企业之间的可比性质 您的答案:A,B,D,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5. 以收益为基础的相对估值方法有()。 A. PE B. PB C. PEG D. EV/EBITDA E. EV/IC 您的答案:C,D,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6. EV/EBITDA倍数估价法的特点包括()。 A. EBITDA乘数的使用范围更大 B. EBITDA指标不受折旧政策等会计制度的影响 C. EBITDA倍数更容易在具有不同财务杠杆的公司间进行比较 D. EV/EBITDA倍数仍然无法将企业长期发展前景反映于价值评估 结果中 您的答案:C,D,B,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7. EBITDA指标的意义有()。 A. 以整个企业为对象的经营绩效指标 B. 扣除了最直接的费用,反应企业的实际经营效果 C. 排除了不同公司折旧摊销政策对收益指标的影响 D. 排除了不同公司利用财务杠杆不同对企业收益造成的影响 E. 排除了不同公司税收优惠政策不同对企业收益造成的影响 您的答案:A,D,B,C,E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三、判断题 8. 直接使用报表提供的会计利润常常会导致对企业真实经营绩效

C15039股票价值评估方法(下):相对估值法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相对估值法选择可比公司的总体性原则是()。 A. 两个公司市值大小相近 B. 两个公司的业务规模近似 C. 两个公司未来的收益和风险特征近似 D. 两个公司股权结构近似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2. 相对估值法与现金流贴现法的主要区别是()。 A. 绝对估值法比相对估值法更加准确 B. 相对估值法是按照市场可比资产的价格来确定目标资产的价 值,而绝对估值法是通多对资产未来预期收益贴现求和确定资产价值 C. 绝对估值法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D. 相对估值法以完整的财务信息为基础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二、多项选择题 3. 相对估值法的较之现金流贴现法所具有的特征是()。 A. 使用的假设较少,更快捷的,更浅显易懂,也更容易被客户所 接受和理解 B. 更能反映市场目前的状况 C. 容易忽略目标公司与可比公司在风险、成长性和潜在的现金流 等关键因素的差异 D. 根本假设缺乏一定的透明度,受人为的影响较为明显 您的答案:B,D,A,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4. 用市盈率法估值的缺陷有()。 A. 当企业的预期收益为负值,市盈率指标无法使用 B. 会计收益容易受到上市公司的控制? C. 无法反映公司的长期增长前景 D. 不能区分经营性资产创造的盈利和非经营性资产创造的盈利, 降低了企业之间的可比性质 您的答案:B,C,D,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5. 会计利润失真的原因有()。 A. 会计对支出的不合理记录 B. 会计制度变化 C.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化 D. 管理层的调控 您的答案:A,C,D,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6. 以收益为基础的相对估值方法有()。 A. PE B. PB C. PEG D. EV/EBITDA E. EV/IC 您的答案:A,C,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7. EBITDA指标的意义有()。 A. 以整个企业为对象的经营绩效指标 B. 扣除了最直接的费用,反应企业的实际经营效果 C. 排除了不同公司折旧摊销政策对收益指标的影响 D. 排除了不同公司利用财务杠杆不同对企业收益造成的影响 E. 排除了不同公司税收优惠政策不同对企业收益造成的影响 您的答案:B,E,C,A,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三、判断题 8. 直接使用报表提供的会计利润常常会导致对企业真实经营绩效的扭曲。 ()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9. PEG倍数弥补PE指标的短期缺陷,反映企业的预期增长前景。()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10. 目前国际上最通用的相对估价法是PEG倍数。()

相对估值法与绝对估值法的比较

相对估值法与绝对估值法的比较——对公司内在价值的应用 1引言 公司估值方法是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的必要过程,通过比较用估值方法计算出的公司理论股价与市场实际股价之间的差异,可以指导投资者进行具体的投资行为。估值方法主要有反映市场供求决定股价的相对估值法和反映内在价值决定股价的绝对估值法,这两种方法有不同的计算公式、适用对象和优缺点。 2 相对估值法2.1相对估值法简介 相对估值法又称可比公司法,是指对公司估值时将目标公司与可比公司对比,用可比公司的价值衡量目标公司的价值。 相对估值法最为常用的方法是市盈率法和市净率法,此外还有净利润成长率法、价格营收比例法、企业价值法等。2.2市盈率法2.2.1 市盈率计算公式 2.2.2市盈率法具体估值过程 首先,根据注册会计师审校后的盈利预测计算出发行人的每股收益(E);然后,根据二级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同类行业公司股票的市盈率、发行人的经营状况及其成长类型等拟定发行市盈率(P/E);最后两者相乘得到公司每股市价,调整后得到整个估值公司的价值。 2.2.3市盈率法的评析 市盈率法适用于周期性弱的公司,如公共服务业等。 它的优点是,它是一个将股票价格与当前公司盈利状况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直观的统计比率[1] ;通常,市盈率比较容易得到和计算,也能够反映公司的风险和成长性。 它的缺点是,当每股收益价值为负值时市盈率没有意义;经济周期会引起公司收益的波动从而引起市盈率的变动,因此市盈率不大适合周期性强的企业。2.3市净率法 2.3.1 市净率公式 2.3.2市净率法具体估值过程 与市盈率法的估值过程类似,此处不再展开。 2.3.3市净率法的评析 与市盈率法不同,市净率法比较适合周期性强的企业,如银行业、保险业等。 市净率法的优点是,每股净资产相对稳定和直观;每股价值收益为负值的公司,或者非持续经营的公司,此方法仍然适用。 市净率法的缺点是,资产的准确计算比较困难,尤其是品牌价值、人力资源价值等无形价值的确定;会计制度大多数规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等于最初的购买价格减去折旧,考虑到现实社会的通货膨胀和技术进步,用市净率法估值时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可能存在很大的背离。2.4 其他相对估值法 除了上述所说两种相对估值法以外,还有适用于成长性较高的净利润成长率法、适用于营业收入稳定行业的价格营收比例法和适用于资本密集型公司的企业价值法等。3 绝对估值法3.1绝对估值法简介 绝对估值法,又叫做贴现法,是通过对上市公司历史、当前的基本面分析和对未来反映公司经营状况的财务数据的预测获得上市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该理论最早由艾尔文·费雪(Irving Fisher)在1906年于其著作The Nature of Capital and Income 中提出,费雪认为资本能够带来一系列的未来收入,所以资本的价值实质上就是未来收入的贴现值。 在具体估值模型上,主要有股利贴现模型(DDM)和折现现金流模型(DCF)。其中,折现现金流模型(DCF)又可以分为股权自由现金流模型(FCFE)和公司自由现金流模型(FCFF)。3.2股利贴现模型(DDM,Discounted Dividend Model) 3.2.1股利贴现模型简介 股利贴现模型是通过贴现未来股利从而计算出股票的现值。其数学公式为: 其中,D为股票的内在价值,Dt为第t期的股利,r为贴现率。 DDM的关键是贴现率r的确定。贴现率r实际上就是必要报酬率。理想资本市场中,股权的必要报酬率等于其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因此可以通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来推导出DDM中的折现率:r = 股票的预期收益率=无风险利率+(市场的资产组合预期收益率-无风险利率)×β[2] 其中,β表示该股票相对于市场风险溢价的倍数。 根据对股利增长率的不同假定,股利贴现模型可以分为零增长模型、不变增长模型、二阶段增长模型和多元增长模型[3] 。3.2.2股利贴现模型评析

c15039股票价值评估方法(下):相对估值法课后测验100分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相对估值法选择可比公司的总体性原则是()。 A.两个公司市值大小相近 B.两个公司的业务规模近似 C.两个公司未来的收益和风险特征近似 D.两个公司股权结构近似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2.相对估值法与现金流贴现法的主要区别是()。 A.绝对估值法比相对估值法更加准确 B.相对估值法是按照市场可比资产的价格来确定目标资产的价值,而绝对估值法是通多对资产未来预期收益贴现求和确定资产价值 C.绝对估值法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D.相对估值法以完整的财务信息为基础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二、多项选择题 3.相对估值法的较之现金流贴现法所具有的特征是()。 A.使用的假设较少,更快捷的,更浅显易懂,也更容易被客户所接受和理解 B.更能反映市场目前的状况 C.容易忽略目标公司与可比公司在风险、成长性和潜在的现金流等关键因素的差异 D.根本假设缺乏一定的透明度,受人为的影响较为明显 您的答案:B,C,D,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4.用市盈率法估值的缺陷有()。 A.当企业的预期收益为负值,市盈率指标无法使用 B.会计收益容易受到上市公司的控制? C.无法反映公司的长期增长前景 D.不能区分经营性资产创造的盈利和非经营性资产创造的盈利,降低了企业之间的可比性质

您的答案:C,B,D,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5.会计利润失真的原因有()。 A.会计对支出的不合理记录 B.会计制度变化 C.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化 D.管理层的调控 您的答案:C,A,B,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6.以收益为基础的相对估值方法有()。 A.PE B.PB C.PEG D.EV/EBITDA E.EV/IC 您的答案:D,A,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7.EBITDA指标的意义有()。 A.以整个企业为对象的经营绩效指标 B.扣除了最直接的费用,反应企业的实际经营效果 C.排除了不同公司折旧摊销政策对收益指标的影响 D.排除了不同公司利用财务杠杆不同对企业收益造成的影响 E.排除了不同公司税收优惠政策不同对企业收益造成的影响 您的答案:B,C,E,D,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三、判断题 8.直接使用报表提供的会计利润常常会导致对企业真实经营绩效的扭曲。()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股票估值的三种方法

股票估值的三种方法 对股票估值的方法有多种, 依据投资者预期回报、企业盈利能力或企业资产价值等不同角度出发, 比较常用的有: 一、股息基准模式, 就是以股息率为标准评估股票价值, 对希望从投资中获得现金流量收益的投资者特别有用。可使用简化后的计算公式: 股票价格= 预期来 年股息/ 投资者要求的回报率。例如: 汇控今年预期股息0.32 美元(约2.50 港元), 投资者希望资本回报为年5.5%,其它因素不变情况下, 汇控目标价应为45.50 元。 二、最为投资者广泛应用的盈利标准比率是市盈率(PE), 其公式: 市盈率= 股价/ 每股收益。使用市盈率有以下好处, 计算简单, 数据采集很容易,每天经 济类报纸上均有相关资料, 被称为历史市盈率或静态市盈率。但要注意,为更准 确反映股票价格未来的趋势, 应使用预期市盈率, 即在公式中代入预期收益。 投资者要留意,市盈率是一个反映市场对公司收益预期的相对指标, 使用市盈率指标要从两个相对角度出发, 一是该公司的预期市盈率和历史市盈率的相对变化, 二是该公司市盈率和行业平均市盈率相比。如果某公司市盈率高于之前年度市 盈率或行业平均市盈率,说明市场预计该公司未来收益会上升;反之, 如果市盈率 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则表示与同业相比,市场预计该公司未来盈利会下降。所以,市盈率高低要相对地看待,并非高市盈率不好, 低市盈率就好。如果预计某公司未来盈利会上升,而其股票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则未来股票价格有机会上升。 三、市价账面值比率(PB),即市账率,其公式:市账率=股价/每股资产净值。此比率是从公司资产价值的角度去估计公司股票价格的基础, 对于银行和保险公司这类资产负债多由货币资产所构成的企业股票的估值, 以市账率去分析较适宜。 除了最常用的这几个估值标准, 估值基准还有现金折现比率, 市盈率相对每 股盈利增长率的比率(PEG),有的投资者则喜欢用股本回报率或资产回报率来衡量一 个企业。

价值投资估值方法--相对估值法完整版

价值投资估值方法--相对估值法完整版 股指期货的推出将推动中国股市由投机市场向投资市场的转变,在不久的将来,价值投资将会成为主流的投资理念,但是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有深刻的了解和掌握价值投资的方法,我写这篇文章就是希望在过去投资过程中亏损或者没有盈利的朋友能转变自己的投资方式,走到正确且成功的投资之路来。 股神巴菲特已经用自己的伟大成就告示大家,价值投资是正确的投资方式,只要做到严格的选股,低价买入,耐心的持有,你也可以成功。 在这里我就不对价值投资理论作过多的说明了,只讲解一下估值方法之一的相对估值法 之所以要以低于公司价值的价格买入是因为保持一定的安全边际可以使你避免亏损,用巴菲特的话就是用4毛钱买入价值1元的股票,这里要提到的是这个买入价格并不是一个精确到小数点的数值,而是一个价格区间,根据自己希望持有的年限所决定的。 相对估值法的思想就是用债券和股票做比较来进行投资 大家都知道,债券是一种风险很小,可以准确计

算出到期日的本金和利息的一种理财方式,它比股票的优越性在于利息的稳定性和未来收益的确定性。 相对估值法的指导方法就是,你买入一家公司的股票,其公司每年的利润就相当于支付给你的利息,拿这个利息比较债券的最高和最低利息来进行买入和卖出。巴菲特告诉我们是用债券利率来进行比较,我找到了替代债券利率的标的---银行利率可能大家对市盈率都不会陌生吧,市盈率的计算公式:股价/每股收益。意思就是说以现在的价格买入一支股票需要多少年才能收回投资。公式倒置就是票息率;每股收益/股价。用这个票息率和银行利率进行比较来决定买入和卖出。在这又要提出的是:银行利率是固定的,比如说你存到某家银行1万元,按现在每年2.25%利率来计算,你每年可以得到利息225元(税前)每年都是固定的。而公司的利润是一直在变动的,增长或下降。这就要加上利润增长或下降的比率。 还有一个问题,巴菲特惯用的是税前收益这个指标,为什么呢?原因在于税前收益才是公司的利润,净利润是缴纳所得税以后的指标,因为所得税的不同(一般公司为25%,高科技公司为15%)所以用净利润来纵向比较公司是不平等的,这就可以

股票估值的相对估值法

股票估值的相对估值法 Posted on 2010/01/18 by Renke 对股票价格的估值可以划分为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 相对估值法,如:PE估值法、PB估值法、PEG估值法、PS估值法、EV/EBITDA 估值法。 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情况如下 1. PE法: 适用于:周期性较弱企业,如公共服务业,因其盈利相对稳定。 不适用于:周期性较强企业,如一般制造业、服务业;每股收益为负的公司;房地产等项目性较强的公司;银行;难以寻找可比性很强的公司;大陆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比较普遍、产业转型频繁。 2.PEG估值法, PEG =PE/G,Growth:净利润的成长率 PEG法的适用:适用IT等成长性较高企业; PEG法的不适用:成熟行业。过度投机市场评价提供合理借口;亏损、或盈余正在衰退的行业。 3. PB法: PB法的适用:周期性较强行业(拥有大量固定资产并且账面价值相对较为稳定);银行、保险和其他流动资产比例高的公司;ST、PT绩差及重组型公司。 PB法的不适用:账面价值的重置成本变动较快公司;固定资产较少的,商誉或智慧财产权较多的服务行业。

PB法的合理修正:将少数股东权益和商誉排除;每年对土地、上市/未上市投资项目资产价值进行重估。 PB法的悖论:股价/相对资产价值相关性弱;股价/相对资产价值< 盈余(资产报酬率)/相对资产价值。 4. PS法: PS(价格营收比)=总市值/营收 n=(股价*总股数)/营收 PS法的适用:营收不受公司折旧、存货、非经常性收支的影响,不易操控;营收最稳定,波动性小,避免(周期性行业)PE波动较大;不会出现负值,不会出现没有意义的情况,净利润为负亦可用。 PS法的悖论:公司成本控制能力无法反映(利润下降/营收不变);PS会随着公司营收受规模扩大而下降;营收规模较大的公司PS较低。 5.EV/EBITDA法 EV(Enterprise value/企业价值):企业价值(EV)=市值+(总负债-总现金)=市值+净负债 2. EBITDA (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未扣除利息、所得税、折旧与摊销前的盈余) EBITDA=营业利益+折旧费用+摊销费用 营业利益=毛利-营业费用-管理费用 EV/EBITEV/EBITDA法的适用:资本密集、准垄断或者具有巨额商誉的收购型公司(大量折旧摊销压低了账面利润);净利润亏损,但毛利、营业利益并不亏损的公司。 EV/EBITDA法的不适用:固定资产更新变化较快公司;净利润亏损、毛利、营业利益均亏损的公司。资本密集、准垄断或者具有巨额商誉的收购型公司(大量折旧摊销压低了账面利润);有高负债或大量现金的公司;

相对估值法与绝对估值法的比较——对公司内在价值的应用

相对估值法与绝对估值法的比较 ——对公司内在价值的应用 摘要:首先从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具体操作过程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包括介绍了相对估值法最常用的市盈率法和市净率法的计算公式、估值过程、适用对象和各自优缺点,绝对估值法中股利贴现模型(DDM)和折现现金流模型(DCF)这两个模型的计算公式、适用对象和优缺点,最后从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两种方法逻辑本身所具备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相对估值法绝对估值法估值比较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公司估值方法是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的必要过程,通过比较用估值方法计算出的公司理论股价与市场实际股价之间的差异,可以指导投资者进行具体的投资行为。估值方法主要有反映市场供求决定股价的相对估值法和反映内在价值决定股价的绝对估值法,这两种方法有不同的计算公式、适用对象和优缺点。 2 相对估值法 2.1相对估值法简介 相对估值法又称可比公司法,是指对公司估值时将目标公司与可比公司对比,用可比公司的价值衡量目标公司的价值。 相对估值法最为常用的方法是市盈率法和市净率法,此外还有净利润成长率法、价格营收比例法、企业价值法等。

2.2市盈率法 2.2.1 市盈率计算公式 ) ()(/E P E P 普通股每股收益普通股每股市价)市盈率(= 2.2.2市盈率法具体估值过程 首先,根据注册会计师审校后的盈利预测计算出发行人的每股收益(E);然后,根据二级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同类行业公司股票的市盈率、发行人的经营状况及其成长类型等拟定发行市盈率(P/E);最后两者相乘得到公司每股市价,调整后得到整个估值公司的价值。 2.2.3市盈率法的评析 市盈率法适用于周期性弱的公司,如公共服务业等。 它的优点是,它是一个将股票价格与当前公司盈利状况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直观的统计比率[1] ;通常,市盈率比较容易得到和计算,也能够反映公司的风险和成长性。 它的缺点是,当每股收益价值为负值时市盈率没有意义;经济周期会引起公司收益的波动从而引起市盈率的变动,因此市盈率不大适合周期性强的企业。 2.3 市净率法 2.3.1 市净率公式 ) ()()/(B P B P 每股净资产普通股每股市价市净率= 2.3.2市净率法具体估值过程 与市盈率法的估值过程类似,此处不再展开。 2.3.3市净率法的评析 与市盈率法不同,市净率法比较适合周期性强的企业,如银行业、保险业等。 市净率法的优点是,每股净资产相对稳定和直观;每股价值收益为负值的公司,或者非持续经营的公司,此方法仍然适用。 市净率法的缺点是,资产的准确计算比较困难,尤其是品牌价值、人力资源价值等无形价值的确定;会计制度大多数规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等于最初的购买

股票估值方法简介

股票估值分类 绝对估值 绝对估值是通过对上市公司历史及当前的基本面的分析和对未来反应公司 经营状况的财务数据的预测获得上市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 绝对估值的方法:一是现金流贴现定价模型,二是B-S期权定价模型(主要应用于期权定价、权证定价等)。现金流贴现定价模型目前使用最多的是DDM和DCF,而DCF估值模型中,最广泛应用的就是FCFE股权自由现金流模型。 绝对估值的作用:股票的价格总是围绕着股票的内在价值上下波动,发现价格被低估的股票,在股票的价格远远低于内在价值的时候买入股票,而在股票的价格回归到内在价值甚至高于内在价值的时候卖出以获利。 相对估值 相对估值是使用市盈率、市净率、市售率、市现率等价格指标与其它多只股票(对比系)进行对比,如果低于对比系的相应的指标值的平均值,股票价格被低估,股价将很有希望上涨,使得指标回归对比系的平均值。 相对估值包括PE、PB、PEG、EV/EBITDA等估值法。通常的做法是对比,一个是和该公司历史数据进行对比,二是和国内同行业企业的数据进行对比,确定它的位置,三是和国际上的(特别是香港和美国)同行业重点企业数据进行对比。联合估值 联合估值是结合绝对估值和相对估值,寻找同时股价和相对指标都被低估的股票,这种股票的价格最有希望上涨。 首先建立估值体系,根据估值体系确定目标价, 然后决定相应操作。 一般而言,估值的基本方法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 现金流量折现法(DCF); ? 相对价值法; ? 期权估值法。 在介绍基本的估值方法之前,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企业价值?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根据资本市场信息或企业内部信息,对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用反映企业未来现金流量风险的折现率进行折现所做的综合判断,就称为企业的价值。企业价值不是用一个复杂的数学模型算出来的,算出来的只能是一种判断,随着在资本市场上,大家都提供一种判断,综合起来就大致确定出企业证券的价值,它是个波动的概念。因此,企业价值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以及反映企业未来现金流量风险的折现率。 决定市场价值的要素,第一,要看投资者,即追求投资回报最大化的机构和个人;第二,必须要有一个现代企业,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企业必须是投资者实现投资回报的社会组织和载体;第三,就是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第四,是基于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和资本市场信息而做出的综合判断。 基于不同的模型,现金流量有不同的定义。但无论用何种模型对企业进行估值,一方面要看生产经营:研发、采购、制造、营销等等。另一方面要看资本经营,

股票估值的三个常用方法

股票估值的三个常用方法 一、股息基准模式,就是以股息率为标准评估股票价值,对希望从投资中获得现金流量收益的投资者特别有用。可使用简化后的计算公式:股票价格=预期来年股息/投资者要求的回报率。例如:汇控今年预期股息0.32美元(约2.50港元),投资者希望资本回报为年5.5%,其它因素不变情况下,汇控目标价应为45.50元。 二、最为投资者广泛应用的盈利标准比率是市盈率(PE),其公式:市盈率=股价/每股收益。使用市盈率有以下好处,计算简单,数据采集很容易,每天经济类报纸上均有相关资料,被称为历史市盈率或静态市盈率。但要注意,为更准确反映股票价格未来的趋势,应使用预期市盈率,即在公式中代入预期收益。投资者要留意,市盈率是一个反映市场对公司收益预期的相对指标,使用市盈率指标要从两个相对角度出发,一是该公司的预期市盈率和历史市盈率的相对变化,二是该公司市盈率和行业平均市盈率相比。如果某公司市盈率高于之前年度市盈率或行业平均市盈率,说明市场预计该公司未来收益会上升;反之,如果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则表示与同业相比,市场预计该公司未来盈利会下降。所以,市盈率高低要相对地看待,并非高市盈率不好,低市盈率就好。如果预计某公司未来盈利会上升,而其股票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则未来股票价格有机会上升。 三、市价账面值比率(PB),即市账率,其公式:市账率=股价/每股资产净值。此比率是从公司资产价值的角度去估计公司股票价格的基础,对于银行和保险公司这类资产负债多由货币资产所构成的企业股票的估值,以市账率去分析较适宜。 除了最常用的这几个估值标准,估值基准还有现金折现比率,市盈率相对每股盈利增长率的比率(PEG),有的投资者则喜欢用股本回报率或资产回报率来衡量一个企业。

股票估值的相对估值法

股票估值的相对估值法 对股票价格的估值可以划分为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 相对估值法,如:PE估值法、PB估值法、PEG估值法、PS估值法、EV/EBITDA 估值法。 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情况如下 1. PE法: 适用于:周期性较弱企业,如公共服务业,因其盈利相对稳定。 不适用于:周期性较强企业,如一般制造业、服务业;每股收益为负的公司;房地产等项目性较强的公司;银行;难以寻找可比性很强的公司;大陆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比较普遍、产业转型频繁。 2.PEG估值法, PEG =PE/G,Growth:净利润的成长率 PEG法的适用:适用IT等成长性较高企业; PEG法的不适用:成熟行业。过度投机市场评价提供合理借口;亏损、或盈余正在衰退的行业。 3. PB法: PB法的适用:周期性较强行业(拥有大量固定资产并且账面价值相对较为稳定);银行、保险和其他流动资产比例高的公司;ST、PT绩差及重组型公司。 PB法的不适用:账面价值的重置成本变动较快公司;固定资产较少的,商誉或智慧财产权较多的服务行业。 PB法的合理修正:将少数股东权益和商誉排除;每年对土地、上市/未上市投资项目资产价值进行重估。

PB法的悖论:股价/相对资产价值相关性弱;股价/相对资产价值< 盈余(资产报酬率)/相对资产价值。 4. PS法: PS(价格营收比)=总市值/营收 n=(股价*总股数)/营收 PS法的适用:营收不受公司折旧、存货、非经常性收支的影响,不易操控;营收最稳定,波动性小,避免(周期性行业)PE波动较大;不会出现负值,不会出现没有意义的情况,净利润为负亦可用。 PS法的悖论:公司成本控制能力无法反映(利润下降/营收不变);PS会随着公司营收受规模扩大而下降;营收规模较大的公司PS较低。 5.EV/EBITDA法 EV(Enterprise value/企业价值):企业价值(EV)=市值+(总负债-总现金)=市值+净负债 2. EBITDA (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未扣除利息、所得税、折旧与摊销前的盈余) EBITDA=营业利益+折旧费用+摊销费用 营业利益=毛利-营业费用-管理费用 EV/EBITEV/EBITDA法的适用:资本密集、准垄断或者具有巨额商誉的收购型公司(大量折旧摊销压低了账面利润);净利润亏损,但毛利、营业利益并不亏损的公司。 EV/EBITDA法的不适用:固定资产更新变化较快公司;净利润亏损、毛利、营业利益均亏损的公司。资本密集、准垄断或者具有巨额商誉的收购型公司(大量折旧摊销压低了账面利润);有高负债或大量现金的公司; 业务分析处于证券分析的核心,它是对股票进行估值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脱离了对一个公司商业模式的掌握和对它潜在市场地位的了解,你将没有办法对其业务对企业进行估值。—Michael Mauboussin

股票估值方法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资本市场日益壮大,股票市场更是首当其冲。自2006年开始的新一轮牛市更是将市场人气推至极点,然而伴随着牛市一同到来的是人们对股市泡沫的争论。面对风云变幻的股市,人们又该如何预测股票的价格呢?本文这一问题,对投资学中的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做一番简单介绍,并结合实际案例来探讨股票是如何估值的。 关键词:相对估值法;绝对估值法;DDM;市盈率;市净率 1 理论概述 对拟发行股票的合理估值是定价的基础。通常的估值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相对估值法,另一类是绝对估值法。1.1 相对估值法 相对估值法亦称可比公司法,是指对股票进行估值时,对可比较的或者代表性的公司进行分析,尤其注意有着相似业务的公司的新近发行以及相似规模的其他新近的首次公开发行,以获得估值基础。主承销商审查可比较的发行公司的初次定价和它们的二级市场表现,然后根据发行公司的特质进行价格调整,为新股发行进行估价。在运用可比公司法时,可以采用比率指标进行比较,比率指标包括P/E(市盈率)、P/B(市净率)、EV/EBITDA(企业价值与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前收益的比率)等等。其中最常用的比率指标是市盈率和市净率。 1.2 绝对估值法 绝对估值法亦称贴现法,主要包括公司贴现现金流量法(DCF)、现金分红折现法(DDM)。该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艾尔文·费雪(Irving·Fisher)的资本价值理论。费雪在其1906年的著作《资本与收入的性质》(The Nature of Capital and Income)中,完整地论述了收入与资本及价值的关系。他认为资本能带来一系列的未来收入,因而资本的价值实质上就是未来收入的贴现值。 相对估值法反映的是市场供求决定的股票价格,绝对估值法体现的是内在价值决定价格,即通过对企业估值,而后计算每股价值,从而估算股票的价值。 2 估值方法与估值模型介绍 2.1 市盈率法 (1)市盈率的计算公式。市盈率=股票市场价格/每股收益,每股收益通常指每股净利润。 (2)每股净利润的确定方法。①全面摊薄法,就是用全年净利润除以发行后总股本,直接得出每股净利润。②加权平均法,就是以公开发行股份在市场上流通的时间作为权数,用净利润除以发行前总股本加加权计算得出的发行后总股本,得出每股净利润。 (3)估值。通过市盈率法估值时,首先应计算出发行人的每股收益;然后根据二级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发行人的行业情况(同类行业公司股票的市盈率)、发行人的经营状况及其成长性等拟定发行市盈率;最后,依据发行市盈率与每股收益的乘积决定估值。 2.2 市净率法 (1)市净率的计算公式。市净率=股票市场价格/每股净资产。 (2)估值。通过市净率定价法估值时,首先应根据审核后的净资产计算出发行人的每股净资产;然后,根据二级市场的平均市净率、发行人的行业情况(同类行业公司股票的市净率)、发行人的经营状况及其净资产收益率等拟定发行市净率;最后,依据发行市净率与每股净资产的乘积决定估值。 (3)股利贴现模型(DD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