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建结构安全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土建结构安全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土建结构安全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土建结构安全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土建结构安全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23T15:22:38.5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作者:李萍

[导读] 摘要:一个成功的土建结构,有着投资大,功能强,收益高,使用年限长等特点。

身份证号码:34122219841011XXXX

摘要:一个成功的土建结构,有着投资大,功能强,收益高,使用年限长等特点。如何保证其安全性,是当前也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结构的安全性是指结构在设计使用年限内,防止破坏的能力。如何在保持经济性的条件下保证结构的安全性,是工程从业人员的最终努力目标。

关键词:安全性;影响因素;规范时效性

1.引言

土建结构的安全性一直以来是工程从业人员的努力目标。本文对现有的土建结构安全现状做了相关评述,在分析影响土建结构安全性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增加其安全性的建议。

2.对现有土建结构的安全性的评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规范下设计的土建结构各方面较现在已经大不一样了。各种荷载值发生了变化,结构的使用环境发生了变化,使用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加之一些人为的破坏,很多以前修建的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生活的需要了。据调查,美国很多土建结构建成后不到三十年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需要处理的损害,我国的很多大型结构也逃不过这种境况,一般使用三十年后就需要大修。使用环境更恶劣的,使用十年后就需要翻修了。有专家估计,基础设施“大建”的二十年过后就是“大修”的二十年。而且种种迹象表明,这种“大修潮”正在提前,随之带来的是巨大的经济负担。

3.影响土建结构安全性的因素

影响土建结构的安全性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和规范的实效性;结构的使用环境,施工质量,后期的服务,工程参与各方的相互配合等。

3.1 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和规范的实效性

影响结构的安全设计水准的最重要两个因素是:1.规范规定的荷载标准值;2.规范规定的荷载分项系数和材料强度分项系数。

国家经济环境的变化,带来了交通量大小的变化以及交通流类型的变化,为了满足当前生活环境的需要,荷载值和荷载类型较从前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伴随着相关理论的成熟,陆续出现了新的荷载。荷载的增加直接带来了结构的安全隐患。

荷载分项系数和材料强度分享系数分别是对其标准值做的相关修正。两者都体现了结构构件在给定标准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度。在安全系数法中,称之为安全系数,体现了安全储备的概念;在概率可靠度设计方法中,称之为分享系数,体现了失效概率和可靠指标的概念。安全系数或分项系数越高,安全度越高。在安全系数或是分项系数的取值方面,各国不尽一样。相比而言,我国的安全系数或是分项系数取值较低,离美国,英国,日本和欧洲等国的标准较远。但这个不是越高,就一定是越好的。要同时考虑经济的因素。但从结构安全性来看,高数值的安全系数或是分项系数,可以使结构有很大的安全储备,能大大提高结构的安全性。但是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不经济。

从安全系数法到概率可靠度设计法,实际上是规范实效性的体现。以《公路桥涵设计规范》为例,我国最初的规范大部分是参照前苏联的设计规范改编而成。虽然是源于前苏联的规范,但结合了我国的具体情况,增加了不少新内容,设计方法采用的是传统的容许应力设计法。到了1974了,在新编的《公路桥涵设计规范》中,虽然仍然是采用容许应力设计法,但已经具有了极限状态设计法的思想,采用极限状态方程式来表达容许应力法。1985年,在交通部颁布的相关规范中,基本上是采用按照分项系数表达式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进行结构设计的。1999年10月1日实施的《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引入了结构可靠度理论,通过统计数学的方法,确定结构的可靠度来度量结构的可靠性。《统一标准》的主要意义在于在度量结构可靠性上,由经验方法转变为运用统计数学的方法。这无疑是设计思想和设计理论的一大进步,使得结构设计更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3.2 结构的使用环境

使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土建结构的寿命一般来说是比较长的。几十年过去了,最初修建时的使用环境可能和现在该结构的使用环境大大不同。在自然环境方面,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是有目共睹的,酸雨,臭氧空洞,洪涝灾害等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对工程结构来说,酸雨和洪涝灾害对其影响最大。酸雨能腐蚀混凝土和钢筋,二者被腐蚀的直接后果是承载能力降低,安全储备陡降,危险性急剧增加。洪涝灾害对土建结构的威胁就更大了。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的大型洪涝灾害发生次数较五十年前增加了10倍。当初设计的洪涝频率如果是百年一遇,现在可能变成十年二十一遇了。

在人文使用环境方面,有很多结构被挪作他用的例子。结构的使用目的发生改变,会带来荷载的变化,加上结构自身被随意改变,受力情况发生变化,结构被破坏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3.3 施工质量,后期的服务,工程参与各方的相互配合

结构的安全性在某些方面,是可以被控制的。其中施工质量,后期服务就能控制结构的安全性。正确的施工,将设计的成果充分的表现出来,能很大程度上提高结构的安全性。现在很多被破坏的结构,究其缘由,大部分是施工的原因,业主过分强调进度,偷工减料,不按正确的施工程序进行操作,导致结构抗力打折,安全性降低。

后期服务对保证结构能在设计寿命内完成预定使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高速公路为例,超载是严重损害公路结构的。很多高速公路在完工一年后,就出现了大大小小的裂缝,有的路段甚至出现了路面下沉,严重影响了行车效果和使用寿命。如何有效的控制超载,完成对公路的养护,是全体交通工作者面临的难题。

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结构设计、施工,需要参与各方积极配合,互相协调。业主过分干涉设计或是施工,设计施工双方不和,容易导致工程不能按时完工,工程质量下降,严重者,更会导致工程倒塌等现象。湖南凤凰桥就是一个很具代表性的例子,由于业主过分干涉施工,不遵循设计图纸和不理会监理意见,使得监理人员和设计人员基本上被架空,最终导致了凤凰桥的倒塌,酿成了重大事故。

4.结论

土建结构,意义重大。在经济性合理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其安全性,与个人、与家庭、与国家都是有百利无一害的。由于时代原因,在设计思想方面我们无能为力,但是在施工质量,后期服务,相互配合和使用环境方面,我们还是可以有作为的。严把质量关,保质

结构对于建筑的意义

结构对于建筑的意义: 1.结构如同建筑的骨骼,要承受各种力的作用,形成支撑体系,是建筑物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2.通过满足技术要求来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 3.形成特定的建筑造型; 4.结构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建筑的发展,一部建筑史也是一部建筑结构发展史。 建筑结构的定义: 建筑结构是形成一定空间及造型,并具有承受人为和自然界施加于建筑物的各种荷载作用,使建筑物得以安全使用的骨架,用来满足人类的生产、生活需求以及对建筑物的美观要求。 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各种外界作用(如荷载、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等)的体系。 建筑结构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建筑结构是建筑三大构成要素中建筑技术的组成内容,是保证房屋安全的重要手段。 建筑结构的型式是为了满足建筑功能要求,为创造建筑的美而服务。建筑结构与建筑设计是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专业工种。 建筑结构是解决支撑体系问题,处于服务地位,由注册结构师完成。建筑设计是解决功能、适用和美观的问题,处于先行与主导地位,由注册建筑师完成。 建筑设计必须和建筑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只有真正符合结构逻辑的建筑才具有真实的表现力和实际的可行性,富有建筑的个性.

建筑结构选型的原则: 在建筑设计中,空间组合和建筑造型的主要环节是选择最佳结构方案,即结构选型。结构选型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适应建筑功能的要求 对于有些公共建筑,其功能有视听要求,如:体育馆为保证较好的观看视觉效果,比赛大厅内不能设柱,必须采用大跨度结构;大型超市为满足购物的需要,室内空间具有流动性和灵活性,所以应采用框架结构。 (2)满足建筑造型的需要 对于建筑造型复杂、平面和立面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选型,要按实际需要在适当部位设置防震缝,形成较多有规则的结构单元。(3)充分发挥结构自身的优势 每种结构型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不足,有其各自的适用范围,所以要结合建筑设计的具体情况进行结构选型。 (4)考虑材料和施工的条件 由于材料和施工技术的不同,其结构形式也不同。例如:砌体结构所用材料多为就地取材,施工简单,适用于低层、多层建筑。当钢材供应紧缺或钢材加工、施工技术不完善时,不可大量采用钢结构。(5)尽可能降低造价 当几种结构形式都有可能满足建筑设计条件时,经济条件就是决定因素,尽量采用能降低工程造价的结构形式。 建筑结构按材料分类:

最新影响建筑结构选型的因素

影响建筑结构选型的因素 影响建筑结构选型的因素主要有: (1)建筑上的使用功能 (2)考虑结构上的安全合理 (3)施工上的可能 (4)注意结构效益和艺术上的造型美观 选择一个最佳的结构形式,往往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调查研究,结合具体建设条件作出多种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最终的选定。 结构选型时应考虑如下因素。 (一)结合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做好结构选型 任何建筑物都具有对客观空间环境的要求,根据这些要求可以大体确定建筑物的尺度、规模与相互关系。 首先,结构选型时应注意尽可能降低结构构件的高度,选择与建筑物使用空间相适应的结构形式。例如:钢桁架构造高度约为跨度的1/8~1/12,而平板网架结构的构造高度仅为跨度的1/20~1/25。选择适当,可使室内空间得到较充分的利用。 其次,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应与结构的合理几何体型相结合。例如:某散装盐库在结构选型中比较了两种方案,方案Ⅰ为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图1-5a),方案Ⅱ为拱结构(图1-5b)。方案Ⅰ的主要缺点是3/5的建筑空间不能充分利用,而方案Ⅱ采用落地拱,由于选择了合适的矢高和外形,使建筑空间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利用。 图1-5 两种结构方案比较 (二)建筑结构型式对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的影响

建筑结构型式对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的影响极为明显。图1-6为三幢使用功能相同的食 堂建筑,它们都具有较大跨度的室内空间,但由于结构型式的不同,便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立面效果。 图1-6三栋食堂不同结构所产生的不同形式 (a)木结构刚架(b)钢筋混凝土落地拱(c)钢筋混凝土双曲扁壳 此外,结构选型时还应注意结构的几何体型对声学效果的影响、对采光照明的影响以及对屋面排水的影响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空气净化的管理及卫生学要求、空气净化方法和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l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5033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卫生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卫生部

影响建筑结构设计的因素

影响建筑结构设计的因素 【摘要】建筑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好的建筑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地标和代表,不好的建筑存在就是一种危害。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建筑拔地而起,因为建筑结构的设计直接决定着建筑的施工与质量,所以把握建筑机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影响建筑结构设计的因素,可以更好的提高建筑抗倒塌的能力,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使广大居民生活的舒适安心。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影响因素 0.前言 建筑是构成城市景观的主体,建筑的设计工作非常庞大,其既要满足建筑的美观,又要保证建筑的可靠性,对结构设计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很高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材料技术应用于建筑的施工之中,它们在提高建筑的受力和结构特性等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1.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1.1选择适合的建筑结构的体系 选择适当的计算简图是保证结构安全的重要条件,实际结构的节点不可能是纯粹的铰结点和刚结点,但与计算简图的误差应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明确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徐径;避免因部分结构构件的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承受重力、风载和地震作用的能力;结构体系应具备必要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变形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耗能能力。一个合理的设计必须选择一个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也就是要选择一个切实可行的结构形式和结构体系。结构体系应受力明确,传力简捷。同一结构单元不宜混用不同结构体系,地震区应力求平面和竖向的规则都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1.2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任何结构设计都离不开地理环境,设计师要搜集该区域的地质信息来决定该位置能承受何种高度的建筑,应当选择何种建筑材料才能保障建筑的可靠性。基础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类型与载荷分布,相邻建筑物影响及施工条件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选择经济合理的基础方案,设计时宜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基的潜力,必要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建筑设计师需着眼于对综合环境和气候因素的治理和利用,并将其转化为高品质、高舒适度的空间和完美的形式。只有考虑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设计,才能减少资源的浪费,有利于建筑投资对社会的贡献,有利于改善社会环境,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 1.3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后浇带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后浇带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摘要:后浇带是避免施工期收缩裂缝的有效措施,但间隔期及具体做法不确定性很大,难以统一规定时间,由施工、设计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应该注意的是:设置后浇带可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但不能代替伸缩缝。 关键词:沉降后浇带;收缩后浇带;温度后浇带 后浇带是避免施工期收缩裂缝的有效措施,但间隔期及具体做法不确定性很大,难以统一规定时间,由施工、设计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应该注意的是:设置后浇带可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但不能代替伸缩缝。结构设计相关规范对后浇带的布置原则及施工的具体规定,分述如下: 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对于后浇带的要求如下: 高层建筑地下室不宜设置变形缝。当地下室长度超过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可考虑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降低水泥用量;也可每隔30m~40m设置贯通顶板、底部及墙板的施工后浇带。后浇带可设置在柱距三等分的中间范围内以及剪力墙附近,其方向宜与梁正交,沿竖向应在结构同跨内;底板及外墙的后浇带宜增设附加防水层;后浇带封闭时间宜滞后45d以上,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提高一级,并宜采用无收缩混凝土,低温入模。 当采用有效的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减小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时,可适当放宽伸缩缝的间距。这些措施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方面: (1)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提高配筋率可以减小温度和收缩裂缝的宽度,并使其分布较均匀,避免出现明显的集中裂缝;在普通外墙设置外保温层是减少主体结构受温度变化影响的有效措施。 (2)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外墙设置外保温层; (3)每30m~40m间距留出施工后浇带,带宽800mm~1000mm,钢筋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混凝土宜在45d后浇筑;施工后浇带的作用在于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并不直接减少使用阶段的温度应力。所以通过后浇带的板、墙钢筋宜断开搭接,以便两部分的混凝土各自自由收缩;梁主筋断开问题较多,可不断开。后浇带应从受力影响小的部位通过(如梁、板1/3跨度处,连梁跨中等部位),不必在同一截面上,可曲折而行,只要将建筑物分开为两段即可。混凝土收缩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完成,一般在45d后收缩大约可以完成60%,能更有效地限制收缩裂缝。

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1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无论是设计阶段还是 施工阶段,都存有着大量的影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因素。 1.1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建筑结构的设计是首要研究的重要因素,也是对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之一。没有科学合理的设 计就很难建造出具有合理结构性能的房屋。通过设计,我们可以有效 的避免高层建筑物在低级地震情况下遭到破坏,在高级地震情况下的 塌毁。在做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不应该片面的追求外 观而忽略建筑结构的合理性。因此,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 要特别注重建筑物结构性能的合理性、建筑材料和施工质量的高标准 要求,使高层建筑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和使用性能。 1.2高层建筑使用的材料及施工工序在建筑中,建筑材料的质量也对建筑的结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房屋建造时,运用高质量的建筑材料 必然远胜劣质的建筑材料。不过,现今很多建筑商为了节约建筑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偷工减料,使用劣质材料。此种做法虽会带来短 期效益,却埋下了长期的隐患。在施工水平、施工环境、建筑设计相 同的情况下,高质量的材料必然带来更好的建筑效果。安全性高的建筑,不仅需要有好的建筑材料,还需要有技术过硬的施工队伍和专业 的监督管理团队,来对建筑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检查。如此 方能确保建筑的设计性能和使用性能得以实现。 2提升高层建筑抗震性能的策略分析 2.1提升结构的规则性高层建筑的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建筑结构形式和建筑材料的选择,还应该从建筑的平面结构上找到抗震的设计点, 按照抗震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对建筑的平面结构进行规范设计。一 般而言,建筑的外在形态是衡量建筑总体是否合理的一个标准。规则 的建筑结构,其抗震效果也会较好。具有对称轴的建筑,我们称之为

建筑结构设计可靠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付美君

建筑结构设计可靠度的影响因素研究付美君 发表时间:2018-10-24T12:02:08.95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作者:付美君 [导读]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可靠性尤为重要。建筑结构设计时建筑的基础,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天津市政公路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3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可靠性尤为重要。建筑结构设计时建筑的基础,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结构设计如果存在问题,建筑建设完成后,将给建筑内的人员带来极大的威胁,并可能给建筑企业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因此,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认真分析现场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可靠度。对于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可靠度;影响因素 引言 我们国家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是在建筑结构方面出现了部分问题,比如建筑设计的可靠度,其直接性的关系到建筑的安全质量。影响建筑结构设计因素有很多,就得要全方位的考虑到这类因素,从根本之上来加大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1可靠度的基本理论 1.1结构体系的可靠度 在具体进行应用的时候,建筑结构的可靠度理论要随机的将其转化成为一部分表示随机变量效应的方程式,其辅助的工具主要是利用经验校准的方式,再利用失效概率来对结构的可靠度来进行度量。就目前的形式来进行分析,我们国家对于可靠度设计方面的理论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是目前这部分理论内容具体的应用到结构设计规范要求之中,伴随会发生部分设计问题,因此,结构设计人员要逐步的完善可靠度理论。除此之外,因为正常与不正常结构设计体系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那么最终就使得可靠性理论在结构设计的时候实施受阻。 1.2结构设计的规范性 这里所说的规范性,就是和结构设计之间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之中,强制性是其中最为明显的特征。在建筑设计的时候,针对参与到其中的设计人员来进行分析,设计出来的作品均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要综合性的遵循我们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样一来就可以在结构设计成果发生任何问题的时候,不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就目前现行的结构设计规范来进行分析,评价结构设计可靠性与否的关键标准与指标就是钢的含量,设计人员想要加大结构设计成果的规范合理性,就必须要尽量的缩减结构设计中的钢含量。但是从我们国家建筑结构设计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在最大限度之上来充分的实现各类规范的背景下,加大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与水平。 2影响建筑结构设计可靠度的因素分析 2.1可变荷载水平与分布参数 通常情况下,在目标可靠指标相同以及荷载不同的时候,建筑结构设计的可靠度会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我们就可以知晓在荷载水平之中可变荷载的作用十分的关键。建筑工程之中的可变荷载主要可以分为楼面活荷载水平和自然环境荷载水平,在这之中产生自然环境荷载水平的主因则是重大自然灾害或是地震发生而产生的,然而楼面活荷载水平则主要是利用荷载均值控制来逐步的加大建筑结构自身的安全稳定性,值得注意的就是,在自然条件之下,荷载水平以及基准时间之前有着直接性的联系,但是由于自然环境荷载水平大部分就是根据年限最大统计值计算出来的,所以荷载水平也会随着基准时间的延长而出现逐步加大的现象。 2.2工程质量 在建筑工程正式施工之前,假使工程的施工单位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环节的质量控制没有做好,那么就会很容易的导致建筑结构实际抗力以及设计抗力之间存在很大差别,最终使得建筑结构的可靠度和相应的规范有出入。所以,在针对统计分析建筑结构抗力的过程之中,主要围绕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各项因素来实施,且还得要及时应用行之有效的措施。另外,还得要不断的加大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在最大限度之上来充分的保障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最终就可以保障建筑结构设计的可靠度。 2.3建筑结构的抗力衰减情况 在周边环境影响的作用之下,部分建筑材料的质量也会受损,会发生腐蚀、老化的情况,建筑结构可靠度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导致建筑抗力也会随之下降。随着时间的往后推移,部分建筑构件自身的抵抗能力也会随即减小。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就得要及时的找到抵抗能力的衰减平均分布函数,之后再分析其自身变化的规律,进而做出相应的建筑质量决策。 3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可靠度的具体方法研究 3.1遵守国家建筑规范 目前,我们国家的建筑规范主要是依据我国的国情依法制定的。这部分的规范具有强制性,也就是法律条文,也就是说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建筑设计者要严格依照相应的设计规范来予以实施,在规范无法满足各项规范的时候,就得要及时的向国家来反应,之后再依据实际情况来相应的将科学、合理化的方案制定出来,针对其中出现任何违规以及钻规范空子的不法行为,都得都要严格的依法处理,从严处理。 3.2提高设计人员的可靠意识 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专业性、精确性以及复杂性之上,那么相应的对设计人员的要求也十分的严格。设计人员要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于专业化的知识也要熟悉。强化设计人员的可靠意识,认真学习国家的各项规范标准,实时掌握行业的发展方向。 3.3加大建筑物参数的取值范围 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参数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建筑施工的环节之中,安全性参数主要

那些对结构有影响的建筑数据

那些对结构有影响的建筑数据 结构师有时很苦逼,用钢量超标就会挨板子,但其实建筑 很多因素是直接影响用钢量的,但我们常常苦恼于没有定量数 据去跟建筑或业主理论,整理了地产统计的一些数据,分享给 大家,让我们掌握一些定量数据. 一、体型系数1、体型系数概念 体型系数: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 围的体积之比.JGJ134-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 计标准》 建筑体积:建筑物外表面和底层地面围成的体积,不包 括架空层、地下室面积. 外表面积:墙面面积、屋顶面积,及下表面直接接触室 外空气的楼板面积(如架空层顶板面积) o外立面:体型系数越大,外立面越不规则,越好看;(建筑) 建筑能耗:体型系数越大,能耗越大;(使用) o施工管理:体型系数越大,施工难度越大;(施工) o建安成本:体型系数越大,成本越高.(成本) 2、需要掌握几个常识: (1)控制墙地比,根源是控制体型系数. (2)越规则,体型系数越小,成本越经济. (3)高层小,多层大;板式小,点式大;方形小,矩形大. 3、记住几个数据

(1)常规的体型系数(各地标准不一样) (2)超常规后的成本影响 一般情况,当体型系数由0.35变为0.38即增加0.03时,在结构不超限的情况下,成本+100元/㎡(其中结构成本约 30元/㎡). 二、高宽比 一般情况下,6度7度抗震设防地区高层剪力墙结构高宽比不宜超过6,若高宽比达到了7~8之间,钢筋含量一般可增加10%~15%. 案例: 1、广州某住宅,32层,高宽比7.29,含钢量为49.31 Kg/㎡; 2、厦门某住宅,33层,高宽比6.22,含钢量为75.80 Kg/㎡.

结构对于建筑的意义

结构对于建筑的意义 : 1.结构如同建筑的骨骼,要承受各种力的作用,形成支撑体系,是建筑物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2.通过满足技术要求来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 3.形成特定的建筑造型; 4.结构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建筑的发展,一部建筑史也是一部建筑结构发展史。 建筑结构的定义: 建筑结构是形成一定空间及造型,并具有承受人为和自然界施加于建筑物的各种荷载作用,使建筑物得以安全使用的骨架,用来满足人类的生产、生活需求以及对建筑物的美观要求。 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各种外界作用(如荷载、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等)的体系。建筑结构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建筑结构是建筑三大构成要素中建筑技术的组成内容,是保证房屋安全的重要手段。 建筑结构的型式是为了满足建筑功能要求,为创造建筑的美而服务。建筑结构与建筑设计是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专业工种。 建筑结构是解决支撑体系问题,处于服务地位,由注册结构师完成。建筑设计是解决功能、适用和美观的问题,处于先行与主导地位,由注册建筑师完成。 建筑设计必须和建筑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只有真正符合结构逻辑的建筑才具有真实的表现力和实际的可行性,富有建筑的个性. 建筑结构选型的原则: 在建筑设计中,空间组合和建筑造型的主要环节是选择最佳结构方案,即结构选型。结构选型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适应建筑功能的要求 对于有些公共建筑,其功能有视听要求,如:体育馆为保证较好的观看视觉效果,比赛大厅内不能设柱,必须采用大跨度结构;大型超市为满足购物的需要,室内空间具有流动性和灵活性,所以应采用框架结构。 (2)满足建筑造型的需要 对于建筑造型复杂、平面和立面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选型,要按实际需要在适当部位设置防震缝,形成较多有规则的结构单元。 (3)充分发挥结构自身的优势 每种结构型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不足,有其各自的适用范围,所以要结合建筑设计的具体情况进行结构选型。 (4)考虑材料和施工的条件 由于材料和施工技术的不同,其结构形式也不同。例如:砌体结构所

建筑构造的影响因素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建筑物在其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都经受著来自于人为和自然界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力。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因素,以便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这些影响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气候条件的影响 我国各地区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均有很大的差异,自然界的风霜雨雪、太阳辐射、地下水等构成了影响建筑物的多种因素,对建筑物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有著直接的影响。地域的不同自然环境也就不同,例如在北方地区利用太阳辐射热可提高室内温度,利用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在构造设计时针对建筑物所受影响的性质与程度,应採取相应防范措施,如:防水、防冻、保温、隔热、防风、防雨雪、防潮湿、防腐蚀、设变形缝、设隔气层等,从而提高建筑物抵御外界自然环境的能力。 2.外力作用的影响 外力对建筑物的作用形式多种多样如:家具设备、结构及其构配件的自重力、正常使用中人群自重力,风力、雪压力、地震力,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产生的内应力等等。这些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各种外力统称为荷载,荷载可分为恒荷载和活荷载。荷载的大小、作用形式和作用位置是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也是结构选型及构造设计的重要基础,起著决定构件尺度、用料多少的重要作用。 风力是高层建筑水平荷载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高度越大作用力就越大。在沿海地区,建筑设计时必须遵照有关设计规范执行。 建筑物质量越大,地震时受到的地震作用力也越大。地震时能量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纵波使建筑物上下颤动,横波使建筑物在前后或左右的水平方向上晃动。震级是根据

地震时释放能量进行划分的,释放能量愈多,震级也愈高,故震级是地震的大小指标,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由于震中距的不同,在一次地震中会有多个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在地震过程中,建筑物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在进行建筑物抗震设计时,是以该地区基本设防地震烈度为依据,从而提高建筑的可靠性。 3.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 伴随著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常会产生一些负效应,如:火灾、爆炸、杂讯、机械振动、化学腐蚀、烟尘等,对这些因素,设计时要认真分析,採取相应的防火、防爆、防振、隔声、防腐等构造措施,以防止建筑物遭受不应有的损失。 4.建筑技术条件的影响 在建筑构造具体构成及其做法上均会受到建筑材料、建筑设备、施工方法等条件的约束。同一个建筑环节可能会有不同的设计方案来实现,在选择时应充分考虑方案是否能满足功能要求,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更便于实施,儘可能降低材料、能源和劳动力消耗。 随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材料技术也开始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节能建筑的出现,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建筑构造技术也丰富多彩。悬索、网架、膜、壳等空间结构建筑,点式玻璃幕牆,採光天窗中庭等现代建筑设施的大量涌现,无不证明著建筑构造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而是在利用原有的构造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或创造新的构造方案。 5.经济条件的影响 现而今,人们对建筑的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如採光、通风、保温、洁净、防噪音等等。对建筑构造的要求和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也将随著经济条件的改变有了新的要求,从而也提高了建筑本身的造价,如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追求,在构造设计中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火灾对建筑结构影响的研究

土木工程学院科研训练 题 目:火灾对建筑结构影响的研 究 班 级:土木10-4班 姓 名:关永亮 学 号:201080691009 2013年12月

【摘要】 火灾荷载密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火势的猛烈程度,当火灾荷载密度大时,火势猛烈,升温快、持续时间长。建(构)筑物倒塌事故随时可能发生,且事故前兆很不明显,允许人员逃生的时间极短,待人们察觉时,倒塌事故往往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尤其是大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发生火灾后坍塌的案例不多,没有现成的经验借鉴,也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从实际经验分析,从发生火灾到坍塌的时间长短不一。相似的建筑,有的在熊熊大火中燃烧几十小时没有发生坍塌,有的仅几小时就发生了坍塌。 【关键词】 火灾建筑结构火灾荷载高层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逐步增多,火灾荷载和不安全因素也随之增加。如果因火灾而造成高层建筑倒塌,必将给救人和灭火带来更大的困难,给担负抢险救援任务的消防队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据调查,美国“9.11”纽约世贸中心倒塌的原因在于大火熔化了支撑钢筋,而不是飞机的直接撞击。因此,在扑救建筑火灾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倒塌问题。在美国“9.11”纽约世贸中心爆炸现场灭火的300多名消防人员主要就是因建筑倒塌而丧生。在我国,近年来由于在灭火中因建筑结构破坏、倒塌而造成消防人员伤亡的事故也曾发生。因此,加强建筑结构破坏、倒塌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探讨,制定切实可行的灭火救援预案,

无疑对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正文】 一、火灾条件下建筑结构倒塌的原因。 建筑物中建筑构件名目较多,近年来随着一些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在建筑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建筑构件的性能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燃烧破坏的特点也趋于多样性。不同建筑构件均具有自身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火灾条件下,随着建筑材料和构件的燃烧和破坏,整个建筑结构也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直至遭到局部的破坏或整个的倒塌。结构的倒塌与破坏,是由燃烧和高温条件造成的,倒塌和破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遇热,失去预加应力,从而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 (2)砖石砌体受热变形开裂。花岗岩因内部石英、长石、云母不同的热变形而碎裂。 硅酸盐砌块也因内部的热分散而松散。 (3)钢结构受热变形破坏。钢结构受热后,很快出现塑性变形,在火烧15-20min 左右,杠件变成“面条”一样,随着局部的破坏,造成整体失去稳定而破坏,而且破坏后的钢结构是无法修复重新使用的。 (4)木结构表面被烧蚀,削弱了荷重的断面。木材起火燃烧,表面炭化,如果剩余截面的面积仍能承受原有全部荷重,结构是不会倒塌的。特别是消防队及时到达火场在扑救火灾时,构件外表面的炭层吸收大量的水,对结构来说,还是一个很好的保护层。所以大断面比较有利。

建筑装饰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97694188.html, 建筑装饰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作者:夏经贺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8期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住所的建筑装饰要求和随之不断提高,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建筑装饰公司进行住所的装饰装饰,这也就导致了设计风格愈加丰富多彩,也正因如此,建筑装饰装饰各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公共建筑的翻新也是在不断进行,有时候一家门店可能面临一年一次的装饰改动。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结构的整体和耐久性出现问题,因此,加强建筑装饰装饰工程从业者的结构安全意识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当前建筑装饰的现状,分析了建筑装饰工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对建筑物原有结构的安全性能、使用性能的影响,并就此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建筑装饰;结构安全 1建筑装饰工程中主要问题及对结构的影响 1.1对承重墙体的破坏及影响 对承重墙体的破坏主要表现为随意拆除承重墙或在承重墙上随意开门、开窗或扩大原有洞口。用户为了追求大空间,将小房间合并为大房间;或拆除阳台与房间之间墙体,加大原有的洞口;或将墙上的原有洞口增大,扩大窗的采光面积等;将原有承重墙部分或全部拆除,这样的改造对于砖混结构造成的危害最大。 这些墙体在结构中主要承担着竖向荷载和水平地震力的作用,这些墙体被拆除或洞口被扩大后,改变了结构原有工作状态和受力性能,其危害主要表现为: (1)改变原有构件的受力状态 新增洞口后,该处的圈梁变为大跨度的过梁或承重梁,增加了圈梁的荷载负担,形成超负荷构件,改变了圈梁的受力状态,在垂直地震力的作用下危险性更大。若洞口上有过梁,扩大洞口会使过梁的支撑长度减小,安全性能减低。当阳台为挑板式结构时,挑板式阳台的嵌固端墙片即承担阳台传来的活荷载、恒荷载及上层结构传来的荷载,又承担抵抗阳台板倾覆的垂直压力,也是抗倾覆的配重墙,当该墙体拆除后,对于上层阳台结构来讲失去了墙体支撑而处于危险状态,对于下层阳台结构来讲,失去了抗倾覆荷载而处于倾覆危险状态,可能造成挑板抗倾覆力矩太小而使挑板向下倾斜甚至完全倾覆。 (2)砌体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可能被改变 刚性和刚弹性方案房屋要求横墙间距不能太大,横墙上洞口面积不能过大,以保证横墙具有一定的刚度。装饰中的拆墙挖洞将增大横墙间距或降低墙体的刚度,使建筑物的整体刚度降

建筑结构选型的影响因素

建筑结构选型的影响因素 摘要:一个好的结构形式的选择 ,不仅要考虑建筑上的使用功能 ,结构上的安全合理 ,施工上的可能条件 ,也要考虑造价上的经济价值和艺术上的造型美观。本文探讨了影响建筑结构选型的因素。 关键词:影响;建筑结构;选型;重要性;因素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 ,工程造价中2/3 左右的费用用于结构工程 ,而结构工程的施工工期也约占建筑物施工总工期的一半以上。因此搞好结构工程对于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投资控制和进度控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搞好结构工程的关键在于结构选型。一个好的结构形式的选择 ,不仅要考虑建筑上的使用功能 ,结构上的安全合理 ,施工上的可能条件 ,也要考虑造价上的经济价值和艺术上的造型美观。如果选型不当会给结构的安全使用及耐久性带来无法弥补的缺陷 ,同时也会延误工期 ,提高造价。因此在建筑物方案设计中必须将结构选型放在重要地位。 一、建筑结构选型的重要性 1.建筑与城市社会发展的关系密切 我国城市化进程及人口的持续增长导致城市人口急剧上升,城市居住、生产、生活用地日趋紧张。为节约及充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减少拆迁费、市政工程费和复杂地形处理费, 提高城市社会吸纳能力及其综合效益,缓解城市膨胀及城市房屋的严峻供需矛盾,改善城市环境与调节心理等城市社会性问题,建筑的数量仍将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持续增长,且其规模、高度、复杂性及建设速度也将呈上升趋势。 2.建筑结构复杂性提高现代建筑体形与平立面空间分布日益复杂,高度、规模、投资日益增大,要求性能更先进、更优化的结构系统形式与之相适应。主要表现为: (1)需求多元化、功能综合化的趋势, 必然要导致建筑方案平立面形状与内部空间分布等多样化、个性化与复杂化,为增大建筑净空高度,很多一般多高层建筑中不存在的新问题与矛盾开始出现,对结构系统形式的要求提高。 (2)随着高度与规模等增大,建筑投资增加、工期增长,其结构系统优化的必要性及可优化的空间与效益将更明显。结构优化,首先是其形式的优化, 然后才是其布局与构件参数的优化。(3)建筑需考虑的影响因素日益复杂、系统、综合和多变,选型需要的知识信息愈加庞大,选型结果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也将增大。 二、影响建筑结构选型的因素 1.施工水平 建筑施工的生产技术水平及生产手段对建筑结构型式有很大影响。正是大型起重机械及各种建筑机械例如混凝土泵,相继问世才使高层建筑的各种结构型式成为现实,施工水平对建筑结构型式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先进施工技术是实现先进结构型式的前提。 (2)建筑结构方案要密切与施工条件相结合。 一方面,施工技术条件不具备或选用的结构方案不适应现有施工技术能力,将给工程建设带来困难。例如选择装配式框架结构方案时需要认真考虑施工单位焊工技术力量,否则将给工程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如果决策人员在结构选型时考虑不周也将会给施工单位带来不必要的困难。因此选型时有关设计人员应多

简述影响建筑结构造型的因素

简述影响建筑结构造型的因素 摘要:建筑结构型式对建筑物的使用、经济、美观具有决定性影响,一定要有较好的结构型式,做出好的建筑设计。本文将对影响建筑结构造型因素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结构、造型、影响因素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type of structure has a decisive influence on the use of the building, economic, aesthetic, there must be a better structure type, make good architectural design. This paper will affect the building structure shape factors were analyzed for reference only. Keywords: architecture, structure, shape, influence factors 绪论 在进行建筑工程建设时,建筑物结构能否达到要求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而且,结构工程所需要的费用占工程造价中2/3左右,此外,建筑物施工总工期中至少一半以上是进行结构工程施工。所以,要做好建筑工程建设的进度控制、投资控制以及质量控制,必须要搞好结构工程。结构造型是做好结构工程的关键。在进行结构造型选择时,不但要对施工上的可能条件,建筑上的使用功能以及结构上的安全合理加以考虑,还要对造价上的经济价值记忆艺术上的造型美观进行考虑。若出现选型不当的情况,将会对结构的安全使用和耐久性造成巨大影响,导致工期延误,造价控制无法做好。所以,必须要在建筑物方案设计中对建筑结构造型引起足够重视,为做好其他方面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影响建筑结构造型的因素 建筑结构造型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本文将从中选出对建筑结构造型影响较大的五个主要因素即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及计算手段的改进、建筑物的功能要求、经济因素、建筑物的功能、建筑结构材料以及建筑结构材料进行分析。 1、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及计算手段的改进对结构造型的影响 在以往,因为计算手段上的困难,虽然人们在进行结构方案制定时希望能将多方案进行比较,但常常因为工作量大、工时太长而不易实现。仅仅凭借以往积累的经验制定出少数可行方案简单进行比较加以确定。由于计算机行业的快速发展,运算速度大大提高、贮存增大,大大缩短了计算时间,计算精度得以较大提高,解决了各种较复杂空间结构的静力计算和动力计算问题,设计人员能够方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