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播研究方法》各章思考题

《传播研究方法》各章思考题

《传播研究方法》各章思考题
《传播研究方法》各章思考题

《传播研究方法》各章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理解传播研究方法的概念。

传播研究方法是传播学的三大部分之一;其主要来自社会研究方法,因此,我们将以社会研究方法为主体加以学习。可以说,前者是个性,后者是共性。

?2、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是何关系?

社会研究方法是一个有着不同层次和方面的综合体系,主要分为三个不同层次:

?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和技术

(1)方法论:研究的逻辑和哲学基础;研究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两种基本方法论--实证主义、人文主义

(2)研究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

?每一种方式都具有某些基本元素或特定语言,同时又可独立走完一项具体社会研究的全部过程。

(3)具体方法和技术:资料收集方法(抽样方法、测量技术等); 资料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计算机技术等)

以涂尔干研究自杀并写出《自杀论》为例,谈谈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各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涂尔干《自杀论》中运用了实证主义、统计分析和文献研究。

关系:(1)不同的方法论观点直接影响对研究方式的选择,两者之间形成常见模式。(2)不同的研究方式直接影响对具体方法和技术的采用,两者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宏观指导→中观运用→微观操作

?3、检索你感兴趣的某一方面主题的相关论文一篇,并具体分析其研究思路是怎样的。

?小议刑事案件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1、引言

2、人文关怀的理论研究2.1 人文精神的核心思想2.2 人文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3、刑事案件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3.1 媒体审判3.2 报道媚俗化 3.3 对个人隐私的侵犯和利用 3.4 媒体的话语霸权 3.5 对生命权的漠视

4、刑事案件报道中人文关怀的必要性4.1 刑事案件报道人文关怀是现代人发展的需要4.2 刑事报道人文关怀是新闻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4.3 刑事报道人文关怀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5、三个方面解决刑事案件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问题5.1 强化人文关怀意识5.2 强化职业道德建设5.3 强化采、写、编业务能力

研究思路:A 概念:人文关怀刑事案件报道人文主义当事人问题媒体审判报道媚俗化个人隐私的侵犯媒体的话语霸权对生命权的漠视B 问题 C 理性思考D 解决

第二章思考题

?1、理解概念、变量、命题、假设等理论构成的诸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概念:对现象的一种抽象,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字、词或词组表示)概念的功能--提供交流的工具提供观察的视角能够分类和概括构成理论的元素

概念的层次:一个概念的抽象层次越高,其涵盖面就越大,特征也就越含糊。如:张三“80后” 青年人人。

变量:具有一个以上取值的概念,可以实际测量的概念。如:性别、年龄

相对应——常量:只有一个固定不变取值的概念。如:太阳、武汉

?根据变量之间的关系,一般将变量分为:

?自变量:引起其它变量变化的变量

?因变量:由于其它变量变化而导致自身变化的变量

中介变量:连接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相对于自变量来说是因变量,相对于因变量来说是自变量。

命题:关于概念的特征或概念间关系的陈述

假设:关于变量的特征或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变量是概念的特殊形式,假设是命题的特殊形式。

?2、回顾你曾经做过的一些社会调查,谈谈你如何进行理论建构或理论检验的。

?理论建构过程以观察为起点,然后通过归纳推理,得出解释这些观察的理论。而理论检验过程以理论为起点,通过演绎推理,作出预言和预测,并通过对实际事物的观察来检验预言的正确性。如果观察与现实不符合,不是我们的理论解释不对,就是我们的预言没有合乎逻辑地从理论中导出。

理论建构方式:

理论检验方式:

?3、选择你所感兴趣的某一主题,谈谈你准备如何进行研究。

?社会研究的过程:

?

第三/四章思考题

?1、按照研究问题的选择方法,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作为本课程的实践案例。

研究问题的来源:

现实社会生活,个人经历,相关文献,国家政策、社会发展规划

如何选择研究问题?(选题标准)

1)重要性:理论(完善、创造、深化理论)和实践(指导实践)意义和价值(最容易达到)如:研究小学生选择皮鞋或球鞋的比例与成绩的关系

2)创造性:在研究方法、对象、时间、地点等方面有创新。如:调查A节目的收视率→将不同时间A节目收视率比较;“剩女”问题。

3)可行性(可能性问题)主观条件:生活经历、研究经验、性别等如:不懂英语的人比较中美电视剧客观条件:时间、经费、资料获取途径等如:调查吸毒问题4)合适性(最佳性问题)根据自己的兴趣、熟悉度、相似性去选择最适合研究者个人做的课题

对大学生来说的选题要点:1)选题不宜太大(社会意义的大小不在于选题的大小;小选题的理论提升)2)在自己熟悉的生活领域中选择研究课题

?2、如何将研究问题细化?

聚焦性陈述:宽泛、笼统、模糊的问题→明确、清晰、特定的问题(对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作限定)

问题明确化的方法:1)缩小内容范围,从某个特定角度研究,如青少年犯罪,可从类型、原因、后果等方面进行缩小:如何缩小?缩小的依据是什么?2)缩小研究对象范围

3)缩小地域范围4)把一个大课题分解为若干子课题:如“5w”

传播学的“5w”:传者分析、受众分析、媒介分析、效果分析、传播内容分析。

三峡移民问题→三峡移民的社会适应性问题小学生的创造能力研究→发散性思维的得分与

所选择的四、五、六年级学生的特点间关系的研究A大学的历史→在1955-1972年期间,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资助对A大学扩展科学和教学课程影响的研究就业观的研究→对B大学2009级学生去西部工作的意愿调查网络传播研究→网络传播中受众角色的定位

?3、理解社会研究的基本类型。

一般按照研究目的的不同,将社会研究分为以下三种:

1、探索性研究--初次接触、初步了解、初步印象

2、描述性研究--现象分布、趋势特征、整体照片

3、解释性研究--因果联系、内在规律、理论解释

4、社会学研究中的四种基本研究方式:

文献研究方式调查研究方式

实地研究方式实验研究方式

第五章思考题

?1、理解并掌握操作化的实施步骤。

操作化:将抽象事物或概念转化为具体的社会研究(基本层面)

测量:抽象事物或概念如何通过数字或符号得以呈现并研究(具体层面)

概念:我们用来表达通过观察在自己头脑中形成的印象的术语或存在于头脑中的资料的标签。

维度:概念的具体方面或层面。如:同情心——“感情层面同情心”和“行动层面的同情心” “对人类的同情心”和“对动物的同情心” “宽恕他人的同情心”和“怜悯他人的同情心” 。维度就是概念的一个可指明的方面。

指标:表示一个概念或变量含义的一组可观察到的事物,称作这一概念或变量的一组指标。概念是抽象的,指标是具体的;概念是人们的主观印象,而指标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

所以,概念只能想象,而指标是可以观察和辩认的。

?如: “懒惰”:睡懒觉、不搞卫生、迟到、不交作业……“社会阶级”:职业、收入、文化程度……“大男子主义”:不容异议、不做家务、不带孩子……“爱心”:捐钱、助学、爱护动物……?指标就是可以测量和比较的尺子

概念、变量、指标及其取值的关系图

概念(对事物或现象的抽象)------ 变量(具有一个以上取值的概念)----- 指标(表示概念含义的具体事物)------ 取值:事物1 事物2 事物3 …… 事物n

操作化的方法:1)澄清与界定概念:首先确定操作定义:将抽象定义转化为操作定义。操作定义:建立一些具体的程序或指标说明如何测量一个概念(变量)。如:你懂的、神马都是浮云。其次弄清概念定义的范围:(共性)弄清所有关于此概念的定义,并分析定义中包含的基本元素(查阅文献、文献回顾)如:“社区”有94种定义,社会学家贝尔和纽拜分析出其中包含的三种基本元素:地域、共同的纽带和社会互动。最后决定一个定义(个性):直接采用现成定义或自己创造,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最适合研究目的的定义。如:网络流行语2)发展测量指标:首先列出概念的维度:如:“社会地位”,包括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法律地位、教育地位和家庭地位等几个不同的维度。其次建立测量指标:可寻找和利用前人已有的指标或自己发展

?2、举例说明测量的四种层次及之间的关系:

测量的概念: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包括:“测量谁?”“测量什么?”“如何测?”(核心)“如何表示?

测量的层次:1)定类层次 2)定序层次 3)定距层次 4)定比层次

1)定类层次:作用:分类用于测量定类变量,如性别、职业、信仰等。分类的原则:穷尽性与互斥性。最低测量层次

2)定序层次:按某种逻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或次序。

作用:分类/排序用于测量定序变量,如学历、社会地位、生活水平等。数学特征:大于或小于(>或者<),比定类测量的数学特征高一个层次。

3)定距层次:不仅能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且可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互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作用:分类/排序/区分相差的大小或距离。用于测量定距变量,如气温、体温、智商等。其中“0”没有实际含义。

4)定比层次:除具有以上三种层次测量的全部性质外,还具有一个有实际意义的零点,它测量所得到的数据既能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乘除运算。作用:分类,排序,区分相差的大小或距离,相差倍数(具绝对零点)。如:年龄、收入等。

定类、定序、定距、定比,测量层次依次升高;高可转低,低不能转高。

?3、理解并掌握几种量表的使用方法。

测量的具体操作:指数和量表 1)指数:由多个不同回答所构成的一个简单累加的分数,因此也称为总加量表。典型:贝利生育指数;2)李克特量表:是调查问卷中用得最多的一种量表形式。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R.A.Likert在总加量表的基础上改进而成。3)语义差异量表:目的:了解被试者事物的认知程度。假设:事物的含义可能有多种层面,而这些特定层面之间的空间,叫语义空间。例如:好的 1 2 3 4 5 6 7 差的快的 1 2 3 4 5 6 7 慢的强的 1 2 3 4 5 6 7 弱的

?4、理解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效度与信度:评判测量质量好坏的两个标准。

1)效度:有效性或准确性。测量工具能够准确地、真实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

如:IQ比你在图书馆呆了多少个小时更有效地衡量你的智力水平。

2)信度:可靠性。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进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稳定性)如:体重的测量

第六章思考题

?1、理解抽样的基本原理和程序。

抽样:是一种从研究对象的整体中选择调查对象的程序与方法。

抽样调查:是从研究对象的整体中选出一部分代表加以调查研究,然后用所得结果推论和说明总体的特性的方法。抽样的作用:“由部分认识总体”

1)总体:我们所感兴趣的所有研究对象的集合; 2)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3)抽样:从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出一部分元素的过程;4)抽样单位:一次直接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 5)抽样框:又称抽样范围,是总体要素的列表或准列表。要想保证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就要包含所有(或者接近所有的)总体成员。 6)参数值: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7)统计值:调查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 8)抽样误差:用样本的统计值去估

计总体的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注意:个体:是分析单位,只有一个确定的层次;抽样单位:可以有多个层次研究总体:在理论上明确界定的个体的集合;调查总体:研究者从研究总体中实际抽取出来的调查样本的个体的集合;样本从调查总体中抽取出来

基本程序:

①确定调查总体;②设计和抽取样本;③搜集样本资料;④计算样本资料和推论

调查总体;

?2、举例说明概率抽样的五种类型。

(1)基本原理概率抽样是以概率理论为依据,通过随机化的机械操作程序取得样本,所以能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影响,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关键:随机抽取每一个个体有同等机会被抽取,每一个个体的抽取都是相互独立的随机事件。

五种类型: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段抽样

A.随机抽样又称简单随机抽样,概率抽样的最基本形式。方法:a.总体较少(<50):搅

拌抽签; b.总体较多:用随机数表

B.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

系统抽样的步骤:

给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按顺序编上号码;

算出抽样间距:K=总体的规模(N)/样本的规模(n);

在1- K的号码中随机抽取出一个号码A,作为起点;

从A开始,每隔K个号码抽取出一个号码,即A,A+K,A+2K,...A+(n-1)K;

找出这n个号码对应的个体,合起来就成为该总体的一个样本。

注意:总体中个体的排列对于研究的变量来说不能存在某种与研究变量相关的有规则分布,否则系统抽样的结果会产生很大的偏差。

C.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先将总体中所有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标志(如性别、年龄、职业或地域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出一个子样本,然后将在所有层次中抽出的子样本,

然后将在所有层次中抽出的子样本合起来就构成了总体的样本。(总体----子群---样本)

抽样比例:样本量占总体的比例f

适用:总体中存在着若干个有着自然界限和区分的层次所组成,且层与层之间的差别较大,而层内差别不大。

D.整群抽样将总体按某种标准划分为一些子群体,每个子群为一个抽样单位,用随机方法从中抽若干子群,将抽出的子群中所有个体结合起来构成样本。

全国电视观众调查如何进行整群抽样?

参考方法:可以先从全国抽取几个省,然后在每个省内抽取几个市或地区,再在每个市内抽取一个区或县,最后在区或县内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得出样本。

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比较:分层抽样:子群体之间的差异大,内部差异小;整群抽样:子群体之间的差异小,内部差异大

E. 多段抽样

又称多级抽样或分段抽样。将抽样的过程分成几个阶段完成,从整群抽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先从总体中抽取大群体;再从被抽中的大群体中抽取低一级的群体;再从被抽中的低一级群体中抽取更低一级的群体。每个阶段的抽样可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分层抽样。

例1:大学——院系——班级——学生例2:城市——区——街道——居委会——家庭——个人

概率抽样的各种方法都是在简单随机抽样的基础上发生的变化:等距抽样:随机抽取第一个单位;分层抽样:随机抽取层内单位;

整群抽样:随机抽取群;分段抽样:随机抽取每段中的调查单位

?3、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样本规模:又称样本容量,指样本中所含个案的多少。一般认为最少样本数为100,最大样本数为2000。

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1、总体规模2、估计的把握性与精确性要求3、总体的异质性程度4、研究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和时间

附注:置信度:又称置信水平,指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内的概率,或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间中的把握性程度,可反映抽样的可靠性程度。

置信区间:指在一定置信度下,样本统计值与总体参数值之间的误差范围,可反映抽样的精确性程度。置信区间越大,误差范围越大,抽样的精确性程度就越低,反之越高。

第七章思考题

?1、掌握问卷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问卷是调查研究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主要工具,它在形式上是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其用途则是用来测量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社会特征。

问卷的类型:主要按问卷填答方式分:自填式问卷和访问式问卷

问卷的结构:封面信指导语问题答案编码等

(1)封面信我是谁?(身份)调查什么?(内容)为什么调查?(目的)为什么选你调查?(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

保密措施及致谢(争取调查对象的配合)

(2)指导语指导语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对于一些特殊的问题,其填答的具体要求往往附在具体问题的后面

(3)问题及答案这是问卷的主体,也是问卷设计的主要内容。 A. 问题的种类从种类上看,问题可分为开放式与封闭式两

大类(相互结合):开放式:只提问题,不给答案;封闭式:提出问题,给出答案

B.问题的内容a. 基本项目主要内容:答卷者的个人背景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

度、收入、工作等

b. 与调查相关的事实和情况如:就观众的收视习惯、时间、频率等情况的提问

如:您一般在通过媒体关注上海世博情况:A 上午(7点至11点)B 中午(11点至13点)C 下午(13点至18)D 晚上(18点至24点)E 凌晨(1点至次日7点)

c. 关于态度和意见

喜不喜欢或满不满意?

如:您对媒体的世博报道总体评价如何

A 非常满意

B 满意

C 一般

D 不太满意

E 很不满意

C. 问题的形式a. 填空式例如:你家有________口人你主要看哪几种报纸(最多填三种)________ b. 是否式例如:

您家订阅报纸吗? [1] 是 [2] 否你经常收听广播吗? [1] 是 [2] 否

c. 单项选择式例如:你认为自己是否具备社会经验?A 具备B 初级具备C 不具备D 不知道

d. 多项限选式例如:您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请从下列答案中选择三项在号码上打√)①新闻②电视剧③体育④广告⑤教育⑥歌舞⑦少儿⑧其他(请写明)________

e. 多项任选式例如:在下列能力中你具备哪些(请在符合你情况的答案的号码上打√):①组织能力②专业学习能力③独立研究能力④文体活动能力⑤人际交往能力⑥其他

f. 多项排序式例如:下面是某市市民所面临问题的一部分。请按照重要性给它们排列次序。并将具体数字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①环境②交通③社会治安④失业⑤噪音第一严重____ 第二严重_____ 第三严重_____

第四严重____ 第五严重_____

D. 答案的设计关于答案的设计,除了要与所提问题保持一致外,还应注意答案的穷尽性与互斥性原则。

所谓答案的穷尽性,指的是现有答案中包括了所有可能的情况。例如:您的文化程度是:[1] 小学及以下[2] 初中

[3] 高中、中技、中专 [4] 大专 [5] 大学本科及以上。所谓互斥性,是指答案之间不交叉重叠或互相包含。

例如:您主要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事件:[1] 电视[2] 电影[3] 广播[4] 报纸[5] 杂志[6] 互联网[7] 大众传媒[8] 参加社团活动[9] 与家人朋友聊天[10] 其他(请注明)________

E. 问题的数量与顺序问题的数量: 多长的问卷就是太长了?当有10%的被访者在没有完成调查时放弃作答则表明问卷太长了。

自填式邮寄调查或小组调查:答题时间不超过30分钟面对面访谈:答题时间不超过30分钟电话访谈:答题时间不超过10分钟

问卷中题目的顺序:1、先问易于回答的问题; 2、先问能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后问容易引起他们紧张或产生顾虑的问题;

3、先问被调查者熟悉的问题,后问他们感到生疏的问题;

4、先问为后面的问题所必需的信息(先问自变量,后问因变量);

5、按逻辑次序排列问题(时间、参考框架);

6、一般先问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态度、意见、看法方面的问题;

7、个人、敏感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放在问卷后面

过滤性问题和相倚问题:

指的是在前后两个(或多个)相连的问题中,被调查者是否应当回答后一个(或后几个)问题,要由他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结果来决定、即前一个问题作为“过滤性问题”,后一个问题称作“相倚问题”。

例如:你有孩子吗?A 有----请问你有___个孩子?B 没有----请跳过问题12—18题,直接从19题回答。

(4)编码及其他资料

编码就是赋予每一个问题及其答案一个数字作为它的代码。

编码的方式:预编码:在问卷设计的同时就设计好;后编码:在问卷回收后进行其他资料:访问员姓名、日期、被访者的联系方式等

5)常见的错误例如:请问您家属于下列哪一类家庭?□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单身家庭□D.联合家庭

概念抽象

例如:您认为我们国家现在最需要□A.全面迅速地改变□B.全面缓慢地改变□C.部分迅速地改变□D.部分缓慢地改变

问题含糊

例如:有些专家认为,青少年犯罪是由于他们经常观看一些暴力色情的电影或电视节目造成的,那么,您是否赞成这种看法:

[1]赞成[2] 不知道[3] 不赞成问题带有倾向性

例如:你现在的实际文化程度相当于(请在合适答案号码上打√)①小学②初中③高中或中专④大学

问题提法不妥

例如:你们班同学尊敬老师吗?□A.很尊敬□B.比较尊敬□C.不大尊敬□D.很不尊敬问题有多重含义

例如:你喜欢看哪一类报刊?经常看有时看很少看A.时事政治____ ____ ____ B.科普知识____ ____ ____

C.人物传记____ ____ ____

D.体育娱乐____ ____ ____ 问题与答案不协调

例如:授课老师前后一致并且公平吗?

[1]是的[2] 不知道[3] 不是的“一题两问”的问题

?2、在问卷的语言和提问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1)避免提笼统、抽象、或过于专业化的问题:您对某某栏目的印象如何?(2)避免用不确切的词:你是否经常看电影?

(3)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句子:你春节是出门旅游,还是休息?(4)避免引导性提问;(5)避免提断定性的问题;

(6)避免提令被访者难堪、禁忌和敏感的问题;(7)问句要考虑时间性;(8)拟定问句要有明确的界限;(9)避免一问多答的问题;(10)注意提问的顺序

?3、调查研究的资料收集可分为哪两种方法?

调查研究的资料收集和组织实施一般分为自填问卷法和结构访问法两种

1)自填问卷法: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问卷

2)结构访问法即按照事先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访问问卷进行访问。由调查员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填写。根据访问员与被访对象是否见面,结构式访问可以分为:当面访问、电话访问。

第八章思考题

实验研究的关键:选择实验对象

?1、理解实验研究中的三对要素。

实验研究的要素1)自变量与因变量2)前测与后测3)实验组与控制组

自变量与因变量实验的基本内容就是检验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自变量通常是实验中的刺激因素;因变量是由自变量所引起的状况。2)前测与后测前测:在实施实验刺激(自变量)之前,对因变量进行测量;后测:在实施实验刺激(自变量)之后,对因变量进行测量。案例:霍桑实验:生产率的提高是由于工人们发现有人在观察他们而积极表现。

说明了实验对象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因此,为了克服这个弊端,在实验过程中应引入“控制组”。 3)实验组与控制组实验组:接受实验刺激的实验对象组;控制组(对照组):不接受实验刺激的对象组,其它条件与实验组尽可能相同。

?2、学会运用实验研究的设计方式来进行实验。

(1)只有实验组的前后测设计此种设计基本假定是:自变量的影响可以通过对因变量的前测和后测之差来分析。只有当实验人员能够假定除自变量以外的外部因素都得以很好控制时才用。实验组:前测-- →实验刺激-- →后测实验刺激的影响= 后测-

前测

案例:(1)假设:了解黑人在美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贡献,将会减少对黑人的偏见。(2)实验对象:随机挑选100名白人。(3)前测:了解实验对象歧视黑人程度。(4)实验刺激:给实验对象放一部描述黑人在科学、文化、军事、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对美国贡献的电影记录片。(5)后测:了解实验对象歧视黑人程度的变化。(6)实验效应:后测-前测(7)实验结论:由于了解了有关信息,实验对象的种族偏见程度下降了,假设得到了证明。(2)标准实验设计又称经典实验设计

包含实验设计中的所有要素: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自变量(实验刺激)、因变量以及随机指派,故又称双组前后测模式。

实验组:前测1---→实验刺激---→后测1 控制组:前测2---------------------→后测2

步骤:1、随机指派实验对象到实验组或控制组;2、对两个组的对象同时进行第一次测量,即前测;3、对实验组给予实验刺激,控制组不给予;4、对两组进行第二次测量,即后测;

5、比较两组前后两次测量的差别,得出实验刺激的影响。

实验刺激的影响= 实验组的分差–控制组的分差=(后测1-前测1)-(后测2-前测2)实验结论:实验效应为0时,说明实验刺激对实验对象没有影响;实验效应不等于0时,说明实验刺激对于实验对象有影响。

案例:(1)假设:看电视时间过长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2)自变量:看电视的时间长短

因变量:学习成绩(3)实验组:A校初中二年级住校生150人

控制组:B校初中二年级住校生150人(4)前测:分别用相同的考卷A 、B两校学生的学习成绩。

测试结果:A校学生的平均成绩为86.5分,B校学生的平均成绩为84.3分。(5)实验刺激:对A校学生看电视的时间不加限制,对B校学生仍像从前一样有严格的时间控制。(6)后测:两个月后对A 、B两校学生学习成绩再测,A校学生的平均成绩为74.9分,B校学生的平均成绩为83.6分。(7)实验效应:实验效应=(74.9-86.5)-(83.6-84.3)=-10.9 (8)实验结论:看电视时间增多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3、结合传播学经典研究来掌握实验研究的基本步骤。

传播学经典案例:霍夫兰与控制实验法

首先,把受试者分成实验组与控制组,预备进行前测后测之实验。其次,实验组在收看影片前后不具名填写问卷,这就是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实验(before after design with control group),这在当时是一种崭新的设计。同时还要进行后测实验,即实验组与控制组只在收看影片之后测量再做比较。最后,前后测时间相距一周。他们以50人为一组,在大厅由训练过的研究员监督答案,确保不受将官在场的干扰。在第二次回答问卷时(后测)向士兵解释是回答经过修改的试卷,以免他们怀疑同样问卷做了两次,而事实上第二次问卷在字体上的确做了比较大的修正。

第九章思考题

?1、文献研究方式区别于其他研究方式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文献研究: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内容分析是文献研究的新形式和常见形式。

?2、掌握内容分析的步骤。

内容分析的概念:

以预先设计的类目表格为依据,以系统、客观和量化的方式,对信息内容加以归类统计,并根据类别项目的统计数字,做出叙述性的说明。

主要属于定量研究

步骤:

1、选择主题

2、决定样本或普查

3、定义要计算的概念或单位

4、建构类别

5、制作编码

表6、训练编码员7、收集资料8、测量编码员之间的信度9、分析数据10、报告结果

案例

1、选择主题

从《南方周末》的批评性报道看舆论监督

2、抽样

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该报2011年全年的报纸

3、定义要计算的概念或单位类目:即根据研究假设的需要,把资料内容进行分

类的项目。类目形成的方法:一是依据传统的理论或以往的经验,对某个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发展而成;

二是由研究者根据假设自行设计而成。

在设计确定类目时,注意:

(1)类目必须是在进行内容分析判断之前预先制定,不能一边分析、一边适应性的修改补充;

(2)类目的意义要有明确的限定范围,而且彼此不能重叠,避免出现对分析单元的判断既可以放入这一栏目、又可放入另一栏目的现象。

作为抽样框,从中抽取若干个样本。

(3)分类的方法要使每一个分析单元都能有归属处,不能出现有某些分析单元无处可放置的现象。

分析单元:

分析单元是指在判断分析时判定的最小单位,它可以是时间间隔、文章段落、句子或字数,也可以是电视节目的镜头、场景等。

分析的类目 1、报道地域(内容发生地或主要涉及、影响地) 2、主要批评对象(机构--报道中提及的主要当事机构) 3、主要批评对象(人物--报道中提及的责任人身份) 4、批评主要内容(报道主要涉及的内容和主题) 5、报道涉及领域(报道内容涉及的行业或领域)4、建构类别注意穷尽性和互斥性 5、制作编码表

内容分析编码表

报道日期:__年__月__日

一、报道地域(定义:内容发生地或主要涉及、影响地,单选)

本省

外省:__安徽1 北京2 广西3 广州4 贵州5 河北6 河南7 黑龙江8 湖北9 湖南10 吉林11 江苏12 江西13 辽宁14 陕西15 上海16 四川17 天津18 云南19 浙江20 重庆21 二、主要批评对象(机构--定义:报道中提及的主要当事机构,单选)

(一)政府机关1.省部级所属政府行政机构2.省会城市及地市一级政府行政机构3.县一级机构 4.农村基层机构5.其它

(二)事业机构 1.文教卫单位 2.工商、税务、海关、金融、财政、证券

(三)企业 1.国营大中型企业2.其他企业(国营小型、集体、或乡镇企业)3.股份制企业4.外资、合资或合作企业5.私营企业(个人、非股份制民营)6.其它

(四)其他

三、主要批评对象(人物--定义:报道中提及的责任人身份,单选)

(一)政府机构工作人员1.省部级领导干部 2.地市厅局级领导干部3.县团级领导干部 4.基层机构干部5.其它

(二)企事业工作人员1.国企和事业单位领导2.工商企业家3.垄断部门(铁路、邮电、证券、海关、银行、工商税收)领导和工作人员4.公检法等权力机构领导人员(含反贪局)

3.公检法机构(含反贪局)

4.其它(三)公众

四、批评主要内容(定义:报道主要涉及的内容和主题,单选)1.滥用行政特权(以权谋私、乱纪不违法,主要针对领导人)2.滥用行业特权(行业不正之风、垄断经营、乱收费、损

害消费者权益)3.官僚主义(渎职、不作为、权力误用)4.贪污受贿(受贿、索贿、挪用公款,涉及违法犯罪)5.经济纠纷(不正当竞争、劳资纠纷、民间借贷)6.欺行霸市(黑势力、强买强卖)7.民事纠纷(邻里关系、非诉诸法律的婚姻及财产继承等民事调解)8.行业保护(设置贸易屏障、保护假冒伪劣)9.侵犯公民权利(选举权、知情权、批评监督权和打击举报人等)10.社会问题(歧视妇女、儿童身心健康问题、尊老爱幼问题、迷信封建思想、不文明或不道德行为)11.社会阴暗面(青少年犯罪、盗窃、吸毒和娼妓问题)12.其它

五、报道涉及领域(报道内容涉及的行业或领域,单选)1.工商业(制造、销售、流通领域) 2.服务业(餐饮、代办等行业)3.财政金融(财经秩序、证券基金)4.农林牧副渔业(包括农村家庭手工业)5.科教文卫(包括出版传播)6.政法领域(政策、法规、公民权益)7.公用事业(水电气供应、防火、防盗)8.生态环保(水土、生物的、污染)9.交通通讯(水陆桥、航空、邮电)10.社会保障(房改、公积金、社会保险)11.社会领域(自杀、毒品、色情、青少年犯罪)12.其它

6、训练编码员

7、收集资料

就是按照预先制定的类目表格,按分析单元顺序,系统地判断并记录各类目出现的客观事实和频数。

8、信度分析内容分析的信度分析是指两个以上参与内容分析研究者对相同类目判断的一致性。

9、分析数据批评报道数量、数量分布、批评性报道的地域分布、被批评对象机构分布、被批评对象的人物分布、批评的主要内容、批评涉及领域

10、报告结果

?3、找一份婚姻家庭类杂志,对其中的征婚广告进行内容分析。

4、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威尔在《传播在社会里的结构和功能》中提出了“五W模式”。认为“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下列五个问题”:

(谁?) (说了什么?) (从什么途径?) (对谁?) (取得什么效果?)”

A、控制分析:研究“谁”,也就是传播者

B、内容分析:研究“说什么”以及怎样说的问题

C、媒体分析:研究传播通道

D、受众分析:研究受传者,了解其兴趣与需要。

E、效果分析:研究受传者对接收信息所产生的意见、态度与行为的改变等

?

第十章思考题

?1、参与式观察的步骤。

参与式观察(重点):

就是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以收集有关资料。它是一种非结构性的观察。这种方法是人类学与民族志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它的研究对象多是原始社区或非本族文化、特殊的文化与亚文化群体。

参与式观察又可分为半参与式观察和完全参与式观察:

半参与式观察:指研究者的身份对于所研究的群体来说是公开的,明白表示你是在进行研究。同时,研究者又被这一群体所接受,允许他参与他们的成员关系和群体活动,使研究者能够进行观察和研究。

这种方式的典型例子是美国社会学家怀特所作的“街角社会”的研究。

参与式观察的步骤:1、确立研究目的2、选择研究地点3、获得进入观察地点的许可4、抽样5、收集数据6、离开观察环境7、分析数据并撰写报告

?2、从《街角社会》来领会参与观察过程中的技巧。

作者:威廉·富特·怀特

?主要内容:作者在哈佛大学青年研究员基金的资助下,于1936年至1940年对波士顿市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即作者在文中称为“科纳维尔”的波士顿北区)进行实地研究。

?他以被研究群体——“街角帮”一员身份,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活动中,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裔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的关系加以观察,作出记录和分析,最后引出关于该社区社会结构及相互作用方式的重要结论。

一、确立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的确立:贫民区研究目的的确立:最初没有明确研究目的——一个庞大的研究计划:历史、经济、政治、教育和娱乐、教

会、公共卫生保健和社会态度等。进入研究地点18个月以后提出研究目的——研究特定的个人和特定的群体

研究方法的确立:“一个人的态度必须从他的行为来推断。由于行动可以直接被观察,并可以像其他科学数据一样被记录下来,所以通过研究一个人的行动来了解这个人,似乎是明智之举。(参与式观察)

二、选择研究地点依据:他心目中的贫民区的模样——三至五层的破旧楼房,里面挤满住户。科纳维尔作为这项研究的地点合适:多年来,科纳维尔被视为一个犯罪频繁、贫困滋生、政客腐败的危险地带。在中产阶级看来,其一团乱麻、混沌不堪。三、获得进入观察地点的许可 1937年2月4日的晚上,与多克相识。“无论研究哪儿——一个群体或组织,至关重要的是要取得其中关键人物的支持。”四、抽样、收集数据没有严格的抽样计划:各类组织和群体以及其关键人物

在科纳维尔居住的3年多时间中,怀特借助多克(科纳维尔一个“诺顿帮”的首领)的帮助认识了通向其中各类群体的关键人物,与他们交谈,并坚持每天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非现场)

整理资料:最初:按时间顺序接着:资料增多,按不同群体和社会问题进行分类。如:诺顿帮和意大利人俱乐部等然后:做索引

五、离开观察环境?作者的半公开身份“比尔”——多克的朋友进入科纳维尔的目的——写一本关于科纳维尔的书因此,作者的离开并没有对研究对象造成影响和伤害。

六、分析数据并撰写报告在3年多的研究生活中,可以说是观察给了他灵感,从一些很典型的社会活动中找到了他要研究的具体问题。比如:1、保龄球与社会地位2、议会与群体团结3、群体忠诚与社会流动4、赌博团伙5、帮与个人6、科纳维尔的问题

案例启发:?参与式观察的研究目的可以在观察中慢慢发现并细化。?参与观察者需慎重处理自己在被观察群体中的角色,注意进入和离开观察地点方式、实施观察和交往技巧。?观察所得的资料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分类整理,以便找出研究结果。

?3、若要进入一个正式组织(如医院)、一个公共场合(如火车站)和一个私人背景(如家庭)开展实地研究,该如何获准进入?

第十一/十二/十三章思考题

?1、了解研究资料分析的两种类型。

?定量资料分析定性资料分析

SPSS:(最新版本19.0,更名为PASW Statistics)(人文社科常用)

?2、掌握研究报告的撰写思路。

研究报告:以既定的公众作为对象,以文字、图表等形式将研究分析活动的过程、方法及结果撰写成的文书。

“沙漏”形式:宽--窄--宽

由“宽”变“窄”:

从广阔的导言开始,逐渐集中到比较专门化的领域,直到提出作者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的问题;

由“窄”变“宽”:

介绍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所得出的主要结果,这是沙漏最狭窄的部分。

转向讨论研究结果的内涵起,研究报告又开始逐渐由具体的结论向更一般的领域拓展。

?3、掌握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内容。

导言:所研究的问题及其研究的意义

方法:调查所采用的方法、程序

结果:说明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了什么

讨论:说明所发现的结果有哪些意义,从这一结果

出发还能得到什么或还能继续做些什么

小结:对上述四个方面的简要总结

参考文献:研究报告中所涉及到的书籍和文章目录

附录:调查研究过程中所用的问卷、量表及某些计算公式的推导、数据计算方法等

导言部分

(1)研究的问题及其背景:用常用的语言、逐步引入、用例子说明理论观点

(2)文献评论:对已发表的研究结果和结论进行总结和评论(可单独列出)

(3)介绍自己的研究

方法(1)有关调查方式的介绍(2)有关调查对象的介绍(3)有关资料收集方法的介绍:对研究的主要变量的说明对资料收集过程的说明对所用的工具进行说明(4)对资料分析方法的说明(5)对研究质量及其局限性进行说明

结果先总体,后个别;先一般,后具体结果与讨论的关系有关数据、资料、图表的处理讨论如:从我们的调查研究结果中,能得出一些什么样的推论?研究结果在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具备什么样的内涵和意义?

本研究的独特点、不足或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小结对前面四个部分的主要内容作一个提纲挈领的总结。

摘要与小结参考文献附录

注意:研究报告≠研究方案

1、近年来调查研究的经典案例:蚁族

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廉思主持、主编)

作者作为国家级课题《潜在危机:中国“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与社会稳定问题研究》的项目主持人,带领课题组和深访团队延续近两年时间进行实地调研,其包含20万字、数十幅图片的研究报告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蚁族”一词由此而广为传播。

?可以说,若没有这次调查研究,就不会有“蚁族”一词的产生,更不会由此引发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与反思。

2、伊里调查:调查研究的经典案例

拉扎斯费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做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这次调查是在伊里县进行的,所以又称“伊里调查”。

这次研究提出了许多有关大众传播效果的重要理论观点,如“政治既有倾向”假说、“选择性接触”假说、“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等。

3、罗森塔尔效应:实验研究的经典案例1966年,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考察某校,在18个班中每班找了3位同学,并将这些学生的名字写在一张纸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同学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

半年后,罗森塔尔又来到该校,发现这些学生在整个学期内确实显示了比其它学生有较大的成就。但实际上,这20%的学生是随机被挑选出来的,与其它的学生并没有什么不同。这表明老师们的期望对学生行为有极大影响,这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

4、传播学经典案例:霍夫兰与控制实验法。“劝服传播与态度改变”研究。

霍桑实验实验对象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为了克服这种弊端,在实验中引入“控制组”。

5、参与式观察(实地研究)经典案例——美国社会学家怀特的“街角社会”研究

6、抽样中的经典案例——1984年,通过抽样调查准确预测出里根当选总统(1亿与12亿)

7、文献研究案例——涂尔干《自杀论》

传播学的五位大师:拉札斯菲尔德、施拉姆、霍夫兰、卢因、拉斯韦尔

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和、实验研究中,实地研究是四种研究方式中唯一具有定性特征的研究方式。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都属于定量研究。 { 定性分析=质化研究定量分析=量化研究}

四个关键:

实地研究的关键——观察

文献研究(内容分析)的关键——设计类目

实验研究的关键——选择实验对象

调查研究的关键——设计问卷

1.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Q1)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host and an end system List the types of end systems. Is a Web server an end system Answer: There is no difference. Throughout this text, the words “host” and “end system” are used interchangeably. End systems inc lude PCs, workstations, Web servers, mail servers, Internet-connected PDAs, WebTVs, etc. 2.(Q2) The word protocol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diplomatic relations. Give an example of a diplomatic protocol. Answer: Suppose Alice,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A wants to invite Bob,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B, over for dinner. Alice doesn’t simply just call Bob on the phone and say, come to our dinner table now”. Instead, she calls Bob and suggests a date and time. Bob may respond by saying he’s not available that particular date, but he is available another date. Alice and Bob continue to send “messages” back and forth until they agree on a date and time. Bob then shows up at the embassy on the agreed date, hopefully not more than 15 minutes before or after the agreed time. Diplomatic protocols also allow for either Alice or Bob to politely cancel the engagement if they have reasonable excuses. 3.(Q3) What is a client program What is a server program Does a server program request and receive services from a client program Answer: A networking program usually has two programs, each running on a different host,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The program that initiates the communication is the client. Typically, the client program requests and receives services from the server program.

00植物学各章习题

各章习题 第一章细胞与组织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细胞器中在光学显微镜镜下可以观察到的为(C) A.微丝B.核糖体C.叶绿体D.内质网 2. 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 A.线粒体B.叶绿体C.核糖体D.高尔基体 3. 下列细胞器中哪一种是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B) A.线粒体B.核糖体C.溶酶体D.高尔基体 4. 下列哪种细胞器具有双层膜结构(B) A.核蛋白体B.叶绿体C.高尔基体D.溶酶体 5. 初生纹孔场存在于(B) A.次生壁B.初生壁C.胞间层D.角质层 6.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DNA是在哪一时期复制(A) A.间期B.前期C.后期D.中期 7. 细胞的代谢产物主要贮藏在下列哪种结构中(C) A.内质网B.质体C.液泡D.细胞核 8. 下列不属于初生分生组织的是(D) A.居间分生组织B.原形成层C.基本分生组织D.维管形成层 9. 次生分生组织可由(D)直接转变而成。 A.原分生组织B.初生分生组织C.侧生分生组织D.薄壁组织 10. 水稻和小麦等禾本科植物拔节、抽穗时,茎迅速长高,是借助(D)的活动。 A.顶端分生组织B.侧生分生组织C.次生分生组织D.居间分生组织 11. 下列植物细胞类型中哪一种已失去脱分化的能力(B) A.厚角细胞B.导管细胞C.叶肉细胞D.皮层细胞 12. 在被子植物体内起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为(D) A.筛管和筛胞B.伴胞C.纤维D.导管和管胞 13. 韧皮纤维属于(D) A.厚角组织B.薄壁组织C.石细胞D.厚壁组织 14. 木栓形成层属于(C) A.原分生组织B.初生分生组织C.次生分生组织D.增粗分生组织 二、填空题 1. 植物细胞初生壁上有些未增厚的区域,这些区域称初生纹孔场。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大部分。 3.周皮是次生保护组织,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组成。 4.居间分生组织从来源上来看属于初生分生组织。 5.质体是叶绿体、白色体和有色体的总称。 三、判断改错题 1.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细胞) 2.线粒体是细胞内主要的供能细胞器。(√) 3.有丝分裂中 DNA 复制在G1期进行。(×,S) 4.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部分。(×,本题可改为“所 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有些植物的细胞还具有次生壁。”)四、名词解释

毛概第四章习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2C 3D 4B 5B 6C 7B 8D 9B 10B 11C 12C 13C 14C 15A 16A 17B 18B 19B 20B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 A、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B、中国的民族问题; C、中国关于“一国两制“问题 D、中国的“三农”问题 2、毛泽东明确号召“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是在()。 A.遵义会议上; B.瓦窑堡会议上;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 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 3、1978年,邓小平支持和领导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是针对()。 A、“以阶段斗争为纲” B、苏联模式; C、农村家庭联产承包 D、“两个凡是” 4、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A、人民大众的参与 B、无产阶级的领导 C、反对帝国主义 D、反封建主义 5、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A、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D、工农运动、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6、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A、“中间地带”的思想 B、“三种力量”的思想 C、“三个世界”的思想 D、“两个霸权”的思想 7、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解放思想、怎样坚持解放思想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实施改革开放 D、什么是实事求是,怎样坚持实事求是 8、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A、强大的人民政权 B、强大的人民军队 C、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D、自己的发展 9、.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格局所呈现的特点是()。 A、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 B、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C、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 D.、沿海、周边、内地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是()。 A、发展商品经济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完善生产关系 D、完善上层建筑 11、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2018版毛概重点章节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5.1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5.2如何把握理论的主要容 1、解放思想、实事的思想路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党的基本路线 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5、三步走战略 6、改革开放理论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9、一国两制 10、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5.3如何认识理论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8.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 对社会主义矛盾的科学判断,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的基本依据。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和深化。 1、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

要矛盾作了科学表述“我国需要解决的矛盾,已经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之间产生的矛盾” 3、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依据有下面三个方面: ①经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②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 ③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8.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新时代的涵: ○1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注意伟大胜利的时代。 ○2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 ○3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新时代的意义 ○1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社会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从人类文明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1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基础 1.试求图所示电路的输出电压Uo,忽略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 解: (a)图分析: 1)若D1导通,忽略D1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1V,U D2=1-4=-3V。即D1导通,D2截止。 2)若D2导通,忽略D2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4V,在这种情况下,D1两端电压为U D1=4-1=3V,远超过二极管的导通电压,D1将因电流过大而烧毁,所以正常情况下,不因出现这种情况。 综上分析,正确的答案是U O= 1V。 (b)图分析: 1.由于输出端开路,所以D1、D2均受反向电压而截止,等效电路如图所示,所以U O=U I=10V。

2.图所示电路中, E

解: (a)图 当u I<E时,D截止,u O=E=5V; 当u I≥E时,D导通,u O=u I u O波形如图所示。 u I ωt 5V 10V uo ωt 5V 10V (b)图 当u I<-E=-5V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E<u I<E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u I≥E=5V时,uo=u I 所以输出电压u o的波形与(a)图波形相同。 5.在图所示电路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F的电位UF及各元件(R、DA、DB)中通过的电流:( 1 )UA=UB=0V;( 2 )UA= +3V,UB = 0 V。( 3 ) UA= UB = +3V。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 解:(1)U A=U B=0V时,D A、D B都导通,在忽略二极管正向管压降的情况下,有:U F=0V mA k R U I F R 08 .3 9.3 12 12 = = - =

植物学各章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1.植物细胞那些结构保证了物质和信息传递? 活细胞----胞间连丝;死细胞---纹孔 2.细胞壁的化学成分分层结构特点和功能? 从外向内: 胞间层:果胶 初生壁:细胞生长中形成;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等;纤维素构成微纤丝 次生壁:细胞停止生长后形成;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微纤丝有方向性 营养物质?鉴别? 3.淀粉(淀粉粒):碘液染色—蓝紫色蛋白质(糊粉粒):碘液染色—黄色 油:苏丹III染色—桔黄色 第二章 1.植物组织概念?细胞组织器官关系? 组织:形态、结构相似,个体发育中来源相同,担负着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组合。 细胞组织器官 2.区别以下概念? (1)分生组织:细胞分裂,使器官或组织伸长或增粗。 成熟组织:细胞不分裂,保护、支持、分泌、输导、营养等功能。 (2)厚角组织:活细胞,初生壁角隅处加厚;厚壁组织:死细胞,次生壁几乎均匀加厚(3)木质部: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输导水和无机盐、支持 韧皮部:筛管、伴胞、韧皮纤维、韧皮薄壁细胞;输导有机物、支持 (4)表皮:表皮细胞、气孔、表皮毛;来自原表皮,初生结构表面的保护 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来自木栓形成层,次生结构表面的保护 (5)导管:死细胞、输导水和无机盐、在木质部;筛管:活细胞、输导有机物、在韧皮部(6)导管:输导水和无机盐,靠穿孔运输; 管胞:输导水和无机盐,靠纹孔运输(7)筛管:输导有机物,靠筛孔的原生质联络索运输;筛胞:输导有机物,靠胞间连丝运输(8)乳汁管:分泌乳汁、有节和无节两种类型; 树脂道:分泌树脂,中央为分泌道,周围是分泌细胞 3.传递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传递细胞:细胞壁内突,胞间连丝丰富;细胞之间短途运输 4、为什么说裸子植物比被子植物更高级? 裸子植物:运输有机物为筛胞,运输水和无机盐主要为管胞,高等的有导管 被子植物:运输有机物为筛管和伴胞,运输水和无机盐主要为导管,管胞同时存在 植物组织系统在植物体内的分布规律及功能? 6、皮系统:外侧,保护;基本组织系统:皮系统和维管组织系统之间,营养、支持等 维管组织系统:内侧,输导和支持 第三章 1.种子萌发条件? 内在:种子成熟;外在: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氧气 3、种子休眠原因:种皮障碍、种子后熟、种子含有抑制萌发物质 4、种子萌发后各部分去向? 胚根:主根;胚芽:茎和叶;胚轴:根和茎;子叶:枯萎 5、子叶出土幼苗:下胚轴伸长;子叶留土幼苗:上胚轴伸长; 第四章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答案要点]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的矛盾?[答案要点]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所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由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所决定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为存在条件的。一方面,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属于私人所有,他们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以及品种等,完全由自己决定,劳动产品也归生产者自己占有和支配,或者说,商品生产者都是独立的生产者,他们要生产什么,怎样进行生产,生产多少,完全是他们个人的私事。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之间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各个商品生产者客观上都要为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生产。因此,他们的劳动又都是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这样,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的性质,是社会劳动。对此,马克思指出,当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后,“从那时起,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真正取得了二重的社会性质。一方面,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从而证明它们是总劳动的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社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在每一种特殊的有用的私人劳动可以同任何另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相交换从而相等时,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能满足生产者本人的多种需要。完全不同的劳动所以能够相等,只是因为它们的实际差别已被抽去,它们已被化成它们作为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作为抽象的人类劳动所具有的共同性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所具有的这二重性质,表现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统一的,同时也是对立的。其矛盾性表现在:作为私人劳动,一切生产活动都属于生产者个人的私事,但作为社会劳动,他的产品必须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他的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而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出来的是它的私人性,并不是它的社会性,他的私人劳动能否为社会所承认,即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他自己并不能决定,于是就形成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只有通过商品的交换才能实现。当他的产品在市场上顺利地实现了交换之后,他的私人劳动也就成了社会劳动的一部分,他的具体劳动所创造的使用价值才是社会需要的,他的抽象劳动所形成的价值才能实现。如果他的劳动产品在市场上没有卖出去,那就表明,尽管他是为社会生产的,但事实上,社会并不需要他的产品,那么他的产品

生物化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生化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加入高浓度的中性盐,当达到一定的盐饱和度时,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并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____。 2、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___。 3、____RNA 分子指导蛋白质合成,_____RNA 分子用作蛋白质合成中活化氨基酸的载体。 4、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质,可将维生素分为两类,即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是碳水化合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方式。 6、糖酵解在细胞的_____________中进行 7、糖类除了作为能源之外,它还与生物大分子间识别有关,也是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碳骨架的共体。 8、脂肪是动物和许多植物主要的能源贮存形式,是由甘油与3分子_____________酯化而成的。 9、基因有两条链,作为模板指导转录的那条链称 _____________链。 10、以RNA 为模板合成DNA 称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2、糖的有氧氧化: 3、必需脂肪酸: 4、半保留复制: 三、问答题 1、蛋白质有哪些重要功能?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以及二硫键的位置。 2、糖的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3、必需脂肪酸:为人体生长所必需但有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事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在脂肪中有三种脂肪酸是人体所必需的,即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4、半保留复制:双链DNA 的复制方式,其中亲代链分离,每一子代DNA 分子由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组成。 三、问答题 2、DNA 分子二级结构有哪些特点? 答:按Watson-Crick 模型,DNA 的结构特点有:两条反相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互绕;碱基位于结构的内侧,而亲水的糖磷酸主链位于螺旋的外侧,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核酸的骨架;碱基平面与轴垂直,糖环平面则与轴平行。两条链皆为右手螺旋;双螺旋的直径为2nm,碱基堆积距离为0.34nm,两核酸之间的夹角是36°,每对螺旋由10 对碱基组成;碱基按A=T,G=C 配对互补,彼此以氢键相连系。维持DNA 结构稳定的力量主要是碱基堆积力;双螺旋结构表面有两条螺形凹沟,一大一小。 3、怎样证明酶是蛋白质? 答:(1)酶能被酸、碱及蛋白酶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证明酶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2)酶具有蛋白质所具有的颜色反应,如双缩脲反应、茚三酮反应、米伦反应、乙醛酸反应。 (3)一切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如热、酸碱、紫外线等,同样可以使酶变性失活。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后附答案)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 植物细胞和组织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和细胞学说2.原生质3.原生质体4.细胞器5.胞基质6.纹孔7.胞间连丝8.染色质和染色体9.后含物10.细胞周期11.细胞分化12.细胞全能性13.组织14.维管束15.维管组织16.维管系统17.质体18.侵填体19.胼质体20.细胞骨架 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 1.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 2.生物膜的特性之一是其具有选择透性。 3.电镜下质膜呈现三层结构。 4.细胞是由细胞分裂或细胞融合而来的。 5.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 6.线粒体是细胞内主要的供能细胞器。 7.原生质的各种化学成分中,蛋白质所占比例最大。 8.质体是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一切植物都具有质体。 9.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部分。 10.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合成及贮藏相关的细胞器。 11.胞质运动是胞基质沿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 12.只有多细胞生物才有细胞分化现象。 13.有丝分裂过程中,每一纺锤丝都与染色体的着丝粒相连。 14.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无核膜。 15.有丝分裂中DNA复制在G1期进行。 16.细胞分裂可分为核分裂,胞质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 17.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分裂后期。 18.减数分裂的结果总是使子细胞染色质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19.借助光学显微镜,可详细观察生活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 20.纺锤丝由微丝组成。 21.皮孔是表皮上的通气组织。 22.水生植物储水组织很发达。 23.成熟的导管分子和筛管分子都是死细胞。 24.活的植物体并非每一个细胞都是有生命的。 25.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运输养料的管状结构。 26.筛域即筛管分子的侧壁上特化的初生纹孔场。 27.成熟的筛管分子是无核、无液泡、管状的生活细胞。 28.分泌道和分泌腔均由细胞中层溶解而形成。 29.维管植物的主要组织可归纳为皮系统、维管系统和基本系统。 30.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中心是线粒体。 31.糊粉粒贮藏的物质是淀粉。

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竖曲线设计 4.3 某条道路变坡点桩号为K25+460.00,高程为780.72.m,i1=0.8%,i2=5%,竖曲线半径为5000m。(1)判断凸、凹性;(2)计算竖曲线要素;(3)计算竖曲线起点、K25+400.00、K25+460.00、K25+500.00、终点的设计高程。 解:ω=i1-i2=5%-0.8%=4.2%凹曲线 L=R?ω=5000×4.2%=210.00 m T=L/2=105.00 m E=T2/2R=1.10 m 竖曲线起点桩号:K25+460-T=K25+355.00 设计高程:780.72-105×0.8%=779.88 m K25+400: 横距:x=(K25+400)-(K25+355.00)=45m 竖距:h=x2/2R=0.20 m 切线高程:779.88+45×0.8%=780.2 m 设计高程:780.24+0.20=780.44 m K25+460:变坡点处 设计高程=变坡点高程+E=780.72+1.10=781.82 m 竖曲线终点桩号:K25+460+T=K25+565 设计高程:780.72+105×5%=785.97 m K25+500:两种方法 1、从竖曲线起点开始计算 横距:x=(K25+500)-(K25+355.00)=145m 竖距:h=x2/2R=2.10 m 切线高程(从竖曲线起点越过变坡点向前延伸):779.88+145×0.8%=781.04m 设计高程:781.04+2.10=783.14 m 2、从竖曲线终点开始计算 横距:x=(K25+565)-(K25+500)=65m 竖距:h=x2/2R=0.42 m 切线高程 (从竖曲线终点反向计算):785.97-65×5%=782.72m 或从变坡点计算:780.72+(105-65)×5%=782.72m 设计高程:782.72+0.42=783.14 m 两种方法结果相同 下图为Excel计算结果

第三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三章思考题 刚体一般是由n (n 是一个很大得数目)个质点组成。为什么刚体的独立变量却不是3n 而是6或者更少 何谓物体的重心他和重心是不是 总是重合在一起的 试讨论图形的几何中心,质心和重心重合在一起的条件。 简化中心改变时,主矢和主矩是不是也随着改变如果要改变,会不会影响刚体的运动 已知一匀质棒,当它绕过其一端并垂直于棒的轴转动时,转动惯量为23 1 ml ,m 为棒的质量,l 为棒长。 问此棒绕通过离棒端为l 41且与上述轴线平行的另一轴线转动时,转动惯量是不是等于2 24131?? ? ??+l m ml 为什么 如果两条平行线中没有一条是通过质心的,那么平行轴定理式(3.5.12)能否应用如不能,可否加以修改后再用 在平面平行运动中,基点既然可以任意选择,你觉得选择那些特殊点作为基点比较好好处在哪里又在(3.7.1)及()两式中,哪些量与基点有关哪些量与基点无关 转动瞬心在无穷远处,意味着什么 刚体做平面平行运动时,能否对转动瞬心应用动量矩定理写出它的动力学方程为什么 当圆柱体以匀加速度自斜面滚下时,为什么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不能求出圆柱体和斜面之间的反作用力此时摩擦阻力所做的功为什么不列入是不是我们必须假定没有摩擦力没有摩擦力,圆柱体能不能滚 圆柱体沿斜面无滑动滚下时,它的线加速度与圆柱体的转动惯量有关,这是为什么但圆柱体沿斜面既滚且滑向下运动时,它的线加速度则与转动惯量无关这又是为什么 刚体做怎样的运动时,刚体内任一点的线速度才可以写为r ω?这时r 是不是等于该质点到转动轴的垂直距离为什么 刚体绕固定点转动时,r ω ?dt d 为什么叫转动加速度而不叫切向加速度又()r ωω??为什么叫向轴加速度而不叫向心加速度 在欧勒动力学方程中,既然坐标轴是固定在刚体上,随着刚体一起转动,为什么我们还可以用这种坐标系来研究刚体的运动 欧勒动力学方程中的第二项()21I I -y x ωω等是怎样产生的它的物理意义又是什么 第三章思考题解答 答:确定一质点在空间中得位置需要3个独立变量,只要确定了不共线三点的位置刚体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故须九个独立变量,但刚体不变形,此三点中人二点的连线长度不变,即有三个约束方程,所以

信号与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

第1章 习题答案 1-1 题1-1图所示信号中,哪些是连续信号?哪些是离散信号?哪些是周期信号?哪些是非周期信号?哪些是有始信号? 解: ① 连续信号:图(a )、(c )、(d ); ② 离散信号:图(b ); ③ 周期信号:图(d ); ④ 非周期信号:图(a )、(b )、(c ); ⑤有始信号:图(a )、(b )、(c )。 1-2 已知某系统的输入f(t)与输出y(t)的关系为y(t)=|f(t)|,试判定该系统是否为线性时不变系统。 解: 设T 为此系统的运算子,由已知条件可知: y(t)=T[f(t)]=|f(t)|,以下分别判定此系统的线性和时不变性。 ① 线性 1)可加性 不失一般性,设f(t)=f 1(t)+f 2(t),则 y 1(t)=T[f 1(t)]=|f 1(t)|,y 2(t)=T[f 2(t)]=|f 2(t)|,y(t)=T[f(t)]=T[f 1(t)+f 2(t)]=|f 1(t)+f 2(t)|,而 |f 1(t)|+|f 2(t)|≠|f 1(t)+f 2(t)| 即在f 1(t)→y 1(t)、f 2(t)→y 2(t)前提下,不存在f 1(t)+f 2(t)→y 1(t)+y 2(t),因此系统不具备可加性。 由此,即足以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系统,而不需在判定系统是否具备齐次性特性。 2)齐次性 由已知条件,y(t)=T[f(t)]=|f(t)|,则T[af(t)]=|af(t)|≠a|f(t)|=ay(t) (其中a 为任一常数) 即在f(t)→y(t)前提下,不存在af(t)→ay(t),此系统不具备齐次性,由此亦可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系统。 ② 时不变特性 由已知条件y(t)=T[f(t)]=|f(t)|,则y(t-t 0)=T[f(t-t 0)]=|f(t-t 0)|, 即由f(t)→y(t),可推出f(t-t 0)→y(t-t 0),因此,此系统具备时不变特性。 依据上述①、②两点,可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时不变系统。 1-3 判定下列方程所表示系统的性质: )()()]([)()(3)(2)(2)()()2()()(3)(2)()()()()() (2''''''''0t f t y t y d t f t y t ty t y c t f t f t y t y t y b dx x f dt t df t y a t =+=++-+=+++=? 解:(a )① 线性 1)可加性 由 ?+=t dx x f dt t df t y 0)()()(可得?????→+=→+=??t t t y t f dx x f dt t df t y t y t f dx x f dt t df t y 01122011111)()()()()()()()()()(即即 则 ???+++=+++=+t t t dx x f x f t f t f dt d dx x f dt t df dx x f dt t df t y t y 0212102201121)]()([)]()([)()()()()()( 即在)()()()()()()()(21212211t y t y t f t f t y t f t y t f ++前提下,有、→→→,因此系统具备可加性。 2)齐次性 由)()(t y t f →即?+=t dx x f dt t df t y 0)()()(,设a 为任一常数,可得 )(])()([)()()]([)]([000t ay dx x f dt t df a dx x f a dt t df a dx x af t af dt d t t t =+=+=+??? 即)()(t ay t af →,因此,此系统亦具备齐次性。 由上述1)、2)两点,可判定此系统为一线性系统。

植物学思考题(120408期末)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2010) 参考教材(马炜梁《植物学》) 第一章绪论 1.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及其在生物分类中的地位(二界、三界、五界系统的分 类依据)。! 2.了解植物在自然界的的地位与作用。! 3.掌握生物分类阶层系统及物种概念。!! 4.掌握植物命名的:双名法 5.了解栽培植物的命名的格式 6.简答什么是植物学及其意义? 7.了解植物学发展简史,注意重要理论、方法和研究工具对学科发展的促进作 用。 一、名词解释 生物多样性;物种;双名法;自然分类法;Higher plant and lower plant; spore plant and seed plant; vascular plant and novascular plant 二、简答题 1、简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所包括的层次。! 2、简述植物分类学及其意义?! 3、植物各级分类单位有那些?什么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4、何谓双名法?举例说明。!! 5、植物界分为哪几个基本类群? 6、高等植物的一般特征怎样?包括哪几个类群? 三、思考题 1、在整个地球演化史中,苔藓植物从未形成过森林,而蕨类植物却曾经是地球上极其繁盛的植被,为什么? 2、种子植物非常适应现代的地球环境,为优势植物,结合形态和结构等方面特征,举例说明它们与环境的相互适应。 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 1.试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组成? ! 2.简述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3.简述液泡的结构及其功能。 4.简述细胞壁的结构及其功能。 5.植物的细胞器主要有哪些? 6.植物细胞后含物的主要种类? 7.什么是组织?植物组织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8.简述植物分生组织的类型及其特点。!! 9.简述输导组织的类型及其特点。 10.简述机械组织的类型及其特点。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的区别何在?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四章(汇编)

第四章 气体和蒸汽的基本热力过程 4.1试以理想气体的定温过程为例,归纳气体的热力过程要解决的问题及使用方法解决。 答:主要解决的问题及方法: (1) 根据过程特点(及状态方程)——确定过程方程 (2) 根据过程方程——确定始、终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 (3) 由热力学的一些基本定律——计算,,,,,t q w w u h s ??? (4) 分析能量转换关系(P —V 图及T —S 图)(根据需要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 例:1)过程方程式: T =常数 (特征) PV =常数 (方程) 2)始、终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12p p =21 v v 3)计算各量:u ?=0 、 h ?=0 、s ?=21p RIn p -=21v RIn v 2211v v dv w pdv pv pvIn RTIn v v v ====?? 21t v w w RTIn v == 21 t v q w w R T I n v === 4) P ?V 图,T ? S 图上工质状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及能量转换情况

4.2 对于理想气体的任何一种过程,下列两组公式是否都适用? 21212121(),();(),()v p v p u c t t h c t t q u c t t q h c t t ?=-?=-=?=-=?=- 答:不是都适用。第一组公式适用于任何一种过程。第二组公式21()v q u c t t =?=-适于定容过程, 21()p q h c t t =?=-适用于定压过程。 4.3在定容过程和定压过程中,气体的热量可根据过程中气体的比热容乘以温差来计算。定温过程气体的温度不变,在定温过程中是否需对气体加入热量?如果加入的话应如何计算? 答:定温过程对气体应加入的热量 2211v v dv w pdv pv pvIn RTIn v v v ====?? 21 t v w w RTIn v == 21t v q w w RTIn v === 4.4 过程热量 q 和过程功w 都是过程量,都和过程的途径有关。由理想气体可逆定温过程热量公式2111 v q p v In v =可知,故只要状态参数1p 、1v 和2v 确定了, q 的数值也确定了,是否q 与途径无关? 答:对于一个定温过程,过程途径就已经确定了。所以说理想气体可逆过程q 是与途径有关的。 4.5 在闭口热力系的定容过程中,外界对系统施以搅拌功w δ,问这v Q mc dT δ= 是否成立? 答:成立。这可以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由于是定容过 2211v v dv w pdv pv pvIn RTIn v v v ====??为零。故v Q mc dT δ=,它与外界是否对系统做功无关。 4.6 绝热过程的过程功w 和技术功t w 的计算式: w =12u u -,t w =12h h - 是否只限于理想气体?是否只限于可逆绝热过程?为什么? 答:不只限于理想气体和可逆的绝热过程。因为q u w =?+和t q h w =?+是通用

第1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 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简单组成规则间有何关系? 答:最基本的三角形规则,其间关系可用下图说明: 图a 为三刚片三铰不共线情况。图b 为III 刚片改成链杆,两刚片一铰一杆不共线情况。图c 为I 、II 刚片间的铰改成两链杆(虚铰),两刚片三杆不全部平行、不交于一点的情况。图d 为三个实铰均改成两链杆(虚铰),变成三刚片每两刚片间用一虚铰相连、三虚铰不共线的情况。图e 为将I 、III 看成二元体,减二元体所成的情况。 2.实铰与虚铰有何差别? 答:从瞬间转动效应来说,实铰和虚铰是一样的。但是实铰的转动中心是不变的,而虚铰转动中心为瞬间的链杆交点,产生转动后瞬时转动中心是要变化的,也即“铰”的位置实铰不变,虚铰要发生变化。 3.试举例说明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的原因。接近瞬变的体系是否可作为结构? 答:如图所示AC 、CB 与大地三刚片由A 、B 、C 三铰彼此相连,因为三铰共线,体系瞬变。设该 体系受图示荷载P F 作用,体系C 点发生微小位移 δ,AC 、CB 分别转过微小角度α和β。微小位移 后三铰不再共线变成几何不变体系,在变形后的位置体系能平衡外荷P F ,取隔离体如图所 示,则列投影平衡方程可得 210 cos cos 0x F T T βα=?=∑,21P 0 sin sin y F T T F βα=+=∑ 由于位移δ非常小,因此cos cos 1βα≈≈,sin , sin ββαα≈≈,将此代入上式可得 21T T T ≈=,()P P F T F T βαβα +==?∞+, 由此可见,瞬变体系受荷作用后将产生巨大的内力,没有材料可以经受巨大内力而不破坏,因而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由上分析可见,虽三铰不共线,但当体系接近瞬变时,一样将产生巨大内力,因此也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4.平面体系几何组成特征与其静力特征间关系如何? 答: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就能分析受力) 有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超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不能全部解决受力分析) 瞬变体系?受小的外力作用,瞬时可导致某些杆无穷大的内力 常变体系?除特定外力作用外,不能平衡 5. 系计算自由度有何作用? 答:当W >0时,可确定体系一定可变;当W <0且不可变时,可确定第4章超静定次数;W =0又不能用简单规则分析时,可用第2章零载法分析体系可变性。 6.作平面体系组成分析的基本思路、步骤如何? 答: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先设法化简,找刚片看能用什么规则分析。

生物竞赛植物学各章复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细胞与组织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细胞器中在光学显微镜镜下可以观察到的为(C) A.微丝B.核糖体C.叶绿体D.内质网 2. 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 A.线粒体B.叶绿体C.核糖体D.高尔基体 3. 下列细胞器中哪一种是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B) A.线粒体B.核糖体C.溶酶体D.高尔基体 4. 下列哪种细胞器具有双层膜结构(B) A.核蛋白体B.叶绿体C.高尔基体D.溶酶体 5. 初生纹孔场存在于(B) A.次生壁B.初生壁C.胞间层D.角质层 6.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DNA是在哪一时期复制(A) A.间期B.前期C.后期D.中期 7. 细胞的代谢产物主要贮藏在下列哪种结构中(C) A.内质网B.质体C.液泡D.细胞核 8. 下列不属于初生分生组织的是(D) A.居间分生组织B.原形成层C.基本分生组织D.维管形成层 9. 次生分生组织可由(D)直接转变而成。 A.原分生组织B.初生分生组织C.侧生分生组织D.薄壁组织 10. 水稻和小麦等禾本科植物拔节、抽穗时,茎迅速长高,是借助(D)的活动。 A.顶端分生组织B.侧生分生组织C.次生分生组织D.居间分生组织 11. 下列植物细胞类型中哪一种已失去脱分化的能力(B) A.厚角细胞B.导管细胞C.叶肉细胞D.皮层细胞 12. 在被子植物体内起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为(D) A.筛管和筛胞B.伴胞C.纤维D.导管和管胞 13. 韧皮纤维属于(D) A.厚角组织B.薄壁组织C.石细胞D.厚壁组织 14. 木栓形成层属于(C) A.原分生组织B.初生分生组织C.次生分生组织D.增粗分生组织 二、填空题 1. 植物细胞初生壁上有些未增厚的区域,这些区域称初生纹孔场。 2.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大部分。 3. 周皮是次生保护组织,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组成。 4. 居间分生组织从来源上来看属于初生分生组织。 5. 质体是叶绿体、白色体和有色体的总称。 三、判断改错题 1. 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细胞) 2. 线粒体是细胞内主要的供能细胞器。(√) 3. 有丝分裂中DNA 复制在G1期进行。(×,S) 4. 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部分。(×,本题可改为“所 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有些植物的细胞还具有次生壁。”)四、名词解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