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2.1.4食品安全课件(新版)冀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3.17 MB
- 文档页数:20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电子课本
第二单元我们的身体与健康的生活
第一章合理膳食平衡营养
第一节食物
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
营养物质的作用
怎样实现合理膳食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
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食物在肠胃内的消化
第三节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第四节食品安全
第二章爱护心脏确保运输
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
血液
血型和输血
第二节物质运输的器官
血管
心脏
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第三节物质运输的路线
第四节心脏和血管的保护
第三章健肺强肾精力充沛
第一节呼吸
呼吸道和肺的功能
肺通气是怎样实现的
人体的气体交换
吸烟的危害
第二节排泄
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
尿液的形成
第四章合理用脑高效学习
第一节信息的获取
视觉的形成
近视与远视
听觉的形成
第二节信息的传递
传递信息的神经系统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第三节信息的处理
脊髓的功能
条件反射的形成
脑的功能
第四节合理用脑
第五章正常发育健康成长
第一节激素与生长发育
激素调节人体的生长
胰岛素与糖尿病
第二节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青春期的卫生保健
第六章增强免疫预防疾病
第一节免疫
第二节疾病与预防
第三节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
第四节珍爱生命拒绝
第七章科学用药保障健康。
第4节——食品安全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本节位于冀少儿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章《合理膳食平衡营养》的第四节。
学生已经学习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及利用,本节知识简单易懂,属于科普类题材,联系生活紧密,但也是学生最容易忽略的。
初一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识还不够,没有食品安全意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如何辨别食品安全,能够说出食品安全的几种情况,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简要的说出食品安全的几种情况
了解绿色食品的等级以及标识
2、能力目标:能够简要掌握辨别食品安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能够简要掌握辨别食品安全的方法(2)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2.教学难点
能够简要的说出食品安全的几种情况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情境创设、自主学习、合作学习、PBL教学策略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属于科普知识,和生活联系紧密。
以视频的形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贯穿调查和实验,让学生充分参与食品安全的学习,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2.1.4 食品安全一、教学目标举例说出几种鉴别食品是否安全的方法。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1)关注食品安全;(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四、教学难点鉴别食品是否安全的方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卫生部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19 98年,卫生部共收到食物中毒报告55起,中毒人数5836人,死亡88人;而到2000年,收到的中毒报告增至150起,中毒人数为6273人,死亡135人从这一段材料中大家发现了什么问题?生:食品中毒的案件越来越多。
食品安全和人的生命息息相关,食品安全非常重要。
师:怎样鉴别食品是否合格呢?(二)讲授新课探究:食品安全阅读教材20——22页文字资料,思考:1、买有包装的食品时,应怎样判断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呢?2、我们怎样鉴别食品是否安全呢?(三)知识运用1.到快餐店购买快餐时,应注意店面是否卫生,有无卫生许可证.__________(判断对错).2.现在人们都崇尚食用绿色食品,请你告诉家人绿色食品是指()A. 绿颜色的食品B. 有叶黄素的食品C. 营养价值高的食品D. 安全、无公害的食品(四)归纳小结食品安全:细菌、病毒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农药有毒化学药品、激素引起的食品污染转基因食品、强化、保健食品(五)随堂检测1.下列不注意食品安全的行为是()A. 买带“QS“图标的食物B. 买检疫合格的新鲜肉C. 食物煮熟后吃就安全了D. 水果经清水冲洗或去皮后食用2.下列情况下,属于细菌性中毒的是()A. 吃了腐烂的食物B. 吃了有毒的蘑菇C. 误食农药D. 吃了含汞盐的东西3.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正确的做法是()A.随便采食野生蘑菇B.不购买过期的食品C.常吃含防腐剂的食品D.少吃发芽的马铃薯六、板书设计第四节食品安全食品安全1、鉴别食品标签2、鉴别食品安全七、作业布置生活中我们常常涉及到要购买一些包装食品.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在购买时应当注意包装上的哪些内容(至少列举三项)预习25——27 血液血液的组成成分及功能。
第四节食品安全一、选择题1.下列饮食习惯中,不正确的是()A.一日三餐,按时进餐B.不暴饮暴食,荤素合理搭配C.饮食多样化,不挑食D.不吃早餐,吃好午餐和晚餐2.下列哪种做法比较符合食品安全?()A.吃街头的烤肉串B.发了芽的马铃薯煮熟吃C.发了芽的花生晒干吃D.把青菜稍加浸泡后冲洗3.膳食中不搭配蔬菜和水果,会造成身体缺乏()A.蛋白质和淀粉 B.蛋白质和脂肪C.淀粉和脂肪 D.维生素和无机盐4.为了使儿子健康成长,一位母亲对其提出了合理膳食的要求,其中不科学的是()A.少吃油炸的食物B.多吃蔬菜和水果C.每天早餐喝一袋牛奶D.多吃精制面粉、大米5.食品安全,关乎民生。
购买食品时要关注包装上的()①保质期②添加剂的种类③生产日期④厂家厂址⑤质量安全标志A.①②③ B.③④⑤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6.食品安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如果我们要购买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即绿色食品),需要关注的产品标志是()二、解答题7.有数据表明,我国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令人担忧。
无机盐、维生素等摄入量不足,缺铁性贫血现象普遍存在;多糖分、高脂肪的饮食习惯使肥胖儿逐年增多。
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丰富”等错误的营养消费观念,是导致学生营养状况问题的主要原因。
下图显示不同人群每天摄入的食物比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肥胖患者的饮食中粮谷类和________的摄入量较正常人偏多。
(2)营养不良会影响健康,如缺铁易患________症。
(3)糖类主要从粮谷类食物中获得,它是人体最重要的________物质。
8、2005年5月25日某某工商局公布吧一份儿童食品质量抽验报告其中雀巢牌成长3+奶粉中碘含量为191微克,要求下架回收,这不仅使人们联想到2004年某某某某市的震惊全国的劣质奶粉事件,几百名婴儿因食用劣质奶粉成为“大头娃娃”有的甚至死亡。
经国务院调查组调查表明,劣质奶粉蛋白质含量为1%,优质的婴儿奶粉成分(每100克含量)如下表。
食品安全课时目标1.举例说出几种鉴别食品是否安全的方法。
2.学会利用pH试纸测定液体食品是否腐败变质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关注食品安全,能够在生活中辨别某种食品的安全性。
4.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参与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归纳总结食品的安全问题,学会鉴别食品是否安全。
学习难点:实验探究食品是否腐败。
课时活动设计播放视频或图文资料,提出问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那么,怎样鉴别食品是否合格?食品安全知识都有哪些?设计意图:设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2~3种食品包装袋,根据课本P20《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标准,围绕食品包装袋上的标签内容进行对比。
先从理论上弄清楚怎样鉴别食品标签是否合格;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如何确保自己购买的食品是安全的。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自主归纳购买食品时的注意事项,重点包括:1.是否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
2.是否有厂名、厂址、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并注意食品是否超过保质期。
3.查看食品颜色是否正常。
4.购买肉制品最好到规范的市场,要买盖有检疫印章的肉。
5.谨慎购买小商小贩、路边小摊销售的食品。
教师提出问题:怎样鉴别过期或腐败的食品呢?先引导学生总结检验食品质量的常规方法,如一看二闻三摸四检验等;再由事先安排好的学生演示实验——用pH试纸检测新鲜的粥和已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了几天的粥,让学生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总结检验食品质量的常规方法,使学生对腐败食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演示用pH试纸检测粥的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如七年级学生不懂pH的含义,教师可先给学生讲解一下。
为什么新鲜的粥和已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了几天的粥的pH不同呢?这是因为粥在放置一段时间之后,微生物会大量繁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会使粥的pH值降低,若食用这样的粥则不利于身体健康。
2018七年级生物下册2.1.4食品安全教学设计(新版)冀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七年级生物下册2.1.4食品安全教学设计(新版)冀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七年级生物下册2.1.4食品安全教学设计(新版)冀教版的全部内容。
食品安全【设计依据与构想】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若能根据教学内容和新课标要求(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精心设计巧妙引导,不但可使学生通过收集,调查大量的事实资料,获得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还能使学生通过完成探究性活动,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增加生活经验,在快乐体验中提高实践能力。
因此在本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去观察,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去探索,让他们体会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食品的安全状况,关注食品安全。
能力目标了解食品安全的调查过程,掌握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创新精神,增强合理膳食及食品安全的意识,自觉养成讲究卫生,合理膳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结合生活实际,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并说明理由。
2。
关注食品安全,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1。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参与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的探究活动中来.2.运用所学知识指导日常生活,自觉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七年级生物下册2.1.4 食品安全教案(新版)冀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生物下册2.1.4 食品安全教案(新版)冀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生物下册2.1.4 食品安全教案(新版)冀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四节食品安全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举例说出几种鉴别食品是否安全的方法。
过程方法尝试利用石蕊试纸测定液体食品是否腐败的方法.情感价值关注食品安全。
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举例说出几种鉴别食品是否安全的方法。
2.尝试利用石蕊试纸测定液体食品是否腐败的方法.教学难点尝试利用石蕊试纸测定液体食品是否腐败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卫生部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1998年,卫生部共收到食物中毒报告55起,中毒人数5836人,死亡88人;而到2000年,收到的中毒报告增至150起,中毒人数为6273人,死亡135人。
从这一段材料中大家发现了什么问题?怎样鉴别食品是否合格呢?学生回答如:食品中毒的案件越来越多。
食品安全和人的生命息息相关,食品安全非常重要.(二)学习新课1、怎样鉴别食品标签是否规范请同学们拿出收集的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参照课本的“小辞典"进行鉴别。
组织讨论、交流或个别辅导组织生生辨析,教师予以肯定、纠正或补充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认真阅读食品包装上的文字说明,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节选),分析、讨论2。
买有包装的食品时,应怎样判断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呢?教师组织讨论,及时评价,对提出好的方法的同学给予鼓励 .小组代表发言如:1、规范,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七年级生物下册 1.4《食品安全》教学设计冀教版平衡营养》的扩展和延伸。
食品安全在改革开放的近二年的发展中,又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现象值得人们去探讨和思索,所以,本节内容与当今人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重点是让学生关注食品安全,增强辨别能力。
学生分析学生对有害食品有一些了解,但缺乏鉴定食品安全的知识。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知道的更少。
食品安全和同学们的生命息息相关,学生本身有强烈的学习食品安全的要求,而且安排的实验简单易行,因此这一节学习起来很容易。
设计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懂得食品安全不仅仅是国家的事、社会的事,而且是我们每个同学及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自己的事。
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举例说出几种鉴别食品是否安全的方法。
技能性目标:尝试利用石蕊试纸测定液体食品是否腐败的方法。
情感性目标:关注食品安全。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1、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任务:每人收集2~3种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
2、实验用品:玻璃棒、烧杯、石蕊试纸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示和建议一、导入新课卫生部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1998年,卫生部共收到食物中毒报告55起,中毒人数5836人,死亡88人;而到2000年,收到的中毒报告增至150起,中毒人数为6273人,死亡135人。
从这一段材料中大家发现了什么问题?怎样鉴别食品是否合格呢?二、活动探究1、怎样鉴别食品标签是否规范请同学们拿出收集的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参照课本第22页的“小辞典”进行鉴别。
组织讨论、交流或个别辅导组织生生辨析,教师予以肯定、纠正或补充内容买有包装的食品时,应怎样判断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呢?教师组织讨论,及时评价,对提出好的方法的同学给予鼓励。
教师可提醒大家购买食品时,尽量不要购买街头小商小贩的食品,以防上当受骗。
2、怎样鉴别食品是否安全出示新鲜的粥和已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的粥(已变质)请学生设计方案说出鉴别的方法。
教师予以评价并归纳,闻味法、观色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鉴别方法,今天大家来尝试用实验法进行科学的鉴定。
第四节食品安全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掌握了食物营养成分和消化吸收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扩展和延伸,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食品安全在改革开放的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又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现象值得人们去探讨和思索,所以,本节重点是让学生关注食品安全,增强辨别能力,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学生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已经对有害食品有了一些了解,但缺乏鉴定食品安全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是对一些零食,常常抵挡不住美味的诱惑。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知道的更少。
因此学好本节课,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也会很感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了解几种鉴别食品是否安全的方法。
技能性目标:利用石蕊试纸测定液体食品是否腐败。
情感性目标:关注食品安全,提高安全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提前收集下载有关食品安全的素材,如:网上下载关于食品安全的视频,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一些规定做成图片卡、下载“QS”标志、绿色食品标志等。
2、提前一天给学生布置任务:每人收集2~3种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
3、实验用品:玻璃棒、烧杯、石蕊试纸等,准备新鲜的粥和已在温暖的地方放置几天的粥。
4.把石蕊的酸碱特性,在电脑上用photoshop做成图片形式的技能卡。
: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可以通过学生讨论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