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存储系统结构分析与架构设计

存储系统结构分析与架构设计

存储系统结构分析与架构设计
存储系统结构分析与架构设计

第1章前言. 3

第2章存储基本概念. 5

第1节存储设备分类. 6

1.1 SCSI存储设备. 7

1.2 SAS存储设备. 13

1.3 FC光纤通道存储设备. 15 1.4 ISCSI存储设备. 15

1.5 存储设备的融合和演变. 20 1.6 磁带存储. 20

1.7 应用存储. 20

第2节存储网络结构. 20

2.1 DAS存储系统网络结构. 20 2.2 SAN存储系统网络结构. 22 2.3 NAS存储系统网络结构. 22 2.4 网络结构的融合和演变. 22第3节FC网络和FC交换机. 22

3.1 FC网络. 22

3.2 FC交换机设计. 22

第4节接口速率和存储带宽. 22

第5节存储共享. 22

5.1 设备共享. 22

5.2 文件系统共享. 22

5.3 存储共享管理软件. 22

第6节业务系统分类. 22

第3章数据库系统存储设计. 23

第1节存储应用特点. 23

第2节设计准备. 23

第3节主备数据库系统设计. 23

第4节双机数据库系统设计. 23

第5节数据库备份系统设计. 23

第4章非线性网络系统存储设计. 24

第1节非性线编辑制作系统存储应用特点. 24第2节带宽分析. 26

第3节容量分析. 26

第4节小型制作网存储设计. 26

第5节中型制作网存储设计. 26

第6节大型制作网存储设计. 26

第7节高清制作网存储设计. 26

第8节媒资系统存储设计. 26

第5章视频监控系统存储设计. 27

第1节视频监控系统存储应用特点. 27

第2节带宽分析. 27

第3节容量分析. 27

第4节小型视频监控系统存储设计. 27

第5节中型视频监控系统存储设计. 27

第6节大型视频监控系统存储设计. 27

第6章高性能计算系统存储设计. 27

第7章网站存储系统设计. 28

第8章视频点播系统存储设计. 29

第9章容灾中心存储系统设计. 30

第10章数字图书馆存储系统设计31

前言

存储技术越来越火了。

随着网络化、信息化和数据化的发展,数据量越来越大,需要用到的存储设备的容量和数量也越来越多。几年前,一个存储系统的容量大约为几百GB到一两个TB,而现在的系统中存储设备容量一般都在10-20TB,大型数据中心往往会采用多台存储设备,不同存储设备负担不同的业务应用系统,存储容量经常超过100TB。

“911事件”以后,为了保护重要数据不会丢失,几乎所有的大型企事业单位、跨国公司、网站和一些重要数据中心不仅增加了数据备份系统,还在纷纷在同城或异地建立了大型数据容灾备份及业务容灾系统。

从2006年开始,随着中国各级政府构建“和谐社会”及“平安城市”战略的实施,各大城市都在建设全方位的大型视频监控网络系统。大量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建立不仅使得视频网络技术、图像传输技术、运动视频编解码技术等有了最大程度的发展,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大容量存储系统的发展和应用。

大量现有系统需要更多的存储设备或更大的容量来存储日益增加的数据,大量的系统数据需要备份和容灾设备,大量新建设的系统需要容量更大,性能更高的存储设备。这些需求不仅促进了存储设备的生产、研发和新技术的更新换代,同时也增加了整个社会对存储技术工程师的人力资源需求。

存储市场的火爆,存储工程师的高工资和高待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IT 技术人员,甚至非IT技术人员转行到存储行业。不断学习存储技术成了很多存储人自修和充电的内容。为了学到更多的技术,走上了当年学习网络技术一样的老路,购买大量高价书籍,上互联网络查找资料,翻阅众多厂商的产品技术白皮书,或缴纳高昂的学费去接受厂商的短期技术培训。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也花费了大量的金钱。

然而,及网络技术相比,存储行业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已实施的案例不仅少而且系统结构相对简单。书店中的书籍内容大多集中在纯理论方面,很少能涉及到具体应用系统环境下的存储系统设计。厂商出于产品宣传、市场推广和最终销售等目的,其产品资料、白皮书一般都对性能和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夸大和偏离,且内容基本上集中在自有

产品的功能特点、参数配置、安装调试、后期维护和故障排除方面,并不具有普遍性。而在网络上查找到资料大多内容雷同,很多资料还可能因为保密原因做了大量地删减,内容非常简单。

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很多技术人员除了记住一堆名词概念和英文缩略语,即使能考到几个厂商所谓的认证之外,基本上并不具有实际地操作能力。长时间学习但仍不具有存储系统设计能力和安装调试能力。到了一个工作岗位,仍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进入工作状态。

这样的状态对于常说的存储厂商的售前或售后技术工程师来说还相对好一点,毕竟具体产品的性能特点、功能、技术参数、硬件配置和安装调试内容等内容相对较少,凡有一定基础的人员通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后都可以很快成为一个售前或售后工程师。但对于那些经常负责大型的、多应用类型的、结构复杂的应用系统整体设计的人员来讲,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就非常的了。

本书内容主要集中在存储系统结构分析,不同行业的存储网络系统的访问特点分析,存储系统设计前分析,设备选型,及安装调试时RAID 组、交换机ZONE设置等方面。及常见技术资料相比,属于较高一级,适合于厂商和集成商中需要为客户提高整体解决方案的售前技术工程师或解决方案顾问等人员。

本书将尽量避免使用那些空泛抽象的概念和词语,通过通俗化和简单话的词语向大家介绍如何理解存储、如何去分析一个存储网络系统的

结构、如何根据具体项目的需要去设计存储系统、以及如何进行存储设备选项。词语的通俗化和简单化有助于大家更好地理解本书的内容。

本书内容适用于已具有一年以上存储系统实施或系统设计经验,对RAID,Fable channel、NAS、SAN、ISCSI、FC-SAN等基础概念已有较深了解的读者。本书中关于具体设备的安装调试内容较少,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资料。

第1章存储基本概念

第1节存储介质

大家都愿意学习存储技术,希望做更多及存储有关的工作,那么首先得明白存储是什么东西。

存储设备是指通过一定的存储介质,将文字、数字、图片、图像等具体数据,以及元数据、索引信息、地址信息等抽象数据进行长期保持,并可以通过RAID组校验,数据复制、备份容灾等多种方式来保证数据的安全,对外提供一定数据传输接口,方便数据交换和传递的各种设备。

存储设备的基础是存储介质。

我们目前一般所说的存储介质是指磁盘、磁带、光盘、闪存等用来存储数据的存储介质。但这个存储介质的范围只是侠义的。广义上的存

数据中心建设架构设计

数据中心架构建设计方案建议书 1、数据中心网络功能区分区说明 功能区说明 图1:数据中心网络拓扑图 数据中心网络通过防火墙和交换机等网络安全设备分隔为个功能区:互联网区、应用服务器区、核心数据区、存储数据区、管理区和测试区。可通过在防火墙上设置策略来灵活控制各功能区之间的访问。各功能区拓扑结构应保持基本一致,并可根据需要新增功能区。 在安全级别的设定上,互联网区最低,应用区次之,测试区等,核心数据区和存储数据区最高。 数据中心网络采用冗余设计,实现网络设备、线路的冗余备份以保证较高的可靠性。 互联网区网络 外联区位于第一道防火墙之外,是数据中心网络的Internet接口,提供与Internet高速、可靠的连接,保证客户通过Internet访问支付中心。 根据中国南电信、北联通的网络分割现状,数据中心同时申请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各1条Internet线路。实现自动为来访用户选择最优的网络线路,保证优质的网络访问服务。当1条线路出现故障时,所有访问自动切换到另1条线路,即实现线路的冗余备份。

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将来一定会有中国移动接入的需求,互联区网络为未来增加中国移动(铁通)链路接入提供了硬件准备,无需增加硬件便可以接入更多互联网接入链路。 外联区网络设备主要有:2台高性能链路负载均衡设备F5 LC1600,此交换机不断能够支持链路负载,通过DNS智能选择最佳线路给接入用户,同时确保其中一条链路发生故障后,另外一条链路能够迅速接管。互联网区使用交换机可以利用现有二层交换机,也可以通过VLAN方式从核心交换机上借用端口。 交换机具有端口镜像功能,并且每台交换机至少保留4个未使用端口,以便未来网络入侵检测器、网络流量分析仪等设备等接入。 建议未来在此处部署应用防火墙产品,以防止黑客在应用层上对应用系统的攻击。 应用服务器区网络 应用服务器区位于防火墙内,主要用于放置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等。所有应用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可以通过F5 BigIP1600实现服务器负载均衡。 外网防火墙均应采用千兆高性能防火墙。防火墙采用模块式设计,具有端口扩展能力,以满足未来扩展功能区的需要。 在此区部署服务器负载均衡交换机,实现服务器的负载均衡。也可以采用F5虚拟化版本,即无需硬件,只需要使用软件就可以象一台虚拟服务器一样,运行在vmware ESXi上。 数据库区

NTFS文件系统结构分析

NTFS文件系统结构分析 在NTFS文件系统中,文件存取是按簇进行分配,一个簇必需是物理扇区的整数倍,而且总 是2的整数次方。NTFS文件系统并不去关心什么是扇区,也不会去关心扇区到底有多大(如是不是512字节),而簇大小在使用格式化程序时则会由格式化程序根据卷大小自动的进行 分配。 文件通过主文件表(MFT)来确定其在磁盘上的存储位置。主文件表是一个对应的数据库, 由一系列的文件记录组成--卷中每一个文件都有一个文件记录(对于大型文件还可能有多个记录与之相对应)。主文件表本身也有它自己的文件记录。 NTFS卷上的每个文件都有一个64位(bit)称为文件引用号(File Reference Number,也称文件索引号)的唯一标识。文件引用号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文件号,二是文件顺序号。文 件号为48位,对应于该文件在MFT中的位置。文件顺序号随着每次文件记录的重用而增加, 这是为NTFS进行内部一致性检查而设计的。 NTFS使用逻辑簇号(Logical Cluster Number,LCN)和虚拟簇号(Virtual Cluster Number,VCN)来进行簇的定位。LCN是对整个卷中所有的簇从头到尾所进行的简单编号。卷因子乘 以LCN,NTFS就能够得到卷上的物理字节偏移量,从而得到物理磁盘地址。VCN则是对属于特定文件的簇从头到尾进行编号,以便于引用文件中的数据。VCN可以映射成LCN,而不必 要求在物理上连续。

NTFS的目录只是一个简单的文件名和文件引用号的索引,如果目录的属性列表小于一个记 录的长度,那么该目录的所有信息都存储在主文件表的记录中,对于大于记录的目录则使用 B+树进行管理。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一、系统设计的原则 1、系统性 从整个系统的角度进行考虑,系统的代码要统一,设计规范要标准,传递语言要尽可能一致,对系统的数据采集要做到数出一处、全局共享,使一次输入得到多次利用。 2、灵活性 系统应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和结构的可变性,采用模块化结构,提高各模块的独立性,尽可能减少模块间的数据偶合,使各子系统间的数据依赖减至最低限度。 3、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系统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及受外界干扰时的恢复能力。一个成功的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如安全保密性、检错及纠错能力、抗病毒能力等。 4、经济性 经济性指在满足系统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系统的开销。一方面,在硬件投资上不能盲目追求技术上的先进,而应以满足应用需要为前提;另一方面,系统设计中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复杂化,各模块应尽量简洁,以便缩短处理流程、减少处理费用。 二、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系统模块化结构设计。 2、代码设计 代码设计就是通过设计合适的代码形式,使其作为数据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以代表客观存在的实体、实物和属性,以保证它的唯一性便于计算机处理。 3、数据库(文件)设计

根据系统分析得到的数据关系集和数据字典,再结合系统处理流程图,就可以确定出数据文件的结构和进行数据库设计。 4、输入/输出设计 输入/输出设计主要是对以纪录为单位的各种输入输出报表格式的描述,另外,对人机对话各式的设计和输入输出装置的考虑也在这一步完成。 5、处理流程设计 处理流程设计是通过系统处理流程图的形式,将系统对数据处理过程和数据在系统存储介质间的转换情况详细地描述出来。 6、程序流程设计 程序流程设计是根据模块的功能和系统处理流程的要求,设计出程序模框图,为程序员进行程序设计提供依据。 7、系统设计文档 系统标准化设计是指各类数据编码要符合标准化要求,对数据库(文件)命名、功能模块命名也要标准化。 描述系统设计结果是指系统设计说明书,程序设计说明书,系统测试说明书以及各种图表等,要将他们汇集成册,交有关人员和部门审核批准; 拟定系统实施方案设计是在系统设计结果得到有关人员和部门认可之后,拟定系统实施计划,详细地确定出实施阶段的工作内容、时间和具体要求。 另外,为了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还要对数据进行保密设计,对系统进行可靠性设计。 三、系统设计的步骤 1、系统总体设计 包括:系统总体布局方案的确定;软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数据存储的总体设计;计算机和网络系统方案的选择。 2、详细设计

KW储能系统初步设计方案及配置

K W储能系统初步设计 方案及配置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中山铨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系统项目 初 步 设 计 方 案 2017年06月

目录

一、项目概述 分布式能源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孤岛保护等特点,分布式能源电能质量差,分布式能源设备利用率没有被充分发掘。微电网是为整合分布式发电的优势、削弱分布式发电对电网的冲击和负面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分布式能源组织方式和结构,能有效改善分布式能源电能质量差、分布式能源设备利用率不能被充分发掘等分布式能源的不足。 微电网通过整合分布式发电单元与配电网之间关系,在一个局部区域内直接将分布式发电单元、电力网络和终端用户联系在一起,可以方便地进行结构和配置以及电力调度的优化,优化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轻能源动力系统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分布式电源上网,降低大电网的负担,改善可靠安全性,并促进社会向绿色、环保、节能方向发展。微电网是当前国际国内能源和电力专家普遍认可的解决方案。 本项目拟建设一套锂电池储能系统,通过低压配电柜给部分办公楼宇负荷供电,可实现对各个设备接口采集相关信息,并通过智能配电柜对各个环节进行投切,在并网及孤岛情况下实现发电、储能及负荷的控制,保持微电网系统的平衡运行。 二、项目方案 2.1智能光伏储能并网电站 本电站系统目的在于拟建设中山铨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储能并离网系统示范工程,通过接入办公楼宇的日常照明等真实负载,可演示离网状态下正常供

电系统示范;分布式光伏多余电量进行储能示范;以及后台监控及能量调度等示范。 本项目拟建设的储能系统,系统由锂电池储能系统、控制系统、监控系统以及能量管理系统构成。其中控制系统可实现对分布式电源、负载装置和储能装置的远程控制,监控系统对分布式电源实时运行信息、报警信息进行全面的监视并进行多方面的统计和分析实现对分布式电源的全方面掌控,能量管理系统可控制分布式电源平滑出力与能量经济调度。系统一次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 能量管理及系统监控网络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能量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储能情况及负载情况实现并离网切换控制,以及微电网系统几种不同运行模式的切换,可以实现分布式电源离网运行控制,并网点电气参数监控,实现系统负载远程投切控制。配置一套电池管理系统实现对储能电池的充放电状态及电池电量估计,实现分布式电源能量均衡控制及系统的经济运行。根据微电网交流母线电压频率情况,实现负荷分类切除,保证重要负荷的优先供电保障。 2.2储能系统 2.2.1磷酸铁锂电池 配置容量300kWh。 2.2.2电池管理系统(BMS) BMS是用于监测、评估及保护电池运行状态的电子设备集合。主要功能:1)监测并传递锂离子电池、电池组及电池系统单元的运行状态信息,如电池电压、电流、温度以及保护量等;

网站整体架构设计及搭建

网站发展历史与基础概念 网站的诞生与发展 因特网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建立的阿帕网。网站(Website)开始是指在因特网上,根据一定的规则,使用HTML等工具制作的用于展示特定内容的相关网页的集合。简单地说,网站是一种通讯工具,人们可以通过网站来发布自己想要公开的资讯,或者利用网站来提供相关的网络服务。人们可以通过网页浏览器来访问网站,获取自己需要的资讯或者享受网络服务。 在因特网的早期,网站还只能保存单纯的文本。经过几年的发展,当万维网出现之后,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3D技术等多媒体资源开始在因特网上流行起来,网站也慢慢地发展成我们现在看到的图文并茂的样子,即基于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的多媒体资源展示与共享。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过综合运用软件开发技术、多媒体技术、网页呈现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矢量动画技术,使得现代网站拥有丰富多彩的功能和用户UI。 目前互联网已经来到了的时代,大量复杂的富浏览器端功能在网站中得到应用。给网站的发展和推广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 与网站相关的概念 域名(Domain Name) 域名是由一串用点分隔的字母组成的Internet上某一台计算机或计算机组的名称,用于在数据传输时标识计算机的电子方位(有时也指地理位置),目前域名已经成为互联网的品牌、网上商标保护必备的产品之一。 域名与IP地址一一对应,用于在互联网上区分开各个主机。 扩展学习:域名域名分类 域名分类 常用国家地区代码

空间(虚拟主机Virtual Machine) 虚拟主机也叫“网站空间”,就是把一台运行在互联网上的服务器划分成多个“虚拟”的服务器,每一个虚拟主机都具有独立的域名和完整的Internet服务器(支持WWW、FTP、E-mail 等)功能。这种技术极大的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租用主机也成了网络时代新的经济形式。扩展学习:虚拟主机 界面与程序(UI、Program) 网站的界面与后台程序是网站外貌、风格和功能的集中体现,是网站的核心组成部分。界面和程序的实现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如HTML、XHTML、Css、Javascript、XML、Flash、Sliverlight、Jsp、.Net等。 通信协议(Communication protocol) 所有的需要互通信息的机器或设备都要采用通用的通信标准。类似于不同国家的人要交流时讲述同一种语言。网络通信协议为连接不同操作系统和不同硬件体系结构的互联网络引提供通信支持,是一种网络通用语言。 常见的网络通信协议 TCP/I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 HTTP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SMTP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POP3协议(Post Office Protocol 3,电子邮件协议的第3个版本) 第二章网站建设的目标、原则与规划 明确网站建设的目标 常见的网站建设目标: 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网上办公等需要。 信息发布及塑造企业形象。通过Internet,可发布企业的产品及服务信息,宣传展示企业,塑造企业形象。 从事商务活动。建立网站,以Internet为媒介,充分利用其上的客户群以及通信作用进行商务活动。 吸引投资。纯粹是为了出售站点,根据其所建设的网站的价值。 兴趣与爱好。主要是一些个人,因爱好而建网。 明确网站建设的原则 在网站规划建设前一定要对自己的网站进行定位,明确网站建设的目的和功能,避免盲目设计,否则既达不到宣传及实用目的,又浪费了人力和物力。 要考虑网站的用户群体特点和数量,使网站在访问承载能力和数据吞吐能力上能够适应实际需求。 规划网站时,还要考虑使用哪种技术平台和架构,以满足网站功能和用户的需求。 网站建设的整体规划 网站整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1)C I 形象策划(2)网站栏目、文件结构(3)网站技术架构(4)页面布局与外观设计 C I 形象策划 (1)设计网站的标志(logo) (2)设计网站的标准色彩 (3)设计网站的标准字体(4)设计网站的宣传标语

数据中台之结构化大数据存储设计

数据中台之结构化大数据存储设计 一.前言 任何应用系统都离不开对数据的处理,数据也是驱动业务创新以及向智能化发展最核心的东西。这也是为何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在构建数据中台的原因,数据处理的技术已经是核心竞争力。在一个完备的技术架构中,通常也会由应用系统以及数据系统构成。应用系统负责处理业务逻辑,而数据系统负责处理数据。 传统的数据系统就是所谓的『大数据』技术,这是一个被创造出来的名词,代表着新的技术门槛。近几年得益于产业的发展、业务的创新、数据的爆发式增长以及开源技术的广泛应用,经历多年的磨炼以及在广大开发者的共建下,大数据的核心组件和技术架构日趋成熟。特别是随着云的发展,让『大数据』技术的使用门槛进一步降低,越来越多的业务创新会由数据来驱动完成。 『大数据』技术会逐步向轻量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最终也会成为一个研发工程师的必备技能之一,而这个过程必须是由云计算技术来驱动以及在云平台之上才能完成。应用系统和数据系统也会逐渐融合,数据系统不再隐藏在应用系统之后,而是也会贯穿在整个业务交互逻辑。传统的应用系统,重点在于交互。而现代的应用系统,在与你交互的同时,会慢慢的熟悉你。数据系统的发展驱动了业务系统的发展,从业务化到规模化,再到智能化。 业务化:完成最基本的业务交互逻辑。 规模化:分布式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满足业务规模增长的需求以及数据的积累。 智能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挖掘数据的价值,驱动业务的创新。 向规模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成熟的开源技术的应用能让一个大数据系统的搭建变得简单,同时大数据架构也变得很普遍,例如广为人知的Lambda架构,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技术的入门门槛。但是对数据系统的后续维护,例如对大数据组件的规模化应用、运维管控和成本优化,需要掌握大数据、分布式技术及复杂环境下定位问题的能力,仍然具备很高的技术门槛。 数据系统的核心组件包含数据管道、分布式存储和分布式计算,数据系统架构的搭建会是使用这些组件的组合拼装。每个组件各司其职,组件与组件之间进行上下游的数据交换,而不同模块的选择和组合是架构师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本篇文章主要面向数据系统的研发工程师和架构师,我们会首先对数据系统核心组件进行拆解,介绍每个组件下对应的开源组件以及云上产品。之后会深入剖析数据系统中结构化数据的存储技术,介绍阿里云Tablestore选择哪种设计理念来更好的满足数据系统中对结构化数据存储的需求。 二.数据系统架构 1.核心组件

经济系统中常用的五大理论概述

五大理论概述 1、系统结构理论 从数学上提出了一个新的一般系统概念体系,特别是揭示系统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的新概念,如关系、关系环、系统结构等;在此基础上,抓住了系统环境、系统结构和系统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及规律这些一切系统都具有的共性问题,从数学上证明了,系统环境、系统结构和系统行为之间存在固有的关系及规律,在给定的系统环境中,系统行为仅由系统基层次上的系统结构决定和支配。 2、最优化理论 一个过程的最优决策具有这样的性质:即无论其初始状态和初始决策如何,其今后诸策略对以第一个决策所形成的状态作为初始状态的过程而言,必须构成最优策略。简言之,一个最优策略的子策略,对于它的初态和终态而言也必是最优的。 “最优化原理”如果用数学化语言来描述就是:假设为了解决某一优化问题,需要依次作出n个决策D1,D2,…,Dn,如若这个决策序列是最优的,对于任何一个整数k,1 < k < n,不论前面k个决策是怎样的,以后的最优决策只取决于由前面决策所确定的当前状态,即以后的决策Dk+1,Dk+2,…,Dn也是最优的。 3、系统辨识理论 系统辨识是在已知或测得系统输入和输出数据的基础上,从一组给定的模型类中,确定一个与所测系统等价的模型。实质就是按某种准则,从一组已知模型类中选择一个模型,使之能最好的拟合实际过程的动态特征。 其要素包括:数据、模型类、等价准则。 系统辨识算法根据过程提供的测量信息,按照最优准则,估计模型未知参数。 4、随机理论 随机模型是一种非确定性模型,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以统计值的形式给出的,如果模型中的任一外生变量不确定,并且随着具体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这个模型就被称为随机模型。事件的发生过程存在随机因素,这种因素如果可以忽略的并且可以简单地用平均值表示,则使用确定性模型,而随机因素必须考虑使用随机性模型。 随机模型有:传送系统的效率、报童的诀窍、随机存贮策略、轧钢中的浪费、随机人口模型。 5、大系统理论 大系统理论是关于大系统分析和设计的理论,包括大系统的建模、模型降阶、递阶控制、分散控制和稳定性等内容。其特征是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环节较多、层次较多或关系复杂)、目标多样、影响因素众多,且常带有随机性的系统。这类系统不能采用常规的建模方法、控制方法和优化方法来分析和设计。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许多大系统,如电力系统、城市交通网、数字通信网、柔性制造系统、生态系统、水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等。大系统有两种常见的结构形式:①多层结构。这种结构是把一个大系统按功能分为多层次,其中最低层为调节器,它直接对被控对象施加控制作用。②多级结构。这种结构是在对分散的子系统实行局部控制的基础上再加一个协调级去解决子系统之间的控制作用不协调问题。

常见的大数据平台架构设计思路【最新版】

常见的大数据平台架构设计思路 近年来,随着IT技术与大数据、机器学习、算法方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意识到了数据存在的价值,将数据作为自身宝贵的资产进行管理,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能力去挖掘、识别、利用数据资产。如果缺乏有效的数据整体架构设计或者部分能力缺失,会导致业务层难以直接利用大数据大数据,大数据和业务产生了巨大的鸿沟,这道鸿沟的出现导致企业在使用大数据的过程中出现数据不可知、需求难实现、数据难共享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介绍了一些数据平台设计思路来帮助业务减少数据开发中的痛点和难点。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章节: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一下大数据基础组件和相关知识。第二部分会介绍lambda架构和kappa架构。第三部分会介绍lambda和kappa架构模式下的一般大数据架构第四部分介绍裸露的数据架构体系下数据端到端难点以及痛点。第五部分介绍优秀的大数据架构整体设计从第五部分以后都是在介绍通过各种数据平台和组件将这些大数据组件结合起来打造一套高效、易用的数据平台来提高业务系统效能,让业务开发不在畏惧复杂的数据开发组件,无需关注底层实现,

只需要会使用SQL就可以完成一站式开发,完成数据回流,让大数据不再是数据工程师才有的技能。 一、大数据技术栈 大数据整体流程涉及很多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比较复杂,下图列出这些模块和组件以及他们的功能特性,后续会有专题去详细介绍相关模块领域知识,例如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实时计算、离线计算、大数据储存等相关模块。 二、lambda架构和kappa架构 目前基本上所有的大数据架构都是基于lambda和kappa 架构,不同公司在这两个架构模式上设计出符合该公司的数据体系架构。lambda 架构使开发人员能够构建大规模分布式数据处理系统。它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也对硬件故障和人为失误有很好的容错性,关于lambda架构可以在网上搜到很多相关文章。而kappa架构解决了lambda架构存在的两套数据加工体系,从而带来的各种成本问题,这也是目前流批一体化研究方向,很多企业已经开始使用这种更为先进的架构。 Lambda架构

文件系统结构分析

文件系统结构分析 1嵌入式文件系统 1.1嵌入式文件系统体系结构 在嵌入式系统中,文件系统是嵌入式系统的一个组成模块,它是作为系统的一个 可加载选项提供给用户,由用户决定是否需要加载它。同时,它还需要满足结构紧 凑、代码量小、支持多种存储设备、可伸缩、可剪裁、可移植等特点。基于上面的要 求,嵌入式文件系统在设计和实现时就要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来整体考虑。特别 是对文件系统内部资源的管理要做到独立性。 由于嵌入式文件系统是作为嵌入式系统的一个可选加载项提供给用户的,当 用户针对其应用的特殊要求对嵌入式系统进行配置时没有选择加载文件系统,但 是用户还是需要使用到系统I/O。由于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决定了嵌入式系统中的文件 系统不再具有I/O设备的管理功能。系统I/O的管理和使用接口的提供将由 I/O管理 模块完成,文件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自包含模块存在。 基于以上考虑,嵌入式文件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1卩 硬件 图1嵌入式文件系统体系结构 在嵌入式文件系统的最上层是文件系统 API。文件系统的一切功能都是通过这一层提供给用户的。同时,在整个文件系统中也只有这一层对用户是可见的。 在这一层中所提供的所有功能接口都将严格的遵循 POSIX标准。 文件系统核心层是实现文件系统主要功能的模块。在这一层中,文件系统要把

用户的功能操作转化成对文件系统的抽象对象的操作。这些操作将通过下面的功能模块最终落实到物理介质上面。如果文件系统需要支持多种具体的文件系统格式的话,这一层还可以进一步细分成虚拟文件系统和逻辑文件系统。 块高速缓存的存在是为了提高文件系统的性能。在这一层中缓存着以前访问过的块设备数据。文件系统通过一定的算法来高效的管理这些数据,以提高缓冲的性能。同时,它的存在使下层的数据操作对上层的文件操作透明,提高了文件系统的模块性。 1.2 嵌入式文件系统体系的功能与特点 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控制对存储设备的存取。它提供对文件和目录的分层组织形式、数据缓冲(对于实时系统,允许绕过缓冲)以及对文件存取权限的控制。 嵌入式系统所使用的文件系统除了要提供通用文件系统的功能外,还由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殊性而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嵌入式文件系统的设计应该满足如下目标: 1.实现按名存取。和桌面操作系统类似,用户对文件的操作是通过其“文件名”来完成的。因此,用户只需知道待操作文件的文件名,就可以方便的访问数据,而不必关心文件在物理设备上是如何存放的,以及如何对文件的打开、关闭操作进行处理等细节。所有与文件相关的管理工作都由文件系统组件隐式完成。 2.与实时系统相适应。嵌入式应用大多数都具有实时性需求。实时系统不仅 要求计算结果地准确无误,而且要求特定的指令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这就对文件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通用操作系统中,往往采取分页和虚拟存储器管理的机制来满足规定的指令时间。然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一般都不具有虚拟存储器管理机制,且各种外部设备的性能差异较大,控制文件系统的实时性变得非常困难。为了尽可能提高文件系统的实时性,除了选取高速存储介质作为嵌入式系统的外设外,还应该根据设备的特点设置一定大小的高速缓冲,以提高数据存取的相应速度。 3.支持多任务环境。面对日益复杂的计算环境,应用常常采取“分而治之” 的方法,将解决方案划分为多个任务,每个任务完成相对单一的功能。实时操作系统的设计目标之一就是对多任务的支持。从应用的层面上看,多任务可以对文件进行并发读操作,在实时内核进程间同步与通信机制支持下进行写操作。此外,文件系统内部实现也应该具备较好的可重入性,即利用同步机制对全局数据结构 进行必要的保护。 4.支持多种逻辑文件系统标准。随着操作系统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种成熟的桌面文件系统标准,如 Windows下的FAT系列,Linux中的ext系列等。将这些成熟标

300KW储能系统初步设计方案及配置

中山铨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系统项目 初 步 设 计 方 案 2017年06月

目录 1 项目概述 (3) 2项目方案 (3) 2.1智能光伏储能并网电站 (3) 3.2储能系统 (5) 3.2.1磷酸铁锂电池 (5) 3.2.2电池管理系统(BMS) (5) 3.2.3储能变流器(PCS) (6) 3.2.4 隔离变压器 (8) 3.3能量管理监控系统 (9) 3.3.1微电网能量管理 (9) 3.3.2系统硬件结构 (9) 3.3.3系统软件结构 (10) 3.3.4系统应用功能 (11)

一、项目概述 分布式能源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孤岛保护等特点,分布式能源电能质量差,分布式能源设备利用率没有被充分发掘。微电网是为整合分布式发电的优势、削弱分布式发电对电网的冲击和负面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分布式能源组织方式和结构,能有效改善分布式能源电能质量差、分布式能源设备利用率不能被充分发掘等分布式能源的不足。 微电网通过整合分布式发电单元与配电网之间关系,在一个局部区域内直接将分布式发电单元、电力网络和终端用户联系在一起,可以方便地进行结构和配置以及电力调度的优化,优化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轻能源动力系统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分布式电源上网,降低大电网的负担,改善可靠安全性,并促进社会向绿色、环保、节能方向发展。微电网是当前国际国内能源和电力专家普遍认可的解决方案。 本项目拟建设一套锂电池储能系统,通过低压配电柜给部分办公楼宇负荷供电,可实现对各个设备接口采集相关信息,并通过智能配电柜对各个环节进行投切,在并网及孤岛情况下实现发电、储能及负荷的控制,保持微电网系统的平衡运行。 二、项目方案 2.1智能光伏储能并网电站 本电站系统目的在于拟建设中山铨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储能并离网系统示范工程,通过接入办公楼宇的日常照明等真实负载,可演示离网状态下正常供电系统示范;分布式光伏多余电量进行储能示范;以及后台监控及能量调度等示范。 本项目拟建设的储能系统,系统由锂电池储能系统、控制系统、监控系统以及能量管理系统构成。其中控制系统可实现对分布式电源、负载装置和储能装置的远程控制,监控系统对分布式电源实时运行信息、报警信息进行全面的监视并进行多方面的统计和分析实现对分布式电源的全方面掌控,能量管理系统可控制分布式电源平滑出力与能量经济调度。系统一次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

存储的三种架构

存储架构 三种常见架构:DAS DAS、、NAS NAS、 、SAN 在数据存储中,存储设备与服务器的连接方式通常有三种形式:1、存储设备与服务器直接相连接--DAS;2、存储设备直接联入现有的TCP/IP 的网络中NAS; 3、将各种存储设备集中起来形成一个存储网络,以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SAN。 1、什么是直接附属存储(、什么是直接附属存储(DAS DAS DAS)? )?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直接附属存储),也可称为SAS(Server-Attached Storage,服务器附加存储)。DAS 被定义为直接连接在各种服务器或客户端扩展接口下的数据存储设备,它依赖于服务器,其本身是硬件的堆叠,不带有任何存储操作系统。在这种方式中,存储设备是通过电缆(通常是SCSI 接口电缆)直接到服务器的,I/O(输入/输入)请求直接发送到存储设备。DAS 适用于以下几种环境: 1)服务器在地理分布上很分散,通过SAN(存储区域网络)或NAS(网络直接存储)在它们之间进行互连非常困难; 2)存储系统必须被直接连接到应用服务器; 3)包括许多数据库应用和应用服务器在内的应用,它们需要直接连接到存储器上,群件应用和一些邮件服务也包括在内。

典型DAS 结构如图所示: 对于多个服务器或多台PC 的环境, 使用DAS 方式设备的初始费用可能比较 低,可是这种连接方式下,每台PC 或 服务器单独拥有自己的存储磁盘,容量 的再分配困难;对于整个环境下的存储 系统管理,工作烦琐而重复,没有集中管理解决方案。所以整体的拥有成本(TCO)较高。目前DAS 基本被NAS 所代替。 2、什么是网络附属存储(、什么是网络附属存储(NAS NAS NAS)? )?NAS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Storage:网络附属存储) :网络附属存储)是一种将分布、独立的数据整合为大型、集中化管理的数据中心,以便于对不同主机和应用服务器进行访问的技术。按字面简单说就是连接在网络上,具备资料存储功能的装置,因此也称为“网络存储器”。它是一种专用数据存储服务器。它以数据为中心,将存储设备与服务器彻底分离,集中管理数据,从而释放带宽、提高性能、降低总拥有成本、保护投资。其成本远远低于使用服务器存储,而效率却远远高于后者。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属存储),是一种专业的网络文件存储及文件备份设备,或称为网络直联存储设备、网络磁盘阵列。NAS 存储的特点

FAT32文件系统的存储组织结构

FAT32文件系统的存储组织结构(一) (2012-05-19 16:57) 标签: FAT32 文件系统分类:文件系统 对磁盘的物理结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后,我们来仔细探讨FAT32文件系统的存储组织结构。说到文件系统的组织结构,我们应该马上意识到,这指的是文件系统在同一个分区内的组织结构,在这个话题上,我们完全可以不管分区之外的所有事情。 为了分析FAT32文件系统的存储组织结构,我们来建立一个实实在在的文件系统:将U盘插入电脑,将U盘格式化成FAT32分区格式: 以建好的U盘FAT32文件系统为基础,下面从文件系统的各个组成来分别加以介绍。 分区引导扇区DBR 用winhex打开U盘显示如下:

这是FAT32分区引导记录,定义如下: 偏移00H: 3字节的跳转指令 EB 58 90,跳过下面的BPB和扩展BPB部分 偏移03H:8字节的硬盘分区类型文本字符名:4D 53 44 4F 53 35 2E 30 即:MSDOS5.0 偏移0BH: 25字节的分区参数块(BPB),细分如下: 偏移0BH:扇区字节数 00 02 即0X0200,512字节 偏移0DH:每簇扇区数 08即每簇包括8个扇区

偏移0EH:保留扇区数 24 00即保留36个扇区 偏移10H:FAT表份数 02即两个FAT表 偏移11H:未用 00 00 偏移13H:未用 00 00 偏移15H:介质类型 F8即本地硬盘 偏移16H:未用 00 00 偏移18H:每磁道扇区数 3F 00 即每磁道63扇区 偏移1AH:磁头数 FF 00即255个磁头 偏移1CH:隐藏扇区数 80 1F即8064个隐藏扇区 偏移20H:磁盘总扇区数 80 F0 77 00即总共7860352个扇区 (7860352*512=4024500224,因为我的U盘是4G) 偏移24H:52字节的扩展分区参数块(扩展BPB),细分如下: 偏移24H:FAT表占用扇区数 EE 1D 00 00即FAT表占7662个扇区 偏移28H:未用 00 00 00 00 偏移2CH:根目录入口簇号 02 00 00 00即根目录从02号簇开始 偏移30H:文件系统信息扇区号 01 00即扇区1 偏移32H:备份引导扇区的位置 06 00即6号扇区(第7个扇区),从WINHEX中我们也可以看到,6号扇区的内容和0号引导扇区内容是一样的 偏移34H:未用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偏移40H:物理磁盘号 00 偏移41H:未用 00 偏移42H:扩展引导标志 29即0X29 偏移43H:磁盘序列号F1 2A 27 04通常为一随机数 偏移47H:卷标ASCII 4E 4F 20 4E 41 4D 45 20 20 20 20 即NO NAME

智慧政务云数据中心总体架构设计

智慧政务云数据中心总体架构设计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体设计 (3) 1.1、项目设计原则 (3) 1.1.1、统一建设 (3) 1.1.2、相对独立 (3) 1.1.3、共建共享 (3) 1.1.4、安全可靠 (3) 1.2、建设思路 (4) 1.2.1、需求驱动 (4) 1.2.2、标准先行 (4) 1.2.3、围绕数据 (4) 1.2.4、逐步扩展 (4) 1.3、数据中心总体结构设计 (5) 1.3.1、总体逻辑体系结构 (8) 1.3.1.1、信息资源体系 (8) 1.3.1.2、支撑体系 (9) 1.3.1.3、标准规范体系 (9) 1.3.1.4、运行管理体系 (10) 1.3.1.5、安全保障体系 (10) 1.3.2、总体实施结构设计 (10) 1.3.2.1、数据中心交换共享平台及信息资源 (11) 1.3.2.2、数据接口系统区 (12) 1.3.2.3、各部门系统 (12) 1.3.2.4、综合应用 (12) 1.3.3、总体物理体系结构 (12)

第一章、项目总体设计 1.1、项目设计原则 1.1.1、统一建设 数据中心必须统一规范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交换与共享标准,建设统一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和统一的前置机接口系统,可以避免重复投资,降低接口的复杂性,有效实现数据中心与业务部门以及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消除社会保障系统范围内的“信息孤岛”,实现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 1.1.2、相对独立 根据数据中心的功能定位,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作必须保持业务系统的相对独立性。为此采用松散耦合方式,通过在业务部门统一配置接口系统实现数据资源整合。 1.1.3、共建共享 一方面建设数据中心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 另一方面,数据中心的数据来源于各个业务部门,因此数据中心的建设必须依靠各业务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1.1.4、安全可靠 由于社会保障数据与广大社会保障对象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所以数据中心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要做好系统的安全设计,防范各种安全风险,确保数据中心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同时数据中心必须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体系结构,采用高质量的产品,并且要具有一定的容灾功能。

电池储能系统能量管理技术浅析(经典)

电池储能系统BMS发展概况 由于BMS在电池储能系统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吸引了国内外一大批优秀的电池企业或保护板企业,甚至新兴高科技企业,如A123、ATL、比亚迪、惠州亿能、东莞钜威等对电池储能系统BMS的研发投入。早期的电池管理系统一般只有电池过充电/过放电控制、电压/电流/温度监测及简单的通讯等功能,初步满足了电池储能系统的需求。 但是由于电池制造工艺的限制,特别是国内大多数生产电池的厂商,仍旧在采用半自动化甚至手工方式生产电池,导致电 池内阻、电压、容量的一致性问题,在大型储能系统中遇到了严峻的考验,严重影响着储能系统容量及性能的发挥,电池组使 用寿命可能缩短数倍甚至十几倍。 为了解决电池的一致性问题,电池均衡技术应运而生。新的带无源均衡(Passive Balancing)功能的电池管理技术,增强了电池的采集监测功能,采用一定的均衡控制策略,并且加入了高速的通信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电池一致性带来的容量 下降及寿命缩短问题。目前许多企业都是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然而这一传统的均衡技术却带来了新的问题,无源均衡方案,采用功率型电阻作为均衡器件,例如美国的专利《Systemand Method for Balancing Cells in a Battery Packwith Selective Bypass Paths》(US7,466,104 B2),《Method for Balancing Lithium Secondary Cells andModules》(US7,609,031 B2)中都有说明,这一均衡方式在大型电池系统中带来了均衡电流做不大、热耗散困难、均衡电路散热设计成本高昂等问题,并且均衡效率较低、可靠性差。在这种形势下,新一代更优功能均衡技术的研发迫在眉睫。 近几年来随着大型电池组的出现,电池管理系统中的有源均衡(Active Balancing)技术迅速进入人们的视野。该技术拥有 均衡电流大,均衡时间长,热耗散低,充电效率高等优点。有源均衡已经被业界认可成为最有希望能够实现的大电流均衡方式。最新的带有源均衡技术的电池管理系统,拥有更高级别的数据采集速率与精度,高精度SOC估算,高速稳定的通讯架构,增强了电池组的监控与安全保护功能,全面满足当前储能系统的性能需求。 电池储能系统BMS的技术要点 电池均衡技术 由于电池在生产过程中,设备控制精度会使原材料的配比、正负极上原材料的分布密度产生差异,操作过程会对电池的半 成品产生不同的细微损伤,电池属于化学品,这些变化都会使电池的性能产生变化,直接反应在电池的容量、内阻、电压上。 在成组过程中,电池的搬运、轻微碰撞、焊接、固定等,也会使电池的性能发生变化。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自放电率、环境 温度、湿度、充放电深度等的不同,会使电池的衰减速度不一致,导致电池间更大的一致性差异。 电池的一致性差异会在电池储能系统中造成能量的水桶效应,导致充电时,容量最小的电池容易过充,放电时,容量最小 的电池又容易过放,由于容量最小的电池受损,容量变得更小,进入恶性循环,影响电池循环寿命。 另外,单体电池性能的优劣也直接影响到整组电池的充放电特性,电池组容量降低。 BMS厂家为了解决电池的一致性问题,通过各种各样的均衡技术改善电池的一致性。一般为分损耗型电阻分流法、非损耗型开关电容法和DC-DC变换器法。 (1)电阻分流法电阻分流法是目前应用最多均衡技术,其原理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廉,基本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

Linux文件系统相关数据结构及相互间的关系案例分析

文件系统相关数据结构及相互间的关系 一.详细关系: 1.进程要访问文件,就要首先与文件系统中要访问的文件建立连接,在进程数据结构task_struct中,有两个指针fs和files,一个指向fs_struct数据结构,是关于文件系统的信息;另一个指向files_struct数据结构,是关于已打开文件的信息。 2.fs_struct数据结构中有dentry结构指针,dentry结构中有inode结构指针。Dentry结构所代表的是逻辑意义上的文件,记录的是其逻辑上的属性,而inode 结构所代表的是物理意义上的文件,记录的是物理上的属性。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多对一的关系。Inode结构中定义union数据结构用于大致反应Linux内核目前所支持的各种文件系统。 2.1.dentry结构中有一个d_inode指针指向相应的inode结构,dentry结构代表的是逻辑意义上的文件,描述文件的逻辑属性,因此目录项在磁盘上并没有对应的映像;而inode结构代表的是物理意义上的文件,记录其物理属性,对与一个具体的文件系统,inode结构在磁盘上有对应的映像。由此可见,一个索引节点对象可能对应多个目录项对象。一个有效的dentry结构必定对应一个inode 结构,这是因为一个目录项要么代表一个文件,要么代表一个目录,而目录实际上也是文件。所以只要dentry结构是有效的,则其指针d_inode必定指向一个inode结构。反之则不成立,因为一个inode可以对应多个dentry结构,即一个文件可以有不止一个文件名或路径名。因为一个已经建立的文件可以被链接到其他文件名。所以inode结构中有一个i_dentry,凡是代表着同一个文件的所有目录项都通过其dentry结构体中的d_alias域挂入相应的inode结构体中的

总体架构设计说明书-模板1

XXX有限公司 XX项目 总体架构设计说明书

总体架构设计说明书文档修订记录 *变化状态:A——增加,M——修改,D——删除

目录 1引言 (5) 1.1目的 (5) 1.2读者对象 (5) 1.3引用文件 (5) 1.4术语表 (5) 2相关框架介绍 (5) 2.1XX框架简介 (5) 2.2XX框架简介 (5) 3系统架构 (6) 4总体设计 (6) 4.1约定 (6) 4.2设计原则 (6) 4.3设计实现 (6) 4.4构件实现 (6) 4.5通用业务处理 (7) 4.6配置文件 (7) 4.7辅助工具介绍 (7)

1引言 1.1目的 [在此对文档的目的进行说明。] 1.2读者对象 [在此对预期读者的角色进行罗列说明。] 1.3引用文件 ?[《XXXXXXXX》文件编号:XXXX_XXX_XXX] ?[《XXXXXXXX》文件编号:XXXX _XXX_XXX] 1.4术语表 2相关框架介绍 [对项目中使用到的框架进行介绍。] 2.1X X框架简介 [在此进行相关框架的产生背景、主要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在项目中引入此框架进行介绍。] 2.2X X框架简介 [在此进行相关框架的产生背景、主要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在项目中引入此框架进行介绍。]

3系统架构 [在此结合架构图概括的描述系统整体结构,特别注意接口的表述。] 4总体设计 4.1约定 4.1.1X X约定 [在此对设计过程中要遵循的约定进行说明。] 4.1.2X X约定 [在此对设计过程中要遵循的约定进行说明。] 4.2设计原则 4.2.1X X设计原则 [在此对设计过程中要遵循的原则进行说明。] 4.2.2X X设计原则 [在此对设计过程中要遵循的原则进行说明。] 4.3设计实现 4.3.1X X设计实现 [在此对设计思路进行详细说明,确保软件设计师和软件开发工程师能够读懂。] 4.3.2X X设计实现 [在此对设计思路进行详细说明,确保软件设计师和软件开发工程师能够读懂。] 4.4构件实现 [我们通常会把在一个或多个项目中用到的界面元素或功能抽象为控件或组件,以达到代码和外观重用的目的。]

储能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市场管理部 二零一五年八月十八日 目录 一、储能产业发展状况 (3) (一)国外储能产业发展情况 (3) (二)中国储能产业发展情况 (5) 二、储能市场分析 (8) (一)全球市场 (8) (二)国内市场 (9) 三、政策支持 (10) (一)国内现有政策分析 (10) (二)国外政策经验借鉴 (12) 四、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13) (一)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缺失问题亟待解决 (13) (二)自主技术有待工程应用验证和进一步完善 (14) (三)产品成本过高,推广力度不足 (14) (四)商业模式模糊 (15) 五、国内主要储能变流器生产企业分析 (15)

(一)北京能高 (15) (二)四方继保 (16) (三)索英电气 (17) (四)中船鹏力 (18) 储能是指通过介质或者设备,利用化学或者物理的方法把能量存储起来,根据应用的需求以特定能量形式释放的过程,通常说的储能是指针对电能的储能。储能技术应用广泛,随着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动力汽车等行业的飞速发展,对储能技术尤其大规模储能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储能技术已成为该类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将成为智能电网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是储能产业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当前,储能领域正处于由技术积累向产业化迈进的关键时期。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多,煤炭的大量消耗的结果造成了我国严重的大气污染,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因此,普及应用可再生能源、提高其在能源消耗中的比重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不连续、不稳定、不可控的特性,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入电网会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重的冲击,而大规模储能系统可有效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调幅调频、平滑输出、跟踪计划发电,从而减小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对电网的冲击,提高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解决弃风、弃光问题。因此,大规模储能技术是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不连续、不稳定特性,推进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应用,实现节能减排重大国策的关键核心技术,是国家实现能源安全、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