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一轮复习用)
- 格式:ppt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33
2023届一轮复习人教版酶和ATP 作业真题演练1. [2021湖南,5,2分]某些蛋白质在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的作用下,可在特定氨基酸位点发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参与细胞信号传递,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 这些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体现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B. 这些蛋白质特定磷酸化位点的氨基酸缺失,不影响细胞信号传递C. 作为能量“通货”的ATP能参与细胞信号传递D. 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受温度的影响[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某些蛋白质在相关酶的作用下会发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而发生了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的蛋白质参与细胞信号传递,这体现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A正确;这些蛋白质特定磷酸化位点的氨基酸缺失,会导致蛋白质的结构发生改变,可能会影响该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从而影响细胞信号传递,B错误;从题图可以看出,蛋白质磷酸化的过程需要消耗ATP,由此可推断,ATP能参与细胞信号传递,C正确;由题中信息可知,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都是在相关酶的作用下进行的,而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所以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受温度的影响,D正确。
2. [2017天津,3,6分]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
如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
叙述错误的是( C )A. 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B. 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C. 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D. 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解析]由题图中A、B物质变化曲线知,A、B分别为反应物和生成物,酶C 的作用是降低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随反应物浓度降低,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B正确;T2后A浓度降低导致了反应速率下降,从而导致B浓度增加缓慢,C错误;该图为最适温度下的酶促反应曲线,若适当降低反应温度,达到反应平衡的时间会延长,T2值会增大,D正确。
3. [2020课标全国Ⅲ,29,10分]参照表中内容,围绕真核细胞中ATP的合成来完成下表。
题组二酶的特性及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6.(2011·宿迁模拟)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酶促反应的反应速率受温度和pH的影响情况,下列解释正确的是(多选)( )A.在a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能增大B.在b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不可能增大C.在c点,将酶的浓度增大一倍,反应速率可能增大D.该图不能反映唾液淀粉酶催化能力的变化特征7.(2010·南通模拟)如图中的曲线是用过氧化氢作实验材料,根据有关实验结果绘制的。
其中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 )自主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探究示例1(2010·上海卷,17)下列有关人体中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1)在低于最适温度(pH)的条件下,随着温度明酶的活性________。
超过最适温度________,表明酶的活性________(2)温度过低,酶的活性________((3)两条酶促变化速率变化曲线表明,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件进行的。
思维拓展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1)图甲中OP段的限制因素是底物浓度,而数量。
(2)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探究示例2下图一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示意图,图二的实线表示在温度为a的情况下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则当温度增加一倍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是()A.曲线1 B.曲线2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1)实验原理质检局针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下实验:组别处理A组B组1 加入一定浓度的该洗衣粉溶液加入经煮沸并冷却的相同浓度的该洗衣粉溶液(与A组等量)2 加入相同的涂有蛋白膜的胶片3 置于适宜且相同的温度条件下学案10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自主课学习任务一、1.(1)化学反应 (2)常态 活跃状态 (3)活化能 降低活化能 2.活细胞 蛋白质 RNA知道吗 不能。
酶只是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不会使生成物的量增加。
付兑市石事阳光实验学校专题4 酶考点十二酶的本质及作用高考试题1.(课标理综Ⅱ,T6,6分,★★☆)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速度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的底物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酶的相关知识,涉及酶的结构、分布、功能和作用机理。
意在考查考生对与酶的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解析: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无论细胞分化到何种程度,某些基本的代谢是细胞所共有的,如细胞呼吸、转录、翻译,这些生命活动过程中的酶就是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中所共有的酶,如呼吸酶、RNA聚合酶,故A项正确。
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在最适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强,低温使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故B项错误。
酶在生化反中起着催化作用,其作用机理降低了化学反的活化能,提高了化学反速率,故C项正确。
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酶在一些化学反中可作为催化剂,而在另一些化学反中,则可作为底物被相关的蛋白酶水解,如唾液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又可以被胃蛋白酶水解,故D项正确。
答案:B2.(理综,T2,6分,★★☆)细胞代谢受酶的调节和控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都是通过影响靶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B.代谢的终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率C.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酶的种类相同、数量不同,代谢不同D.对于一个细胞来说,酶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发生变化点睛:本题考查了酶的本质及作用,意在考查考生对酶的本质的识记能力和对酶作用机理的理解能力。
解析:激素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来调节细胞代谢,A错误;代谢终产物通过反馈调节,使酶的活性升高或降低来影响酶的活性,使代谢速率维持在一水平上,B 正确;同一个体由于分化形成了各种体细胞,分化过程中形成的酶的种类不同,数量也不同,故代谢过程也不同,C错误;对于一个细胞来说,有分化、衰老、凋亡过程,在不同过程中酶的种类和数量也会发生变化,D错误。
考点10 ATP和酶(精讲+精练)目录一、知识点精准记忆二、典型例题剖析1、ATP的结构和特点分析2、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及ATP的利用3、酶的本质、作用与特性的综合分析4、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三、易混易错辨析四、高考真题感悟五、高频考点精练1.中文名称:腺苷三磷酸。
2.结构简式:A —P ~P ~P ,其中A 代表腺苷,P 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的化学键。
3.特点(1)ATP 不稳定的原因:ATP 中两个相邻的磷酸基团都带负电荷而相互排斥等原因,使得特殊的化学键不稳定,末端磷酸基团有较高的转移势能。
(2)ATP 的水解过程就是释放能量的过程,1 mol 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高达30.54 kJ ,所以说ATP 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4.功能:ATP 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5.ATP 的供能机理:ATP 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时,脱离下来的末端磷酸基团挟能量与其他分子结合,从而使后者发生变化。
6.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总结(1)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ATP 。
(2)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3)储能物质:脂肪、淀粉(植物细胞)、糖原(动物细胞)。
(4)主要储能物质:脂肪。
(5)直接能源物质:ATP 。
(6)最终能量来源:太阳能。
二、ATP 与ADP 之间的相互转化及ATP 的利用 1.ATP 与ADP 之间的相互转化项目 ATP 的合成ATP 的水解反应式 ADP +Pi +能量――→酶ATPATP ――→酶ADP +Pi +能量所需酶 ATP 合成酶ATP 水解酶能量来源 光能(光合作用)、化学能(细胞呼吸)储存在特殊化学键中的能量能量去路 储存在特殊化学键中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生物体的需能部位①ATP 与ADP 的这种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在动态平衡之中的。
②ATP 与ADP 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在所有生物的细胞内都是一样的,这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