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述评 7 张 璐 7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述评 7 张 璐 7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述评 7 张 璐 7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述评 7 张 璐 7

第4期

2005年12月

评 价 与 管 理

Evaluation&Management

Vol.3No.4

Dec.2005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述评

张 璐

(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南京 210024)

【摘 要】 根据建国后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发展演变的特点,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建设划分为三个时期,分析了这三个时期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主要特点,并对各时期的政策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 G40-011.8

AnalysisofPoliciesonInternationalEducationinChina

ZHANGLu

【Abstract】 TheinternationaleducationinChinahasexperiencedthreestages.Basedontheanalysisofthecharac-teristicsofthepoliciesoninternationaleducationdevelopedatthethreestages,thepaperassessesthepositiveandnegativeaspectsofthesepolicies.

【Keywords】 internationaleducationinChina;policy

建国之初,我国非常重视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之间的交流,交换留学生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1950年8月,我国外交部向罗马尼亚驻华大使馆发出了“关于交换留学生问题备忘录”,记录了双方商谈的关于交换留学生计划的要点。三个月后,即1950年11月30日,来自罗马尼亚的5名学生抵达清华大学报到。这是我国建国后首次接收外国留学生,我国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由此拉开序幕,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也相继出台。

受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建国后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三个时期,即援助时期(1950~1977)、对外开放时期(1978~1989)和规范化时期(1990年以后)。三个时期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既相互承接,也体现了不同时期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不同需求,因此,特点亦非常鲜明。

1 援助时期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经历了一个从创始到逐步扩充、成熟,从中断到恢复的发展演变过程。由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体现了智力援外的性质,所以,此时期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处于援助时期。1.1 这一时期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1)政策主要是以我国与他国签订双边协议(定)的形式表现出来。

建国到改革开放前的10多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主要是以我国与他国签订政府间协议(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比如,我国外交部向罗马尼亚驻华大使馆发出的“关于交换留学生问题备忘录”(1950),中朝两国政府签订的《关于朝鲜学生在中国高等学校及中等专业学校学习的协定》(1953),我国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高等教育总署签订的《关于交换研究生和留学生议定书》(1954),中越两国政府签订的《关于文化合作议定书》(1955),等等。后来,随着来华留学生的数目、国别不断增加以及我国接收和培养来华留学生的经验不断丰富,我国政府开始自主制定面向多国和全体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政策。但是,这类政策相对较少,主要有《关于接收资本主义国家派遣留学生来我国学习的修改意见》(1956)、《外国留学生工作试行条例》(草案)(1962)、《关于接收外国留学生入中国高等学校学习的规定》(1963)。这表明,由于来华留学生教育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国还缺乏应有的经验,自主制定政策的能力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政策的系统性还不强。因此,我国建国后接收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周边国家及其他国家

?

?

的留学生来华学习主要是通过政府间交换留学生来实现的。比如,我国建国后首批派往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5国的学习所在国语言、历史、地理、工程的35名留学生分别于1950年9月与12月赴对方国家。同年,这5国派遣来华留学生35人。自1950年~1966年,我国先后向29个国家派出留学人员10678名;同时,又接收了来自苏联等60个国家的7259名留学人员[1]。

以签订政府间协议(定)为主要形式的政策有利地推动了我国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周边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留学生交流,推动了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

(2)政策主要面向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周边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留学生。

建国之初,即1950年至1955年,我国百废待兴。国内面临着振兴经济、稳固政治和复兴文化的艰巨任务;国际上,世界格局处于两极对峙的冷战状态。西方帝国主义阵营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千方百计要扼杀新中国,对我国采取政治上敌视、军事上包围、经济上封锁的政策;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周边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由于与我国有共同的历史遭遇,又共同面临着建设国家、富强民族的历史重任,因此,他们支持我国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主动与我国交好。我国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必然要偏向这些国家,积极为他们培养建设人才。

首先,从与我国签订协议的对象国来看,我国同罗马尼亚、民主德国、波兰、朝鲜、蒙古、越南等国签订了交换留学生的双边协议或计划。如中朝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朝鲜学生在中国高等学校及中等专业学校学习的协定》(1953),中越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文化合作议定书》(1955)等等。此外,我国还颁布了《各人民民主国家来华留学生暂行管理办法的命令》(1954)。这表明,这一时期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主要指向国是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周边社会主义国家。

其次,从来华留学生的国别来看,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虽然也接收了来自发达国家,如法、日、加、联邦德国、英、美、意等国的留学生,但是数量非常有限,主要还是以接收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周边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留学生为主。派遣来华留学生最多的3个东欧国家依次是波兰(43人)、民主德国(39人)、捷克斯洛伐克(31人)[2]。此后几年,派遣留学生来华学习的国家不断增多,人数不断增加。到1959年底,我国共接收外国来华留学生2407人,亚洲各国留学生122人,非洲各国24人,拉丁美洲国家2人,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仅30人[3]。从1960年起,由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东欧各国的来华留学生大大减少,而亚、非、拉各国的来华留学生逐渐增加。1950~1966年,我国共接收苏联、保加利亚、朝鲜、蒙古、越南、印度等60个国家的7259名留学人员,他们分布在我国55所高校的154个专业点学习[4]。

(3)政策体现了由我国承担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周边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留学生费用的援助义务。

建国初期(1950~1955),来华留学生可分为两类,即交换留学生和奖学金留学生。交换留学生的生活费、假期旅行费以及往返国际旅费,一般由留学生派遣国负担。派遣国对这些费用的负担办法也不尽相同,有的按我国规定的标准由我方垫付,每年结算;有的按其本国规定的标准,由派遣国定期发放。奖学金留学生的生活费、假期旅行费等由我方负担,留学生的国际旅费由派遣国负担。而不论是交换留学生,还是奖学金留学生,他们在华学习期间均享受免收学费、免费医疗、免收住房费的待遇。

来华留学生的其他经费开支还包括:一般设备补助费(指学生宿舍的床垫、桌椅、书架等,被褥装备费,卫生医疗费)、暑期消夏活动费、生产实习费以及来华、回国、分配入学或转校等在我国国内旅费、招待费等。这些费用由教育部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和各学校来华留学生的人数拨给学校,由学校统一管理。

虽然,1973年5月制定的《关于1973年接收来华留学生计划和留学生若干问题的请示报告》(以下简称《请示报告》)规定对各国友好人士和美籍中国学者的子女,拟保留少量自费生名额,但这类自费生是发达国家在与我国对等交换奖学金以外派出的来华留学人员。他们在华的费用负担方法不尽相同,有的由派遣国政府负担,有的由其国内的有关单位,如学校、基金会等组织负担,有的由学生本人负担。因此,直到1978年以前,在华的外国留学生几乎全部是享受我国政府奖学金的留学生和交换生,还没有真正的自费留学生。

(4)强调多部门共同负责的管理体制。

这一时期,中国驻各留学生派遣国的大使馆、教育部和外交部在留学生的接收和管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大使馆的职责是:与派遣国大使馆保持联络,对来华留学生进行审查等;外交部的职责是:和教育部

?

?

等有关部门共同制定接收留学生的政策法令,负责两个国家的留学生涉外关系等重大问题的处理,负责办理留学生的休假、离校、变更所学专业或延长、缩短学习期限等,在交换生管理工作问题上与各有关国家驻华使馆保持经常联系,并随时将联系情况告知教育部及有关部门;教育部的职责除与外交部有部分相同处,还分配接收留学生的学校,审批交换生教学计划,并征求有关驻外使馆的意见,定期检查教学计划及管理制度的执行,按期将交换生成绩单分送有关国家驻华使馆,定期征求国内各有关部门及交换生的意见,决定留学生的违纪处分等。

学校的管理工作在留学生分配入校后开始。学校可以设立留学生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留学生的思想教育、生活管理和日常教学等。

此外,政策还规定,公安、商业、卫生、文化、体育等部门应予以支持和协助,共同搞好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来华留学生教育实行的是以教育部为主,外交部、大使馆、学校及其他有关部门相互配合的多级管理体制。管理基本上采取了大包大揽的办法。许多具体问题,不仅要请示教育部,还要请示国务院外办。这样的做法,在现在看来可能不可取,但是,受当时管理理念和国际国内实际情况所限,对外国留学生的管理也只能采取这样的模式。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在当时是行之有效的。

1.2 对援助时期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评价建国后,国家能够根据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需要,与他国签订交换留学生的协议、制定相关的政策,从而在不利的国际形势下,发展了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周边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留学生交流,推动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同时,国家能发现来华留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用政策加以规定,能够发现前期政策的不足并作出调整。

从政策的表现形式来看,这一时期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主要是以我国与他国签订的交换留学生的双边协定的形式出现的,留学生的接收和培养也基本上是按照双边协定以个案形式来操作的,而面向多个国家和全体留学生的政策比较少,这表明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还不系统。

从政策的内容来看,在招生、教学、生活、经费等方面均给予了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周边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特别的优待,体现了“援助”的指导思想。实践证明,这一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得到了

接受援助国家的积极响应。因此,尽管这一时期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国际国内环境时好时坏,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些波折,但依然创立并逐步发展起来。与此同时,我国同这些国家的友谊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提高。据统计,来华留学生教育中断前的1964年,留学生总数达到229人,是1950年(33人)的七倍;1977年,留学生总数是404人,是1950年的12倍,比1964年翻了近一番[5]。来华留学生教育已初具规模。

但是,这一时期的政策也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该时期我国接收的留学生主要由对方国的政府派遣,因此,我国自主挑选来华留学生的权力受到限制;二是由于该时期的来华留学生受国别条件的限制,素质普遍比较低,因此,来华留学生的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障。由此,这一时期政策的援助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来华留学生的质量。这表明,援助性政策需要调整,今后的政策应该为外国留学生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开放性环境,吸引各国优秀的学生来华学习、深造,以提高留学生的质量。

2 对外开放时期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

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来华留学生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开放时期,出现了新的变化。开放性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制定,不仅顺应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也顺应了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趋势,有力地推动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

2.1 对外开放时期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相对于援助时期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而言,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末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从我国与他国签订政府间的双边协议转向我国政府的一种自主行为。

在援助阶段,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主要是以我国与他国签订的政府间协议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国家自主制定的政策相对比较少。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我国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逐步走向开放,不再局限于接收某一类国家的留学生,而是逐渐向与我国建交的各个国家开放,来华留学生的来源渠道也不再以国家间交换留学生的方式为主,而是逐步走向多样化。此外,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积累了接收和管理来华留学生的经验,我国独立制定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能力显著增强。因

?

?

此,这个时期,我国一改与他国签订交换留学生协定的方式,开始自主制定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比如,我国制定的《关于接收自费外国留学生收费标准问题的请示》(1979),《关于外国留学生入中国高等院校学习的规定》(1983),《外国留学生管理办法》(1985),《关于招生和培养外国来华留学研究生的暂行办法》(1988),《关于招收自费外国来华留学生的有关规定》(1989)等等,充分体现了我国的自主性。这表明,我国对来华留学生自主管理和控制的能力大大增强。正因为如此,我国政策已不再局限于接收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周边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而是逐渐向世界各国,包括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放。同时,接收来华留学生的渠道不再是以政府接收为主,也可以通过校际交流、民间渠道和个人申请接收。这不但表现了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开放性,也表明我国接收和培养外国留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政策不再限制来华留学生的国别,逐步向世界各国开放。

在援助时期,由于受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的限制,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对来华留学生的国别作出了限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打开国门,与世界上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特别是与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日本)建立了外交关系,我国的国际国内环境明显好转。这样,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也逐步开放,制定了面向世界各国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比如,1978年,中美双方以民间名义达成互派留学人员谅解备忘录,我国开始接收美国的留学生来华学习;1980年制定的《关于高等院校开办外国人短期中文学习班问题的通知》就明确规定,凡外国的大、中学校中文教师、在校大学生以及愿学中文的其他人员,年龄在16~45周岁之间、身体健康者均可申请参加短期中文学习班;教育部1983年1月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为外国人举办短期学习班的有关规定》也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欢迎外国青年及其他人士自愿来华参加汉语或其他有关专业的短期学习班;1985年10月颁布的《外国留学生管理办法》指出:接收和培养外国留学生是促进我国同各国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合作、增进我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了解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应当积极认真做好。以上表明,我国政策已开始加强同世界各

国的留学生交流。据统计,1987年10月,在中国的外国留学生总数为4593人,第一、二世界国家留学生的总数为2222人,第三世界国家留学生的总数为2371人[6]。

(3)淡化了承担部分国家留学生费用的援助义务,强调个人对留学费用的承担义务。

如本章第二节所述,1978年以后,我国开始接收真正的自费留学生,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自费生的收费标准、招收和管理等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比如,1979年,我国制定了《关于接收自费外国留学生收费标准问题的请示》,明确规定了自费生的收费范围和收费标准;1985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调整对外国留学生发放奖学金和自费生收费标准的规定》,对自费生的收费标准进行了上调;国家教委于1989年6月制定了《关于招收自费外国来华留学生的有关规定》,也规定了自费生的收费范围。这些政策的出台,表明我国改变了以前单纯接收公费生的做法,开始淡化由我国政府承担来华留学生费用的援助性质,而强调个人对留学费用的承担义务。同时,把我国高校推向世界留学生市场,参与世界留学生市场的竞争,对我国高校而言,这既是挑战,又是契机,而且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和高校的经费压力。

(4)体现了政府职能由包揽来华留学生教育转为宏观调控的特点。

在援助时期,政府对外国留学生采取的是大包大揽的管理方式,而学校对来华留学生的教学和管理权非常有限。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调整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开始注重权力的下放。如教育部于1980年发出的《关于高等学校开办外国人中文短训班问题的通知》规定: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师范学院、外语院校,经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部门和外事部门批准,可以举办短训班;举办汉语短训班的学校可以自行招生,由其本人直接向招生院校提出申请,招生学校根据有关规定决定录取事宜;1985年国务院发布的《外国留学生管理办法》规定,各个院校在完成国家任务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校际交流或其他途径接收外国留学生;国家教委于1989年1月发布的《关于招收自费外国留学生的有关规定》,规定凡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高等学校,都可以接收外国人来华学习的申请,由学校决定是否录取。国家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进行的调整,使国家从

?

?

微观管理的管理者逐渐转变为宏观调控的决策者,高校接收和培养来华留学生的自主权扩大了,高校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2.2 对外开放时期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评价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援助性政策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制定的。而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国际间的教育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使我国国际国内环境大为改善,要求来华学习的留学生越来越多。这一切表明,原有的以援助性为主要特征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已不适应历史的发展。因此,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原有政策作出了调整。

开放接收自费生是为了促进我国高校适应世界留学生市场的需要,这不仅对提高我国高校的办学水平有巨大的助推力,而且给国家和高校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和高校的经费压力。同时,留学生的规模也不但扩大。据统计,1980年来华留学生突破500名,1983年来华留学生首次突破1000名,1986年突破了2000名[7]。这其中,自费生占了很大一部分。

将举办外国人短期汉语班的权力下放到部分高校以后,极大地调动了高校接收和培养留学生的积极性,推动了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也提高了外国留学生选择高校的灵活性和自由度,激发了他们来华学习的兴趣,留学生的规模迅速扩大。据统计,1982年至1984年,我国60所院校接收了来华参加短期班的留学人员10255人,大大超过了长期生[8];1985年,我国60所高校开办的暑期短训班,接收了30个国家和地区的4476人。到1987年底,举办外国人来华短期学习班的院校已有80多所,来华参加各类短期学习班的人数达6100人,外国留学生总数达到4593人[9]。为了规范高校的办班行为,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

接收留学生的院校和专业的逐步放开以及高校招生权和管理权的扩大,都使院校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不但刺激了来华留学生的规模,也增强了高校对留学生的有效管理。另外,开放接收外国进修生和研究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来华留学生的层次和质量,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来华留学生中研究生和进修生的比例有所扩大。如,1986年,我国高校接收的研究生总数为26人[10],1988年达到104人,其中非洲国家占了33人,仅次于亚洲[11]。

同时,我们也发现,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开,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对外汉语短期培训班良莠不齐、外国留学生在华非法居留问题严重、奖学金的效益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等等。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出现,使原有的政策也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加强对来华留学生的规范管理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3 规范化时期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开放性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推动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大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为适应来华留学生发展的新需要,国家颁布了一些新的政策,使来华留学生教育开始向规范化的轨道发展。

3.1 规范化时期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1)逐渐向系统化迈进

90年代以来,我国出台了《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办法》(1992),加强了对外汉语教学的考试制度建设;发布了《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定办法》(1990)及其实施细则(1996),加强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发布了《关于对举办外国人短期学习班的高等院校进行评审工作的通知》(1992),加强外国人短期学习班的评审制度建设;颁布了《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管理暂行规定》(1994)和《改革外国留学生学历证书管理办法的通知》(2001),加强学历学位证书管理制度建设;制定了《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年度评审暂行办法》(1997)、《高等学校接收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2000)、《关于实施中国政府奖学金年度评审制度的通知》(2000),加强中国政府奖学金年度评审制度建设。这表明,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已经开始注重各种制度的建设,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开始向系统化迈进。

(2)逐渐向透明化迈进

综观建国以来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绝大部分都是作为内部文件下发的,如《外国留学生工作试行条例》(草案)(1962)。此外,还有不少是机密文件。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主要掌握在政府和高校的部分留管干部手中,其透明度很低。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政府观念的转变以及国际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开始走向透明化。2000年1月发布的《高等学校接收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是建国以来我国第一个对国内

?

?

外公开发布的关于外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政策。2001年5月制定的《关于改革外国留学生学历证书管理办法的通知》和2001年7月制定的《关于中国政府奖学金的管理规定》都是通过国际互联网向国内国际公开发布的。这表明,我国政府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逐步向透明化迈进。

(3)逐渐向国际化迈进

20世纪90年代以前,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主要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而制定的。比如,规定一般不开设汉语以外的其他外语课,对外国留学生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不允许我国学生与来华留学生结婚,对外国留学生从生活到教学都采取大包大揽的管理方式,甚至一度将外国留学生视做外宾对待,不允许外国留学生学习期间在校内外打工,不允许他们在校外住等等。这些都体现了我国管理学生的特点,但是却没有考虑到外国留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也相去甚远。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开始与国际接轨。比如,规定外国留学生按学校的规定可以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外国留学生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可以在校外住宿;实施奖学金年度评审制度,体现奖学金的公平竞争性;规定学校应当制定外国留学生招生办法,按规定招收外国留学生;规定外国留学生申请来华学习应当有可靠的经济保证和在华事务担保人等等。这些规定,表明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开始朝着国际化的方向迈进。

3.2 规范化时期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评价开放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政策使来华留学生教育经历了一个发展的春天。国家在“放”的过程中一定程度地忽视了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管”。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通过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的考试制度建设、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外国人短期学习班的评审制度建设、对外国留学生出入境和居留的管理制度建设、学历学位证书管理制度建设、中国政府奖学金年度评审制度建设、“三级管理”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体制建设等一系列制度建设,推动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规范管理。本节主要对致力于上述制度建设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作出评价。

我国自1978年放开接收自费生以来,为外国人举办的汉语短训班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参加汉

语短训班的外国学生也越来越多。由于当时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化汉语考试,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无法很好地检测,外国学生的汉语水平得不到比较权威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办法》的颁布使汉语水平的检测有了一个全国统一的等级标准,外国留学生通过考试达到不同的等级将获得不同等级的证书,这激发了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后来,汉语水平考试还成为外国留学生申请进入我国高校学习的重要选拔方式,汉语水平等级也成为外国留学生入系学习的重要凭证。

自1992年9月《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办法》颁布以来,汉语在海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海内外报名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人及考点逐年增多。1993年,在国内有10个考点进行初、中级考试,参加证书考试的外国留学生1817人。另外,还新增了高级汉语水平考试,同时在新加坡、韩国、美国和香港地区进行了高级汉语水平考试的试点,有1590人参加[12]。1994年,国内有14个考点进行汉语水平考试,考生共5659人。境外除继续在韩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地区进行考试外,还在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菲律宾增设了4个考点,考生总数2400多人,比1993年增加了50%多[13]。此外,汉语水平考试的研究工作也取得较大进展。到2000年底,海外HSK考点共有47个,分布在21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共有37个考点,分布在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年海内外考生达81674人,其中国内73347人,国外8327人[14]。

由此看来,国家颁布《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办法》,对加强汉语水平的考试制度建设不失为一项明智之举。

改革开放到80年代,对外汉语教学得到了快速发展,教师队伍也越来越庞大。但是,由于没有一个检测教师质量的办法,对外汉语教师的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障。90年代,国家教委发布了《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定办法》(1990)及其实施细则(1996),促使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查工作有效地开展起来,不合格的教师被取消资格,教师队伍的质量得以确保。比如,1992年1月国家教委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查委员会完成了对444名教师的资格审核,其中有372名教师通过审核,占83.7%[15]。至2000年,全国持证者已达2010人[16]。对外汉语教师的队伍不

?

?

断发展壮大,为我国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与此同时,教师培训工作也开展起来,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素质。1991年,世界汉语教学交流中心教师研修部举办了5期培训班,共培训国内外青年中文教师61名,其中海外汉语教师41名,国内教师20名[17]。1993年,共举办国外汉语教师培训班10期,培训教师185名。其中,中国大陆以外教师170名[18]。2000年,国家新选拔19名年轻对外汉语教师参加了法、德、意、西、阿、俄等小语种外语培训[19]。

以上措施的出台,使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定制度建立并完善起来,促使对外汉语教师“持证上岗”,保障了对外汉语教师的质量,促进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健康发展,以及整个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1997年3月,国家教委办公厅印发了《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年度评审暂行办法》,此后,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年度评审开始实施。到2000年4月,三年中,共有7118名奖学金生参加了年度评审,通过评审的有7008名,占总数的98.45%;未通过者110名,占总数的1.55%。110名评审未通过的学生中,75名于当年中止学业回国,35名申请自费或减免部分费用继续在华学习[20]。

作为政府奖学金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年度评审制度的试行,对激励奖学金生刻苦学习,及时淘汰个别学习不努力、成绩很差和无视校纪的学生,提高政府奖学金的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已得到学校、派遣国政府及奖学金生本人的普遍理解。总的来看,改革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此外,加强外国人短期学习班的评审规范了高校的办班行为,促进了对外汉语教学和整个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健康发展;加强对外国留学生出入境和居留的管理,有效遏止了部分非法居留的外国留学生的非法活动,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加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历学位证书管理,确保了学历留学生的培养质量;加强“三级管理”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体制建设,既充分发挥了国家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宏观调控功能,又很好地发挥了地方政府和高等学校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以上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有效地促进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规范化建设。当然,政策也存在不足的地方,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三十年全国教育统计资料(1949-1978).1979:666

2 于富增,江波,朱小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史.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49

3 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下册).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166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三十年全国教育统计资料(1949-1978).1979:66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三十年全国教育统计资料(1949-1978).1979:981

6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88).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85

7 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下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8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82-1984).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302

9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88).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85

10《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397

11《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85-1986).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334

12《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94).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44

13《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95).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88

14《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200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89

15《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93).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02

16《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200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89

17《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9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70

18《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94).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44

19《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200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89

20《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200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85

作者简介

张 璐,女,江苏省教育评估院。

?

?

北京大学博士生(教育学)博士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2010年博士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教育学与教育史 1.《当代教育学》,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教育原理》(第二版),陈桂生,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3.《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现代教育学基础》(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 6.3 6.《教育哲学通论》,黄济,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版 7.《当代教育哲学》,陈友松,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8.《高等教育系统》,[美] 伯顿?克拉克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9.《高等教育哲学》,[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 10.《中国教育通史》,毛礼锐、沈灌群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11.《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曲士培,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 12.《外国教育通史》,滕大春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 13.《比较教育学史》,王承绪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4.《外国高等教育史》,黄福涛。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比较高等教育 1.《高等教育系统》,[美] 伯顿·克拉克,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2.《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美]伯顿?克拉克主编,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 3.《学术权力》,[加]范德格拉夫,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荷兰]范富格特,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5. 《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美) 菲利普?G. 阿特巴赫著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2001 6.《比较教育导论》,顾明远、薛理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7.《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阿特巴赫,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来华留学研究生管理工作流程及业务规范

来华留学研究生管理工作流程及业务规范 (一)日常学籍异动管理 学生因个人或其他原因需要办理学籍异动手续,主管老师指导学生填写《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异动申请表》; 学生依次征得其导师及院(系、所)的同意,获得院系在申请表上签字、盖章; 学生获得拟转入院系的同意及签章; 接受学生或院(系、所)报送的异动申请,审查、汇总后报研究生院培养处领导审批; 申请表复印件入学生档案留存; 更改HUB系统数据库信息。 (二)新生报到注册管理 收录预录取新生纸质档案,按院系分别整理入册; 整理预录取名单,按规定字段和格式要求将预录取新生数据报送注册中心申请学号; 开学期间,将预录取新生名单以院系为单位分别发至各院系;为新生整理下院系报到所需学习背景材料帮助其开始专业学习; 仔细核对已报到新生数据信息,发现有误信息及时报注册中心更正数据, 并汇总未报到新生数据报注册中心删除数据; 报到结束后,在全国来华留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中为已报到新生申请电子学籍注册号,完成国际研究生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工作; 根据国家留学基金委每年度《各类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报到注册工作的通知》精神,仔细核对整理当年《预计在校学生名单》,做好变更事项的解释说明工作,并完成《各类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报到注册情况说明》的汇报工作。 (三)公共课管理 学期开学时,为学生在HUB系统上完成《汉语》和《中国概况》两门公共课程的选课。 课程结束后根据任课老师提交的成绩单进行登分,并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办理各种免修或缓修等手续。 (四)日常教学管理

以月为单位,定期与各院系教务员或相关导师沟通学生的学习考勤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与学生联系了解情况,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协助院系做好学生的培养工作 对学习表现异常并屡次不听劝告的学生,下发学业警示通知单至学生本人签字确认并抄送其所在国驻华大使馆。 违纪情况严重的,按照学校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予以处理。 (五)毕业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管理 3月、5月和11月,将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的研究生数据,按规定的字段,以表格的形式汇总毕业生信息; 要求毕业生签字核对个人信息,提交规定标准的照片; 收集相片,并汇总毕业生核对后的数据,按规定字段和格式报送研究生院,协助学籍管理办公室和学位办完成毕业生的证书制作; 根据毕业生证书的编号,制作证书的翻译件; 在全国来华留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中为毕业生申请电子学历注册号,完成学历即时注册工作。 (六)火车优惠卡管理 发布关于办理火车优惠卡的通知。 受理学生办卡申请,按7.00元/卡标准收取成本费 汇总购卡人数报研究生院学籍管理办公室购买火车优惠卡; 根据学生登记的乘车区间,为学生注册火车优惠卡并发放。 (七)奖学金年度评审工作 1.中国政府奖学金年度评审 每年5月根据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要求,发布奖学金评审通知; 通知中国政府奖学金生按要求填写《中国政府奖学金年度评审表》并提交由院系出具的学习成绩单; 根据《中国政府奖学金年度评审办法》并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完成《中国政府奖学金年度评审报告》报送国家留学基金委; 根据基金委的评审决定,将评审结果通知奖学金本人,并将经评审被中止或取消奖学金资格者的情况通报奖学金派遣国驻华大使馆或者派遗单位; 2.孔子学院奖学金年度评审 每年5月根据国家汉办的要求,发布奖学金评审通知;

东师2017年春季《教育政策学》期末考核离线作业试题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教育政策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 1.教育政策的导向功能 答:是指教育政策对教育教学活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 2.综合模式 答:将理性模式与其他模式综合使用的都可以称作综合模式。 3.净价值成效 答:是指政策所达成的效果大于其所付出的价值,在所有备选方案中这个方案的效率不但获得与付出的比大于1,而且是所有方案中最高的。 4.一票否决 答:指决策群体所有成员必须意见完全一致才可能最终选定某个备选方案,如果有任何人持不同意见,方案就不能通过。 5.教育政策评价 答:是指按照一定的教育价值标准,对教育政策对象及其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构成其发展变化的注重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请简要论述教育政策与教育法律的关系。 答:二者的联系:教育法律是教育基本政策的具体化、条文化和定型化。教育法的制定应以教育政策为依据。教育法律是在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在教育政策实践中,通过总结成熟经验和认识而形成的。教育法律是法律化了的教育政策。而教育法律一旦确定之后,对于教育政策又会起到影响和制约。 二者的区别:二者在社会规范、制定主体等方面又表现出一些差异。首先,制定者和执行者不同。其次,制定程序上来说,教育法律更严格。第三,执行方式不同。第四,教育政策相对于教育法律比较灵活多样。 2.请简要回答教育政策问题的特征。 答:相互依赖性、历史性(阶段性)、动态性、主观性。 3.请简要回答教育政策执行包括哪些要素。

答:包括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执行主体、教育政策执行方案、教育政策目标群体、教育政策执行环境等。 4.请简要回答教育政策评价的特征。 答:教育政策评价是对目标价值的评价、教育政策评价是依据事实的评价、教育政策评价是对政策实施流程的评价。 5.请简要回答教育政策运行的过程。 答:包括教育政策问题认定、教育政策制定、教育政策选择、教育政策合法化、教育政策执行、教育政策监督、教育政策调整、教育政策评估、教育政策终结等步骤。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请结合实例谈谈你对教育政策设计过程中系统原则的理解。 答:系统性是社会问题的重要特征之一。任何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社会的大系统内,不同范围、领域、层次的社会问题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这就要求政策设计者必须意识到政策问题彼此之间的关联,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战略与战术、当前与长远、主要和次要的关系。2.请结合谈谈你对“教育政策执行环境会诱发教育政策执行滞后”的理解。 答:教育政策执行环境是影响教育政策执行效果的另一类重要因素,教育政策执行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心理环境、文化教育状况、教育科学研究状况等等。这些方面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途径,在不同程度上对教育政策常态执行产生着影响。 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由于自然条件限定,经济发展状况并不均衡,社会风俗各具特色,教育资源各不相同,而就全国范围来说,教育政策一般是中央一级教育政策制定主体制定的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施的政策,教育政策在没有实施前,永远无法预料政策实施后会遇到哪些问题。因为教育政策环境的变化千差万别,即使再合理的教育政策,也无法穷尽所有可能,正是由于这种无法预测的政策环境影响,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滞后行为才更为普遍。

教育政策的评价

一、教育政策评价的概念 讨论政策评价的概念首先应考虑三条原则: ( 1 ) 揭示政策评价的内涵; ( 2 ) 明确政策评价的外延; ( 3 ) 对政策评价内涵和外延的界说力求确切、简要。根据上述原则,本文给政策评价下这样的定义: 所谓政策评价 ( pol i c y e va l ua t i on) ,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准则 ( c - r i t e r i on 复数c r i r e r i a ) ,对政策对象及其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构成其发展变化的诸种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教育政策评价是公共政策评价的一个重要分支,根据彼得森的观点:教育政策研究没有比其它公共政策研究需要有特殊的概念或特殊的方法。因此,本文不妨给教育政策评价下这样的定义:所谓教育政策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教育价值准则,对教育政策对象及其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构成其发展变化的诸种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这一定义包含以下三个要点: 第一,强调教育政策评价的本质,即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所作出的 " 价值判断 " 。 " 评价 " 一词,英文e v a l ua t i on,在词源上的含义为引发和阐发价值;《朗曼当代英语词典》解释为:计算价值或程度 ( t o- c a c i l a t e t he va l ue or de g r e e of ) ;台湾版的《中文大词典》对该词的解释是:平定其价值也 " 。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评价是一种认识与反映的过程。近年来,在我国哲学界,有人把人的认识过程分成 " 知识性认识 " 和 " 评价认识 " 两种类型。关 于这两种类型的认识,李德顺在《价值论》一书中解释为: " 知识性认识和认知以反映客体本身的规律和尺度为主导内容,它们是客体性认识的过程和规律;

开放共享,成就大美中国_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范文800字

开放共享,成就大美中国_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范文800字过去,提起中国,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长城、京剧、功夫和大熊猫仿佛泱泱中国只和传统与继承有关,而无关乎创新与发展。放眼今日中国,海斗号无人潜水器成功下潜至万米,纯正中国基因非洲天路通车,共享经济乘着时代的快车向未来飞速前进,微信支付宝强势登陆美国。如今的中国,于坚守中嬗变,于传承中突破。中国,正以开放共享之姿,拥抱世界。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遥想丝路神奇,今朝砥砺前行。 丝绸之路,唯美的名字背后承载了一部辉煌的世界文明交流史。2100多年前,中国的张骞率先走出了一条连接亚欧的丝绸之路;21世纪的今天,依然是由中国发起倡议,一带一路伴随着时代发展的强音,进而转化为国际共识。今日的中国,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积极思索,一带一路无疑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强势回归。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秉承平等交融,实现开放共赢。 中国的对外关系准则是无论国家大小、贫富,一律平等相待。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在谱写的《怀念中国》歌曲中唱到:您是一个大国,毫无自私傲慢,待人谦虚有礼,不论大小,平等相待中国,以平等的态度与世界各国友好交融,以开放的姿态与兄弟联邦实现共赢。当前世界依然处处存在竞争,但是这种竞争和资源共享密不可分,各国之间既是竞争关系,又是合作关系,中国以水之包容,在兼收并蓄的同时,也为他人做活水之源。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倡导共享经济,收获时代强音。 2017年,共享单车突然遍布中国的大街小巷,这些单车聚焦城市交通的最后一公里,让公共自行车从两点一线中解放出来,深得广大民众赞誉。共享单车的待遇是共享经济在中国发展的缩影,如今,共享经济作为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创新创业项目,受到越来越多中国人的推崇。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能够盘活市场资源,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定会收获21世纪中国发展的时代强音。 王湾有诗云: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告诉我们,新事物在旧事物中孕育并不断发展,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中国,以开放共享之姿,于传统中孕育出发展,于继承中孕育

《教育政策学》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中英文): 本课程介绍教育政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导学生认知教育政策的本质内涵、系统要素、政策过程和基础方法技术。培养学生科学认知、分析和评价教育政策的能力,提高学生教育问题意识和设定政策议程的能力。 This course introduces the basic knowledge, basic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guides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essential connotation, components, policy process and basic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educational policy. This course will als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ies of scientific cognitio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policies, to raise students' awareness of educational issues and the ability of setting policy agendas. 2.设计思路:本课程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管理方案(2020版)设计,以教育政策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论述教育政策学的基本理论,考察我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并比较分析发达国家的教育政策,阐述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与评价的原理与方法。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建议将公共政策学设定为先行课程。 - 1 -

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来华留学生管理系统采购项目单一来源招投标书范本

东北石油大学拟单一来源采购 东北石油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来华留学生管理系统采购项目的公示 一、采购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二、项目名称:东北石油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来华留学生管理系统采购项目 三、采购方式:单一来源 四、采购预算:,.元 五、拟单一来源供应商名称:北京世华易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号层室 六、采购内容:购买来华留学生管理系统一套。具体参数要求如下: 申购物资设备项目详细技术参数 一. 总体规划 1.项目背景 随着东北石油大学留学生人数不断上升,负责招生、管理、收费等工作的老师任务也越来越繁重。但按目前的操作模式,负责各项工作的老师相互之间采用Excel表格分发的方式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给日常工作造成比较大的困难。因此目前需要一套完善的留学生管理系统,统一管理留学生的招生、日常管理(如护照签证等)、收费以及学习等信息。 2.建设目标 建设一个集招生发布、招生管理、签证管理、住宿管理、学籍管理、在线支付和数据管理于一体的功能强大的多功能服务平台,主要有: a)留学生管理系统 本项目包括建设学籍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住宿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奖学金管理系统。并为学生,教师和管理员设立不同的事务处理平台,分别如下: ?学生端:实现学生在线选课,在线课表查询,在线考勤查询,在线成绩查询,在线学费交纳和在线咨询。 ?教师端:实现教师在线设置考勤,在线录入和查询成绩,在线课表查询和在线课程设置 ?管理端:实现统一的账号分配,权限控制,学籍管理,全部的课程管理和相关信息录入,分班管理,排课管理,选课管理,全部专业考勤管理,全部专 业的成绩管理,学生评价管理,书籍管理及在线测试管理。 b)辅助系统

复旦大学2018级外国留学生本科生新生

复旦大学2018级外国留学生本科生新生 入学须知 The Registration Guide for 2018 New International Undergraduate Students Fudan University

复旦大学2018级外国留学生本科生新生入学须知 一、入学准备 1. 入境签证 关于签证和居留许可,新生请务必申请学习签证(X1或X2签证)入境,具体信息请认真阅读一同寄送的《2018年复旦大学留学生新生签证&住宿指南》。 2. 查询学号 8月1日起,新生可访问复旦大学外国留学生工作处网站查询学号(https://www.doczj.com/doc/d95752548.html,/QueryStuNo/),以便预订留学生公寓和访问迎新系统。 3. 支付学费 新生请于8月20日至9月28日登录https://www.doczj.com/doc/d95752548.html,/wszf.htm,并按照指示网上支付学费。学费按学年支付,学费标准请浏览我校财务处网站收费公示https://www.doczj.com/doc/d95752548.html,/。 办理缴费过程中,若有疑问,请与复旦大学财务处联系。 联系电话:+86-21-65648170 邮箱:hyj@https://www.doczj.com/doc/d95752548.html, 4.住宿安排 新生可选择入住留学生公寓,也可以选择校外住宿。 留学生公寓需网上预订(https://www.doczj.com/doc/d95752548.html,/house.htm)。预定时间为8月6日上午9:00至8月8日上午9:00(北京时间)。因房

间数量有限,先到先得。网上预订住房时需输入学号。 关于校内、校外住宿其他信息,请认真阅读《复旦大学留学生新生签证&住宿指南》。 5.来校交通 学校不提供接机或接站服务,请同学们自行到校。 (1)前往复旦大学正门(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浦东机场:机场四线到五角场站,换乘出租车,约35元;乘坐出租车,约200元。 虹桥机场/虹桥火车站:轨道交通10号线到国权路站或江湾体育场站,换乘出租车,约20元;乘坐出租车,约100元。 上海火车站:轨道交通3号线到大柏树站,换乘出租车,约20元;乘坐出租车,约50元。 (2)前往复旦大学留学生公寓(上海市杨浦区武东路57号)浦东机场:机场四线到五角场站,换乘出租车,约35元;乘坐出租车,约200元。 虹桥机场/虹桥火车站:轨道交通10号线到国权路站或江湾体育场站,换乘出租车,约20元;直接乘坐出租车,约100元。 上海火车站:轨道交通3号线到江湾镇站,换乘出租车,约20元;直接乘坐出租车,约50元。 ★搭乘出租车时,请选择具有合法营运标识的车辆,按照计价器显示的金额付费,并且保留好发票。以上费用是在路况正常的情况下产生的费用,如果遇到道路阻塞和夜晚,费用会有所增加。

教育管理专业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教育管理专业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管理理念、较高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高水平的中小学管理及教育行政人员。具体要求为: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胜任基层的教育管理工作,在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教育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新要求,掌握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 1.外语(2学分) 2.政治理论(2学分,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3.教育学原理(2学分) 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 5.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 (二)专业必修课(10学分) 1.教育统计与评价(3 学分) 2.教育管理学(3学分) 3.教育政策与法律(2学分) 4.教育管理案例分析(2学分) (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 1.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学分)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 3.基础教育改革研究(2学分) 4. 管理心理学(2学分) 5.学校管理学(2学分) 6.国外中小学教育(1学分) 7.基础教育督导(2学分) (四)实践教学(6学分) 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 教育管理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来华留学分析

据统计,2014年共有来自203个国家和地区的377,054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75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比2013年增加20,555人,增长比例为5.77%(以上数据均不含港、澳、台地区)。

首页 1.来华留学基本情况 2.来华留学需求分析 3.高校来华留学招生情况分 析 前言 来华留学是我国教育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软实力输出的切入点,作为中国梦的一部分,来华留学一直是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2014年12月在北京刚刚召开了全国留学工作会,为来华留学做出了新的部署。随着中国经济的起飞,来华留学也经历了10余年的高速发展阶段,截止2014年,来华留学人数达到 了37.7万,创下了历史纪录。但随着近年中国经济回归新常态,加工业向东南 亚转移,以及美国经济的强劲反弹,造成了传统来华留学强国增长停滞,甚至下降。但随着产业转移,中国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尤其是一代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来华留学的新生力量也开始崛起,非洲与东南亚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来华留学生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诉求与来源渠道区别巨大。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更偏重语言学习,而不是学位课程。发展中国家则相反。同时,与发展中国家留学生相比,发达国家学生更偏重网络上查询信息并完成在线申请。面对这个复杂的局面,如何加快来华留学发展步伐?来华留学网联合中国教育在

线,组织专家历时2个月完成了2014年来华留学调查报告。希望为我国广大来华留学工作者提供借鉴与指导,我们第一次撰写此类报告,疏漏在所难免,也恳请业界老师专家不吝赐教,为推动来华留学工作贡献力量。 概述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整理显示,2014年来华留学人数为377,054万人,同比2013年增长了5.77%,连续两年增速放缓,来华留学面临新变化。本报告通过全面分析2005 - 2014年10年间的来华留学数据和申请特性,总结出如下特点: 1.总量方面,来华留学人数近两年来增速放缓,连续两年增速下滑。 2.来源地方面,发达国家来华留学人数呈现增速下降、停滞或者负增长局面,发展中国家来华留学人数占比增加。 3.学历类型方面,学历生人数持续保持两位数以上高速增长,其中硕博生人数增速明显高于本科生;非学历生人数增速总体保持震荡下滑趋势。 4.生源流向方面,一线城市人数开始增长停滞或增长放缓,二三线城市逐渐后来居上。 5.资金来源方面,政府奖学金资助人数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自费生人数占比仍然保持90%以上,但增速下滑明显。 随着中国高校国际化进程的深入,信息手段的发展和创新,来华留学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1.网络成为获取信息重要渠道,高校招生信息系统建设问题显现。 2.高校学历课程招生标准两极分化,普通高校招生仍然困难。 3.英文授课学历课程受自费学生青睐,私立汉语学校关注度不高。 4.高校国际化程度,生活学习成本提升等因素将影响来华留学人数持续增长。 来华留学基本情况 1 来华留学基本情况 1-1 来华留学总体情况 1-1-1 来华留学总人数持续增加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评价

对现有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分析与评价 一、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是个体一生发展的奠基阶段。它对基础教育的巩固与发展,对国民素质的提高、消除贫困、缩小不利人群的差距乃至提升综合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L1 据美国一项长达30年的追踪研究表明:在学前教育上每投资1美元,可获得17.07美元的回报,其中4.17美元是对个体成长的回报,12.9美元是对社会公共事业的回报,体现在社会福利、补救教育、预防犯罪方面投入的降低,以及纳税的增加。学前教育如此重要,但在现实生活中,学前教育面临许多的问题。可是现有的政策法规并不能解决,需要学前教育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解决相关问题。而且,无论是作为人大代表的一些高校教授,还是普通平民,对于学前教育立法的呼声越来越多。笔者从个人的角度研究了现有的法规中已有的规定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相关建议,以期能给将来的学前教育立法工作提供一些建议或启示。 二、学前教育法规的历史沿革 1.建国前。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公布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蒙养院,从此,我国的学校教育在制度上得以确立。在<奏定学堂章程》中,专有<蒙养院章程家庭教育法章程>部分,这是我国第一部学前教育法规。 2.建国后。1949年至2008年有关的幼儿教育的重要文献有108项,其中相关法律5部,包括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政策性文件和法规83项,如幼儿园指导纲要和规程;有关领导人讲话、报告和题词11项及其他相关文件9项。这里限于篇幅,仅列几部相对重要的法规。 1951年,颁布<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实施幼儿园的组织为幼儿园”,明确了幼儿园教育为我国学制的第一个环节,把幼儿教育纳入学制系统。1952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试行<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1955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工矿、企业自办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规定>。1956年2月,教育部、卫生部、内务部颁发《关于托儿所、育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对托儿所、幼儿园的领导管理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1966年~1976年,十年的动乱给学前教育事业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学前教育事业没有得到发展。1988年1O月,国家教委发布‘关于社会力量办学几个问题的通知》和<社会力量办学教学管理暂行规定。)我国分别在1989年、1991年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管理条例》。1991年9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2年2月,颁布了<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幼儿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大中城市基本满足幼儿接受教育的要求,农村积极发展学前一年教育”。12月卫生部、国教委颁布《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1996年3月,国家教委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确定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1997年又颁布了《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就“九五”期间我国幼教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具体目标、措施保障等提出了基本要求。1998年12月,教育部制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要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健康的体质,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求知的欲望”。从以上学前教育法规的历史沿革,我们可以看到学前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这是让人感到欣慰的。但在现实中,学前教育的“地位”却并不高,幼儿教师在很多人眼中不过是照顾孩子的“阿姨”而已。它并不与中小学“同起同坐”。而法国早在1886年颁布的《机构法》中,明确将学前教育纳入法国学制系统,即将幼儿学校纳入法国“实行初等教育的小学”范围之中。法国的学前教育不仅在法律条款中予以规定,在现实中也具有同等于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性。 三、已有的规定及存在问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报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报告 (二零零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我校在教育部面向世界办学的方针指导下,坚持“以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学生需求为根本,以特色与品牌求发展,向管理与服务要效益”的办学指导思想,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不断更新办学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我校留学生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留学生规模与国别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升,主要学科的国际认知度不断提高。目前,留学生教育已成为我校高等教育事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成为加速我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一部分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一、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阶段 我校留学生教育从1954年起步,发展至今已历经了50余年。按留学生规模、发展速度与特点,我校留学生教育可以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一)起步与缓慢发展阶段(1954-1991) 在建校初期的1954年9月,我校迎来了波兰、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留学生。之后,学校又相继招收培养了来自阿尔巴尼亚、日本、蒙古、也门等国家的留学生。至1991年底,我校在校长期来华留学生约30名。 (二)快速发展阶段(1992-1995) 1992年中韩建交以后,我校的韩国留学生人数剧增,留学生规模也迅速扩大。1993年秋,我校长期留学生人数达到118人,接待短期进修学者、学生近400人次,并招收了首届攻读国际贸易专业的来华本科留学生。至1994年底,我校半年以上长期留学生人数达到174人,接待短期进修生约427人次。 (三)稳步发展阶段(1995-2002) 为了适应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我校于1995年2月成立了留学生部,作为我校专门负责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归口管理机构。在以后的几年里,我校以拓展跨文化交流平台、加速学校高等教育国际化为指针,在学科建设、师资建设、 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中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留学生规模逐年增加。(见图1) (四)规模与质量并重的发展新阶段(2002-今) 为了确保我校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2002年12月学校组建了国际学院。在学校政策的扶持下,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在国际学院、接收院系和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社会效益与办学效益均获得全面提升。 2003年秋季学期,我校正式报名注册的学历留学生与非学历留学生共计953人,实现了两个突破:一是SARS之后我校留学生规模不减反增,比当年春季学期新增加了145人,继续

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管理规定

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管理规定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以下简称研究生院)受中国科学院委托,负责外国来华留学生的招收、培养、学籍及学位授予的管理工作。为做好此项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科学院所属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以下简称培养单位)招收的外国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包括:来华攻读学位的外国留学生(以下简称外国留学生)和外国来华留学的进修生(以下简称外国进修生)。第二章报名及招生的组织管理第三条申请人报名资格、所需提交材料、报考时间和地点,以及收费标准,请参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生招生简章》(以下简称《外国留学生招生简章》)中的有关规定。第四条研究生院统一负责中国科学院招收外国留学生的组织管理工作。(一)组织各培养单位进行招生宣传、咨询活动。(二)委托各培养单位向培养单位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教育主管部门申请接受外国留学生的资格认可。(三)负责组织、审核、汇总、编印研究生院外国留学生招生专业目录。(四)统一组织英语初试科目的命题和阅卷等工作。

(五)制定外国留学生的录取标准。(六)对各培养单位报送的录取名单和相关材料进行审核、汇总、上报及存档。第五条各培养单位负责本单位招收外国留学生的管理工作。(一)制定本单位招收外国留学生的招生计划。(二)编制本单位的招生专业目录; 遴选本单位上岗指导教师,报研究生院备案。(三)拟定本单位的概况、招生专业(不包含保密专业)及反映导师学术水平的介绍。(四)审查申请者的申请资格。(五)组织初试科目专业课命题及阅卷、录取工作,并将录取名单报送研究生院审核备案。第三章招生及入学考试第六条招生方式、入学考试的组织及面试等要求,参见《外国留学生招生简章》中的有关规定。第七条外国留学硕士生的初试科目为英语和两门业务课。外国留学博士生的初试科目为英语和两门业务课。以上考试均为笔试,每门课考试时间为三小时。母语或官方语言为英语的申请者,可免试英语。业务课考试科目由各培养单位组织命题和阅卷。命题难度应与国内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命题的难度相当。初试合格后,应参加复试。协议生参加考核的科目由培养单位根据协议确定。第四章录取第八条录取条件参见《外国留学生招生简章》中的有关规定。第九条研究生院委托各培养单位根据申请者考试和考核的成绩及研究生院的 录取标准,拟定录取名单,并在规定时间内将录取名单及成

近三十年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评价与建议.doc

近三十年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评价与建议 作者:李峻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15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职业教育在总的良性政策的引导规范下数量增多、专业设置多样、层次结构复杂,办学主体多元,不仅激发了职业教育的需求,而且赋予了农村职业教育新内涵和新意义。但是,由于政策自身和执行方面的原因,使得目前农村职业教育政策面临困境。对此,文章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政策评价建议 [作者简介]李峻(1976- ),男,湖南新宁人,教育部研究生访学基地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访学博士生,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在读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原理和管理研究。(福建厦门 361005) [中图分类号]G719.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3-0007-03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职业教育政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项工作反思的基础上,实行改革开放,积极稳步地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别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提高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地位。 (一)办学形式与规模的政策 为了改变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发展局面和探索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之路,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确立了农村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目标、规模、层次结构和课程目标,奠定了改革开放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模式。1988的“燎原计划”、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促进了农村职业教育“农科教一体、三教统筹”的综合改革与发展。1992年《国务院关于积极实行农科教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通知》强调农科教结合,建立以技术培训和成果推广为目标,多形式和多部门结合的农村科技培训和推广体系。2002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推进农科教结合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加强农村职业学校与企业、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单位的合作,发挥专业优势,实行学校、公司、农户相结合,建立县、乡、村三级实用型、开放型的农民文化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把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办成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扶贫开发服务的基地

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和传播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95752548.html, 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和传播研究 作者:刘丽 来源:《赢未来》2018年第09期 摘要: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中国的文化逐渐被世界关注,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对来华留学生进行中国文化教育和传播,是加强中外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关键词: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传播 现在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的提升,吸引了很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对来华留学生进行中国文化教育和文化交流是高校的重要职责,加强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以我国的文化为基础,同时也要结合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进行相互融合,这样可以真正做到文化的传播和良好的交流。 1、对来华留学生进行中国文化教育和传播存在的问题 1.1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较大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自己独特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环境导致人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进而形成文化的冲突和差异[1]。来华的留学生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习惯,和我国 的文化具有很大的差异,同时也存在语言的障碍,这样就给留学生进行中国文化的教育带来一定困难。 1.2留学生的管理规范不够健全 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已经和国际接轨,来华的留学生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留学生的国家、数量、素养等越来越复杂,很多的高校没有形成规范的留学生管理制度,或者管理制度没有进行及时的完善和改进,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这样对提高留学生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很不利。 1.3各国教学周期不同造成阻碍 我国教育制度是每年两个学期,两个假期。这样的教学方式比国外的教学周期长,一些留学生对这样的方式很不适应,在留学初期会出现各种问题。西方的一些国家的教学一般都是实行季度教学,也有如阅读周或者实践周等短期假期,和他们相比,我国的一年两个学期教学制度给留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束缚和约束感。 2、对来华留学生进行中国文化教育和传播的改善意见 2.1完善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政策学(0444)自学考试大纲

教育政策学(0444)自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教育政策学》以教育政策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论述了教育政策学的基本理论,考察了我国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并比较分析了发达国家的教育政策,阐述了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与评价的原理与方法,分析研究了我国当前的主要教育政策。本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质的课程,具有客观理论性和实践应用性特点,它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管理专业(专科)课程计划中的专业基础课,是该专业的必修课程和必考课程。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应达到的总体目标是:使考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较全面地理解教育政策的基本理论,了解我国教育政策的历史及国外教育政策状况,认识我国当前的基本教育政策,比较系统地掌握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价方法,为日后在本职工作中进行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育政策研究奠定知识和能力基础,从而具备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素养,能胜任普通中、小学学校管理及教育行政部门基层管理工作。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由于本门课程是一门既注重理论认识又注重实践应用的课程,它阐明的是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管理实践之间的关系,因而要求学习者首先应具备教育学、管理学(包括教育行政学)的基础知识,宜在先修《教育学》、《教育行政学》、《现代管理学》的基础上来学习本课程。又由于教育政策学的母体学科是公共政策学以及其综合性特点,因而还要求学习者具备公共政策学及相关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决策技术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考生更好地认识教育政策的现象和规律,并运用有关理论去研究和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对于已具备教育学专业专科水平的考生来说,本课程的重点是教育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价三部分,难点是概述部分。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教育政策学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深刻理解教育政策的含义、本质及其功能以及教育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了解教育政策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认识和理解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政策学的问题。 -1-

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跨文化交际案例研究

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跨文化交际案例研究由于全球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往来日益增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经济合作及国际商务活动也日趋频繁,增强文化理解、克服文化冲突、增强文化沟通与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来,中国经济与科技的蓬勃发展,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求学。据我国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总数首次突破了20万。越来越多的各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以便尽快的实现与中国人的交际进而实现与中国人在各个领域实现交流、沟通、合作、共赢。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交流之后,即使学生有了一定的词汇基础,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知识,但仍然常常在交际中遇到难题,有时候甚至搞出很多笑话和严重的文化上的不妥行为,究其根源,是因为留学生们或多或少地存在跨文化交际障碍。其实,对于学习汉语的外留学生来讲,学习汉语不光是只要明白发音,认识汉字,语法等。如果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能对于中国的历史,价值观,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因素有适当的了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其学习好汉语并应用于交际。因此,必须加强对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研究。 关键词:外国留学生跨文化交际 一、文化和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流,来自不同文化的交流才可以是跨文化交流。不同的文化显然是有差异的,即文化差异的存在。于是,我们应当首先理解“文化”和“文化差异”的意义何在。“文化”一词源远流长,古往 今来,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文化进行定义和阐述,反映了文化涵盖内容的广泛和深入,以及人类对于文化研究的重视。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一书给文化这样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管理信息表格

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流程 申请人点击【填报申请】开始奖学金申请前,请仔细阅读以下操作流程。 ?第1 步:录入申请人“个人资料”。点击【编辑个人资料】开始录入个人资料,逐项完成个人资料的录入,并验证保存。完成个人资料录入后,点击【完成】返回上一界面,开始录入个人申请信息。申请人须在完成个人资料录入后,方可开始填写申请信息。 ?第2步:选择正确的“留学项目种类”。 ? ?留学项目种类Type A一般指除中国高校外其他受理机构负责招生的奖学金项目。此类项目的申请人在下一步须填写相应受理机构(如中国驻某国大使馆)的“受理机构编号”,所提交的申请将由相 应受理机构进行审核; ?留学项目种类Type B一般指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自主招生项目。此类项目的申请人在下一步须填写相应高校的“受理机构编号”,所提交的申请将由相应高校进行审核; ?留学项目种类Type C一般指评优类奖学金项目,此类项目的“受理机构编号”将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在的项目招生通知中专门说明。 ?★以上分类仅供参考,填报申请前,申请人须向受理机构确认“留学项目种类”和“受理机构编号”。各奖学金项目介绍请参见 https://www.doczj.com/doc/d95752548.html,/zh/scholarships/index.html ?第3步:填写正确的“受理机构编号”。“留学项目种类”和“受理机构编号”两者彼此关联,均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必填内容。奖学金受理部门(或申请接收部门)会将留学项目种类和受理机构编号告知获得推荐的申请人。 ?申请人填写后,系统会自动显示所填写的代码代表的受理部门的名称。留学项目种类和受理机构编号存在对应关系,如果填写错误,奖学金受理部门将无法收到在线申请信息。 ?第4 步:填写“申请信息”。 ?选择“A类申请”和“C类申请”的,申请人可直接开始录入“语言能力及学习计划”并上传“补充材料”,直至点击【提交】完成申请。 ?选择“B类申请”的,申请人可提通过点击【新增申请】录入多份B类奖学金申请,申请人须逐份申请录入“语言能力及学习计划”并上传“补充材料”,直至点击【提交】完成申请。 ?提交申请前请仔细检查各项信息及补充材料,请确保信息及材料的正确性、真实性。 ?“A类申请”的申请人填写学习计划时,系统将根据申请人选择的“学生类别、授课语言及专业”匹配具备招生条件的院校,申请人仅能从中进行选择。“B类申请”、“C类申请”的申请人填写学习计划时,系统将根据申请人选择的“学生类别和授课语言”匹配本校可招生的专业,申请人仅能从中做出选择。 ?如对学校开设专业情况有疑问,请访问以下链接。 https://www.doczj.com/doc/d95752548.html,/zh/universities/index.html ?如果对“学科门类”有疑问,可从“帮助”菜单下载“专业对照表”。 ?第5步:申请一经提交,申请人将无法修改“个人资料”及“申请信息”。申请被受理前,申请人可通过点击【撤销】撤回已提交申请,并进行修改。已提交多份“B类申请”且均未被受理前,申请人可通过【一键撤销】撤回所有已提交的多份申请,并进行修改。 ?申请被撤回后,申请人须在编辑后再次提交,否则该申请将无法被受理。申请被受理后,申请人将无法撤回该申请。已提交多份“B类申请”中任一申请被受理后,申请人将无法通过【一键撤销】撤回所有已提交的多份申请。 ?第6 步:点击“打印申请”下载申请表。 ?第7 步:按照受理机构要求提交奖学金申请。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未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代为受理中国政府奖学金申请,申请人务必通过官方受理机构提交奖学金申请,避免上当受骗。以下为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发布来华留学相关信息的唯一官方网站,请广大申请人注意甄别虚假信息。 ?https://www.doczj.com/doc/d95752548.html,/studyinchina (https://www.doczj.com/doc/d95752548.html,/) ?备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