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作文

关于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作文

关于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作文
关于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作文

关于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作文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关于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的题材与范文哦!仅供参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

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哪里?”

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

这帮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放到了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出了一条独木船。

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你们找到快乐了吗?”

他们齐声回答:“找到了!”

同学们,你有怎样的快乐体验呢?你对快乐有怎样的感悟呢?请以“感悟快乐”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作文导写】

何谓“快乐”?《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很简单:感到幸福和满意。我们似乎还难以参透这一概念,不妨看看文题中的故事,它给我们作了很好的注释。

——快乐是辛勤的劳动中挥洒的汗滴。

——快乐是灌注智慧的创造中绽开的花朵。

——快乐是倾注真情的奉献中收获的笑靥。

其实,对“快乐”还有许许多多种诠释:求知者会以读书为快乐,贪玩者会以泡吧为快乐,有志者会以追求为快乐,无为者会以享乐为快乐,仁爱者会以山林为快乐,智慧者会以溪水为快乐,淡泊者会以宁静为快乐,显达者会以热烈为快乐;饥肠辘辘的人视饱餐一顿为快乐,无衣御寒的人视享受阳光为快乐,囊无分文的人视腰缠万贯为快乐,身处逆境的人视一帆风顺为快乐,漂泊流离的人视家人团聚为快乐,失去父母的人视拥有亲情为快乐;海伦·凯勒定会把获得三天的光明作为最大的快乐,史蒂芬·霍金定会把走下轮椅作为最大的快乐,陈景润把计算枯燥无味的1+1作为最大的快乐,孔繁森把情洒高寒缺氧的西藏作为最大的快乐,从死亡线上挣扎出来的“非典”患者把健康作为最大的快乐,一些创业路上走出来的成功者把回忆当年的艰苦创业作为最大的快乐……。

循着这条路子想下去,便可揭示出话题的内涵,这样不仅可保证扣题写作,而且能激活写作思维,——既拓宽了选材范围,又使得文章立意出新。在明察话题的过程中,还将“快乐”这一概念化作了具体可感的形象,这无疑为构思或成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由“快乐”这一概念作出多种判断,这无疑又为记叙类文章主旨或议论类文章中心的确立作了前期的酝酿。【学生范文】

[例一给忧愁的一封信

李竹君

亲爱的忧愁老兄:

你好!你在来信中说你现在的生活非常苦闷与压抑,你希望我能告诉你怎样才能像我一样快快乐乐。读着你的信,我似乎听到了你长长的叹息声。我实在不理解,但并不感到惊讶,因为我太了解你,也体验过你的苦闷与压抑。

还记得我们作邻居的那些日子吗?也正是那一年,我理解了什么叫幸福,什么叫满足,我打造了我自己——快乐。那时的我如同现在的你,很寂寞,很无聊,为了打发时光,我买来了许多种子,每天早出晚归,翻土,平地,撒种,一身泥土,满脸汗水,而我却浑然不觉,只觉得心里已不那么空虚。可此时,你呢,你正坐在田埂上发呆,你用讥讽的口吻对我说:撒种有什么用,汗水能换来什么呢?当我地里的种子纷纷发芽的时候,你仍在望着你那光秃秃的土地叹气。我劝你,也撒点种吧,你却紧皱眉头摇摇头,嘴角仍挂着讥讽的笑。

夏天到了,我的种子一天天茂盛地生长,满地里蓊蓊郁郁,我似乎已忘却了寂寞与无聊,每天早晨我都会跑到地头上,照看地里的苗,浇水,施肥,捉虫……烈日当头直射,我会摘一张荷叶当作绿伞;汗水浸透了衣服,我会跳进清凉的河水里洗澡;傍晚时分,我悠闲地坐在树下与我的庄稼对语……唉,老兄,你呢?你焦躁地摇着扇子,一会儿责怪太阳,一会儿诅咒蚊子,一脸世界末日来临的表情。我劝你跟我一起到地里去看看,你的头简直摇成了波浪鼓。

那秋天收获的季节真诱人!我望着地里金色的庄稼,从心底涌起

陶醉感。可你呢,你忧伤地瞪着你那片只有枯蒿败草的土地,你又在盘算买粮食来度过漫长的冬季。

正如一位哲人说:“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

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它的时候突然来访。”在这耕耘和收获中,我不

知不觉地走出了寂寞,走出了无聊,我拥有了真正的我自己。

冬天,当雪花漫天飞舞时,我开心地在雪地里和孩子们打雪仗、堆雪人。而你呢,你却蜷缩在屋子里。雪的世界真美丽,而你却说那雪是苍白的;洁白的世界多么纯净,而你却说那白色是凄凉的化

身……

忧愁老兄,你还记得这一切吧?

老兄,你希望我能告诉你怎样才能拥有快乐,其实,快乐并不华贵,快乐也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某个触手可及的地方,它在辛勤的劳动中,它在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就像哲人所说的那样。

忧愁老兄,你该明白了吧?像从前的我一样,你也一定会变成今

天的我!

祝笑口常开

你的朋友:快乐

2014年3月20日

[简评

亮点之一,文章以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关于“快乐”的格言作为立意的基础,对“快乐”作了一种有自己情感体验的诠释——快乐是耕耘和耕耘后的收获,这种理解对读者具有很实际的启迪和教育意义。

亮点之二,全文的构思很新巧,具体表现在运用拟人的手法和书信的形式,这不只是纯形式的问题,而且体现了作者创新的思维和写作的灵气。亮点之三,语言率直质朴,有真情实感,无矫揉造作,极易打动对方,感染读者,使读者信服。[例二

快乐的风筝周普松

身外的一切都沐浴在阳光中,而我的心却封冻在寒冬里。操场上,一群孩子在放风筝,风筝飞得很高,但有线牵着,无法逃离,正如眼下的我一样,拖着疲惫的身心只为那追寻了十几年的梦想而蹒跚在这痛苦的“高山”上,想唱不能唱,想跳不能跳,就像被一根无形的线牢牢地牵着。

躺在草坪上,望着天空,不知何时,迷迷糊糊地睡去。

梦中,我变成了一只美丽的风筝,凭借风力飞上了蓝天。远观着鸟儿自由翱翔于天际,仰望着白云自由漫步于蓝色的天幕,我不禁落泪了。——它们多自由,多快乐啊!不会有线牵着,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释放自己的潇洒。而我呢,虽然也在蓝天上,我快乐吗?我痛苦,我忧伤,我烦恼!这时,一个声音问我:“你想得到那种自由的快乐吗?……你不后悔你的选择吗?”“不后悔!”我欢快地回答。突然,束缚我身子的线断了。我笑着,舞着,闭上双眼呼吸着自由的空气,飞向那无垠的海洋、急流的瀑布、雄伟的高山,还有那金色的撒哈拉。我好快乐,真的好快乐!不知为什么,我感到浑身剧痛,似乎五脏六腑已破裂。我惶恐不安地睁开眼睛,我看到了狂风,也看到了血,从我的体内流出的。我知道我即将死去。难道这

就是摆脱线的羁绊的代价吗?难道线断就意味着快乐的消失吗?

“不!不要……”我惊醒了,脸颊上有热热的东西在滚动。我抬

起头望着天,似乎清晰地看见那断线而去的风筝在流泪,也听到了它那带着无奈与自责的微弱的叹息声。我知道,如果让它重新选择的话,它绝不会再埋怨线的羁绊,它一定选择有线牵引的快乐。

“唉!”我听见自己的叹息,也听到内心冰释的声音。

也许你我都是那蓝天上的风筝,总在埋怨线让自己痛苦,总羡慕鸟儿的无拘无束,羡慕白云的自由自在。可是,要知道,正是有了这线的牵引,才有了风筝的自由与快乐。有位作家说,痛并快乐着。不是吗,高三,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承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几多烦恼,几多忧愁,确实很痛,但是惟有这痛,才是幸福之所在,快乐之源泉,人生之财富。

风筝在线的牵引下依然在快乐的翻飞,我的解冻的心也化作了那线上快乐的风筝。

[简评

亮点之一,写出了独特的体验与感悟。作为高三人,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和束缚,就好像一只被一根无形的线牢牢牵着的风筝,烦恼,忧伤,痛苦;然而一旦失去了这“痛”,则全无快乐可言,就像这风筝一旦失去线的牵引,就永远失去在蓝天上自由飘飞的快乐。这种体验与感悟确实是“自我的”,而且闪烁着哲理的光芒。亮点之二,虚实结合,以虚衬实。文章虚写风筝,实写身处高三的自己,虚写梦境,实写现实,虚与实乍看起来距离较大,但一经巧妙组合,就起到

了很好的映衬作用,这样不仅使文章主旨更显豁,而且使得内容更丰富。亮点之三,行文流畅,开合自如。写自己,写风筝,写梦境,写现实,头绪虽多,但井然有序,当放则放,当收则收,思路十分清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